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代农业生产管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统一,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古代世界具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两汉时期,为巩固集权统治地位,政府加强了对社会经济干预的程度,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各种资源性要素,如土地配置、人口流动、技术传播、铁器布控、经济交流乃至农本文化的宣教、农田开发等因受集权政府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及制度管理的机制制约,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发生作用的形式和实现的途径而各异。本文通过探讨汉代政府管理机制对农业经济各种生产资源要素的引导和诱使,基本揭示了汉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宏观面貌,诸如小农经济在西汉整体性发展的原因、区域农业经济长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江、淮等地在西汉一代农业经济发展长期滞缓、铁农具的发展与普及区域间差异较大的原因、农耕文化流浸的社会诱因以及农田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等,这些农业进程中的社会、经济现象均与政府管理的各种机制作用息息相关。由于技术在农业生产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更多关注了技术各构成要素形式及其在政府管理机制作用下对资源开发的途径、对于经济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对于生产组织和管理组织的经济绩效关系分析等。
     在内容上本文具体分为六部分:第一章:汉代小农经济的社会形态及其管理。阐述小农经济形态的发展与形成,春秋战国是小农经济思想的发展与形成期,文章认为秦汉则开始从法律地位上具体实践这种与集权体制匹配的经济形态。小农经济的组织结构和生产结构均以个体家庭为基本单位,在生产上实行家庭内外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在种植结构上分为大田主业谷物生产和桑麻瓜果蔬菜等副业生产。三杨庄汉代民居和农田遗迹的出土具体体现了这种小农家庭的经济生产结构。土地是小农经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拥有法律意义上的私有田宅不仅是小农安身立命的经济基础,也是政府“有恒产者有恒心”经济伦理思想的体现。政府通过减税、“以律占租”、灾免、借贷、假田等法律确认的形式培植和维护小农经济个体的普遍发展,在承认小农私有财产权利的同时,也规定小农必须承担的赋税徭役等法定经济义务。但土地产权的自由流动也使小农容易失去土地的所有权。同时政府加强了对小农生存及其生产环境的管理,一方面重视民的本位作用,另一方面极力维护小农的土地权益及在农业生产中享用基础设施。总之,小农经济作为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是政府农业生产管理的核心。
     第二章:汉代农官制度。汉代的农官系统是政府财政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农业生产管理多是政府直接控制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源,收入直接归中央大农或少府;武帝时的屯田开荒、农田水利及告缗田的开发等,大多由中央大农等直接管理,税入大农。农官系统只负责经济税赋征收而不治民。地方职官对农业生产管理的范围较为广泛,承担着治民和发展经济的政治和法律义务。职官“劝民农桑”、宣教“农本”文化政策、促进技术流传、督察农业生产等活动,既是他们的行政职责又是其法律义务。乡村社会的农业生产管理是政府干预农业经济的本质体现,在内容上注重土地开发、人口增减、赋税征收及高产、宜地作物和农业技术的推广等。而“力田”这一阶层所代表的乡村社会靠种田起家的中小地主,成为政府在乡村社会宣教“重农”思想的代言者,不仅承担大量税赋苛责,也是汉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章:汉代铁农具的铸造与监管。铁器为田农之本,铁农具的应用和进步直接体现了农业发展的水平。铁官制度是指政府垄断铁器的生产、冶铸与销售渠道,铁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经济战略物质成为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铁器官营后,铁农具实行标准化的工业生产,其质量监督和监察有一套完整的铭文标识体制。文章着重探讨了文献中提到的农业生产中的“大器”,认为“大器”就是“代田法”推行过程中,由大农相关专门机构研发的起翻土作用的带犁鐴大铁犁。由于它是铁官标准化生产的专用器物,价格昂贵,体积较大,不给也不适用于小农生产,因此“不给民用”。但翻土部件的出现为以后铁犁形制的发展与改进奠定了技术基础。铁农具的流传与普及与汉代区域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关:西汉前期,对周边外族实行封锁,铁器冶铸技术及产量尚有局限,这一时期许多地方木铁农具并用;西汉中后期,由于区域政治和经济政策的发展变化,在基本经济区和北方屯区,铁犁牛耕的发展已基本普及,而在江、淮、西南和岭南等地,受限冶和供铁作用,农耕业的发展仅集中于内地移民集聚地区,铁器农耕的发展并不普遍,铁农具所占比例较小;东汉时江淮、江南等地农业发展较快,至汉末,许多宜农地区已基本普及铁农具。铁农具区域发展的阶段差异体现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
     第四章:农田开发及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农田开发是在政府的统筹组织下进行的,尤其是大规模毁林开荒、变牧为田的屯田垦荒及农田水利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土地原有的生态面貌,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农田开发及农田水利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耕地扩张、安抚流亡、经济增产等效果,但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的匮乏以及大规模引浑淤灌对湖沼滩泽的堙没及滩区内的农田开发等,还是导致了局部的环境灾害,尤其是不当的水利工程因取排水失误还会导致土壤重归退化。江淮地区陂塘蓄水灌溉工程的发展对于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化害为利,改善农业生产的水域环境及人地宜居环境关系的改善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后世江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农田开发及水利建设中管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足以警示我们现在的经济活动。
     第五章:农业生产的区域政策与区间交流管理。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依据集权统治的政治利益需求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汉武帝时期形成的四种较为明确的区域经济政策,即保障基本经济区的发展、移民实边、贬抑诸侯、虚治东越等政策影响了西汉后期的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区域间的农业经济联系与交流体现了区间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区间生产力差异。与西北及北方外族农业经济的交流,在输出与引进的经济互惠过程中,更体现了汉民族兼融并蓄的精神风貌和农耕文化的影响与扩张,尤其是汉与匈、羌、乌桓等北方部族的边境互市贸易以及与西亚诸国的经济交流,不仅成为维系双方关系稳定的重要利益纽带,而且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途。政府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投资与人口流动等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在各地的传播,在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同时,有力地推动农耕文化在落后地区的发展,利于统一的汉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第六章:结语:历史的启示。我国两千余年来“有恒产者有恒心”的经济伦理思想对现今农村经济发展和土地改革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通过揭示基本经济区农业经济转化的方式与手段,认为政府对农业经济资源控制与管理的机制和技术进步与流传的形式不仅是历史时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且同样可为当前紧张的农业生产资源提供更多手段的管理模式与实现效益增扩的途径;由于我国各地因资源、技术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存在较大的联系和互补性,通过政府管理的宏观调控作用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以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对农业经济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农田生态环境是大环境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应以促进环境和谐为前提。对于政府而言要加大农田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二者的良性循环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基础。
     总之,通过客观评述汉代政府管理的制度机制对各种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形式、实现途径及影响范围,即经济组织效率和管理机制的关系,可了解汉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组织形式、管理组织结构对农业经济绩效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结构以及制度变迁是影响经济绩效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即在国家力量作用下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对引起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各种要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主导和诱使作用。通过对汉代社会基础制度以及他们如何影响农业经济活动绩效方式的剖析,基本可明白汉代农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本面貌。这对于我们认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体制障碍,推动“三农”问题解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有现实的借鉴与警示意义。
As a combination of na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agriculture is thebasis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also the decisive productive sector throughout ancienttimes across the world. During the Han Dynasty,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centralizationof state power, the government strengthened the control over society and economy.Resource element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such as theallocation of land, population shift,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 control and distribution ofironware, economic communication, the promotion of agriculture-oriented cultural,farmland exploitation and so on, took different forms and ways in different areas anddifferent times due to the restriction from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rategies andmanagerial mechanism for institu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teeringand inducing of resource element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the managerial mechanismof government and describe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economy in the Han Dynasty, such ascaus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economy in the West Han Dynasty, unbalanced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mong different areas, especially Jiang-huai Regionwhich was backward in the West Han Dynasty, causes for the huge differences amongdifferent areas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diffusion of ironware, causes for thediffusion of agriculture-oriented 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farmlandexploitation. All these social phenomena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arious managerialmechanisms of the government. Because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gricultural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influences of the elements oftechnology, which include effects on the forms of resource exploitation, the positive andnegative effects on economy and on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productive andmanagerial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falls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family economy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he Han Dynasty. The familyeconomy system wa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the family economy gained its legal status and was fullyimplemented. Individual family is the basis of family economy. The combination ofploughing and weaving is the basic unit of family economy. Grain production was givenpriority, and the production of mulberry, hemp, melon, fruit and vegetables were alsoemphasized. San Yang Zhuang houses and farmland site in the Han Dynasty was a proof ofsuch internal structure of family economy. Land was the basis for the existence anddevelopment of family economy. The ownership of private houses and land was crucial topetty farmers. It also embodied the ethic thoughts of the government that those who hadtheir own properties would behave properly.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of family economy through various means. The ownership of private property was granted and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ies was described. However, the free flow of property rightstended to result in the losing of land ownership. Labor intensivism is a feature of familyeconomy. On one h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will lead to labor intensivism, on theother hand, the diffusion of techniques for cottage industry made petty farmers lead a plainlife.
     Chapter two i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anagement. Agricultural official system wasthe main part of finance system with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Han Dynasty. The revenuewent to Danong or Shaofu, two departments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anong was incharge of the land exploitation, water conservancy during the emperor Hanwu period.Agricultural official system was only in charge of agricultural tax collection but not socialmanagement. Local officials were responsible for social management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Their duties were to encourag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promoteagriculture-oriented culture policy,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exchange and to supervise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t was essential for government to manage the agriculturalproduction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The management focused on landexploitation, change in population, tax collection and diffusion of high yield crops andagricultural techniques. Small and medium Landowners, as an important force for the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became the spokesmen for the government. Theypromote agriculture-oriented thoughts in rural areas.
     Chapter three is the development and diffusion of iron farm tools, iron farm tools iscrucial for agriculture. And its advancement and diffusion embodied the level of agriculture.The policy of official in charge of iron refers to the monopoly of production anddistribution of ironware by the government. Ironware, as an important political andeconomic strategic resource, beca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adjust and control social and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policy, the production of ironware followed strictstandard. There was also a set of label system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Inthis chapter, special attention was given to the so-called big tool mentioned in literature.This paper held that the so-called big tool is just a big iron plough with Li-Bi, which wasdeveloped for digging siol by the Da Nong department during the promotion of Dai Tianmethod. Due to its high price and big size, petty farmers were not allowed to own and use it.However, the invention of digging parts of plough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hape of iron plough. The diffusion of iron farm tools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ree pha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politics.In the early West Han Dynasty, due to the blockage to the neighboring nationalities, thetechniques for ironware production were backward and the output was also limited. Duringthis period, wooden and iron farm tools were both used in many areas. In the middle andlate West Han Dynasty, due to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political andeconomic policy, iron plough and cattle ploughing were common practice in the basiceconomic districts. However, in Jiang-hui, Southwest and Lingnan regions, ironware washardly seen. In late Han Dynasty, iron farm tools were used in most part of then China. Thedifference of development of iron farm tools reflects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agricultural economy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Chapter four is farmland exploitation and its environmental effects. Farmlandexploitation was organized by the government. Farmland exploitation and waterconservancy projects greatly changed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system and had a certain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Although farmland exploitation had resulted in increase infarmland areas and output, it also led to environmental disaster in some regions. Thedevelopment of pond irrigation works in Jianghuai Region optimized water resources thereand improved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laid asolid technological and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Jiangnan Region.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farmland exploit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shouldserve as a warning for economic activities today.
     Chapter five is regional management and exchang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Policy concern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was gradually developedaccording to the political interests of the 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The four regionaleconomic police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Han Wudi period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regional economy in the late West Han Dynasty. Economic exchange among differentregions reflected the complementary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Economic exchange withforeign countries reflected the open mind of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the influences ofagricultural culture. Border trade with northern tribes and economic exchange with westAsian countries served not only as ties to preserve a steady relationship but also animportant channel for culture exchanges. The policy concern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shift promoted the diffusion of techniques among differentregions.
