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中国美学学科形成以及其中所包含的重要思想论域。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首先,返溯中西交流史的起点,以确立此后讨论的必要知识和思想的背景:其次,尽力搜罗与现代中国美学形成有关的文本,注意考察学科关键术语和理论的起源和变化;其三,注意考察美学学科创生的制度性要素以及其历史变化;其四,对与现代中国美学思想相关的重要论域(科学主义、宗教、道德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等)进行比较性研究。
     本论文坚持以下的途径和方法:注重文献资料的积累,注重从原始资料出发展开论述;坚持以历史分析为起点,在此基础上建立逻辑分析的理路;关注相关学科之成果,开阔研究视野:围绕问题为中心展开探讨,以求展示历史和思想本身的连续性。
     希望达到以下的目标:梳理中国现代美学史基本文献,并拟编写相关文献汇编;研讨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形成之历史,以补学界原有研究之缺;探究中国古典美学之现代转向,及其与西方美学思想之会通:揭示中国现代美学史之中审美与宗教、科学、道德之复杂关系;反思美学与当下生活之关系,重塑美学之现世关怀。
This thesis mainly research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 discipline and important thought scope involved. It develops as below: First, trace back to the starting point of history of China-West communication and establish the background of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thoughts discussed afterwards. Secondly,collect the texts rela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as far as possibl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origin and change of key words and theory of this discipline.Thirdly,focus on institutional factor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discipline and its historical change.Fourthly, mak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important scope relating to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 thoughts such as scientificism, religion,morals and Marxism.
     This thesis insists on the following routes and methods: Lay stres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from which make this research. Establish the route of logic analysis on the base of historical analysis.Put an eye on the accomplishments of the discipline concerned in order to expand the field of vision. Make research centering on the issues to reveal the continuity of history and thoughts itself.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acquire the following results:Sort out the basic documents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 history and compile them. Research the formation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 discipline in order to make up a deficiency of the current Academy. Probe into the modern rever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 and the communication to western aesthetic thoughts.Reveal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 between aesthetics and religion ,science, morals in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 history. Rethink the relation between aesthetics and the present life which aesthetics should have paid serious attention to.
引文
1[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伍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41页。
    2[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伍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41页。
    3 柯文指出:“倘想正确理解19、20世纪的中国历史,必须不仅把此段历史视为外部势力的产物,而且也应视之为帝制时代最后数百年出现的内部演变的产物。”从而提出“在中国发现历史”的理论。见[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页。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27页。
    1 《白虎通义·辟雍篇》,转自[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页。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27页。
    3 海德格尔在希腊语的词源中也发现了这种“教”与“学”结合的例证:“按其构成讲,‘数学因素'(das Mathematische)一词来自希腊语ta mathemata,其意为可学的东西,因而同时也有可教的东西之意;mathanein意为学,mathesis意为教,这个教并且具有双重含义:研究和学习之教,教给学说之教。在这里,教和学含有宽广的同时也是本质性的意义,而不是后来那中狭窄的被滥用了的学校和学究意义上的。”[德]海德格尔:《现代科学、形而上学和数学》,[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850页。
    4[汉]班固著:《汉书·霍光传赞》,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967页。
    5 朱维铮著:《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题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正文前第3页。
    6 朱维铮著:《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题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正文前第3页。
    7“历史表明,自从儒术独尊以后,中世纪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学,便以学随术变为主导取向。”朱维铮:《简说中世纪中国经学史》,见氏著:《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经学是中世纪中国的统治学说,倘说自汉至清的经学史有‘一以贯之'的传统的话,那就只能是‘学随术变'的传统。”朱维铮:《晚清的经今文学》,见前引书第165页。
    8 傅斯年:《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见氏著:《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0-194页。也可在一些对现代学术特征的概括中对比看出中国传统学术之特点。可参见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朱汉国:《创建新范式:五四时期学术转型的特征及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黄兴涛、胡文生:《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整体萌发-兼谈清末民初学术转型的内涵和动力问题》,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近代中国研究集刊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1 见拙文《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学术略论》,《中国学研究》,第八辑。
    2 金耀基著:《金耀基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页。
    3 严复:《救亡决论》,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8页。
    4[德]彼得·克劳斯·哈特曼(Peter C.Hartmann)著,谷裕译:《耶稣会简史》“前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正文前第3页。
    5[德]彼得·克劳斯·哈特曼著,谷裕译:《耶稣会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6[德]彼得·克劳斯·哈特曼著,谷裕译:《耶稣会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64、69页。
    1 沙姆韦、梅瑟-达维多:《学科规训制度导论》,[美]华勒斯坦(Wallerstein,I.)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页。
    2 Kristeller,Paul Oskar 1951“The Modern System of the Arts: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Ⅰ)”,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12(4):pp.496-527.转引自沙姆韦、梅瑟-达维多:《学科规训制度导论》,[美]华勒斯坦(Wallerstein,I.)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页。
    3[美]华勒斯坦等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3页。
    4[美]华勒斯坦等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6-7页。
    5[美]华勒斯坦等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31-32页。
    1 陈黻宸:《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75页。
    2 转引自刘小枫:《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之间的个体学术》,刘小枫著:《拣尽寒枝》(增订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6页。
    3 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文集九卷。
    4 左玉河著:《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页。
    5 刘国钧:《中国图书分类法导言》,《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第55页。
    6 傅斯年:《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见氏著:《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5页。
    1[德]卜松山著,刘慧儒、张国刚等译:《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6页。
    2[德]沃尔夫冈·顾彬著,王祖哲译:《审美意识在中国的兴起》,《中国美学》(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1页。
    3 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4 郑元者:《20世纪中国美学:边际化及发展策略漫议》,氏著:《美学与艺术人类学论集》,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年,第2页。
    5[德]卜松山著,刘慧儒、张国刚等译:《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4页。
    1[英]E·霍布斯鲍姆、[英]T·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页。
    2 金耀基:《中国的二十一世纪的想像》,《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号,第6页。
    3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11页。
    4 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论对丁“一般思想史”之认识》,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又参考刘禾著:《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324页。
    5 借用葛兆光的说法。参见葛兆光:《穿一件尺寸不和的衣衫-关于中国哲学和儒教定义的争论》,《开放时代》,2001年11月号。
    1 弗朗索瓦·朱利安、蒂埃里·扎尔科内著,李红霞译:《“作为哲学研究工具的中国”-弗朗索瓦·朱利安与蒂埃里·扎尔科内谈话》,《第欧根尼》(中文版)2005年第1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
    2[德]卜松山著,刘慧儒、张国刚等译:《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4页。
    3[德]沃尔夫冈·顾彬著,王祖哲译:《审美意识在中国的兴起》,《中国美学》(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1页。
    4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近代中国研究集刊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5[美]巫鸿著,郑岩、王睿编,郑岩等译:《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序”, 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8页。
    1 关于1956年的“美学大讨论”,可参见钱念孙著:《朱光潜与中西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2 关于1980年代“美学热”的概要述评,参见朱立元:《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研究一瞥》,收入《美的感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37-344页。
    3 蒋孔阳语。见陈伟著:《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蒋孔阳“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页。
    4 卢善庆著:《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5 聂振斌著:《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6 朱立元著:《美的感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3页。
    7 陈伟著:《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8 陈望衡著:《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9 汝信、王德胜主编:《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 汝信、王德胜主编:“20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丛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包括: 戴阿宝、李世涛著:《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辩》、袁济喜著:《承续与超越:20世纪中国美学与传统》、彭锋著:《引进与变异:西方美学在中国》、谭好哲、刘彦顺等著:《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马驰著:《艰难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王德胜等著:《创世之音:中国美学1900-1949》、薛富兴著:《分化与突围:中国美学1949-2000》等。
    1 阎国忠主编:“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丛书”,包括:阎国忠著:《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牛宏宝、张法、吴琼、吴伟著:《汉语语境中的西方美学》、陈文忠著:《美学领域中的中国学人》、邢建昌、姜文振著:《文艺美学的现代性建构》、张博颖、徐恒醇著:《中国技术美学之诞生》、杨平著:《多维视野中的美育》等。
    2 邹华著:《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章启群著:《百年中国美学史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5 敏泽著:《中国美学思想史》,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6 王振复著:《中国美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7 陈望衡著:《中国美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8 蒋红、张唤民、王又如编著:《中国现代美学论著译著提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9 胡经之编:《中国现代美学丛编(1919-1949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 俞玉滋、张援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俞玉滋、张援编:《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 王佩雄、黄河清选编:《教育学文集·美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4 章咸、张援编:《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5 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6 高平叔编:《蔡元培美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7 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若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
    8 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9 刘刚强编:《王国维美论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 佛雏著:《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1 郎绍君、水天中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12 赵志钧编:《黄宾虹美术文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13 林文霞编:《倪贻德美术论集》,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
    14 丰陈宝、丰一吟、丰元草编:《丰子恺文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
    15 周积寅编:《俞剑华美术论文选》,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
    16 朱金楼、袁志煌编:《刘海粟艺术文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17 叶宗鎬选编:《傅抱石美术文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年。
    18 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
    1 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四卷),北京:现代出版社,1999年。
    2 聂振斌著:《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
    3 佛雏著:《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4 卢善庆著:《王国维文艺美学观》,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5 周锡山著:《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 张本楠著:《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7 陈元晖著:《王国维与叔本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8 叶嘉莹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9 王攸欣著:《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10 聂振斌著:《蔡元培及其美学思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 金雅著:《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2 吴予敏著:《美学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 张辉著:《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 杨平著:《康德与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
    2 姚全兴著:《中国现代美育思想述评》,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3 杜卫著:《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 杨平著:《多维视野中的美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5 谭好哲、刘彦顺等著:《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 孙世哲著:《蔡元培鲁迅的美育思想》,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
    7 聂振斌著:《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8 邱明正、于文杰撰:《中华文化通志·美育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9[英]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著,陈瑞林译:《东两方美术的交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
    10[日]关卫著,熊得山译:《西方美术东渐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11 潘耀昌编著:《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12 陈瑞林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 李超著:《中国早期油画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
    1 李超著:《中国现代油画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2 李心峰主编:《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
    3 陈振濂著:《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年。
    4 郑工著:《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
    5 李超著:《上海油画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
    6 黄可著:《上海美术史札记》,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7 关于中国现代学科建立研究的简要情况,可参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近代中国研究集刊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
    8 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黄兴涛:《清代西方美学观念和知识在华传播考论》,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9 刘悦笛:《美学的传入与本土创建的历史》,《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
    1 参考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近代中国研究集刊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2[美]任达(Douglas R.Reynolds)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193页。
    3 参考陈启伟:《“哲学”译名考》,《哲学译丛》,2001年第1期。
    4 艾儒略:《西学凡》,《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21-60页。
    5 《六合丛谈》,1卷3号。见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557页。
    6 王尔敏:《近代中国思想研究及其问题之发掘》,见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35页。
    1 参考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25页。
    2 王尔敏:《近代中国思想研究及其问题之发掘》,见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36页。
    3[美]华勒斯坦(Wallerstein,I.)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213-214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75页。
    2 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美学问题只能产生在苏格拉底之后。事实上,美学问题正是和柏拉图一起产生的,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对艺术做过真正伟大否定的人,对此,在理念的历史中,是有文献可查的。-艺术,摹仿,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事实呢?它属于人们心灵中哲学和德行所在的崇高部分呢,还是和感官快感、兽欲一起骚动于心灵中的卑俗部分呢?-柏拉图的这个发问第一次提出了美学问题。”“柏拉图因此获得了美学之父的美名。”[意]贝尼季托·克罗齐著,王天清译,袁华清校:《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8页。
    3 克罗齐转述一些批评家的说法:“鲍姆加登取得了这门新科学之父-不是义父而是亲父-的称号。”[意]克罗齐著,王天清译:《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8页。
    1[意]克罗齐著,王天清译:《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页。
    2[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3 鲍姆加登:《诗的感想-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1735),缪灵珠译,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4 鲍姆加登:《诗的感想-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1735),缪灵珠译,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5 鲍姆加登:《诗的感想-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1735),缪灵珠译,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3页。
    6[德]鲍姆嘉藤著,简明、王旭晓译:《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1[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2[德]文德尔班著,罗达仁译:《哲学史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643页。
    3[意]贝尼季托·克罗齐著,王天清译,袁华清校:《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1页。
    4 莱布尼茨:《形而上学序论》。转引自范明生著:《十七十八世纪美学》(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778页。
    5[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21页。
    6[美]凯·埃·吉尔伯特、[联邦德国]赫·库恩著,夏乾丰译:《美学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301页。
    7[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18页。
    1 范明生著:《十七十八世纪美学》(蒋孔阳、朱立元主编:《两方美学通史》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791页。
    2[德]鲍姆伽通著,李醒尘译,朱立人校对:《美学》,收入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3 鲍姆加登:《诗的感想-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1735),缪灵珠译,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2-123页。
    4 鲍姆加登:《诗的感想-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1735),缪灵珠译,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5[德]鲍姆伽通著,李醒尘译,朱立人校对:《美学》,收入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1[德]鲍姆伽通著,李醒尘译,朱立人校对:《美学》,收入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2[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郊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28页。
    3[意]贝尼季托·克罗齐著,王天清译,袁华清校:《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62页。
    4[德]文德尔班著,罗达仁译:《哲学史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666-667页。
    1 《斐德罗篇》,246E,[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0页。
    2[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页。
    3[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页。
    4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25b26,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46页。
    5[德]E·策勒尔著,翁绍军译,贺仁麟校:《古希腊哲学史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180页。
    6[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33页注释1。
    7[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版,第129页。
    8[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页。
    1[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7页。
    2[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葛力译:《两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7-8页。
    3[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4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80页。
    1[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2[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267页。
