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诗“口语”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口语”问题,是新诗研究中聚讼纷纭的一个话题,它既是当代诗歌批评的话题,也是新诗史的话题。“口语”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以“口语”入诗,“诗”与“非诗”的界限难以确定;也在于“口语”的形态是多,而不是一,对于新诗“口语化”,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诗学处理;同时,新诗“口语”问题在新诗发展历史中,不能不同现代汉语的发展发生关系,不能不同时代的社会语境发生联系,不能不同其他的诗学话语发生联系。这些复杂性使得新诗“口语”问题,难以单纯成为一个诗学问题。本文希图对新诗“口语”问题做出历史化的梳理,对新诗“口语”问题的发生作出一个解释,还原新诗“口语”问题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内涵。对新诗“口语”问题历史的考察,同时也反对了将新诗“口语化”本质化,普遍化的倾向。
     本文第一章,厘清了文言、白话、书面语、口语的概念,对现代汉语的生成和发展作出了梳理,对新诗语言在现代汉语发展中的位置作出了描述,同时讨论了口语和文学语言的关系问题。
     本文第二章,考察了新诗“口语”问题在新诗发生期的凸显:以胡适的新诗理论为中心,讨论了口语为诗的可能性;考察了后起诗人对早期新诗语言口语化倾向的反拨和建设新的诗歌书面语的努力,讨论了他们对新诗理解的歧异。新诗“口语”问题的争议,就是在这种对新诗语言的不同想象中展开的。
     本文第三章,讨论了同新诗“口语”问题紧密相关的新诗话题:“大众化”、“方言入诗”和“散文化”。“口语”问题与这些新诗话题有重合之处,而又在历史语境的变迁中走上不同的道路。本章讨论了它们在不同历史语境下既彼此缠绕又彼此辩驳的张力关系,从而呈现出新诗“口语”问题的复杂的历史内涵。
     本文第四章,研究了“口语写作”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发生,考察了“口语写作”形象的建构过程,对“口语化”的界限作出了反思。对于新诗“口语”问题来说,新诗发生的上世纪初,和1980年代以来,是两个关键而又值得比较的时代。本章着重对此作出了论述。
     本文认为,新诗“口语”问题应放入新诗语言建设的背景中讨论。新诗应该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朝向广阔的语言天地撷取诗歌语言,而不应将某一种语言资源神圣化或绝对矮化。同时,新诗应该积极总结自己的语言传统,在诗歌史和世界文学的视野中,确立自身的位置,开拓诗歌新的表意和审美可能性。
Colloquialism is a controversial topic in new style poetry studies. It is a topic both of contemporary poetry criticism and the history of new style poetry. The complexity of colloquialism lies in that it blurs the boundary of“poetry”and“non-poetry”, moreover, lies in the multiplicity of colloquialism. The method of poetic treatment for colloquialism is varying in different poet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oquialism in new style poetry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social-historical background. All these complexities render the topic of colloquialism beyond the sphere of poetic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comb the evolution of colloquialism in new style poetry, and to restore the connotation of colloquialism in particular historical context, it also tries to give an explanation for the appearance of colloquialism in new style poetry. The purpose of historical studies is to argue against the tendency of essentialism and universalism for colloquialism.
     Chapter one makes clear the concepts of classical Chinese, vernacular, written and spoken language. It ascertains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of new-style po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spoken language and literary language.
     Chapter two explores the colloquialization of nascent new-style poem, talks about design of new style poem of Hu Shi and others. It studies the repulsion for colloquialization in subsequently arisen poets and endeavors to construct written language of new-style poem and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ir understanding of new-style poetry. The dispute about the spoken form of new-style poetry can be upheld in different imaginations of new-style poem language.
     Chapter three is a discussion of some topics in new style poetry that is closely related to colloquialism:“the popularity”,“the dialect”and“the dispersing of the culture”, which overlap each other, whereas, they stepped onto the different ways in the vicissitude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 environment. The winding and disputed relation which was under the various historical linguistic environments wa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In chapter four, the occurrence of the“the spoken language writing”in the 1980s was studied. The constructive process of it was also inspected. And we have the reconsideration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colloquialism”. Regarding to the spoken language occurring in the new-style poem,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wo pivotal ages: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1980s.
     This dissertation holds that the problem of colloquialization of new-style poem should b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style poetry language. The new-style poetry should capture all forms of poetic language rather than be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language resource.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style poem should actively summarize its traditional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establish its own position in both the history of poetry and the circle of world literature, in order to pioneer the possibilities of new presentation and new aesthetics.
引文
①李振声著《季节轮换》(学林出版社,1996)把“朦胧诗之后的青年实验性诗潮”,统称为“第三代”诗。这不仅包括了“他们”、“莽汉”、“非非”,也包括了海子、骆一禾和后来被指认为“知识分子写作”的西川、欧阳江河、张枣、陈东东等人,同时包括了“女性写作”。
    ②徐敬亚:《历史将收割一切》,此为徐敬亚等编:《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序言,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③吴开晋主编:《新时期诗潮论》,济南出版社,1991,第197-213页。
    ④见陈旭光:《诗学:理论与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⑤刘纳:《诗:激情与策略》,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第38页-57页。
    ⑥沈奇:《怎样的“口语”,以及“叙事”——对“口语诗”的一点感想》,《星星诗刊》,2007年第7期。
    ①胡适:《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收入1921年12月亚东图书馆初版《胡适文存》卷1,见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第87页。
    ②宗白华:《新诗略谈》,1920年《少年中国》1卷8期,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第29页。
    ③康白情:《新诗底我见》,原载《少年中国》1卷9期,见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323页。
    ④郭沫若:《论诗三札》,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第55页。
    ⑤特里·伊格尔顿著,王逢振译:《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34页。
    ①梁实秋:《<草儿>评论》,《梁实秋文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第23页。
    ②见郑敏、吴思敬:《新诗究竟有没有传统》,《粤海风》,2001年第1期。
    ③成仿吾:《诗之防御战》,原载1923年5月13日《创造周刊》第1号,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见第74页。
    ④艾青:《诗的散文美》,见《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①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②郑敏、吴思敬:《新诗究竟有没有传统?》,《粤海风》,2001年第1期。
    ③E.M.福斯特著,朱乃长译:《小说面面观》,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第17页。
    ④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26页。
    