     Chapter six, the epilogue, is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inspiration. Even today when wetry to develop the rural economy and reform the land ownership, we can still learn from theeconomic and ethic thoughts of the last 2,000 years that those who had their own propertieswould behave properly. The ways in which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developed in the basiceconomic districts were revealed. This paper held that governmental managerialmechanism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diffusion were not only important means todevelop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the history, its can also be adopted today to manage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to increase profits. Beean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resources andtechnology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regional economies are highly related andcomplementary. Through macro control the government can allocate resources effectivelyand optimize the profits so as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under-developedregions. Farm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Asound ecological system can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For thegovernment, 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protection of both the farmland andthe ecological system.
     To sum up,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rial mechanism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namely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al managerial mechanisms on the allocation ofagricultural resources, was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objectively in this paper. Positive andnegative effects of managerial mechanisms on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agriculture can beseen. Institution and its transformation are considered as important factors for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development in moder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stitutional reformand innovation is crucial to economic growth.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economy in the Han Dynasty was described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socialmechanisms and its effect on economic performance. All this can be served as a referenceand also a warning when we now try to identify the present institutional obstacle of the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o solve the san nong problem, or the problemof farmer, countryside and agriculture and to accelerate the building of a new countryside.
引文
① [古罗马]M.T.瓦罗著,王家绶译:《论农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9~52页。
    ② “三才”理论是中国先秦时期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天、地、人三者相互关系的一种哲理性认识,是中国传统农学思想的核心与总纲,《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董恺忱、范楚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163页)第七章对“三才”农业思想理论的形成、发展、三者相互的辩证逻辑关系及其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生活领域中的实践与运用都作了详细的阐释。此处要强调的是“三才”理论是以人对自然和环境的认识和活动为基本出发点,最后又归结到为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所服务,既说明了人是农业经济活动的主体,又表明了农业生产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社会特性,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控制和约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农业的发展与布局会逐渐打破自然资源的桎梏,社会环境所提供的制度与政策条件成为影响甚至是决定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最大推动或制约因素。
    ① 王文亮、张永安主编:《技术经济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 刘方棫主编《生产力经济学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转引自王勇:《东周秦汉关中农业变迁研究》,岳麓书社2004年第6页。
    ② 现在人们一般把资源划分为两大范畴:一是自然界赋予的资源;二是来自人类社会劳动的人为因素,包括一切社会、经济、技术因素。而广义的农业资源是指所有农业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所需的社会经济、技术资源的总和。参见翟虎渠主编:《农业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92页。
    ③ [奥地利]格于布勒(Arnulf Grubler)著,吴晓东等译:《技术与全球性变化》(Technolosy and Global Change),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153页。
    ④ [英]贝尔纳(J.D.Bernal)著,伍况甫等译:《历史上的科学》(Science in history),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85页。
    ①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页。
    ① 张岂之:《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思考》,《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① 王建革:《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中国农史》,1995年第3期。
    ①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学史》(初稿),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② 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③ 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 吴存浩:《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⑤ 张芳、王思明编:《中国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
    ⑥ 汪家伦、张芳编著:《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目前有关水利发展史的著作也较多,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农田水利的内容,如姚汉源著《中国水利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重新编捧出版姚汉源八十年代旧著《中国水利史纲要》,更为现名)、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著的《中国水利史稿》等。
    ① 该书初版于五、六十年代,2005年,武汉大学重新校订出版此书。
    ② 林剑鸣等著:《秦汉社会文明》,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③ 曾延伟:《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④ 李则鸣:《先秦·秦汉经济文化史略》,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⑤ 马大英著:《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
    ⑥ 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⑦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⑧ [美]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其特性》(中译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该版与1998年江苏人民版中译本(《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稍不同的是论述后面增译了原著中的农业文献材料,论观并无变化。
    ⑨ [美]余英时著,邬文玲等译:《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① 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
    ③ 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④ 张泽咸:《汉晋唐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 王勇:《东周秦汉关中农业变迁研究》,岳麓书社,2004年版。
    ⑥ 参见史念海《河山集》第三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⑦ 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⑧ 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秦汉史探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⑨ 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⑩ 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 钟祥财:《中国农业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 苏俊良:《汉朝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③ 参见《史学月刊》,2003年第5期。
    ④ 惠富平:《<史记>与中国农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⑤ 参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⑥ 参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6期。
    ⑦ 参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
    ⑧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⑨ 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齐鲁书社1997年版。
    ① 史念海:《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河山集>(三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② 朱士光:《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几个主要区域历史时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变迁概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期。
    ③ 侯向阳:《区域农业发展的历史生态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④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⑤ 汪家伦、张芳编著:《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
    ① [日]斯波义信著,方健等译:《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34页。
    ② 本文引用主要古籍版本:《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下同。
    ① 《史记》卷10《孝文本纪》。
    ② 古代经济区是由自然和人文环境决定,以劳动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划。邹逸麟在其《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刊于《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中认为,划分经济区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和经济中心四条原则。
    ③ 侯向阳:《区域农业发展的历史生态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④ 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区域经济是指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它是以客观存在的经济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地域分工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地域性经济。而区域经济政策即区域政策,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的调整地区间差异和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政策与措施。参见叶依广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316页。
    ⑤ 冀朝鼎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它地区利益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而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的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是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见冀朝鼎著,朱诗鳌译:《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页)。由于基本经济区是王朝政权生存的经济基础,因而它就成为区域控制的本质与核心。
    ① 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① 李令福:《历史农业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初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45页。
    ② 李根蟠:《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① 高敏:《秦汉时期的重农思想蠡测》,《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24页。
    ② 《商君书·画策》。
    ③ 《史记》卷68《商君列传》。
    ④ 《孟子·梁惠王上》。《尽心》篇又作“八口之家”,本文依据杨伯竣著《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① 《孟子·滕文公上》。
    ②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三十一年”条[集解]引徐广语。
    ① 王建革:《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中国农史》,1995年3期。
    ② 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75页。
    ③ 李根蟠:《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④ 高敏:《秦汉时期的重农思想蠡测》,《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25页。
    ⑤《汉书》卷5《景帝纪》。
    ⑥《汉书》卷7《昭帝纪》。
    ⑦《后汉书》卷2《明帝纪》。
    ⑧《后汉书》卷3《章帝纪》。
    ① 《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② 《汉书》卷64上《主父偃传》。
    ③ 《汉书》卷64上《严助传》。
    ④ 《后汉书》卷51《庞参传》。
    ⑤ 《汉书》卷59《张安世传》。
    ⑥ 《汉书》卷89《循吏传》、《后汉书》卷76《循吏传》。
    ⑦ (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卷12引崔蹇《政论》。
    ⑧ 《汉书·王莽传》。在《周礼·地官·司徒》中就有对土地和人力资源因怠惰而加以惩罚的措施:“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以时征其赋。”
    ① 《史记》卷53《萧相国世家》。
    ① 《汉书》卷89《循吏传·龚遂》。
    ② 《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仇览》。
    ③ 《后汉书》卷4《和帝纪》。
    ④ 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⑤ 《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考古》2004年第7期;《河南内黄三杨庄发掘多处西汉庭院民居》,《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13日,2版;《黄河故道深埋汉代“村庄”》,《大河报》,2006年2月21日A叠18版。该遗址因黄河洪水的泛滥而被泥沙深埋地下,乡村社会中普通小农家庭庭院布局、农田垄畦、田间作业形势以及屋顶和坍塌的墙体等实物原貌均保存完好,各庭院遗迹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比较明确。目前,该遗址仍在进一步发掘整理中,详细资料尚未公布,因此对有关农田作物种植制度、构成比例、庭院经济活动形式及农村社会的组织关系等具体内容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①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0页。
    ① 《后汉书》卷49《仲长统列传》。
    ② 《艺文类聚》卷65引《东观汉记》。
    ③ 有关三杨庄资料图片参考河南省第六批国宝档案资料,下同。
    ④ 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地主制经济:封建土地关系发展与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① 《汉书》卷64《徐乐传》。
    ② 《通典》卷三《食货三》。
    ① 《汉书》卷49《晁错传》。
    ② 《汉书》卷7《昭帝纪》。
    ① 《汉书》卷24《食货志下》。
    ② 《汉书》卷12《平帝纪》。
    ③ 《汉书》卷28《地理志下》。
    ④ 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地主制经济:封建土地关系发展与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⑤ 《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① 《汉书》卷24《食货志》。
    ① 文帝时欲作露台,因其百金之值(百万钱)为中家十家之产而罢。可见汉代一般以十万钱资产为“中家”标准。
    ② 《后汉书·郡国一》注引《帝王世纪》。
    ③ 《汉书》卷72《贡禹传》。
    ④ 《汉书》卷6《武帝纪》。
    ① 《史记》卷30《平准书》。
    ② 元封四年,关东因水灾出现二百余万流民,对于流民的安置问题武帝曾提到“故为流民法,以禁重赋”。师古曰:“言百姓去其本土者则免于吏征求,在旧居者则见烦扰,故朝廷特为流人设法,又禁吏之重赋也。”可见汉代《流民法》对流民安置、重建生产与生活秩序等政府责任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
    ① 《汉书》卷24《食货志下》。
