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数据挖掘技术在环境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信息爆炸的社会里数据急剧膨胀,数据的产生、筛选、存储、使用成了信息社会的一大主题。而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不能够充分利用和分析日积月累的大量数据,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并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之中。
     本文主要研究“数据挖掘技术在环境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首先对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然后对我国目前应用的环境信息管理技术做了简要总结;结合环境信息的特点,提出数据挖掘技术在环境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方案,其中比较详细地研究了数据仓库的建立、数据预处理、算法选择等问题;结合天津市医疗废物信息管理现状进行了具体研究和深入分析;最后对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空间信息中的知识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
     本文是数据挖掘技术在环境信息管理中应用的一次有益尝试,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充分利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海量数据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思路,同时也为决策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Data are rapidly expanding in the information exploding society. The production, filtration, storage and using of data have become one important topic of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cannot use and analyze the quantity data better in the database, but data mining and data warehouse technology can solve the problem well.
    The thesis chooses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i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 the topic. Firstly it gives a synthetically comment to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technology; Secondly it briefly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Thirdly it proposes the application scheme of data mining technology i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relatively detailed discusses the steps such as setting up of data warehouse, data pretreatment and choice of the algorithm; Fourthly it has a detailed study and deeply analysis combining the medical wast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in Tianjin; At last it makes the first step study theoretically on the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to discover knowledge from spatial information.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does a helpful attempt for the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apply in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poses a feasible method for fully utilize the magnanimity data in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offer decision.
引文
[1] M. S. Chen, J. Han, and P. S. Yu. Data Mining: An Overview from a Database Perspective.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vol. 8, 1996, 866-883.
    [2] 邵盛,白素怀.数据采掘技术的研究.微机发展,1999,No.3:51-52。
    [3] J Han, Y Cai, N Cercone.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An Attribute Oriented Approach. VLDB_92,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1992: 547-559.
    [4] Ravi Krishnamurthy, Tomasz Imielinski. Practitioner Problems in need of Database Research, Research Directions in Knowledge Discovery. SIGMOD Record, 1991, 20(3): 76-78.
    [5] Li Shen, Hong Shen, Ling Cheng and Paul Pritchard. Fast Association Discovery in Derivative Transaction.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2000) 2: 147-160.
    [6] (印)Alexis Leon 著,朱岩译.企业资源规划——管理·技术·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1-52。
    [7] 陈京民等.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75-286。
    [8]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综述,参阅http://icgr.caas.net.cn/training/forum/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综述(kdd论文1).htm。
    [9] 数据挖掘系列讲座之二,http://www.e-works.net.cn/ewkArticles/Category175/Article13111.htm。
    [10] 铁治欣等.关联规则采掘综述.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No.1:17。
    [11] R. Agrawal et al.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between sets of items in large database. Proc. ACM SIGmod int 'I conf. Management of data, Washington DC., 1993.
    [12] 秦用元等.卡尔·曼滤波与组合导航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24。
    [13] J. R. Quinlan. Induction of decision. Machine Learning, vol. 1, 1986.
    [14] 孙晨等.神经网络规则抽取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No.2:36。
    [15] 边肇祺,张学工等.模式识别(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73-281。
    [16] 屈云波,郑宏.数据库营销.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55。
    [17] 冯萍,宣慧玉.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19(1):52-58。
    [18] 俞金寿.数据挖掘技术.石油化工自动化,2000,6:38。
    [19] 武兴兵,汤乐明.信息化:数据挖掘技术对ERP的影响.2002:2-25。http://www.e-works.net.cn.