    
    ①张颐武:《二十世纪文学的语言问题》,《文艺争鸣》1990年第4期。
    ②朱晓进:《从语言的角度谈新诗的评价问题》,《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
    ①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②见郑敏、吴思敬的对话《新诗究竟有没有传统》,《粤海风》2001年第1期;郑敏:《关于诗歌传统》,《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等文。
    ③张桃洲:《中国当代诗歌的口语和书面语之争》,《扬子江诗刊》2003年第5期。
    ④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①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②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③颜同林:《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
    ①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1。
    ②见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戴晖校:《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第68页。
    ③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62,第45页。
    ④转引自涂纪亮:《伽达默尔》,《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语言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第423页。
    ⑤马尔克姆·鲍伊:《雅克·拉康》,见约翰·斯特罗克编,渠东、李康、李猛译《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纬·斯特劳斯到德里达》,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⑥见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戴晖校:《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第167页。
    ⑦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32页。
     ①李锐:《我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再谈语言自觉的意义》,《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
    ①《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7。
    ②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页。
    ③钱玄同:《尝试集·序》,《胡适文集》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④据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第7页。
    ⑤张中行:《文言与白话》,2007,中华书局,第219页。
    ⑥徐时仪:“白话是一个与文言相对而并存的反映了东汉至今历代口语成分的汉语书面语系统。”见《汉语白话发展史》,第1页。
    ①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第11页。
    ②见周作人:《新文学的源流》第二节《中国文学的变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③徐时仪:“汉语的书面语有文言和白话两个系统。”见《汉语白话发展史》,第3页。
    ④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第3页。
    ①对叙事场景的发现和重视是现代叙事学的成果,见热奈特《叙述话语·新叙述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也可参见雅克布逊在《语言学和诗学》中列出的语言交流的图式。
    ②见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1。
    ③王力:《汉语讲话》,《王力文集》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第649页。
    ④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第205页。
    ①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原载《新青年》第4卷4号,见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第48页。
    ②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原载《新青年》第4卷2号,见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第121页。
    ③桑克:《诗歌写作从建设汉语开始》,见王家新、孙文波编:《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第37页。
    ④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82页。
    
    ①张中行:《文言与白话》,中华书局,第201页。
    ②朱光潜:《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第91页。
    ③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第327页。
    ④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第6页。
    ①高天如:《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第46页。
    ②见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
    ③原载《新青年》第2卷第6号,见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第44页。
    ①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见《花城》,1998年第5期。
    ②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原载《新青年》第4卷第2号,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25页。
    ③胡适:《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原载《新青年》第5卷第3号,《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70页。
    ④钱玄同:《尝试集序》,原载《新青年》第4卷第2号,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05页。
    ⑤朱经农致胡适信,见《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第65页。
    ①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原载《新潮》1卷2号,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223—224页。
    ②见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213页
    ③王力:《汉语浅谈》,《王力文集》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第680页。
    ④唐钺:《告恐怖白话文的人们》,赵家璧主编,郑振铎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第259页。
    ⑤陈子展:《文言——白话——大众语》,载《申报·自由谈》1934年6月18日。
    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①见黎锦熙:《建设的“大众语”文学》,《答曹聚仁先生信》。转引自高天如:《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第138—140页。
    ②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见《花城》,1998年第5期。
    ③见李亚伟:《流浪途中的“莽汉主义”》,陈旭光编选:《快餐馆里的冷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第284-290页。
    
    ①叶维廉:《中国古典诗的传释活动》,见《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第18页,第22页。
    ②叶维廉:《语言的策略与历史的关联——五四到现代文学前夕》,见《中国诗学》,第217页。
    ①转引自高天如:《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与实践》。
    ②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56页。
    ③蔡元培:《中国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见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第10页。
    ④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291页。
    ⑤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44页。
    
    
    ①苏培成:《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回顾与展望》,语文出版社,2007,第3页。
    ②冯友兰:《新事论》,见《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第226页。
    ③王力:《汉语词汇史》,《王力文集》第1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第480页。
    ①此处论述参见高天如著:《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第三章《汉文书写款式和标点符号的更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第68—80页。
    ②钱玄同:《论应用文之亟宜改良》,原载《新青年》3卷5号,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90—94页。
    ③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60页。
    ④吴思敬:《新诗已形成自身传统》,《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⑤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7—8页。
    ①段从学:《回到起点的意义——评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1期。
    ②王力:《谈谈汉语规范化》,《王力文集》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第703页。
    ③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4页。以下关于先秦时我国共同语的情况也参见此书。
    ④见朱自清:《诗言志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页-37页。
    ①见《直隶学务处复文》,转引自高天如著:《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第三章《汉文书写款式和标点符号的更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第12页。
    ②苏培成:《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回顾与展望》,语文出版社,2007,第2—3页。
    ③胡适:《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54页。
    
