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聊斋志异》叙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聊斋志异》诞生于我国小说批评理论高度发达、各种小说文体形态在叙事艺术上相互借鉴的时期。蒲松龄继承了文言小说优秀的叙述艺术传统并加以创造:在叙事时空方面,灵活运用了追叙、预叙、非对称性错时等多种错时手段,将人世、鬼域、仙界、梦境等空间类型幻化于一体,创造了形态多样的虚幻空间,突破了小说有限的叙事时空限制,在篇幅相对较短、所叙事件相对集中、头绪相对不繁的艺术空间内,提高了文言小说叙事写人的自由度;在叙事修辞方面,使用了语词隐喻、意象隐喻、行动隐喻、空间隐喻等隐喻方法,通过突出矛盾或者叙事信息、运用限知叙事或者截留相关信息、悬置情节或者改变叙事方式等手段制造了引人入胜的悬念,利用人物行动和目标性质的差异、话语交流错位、引发读者对叙事者意图的“误会”、展现人物言行德才与身份的鲜明反差、巧用语词等方式营造了浓郁的反讽氛围,在同一小说文本和不同小说文本之间使用了反复叙事修辞手段,丰富了文言小说的叙事技巧和叙事艺术,实现了叙事曲折、扣人心弦的叙事意图,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小说的内涵;在人物群体描摹方面,人物中心移向了生活在山野乡村的农夫村妇、贫寒书生、贫家女子,完成了古代小说第三次人物中心转移,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一改传统的文士人格,向关心自我、重贫富之辨、趋财就利的世俗人格趋近,而小说中的女子则在爱情观念、生活方式、群体人格等方面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新变,在文本语言方面,小说成功地做到了以文言形式写普通民众、民风世情,标记着文言小说由“雅”向“俗”的靠拢和融会。总之,《聊斋志异》扭转了宋代以来文言小说叙事艺术水平下滑的趋势,直追并超越了唐代传奇,反映了蒲松龄在文言小说叙事艺术上进行的探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Strange Stories from a Scholar's Studio took place in the period of the highly-advanced critical theory and the various stylistic forms of novels referring to each other in the art of narration. Pu-Songling inherite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 of the art in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and innovated it. In the time-space of the narration, he uses the cross-time means of flashback, pre-relation and unparalleled intercrossness skillfully, miraculously transforms the worlds of soul, ghost, fairy and dream into the whole, creating the various imaginary spaces and breaking through the bond of the limited time-space of narration. In the artistic space of the length being relatively short, events relatively centralized and main thread not very complex, he extends the freedom of classical Chinese novel narration. In the rhetorical devices he uses the metaphors of words, image, behavior and space. By extruding the contradiction or narrative information, he also uses restricted narration or intercepts related information, suspended plots or even changes the ways of narration to create the beckoning suspense, he gives a rise to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narrator's intention by the 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man's behavior and goal, and the intercrossness of communication. He unfolds the contrast in man's behavior and identity, use of words to build the rich ironic atmosphere. He uses the figure if repetition in texts of the same novel and different one to enrich the narrative skills so as to realize the cliff-hanging narrative intention and deepen the connot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depiction of characters, the center shifts to the farmers and wives living in mountain villages, poor scholars and women in poor families realizing the third shift of character center in ancient novels. Intellectuals in the novels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bookman personality to the worldly tendency of self-caring, showing concern for the difference of the poor and the rich and liking to be snobbish. While the women in the novel manifests the larruping change in the aspects of love, living style and colony character. In the language of the text, the novel describes the ordinary, the custom successfully, marking the close and blending from elegance to convention. In general, Strange Stories from a Scholar's Studio retorts the slide of the artistic level in narration since Song Dynasty. Tracing and exceeding the Tang legends, which reflect Pu-Songling's exploration, hard-working and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narrative arts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引文
(1) 林辰,《神怪小说史》,345页
    (2) (明)幔亭过客,《李卓吾评本西游记题词》,转引自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1358页
    (3)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793页
    (4) 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读第五才子书法》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66页
    (6) 卞孝萱、周群,《唐宋传奇经典》,23页
    (7) 王定天,《中国小说形式系统》,7页
    (8)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
    (9)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
    (10)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68页
    (1)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清)余集,《余序》
    (2)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清)蒲立德,《跋》,
    (3) (美)阿拉伯姆,《简明外国文学辞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18页
    (4) 杨义,《中国叙事学》,61页
    (5)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649页
    (6)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649页
    (7)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380页
    (8)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380页
    (9)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212页
    (10)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210页
    (11)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清)唐赉成,《唐序》,
    (12)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393页
