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书》与汉代《诗经》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主要把握两条线索。其一,以《汉书》为主要依据,参照《史记》、《后汉书》等其他史料,力图对汉代《诗经》学发端、发展的社会环境、发展轨迹和学术形态等予以还原和充实。其二,结合《诗经》学研究成果,通过对《艺文志》的“六经”“六艺”涵义范畴、“六经”排序原则的探索,对《地理志》的郡国排序和风俗阐释方法的考察,以及对《汉书》的“采诗”、“孝武立乐府”、“乐府采诗”说形成背景、内涵和内在关联的分析,进而对刘歆、班固等人的重要《诗》学观点予以发掘和整理。
     引言。笔者分别对本文的研究价值、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予以系统阐述,并着重对与本选题相关的以往研究成果予以回顾。
     正文共计五章。
     第一章是对《汉书》记载的西汉今文三家《诗》学的发端情况予以整理。其一,梳理三位宗师的生平事迹;其二,借助《汉书》对陆贾称《诗》、孝惠除挟书律、文景时期三家宗师立为博士官的记载,探索三家《诗》学在汉初的发端轨迹;其三,推导、整理三家《诗》发端期《诗》本复原经过、《诗》说来源和《诗》学成果。
     第二章是对《汉书》记载的西汉今文三家《诗》学的发展情况予以整理。其一,结合经学发展背景,分别探讨武帝、昭宣和元成之后的《诗》学发展情况,把握西汉三家《诗》学的“经”化历程;其二,梳理三家《诗》传承谱系、《诗》学成果及《诗》学特征。
     第三章是对蕴藏于《艺文志》的刘歆、班固等人的《诗》学定位予以发掘。其一,总结“六经”、“六艺”内涵转化和先秦、汉初时人混用二者以指代《诗》《书》六典的情况。分析班固在借鉴《七略》基础上形成的用“六艺”指代儒家主体学术,用“六经”指代儒家核心学术,亦即《诗》《书》六典的“经艺观”,这反映了班固对《诗》在“六艺”系统中的定位。其二,考察先秦至汉的“六经”排序,发现先秦时人基于对孔门《诗》教的认识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以《诗》为首的“六经”排序。战国、秦汉之际,次序废乱。汉初虽有恢复,但也表现出新的排序倾向。新序生成于刘歆《七略》,并因班固的采用、发扬得以推广。除著述早晚、复兴先后外,刘歆排序的主要原则是用《易》与《春秋》对应“天地”、“人”道,将《诗》等对应“五行”,再用“新五德终始说”的“五行相生”逆序串联四经。与之不同,班固的排序原则是将《春秋》排除在与“五常”对应的“五经”之外,并将其置于按照“五行相生”逆序依次排列的《易》、《书》、《诗》、《礼》、《乐》之后,由此形成了与刘歆排序相同但原则不一的“六经”排序。在此基础上,可借“六经”排序窥见先秦至汉《诗》在“六经”系统内的定位差异。
     第四章是对《地理志》汲取、利用《诗经》地理学思想、列国区划、风俗信息和先秦典论的情况予以发掘。其一,分析《地理志》郡国排序,发现其具有以“中”为始,自东至南次西次北的顺时针环进特点。该序思想源于先秦,与《山经》的“五山”序次和《禹贡》等“九州”排次所含先秦地理学思想有相合之处,更与先秦“国风”列国排序所体现出的以“中”为始和东南西北的顺时针方位叙述逻辑相合;其二,发现、归纳“风俗篇”对《诗经》地理区划、地理民俗和先秦典论的吸取、运用,进而对班固考述地理民俗时有意取材于《诗》的思想、方法、成就、影响等予以总结。
     第五章是对《汉书》的“采诗”、“孝武立乐府”和“乐府采诗”说予以考察,在对各说形成背景、思想来源和历史详情予以考辨、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刘歆、班固对各说的持论角度和加工过程。发现二人寄于其中的是对《诗》之本质为“诗”及“诗”可“言志”、“观志”功用的深刻认知。
There are two clues of the study: first, the author tries to restore and enrich theorigins of scholarship of Classic of Poetry in Han Dynasty, and its social environment,development path and academic forms based on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with reference to Historical Records, 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and otherhistorical materials; second,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sequence of prefectures andcounties,and illustration of customs in The Di Li Record of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Han Dynasty by combining the academic fruits of the study of Classic of Poetry andexploring the scope of connotation of Liu Jing and Liu Yi in The Yi Wen Record of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sequencing Liu Jing,and analyze the background, connotation, and internal relations of Collection ofpoetry, Estabilishment of Music Bureau by Emperor Wu and The collection ofpoetry by Music Bureau in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so that academicviews of poetry of Liu Xin and Ban Gu on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couldbe tapp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e research value, purposes of study,and methodologies of the study, and reviews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the subjectbefore.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Chapter One, the origination of Poetry studies of modern scripts in FormerHan Dynasty recorded by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is collated. First, lifestories of the three masters; second, findings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threepoetry academic schools th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three things recorded in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LuJia Recite poems, Emperor Hui of Hanabolishing the law about can’t keeping books, and Emperor Wen and Jing awarded theDr.identity to the three masters; third, deduction and summary of the process of thepoetry text foxes, the resource of the theory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three poetryacademic schools.
     The main purpose of Chapter Two is to arrang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ree poetryacademic school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eriod from records in the Classic of poetry.Firs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the classics, the author explores theevolvement of Poetry studies after Emperor Wu, Zhao, Xuan, Yuan and Cheng, thensummarizes the classical course of the Classic of poetry. Second, the author sums up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achievements, extensions and features of the three mastersof Poetry.
     In Chapter Three, orientation of the Classic of poetry made by Liu Xin and BanGu in The Yi Wen Record of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is furtherexplored. First, the author finds the meaning transformation of Liu Jing and LiuYi, and figures o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 to refer to Classic ofPoetry and Book of History. There is also summary on the abuse of the twoconcepts.Analysis has also been made on Liu Yi’s being used by Ban Gu to refer to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by drawing from "Qi Lue. Concept of Jing and Yi ofClassic of Poetry and Book of History etc has been adopted, which reflect Ban Gu’sorientation of Classic of poetry in the system of Liu Yi.Second, investigation hasbeen made on the sequencing of Liu Jing.It is found that as early as the Pre-QinPeriod,people had form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fucius Educational ThoughtsPoetry ranks the first among Liu Jing. But the order was broken during the WarringStates and Qinmo early Han Dynasty. People of the early Han Dynasty tried to restorethe order, and new tendencies evolved. The new sort was formed by Liu Xin andwritten into Qi Lue. Ban Gu put it into The Di Li Record of the History of theFormer Han Dynasty, and it’s been disseminated since.
     In addition to the chronological factor, a major principle that Liu Xin followed isto map Book of Changes and Chun Qiu to sky and earth, People and Classic ofPoetry to Wu Xing, and remade four Classics by reversing the order of mutualcreation among the five elements in Xin Wu De Zhong Shi.However, Ban Gu’sprinciple is to exclude Chun Qiu from five classics which maps to cardinal virtues,and put it after Book of Changes, Book of History, Classic of Poetry,The book ofRites and The book of music based on Xin Wu De Zhong Shi.That makes the samesequence of Liu Jing with Liu Xin by following separate principles. Differences onorientation of Poetry in Liu Jing from the Pre-Qin Period to Han Dynasty can be seenfrom the sequencing of Liu Jing.
     In Chapter Four, studies have been made on how The Di Li Record of the History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absorb ideas, customs, culture and the commentary of thePre-Qin Period from Classic of Poetry. First, the author analyzes ranking of countiesin The Di Li Record of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and it starts from thecenter and goes in a clockwise direction. The thought originated from the pre-Qin era,and coincided with the concepts of Five Mountains and Nine Contients in The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Yu Gong. But it is more likely that it was influenced by thesequencing of Guo Feng. Second, the author observes literary piece about customsabsorbed 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 and customs and commentary from Classic ofPoetry, and draws an conclusion that Ban Gu was inclined to draw materials from thethoughts, methodologies, achievements, and influence of Classic of Poetry.
     Chapter Five is to investigate Collection of poetry, Estabilishment of MusicBureau by Emperor Wu and The collection of poetry by Music Bureau in History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background, source of the thoughts, and history, the author can figure out whatpositions Liu Xin and Ban Gu took and how they processed the materials andthoughts. It is found that the two masters had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at the nature ofClassic of Poetry is Poetry and that Poetry could tell express emotions andobserve emotions.
引文
①杨犁编:《胡适文萃》,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第456页。
    ②郭万金:《〈诗经〉研究六十年》,《文学评论》,2010年3期。
    ③陈桐生:《史记与诗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①王增文:《试谈〈史记〉引诗》,《商丘师专学报》,1988年3期。
    ②蒋立甫:《司马迁与〈诗经〉研究述议》,《安庆师院学报》,1994年3期。
    ③蒋立甫:《略说司马迁与〈诗经〉研究》,《人文杂志》,1994年6期。
    ④张家英:《〈史记〉与〈诗经〉》,《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年1期。
    ⑤陈桐生:《〈史记〉与〈诗经〉的三种关系》,《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3期。
    ⑥陈桐生:《论〈史记〉取材于〈诗〉》,《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4期。
    ⑦陈桐生:《论司马迁的〈诗〉学批评观》,《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3期。
    ⑧陈虎:《试论〈诗经〉对〈史记〉的影响》,《晋阳学刊》,2002年3期。
    ⑨凌朝栋:《司马迁〈史记〉引用〈诗经〉论略》,《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4期。
    ⑩杨永康:《〈史记〉与《诗》学传统》,《山西师大学报》,2007年1期。
    11孙亮:《〈史记〉引〈诗〉考》,《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5期。
    12冯晓莉:《“前三史”引〈诗〉喻理考》,《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期。
    13汪祚民:《〈诗〉入乐与〈汉书·艺文志〉中的诗观念》,《安徽师大学报》,1996年3期。
    14汪祚民:《论班固观〈诗〉的风俗视角》,《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8月。
    15张启成:《班固诗经观新探》,《贵州大学学报》,1998年1期。
    16昝风华:《〈汉书〉引〈诗〉初探》,《唐都学刊》,2005年5期。
    17李江峰:《〈汉书·艺文志〉的诗观念》,《图书与情报》,2006年6期。
    18关小彬:《班固〈诗经〉师承考》,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9吴崇明:《班固以阴阳五行观念解〈诗〉初探》,《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20冯晓莉:《两汉诗学考——以“前三史”为例》,《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1期。
    21韩莉:《班固〈汉书〉引用〈诗经〉浅析》,《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1期。
    22欧阳艳玉,郝丽艺:《两汉帝王诏令引〈诗经〉考察——基于〈两汉书〉记载的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11期。
    23郝丽艺:《〈两汉书〉引〈诗经〉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①(汉)班固:《汉书》卷88《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593页。(以下所引《汉书》除特别标注百衲本《汉书》外,均取用中华书局1962年版,故均省略出版地、出版年。)
    ②《史记》载孝文前元二年为“夷王郢元年”,《汉书》载“孝文二年,夷王郢客嗣”,见《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397页;(汉)司马迁:《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27页(以下所引《史记》除特别标注百衲本《史记》外,均取用中华书局1982年版,故均省略出版地、出版年。)
    ③《史记》载孝文前元六年为“王戊元年”,《汉书》载“(孝文)六年,王戊嗣”,见《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831页;《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397页。
    ①《楚元王世家》载:“太史公曰:‘使楚王戊毋刑申公,遵其言,赵任防与先生,岂有篡杀之谋,为天下僇哉?’”;《魏其武安侯列传》载:“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轂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迎鲁申公,欲设明堂”。见(汉)司马迁:《史记》卷50《楚元王世家》、卷107《魏其武安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90、2843页。
    ②《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
    ③《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20—3121页。
    ④《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
    ⑤《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21页。
    ⑥《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
    ⑦《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22页。
    ⑧《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
    ⑨《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22页。
    ⑩《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
    11《史记》记载了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乃罢逐绾、臧事,《汉书》同记此事,更于“窦太后大怒”文后添加了“此欲复为新垣平邪”一句。参看《汉书》卷52《窦田灌韩传》,第2379页。
    ①《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1、1922页。
    ②《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2—1924页。
    ③《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96页。
    ④《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93页。
    ⑤《史记》卷50《楚元王世家》,第1988页。
    ⑥《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2页。
    ⑦《史记》卷50《楚元王世家》,第1988页。
    ⑧《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4页。
    ⑨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增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
    ①《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2页。
    ②《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23页。
    ③《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24页。
    ①熊铁基,《论汉代新儒家》,《南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②《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62页。
    ③《汉书·律历志下》载述刘歆作《三统历》及《谱》以说《春秋》之文,曰:“《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又曰‘治历明时’,所以和人道也。”参看《汉书》卷21上《律历志》上,第
    979—980页。
    ④《汉书》卷100上《叙传》上,第4208页。
    ⑤《汉书》卷13《异性诸侯王表》,第363页。
    ⑥《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88页;《汉书》卷62《司马迁传》,第2709、2710页。
    ①《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3页。
    ②《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24页。
    ③关于二人论议的确切时间史书并无明确的记载,学者王永祥持元朔三年说,参看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16页。