    ①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见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第41页。
    ②何平、朱晓进:《论民族共同语和新中国文学的双重建构》,《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
    ①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0页。
    ②胡适:《什么是“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1952年12月8日胡适在台北中国文艺协会座谈会上的问答词。见见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第267页。
    ③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第12页。
    ①托马舍夫斯基:《艺术语与实用语》,《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63—67页。
    ②转引自乔纳森·卡勒:《文学性》,见马克·昂热诺等编,史忠义等译:《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第30页。
    ③罗曼·雅克布逊:《语言学与诗学》,见波利亚科夫编,佟景韩译:《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第172页,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①托马舍夫斯基:《艺术语与实用语》,《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84页。
    ②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6页。
    ③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9页。
    ④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第12页。
    ⑤唐欣:《在生活和艺术之间——简论口语诗的意义和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①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第13页。
    ②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第15页。
    ③胡适:《逼上梁山》,见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第18页。
    ④朱晓进:《从语言的角度谈新诗的评价问题》,《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
    ⑤茅盾:《漫谈文学的民族形式》,《人民日报》,1959年2月24日。
    
    ①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第11页。
    ②张桃洲:《中国当代诗歌的口语和书面语之争》,《扬子江诗刊》,2003年第5期。
    ③沈奇:《怎样的“口语”,以及“叙事”,——“口语诗”问题之我见》,《星星诗刊》,2007年第9期。
    ④臧克家:《精炼·大体整齐·押韵》,见《学诗断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①南帆:《文学性:历史与形而上学》,《山花》,2000年第11期。
    ②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北京三联书店,1988,第142页。
    
    ①转引自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22页。
    ②见洪子诚、刘登翰著:《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86页。
    ①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93页。
    ②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见《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1998。
    ③胡适:《新文学·新诗·新文字》,本文是胡适1956年6月2日在纽约白马文艺社第9次月会上的讲话,见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第280页。
    ④胡适:《逼上梁山》,见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第19页。
    ⑤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32页。
    ⑥胡适:《逼上梁山》,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23页。
    ⑦胡适:《逼上梁山》,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9页。《尝试集·自序》中也有相似表述。
    ①见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一文中相关论述。
    ②胡适:《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1页。
    ③胡适:《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49页。
    ④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本文为1958年5月4日胡适在台北中国文艺协会八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辞,见《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295页。
    ⑤胡适:《谈新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386页。
    ⑥胡适:《逼上梁山》,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8页。
    ⑦钱玄同:《尝试集序》,《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06页。
    
    
    ①《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第18页。
    ②胡适:《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87页,第88页。
    ③胡适:《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0页。
    ④胡适:《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3页。
    ⑤胡适:《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299页。
    ⑥胡适:《俞平伯的<冬夜>》,《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450页。
    ①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20页。
    ②胡适《谈新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385页。
    ③《尝试集·自序》,见《胡适文集》(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④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23页。
    ⑤胡适:《国语与国语语法》《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228页。
    ⑥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217—227页。
    ⑦钱玄同:《答胡适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88—89页。
    
    ①钱玄同:《尝试集序》,《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09页。
    ②胡适:《谈新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386页。
    ③胡适:《谈新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386页。
    ④胡适:《谈新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392页。
    ⑤胡适:《谈新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397页。
    