    (13)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401页
    (14) (清)李凌,《秋山论文》,引自杨义《中国叙事学》,89页
    (15) 唐传奇《任氏传》中以任氏的话来预言出行将遭遇凶险;话本小说在得胜回头与正话之间常常使用“方才说的某某事,如今再说某某事”概要话语模式来预叙正话内容;《水浒传》则经常使用“不因此起,有分教,大江岸上,聚集好汉英雄:闹市丛中,来显忠肝义胆”(三十五回)之类的话语模式来预叙下一回情节概要。
    (16) 《甲骨丈合集》第六○五七版就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三段式占卜事件:1、占卜的 内容是未来一旬内是否有灾祸发生;2、占卜者根据征兆十分肯定说会发生灾祸;3、第五日国家边境受到侵犯,百姓受到祸害。(见李圃《甲骨文选注》,175页)使用的就是算卜式预叙。
    (17) 班固,《汉书·艺文志》
    (18) 王钟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516页
    (19) 王钟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528页
    (20)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637页
    (21)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637页
    (22) 冯梦龙,《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63页
    (23) (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71页
    (24)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清)唐梦赉,《唐序》
    (25) 舒其鍈,《注聊斋志异跋》,引自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144页
    (26)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清)南村,《跋二》,
    (27) 马振芳《小说艺术论》将小说的划分为拟实小说和表意小说。拟实小说包括表现客观实际为主的写实小说和以现实样态出现的侧重表现主观的浪漫主义小说,表意小说包括使生活变态的写意之作和写妖写鬼的人情小说。(马振芳,《小说艺术论》,205页)在此借用这一概念来指称如果将故事还原为素材,在现实世界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所指对象的小说。
    (28) 王钟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16页
    (29) 钱钟书,《管锥编》(二),67页
    (30) 小说中叙朱敖路遇一女子,进入少林寺看到壁上有一女子画像,就是途中所遇之人。女子夜间来与朱敖梦中欢会,朱敖请了道士多次魇禳而没有效果,后来与程道士同居一室,女子才不再前来。
    (31)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清)高珩,《序》,
    (32)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清)王士禛,《题辞》
    (33) (明)凌濛初,《拍案惊奇》,785页
    (3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66页
    (35) 朱一玄先生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将《河东记》中“申屠澄”作为《青凤》的本事。见《<聊斋志异>资料汇编》29页。
    (36)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92页
    (1) 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11页
    (2) (明)桃源居士,《唐人小说序》,引自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24页
    (3) 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读第五才子书法》
    (4) 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序二》
    (5) 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读第五才子书法》
    (6) 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读第五才子书法》
    (7) (美)乔纳森.卡勒著、盛宁译,《结构主义诗学》,40页
    (8)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蒲立德,《跋》
    (9) 杨义,《中国叙事学》,26页
    (10)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224页
    (11) 杨义,《中国叙事学》,275页
    (12)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137页
    (13)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59页
    (14)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657页
    (15) 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316页
    (16) 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481页
    (17)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052页
    (18)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3页
    (19)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14页
    (20) 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下)》,78页
    (21) 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下)》,78页
    (22) 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下)》,78页
    (23)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编辑委员,《新批评文集》,威廉.K.维姆萨特,《象征与隐喻》,335页
    (24) (美)乔纳森.卡勒著、盛宁译,《结构主义诗学》,229页
    (25)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198页
    (26) (美)乔纳森.卡勒著、盛宁译,《结构主义诗学》,230页
    (27) 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读第五才子书法》
    (28)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0页
    (29)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高珩,《序》
    (30)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余集,《序》
    (31) 郭英德,《蒲松龄文化心态发微》,《文史哲》,1990年第2期
    (1) (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40页
    (2) 刘肃,《大唐世说新语序》,引自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282页
    (3) 卞孝萱、周群,《唐宋传奇经典》,66页
    (4) (宋)曾慥,《类说序》,转引自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1779页
    (5) (明)兼善堂,《警世通言识语》,引自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777页
    (6) 弄珠客,《金瓶梅序》,引自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1079页
    (7) 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读第五才子书法》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读》,59页
    (9) (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27页,
    (10) (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40-41页
    (11) (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91-94页
    (12) 鲁迅,《鲁迅全集》(九),32-39页
    (13) (宋)高似孙,《题世说新语》,转引自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264页
    (14) (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二十(四部丛刊本),
    (1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52页
    (16)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206页
    (17) (明)凌漾初,《拍案惊奇》,785页
    (18) 冯梦龙,《警世通言》,(明)无碍居士,《警世通言序》