    ④司马迁曾自言“余闻董生曰”,董生即为董仲舒。参看《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97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40上《班彪列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30页。(以下所
    ①《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第2699页。
    ②葛立斌:《“统物通变”:陆贾〈新语〉的〈诗〉学观》,《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
    ①《汉书》卷2《惠帝纪》,第90页。
    ②《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68页。
    ③《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言“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参看《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55页。
    ④李玉安:《论〈挟书律〉》,《图书、文献与交流》,2010年第5期。
    ⑤陈静:《西汉“除挟书律”的历史意义》,《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⑥《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1页。
    ⑦《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
    ⑧《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
    ①秦焚书事在公元前213年,高祖过鲁事在公元前195年。
    ②吕后执政时间是公元前187年至前180年,距高祖过鲁约有8至15年之隔。
    ③参看《史记》卷47《孔子世家》,第1946页;《汉书》卷1下《高祖本纪》下,第76页。
    ④据《汉书·儒林传》,武帝初即位(前140年)征申公议明堂事时申公“已八十余”,由此推断吕后执政时期(前187年——前180年),申公的年龄下限是33—40岁,上限是43—53岁,折中年龄为四十余岁。
    ⑤熊铁基:《论汉代新儒家》,《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①《汉书》卷19下《百官公卿表》下,第753页。
    ②《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2页。
    ③《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3页。
    ④《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2页。
    ⑤张汉东:《秦汉博士官的设置及其演变》,《史学集刊》,1984年第1期。
    ⑥王国维:《观堂集林》卷4《汉魏博士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5页。
    ①卫宏撰:《汉旧仪》,孙星衍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9页。
    ②(宋)林之奇:《拙斋文集》卷12《诸侯以夷狄遇秦》,旧钞本,收入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4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第688页。
    ③《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16—3117页。
    ④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132页。
    ⑤一些学者通过考古发现和研究,认为《史记》对项羽烧阿房的记述并不符合历史真相,参见刘庆柱:《秦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兼谈历史资料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⑥《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3页。
    ⑦《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319页。
    ⑧《史记》卷15《六国年表》,第686页。
    ①《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8页。
    ②《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69页。
    ③《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1页。
    ④《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72页。
    ①《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7页。
    ②参看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阜阳汉简诗经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③关于阜阳汉简《诗经》的《诗》学归类,研究者多认为它是有别于四家《诗》的别一家《诗》学。参见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以及其中转引的李学勤先生认为阜《诗》为“楚国流传下来的另一种本子”的推测。详见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阜阳汉简〈诗经〉简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1页。
    ④参看《汉书》卷30《艺文志》,第3592—3593页。
    ⑤《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1页。
    ⑥《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68页。
    ⑦《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2页。
    ⑧《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2页。
    ⑨《史记》卷47《孔子世家》,第1938页。
    ①《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第2185页。
    ②《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第2185页。
    ③《史记索隐》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为魏文侯师”言,《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第2203页。
    ④《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第2203页。
    ⑤《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15页。
    ⑥《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1页。
    ⑦(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卷下《资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2页。
    ⑧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4《毁学》,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29页。
    ⑨(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20《荀卿新书三十二篇》,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58页。
    ⑩(汉)陆贾撰,王利器:《新语校注》卷下《资质》,中华书局,1986年,第113页。
    11蒙文通:《蒙文通文集》卷1《古学甄微》,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209—210页。
    ①(清)汪中撰,戴庆钰、涂小马校点:《述学·补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7、78页。
    ②郝懿行所作《荀子补注》中记录了其致王引之信中的论《荀子》语,转引自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首《考证上》,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5页。
    ③(清)严可均:《铁桥漫稿》卷3《荀子当从祀议》,收入《丛书集成续编》第158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第25页。
    ④刘师培:《左庵集》卷1《诗分四家说》,收入《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207页。
    ⑤《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
    ⑥《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2页。
    ⑦《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8页。
    ①《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7页。
    ②(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卷88,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524页。
    ③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93页。
    ④《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汉书》(缩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2270页。
    ⑤(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经典释文》卷1《序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页。
    ⑥《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21页;《史记》(百衲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128页。
    ①《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3页。
    ②(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卷88,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937页。
    ③《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2页。
    ④(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卷88,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937页。
    ①《庄子·天运篇》载“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50页。
    ②(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点校:《荀子集解》卷1《劝学》,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1页。
    ③《庄子·天运篇》载:“老子曰:‘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50—451页。
    ④《汉书》卷6《武帝纪》,第212页。
    ①《史记》中并无“经学”称谓,而《汉书》中称呼“经学”的记载屡见不鲜:武帝之前,唯齐人邹阳言“邹鲁守经学”(《邹阳传》);武帝时,倪宽为武帝“语经学”(《倪宽传》、《儒林传》);武帝后,宣帝诏中称“问经学之士”(《宣帝纪》),翟方进“经学明习”(《翟方进传》),匡衡、张禹、孔光均精习“经学”、元帝亦“向经学”(《匡张孔马传》)。尤为醒目的是,《汉书·儒林传》载高祖围鲁事多引《史记》,唯将《史记》“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置换为“于是诸儒始得修其经学”,取舍之意,昭然若揭。
    ②(清)皮希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0页。
    ③黄震云,马宗昌:《关于儒学经学国学的关联及其当代意义》,收入方鸣主编:《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第302-304页。
    ④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秦汉《儒术之兴》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37页。
    ⑤蒙文通:《儒学五论·题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⑥蒙文通:《儒学五论》本论五篇《论墨学源流与儒墨汇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1页。
    ⑦武帝为太子时太傅卫绾、少傅王臧皆儒者,舅舅田蚡也颇好儒。
    ①姚际恒先生列举、比对孔子论《易》、《诗》、《书》的言辞,可见孔子对《诗》论述独具,由此认为“谓非夫子于《易》、《诗》、《书》三者独重于《诗》不可也。”参看姚际恒著,顾颉刚标点:《诗经通论·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11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离娄章句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版,第192页。
    ④刘毓庆、郭万金总结荀子《诗》学特征时提出的观点,参看氏著《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3页。
    ⑤《汉书》卷51《贾山传》,第2327、2334、2336页。
    ⑥《汉书》卷6《武帝纪》,第169页。
    ⑦《汉书》卷6《武帝纪》,第174页。
    ①《汉书》卷6《武帝纪》,第185页。
    ②《史记》卷111《卫将军列传》,第2923—2924页;《汉书》卷55《卫青传》,第2473页。另案,《史记》作“猃狁”。
    ③《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14页。
    ①参看《汉书》卷25上《郊祀志》上,第1233页。
    ②参看《汉书》卷64下《终军传》,第2817—2818页。
    ①《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19页;《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4页。
    ②《汉书》卷88《儒林传》,第3496页。
    ③《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8页。
    ④《汉书》卷8《宣帝纪》,第272页。
    ⑤宣帝即位,广陵王刘胥就曾质疑“太子孙何以反得立”,参看《汉书》卷63《武五子传》,第2761页。
    ⑥《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8页。
    ⑦(清)皮希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0页。
    ⑧期间唯有高后时期一度比例窜至10.5%,当属个别现象。
    ⑨参看张彪:《秦汉豪族社会研究》,北京:中国书店,2002年,第94页。
    ⑩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11《汉书》卷9《元帝纪》,第277页。
    12参看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32页。
    ①《汉书》卷66《蔡义传》,第2898—2899页。
    ②《汉书》载:“义为丞相时年八十余,短小无须眉,貌似老妪,行步俛偻,常两吏扶夹乃能行。时大将军光秉政,议者或言光置宰相不选贤,苟用可颛制者。光闻之,谓侍中左右及官属曰:“以为人主师当为宰相,何谓云云?此语不可使天下闻也。”参看《汉书》卷66《蔡义传》,第2899页。
    ③《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0页。
    ④(汉)荀悦撰:《前汉纪》卷16《孝昭皇帝纪》,收入张烈点校《两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87页。
    ⑤《汉书》卷72《王吉传》,第3062页。
    ⑥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第17《楚语》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85页。
    ①参看《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5、1710、1714、1716、1718页。
    ②(清)皮希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经学极盛时代》,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1页。
    ③《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21页。
    ④《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21页。
    ⑤《汉书》卷23《刑法志》,第1103页。
    ⑥《汉书》卷86《王嘉传》,第3492页。
    ①《汉书》卷81《孔光传》,第3353页。
    ②参看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上册第260—262页、下册第15—21、243—244页。
    ③顾炎武评汉刺史职,曰:“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参看顾炎武:《日知录》,卷9,《部刺史》,
    ④《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6页。
    ⑤关于丙吉等任太傅先后可以参见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卷2,台北:长安出版社,1979年,第111—112页。
    ⑥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上册第313页
    ⑦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上册第314页。
    ⑧疏广从孟卿受《公羊春秋》,自作《疏氏春秋》;欧阳地余长宾治《尚书》欧阳氏学;张游卿治《鲁诗》张氏学;夏侯胜本从五经通儒夏侯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又所问非一师,善说《礼服》、传《鲁论语》,还曾奉诏撰《尚书》、《论语说》;萧望之治《齐诗》,又事《礼》学大师后仓十年,复事同学白奇,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
    ⑨据《汉书·艺文志》载,汉兴,《论语》有齐、鲁之说,夏侯胜、萧望之所传皆《鲁论语》,故萧望之曾从夏侯胜问《论语》和《礼服》。至于疏广教授给元帝的《论语》是齐学还是鲁学,虽史无明文,但据疏广所治《公羊春秋》为典型齐学来推测,疏广所授很有可能是《齐论语》。
    ①《汉书》卷9《元帝纪》,第283页。
    ②《汉书》卷81《张禹传》,第3384、3351页。
    ③参看晋文:《论〈春秋〉〈诗〉〈孝经〉〈礼〉在汉代政治地位的转移》,《山东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①《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0页。
    ②《汉书》卷9《元帝纪》,第283页。
    ③《汉书》卷78《萧望之传》,第3282页。
    ④《汉书》卷71《疏广传》,第3039页。
    ⑤《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69页。
    ①《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3609页。
    ②《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3页。
    ③《后汉书》卷26《伏黯列传》,第893页。
    ④《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3页。
    ⑤《汉书》卷11《哀帝纪》,第333页。
    ⑥哀帝时,王嘉嘉复奏封事曰:“陛下在国之时,好《诗》《书》”,参看《汉书》卷86《王嘉传》,第3495页。
    ⑦《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0—3611页。
    ⑧(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经典释文》卷1《序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页。
    ⑨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96页。
    ①(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第3册,卷496,人事部137《谚下》,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267页。
    ②《古诗纪》“许伟君”,自注:“《陈留风俗传》曰:许晏,字伟君,授《鲁诗》于瑯琊王改学,曰《许氏章句》,列在儒林,故谚曰”,“殿上成群许伟君”。参看(明)冯惟讷辑:《古诗纪》卷19,收入《四库全书》第1379册,集部318,总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54页。
    ③《古乐苑》文与《古诗纪》同,参看(明)梅鼎祚编:《古乐苑》卷46,收入《四库全书》第1395册,集部334,总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82—483页。
    ④《广物博志》亦云:“许晏,字伟君,授《鲁诗》于瑯琊王改学,曰《许氏章句》,列在儒林,故谚曰殿上成群许伟君”。参看(明)董斯张:《广物博志》卷26,收入《四库全书》第981册,子部287,类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3页。
    ⑤(唐)长孙无忌等撰:《隋书经籍志》(丛书集成初编本)卷2,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5页。
    ⑥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8《人为许晏谚》,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4页。
    ⑦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成文主要基于对《古诗纪》的考订和增补。另,《人为许晏谚》中逯氏自注曰“《御览》四百九十六。《诗纪》九作许伟君”。
    ⑧(清)朱彝尊著,侯美珍、黄智明、陈恒嵩点校:《点校补正经义考》第8册,卷285,《承师五·广誉附》,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史哲研究所,1999年,第579页。
    ①陆德明称“(张游卿)以《诗》授元帝,传王扶”。参看(唐)陆德明,黄焯断句:《经典释文》卷1《序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页。
    ②朱彝尊记“张游卿弟子”为“泗水中尉琅邪王扶”。参看(清)朱彝尊著,侯美珍、黄智明、陈恒嵩点校:《点校补正经义考》第8册,卷284,《承师四·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史哲研究所,1999年,第517页。
    ③《后汉书》卷39《刘平传列》,第1298页。
    ④《后汉书》卷39《刘平传列》,第1297页。
    ①参见陈其泰、赵永春:《班固评传·班固生平大事年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1至
    424页。
    ①《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24页。
    ②《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3—3614页。
    ③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99页。
    ④《汉书》卷7《昭帝纪》,第225页。
    ⑤《汉书》卷28《地理志上》,第1577页。
    ①颜师古注“蒯通,范阳人也”曰“涿郡之县也,旧属燕”,见《汉书》卷45《蒯通传》,第2160页。
    ②《汉书》卷8《宣帝纪》,第255页。
    ③《汉书·宣帝纪》“(神爵二年)九月,司隶校尉盖宽饶有罪,下有司,自杀”,则盖宽饶授《易》应是公元前60年前的事。其任司隶校尉,是在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之后,据《宣帝纪》“(元康四年)遣太中大夫强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问鳏寡,览观风俗”的记载,盖宽饶任太中大夫是在元康四年即前62年,则其任司隶校尉职当在前62年至前60年间。我们推断涿郡韩生以《易》征的时间是前65年,盖宽饶从韩生学《易》应该就是在此之后。另外,从盖宽饶奏封事中引《韩氏易传》的情况来看,也可证明其确实曾从韩氏受《易》,所引《韩氏易传》大概就是涿郡韩生所著。
