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公共教育的现代性转型及其困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从政治哲学的视角,试图对“什么样的教育是公共教育”这一问题进行规范性的论证。通过学理分析,本文指出公共教育的根本特质是公共性,但是现代性浪潮下的公共教育转型带来公共教育公共性的失落。为此,本论文提出了重建公共教育公共性的意见和建议。具体来说本论文从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首先,从引论中的一个实践问题——什么样的教育是公共教育——出发,对公共教育概念进行了剖析,进而从希腊城邦的政治理论分析了公共教育的古典渊源,指出城邦教育诉求公共福祉、公共善,关怀公民美德,是蕴涵公共性的教育。然而人的个体化和社会结构中私人领域的出现,使得古典公共教育的根基断裂。而自由主义的全面崛起则为现代公共教育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现代公共教育理论基础——自由主义的分析,阐释了自由主义发展历程中所体现出的理论缺陷,以及由此所导致公共性问题的凸现。进而探讨了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理论所带来公共性困境的救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代公共教育公共性的来源、表现方式以及价值根基。再次,详细分析了建立在自由主义理论之上的现代公共教育随着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变化,从制度、功能、价值三方面进行了转型,从而导致了现代公共教育公共性的全面失落,使得现代公共教育成为去公共性的公共教育。研究也对我国公共教育是否具有公共性,进行了历史反思与现实分析。研究指出古代中国虽然追求“天下为公”,但古代教育是去公共性的教育,中国近代曾有过对公共教育公共性的理论诉求,但这种理论诉求并没有转化为一定规模的实践,现代中国公共教育依然是去公共性的公共教育。最后,基于对公共教育公共性理念的把握,本研究指出,公共教育公共性的重建需要以公民社会作为沃壤、公共领域作为基础,以培养公民作为根本方式,以改造公共学校的精神气质作为公共教育公共性建构的价值平台。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this thesis intends to make a normative argument about 'which kind of education is public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academic analysis, this thesis believes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 of public education is publicity, however, the modern transition of public education under the wave of modernity leads to the loss of publicity in public education. Therefore,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rebuild the publicity in public education, and this thesis, concretely speaking, supports the argument from four aspects as follows:
     The first aspect deeply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public education which is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 'which kind of education is public education' mentioned in the introduction. Then this part analyzes the ancient source of public education through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Greek city-state to argue that the basic values of civic education is the publicity, that is, pursuing commonwealth, common good as well as caring civic virtue. The individu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blossom of private sphere in social structure made the break of ancient foundation of public education, and the full-development of liberalism ma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ublic education. The second aspect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deficiency of liberalism which leads to the loss of public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beralism, and then analyzes the effect of republicanism on the solving the dilemma of publicity. Therefore,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origin, basis as well as phenomenon of the publicity of modern public education. The thesis believes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beralism, the modern public education transforms from three aspects: institution, effect and value, and this brings on the loss of publicity in modern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modern public education becomes the public education without publicity. This thesis makes the historical reflection and realistic analysis for the question that the public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pursue the publicity or not. This thesis believes that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is the education without publicity, although the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pursued the idea of 'public spirit rules all under the sky'. The modern China had the theoretical pursuit for the publicity of public education. This, however, didn't turn into practice for the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it is the public education without publicity because of the loss of publicity in modern society in China. In the end, this thesis believes that the public education should be rebuilt on the public sphere in civic society, and it should cultivate good citizen, and should rebuilted ethos of the public schools.
引文
① 日本学者佐藤学区分了义务教育、公共教育、国民教育这三个概念。他指出这三个概念有着不同的起源、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含义。公共教育的产生有赖于教育的世俗化 (脱离宗教化)、公共文化以及人权思想的发展。《佐藤学教授访谈》,载中央教科所国际交流处网站,http://www.cnier.ac.cn/gjjl/jlxx/gjjl_20060904141619.html.
    ② 本杰明·莱文著、项贤明等译:《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③ 铃木慎一著,刘彦尊译:《公共教育空间:英日两国教育政策比较研究》,载《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0),第4页。
    ④ 李其庆主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5页。
    ① 合法性(legitimacy),正当性(validity),合法性是一种实然有效性,正当性是一种应然有效性。
    ② 纳坦·塔科夫著,邓文正译:《为了自由—洛克教育思想》,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21页。
    ① 转自林平:《美国公共教育新论:卡茨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27页。
    ② 约翰·E·丘伯、泰力·M·默著、蒋衡译:《政治、市场与学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① 约翰·E·丘伯、泰力·M·默著、蒋衡译:《政治、市场与学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② 雷·马歇尔、马克·塔克著、顾建新译:《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① 转自潘希武:《西方学者对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检讨》,载《教育科学》,2006年(3),第14页。
    ② 杰夫·惠迪等著、马忠虎译:《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9页。
    ① 安迪·格林著、朱旭东等译:《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7页。
    ② 安迪·格林著、朱旭东等译:《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03页。
    ① 迈尔:《为什么是政治哲学?》,载刘小枫主编:《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
    ② 《云》的大概剧情是:斯普雷得夏德是一个雅典的平民,但他的儿子却过着贵族式的生活,养着马,并且因为买马欠下了累累债务,他为他骄横的儿子感到深深的苦恼。于是父亲怀着苦恼到苏格拉底那里,做了他的学生,向苏格拉底学习逻辑和辩术。但由于他年老糊涂,记性又差,于是让他聪明的儿子去学。最后他的儿子学会了,并用诡辩的方式逃脱了债务,赢得了父亲的欢欣。可是一天他的儿子因为和他争执是否应该歌颂神灵,而和他争吵起来,最终儿子打了父亲,并且儿子用苏格拉底教的辩论术,证明他完全有理由打父亲。最后,斯普雷得夏德放火烧了苏格拉底的房子。
    ③ 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载施特劳斯著、彭刚译:《自然权利与历史》导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61页。
    ④ 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载施特劳斯著、彭刚译:《自然权利与历史》导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67页。
    ① 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载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65-66页。
    ② 详细参见金生鈜:《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载《教育研究》,1995(1)。
    ③ 详细参见金生鈜:《教育哲学如何关涉美好生活》,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03年(1).