    3 《国家篇》,597B-598C,[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15-617页。
    4[意]贝尼季托·克罗齐著,王天清译,袁华清校:《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页。
    5[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6 范明生在《古希腊罗马美学》中对于美、善两个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情况作了一个长注,对于我们理解这两个范畴有一些参考价值。“美、善两个范畴的关系,我们不只一次提到古希腊哲学家,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往往是交织着使用的,甚至在同义词的意义上使用的。就柏拉图而言,在早期苏格拉底学派对话中,有时将美看得高于善,在《大希庇亚篇》中将美看作是善的原因:‘美是善的原因,善就是美所产生的。……我们的结论应该是:美是善的父亲。'在《会饮篇》中,将美和善看作是相同的:‘善的东西既然同时也是美的',‘善替代美'。在《国家篇》中又有了变化,善的地位上升了,强调‘善为美的标准'。将善理念看作是最高的:‘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善是‘所有实在中最明亮的'。但就是在这同一篇对话中,有时依然将美和善在同义词意义上交替使用的:‘或者懂得别的一切而不懂得美者和善者,这有什么益处呢?'反倒是亚里士多德,在不同时期的著作(如前面谈到过的《动物的构造》、《动物的运动》、《形而上学》第十二卷)中,始终如一地将‘善'和‘美'作为同义词交替、交错地使用着。即便是在《形而上学》第五卷中,也是将‘美'和‘善'在同义上使用的:‘在许多情况下,善和美是认识和运动的本原。”'范明生著:《古希腊罗马美学》(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一卷),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29页。
    1 凯尔德:《希腊哲学家中神学的演化》,转引自范明生著:《古希腊罗马美学》(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898页。
    2[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2页。
    3 《九章集》,第6集第7章第32节。转引自范明生著:《古希腊罗马美学》(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924页。
    4 《九章集》,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7页。
    5 《九章集》,第1集第6章第6节。转引自范明生著:《古希腊罗马美学》(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927页。朱光潜的译文是:“无宁说,真实就是美,与真实对立的东西就是丑。丑就是原始的恶。正如真实界就是善的东西和美的东西,或则说就是善与美。”《九章集》,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8页。
    6 陆扬著:《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0页。
    1 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页。
    2[美]科林·布朗著,查常平译:《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4页。
    3 陆扬著:《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17页。
    4 阿奎那:《反异教大全》,转引自陆扬著:《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59页。
    5[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63页。
    6[美]理查德·塔纳斯著,吴象婴、晏可佳、张广勇译:《西方思想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302页。
    7[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6页。
    1 G·朗松:《笛卡尔哲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转引自[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5页。
    2 文德尔班说:笛卡尔“总结了他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运动,用伽利略研究的丰富内容充实经院哲学的概念体系,从而重新建立了理性主义。”[德]文德尔班著,罗达仁译:《哲学史教程》(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514页。
    3[美]凯·埃·吉尔伯特、[联邦德国]赫·库恩著,夏乾丰译:《美学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282页。
    4[法]布瓦洛著,任典译:《诗的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4页。
    5[意]克罗齐著,王天清译:《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72页。
    6 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朱光潜全集》(第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82页。
    1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见[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页。
    2 详见王德峰著:《哲学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4-171页。
    3[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56页。
    4[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85页。
    5[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85页。
    6[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1页。
    1 狄德罗:《关于<私生子>的谈话》,《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0页。
    2[苏]B·巴赫穆茨基:《狄德罗的美学》,陈粲、郭家申编选:《西欧美学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57页。
    3[苏]B·巴赫穆茨基:《狄德罗的美学》,陈燊、郭家申编选:《西欧美学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57页。
    4[法]狄德罗著,[美]斯·坚吉尔英译,梁从诫中译:《狄德罗的<百科全书>》,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卷首第7页。
    5[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5页。
    6[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10页。
    7[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6页。
    1 转述自周宪著:《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21页。
    2[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16页。
    3[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5页。
    4[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5页。
    5[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5页。
    6[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5-256页。
    7[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6页。
    1 鲍姆加登:《诗的感想-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1735),缪灵珠译,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3页。
    2 鲍姆加登:《诗的感想-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1735),缪灵珠译,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5页。
    3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1页。
    4 王德峰著:《哲学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9页。
    1[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267页。
    2[德]E·策勒尔著,翁绍军译,贺仁麟校:《古希腊哲学史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6页。
    3 王德峰著:《哲学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3页。
    4[德]尼采著,周国平编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60页。
    5[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50页。
    6[德]尼采著,张念东、凌素心译:《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3页。
    7[德]尼采著,周国平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70页。
    1[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38页。
    2 转引自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21页。
    3 《斐多篇》,100C-D。[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9一110页。
    4[德]E·策勒尔著,翁绍军译,贺仁麟校:《古希腊哲学史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179页。
    5 《国家篇》,607B-D,[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28页。
    6[德]E·策勒尔著,翁绍军译,贺仁麟校:《古希腊哲学史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178页。
    7 梯利:“亚里士多德接受了他老师的唯心主义和目的论的前提:宇宙是一个理想的世界,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的整体,一个永恒不变的理念或形式的体系。这是事物终极的本质和原因,是使事物所以成为现在那种样子的指导力量或目的。”[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82页。策勒尔:“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出发,并且与柏拉图及苏格拉底一样怀疑,如果不从特殊中导出一般,也就是不形成概念的话,认识是否可能。”[德]E·策勒尔著,翁绍军译,贺仁麟校:《古希腊哲学史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179页。
    1 转引自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20页。
    2 见刘放桐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7-49页。
    3[德]黑格尔著,长河译:《宗教哲学讲座导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5页。
    4 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23页。
    5 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28页。
    6[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319页。
    1[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83-284页。
    2 洛克:《人类理智论》,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50页。
    3 王德峰著:《哲学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9页。
    4[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5[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5页。
    6[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9页。
    7[德]鲍姆伽通著,李醒尘译,朱立人校对:《美学》,收入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1[德]鲍姆伽通著,李醒尘译,朱立人校对:《美学》,收入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2 鲍姆加登:《诗的感想-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1735),缪灵珠译,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2页。
    3[德]鲍姆伽通著,李醒尘译,朱立人校对:《美学》,收入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4[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35页。
    5[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7页。
    6[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1[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2 《高尔吉亚篇》,465A,[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1页。
    3 《伊安篇》,533E-534A,[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4页。
    4[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7-298页。
    5[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59-60页。
    1[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2[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3[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4[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0-23页。
    1[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2[意]克罗齐著,王天清译:《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00页。
    3 转引自周宪:《艺术自主性:一个审美现代性问题》,《中国美学》(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页。
    4[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前言”第1页。
    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1页。
    1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见[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页。
    2 陈嘉明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21页。
    3[德]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前言”第9页。
    1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8-9页。
    2 “新教传教士们继承了17和18世纪耶稣会传教士的传统,在19世纪激起了一些比较勤奋和目光敏锐的文人对现代科学基础知识的兴趣,这些基础知识曾对西方的发展做出过贡献。”[意]白佐良、马西尼著,萧晓玲、白玉岜译:《意大利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45-246页。较为详细的论述亦可参考章清:《“中体西用”论与中西学术交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近代中国研究集刊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11页。
    3 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页。
    4 孙尚杨著:《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第7页。
    1 秦家懿、孔汉思著,吴华译:《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第197-220页。
    2 秦家懿、孔汉思著,吴华译:《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第202页。
    3[日]柯毅霖著,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晚明基督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5页。
    4[日]柯毅霖著,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晚明基督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6页。
    5[日]柯毅霖著,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晚明基督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2页。
    1[日]柯毅霖著,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晚明基督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1页。
    2 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53页。
    3 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导言》,见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4[法]谢和耐著:《中欧交流中的时空、科学和宗教》,见氏著,耿异译:《中国与基督教》(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94页。
    5[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与基督教》(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40页。
    6 朱维铮称之为“目的与手段的倒错”。见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导言》,见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1 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2 一种观点认为传教士传播的自然科学属于中世纪范畴,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起了阻碍的作用,另一种观点则相反。前者以席文、何兆武等人为代表,后者以朱维铮等人的观点为代表。可参见何兆武著:《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见氏著:《历史理性的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朱维铮著:《十八世纪的汉学与西学》,见氏著《走出中世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综述性文字可见:[日]山田庆儿:《近代科学的形成与东渐》,《科学史译丛》1984年第2期;徐海松著:《清初士人与西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8-12页。
    3 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页。
    4[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50页。
    5[美]科林·布朗著,查常平译:《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4页。
    6[美]科林·布朗著,查常平译:《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8页。
    1[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渠东校:《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9页。[德]彼得·克劳斯·哈特曼著,谷裕译:《耶稣会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2 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43页。
    3 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页。
    4 关于《天学实义》的刊刻时间,存在不同说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称此书“一五九五年初刻于南昌,一六○一年校正重刻于北京”。见[法]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1页。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亦认为是书初版于1595年,并于1601、1603年再版。见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成于万历癸卯”,即1603年。另有对于此书成书时间的多种说法,朱维铮对此有详细考证,并称此书“由编撰到刊印,是个很长的过程”。见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5 冯应京:《天主实义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7页。
    6 参考陈启伟:《“哲学”译名考》,《哲学译丛》,2001年第1期。
    1 关于各科之本义,可见徐宗泽的介绍。《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称:艾儒略的《西学凡》,“是一本欧西大学所授各科之课程纲要也,其科目大要分六科:一为文科,谓之勒铎理加,即拉丁Rethorica之译音;一为理科,谓之斐录所费亚,即Philosophia之译音,哲学也;一医科,谓之默第济纳,即Medcina之译音;一为法科,谓之勒义斯,即Leges之译音:一为教科,谓之加诺搦斯,即Canones(即教会法典学,引者注)之译音:一为道科,谓之陡录日亚,即Cheologia (为Theologia之误,即天学、神学。引者注)之译音。”见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2 艾儒略:《西学凡》,《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31页。
    2 艾儒略:《西学凡》,《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36页。
    3 艾儒略:《西学凡》,《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28、30页。
    4 艾儒略:《西学凡》,《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31页。
    5 艾儒略:《西学凡》,《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34页。
    1 艾儒略:《西学凡》,《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36-37页。
    2 陆扬著:《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页。
    3 见方豪著:《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110页。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64-165页。
    4 许胥臣:《西学凡引》,《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21-22页。
    5 学分六科的说法在当时传教士著述中时有出现,更是加深了中国学人的印象。如利类思《<超性学要>自序》曰:“大西之学凡六科,惟道科为最贵且要”利类思:《<超性学要>自序》,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6 徐维则:《增版东西学书录》,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61页。
    1 拉丁语Lagica音译,即逻辑学。
    2 拉丁语Physica音译,即自然科学。
    3 拉丁语Metaphysica音译,即形而上学。
    4 拉丁语Philosophia音译,即哲学。
    5 艾儒略:《职方外纪》,《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360-1361页。亦见于[意]艾儒略原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9页。
    6 蘭崙,指伦敦。
    7[清]梁廷枏撰,骆驿、刘骁点校:《海国四说》,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59页。
    8 钱存训著,戴文伯译:《近世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文献》,1986年第2期,第178-179页。
    9 《灵言蠡勺》,见于《天学初函》,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斐禄答问》,转引自陈启伟:《“哲学”译名考》,《哲学译丛》,2001年第1期。
    1 傅沉际译义、李之藻达辞:《名理探》,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页。
    2 陈启伟:《“哲学”译名考》,《哲学译丛》,2001年第1期。陈文对“哲学”诸译名有详细讨论,可参见。
    3 《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共收录著述215种,其中圣书类66种、真教辩护类66种、神哲学类18种、教史类19种、历算类18种、科学类19种、格言类9种。
    4 李天纲指出:“17、18世纪的天主教有严格规定,不准随便翻译《圣经》。当时欧洲各地反对天主教正统的活动,都是从弃置权威的拉丁文本《圣经》,自己解释《圣经》开始的。因此,在罗马天主教内,本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翻译受到严格控制。照教会统一规定,中国的天主教徒也不能直接阅读《圣经》,应该由神父辅导才能接触。”李天纲:《从<名理探>看明末的西书中译》,见氏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64-165页。
    5 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43页。
    6 在最近的研究中,黄兴涛已提示了《灵言蠡勺》“在此期西方神学笼罩下的美学观念传播过程中,较具代表性。”见黄兴涛:《清代西方美学观念和知识在华传播考论》,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59页。
    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杂家类存目二。
    8 陈垣:《重刊<灵言蠡勺>序》,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56页。
    1 马良:《重刊<灵言蠡勺>序》,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57页。
    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言:“亚尼玛者,华言灵性也。”见子部杂家类存目二。“是书论亚尼玛之学,亚尼玛者,拉丁文Anima之译音,其译义为灵魂。”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53页。
    3 毕方济:《<灵言蠡勺>引》,见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127页。
    4 毕方济:《<灵言蠡勺>引》,见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127页。
    5 毕方济:《<灵言蠡勺>引》,见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129-1130页。
    6 “陡斯”,即Deus,译为“神”、“天主”。在天主教东传过程中,围绕如何翻译Deus,曾引发“译名之争”(Tern Question)。具体可参见戚印平:《“Deus”的汉语译词以及相关问题的考察》,见氏著:《远东耶稣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7 毕方济:《<灵言蠡勺>引》,见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130页。
    1 毕方济:《<灵言蠡勺>引》,见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130-1131页。
    2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136页。
    3 傅沉际译义、李之藻达辞:《名理探》(一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3页。
    4 详见李天纲的分析。李天纲:《从<名理探>看明末的西书中译》,见氏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64-172页。
    5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190页。
    6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191页。
    7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191页。
    8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 1191-1192页。
    1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193页。
    2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203页。
    3 参考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3-74页。
    4 《论灵魂》,432a2-8。
    5[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82页。
    1 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3页。
    2[意]贝尼季托·克罗齐著,王天清译,袁华清校:《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9页。
    3 《斐多篇》,100C-D。[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9-110页。
    4 《九章集》,第6集第7章第32节。转引自范明生著:《古希腊罗马美学》(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924页。
    5[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周士良译:《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35页。
    6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235页。
    7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238页。
    1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239页。
    2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245页。
    3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266页。
    4 陈惠民(Arthur H.Chen):《耶稣会透视法贯通东西方》,《文化杂志》,1994年第2辑。转引自顾卫民著:《基督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26-127页。
    5[日]柯毅霖著,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晚明基督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3、255页。
    6[日]柯毅霖著,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晚明基督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3、245页。
    1 向达:《明清之际中国美术所受西洋之影响》,《东方杂志》,第27卷,第1号,1930年。见氏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 莫小也:《利玛窦与基督教艺术的入华》,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第二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6-21页。
    3 利玛窦:《上大明皇帝贡献土物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2页。
