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新的区域发展规划不断推出,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层出不穷,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部各种资源的整合,增强了各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内聚力。区域发展离不开立法与法律。学者们非常重视区域合作与发展过程中有关立法和法律问题的研究,尤其就该如何满足区域合作与发展所需法制这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较多地思考和探讨。区域立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被提出来的。本文同样以区域立法为题,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比较研究和规范分析等方法,并借助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构成区域立法的关键要素——协调机制,进行了系统地构建和研究。期望通过这一努力,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区域立法实践广泛开展并走向深入,以此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提供系统而有效的法制保障。
     包括导论在内,文章共有六大部分内容。其中,导论部分就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区域立法和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分别做了较为具体的阐述。区域合作与发展可以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上展开,就一国范围而言,许多国家都曾经或正在采取区域性发展战略或模式,我国也不例外。区域合作与发展所需法制的供给应主要靠区域立法来实现。本文将区域立法定位为一种区域内地方合作立法的模式。而若要保障这一模式下的区域立法有效开展,需要借助于相应的立法协调机制。但是,究竟该建立哪些区域立法协调机制,以及该如何建立等,国内很少有学者对此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国外的相关研究也缺乏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做好相关研究,对于建立和完善区域立法理论,推动区域立法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为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基础理论阐述,以及对区域立法实践进行考察思考。在研究区域立法协调机制之前,首先应该对“区域”和“区域立法”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对“区域”进行了三次界定,并设置了两个标准:经济标准和法律标准。区域立法的具体含义是指特定区域内地方立法机关,基于区域性事务管理或服务的法律需求,所进行的合作立法。区域立法包括四个要素:立法主体、立法权、立法程序和立法协调机制。如何从理论上回答区域立法何以可能,是研究区域立法和建构区域立法协调机制必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文章分析指出,在满足区域发展法制需求方面,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产生自现行立法体制框架下的区域立法或可担此重任。区域立法的实质是地方治理权的合作,而这一合作能够成行可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予以证立。当然,区域立法在当前还面临着许多制度问题,如缺乏合法性依据、与现行立法体制的融合,以及地方立法权配置不均衡等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任何立法都离不开协调。我国《立法法》中设置了许多关于立法协调的条款,由此也形成了基本的立法协调机制体系。区域立法兼有立法和合作双重属性,协调更是必不可少。区域立法协调包括立法主体的协调、立法文本内容的协调、立法程序的协调、立法体系的协调,以及立法与现实和发展需要的协调等内容。区域立法协调也要通过相应的协调机制来实现。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构建,既要以《立法法》等所规定的立法协调机制为基础,又要兼顾区域立法的特点,尤其要注重对立法合作的协调。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完善与否同区域立法实践状况直接相关。区域立法在我国尚处于实践探索中,尴尬与希望并存。构建区域立法协调机制,一方面要借鉴现有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另一方面要解决好有关理论和制度问题。
     第二章重点考察了欧盟立法和美国区域合作中的有关协调经验。欧盟立法在此主要指的是由欧盟立法机构进行的立法,亦称二级立法或派生立法。欧盟立法中的协调机制主要有权限界分机制、磋商机制、调解机制、有差别的表决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等。由于立法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在区域政策或法律的制定方面,我们无法通过与我国区域立法所采取的立法模式相比照的方式获得有关经验,但美国在区域政府之间的合作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和有效的协调机制,如政府间契约和区域委员会等,这些都可以为区域立法协调所借鉴。
     对欧盟立法和美国区域合作协调经验的借鉴包括理念和制度两个方面。其中,可借鉴的理念包括权力让渡和共享理念、契约理念,以及协调的制度化理念。对于我国的区域立法协调而言,权力让渡与共享理念至少应该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内各地方立法机关在进行立法合作时,愿意在哪些领域及多大程度上实现立法权区域内共享;二是在构建和运行有关区域立法协调机制时,社会组织或有关社会主体在其中出于怎样的地位,将会发挥多大的作用。契约理念内含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和平等原则,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制度借鉴方面,除了一些具体的协调机制外,本文重点探讨了区域立法协调委员会的设立与运行问题。区域立法协调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协调区域立法或从事与区域立法协调有关的工作,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门针对区域立法活动的协调;二是承载某些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运作;三是与区域立法有关的其他协调工作。
     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针对区域立法准备阶段、确立阶段和完善阶段各自的工作内容或任务,较为系统地构建起了我国区域立法协调机制体系。文章中不仅指出了有关协调机制对于区域立法的协调意义所在,还就各项机制如何操作或运作从制度上予以明确设置。
     具体而言,围绕区域立法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或任务,文章认为,可以通过省(市)际协议、区域立法规划和区域立法起草论证这样三种机制,来协调区域立法准备阶段的有关活动。其中,省(市)际协议的签订,可以为区域立法提供方针指导,明确立法调整的对象或内容。签订省(市)际协议需要经过发出合作意向、达成合意、拟定协议草案等步骤。区域立法中的省(市)际协议存在制度缺陷,需要加以改进。通过区域立法规划,将某些区域立法项目提上正式的立法日程,在真正迈出区域立法活动第一步的同时,也协调了区域立法活动自身、区域立法理论与实践之间、区域立法同现实和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区域立法规划的编制,文章从编制主体、依据和内容,以及基本步骤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区域立法起草论证指向区域立法规划中所确定的立法项目的起草时机和条件,通过论证,可以很好地为接下来的区域立法起草活动等提供决策依据。
     区域立法确立阶段需要协调的对象或内容较多,包括立法主体、文本内容和立法程序三个方面的协调。为此,文章分别针对区域立法主体行为、文本内容和立法程序设置了相应的协调机制。其中,区域立法联席会议、立法调解和公众参与这三种机制用于协调区域立法职权主体之间,以及职权主体与参与主体之间的行为关系。而委托起草、利益共享与补偿、民间规范认可和文本预先审查这四种机制则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域立法文本内容的确定。用来协调区域立法程序的机制则包括同步提案或送审机制、表决期限机制和协商加入机制等。在有针对性地构建相关机制,指出其所能发挥的协调意义及其实施步骤的同时,文章还对其中的部分协调机制——区域立法联席会议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理论或实践现状进行了反思。
     区域立法活动如果顺利完成,其结果是生成相应的区域性法文件,具体表现为区域性法规和区域性规章两种法律形式。区域性法文件实施过程也即区域立法进入完善阶段。在这一阶段,区域立法可能会由于立法主体自身的原因,或者立法适用者的原因,或者区域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变化的原因等,而出现立法冲突、立法空白或相关条款含义不明,以及立法同区域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之间过分脱节等现象。这些都需要借助相应的协调机制予以协调。文章就其中的区域立法冲突解决机制、立法解释机制,以及区域立法后评估机制进行了探讨。冲突解决机制具体又包括效力位阶原则、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适用原则等内容,其协调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体系性协调和现实性协调。区域立法解释又可分为释义型解释和寻据型解释,它在协调区域立法文本体系及与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立法在实施一段时间后,立法主体应该及时地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作出评估回应——修改、补充、解释或废止等。可见,区域立法后评估是协调区域立法主体在立法完善阶段的行为,以及增进区域立法同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之间协调性的重要机制。
     实际上,本文对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系统构建与研究,不仅着眼于每项机制的内容、协调意义及其操作步骤,也为我国今后区域立法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了一种相对细致、可行的制度框架,这可能是本文最主要的理论贡献。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speed up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ety integration, especially the proposing of master strategy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of development priority zones new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s are continually pushed out and all kinds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emerge in endlessly, which strangely promote the resources integration in all the regions, and enhance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and cohesion. Regional development cannot leave the legislation and laws. The schola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 on the legislation and laws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on question of how to meet the legal needs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which already have many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Regional legislation has been come up in this background. The article also talked about regional legislation, which structured and studied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systematically by means of empir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study and normative analysis, and by virtue of economic, sociological and management theories. We hope that regional legislation practice can be extensively carried out and head deeply through the efforts in order to provide systematic and effective law safeguard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integration.