    ④ 转自赵汀阳:《我们和你们》,载《哲学研究》,2000年(2),第28页。
    ⑤ 德格尔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第146页。
    ① See Mathews, The Public in Theory and Practice Public, Adm in is tration Review, 1984, p21.
    ① 约翰·劳尔森:《颠覆性的康德:“公共的”和“公共性”的词汇》,载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0页。
    ②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③ 马克斯·韦伯著、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④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7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13页。
    ① 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本是一个指代宽泛的概念,如阿伦特的公共领域概念,但是现在学者们多用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主要指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一个空间。导师金生鈜教授专门指出在古希腊虽然不存在哈贝马斯意义上制度化的公共领域,但城邦生活却是公共生活,城邦本身是一个公共生活空间,他用公共生活领域这一概念来区分哈贝马斯制度化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使用这一概念。
    ② 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P369B。
    ③ 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P369C。
    ④ 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P420B。
    ⑤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51al。
    ⑥ 让—皮埃尔·韦尔南著、秦海鹰译:《希腊思想的起源》,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39页。
    ① 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② Public(公共)和publicity(公共性)如何区分?有网友在跟贴中指出,在中国语言中,不容易分辨实指和虚指的意义,如citizen和citizenship,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公民、是人,属于实指,后者是公民权,一种权利,虚指:再如friend和friendship,前者是友人,实指,后者是友谊,虚指。虚的一般概括实的特征。借鉴他的区分方法,Public,是实指,publicity,是虚指。
    ③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53a5。
    ① 齐格蒙特·鲍曼著、郇建立译:《被围困的社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②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③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④ 张凤阳等编:《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
    ⑤ 张凤阳等编:《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4页。
    ①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310a12。
    ②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310a16。
    ③ 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科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281b25。
    ④ 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科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294a12。
    ①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55a5。
    ② 塞尔格夫著、缪灵珠译:《古希腊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年,第406页。
    ③ 塞尔格夫著、缪灵珠译:《古希腊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年,第411页。
    ① 圣·奥古斯丁著、成涫民译:《独语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110页。
    ② 菲利普·汗森著、刘佳林译:《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2页。
    ① 托马斯·阿奎那著、马清槐译:《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44页。
    ② 托马斯·阿奎那著、马清槐译:《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8—22页。
    ③ 托马斯·阿奎那著、马清槐译:《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8页。
    ④ 托马斯·阿奎那著、马清槐译:《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44页。
    ⑤ 托马斯·阿奎那著、马清槐译:《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84页。
    ⑥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① 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16页。
    ② 罗索著、张师竹译:《社会改造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③ 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42页。
    ④ 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载汪晖等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28页。
    ⑤ 刘建军:《中世纪对欧洲近现代文化的奠基作用》,载《北方论从》,2006年(4),第105页。
    ① 转自高宣扬著:《萨特传》,北京: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1986年,第63页。
    ② 金生鈜著:《规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③ 艾伦·布鲁姆著,缪青、宋丽娜等译:《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1页。
    ① 罗伯特·E·勒纳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第117页。
    ① 杨龙:《中世纪欧洲的城市意识形态》,载《东南大学学报》,2000年(2),第39页
    ② 亨利·皮朗著、乐文译:《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① A·麦金太尔著、宋继杰译:《追寻美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285页。
    ② 霍克海默著、曹卫东译:《霍克海默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124页。
    ③ 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社,2005年,第11页。
    ④ 蒲兴祖,洪涛:《西方政治学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0页。
    ⑤ 格莱夫斯著、吴康译:《中世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⑥ 格莱夫斯著、吴康译:《中世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⑦ 杨昌栋:《基督教在中古欧洲的贡献》,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89页。
    ⑧ 格莱夫斯著、吴康译:《中世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① 格林对这些理论逐一进行了批判,在此就不一一赘述,详见安迪·格林著、王春华译:《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系起源之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② 安迪·格林著、王春华译:《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系起源之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46页。
    ③ 施特劳斯:《自由教育与责任》,载刘小枫主编:《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① 汤姆凌著、张之璐译:《真理的教师:马丁·路德和他的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② 但自由主义作为一个名词则比较晚。目前一般认为“自由主义”(liberalism)一词源出西班牙语“Li-berales”这一称号来自1810年西班牙议会中主张英国式宪政的政党,1812年,这一称号被西班牙自由党所采纳。1822年拜伦.雪莱等人创办了{自由主义)杂志,但没什么影响.19世纪30年代,英国自由党成立,并在第一次世家大战前成为英国的主要执政党,与此同时自由主义在欧洲大陆也大行其道。
    ③ 沃特金斯与夏皮罗认为自由主义起源于古希腊,他们以苏格拉底为西方自由主义之始祖:同样把自由以追溯到古典时期的哈夫洛克却认为的德漠克利特、安提芬、普罗泰格拉等人才是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详见江宜桦著:《自由民主的理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④ 傅伊德、金著,任室祥、吴元训译:《西方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74页。
    ⑤ 格莱夫斯著、吴康译:《中世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8页。
    ⑥ 傅伊德、金著,任室祥、吴元训译:《西方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308页。
    ① 据此施特劳斯将霍布斯视为现代政治哲学之父,他这样写道:“在现代和古典政治哲学的相互对勘中,无疑,霍布斯,而非其它人,是现代政治哲学之父。因为正是霍布斯以此前此后都无以比拟的明确性使得自然权利,即个人的合理要求成为政治哲学的根基,而用不着再时不时地借助自然法或神法。”
    ① 约翰·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1页。
    ② 纳坦·塔科夫著,邓文正译:《为了自由—洛克教育思想》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21页。
    ③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极力反对“天赋观念论”,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类的心灵就象初生的婴儿,是一张没有任何观念的白板;人类的知识,包括信念、个人自由权利的观念归根到底都是从经验中来的。但就在《政府论》中,洛克说,“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理性是人类固有的。这是洛克理论的矛盾之处。
    ① 亚当·斯密著,唐日松等译:《国富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54-284页。
    ② 亚当·斯密著、唐日松等译:《国富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303页。
    ① 常士:《小政府是有权威的责任政府——边沁功利主义政府思想分析》,载《天津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2),第13—14页。边沁的这种思想在他的《圆型监狱》(Panoption)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圆型监狱是一种环形监狱,监视室在中央,囚室在四周,以保证看守对监狱的一切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在这种监狱中,狱卒在其中劳动,他们可以分享利润,由此来调动他们的兴趣和义务,促进他们的勤劳和良好习惯的形成。监狱对囚犯的生命、安全、健康和基本的教育负责。这种管理不仅是经济的,而且还可以达到惩罚所要达到的一切目的。