    ② 《汉书》卷29《沟洫志》。
    ③ 这种转变是社会矛盾发展演变的结果,在朝廷内部经历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如何评价汉武帝扩大国有土地量而实行租佃型“假民公田”制的问题。《盐铁论·园池》篇载盐铁会议上,御史大夫极力维持政府“开园池、总山海”,“助贡赋”、“立助农”的租佃型“假民公田”制。而贤良文学则认为此举是“利归权家”,又“公田转假,桑榆菜果不殖,地力不尽”,要求实行“赋归之于民,县官租税而已”的“假民公田”制。详见高敏先生《论汉代“假民公田”制的两种类型》,《秦汉史探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16~330页。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没有明确禁止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转让和流动,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小农的不断破产和流亡,豪家假赁公田役使贫民及小农假赁的公田被抢夺是常有的事,无论哪种假民公田,最终都会导致“利归权家”。
    ① 《后汉书》卷21《李忠传》。
    ② 《后汉书》卷76《循吏·卫飒传》。
    ③ 《后汉书·郡国一》注引《帝王世纪》。
    ④ 《汉书》卷11《哀帝纪》。
    ⑤ 《后汉书》卷2《明帝纪》)。
    ⑥ 《后汉书》卷3《章帝纪》。
    ① 《汉书》卷5《景帝纪》。
    ① 见高帝、惠帝、高后各《纪》、《传》中。普遍地“赐民爵”,在汉前期给予了农民在生产和发展的空间上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自耕农拥有独立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在重农思想的发展下,社会地位有所上升。但一些特殊的赐民爵政策。尤其是通过输粟塞下等措施来换取爵位。通过农民剩余价值的掠夺和转嫁,获利最大的可能是地主甚至是商人阶层。东汉以后,随着赐爵制度的泛滥,政府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来维护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土地产权关系和体现农业生产的劳动价值,“赐民爵”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励农作用。
    ②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熠:《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③ 《汉书》卷89《循吏传》。
    ① 《汉书》卷70《陈汤传》。
    ② 汉代乡村社会的“中家”系指中小地主阶层,他们是汉代农业生产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家”以下就是乡村社会中的普通自耕农、贫农、佃农等广大资产有限的个体小农。对“中家”的相关分析详见下章乡村社会农业生产管理的相关内容。
    ③ 《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④ 《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⑤ 《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① 《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注引汉官典制仪。
    ② 《汉书》卷11《哀帝纪》;《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③ 《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① 《汉书》卷39《萧何曹参传》。
    ① 《汉书》卷90《酷吏传·宁成》。
    ② 《汉书》卷99《王莽传》。
    ③ 荀悦《汉纪》卷八《文帝纪下》十三年条。
    ① 《史记》卷30《平准书》。
    ② 由于大农是全国财政、物质的中央最高官员,根据“量出为入”的财政体制有计划地进行各项财政收支,具有相当大的财政支配权,这就与集权体制有所冲突。《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天汉元年(前100年)桑弘羊为大司农,四年“贬为搜粟都尉”,此后终武帝之世,大司农空缺未补。实际上是桑弘羊以搜粟都尉兼领,大农的空缺有利于帝权对财权的支配。《史记·平准书》云“元封元年(前110年)……桑弘羊为治粟都尉兼大农”,即其事例。在《汉书·西域传》的记载中,征和(前92~前89年)间的搜粟都尉还是桑弘羊。据朱熹《通鉴纲目》载,赵过为搜粟都尉即在征和末年(征和四年,前89年)夏六月,接桑弘羊之位。搜粟都尉虽也是中央高级农官,但品秩低于大司农,受大农约束。参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71页。
    ③ 《汉书》卷24《食货志下》
    ① 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765页。
    ② 据马大英考证,“少府所领园地(池)作务之,八十三万万”有误,“作务之”意不可晓,少府之入为赋敛之入两倍以上,不合理。根据《汉书·王嘉传》“孝元皇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所云,“八”即“入”之误。原文应为“少府所领园地作务之入,十三万万。”“十三万万”系指园池之入,不包括公地税收(五万万)。参见马大英《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第105页。
    ①《后汉书》卷76《循吏传》。
    ②《汉书》卷24《食货志下》。
    ① 《后汉书》卷5《安帝纪》。
    ① 《汉书》卷29《沟洫志》。
    ① 杨剑虹:《从居延汉简看西汉在西北的屯田》,《西北史地》,1984年第2期。
    ② 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年,第125页。
    ① 《汉书》卷74《魏相传》。
    ② 山川林泽资源基本为成品和半成品,从事开发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都较少,而且是长期获利。丰硕的资源为皇室、各地封君及地方政府所占有,税收基本上归少府掌握,对这种开禁的山泽资源征税具有资源税的性质。参郑学糠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8页。
    ③ 桓谭在《新论》中说:“汉定以来,百姓赋敛,一岁为四十余万万……。少府所领园地(池)作务之,八十三万万,以给宫室供养诸赏赐。”《汉书·王嘉传》云“孝元皇帝……都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若按少府园池收入为十三万万(如前述马大英先生考证所云),与王嘉所云(含园池和公田税收)差别不大,占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从少府常佐大农赋的事例来看,亦可见资源税收在整个财政系统中的重要性。④ 《史记》卷30《平准书》:《汉书》卷24《食货志下》。
    ④ 《汉书》卷77《孙宝传》。
    ① 《汉书》卷8《宣帝纪》。
    ② 《汉书》卷68《霍光传》。
    ③ 《汉书》卷9《元帝纪》。
    ④ 《后汉书》卷76《任延传》。
    ⑤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褚先生补述。
    ⑥ 《汉书》卷90《酷吏传》。
    ① 《汉书》卷94《匈奴传》。
    ② 《汉书》卷99《王莽传中》。
    ③ 从居延汉简反映的情况看,当时以东郡、大河郡、汝南郡、淮阳郡、河东郡、河南郡、魏郡、汉中郡、赵国、梁国等地田卒为主。参谢桂华等编著:《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④ 邹逸麟编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5页。
    ⑤ 《后汉书》卷88《西域传》;卷87《西羌传》。
    ⑥ 《汉书》卷24《食货志下》。
    ① 汉初实行的是“封建”与郡县并行的混合制度,直至七国之乱之后,侯国权势逐渐被剥夺,低位等同汉郡,侯国与邑分属所在郡管辖,全国范围内中央集权的郡县行政体制得到确立(政区结构体制的变化参见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页)。
    ② 汉制郡守秩二千石是一种原则,故常以“二千石”别称郡守。但实际上因功过褒贬以及任职者资格深浅不同,太守官秩差别也颇大,上至中二千石,下至八百石,凡有六级之别(参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0页)。如王尊为东郡太守,秩中二千石(《汉书·王尊传》);黄霸为颍川太守,因“治为天下第一”,秩中二千石,后坐事,贬为八百秩(《汉书·黄霸传》)。
    ① 《汉书》卷89《循吏传》。
    ① 中科院考古所:《居延汉简甲编》,科学出版社,1959年;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第275页。
    ② 《后汉书·百官志五》“刺史”条注引蔡质《汉仪》。
    ① 《汉书》卷4《文帝纪》。
    ① 《后汉书·礼仪志上》注引《汉旧仪》。
    ② 《后汉书·祭祀志下》。
    ① 刘志远等编:《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34页。
    ② 《汉书》卷25《郊祀志上》。
    ③ 《后汉书·祭祀志下》。
    ① 《后汉书·百官志二》。
    ② 《后汉书·祭祀志下》。
    ③ 《史记》卷127《日者列传》。
    ④ 《汉书》卷49《晁错传)。
    ① 《汉书》卷25《郊祀志下》。
    ② 《汉书》卷28《地理志下》,
    ① 《汉书》卷6《武帝纪》。
    ② 《汉书》卷81《匡衡传》。
    ① 《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② 《汉书》卷89《循吏传》。
    ③ 《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④ 刘纬毅辑佚:《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62页。
    ⑤ 《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
    ① 《汉书》卷42《张苍传》。
    ② 《汉书》卷89《循吏传》。
    ③ 《汉书》卷46《石奋传》。
    ④ 《汉书》卷89《循吏传》。
    ⑤ 李金华主编:《中国审计史》(第一卷),中国世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70~71页。
    ① 《太平御览》卷208《职官部六·司空》。
    ①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2页。
    ② 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第77-78页。以下凡云出土东海郡简牍资料的内容均引自此书。
    ③ 汉代对技术的控制与传播尤其是对具有战略意义的铁器的控制,有一套严格的行政管理机制,其目的在于壮大集权经济势力,弱小侯国力量。
    ① 《汉书》卷24《食货志》。
    ② 《汉书》卷89《循吏·龚遂传》。
    ③ 《后汉书》卷31《杜诗传》。
    ① 《后汉书》卷76《循吏传》。
    ② 《汉书》卷89《循吏·文翁传》;《后汉书》卷43《何敞传》;《后汉书》卷44《张禹传》。
    ③ 《后汉书》卷82 《许杨传》。
    ④ 《后汉书》卷76《循吏传》。
    ⑤ 《后汉书·张堪传》。
    ⑥ 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16页。
    ① 徐恒彬:《汉代广东农业生产初探》,《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
    ② 高敏:《秦汉时期的重农思想蠡测》,《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
    ③ 惠栋《后汉书补注》卷12引崔蹇《政论》。
    ④ 《后汉书》卷81《陆续传》。
    ⑤ 《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⑥ 《后汉书》卷2《明帝纪》李贤注。
    ⑦ 《汉书》卷4《文帝纪》。
    ① 《汉书》卷89《文翁传》.
    ② 刘庆柱:《秦汉考古五十年》,《考古》,1999年第9期。
    ① 《尹湾汉墓简牍》,第101页。
    ① 李金华主编:《中国审计史》(一卷),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② 汉代冬小麦的推广问题受社会经济、地区地理与气候环境条件和一地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如有学者认为汉代冬小麦的大面积种植与石磨的普遍推广和农田水利技术的发展等农业技术的进步相关(卫斯:《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考证》,《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西汉中后期关中冬小麦的推广与关中地区自然环境以及当地防旱保墒技术的完善密不可分(王勇:《论西汉中后期冬小麦在关中的推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3期);也有学者认为东海郡冬小麦的推广与其地处黄河下游的自然环境有关,避开河汛水灾成为冬小麦推广普及的基本原因,而关中地区冬小麦的推广主要是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即基于黄河下游麦作技术的普及与成熟及粮食产量的提高推动关中麦作的发展(参见惠富平教授《汉代麦作推广因素探讨》一文)。我们认为冬小麦在西汉后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除与冬小麦生长的时令、土壤、地理环境等特性有关外,还与当时食品加工和制作技术的进步有很大关系。汉代的石转磨已开始从穴坑状向斜线磨齿状发展,初步解决了谷物粉碎和磨粉外流的问题(陆敬严、华觉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329页)。三杨庄出土的石磨即为斜线沟槽磨齿状(见《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13日2版配图),表明至西汉后期谷物加工成粉状的技术已初步成熟。如图2-3形制的石磨在三杨庄的几组建筑遗址中相当普遍。说明在农作发达地区谷物加工技术的成熟和普遍发展(据笔者与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张履鹏先生交流,他认为根据石磨形制应是加工豆腐的工具)。面食制作上已出现发酵面,未经发酵的面食因消化不良对人产生的危害已为人们所认识。《四民月令·五月》云:“距立秋,毋食煮饼及水溲饼”,下注云“唯酒溲饼入水即烂”。显然煮饼及水溲饼为未发酵面食(即死面蒸煮而成),酒溲饼是经酒曲发酵而成,入水即烂,易于消化。《太平御览》卷860“饼”条引《李固别传》:“质帝暴得疾,云:‘食煮饼,腹中闷,遂崩’。”此事虽系夸张,但人们对各种面食制作及其方法显然较为成熟。小麦加工和面食制作技术的进步也是推动冬小麦普及并成为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类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 张铭洽、王育龙:《西安杜陵汉牍<日书>“农时篇”考辨》,《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九辑),三秦出版社,2002年。
    ① 这一说法广见于以往人们的认识中,如《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190页、《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第171页、《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第225页、邹逸麟编著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第262页等均持此说。人们在认为粟为当时粮食主要作物的同时,也承认麦作有一定的推广,但具体的比例结构则无法明了。毫无疑问,出土简牍的内容与上述说法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② 高敏:《秦汉时期的重农思想蠡测》,《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24页。
    ① 《汉书》卷89《召信臣传》。
    ② 《后汉书》卷2《明帝纪》李贤注。
    ③ 以上各见《汉书·惠帝纪》、《汉书·高后记》及《汉书·文帝纪》。
    ④ 赵冈:《城乡人口比重之变迁》,《农业经济史论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① 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7页。
    ② 《汉书》卷10《成帝纪》。
    ③ 《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④ 《汉书》卷6《武帝纪》。
    ① 《汉书》卷4《文帝纪》。
    ② 高敏:《试论汉代抑商政策的实质》,《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57页。
    ③ 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齐鲁书社,1997年,第127页。
    ① 《汉书》卷4《文帝纪》。
    ②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③ “半通青纶”指品秩极其低下的官员。《十三州志》曰:“有秩、啬夫,得假半章印。”《后汉书·舆服志》曰:“百石,青绀纶,一采.宛转缪织,长丈二尺。”郑玄注《礼记》云:“纶,今有秩、啬夫所佩也。”纶,官员系印所佩戴的青丝带。
    ④ 《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
    ⑤ 《史记》卷30《平准书》。
    ① 龚鹏程:《汉代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9页。
    ①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学史》(初稿),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12页。
    ② 《管子》各篇成书于不同时代,“山权数”为战国作品。参胡家聪《管子新探》,中国社科出版社2003年369页。
    ① 具见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中国农学史》(初稿上).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0页对力田的解释。
    ② 《汉书》卷89《循吏·龚遂传》。
    ③ 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75页。
    ① 周瀚光等撰:《管子集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6~s7页。
    ② 《汉书》卷72《贡禹传》。
    ③ 《汉书》卷10《成帝纪》。
    ④ 《汉书》卷11《哀帝纪》。
    ① 宁可:《有关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0年第2期。
    ② 丘光明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62页。
    ③ 据宁可推算,居延地区五口之家人均月食粮在1.2~1.5石之间,其他地方人月食粮在1.5-2.5石之间,今以1.5石计。具见《有关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一文
    ④ 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0页。
    ⑤ 陈连庆:《(史记·货殖列传)所记的西汉物价》,《中国古代史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336页。
    ⑥ 同上,第345页。
    ⑦ 丘光明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78~250页。
    ① 彭曦:《战国秦汉铁业数量的比较,《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
    ②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学史》(初稿上),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18页。
    ③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4页甲表3。
    ④ 《史记》卷48《陈涉世家》。
    ⑤ 《汉书》卷81《匡衡传》。
    ⑥ 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581页。
    ⑦ 徐扬杰:《汉代雇佣劳动的几个问题》,《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
    ① 《汉书》卷7《昭帝纪》注引如淳语。
    ② 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2页。
    ③ 同上,第166页。
    ④ 陈连庆:《<史记.货殖列传)所记的西汉物价》,《中国古代史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355页。
    ⑤ 《史记》卷30《平准书》。
    ① 《汉书》卷89《循吏·黄霸传》。
    ② 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581页。
    ③ 《汉书》卷66《扬恽传》。
    ① 傅筑夫、王毓瑚编:《中国经济史资料·秦汉三国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40页。
    ② 《管子·海王》。
    ③ 《盐铁论·复古》。
    ① 《汉书》卷24《食货志下》。
    ② 《汉书》卷91《货殖传》。
    ③ 高敏:《试论汉代抑商政策的实质》,《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
    ④ 《汉书》卷24《食货志下》。
    ① 《汉书》卷64下《终军传》。
    ② 李京华:《汉代南阳郡铁工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文具见《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③ 《后汉书》卷4《和帝纪》。
    ④ 《后汉书》卷76《循吏传》。
    ①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附《马棱传》。
    ① 由于标准化是以计量化为主要标志的技术措施,因此本文所述工业生产系指以金属铸造(铁农具)为主的工业,不包括广义的制陶等手工业生产。
    ② 陆敬严、华觉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0页。
    ③ 秦孝公元年,商鞅携李悝《法经》入秦,改其中六篇为六律,即《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此六律构成了秦汉律系的基础。
    ④ 《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下引秦简均见此书。