     The article comprised of six parts besides introduction.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elected title,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status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and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as well as the study methods are respectively stated concretely in the introductory part.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may come true both at home and at aboard. Considering a national range, many countries already have taken or are taking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r pattern besides our country. The supply of legal system needed by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rely on regional legislation mainly. Regional legislation is located as the pattern of local legislative cooperation in the article. In order to make regional legislation of this pattern come true, some legislative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should be resorted to. However, some questions such as what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should be constructed and how to construct are stilled lack of systematic and deep research in domestic. The overseas relative research also lacked direct relevance. Therefore,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e significance to do the relevant research well for building up and perfect the regional legislation theory and promoting the regional legislation practice.
     Chapter One is about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and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regional legislation practice. Before the research on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he two concepts "Region" and "Regional legislation" should be firstly defined. The article make three defining about "Region" and set up two standards which are economic and legal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research. The concrete meaning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is the local legislatures in certain region cooperate in legislation basis on the legal needs of regional affairs management or service. Regional legislation contains four elements which are legislative body, legislative power, legislative procedure and legislativ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How to answer in theory why regional legislation is possible is the first question to resolve for the research on regional legisl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Withal,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both central and local legislation have overcoming hard defects to meet the legal need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but regional legislation originating on current legislative system frame may take the burden. The essence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is the cooperation of local governance power, which cooperation is possible can gain justification from the view angles of political science, economics and sociological science. Of course, regional legislation have many institutional problems now such as lack of legitimacy basis, combining with current legislation system, as well as imbalance allocation of local legislative powers, which all need to improve.
     Any legislation cannot leave the coordination. Many clauses about legislative coordination are set in the Legislative Law of our country, and then the fundament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system formed. Regional legislation has double attributes of legislation and cooperation. Coordination is essential.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contains the coordination of legislative bodies, legislative text contents, legislative procedure, legislative system and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legislation and the needs of regional reality and development.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rough releva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needs to base on the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regulated in the Legislative Law and give attention to the features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of legislative cooperation. The perfection or not is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practice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Regional legislation still stays at practice. Embarrassment and hope coexist. It needs to draw lessons from current reg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s in one hand, and in another hand to resolve relevant theory and institution problems to construct the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he coordination experiences of EU legislation and American regional cooperation are mainly investigated in Chapter Two. Here EU legislation means the legislation made by EU legislature, which also is called secondary legislation or subsequent legislation.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in the EU legislation contain power-distinguishing mechanism, consultation mechanism, mediation mechanism, different-voting mechanism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As the difference in legislative system, we cannot get some experiences by comparing with the legislative pattern of our regional legislation directly in the policy or law making. But some ample and effective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in American regional 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are accumulated, which can be lessoned by regional legislation, such as governmental agreement and regional committee.
     The coordination experiences drawing on from EU legislation and American regional cooperation contain two dimensions both in ideas and in institutions. The ideas contain power releasing and sharing idea, contract idea and coordination institutionalizing idea. For regional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the power releasing and sharing idea reflects in two dimensions, one of which is local legislatures in certain regional would like to share legislative power in what fields and how much when cooperating., the other of which i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or social subjects are in what kinds of position and produce how much effect when the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are built and operating. The contract idea has two principles which are cooperation principle and equality principle. They also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As for institution reference, the article mainly discussed the set-up and operation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committee besides some concrete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is to specialize in the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or the affairs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Specifically, the function contains three dimensions:the coordination on account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loading some regional legislation mechanisms'operation and some other coordination work related to regional legislation.
     Regional legislation mechanism system of our country is constructed systematically, respectively aiming at preparatory stag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 stage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in Chapter Three to Chapter Five. The article not only point out the coordination significance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o regional legislation, but also set up the institution of how the mechanisms operate.
     Specifically, around the main work or task of regional legislative preparatory stage, the article argue that we can refer to inter-provincial (inter-city) agreement mechanism, regional legislative programming mechanism and regional legislative drawing demonstration mechanism to coordinate relevant activities in regional legislative preparatory stage. The signing of inter-provincial (inter-city) agreement can provide guideline for regional legislation and clear the legislative target or contents. The signing inter-provincial (inter-city) agreement need go through relevant steps, such as conveying the cooperation intent, reaching the minds and draft the agreement signing. Inter-provincial (inter-city) agreement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has institutional defects that need to improve. Regional legislative programming can be used to bring some regional legislative programs on the agenda, which can coordinate the regional legislative activity itself,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legislative theory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legislation and the needs of reality and development, meanwhile it means regional legislation taking the first step. The regional legislative programming is discussed from compilation bodies, basis and contents, as well as fundamental steps, some advices are given. Regional legislative drawing argument points at the timing and conditions of the legislative programs that are determined in the regional legislative programming. Through the demonstration, decision basis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next regional legislative drawing.
