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奇幻电影”的文化渊源、类型特征与价值意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千年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影在数字技术的辅佐下进入了影像革新的时代,而奇幻电影则是体现数字技术魅力的最为适宜的电影类型。因而从新世纪以来至今,是世界奇幻电影长足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全球化的“奇幻热潮”,让人不得不去思考这一意味深远的电影盛况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类型特色和艺术价值等。本文主要以《指环王》、《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为个案,来探析影坛这朵奇葩---奇幻电影产生的渊源、艺术特征及其现实价值内涵所带给我们的种种启示。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简要综述了世界影坛奇幻电影盛行的壮观景象。
     第一章,奇幻电影的辞源考究、辨义及盛行的渊源分析。主要是从西方文化的神话、传奇及民间传说中来进行辞源考究,并将奇幻与玄幻、科幻进行了区别比较。另外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了奇幻电影盛行的渊源:一、文学上的渊源;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渗入;三、当代生态哲学的兴起及文化消费的转向为其提供的契机。
     第二章,分析奇幻电影的艺术特征。首先从特技支撑下的奇幻影像来分析它善于运用长镜头来表现时空的完整性和炫目的打斗场景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的特征;其次是这类影片表现了一种很经典的英雄原型;第三个方面是运用了符合奇幻电影叙事方式的独特的叙事模式。
     第三章,探索奇幻电影的价值取向,它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归纳为惊险、奇特的游戏表现方式;奇幻式心理的折射;反现代、反异常,崇尚自然、关注人性的倾向这三个方面。
     结语,结合中国电影发展现状,分析新世纪新形势下它的出路及对策。
Since the new millenniu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films are into the age of image innovation by digital technology. And the fantasy film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kind to reflects the charm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is case, the new millennium to now is the key period which the world's fantasy films mak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the face of globalization's "fantasy boom," people have to think about this grand occasion by means of far-reaching film culture and spirit, the type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value.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Lord of the Rings", "Harry Potter" series of films as the cases,in order to discuss fantasy films'generated sources, artistic features and real value of the various connotations of the Enlightenment brought us.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Introduction,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prevalence of world spectacular fantasy films.
     The first chapter,it discusses the etymology, discrimination and prevail of the fantasy films. Mainly distinguish the etymology from the Western culture, myth, legend and folklore. At the same time,it tells the different from mysterons-portishead film and science fiction. In addition to analysis the cause of the fantasy film'booming from the three angles popular.First,it comes from the origin of literature. Second, digital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enetrate. Third, the rise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philosophy and the shift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provides the opportunity to its'development.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lm fantasy. First of all, it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language of the lens. The fantasy films are good at using the long shot and the naked fight scene.Second,it analyzes the classic hero archetype in these films.The third,it discuss the unique narrative modes in fantasy films'narrative structure.
     ChapterⅢ, 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values and significance of fantasy films. In this paper, we conclude the values as three points.First, this thrilling, strange forms of game.Second,fantasy-style psychological refraction.Third, anti-modern, anti-abnormal and respect for nature.
     Conclution, it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in order to analyzed its way to develop and give the countermeasures.
引文
①[法]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44-45页。
    ①《美学三论:论崇高、论诗学、论诗艺》,马文婷、龚雪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②Stephen Prickett. The Evolution Of A Word,FANTASTIC LITERATURE:Acitical Reader,DavidSandner.Westport,Connecticut,London, in 2004.in page 347.
    ③[英]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
    ④Richard L·Purtill,Myth and Story,J·R·R Tolkien:Morality,and Religion San Francisco:Harpor&Row,1984,page33.
    ①“第二世界”暨"secondary world",见J.R.R Tolkien:The Lord Of The Ring。
    ②[美]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汇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③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④江晓原:《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第5期。
    ①[美]见克里斯蒂安·黑尔曼:《世界科幻电影史》,陈珏鹏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②[丹麦]沃尔夫·伦森:《21世纪---梦想社会》,《未来学家》,伍一军译于《科技文革》1997年第4期。
    ③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376页。
    ④[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
    ①赵晖执笔,《访谈彭吉象---点击中国电影产业化》,《电影》,2006年第8期。
    ②汤頔颖:《魔幻如斯美丽---“神话思维”与当代魔幻电影》,《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
    ③中国项目小组刘军执笔《电影“奇幻”消费---<指环王3>的跨文化观众接受效果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①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第410页。
    ②彭懿:《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上海少儿出版社 1997年版,第159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帆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
    ①徐冬焱、刘飞茂:《弗洛伊德言论精选》,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②范志忠:《世界电影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③李慧丰:《传统影像与数字影像的视觉效果》,见李铭:《数字时代的影像制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①朱靖江:《<魔戒>:海市蜃楼般的乡愁》,《新闻周刊》,2004年第3期。
    ①徐竟涵:《高科技语境下的电影运动镜头》,《当代电影》,2003年第6期
    ①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34页。
    ②曾繁仁:《当代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③曾繁仁:《当代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④[英]D·哈丁:《新的工作价值观:理论与实践》,《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6年第3期。
    ①[英]莫里托:《全球经济将出现五次大浪潮》,《经济学家》,1992年第12期。
    ②[美]迈克尔·沃夫:《娱乐经济:传媒优化时代》,光明日报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224页。
    ③[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①[英]伊恩·普赖尔:《彼得·杰克逊:从嗜血王子到指环王》,经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②李显杰:《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③[英]伊恩·普赖尔:《彼得·杰克逊:从嗜血王子到指环王》,经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①梁国伟:《无缝剪辑与人类潜意识心理的外化》,《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
    ①陈奇佳:《奇幻电影:我们时代的景象》,《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②[美]科尔伯特·哈利:《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麦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①[斯洛文尼亚]拉沃热·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②张江:《“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采访记》,《当代外国文学动态》,2000年第6期。
    ①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②李显杰,修倜:《电影媒介与艺术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30页。
    ①[法]皮埃尔·索尔兰,《视听美学新问题》,《世界电影》,2004年第3期。
    ②[美]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鮑玉衍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55页。
    ③[俄]施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转引自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述》,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75-76页。
    ①[英]戴维·洛奇:《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60页。
    ①宁稼雨:《<山海经>与中国奇幻思维》,《南开学报》,2004年第3期。
    ①转引自谢迪南:《解读“新神话主义”》,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10月8日,第B5版。
    ①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页。
    ①[美]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刘云安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页。
    ②叶舒宪:《巫术思维与文学复生》,《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③叶舒宪:《<哈利·波特>与后现代文化寻根》,《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①SharonBlackHarryPotter:AMagicalPrescripttonForJustAboutAnyone,JournalOfAdolescent&AdultLiteracy,Vol,46,2003.