    ④前文已经推断,韩婴的卒年大致在前106至前97年间,时距元康元年有近40年之隔。
    ⑤前文已经推断,韩婴与董仲舒论议的时间大致是元鼎三年,即前114年,所以,其最晚在此之前已经离开常山,涿郡韩生从韩婴受业的时间应在此之前数年。
    ⑥《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第693页。
    ⑦《汉书》卷66《蔡义传》,第2899页。
    ⑧《汉书》卷66《蔡义传》,第2898页。
    ⑨韩婴是否曾经亲授韩商《汉书》不载,但从韩商在武帝时即征为博士,而在宣帝时诏征的同为韩氏后人的涿郡韩生尚且曾经亲自受《易》于韩婴的情况来看,韩商也曾直接授学于韩婴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鉴于史书在韩商与韩婴之间再无第三者的记载,我们选择暂且将韩商作为韩婴的直传弟子。
    ①王先谦注曰:“此《鲁说》弟子所传”,参看(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卷30,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853页;徐复观曰“《鲁说》二十八卷则出于其(申公)后学”,参看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第145页。
    ②(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卷30,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853页。
    ③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07页。
    ④(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卷30,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853页。
    ⑤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3《〈韩诗外传〉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①参看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附录3沈家本《世说注所引书目经部》,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第1021页。
    ②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60页。
    ③《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8页。
    ④《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0页。
    ①《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
    ②《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
    ③荣广事参看《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7页。
    ④《汉书》卷75《睢两夏侯京翼李传》,第3194—3195页。
    ⑤《汉书》卷27上《五行志上》,第1317页。
    2002年,第709页。
    ①参看《汉书》卷8《元帝纪》,第285页;(汉)刘向著,(清)杨以漟校:《说苑》卷14《至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1页。
    ②《汉书》本传记载的翼奉四次奏言分别是:拒绝与平昌侯王临言其术、对答元帝“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问、关东大水、地震,元帝举直言极谏之士,奉奏封事、初元三年白鹤馆灾后翼奉上疏谏言徙都。
    ①晋灼引翼奉《五性》曰“肝性静,静行仁,甲己主之;心性躁,躁行礼,丙辛主之;脾性力,力行信,戊癸主之;肺性坚,坚行义,乙庚主之;肾性智,智行敬,丁壬主之也”;另,翼奉自言“北方之情,好也;好行贪狼东方之情,怒也;怒行阴贼南方之情,恶也;恶行廉贞西方之情,喜也;喜行宽大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奸邪下方之情,哀也;哀行公正”。由此可知翼奉所谓“性”概指静、躁、力、坚、智,并进一步表现为仁、礼、信、义、敬;所谓“情”概指好、怒、恶、喜、乐、哀,并进一步表现为贪狼、阴贼、廉贞、宽大、奸邪、公正。引文参看《汉书》卷75《翼奉传》,第3171、3168页。
    ②陈桐生:《史记与诗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14页。
    ③《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3页。
    ④参看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450、451页。
    ⑤刘立志认为《孟子》是《韩诗外传》取材的一个重要来源,后者所记与前者相通者将近十条,而且在说《诗》方法上,《外传》也延续了孟子或断章、或衍伸的著述风气和体式。另,汪中、严可均辑录出《韩诗外传》引用《荀子》以说《诗》的材料达44条之多。参看《汉代〈诗经〉学史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4、31、36页。
    ①黄河:《从〈韩诗外传〉探析韩婴的易学思想》,《船山学刊》,2011年第1期。
    ②《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8页。
    ③《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23页。
    ④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3《〈韩诗外传〉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页
    ⑤《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23页。
    ⑥《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23页。
    ⑦《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23页。
    ⑧《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70页。
    ⑨《后汉书》卷40上《班彪列传》,第1330页。
    ①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序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页。
    ②(宋)丁度等编:《集韵》去声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16页。
    ③(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14《酒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4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滕文公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版,第125页。
    ⑤《周礼·地官司徒》中两次提到了“六艺”的概念,它们具体所指都是“礼、乐、射、御、书、数”,一则曰:“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另一则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见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10、14《地官司徒》“大司徒”、“保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07、731页。
    ①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0页。
    ②《论语·子罕》载孔子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参看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87页。
    ③《孔子家语·颜回》载,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参看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卷5《颜回》,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53页。
    ④(东汉)班固等撰:《白虎通》卷4上《五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6页。
    ⑤《史记》卷47《孔子世家》,第1914页。
    ⑥(战国)孔鮒:《孔丛子》卷中《陈士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8页。案,虽然《孔丛子》的真伪问题虽然尚诉诸不清,但经李学勤(参见《〈孔子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黄怀信(《〈孔丛子〉的时代与作者》)、李存山(《〈孔丛子〉中的“孔子诗论”》)等先生考证,今本《孔丛子》一书不尽为伪、其中确实含有一些先秦史料的观点逐渐成为今人学者的共识,其中,黄怀信先生的考证就特别指出今本《孔丛子》的先秦材料来源中有“子顺书”的情况。子顺作为孔门后学中的佼佼者,他对孔子教育的目的应该有深入的认知,虽然其所言“在修仁尚义崇德敦礼以接邻国而已”,在于答魏王“理国之先”、“当今所急”的提问,但却十分恰当地道出了孔门教育的精髓和真谛。仅据《论语》而论,其中言及“仁”者近百处,言“义”、“仁”者各四十余处、言“礼”者也约七十余处,“仁”、“义”、“礼”、“德”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四者在孔门教育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⑦《史记》卷47《孔子世家》,第1938页。
    ⑧《孔丛子·儒服》载:“平原君曰儒之为名何取尔。子高曰:‘取包众美,兼六艺,动静不失中道’”。
    见(战国)孔鮒:《孔丛子》卷中《儒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6页。
    ⑨匡亚明先生《孔子评传》中就有“小艺”、“大艺”的提法,但与我们的观点不同的是,匡说认为“小艺”和“大艺”都用于周代对贵族子弟的教育,反映的是“周代对贵族子弟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教学过程,这些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实行了”(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
    337页)。依笔者见,匡说所本乃《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语,但该语并未明言“小艺”、“大艺”所指。且史料中,虽有与之类似且所指更加更明者,如“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汉书·艺文志》)、“人君之子年八岁,为置少傅,教之书计,以开其明;十五置太傅,教之经典,以道其志”(《后汉书·杨终列传》)、“古者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十五入大学,学君臣朝廷王事之纪”(《全后汉文·王粲·儒吏论》),但均未作“小艺”、“大艺”言,且为东汉时论,不足为据。先秦史料并无“小艺”、“大艺”指代射、御技艺和《诗》《书》诸典的记载。再者,史料中也不乏与匡结论相悖之例,儒《郭店楚简·六德》有“子弟大材艺者大官,小材艺者小官”言,所谓大、小“材艺”也只有才艺高低之别。《越绝书·外传本事》称《越绝》为“小艺之文”,所谓“小艺”也绝与射、御诸技无关。所以,我们认为,《大戴礼记·保傅》所谓“小艺”、“大艺”未必如匡说分别特指六技和六典,而孔子之前,贵族子弟的教育中虽也有用《诗》《书》诸典教,但未必将其称为“大艺”,更没有用“大六艺”确指《诗》《书》六典。正是由于孔子对六典的重视、整理,并用以教学,“六艺”的概念才开始逐渐地转向六典。这里,我们引用大、小“六艺”之称也是基于行文的方便和形象描述的需要,并非认同“大六艺”、“小六艺”称谓的存在。
    ①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16《说山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167页。
    ②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9《主术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74页。
    ③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20《泰族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92页。
    ④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20《泰族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419页。
    ⑤《汉书·艺文志》著录了“《淮南内》二十一篇”和“《淮南外》三十三篇”,入杂家。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见《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41—1742页。
    ⑥《淮南子·泰族训》曰:“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淳庞敦厚者,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恭俭尊让者,礼之为也;宽裕简易者,乐之化也;刺几辩义者,《春秋》之靡也。故《易》之失鬼,乐之失淫,《诗》之失愚,《书》之失拘,礼之失忮,《春秋》之失訾。六者,圣人兼用而财制之。”见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20《泰族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92—1393页。
    ⑦《礼记·经解》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见(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50《经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9页。
    ①《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90页。
    ②《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88页。
    ③(汉)应劭撰《汉官仪》,收入(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7页。
    ④《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所列六家的顺序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而其对六家的评价中,对“道家”以外的其他五家均有褒有贬,唯独对于“道家”的评价非同一般,称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有特意将其与“儒家”比对以显其长。
    ⑤《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90页。
    ⑥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中称“在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见《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69页。
    ⑦班固赞董仲舒“为儒者宗”、“为世纯儒”。见《汉书》卷27上《五行志》上,卷100下《叙传》下,第1317、4255页。
    ⑧(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8《六术》,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16页。
    ①《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23页。
    ②钟兆鹏主编:《春秋繁露校释》(校补本)卷1《玉杯》,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为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11页。
    ①“巠”字的写法见于“毛公鼎”,它是西周宣王时期的器物,而同样是宣王时器的虢季子白盘上的“经”字则写作“經”,二者孰先孰后难以辨定,但从文字发展演变的规律而言,“經”字为后起字的可能性较的。所以,郭沫若《金文丛考》称“余意巠盖经之初字。观其字形均象织机之纵线形。从糸作之经,字之稍后起者也”。
    ②《周礼》载“国中九经九纬”,郑玄注:“经纬谓涂也”,贾公彦疏:“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见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41《考工记》“匠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27页。
    ③《尚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传曰:“宁失不常之罪,不枉不辜之善”,孔颖达疏:“经,常司主也”;另,《玉篇·糸部》:“经,常也”。
    ④《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书·周官》:“论道经邦”;《周礼·天官·冢宰》:“体国经野”、“以经邦国”;《字汇·糸部》:“经,经理”。
    ⑤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第19《吴语》,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
    549页。
    ⑥(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劝学篇》,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1页。
    ⑦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10《戒》,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10页。
    ⑧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外篇《天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03页。案,原作“十二经”,陈鼓应先生据严灵峰先生之说改。
    ⑨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外篇《天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50页。
    ⑩(汉)王充撰,黄暉校释:《论衡校释》卷28《书解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58页。
    11《荀子·解蔽篇》:“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见(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5《解蔽篇》,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00页。
    ①《庄子·天下篇》载墨子后学们:“俱颂《墨经》”。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杂篇《天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92页。
    ②《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67、1774、1776页。
    ③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卷5,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第435页。
    ④《汉书》卷65《东方朔传》,第2856页。
    ⑤颜师古注曰:“六经,谓《易》、《诗》、《书》、《春秋》、《礼》、《乐》也。”见《汉书》卷87上《杨雄传》上,第3539—3540页。
    ⑥《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第3812页。
    ⑦《汉书》卷60《杜周传》,第2674页。
    ⑧《汉书·艺文志》中不录《乐经》,而关于《乐》无经本的原因,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一书中将前人观点归纳为三,笔者略作调整,转述如下:其一,认为《乐》本无经,只是曲调曲谱而已,依附于《诗》、《礼》,而且在战国时就已弃而不用,如《四库全书总目》、邵懿辰《礼经通论》;其二,认为本有《乐经》,但全亡于秦焚书,如沈约《宋书·乐志》、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其三,认为《乐经》虽则散佚,但仍有部分残存于《周礼·春官·大司乐》,此说本于《汉书·艺文志》所记窦公献书事,晚近以来黄侃《六艺略说》对其加以具体阐发。参看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9页。
    ⑨西汉末年的战乱纷争对“五经博士”的设置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东汉之初就恢复了博士制度,置“五经博士”十四人。另外,平帝、新莽时,曾一度又立《乐经》,置六经三十博士。
    ⑩王利器:《新语校注》卷上《道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8页。
    11王利器:《新语校注》卷上《道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9页。
    12王利器:《新语校注》卷下《怀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37页。
    ①郭璞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师古曰:“郭说非也。此六艺谓六经者也”,依据前后文意,师古说是。见《汉书》卷57上《司马相如传》上,第2573、2574页。
    ②《汉书》卷57下《司马相如传》下,第2601页。
    ③《汉书》卷81《匡衡传》,第3337页。
    ④《汉书》卷81《匡衡传》,第3343页。
    ⑤《汉书》卷73《韦贤传》,第3123页。
    ⑥《汉书》卷99上《王莽传》上,第4072页。
    ⑦《新语校注》注“定五经”,举例武帝设置“五经博士”、章帝会诸儒于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及班固撰《白虎通》有《五经篇》事以证;注“明六艺”,驳《史记正义》“六艺,谓五礼、六乐、五射御、六书、九数”解,又列举《史记》之《滑稽列传》、《孔子世家》,认为“六艺即六经也”。参看王利器:《新语校注》卷上《道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8—19页。
    ⑧(汉)王充撰,黄暉校释:《论衡校释》卷20《佚文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67页。
    ⑨《后汉书》卷59《张衡传》,第1897页。
    ⑩(晋)袁宏:《后汉纪》卷15《孝殇皇帝纪》,收入张烈点校《两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98页。
    11(汉)班固等撰:《白虎通》卷4上《五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8页。
    12《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89页。
    13《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23页。
    ①《汉书》卷64下《王褒传》,第2821页。
    ②《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76页。
    ③《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21页。
    ④《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76页。
    ⑤《汉书·艺文志》载:“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其中,除《辑略》、《兵书略》外,其他五“略”的称谓和排序与《刘歆传》中提到的校书内容基本一致,仅存在“术数”或“数术”的略小差异,而“兵书”类为任宏所校,向、歆父子不谙于此很有可能,《稽略》又是对其他诸“略”的叙录,当然不能作为校书的内容使用。
    ⑥《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5、1706页。
