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展示与销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美术展览自近代由西方引入国内后,逐渐成为美术作品向公众展示的主流形式。它的基本操作方式是,在美术作品公开展示的同时,兼有画作的市场销售。这样,不仅促进近现代美术的交流传播,也成为促进美术作品市场流通的重要途径。美术展览的“展示”与“销售”兼举的操作方式,决定其“文化性”与“市场性”的双重属性。它在中国近现代美术转型过程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民国时期(1912-1937)的美术展览活动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本研究领域原始资料,借鉴当前学术界对本课题研究范畴的学术成果,详尽描述了民国时期美术展览的“展示与销售并举,文化与市场并重”这一独特文化现象,分析其对在中国近现代美术传播,艺术市场培育,乃至对绘画风格演变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力图从文化、市场不同的角度,阐述美术展览对于中国美术现代转型过程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Art exhibition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paintings display to public,after introduced into china.It is the operation modern of art exhibition that paintings was displayed and directly marketed at the same time.Therefore,it became important channel of art communication and the means of paintings distribution.Cultural character and commercial character were dual property of art exhibition.Since the Operation Model of Exhibiting and Marketing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art exhibi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es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in the art history of China.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d the Art Exhibition in the earlier 20th centuries as the subject investigated by collecting,sorting and analyzing the original material.It also researched the impact to the art communication based on contemporary academic achievement.The paper firstly described the phenomenon of art exhibitions display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paintings in detail,and discussed the art exhibition's dual property of cultural character and commercial character.Its profound influence to art communication,art marked cultivation,and paintings style ev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subsequently.Academic value and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in the art history of China was further explanation.
引文
1万青力,《百年中国画展》感言,《美术》2001年,第11期。
    2李树,即李树声先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
    3印刷错误,水中天,即水天中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4水天中《中国早期展览并非“完全效法于日本”》,《美术家通讯》1997年第6、7期合刊。
    5万青力:《百年中国画展》感言,《美术》2001年第11期
    8《演讲法国美术》,《申报》1919年12月25日。
    9《天马会员报告法国美术消息》,《申报》1921年7月8日。
    10据王震:《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
    11武育斡:《近代博览会事业与中国》,《东方杂志》第26卷第10期,1929年5月。
    16蔡元培《美育实施的方法》,《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六号。
    17顾森、李树声,《百年中国美术经典--美术思潮与外来美术》,海天出版社1990年,第8-9页。
    18《学灯》,1923年2月20日。
    19《艺术周刊》,第8期。
    20万青力,《百年中国画展》感言,《美术》2001年,第11期。
    21因1902年为壬寅年,故又名为《壬寅学制》。该学制将整个学校教育分成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分:蒙学堂(六岁入学,学程四年)、寻常小学堂(三年)、高等小学堂(三年)三级;第二段为中等教育,只有中学堂(四年)一级;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大学堂(三年)、大学院(不定)三级。全学程不含大学院共二十年。此外还有实业教育,分简易、中等、高等三级。师范教育分师范学堂和师范馆二级。
    22黄冬富:《中国美术教育史》,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3年,第248页。
    23癸卯学制也是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分为:蒙养院(七岁以前)、初等学堂(七岁入学,五年)、高等小学常(四年)等三级;第二阶段中等教育是中学堂(五年)一级;第三阶段高等教育,分为:大学预科或高等学堂(三年)、大学堂(三至四年)、通儒院(五年)三级。师范教育有:初等师范学堂,相当 于中等教育(五年);优级师范学堂属高等教育(四至五年)。
    24从清末到民国初年,所制定的学制有: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教育宗旨有: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1912年9月民国教育部颁布的“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1929年《中华民国教育宗旨》:“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1936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的教育宗旨:“在发扬民族精神,培养国民道德,训练自治能力,增进生活智能,以造成健全国民”。