    4 顾起元著:《客座赘语》,卷六利玛窦条,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8页。转引自潘耀昌编著:《中国进现代美术教育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6页。
    5 潘耀昌编著:《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6页。
    6 姜绍书:《无声诗史》,见《中国书画全书》(第4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第830、876页。转引自陈瑞林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7 姜绍书:《无声诗史》,转引自潘耀昌编著:《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1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四,北京:北京出版社,1963年,第7页。转引自陈瑞林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2 关卫在《西方美术东渐史》中提到许多这样的传说。[日]关卫著,熊得山译:《西方美术东渐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30-231页。中国材料中也有不少此类记述。
    3 关于外销画的研究可参考江滢河著:《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 转引自李超著:《中国油画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18页。
    5 顾起元著:《客座赘语》,卷六利玛窦条,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8页。转引自潘耀昌编著:《中国进现代美术教育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6页。
    6 方豪著:《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541页。
    7 顾卫民著:《基督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93页。
    8 吴历(1632-1718):中国清代画家。原名启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早年思想倾向佛教,以后改而信仰天主教,入教后教名西满。曾随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神父南下到达 澳门,拟赴欧洲修道,后未能成行。晚年为天主教耶稣会修士,在上海、嘉定一带传教。吴历是清初著名山水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与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恽寿平齐名,合称“四王吴恽”,或“清初六家”。见[英]M·苏立文著,陈瑞林译:《东西方美术的交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45页译注。关于吴历及《墨井画跋》的介绍,亦可见谢巍著:《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第463页。
    1[英]M·苏立文著,陈瑞林译:《东西方美术的交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59-60页。
    2 张庚:《国朝画徵录》,见《中国书画全书》(第10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第423页。转引自陈瑞林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3 邹一桂:《小山画谱》,见《中国书画全书》(第14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第701页。转引自陈瑞林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4[法]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822页。
    5 方豪著:《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540页。
    1 方豪著:《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540页。
    2[法]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823页。
    3[英]M·苏立文著,陈瑞林译:《东西方美术的交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4[德]利奇温著,朱杰勤译:《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66页。
    5[德]利奇温著,朱杰勤译:《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29页。
    6 张国刚、吴莉苇著:《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24页。
    1 张国刚、吴莉苇著:《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05-406页。
    2[英]M·苏立文著,陈瑞林译:《东西方美术的交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45页。利玛窦类似的说法还有:“中国人非常喜好绘画,但技术不能与欧洲人相比;至于雕刻与铸工,更不如西方,虽然他们这类东西很多,如他们用石头或青铜做的人物、动物,以及庙里的偶像,佛像前放的庞大的钟盤、香炉等物。他们这类技术不高明的原因,我想是因为与外国毫无接触,以供他们参考。若论中国人的才气与手指之灵巧,不会输给任何民族。”《利玛窦全集》(卷一),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年,第18页。又说:“他们不会画油画,画的东西也没有明暗之别;他们的画都是平板的,毫不生动。雕刻水平很低;我想除了眼睛之外,他们没有别的比例标准;但是尺寸较大的像,眼睛极不可靠。而他们有非常庞大的石像与铜像。”《利玛窦全集》(卷一),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年,第65页。
    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4 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9页。
    5 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8页。
    1 关于中西礼仪之争的研究,参见李天纲著:《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陈垣编:《康熙与罗马史节关系文书》,故宫博物院,1932年版。转见顾卫民著:《中国天主教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60页。
    3[德]彼得·克劳斯·哈特曼(Peter C.Hartmann)著,谷裕译:《耶稣会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1[英]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33页。
    2 《熙朝纪政》,卷六,纪英夷入贡条。
    3 麦沾恩:《中国最早的布道者梁发》,《近代史资料》,1979年第2期。转引自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1页。
    4 熊月之据伟烈亚力《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回忆录》统计整理。详见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2页。书目见该书134-141页。
    5 参见[新加坡]卓南生著:《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1 《儒外寄朋友书》,《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丁酉年四月号。
    2 《儒外寄朋友书》,《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丁酉年四月号。
    3 今译塞涅卡,即Lucius Annaeus Seneca,前4?-公元65年。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戏剧家。曾任尼禄帝大臣,后被迫自尽。宣扬宗教神秘主义,宿命论。
    4 今译普林尼、普里尼,即Plinius,公元23-公元79年。
    5 《经书》,《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丁酉年二月号。
    6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癸巳年六月号“序”。
    7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癸巳年六月号“序”。
    8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癸巳年六月号“序”。
    9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癸巳年九月号“论”。
    1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癸巳年十二月号“叙话”。
    2 《论欧罗巴事情》,《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乙未年。
    3 《中国丛报》,1835年第4卷。转引自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8页。
    4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癸巳年十二月号“叙话”。
    5[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伍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41页。
    6 《经书》,《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丁酉年二月号。
    7 黄时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导言》,见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正文前第23页。
    8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癸巳年十一月号“论”。
    1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癸巳年八月号“论”。
    2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甲午年四月号“煞语”。
    3 《诗》,《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丁酉年正月号。
    4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癸巳年六月号“序”。
    5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癸巳年八月号“煞语”。
    6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癸巳年六月号。
    7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癸巳年六月号“序”。
    8 李天纲称:“‘中国礼仪之争'是近代中西关系上首次高级别的冲突。另外,它是中西双方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单纯的文化冲突。”李天纲著:《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7页。
    1 参考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2 《六合丛谈》,第1卷第1号。
    3 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1[日]八耳俊文著,季仲平译:《在自然神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六合丛谈>的科学传道》,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
    2 《教务杂志》,1858年11月。转引自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3 沈国威持此论,见《<六合丛谈>解题》,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34-35页;但王扬宗认为“《六合丛谈》的停刊也非其办刊方向不为教会所容而致”。王扬宗:《<六合丛谈>所介绍的西方科学知识及其在清末的影响》,见上引书第141页。
    4[日]八耳俊文著,季仲平译:《在自然神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六合丛谈>的科学传道》,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5 转引自[日]八耳俊文著,季仲平译:《在自然神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六合丛谈>的科学传道》,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1 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2 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3 《六合丛谈》,第1卷第1号。
    4 《希腊为西国文学之祖》,《六合丛谈》第1号。
    5 《泰西近事述略》,《六合丛谈》第1号。
    6 《希腊为西国文学之祖》,《六合丛谈》第1号。
    1 《罗马诗人略说》,《六合丛谈》第4号。
    2 《基改罗传》,《六合丛谈》第8号。
    3 《基改罗传》,《六合丛谈》第8号。
    4 《百拉多传》,《六合丛谈》第11号。
    5 《百拉多传》,《六合丛谈》第11号。
    6 《罗马诗人略说》,《六合丛谈》第4号。
    7 《经书》,《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丁酉年二月号。
    8 《罗马诗人略说》,《六合丛谈》第4号。
    9 《希腊诗人略说》,《六合丛谈》第3号。
    10 王扬宗也提到了这一点。王扬宗:《<六合丛谈>所介绍的西方科学知识及其在清末的影响》,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141页。
    1 毕方济:《<灵言蠡勺>引》,见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天学初函》(一),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127页。
    2 周振鹤:《<六合丛谈>的编纂及其词汇》,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171页。
    3 《新年叩贺》,《遐迩贯珍》,1855年第3号。
    4 《希腊诗人略说》,《六合丛谈》第3号。
    5 朱光潜著:《诗论》,见《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3页。
    6 《近日杂报》,《遐迩贯珍》,1853年第5号。
    1 《六合丛谈小引》,《六合丛谈》第1号。
    1 在近现代名人的传记中,这种手法使用的很普遍,如严复、蔡元培、胡适等人的传记中这些描写比比皆是。史华兹在关于严复的论著中指出:“中国传记的惯例是不细述传主儿童时期的细微心理活动。事实上,记述名人的儿童时期通常有一种固定的格式,即先举一些他们令人惊讶的早熟事例,随后就转而叙述他们接受正规教育的严肃问题。不幸,我们手头有关严复童年的大多数材料就是用这种传统方法记述的。”[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2页。
    2 王乃誉著:《王乃誉日记》,转引自赵万里著:《王静安先生年谱》,第22-23页。
    3 罗振玉:《海宁王忠悫公传》,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7页。
    4 《自序》,《静庵文集续编》。
    5 陈守谦:《祭王忠悫公文》:“其时君专力于考据之学,不沾沾于章句,尤不屑就时文绳墨,故癸巳大比,不终场而归,以是知君之无意科名也。”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4页。
    6 王国维:《先太学君行状》。
    7 王国华:《<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页。
    1 《自序》,《静庵文集续编》。
    2 刘烜著:《王国维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9页。
    3 袁英光、刘寅生编著:《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2页。
    4 王乃誉:《王乃誉日记》,转引自袁英光、刘寅生编著:《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页。
    5 王国维:《致许同蔺》,《王国维全集·书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页。
    6 王国维:《致许同蔺》,《王国维全集·书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页。
    7 王国维:《致许同蔺》,《王国维全集·书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页。
    8 罗振玉:《集蓼编》,转引自袁英光、刘寅生编著:《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9 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江南制造局总办林志道禀创办工艺学堂奏请所附的《工艺学堂章程》中提到:“现拟聘日人藤田丰八兼办翻译之事,薪水较西人极廉。”《工艺学堂章程》,见朱有瓛 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70页。1898年江南制造局设立工艺学堂,藤田丰八被聘为学堂译员,专译工艺方面的书籍。为江南制造局译书两种:《造洋漆书》、《颜料篇》。见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1页。
    1 黄孝可《藤田博士小传》:“三十岁在上海,与罗振玉共创东文学社,以日文教授科学,翻译日本新刊书籍,为清末新学勃兴之先驱。其后成名之王国维,即当时东文学社之学生。”转引自袁英光、刘寅生编著:《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2 王国维:《自序》,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41-242页。
    3 狩野直喜:《回忆王静安君》,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341-342页。
    4 《自序》,《静庵文集续编》。
    1 参见佛雏著:《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2 罗振玉:《集蓼编》,转引自佛雏著:《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页。
    3[清]罗振玉撰:《扶桑两月记》,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
    4 《自序》,《静庵文集续编》。
    5 王国维:《自序》,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42页。
    6 此为“中国第一个师范学堂”,见《张季直传》,转引自袁英光、刘寅生编著:《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页。
    7 王乃誉著:《王乃誉日记》,1902年10月15日(九月十四日),转引自袁英光、刘寅生编著:《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8页。
    8 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转引自袁英光、刘寅生编著:《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8页。
    1 袁英光、刘寅生编著:《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页。
    2 王国维:《自序》,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42页。
    1[日]立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译:《教育学》,《教育世界》,第9-11号,1901年10-11月。本年收入上海“教育世界”社所印行的《教育丛书》初集。
    2 徐维则:《增版东西学书录》,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6页。
    3 同时参考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4[日]元良勇次郎著,王国维译:《心理学》,上海:教育世界社出版,1902年。为上海“教育世界”社《哲学丛书初集》之一。
    5 转引自佛雏著:《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6 转引自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1 转引自佛雏著:《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0页。
    2 桑木严翼(1874-1946),日本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学者,文学博士。曾留学德、法、英等国,任日本京都大学哲学教授。著有《哲学概论》(1900)、《康德与现代哲学》(1917)、《西洋哲学史概论》(1931年)、《哲学要义》(1946)等。见佛雏著:《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页。
    3[日]桑木严翼著,王国维译:《哲学概略》,上海:教育世界社出版,1902年。为上海“教育世界”社《哲学丛书初集》之一,该集共收王国维译稿三种,另两种为日本元良勇次郎所著《心理学》、《伦理学》。
    4 佛雏著:《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页。
    1[日]桑木严翼著,王国维译:《哲学概略》,上海:教育世界社出版,1902年。
    2 转引自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3 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教育世界》,第69号,1904年2月。收入《教育丛书》四集。
    4 李心峰主编:《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1 参见高平叔编:《蔡元培年谱长编》(第一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7、64页。
    2 按清科举制度,考中进士经过殿试、朝考后,第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直接分别授职翰林院修撰及编修外,其余一部分选为庶吉士,在庶常馆学习二、三年,期满散馆,应散馆考试。原二甲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原三甲同进士,授职翰林院检讨。再次者,改任各部的主事、中书或各地知县。
    3 《翁文恭公日记》,光绪十八年五月十七日。
    4 吴敬恒:《四十年前之小故事》,重庆《中央日报》,1940年3月24日。
    1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59页。
    2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盖闻过高唐者,效王豹之讴;游睢涣者,学藻缋之采。间自入益部,仰司马杨王遗风,有子胜斐然之志,(注曰:司马相如、杨雄、王褒也。墨子曰:二三子复於子墨子曰:告子胜仁。子墨子曰:未必然也。告子为仁,犹跂以为长,偃以为广,不可久也。论语曰: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故颇奋文辞,异於他日。”《文选》卷四十一。
    3 蔡元培:《复陶溶宣函》(1894年8月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十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页。
    4 蔡元培:《和李慈铭<庭树为风雨所折叹>》(1894年7月2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5页。
    5 文廷式等:《奏请密连英德以御倭人折》(1894年10月7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8页。
    6 蔡元培曾言“未尝参加松筠庵联名主战之宣言”,蔡元培:《自写年谱》(1940年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十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32页。但据高平叔的考证,认为此说是“年久不易确记以及未核阅当时日记所致。”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第一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0页。另见《自写年谱》注62,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十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86页。
    7 蔡元培在《自写年谱》中说:“我那时还没有习西文之决心,推想日文可速成,遂加入刘君馆中,不肯学日语,但学的‘天尔远波'等读法,硬看日文书。”蔡元培:《自写年谱》(1940年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十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35页。
    8 蔡元培:《自写年谱》(1940年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十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32页。
    1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59页。
    2 蔡元培:《挽夫人王昭联》(1900年6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9页。
    3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59页。
    4 蔡元培:《自写年谱》(1940年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十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35页。
    5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59页。
    6 蔡元培:《剡山二戴两书院学约》(1900年2月27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56页。
    1 蔡元培:《学堂教科论》(1901年10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4-337页。
    2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十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92页。
    3 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第一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
    4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5页。
    5 蔡元培译:《哲学要领》(1903年10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九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10页。
    1 蔡元培译:《哲学要领》(1903年10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九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2 关于《法意》的翻译开始于何时,尚有争议。据王蘧常考证是在1902年,见王蘧常著:《严几道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4页。译成时间则为1909年3月7日,严复当日日记有语:“《法意》第七册脱稿。”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490页。《法意》一书在1904年至1909年间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
    3 孟德斯鸠原著,严复译述:《法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卷十九,第4-5页。
    1 孟德斯鸠原著,严复译述:《法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卷十九,第5-6页。
    2 孟德斯鸠原著,严复译述:《法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卷十七,第4页。
    3 严复:《诗庐论》,转引自卢善庆著:《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56页。
    4[英]倭斯弗著,严复译:《美术通诠》(第一篇:《艺术》),《寰球中国学生报》,第3期,1906年10月至11月。此后又在此报上连载了第二篇《文辞》(《寰球中国学生报》,第4期,1907年3 月至4月)和第三篇《古代鉴别》(《寰球中国学生报》,第5、6期,1907年6月)。
    1 严复:《与甥女何纫兰书》(之五),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30页。
    2 严复:《与甥女何纫兰书》(之八),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33页。
    3 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69页。
    4[美]海文著,颜永京译:《心灵学》,益智书局,1889年。颜永京(1839-1898),上海人,字拥经,1848年受洗入基督教,在上海王家码头附近的教会小学读书,1854年随美国教习留学美国,1862年回国,被委为牧师,在武昌等地传教。1878年回上海,任教于圣约翰书院,曾任院长,译有《心灵学》、《肄业要览》等多种西书。海文(1816-1874),美国心理学家,先后在阿姆赫斯特学院和芝加哥神学院任教,原著书名Mental Philosophy,初版于1857年,以后多次重版。颜永京所译为原书的上半部,内容包括心灵学的重要性、论内悟(意识)、论专意(注意)、论专想(概念)、思索(思维)、汇归(综合)、分覆(分析)等。这是近代中国翻译的第一部西方心理学著作,许多译名都是颜永京创造的。以上介绍见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85-486页。
    5 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6 徐维则:《增版东西学书录》,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25页。
    1 徐维则:《增版东西学书录》,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25页。
    2 徐维则:《增版东西学书录》,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3 郑工著:《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76页。
    4 转引自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5 转引自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5页。
    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9页。
    3[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前言”第9页。
    4 许多学者都指出了这一点,如罗岗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14页。
    张辉著:《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86页。
    5 徐维则:《增版东西学书录》,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25页。
    1 王国维:《哲学辨惑》,《教育世界》,第55号,1903年7月。见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2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教育世界》,第56号,1903年8月。见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3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教育世界》,第56号,1903年8月。见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1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5页。
    2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7页。
    3[日]井上圆了著,蔡元培译:《妖怪学讲义录(总论)》(1906年9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九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4页。
    4 张东荪:《文哲月刊发刊词》,《文哲月刊》,第1卷第1期,1935年10月。
    1 蔡元培著:《中学修身教科书》(1912年5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53-154页。
    1 Lobscheid,Wilhelm,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with Punti and Mandarin Pronounciation,Hong Kong:Daily Press Office,1866-1869.
    2 转引自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3 《华英字典》共分三卷:第一卷《字典》,1815年;第二卷《五车韵府》,1819-1820年;第三卷《英汉字典》,1822年。
    4 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PartⅢ,By R.Morrison,1822.