    ⑦“六艺之文”的用法在《汉书》中出现两次,一次称“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另一次曰:“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由此可见,班固将“六经”包涵于“六艺之文”的范畴之内。引文参看《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89页;卷30《艺文志》,第1723页。
    ⑧《艺文志》称“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见《汉书》卷
    30《艺文志》,第1746页。
    ⑨《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46页。
    ①论道家者流,曰其“合於尧之克攘,《易》之嗛嗛”,师古注曰:“《虞书·尧典》称尧之德曰‘允恭克让’,言其信恭能让也,故志引之云”;论法家者流,称“《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参看《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32、1736页。
    ②《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28页。
    ③《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82页;又见于《汉书》卷25上《郊祀志》,第1214页。
    ④《汉书》卷100下《叙传下》,第4235页。
    ⑤《汉书》卷100下《叙传下》,第4235页。
    ⑥《后汉书》卷40下《班彪传》下,第1361页。
    ⑦《汉书》卷62《司马迁传》,第2737—2738页。
    ⑧《后汉书》卷40上《班彪传》上,第1325页。
    ①(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6《司马氏父子异尚》,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51页。
    ②钱钟书:《管锥编》(补订重排本)第1册《史记会注考证》58《太史公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715页。
    ③一例见于记载的是武帝时命李延年作“十九章”而令通经之士集会共习其辞事,曰“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另一例载“(文帝)而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此二例都是对汉之时事的记述,其中“五经家”的称谓当是由武帝所设“五经博士”牵引而成。引文详见《史记》卷24《乐书》,第1177页;《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82页。
    ④《史记》卷27《天官书》,第1343页。
    ⑤《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319—3320页。
    ⑥《史记》卷47《孔子世家》,第1938页。
    ⑦《史记》卷61《伯夷列传》,第2121页。
    ⑧《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16页。
    ⑨《滑稽列传》载:“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见《史记》卷126,第3197页。
    ①《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8页。
    ②《汉书》卷73《韦贤传》,第3113页。
    ③《汉书》卷8《宣帝纪》,第272页。
    ④《汉书》捐6《楚元王传》,第1929页。
    ⑤《汉书》卷58《公孙弘卜式兒宽传》,第2634页。
    ⑥《后汉书》卷40上《班彪传》上,第1335、1341页。
    ⑦陶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89页。
    ⑧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上海: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99页。
    ⑨曾祥旭:《班固〈两都赋〉作年考》,《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①据《班固评传·附录》所列班固生平,其始撰《汉书》始于永平元年(公元58年),至永平五年因人告发入狱而暂有停滞,永平六年便开始奉旨著书。
    ②《后汉书》卷49《王充列传》,第1629页。
    ③转引自《后汉书》卷40上《班彪列传》“诸如以此慕之”注,第1330页。
    ④《后汉书》载王充“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又载班固“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见《后汉书》卷49《王充列传》,第1629页;卷40上《班彪列传》上,第1330页。
    ①《后汉书》卷49《王充列传》,第1629页。
    ②《论衡·书解篇》曰:“汉世文章之徒,陆贾、司马迁、刘子政、杨子云,其材能若奇,其称不由人”。参看(汉)王充撰,黄暉校释:《论衡校释》卷28《书解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51页。
    ③《论衡·超奇篇》论人品差,称“若司马子长、刘子政之徒,累积篇第,文以万数,其过子云、子高远矣,然而因成纪前,无胸中之造。若夫陆贾、董仲舒,论说世事,由意而出,不假取于外,然而浅露易见,观读之者,犹曰传记。”参看(汉)王充撰,黄暉校释:《论衡校释》卷13《超奇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07—608页。
    ④参看(汉)王充撰,黄暉校释:《论衡校释》卷29《案书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51页。
    ⑤《汉书》卷100下《叙传》下,第4265页。
    ①周予同:《经今古文学·经今古文异同示例》,收入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4页。
    ②廖名春:《“六经”次序探源》,《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③周予同:《经今古文学·经今古文的争论》,收入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10页。
    ④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六德释文注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88页。
    ⑤(战国)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6《僖公二十七年》,(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22页。
    ①(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19《武灵王平昼闲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656页。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13《王制》,(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42页。
    ③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释文注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79页。
    ④(战国)孔鮒:《孔丛子》卷上《杂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3页。
    ⑤(清)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卷3《弟子行》,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75页。
    ⑥(清)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卷5《困誓》,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51页。
    ⑦(战国)列御寇撰,(晋)张湛注:《列子》卷4《仲尼》,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5页。
    ⑧(战国)墨翟撰,(清)毕沅校注:《墨子》卷12《公孟》,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6页。
    ⑨(战国)商鞅:《商君书》,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第32页。
    ⑩(战国)商鞅:《商君书》,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第13页。
    11(战国)商鞅:《商君书》,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第16页。
    12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3、56页。
    ①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
    ②(战国)孔鮒:《孔丛子》卷上《论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页。
    ③《鬼谷子》陶弘景注,见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6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外篇《天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50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杂篇《天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83—984页
    ③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释文注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94、195页。
    ④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前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⑤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释文注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200页。
    ⑥参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图版》,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79、80页。
    ⑦参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六德图版》,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70、71页。
    ⑧廖名春:《“六经”次序探源》,《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①《国语·楚语上》载(楚)庄王使士亹傅太子箴,士亹问于申叔时,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之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详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第17《楚语》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85—486页。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50《经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9页。
    ③(清)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卷9《本姓解》,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236页。
    ④今本《孔子家语》文辞与《礼记》引文基本一致,只有《礼记》作“深于《诗》者也”而《家语》作“深于《诗》者矣”等“也”、“矣”之别。详见(清)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卷8《问玉》,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210页。
    ①另,《白虎通义·五经》篇也曾引用《礼记·经解》的此段文字,确证汉代《经解》文本如此。详见(东汉)班固等撰:《白虎通》卷4上《五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8页。
    ②《淮南子·泰族训》载:“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淳庞敦厚者,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恭俭尊让者,礼之为也;宽裕简易者,乐之化也;刺几辩义者,《春秋》之靡也”。详见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20《泰族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92、1393页。
    ③廖名春将《郭店楚墓竹简》与《礼记·缁衣》篇称举“诗书”的例子加以对校,认为“楚简称引《诗》《书》是有严格规律的,都是先《诗》后《书》;而《礼记·缁衣》本称引大体也循先《诗》后《书》之序。因此,《礼记·缁衣》本先《书》后《诗》的两章当为后人窜乱所致”,详见廖名春:《“六经”次序探源》,《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①王利器:《新语校注》卷上《道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页。
    ②何宁:《淮南子集释》卷20《泰族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89—1394页。
    ③冯克正、傅庆升主编:《诸子百家大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47页。
    ④陈瑛、许启贤主编:《中国伦理大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35页。
    ①(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8《六术》,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16页。
    ②(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8《道德说》,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25—328页。
    ③《春秋繁露·精华》篇有“所闻《诗》无达诂,《易》达占,《春秋》无达辞”言,详见钟兆鹏主编:《春秋繁露校释》卷3《精华》,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1页。
    ④钟兆鹏主编:《春秋繁露校释》卷1《玉杯》,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①(汉)扬雄:《法言》卷4《问神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页。
    ②(汉)扬雄:《法言》卷5《寡见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9页。
    ③《史记》卷43《赵世家》,第1808页。
    ④《史记》卷5《秦本纪》,第192页。
    ⑤《史记》卷47《孔子世家》,第1914页。
    ①《史记》卷47《孔子世家》,第1938页。
    ②《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15页。
    ③例2所涉由余聘秦事,见于《韩非子·十过》、《吕氏春秋·不苟》,但缪公此言始见于《史记》;关于孔子诸事,司马迁或取材《论语》等,如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事就出自《论语·述而》,但例3、4、5的具体言辞仍属司马迁个人所为。
    ④《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95页。
    ⑤《史记》卷66《滑稽列传》,第3197页。
    ⑥《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有一段与此特例叙述极为一致的言辞,称“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97页。疑“《易》以道化”较“《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较“《春秋》以义”更近文本原貌,而该段言辞也应是司马迁承袭于某一先秦史料。
    ⑦《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18页。
    ⑧《史记》卷49《外戚列传》,第1976页。
    ⑨《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97页。
    ①《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96页。
    ①金景芳先生曰:“《汉书·艺文志》的成书是以刘歆《七略》为蓝本,则《六艺略》六经的次序显然是刘歆的谰言。”参看金景芳:《金景芳古史论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徐复观先生也认为《易》《书》《诗》《礼》《春秋》的序列是“班固受了刘歆的影响,以刘歆《七略》中六艺略的序列为序列的”,参看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30《艺文志》、卷88《儒林传》、卷22《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04、1712、3597、1043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30《艺文志》、卷88《儒林传》,第1706、3603页。《史记》言“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见(汉)司马迁:《史记》卷121《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124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10页;(汉)司马迁:《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26页。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37《乐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7页。
    ②金景芳:《金景芳古史论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36页。
    ③(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经典释文》卷1《序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页。
    ④周予同先生视《易》首序为古文学家说,并言:“古文家的排列次序是按《六经》产生时代的早晚”,参看周予同:《经今古文学·经今古文异同示例》,收入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6页;杨伯峻先先生曾言:“为什么到后汉时把‘经书’的次序移动了呢?很可能他们认为‘经书’的编著年代有早有晚,应该早的在前,晚的在后。《易》,据说开始于伏羲画卦;自然是最早的了,列在第一。《书中》有《尧典》,比伏羲晚,列在第二。《诗》有《商颂》,或许是殷商的作品罢,列在第三。《礼》和《乐》相传是周公所作,列在第四和第五。至于《春秋》,因为鲁史是经过孔子删定的,列在第六”。参看杨伯峻等著,《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经书浅谈》,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页。
    ①《白虎通·五经》篇中有“文王所以演《易》何”和“伏羲作八卦何”的设问和自答。参看(东汉)班固等撰:《白虎通》卷4上《五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7—248页;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中言孔子“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乃得其所;修《易》,序《书》,制作《春秋》,以纪帝王之道”;班固言孔子“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缀周之礼,因鲁《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均从中可见刘、班对“六经”著述问题的看法。参看《汉书》卷36《楚元王传》、卷88《儒林传》、卷62《司马迁传》,第1968、3589、2737页。
    ①《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68页。
    ①《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23页。
    ②(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卷7《辨字训得失》,收入《四库全书》第222册,经部216,小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4页。
    ③(汉)许慎撰,徐铉等校定:《说文解字》卷11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81页。
    ④参看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第406-407页。
    ①《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参看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版,第
    259页。
    ②《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05页。
    ③《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23页。
    ④案,“《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所谓“无训”就是无需另作他训的意思,其意明白,就是以《礼》经对应五常之“礼”。
    ⑤(汉)孔安国撰,(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12《洪范》,(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8页。
    ⑥冯克正,傅庆升主编:《诸子百家大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92-893页。
    ①创业之初,刘邦造赤帝子斩白帝子之符以自命火德,即位后知秦为水德便旋即借祀北畤以改承水德。《史记》载“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诸从者日益畏之”,又载“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详见《史记》卷8《高祖本纪》、卷26《历书》,卷28《封禅书》,第347、1260、1378页。
    ②文帝时间的贾谊、公孙臣等都主张汉承秦弊,依据五德相胜说,汉当土德。文帝刚欲改制,遇新垣平事,便搁置不谈,无果而终。详见《史记》卷10《孝文本纪》、卷26《历书》、28《封禅书》、卷96《张丞相列传》,第431—432、1260、1381、2681—2682页。
    ③关于董仲舒“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说”,参见王保顶:《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④《汉书·郊祀志赞》曰:“汉兴之初,庶事草创,唯一叔孙生略定朝廷之仪。若乃正朔、服色、郊望之事,数世犹未章焉。至于孝文,始以夏郊,而张仓据水德,公孙臣、贾谊更以为土德,卒不能明。孝武之世,文章为盛,太初改制,而儿宽、司马迁等犹从臣、谊之言,服色数度,遂顺黄德。彼以五德之传从所不胜,秦在水德,故谓汉据土而克之”,这段话交代了刘歆之前如公孙臣、贾谊、儿宽、司马迁等,都坚持用五德相胜的理论来解释王朝更替的现象,认为秦居水德,土胜水,故代秦而立的汉朝便居土德。
    ⑤邹衍开创的“五德终始说”是以象征土德的黄帝作为历史开端的,这样的思想被司马迁等所继承,《史记·五帝本纪》中虽然提及黄帝前有神农氏,黄帝是代神农氏而为天子,但仍以黄帝作为中华人文之始祖,其举应是遵照《五帝德》和《帝系姓》的帝王排系,《五帝本纪》末太史公曾言:“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参看《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46页。
    ⑥《汉书》卷25下《郊祀志》下,第1270-1271页。
    ⑦所谓“五行相生”,即指木、火、土、金、水五者前后相生、循环往复,亦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谓“五行相胜”,即指土、木、金、火、水五者前后相克、循环往复,亦即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将其应用于社会历史循环论中,“五行相胜”的理论表现为秦以水德而胜火德之周、汉以土德而胜水德之秦。