    ② 安迪·格林著、王春华译:《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系起源之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45页
    ③ 威廉·冯·洪堡著,林荣远、姚兴元译:《论国家的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74页。但是1802年洪堡出任普鲁士教育部长后,却致力于构建国家教育制度。
    ④ 赫伯特·斯宾塞著、张雄武译:《社会静力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49页。
    ⑤ 恩斯特·卡西尔著、范进等译:《国家的神话》,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173页。
    ① 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3页。
    ② 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9页。
    ③ 卢梭在《爱弥尔》中将爱弥儿带离城市去农村受教育的模式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中关于国家领导管理教育、公民教育权力平等及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在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矛盾的。但是将《爱弥尔》、《社会契约论》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结合起来就会发现,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一贯统一的。
    ④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页。
    ① 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300页。
    ② 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302页。
    ① 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65页。
    ② 圭多·德·拉吉罗著,杨军译:《欧洲自由主义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25页。
    ③ 哈耶克著,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3页。
    ④ 约翰·密尔著、程崇华译:《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8页。
    ① 威廉·盖尔斯敦著、佟德志等译:《自由多元主义——政治理论与实践中的价值多元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29页。
    ② 昆廷·斯金纳:《国家和公民的自由》,载昆廷·斯金纳等编、彭利平译:《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③ 这些讲演整理为《政治义务原理讲演录》,收录在《格林文集》中出版。详见Thcmas Hill Green Lectures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Obligation, in Works of Thcmas Hill Green vol2,1886.
    ④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7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21页。
    ① 江宜桦著:《自由民主的理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57页。
    ② 赛亚·伯林著、胡传胜译:《自由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③ 李翔、舒小呁:《从自由放任走向适度干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国家的教育政策》,载《学海》,2005年(1),第85页。
    ④ 转自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147页。
    ① 克伯雷选编、任宝祥等译:《外国教育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31页。
    ② 克伯雷选编、任宝祥等译:《外国教育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31页。
    ① 转引自袁振国:《对峙与整合:20世纪的教育改革》,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42页。
    ② 转自王柱国:《美国教育管理的法律基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4),第17页。
    ③ 安迪·格林著、王春华等译,《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系起源之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08页。
    ① 1919年,克伯雷发表《美国公共教育》,他将那些主张建立公立学校体系的人归为自由主义者,而反对者为保守主义者。1935年,柯兰·柯蒂在《美国教育家的社会观念》中认为,公立学校运动是一场将社会福利向低层社会延伸的民主运动。但是,柯蒂认为贺拉斯·曼和巴纳德不是自由主义者,而是保守主义者,是经济和政治上的保守者。我觉他们更受修正自由主义的影响。
    ② 安迪·格林著、王春华等译,《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系起源之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③ 1905年,孟禄(P.Monroe)撰写了《教育史教科书》(Text 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强调教育发展与人类文明史之间的联系。1919年,克伯雷((E.P.Cubberley)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强调公立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是美国民主政治取得的最大胜利。
    ① 叶允斌:《从公共性到交互主体性—一个Habermas观点的探究》,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6261.html.
    ②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③ 转自汪晖等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27页。
    ① 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09页。
    ② 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54页。
    ③ 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09页。
    ① 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97页。
    ② 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71页。
    ①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70页。
    ①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
    ②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
    ③ 齐格蒙特·鲍曼著、郇建立译:《被围困的社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① 齐格蒙特·鲍曼著、洪涛等译:《追寻政治》,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② 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共和主义发源于罗马,新共和主义有新雅典共和主义(neo-Atheaian republicanism)和新罗马共和主义(neo-Roman republicanism)两个流派。
    ③ 我们在介绍桑德尔时,经常把他们作为 “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但他自己并不愿自称为“社群主义者”,桑德尔认为“社群主义”这一标签容易引起多数至上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误解,桑德尔一再申明公民共和主义的立场。而社群主义的另外三大代表,查尔斯·泰勒、麦金泰尔、沃尔泽也不愿自称社群主义。详见刘训练:《共和主义的复兴》,载《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4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 参见许纪霖:《两种自由和民主——对“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论战的反思》中最后的注释。
    ② 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7页。
    ③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2页。
    ④ 列奥·施特劳斯著、李天然译:《政治哲学史》(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31页。
    ⑤ 许纪霖:《两种自由和民主——对“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论战的反思》,载思与文: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思想研究所网页,http://www.chinese-thought.org
    ⑥ 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08页。
    ⑦ 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4页。
    ① 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载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展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② 约翰·劳尔森:《颠覆性的康德:“公共的”和“公共性”的词汇》,载于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0页。
    ③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载于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4页。
    ④ 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到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4页。
    ⑤ 福柯:《什么是启蒙?》,载于汪晖等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26页。
    ① 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42—147页。
    ② 罗纳德·德沃金著、信春鹰、吴玉章译:《认真对待权利》,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第36—42页。
    ①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9页。
    ②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① 曹伟东解释说“Oeffentlichkeit”这个词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层面,即社会层面和思想层面。从思想层面来看,Oeffentlichkeit指的是个体和共同体(包括社会和国家)的一种特殊观念,是一种韦伯式的理想范型,兼有批判的功能和操纵的功能;就社会层面而言,Oeffentlichkeit指的是一个话语空间,它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充当二者的调节器和修正仪。因而,思想层面上的Oeffentlichkeit可以翻译成“公共性”,而社会层面上的Oeffentlichkeit则应当翻译为“公共领域”。
    ②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韦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③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韦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④ 罗尔斯著、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99页。
    ① 叶允斌:《从公共性到交互主体性—一个Habermas观点的探究》,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6261.html.