    ⑤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5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38页。
    ⑥ 《汉书》卷42《任敖传》。
    ①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② 卢嘉锡总主编,丘光明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78~250页。本文所论度量衡系指官方制度,而木工尺(或称鲁班尺、营造尺)及裁尺系民间行业标准,概不论之。对二者的分析可参考梁方仲:《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具见《中山大学学报》1980年2期。
    ③ 彭曦:《战国秦汉铁业数量的比较》,《考古与文物》,1993年3期。
    ④ 李京华:《河南古代铁农具》,文具见《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① 叠铸即层叠铸造,就是把许多范片或范块层层叠摞,用统一的直浇道,一次可浇铸出多个铸件。它适用于小型铸件的大量生产,也可用于浇铸复杂器件的零部件,最后再通过各种统一规格的零部件组装成型。汉代铁官作坊的铸范由于基本采用铁铸范具,因此小型铁农具通过叠铸生产操作方便,效率高,有利于铁农具的推广。
    ② 李京华等:《河南汉代冶铁技术初探》,《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① 据李京华《汉代铁农器铭文试释》一文(《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及各地出土铁器、铁农具和范具等铭文整理。
    ① 汉代铁官及至每一冶铸作坊都有各级官吏层层管理,每一铁官,当为设有铁官长及铁官丞.铁官的组织,除铁官长丞外,有吏、卒、徒等名称。参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关于两汉的手工业》,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
    ② 南京博物院:《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孔繁刚、杨华洲:《沂水县发现古井和古墓》,《考古与文物》,995年第5期。
    ① 刘庆柱:《陕西永寿出土的汉代铁农具》,《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②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发现的汉代铁铧和鐴土》,《文物》,1966年第1期。
    ① 李京华:《中国秦汉冶铁技术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② 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修水县出土战国青铜乐器和汉代铁器》,《考古》,1965年第6期。
    ③ 李京华:《河南古代的铁农具》,《农业考古》,1984年2期、1985年2期。
    ④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发现的汉代铁铧和鐴土》,《文物》,1966年第1期。
    ⑤ 王巍:《中国古代铁器及冶铁技术对朝鲜半岛的传播》,《考古学报》,1997年第3期。
    ⑥ 《汉书》卷64下《终军传》。
    ⑦ 李步青:《山东滕县发现铁范》,《考古》,1960年第7期。
    ① 卢兆荫、张孝光:《满城汉墓农器刍议》,《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
    ② 李京华:《对长安城冶铸遗址的简报谈几点意见》,《华夏考古》,1997年第4期。
    ③ 李京华:《中国秦汉冶铁技术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① 如张传玺:《两汉大铁犁研究》,《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又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1期;卢兆荫、张孝光:《满城汉墓农器刍议》,《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陈文华:《试论我国传统农业工具的历史地位》,《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及《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174页等。
    ① 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97页。
    ① 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郑里廪簿反映的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数量,与当时该地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江南及长江流域,水泽遍布,丘陵地形破碎,农田基础设施较少(陂塘等蓄水灌溉工程在武帝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农田开发极其不易。有限的耕地资源中,除了地主豪强的兼并之外,一般贫民拥有的土地当然很少。同时,该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弥补了耕地不足导致的食物缺陷,据凤凰山168号汉墓出土食物表明,当地渔采业相当发达,各种果树、鱼禽类产品在食物中占有相当比例。
    ② 黄展岳:《古代农具统一定名小议》,《农业考古》,1981年第1期。
    ③ 钱小康:《犁》,《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
    ① 张传玺:《两汉大铁犁研究》,《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② 陈文华:《试论我国农具史上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
    ③ 陈文华:《试论我国传统农业工具的历史地位》,《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
    ① 郭德发:《渭南市田市镇出土汉代铁器》,《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3期。
    ② 刘纬毅辑佚:《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69页。
    ③ 《汉书》卷65《东方朔传》。
    ④ 《汉书》卷24《食货志下》。
    ⑤ 《汉书》卷50《汲黯传》引应劭语:“律,胡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及铁出关”。
    ⑥ 谢桂华等编:《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636页。
    ⑦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等:《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页。
    ①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发现的汉代铁铧和擗土》,《文物》,1966年第1期。
    ② 黄展岳:《近年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
    ① 王良田:《商丘市出土的西汉梁国农具》,《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
    ② 卢兆荫、张孝光:《满城汉墓农器刍议》,《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
    ① 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71页。
    ② 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170页。
    ① 《盐铁论》卷6《水旱》。
    ② 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盐铁论)译注》,冶金工业出版社,1975年,第52页。
    ③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等:《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8页。
    ① 《汉书》卷6《武帝纪》。
    ② 郭德发:《渭南市田市镇出土汉代铁器》,《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3期。
    ① 《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
    ① 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99页。
    ① 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170页。
    ② 钱小康:《犁》,《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
    ① 王良田:《商丘出土的西汉梁国农具》,《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
    ② 《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① 《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② 《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① 《盐铁论》卷6《水旱》。
    ② 《盐铁论》卷1《复古》。
    ③ 《汉书》卷14《诸侯王表》。
    ① 《史记》卷60《三王世家》。
    ②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2页。
    ③ 《后汉书》卷76《循吏传》。
    ④ 《汉书》卷64下《终军传》。
    ⑤ 李步青:《山东滕县发现铁范》,《考古》,1960年第7期。
    ① 《史记》卷30《平准书》;《汉书》卷24《食货志》。
    ① 李家瑞:《两汉时代云南的铁器》,《文物》,1962年第3期。
    ② 张增祺:《从出士文物看战国至西汉时期云南和中原地区的密切关系》,《文物》,1978年第10期。
    ③ 《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
    ①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
    ① 黄展岳:《南越国出土铁器的初步考察》,《考古》。1996年第3期。
    ②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9期。
    ③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风凰山一六七号汉墓遣策考释》,《考古》,1976年第10期。
    ① 卢兆荫、张孝光:《满城汉墓农器刍议》,《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
    ① 刘庆柱:《陕西长武出土汉代铁器》,《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
    ② 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修水出土战国青铜乐器和汉代铁器》,《考古》,1965年第6期。
    ③ 宋世坤:《贵州早期铁器研究》,《考古》,1992年第3期。
    ① 李家瑞:《两汉时代云南的铁器》,《文物》,1962年第3期。西南地区多处出铜,铜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较为普遍。
    ② 《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① 《汉书》卷99《王莽传》。
    ② 《后汉书》卷76《循吏传》。
    ① 《后汉书》卷76《循吏·任延传》。
    ② 吴荣曾:《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所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文物》,1974年第1期。
    ① 根据对云南晋宁石寨山汉墓出土铁器和铜器统计研究,该地铁器(基本上全是兵器)不仅数量远少于铜器,铁器铭文“蜀郡”或“蜀郡成都”表明此系外地蜀郡等输入,可见西汉时云南尚无铁器冶铸技术。参见童恩正《对云南冶铁产生时代的几点意见》及李家瑞《关于云南开始制造铁器年代的说明》二文,具载《文物》1964年4期。
    ② 肖华明:《陂塘水田模型与汉魏时期的云南农业》,《农业考古》,1994年第1期。
    ③ 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兴义、兴仁汉墓》,《文物》,1979年第5期。
    ④ 参宋世坤《贵州早期铁器研究》及黄展岳《南越国出土铁器的初步考察》二文。南越地区铁器的获得较为困难,南越国时,赵过为加强兵各对抗汉廷,通过侵略长沙等地及巴蜀商人走私获得铁器,所得铁器主要用于兵器制造,而有限的铁农具多为回收旧铁器锻打而成,这种情况在越王墓铁器中有明确地反映。武帝以后,对南方侯国加强政治戒备,实行限冶和供铁的政策,本地不设铁官使得南粤诸郡铁器供应紧张。直至东汉时期,相较中原地区犁铧、耧铧及众多形式的中耕管理农具,岭南地区罕见犁铧,小型中耕铁农具的数量和形式都没有太大的变化。现在我们说东汉时此地有铁犁牛耕还主要是依据各地出土的陶水田模型,如佛山澜石东汉墓中出土的一块水田模型,其中有“V”形犁铧形状,发掘者认为它较为系统地展现了稻田耕田、犁地、插秧、收割、脱粒的全过程,说明至少在东汉时期,犁耕技术、水稻移栽技术、施肥改土技术和一年两熟制都在这一地区出现(参见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佛山市郊澜石东汉墓发掘报告》,《考古》,1964年9期)。也有人认为广州汉墓中西汉早期铁器数量多,中期铁器数量锐减,东汉时铜兵器多过铁兵器的现象正反映了在“物以希为贵”的情况下,铁器在广东普遍使用的过程(参见徐恒彬:《汉代广东农业生产初探》,《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我们认为这种说法还值得商榷:其一,目前在两广地区出土西汉后期及东汉时期的铁器并不多见:其二,此地有限的铁器显系外地输入,其铸造风格明显带有中原和巴蜀等地技术特点.南越地区在东汉时铜器应用的增加恰说明了在铁器匮乏的情况下,只有充分运用本地丰富的铜矿资源,当然用铜制造兵器和生产工具的效果远不如铁。南方当时是铜的主产地,西汉前期,吴越等地因有铜盐之利成为吴楚叛乱之资。《汉书·地理志》云丹阳有铜官,越(?)邛都南山出铜,益州怀山等地出铜。《后汉书·郡国志》亦云益州俞元装山出铜、朱提山出铜等。这些地方产铜历史悠久,技术精湛,供应充足。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中出土的铜器达二百余件,而铁器仅二十余件。1983年在广东罗定县出土一件带齿铜镰(陈大礼:《广东首次发现齿刃铜镰》,《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可见南粤地区以铜铸器由来已久。故《汉书·地理志》云粤地“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因此铜的生产与供应远较铁器充足,墓葬中铜铁应用的比例是当时客观情况的反映,说明铁农具来源有限,在南越地区还未达到普及的程度,而铁犁耕发展的区域也限于汉人集中居住的区域。
    ①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传》。
    ① 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44页。
    ① 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见《河山集》(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① 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38页。
    ② 《后汉书》卷15《来歙传》
    ③ 《汉书》卷94《匈奴传》
    ④ 何介钧、张维明编:《马王堆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6页。
    ① 余华青:《秦汉林业初探》,西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② 赵冈:《中国历史生态环境之变迁》,1996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71-76页。
    ③ 《汉书》卷99《王莽传中》。
    ① 《汉书》卷97《外戚传》。
    ② 《汉书》卷94《匈奴传》。
    ③ 《史记》卷30《平准书》。
    ④ 《汉书》卷24《食货志》。
    ⑤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6页。
    ① 《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应劭《汉官》。
    ② 《后汉书》卷87《西羌传》。
    ③ 《汉书》卷94《匈奴传》。
    ④ 邹逸麟:《我国水资源变迁的历史回顾》,《复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① 《汉书》卷29《沟洫志》。
    ②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8页。
    ③ 东汉以来,西北边郡移民内返的原因有多种因素,除了缘边游牧民族的军事骚扰外,由于溢垦造成的土壤快速退化可能是促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屯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一些水源充沛,灌溉设施较好的地区,屯区农业仍在持续发展。内蒙和林格尔汉墓反映的邑居生活和牛耕生产形式是当时农耕业仍在持续发展的客观事实。因此,对于边民内返的现象是部分地区农作过度开发环境恶化的结果。王子今认为边郡屯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在于气候变迁及游牧族南下的结果,由此引发移民内返。具见《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历史研究》,1995年2期。
    ① 《后汉书》卷65《张奂传》。
    ② 《后汉书》卷87《西羌传》。
    ① 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
    ① 具体分析详见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1页。
    ②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土壤的许多属性有关,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土壤有机质可分为腐殖 质(humus)和非腐殖质。非腐殖质是死亡动植物组织和部分分解的组织,主要是糖和含碳化合物。腐殖质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多聚体化合物,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同时它又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氰源。土壤中99%以上的氮素是以腐殖质的形式存在,腐殖质也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各种矿物养料,并活化土壤微生物。因此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保水、供水、通气、稳温等有重要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4页。
    ① 《禹贡》和《周礼·职方氏》对九州的记载不尽相同。因此所对应的区域范围也略有不同。
    ② 陈恩凤:《中国土壤地理》第七章,商务印书馆,1951年;李约瑟:《中国古代的地植物学》,《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转引自《中国农学史》(上册),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96页及《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117页。《禹贡》为战国时期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国秦汉时期各地土壤的地理分布和肥瘠程度。
    ① 据王维敏主编:《中国北方早地农业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一章第二节整理。
    ① 谭其骧:《西汉以前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地理》,第1辑。
    ② 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09页。
    ① 《史记》卷38《宋微子世家》。
    ② 《汉书》卷29《沟洫志》。
    ③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④ 李根蟠、卢勋:《我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山地考》,《农业考古》,1981年第1期。
    ① 谭其骧:《西汉以前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地理》,第1辑。
    ② 王星光:《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③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5~38页。
    ④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7页。
    ① 保利艺术博物馆:《遂公盨——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北京:线装书局,2002年,第15页。
    ②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③ 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06~112页。
    ④ 吴汝祚:《夏文化初论》,《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
    ① 汪家伦、张芳编著:《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47页。
    ① 《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13日2版。
    ② 汪家伦、张芳编著:《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71页。
    ①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② 《史记·滑稽列传》。
    ③ 《史记·河渠书》。
    ④ 史念海:《古代的关中》,《河山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54页。
    ① 昌森:《对郑国渠淤灌“四万余顷”的新认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4期。