    ⑧汪高鑫:《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①《汉书》卷21上《律历志》上,第955页。
    ②《汉书》卷21上《律历志》上,第971页。
    ③戴巧明:《浅谈〈汉书·艺文志〉中“六艺”排序与五德终始说之间关系》,《剑南文学》,2012年第1期。
    ④何宁:《淮南子集释》卷4《地形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54页。
    ①木—火—土—金—水的排序被持“五德终始说”者所广泛采纳,董仲舒更在《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中对其予以“此其天次之序也”的高度认可。刘歆所创以五行相生之序来推导历史王朝更替逻辑的新五德终始说,也是以此序为基的。
    ②参看汪文可知,刘歆首先是认定了王莽能够代汉,莽之先祖为虞舜,汉之先祖为唐尧,前者为土德,自然王莽亦承土德。依据五行相生原理,火生土,因此被王莽取代的汉朝就应为火德,而汉之先祖的唐尧也应为火德。为证汉为火德,刘歆找来了高祖时赤帝子斩白帝子的符瑞,又依木生火的原理,将自命水德的秦认定为闰朝,排除在外。确定了这些基本诉求点后,刘歆便将伏羲开始的诸古帝王一一排序,确定德属。这就是刘歆“新五德终始说”指导下的古帝王德属形成的大致过程。具体参看汪高鑫:《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①《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67页。
    ②《汉书》卷21上《律历志》上,第979页。
    ③《汉书》卷21上《律历志》上,第979页。
    ④《汉书》卷21上《律历志》上,第980页。
    ⑤《汉书》卷21上《律历志》上,第981页。
    ⑥转引自(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卷6《公冶长》,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84页。
    ⑦方克立主编:《中国哲学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3页。
    ⑧钟兆鹏主编:《春秋繁露校释》(校补本)卷11《五行之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
    716页。
    ①钟兆鹏主编:《春秋繁露校释》(校补本)卷10《五行对》,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98页。
    ②钟兆鹏主编:《春秋繁露校释》(校补本)卷11《五行之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
    716页。
    ③《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18页。
    ①《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3页。
    ②(汉)班固等撰:《白虎通》卷4上《五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8页。但需说明的是,关于《白虎通》的这段引文,与前文“经所以有五何?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所列五经有异,前文有《乐》而无《春秋》,此处则有《春秋》而无《乐》。学者对此有质疑,或肯定此则引文无误,有《春秋》无《乐》,如陈立认为前后文“盖兼存两说也”,又据《五经》后文“《春秋》何常也”云云判定“《白虎通》自有《春秋》如五经也”,参看(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卷9,《续修四库全书》第1142册,子部,杂家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
    338页;或否定此则引文,如周氏据《初学记》中“《白虎通》曰:五经,《易》《尚书》《诗》《礼》《乐》”的记载断定“《白虎通》之五经不当有《春秋》字”,参看(汉)班固等撰:《白虎通》卷4上《五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9页。今本《初学记》及《太平御览》所引《白虎通》,确有《乐》而无《春秋》,参看(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608《学部二·叙经典》,收入《四库全书》第898册,子部,
    204类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74页;(唐)徐坚:《初学记》卷21《文部·经典第一》,收入《四库全书》第890册,子部,196类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30页。
    ③(汉)班固等撰:《白虎通》卷4上《五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8页。
    ④(汉)班固等撰:《白虎通》卷4上《五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8页。
    ①《汉书》卷21上《律历志》上,第955页。
    ②《白虎通》曰:“《春秋》何常也?则黄帝已来何以言之?《易》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理,万民以察。’后世圣人者谓五帝也。《传》曰:“三王百世计神元书,五帝之受录图,世史记从政录帝魁已来,除礼乐之书三千二百四十篇也。”见(东汉)班固等撰:《白虎通》卷4上《五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9页。
    ③参看前文引《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语的页下注释。
    ①《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释文注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79页。其中,“先后之序”、“序为之节则度也”中的“序”、“节”等字是依“裘案”改。
    ②(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点校:《荀子集解》卷1《劝学》,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1-12页。
    ①(汉)戴德撰,(南北朝)卢辩注:《大戴礼记》卷6《卫将军文子》,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
    102-103页。
    ②(清)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卷3《弟子行》,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75页。
    ③(战国)孔鮒:《孔丛子》卷上《杂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3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185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季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178页。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季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178页。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述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71页。
    ⑧杨伯峻:《论语译注·泰伯》,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81页。
    ⑨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25页。
    ⑩程相占,《诗教与礼教——“礼后乎”考辨》,《孔子研究》,1991年第2期。
    ①《国语》载,申叔时指导士亹傅太子箴时令其“教之《春秋》教之《世》教之《诗》教之礼教之《令》教之《语》教之《故志》教之《训典》”,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第17《楚语》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85-486页。
    ②《汉书》例证包括: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丙吉传》);(宣帝)师受《诗》、《论语》、《孝经》(《霍光传》);(东方朔)十六学《诗》《书》(《东方朔传》);(成帝)方精于《诗》《书》(《楚元王传》);梁怀王揖,文帝少子也。好《诗》《书》(《贾谊传))。
    ①谭其骧:《汉书地理志(选释)》,收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55页。
    ②谭其骧:《汉书地理志(选释)》,收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55页。
    ③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87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隋书经籍志》(丛书集成初编本)卷2,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9页。
    ⑤谭其骧:《汉书地理志(选释)》,收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57页。
    ⑥《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0页。
    ⑦《地理志》载:“本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汉兴,以其郡太大,稍复开置,又立诸侯王国。武帝开广三边。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详见《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39-1640页。
    ①(清)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卷9《侯国考》,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年,第205页。
    ②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③据先秦史料记载,先秦时人已经能够且确实制造了数量可观的各类图志。《周礼》屡言“为之图”,掌公墓之地的冢人“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司险掌“九州之图”;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或云“天下土地之图”,或即职方氏所掌“天下之图”;小司徒处理地讼时“以图正之”;司约“凡大约剂。书于宗彝。小约剂。书于丹图”。至于汉代,地图的制作更有出土实物为证,1973年湖南省长沙辛追夫人墓出土了《马王堆地图》;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中山王墓出土了《兆域图》;1986年甘肃省天水放马滩1号墓出土了《放马滩地图》。这些地图,内容涉及到地形、驻军、城邑等具体用途,采用了实测技术且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证明早在西汉初期先民们就已具备相当发达的测量技术和绘图技术,这在当时世界的科技领域也是无以伦比的伟大成就。
    ④谭其骧:《汉书地理志(选释)》,收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64-65页。
    ①李新峰:《试释〈汉书·地理志〉郡国排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②周振鹤曾论及于此,指出“《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西汉地理图据《汉志》绘制”,见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①李新峰先生认为,武帝开边所新设诸郡,既不按照设立的时间顺序排队,也不按地理方位重排或插队,而是按渊源关系添加到原有排序中。其中,西南新开犍为、越隽、益州、牂柯四郡紧随蜀郡,当因诸郡开设与蜀郡直接相关,而西北各皆本自陇西郡。参看李新峰:《试释〈汉书·地理志〉郡国排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顾颉刚于1934年1月编《尚书研究讲义》乙种三之二“五藏山经”的跋语,跋曰:“《山经》定形之期或未必远早于《禹贡》,至其胚胎之期则断断高出数百年”。转引自沈海波:《“山海经”考》,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第149页。
    ②《汉书·艺文志》因无该类,故将其录入形法家类。《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等都将《山海经》著录入“地理类”。
    ③《四库全书》录《山海经》入小说类,原因正如《四库提要》所论:“然道里山川,率难考据,按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诸家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允。核实定名,实则小说之最古者尔。”见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871页。
    ④(清)胡渭著,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略例》,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第14-15页。
    ⑤何幼琦:《〈海经〉新探》,《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
    ①与《山经》、《海经》不同,《大荒经》分篇独以东、南、西、北为序,自成一例。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大荒经》是后续辑录补入的证据之一。
    ②转引自陈远、于首奎、张品兴主编:《中华名著要籍精诠》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61-62页,原文称“据谭其骧研究”。
    ③顾颉刚:《禹贡(注释)》,收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页。
    ④(汉)许慎撰,徐铉等校定:《说文解字》卷11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81页。
    ⑤魏建震将先秦两汉时期的九州含义划分为四类:代指天下、指豫陕交界一带、指今河南南阳以西区域、指天下九个区划。并认为,能够具体指说九个州之名字的九州,不能将“九”解释为虚数,此九州绝非虚指。参看魏建震:《先秦两汉文献中的九州》,《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2009年。
    ⑥(春秋)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29《襄公四年》,(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33页。
    ⑦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13—217页。
    ⑧(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33《夏官司马》“职方”,(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61-863页。另,《逸周书·职方》文与此类似,盖后人据《职方氏》补。
    ①(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卷7《释地》,(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14页。另,《说苑·辨物》九州说同此。
    ②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卷13《有始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78页。
    ③苏建洲:《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校释》,收入潘美月、杜洁祥主编:《古典文献研究辑刊》第
    29册,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21-22页。
    ④《史记》卷74《孟子荀卿列传》,第2344页。
    ⑤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4《地形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11-313、321-323页。
    ⑥(明)陶宗义:《说郛》卷5下《河图括地象》,《四库全书》第876册,子部182,杂家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53页。
    ⑦晏昌贵《竹书〈容成氏〉九州考略》一文据自然山川河流等考订《容成氏》九州所在,认为处于三方边地的荆、阳、且、藕四州与传世文献较为符合,而处于黄淮平原以及山东半岛的夹、竞、涂、叙、莒五州则与传世文献区别较大。相较于《禹贡》、《职方氏》等先秦文献,《容成氏》九州不同于任何一种传世文献。参见晏昌贵:《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63—276页。
    ①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21-222页。
    ②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4《地形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11页。
    ③《吕氏春秋》他篇屡有言论大禹治水的例子,如“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禹之决江水也”、“禹于是疏河决江”。见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卷15《贵因》、卷16《乐成》、卷21《爱类》,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86、412、595页。
    ①《史记》卷2《夏本纪》,第51-77页。
    ②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表现出这样的观点,认为大禹治水始于尧世,九州形制也自此始,历经尧舜
    及夏,又被商因袭而“亡所变改”,至周克殷后方“监于二代而损益之”。参见《汉书》卷8上《地理志》上,第1523、1539页。
    ①魏建震对此作出总结,列举有“龙山文化时期形成说”、“夏代说”、“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几种说法,认为“战国说”比较可信。参看魏建震:《先秦两汉文献中的九州》,《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2009年。
    ①唐晓峰通过研究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浙江良渚遗址玉琮以及甲骨卜辞等,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接受了“中心”的位置概念;抽象的方位结构观念在原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商人已经牢牢把握了东、南、西、北四方的框架并于其中填充了政治或经济的事物,具有了明确的五方位观念,但在叙述四方顺序时还不尽相同。具体参见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83—90页、96—99页、184—191页。
    ②学者们在梳理甲骨卜辞中叙述东、西、南、被四方排序时,发现它们不尽相同。对此,吉德炜认为:“可以肯定的是,当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提到的时候,东方一定位于首位”;“在商代晚期,商人的地理空间观念中,东西轴向是非常重要的,而东方则是一个尤其重要的方位”。唐晓峰也认为“在自然方位价值中,太阳抬升之处对于全人类都是最重要的方向。越是在文明的早期,人们越是重视东方,重视东—西轴线的价值”,参见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89、190页。
    ③此为学者们对朱东润文旨的概括。参看张燕瑾、吕薇芬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109页。
    ①高亨:《诗经今注·诗经简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色,2010年,第9页。
    ②林志纯:《诗经地理研究》,《教育与文化月刊》(创刊号),1945年。
    ③季旭昇主编,陈霖庆、郑玉姗、邹浚智合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页。
    ④(春秋)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39《襄公二十九年》,(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06-2007页。
    ⑤刘毓庆、郭万金两位先生认为,《诗经》在形成过程中“进行过三次重大的编辑整理工作”,倾向于认为孔子是“国风”基本体系的创建者。参见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页、第18-25页。
    ⑥(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41《杂记》上,(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57页。
    ⑦周幽王死后,申后、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於申,称天王,虢公翰则立幽王子余臣於携,一度二王并在。参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476页。
    ①《史记》卷47《孔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36页。
    ②(清)魏源:《诗古微》,见《魏源全集》第1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75页。
    ③夏传才:《诗经发祥地初步考察报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④(清)魏源:《诗古微》,见《魏源全集》第1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218页。
    ①郑玄语见(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4—1《王城谱》,(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30页;服虔语见《毛诗正义》卷4—1《王城谱》,第330页;陈子展语见陈子展撰,范祥雍、杜月村校:《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206页;程俊英语见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5页。
    ②郑樵著,顾颉刚辑点:《诗辨妄》,北京:朴社出版,1933年,第14页。
    ③陆奎勋:《陆堂诗学》,卷3,《王风辨》,《续修四库全书》第6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85页。
    ④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2页。
    ⑤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6页。
    ⑥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2067页。
    ⑦(日)冈村繁著、陆晓光译:《周代文学史考》,《冈村繁全集》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0页。
    ①另说在今陕西凤翔一带。参看卢连成:《周都淢郑考》,《古文字论集》(二),西安:《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年,第8—11页;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文物》,2006年第9期。
    ②参看邵炳军:《郑武公灭桧年代补证》,《上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③参看孙作云:《从读史的方面谈谈“诗经”的时代和地域性》,《读史参考》,1957年1月号。
    ④关于齐国始封,有封于武王与封于成王两说,王国维持成王封齐说,见氏著《观堂集林》卷10,《殷周制度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2页。
    ⑤《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第1481页。
    ⑥王洲明:《周代地域文化与〈国风〉的风格》,《山东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⑦张耀民:《豳国辨》,《西北史地》,1997年第2期。
    ⑧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90页。