    ②叶舒宪:《巫术思维与文学复生》,《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③叶舒宪:《<哈利·波特>与后现代文化寻根》,《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①[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①郑洞天:《ToBe,OrNotToBe?进入WTO以后的中国电影生存背景分析》,《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①高德步:《全球化还是民族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第5期。
    ②李少白:《电影民族化再认识》,《电影艺术》,1989年第3、4期。
    ③赫建:《中国电影要换脑》,《中国艺术报》,2000年12期。
    ①张文俊:《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②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01年第4期。
    [1]Stephen Prickett. The Evolution Of A Word,FANTASTIC LITERATURE:Acitical Reader,DavidSandner.Westport,Connecticut,London, in 2004.
    [2][法]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3]《美学三论:论崇高、论诗学、论诗艺》,马文婷、龚雪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4][英]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
    [5]Richard L-Purtill,Myth and Story,J·R·R Tolkien:Morality,and Religion San Francisco:Harpor&Row,in 1984.
    [6][美]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汇编》(第七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7]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8][美]克里斯蒂安·黑尔曼:《世界科幻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
    [9]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10][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11]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彭懿:《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上海少儿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页。
    [1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13]徐冬焱、刘飞茂:《弗洛伊德言论精选》,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版。
    [14]范志忠:《世界电影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李慧丰:《传统影像与数字影像的视觉效果》,李铭:《数字时代的影像制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16]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7][美]迈克尔·沃夫:《娱乐经济:传媒优化时代》,光明日报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2001版。
    [18][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9]李显杰:《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20][英]伊恩·普赖尔:《彼得·杰克逊:从嗜血王子到指环王》,经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英]伊恩·普赖尔:《彼得·杰克逊:从嗜血王子到指环王》,经雷译,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6年版。
    [22][美]科尔伯特·哈利:《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美]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鲍玉衍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25]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26]李显杰、修倜:《电影媒介与艺术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俄]施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转引自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述》,三联书店,1986年版。
    [28][英]戴维·洛奇:《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29]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30][美]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刘云安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31][美]J.R.R托尔金:《魔戒》,丁棣,姚锦镕,汤定九译,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32][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张文俊:《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1]朱元鸿:《拉伯雷与我们的世界》,见《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
    [2]江晓原:《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第5期。
    [3][丹麦]沃尔夫·伦森:《21世纪——梦想社会》,见美国《未来学家》,伍一军译于《科技文革》,1997年第4期。
    [4]汤頔颖:《魔幻如斯美丽——“神话思维”与当代魔幻电影》,《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
    [5]赵晖执笔,《访谈彭吉象---点击中国电影产业化》,《电影》,2006年第8期。
    [6]中国项目小组刘军执笔《电影“奇幻”消费——<指环王3>的跨文化观众接受效果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7]朱靖江:《<魔戒>:海市蜃楼般的乡愁》,《新闻周刊》,2004年第3期。
    [8]徐竟涵:《高科技语境下的电影运动镜头》,《当代电影》,2003年第6期。
    [9]曾繁仁:《当代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0]曾繁仁:《当代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1][英]D.哈丁:《新的工作价值观:理论与实践》,《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刘洁,1996年第13期。
    [12][英]莫里托:《全球经济将出现五次大浪潮》,《经济学家》,1992年第12期。
    [13]梁国伟:《无缝剪辑与人类潜意识心理的外化》,《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
    [14]陈奇佳:《奇幻电影:我们时代的景象》,《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15]张江:《“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采访记》,《当代外国文学动态》,2000年第6期。
    [16][法]皮埃尔·索尔兰:《视听美学新问题》刘云舟译,《世界电影》,2004年第3期。
    [17]宁稼雨:《<山海经>与中国奇幻思维》,《南开学报》,第20页。
    [18]张颐武:《“新神话主义”让人超越欲望》,选自谢迪南,《解读“新神话主义”》,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9]叶舒宪:《巫术思维与文学复生》,《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20]Sharon Black Harry Potter:A Magical Prescriptton For Just About Anyone,Journal OfAdolescent&AdultLiteracy,Vol,46,2003.
    [21]叶舒宪:《巫术思维与文学复生》,《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22]叶舒宪:《<哈利·波特>与后现代文化寻根》,《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3]叶舒宪:《<哈利.波特>与后现代文化寻根》,《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4]郑洞天:《To Be, Or Not To Be?进入WTO以后的中国电影生存背景分析》,《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25]高德步:《全球化还是民族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第5期。
    [26]李少白:《电影民族化再认识》,《电影艺术》,1989年第3、4期。
    [27]赫建:《中国电影要换脑》,《中国艺术报》,2000年第12期。
    [28]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01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