     There are more objects or contents that need to coordinate in the regional legislative establishment stage, such as legislative bodies, contents of text and legislative procedure. The releva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pointing at the activities of regional legislative bodies, contents of text and legislative procedure are set up. Regional legislative joint conference, legislative media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can be used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regional legislative authority bodies, as well as between the authority body and participation body. Four mechanisms such as delegated drafting, benefit sharing and compensating, folk norm confirming mechanism and preview of text can be used to coordinate the text contents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effectively. The mechanisms used to coordinate regional legislative procedure contain synchronous proposal or approval, voting time limit and joining through consulting. Meanwhile the relevant mechanisms are constructed correspondingly and the coordination significance and the operating steps are pointed out, the some of the mechanisms, such as regional legislative joint conference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re rethought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article.
     If regional legislation carries out smoothly, relevant regional legal documents are produced, showing in detail regional law and regional regulation. The putting into effect of regional legal documents means that regional legislation come into the perfect stage. In this stage, regional legislation may appear legislative conflicts, legislative blank or ambiguous clause, and the legislation out of the needs of regional social reality and development because of legislative body itself or legislative user or the change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ese all need to coordinate by releva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he mechanisms of regional legislative conflict-resolution, legislative interpretation, folk norm confirming and regional legislative avelu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The conflict-resolu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contains the principle of effect-grade, and the principle of special law prior to general law, and so on, the coordination of which contains systematic and realistic coordination. Regional legislative interpretation can be divided defining-type and finding-basis-type legislative interpretation. Both of the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legislative document system and the needs of social reality and development. The legislative body should aveluate the carryout effect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and find the problems and make relevant aveluation responds such as modification, supplement, interpretation or abolishment when regional legislation is carried out for some time. Then regional legislative aveluation is an importa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o coordinate the activity of regional legislative bodies in legislative perfect stage and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regional legislation and the needs of social reality and development.
     In fact,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n regional legisl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is not only view to the contents, coordination significance and the operating steps of each mechanism, but also to provide a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 launching and carryout of regional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That is possibly the main attribution of this article.
引文
①陈金涛、张传锋:《大图们江区域各国法律的冲突与协调》,载《行政与法》20。7年第4期,第96页。
    ②陆军等:《区域发展中的财政与金融工具》,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①陈昊天:《战后日本区域开发与法律支撑体系》,载《现代日本经济》2007年第4期,第63页。
    ②[加]理查德·廷德尔、苏珊·诺布斯·廷德尔:《加拿大地方政府》(第六版),于秀明、邓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87页。
    ③参见高伯文:《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思想研究》,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7页。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3页。
    ③ Karl J. Holsti, International Politic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5th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1988, p.436.
    ④[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王正毅、冯怀信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⑤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页。
    ①王春业:《区域行政立法模式研究——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①陈昊天:《战后日本区域开发与法律支撑体系》,载《现代日本经济》2007年第4期,第64页。
    ①丁社祖年:《关于我国地区间立法协作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1期,第38页。
    ②王春业:《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法制协调新模式》,载《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82页。
    ③解国华:《区域发展的立法模式研究》,载《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7页。
    ④程彬:《长三角地区区域行政立法研究》,载《法治论从》2008年第5期,第76页。
    ⑤赵越、高岩:《法治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立法会议刍议》,载《沈阳干部学刊》2009年第1期,第43页。
    ⑥胡健:《区域立法协调的法治示范意义》,载《政府法制》2006年9月(上),第19页。
    ①文正邦、付子堂主编:《区域法治建构论——西部开发法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②王子正:《东北地区立法协调机制研究》,载《辽宁法治研究》2006年第3期,第49页。
    ③朝阳:《东北三省立法协作:创新之举》,载《东北之窗》2006年第15期,第8页。
    ④参见崔卓兰、于立深等:《地方立法实证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476-478页。
    ⑤王腊生:《地方立法协作重大问题探讨》,载《法治论从》2008年第3期,第74页。
    ①王子正:《东北地区立法协调机制研究》,载《辽宁法治研究》2006年第3期,第49页。
    ②王腊生:《地方立法协作重大问题探讨》,载《法治论从》2008年第3期,第75页。
    ③叶必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1页。
    ④叶必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1页。
    ①宣文俊:《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思考》,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66页。
    ①赵如松:《长三角两省一市立法协调问题研究》,载《法治论丛》2007年第6期,第68-69页。
    ①[德]特蕾西亚·托伊尔:《欧洲一体化:作为“深化的一体化”的欧盟》,载[德]迪特·卡塞尔、保罗·J.J.威尔芬斯主编:《欧洲区域一体化:理论纲领、实践转换与存在的问题》,许宽华、张蕾、刘跃斌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9页。
    ①[英]哈维·阿姆斯特朗、吉姆·泰勒:《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刘乃全、贾彦利、张学良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页。
    ②[美]D.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上述文章参见吴浩主编:《国外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①杜建明:《比较视野下的法学研究方法》,载《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3期,第85页。
    ②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③谢晖:《论规范分析方法》,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第36-44页。
    ①邱昭继:《法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方法》,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33页。
    ①[英]罗伯特·迪金森:《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葛以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9页。
    ①[德]阿尔弗雷德·赫特纳:《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王二兰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8页。
    ②严格地讲,地理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如一名区域经济学家对克鲁格曼等地理经济学家的观点提出了5点批评意见,认为地理经济学的缺点在于:(1)忽视了前人所做的努力;(2)依靠冰山成本对地理学的理解过于狭隘,忽视了知识外溢成本;(3)忽视了空间范…内厂商间的竞争,因为地理经济学缺少关于厂商的成熟理论;(4)忽视了制度习俗的作用;(5)过于注重数字模型,以致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参见[荷]S.布雷克曼、H.盖瑞森、C.范·马勒惠克著:《地理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文献中心翻译部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4页。
    ③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页。
    ④陈振光、宋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与协调》,载《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第5期,第3页。
    ⑤朱传耿、沈山、仇方道著:《区域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1页。
    ②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③秋风、谈志林:《欧盟立宪中的地方自治安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冯兴元等著:《立宪的意涵:欧洲宪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①洪世键:《大都市区治理——理论演进与运作模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①[美]理查德·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叶光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54页。
    ②沈德理:《中国非均衡格局中的区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①朱传耿、沈山、仇方道:《区域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②上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主要从战备需要出发提出三线建设的决策,将中国大陆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其中一线地区指地处国防前线即国境线上的边疆、沿海省市区。包括福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西藏、新疆等。三线地区指全国的战略大后方,内地的腹心省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的西部及粤北、桂西北地区。二线地区指处于一线和三线之间的省区。三线有大三线和小三线之分。上述从全国范围来划分的三线,习惯上称为“大三线”;在各省、市、自治区范围来划分的三线,称为“小三线”。即在一、二线地区内各省、市、自治区按照中央关于备战精神,依自己的情况,在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山区或腹地划出自己的“小三线”地区。当时划分三线地区的基本背景和过程是这样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周边面临多方面的军事战争威胁和军事压力,国家安全环境急剧恶化。1964年5月15日至6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农业规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会议期间,毛泽东初步提出要加快搞三线建设的思想。196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重新拟出《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草稿)》,明确把“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作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首要任务。三线建设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参见高伯文:《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思想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205页。
    ③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1页。
    ①池子华:《存同求异:近代江南淮北的社会文化的比较规》,载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①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8页。
    ②陈金钊主编:《法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页。
    ①周旺生:《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①曹海晶:《中外立法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9页。
    ②戚渊:《论立法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1页。
    ①参见汪全胜:《制度设计与立法公正》,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②刘水林、雷兴虎:《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的观念转换与制度创新》,载刘隆亨主编:《中国区域开发的法制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7页。
    ①周旺生:《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页。
    ①金太军、赵晖:《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②陈丹:《我国区域法制协调发展的若干宪法问题思考》,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4期,第17页。
    ①徐向华:《中国立法关系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②[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③文正邦、付子堂主编:《区域法治建构论——西部开发法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2页。
    ①江国华:《立法:理想与变革》,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页。
    ②苗连营:《立法程序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③曾祥瑞:《新日本地方自治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①王献枢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② Rosenau, J. N.,1992, "Governance,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in J. N. Rosenuar and E. Czempiel, eds.,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29.