    25“初等小学之学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游戏、体操。并可视地方情形加设图画、手工、唱歌之一科日或数科目……”自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4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50-354页
    26阮荣春、胡光华:《中华民国美术史》,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年6月,第22-24页。
    27后更名为“中西图画函授学堂”、“上海油画院”、“中华美术专门学校”。
    28后更名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29许志浩,《中国美术社团漫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
    34杨白民(1874-1924),名士照,字白民,曾白费赴日本考察教育,对日本的女子教育感触颇深,1903年创办城东女学社,该社以图画和手工艺教育见长,是上海开办较早的女子艺术教育学府。
    35刘海粟《人体模特儿》,《时事新报》增刊,1925年10月10日
    36《时事新报》1924年5月25同
    37成立于1914年2月,储藏奉天故宫文物114,600件,以及承德行宫文物117,700件。该所的成立为北京画坛的画家提供了一个学习观摩、临摹中国古代优秀美术名作的极好场所,是影响中国近现代北京画坛的重要因素。
    38民国元年(1912),李叔同方主编《太平洋画报》(太平洋报附刊),发起组织文美会,会址附设太平洋报社内,会员亦多太平洋报社中人.李氏曾编文美杂志,内系会员所作书画,及印章拓本,皆为手稿,纸张大小一律,极为精美,开会时会员彼此传观,并未印行,该会创办未及一年,即无形解散。《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美术年鉴》
    39是中国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
    40参见王震:《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1月,第38页。
    41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是当时公认的上海画坛、印坛领袖,名满天下。
    42转引自吴晶《百年一缶翁》,浙江人民出版社的2005年版,第263页。
    43《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8年1月。
    44《苏州美术画赛会征集画件启》,《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0月16日
    45阮荣春、胡光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46将平五:《十七年中国画坛之回顾》,《申报》(增),1929年1月25日,第5-6页
    47《晨报》,1927年5月12日,“艺术大会开幕盛况”。
    48蔡元培:旅法《中国美术展览会目录》序,自《东方杂志》第21卷第16号,1924年3月
    49荣元培,旅法《中国美术展览会目录》序,自《东方杂志》第21卷第16号,1924年3月
    50《东方杂志》第21卷第16号
    51名绍城,字拱北,号北楼、藕湖,浙江湖州人。早年留学英国学习政法,后赴法国和美国专攻美术。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画研究,擅长山水、花鸟;并枳极倡议美术活动,曾提议以内库及热河行宫所藏金石书画,设立占物陈列所。
    52 《申报》1924年5月15日。
    53 《申报》1927年11月28日,“蔡氏素主张真善美三者并重,故对于艺术方面之建设特别注意。除国立音乐院已在上海成立外,专电召林风眠等来京办国立美术馆,最近又在大学院成立一艺术教育委员会。函聘林风眠、张静江、张溥泉、李金发、周峻、高鲁、昌征、昌彦直、萧友梅、王化之等十一人为委员。”
    59 《决澜社宣言》,载《艺术旬刊》第1卷5期,1932年。
    60 许志浩,《中国美术社团漫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第118页。
    61 许幸之《时代美术社宣言》。
    62 艺风社成立于1933年,由孙福熙(1898-1962)、徐悲鸿、张书旂、陈树人、汪亚尘发起,孙福熙为社长,出版《艺风月刊》,成员以杭州、南京和上海为主,当时知名画家几乎都加入。许志浩,《中国美术社团漫录》,第135页。
    63 中国美术会成立于1933年,张道藩(1897-1968)为总干事,汤文聪、王祺、梁鼎铭、高希舜分人总务、学术、宣传、交际各股干事,1934年呈报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备案,领得许可证,其性质是官办的,由宣传部和教育部拨款,其使命系为国家提倡艺术,举办展览会的目的是宣传艺术,发扬国光。最初会员有绘画、雕刻、诗歌、音乐、戏剧、作家等53人,第二届年会成员发展至300余人。该会以“联络美术界感情,团结美术界力量,以谋学术之切磋,及发展中国美术事业为宗旨。”《中国美术会章程》,《中国美术会季刊》,第1卷第3期,1936年9月,第104页。
    64 孙福熙,《我们要一起努力:祝中国美术会第四届展览会》,《中国美术会季刊》,第1卷第2期,1936年6月,第56-57页。
    65 李宝泉,《走出艺风社展览会以后》,《艺风月刊》,第2卷第9期,1934年9月1日,第20-21页。
    66 徐悲鸿,《巴黎中国美术展览会》《艺风》第1卷第11期,1933年
    67 《申报》1935年7月22日。
    68 《中央日报》1936年8月19日。
    69 王震《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年版,第304-307页。
    70 王震《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页
    83 《申报》1929年4月14日
    84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四川大学出版社,转引自郭梅《民国时期全国美术展览会的生成与发展》(硕士论文)
    85 《申报》1935年4月15日
    86 《中央日报》1937年4月1日,教育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
    87 《中央日报》1937年4月1日,教育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
    88 转引自赵君豪著:《中国近代之报业》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959卷,第10页
    89 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2页。
    90 丁日初,《上海近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页。
    97 李毅士,《中国美术会第三届(秋季)美术展览会的回顾》,《中国美术会季刊》,创刊号1936年1月,第30-31页。
    98 孙福熙,《我们要一起努力:祝中国美术会第四届展览会》,《中国美术会季刊》,第1卷第2期,1936年6月,第56-57页。
    106 滕固:《重印牟言》,《中国艺术论丛》,第1页。
    107 姜丹书《美术廿年话两头》,自《美展》第3期,1929年4月16日,第5页。
    108 《林风眠等发起北京艺术大会》,《艺术界》第16期,1927年5月7日,第5页。
    109 《申报》1929年4月25日。
    110 上海美专档案,Q250-41,1926年5月20日教务会议记录。
    111 胡根天,《对于第二次全国美展的希望》,《中国美术会季刊》第1卷第1期,1937年
    112 “今日为奠定首都克服武昌举行庆祝典礼,当政军各界于下午在大礼堂齐集开会”乐艺部暂停表演。《申报》1929年4月18日。