    5 关于花之安的简单介绍见: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400页。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257-261页。
    1 花之安:《德国学校论略》,《西政丛书》本,慎记书庄石印本,1897年。
    2 花之安:《德国学校论略》,《西政丛书》本,慎记书庄石印本,1897年。
    3 徐维则:《增版东西学书录》,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3 郑观应著:《盛世危言》(第一卷),璩鑫圭、童富勇编:《教育思想》(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5页。
    4 转引自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5[德]花之安著:《自西徂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92页。
    1[德]花之安著:《自西徂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92页。
    2[德]花之安著:《自西徂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93页。
    3[德]花之安著:《自西徂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94-195页。
    4[德]花之安著:《自西徂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95页。
    5[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6[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1 转引自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2 郑工著:《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1 康有为:《广译日本书设立京师译书局摺》,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2 康有为:《广译日本书设立京师译书局摺》,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3[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23页。
    1 《劝学篇·游学篇》。
    2 谭汝谦:《中日之间译书事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见[日]实藤惠秀监修,谭汝谦主编,[日]小川博编辑:《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55-57页。
    3 关于留日学生数量有多种说法,以实藤惠秀此说较为确切。[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39页。
    4 李喜所著:《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8-180页。
    5[日]北一辉:《支那革命外史》(1915-1921),转引自[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345页。
    6 转引自[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6页。
    1[日]船山信一:《日本之观念论者》,第36页,转引自朱谦之著:《日本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5页。
    2 西周著:《百学连环》,《西周全集》(第四卷),宗高书房,1980年,第145-146页。
    3 转引自龚颖:《“哲学”、“真理”、“权利”在日本的定译及其他》,《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4 桑木严翼著:《明治的哲学界》,中央公论社,1942年,第12页。转引自陈启伟:《“哲学”译名考》,《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5 西周:《津田真道著<性理论>跋》(1861),《西周全集》(第一卷),宗高书房,1980年,第13页。转引自龚颖:《“哲学”、“真理”、“权利”在日本的定译及其他》,《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希哲学”译名亦见于西周《西洋哲学史讲案片段》诸文。
    6 西周:《致松冈鳞次郎》(1862),《西周全集》(第一卷),宗高书房,1980年,第8页。转引自陈启伟:《“哲学”译名考》,《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7 西周:《开题门》(1870),《西周全集》(第一卷),宗高书房,1980年,第19页。
    8 转引自龚颖:《“哲学”、“真理”、“权利”在日本的定译及其他》,《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1 中村正直:《西学一斑》,《明六杂志》,第12、13号,《明治文化全集》(第十八卷),日本评论社,1927年版。转引自陈启伟:《“哲学”译名考》,《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2 西周著:《百学连环》,《西周全集》(第四卷),宗高书房,1980年,第145页。
    西周著:《生性发蕴》,《西周全集》(第一卷),第31页。转引自陈启伟:《“哲学”译名考》,《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3[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著,马采译:《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第147页。
    4[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著,马采译:《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第148页。
    5 朱谦之著:《日本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3页。
    1[日]西周著:《生性札记》,《西周哲学著作集》,第103页,转引自朱谦之著:《日本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2[日]西周著:《译利学说》,《西周哲学著作集》,第276页,转引自朱谦之著:《日本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3[日]西周著:《生性札记》,《西周哲学著作集》,第84页,转引自朱谦之著:《日本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4[日]西周著:《生性札记》,《西周哲学著作集》,第84页,转引自朱谦之著:《日本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5[日]西周著:《生性札记》,《西周哲学著作集》,第85页,转引自朱谦之著:《日本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6[日]中江兆民:《理学之旨》,《兆民选集》,第94-95页,转引自朱谦之著:《日本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47页。
    1 黄兴涛:《清代西方美学观念和知识在华传播考论》,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 刘悦笛:《美学的传入与本土创建的历史》,《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未删稿:《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的”美学》)
    3[日]青木茂、酒井忠康编:《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7美术),岩波书店,1989年,第403页。转引自李心峰主编:《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6页。
    1 陈振濂著:《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2 陈振濂著:《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3[日]青木茂、酒井忠康编:《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7美术),岩波书店,1989年,第403页。转引自李心峰主编:《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7页。
    4 李心峰主编:《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7页。
    5[日]佐佐木健一:《美学辞典》,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5年,第31页,转引自李心峰主编:《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8页。
    6 陈振濂著:《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7 陈振濂著:《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8 陈振濂著:《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1 李心峰主编:《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8页。
    2 李宗棠:《考察日本学校记序》,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21页。
    3 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吕顺长:“前言”,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正文前第1页。
    4 刊载于《教育世界》,第13、14、15册,见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78-191页。
    5 夏偕复:《学校刍言》,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83页。
    1[清]关庚麟撰:《日本学校图论》,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0页。
    2[清]关庚麟撰:《日本学校图论》,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9-182页。
    3[清]关庚麟撰:《日本学校图论》,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5页。
    4[清]关庚麟撰:《日本学校图论》,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3页。
    5[清]关庚麟撰:《日本学校图论》,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4页。
    6 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吕顺长:“前言”,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正文前第5页。
    1 张百熙等:《奏定学务纲要》(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96-497页。
    2[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编者前言”,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2页。
    3[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四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553页。
    4[清]吴汝纶撰:《东游丛录》,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4页。
    5[清]吴汝纶撰:《东游丛录》,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7-334页。
    6[清]关庚麟撰:《日本学校图论》,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清]吴汝纶撰:《东游丛录》,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4页。
    8[清]吴汝纶撰:《东游丛录》,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6-349页。
    9[清]关庚麟撰:《日本学校图论》,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 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4页。
    1[清]吴汝纶撰:《东游丛录》,[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三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657页。
    2[清]吴汝纶撰:《东游丛录》,[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三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665页。
    3[清]吴汝纶撰:《东游丛录》,[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三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808、809页。
    4[清]吕珮芬撰:《东瀛参观学校记》,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下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72-873页。
    5[清]吕珮芬撰:《东瀛参观学校记》,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下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83页。
    6[清]郑崧生撰:《瀛洲客谈》,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下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17、930页。
    7[清]定朴撰:《东游日记》,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57页。
    8 汪向荣著:《日本教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9 汪向荣著:《日本教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72页。
    1 汪向荣著:《日本教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
    2 吴汝纶在日记中对此书进行了详细摘录,见[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四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548-552页。
    3[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四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548页。
    4[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四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548页。
    5[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四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549页。
    6[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四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550页。
    7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康有为著,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十一卷),台 北:宏业书局有限公司,1987年,第589页。
    1 据《<教育世界>译刊的日本教育规章制度目录(附欧美)》,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36-240页。此目录共列举篇目114种,能从篇名上明确区分出是关于欧美的文章仅12种,余者均是关于日本的。
    2 此书“介绍东京大学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大学总规、食堂规则、修金学费、学科章程、校长职务规则、学位原则、图书规则等。”见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23页。关于《日本东京大学规制考略》的著译者及出版时间尚不明确,王扬宗文称:“《日本东京大学规制考略》,一卷一册。不题著译者名氏,不迟于1905年刊。”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中国科技史料》,第16卷第2期,1995年。此书为江南制造局出版的译作之一,黄兴涛称此书由京师大学堂编辑出版,不知所据何处,待查。见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日本东京大学规制考略》,西安交通大学有藏,见霍有光:《西安交大馆藏江南制造局译印图书概貌及其价值》,《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 转引自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4 本书最初由支那翻译会社编辑发行的《翻译世界》译成中文,刊登于1902年12月至1903年1月的《翻译世界》第1-3期,作者误刊为“村上知玄”。另有1903年6月,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侯士绾译本。
    5[美]伯纳尔著,丘权政、符致兴译,范道丰、陈昌光校:《一九○七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2页。
    6 顾燮光:《译书经眼录》,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年,第331页。
    1[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2 由于王国维还在1904年所写多篇文章中使用了现代“美术”概念,所以有学者就此指出,“我们不妨把1904年看做中国现代艺术概念真正开始形成的一年。”李心峰主编:《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11页。也有把1906年作为现代美术概念形成的标志,见[日]鹤田武良著,冯慧芬译:《中国油画的滥觞》,《艺苑》,1997年第3期。李超著:《中国现代油画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第16-17页。这是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但考虑到本文要涉及到美术、音乐等门类,涉及哲学、美学、美育等学科,且本文主要探讨学制层面上的学科意义,故暂把现代艺术概念真正确立的时间设定在1912年民国学制的颁布。
    1 丁悚:《上海早期的西洋画美术教育》,《上海地方史资料》(五),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2 徐悲鸿:《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第117页。
    3 郑工著:《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4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八,王韬著:《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5 潘克先:《中西书院文艺兼肄论》,高时良、黄仁贤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09页。
    6 《湖南各县酌设实业补习学校案》(1916年),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95页。
    7 康有为:《公车上书》(1895年),璩鑫圭、童富勇编:《教育思想》(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43-144页。
    1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华美术报》,1918年10月。
    2 各学堂相关资料参见高时良、黄仁贤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相关综述可参考李超著:《中国早期油画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第317-319页。
    3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华美术报》,1918年10月。
    4 康有为著:《欧洲十一国游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79页。
    5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上海:广智书局,1908年。
    6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华美术报》,1918年10月。
    1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华美术报》,1918年10月。
    2 山隐:《世界交通后东西画派互相之影响》,《美术生活》,创刊号,1934年4月1日。
    3 学部:《奏陈教育宗旨折》(1906年3月25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46页。
    4 《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19页。
    5 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1907年3月8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95页。
    6 “其要旨在使精密观察物体,能肖其形象神情,兼养成其尚美之心性。其教课程度,授写生画,随加授临本画,且使时以己意画之,更进授几何画之初步:并授以教授图画之次序法则。”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1907年3月8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87页。
    1[日]鹤田武良著,冯慧芬译:《中国油画的滥觞》,《艺苑》,1997年第3期。
    2 李超著:《中国现代油画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3 我一:《临时教育会议日记》(1912年7月),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48页。
    4 教育部总务厅文书科编:《教育法规汇编》,民国八年(1919)五月,第87页。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226页。
    1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2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页。
    3 蔡元培:《世界观与人生观》(1912年冬),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18页。
    4 《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规程》(1912年12月10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87页。
    5 《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规程》(1912年12月10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90页。
    1 《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1912年9月28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64页。
    2 陆费逵:《小学堂章程改正私议》(1909年),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普通教育》(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57页。
    1 《教育部咨各省师范及小学注重图文手工图画音乐》(1914年12月),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普通教育》(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94-495页。
    2 《湖南实业学堂推广办法呈抚院稿》(1905年),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7-78页。
    3 李超著:《中国现代油画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4 刘海粟:《创立上海图画美术院宣言》(1912年11月),朱金楼、袁志煌编:《刘海粟艺术文 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1 刘海粟:《昌国画》,《艺术》周刊,第130期,1925年12月19日。朱金楼、袁志煌编:《刘海粟艺术文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120页。
    2 李超著:《中国现代油画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第7页。
    1 万绳武:《乐辨》(1911年),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232页。
    2 廉士:《乐者古以平心论》(1883年),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177页。
    3 廉士:《乐者古以平心论》(1883年),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177-178页。
    4 蔡仲德著:《中国音乐美学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5 关于佛教音乐思想的介绍,参见蔡仲德著:《中国音乐美学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586-598页。
    1 支遁:《上书告辞哀帝》,《全晋文》,卷一百五十七。
    2 《高僧传·唱导》。
    3 关于近代以前西方音乐传入中国的研究,参见刘靖之:《欧洲音乐传入中国》,刘靖之编:《中国新音乐史论集》,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6年。
    陶亚兵著:《中西音乐交流史论稿》,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4 利玛窦:《上大明皇帝贡献土物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2页。
    5 利玛窦:《西琴曲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1页。
    6 吴相湘:《西洋音乐东传记略》,天津《大公报》史地周刊,1937年2月19日。
    7[美]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著,邵宏译:《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147页。
    8 关于《律吕正义·续编》和《律吕纂要》的作者及关系问题,吴相湘、方豪以及陶亚兵等有深入之探讨,本文取方豪说,即认为《律吕正义·续编》为《律吕纂要》之节本。见方豪著:《中西交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27-629页。
    陶亚兵著:《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47-59页。
    吴相湘:《第一部中文西洋乐理书》,《大陆杂志》,第7卷第1期。
    1 方豪著:《中西交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31页。
    2 马国贤:《中国学院(又名圣家书院)成立史》,转引自方豪著:《中西交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26页。
    3 Froger:Relation du premier voyage des Francais à la chine(《法国人初次来华记》),转引自方豪著:《中西交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25页。
    4 钱德明(Amiot,Jean Joseph Marie,1718-1793)著:《中西古今音乐记》(Memoires sur la musique Chinois tant anciens que modernes),转引自陶亚兵著:《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88页。
    5[意]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转引自陶亚兵著:《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6 汪烜:《乐经律吕通解》,见蔡仲德注译:《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增订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815页。
    7[德]卡尔·达尔豪斯著,尹耀勤译:《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页。
    1[美]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著,邵宏译:《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168页。
    2 钱德明著:《中西古今音乐记》,转引自陶亚兵著:《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89页。
    3 陶亚兵著:《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4 如[清]谢清高述,[清]杨炳南记、冯承均注释:《海录》,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清]郭连城著:《西游笔略》,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清]斌椿著:《乘槎笔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张德彝著:《航海述奇》,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此类书中关于西洋音乐的见闻甚多。
    5 参见:汪毓和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28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解放前上海的学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陶亚兵著:《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192-197页。
    李楚材辑:《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教会学校的音乐课程多称为“琴科”,最初以钢琴弹奏为主,后逐渐扩充到声乐、弦乐、音乐史及理论等。
    1 此段关于日本音乐教育发展的概述,参考[日]梗本泰子著,彭谨译:《乐人之都--上海: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发轫》,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13-14页。
    2 康有为:《请开学校折》(1898),康有为著,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05页。
    3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1900),五四。
    4[清]关庚麟撰:《日本学校图论》,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3页。
    5[清]吕瑕芬撰:《东瀛参观学校记》,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下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72-873页。
    1 奋翎生:《军国民篇》,《新民丛报》,1902年2月第3号。
    2 匪石:《中国音乐改良说》,《浙江潮》,第6期,1903年6月。
    3 李宝巽:《<教育唱歌>序》(1905年),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146页。
    4 曾志态:《<乐理大意>序》(1903年),《江苏》,1903年第6期。
    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142页。
    5 曾志忞:《<乐典教科书>自序》(1904年),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1[日]梗本泰子著,彭谨译:《乐人之都--上海: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发轫》,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2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08-309页。
    1 学部:《奏陈教育宗旨折》(1906年3月25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43页。
    2 学部:《奏陈教育宗旨折》(1906年3月25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43页。
    3 学部:《奏陈教育宗旨折》(1906年3月25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43页。
    4 学部:《奏陈教育宗旨折》(1906年3月25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44页。
    5 学部:《奏陈教育宗旨折》(1906年3月25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45页。
    1 《上海公立幼稚舍章程》(1904年),李桂林、戚名绣、钱曼倩编:《普通教育》(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2 匪石:《中国音乐改良说》,《浙江潮》,第6期,1903年6月,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192-193页。
    3 剑虹:《音乐于教育界之功用》,《云南》,1906年第2号。
    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220页。
    4 三联书店编辑部编:《东方杂志总目(一九○四年三月--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73页。引文见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92页。
    1 《上海公立幼稚舍章程》(1904年),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普通教育》(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5-16页。
    2 曾志忞:《<日本音乐非真音乐>译者序、跋》,《醒狮》,第2期,1905年10月。
    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216页。
    1 《清国俗乐集》“第一集序”(1908年),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131-132页。
    2 《学部奏咨辑要》(初编),转引自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4-115页。
    3 童斐:《音乐教材之商榷》,《东方杂志》,第14卷第8号,1917年。
    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285页。
    4 李宝巽:《<教育唱歌>序》(1905年),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146-147页。
    5 孙时讲述,郑崇贤笔记:《音乐与教育》,《云南教育杂志》,1919年第7号。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297页。
    1 《议设音乐学堂》(1905年),《直隶教育杂志》,第5期,1905年3月。
    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123页。
    2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1900),七七。
    3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1900),七七。
    4 王国维:《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教育世界》,第148号,1907年5月。
    5 王国维:《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教育世界》,第148号,1907年5月。
    6 王国维:《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教育世界》,第148号,1907年5月。
    7 王国维:《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教育世界》,第148号,1907年5月。
    1 严复:《原强修订稿》(1896年),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页。
    2 蔡元培:《学堂教科论》(1901年10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0页。
    3 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9月2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37页。
    4 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6页。
    1 佛雏著:《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4页。
    2 转引自苏云峰著,吴家莹整理:《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1860-192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6页。
    3 《清史稿·学校》。
    4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1902年8月15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45页。
    5 苏云峰著,吴家莹整理:《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1860-192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6 《光绪朝东华录》,转引自苏云峰著,吴家莹整理:《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1860-192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7 张百熙等:《奏请添派重臣会商学务折》(1903年6月27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96页。
    1 《奏定大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83页。
    2 《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28页。
    3 《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19页。
    4[清]关庚麟撰:《日本学校图论》,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0页。
    5[清]定朴撰:《东游日记》,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下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57页。
    6[清]吴汝纶撰:《东游丛录》,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4页。
    7[清]吴汝纶撰:《东游丛录》,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7-334页。
    1 陶行知:《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73页。
    2 关于“中体西用”说的系统研究,参见陈旭麓:《论“中体西用”》,《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
    丁伟志、陈崧著:《中西体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章清:《“中体西用”论与中西学术交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近代中国研究集刊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
    4 张之洞:《抱冰堂弟子记》,《张文襄公全集》,第228卷,第14页。
    1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1902年8月15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45页。
    2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97-298页。
    3 陶行知:《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74页。
    4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98页。
    5 张之洞:《致京张冶秋尚书》(1902年3月9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41页。
    6 《奏定大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48-349页。
    1 《奏定学务纲要》(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98页。
    2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98页。
    3 《奏定学务纲要》(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99页。
    4 《奏定大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48-349页。
    5 《前鄂督张鄂抚端奏陈筹办湖北各学堂折》,《教育世界》,第48号,1903年4月。
    1 王国维:《哲学辨惑》,《教育世界》,第55号,1903年7月。收入《静庵文集》。
    2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著:《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4页。
    3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著:《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4页。
    4 《教育偶感四则》
    5 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教育世界》,第118-119期,1906年2-3月。
    1 《教育偶感四则》。
    2 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教育世界》,第118-119期,1906年2-3月。
    3 王国维:《哲学辨惑》,《教育世界》,第55号,1903年7月。
    1 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教育世界》,第118-119期,1906年2-3月。
    2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3 就学制系统而言,壬子学制取法癸卯学制者所在多是,此因两者都是效仿日本所致。见蒋维乔:《民初教育状况》,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四册),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第195-198页。
    4 学部:《奏陈教育宗旨折》(1906年3月25日),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43页。
    5 《中华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1912年1月25日),《民立报》,1912年1月2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页。
    6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页。
    1 蔡元培:《<中等伦理学>序》(1902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10页。
    2 《教科书之发刊概况》,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37页。
    3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75页。
    4 蔡元培:《一九○○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5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9页。
    5 蔡元培:《一九○○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5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9页。
    6[德]费路(Roland Felber):《蔡元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蔡元培研究会编:《论蔡元培》,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年。
    1 蔡元培:《<中等伦理学>序》(1902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09页。
    2 左玉河著:《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97页。
    1 王尔敏:《德、智、体、群四育的缘起》,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39-140页。
    2 严复:《原强》,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4页。
    1 严复:《原强(修订稿)》,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8页。
    2 对此王尔敏亦有精彩分析。见王尔敏:《德、智、体、群四育的缘起》,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39-140页。
    3 王尔敏:《德、智、体、群四育的缘起》,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41页。
    4 张之洞:《劝学篇》“序”,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075-9076页。
    5 此演说原稿本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上部分残缺,无题,《严复集》拟名《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参考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8页。孙应祥著:《严复年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8页。
    6 严复:《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9页。
    7 孟德斯鸠原著,严复译述:《法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卷十九,第6页。
    1 严复:《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9页。
    2 严复:《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9-280页。
    3 四育说另一表现形式是德、智、体、群四育。群育的萌生亦肇始于严复,他结合中国古代“群”的思想,来译Sociology,并使得“群”的思想进入到了中国近代教育宗旨之中。详见王尔敏:《德、智、体、群四育的缘起》,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41-155页。
    4 顾燮光:《译书经眼录》,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279页。
    5[清]吴汝纶撰:《东游丛录》,[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三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700页。
    1[清]吴汝纶撰:《东游丛录》,[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三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750页。
    2[清]吴汝纶撰:《东游丛录》,[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三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751页.