    [20] 王迪,李师贤.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ERP中的应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20:85-87。
    [21] 朱玉怡.数据挖掘技术在财经领域的应用.电脑与信息技术,2000,4:58-60。
    [22] 郝先臣,张德干,尹国成,赵海.用于电子商务中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22(7):75-78。
    [23] 邹显春,谢中,周彦晖.电子商务与Web数据挖掘.计算机应用,2001.5,21:21-23。
    [24] (加)Jiawei Han,Micheline Kamber著:范明,孟小峰 等译.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20-21。
    [25] 汤宇松,刘相峰,黄亚楼,卢桂章.数据挖掘系统设计.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9:56-63。
    [26] 郝先臣,张德干,高光来,赵海.数据挖掘工具和应用中的问题.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0,第22卷第2期:24-26。
    [27] 万家华,刘冰,江早.知识发现中的可视化技术.计算机科学,2000,27(增刊):131-134。
    [28] 胡继平.数据挖掘技术.景德镇高专学报,1998.12,13(4):22-32。
    [29] 刘鲁.信息系统设计原理与应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6。
    [30] 姚重华.环境工程仿真与控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1。
    [31] 吕鸣伦.题名:[博士学位论文]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保存地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32] 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0:44。
    [33] 江泽民.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开幕式-采取积极行动,共创美好家园.2002.10:16。
    [34] 冯久田,尹建中,初丽霞.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2(13):1。
    [35] 诸大成.循环型经济之行动原理.北京:科学时报,2001.2,19。
    [36] 赵玉勇,吴永明.在决策支持系统中应用数据仓库技术的研究.计算机系统应用,1999(3):29-32。
    [37] 李积勋,史培军.区域环境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7:44。
    [38] 宦茂盛,袁艺,潘耀中.地区级城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1):137-141。
    [39] 杨艳,王红旗,王亚南.环境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概念框架.地球信息科学,2000,3:38-44。
    [40] 程声通,司徒卫等.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与开发程序.环境科学,1989,10(2):57-61
    [41] 金勤献,陆晨,傅宁.国家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研究.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0:82-88。
    [42] 程声通,孙宁璋.石嘴山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环境科学,1992,13(5):6-9。
    [43] Paul Gray Hugh J.Watson著;陈朔鹰等泽.数据仓库中的决策支持.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21-27。
    [44] 杨海腾,王焰等.区域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探讨.环境信息技术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0:10-13。
    [45] 王桥,徐富春主编.环境信息技术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0,51-52。
    [46] 王丽平.中日环境领域合作新的里程碑——第二届(中国)研修对中国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贡献.环境信息技术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0:497-500。
    [47] 魏斌,王桥.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测绘通报,2001,11(3):14-16。
    [48] 王召海,吴泉源.论RS、GIS、GPS集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90-91。
    [49] 叶文虎.环境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2-33。
    [50] 郭怀成,尚金城,张天柱.环境规划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7-48。
    [51] 李树文,周继红等.环境信息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2,19(1):3,9-12。
    [52] 李崖,张翼强.国家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科学,1991,12(4):68-72。
    [53] 高朗,程声通.客户——服务器结构下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与集成.环境科学进展,1997,5(3):21-27。
    [54] 刘勇,井文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环境科学,1997,18(2):62-65。
    [55] 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2-74。
    
    
    [56] 邵芳,王强,赵由才.国内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探讨.重庆环境科学,2001,10,23(5):53-56。
    [57] Vmark Software. Data Warehousing in a multi-platform environment. Database & Network Journal. 1997, Vol27. No6. 4.
    [58] Christine Connor, Annick Deseure, Ogilvy One Worldwide. Using OLAP in Database Marketing. Database & Network Journal. 1998, Vol28. No2. 6-8.
    [59] Red Brick System. How Data Mining and Warehousing are related. Database & Network Journal. 1998, Vol28. No1.8.
    [60] 张玉芳.数据仓库数据模型的设计.计算机应用,1999,9,23-25。
    [61] 袁虹,何厚存.联机分析与数据仓库的建模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研究,1999,12,33-35。
    [62] 马刚,王延章.数据仓库及其设计规范化.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9,53-54。
    [63] 杨森,王翰虎.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体系结构.计算机应用,1999,10,23-25。
    [64] 长城工作室数据组.SQL Sever 2000高级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7-18
    [65] 徐瑞峰、王申康.一种基于MS OLAP Sever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模式.中国学术期刊,2001,53-54。
    [66] 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技术及其应用,统计与信息论坛.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统数据挖掘中心,2002(2)。
    [67] M.Ester, H. Kriegel, And X.Xu. Knowledge Discovery in Large Spatial Databases: Focusing Techniques for Efficient Class Identification. In Proc. Of 4th Int' L Symp. On Large Spatial Databases(Ssd'95), Portland, Maine, Aug.1995, pp.67-82.
    [68] 邸凯昌著.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2:23-25。
    [69] 李德仁,王树良.论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理论与方法.武汉大学学报,2002.6,Vol.27,No.3,22-25。
    [70] 徐启昌,裴健等.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客户分析系统原型CASDM.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Vol.35,Supp.Aug,308-312。
    [71] 李德仁,程涛.从GIS数据库中发现知识.测绘学报,1995.24(1),15-16。
    [72] 黄添强.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环境调控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硕士论文].福州大学,2002.12。
    [73] 郭仁忠.空间分析.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65-78。
    [74] 林杰斌等.数据挖掘与OLAP理论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7-4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