    ①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4页。
    ②胡适:《谈新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389页。
    ③吴思敬:《二十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④胡适:《谈新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397页。
    ①胡适:《<蕙的风>序》,《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455页。
    ②古诗今译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此处无法详论。古典诗从“形”的方面规定诗,其诗意、诗性同现代诗话语中的诗意、诗性是不一样的。但这不意味着二者间没有共通的地方,如李贺、李商隐、温庭筠这样朦胧曲折,象征意味较浓的诗人,今译之后诗意的丧失可能就少一些。
    ③可再对照刘半农的《关不住了》,同杜甫之“朱门酒肉臭”一联,意境颇有相同,但高下远矣。
    ④周策纵:《论胡适的诗》,见唐德刚著:《胡适杂忆》,华文出版社,1990,第272页。
    ①周策纵:《论胡适的诗》,见唐德刚著:《胡适杂忆》,第273—276页。
    ②胡适:《<尝试集>四版自序》,见《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421页。
    ③胡适:《<蕙的风>序》,《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457页。
    ①本山英雄(日):《从文言到口语》,见本山英雄著,赵京华编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16页。
    ②《努力周报》,1923年4月12日。
    ③朱自清:《导言》,赵家璧主编,朱自清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第3页。
    ①胡适:《论“文学”》,《藏晖室札记》卷11,亚东图书馆,1939,见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第323—325页。
    ②陈独秀回复胡适书,《新青年》第2卷第2号。
    ③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见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第64页。原文仅有句读,标点为另加。
    ④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65页。
    ⑤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67页。
    ⑥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68—71页。
    ①俞平伯:《<草儿>序》,《俞平伯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第526—529页。
    ②康白情:《新诗底我见》,原载《少年中国》1卷9期,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323—338页。
    ③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原载1919年《新潮》3卷1号,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353页,第356页。
    ①俞平伯:《诗底自由和普遍》,《俞平伯全集》(第3卷),第525页。
    ②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60页。
    ③闻一多的《<冬夜>评论》和梁实秋的《<草儿>评论》1922年自费出版,本文所引分别据《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第62—94页,以及《梁实秋文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第5—30页。
    ④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62页。
    ⑤梁实秋:《<草儿>评论》,《梁实秋文集》(第1卷),第5页。
    ①闻一多:《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原载1921年6月《清华周刊》第七次增刊。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40页。
    ②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原载1923年6月3日《创造周刊》4号,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110—117页。
    ③俞平伯:《诗底进化的还原论》,《俞平伯全集》(第3卷),第536页。
    ④见《俞平伯全集》(第1卷)。
    ⑤闻一多:《<冬夜>评论》,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64页。
    ①闻一多:《<冬夜>评论》,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63页。
    ②胡适:《康白情的<草儿>》,原载1922年10月1日《读书杂志》第1期,见《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443页。
    ③梁实秋:《<草儿>评论》,《梁实秋文集》(第一卷),第6页。
    ④梁实秋:《<草儿>评论》,《梁实秋文集》(第一卷),第6页。
    ⑤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68页。
    ⑥梁实秋:《<草儿>评论》,《梁实秋文集》(第一卷),第23页。
    ⑦胡适:《康白情的<草儿>》,《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445页。
    ⑧梁实秋:《<草儿>评论》,《梁实秋文集》(第一卷),第9页。
    ⑨陈独秀:《答胡适之》,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56页。
    ①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12页。
    ②闻一多:《诗的格律》,原载1926年5月13日《晨报《副刊《诗镌》第7号,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138页。
    ③俞平伯:《诗底进化的还原论》,《俞平伯全集》(第3卷),第536页。
    ④梁实秋:《读<诗底进化的还原论>》第一部分,《晨报副刊》,1922年5月27日。
    ①梁实秋:《读<诗底进化的还原论>》第二部分,《晨报副刊》,1922年5月28日。
    ②梁实秋:《读<诗底进化的还原论>》第三部分,《晨报副刊》,1922年5月29日。
    ③仲密:《丑的字句》,《晨报副刊》,1922年6月2日。
    ④梁实秋:《读仲密先生的<丑的字句>》,《晨报副刊》,1922年6月25日。
    ⑤实秋:《让我来补说两句》,《晨报副刊》,1922年7月5日。
    ⑥闻一多:《<冬夜>评论》,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83页和91页。
    ⑦柏生:《关于丑的字句的杂感》,《晨报副刊》,1922年6月27日。
    ①虚生:《诗中丑的字句的讨论》,《晨报副刊》,1922年7月12日。
    ②见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四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③此一时期同梁实秋颇同调的闻一多,虽然把“被窝”视作了“丑的字句”,但却对梁实秋指责的《女神》中的新词加以赞扬,称其为时代精神的表现。
    
    ①闻一多:《<冬夜>评论》,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68页。
    ②梁实秋:《<草儿>评论》,《梁实秋文集》(第一卷),第20页。
    ③原载1923年6月3日《创造周刊》第4号,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110—117页。
    ④郭沫若:《论诗三札》,《中国现代诗论·上》,杨匡汉、刘福春编,花城出版社,1985。
    
    
    ①见《写在<三个叛逆的女性>后面》,《郭沫若全集·文学卷》(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②见饶鸿兢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第849页。
    ③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75页。
    ④康白情:《新诗底我见》,《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336页。
    ⑤宗白华:《新诗略谈》,1920年2月15日《少年中国》1卷8期。
    ⑥梁实秋:《草儿评论》,《梁实秋文集》(第1卷),第27页,第30页。
    ⑦见《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①胡适:《导言》,见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②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原载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44页。
    ③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5页。
    ①“四种人”为工人、农民、兵士、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知识分子,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②起应:《关于文学大众化》,原载《北斗》1932年7月第2卷3、4期合刊,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第139页。
    ③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原载1932年4月《文学》半月刊1卷1期,署名史铁儿,见《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见第456—481页。
    ④周作人:《平民文学》,原载1919年1月《每周评论》第5号,《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210—213页。
    ⑤康白情:《新诗底我见》,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323—338页。
    ①俞平伯:《诗底还原的还原论》,原载1922年1月《诗》1卷1号,《俞平伯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第533页—549页。
    ②周作人:《贵族的和平民的》,原载《晨报副刊》1922年2月19日,署名仲密,见《自己的园地》,晨报社发行,1923年第四版,第13—16页。
    ③周作人:《诗的效用》,原载《晨报副刊》1922年2月26日,署名仲密,见《自己的园地》,第17—22页。
    ①闻一多:《<冬夜>评论》,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第82页。
    ②周作人:《<扬鞭集>序》,《语丝》,1926年,第82期。
    ③瞿秋白:《鬼门关以外的战争》,见《瞿秋白文集》(文学卷·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第137—173页。
    ④《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原载1934年4月《文学》半月刊1卷1期,《瞿秋白选集》,第462页。
    ⑤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原载1932年出版的《文学月报》第一期,署名宋阳,《瞿秋白选集》第492页,人民出版社,1985。
    ⑥寒生:《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原载《北斗》1932年7月第2卷3、4期合刊,见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第86页。
    ①何大白《文学的大众化与大众文学》,原载《北斗》1932年7月第2卷3、4期合刊,《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第78页。
    ②《读书问答》编者:《再谈建设大众语文学》,原载1934年6月28日《申报·读书问答》,《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第221页。
    ③《大众文艺的问题》,《瞿秋白选集》,第493页。
    ④《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瞿秋白选集》,第465页。
    ⑤《逼上梁山》,《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3页。
    ⑥《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瞿秋白选集》,第462页。
    ⑦《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42页。
    ①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原载1930年《大众文艺》第2卷第3期,见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②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第458页。
    ③鲁迅:《写在<坟>后面》,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286页。
    ④本山英雄(日):《从文言到口语》,见本山英雄著,赵京华编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24页—125页。
    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②李新宇:《迷失的代价(上)——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思考》,《文艺争鸣》,2001年第2期。
    ③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红旗》,1958年第1期。
    ④《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①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82页。
    ②陶东风:《大众化与文化民族性的重建——社会理论视野中的1958—1959年新诗讨论》,《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③韩东:《三个世俗角色之后》,吴思敬编选:《磁场与魔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第202页-207页
    ①谢有顺:《诗歌内部的真想》,《小说评论》,1999年第6期。
    ②伊沙:《世纪末:诗人为何要打仗》,见杨克主编《1999中国新诗年鉴》,广州出版社,2000。
    ③林贤治:《新诗:喧闹而空寂的九十年代》,《西湖》,2006年第5期。
    ④臧棣和沈浩波在网上都有针对林贤治的言辞激烈的论辩文章。
    ⑤胡适:《白话文言之优劣比较》,原载《藏晖室札记》卷13,《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8页。
    ⑥高兰:《诗的朗诵与朗诵的诗》,原载1943年《时与潮文艺》4卷6期,见高兰编:《诗的朗诵与朗诵的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第21—22页。
    ⑦穆木天:《诗歌朗读与诗歌大众化》,1937年12月《时调》半月刊第三期。转引自刘继业著:《新诗的大众化和纯诗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19页。
    ①朱自清:《朗读与诗》,《新诗杂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65,68页。
    ②于坚:《朗诵》,《作家》,2006年第1期。
    ③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25页。
    ④胡适:《<国语讲习所同学录>序》,《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65页。
    ①胡适:《什么是“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267—268页。
    ②胡适:《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1993,第71页。
    ③周作人:《歌谣与方言调查》,原载《歌谣》,1923年11月4日,第31号,见《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④钱玄同:《尝试集序》,《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05页。
    