    ⑨(日)栗原圭介文,李寅生译:《论〈诗经〉“风”的概念形成及其理念志向(下)》,《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3期。
    ⑩《史记》卷5《秦本纪》,第179页。
    11持此说者不占少数,如高亨、程俊英、孙作云及王洲明等。
    12参看张启成:《论〈秦风〉》,《贵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李子伟、丁国栋:《论〈秦风〉产生的时
    代、地域》,《贵州文史丛刊》,2007年第3期。
    ①(春秋)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45《昭公九年》,(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56页。
    ②李尚师:《古魏国源流考》,《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1998年,第252-257页。
    ③景昆俊:《魏国·魏城·魏风》,《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1998年,第258-262页。
    ④张天恩:《芮国史事与考古发现的局部整合》,《文物》,2010年第6期。
    ⑤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3页。
    ⑥《汉书·地理志》、《诗谱》等皆认为唐国因其境内晋水故改名为晋,后人对此多有质疑,李孟存、常金仓释“晋”有“晋献”意且合于《史记·鲁周公世家》所载唐叔献禾事,其说可取。参看李孟存、常金仓:《唐改国号一解》,《山西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
    ⑦李孟存、常金仓:《西周时期的晋国》,《山西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
    ⑧《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晋阳县条“故《诗》唐国”的自注可视为“晋阳”说的开端,但《地理志》又有“晋武公自晋阳徙此(曲沃)”的记载,所以即使晋初封于晋阳,但至其第三代君主晋武侯时就已南迁,“唐风”都应是南迁以后的诗作。
    ①《今本竹书纪年》中记载了穆王十七年“迁戎于太原”、夷王七年虢公帅师“伐太原之戎”、宣王五年尹吉甫伐猃狁“至于太原”等情况,《纪年》伪文分别出自《后汉书·西羌传》、《诗·小雅·六月》,可见西周时期太原地区一直有戎人频繁活动。参看王国维撰,黄永年校点:《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9、92、95页。
    ②杨玉生:《论召公封燕及其对燕文化的影响》,《河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③《史记》卷34《燕召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561、1562页。
    ④齐思和:《燕吴非周封国说》,《燕京学报》,1940年第28期。
    ⑤(汉)戴德撰,(南北朝)卢辩注:《大戴礼记》卷7《帝系》,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8-119页。
    ①参看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30—639页。
    ②参看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9页。
    ③(春秋)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36《襄公二十五年》,(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85页。
    ④周书灿对此说有所补充,认为殷之陈邑是陈国始封地,至于河南淮阳县之古陈国似武王克纣以后乃至成王之世在经营殷都以南地区过程中徙封之地。参见周书灿:《有关周初陈、杞封建的几个问题》,《河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
    ⑤周书灿:《有关周初陈、杞封建的几个问题》,《河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
    ⑥(汉)戴德撰,(南北朝)卢辩注:《大戴礼记》卷7《帝系》,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8-119页。
    ⑦马世之:《郐国史迹初探》,《史学月刊》,1984年第5期。
    ①陈隆文:《古郐国历史地理问题考辨》,《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②(汉)戴德撰,(南北朝)卢辩注:《大戴礼记》卷7《帝系》,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8-119页。
    ③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571页。
    ①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84页。
    ②美国学者吉德炜认为“商人将自己的国土按几个主要的地理方位分成四个部分,叫作‘四土’或‘土’”,“四土的概念就是指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那些可以耕种的、有农业收成的土地”,“然而‘四土’的
    土地不只是一个收获农业的地方,它还是神圣的土地神的所在。这类神大概就是后来‘社’的原型——土地之神,可能主管天气的变化”。参看(美)吉德炜撰,马保春翻译整理:《晚商的方舆及其地理观念》,收入唐晓峰主编:《九州》第4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35、136页。
    ①参看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84-191页。
    ②(汉)许慎撰,徐铉等校定:《说文解字》卷6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6页。
    ③(魏)张揖撰,(隋)曹宪音:《广雅》卷5《释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1页。
    ④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95页。
    ⑤(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1《天官冢宰》,(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39页。
    ⑥(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1《天官冢宰》,(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39页。
    ①参看(美)吉德炜撰,马保春翻译整理:《晚商的方舆及其地理观念》,收入唐晓峰主编:《九州》第4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41、143页。
    ②胡厚宣:《殷卜辞中所见四方受年与五方受年考》,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年,第54-61页。
    ①谭其骧:《汉书地理志(选释)》,收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57页。
    ②“地分”又被写作“域分”,北宋景佑本、清乾隆武英殿本《汉书》均作“地分”,王先谦《汉书补注》本写作“域分”,今据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以“地分”为是。
    ③《汉书》卷8下《地理志》下,第1640页。
    ④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3《〈史〉〈汉〉比较研究之一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312页。
    ⑤张汉东:《论汉代中国民俗学的形成》,《民俗研究》,1993年第2期。
    ⑥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100页。
    ⑦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序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页。
    ①《汉书》卷72《王吉传》,第3063页。案,此文是王吉对世俗吏不以“礼义科指”反以“刑法”牧民从而导致的风俗异化的批评之辞,虽然其强调的是对政治因素影响下的风俗分化的否定,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叙述本身仍不失为对风俗地域差异性的生动描述,尽管这种地域性主要基于政治区划而非自然地域分区或风俗文化分区。
    ②原文为:“传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由此言之: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参见(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风俗通义序》,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页。
    ③实数为十三国,其中,吴、越同分,故对应天文数,仍为十二。参照周振鹤:《秦汉风俗地理区划浅析》,《长水声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3页。
    ④王大建:《两汉民俗区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⑤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以〈史记〉〈汉书〉〈方言〉为中心》,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⑥潘明娟:《〈汉书·地理志〉的风俗区域层次和风俗区域观》,《民俗研究》,2009年第3期。
    ①《地理志》曰“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徙。其民鄙朴,少礼文,好射猎。雁门亦同俗,于天文别属燕”,另述燕地“地分”时特列“雁门”(详见《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56、1657页)。参考韩地亚区细分的情况,“陈虽属楚,于天文自若其故”(详见《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53页),可知天文星分是《地理志》划分“地分”的主要依据,在此前提下,雁门虽与定襄、云中等地同俗,但仍应顺应天文分野,属于燕地,故此处从潘说。
    ②《地理志》原文写作“故秦地”,即为关中地,颜师古注“秦中新破”时所言“秦中,谓关中,故秦地也”即为明证,参见《汉书·地理志》,第1642页、《汉书·娄敬传》,第页。
    ①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第3编《风俗文化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8页。
    ②参看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第3编《风俗文化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1-127页。
    ③参看王大建:《两汉民俗区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①参看潘明娟:《〈汉书·地理志〉的风俗区域层次和风俗区域观》,《民俗研究》,2009年第3期。
    ②《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2页。
    ③参看《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4页。
    ④参看《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7页。
    ⑤参看《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8页。
    ⑥参看《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51页。
    ⑦参看《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59页。
    ⑧参看《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63页。
    ①案,《史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见《史记》卷
    47《孔子世家》,第1936页)《艺文志》曰:“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见《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8页),据此可知司马迁、刘歆、班固均认同孔子删诗以编,如此,则在其看,《诗经》最终成于孔子。对此,陈桐生先生曾有详述,并认为“司马迁、刘歆、班固都是汉人,他们的论述表明,汉人对孔子删《诗》是完全达成了共识。”见陈桐生:《史记与诗经》,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②《史记》载“孔子以悼公十二年卒”,见《史记》卷5《秦本纪》,第198页。
    ③《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1页。
    ④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15页。
    ⑤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15页。
    ⑥《地理志》曰:“赐受支阝、酆之地”,见《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1页。
    ⑦班固观点同,《汉书》载“秦襄公救周,于是周平王去酆镐而东徙于雒邑。当时襄公伐戎至支阝,始列为诸侯。”参见《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45-3746页。
    ⑧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16页。
    ①今人学者多有据宝鸡出土的秦公钟、鎛铭文改作“宪公”者,此处因以《史记》记载为主,故仍用“宁公”记。
    ②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16页。
    ③《地理志》曰:“穆公称霸,以河为竟”,师古注曰:“言其地界东至于河”,见《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1、1642页。
    ①高亨著,董治安编:《高亨著作集林》卷4,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②孙作云认为“全部秦风皆春秋时代之诗”,“大概全部秦诗皆秦穆公以前的诗”,参看孙作云:《从读史的方面谈谈“诗经”的时代和地域性》,《读史参考》,1957年1月号。另外,程俊英先生观点也大致同此。其在《诗经译注》中说:“《秦风》也是东周末至春秋时的作品”,据其此语前文所列《小戎》、《黄鸟》分别作于公元前800、621年左右的叙述,则其所谓“东周”盖为“西周”之误。参看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
    ③蒋立甫认为“秦诗产生的时代,大致说来是自春秋初至秦穆公(死于前六二二年)这一百五、六十年间的诗”,参见蒋立甫:《诗经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年,第133页。另,王洲明观点类此。他认为“《秦风》最早的诗产生在秦襄公时代,当周幽王之时,最晚的诗在秦穆公时代,已经是春秋前期,它们都是东周末至春秋时期的作品”,所谓“东周”盖亦为“西周”之误。参看王洲明:《周代地域文化与〈国风〉的风格》,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④张启成认为,据“秦子钟”等文物可证秦在非子时期已有“车马礼乐之好”,“故从音乐与文物的角度看,《秦风》最早的创作时间可上推至非子时期”。参看张启成:《论〈秦风〉》,贵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李子伟、丁国栋同持此论,他们认同“秦子钟”为非子所作的研究成果,认为秦地、秦人早期音乐是很发达的,瑟、簧等乐器不一定是东来之乐,由此推论《车邻》中鼓瑟、鼓簧的情形就是秦人本土音乐的鸣奏。《秦风》产生时代当从秦非子以下至秦康公时期。参看李子伟、丁国栋:《论〈秦风〉产生的时代、地域》,《贵州文史丛刊》,2007年第3期。
    ⑤关于《无衣》的时代,翟相君据古今公认雅诗中的“王”为周王,加之其对风诗中十四个“王”字也指周王的考证,并结合诗意和史实,最后作出“《无衣》当作于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到秦襄公十二年之前,即公元前770—前766年之问。换言之,《无衣》是歌项秦襄公以周平王之命伐戎的反侵略战争的诗。‘王’指周平王”的论断。参看翟相君:《〈秦风·无衣〉管窥》,《人文杂志》,1984年第5期。
    ⑥(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3《秦风·车邻》,(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68页。
    ⑦郑玄语出《秦谱》。另,孔颖达疏:“诗者缘政而作,故附庸而得有诗也。且秦于襄公之后国大而录其诗,因秦仲已有诗故并录之耳”,由此可见郑玄、孔颖达并以秦仲之世为《秦诗》始作之时。引文见(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3《秦谱》,(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68页。《正义》本郑玄语作“翳之变风”,冯浩菲考证应为“秦之变风”,详见冯浩菲:《郑玄诗谱订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07页。
    ⑧(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3《秦风·驷驖》,第369页。
    ①(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3《秦风·小戎》,第369页。
    ②(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4《秦风·蒹葭》,第372页。
    ③(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4《秦风·终南》,第372页。
    ④(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4《秦风·黄鸟》,第373页。
    ⑤《史记》曰“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君子曰:‘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参看《史记》卷5《秦本纪》,第194-195页。此观点与《左传》一致,其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君子曰:‘秦穆之不为盟主也,宜哉!死而弃民。先王违世,犹诒之法,而况夺之善人乎?”参看(春秋)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9上《文公六年》,(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44页。
    ⑥匡衡上疏曰:“秦穆贵信,而士多从死”,班固曰:“旅人慕殉,义过《黄鸟》”,见《汉书》卷81《匡衡传》、卷100下《叙传》下,第3335、4246页。扬雄认为“秦大夫凿穆公之侧”为“信”、“不食其言”,王宝荣注曰:“《左传》及《毛传》皆以《黄鸟》为刺穆公以人从死,此以三良从死为不食其言”。参看王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卷15《重黎》,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95、397页。
    ⑦《汉书·匡衡传》注匡衡言时引应劭语,曰:“秦穆公与群臣饮酒,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鍼虎许诺。及公薨,皆从死。《黄鸟》诗所为作也”,此似持三良贵信的肯定论,引文见《汉书》卷81《匡衡传》,第3336页;但《风俗通义》解释穆公何以谥“繆”时,包括“以子车氏为殉,诗黄鸟之所为作”,又似持否定论。参看(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卷1《皇霸·五伯》,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9页。
    ⑧(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4《秦风·晨风》,第373页。
    ⑨刘向曰“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言兵今出”,参看(汉)刘向:《新序》卷7《节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8页。其说与《左传》“秦哀公为之赋《无衣》”的记载一致,见(战国)左丘明传,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54《定公四年》,(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37页。章帝诏曰:“舅氏一门,俱就国封,四时陵庙无助祭先后者,朕甚伤之。其令许侯思愆田庐,有司勿复请,以慰朕《渭阳》之情”,参看《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第
    857页;
    ⑩(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4《秦风·渭阳》,第374页。
    11参看(汉)刘向撰,张涛译注:《列女传译注》卷2《秦穆公姬》,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60页;章帝诏曰:“舅氏一门,俱就国封,四时陵庙无助祭先后者,朕甚伤之。其令许侯思愆田庐,有司勿复请,以慰朕《渭阳》之情”,参看《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第857页;东汉时人史岑《出师颂》曰“言念伯舅,恩深渭阳”,参看(梁)萧统选,(唐)李善注:《昭明文选》卷47《颂·出师赋一首》,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第224页。
    12(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4《秦风·权舆》,第374页。
    13张启成认为《毛序》多从《毛传》和《史记》,因此其作时当晚于二著流布之后,时间推迟至西汉后期,并佐他证,作出结论:因《毛诗》的创始者与子夏、荀卿的联系,所以《毛序》中也可能有一些先秦古说的因素,但其中与《左传》相关的诗序,不可能是子夏所作,首句也不例外。另外,《毛序》中涉及《史记》的部分,也不可能是毛亨、毛苌所作,西汉偏晚的徐敖、陈侠,东汉时期的谢曼卿、卫宏等,当是对《毛诗序》加以充实完善的重要人物。总之,《毛诗》在西汉时期非一人一时之作。参看张启成:《论〈毛诗序〉非一人一时之作》,《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3期。
    ①参看张耀民:《豳国辨》,《西北史地》,1997年第2期。
    ②参看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90页。
    ①《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2页。
    ②《地理志》右扶风有栒邑,班固自注“有豳乡,《诗》豳国,公刘所都。”见《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第1547页。
    ①《史记·货值列传》曰“夫山西饶材、竹、榖、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53-3254页。
    ②关于小区的划分,学者意见不一,如韦苇将西部、东部、江南三区细分为13个小区,北方地区没有细分,参看韦苇:《司马迁经济西向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2页;葛剑雄细分为17区,参看谭其骧主编:《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司马迁》,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79—83页。(案,原属表序16,但12项有重,实际共计17区);吴宏岐分18区,参看吴宏岐:《说〈史记·货殖列传〉中经济小区的数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期;雷虹霁分15区,参看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以〈史记〉〈汉书〉〈方言〉为中心》,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0—92页。
    ③张汉东总结汉代民俗研究方法时,将其概括为采集调查和整理研究两个方面,前者有具体包括实地采集和文献调查两条途径。结合司马迁跋涉中国、博览秘藏的经历,他认为“司马迁充分使用了实地采集和文献调查两种途径”。参看张汉东:《论汉代中国民俗学的形成》,《民俗研究》,1993年第2期。
    ④党超:《论班固的风俗观》,《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⑤综合而论,《史记·货殖列传》对全国的区域划分是以商业经济为核心标准的,现代学者对四大区的细化,其区划核心也以经济分区为主。《地理志》则明显不同,它的13“地分”区划标准虽不足够明确,但其下的若干细分则明显是依据风俗差异而作出的划分。
    ①今本《毛诗·伐檀》作“置之河之侧”,与《地理志》有“之”、“诸”之别。
    ②今本《毛诗·溱洧》作“溱与洧方涣涣兮”,与《地理志》有“涣涣”、“灌灌”之别。
    ③今本《毛诗·还》作“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闲兮”,与《地理志》有“营”“还”、“嶩”“峱”之别。