    3[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四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676页.
    4 沈兆讳:《新学书目提要》,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414页。
    5 顾燮光:《译书经眼录》,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277-278页。
    6 沈兆讳:《新学书目提要》,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413-414页。
    7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1[日]牧瀨五一郎著,王国维译:《教育学教科书》,《教育世界》,第29、30号,1902年8月。收入教育世界出版所印行的《教育丛书》二集。
    2[日]牧瀨五一郎著,王国维译:《教育学教科书》,上海“教育世界”社出版,1902年。
    3 肖朗:《王国维与西方教育学理论的导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6期。
    4 王国维:《教育之家希尔列尔》,《教育世界》,第118号,1906年2月。
    1 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教育世界》,第69号,1904年2月.
    2 王国维:《教育之家希尔列尔》,《教育世界》,第118号,1906年2月。
    3 王国维:《教育之家希尔列尔》,《教育世界》,第118号,1906年2月。
    4 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6页。
    5[日]立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译:《教育学》,《教育世界》,第9-11号,1901年10-11月。
    1 肖朗:《王国维与西方教育学理论的导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6期。
    2 见于佛雏的多种考证:王国维原著,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佛雏著:《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 王国维:《霍恩氏之美育说》,《教育世界》,第151号,1907年6月。
    4 王国维:《霍恩氏之美育说》,《教育世界》,第151号,1907年6月。
    1 蔡元培:《二十五年来中古之美育》(1931年5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9页.
    2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7页。
    3 南大于文杰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国美育现代性研究》:“在中国,最早传播西方美学并在哲学话语中探讨美育问题的是蔡元培1901年的《哲学总论》.”转引自谭好哲、刘彦顺等著:《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页。谭好哲、刘彦顺等著:《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一书以1903年8月王国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为最早阐述“美育”的文献:“现在学界一般认为,王国维刊于1903年8月《教育世界》56号上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不仅明确使用了‘美育'一词,而且也是最早的一篇系统阐述美育之价值与功用的历史文献。”见该书第8页。
    4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66页.
    5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66页。
    1 蔡元培:《假如我的年纪回到二十岁》(1935年4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8页.
    2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5页。
    3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66页。
    4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1935年4月10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1页.亦见于蔡元培:{自写年谱》(1940年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十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57页。
    5 蔡元培:《假如我的年纪回到二十岁》(1935年4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8页。
    1 蔡元培:《辛亥那一年》(1936年8月2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6页。
    1 蔡元培:《日记》(1911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十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38页。
    2 章太炎:《章太炎宣言》,《民国报》,第2号。转见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第一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91页。
    3 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第一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96-397页。
    4 蔡元培本人亦说:“回国,于同盟、光复两会间,颇尽调停之力。南京政府成立,任教育总长.”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67页。
    5 此文曾刊载于《民立报》,1912年2月8、9、10日;《教育杂志》,第3卷第11号,1912年2月10日;《临时政府公报》,第13号,1912年2月11日。《东方杂志》,第8卷第10号,1912年4月。本文原名《对于新教育之意见》,后改题为《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6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67-668页。
    1 蔡元培:《我之欧战观--在北京政学会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917年1月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页。蔡元培关于科学和美术并举的思想,于其文中俯拾皆是。
    2 蔡元培:《中国科学社征集基金启》(1918年12月3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97页。
    3 蔡元培:《我之欧战观--在北京政学会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917年1月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页。
    4 蔡元培:《我之欧战观--在北京政学会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917年1月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页。
    5 蔡元培:《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联合会书》(1919年7月23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41页。
    6 蔡元培:《留法俭学会缘起及会约》(1917年4月1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5页。
    1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页。
    2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3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4 蔡元培:《美育》(1930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99页。
    5[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伍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93页。
    1 “当民国成立之始,而教育家欲尽此任务,不外乎五种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我一:《临时教育会议日记》(1912年7月),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48页.
    2 教育部总务厅文书科编:《教育法规汇编》第四类学校通则,民国八年(1919)五月,第87页。又见于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61页.
    3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1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5页。
    1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
    2 《袁世凯颁布教育宗旨令》(1915年1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8页。
    3 《袁世凯颁布教育宗旨令》(1915年1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9—30页.
    4 《袁世凯特定教育纲要》(1915年2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6页。
    5 《袁世凯特定教育纲要》(1915年2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6页。
    6 《教育部周树人等对〈教育纲要〉的签注》(1916年8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6页。
    7 《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计划书〉》(1919年3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6页。
    1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33-134页。
    2 就丽:《美育诗》,《教育杂志》,第14卷第6号,1922年6月20日。原诗无题,本题为引者所加。
    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61页。
    2[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孙善玲等译:《基督教会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56页。
    3[美]詹姆斯·C.利文斯顿著,何光沪译,赛宁校:《现代基督教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2页。
    4[美]威廉.巴雷特著,杨照明、艾子译:《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7页。
    1[美]理查德。塔纳斯著,吴象婴、晏可佳、张广勇译:《西方思想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277页。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63页。
    3[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苗以顺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61页。
    1[美]理查德.塔纳斯著,吴象婴、晏可佳、张广勇译:《西方思想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304-305页。
    2[英]怀特海著,何钦译:《科学与近代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7页。
    3[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305-306页。
    4[美]理查德·塔纳斯著,吴象婴、晏可佳、张广勇译:《西方思想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301页。
    5[美]华勒斯坦等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6-8页。
    6[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苗以顺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79页。
    7[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9-10页。
    1 布瓦洛:《诗艺》,第一章,第37-38行。
    2 拉波苏:《论史诗》,转引自[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61页。
    3[意]克罗齐著,王天清译:《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72页。
    4[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5-27页。
    1[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85页。
    2[法]狄德罗著,[美]斯·坚吉尔英译,梁从诫中译:《狄德罗的〈百科全书〉》,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卷首第7页。
    3[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1页。
    4[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78页。
    1 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第六版),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6页。
    2[德]康德著,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一卷,前批判时期著作Ⅰ,1747-1756).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德]康德著,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一卷,前批判时期著作Ⅰ,1747-1756),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68页.
    5 《康德全集》,第20卷,科学院版,第58页。
    6 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第六版),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32-33页。
    1[英]W.C.丹皮尔著,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283页。
    2[德]文德尔班著,罗达仁译:《哲学史教程》(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859页.
    1[英]李斯托威尔著,蒋孔阳译:《近代美学史述评》,{蒋孔阳全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58页。
    2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94页.
    3 狄尔泰:《狄尔泰选集》,第114页。转引自刘小枫著:《诗化哲学》(重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8页。
    1[德]威廉·狄尔泰著,胡其鼎译:《体验与诗》,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2 狄尔泰:《生存哲学》,转引自刘小枫著:《诗化哲学》(重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2页。
    3[德]韦尔海姆。狄尔泰著,赵稀方译:《人文科学导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4 刘放桐等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5 罗素说:“叔本华的体系是康德体系的一个改制品。”[英]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305页。
    6[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4-165页。
    7[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5页。
    8[英]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303页。
    9[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0页.
    10[英]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310-311 页。
    1[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58页。
    2[德]尼采著,黄明嘉译:《快乐的科学》,第344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2页。
    3[德]尼采著,黄明嘉译:《快乐的科学》,第344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2页。
    4[德]尼采著,黄明嘉译:《快乐的科学》,第344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2页。
    5[德]尼采著,黄明嘉译:《快乐的科学》,第344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5页.
    1[德]尼采著,周国平编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63页.
    2[德]尼采著,周国平编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64页。
    3[德]尼采著,周国平编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71页。
    4[德]尼采著,周国平编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63页.
    5[德]尼采著,周国平编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6[德]尼采著,周国平编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页。
    1[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3页。
    2[德]尼采著,孙周兴译:《权力意志》(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06页.
    3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4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8-9页。
    5 秦家懿、孔汉思著,吴华译:《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第202页。
    1 王治心著:《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2 徐海松著:《清初士人与西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25页。
    3 耿昇译:《法国北京传教团的创始》,《清史资料》第六辑,第167页。转引自,徐海松著:《清初士人与西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44页。
    4[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与基督教》(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40页。
    5 朱维铮称之为“目的与手段的倒错”。见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导言》,见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1 何兆武著:《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见氏著:《历史理性的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5页。
    2 艾尔曼著:《中国文化史的新方向:一些有待讨论的意见》,见[美]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页。
    3 何兆武著:《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见氏著:《历史理性的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1页。
    1 朱维铮著:《十八世纪的汉学与西学》,见氏著《走出中世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1页。
    2 详细论述可见:[日]山田庆儿:《近代科学的形成与东渐》,《科学史译丛》1984年第2期:徐海松著:《清初士人与西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8-12页。
    3 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53页。
    4[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4页。
    1 方以智:《物理小识·自序》。
    2 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八。
    3 方以智:《通雅》.
    4 王锡阐语。见《清史稿》,卷五百六,列传二百九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93713938页。
    5 《思文录·外篇》。
    6 杨光先:《不得已》卷下.
    7 梅文鼎:《梅氏丛书辑要》,丛书集成初编本.
    8 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298页。
    1 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3页。
    2 程钢:《〈几何原本〉对儒家思想学术的影响:以徐光启与焦循为例》,彭林主编:《清代学术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3页。
    3[美]M·克莱因著,张祖贵译:《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4[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86页。
    1[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218页。
    2[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219页.
    3 M·Kline,Mathematics:The Loss of Certain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pp.16-17.
    4[美]M·克莱因著,张祖贵译:《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1[美]M·克莱因著,张祖贵译:《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2[美]M·克莱因著,张祖贵译:《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3[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20-121页。
    4[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22页。
    1 王振复著:《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2 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256页。
    3 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256-257页。
    1[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79页。
    2[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97页。
    3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三松堂全集》(第二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90页。
    4 王振复著:《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160页。
    1[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21-122页。
    2[英]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42-43页。
    3 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1页。
    4 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1页。
    5 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1页。
    1 徐光启《几何原本杂议》,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5页.
    2 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8页.
    3 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8页。
    4 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1页。
    5 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0页。
    1 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3页.
    2 徐光启:《几何原本杂议》,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6页。
    3 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8页。
    4 李之藻:《同文算指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50页.
    5 李之藻;《同文算指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50页。
    6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10页。
    7 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3页。
    8 钱宝琮:《〈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与哲学思想的关系》,转引自代钦著:《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数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页。
    1 代钦著:《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数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4页。
    2 徐光启:《测量异同绪言》,[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96页。
    3 徐光启:《勾股义绪言》,[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85页。
    4 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8页.
    5 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8页。
    1 李之藻:《同文算指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9页。
    2 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7页。
    3 李之藻:《同文算指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9页。
    4 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3页。
    5 徐光启:《辨学章疏》,[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433页。
    6 徐光启:《测候月食奉旨回奏疏》,[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58页。
    1 徐光启:《修改历法请访问汤若望罗雅谷疏》,[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44页.
    2 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3页。
    3 徐光启:《几何原本杂议》,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5页。
    4 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3页。
    5 徐光启:《题测量法义》,[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82页。
    6 徐光启:《题测量法义》,[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上册),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4年,第82页。
    1 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88页。
    2 徐光启:《题测量法义》,[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82页。
    3 徐光启:《题测量法义》,[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82页。
    4 徐光启:《题几何原本再校本》,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7页.
    5 何兆武著:《传统思维与近代科学》,见氏著:《历史理性的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0-191页.
    1 李天纲著:《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24-325页。
    2 朱维铮著:《十八世纪的汉学与西学》,见氏著《走出中世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4页。
    3[英]怀特海著,何钦译:《科学与近代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3页。
    4[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5[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页。
    6[清]吴肃公撰,陆林校点:《明语林》,卷七,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
    1[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版,第1379页。
    2[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版,第1417页。
    3 钱穆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3页。
    4[清]李塨撰,[清]王源订:《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上),《颜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5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页。
    6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7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1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9页.