    ①见颜同林:《乐山方言与<女神>》,《郭沫若学刊》,2008年第2期。
    ②止敬:《问题中的大众文艺》,《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原载1932年《文学月报》第1卷第2号,第117页。
    ③张中行:《文言与白话》,中华书局,第197页。
    ④王力:《汉语浅谈》,《王力文集》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第692页。
    ⑤唐德刚:《胡适杂忆》,华文出版社,1990,第176页。
    ①胡适:《白话文的意义》,为1954年3月15日胡适在台北第一女子中学的演说词,见《胡适学术文集·白话文运动》,第227页。
    ②瞿秋白:《鬼门关以外的战争》,《瞿秋白文集》(文学卷·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第164页。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①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瞿秋白文集》,第494页。
    ②白兮:《文言,白话,大众语》,《申报·谈言》,1934年6月30日。
    ③此处的研究视野主要来源于蔡翔:《国家/地方:革命想象中的冲突、调和和妥协》(《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2期)和何平、朱晓进:《论民族共同语和新中国文学的双重建构》(《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国家和地方的冲突和调和,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普通话和方言的冲突和调和。
    ④见《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
    ⑤蔡翔:《国家/地方:革命想象中的冲突、调和和妥协》。
    ⑥钟敬文:《我与散文》,《芸香楼文艺论集》,中国文联出版社,第223页。
    ⑦陆定一:《读了一首诗》,《解放日报》,1946年9月28日。转引自颜同林博士论文:《方言与中国新诗》,四川大学,2007,第142页。
    ①邢公畹:《谈<方言文学>》,1950年8月,《文艺学习》三卷一期。
    ②分别见濮之珍:《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语文知识》1956年,总第47期,粟丰:《文学作品的土语方言问题》,《长江文艺》,1955年6月号。转引自刘进才:《从“文学的国语”到方言创作——四十年代方言文学运动的合理性及其限度》,《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③《人民日报》社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1955年10月26日。
    ④见颜同林博士论文:《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四川大学,2007,第244—246页。
    
    ①何平、朱晓进:《论民族共同语和新中国文学的双重建构》,《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
    ②孟泽:《“母语的母语”——论汉语诗歌的“方言”属性和“地方”属性》,《诗探索》,2007年第1期。
    
    
    ①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诗探索》,1998年第1期。
    ②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3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4页。
    ①敬文东著:《抒情的盆地》,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②胡适:《导言》,见赵家璧主编,胡适选编:《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第23页。
    ③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原载《新青年》第4卷4号,见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第48页。
    
    
    ①何平、朱晓进:《论民族共同语和新中国文学的双重建构》,《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
    ②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第200页。
    ③刘师培:《南北文学之不同》,见劳舒编、雪克校:《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④胡适:《白话文学史》,第123—124页。
    ⑤张桃洲:《地域写作的极致与囿限——读雷平阳的诗》,《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6期。
    ①胡适:《逼上梁山》,《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7—8页。
    ②胡适:《谈新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385页—386页。
    ③胡适:《逼上梁山》,《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8页。
    ④艾青:《诗的散文美》,见《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⑤艾青:《与青年诗人谈诗》,《诗刊》1980年第10期。
    ⑥董培伦:《新诗须“去散文化》,《文艺报》,2006年4月13日。
    ⑦王泽龙:《“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蕴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①穆木天:《谭诗——寄郭沫若的一封信》,原载《创造月刊》1926年3月1卷1期,见《穆木天诗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
    ②梁实秋:《文学的纪律》,见梁实秋:《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③鲁迅:《文学与出汗》,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④见闻一多:《诗的格律》,原载1926年5月13日《晨报副刊》,《闻一多选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
    