    ② 托马斯·雅诺斯基著、柯雄译:《公民与文明社会》,大连: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40页。
    ① 参见景跃进著的《政治空间的转换》,张凤阳等著的《政治哲学关键词》.
    ① 乔尔·斯普林格著、贾晨阳译:《脑中之轮—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9页。
    ① 徐贲:《战后德国宪政与民主政治文化:哈贝马斯的宪政观》,http://www.libertas2004.net/article/printapage.asp
    ② 1968年三个安米希(Amish)人被威斯康辛(Wisconsin)州政府逮捕,因为他们拒绝让其十四岁和十五岁的子女上高中。北美的亚米希族为再洗礼教派的后裔,大部分居住在宾州、美国中西部与安大略湖。他们是个遗世独立且自给自足的社群,拒绝所有现代世界的科技用品,过着简单的农业生活。所以安米希父母认为如果让他们的子女在公立高中持续其课业,世俗的观点将会污染其子女,这样会促成他们抛弃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倌仰。因此安米希的父母主张在其子女十四岁时,离开一般的公立学校,强制其子女就读公立高中,不但阻碍宪法保障的宗教自由,也威胁其族群的存续。而威斯康星州政府官员却认为安米希族,违反了该州的法律,根据威斯康星州的法令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十六岁,政府必须保障每一个儿童能够受到适当的教育,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现代社会,只让其子女在亚米希的社群中生存,这样教育出来的小孩,对于其它生活方式根本失去实际选择的可能性。由于州政府和亚米希人对于上述的争议无法妥协,安米希人因此控告威斯康星州政府,1972年最高法院裁决州政府败诉。1983年美国田纳西州霍金郡(Hawkins County,Tennessee),有一些基督教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信奉者控告地方的教育委员会,他们提出在州立小学的阅读课程内容中,涉及贬抑他们的宗教观点,因为在学童的阅读教材中缺乏宗教均衡,这些家长表示,虽然教育委员会所采用的阅读教材并没有直接宣扬某一种宗教主张,但是由于教材呈现的方式,使他们的子女必须暴露在不同宗教观点之下,这样的作法干扰其家庭宗教信仰的自由,因此这些父母要求学校允许其子女不上这个课。这些父母希望教育委员能免除其子女参加阅读课程,除了基于宪法保障的宗教自由之外,也以上述尤德案的判例作为依据,但是法院判决的结果是这些父母败诉。
    ③ 上海一所名为“孟母堂”的全日制私塾,以“读经典,尊孔孟,诵莎翁,演数理”的宗旨,教授12名从4岁到12岁的孩子。上海教育部门依据《义务教育法》,认为私塾“孟母堂”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育模式与义务 ’教育法相违背,属于非法,责令关闭。
    ① 金生鈜:《承认的形式以及教育意义》,(待发表)。
    ① 转自王锦雀:《公民教育实施的障碍与契机——社群主义观点之分析》,载《公民训育学报》(台湾),1989年(10),第232页。
    ② 参见金生鈜:《保卫教育的公共性》(待发表),他指出当前我们把教育当作公共消费品时,只强调教育具有公共所属、公共享用的性质,而遗忘了教育作为公共实践的性质。
    ① 约翰·密尔著,许宝骙译:《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78页。
    ② 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国内目前有两个版本,分别参见于: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以及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社,2005年。两篇翻译的文章对civility这个词的翻译不同,前文翻译成市民风范,后文翻译成市民认同,我觉得应该翻译为公民风范。
    ① 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载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6页。
    ②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有两种:政治公共领域和文化批判公共领域。罗尔斯说,像哈贝马斯所言的(批判型)公共领域,恰恰就是我所说的非公共领域。他从政治正义的角度认为,哈贝马斯的政治公共领域才具备“公共领域”的基本条件。
    ① 约翰·罗尔斯著、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212—213页。
    ② 罗尔斯著,时和兴译:《公共理性观念再探》,载《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71页。
    ① 昆廷·斯金纳:《国家与公民自由》,载许纪霖等编:《公共性与公民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
    ② 昆廷·斯金纳著、阎克文译:《消极自由观的哲学的历史透视》,http://www.tszz.com/theory/twoliberties/liberties003.doc.html
    ③ 罗伯特·N·贝拉著、翟宏彪等译:《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416页。
    ① A·麦金太尔著、宋继杰译:《追寻美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84页。
    ② 川崎修著、斯日译:《阿伦特:公共性的复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6页。他特别指出,在阿伦特那里,社会领域相当于市民社会。
    ① 福柯“知识型”概念的提出,强调不同时期知识型是不同的,从一个时期进入另一个时期,不是由于“发展”,而是由于“转型”,不是由于“延续”,而是由于“断裂”。本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强调公共教育的变化不是由于延续,而是由于断裂。
    ② 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62页。
    ③ 约翰·基恩著、马音等译:《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页。
    ① 在一般意义上,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都属于干预主义,但这两者之间也有区别,凯恩斯式的干预,主要是政府以增发通货的无形税方式扩大开支,增加信贷,刺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过剩问题。而福利国家政策则主要是政府以累进所得税的有形税方式对国民收入分配进行二次调节,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① 1980年的教育部(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是由1867年建立的美国教育署(the United States Office of Education)改建而来的。
    ② 王承绪等编:《战后英国教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77页。
    ① 安迪·格林著、王春华译:《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系起源之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94页。
    ② 郑嵩:《教育世俗化与民族国家》,载《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第25页。
    ③ 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身和趋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38页。
    ④ 李其庆主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4页。
    ⑤ 安迪·格林著、王春华译:《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系起源之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94页。
    ⑥ 李其庆主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1页。
    ⑦ 新自由主义,英文中的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或为Neoliberalism)都被汉语界翻译成新自由主义。但是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是在20世纪西方社会中并存、争执、有着相反诉求的两种不同思想流派。一般而言,New 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也被称作“现代自由主义”或“社会自由主义”,是一种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广泛管理和部分干涉的政治经济立场。罗尔斯、德沃金都属于New Liberalism一方。而Neo-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则指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80年代逐渐取得主导地位的一种政治、经济哲学。其反对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涉,而鼓励自由市场、反对对商业运行和经济发展进行限制。哈耶克、弗里德曼属于Neo-Liberalism一脉,公共教育的市场化改革主要以这一理论为理论依据。