    2[美]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页。
    3 陈胜粦著:《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丁伟志、陈崧著:《中西体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7-18页。
    4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第五册文集之三十九,第43-45页。
    5 《魏源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07页。
    6 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三》,《魏源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869页。。
    7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魏源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06页。
    8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魏源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6页。
    9 姚莹:《与余小坡言西事》,《东溟文后集》,卷八,第20页。转引自丁伟志、陈崧著:《中西体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1 梁廷桐:《夷氛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9-172页。转引自丁伟志、陈崧著:《中西体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2 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1页。
    3 范讳;《〈万国公报〉第二百册之祝辞》,《万国公报》,第200册,1905年9月。
    4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5 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74页。
    6 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9页。
    1 王佐才答卷(1886年),《格致书院课艺》(第一册)。
    2 王佐才在历次课艺获奖六次,排名第二。可见其西学修养甚高。见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7-391页。
    3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序》,康有为著,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打:刊》(第十一卷),台北:宏业书局有限公司,1987年。
    4 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5 沈毓佳:《救时策》,《万国公报》,第75册,1895年4月。
    6 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7 章清:《“中体西用”论与中西学术交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近代中国研究集刊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 薛福成著:《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132页。
    2 王茂荫:《治法治人之本在明德养气折》(咸丰八年五月二十九日),《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051页。
    3 章清:《“中体西用”论与中西学术交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近代中国研究集刊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40页.
    4 王尔敏著:《晚清政治思想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5[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5页。
    6 “科学被进一步由技、学,提升到道的形态。”杨国荣著:《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3页。
    1 严复:《论世变之亟》,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页。
    2[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页。
    3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2-113页.
    4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3页。
    5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6 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1923年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4页.
    1[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11-1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10页。
    2[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12-13,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11页。
    3[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 第120-122页.
    1 汪晖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60-269页。
    2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3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4-355页。
    4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5页.
    5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5页.
    1[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著,马采译:《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第142-144页。
    2[德]科培尔著,蔡元培译:《哲学要领》(1903年10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九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页。
    3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4[日]桑木严翼著,王国维译:《哲学概略》,上海:教育世界社出版,1902年.转引自佛雏著:《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5[日]桑木严翼著,王国维译:《哲学概略》,上海:教育世界社出版,1902年。转引自佛雏著:《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26页。
    6 《汗德之哲学论》、汗德之事实及其著书》、《汗德之知识论》,俱见《教育世界》,第74号,1904年5月。收入王国维原著,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王国维:《汗德像赞》,{教育世界》,第81号,1904年8月。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
    7 关于王国维“境界”说的研究综述,见张本楠著:《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第165-178页。
    1 王振复著:《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70-771页。
    2 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12页。
    3 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14-620页。
    4 王国维:《文学小言》,第139号,1906年12月。《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7-168页.
    5 关于中国现代思想史中主观-客观、主体-客体等概念的起源,见钟少华:《“主观-主体”及“客观-客体-对象”的中文嬗变》,氏著:《中国近代新词语谈薮》,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6 张本楠著:《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第175页。
    1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临时政府公报》,第13号,1912年2月1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2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见氏著:《三松堂全集》(第十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22页。
    3 蔡元培:《世界观与人生观》(1912年冬),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18页。
    4 蔡元培:《美学与科学的关系》(1921年2月22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25页。
    5 蔡元培:《文学在一般文化上居于怎样的地位》(1935年5月1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1页。
    6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1915年1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9页。
    1 蔡元培:《在保定育德学校的演说词》(1918年1月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22-223页。
    2 蔡元培:《美学与科学的关系》(1921年2月22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25页。
    3 蔡元培:《在浙江第五师范学校演说词》(1916年11月26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78页。
    4 汪荣祖著:《康章合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1 关于中国现代思想史中“普遍历史”和“特殊历史”之间的论辩,参见章清:《“普遍历史”与中国历史之书写》,收入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章太炎:《〈社会通诠〉商兑》,《章太炎全集》(第四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37页.
    3 章太炎:《信史上》,《章太炎全集》(第四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4页.
    4 章清:《“普遍历史”与中国历史之书写》,收入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8页.
    5 蔡元培:《在旧金山中国国民党招待会上的演说词》(1921年7月17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5页。
    6 用“文艺中兴”描述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在蔡元培的著述中有多次出现。“中国和欧洲,只表面上有不同的地方,而文明的根本是差不多的。倘再加留意,并可以察出两方文明进步的程序,也是互相仿佛的。至于这方面的进步较速,那方较迟,是因为环境不同等等的缘故.欧洲历史上邻近的国家,大都已经有很高的文明,欧洲常可以吸收他们的文化,故“文艺的中兴”,在欧洲久已成为过去事实.至于中国,则所有相近的民族,除印度以外,大都绝无文明可言。数千年来,中国文明只在他固有的范围内、固有的特色上进化,故‘文艺的中兴',在中国今日才开始发展。”蔡元培:《中国的文艺中兴--在比利时沙洛王劳工大学演说词》(1923年10月10日),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5-86页。“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吾国文化运动之过去与将来》(1934年6月13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92-593页。
    1 蔡元培对于中西“中世纪”的比附论说:“欧洲烦琐哲学之弱点,在专用演绎法(deduction),不用归纳法(induction),欲以《圣经》中最简单之理论,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不屑实地观察。又在求心灵于体魄之外,求天国于现世之外,故轻视自然界.并且排斥情思,设为种种违反人情的道德,使人类奄奄无生气。中国汉以后之哲学亦然。宇宙间一切事物,均以经典中阴阳五行演绎而解释之。又孔子之徒,虽有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两派,而宋儒采取佛教中本性与无明二义,强相调和,实乃偏重荀说,偏重断绝。无明亦设为种种不近人情的道德,有尊阳抑阴之义,而演为尊君抑臣、尊男抑女。虽读史亦鄙为玩物丧志。其他考察自然界之事物,更无待言。是以思想均被束缚。虽有陆子靖、王阳明诸氏以绝人之才,追寻孟学,冀得突破藩篱,而结果终未能圆满也。直至十八世纪,满人专政,汉人中才智之士,不得于政治上有所发展,乃集其精力于学术;又以宋明时代一部分之烦琐哲学沿习太久,令人厌倦,而科举之弊更显露无遗,遂集中于考古学及语源学,所谓汉学是也。其是虽尚未输入欧洲科学方法,而学者全用归纳法,成效显著。又因此而发见宋明烦琐哲学之弊,于伦理学上亦渐露革新之象,如戴震之提倡同情,俞正燮之为妇女争人格,其最著者也。”蔡元培:《在旧金山中国国民党招待会上的演说词》(1921年7月17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6-367页。
    2 蔡元培:《日英联盟》(1902年3月13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2页.
    3 蔡元培:《日英联盟》(1902年3月13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2页。
    1 蔡元培:《日英联盟》(1902年3月13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3页。
    2 蔡元培:《日英联盟》(1902年3月13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2页。
    3 蔡元培:《战后之中国教育问题》(1919年9月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86页。
    4 这一点,蔡元培已经指出:“那时候在孔子学派上想做出一个‘文艺复兴'运动的,是南海康有为。他是把进化论的理论应用在公羊春秋的据乱、升平、太平三世,同《小戴记礼运》篇的小康大同上。”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1923年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儿9页。另见朱维铮:《从〈实理公法全书〉到〈大同书〉》,见氏著:《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5 蔡元培:《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读后》(1899年1月2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8页。
    6 蔡元培:《自题摄影片》(1901年4月2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13页.
    7 蔡元培:《剡山二戴两书院学约》(1900年2月27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57页。
    1 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1923年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4-105页。
    2 蔡元培:《互助社征款启》(1915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6页.
    3 蔡元培:《真善美》(1927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7页。
    4 蔡元培:《〈佛法与科学比较之研究〉序》(1932年1月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93页.
    5 蔡元培:《〈学风〉杂志发刊词》(1914年夏),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90页。
    1 唐振常著:《蔡元培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11页。唐振常又说:“历来研究蔡元培者,似乎都还没有注意到这篇重要文章。”见该书第113页。
    2 蔡元培:《一九○○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5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4页。
    3 蔡元培:《一九○○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5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5-376页。
    4 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1916年3月2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2页.
    5 蔡元培:《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旨趣书》(1918年4月1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1页.
    6 蔡元培:《我之欧战观--在北京政学会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917年1月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页。本演说词最初刊载于《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出版),随后转载于《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1917年4月15日出版)。1919年12月3日,蔡元培加以修订,收录于《蔡孑民先生言行录》。
    7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74页。
    1 蔡元培:《在爱丁堡中国学生会及学术研究会欢迎会演说词》(1921年5月12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40页。
    2 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1935年8月6曰),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9页。
    3 蔡元培:《巴黎万国美术工艺博览会中国会场陈列品目录序》(1925年8月10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4页。
    4 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1916年3月2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2页。
    5 蔡元培:《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联合会书》(1919年7月23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41页。
    6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同乐会的演说词》(1919年11月1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 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28页.
    1 蔡元培:《在天津车站的谈话》(1919年5月10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72页。
    2 蔡元培:《美学与科学的关系》(1921年2月22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27-328页。
    3 蔡元培:《在浙江第五师范学校演说词》(1916年11月26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78-479页。
    4 “学生爱国,是我们所欢迎的,学生因爱国而肯为千辛万苦的运动,尤其是我们所佩服的:但是因爱国运动而牺牲学业,则损失的重大,几乎与丧失国土相等.”蔡元培:《牺牲学业损失与失土相等)(1931年12月14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58页。
    1 蔡元培:《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1919年12月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39页。
    2 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等校欢迎会的演说词》(1920年12月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59页。
    3 蔡元培:《在旅法中国美术展览会招待会演说词》(1924年5月22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7-278页。
    4 蔡元培:《〈大学院公报〉发刊词》(1928年1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59-160页.
    5 蔡元培:《中国新教育的趋势-在暨南大学演说词》(1927年11月12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9-100页。
    6 蔡元培:《在南京特别市教育局演说词》(1927年10月30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2-94页。
    1[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伍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1 冯友兰:《略论道学的特点、名称和性质》,见任继愈主编:《儒教问题争论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88页。
    2 蔡元培:《佛教救国论》(1900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2页。
    3 蔡元培:《佛教救国论》(1900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2页。
    4 蔡元培:《佛教救国论》(1900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2页。
    55 蔡元培此处原注曰:“论语=君主=小乘;孟子=民权不废君=权大乘;庄子=有民无君=实大乘.”蔡元培:《佛教救国论》(1900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2页。故其“救国”之论,在于对现代民主之追求.
    6 蔡元培:《佛教救国论》(1900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2页.
    7 蔡元培;《佛教救国论》(1900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2-273页。
    1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1915年1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28-329页。
    2 蔡元培:《佛教救国论》(1900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3页。
    3 蔡元培:《佛教救国论》(1900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3页。
    1[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著,马采译:《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第137-138页。
    2[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著,马采译:《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第142页。
    3 章太炎:《〈社会通诠〉商兑》,《章太炎全集》(第四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37页。
    4[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伍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1 蔡元培:《佛教救国论》(1900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3-274页。
    2 蔡元培:《学堂教科论》(1901年10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337页.
    3 蔡元培:《佛教救国论》(1900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4页.
    4[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伍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5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4-355页。
    1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4-355页。
    2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5页.
    3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6页.
    1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8页。
    2 蔡元培:{哲学总论》(1901年10月-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1页。
    3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1915年1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5-306页.
    4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1915年1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6页。
    5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1915年1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6页.
    6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1915年1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6页。
    1 蔡元培:《华工学校讲义》(1916年夏),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04页。
    2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1915年1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0页.
    3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69-670页。
    4 蔡元培:《与许崇清先生书》(又名《蔡元培致许崇清函》),《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十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10页。
    5 蔡元培:《简易哲学纲要》(1924年3月1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55页。
    1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1915年1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9页。
    2 退阿索斐,Theosophie.
    3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1915年1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9页。
    4 蔡元培:《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演说词》(1917年3月2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9页。
    1 蔡元培:《非宗教运动--在北京非宗教大同盟讲演大会的演说词》(1922年4月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91页。
    2 蔡元培:《非宗教运动--在北京非宗教大同盟讲演大会的演说词》(1922年4月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91页。
    3 蔡元培:《非宗教运动--在北京非宗教大同盟讲演大会的演说词》(1922年4月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92页。
    1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74页。
    2 蔡元培:《教育界之恐慌及救济方法-在江苏省教育会演说词》(1916年12月1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86页。
    3 蔡元培:《赖斐尔》(1916年8月10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54页.
    4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1917年4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5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1930年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蔡元培:《美育代宗教》(1932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6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在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演说》(1930年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7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1932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5页。
    1 蔡元培:《〈居友学说评论〉序》(1938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16页。
    2 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13页.