    ③孙兵:《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①[英]戴维·威尔逊、克里斯·盖姆:《英国地方政府(第三版)》,张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
    ②张海冰:《欧洲一体化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①王婷:《三峡地区环境法治概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①[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修订版)》,吴坚忠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页。
    ①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②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一种博弈论的分析》,世纪出版集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40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马伊里:《合作困境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页。
    ①马伊里:《合作困境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页。
    ②马伊里:《合作困境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
    ①[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9-241页。
    ①封丽霞:《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法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9页。
    ②刘莘主编:《国内法律冲突与立法对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①于兆波:《立法决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98页。
    ①万其刚:《立法理念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190页。
    ①刘红婴:《法律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②封丽霞:《法典编纂论——一个比较法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2页。
    ①该案及相关两部法律规定的基本情形是这样的:2000年2月22日,钱婉玲因脾蒂破裂紧急入院,卫生院医生未同意由亲属输血的要求,而是向有供血资格的市中心医院求助,而血站送血因道路、交通工具等原因延时过长,病人死亡。关于此案的讨论焦点,集中在医生是否应当及时给病人输血上,而关于应急输血有不一致的法律依据。其中,《献血法》第15条第2款规定:“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但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确保采血用血的安全。”而《执业医师法》第24条又规定:“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这两条规定基本具有一致性,出入在于“但书”所设定的临时采血的条件,而相关条件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用)》第19条中更加苛刻,即规定:医疗机构因应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和所在地无血站;(2)危及病人生命,急需输血而其他医疗措施不能替代;(三)具备交叉配血及快速诊断方法检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条件。这样,无论医生输血与否,都是有法律依据的。显然,这是法律的尴尬。就立法的本意而言,绝不是要故意制造这种冲突,该冲突的产生主要就是立法技术尤其是立法协调技术不及的问题。参见刘红婴:《法律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171页。
    ①李林:《立法理论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②张永和主编:《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0页。
    ④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42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23页。
    ②张永忠:《中国——东盟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区域公共治理的法制化路径》,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①熊继宁:《系统法学导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②石佑启、杨治坤:《试论中部地区法制协调机制的构建》,载《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第42页。
    ①封丽霞:《中央和地方立法关系法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1-372页。
    ②张春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①乔晓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讲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②张春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①刘莘主编:《国内法律冲突与立法对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①王春业:《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法制协调新模式》,载《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82页。
    ①丁祖年:《关于我国地区间立法协作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1期,第37页。
    ①宣文俊:《关十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思考》,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65页。
    ②叶依广:《长三角政府协调:关于机制与机构的争论及对策》,载《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第7期,第7贝。
    ③叶依广:《长三角政府协调:关于机制与机构的争论及对策》,载《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第7期,第8页。
    ①刘水林:《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些法律问题的探讨》,载《经济法论坛》2005年版第3卷,第97页。
    ②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137页。
    ③陈光:《论我国区域立法协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2页。
    ④王春业:《区域行政立法模式研究——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刘军宁:《导论:立宪与政体竞争》,载冯兴元等:《立宪的意涵:欧洲宪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①参见顾兆农:《围绕“世博经济”推进八方面合作长三角市长会议今召开》,载《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3年08月15日第1版。
    ①刘光华等:《运行在国家与超国家之间——欧盟的立法制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46-49页。
    ②参见Neill Nugent,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Duke University Press,1989, PP.144-145.
    ①谢罡:《欧盟法中的指令》,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7月日第B04版。
    ①刘光华等:《运行在国家与超国家之间——欧盟的立法制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②阎小冰、邝杨:《欧洲议会:对世界上第一个跨国议会的概述与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
    ①吴志成:《治理创新——欧洲治理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①1958年3月30日的共同大会决定改名为欧洲大会。1962年的3月30日,在扩权努力中一再受挫的欧洲大会决定正式改名为“欧洲议会”。易名的目的非常明确,即为了最终将自身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家议会权力和地位的欧洲级立宪议会。参见阎小冰、邝杨:《欧洲议会:对世界上第一个跨国议会的概述与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②阎小冰、邝杨:《欧洲议会:对世界上第一个跨国议会的概述与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③刘光华等编著:《运行在国家与超国家之间——欧盟的立法制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①吴志成著:《治理创新——欧洲治理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①参见刘秀文、埃米尔·J·科什纳等:《欧洲联盟政策及政策过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0-51页。
    ②参见欧洲共同体官方出版局:《欧共体基础法》,苏明忠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217218页。
    ① Draft Treaty establishing a Constitution for Europe, as submitted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 in Rome, Brussels,18 July 2003, P9.