    ① 本杰明·莱文著、项贤明等译:《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89页。
    ② 1960年,贝林出版《美国社会形成中的教育》,1951年,克雷明出版《美国的公立学校:一种历史的概念》,以及卡茨的《早期学校改革的嘲讽》、鲍自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卡诺艾的《作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教育》、齐苏的《城市学校体制的演进》。
    ①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下),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63-165页。
    ②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60页。
    ③ 米尔顿·弗里德曼著,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著,胡骑、席学媛、安强译:《自由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① 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第104页。
    ② 本杰明·莱文著、项贤明等译:《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③ 李其庆主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④ 铃木慎一著,刘彦尊译:《公共教育空间:英日两国教育政策比较研究》,载《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0),第4页。
    ⑤ 张文军、刘珍:《英国2005-2015年14-19岁教育发展战略》,载《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5),第89页。
    ⑥ 《工党的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1)政府控制补助金的使用,降低低年级的班级人数,每班人数上限为30人。(2)对长期失业的青年实行新政策,使他们享有接受全日制教育的选择权。(3)发展普通教学理事会,确立新的高级技能教师等级,清退不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师和校长培训。(4)把加强与地方教育当局的合作作为提高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5)关于学校教育:在学校的地方管理下,各学校要能够正常运行,确保教育拨款能公平、公正地配给各学校。强调地方、政府与家长的责任和力量;各学校要提高教学标准,在教学方法和课堂 组织方面做到不偏不倚;教学标准应成为学校政策的核心内容;学校要有解决青少年违纪问题、逃学问题等的适当策略;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鼓励家长在学校管理中担任一定的角色,推举家长代表,使其成为地方教育委员会的成员,也可以通过与家庭学校签订合同的方一法,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① 李其庆主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5页。
    ② 李其庆主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7页。
    ③ 莫家豪:《破除教育市场化的迷信》,载http://www.cityu.edu.hk/sa/working_paper.
    ① 袁祖社:《走向“公共性自律”:“公域”与“私域”的分立与新制度价值理念孕生》,载《中共天津币委党校学报》,2005年(4),第61页。
    ②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
    ③ 杰夫·惠迪、萨莉·鲍尔、大卫·哈尔平著,马忠虎译:《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④ 汉娜·阿伦特著:《关于暴力的思考》,载高红等编译:《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纽约书评论文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① 《9·11事件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载《商业周刊》,2002(9)。
    ② 欧用生:《建立课程的公共性》,载《教育研究集刊》(台湾),2006(1),第12页。
    ③ 1983年10月的一个星期三,一位名叫维维恩的普通法国妇女在电视上宣布,她丈夫迈克尔患有早泄症,为此,她从来没有体验过任何快乐。这是公与私之间的一次对决,电视所代表的公开与卧室所象征的隐私之间的通道被打开,先前区分为两个空间的界限被取消。法国社会学家阿兰·艾伦伯格把这一天文化文化突破的日子。参见齐格蒙特·鲍曼着、郇建立译:《被围困的社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9页。
    ④ 欧用生:《建立课程的公共性》,载《教育研究集刊》(台湾),2006(1),第14页。
    ① 施雪华著:《政治科学原理》,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56。
    ②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包容他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③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包容他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④ 威尔·吉姆利卡、威尼·诺曼著,毛兴贵译:《公民的回归:公民理论近作综述》,载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5页。
    ① 威尔·吉姆利卡、威尼·诺曼著,毛兴贵译:《公民的回归:公民理论近作综述》,载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7页。
    ② 齐格蒙特·鲍曼著、洪涛等译:《寻找政治》,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56页。
    ③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669-670页。
    ④ 1957年美国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发生的一起针对黑人的种族歧视的暴乱事件。由于联邦最高法院作出一系列判决,宣布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教育违反了宪法,要求必须尽快实施种族合并教育。因此,黑人学生得以进人公立中学学习。这就引起了那些反对种族合并教育的白人学生和市民发动暴乱。当时,反对种族合并教育的该州州长对这起事件没有采取有效的对策。最后,艾森豪威尔总统不得不动用联邦空降部队来镇压暴乱,以确保黑人学生入学和人身安全。但是,该州长认为联邦政府的介入侵犯了州的权限,因此进行了强烈的反对。
    ① 威尔·金里卡著、刘莘译:《当代政治哲学》(下册),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523页。
    ② 罗尔斯著、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页。
    ③ 尤尔根·哈贝马斯、靳希平译:《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http://jyw.com.cn/World/ArticleShow.asp?ArticleID=52475
    ① 转自列奥·施特劳斯等著、李天然译:《政治哲学史》(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22页。
    ② 罗伯特·丹哈特著,项龙、刘俊生译:《公共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③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67a15。
    ① 国家利益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抽象的利益,即国库收入;另一种是具体的利益,国家部门的利益。
    ② 季苹著:《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① 亚当·斯密著、唐日松译:《国富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17页。
    ② 李仁贵等:《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生平与学术贡献》,载http://www.nova.cn/Browse/ShowDoc.aspx?Code=3-1&Id=2005062009155253650
    ①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11页。
    ② Burk Fred G: Public Education:Wno is in Charge?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ars, 1990, p2.