    113 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载《集外集抬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49页
    114 汪亚尘《艺术源泉的生命流露》,《时事新报》1922年7月5日。
    115 《申报》1927年7月7日。
    116 林文铮《何谓艺术》,光华书局,1931年。
    117 《学灯》,1923年2月20日
    118 1929年11月26日,林风眠召开校务评议会,针对当时教育部欠发教学经费,“议决重要案件三项:一、筹备大规模之春季艺术大会,内容分为艺术展览、音乐演奏、戏剧表演,师生作品一律参加;二、组织艺术季刊编辑委员会,推定王代之、黄怀英、杨仲子等十三人为编辑委员;三、离校教授本年度聘约一律无效”。见《晨报》,1926年11月23日,“艺专评议会三项决议”。
    119 李树声,《访问林风眠笔记》,《美术》,1990年第2期
    141 孟寿椿《贡献》,《美展汇刊》,第十期
    142 汪亚尘,《旅欧国人美术展览会的感想》,《时事新报》1924年8月3日,收录于王震荣君立编《汪亚尘艺术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版,第526页。
    143 《艺风》1卷11期,1933年
    144 《申报》1932年10月24日
    145 郑午昌,《中国画之认识》,《东方杂志》第28卷第1号,1930年。
    146 《薛铨曾参观记》,《申报》1935年4月27日
    147 《申报》1935年4月8日。
    148 徐悲鸿,《巴黎中国美术展览会》《艺风》第1卷第11期,1933年
    149 《申报》1935年7月22日。
    150 转引自张品兴选编《国民性面面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第224页。
    151 傅振伦,《傅梢沧桑九十忆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版,第81页。
    152 郑天锡,《参加伦敦艺展会报告》,《中央日报》1936年8月8日-19日
    153 《每日电讯(Daily Tellgraph)》,1935年11月27日
    154 郑天锡的报告,〈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中央日报》1936年8月8日-19日
    155 《北平晨报》,1935年1月27日。
    156 《申报》1935年4月9日。
    158 载元光、金冠军主编:《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2页。
    159[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载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993年版,第124页.
    160[清]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参见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第十四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
    161 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百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162 王中秀、茅子良、陈辉编著,《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
    163 孙福熙,《我们希望的艺术展览会》,“艺风展览会专号”《艺风月刊》1934年,第2卷第6期;
    朱桃椎置鞋指唐代隐士朱桃椎所织的麻草鞋。朱隐居山中,不受人馈赠。尝织麻鞋十双置道上,见者以米、茶置原处,与之交换。宋辄取物去,终不与人接。时人称其鞋为″居士屩″。见《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
    164 《美术研究》2000年,第4期。
    165 庞莱臣(1864--1949),名元济,字莱臣。他是南浔“四象”之一的庞家开创者庞云曾的次子。庞家从事丝业发家,庞元济继承升发展父业,去日本考察后,在杭州创办世经缫丝厂。1906年在上海创办龙章造纸厂,是当时上海惟一的一家造纸厂。他还在上海收买外商正广和汽水公司大量股票,投资中国银行和浙江兴业银行,拥有大量上海的房地产。庞莱臣自幼嗜画,“未及成年,就喜欢购置清乾隆时人手迹,又刻意临摹,颇得形似。”他以实业的成功支持和实现了收藏上的成功。“他在南浔东栅建‘宜园'。园之构筑,颇得画意,园中有‘半画阁重楼'。宅内藏画之室,名曰‘虚斋',并以‘虚斋'为其画。”他的虚斋直接培养了陆恢张石园、张大壮、吴桐(俗称“庞家四小将”)、郭兰枝等一批画家和鉴赏家
    166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字杏荪,号次沂,又号补楼,别号愚斋,晚号止叟。盛宣怀1870年入李鸿章幕。1873年起以上海为中心从事洋务运动,参与经营轮船、申报、银行、铁路、煤矿、纺织等近二十家洋务企业。其中在上海创办和主持的有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华盛纺纵总厂、铁路总公司、中国通商银行等。在经办企业过程中,盛宣怀逐渐转化为中国早期资本阶级的代表。
    167 熊月之等主编.《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68 熊月之等主编,《老上沁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69 “忆张大千在李秋君家中”,《大雅》,台北,2000年4月,第12-16页
    170 《申报》1929年5月19日,第4版。
    171 《民国世说》,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173页。
    172 王个簃,《王个簃随想》,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2年。
    173 老舍著,《多鼠斋杂谈》,京华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216、217页
    17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要在上海商界立足生存,压力是非常大。比如对公共租界工部局华董虞洽卿、上海地方大佬黄金荣、杜月笙,每逢他们的婚庆喜事、生日寿辰,都要亲自上门道贺,赠送古董、字画等厚礼。上海商人徐之萱经营药房时,派山一批职工利用接方送药的自行车便利,主动送礼上门以表心意, 联络感情。如属名医送贵重皮货;一般医师送由画家画好的扇面或化妆品等。《创业上海滩》。
    175 郑重,《唐云传》,上海,东方出版社,1999年。
    176 《中华民国实录》吉林人民出版社,第5051页
    177 赵志钧主编《黄宾虹书简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178 王锦厚编《郭沫若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253页
    179 《七十五年来的国画》载《俞剑华美术论文选》,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180 《申报》1942年3月9日。
    181 李向民著《中国艺术经济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00页
    182 陈振濂,《现代中国书法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
    183 日本书论编辑室编《书论·特辑西泠印社》,2003年版,第158、162页。