    (19) 西方叙事理论认为,并不是小说中所有的人物在行动中都发挥同样的作用。米克·巴尔说:“在某些素材中,有些行动者在素材结构中并无功能性成份,因为他们没有引起或经历功能性事件。”比如对于诸如仅承担开门、关门职责的守门人,或者仅起到旁观、见证、记录、讲述作用的人,由于他们不引发新的行动,带来新事件产生的可能性,故而认为他们只具有一般性符号功能。
    (20)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蒲立德,《跋》
    (2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66页
    (22)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551页
    (23) 路大荒,《蒲松龄年谱》,41页
    (24) 宋元人注,《四书五经》,32页
    (25) 宋元人注,《四书五经》,44页
    (26) 宋晶如注译,《古文观止》,411页
    (27) 卞孝萱、属群,《唐宋传奇经典》,13页
    (28) 宋元人注,《四书五经》,34页
    (29) 宋元人注,《四书五经》,29页
    (30) 宋元人注,《四书五经》,15页
    (31) 宋元人注,《四书五经》,23页
    (32) 归有光,《震川先生文集》,引自董国炎,《明清小说思潮》,31页
    (33)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940页
    (34) 何良俊,《四有斋丛说》,引自董国炎,《明清小说思潮》,31页
    (35)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482页
    (36)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482页
    (37)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292页
    (38)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59页
    (39)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107页
    (40) 李贽,《李贽丈集》,626页
    (41) 卞孝萱、周群,《唐宋传奇经典》,82页
    (42) 马瑞芳,《幽冥人生:蒲松龄和<聊斋志异>》,141页
    (43) 马瑞芳,《幽冥人生:蒲松龄和<聊斋志异>》,153页
    (44) 马瑞芳,《幽冥人生:蒲松龄和<聊斋志异>》,148页
    (45)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372页
    (46)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286页
    (47)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1401页
    (1) 蒲松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 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3) 路大荒,《蒲松龄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版
    (4) 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
    (5) 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4月版
    (6)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页
    (7) 卞孝萱、周群,《唐宋传奇经典》,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8) 王定天,《中国小说形式系统》,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9)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10) 林辰,《神怪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1) 宁宗一,《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12) 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年版
    (13) 齐裕煜,《中国古代小说流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4) 欧阳健《中国神怪小说通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5) 朱纪敦,《<聊斋志异>名篇索隐》,中州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16) 林辰,《神怪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7)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18) 董国炎,《明清小说思潮》,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
    (19) 马瑞芳,《幽冥人生: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20) 张宏生,《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21) 杜贵辰,《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 傅惠生,《宋明之际的社会心理与小说》,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23) 皋于厚,《明清小说的文化审视》,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24)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25) 马振芳,《小说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
    (26) (荷)米克·巴尔,谭君强译,《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7) (美)乔纳森.卡勒著、盛宁译,《结构主义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8) 罗纲,《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
    (29) 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30)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1)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编辑委员,《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33)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5月版
    (34) (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学出版社,1990年2月版
    (35)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36) (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7) 吕同六,《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上),华夏出版社,1995年4月版
    (38) 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9) (明)凌漾初,《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
    (40) 冯梦龙,《警世通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6月版
    (41) (明)凌漾初,《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
    (42) 冯梦龙,《古今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版
    (43)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 0月版
    (44) 李圃,《甲骨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版,175页
    (45) 王钟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重庆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46) 宋元人注,《四书五经》,中国书店,1985年11月版
    (47)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94年12月版
    (48)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
    (49)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50)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51) 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 3年12月版
    (52) (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二十(四部丛刊本),
    (53) 宋晶如注译,《古文观止》,中国书店,1982年8月版
    (54)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55) 李贽,《李贽文集》,社会科学丈献出版社,2000年5月版
    (56) 《蒲松龄研究》,2001年第1期
    (57) 《文史哲》,1990年第2期
    (58) 《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