    ②龚虹波:《欧洲宪法的原则及其意蕴》,载冯兴元等著《立宪的意涵:欧洲宪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①王鹤:《评欧洲共同体的辅助性原则》,载《欧洲》1993年第2期,第21页。
    ②龚虹波:《欧洲宪法的原则及其意蕴》,载冯兴元等:《立宪的意涵:欧洲宪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① Draft Treaty establishing a Constitution for Europe, as submitted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 in Rome, Brussels,18 July 2003, P230.
    ②法院裁决机制指的是通过欧洲法院对欧盟法律和立法实施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裁决的种机制,因此它可以被视为欧盟立法的体系性协调机制。有学者总结了欧洲法院在欧盟权力体系中承担的三种职能:(1)解释各种条约,包括对欧盟法和机构能力的裁决;(2)对机构之间,或机构与成员国之间的冲突进行裁决(例如,用跳跃条款作提案基础而产生的争议,因为不同条款对合法的多数选票的规定不同);(3)对欧盟立法的执行进行裁决(欧盟委员会、成员国政府、公司、利益群体或个人都可以请求裁决)。参见[挪威]斯万S.安德森等:《正式进程:欧盟的机构和执行者》,载Svein S. Andersen, Kjell A. Elisassen主编:《欧洲政策制定》,陈寅章等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①刘秀文、埃米尔·J·科什纳等:《欧洲联盟政策及政策过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①[挪威]斯万S.安德森等:《正式进程:欧盟的机构和执行者》,载Svein S. Andersen, Kjell A. Elisassen主编:《欧洲政策制定》,陈寅章等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①刘光华等:《运行在国家与超国家之间——欧盟的立法制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232页。
    ②王明进:《欧洲联合背景下的跨国政党》,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6页。
    ③吴志成:《治理创新——欧洲治理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6页。
    ①史国普:《“超国家法”与“国家法”——欧盟法与欧盟成员国国内法的关系》,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21页。
    ②方智峰:《欧盟法在成员国境内适用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2年硕士毕业论文,第18-22页。
    ①任军峰:《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区域结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高国力:《美国区域和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做法和对我国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启示》,载《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11期,第52页。
    ①参见黄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1页。
    ②殷洁著:《区域经济法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3-84页。
    ③[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井敏、陈幽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中文版序,第2页。
    ①[美]乔治·S·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伊配庄、张雅竹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①[美]乔治·S·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伊佩庄、张雅竹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②[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井敏、陈幽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64页。
    ③转引自刘建兰、张文麒:《美国州议会立法程序》,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①[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王建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42-143页。
    ② Zimmermann, Frederick L., and Wendell, Mitchell. The law and Use of Interstate Compacts. Lexington, KY:The Council of State Governments,1976.P22.
    ③吕志奎:《州际协议:美国的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机制》,载《学术研究》2009年第5期,第52页。
    ①[美]乔治·S·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伊佩庄、张雅竹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186页。
    ①[美]乔治·S·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伊佩庄、张雅竹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①刘彩虹:《区域委员会:美国大都市区治理体制研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第67页。
    ② Howard W. Hallman. Small and Large Together:Governing the Metropolis. Ber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 Inc.1977. P68。
    ③参见孙兵:《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186页。
    ①参见赵一凡主编:《美国的历史文献》,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页。
    ②[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井敏、陈幽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213页。
    ①何渊:《区域性行政协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①张军旗:《主权让渡的法律涵义三辨》,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1期,第98-102页。
    ①洪世键:《大都市区治理:理论演进与运作模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6-105页
    ②储亚萍:《论政府“做精明买主”的重要性——评唐纳德·凯特尔的<权力共享:公共治理与私人市场>》,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107页。
    ①黄正柏:《权力的让渡和主权的坚持:略析欧洲一体化中的“主权让渡”》,载《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第52-53页。
    ②[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工建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页。
    ① Shah M. Tarzi, The Role of Norms and Regimes in World Affairs:A Grotian Perspective,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ⅩⅣ, No.3, December 1998.
    ①参见周弘、[德]贝娅特·科勒-科赫主编:《欧盟治理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2-93页。
    ①刘彩虹:《区域委员会:美国大都市区治理体制研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第67页。
    ②王春业:《区域行政立法模式研究——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丁祖年:《关于我国地区间立法协作的几点问题思考》,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1期,第38页。
    ①参见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页。
    ①汪全胜:《试论建构我国的立法准备制度》,载《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59页。
    ②王爱声:《立法过程:制度选择的进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页。
    ③张永和主编:《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①刘君德、舒庆:《中国区域经济的新视角——行政区经济》,载《改革与战略》1996年第5期,第1页。
    ①崔卓兰等:《地方立法实证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494页。
    ②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①崔卓兰等:《地方立法实证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494-495页。
    ①刘莘:《行政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①何渊:《区域性行政协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①孙育玮等:《完善地方立法立项与起草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②汪全胜:《制度设计与立法公正》,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①汪全胜:《立法规划新论》,载《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11页。
    ①洪世键:《大都市区治理——理论演进与运作模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4页。
    ①汪全胜:《试论立法论证》,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16页。
    ①[美]安·赛德曼、罗伯特·鲍勃、那林·阿比斯卡:《立法学理论与实践》,刘国福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①陈洪江主编:《地方立法简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
    ②孙育玮等:《完善地方立法立项与起草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①李培传:《论立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②乔晓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讲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①崔卓兰等:《地方立法实证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361页。
    ①汪全胜:《制度设计与立法公正》,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157页。
    ②董桂青:《北京“立法论证”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12月22日第A03版。
    ①刘建飞、刘启云、朱艳圣:《英国议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②王子正:《东北地区立法协调机制研究》,载《辽宁法治研究》2006年第3期,第49页。
    ①[美]乔治·S·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伊佩庄、张雅竹编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② Maxey, Chester. The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Metropolitan Communities. National Municipal Review,1922,11 (8). P.229
    ③ Reed, Thomas H. The Region, a New Governmental Unit. National Municipal Review, 1925,14(7). PP.413-423
    ①刘君德:《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0期,第20页。
    ①刘光华等:《运行在国家与超国家之间——欧盟的立法制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①甘超英:《德国议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2页。
    ②姚岳绒:《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载徐向华主编《新时期中国立法反思》,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③参见姚岳绒:《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载徐向华主编:《新时期中国立法反思》,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147页。
    ①[美]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孙兵:《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①刘莘主编:《国内法律冲突域立法对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②饶世权、饶艾:《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概念、主体与价值》,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40页。
    ①[美]D.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乔晓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讲话(修订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②参见汪全胜:《立法听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1页。
    ①蔡宝瑞:《立法:倾听公众的高见》,载《上海人大月刊》2002年第5期,第13页。