    184 日本书论编辑空编《书论·特辑西怜印社》,2003年版,第158、162页。
    185 同上第158、162页
    186 据王中秀、茅子良,陈辉编著,《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
    187 是指经营笔墨纸砚为主的文具店,由于这些文具用品多产于南方,故称之为南纸店。
    188 最早开设的笺扇店为道光年间的缦云阁,同治年间开设的有古香室、青莲室、锦润室、艺芝堂、戏鸿堂、飞云阁、得月楼、老同春等十多户。光绪年间开设的有九华堂、一言堂、朵云轩、王星记等25户。民国年间开设的有锦仁堂、九福堂、笔花楼、清秘阁、九裕堂等四十多户。郑威,“上海书画笺扇业沉浮录”,载《朵云》,总第49期,第180页。
    189 如湖社画廊、九华堂画廊、大风画廊、上海画廊、义利画廊、三通画廊、静安画廊、大陆画廊等。
    190 转引于陈永怡,《近代书画市场与风格迁变》,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191 郑重《杭人唐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84页。
    192 《天马会第一届绘画展览会出品征集细则》,《申报》,1919年11月23日
    193 《大学院美术展览会征集出品简章》,1928年7月14日,《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1840-1949》,第183-184页。
    199 转引陈永怡《近代书画市场与风格迁变》,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200 宗真:《艺术家的生活问题》,《中国美术会季刊》第1卷第1期,1936年。
    201 王中秀、茅子良、陈辉等编著,上海书海出版社2005年版,第388页。
    202 刘曦林《艺海春秋--蒋兆和传》,《朵云》,第5集,第125页。
    203 傅申,《张大千与上海画坛》,《海派绘画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
    204 雪鹃,《二十二年度南京画展总检阅》,《艺风月刊》第2卷第2期,1934年。
    205 王中秀、茅子良,陈辉编著,《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
    206 黄萍荪《余绍宋其人其事》,《朵云》,第12集,第157页。
    207 卢丹林,《复某君欲来沪画展》,《国画》第2号,1936年5月,第13页。
    208 郑逸梅,《艺林拾趣》,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郑逸梅在《赵子云和吴昌硕画派》一文中也提及,《朵云》,1983年5月第136页。
    220 关良:《关良回忆录》(节选),自顾森、李树声主编,《百年中国美术经典》(自述、自传、评传、回忆录、年谱、年表),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68页。
    221 高冠华:《诲与学》,《潘天寿研究》,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82页。
    222 糜耕云:《声画昭精、墨彩腾飞》,载《张大千的生平和艺术》,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154页。
    223 冯伊湄:《我的太夫司徒乔(摘录)》,自顺森、李树声主编,《百年中国美术经典》(自述、自传、评传、回忆录、年谱、年表),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133页。
    224 冯伊湄:《我的丈夫司徒乔(摘录)》,自顾森、李树声主编,《百年中国美术经典》(自述、自传、评传、回忆录、年谱、年表),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140页。
    228 王震:《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229 王震:《上海美术年表》,上沁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页。
    230 王震:《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第331-336页。
    231 工震:《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页。
    232 张朝晖《湖社始末及其评价》,《近百年中国画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233 许志浩《中国美术社团漫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第175页。
    234 同上,第185页。
    235 同上,第208页
    236 同上,第212页。
    237 “画坛一杰徐子鹤”,《朵云》,1991年第6期。
    238 漫礁,《艺术的展览》,《艺风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5期第7期
    239 常书鸿:《现代艺术运动的基线》,《艺风月刊》第2卷第3期,1934年。
    240 汪亚尘,《艺风社展览会感言》,“艺风展览会专号”《艺风月刊》1934年,第2卷第6期
    241 一帆,《艺风展览会巡礼》,《艺风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5期第7期
    242 第三次全国美展筹备委员第一次会议上陈立夫提出“由于近期陪都公私展览会出品,均有随便提高价格之趋向,全国美展是否可不标价售卖,以为示范”。自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教育部卷宗
    243 李寓一:《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观记》(一),《妇女杂志》(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辑号),第15卷第7号,1929年7月,第5页。
    244 陆丹林,《二次美展观后感》,《逸经》,第29期,1937年5月5日
    245 1929年第一届全国美展是湖社参展画家很多,如赵明湖、刘浩洲、惠拓湖、张湛湖、龚真湖、李枕湖、屈当湖、李五湖、刘光城(饮湖)等。参见《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出品目录》于照(非简)、陈异湖、陈东湖、陈薪湖、李影湖、圣湖外史、萧谦中、陈达湖、齐白石、李晴湖、贺履之(良朴)、赵菱湖、冯棠、刘饮湖、太平湖客、
    246 陆丹林,《二次美展观后感》,《逸经》,第29期,1937年5月5日
    247 李寓一:《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观记》(一),《妇女杂志》(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辑号),第15卷第7号,1929年7月,第5页。
    248 李毅上,《中国美术会第三届(秋季)美术展览会的回顾》,《中国美术会季刊》,创刊号1936年1月,第31-32页。
    249 据王震:《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
    250 《海上绘画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
    251 据王震:《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
    252 郑逸梅《赵子云和吴昌硕画派》,《朵云》,第5集。
    253 庄尚严,《赴英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记》,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年刊,1936年7月。