    ② 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5页。
    ① 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① 《汉书》卷84《翟方进传》。
    ② 《后汉书》卷82《许杨传》。
    ③ 《战国策》卷29《燕策一》。
    ① 《汉书》卷29《沟洫志》。
    ② 谭其骧:《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长水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 即《汉书·沟洫志》贾让所云:“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雍防百川,各以自利。齐与赵、魏,以河为竟。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
    ① 《后汉书》卷76《循吏传》。
    ② 《汉书》卷29《沟洫志》。
    ① 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② 《汉书》卷99《王莽传》。
    ③ 《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13日,2版。《大河报》,2006年2月21日,A叠18版。
    ④ 《汉书》卷29《沟洫志》。
    ① 汪家伦、张芳编著:《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59页。
    ② 《汉书》卷84《翟方进传》。
    ① 《后汉书》卷29《鲍永列传附鲍昱》。
    ② 《安徽省寿县安丰糖发现汉代闸坝工程遗址》,《文物》,1960年第1期。许芝祥:《芍陂工程的历史演变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中国农史》,1984年第4期。据许芝祥认为,闸坝应为堰坝,转引自《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164页。
    ③ 闻人军:《(考工记)中的流体力学知识》,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第1期。
    ④ 汪家伦、张芳编著:《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06页。
    ① 汪家伦、张芳编著:《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15页。
    ① 《水经·淮水注》。
    ② 《水经·汝水注》。
    ③ 《后汉书》卷82《方术列传·许杨》。
    ④ 南阳地区水利局:《从六门陂、钳卢陂的兴废探讨怎样办好南阳水利》,转引自汪家伦、张芳著《中国农田水利史》第110页。
    ① 汪家伦、张芳编著:《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84页。
    ① 汪家伦、张芳编著:《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11页。
    ② 《汉书》卷84《翟方进传》。
    ③ 《后汉书》卷15《邓晨传》。
    ④ 《后汉书》卷29《鲍永列传附鲍昱》。
    ①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附马棱》。
    ② 《三国志》卷7《魏书·吕布传附陈登传注》。
    ③ 《华阳国志·南中志》。
    ④ 《后汉书》卷86《西南夷传》。
    ⑤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461页。
    ⑥ 徐恒彬:《汉代广东农业生产初探》,《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
    ⑦ 刘志远等编著:《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27~30页。
    ⑧ 虽然东汉以来气候朝着逐渐干冷的方向转变,这有利于改变南方署湿的恶劣环境,从而有利于人们对江南经济的开发(参王子今:《试论秦汉气候变迁对江南经济文化发展的意义》,《学术月刊》,1994年第9期)。但就其方式 来讲,农业生产设施的修建则成为农业开发和移民定居过程中环境改善的基础条件,陂塘灌溉水利事业的兴起成为江淮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人口定居的重要生产与生活物资基础。
    ① 《汉书》卷49《晁错传》。
    ② 《汉书》卷99《王莽传下》。
    ③ 路遇、藤泽之:《中国人口史》(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111;161~164页。
    ④ 《后汉书》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⑤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
    ① 具见两汉书各本传。
    ②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
    ①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2页。
    ② 《史记》卷99《刘敬传》。
    ① 《后汉书》卷31《廉范传》。
    ② 《汉书》卷5《景帝纪》。
    ③ 《汉书》卷7《昭帝纪》。
    ④ 《汉书》卷6《武帝纪》。
    ⑤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0页。
    ① 《汉书》卷24《食货志》。
    ②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③ 《汉书》卷81《张禹传》。
    ① 《汉书》卷29《沟洫志》。
    ② 《汉书》卷65《东方朔传》。
    ③ 《盐铁论》卷3《园池》。
    ① 《汉书》卷6《武帝纪》。
    ② 《汉书》卷94《匈奴传上》。
    ③ 《汉书》卷6《武帝纪》。
    ④ 《汉书》卷24《食货志》。
    ⑤ 如据谢桂华等编《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简11.18、13.6、14.2、15.22、19.36、19.40、19.41、35.15、37.38、37.42、42.22、43.7、43.16、43.18、43.24、50.15、50.16、50.29、65.1、82.9、82.10、90.18、90.25、113.1、140.15、303.34……。这些简大多标明移民的籍贯、年龄、身材、爵位、工作性质等内容。
    ⑥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8页。
    ① 《史记》卷120《汲黯列传》。
    ② 《汉书》卷7《昭帝纪》始元五年夏“罢天下亭母马及马弩关”事引应劭与孟康语。
    ③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等:《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页。
    ④ 杨剑虹:《从居延汉简看西汉在西北的屯田》,《西北史地》,1984年第2期。
    ① 《汉书》卷94《匈奴传下》。
    ②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司马贞《索引》引《西河旧事》,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载《西河故事》云“失我焉支山”。
    ③ 《汉书》卷94《匈奴传下》。
    ④ 《后汉书》卷88《西域传》;卷87《西羌传》。
    ⑤ 《汉书》卷28《地理志》。
    ⑥ 《汉书》卷96《西域传下》。
    ⑦ 《后汉书》卷76《循吏·任延传》。
    ⑧ 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等:《敦煌甜水井汉代遗址的调查》,《考古》,1975年第2期。
    ① 《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
    ② 《后汉书》卷16《邓禹列传》。
    ③ 《三国志》卷16《仓慈传》。
    ④ 《汉书》卷94《匈奴传下》。
    ⑤ 《后汉书》卷47《班超传》。
    ⑥ 《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下》。
    ⑦ 《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文物》,1974年第1期:吴荣曾《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所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文物》,1974年第1期。
    ⑧ 《后汉书》卷52《崔寔传》。
    ① 《史记》卷60《三王世家》。
    ② 《史记》卷30《平准书》。
    ③ 《后汉书》卷44《张禹传》。
    ① 《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② 据《汉书·地理志》南海郡,口94253;郁林郡,口71162;苍梧郡,口146160;合浦郡,口78980。
    ③ 《后汉书》卷76《任延传》。
    ① 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页甲表4及26页甲表8。
    ② 元封四年,关东因水灾出现二百余万流民,石庆因仓廪空虚,无以济民感到失职欲辞职,武帝在责挽庆书中提到“故为流民法,以禁重赋”。可见汉代《流民法》对流民就食区域、遣返以及政府责任等都有一定的制度规定。
    ③ 《汉书》卷1《高帝纪上》;卷24《食货志上》。
    ④ 《史记》卷30《平准书》;《汉书》卷24《食货志下》。
    ⑤ 《史记》卷103《石庆传》;《汉书》卷46《石庆传》。
    ⑥ 《汉书》卷71《于定国传》。
    ⑦ 《汉书》卷26《天文志》。
    ① 《后汉书》卷4《和帝纪》。
    ② 具见《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卷86《西南夷传》;卷2《明帝纪》;卷4《和帝纪》;卷5《安帝纪》:卷8《灵帝纪》等。
    ① 朱世陆:《汉武帝时代江南、岭南经济地位的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② 《史记》卷114《东越列传》。
    ③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1页。
    ④ 《史记》卷6《秦始皇纪》。
    ① 《汉书》卷64《朱买臣传》。
    ② 《史记》卷114《东越列传》。
    ③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
    ① 《汉书》卷40《张良传》。
    ② 《汉书》卷65《东方朔传》。
    ③ 《汉书》卷28《地理志下》。
    ④ 《汉书》卷65《东方朔传》。
    ① 《汉书》卷24《食货志》。
    ②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
    ③ 《通典》卷1《田制》。
    ④ 对于西汉仓储的分布、作用与性质等,可参考邵鸿《西汉仓制考》(《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杜葆仁等《论秦汉时期的仓》(《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6期)、杜葆仁《京师仓当与西汉的京师仓》(《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3期)、杜葆仁《我国粮仓的起源和发展》(《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1985年第1期)及呼林贵《西汉京师粮仓储粮技术浅探》(《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等文。
    ⑤ 《史记》卷30《平准书》;《汉书》卷24《食货志》。
    ⑥ 太行山中有许多东西向的峡谷,往往成为天然的交通陉道,这些“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汉书·韩信传》),多险要狭隘之道,易守难攻,交通极为困难。据晋人郭缘生所撰《述征记》云,太行八陉指: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淦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当时关中与关东中原诸地之间陆上重要通关陉道主要有: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市,战国时已有轵道,是太行山著名的通道,轵道有关隘,称为轵关,西通上党,北通赵、中山,地处要冲,位置险峻,相传有“秦下轵道,则南阳危”(《史记·苏秦列传》)之说;太行陉,也叫丹陉,今河南沁阳以北的太行山中,它是联系河南北部与山西南部的交通要道。陉道上有太行关,又名天井关,地势雄险,向为兵家必争之地;白陉,又名孟门陉,在今河南辉县西部的孟门山。战国时有共、宁之道穿越太行山,《史记·魏世家》载:“通韩上党于共、宁,出入赋之”。春秋时,襄公二十五年(前550年),齐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说明白陉道是河南北部通往山西东部的又一条交通要道。
    ① 《汉书·地理志》云京兆尹口682468;左鸿翊口917822;右扶风口836070。
    ② 《汉书·食货志》云“食,人月一石半”反映的是一般自耕农通常的口粮数。赵充国伐羌,罢骑兵、步兵及吏士私从者10281人,月用谷27363斛(石),每卒合月食谷2.66石。这是屯兵向政府索要食粮,数字显系扩大。以宁可推算,居延地区五口之家人均月食粮1.2~1.5大石,而成年人月食粮在1.5~2.5大石之间(宁可《有关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0年第2期),今以人均月食粮1.5大石计。
    ① 《汉书》卷1《高帝纪》。
    ② 《汉书·高帝纪》注引如淳语:“秦法,有罪,迁徙之于蜀汉”。《史记·秦始皇本纪》云嫪(?)事败后,“夺爵迁蜀四千余家。”
    ① 《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
    ② 《后汉书》卷5《安帝纪》。
    ③ 《汉书》卷24《食货志下》。
    ① 《汉书》卷24《食货志》。
    ② 据宁可推算成年人月食粮在1.5~2.5大石之间(宁可《有关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0年第2期),漕卒劳动量大,今以人均月食粮2大石计。
    ③ 《后汉书》卷21《李忠列传》。
    ④ 《后汉书》卷3《章帝纪》。
    ⑤ 《后汉书》卷32《樊宏列传附樊准》。
    ① 《后汉书》卷76《循吏王景传》。
    ② 《汉书》卷29《沟洫志》。
    ③ 《汉书》卷10《成帝纪》;《后汉书》卷7《桓帝纪》。
    ④ 《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列传·中山简王焉》。
    ① 《汉书》卷76《王尊传》。
    ② 《汉书》卷58《公孙弘传》。
    ③ 《后汉书》卷18《吴汉传》。
    ④ 《后汉书》卷19《耿弇传》。
    ⑤ 《汉书》卷89《循吏·龚遂传》。
    ⑥ 后汉书》卷31《张堪传》。
    ⑦ 李京华:《中原文物》,2001年第2期。亦见《李京华文物考古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① 《后汉书》卷66《陈蕃传》。
    ② 《汉书》卷14《诸侯王表序》。
    ③ 召信臣和杜诗治南阳都积极发展农田水利事业,奠定了南阳地区农业兴盛的基础。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解决了炼炉温度难以提升的问题,铁器铸造质量大为提高。
    ① 《汉书》卷24《食货志》。
    ②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③ 《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6期;《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9期;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
    ④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
    ①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② 《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
    ③ 参见拙文《先秦马车构造技术探讨——关于重心平衡的问题》,《华夏考古》,2006年第4期。
    ①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02页。
    ②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汉代叠铸——温县烘范窑的发掘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③ 《史记》卷29《河渠书》。
    ①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② 《汉书》卷95《西南夷两越朝鲜传》。
    ③ 《汉书》卷57《司马相如传下》。
    ④ 《汉书》卷6《武帝纪》注引应劭语。
    ⑤ 《汉书》卷95《西南夷两越朝鲜传》;《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
    ① 《后汉书》卷5《安帝纪》。
    ② 《后汉书》卷13《公孙述传》。
    ③ 《后汉书》卷75《刘焉传》。
    ①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6页。
    ② 《华阳国志》卷3《蜀志·汶山郡》。
    ①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传》。
    ② 刘纬毅辑佚:《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65页。
    ③ 《汉书》卷94《匈奴传》。
    ④ 《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
    ① 以往人们总是强调和亲是汉匈关系稳定的重要基础,忽视了边境贸易对双方政治和军事活动追求的各自目的。汉对匈奴牛马的需求和匈奴对汉衣食需求同样重要,双方都需要从对方的物质交易中获得政治、军事对抗和生存的条件。和亲只是一种表面上的政治联姻,于民族间的和解与共存固然重要,但并不能真正解决经济困乏的政治目的。和亲之后,匈奴寇边并未断绝。唯有关市贸易成为维系双方关系平稳的重要纽带。汉平帝时,汉政府修改旧约,造设四条,规定中国人、乌孙、乌桓及内附中国的西域诸国降匈奴者,匈奴均不能受。新四条不仅重规了汉匈政治经济秩序,且阻断了匈奴经济的外源,引起了匈奴强烈的抵制(《汉书·匈奴传下》)。余英时先生认为,在胡汉边境贸易(包括贡纳、赏赐)体制中,汉输出的经济价值远远大于胡人输入朝贡的物质,贸易的政治和经济目的在于汉帝国贡纳体系的建立和扩张(具见余英时著《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55~178页)。当然这种贡纳体系的扩张也是一种经济交流和农耕文化逐渐认同的过程。事实上汉胡边境贸易的税赋所得远大于汉廷馈赠与胡的数量,《后汉书·刘虞列传》云当时政府年调青、幽胡市税赋二亿援助它郡,可见边境互市税赋之巨。巨大的交易量预示双方经济互补性较强,经济上的强大需求成为维系双边关系稳定的坚实基础。
    ②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③ 《汉书》卷50《汲黯传》。
    ④ 《汉书》卷94《匈奴传》。
    ⑤ 《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
    ① 《汉书》卷94《匈奴传》。
    ② 以上具见《汉书》各《本纪》和《匈奴传》。
    ③ 《汉书》卷94《匈奴传》。
    ④ 《汉书》卷94《匈奴传下》。
    ⑤ 《后汉书》卷45《袁安传》。
    ① 乌恩:《论匈奴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② 《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
    ③ 《后汉书·百官志五》云政府设有护乌桓校尉和护羌校尉。西汉末汉匈新“四条”关系中,乌桓等皆臣属汉廷。
    ④ 《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
    ① 《三国志》卷30《乌丸鲜卑东夷传》引《魏书》。
    ② 《后汉书》卷48《应劭列传》。
    ①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62《蓝序》。
    ② 《汉书》卷96《西域传·大宛国》。
    ③ 林梅村:《天禄辟邪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① 此处所指的农业区是指以谷物种植为主的农耕区,不包括牧区及农区中的林业区和渔业区。这种农耕区的向外传播与扩散在表象上是一种经济活动,本质上体现的是中原先进农耕文化的渗透与影响,有利于农耕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扩延和形成。
    ② 《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③ 《汉书》卷7《昭帝纪》。
    ① 《汉书》卷89《龚遂传》。
    ② 《后汉书》卷31《杜诗传》。
    ③ 《后汉书》卷76《循吏传》。
    ④ 《后汉书》卷51《崔骃列传》。
    ⑤ 《汉书》卷6《武帝纪》。%
    ⑥ 《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⑦ 《后汉书》卷5《安帝纪》。
    ⑧ 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第77~78页。
    ① 《后汉书》卷39《刘般传》。
    ② 《史记》卷29《河渠书》。
    ③ 《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④ 《汉书》卷94《匈奴传上》。
    ⑤ 《汉书》卷69《赵充国传》。
    ⑥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
    ⑦ 《后汉书》卷86《西南夷传》。
    ⑧ 汪家伦、张芳编著:《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16页。
    ① 《汉书》卷49《晁错传》。
    ② 《汉书》卷6《武帝纪》;卷94《匈奴传上》。
    ③ 《史记》卷30《平准书》。
    ④ 《后汉书》卷87《西羌传》;《汉书》卷24《食货志》。
    ⑤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8页。
    ⑥ 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等:《敦煌甜水井汉代遗址的调查》,《考古》,1975年第2期。
    ① 王巍:《中国古代铁器及冶铁技术对朝鲜半岛的传播》,《考古学报》,1997年第3期。
    ②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③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8页。
    ④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①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②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③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