    ①王锡锌主编:《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②[美]乔治·S·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伊佩庄、张雅竹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①王锡锌主编:《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①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①饶世权、饶艾:《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概念、主体与价值》,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39页。
    ①[英]菲利普·诺顿:《有组织的声音——英国的利益集团》,载蔡定剑主编:《国外公众参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
    ①张永和主编:《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①李培传:《论立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②李建强、石东坡:《法律起草刍议》,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137页。
    ③周旺生:《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18页。
    ①丁汀:《招标多方起草起草法案从公权力源头体现了民主》,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6期,第1页。
    ②周旺生:《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页。
    ①于兆波:《论立法决策与立法起草的法治定位》,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40页。
    ①[美]安·赛德曼等:《立法学:理论与实践》,刘国福、曹培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①孙育玮等:《完善地方立法立项与起草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①林纯青:《地方立法应建立多方参与的联合起草机制》,载《人民政坛》2010年第6期,第41页。
    ②王成保:《起草者中立折射民主立法的价值导向》,载《公民导刊》2007年第6期,第35页。
    ③周家修:《法无中立,何来起草者中立之说?》,载《公民导刊》2007年第6期,第35页。
    ①周旺生:《论法案起草的过程和十大步骤》,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第20页。
    ①孙育玮等:《完善地方立法立项与起草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①王春业:《区域行政立法模式研究——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②乔晓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讲话(修订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②李培传:《论立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②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93页。
    ②[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71页。
    ③[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①[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刘广明:《京津冀:区际生态补偿促进区域间协调》,载《环境经济》2007年第12期,第38页。
    ①公丕祥主编:《法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①李淳燕、杨复兴、李为华:《构建成果共享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体制》,载《重庆工商人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第6期,第32页。
    ①张文雅:《我国区域旅游利益相关者合作机制探讨》,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52页。
    ①王健:《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及管理体制创新》,载《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1期,第89页。
    ②[美]迈克尔·瑞斯曼:《看不见的法律》,高忠义、杨婉苓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③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④陈光:《论法官认知中民间规范的影响及其规制》,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 期,第21页。
    ①于语和、戚阳阳:《国家法与民间法互动之反思》,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58页。
    ②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③[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222页。
    ①沈大明:《<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3页。
    ②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0页。
    ③[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②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1页。
    ③公丕祥主编:《法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①刘作翔:《具体的民间法——一个法律社会学视野的考察》,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23页。
    ①沈大明:《<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①李培传:《论立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①易有禄:《各国议会立法程序比较》,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①孙育玮等:《完善地方立法立项与起草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①李培传:《论立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278页。
    ①朱志宏:《立法论》,台湾三民书局1995年版,第147页。
    ①王献枢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页。
    ①张永和主编:《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②谢晖:《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158页。
    ①[美]R.庞德:《法律史解释》,曹玉堂、杨知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①汪全胜:《“上位法优于下位法”适用规则刍议》,载《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第65页。
    ①汪全胜:《“特别法”与“一般法”之关系及适用问题探讨》,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51-52页。
    ①刘莘主编:《国内法律冲突与立法对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①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①张志铭:《关于中国法律解释体制的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第101页。
    ②顾昂然:《立法札记——关于我国部分法律制定情况的介绍(1982-2004年)》,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①刘秀:《论刑法立法解释的不必要——以法律的不确定性为视角》,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6期,第49页。
    ②乔晓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讲话(修订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
    ①张春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144页。
    ②刘红婴:《法律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①乔晓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讲话(修订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96页。
    ①陈斯喜:《论立法解释制度的足与非及其他》,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3期,第:65-66页。
    ①许安标:《立法后评估初探》,载《中国人大》2007年第8期,第23页。
    ① H. D Lasswell and Kaplan, Power and Society, N. Y.:Mc GrawHill Book Co.,1963. P.70
    ① The Treaty of Lisbon:an impact assessment. European Union Committee 10th Report of Session 2007-08, Pubilished by the Authority of the House of Lords. P.1
    ①参见汪全胜:《法律绩效评估机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136页。
    ①张禹:《立法后评估主体制度刍议——以地方行政立法后评估为范本》,载《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第18页。
    ②陈珺珺:《论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之构设》,载《兰州学刊》2006年第11期,第161页。
    ①汪全胜:《日本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中州学刊》2009年第5期,第96页。
    ②汪全胜:《立法后评估标准的探讨》,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92页。
    ①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①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②戚功:《论“回应”范式》,载《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115页。
    ①俞荣根:《立法后评估: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载《公民导刊》2010年第4期,第23页。
    ②董映霞、任刚军:《地方政府立法质量标准探析》,载《政府法制》2005年第6期(上),第36页。
    ①李建、张威、王文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载《中国劳动》2007年第5期,第10页。
    1.陆军等:《区域发展中的财政与金融工具》,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高伯文:《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思想研究》,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刘光华等:《运行在国家与超国家之间——欧盟的立法制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版;
    5.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6.封丽霞:《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法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王春业:《区域行政立法模式研究——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8.文正邦、付子堂主编:《区域法治建构论——西部开发法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9.崔卓兰、于立深等:《地方立法实证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10.吴浩主编:《国外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1.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3.朱传耿、沈山、仇方道:《区域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冯兴元等:《立宪的意涵:欧洲宪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洪世键:《大都市区治理——理论演进与运作模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7.沈德理:《中国非均衡格局中的区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9.陈金钊主编:《法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周旺生:《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1.曹海晶:《中外立法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2.戚渊:《论立法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3.汪全胜:《制度设计与立法公正》,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刘隆亨主编:《中国区域开发的法制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金太军、赵晖:《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徐向华:《中国立法关系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7.文正邦、付子堂主编:《区域法治建构论——西部开发法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8.江国华:《立法:理想与变革》,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9.苗连营:《立法程序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30.曾祥瑞:《新日本地方自治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31.王献枢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孙兵:《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