    ①徐志摩:《诗刊放假》,《晨报副刊》,1926年6月10日。
    ②康白情:《新诗底我见》,原载《少年中国》1卷9期,见《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324页。
    ③朱自清:《朗读与诗》,《新诗杂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68页。
    ①艾青:《诗的散文美》,见《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转引自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17—118页。
    ③朱湘:《评闻一多的诗》,见《中书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第186页。
    ④杜衡:《<望舒草>序》,原载《望舒草》,现代书局,1933,见《望舒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第58页。
    ⑤戴望舒:《诗论零札》,原载1932年11月《现代》2卷2期,见梁仁编:《戴望舒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
    ⑥朱自清:《朗读与诗》,《新诗杂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68页。
    ⑦以下引用出自《新诗讲稿》的,均出自废名、朱英诞著,陈均编订:《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不再一一注明,只列出页数。
     ①胡适:《谈谈“胡适之体”的诗》,见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第466页。
    ①艾青:《诗论》第七条,见《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②戴望舒:《诗论零札》,原载1944年2月6日香港《华侨日报》“文艺”周刊第2期,见梁仁编:《戴望舒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
    ③兰色姆:《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张谷若译,见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93—94页。
    ④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第81页。
    ①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见废名、朱英诞著,陈均编订:《新诗讲稿》,第13页。
    ②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原载1923年6月10日《创造周刊》第5号,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118—124页。
    ①叶公超:《论新诗》,原载1937年5月《文学杂志》1卷1期,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5,第320—334页。
    ②林庚:《再论新诗的形成》,见《问路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③林庚:《从自由诗到九言诗》,见《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①萧三:《论诗歌的民族形式》,原载1939年11月16日,《文艺战线》第1卷第5号,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5,第371—377页。
    ②萧三:《我的宣言》,原载《北京文艺》1964年第4期,见高兰编:《诗的朗诵与朗诵的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第234页—237页。
    ①陶东风:《新文学“终结”了么》,《花城》,2006年第2期。
    ②王光明:《在非诗的时代展开诗——论90年代的中国诗歌》,《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③吴开晋主编:《新时期诗潮论》,济南出版社,1991,第161页。
    ④尹昌龙:《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第142页。
    ⑤舒婷:《潮水已经漫到脚下》,《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2期。
    ①牛汉:《诗的新生代——读稿随想》,《中国》,1986年第1期。
    ②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289页。
    ③洪子诚、刘登翰著:《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11页。
    ④于坚:《诗歌精神的重建》,《棕皮手记》,东方出版中心,1997,第233—234页。
    ⑤如徐敬亚在《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的前言中称“反英雄”与“反意象”是“第三代”诗歌不同于朦胧诗的两大标志;吴开晋编:《新时期诗潮论》(济南出版社,1991)把“非文化”作为“第三代”诗歌的总体思想基础,把“非崇高”、“非意象”作为“第三代”诗歌的两大标志;刘纳著:《诗:激情与策略》(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认为“第三代”诗否定了诗美,拒绝了诗意,拒绝了诗情;龙泉明:《我看“后新诗潮”》(《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认为“后新诗潮”的艺术取向体现在消解诗美、消解诗境、消解诗情、消解诗艺、消解诗语。
    ⑥韩东:《自传与诗见》,《诗歌报》,1988年7月6日。
    ⑦于坚:《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杨克主编:《1998中国新诗年鉴·序》,花城出版社,1999。
    ⑧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花城》,1998年第5期。
    ①程代熙:《给徐敬亚的公开信》,“它们(‘朦胧诗’)大多不是一般的抒情诗,而是政治诗,或者说,是政治抒情诗。”《诗刊》,1981年第11期。
    ②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1981年第3期。
    ③于坚、谢有顺:《诗是不知道,在路上的》,《南方文坛》,2003年第5期。
    ④王小龙:《远帆》,老木编:《青年诗人谈诗》,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第106-107页。
    ⑤陈超:《深入生命、灵魂和历史的想象力之光——先锋诗歌20年,一份个人的回顾与展望》,《山花》,2006年第3期。
    ⑥陈超:《深入生命、灵魂和历史的想象力之光——先锋诗歌20年,一份个人的回顾与展望》,《山花》,2006年第3期。
    ⑦见刘纳:《诗:激情与策略》,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第19—20页。
    ⑧张德厚:《新时期诗歌美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102页。
    ①见沈泽宜:《得到的与失去的——谈新生代诗》,《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②李亚伟:《莽汉手段——莽汉诗歌回顾》,《关东文学》,1987年6月号。
    ③见唐欣博士论文:《说话的诗歌》,兰州大学,2004,第5页。
    ④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56页,第83页。
    ⑤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82页。
    ⑥于坚、韩东:《在太原的谈话》,《作家》,1988年第4期。
    