    ④如班固言孔子“论《诗》则首《周南》”。匡衡亦有一段关于“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深刻寓意的经典论述,认为此“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见《汉书》卷88《儒林传》、卷81《匡衡传》,第3589、3342页。
    ⑤如,班固《幽通赋》曰“葛绵绵于樛木兮,咏南风以为绥”,见《汉书》卷100上《叙传》上,第4215
    页;冯衍激励鲍永“以超《周南》之迹,垂《甘棠》之风”,又另作赋曰“颂成康之载德兮,咏《南风》之歌声”,见《后汉书》卷28上《冯衍列传》上、卷28下《冯衍列传》下,第968、992页;郎顗诣阙拜章曰“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见《后汉书》卷30下《郎顗列传》下,第1054页。
    ①徐广曰:“挚虞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阳”,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95页;如淳曰:“周南,洛阳也”,见《汉书》卷62《司马迁传》,第2716页。
    ②张晏曰:“洛阳而谓周南者,自陕以东皆周南之地也”,见《汉书》卷62《司马迁传》,第2716页。
    ③《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52页。
    ④《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0页。
    ⑤《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0页。
    ①《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55、3272页。
    ②《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55页。
    ③《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53页。
    ①《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2页。
    ②《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61页。
    ③《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65页。
    ④《汉书》有意采获《货值列传》有关齐地风俗的各种信息,除了“临菑”至“大国之风”的一段叙述之外,还征引《史记》前述齐太公劝女功、通鱼盐和管仲相齐桓至霸业诸事,但不同的是,司马迁述此二例
    的目的是论“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的道理(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55页),到了班固这里,则被转用来论述齐俗,但作齐俗之一端(见《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61页),对比亦足见司马迁与班固对风俗的重视程度轻、重有别。
    ①《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65页。
    ②《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61页。
    ③《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59页。
    ④匡衡言:“臣窃考《国风》之诗,《周南》、《召南》被贤圣之化深,故笃于行而廉于色。郑伯好勇,而国人暴虎;秦穆贵信,而士多从死;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晋侯好俭,而民畜聚;大王躬仁,邠国贵恕。由此观之,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见《汉书》卷81《匡衡传》,第3335页。
    ①(宋)王应麟:《诗地理考·诗地理考叙》,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12《王制》,(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38页。
    ③胡朴安:《诗经学·诗经之史地学》,收于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1集一千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44页。
    ④(宋)王应麟:《诗地理考·诗地理考叙》,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⑤王应麟据《史记》对齐、鲁“洋洋乎!固大国之风也”、“洙泗之间龂龂如也”二文,便谓“盖深识夫子一变之意”,见(宋)王应麟:《诗地理考·诗地理考叙》,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胡朴安引司马迁和匡衡言,却独不提及班固和《地理志》,参看胡朴安:《诗经学·诗经之史地学》,收于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1集一千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44页。
    ⑥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1页。
    ⑦林志纯:《诗经地理研究》,《教育与文化月刊》(创刊号),1945年。
    ⑧陈叙:《试论〈诗〉地理学在汉代的发生》,《历史学研究》,2006年第8期。
    ⑨据《班固评传》,可知班固《汉书》大致撰成于建初七年(公元82年),虽有部分篇章未完,后由班昭、马绪补编而成,但《地理志》不在补编之列,证明其文早成。参看陈其泰、赵永春著:《班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6页。另据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对郑玄生平事略的考证,“171年至
    184年,是其(郑玄)学术大成时期”,郑玄作《诗谱》大致也在此时,这距离《地理志》成文已有近百年的时间间隔。参看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①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1页。
    ②(宋)朱熹:《诗集传》卷6《秦风·无衣》,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9页。
    ③(宋)朱熹:《诗集传》卷6《秦风·无衣》,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9页。
    ④(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82-283页。
    ①《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6页。
    ②《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7页。
    ③《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8-1649页。
    ④《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9页。
    ⑤《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52页。
    ⑥《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53页。
    ⑦《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59页。
    ①(战国)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39《襄公二十九年》,(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06页。
    ②(战国)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39《襄公二十九年》,(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07页。另,《史记》作“陶唐氏之遗风”、“何忧之远也”,见《史记》卷31《吴太伯世家》,第1452页。
    ③此句断句是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63页。《史记》作“大而宽,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见《史记》卷31《吴太伯世家》,第1452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春秋左传正义》断句与《史记》同,见(战国)左丘明传,(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39《襄公二十九年》,(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07页。笔者认为,杨本“险而易行,以德辅此”的断句更合于《地理志》,且“险”与“易”对,似也更为合理。
    ④(战国)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39《襄公二十九年》,(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06页。
    ①《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50页。
    ①《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8页。
    ②《汉书》卷24上《食货志》上,第1123页。
    ③(战国)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32《襄公十四年》,(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58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185页。
    ②《史记》卷24《乐书》,第1175-1176页。
    ③(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3《舜典》,(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
    ④注曰:“道己志也,诵之曰诗”。见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第3《周语》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11页。
    ⑤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第5《鲁语》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00页。
    ⑥(战国)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38《襄公二十七年》,(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97页。
    ⑦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杂篇《天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83页。
    ⑧(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点校:《荀子集解》卷4《儒效》,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33页。
    ⑨(汉)许慎撰,徐铉等校定:《说文解字》卷10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50页。
    ⑩(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1-1《周南·关雎》,(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9-270页。
    ①(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诗经正义》卷5-3《魏风·园有桃》,(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57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185页。
    ①《论语集解》引郑玄注,见(魏)何晏撰,黄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9《论语·阳货》,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5页。
    ②(宋)朱熹:《论语集注·阳货》,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177页。
    ③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第15页。
    ①《汉书》卷24上《食货志》上,第1123页。
    ②《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68页.
    ①(汉)刘向撰,(清)杨以漟校:《说苑》卷19《修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91页。
    ①(汉)王充撰,黄暉校释:《论衡校释》卷29《对作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85页。
    ②王充师事扶风班彪,与班固也有交往,《谢承书》中记载了“固年十三,王充见之,拊其背谓彪曰:‘此儿必记汉事”的轶事,足见其与班氏父子亲密。且王充与班固在治经理学上,都尚好博览、不守章句,因此二人彼此切磋、问学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③(汉)许慎撰,徐铉等校定:《说文解字》卷5上“丌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7页。
    ④《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45页。
    ①《史记》卷24《乐书》,第1177页。
    ②《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45页。
    ③《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56页。
    ④《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43页。
    ⑤师古之前,南朝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乐府篇》中曰:“暨孝武崇礼,始立乐府,总代、赵之音,撮齐、楚之气”,见(梁)刘勰:《文心雕龙》卷2《乐府》,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页。其文很大程度上是由《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语而来,是将“孝武立乐府”直解为孝武“始立乐府”,这应代表后人对《汉书》此语的通常理解,代表了颜师古之前释“立”为“始立”的观点。但这样观点的形成,主要基于对《艺文志》语的直接理解,行为实质只是转引《艺文志》文辞而已,并没有着意于关注“立”的释义。这与颜注《汉书》时特意释义“立”为“始置之也。乐府之名盖起于此”还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我们认为,首先针对这些问题发表己见的应推唐人颜师古。
    ⑥《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45页。
    ①(宋)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卷8,收入《四库全书》第675册,史部433,目录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3页。
    ②(唐)瞿云悉达编,李克和校点:《开元占经》,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640页。
    ③《史记》卷27《天官书》,第1344页。
    ④据《史记》之《六国年表》和《赵世家》,齐、魏“会徐州”相王的时间是周显王三十五年,即公元前
    334年;“五国相王”的时间是赵武灵王八年,即公元前318年。另杨宽《战国史》认为“五国相王”的时间是公元前323年,参看《史记》卷15《六国年表》、卷43《赵世家》,第727、1804页;杨宽:《战国史》
    (修订本)附录二《战国大事年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版,第711页。
    ⑤参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71-286页。
    ⑥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92页。
    ⑦张天恩:《周秦文化研究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14页。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考古学报》,2001年第
    4期。
    ⑨《秦封泥集》录“乐府”、“乐府丞印”、“左乐丞印”、“雍左乐钟”、“外乐”、“左乐丞印”,参看周晓陆、路东之编著:《秦封泥集·图版》,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秦封泥汇考》录“乐府”、“乐府丞印”、“左乐丞印”、“寺乐左瑟”、“外乐”、“雍左乐钟”,参看傅嘉仪编著:《秦封泥汇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①案,龙文玲《汉武帝立乐府时间考》(《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中曾将前人学者对武帝“立乐府”的时间判断概括为四点,对其观点加以整合大致有三:其一,认为始于元狩二年或三年,以吕祖谦和司马光为代表;其二,认为始于元鼎六年,王益之、李文初、张永鑫持此说;其三,认为始自元狩至元鼎六年。倪其心持此说,认为武帝“立乐府”不是一次下诏完成的,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本文取用第三种观点。
    ②(汉)贾谊撰,王洲明、徐超校注:《贾谊集校注》甲编《匈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141页。
    ③编乐句鑃上所刻“文帝九年”指的是南越王文帝九年,即汉武帝元光六年。
    ④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下编《秩律》集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68页。
    ⑤参看陈直:《文史考古论丛》,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44-345页。
    ①王运熙:《乐府诗论丛》,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9页。
    ②周天游:《秦乐府新议》,《西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③《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26页。
    ④(唐)杜佑:《通典》卷25《职官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48页。
    ⑤(清)孙楷著,徐复订补:《秦会要订补》(修订本)卷14《职官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3页。
    ①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下编《秩律》集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68、273页。
    ②许继起:《秦汉乐府制度研究》,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9月,第9页。
    ③参看王红娟:《周代乐官之长正名》,《文艺评论》,2011年第2期。
    ④《史记》卷24《乐书》,第1177页。
    ⑤《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45页。
    ①《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70-1071页。
    ②《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45页。
    ③《后汉书》卷114《百官一》,第3555页。
    ①赵敏俐:《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6页。
    ②《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45页。
    ①《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55-1756页。
    ②否定西汉乐府采诗者,如《宋书·乐志》,曰:“秦、汉阙采诗之官”(见沈约:《宋书》卷19《乐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50页);再如白居易,诗曰“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见谢思炜选注:《白居易诗选·采诗官》,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9页)。赞同西汉乐府采诗者,如萧涤非,认为“西汉之有民间乐府,因其事见班书,故可无疑则东汉初年,盖已有乐府,且仍必采诗也”(见萧涤非著,萧海川辑补:《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增补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68页);再如洛保生《试论汉乐府采诗目的》(《河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李锦旺《汉乐府‘采诗’说再认识》(《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等都持肯定论。
    ③参看李锦旺:《汉乐府‘采诗’说再认识》,《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张强:《乐府沿革与汉代采诗考论》,《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④《礼乐志》的“乃立乐府,采诗夜诵”、《艺文志》的“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它们是《汉书》中对“孝武立乐府”事予以明确记载的两处,同时也是明确记载“乐府采诗”的两处。
    ①《史记》卷23《礼书》,第1160页。
    ②《史记》卷23《礼书》,第1160页。
    ③《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45页。
    ④《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45页。
    ①《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45页。
    ②《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45页。
    ③《汉书》卷38《高五王传》,第1990页。
    ④《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08页。
    ⑤(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卷2《潜叹》,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04页。
    ①《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55-1756页。
    ①《汉书》卷《楚元王传》,第1967页。
    ②王利器先生注《风俗通义·序》所引《尚书》“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俗”语,案曰:“采诗,汉代又谓之举谣言”,是将《尚书》、《汉书》等有关先王“采诗”的记载与东汉“举谣言”相对应,见(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风俗通义序》,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页。笔者认为,从“采”与“举”、“诗”与“谣言”的相同性来看,“采诗”与“举谣言”文意确实相似,但在具体的执行方法、行为目的和社会背景等方面,二者却也不同。
    ③《后汉书》卷114《百官一》,第3560页。
    ④《后汉书》载“光和五年,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见《后汉书》卷57《刘陶列传》,第1851页;《后汉书》载“中平三年拜续为南阳太守。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见《后汉书》卷31《羊续列传》,第1110页。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清]汪文台辑,周天游校.七家后汉书[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6]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8]张烈点校.两汉纪[M].中华书局,2002.