    ③ Lubienskl Christopher:Public Schools in Marketized Environments: Shifting Incentives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Competition-Based Educational Reforms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5(4),464-481.
    ④ 杰夫·惠迪、萨莉·鲍尔、大卫·哈尔平著、马忠虎译:《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2页。
    ⑤ 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79页。
    ① 泰勒:《公民与国家之间》,载汪晖等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16页。
    ② 李其庆主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③ 霍布斯著,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72页。
    ① 纳坦·塔科夫著、邓文正译:《为了自由——洛克的教育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51页。
    ② 赵艳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理论》,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
    ① 郑秉文:《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教育》,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12),第74页。
    ② 李其庆主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③ 非利普·G·阿特巴赫、覃文珍译:《作为国家商品的知识与教育:公共产品的消解》,载《北大教育评论》,2003(2),第9页。原文将common good翻译成公共产品。
    ④ 金生鈜:《保卫教育的公共性》(待发表)。
    ① 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载汪晖等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63页。
    ② 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著、曹海军译:《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4页。
    ③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韦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①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② 特洛伊木马代指“潜伏在内部的敌人”。参见齐格蒙特·鲍曼著、郇建立译:《被围困的社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7页。
    ① 舍勒著、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501页。
    ② 舍勒著、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77页。
    ③ 马克斯·韦伯著、钱永祥等译:《学术与政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④ 列奥·施特劳斯著、彭刚译:《自然权利与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33页。
    ⑤ 齐格蒙特·鲍曼著、郎建立译:《被围困的社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⑥ 艾伦·布鲁姆著,缪青、宋丽娜等译:《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56页。
    ① 舍勒著、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205—1206页。
    ②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4页。
    ③ 张凤阳:《道德边界的消蚀:文化保守主义视野中的个性自由》,载《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第62页。
    ① 舍勒著、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369页。
    ② 万俊人:《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及其道德论证》,载《开放时代》,2000(1),第10页。
    ① 先贤的辨伪方法主要是从官制、官职及篇目等角度。如、明代的《尚书考异》认为古文《周官》是根据《周礼》伪造的,“全是约《周礼》一书而成”。转自翟奎凤:《尚书·周官》与《周礼》关系考论——谦谈西周的公卿官学与孔子儒学,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6)。第24页。也有学者试从公私观念角度出发,主要从文献征引、字义、构形及公私观念发展演变等几个角度考察,指出:第一验之文献征引,先秦诸子尤其是力倡公私之辨的《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筹均未曾征引《周官》;第二验之字义构形,西周时缺乏反义对举的基本文字条件;第三,验之观念发展,商周时期,公私只有具体义,乏抽象义,春秋时公私对举、内涵对立的例子也不多见。至于战国,随着君主专制意识的加强,社会出现了对“尚公”普遍社会理念,才催生出比较成熟的公私观念。秦汉之际,又出现了《贵公》、《去私》等专篇。
    ① 徐中舒:《耒耜考》,载《农业考古》,1981(1),第14页。
    ① 《礼记》
    ② 《庄子》
    ③ 《韩非子》
    ④ 姜广辉在《理、欲之辨求是》一篇中指出:儒家先贤孟子主张寡欲,荀子主张导欲,都没有绝对否定人的欲;宋代道学(理学)家牵合儒道两家思想,又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成佛成仙的自律意志,把情理之争推向了极端,提出了灭人欲主张。姜广辉:《理、欲之辨求是》,载《理学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梁启超著:《梁启超选集》(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2页。
    ② 史密斯·明恩溥著:《中国人的素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95页。
    ③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载《梁漱溟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
    ① 《礼记》
    ② 《荀子》
    ③ 《汉书》
    ④ 严复:《法意》,载王栻主编:《严复集》(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页。
    ① 陈弱水:《近世中国心灵中的社会观》,载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54页。
    ① 梁启超著、李华兴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7页。
    ② 陈独秀著:《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18页。
    ③ 胡适著:《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51页。
    ④ 孙培青等著:《中国教育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⑤ 孙培青等著:《中国教育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4页。
    ① 李小树:《两汉时期史学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考古频道,http://www.cass.net.cn/file/2006033157364.html.