    ④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
    ⑤ 对于武帝元狩四年徙民会稽之事,目前尚有不同的认识。葛剑雄先生认为此系《汉书》之衍文,西汉时会稽尚不具备接纳大量移民的条件(见其《西汉人口地理》第193~197页)。辛德勇先生认为元狩四年徙民会稽事确实可信,当时瓠子河决造成的持续水灾(前132~前109)是促使朝廷移民的直接原因,深层动机除徙民实边,抵御越人侵袭之外,还有巩固东南边防的战略意图(具文《汉武帝徙民会稽史事证释》,《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我们认为根据汉武帝时代的区域政治经济发展战略,此次移民会稽当属可信:一是会稽处于汉人政治区划中的“南疆”之地,武帝册封广陵王时云“大江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杨州保疆”,其意在于防各江南越人;二是建元三年,瓯越内迁江淮间后,东越尚反复为乱。会稽之地,资源丰富,汉人稀少,迁徙灾民不仅可解决灾民就食安置问题,且可有效扩大汉人控制与防御的空间势力;三是会稽之地是汉政府重要的水上军事基地,西汉平定南越及东越之乱多从句章浮海南下,徙民会稽从事水田农业定居生产,有利于保障物质供应及补充习水性兵员。汉、越杂居后,生产上取长补短,有力促进该地农业的发展,至东汉安帝永初间调扬州租米赈济他郡即为实证。
    ⑥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
    ⑦ 《后汉书》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① 《史记》卷30《平准书》。
    ②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
    ③ 《后汉书》卷21《李忠列传》;卷76《任延列传>。
    ④ 《水经注》卷36《温水》。
    ⑤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⑥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
    ⑦ 童恩正:《略谈秦汉时代成都地区的对外贸易》,徐中舒主编:《巴蜀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①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伯湾一号墓发掘简报》,1978年第9期。
    ②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天地出版社,2000年第57页引梅原末治:《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京都大学考古学丛刊》(第二册),桑名文星堂,1943年。
    ③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
    ④ 《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① 《后汉书》卷13《公孙述列传》。
    ② 《后汉书》卷31《张堪传》。
    ③ 《史记》卷60《三王世家》。
    ① 《汉书》卷28《地理志》。
    ② 《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
    ③ 《后汉书》卷88《西域列传》。
    ④ 《后汉书》卷16《邓禹列传》。
    ⑤ 《三国志》卷16《仓慈传》。
    ⑥ 参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绥中县姜女石秦汉建筑群址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辽宁省文物考古所姜女石工作站:《辽宁绥中县石碑地秦汉宫城遗址1993—1995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0期;华玉冰:《试论秦始皇东巡的“碣石”与“碣石宫”》,《考古》,1997年第10期。
    ⑦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⑧ 《汉书》卷95《朝鲜传》。
    ⑨ 张传玺:《两汉大铁犁研究》,《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49~274页。
    ① 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5页。
    ② 《汉书》卷49《晁错传》;卷48《贾谊传》。
    ③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④ 《后汉书》卷81《陆续传》。
    ⑤ 路遇、藤泽之著:《中国人口史》(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9~111页。
    ⑥ 路遇、藤泽之著:《中国人口史》(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1~164页。
    ① 《后汉书》卷5《安帝纪》。
    ② 《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
    ① 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佛山市郊澜石东汉墓发掘报告》,《考古》,1964年第9期。
    ② 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55页。
    ③ 《后汉书》卷86《西南夷列传》。
    ④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46崔寔《政论》。
    ① (美)科斯、诺思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8页。
    ② 唐凯麟、陈科华著:《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1页。
    ①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② 《史记》卷69《苏秦列传》。《索隐》:负者,背也,枕也。近城之地,沃润流泽,最为膏腴,故曰“负郭”也。
    ③ 见《汉代徐胜买地铅券简介》(《文物》1972年第5期),《扬州甘泉山出土东汉刘元台买地砖券》(《文物》1980年第6期),及吴天颖《汉代买地券考》(《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等文。
    ①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8~10页。
    ② 当然消费需求的旺盛在刺激生产发展的同时,也激励技术的进步以促进生产发展满足于社会消费需求。如《汉书·召信臣》传云元帝竟宁中(前33),信臣征为少府,“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然蕴火,待温气乃生。”这种成本高昂的温室技术显然是为宫廷生活消费而发展起来的,因其耗费颇巨,召信臣以其为“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为借口而奏罢省费。
    ③ 《后汉书》卷11《刘盆子传》。
    ①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46崔寔《政论》。
    ② 《后汉书》卷72《董卓传》。
    ③ 《史记》卷60《三王世家》。
    ④ 《汉书》卷28《地理志下》。
    ① 《后汉书》卷76《秦彭传》。
    ① (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卷12引崔寔《政论》。
    ②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62赵岐《蓝赋序》。
    ① 《汉书》卷24《食货志下》。
    ①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遂平县小寨汉代村落遗址水井群》,《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
    001、 司马迁:《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点校本。
    002、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
    003、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点校本。
    004、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
    005、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点校本。
    006、 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点校本。
    007、 徐坚等:《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年版。
    008、 荀悦撰,张烈点校:《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
    009、 袁宏撰,张烈点校:《后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
    010、 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
    011、 杨伯竣:《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012、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013、 杨伯竣:《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
    014、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015、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
    016、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017、 范雍祥:《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018、 钱玄、钱兴奇等注译:《周礼》,岳麓书社,2001年版。
    019、 彭林注译:《仪礼》,岳麓书社,2001年版。
    020、 钱玄、钱兴奇等注译:《礼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
    021、 郑玄:《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版。
    022、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刊记), 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023、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024、 王先慎:《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025、 严可均校辑:《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026、 周翰光等撰:《管子集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027、 徐光启著,陈焕良、罗文华校注:《农政全书》,岳麓书社,2002年版。
    028、 马端临:《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版。
    029、 杜佑:《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版。
    030、 许慎:《说文解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版。
    031、 缪启愉:《(四民月令)辑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
    032、 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年。
    033、 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
    034、 马宗申:《商君书论农政四篇校释》,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
    035、 石声汉:《汜胜之书今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036、 王符著,清·王继培笺,彭铎校:《潜夫论笺》,中华书局,1979年版。
    037、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038、 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039、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1984年版。
    040、 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041、 吴树平:《东观汉纪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042、 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农业出版社,1956年版。
    043、 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044、 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04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046、 葛洪:《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
    047、 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点校本。
    048、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049、 孙星衍等著,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点校本。
    050、 王树民:《廿二史箚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051、 傅筑夫、王毓瑚编:《中国经济史资料·秦汉三国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052、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053、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054、 任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055、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
    056、 陈文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图谱》,农业出版社,1991年。
    057、 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058、 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年。
    059、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资料编撰组:《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书政策资料》,农业出版社,1988年。
    060、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一、二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
    061、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062、 湖南博物馆:《马王堆汉墓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063、 湖南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
    064、 《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5年。
    065、 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文物出版社,1985年。
    066、 甘肃博物馆:《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年。
    067、 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
    068、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编》,科学出版社,1959年。
    069、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熠:《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
    070、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等:《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
    071、 何介钧、张维明编:《马王堆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
    072、 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073、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
    074、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铁生沟》,文物出版社,1962年。
    075、 河南省博物馆、中国冶金史编写组:《汉代叠铸》,文物出版社,1978年。
    076、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学史》(初稿),科学出版社,1959年。
    077、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农业遗产研究集刊》(第二册),中华书局,1958年。
    078、 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年。
    079、 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
    080、 林甘泉主编:《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081、 汪家伦、张芳编著:《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
    082、 吴存浩著:《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
    083、 游修龄编著:《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084、 惠富平:《(史记)与中国农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085、 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086、 张泽咸:《汉晋唐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087、 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齐鲁书社,1997年。
    088、 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其特性》(中译本),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089、 钟祥财:《中国农业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
    090、 侯向阳:《区域农业发展的历史生态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091、 唐启宇:《中国农史稿》,农业出版社,1985年。
    092、 张咸泽:《汉晋唐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093、 张芳、王思明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
    094、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
    095、 贺昌群:《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
    096、 王勇:《东周秦汉关中农业研究》,岳麓书社,2004年。
    097、 周肇其、倪根金主编:《农业历史论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098、 赵冈:《农业经济史论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099、 李根蟠、(日)原宗子、曹幸穗主编:《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农业出版社,2002年。
    100、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1、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02、 田昌五、漆侠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齐鲁书社、文津出版社,1996年。
    103、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先秦两汉部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4、 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5、 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上、下),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
    106、 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07、 曾延伟:《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08、 李则鸣:《先秦·秦汉经济文化史略》,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109、 马大英:《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