    33.张海冰:《欧洲一体化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4.王婷:《三峡地区环境法治概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6.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一种博弈论的分析》,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7.马伊里著:《合作困境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8.刘莘主编:《国内法律冲突与立法对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于兆波:《立法决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万其刚:《立法理念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刘红婴:《法律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2.封丽霞:《法典编纂论——一个比较法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李林:《立法理论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4.张永和主编:《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5.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46.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8.张永忠:《中国——东盟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区域公共治理的法制化路径》,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熊继宁:《系统法学导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50.张春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1.陈伯礼:《授权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2.乔晓阳:《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讲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53.王明进:《欧洲联合背景下的跨国政党》,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
    54.阎小冰、邝杨:《欧洲议会:对世界上第一个跨国议会的概述与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55.吴志成:《治理创新——欧洲治理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6.刘秀文、埃米尔·J·科什纳等著:《欧洲联盟政策及政策过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7.方智峰:《欧盟法在成员国境内适用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2年硕士毕业论文;
    58.任军峰:《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区域结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9.殷洁:《区域经济法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0.刘建兰、张文麒著:《美国州议会立法程序》,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61.赵一凡主编:《美国的历史文献》,三联书店1989年版;
    62.周弘、[德]贝娅特·科勒-科赫主编:《欧盟治理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3.王爱声:《立法过程:制度选择的进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4.张永和主编:《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5.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6.何渊:《区域性行政协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7.刘莘:《行政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8.周旺生:《立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9.孙育玮等:《完善地方立法立项与起草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0.陈洪江主编:《地方立法简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1.李培传:《论立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72.甘超英:《德国议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73.汪全胜:《立法听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王锡锌主编:《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75.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76.易有禄:《各国议会立法程序比较》,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77.公丕祥主编:《法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8.朱志宏:《立法论》,台湾三民书局1995年版;
    79.谢晖:《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0.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1.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82.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3.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84.顾昂然:《立法札记——关于我国部分法律制定情况的介绍(1982-2004年)》,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5.沈大明:《(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6.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7.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8.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9.公丕祥主编:《法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汪全胜:《法律绩效评估机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1.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92.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93.[加]理查德·廷德尔、苏珊·诺布斯·廷德尔:《加拿大地方政府》(第六版),于秀明、邓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4.[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5.[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王正毅、冯怀信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6.[德]迪特·卡塞尔、保罗·J.J.威尔芬斯主编:《欧洲区域一体化:理论纲领、实践转换与存在的问题》,许宽华、张蕾、刘跃斌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7.[英]哈维·阿姆斯特朗、吉姆·泰勒:《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刘乃全、 贾彦利、张学良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8.[美]D.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9.[英]罗伯特·迪金森:《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葛以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0.[德]阿尔弗雷德·赫特纳:《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王兰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1.[荷]S.布雷克曼、H.盖瑞森、C.范·马勒惠克:《地理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文献中心翻译部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2.[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3.[美]理查德·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叶光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04.[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6.[英]戴维·威尔逊、克里斯·盖姆:《英国地方政府(第三版)》,张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7.[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修订版)》,吴坚忠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08.[美]道格拉斯·C.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9.[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0.[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11.[挪威]斯万S.安德森等:《正式进程:欧盟的机构和执行者》,载Svein S. Andersen, Kjell A. Elisassen主编:《欧洲政策制定》,陈寅章等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12.欧洲共同体官方出版局:《欧共体基础法》,苏明忠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113.[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井敏、陈幽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114.[美]乔治·S·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伊佩庄、张雅竹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5.[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王建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6.[美]安·赛德曼、罗伯特·鲍勃、那林·阿比斯卡:《立法学理论与实践》,刘国福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1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8.[美]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19.[英]菲利普·诺顿:《有组织的声音——英国的利益集团》,载蔡定剑主编:《国外公众参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20.[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2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2.[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3.[美]R.庞德:《法律史解释》,曹玉堂、杨知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24.[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3月版,
    125.[美]迈克尔·瑞斯曼:《看不见的法律》,高忠义、杨婉苓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26.[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1.陈昊天:《战后日本区域开发与法律支撑体系》,载《现代日本经济》2007年第4期;
    2.陈金涛、张传锋:《大图们江区域各国法律的冲突与协调》,载《行政与法》2007年第4期;
    3.丁祖年:《关于我国地区间立法协作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人大研究》2008 年第1期;
    4.王春业:《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法制协调新模式》,载《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5.解国华:《区域发展的立法模式研究》,载《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6.程彬:《长三角地区区域行政立法研究》,载《法治论丛》2008年第5期;
    7.赵越、高岩:《法治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立法会议刍议》,载《沈阳干部学刊》2009年第1期;
    8.胡健:《区域立法协调的法治示范意义》,载《政府法制》2006年9月(上);
    9.王子正:《东北地区立法协调机制研究》,载《辽宁法治研究》2006年第3期;
    10.朝阳:《东北三省立法协作:创新之举》,载《东北之窗》2006年第15期;
    11.王腊生:《地方立法协作重大问题探讨》,载《法治论丛》2008年第3期;
    12.叶必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3.宣文俊:《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思考》,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4.赵如松:《长三角两省一市立法协调问题研究》,载《法治论丛》2007年第6期;
    15.杜建明:《比较视野下的法学研究方法》,载《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3期;
    16.谢晖:《论规范分析方法》,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17.邱昭继:《法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方法》,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8.陈振光、宋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与协调》,载《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第5期;