    3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1917年4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4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1932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0页。
    1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1917年4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2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1917年4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9页。
    3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1917年4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9页。
    4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在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演说》(1930年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8-589页。
    5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1917年4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9页。
    6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1917年4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0页。
    1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1932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5页。
    2 蔡元培:《关于宗教问题的谈话》(1921年8月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1页。
    3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1930年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6页。
    4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在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演说》(1930年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8-589页。
    5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1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2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3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4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5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6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1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1932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2-373页。
    2 蔡元培著:《简易哲学纲要》(1924年3月1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7页。
    3 蔡元培著:《简易哲学纲要》(1924年3月1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2页。
    4 蔡元培著:《简易哲学纲要》(1924年3月1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7页。
    5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1930年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5页。
    6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在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演说》(1930年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8页。
    7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1932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0页。
    1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1930年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5页。
    2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1932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0页。
    3 蔡元培:《美育》(1930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99页。
    4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见[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页。
    5[德]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9-70页。
    6[德]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9-70页。
    1 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33页。
    2 托马斯·埃尔温:《德意志的大学,从中世纪到现在》,转引自李工真:《德国大学的现代化》,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三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8-9页。
    3 罗家伦:《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传记文学》,第10卷1期,1967年1月。转引自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94页。
    4 蔡元培:《一九○○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5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9页。
    5 蔡元培:《提议以内务部之礼教司移入教育部案》(1912年5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2页。
    6 蔡元培:《提议以内务部之礼教司移入教育部案》(1912年5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 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2页。
    1 蔡元培:《提议以内务部之礼教司移入教育部案》(1912年5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2页。
    2 蔡元培:《教育独立议》(1922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5页。
    3 托马斯·尼佩代尔:《德意志史,1800-1866》,转引自李工真:《德国大学的现代化》,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三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8页。
    4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页。
    5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1 谢扶雅:《近年来宗教及非宗教运动概述》,《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10期,1928年,第17页。转引自杨天宏著:《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1922年--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页。
    2 蔡元培:《教育独立议》(1922年3月),中国禁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5-587页。
    1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1917年4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7页。
    2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1917年4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7-58页。
    3 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第874页。
    4 蔡元培:《在爱丁堡中国学生会及学术研究会欢迎会演说词》(1921年5月12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41页。
    5 蔡元培:《孔子之精神生活》(1935年8月17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2页。
    1 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1923年12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7页。
    2 李泽厚著:《华夏美学》,氏著:《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20页。
    3 鲁迅:《(随感录)五十四》,《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60页。
    4 朱自清:《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序》(1932年),开明书店,1936年。见《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522页。
    1 林风眠:《东西艺术之前途》,《东方杂志》,第23卷第10号,1926年5月25日。
    林风眠著:《林风眠艺术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7-8页。
    2 林风眠:《致全国艺术界书》,世界书局编:《现代艺术评论集》,世界书局,1930年。《民国丛书》(第三编第58种),上海书店。
    3 林风眠说:“人们怀疑科学发达后,与艺术发生不幸之绝大的影响,根本怀疑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其实事实上并没有这种现象。”这是一种较为公允的意见。林风眠:《东西艺术之前途》,《东方杂志》,第23卷第10号,1926年5月25日。
    林风眠著:《林风眠艺术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7页。
    4 林风眠:《致全国艺术界书》,世界书局编:《现代艺术评论集》,世界书局,1930年。《民国丛书》(第三编第58种),上海书店。
    1 林风眠:《致全国艺术界书》,世界书局编:《现代艺术评论集》,世界书局,1930年。《民国丛书》(第三编第58种),上海书店。
    2 林风眠:《致全国艺术界书》,世界书局编:《现代艺术评论集》,世界书局,1930年。《民国丛书》(第三编第58种),上海书店。
    3 林风眠:《致全国艺术界书》,世界书局编:《现代艺术评论集》,世界书局,1930年。《民国丛书》(第三编第58种),上海书店。
    1 林风眠:《致全国艺术界书》,世界书局编:《现代艺术评论集》,世界书局,1930年。《民国丛书》(第三编第58种),上海书店。
    2 林文铮:《蔡元培对我国艺术教育的贡献》,《光明日报》,1980年3月6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纪念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71-472页。
    3 刘海粟:《忆蔡元培先生》,《艺苑》,1983年第1期。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纪念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36页。
    4 周玲荪:《新文化运动和美育》,《美育》,第3期,1920年6月。俞玉滋、张援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8页。
    1 《潘天寿谈艺录》,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3页。转引自杨平著:《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
    2 李石岑:《美育之原理》,《教育杂志》,第14卷第1号,1922年1月20日。
    3 许地山:《蔡孑民先生底著述》,《珠江日报》,1940年3月24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纪念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39页。
    4 王云五:《蔡孑民先生的贡献》,《东方杂志》,第37卷第8号,1940年4月16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纪念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36页。
    1 陈良猷:《追悼蔡先生我们应有的认识》,《东方杂志》,第37卷第8号,1940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纪念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61-562页。
    2 章力生:《蔡先生的不朽精神》,《大公报》(香港),1940年3月14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纪念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14页。
    3 芝翁:《蔡孑民的襟抱与风格》,《新生报》(台湾),1965年3月10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纪念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80页。
    4 杨鸿烈:《驳以美育代宗教说》,《哲学》,第8期,1923年12月。见于郎绍君、水中天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卷),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1 吕澂《美术发展的途径》,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编:《美术》,第3卷第2期,1922年5月。
    2 吕澂《美术发展的途径》,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编:《美术》,第3卷第2期,1922年5月。
    3 参见“吕秋逸先生小传”,《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杨文会、欧阳渐、吕澂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73-474页。
    4 杨鸿烈:《驳以美育代宗教说》,《哲学》,第8期,1923年12月。见于郎绍君、水中天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卷),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5 1916年12月26日,信教自由会在北京中央公园举行新年同乐会,讨论国教问题。蔡元培应邀到会并发表演说。蔡元培的演说由《新青年》记者记录,并以《蔡孑民先生在信教自由会之演说》为题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后复载于《东方杂志》第14卷 第3号(1917年3月15日)。这篇未经蔡元培审阅的文章发表后即引起许崇清的批判,许在《学艺》杂志一卷一号(1917年4月)上发表《批判蔡孑民在信仰自由会之演说并发表吾对于孔教问题之意见》一文。许文称蔡元培的文章“究其词理,纷纭淆杂,意旨难晓。”此后,两人往复论战几个回合,谈论宗教问题。
    1 许崇清:《美之普遍性与静观性--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说者之二大谬误》,《学艺》,第1卷第3号,1917年。
    许锡挥编:《许崇清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许崇清:《美之普遍性与静观性--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说者之二大谬误》,《学艺》,第1卷第3号,1917年。
    许锡挥编:《许崇清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3 许崇清:《批判蔡孑民在信仰自由会之演说并发表吾对于孔教问题之意见》,《学艺》,第1卷1号,1917年4月。
    许锡挥编:《许崇清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4 李泽厚著:《华夏美学》,氏著:《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20页。
    1 作为“真善美”范畴的“美”与传统语境中“美,善也”之“美”,在涵义上并不一致。本文在使用传统文献中的“美”时,遵从语境本义,而在论述过程中,多取“真善美”范畴中的“美”之意。
    2 臧克和在《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一书中,把关于“美”字的各家之说按语言学的角度归结为四类:会意说、形声说、象形说、象形+会意说。概括甚为精当。结合本文,“羊大则美”说属会意说,“羊人为美”说和“羽饰为美”说属象形说,“色好为美”说属形声说,萧兵、李泽厚等人的从“羊人为美”到“羊大则美”说属象形+会意说。见臧克和著:《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48-51页。
    3 大徐本《说文解字》注,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8页。
    4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46页。
    5 高鸿缙:《字例四篇》,《说文解字诂林》“美”字下引。
    6[日]笠原仲二著,杨若薇译:《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2页。
    1 高田忠周:《古籀篇》,《金文诂林》“美”字下引。
    2 郑红、陈勇:《释美》,《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3期(总第24期)。
    3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4页。
    4 王献唐:《释每美》,全文见《中国文字》第35册(合订本第九卷,第3934-3941页)。
    5 可见本文“羊人取象”说部分的引述分析。
    6 陈良运著:《美的考索》,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0-29页。
    7 朱狄著:《原始文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100页。不过。这样的论述被臧克和用简单的例证就反驳了。见臧克和著:《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81页注4。
    1 《甲骨文集释》第1323页,引自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4页。
    2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第416页。
    3 萧兵:《从“羊人为美”到“羊大为美”》,《北方论丛》,1980年第2期。
    萧兵:《楚辞审美观琐记》,《美学》第3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4 最重要的例子是李泽厚、刘纲纪在其合著的《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中接受此说。见该书第75-76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5 臧克和著:《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50-52页。
    6 《甲骨文集释》第四册,“美”字下引。
    7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4页。
    1 康殷:《文字源流浅说》,转引自黄宇鸿:《释“美”》,《漳州师院学报》,1997年第1期。
    2 王献唐:《释每美》,《中国文字》,第35册。
    3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诸多著作,很少有引用此观点者。臧克和对“美”字进行了至今为止最为详尽的考证,但在其论著中,却没有提及王献唐的观点。
    4 马叙伦著:《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第119页。亦有人据此推衍为“羊女为美”说,见古风:《羊女为美:对“美”的另一种解读》,朱志荣主编:《中国美学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 吴琦幸:《说美》,《华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转引自陈望衡著:《审美伦理学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7-58页。
    2 陈良运著:《美的考索》,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0-29页。
    3 陈望衡著:《审美伦理学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8-60页。
    4 朱玲:《“美”和中国人的美意识补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5 臧克和著:《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6 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页。
    7 臧克和著:《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53-54页。
    8 臧克和著:《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1 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2[德]卜松山著,刘慧儒、张国刚等译:《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6页。
    3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46页。
    1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02页。
    2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45页。
    3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436页。
    4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页。
    5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页。
    6 转引自钱玄、钱兴奇编著:《三礼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29页。
    7 高明:《古文字类编》,转引自臧克和著:《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8 《周礼·天官·食医》。
    9 《仪礼·燕礼》郑玄注。
    10 《周礼·天官》郑玄注。
    11 《周礼·天官·宰夫》:“凡朝觐、会同、宾客,以牢礼之法,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饮食、宾赐之飱牵,与其陈数。”郑玄注曰:“膳献,禽羞俶献也。”而在《礼记·聘礼》中郑玄注曰:“禽羞,谓成孰有齐和者。傲献,四时珍美新物也。”参见钱玄、钱兴奇编著:《三礼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30页。
    1 臧克和著:《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60页。关于“羲”字以及其所包含的“诉诸视觉的姿态美”,参见此书的论述。
    2 臧克和著:《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198页。
    3 臧克和著:《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198页。
    4 臧克和著:《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198-201页。
    5[德]雅斯贝尔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6 张灏:《世界人文传统中的轴心时代》,张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9页。
    7[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著,龚群译:《伦理学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 133-34页。
    1[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62页。
    2 劳思光著:《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3 牟宗三著:《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0-102页。劳思光在对儒学进项解说时也说:“自我境界之有种种不同,乃一无可争辩之事实。兹依一设准,将自我境界作以下划分:(1)形躯我--以生理及心理欲求为内容;(2)认知我--以知觉理解及推理活动为内容;(3)情意我--以生命力及生命感为内容:(4)德性我--以价值自觉为内容。”
    劳思光著:《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4[美]约翰·罗尔斯著,张国清译:《道德哲学史讲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10页。
    1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2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3 后一派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冲击一回应”文化接触模式的反应,以费正清、列文森为代表:后者认为要“中国发现历史”,认为传统自身具有现代趋向因素,以柯文等人为代表。
    4 金耀基著:《金耀基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页。
    5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见《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1页。
    6[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伍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7 张灏:《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思想危机》,张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02-103页。
    1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1912年7月10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8页。
    2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1月初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1页。
    3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3页。
    4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3页。
    5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0页。有学者引用《哲学大纲》时即认为书中论断都出自蔡元培,此类说法不确。
    1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2 聂振斌著:《蔡元培及其美学思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6页。
    3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7页。
    1 蔡元培:《北京大学进德会旨趣书》(1918年1月1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7页。
    2 在另一处分为内、外两种。见蔡元培著:《中学修身教科书》(1912年5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5页。
    3 蔡元培著:《中学修身教科书》(1912年5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7页。
    4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6页。
    5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6页。
    6 转引自张汝伦著:《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5页。
    1 蔡元培:《社会改良会宣言》,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0页。
    2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7页。
    3 张汝伦著:《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4页。
    4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1910年4月2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68页。
    1 蔡元培:《在康德诞生二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致词》(1924年4月2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0-271页。
    2 蔡元培:《真善美》(1927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9页。
    3 蔡元培:《传略》(上)(1919年8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58页。
    4 蔡元培著:《中学修身教科书》(1912年5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4页。
    1 蔡元培著:《中学修身教科书》(1912年5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4-165页。
    2 蔡元培:《在浙江第五师范学校演说词》(1916年11月26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78页。
    3 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1916年3月2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1页。
    4 蔡元培:《在保定育德学校的演说词》(1918年1月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23页。
    5 蔡元培:《在保定育德学校的演说词》(1918年1月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 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22-223页。
    1 蔡元培:《一九○○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5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1页。
    2 张汝伦著:《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8页。
    3 蔡元培:《教育独立议》,《新教育》,第4卷第3期,1922年3月。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5页。
    4 蔡元培:《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1917年1月1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5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1912年7月10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9页。
    6 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1916年3月2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2页。
    7 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1916年3月2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0页。
    1 蔡元培:《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1917年1月1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2 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1916年3月29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2页。
    3 蔡元培:《在南开学校全校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917年5月23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5页。
    4 蔡元培:《在浙江旅津公学演说词》(1917年7月6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2页。
    5 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等校欢迎会的演说词》(1920年[2月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61页。
    6 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等校欢迎会的演说词》(1920年[2月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59页。
    7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 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页。
    1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页。
    2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3 蔡元培:《世界观与人生观》,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18页。
    4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1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2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3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4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40页。
    5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1 蔡元培:《美育》(1930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99页。
    2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3页。
    3 李秋零:《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译本导言”,[德]康德著,李秋零译:《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4[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实践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1[德]康德著,李秋零译:《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德]康德著,李秋零译:《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3[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实践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4[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实践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1-155页。
    5 李秋零:《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译本导言”,[德]康德著,李秋零译:《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德]康德著,李秋零译:《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1[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实践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2页。
    2[德]康德著,李秋零译:《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3 李秋零:《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译本导言”,[德]康德著,李秋零译:《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4 蔡元培著:《哲学大纲》,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0页。
    5 蔡元培:口述《传略》(上)(1919年8月),《蔡元培全集》第三卷,第669-670页。
    6 蔡元培:《与许崇清先生书》(又名<蔡元培致许崇清函》),《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出版。《蔡元培全集》第十卷,第310页。
    1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8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2 杨祖陶:《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序”,[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见氏著《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2 参考[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伍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见氏著《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4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见氏著《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54页。
    5 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上 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277页。
    1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增订本),“前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版。
    2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季刊,第3册,1918年7月1日。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1-212页。
    3[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著,凌继尧译:《审美价值的本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94页。
    4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第3号,1916年11月。《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9页。
    1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1915年12月。《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7页。
    2 独秀:《随感录(一)》,《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版,第46页。
    3 蔡元培:《我之欧战观--在北京政学会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917年1月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页。
    4 李大钊:《美与高》,《言治》季刊,第1册,1917年4月1日。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7页。
    5 李大钊:《美与高》,《言治》季刊,第1册,1917年4月1日。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6-67页。
    6 伧父(杜亚泉):《答<新青年>杂志记者之质问》,《东方杂志》,第15卷第12号,1918年12月。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第2版,第93页。
    1 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279页。
    2 伧父(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1916年10月。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版,第24页。
    3 伧父(杜亚泉):《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1917年4月。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版,第35页。
    4 杜亚泉著,田建业编校:《杜亚泉著作两种》,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69页。
    5 杜亚泉著,田建业编校:《杜亚泉著作两种》,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69页。
    1 杨国荣著:《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0页。
    2 张灏:《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思想危机》,张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3 牟宗三著:《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页。
    4 唐君毅著:《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1 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上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页。
    2 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上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页。
    3 牟宗三著:《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4 牟宗三著:《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5 牟宗三著:《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6 牟宗三著:《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7 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上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页。
    1 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论》(上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24-225页。
    2 牟宗三著:《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页。
    3 牟宗三著:《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5页。
    4 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上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页。
    5 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论》(上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31页。
    1 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论》(上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60页。
    2 牟宗三著:《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3 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352页。
    4 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382页。
    5 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504页。
    6 现量一感觉:比量一理智;非量一直觉。
    1 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496页。
    2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97页。
    3 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467页。
    4 梁漱溟著:《人心与人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755页。
    5 梁漱溟著:《人心与人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756页。
    6 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468页。
    7 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502页。
    1 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448页。
    2 熊十力著:《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34-535页。
    3 唐君毅著:《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27页。
    4 唐君毅著:《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27-228页。
    1[德]特洛尔奇著,朱雁冰、李承言、刘宗坤译:《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1 Lobscheid,Wilhelm,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with Punti and Mandarin Pronounciation,Hong Kong: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2 《荀子·正名》。
    3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11页。
    4 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黄兴涛:《清代西方美学观念和知识在华传播考论》,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5 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4页。
    1[美]华勒斯坦等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31-32页。
    2 王元化提出,要追求“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见王元化:《<学术集林>卷五编后记》,《学术集林》(卷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368页。
    1[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
    2[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3 蔡元培:《我之欧战观--在北京政学会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917年1月1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4 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 张灏说:“在现代中国,精神迷失的特色是道德迷失、存在迷失和形上迷失三者是同时存在的,而不在于任一项的各别出现。位于现代中国之‘意义危机'的底部,是此三种迷失的融合。”张灏:《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思想危机》,张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2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季刊,第3册,1918年7月1日。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1-212页。
    3 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502页。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遐迩贯珍》
    《六合丛谈》
    《教育世界》
    《教育杂志》
    《万国公报》
    《美育》
    《国粹学报》