    110、 黄今言:《秦汉江南经济述略》,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1、 余英时著,邬文玲等译:《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12、 唐凯麟、陈科华:《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3、 叶依广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4、 [日]斯波义信著,方健译:《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5、 [美]冀朝鼎著,朱诗鳌译:《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81年。
    116、 史念海:《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
    117、 史念海:《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
    118、 史念海:《河山集》(三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9、 史念海:《河山集》(四集),陕西师大出版社,1991年。
    120、 史念海:《河山集》(五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21、 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
    122、 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3、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天地出版社,2000年。
    124、 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5、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126、 黄盛璋:《历史地理论丛》,人民出版社,1982年。
    127、 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8、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9、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0、 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131、 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132、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3、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
    134、 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135、 王维敏主编:《中国北方早地农业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
    136、 梅雪芹著:《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7、 赵冈:《中国历史生态环境之变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
    138、 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
    139、 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商务印书馆,1959年。
    140、 王星光:《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科学出版社,2004年。
    141、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42、 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43、 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4、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145、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6、 苏俊良:《汉朝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147、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48、 彭建英:《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49、 陈蔚松:《汉代考选制度》,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
    150、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151、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
    152、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1999年。
    153、 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4、 [美]科斯、诺思等著:《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155、 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6、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7、 路遇、藤泽之:《中国人口史》(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8、 吴申元:《中国人口思想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159、 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60、 袁祖亮:《中国人口专题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161、 席泽宗:《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162、 陆敬严、华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
    163、 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科学出版社,1982年。
    164、 周魁一、谭徐明:《中华文化通志·科学技术典·水利与交通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65、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等:《中国水利史稿》,水利出版社,1979年。
    166、 姚汉源:《中国水利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67、 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年。
    168、 李京华:《南阳汉代冶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169、 李京华:《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170、 李京华:《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二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171、 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72、 袁运开、周瀚光:《中国科学思想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2000年。
    173、 吴国胜:《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4、 荆三林:《中国生产工具发展史》,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175、 [奥地利]格于布勒(Amulf Grublcr)著,吴晓东等译:《技术与全球性变化》(Technology and Global Change),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6、 王文亮、张永安主编:《技术经济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177、 [英]贝尔纳(J.D.Bernal):《历史上的科学》(Science in history),科学出版社1959年。
    178、 [法]雅卡尔,阎雪梅译:《科学的灾难——个遗传学家的困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179、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四、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80、 郭沫若:《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
    181、 周谷城:《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82、 高敏:《秦汉史论稿》,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183、 高敏:《秦汉史探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184、 高敏:《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
    185、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86、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87、 齐思和:<中国史探研》,中华书局,1981年。
    188、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
    189、 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190、 李振宏:《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
    191、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齐鲁书社,2002年。
    192、 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三秦出版社,2002年。
    193、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94、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95、 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96、 王彦辉:《汉代豪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7、 陈直:《(史记)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198、 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199、 胡家聪:《管子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00、 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
    201、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02、 林剑鸣:《秦汉社会文明》,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203、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4、 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5、 [英]崔瑞德、鲁惟一等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06、 李金华主编:《中国审计史》,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
    207、 江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古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8、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
    209、 赵沛:《两汉宗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0、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11、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2、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13、 郭文韬、陈仁端:《中国农业经济史论纲》,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
    214、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
    215、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
    216、 宋兆麟:《中国风俗通史·原始社会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217、 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218、 陈绍棣:《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219、 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220、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国书店,2001年。
    221、 龚鹏程:《汉代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年。
    222、 芮传明撰:《中华文化通志·中国与西亚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23、 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代文物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若干问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224、 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
    225、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
    226、 安金槐:《安金槐考古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227、 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98年。
    228、 朱杰勤:《中外关系史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229、 彭卫等编:《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卷》,兰大出版社,2000年。
    230、 李伯重:《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1、 李根蟠:《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232、 李根蟠:《试论中国古代农业史的分期和特点》,载《中国古代经济史诸问题》,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233、 杨际平:《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234、 杨生民:《汉代地主在农业上使用佃农与奴婢经济效益的比较》,载《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5期。
    235、于凯:《从战国农业政策看中国古代国家政权和小农之关系的确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236、逢振镐:《试论秦汉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载《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3期。
    237、席海鹰:《论精耕细作和封建地主制经济》,载《中国农史》,1984年第1期。
    238、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综论》,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39、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
    240、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各阶层新论》,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241、马新:《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宗族》,载《文史哲》,2000年第4期。
    242、马新:《试论两汉乡村工商业与高利贷》载《东岳论丛》,2001年第2期。
    243、马新:《正确估价两汉农业生产水平》,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244、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载《文史哲》,2002年第5期。
    245、刘太祥:《秦汉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措施》,载《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246、杨一民:《汉代豪强经济的历史地位》,载《历史研究》,1983年第5期。
    247、王彦辉:《汉代豪民与乡里政权》,载《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248、崔向东:《日本的两汉豪族研究》,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5期。
    249、杨建宏:《试论汉代经学地主的形成轨迹及其成因》,载《船山学刊》,2000年第2期。
    250、仝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管理体制》,载《东岳论丛》,1999年第4期。
    251、张仁玺:《秦汉时期个体小农家庭的分化述论》,载《山东师大学报》,1999年第6期。
    252、喻长咏:《西汉家庭结构和规模初探》,载《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1期。
    253、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载《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
    254、张仁玺、冯昌琳:《汉代保护小农政策述论》,载《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255、于琨奇:《秦汉奴价考辨》,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5期。
    256、赵永复:《两汉时期的秦人》,载《历史地理》,第9辑。
    257、安作璋:《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代的农业经济》,载《秦汉史论丛》(1辑),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258、李孔怀:《东汉世家地主的形成及其特点》,载《秦汉史论丛》(1辑),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259、杨师群:《论两汉地主阶级的形成及其性质特征》,载《学术月刊》,1994年第8期。
    260、庄辉明:《略论汉代的流民问题》,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2期。
    261、余谦:《两汉流民问题探微》,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
    262、邓福秋:《西汉前期的商业经济区和全国性统一市场》,载《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4期。
    263、邓福秋:《西汉前期的市场经济和我国历史上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
    264、黄今言:《论两汉时期的农村集市贸易》,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
    265、尤振尧:《从(农耕图)谈东汉时徐淮地区农业生产状况》,载《中国农史》,1984年第2期。
    266、李锦山:《略论汉代地主庄园经济》,载《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
    267、陈平:《试论西汉自耕农的几个问题》,载《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68、李振宏:《从居延汉简看汉代的戍卒管理制度》,载《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1期。
    269、邵鸿:《西汉仓制考》,载《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270、惠富平:《汉代麦作推广因素探讨——以东海郡与关中地区为例》,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271、王勇:《论西汉中后期冬小麦在关中的推广》,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3期。
    272、卫斯:《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考证》,载《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
    273、赵淑玲等:《论两汉时期冬小麦在我国北方的推广普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