    
    ①谢冕:《选择体现价值》,《诗刊》,1988年1月号。
    ②山城客:《“新生代”(“第三代”)诗歌的评说》,《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第2期。
    ③龙泉明:《我看“后新诗潮”》,《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④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3页。
    ①胡适:《寄沈尹默论诗》,《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313页。
    ②于坚:《棕皮手记·从隐喻后退》,《棕皮手记》,东方出版中心,1997,第244页。
    ③洪子诚:《当代诗歌史的书写——以<持灯的使者>、<沉沦的圣殿>为例》,《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①李振声:《季节轮换》,学林出版社,1996,第38页。
    ②于慈江:《朦胧诗与第三代诗:蜕变期的深刻律动》,《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
    ③林染:《1986年:危机》,《绿风》,1987年第1期。
    ①吴思敬:《痛苦使人超越——读梁小斌的<断裂>》,《星星诗刊》,1986年第9期。
    ②杨四平:《当下诗歌写作的语言源流——梁小斌的若干诗学意义》,《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③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03页。
    ④王干:《新的转机——第五代——新生代——后崛起的一代》,《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6期。
    ⑤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35页。
    ⑥徐敬亚:《历史将收割一切》,《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⑦唐晓渡:《中国当代实验诗选·序》,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又见《实验诗:生长着的可能性》,《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6期。
    ⑧唐晓渡:《编选者序》,《灯芯绒幸福的舞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⑨陈超:《编选者序》,《以梦为马——新生代诗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①《莽汉主义宣言》,见徐敬亚等编:《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②韩东:《三个世俗角色之后》,吴思敬编选:《磁场与魔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第202-207页。
    ③李振声:《季节轮换》,学林出版社,1996,第34页。
    ④宋琳:《保卫先锋文学》,《上海文学》1989年第5期。
    ⑤于坚:《诗歌精神的重建——一份提纲》,《棕皮手记》,东方出版中心,1997,第232页。
    ⑥于坚:《当代诗歌的民间传统》,《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
    ⑦最早将“第三代”这一概念用于诗歌的应该是1983年7月成都几所大学的诗作者共同编印的一本《第三代人》油印诗刊。1985年5月,四川省青年诗人协会编印的《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中提到“第三代人”这一概念,“随共和国旗帜升起的为第一代/十年铸造了第二代/在大时代的广阔背景下诞生了我们---/第三代人。”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代”的命名反映了1980年代中期新诗人强烈地想要与上代人有所区别的代际意识,又反映了新诗人的文学史视野。他们把第一代的上限定在社会主义中国建立之时,而忽视了1949年前的诗歌传统。无论他们反对的,还是他们实际上继承的,都只是1949年之后的诗歌。王干把“第三代”纳入整个现代文学的视野中,把他们称为“第五代”。(见《新的转机——第五代——新生代——后崛起的一代》)
    ⑧于坚:《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杨克主编:《1998中国新诗年鉴·序》,花城出版社,1999。
    ①于坚:《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
    ②于坚:《诗歌精神的重建——一份提纲》,《棕皮手记》,第232页。
    ③于坚:《棕皮手记·1992》,《棕皮手记》,第279页。
    ④于坚:《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
    ⑤于坚、谢有顺:《诗是不知道的,在路上的》,《南方文坛》,2003年第5期。
    ⑥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⑦于坚:《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
    ①伊沙:《拔了皮你就能认清我》,见《十诗人批判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②沈浩波:《重视80年代的传统》,沈浩波:《心藏大恶》,大连出版社,2004,第330页。
    ③此处借用程光炜在《批评对立面的确立——我观十年“朦胧诗论争”》中的概念。程光炜认为,“对立面”,“它指的是,为了强调自己的‘正确性’,先把对方设定在‘不正确’的状态,然后采取批驳、激辩和排斥的方式,以及所批评的‘对立面’的确立并使其丧失话语阵地的过程。见《当代文坛》,2008年第3期。
    ④王小龙《远帆》,老木编:《青年诗人谈诗》,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第106-107页。
    ⑤于坚:《诗歌精神的重建》,《棕皮手记》东方出版中心,第228页。
    ①于坚:《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
    ②于坚:《当代诗歌的民间传统》。
    ③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诗探索》,1998年第1期。
    ④韩东:《论民间》,《芙蓉》,2000年第1期。
    ⑤姜涛:《叙述中的当代诗歌》,《诗探索》,1998年第2辑。
    ①西川:《答鲍夏兰·鲁索四问》,见《大意如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②欧阳江河:《1989年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站在虚构这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①于坚:《棕皮手记·1996》,《棕皮手记》,第296页。
    ②于坚、谢有顺:《诗是不知道的,在路上的》,《南方文坛》,2003年第5期。
    ③张柠:《于坚和“口语诗”》,《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6期。
    ④张新颖:《中国当代文化反抗的流变:从北岛到崔健到王朔》,《文艺争鸣》,1995年第3期。
    
    ①沈奇:《怎样的“口语”,以及“叙事”——“口语诗”问题之我见》,《星星诗刊》2007年第9期。
    ②陶东风:《文学的祛魅》,《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③张清华:《价值分裂与美学对峙——世纪之交以来诗歌流向的几个问题》,《文艺研究》,2007年第9期。
    ④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184页。
    ⑤刘纳:《新诗的评价尺度与新诗欣赏》,《粤海风》,2004年第5期。
    
    ①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②朱自清:《诗的形式》,《新诗杂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③南帆、王光明、孙绍振:《新诗的现状与功能》,南帆语,《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1期。
    ④张清华:《价值分裂与美学对峙——世纪之交以来诗歌流向的几个问题》,《文艺研究》,2007年第9期。
    ⑤海德格尔:《诗人何为》,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诗·语言·思》,第85页。
    