    262 该会由叶恭绰、钱瘦铁、郑午昌、贺天健、卢丹林、谢公展、黄宾虹等人发起组织。
    263 许志浩,《中国美术社团漫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第118页。
    264 这些社团30年代,大多成为综合性质的美术团体,既宣传西画,也宣传中国画。1928年第七次美术展览前以研究西画为号召,为促进中国美术发展自1928年始,兼研究中国美术,展览中国绘画。
    265 《天马会举行会议志》,《申报》1923年2月8日。
    266 陈抱一,《洋画运动过程略记》,原载《上海艺术月刊》,第5-8期,10-12期,1941-1942年,收录于陈瑞林编,《现代美术家陈抱一》,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104-105页。
    267 见《中国美术社团漫录》,许志浩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268 见《中国美术社团漫录》,许志浩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46-47页
    269 《决澜社宣言》,载《艺术旬刊》第1卷5期,1932年。
    270 出品来自全国20个省区。
    271 《美展》第4期.第1-2页。
    272 《美展》,第2期,第7页。
    273 《美展》,第3期,第7页。
    274 郑曼青,《绘画之究竟》,《美展》第8期,1929年5月1日。郑曼青工画、能书、诗文、医术、拳术,有五绝之称。历任北平艺专、上海大夏大学、新华艺专等校。
    275 刘自熿,《维新国画》,《美展》,第10期,1929年5月7日。
    276 《东方杂志》第23卷第10号,1926年。
    277 李毅士,《学习西洋画的目标》,《妇女杂志》第15卷,第7期,1929年,第24页。
    278 颂尧,《西洋画派系统与美展西画评述》,《妇女杂志》(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辑号),第15卷第7号,1929年7月
    279 李寓一:《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观记》(二),《妇女杂志》(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辑号),第15卷第7号,1929年7月
    280 金伟君,《美展与艺术新运动》,《妇女杂志》(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辑号),第15卷第7号,1929年7月
    281 陈立夫,《发刊词》,《文化建设》第1卷第1期,1934年10月10日。
    282 陶希圣、王新命、何炳松,《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第1卷第4期,1935年1月10日。
    283 简又文,《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逸经》第29期,1937年
    284 徐敬百,《第二次全国美展侧面观》,《青年艺术》第3期
    285 汪亚尘,《参观高剑父师生画展以后》,《民报》1936年7月6日。
    286 徐敬百,《第二次全国美展侧面观》,《青年艺术》第3期,1937年
    287 徐敬百,《第二次全国美展侧面观》,《青年艺术》第3期,1937年
    288 李桦,《预展会审查洋画后寸感》,《青年艺术》第3期,1937年。
    289 李超《中国早期油画史》,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90 觉元,《一年来成都所见的画展》,自王希谨,《新艺月刊》,新艺月刊社,成都,1944年第1卷第3、4期(合刊)
    291 孙福熙,《艺风社第三届展览会在广州》,《艺风月刊》,第4卷第5、6期,1936年
    292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2页。
    Art and Artists of Twentieth Century China,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
    《并非衰落的百年》,万青力著,台湾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陈平原、王德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白石老人自述》,岳麓出版社,1986年版
    《百年中国美术经典》,顾森、李树声主编,海天出版社1998年。
    《陈师曾》,俞剑华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Chinese A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59.
    《东西方美术的交流》,M·苏立文,陈瑞林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郎绍君水天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20世纪中国画研究[现代部分]》,林木,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傅抱石艺术随笔》,承名世选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傅雷艺术》,金梅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丰子恺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
    《郭沫若散文选》,王锦厚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海派绘画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
    《黄般若美术文集》,黄大德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洪再新选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黄宾虹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
    《花随人圣庵披忆》,黄睿著,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版
    《黄宾虹书简续》,赵志钧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黄宾虹传记年谱合编》,裘柱常,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海日楼札从》,沈增植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
    《黄宾虹年谱》,王中秀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