    274、高敏:《论秦汉时期畜牧业的特征和局限》,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2期。
    275、[美]比尔·孔维廉著,刘磐修译:《汉代农民的收入和支出》,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
    276、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载《考古》,1982年第12期。
    277、黄宛峰:《西汉时期的商业资本与小农经济》,载《中州学刊》,1982年第2期。
    278、黄今言:《汉代专业户的商品生产与市场效益》,载《安徽史学》,2004年第4期。
    279、黄今言、王福昌:《汉代农业商品生产的群体结构及其发展水平之评估》,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280、黄今言、陈晓明:《汉代贩运贸易论略》,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281、马新:《商品经济与两汉农民的历史命运》,载《文史哲》,1996年第6期。
    282、林甘泉:《秦汉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283、胡宏起:《汉代的物价问题及其对策》,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4期。
    284、陈连庆:《(史记·货殖列传)所记西汉物价》,《中国古代史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285、何兹全:《战国秦汉商品经济及其与社会生产、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86、何兹全:《战国秦汉时代的交换经济和自然经济,自由民小农和依附性佃农》,载《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287、藏知非:《汉代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新探》,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288、陈振裕:《从凤凰山简牍看文景时期的农业生产》,载《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289、刘志远:《汉代市井考》,载《文物》,1973年第3期。
    290、徐扬杰:《汉代雇佣劳动的几个问题》,载《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
    291、张中秋:《汉代工商贸易法律叙论》,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292、樊志民:《战国秦汉农官制度研究》,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5期。
    293、张弘:《略论西汉时期的工商管理政策》,载《齐鲁学刊》,2002年第6期。
    294、宫长为:《试论(秦律)中的手工业管理》,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9期。
    295、王彦辉:《论汉代工商官营政策的政治影响》,载《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296、谢桂华:《尹湾汉墓简牍和西汉地方行政制度》,载《文物》,1998年8期。
    297、周振鹤:《中国历史上的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管窥》,复旦校庆网站论坛。
    298、王志润:《自然环境·地缘政治·新技术与秦统一中国》,载《新东方》,2002年第4期。
    299、孙家洲:《论汉代的“区域”概念》,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300、邹逸麟:《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复旦学报》1985年3期。
    301、邹逸麟:《先秦两汉时期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开发与地理特征》,载《历史地理》,第11辑。
    302、邹逸麟:《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1期。
    303、张泽咸:《秦汉时期黄淮平原的农业生产》,载《学术界》,2002年第2期。
    304、韩茂莉:《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305、臧知非:《论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开发及其意义》,载《西北史地》,1987年第3期。
    306、朱和平:《试论两汉时期匈奴的农业生产》,载《中州学刊》,2001年第3期。
    307、岳庆平:《汉代岭南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载《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308、辛德勇:《汉武帝徙民会稽史事证释》,载《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309、王鑫义:《司马迁对中国古代商业地理学的贡献》,载《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
    310、黎小龙:《论两汉王朝西南边疆开发中的“各以地比”之治理方略》,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6期。
    311、朱世陆:《汉武帝时代江南、岭南经济地位的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1期。
    312、陈文华:《中国汉代长江流域水稻栽培和有关农具的成就》,载《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
    313、冼剑民:《秦汉时期的岭南农业》,载《中国农史》,1988年第3期。
    314、杨剑虹:《汉代居延的商品经济》,载《敦煌研究》,1997年第4期。
    315、张波:《绿洲农业起源初探》,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期。
    316、王劲等:《秦汉开发西部的政策及其得失》,载《南京农大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317、周宏伟:《秦汉时期河湟地区的农业开发》,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2期。
    318、朱宏斌:《论战国秦汉时期边地农业开发》,载《古今农业》,2002年第2期。
    319、吴小平:《先秦两汉时期福建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载《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
    320、王勇:《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的农业开发》,载《中国农史》,2002年第3期。
    321、李开元:《论汉伐大宛和汉朝的西方政策》,载《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
    322、吕名中:《汉族南迁与岭南百越地区的早期开发》,载《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4期。
    323、高凯:《秦代谪戍岭南商人对中原商业经济意识的传播》,载《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324、徐恒彬:《汉代广东农业生产初探》,载《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
    325、姜世碧:《成都汉代农业考古概述》,载《农业考古》,1992年第3期。
    326、葛剑雄:《论秦汉统一的地理基础》,载《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
    327、王勇:《秦、西汉时期关中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328、朱士光:《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
    329、王社教:《论西汉定都长安与关中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3期。
    330、佟柱臣:《考古学上汉代及汉代以前的东北疆域》,载《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331、李殿福:《从东北地区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看汉代东北农业的发展》,载《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
    332、童恩正:《近年来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战国秦汉时代的考古发现及其研究》,载《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333、乌恩:《论匈奴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334、华玉冰:《试论秦始皇东巡的“碣石”与“碣石宫”》,载《考古》,1997年第10期。
    335、谢子平:《秦汉之际区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载《人文杂志》,2002年第1期。
    336、葛剑雄:《秦汉时期的人口迁移与文化传播》,载《历史研究》,1992年第4期。
    337、卢云:《先秦两汉时期婚姻礼制的地域扩张与阶层传播》,载《历史地理》,第8辑。
    338、王蝾:《西汉和亲政策与汉文化的传播》,载《新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339、顾希佳:《吴越蚕丝文化向日本的流播及其比较》,载《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
    340、张仁玺:《两汉时期的丧葬礼俗考略》,载《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6期。
    341、李锦山:《中国古代农业礼仪、节日及习俗简述》,载《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
    342、周永卫:《西汉前期的蜀商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
    343、朱宏斌:《秦汉时期汉匈农牧业交流的途径及影响》,载《古今农业》,2003年第2期。
    345、朱宏斌:《秦汉时期中日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载www.cnki.net
    346、朱宏斌:《秦汉时期传统稻作农业科技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东南亚纵横》,2002年11期。
    347、徐杰舜:《论汉族古代的经济联系性》,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
    348、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载《考古》,1996年第3期。
    349、刘晓民:《南越国时期汉越文化的并存与融合》,载《东南文化》,1999年第1期。
    350、马雍:《东汉后期中亚人来华考》,彭卫等编:《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之《中国古代史卷》(上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351、王虹等:《(盐铁论)与汉代民族关系史研究》,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352、陈国生:《地理环境在西汉崇奢尚巫风俗形成中的作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2期。
    353、李均明:《汉简所反映的关津制度》,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354、周连宽、张荣芳:《汉代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关系》,载《文史》,第9辑。
    355、罗二虎:《汉晋时期中国“西南丝绸之路”》,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356、宋杰:《秦对六国战争中的函谷关和豫西通道》,载《首都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3期。
    357、陈代光:《论历史时期岭南地区交通发展的特征》,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期。
    358、宋杰:《(九章算术)所反映的汉代交通状况》,载《北京师院学报》,1987年第2期。
    359、王有鹏:《犍为巴蜀墓的发掘与蜀人的南迁》,载《考古》,1984年第12期。
    360、童恩正:《略谈秦汉时代成都地区的对外贸易》,载《巴蜀考古论文集》,徐中舒主编,文物出版社,1987年。
    361、王巍:《中国古代铁器及冶铁技术对朝鲜半岛的传播》,载《考古学报》,1997年第3期。
    362、云翔:《战国秦汉和日本弥生时代的锻銎铁器》,载《考古》,1993年第5期。
    363、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载《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364、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
    365、张岂之:《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思考》,载《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366、邓辉:《试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兼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历史地理综合研究》,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367、王建革:《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载《中国农史》,1995年第3期。
    368、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369、马波:《历史时期河套平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4期。
    370、杨伟兵:《森林生态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载《农业考古》,2001年第1期。
    371、倪根金:《秦汉环境保护初探》,载《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372、史念海:《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推移及影响》,《河东学刊》1999年5期。
    373、史念海:《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期。
    374、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载《学术月刊》,1962年2期。
    375、陈朝云:《用养结合:先秦时期人类需求与生态资源的平衡统一》,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
    376、黄今言、温乐平:《汉代自然灾害与政府的赈灾行迹年表》,载《农业考古》,2000年第3期。
    377、刘厚琴:《略论汉代抑制型防灾减灾机制》,载《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378、李辉:《试论两汉时期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载《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
    379、吴青:《灾异与汉代社会》,载《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380、陈业新:《两汉荒政初探》,载《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81、陈业新:《两汉荒政特点探析》,载《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
    382、陈业新:《秦汉时期北方生态与民俗文化》,载《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1期。
    383、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384、王子今:《秦汉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
    385、张芳:《居延汉简所见农田水利》,载《中国农史》,1988年第3期。
    386、张芳:《中国传统灌溉工程及技术的传承和发展》,载《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
    387、张芳:《论中国灌溉水利起源于南方原始水田区》,载《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
    388、邹逸麟:《我国水资源变迁的历史回顾》,在《复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389、杨荫楼:《秦汉隋唐间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趋势与经济重心转移》,《中国农史》1989年2期。
    390、周魁一、陈茂山:《西汉与唐代灌溉成就的比较研究》,载《历史地理》,第11辑。
    391、周魁一:《中国古代水资源税初探》,载《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
    392、谭其骧:《西汉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载《历史地理》,第1辑。
    393、王尚义等:《两汉黄河水患与河口龙门间土地利用之关系》,载《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
    394、庄辉明:《西汉水利工程与“基本经济区”》,载《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395、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内河航运》,载《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396、王子今:《秦汉时期的私营运输业》,载《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
    397、胡岳岷:《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文明》,载《经济评论》,2003年第3期。
    398、闵宗殿:《两汉农具及其在中国农具史上的地位》,载《中国农史》,1996年第2期。
    399、陈文华:《试论我国农具史上的几个问题》,载《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
    400、杨际平:《试论秦汉铁农具的推广程度》,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401、朱宏斌:《浅析秦汉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内在基础与动力》,载《农业考古》,2002年第1期。
    402、戴裔煊:《中国铁器和冶铁技术的西传》,载《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79年第3期。
    403、陈直:《从秦汉史料中看屯田采矿铸钱三种制度》,载《历史研究》,1955年第6期。
    404、张钢杰:《汉代冶铁业的发展及对农业生产影响》,《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1期。
    405、彭曦:《战国秦汉铁业数量比较》。载《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
    406、[英]弗·布雷,郑端弋译:《中国汉代农业技术和农业革命》,载《农业考古》1982年2期。
    407、陈乃华:《盐铁专卖与西汉中后期社会危机》,载《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2期。
    408、李小波:《盐铁经济与汉末巴郡分化》,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409、王学理:《秦代军工生产标准化的初步考察》,载《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
    410、钱小康、程学华:《略论物勒工名制度始于秦》,载《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
    411、周世荣:《从马王堆出土古文字看汉代农业科学》,载《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
    412、陈文华:《从出土文物看汉代农业生产技术》,载《文物》,1985年第8期。
    413、张振新:《汉代的牛耕》,载《文物》,1977年第8期。
    414、李龙章:《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青铜容器研究》,载《考古》,1996年第10期。
    415、宋世坤:《贵州早期铁器研究》,载《考古》,1992年第3期。
    416、黄展岳:《南越国出土铁器的初步考察》,载《考古》,1996年第3期。
    417、李昆声:《云南牛耕的起源》,载《考古》,1984年第3期。
    418、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419、邹逸麟:《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420、卢云:《区域控制与历史发展——论秦汉时期的政治中心、文化重心及其相互关系》,载《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7年第3期。
    421、李令福:《历史农业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初探》,载《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2000年4期。
    422、周魁一:《历史模型的理论与实践——以水利历史研究为例》,载《农业考古》1994年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