    ①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居住……”》,《诗·语言·思》,第189页。
    ②唐欣:《在生活和艺术之间——简论口语诗的意义和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③朱恒、何锡章:《“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语言学考辨》,《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④希尼:《诗歌的纠正》,见西默斯·希尼著,吴幼安等译:《希尼诗文集》,作家出版社,2001,第278页。
    ①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②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③艾青:《与青年诗人谈诗》,《诗刊》,1980年第10期。
    ④王佐良:《穆旦:由来与归宿》,见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纪念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⑤张中行:《文言与白话》,中华书局,第197页。
    ①朱自清:《选诗杂记》,赵家璧主编,朱自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第17页。
    ②郑敏:《足迹和镜子——今天新诗创作和评论的需要》,《诗刊》,1988年第8期。
    ③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页。
    
    艾青著:《诗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本尼迪克特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篔兰统霭婕牛?2005。
    本山英雄著,赵京华编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常文昌主编:《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陈超编:《以梦为马——新生代诗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陈旭光编选:《快餐馆里的冷风景:诗歌诗论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程光炜著:《中国当代诗歌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戴望舒著:《戴望舒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
    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
    方珊编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1。
    废名、朱英诞著,陈均编订:《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高兰编:《诗的朗诵与朗诵的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
    高天如著:《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高玉著:《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郭宝昌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戴晖校:《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洪子诚、刘登翰著:《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胡适著:《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胡适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
    姜涛著:《“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
    杰姆逊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敬文东著:《抒情的盆地》,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卡西尔著:《语言与神话》,北京三联书店,1988。
    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李荣启著:《文学语言学》,人民出版社,2005。
    李新宇著:《中国当代诗歌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李振声著:《季节轮换》,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林庚著:《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梁实秋著:《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梁实秋著:《梁实秋文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
    梁宗岱著:《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刘纳著:《诗:激情与策略:后现代主义与当代诗歌》,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刘继业著:《新诗的大众化和纯诗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龙泉明著:《中国新诗流变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龙泉明著:《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吕周聚著:《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骆寒超著:《20世纪新诗综论》学林出版社,2001。
    罗振亚著:《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马大康著:《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穆木天著:《穆木天诗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欧阳江河著:《站在虚构这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瞿秋白著:《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
    瞿秋白著:《瞿秋白文集》(文学卷·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学理论集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学理论集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孙玉石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唐晓渡编:《中国当代实验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特里·伊格尔顿著,王逢振译:《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5。
    王光明著:《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王家新、孙文波编选:《中国90年代诗歌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王力著:《王力文集》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闻一多著:《闻一多论新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闻一多著:《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王珂著:《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
    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
    吴开晋主编:《新时期诗潮论》,济南出版社,1991。
    吴思敬编:《磁场与魔方:新潮诗论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吴思敬著:《诗学沉思录》,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夏晓虹、王风编:《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徐敬亚等编:《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许霆著:《旋转飞升的陀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徐时仪著:《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亚里士多德著:《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
    杨黎著:《灿烂》,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叶维廉著:《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
    叶维廉著:《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尹昌龙著:《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于坚著:《棕皮手记》,东方出版中心,1997。
    俞平伯著:《俞平伯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
    袁进著:《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张德厚著:《新时期诗歌美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张桃洲著:《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张卫中著:《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张中行著:《文言与白话》,中华书局,2007。
    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赵家璧主编,郑振铎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赵家璧主编,朱自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邹立志著:《诗歌语体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周作人著:《新文学的源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著:《自己的园地》,晨报社发行,1923年第四版。
    朱光潜著:《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朱自清著:《新诗杂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朱自清著:《诗言志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蔡翔:《国家/地方:革命想象中的冲突、调和和妥协》,《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2期。
    陈超《:深入生命、灵魂和历史的想象力之光——先锋诗歌20年,一份个人的回顾与展望》,《山花》,2006年第3期。
    
    程光炜、张清华:《关于当前诗歌创作和研究的对话》,《渤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程光炜:《批评对立面的确立——我观十年“朦胧诗论争”》,《当代文坛》,2008年第3期。
    何平、朱晓进:《论民族共同语和新中国文学的双重建构》,《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
    姜涛:《叙述中的当代诗歌》,《诗探索》,1998年第2辑。
    李锐:《我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再谈语言自觉的意义》,《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
    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花城》,1998年第5期。
    李新宇:《迷失的代价——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思考》,《文艺争鸣》,2001年第2期,第3期。
    刘纳:《新诗的评价尺度与新诗欣赏》,《粤海风》,2004年第5期。
    南帆、王光明、孙绍振:《新诗的现状与功能》,《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1期。
    南帆:《文学性:历史与形而上学》,《山花》,2000年第11期。
    陶东风:《大众化与文化民族性的重建——社会理论视野中的1958—1959年新诗讨论》,《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陶东风:《文学的祛魅》,《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王光明:《在非诗的时代展开诗——论90年代的中国诗歌》,《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吴思敬:《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当代诗歌主潮》,《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吴思敬:《新诗已形成自身传统》,《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吴思敬:《世纪初的中国诗坛》,《文艺争鸣》,2005年第6期。
    张清华《:价值分裂与美学对峙——世纪之交以来诗歌流向的几个问题》,《文艺研究》,2007年第9期。
    张桃洲:《中国当代诗歌的口语和书面语之争》,《扬子江诗刊》,2003年第5期。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郑敏、吴思敬:《新诗究竟有没有传统》,《粤海风》,2001年第1期。
    朱恒、何锡章:《“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语言学考辨》,《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