    《东方杂志》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三卷六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1981年。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图书馆编印,1979年。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索引》,上海图书馆编印,1982年。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哲学、心理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史和、姚福申、叶翠娣编:《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桧林、朱汉国主编:《中国报刊辞典(1815-1949)》,太原:书海出版社,1992年。
    王韬、顾燮光等编:《近代译书目》,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周振鹤编:《晚清营业书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吴美瑶、刘子菁、丁千恬、林嘉瑛编:《教育杂志(1909-1948)索引》,台北:心理出版社,2006年。
    陈东原、吴保障、蒋元卿编:《教育杂志索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月1版。
    三联书店编辑部编:《东方杂志总目(一九○四年三月--一九四八年十二月)》, 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983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三集),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1978年。
    阿英著:《晚晴文艺报刊述略》,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魏绍昌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12集,第29、30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
    [日]实藤惠秀监修,谭汝谦主编,[日]小川博编辑:《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
    谢巍著:《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蒋红、张唤民、王又如编著:《中国现代美学论著译著提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胡经之编:《中国现代美学丛编(1919-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叶朗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近代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俞玉滋、张援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俞玉滋、张援编:《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佩雄、黄河清选编:《教育学文集·美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章咸、张援编:《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世界书局编:《现代艺术评论集》,世界书局,1930年。(《民国丛书》第三编第58种)
    郎绍君、水中天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下卷),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赵立、余丁编:《中国油画文献(1542-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
    《上海美术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
    周积寅、史金城编纂:《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谈艺录》,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年。
    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四卷),北京:现代出版社,1999年。
    张静蔚编选:《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蔡仲德注译:《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
    魏绍昌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二),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
    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台北:学生书局,1964年。
    [明]李之藻辑刻:《天学初函》,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
    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法]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蔡咏春、文庸、段琦、杨周怀译:《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原《中华归主》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1992年。
    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日]多贺秋五郎著:《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清末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李楚材编著:《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
    王宝平主编,吕顺长编著:《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
    钟离蒙、杨凤麟主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沈阳:辽宁大学哲学系,1981年。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版。
    张允侯、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宋原放编:《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陈燊、郭家申编选:《西欧美学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蔡元培著,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1998年。
    蔡建国编:《蔡元培先生纪念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蔡元培研究会编:《论蔡元培》,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年。
    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高平叔编:《蔡元培美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四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唐振常著:《蔡元培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陶英惠著:《蔡元培年谱》(上卷),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
    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纪念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陈独秀著:《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邓以蛰著:《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丰子恺著,丰陈宝、丰一吟、丰元草编:《丰子恺文集》(艺术卷1-4),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
    丰子恺著,丰陈宝、丰一吟编:《丰子恺文集》(文学卷1-3),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
    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傅抱石著,叶宗镐选编:《傅抱石美术文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年。
    胡适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赵志钧编:《黄宾虹美术文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蒋孔阳著:《蒋孔阳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康有为著,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台北:宏业书局有限公司,1987年。
    康有为著,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李大钊著,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叔同著,郭长海、郭君兮编:《李叔同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梁启超著,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夏晓虹选编:《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李渊庭、阎秉华编写:《梁漱溟先生年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梁漱溟著:《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
    林风眠著:《林风眠艺术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刘海粟著,朱金楼、袁志煌编:《刘海粟艺术文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刘师培著,李妙根编,朱维铮校:《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刘师培著,李妙根编:《刘师培论学论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鲁迅著:《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马采著,徐文俊编:《马采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林文霞编:《倪贻德美术论集》,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
    谭嗣同著,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刘烜著:《王国维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
    王国维原著,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王国维著,刘刚强编:《王国维美论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国维著,吴无忌编:《王国维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王国维著,徐调孚、周振甫著,王幼安校订:《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王国维著:《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王国维著:《王国维遗书》(十六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王庆祥、萧立文校注,罗继祖审订,长春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袁英光、刘寅生编著:《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
    王韬著:《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魏源著:《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清]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
    徐悲鸿著,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
    [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许崇清著,许锡挥编:《许崇清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孙应祥著:《严复年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蘧常著:《严几道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严复著,王栻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俞剑华著,周积寅编:《俞剑华美术论文选》,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
    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宗白华著:《宗白华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蔡仲德著:《中国音乐美学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陈良运著:《美的考索》,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
    陈瑞林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陈望衡著:《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陈望衡著:《审美伦理学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望衡著:《中国美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陈伟著:《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陈文忠著:《美学领域中的中国学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陈元晖著:《王国维与叔本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陈振濂著:《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年。
    戴阿宝、李世涛著:《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辩》,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杜卫著:《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佛雏著:《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佛雏著:《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顾卫民著:《基督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日]关卫著,熊得山译:《西方美术东渐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黄可著:《上海美术史札记》,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论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日]梗本泰子著,彭谨译:《乐人之都--上海: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发轫》,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江滢河著:《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金雅著:《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李超著:《中国现代油画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李超著:《中国早期油画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
    李庆本:《蔡元培:跨文化互释与审美拯救方案》,见汝信、王德胜主编:《中国美学》(总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李心峰主编:《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
    刘悦笛:《美学的传入与本土创建的历史》,《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
    卢善庆著:《王国维文艺美学观》,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卢善庆著:《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敏泽著:《中国美学思想史》,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莫小也:《利玛窦与基督教艺术的入华》,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第二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莫小也著:《十七一十八世纪传教士与西画东渐》,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聂振斌著:《蔡元培及其美学思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聂振斌著:《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
    聂振斌著:《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聂振斌著:《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牛宏宝、张法、吴琼、吴伟著:《汉语语境中的西方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潘耀昌编著:《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彭锋著:《引进与变异:西方美学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邱明正、于文杰撰:《中华文化通志·美育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汝信、王德胜主编:《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英]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著,陈瑞林译:《东西方美术的交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
    孙世哲著:《蔡元培鲁迅的美育思想》,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
    谭好哲、刘彦顺等著:《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陶亚兵著:《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陶亚兵著:《中西音乐交流史论稿》,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汪毓和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
    王德胜等著:《创世之音:中国美学1900-1949>>,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镛主编:《中外美术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攸欣著:《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吴予敏著:《美学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向达:《明清之际中国美术所受西洋之影响》,《东方杂志》,第27卷,第1号,1930年。见氏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肖朗:《王国维与西方教育学理论的导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6期。
    邢建昌、姜文振著:《文艺美学的现代性建构》,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阎国忠著:《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杨伯达:《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与清代美术》,《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4期。
    杨河、邓安庆著:《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杨平著:《多维视野中的美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杨平著:《康德与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
    姚全兴著:《中国现代美育思想述评》,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叶嘉莹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袁济喜著:《承续与超越:20世纪中国美学与传统》,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袁进:《论中国近代审美意识的改变》,《江淮论坛》,1996年第4期。
    张本楠著:《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张辉:《中国语境中审美独立与现代性问题溯源》,《学人》第十四辑。
    张辉著:《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章启群著:《百年中国美学史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郑工著:《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南宁:广西美术出皈社,2002年。
    郑元者:《20世纪中国美学:边际化及发展策略漫议》,氏著:《美学与艺术人类学论集》,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年。
    周锡山著:《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邹华著:《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艾尔曼著:《中国文化史的新方向:一些有待讨论的意见》,见[美]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意]艾儒略原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周士良译:《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美]威廉·巴雷特著,杨照明、艾平译:《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03年。
    [德]鲍姆伽通著,李醒尘译,朱立人校对:《美学》,收入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德]鲍姆加登:《诗的感想--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1735),缪灵珠译,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德]鲍姆嘉藤著,简明、王旭晓译:《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美]门罗·C.比厄斯利著,高建平译:《西方美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清]斌椿著:《乘槎笔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美]伯纳尔著,丘权政、符致兴译,范道丰、陈昌光校:《一九○七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德]卜松山著,刘慧儒、张国刚等译:《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法]布瓦洛著,任典译:《诗的艺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蔡建国著:《蔡元培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
    蔡武:《谈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第2卷第4期。
    [德]E·策勒尔著,翁绍军译,贺仁麟校:《古希腊哲学史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
    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惠民(Arthur H.Chen):《耶稣会透视法贯通东西方》,《文化杂志》,1994年第2辑。
    陈嘉明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陈建华著:《“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启伟:《“哲学”译名考》,《哲学译丛》,2001年第1期。
    陈旭麓:《论“中体西用”》,《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陈学恂主编,周德昌分卷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陈以爱著:《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陈翊林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
    陈垣撰:《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陈子展著:《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程钢:《<几何原本>对儒家思想学术的影响:以徐光启与焦循为例》,彭林主编:《清代学术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德]卡尔·达尔豪斯著,尹耀勤译:《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英]W.C.丹皮尔著,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
    [日]岛田虔次著,甘万萍译:《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狄德罗著,[美]斯·坚吉尔英译,梁从诫中译:《狄德罗的<百科全书>》,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
    [法]狄德罗著,艾珉译:《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德]威廉·狄尔泰著,胡其鼎译:《体验与诗》,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丁伟志、陈崧著:《中西体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方汉奇著:《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方豪著:《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方豪著:《中西交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德]费路(Roland Felber):《蔡元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蔡元培研究会编:《论蔡元培》,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年。
    [美]费侠莉著,丁子霖、蒋毅坚、杨昭译:《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冯天瑜著:《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三松堂全集》(第二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见氏著:《三松堂全集》(第十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近代中国研究集刊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傅沉际译义、李之藻达辞:《名理探》(四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傅斯年著:《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郜元宝编:《尼采在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葛兆光:《穿一件尺寸不和的衣衫--关于中国哲学和儒教定义的争论》,《开放时代》,2001年11月号。
    葛兆光著:《西潮又东风--晚晴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龚颖:《“哲学”、“真理”、“权利”在日本的定译及其他》,《哲学译丛》,2001年。
    古风:《羊女为美:对“美”的另一种解读》,朱志荣主编:《中国美学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德]沃尔夫冈·顾彬著,王祖哲译:《审美意识在中国的兴起》,《中国美学》(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近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
    郭湛波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选译:《哈贝马斯论现代性》(五篇),《学术思想评论》(第三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
    [德]哈贝马斯著,张锦忠、曾丽玲译:《现代性--未竟之功》,《中外文学》,第24卷第2期,1995年7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德]彼得·克劳斯·哈特曼(Peter C.Hartmann)著,谷裕译:《耶稣会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美]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何兆武著:《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见氏著:《历史理性的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贺麟著:《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德]黑格尔著,长河译:《宗教哲学讲座导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版。
    [德]花之安著:《自西徂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美]华勒斯坦(Wallerstein,I.)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美]华勒斯坦等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刘琦岩、叶萌芽译:《否思社会科学:19世纪范式的局限》,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英]怀特海著,何钦译:《科学与近代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
    黄见德著:《西方哲学东渐史》(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第二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黄时鉴著:《东西交流史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黄兴涛:《清代西方美学观念和知识在华传播考论》,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英]E·霍布斯鲍姆、[英]T·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霍有光:《西安交大馆藏江南制造局译印图书概貌及其价值》,《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美]凯·埃·吉尔伯特、[联邦德国]赫·库恩著,夏乾丰译:《美学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金观涛、刘青峰著:《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
    金克木著:《探古新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金耀基:《中国的二十一世纪的想像》,《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号。
    金耀基著:《从传统到现代》,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
    金耀基著:《金耀基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著,马采译:《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
    [日]酒井直树著,白培德译:《现代性与其批判: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问题》,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8年6月号。
    [德]E·卡西尔著,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见[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德]康德著,李秋零译:《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德]康德著,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一卷,前批判时期著作Ⅰ,1747-1756),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德]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日]柯毅霖著,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晚明基督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M·克莱因著,张祖贵译:《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著,邵宏译:《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意]贝尼季托·克罗齐著,王天清译,袁华清校:《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意]克罗齐著,田时纲译:《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劳思光著:《新编中国哲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工真:《德国大学的现代化》,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三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李时岳著:《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英]李斯托威尔著,蒋孔阳译:《近代美学史述评》,《蒋孔阳全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李天纲:《从<名理探>看明末的西书中译》,见氏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李天纲著:《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李喜所著:《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李咏吟著:《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李泽厚著:《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第六版),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李泽厚著:《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意]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德]利奇温著,朱杰勤译:《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
    [美]詹姆斯·C.利文斯顿著,何光沪译,赛宁校:《现代基督教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
    [日]笠原仲二著,杨若薇译:《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清]梁廷枏撰,骆驿、刘骁点校:《海国四说》,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约瑟夫·阿·勒文森著,刘伟、刘丽、姜铁军译:《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刘大椿、吴向红著:《新学苦旅:中国科学文化兴起的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刘东著:《西方的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刘放桐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刘国钧著:《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
    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修订译本),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刘龙心著:《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刘小枫:《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之间的个体学术》,刘小枫著:《拣尽寒枝》(增订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刘小枫著:《诗化哲学》(重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楼宇烈、张西平主编:《中外哲学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法]让-雅克·卢梭著,何兆武译:《论科学与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约翰·罗尔斯著,张国清译:《道德哲学史讲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罗岗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罗志田著:《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英]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意]马西尼著,黄河清译:《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著,龚群译:《伦理学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法]孟德斯鸠原著,严复译述:《法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牟宗三著:《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牟宗三著:《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牟宗三著:《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德]尼采著,黄明嘉译:《快乐的科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德]尼采著,张念东、凌素心译:《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德]尼采著,周国平编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
    [德]尼采著,周国平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戚印平著:《远东耶稣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钱存训著,戴文伯译:《近世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文献》,1986年第2期。
    钱穆著:《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钱时惕著:《科学与宗教关系及其历史演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秦家懿、孔汉思著,吴华译:《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
    [美]任达(Douglas R.Reynolds)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版。
    任继愈主编:《儒教问题争论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戎克:《万历、乾隆年间西方美术的输入》,《美术史论》,1959年第5期。
    桑兵、关晓红主编:《先因后创与不破不立:近代中国学术流派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日]山田庆儿:《近代科学的形成与东渐》,《科学史译丛》1984年第2期。
    尚小明著:《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沈定平著:《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史静寰、王立新著:《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美]舒衡哲著,刘京建译,丘为君校订:《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著,凌继尧译:《审美价值的本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苏云峰著,吴家莹整理:《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1860-192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孙尚杨著:《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
    [美]理查德·塔纳斯著,吴象婴、晏可佳、张广勇译:《西方思想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谭汝谦:《中日之间译书事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见[日]实藤惠秀监修,谭汝谦主编,[日]小川博编辑:《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
    唐君毅著:《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唐君毅著:《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陶飞亚著:《边缘的历史--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美]梯利著,[美]伍德 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渠东校:《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汪晖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汪荣祖著:《康章合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汪向荣著:《日本教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王德峰著:《艺术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德峰著:《哲学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学人》,第10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王尔敏著:《晚清政治思想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王沉森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献唐:《释每美》,全文见《中国文字》第35册(合订本第九卷,第3934-3941页)。
    王晓秋著:《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中国科技史料》,第16卷第2期,1995年。
    王振复著:《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
    王振复著:《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王振复著:《中国美学思问录》,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年。
    王治心著:《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王中江著:《进化主义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德]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德]文德尔班著,罗达仁译:《哲学史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吴琦幸:《说美》,《华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
    [日]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夏晓虹著:《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萧兵:《从“羊人为美”到“羊大为美”》,《北方论丛》,1980年第2期。
    肖万源著:《中国近代思想家的宗教观和鬼神观》,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
    [法]谢和耐著,耿舁译:《中国与基督教》(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熊十力著:《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徐复观著:《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徐海松著:《清初士人与西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一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薛福成著:《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德]雅斯贝尔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杨国荣著:《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杨国荣著:《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杨天宏著:《基督教于民国知识分子:1922年--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姚纯安著:《社会学在近代中国的进程(1895-1919)》,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叶隽著:《现代学术视野中的留德学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叶仁昌著:《五四以后的反对基督教运动--中国政教关系的解析》,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见氏著《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余英时著,程嫩生、罗群等译:《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臧克和著:《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清]张德彝著:《航海述奇》,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张国刚、吴莉苇著:《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张灏著,高力克、王跃译,毛小林校译:《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和意义》,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张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张汝伦著:《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张西平著:《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张星烺著:《欧化东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章开沅著:《传播与根植: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论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章清:《“采西学”:学科次第之论辩及其意义--略论晚清对“西学门径”的探讨》,《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
    章清:《“中体西用”论与中西学术交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近代中国研究集刊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郑红、陈勇:《释美》,《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3期(总第24期)。
    郑匡民著:《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钟少华著:《中国近代新词语谈薮》,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周宪:《艺术自主性:一个审美现代性问题》,《中国美学》(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周宪著:《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朱立元主编:《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朱立元著:《美的感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朱谦之著:《日本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朱谦之著:《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朱维铮主编:《基督教与近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朱维铮著:《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朱维铮著:《走出中世纪》(增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新加坡]卓南生著:《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邹振环著:《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邹振环著:《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以1815至1900年西方历史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邹振环著:《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
    左玉河著:《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左玉河著:《中国近代学术体制之创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