    《海外上海学》,熊岳之周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海上墨林》,杨逸著陈正青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画史丛书》,于安澜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皇城根寻梦》,邓云乡著,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画家与画史》,万青力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海上收藏世家》,郑重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澳)费约翰,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海粟艺术集评》,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王中秀茅子良陈辉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姜丹书艺术教育杂著》,姜丹书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陈振镰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旧学新探一王云五论文选》,关鸿魏平主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近代的初晤一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高翔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王尔敏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近代上海一都市社会与生活》,罗苏文著,中华书局,2006年版
    《近代名家评传》,王森然编,三联书店,1998年版
    《凌叔华陈西滢散文》,柳江夏晓非选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琉璃厂小志》,孙殿起编,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世界美术中的中国与日本美术》,刘晓路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论现代中国美术》,郎绍君,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
    《李金发回忆录》,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文化科学·艺术),北京图书馆编,书目 文献出版社1994年
    《民国艺术:市民与商业化的时代》,逸明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版
    《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倪贻德艺术随笔》,丁言昭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荣宝斋--中国苏富比》,王铭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上海美术风云:1872-1949申报艺术资料条目索引》颜娟英(Chuan-ying Yen)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6年,中华民国九十五年
    《上海美术史札记》,黄可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三十年来之上海》,钱化佛述、郑逸梅撰,上海书店,1984年版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李欧梵,毛尖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陶冷月艺术评传》,姚全兴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图像与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论稿》,李伟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湖帆文稿》,吴元京审订,梁颖编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文化人与钱》,陈明远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汪亚尘荣君立年谱合编》,王震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6年版
    《万青力美术文集》,万青力,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西滢文录》,陈西滢著,陈子善、范宝吉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徐悲鸿艺术随笔》,王震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新编问世笔记丛书·津沽旧事》,萧乾主编,上海书店,1994年版
    《限制与拓展-关于现代中国画的思考》,潘公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林风眠)》,学林出版社,1996年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上 海人民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艺林一枝》,黄苗子著,三联书店,2003年版
    《艺术市场学概要》,李万康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余绍宋书画论丛》,余子安编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余绍宋日记》,余子安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1875-1976)》,郑工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余绍宋书画集·余绍宋年表》,浙江省博物馆编,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美术年鉴》,王雇昌主编,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1948年版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美术年鉴》,王扆昌,中国图书杂志公司1948年出版发行。
    《中国现代绘画史》,张少侠、李小山,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
    《中国西画五十年》,朱伯雄 陈瑞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潘耀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艺术经济史》,李向民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走向艺术市场一理论与应用》,章利国著,河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现代绘画史》,李铸晋、万青力,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潘耀昌,百家出版社,2004年版
    《中华民国美术史》,阮荣春、胡光华著,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物价史》,谭文熙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绘画通史》,王伯敏,三联书店,2000年版
    《中国油画文献》,赵力、余丁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1840-1949),俞玉滋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1911-1949)》,许志浩编著,上海书画在版社1992年
    《中国美术社团漫录》,许志浩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编委会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年6月