    ② 费成康著:《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8年,第258页。
    ③ 费成康著:《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8年,第319页。
    ① 详见李兵:《官学的替代机构—北宋前期的书院》,载《河北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4),第90页。该文对北宋前期书院与官学的教学内容、进士科考试内容进行了比较。
    ② 有学者认为,书院既不是官学,也不是私学。“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是在系统地综合和改造传统的官学和私学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不是官学,但有官学成分,不是私学,但又吸收私学长处的新的教育制度,它是官学和私学相结合的产物。自书院出现以后,我国古代教育便发生了一个很大变化,即出现了官学、私学和书院相平行发展的格局,三者成鼎立之势。”详见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③ 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7页。
    ④ 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4页。
    ⑤ 章清:《近代中国对“公”与“公共”的表达》,载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3页。
    ① 卢云昆编:《社会剧变与规范重组—严复文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46页。
    ② 卢云昆编:《社会剧变与规范重组—严复文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46页。
    ③ 汪晖通过对晚清时期传统的天理观向公理观的转变研究,区分了从严复到胡适和从粱启超到张君劢这两种不同的自由主义文化路向。
    ①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上海为例》,载《史林》,2003(2),第77页。
    ② 李华兴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1页。
    ③ 王宏甲:《20吐纪初的中国报刊业》,载《学习时报》,2004年3月25日。
    ① 陈学恂、田正平著:《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页。在这里作者明确的将官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区分开来。
    ②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载《史林》,2003(2),第77页。
    ③ 罗威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载邓正来等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401页。
    ①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71页。
    ② 卢云昆编:《社会剧变与规范重组——严复文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74页。
    ③ 转自孙中山宋庆龄资讯网,http://www.sszx.org.cn/changyong/library2.asp.
    ④ 高奇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13页。
    ⑤ 《中华民国教育法規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5页。
    ⑥ 高奇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53页。
    ① 凌鸿勋:《校史杂忆:南洋公学究创始于何年》,载交通大学百年校庆网。1903年,清政府成立商部,轮电两局收回国营,于是南洋公学改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后来依时局的变换又改为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等名称,遂隶商部,完全为官办学校。
    ② 罗尔纲著:《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89页。
    ③ 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4页。
    ④ 高力克:《五四知识分子的公民观》,载许纪霖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1页。
    ① 梁启超:《学校总论》,载《梁启超选集》(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11页。
    ② 梁启超:《学校总论》,载《梁启超选集》(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7页。
    ③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5页。
    ④ 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第67页。
    ⑤ 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0页。
    ① 胡适:《人权与约法》,载《胡适传》,搜狐教育文教书架,http://lz.book.sohu.com/learning/chapter.php?id=3076&volume=9&chapter=8
    ② 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一个类型的与整体的考查》,载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14页。
    ③ 转自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一个类型的与整体的考查》,载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④ 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一个类型的与整体的考查》,载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① 程中原著:《张闻天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第856页。
    ② 许纪霖:《启蒙的命运——二十年来的中国思想界》,载思与文: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思想研究所网页,http://www.chinese-thought.org
    ③ 孙立平:《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http://www.ailong.com/pages/article/26/1.htm.
    ① 许纪霖:《对“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论战的反思》,载思与文: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思想研究所网页,http://www.chinese-thought.org.
    ② 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产3160万户,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0万户,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人民日报》,2005年8月21日。
    ③ 政协第四期简报称,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280人,实到1892人,缺席388人。缺席委员中,请假220人,未请假168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168名委员缺席未请假》,搜狐新闻网,2006年03月13日。http://news.sohu.com/20060313/n242255373.shtml,同时,在该会议上,全国人大浙江团代表江惠芳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对《土地承包法》相关条款进行修改,提出应缩短目前规定的农村土地承包年限。而同团的另一位代表也提交了一份关于修改《土地承包法》的议案,提出应该延长土地承包年限。代表团秘书处在核对联名委员的名单时发现,有一位代表竟然同时在这两份意见相反的议案上都签了自己的名字。载《京华时报》,2006年3月14日。
    ④ 从1980年起,首先在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出現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允许农民自产自销。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虽然当时只允许没有雇佣的劳动者即个体经济的存在,并“通过行政管理,对个体经济实行指导、帮助和监督”。但很快对私人经济的政策,也从最初的准许转变为鼓励,其地位从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
    ①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韦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11页。
    ② 许纪霖在《当代思想观察》中提出,90年代思想界的分化经历了三波,第一个波是“思想”与“学术”分化,第二波是人文精神与世俗情怀的分化、第三波是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分化。思想的分化不是简单的观念分化,而是利益(立场)分化、知识结构分化和追求目标的分化。
    ③ 林毓生:《建立中国的公民社会与现代“民间社会”》,载林毓生著:《热烈与冷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79页。
    ④ 阿伦特区分了展示与展现这两个概念。展现是人本质在公共领域中追求卓越,一展其风貌;展示则是把人作为物展览出来。
    ⑤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9页。
    ① 任剑涛:《私密化与公共关怀——以中国为例的讨论》,http://www.noledu.net/school/art/lit/200603/68004
    ② 在2005年的“超级女声”比赛中,通过短信“自由选择”的投票、“深度参与”等方式,李宇春获得了352万的选票,中国人制造了一个庞大的“公共生活”。“超级女声”的火爆,折射出我们公共生活的枯涩和缺乏。
    ③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④ 高奇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11页。
    ⑤ 1982年宪法,其中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这以后中国才以法律的形式把社会力量和教育事业联系在一起。
    ⑥ 张博树:《中国现代“党化教育”的制度化过程》,http://www.usc.cuhk.cdu.hk/wk_wzdetails.asp?id=3330。
    ① 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33页。
    ② 1984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一起,构筑了20世纪80年代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制度变革的主线。
    ① 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页。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89页。
    ③ 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① 教育产业化是美国先提出来的,70年代,美国经济疲软、生产力萎缩,一批著名大学开始将象牙塔内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大学与企业建立起“产业联系”。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教育产业化”开始在高校全面推行。但在中国,“教育产业化”不是将教育科研的成果转化为产业,而是直接将教育本身作为产业来赚钱。
    ① 转引自迈克尔·H·莱斯诺夫著、冯克利译:《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23页。
    ② 2000年,株州二中中学语文老师尹建庭为了激励自己的学生好好读书,在课堂上公然宣称:读书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赚大钱,娶美女。然后将此条款写入自己的备课教案中,向他的学生宣传。2001年他被当时所在的省重点中学开除。并且株州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当地院校3年不得聘用尹建庭为老师。此事在国内的媒体引发了一场争论,结果多数人认为该老师不过说了一句大实话而已。尹老师于2004年在一所民办中学中找到了工作,依然向他的学生灌输着这样的理念:读书就是为自己,为了赚大钱,娶美女。
    ①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67a15。
    ②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21页。
    ③ Taylor Michael :The Possibility of Cooper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1.