    19.陈丹:《我国区域法制协调发展的若干宪法问题思考》,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4期;
    20.石佑启、杨治坤:《试论中部地区法制协调机制的构建》,载《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
    21.王春业:《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法制协调新模式》,载《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
    22.丁祖年:《关于我国地区间立法协作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1期;
    23.叶依广:《长三角政府协调:关于机制与机构的争论及对策》,载《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第7期;
    24.刘水林:《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些法律问题的探讨》,载《经济法论坛》2005年版第3卷;
    25.陈光:《论我国区域立法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6.顾兆农:《围绕“世博经济”推进八方面合作长三角市长会议今召开》,载《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3年08月15日第1版;
    27.谢罡:《欧盟法中的指令》,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7月日第B04版;
    28.王鹤:《评欧洲共同体的辅助性原则》,载《欧洲》1993年第2期,第21页。
    29.史国普:《“超国家法”与“国家法”——欧盟法与欧盟成员国国内法的关系》,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0.高国力:《美国区域和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做法和对我国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启示》,载《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11期;
    31.吕志奎:《州际协议:美国的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机制》,载《学术研究》2009年第5期;
    32.刘彩虹:《区域委员会:美国大都市区治理体制研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
    33.张军旗:《主权让渡的法律涵义三辨》,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1期;
    34.储亚萍:《论政府“做精明买主”的重要性——评唐纳德·凯特尔的<权力共享:公共治理与私人市场>》,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5.黄正柏:《权力的让渡和主权的坚持:略析欧洲一体化中的“主权让渡”》,载《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
    36.汪全胜:《试论建构我国的立法准备制度》,载《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7.刘君德、舒庆:《中国区域经济的新视角——行政区经济》,载《改革与战略》1996年第5期;
    38.汪全胜:《立法规划新论》,载《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11页。
    39.汪全胜:《试论立法论证》,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16页。
    40.董桂青:《北京“立法论证”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12月22日第A03版;
    41.刘建飞、刘启云、朱艳圣编著:《英国议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2.刘君德:《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0期;
    43.饶世权、饶艾:《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概念、主体与价值》,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4.蔡宝瑞:《立法:倾听公众的高见》,载《上海人大月刊》2002年第5期;
    45.朱久伟:《论公民立法参与制度的原则与地位》,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46.李建强、石东坡:《法律起草刍议》,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47.丁汀:《招标多方起草起草法案从公权力源头体现了民主》,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6期;
    48.于兆波:《论立法决策与立法起草的法治定位》,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9.林纯青:《地方立法应建立多方参与的联合起草机制》,载《人民政坛》2010年第6期;
    50.王成保:《起草者中立折射民主立法的价值导向》,载《公民导刊》2007年第6期;
    51.周家修:《法无中立,何来起草者中立之说?》,载《公民导刊》2007年第6期;
    52.周旺生:《论法案起草的过程和十大步骤》,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
    53.刘广明:《京津冀:区际生态补偿促进区域间协调》,载《环境经济》2007年第12期;
    54.李淳燕、杨复兴、李为华:《构建成果共享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体制》,载《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第6期;
    55.张文雅:《我国区域旅游利益相关者合作机制探讨》,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56.王健:《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及管理体制创新》,载《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1期;
    57.汪全胜:《“上位法优于下位法”适用规则刍议》,载《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
    58.汪全胜:《“特别法”与“一般法”之关系及适用问题探讨》,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59.张志铭:《关于中国法律解释体制的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60.刘秀:《论刑法立法解释的不必要——以法律的不确定性为视角》,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6期;
    61.陈斯喜:《论立法解释制度的是与非及其他》,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3期;
    62.陈光:《论法官认知中民间规范的影响及其规制》,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63.于语和、戚阳阳:《国家法与民间法互动之反思》,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4.刘作翔:《具体的民间法——一个法律社会学视野的考察》,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65.黄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66.许安标:《立法后评估初探》,载《中国人大》2007年第8期;
    67.张禹:《立法后评估主体制度刍议——以地方行政立法后评估为范本》,载《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68.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69.陈珺珺:《论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之构设》,载《兰州学刊》2006年第11期;
    70.汪全胜:《日本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中州学刊》2009年第5期;
    71.汪全胜:《立法后评估标准的探讨》,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72.戚功:《论“回应”范式》,载《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
    73.俞荣根:《立法后评估: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载《公民导刊》2010年第4期;
    74.董映霞、任刚军:《地方政府立法质量标准探析》,载《政府法制》2005年第6期(上);
    75.李建、张威、王文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载《中国劳动》2007年第5期。
    1.《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立法工作计划》,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npc/xinwen/syxw/2009-07/03/content_1509248.htm(访问日期:2009年7月13日);
    2.参见《中华民国1946年宪法》:http://www.globalcon.cn/Asia/China/text/20080818/112054.shtml(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2日)。
    3.《环渤海地区建刑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http://www.legaldaily.com.cn/misc/2006-10/16/content_430156.htm(2009年12月10日)
    4.《环渤海区域5省市签署框架协议将展开政府法制大协作》,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http://www.legaldaily.com.cn/0801/2009-12/05/content_1192323.htm(2009年12月10日)
    5.《今年9部新法提交审议<珠三角纲要>实施将立法》,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0-01/27/content_6816047.htm(2010年1月28日)
    6.《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合作协议》,资料来源:http://www.pprd.org.cn/ziliao/zhengce/qt/200701/t2007116_13859.htm(访问日期:2010年6月19日)
    7.《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联席会议召开》,文章来源:http://www.pprd.org.cn/news/dongtai/201006/t20100610_97620.htm(访问日 期:2010年6月17日)
    8.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http://www.pprd.org.cn/ziliao/zhengce/qt/201007/t20100715_104996.htm(访问日期:2010年7月2日)
    9.《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就《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市民意见》,信息来源:山东人大信息网http://www.sdrd.gov.cn/shownews.asp?id=9134(访问日期:2010年6月28日);
    10.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http://www.pprd.org.cn/ziliao/zhengce/cytz/200608/t20060803_10268.htm(访问日期:2010年7月3日)
    1. Karl J. Holsti, International Politic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5th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1988;
    2. Draft Treaty establishing a Constitution for Europe, as submitted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 in Rome, Brussels,18 July 2003;
    3. Rosenau, J. N.,1992, "Governance,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in J. N. Rosenuar and E. Czempiel, eds.,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Neill Nugent,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Duke University Press,1989;
    5. Zimmermann, Frederick L., and Wendell, Mitchell. The law and Use of Interstate Compacts. Lexington, KY:The Council of State Governments, 1976;
    6. Howard W. Hallman. Small and Large Together:Governing the Metropolis. Ber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 Inc.1977;
    7. Shah M. Tarzi, The Role of Norms and Regimes in World Affairs:A Grotian Perspective,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ⅩⅣ, No.3, December 1998;
    8. Maxey, Chester. The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Metropolitan Communities. National Municipal Review,1922,11(8);
    9. Reed, Thomas H. The Region, a New Governmental Unit. National Municipal Review,1925,14(7);
    10. H. D Lasswell and Kaplan, Power and Society, N. Y.:Mc GrawHill Book Co.,1963; The Treaty of Lisbon:an impact assessment. European Union Committee 10th Report of Session 2007-08, Pubilished by the Authority of the House of Lords; Guide to Regional Service Arrangements and Service Reviews;
    11. Regional Service Reviews:An Introduction;
    12. Tools of the Trade:Part of the Municipal Act Reform Initiative of British Columbia;
    13. Alevtina Lesniakova. Regional Legislation in Russia:The Saratov Mode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