    《中国近代美术大事年表》,鹤田武良编,和泉市久保纪念美术馆1998年
    《中国现代化史》,许纪林、陈达凯主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
    《枝巢四述一旧京琐记》,夏仁虎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郑逸梅笔下的书画名家》,郑逸梅著朱孔芬选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绅士的收入》,张仲礼著费成康王寅通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大千全传》,李永翘著,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
    《美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发行。
    《绘学杂志》,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
    《湖社月刊》,北京湖社。
    《晨报·星期画报》(北京春季艺术大会专刊),1927年5月。
    《艺浪》,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发行。
    《艺风月刊》,杭州艺风社。
    《中国美术会季刊》,南京中国美术会,1936年,第一卷1-4期。
    《美展》(三日刊),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1929年,第1-10期、增刊。
    《妇女杂志》“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专刊”,1929年,第15卷第7号。
    《青年艺术》广州青年艺术社,1937年,第1-4期。
    《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出品目录》,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编,1929年。
    《美展汇刊》徐志摩编全国美术展览会编辑组1929年。
    《美展特刊》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编1929年。
    《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专集·第一种》,“晋唐五代宋元明清名家书画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
    《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专集·第二种》,“现代书画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
    《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专集·第三种》,“现代西画图案雕刻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
    《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品目录》国立美术陈列馆编1937年
    《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品补充目录》国立美术陈列馆编1937年
    《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图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筹备委员会编辑商务印书馆印行。
    《赴英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记》,庄尚严,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1936年
    施翀鹏:《中国名画观摩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傅雷:《现代中国艺术之恐慌》,《艺术旬刊》1932年10月,第四期。
    傅抱石:《中华民族美术之展望与建设》,《文化建设》1935年5月,第一卷第8期
    《逸经》第28、29期,1937年
    《晨报》,1927年,1935年
    《申报》,1928-1937年
    《中央日报》,1935-1937年
    天津《大公报》,1935-1936年
    《故宫博物院院刊》,紫禁城出版社
    《美术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学报
    《美术观察》,中国艺术研究院出版社
    《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
    《荣宝斋》,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美术史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李树:《美术展览会小史》(一),《美术》1960年7月
    李树:《美术展览会小史》(二),《美术》1960年8-9月
    李树:《美术展览会小史》(三),《美术》1960年12月
    傅振伦:《故宫博物院古物第一次出国展览始末》,《中国博物馆》1987年第3期
    禾子:《抗战时期全国美展始末》,《文史杂志》1992年第6期
    刘墨:《历史上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美术家通讯》1997年第2期
    水中天:《中国早期展览并非“完全效法于日本”》,《美术家通讯》1997年第6、7期
    李伟铭:《20世纪早期中国的美术展览会摭言》,《美术家通讯》1997年第8期
    尚辉:《民国时期第二次全国美展之盛况》,《民国春秋》1997年第1期
    颜娟英:《官方美术文化空间的比较--1927年台湾美术展览会与1929年上海全国美术展览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2年第73本,第4分
    崔广晓、李伟铭:《观念与实践--民国时期教育部主办第一、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之比较研究》,《广州美术学院2003届研究生毕业创作作品、论文专辑》
    傅军:《鲁迅与四次版画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3年第3期
    陈建宁:《轰动欧洲的中国国宝展及其风波》,《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3期
    节泓:《第一次远征--1935年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伦敦》,《中国书画》2004年第6期
    曹鹏:《历史上第一次国宝展--1935至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品展览摭谈》,《中国书画》2004年第6期
    彭飞:《一九二六年三月北京艺专个人画展--林风眠研究之三》,《荣宝斋》2005年第3期
    孙瑜:《1929年的全国美展--就进化史观、进步观念的个案研究》,《新美术》2005年第3期
    张长虹:《从“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到国立美术馆的建立--中国近代美术馆问题研究之一》,《美术观察》2005年第4期
    文嘉琳:《论近代中国美术展览会与中国美术的近代化》,《艺术探索》2007年第1期
    商勇:《蔡元培与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美苑》2007年第1期