    [9][清]王先谦.汉书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清]沈钦韩.汉书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清]钱大昭.汉书辨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2][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3][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4][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5][清]孙德谦.汉书艺文志举例[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6][唐]魏征,令狐德棻.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7][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8][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8.
    [19][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0][明]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1][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2][清]孙楷著,徐复订补.秦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3]杨树达.汉书窥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4]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5][汉]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6][汉]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7][汉]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8][晋]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9][汉]戴德撰,卢辩注.大戴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0][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1]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2][清]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3][清]孙诒让: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34][清]焦循撰,沈文卓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5][清]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54.
    [36][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7]高亨.商君书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8]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9]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40]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1][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2][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3]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4][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5][汉]扬雄.法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6][清]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7][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8][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9][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0]冯浩菲.郑玄诗谱订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1][唐]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2][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3][清]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4][清]王引之.经义述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55][清]臧琳.经义杂记[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6][清]朱彝尊著.侯美珍、黄智明、陈恒嵩点校.点校补正经义考[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史哲研究所,1999.
    [57][宋]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58][宋]王应麟.诗地理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9][宋]郑樵著,顾颉刚辑点.诗辨妄[M].北京:朴社,1933.
    [60][清]姚继恒.诗经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1][清]范家相.三家诗拾遗[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
    [62][清]阮元.三家诗补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3][清]魏源.诗古微[M].上海:上海书店,1988.
    [64][清]迮鹤寿.齐诗翼氏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5][清]陈寿祺、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6][清]陈乔枞.齐诗翼氏学疏证[M].上海:上海书店,1988.
    [67][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8]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69]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0]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1]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2]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3]季旭昇主编,陈霖庆、郑玉姗、邹浚智合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4]冯克正、傅庆升主编.诸子百家大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75]陈瑛、许启贤主编.中国伦理大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76]方克立主编.中国哲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77]谢维扬、房鑫亮主编.王国维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78]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79]蒙文通.蒙文通文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7.
    [80]周予同.经今古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1955.
    [81]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M].上海:上海古籍,1987.
    [82]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3]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4]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85]马晓斌.汉书艺文志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8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7]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8]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9]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1984.
    [90]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
    [91]张彪.秦汉豪族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书店,2002.
    [92]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3]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4]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5]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6]陈其泰、赵永春.班固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7]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8]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99]彭卫、杨振红著,陈高华、徐吉军主编.中国风俗通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100]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01]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102]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以《史记》《汉书》《方言》为中心[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103]晏昌贵.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4]胡厚宣.殷卜辞中所见四方受年与五方受年考[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105]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
    [106]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7]吕思勉.经子解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08]章权才.两汉经学史[M].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84.
    [109][日]安井小太郎.经学史[M].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85.
    [110]王铁.汉代学术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11]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12]马宗霍.中国经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
    [113]吴雁南等.中国经学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114]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5]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16]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17]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18]詹子庆.走近夏代文明[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9]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2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2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2]金春风.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23]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M].台湾:台湾长安出版社,1978.
    [124]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25]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6]周杜钿.秦汉思想史,石家庄[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27]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8]周绍良.汉代哲学[M].台湾:中华书局,1982.
    [129]李零.中国方术考[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130]钟肇鹏.谶纬论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131]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32]胡文耀.中国早方术与文献丛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133]张荣明.中国的国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34]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35]龚鹏程.汉代思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36]张西堂.诗经六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137]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
    [138]李晨冬.诗经研究方法论[M].台北:水牛出版社,1978.
    [139]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40]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41]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142]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143]林庆彰.诗经研究论集[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3.
    [144]赵沛霖.兴的源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45]康晓城.先秦儒家诗教思想研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146]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47]林叶莲.中国历代诗经学[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92.
    [148]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149]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M].成都:巴蜀书社,1996.
    [150]森耀潾.西汉三家诗学研究[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6.
    [151]蒋见元、朱杰人.诗经要籍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52]刘毓庆.雅颂新论[M].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
    [153]杨天宇.诗经-朴素的歌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54]陈戍国.诗经刍议[M].长沙:岳麓书社,1997.
    [155]鲁洪生.诗经学概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156]袁长江.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157]陈桐生.史记与诗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58]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59]戴维.诗经研究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160]寇淑慧:二十世纪诗经研究文献目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161]李家树.《诗经》专题研究[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
    [162]刘龙勋.诗经风雅识论[M].日本:大安出版社,2001.
    [163]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64]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65]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66]夏传才、董治安.诗经要籍提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67]谭德兴.汉代《诗》学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168]张启成.诗经风雅颂研究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69]张启成.诗经研究史论稿[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170]傅斯年.诗经讲义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71]张建军.诗经与周文化考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4.
    [172]夏传才.二十世纪诗经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73]刘冬颖.诗经“变风变雅”考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74]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75]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6.
    [176]余正松、周晓琳主编.《诗经》的接受与影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77]吴晓峰.《诗经》“二南”礼俗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178]郭普稀.诗经蠡测[M].成都:巴蜀书社,2006.
    [179]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80]王妍.经学以前的《诗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181]李兆禄.《诗经·齐风》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
    [182]俞艳庭.两汉三家《诗》学史纲[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83]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84]张丰乾.《诗经》与先秦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85]王礼卿.四家诗恉会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86]王晓平.日本诗经学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187]程志、杨晓红、吕俭平.《诗经·国风》诗性解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88]李宝龙、王衍存.《诗经》论稿[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
    [189]刘冬颖.出土文献与先秦儒家《诗》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90]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91]于兴.诗经研究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192]邵炳军主编.《诗经》文献研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93]郭万金.《诗经》研究六十年[J].文学评论.2010,(3).
    [194]王增文.试谈《史记》引诗[J].商丘师专学报.1988,(3).
    [195]蒋立甫.司马迁与〈诗经〉研究述议[J].安庆师院学报.1994,(3).
    [196]蒋立甫.略说司马迁与《诗经》研究[J].人文杂志.1994,(6).
    [197]张家英.《史记》与《诗经》[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1).
    [198]陈桐生.《史记与《诗经》的三种关系[J].社会科学辑刊.1995,(3).
    [199]陈桐生.论《史记》取材于《诗》[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4).
    [200]陈桐生.论司马迁的《诗》学批评观[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3).
    [201]陈虎.试论《诗经》对《史记》的影响[J].晋阳学刊.2002,(3).
    [202]凌朝栋.司马迁《史记》引用《诗经》论略[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
    [203]杨永康.《史记》与《诗》学传统[J].山西师大学报.2007,(1).
    [204]孙亮.《史记》引《诗》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
    [205]冯晓莉.“前三史”引《诗》喻理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06]汪祚民.《诗《入乐与《汉书·艺文志》中的诗观念[J].安徽师大学报.1996,(3).
    [207]汪祚民.论班固观《诗》的风俗视角[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
    [208]张启成.班固诗经观新探[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209]昝风华.《汉书》引《诗》初探[J].唐都学刊.2005,(5).
    [210]李江峰.《汉书·艺文志》的诗观念[J].图书与情报.2006,(6).
    [211]关小彬.班固〈诗经〉师承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12]吴崇明.班固以阴阳五行观念解《诗》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8,(10).
    [213]冯晓莉.两汉诗学考——以“前三史”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1).
    [214]韩莉.班固《汉书》引用《诗经》浅析[J].凯里学院学报.2009,(1).
    [215]欧阳艳玉,郝丽艺.两汉帝王诏令引《诗经》考察——基于《两汉书》记载的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1).
    [216]郝丽艺.《两汉书》引《诗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17]顾颉刚.五藏山经试探[J].北京大学潜社《史学论丛》第1,1934.
    [218]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4).
    [219]张汉东.秦汉博士官的设置及其演变[J].史学集刊.1984,(1).
    [220]秦彦士.汉代太学的考证与批判[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2).
    [221]黄开国.论汉代经学博士制度及其建置变化[J].人文杂志.1993,(1).
    [222]黄河.从《韩诗外传》探析韩婴的易学思想[J].船山学刊.2011,(1).
    [223]曾祥旭.班固《两都赋》作年考[J].文学遗产.2006,(6).
    [224]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J].孔子研究.1987,(2).
    [225]廖名春,“六经”次序探源[J].历史研究.2002,(2).
    [226]汪高鑫。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J].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227]戴巧明.浅谈《汉书·艺文志》中“六艺”排序与五德终始说之间关系[J].剑南文学.2012,(1).
    [228]程相占.诗教与礼教——“礼后乎”考辨[J].孔子研究.1991,(2).
    [229]何幼琦.《海经》新探[J].历史研究.1985,(2).
    [230]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A].考古学文化论集[C].文物出版社.1989.
    [231]陈剩勇.九州新解[J].东南文化.1995,(4).
    [232]史念海.论禹贡的著作年代[J].陕西师大学报.1979,(3).
    [233]林志纯.诗经地理研究[J].教育与文化月刊(创刊号).1945年
    [234]夏传才.诗经发祥地初步考察报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35]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J].文物.2006,(9).
    [236]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J].文献.1990,(4).
    [237]张天恩.论西周采邑制度的有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8,(2).
    [238]邵炳军.郑武公灭桧年代补证[J].上海大学学报.2005,(1).
    [239]孙作云.从读史的方面谈谈“诗经”的时代和地域性[J].读史参考,1957,(1).
    [240]王洲明.周代地域文化与《国风》的风格[J].山东大学学报.1998,(1).
    [241]张耀民.豳国辨[J].西北史地.1997,(2).
    [242](日)栗原圭介文,李寅生译.论《诗经》“风”的概念形成及其理念志向(下)[J].贵州文史丛刊.1997,(3).
    [243]张启成.论《秦风》[J].贵州大学学报.2003,(6)
    [244]李子伟、丁国栋.论《秦风》产生的时代、地域[J].贵州文史丛刊.2007,(3).
    [245]李尚师.古魏国源流考[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252-257..
    [246]景昆俊.魏国·魏城·魏风[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258-262.
    [247]张天恩.芮国史事与考古发现的局部整合[J].文物.2010,(6).
    [248]李孟存、常金仓.唐改国号一解[J].山西师院学报.1984(2).
    [249]杨玉生.论召公封燕及其对燕文化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2006(6).
    [250]齐思和.燕吴非周封国说[J].燕京学报.1940,(28).
    [251]周书灿.有关周初陈、杞封建的几个问题[J].河北师院学报.1996(4).
    [252]马世之.郐国史迹初探[J].史学月刊.1984,(5).
    [253]陈隆文.古郐国历史地理问题考辨[J].中州学刊.2005,(6).
    [254]王大建:两汉民俗区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4,(3).
    [255]潘明娟.《汉书·地理志》的风俗区域层次和风俗区域观[J].民俗研究。2009,(3).
    [256]孙作云.从读史的方面谈谈“诗经”的时代性和地域性[J].读史参考.1957,(1).
    [257]王洲明.周代地域文化与《国风》的风格[J].山东大学学报.1998,(1).
    [258]翟相君.《秦风·无衣》管窥[J].人文杂志.1984,(5).
    [259]党超.论班固的风俗观[J].南都学坛.2004,(6).
    [260]陈叙.试论《诗》地理学在汉代的发生[J].历史学研究.2006,(8).
    [261]周天游.秦“乐府”新议[J].西北大学学报.1997,(1).
    [262]洛保生.试论汉乐府采诗目的[J].河北大学学报.1988,(4).
    [263]李锦旺.汉乐府‘采诗’说再认识[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1).
    [264]魏建震.先秦两汉文献中的九州[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
    [C].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