    ①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89页。
    ② 埃利诺·奥斯特洛姆著、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37页。
    ① 黑格尔精确的区分了公民与市民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公民社会与市民社会相对此,前者的组成分子是公民,关心公共利益的人,后者的组成分子是市民,关心考虑与他人竞争或者合作的私人利益。
    ② 丛日云、庞金友:《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特点》,载《教学与研究》,2002(1),第61页。
    ① 大卫·赫尔德:《民主:一种双向的进程》,载邓正来等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315页。
    ② 转自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88页。
    ① 金生鈜著:《规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7页。
    ① 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坦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57页。
    ② 谢维雁:《论宪政的平衡性》,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2),第23页。
    ③ 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坦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57页。
    ④ 董保华:《社会法原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⑤ 邱本:《市场法治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① A·米尔恩著、夏勇等译:《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第63页。
    ② 威尔·金里卡著,刘莘译:《当代政治哲学》(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551页。
    ③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65页。
    ① 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625页。
    ② 威尔·金里卡著、刘莘译:《当代政治哲学》(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547页。
    ③ 应奇等编:《公民共和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384页。
    ④ 肖滨在《让公民直面res public——当代共和主义塑造积极公民的战略性选择》中将这种权利概括为“共和”权。详见肖滨:《让公民直面res public——当代共和主义塑造积极公民的战略性选择》,载《南京大学学报》,2006(6),第50页。
    ①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53a5—1253a35。
    ② 拉尔夫·凯特切姆、庞永译:《公民身份和好民主政府》,载http://post.baidu.com/f?kz=96757362.
    ① 张勇:《拨款之争》,载《上海教育》,2005年(11B),第38页。
    ② 罗超猛:《超越公立与非公立的界限——澳大利亚拟扩大公共教育系统》,载《上海教育》,2005年(11B),第39页。
    ③ 铃木慎一著,刘彦尊译:《公共教育空间:英日两国教育政策比较研究》,载《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0),第4页。
    ④ 马克斯·舍勒、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468页。
    ①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37页。
    ② 金生鈜:《教育的多元价值取向与公民培养》,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8),第8页。
    ① A·麦金太尔著,宋继杰译:《追寻美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338页。
    1.施特劳斯主编.李天然译.政治哲学史(上、下).[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2.施特劳斯著.彭刚译.自然权利与历史.[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3.施特劳斯著.申彤译.霍布斯的政治哲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金生鈜著.德性与教化.[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5.金生鈜著.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柏拉图著.郭斌和等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让·雅克·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让·雅克·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2.约翰·罗尔斯著.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3.约翰·罗尔斯著.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14.邦雅曼·贡斯当著.阎克文等译.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5.约翰·凯克斯著.应奇译.反对自由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6.达巍等主编.消极自由有什么错.[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7.查尔斯·泰勒著.程炼译.现代性之隐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8.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19.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译.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0.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1.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22.赵汀阳著.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23.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国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4.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刘北成译.合法化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5.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徐崇温译.交往行动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26.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7.约翰·格雷.曹海军等译.自由主义.[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8.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9.张志扬著.偶在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0
    30.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G].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1.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G].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2.威尔·金里卡著.刘莘译.当代政治哲学(上、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3.卢风著.启蒙之后.[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34.乔尔·斯普林格著.贾晨阳译.脑中之轮——教育哲学导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5.艾伦·布鲁姆著.谬青译.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6.约翰·格雷著.顾爱彬等译.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7.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8.帕特丽夏·怀特著.朱红文译.公民品德与公共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9.包利民著.生命与逻格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0.齐格蒙特·鲍曼著.洪涛、周顺、郭台辉译.寻找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1.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42.齐格蒙特·鲍曼著.杨渝东等译.现代性与大屠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3.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4.刘小枫著.刺猬的温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45.刘军宁等编.公共论从文集(1-5集).[G].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6.赵汀阳、贺照田主编.学术思想评论(1—3集).[G].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47.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G].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8.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9.刘军宁著.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50.A.J.M.米尔恩著.夏勇等译.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51.约翰·基恩著.马音等译.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52.莱茵霍尔德·尼布尔著.蒋庆等译.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53.汪晖著.死火重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4.朱维铮著.走出中世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5.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56.朱学勤著.道德理想国的覆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57.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1
    58.约翰·洛克著.叶启芳 瞿菊农译.政府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5
    59.约翰·密尔著.程崇华译.论自由.[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5
    60.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5
    61.卢梭著.黎星译.仟悔录.[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6
    62.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教育漫话.[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63.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4.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65.巴克著.卢华萍译.希腊政治理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6.洪涛著.逻格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7.李小兵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主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68.俞可平著.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9.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0.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80.哈耶克著.王明毅译.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1.邓正来著.自由主义社会理论——解读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82.沃尔泽著.褚松燕译.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83.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G].北京:三联书店,2000
    84.威廉·冯·洪堡著.林荣远译.论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5.马克斯·舍勒著.刘小枫等译.价值的颠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86.艾伦·布鲁姆著.秦露等译.侏儒与巨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87.刘泽华等著.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8.沟口雄三著.甘绍平译.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9.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90.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93.赛亚·伯林著.胡传胜译.自由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94.A·麦金太尔著.万俊人译.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95.A·麦金太尔著.龚群译.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6.A·麦金太尔著.万俊人等译.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7.A·麦金太尔著.宋继杰译.追寻美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98.米尔顿·弗里德曼著、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99.米尔顿·弗里德曼等著、胡骑等译.自由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0. Carson,T. (2000) . Value and good life .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01. Taylor, C. (2002) .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