    那志良、庄严:《遭国难与展国宝--1935年伦敦艺展亲历》,《紫禁城》2007年第3期
    邵大箴:《“五四”运动和中国美术》,《艺术家》第168期,1989年
    邵大箴:《对“五四”以来美术的思考》,《美术》1989年第3期
    姜丹书《我国五十年来艺术教育史料之一页》,《美术研究》,1959年第1期。
    吴梦非:《“五四”运动前后的美术教育回忆片断》,《美术研究》,1959年第3期
    姜丹书:《浙江五十余年艺术教育史料》,《新教育》,1985年第3期
    李树声:《“五四”与新美术运动--关于洋画的反思》,《美术》1989年第6期2005年第3期
    万青力:《南风北渐:民国初年南方画家主导的北京画坛(上)》,《美术研究》 2000年第4期
    万青力:《中国商人中有影响的艺术家:1700-1948》,《美术观察》2002年第10期
    万青力:《并非衰弱的百年:十九世纪中国绘画史》,《雄狮美术》,第254-278期,1992年4月至1994年4月
    陈振濂:《“美术”语源考:“美术”译语引进史研究》,《美术研究》2003年第4期
    黄大德:《“美术”研究》,《美术研究》2000年第4期
    孙瑜《1929年的全国美展--就进化史观、进步观念的个案研究》,见《新美术》
    鹤田武良《民国期全国规模美术展览会近百年来中国绘画史研究一》,《美术研究》(日),第349号,1991年3月
    Shelagh Vainker,“Exhibitions of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in Europe,1933-1935”,《二十世纪中国画:‘传统的延续与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王中秀《历史的失忆与失忆的历史-润例试解读》,自《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王中秀、茅子良、陈辉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李瑞华著《宋代画市场初探》,《美术史论》1994年第4期
    俞剑华《七十五年来的国画》《申报》1947年9月21日
    郑威《上海书画笺扇业沉浮录清道光至一九六零》,《朵云》第四十九期,1998年,第49期
    薛永年《民国初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的再认识》,《美术观察》2002年第4期
    万青力《南风北渐民国初年南方画家主导的北方画坛》,《美术研究》2000年第4期
    Kao Mayching Margaret: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 in Art:1898-1937,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系1972年博士论文。
    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2000届博士论文,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
    刘瑞宽:《中国美术的现代化:美术期刊与美展活动的分析(1911-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3届博士论文
    郭梅:《民国时期全国美术展览会的生成与发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文嘉琳:《中国近现代美术展览会研究》,东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卢缓:《从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看民国时期的全国美术展览机制》,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硕士论文。
    商勇:《艺术启蒙与趣味冲突》,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博士论文。
    1.《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1920-1949》[电子资源]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编撰制作,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1920-1949》[电子资源]增版,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编撰制作
    1 《美术丛刊》,天津美术馆,1934年,第三期
    2 《美术丛刊》,天津美术馆,1934年,第三期
    3 《美术丛刊》,天津美术馆,1934年,第三期
    4 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会季刊》,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1936年,第一卷第一期
    5 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会季刊》,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1936年,第一卷第一期
    6 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会季刊》,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1936年,第一卷第二期
    7 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会季刊》,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1936年,第一卷第二期
    8 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会季刊》,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1936年,第一卷第三期
    9 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会季刊》,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1936年,第一卷第四期
    10 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会季刊》,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1936年,第一卷第三期
    11 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会季刊》,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1936年,第一卷第四期
    12 《音乐与美术》,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音乐与美术月刊社,1940年第一卷第一期
    13 《音乐与美术》,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音乐与美术月刊社,1941年第二卷第1-2期(合刊)
    14 《音乐与美术》,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音乐与美术月刊社,1941年第二卷第7-8期(合刊)
    15 王希谨,《新艺月刊》,新艺月刊社,成都,1944年第1卷第1期
    16 王希谨,《新艺月刊》,新艺月刊社,成都,1944年第1卷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