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五四前后文化调和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四前后,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思想文化上,为寻找中国文化的出路,针对东西文化、新旧思想冲突日益剧烈的问题,各种思潮纷呈涌现,各种文化建设方案竞相出台,相互交织,论争激烈。文化调和论即为其中一股颇有影响力的文化主张。这一时期,提倡文化调和论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杜亚泉,此外章士钊、李大钊、梁启超、钱智修等人也有不少相关论述。杜亚泉是一个执著的调和论者,在其主编的《东方杂志》上刊载了大量相关言论,使这一杂志成为了五四前后提倡文化调和论的言论主场地,引起了思想界的广泛关注与论争。
     五四前后的文化调和论,其内涵是多方面的,有着深刻的思想价值:它在承认东西文化为性质之异的前提下,主张以稳健的改革步骤,谋求东西文化的调剂体合,新旧思想的接续不断,精神与物质的互补,对立双方的协力共进,最终以创造新文化为其目的;提倡以理性的态度为指导,反对盲目从西,对西学实行“有条件的容受”,以科学的法则刷新固有文明以创造新文化;强调一种民族情感上的文化反省态度,改造国民之“惰性”,努力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寻求一种多元并存中的“和谐”状态。
     从思想根源来说,这种“调和”的观念一方面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色,与传统的中庸思想及“和而不同”的理想紧密相联,一方面也吸收了法国、英国、印度、日本等国的思想养料。是一种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下的产物。
     从杜亚泉等人的言论及实践来看,虽然他们在具体的文化建设主张上与激进的新文化运动者有着“先立后破”与“先破后立”路径选择上的差异,但在建设新文化的目标上却是一致的。无论是在对个性主义的提倡,在反对立孔教为国教,在努力建立与世界文化的密接关系上,以及对新文学运动的态度上,他们与《新青年》派的主张都是不冲突的。其言论主要针对的是激进新文化运动者在理论上的极端主张及实践中的过激行为,希望以“调和”的处方对其有所校正和补苴,并以和平的方式进行新文化的建设,与激进的新文化运动恰好形成了互补。他们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反对力量,也不是无原则的折衷派,而是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是新文化运动中一支相对理性、稳健的力量。
     虽然文化调和论在思想上有诸多可贵的思想资源可供取鉴,在文化实践上也有一定的成绩,但它并非完美无缺。由于调和论者对西学认知的不深,以及“调和”概念本身的含混性,使这种文化观带上了一种主观的理想色彩,与现实产生了一种错位感,经不过实践的检验,因而在新文化建设上,成绩不足,最终在激进主义高涨的五四时期,没能得到更大多数人的支持而日渐沉寂。我们应本着客观理性的态度评价其得失,既要看到它所蕴含的丰富思想资源,对其加以肯定与吸收,也应看到其理论上的缺陷及实践上的不足,不可盲目拔高。
     时至今日,中国的近代文化转型依然在探索中踽踽前行,我们除了从历史中吸取思想养料外,更应着眼于现实,进行新的开创。应本着更加开放健全的心态,理性地对待中西文化,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创造积极健康的交流环境,让不同的文化能够充分地接触、交流、融汇,让它们在文化的自我调适机制中,进行取舍,逐渐演进,创造新文化。这是一个仍待继续思考及努力实践的时代课题。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era in China’s history is an important period during which China’s society has witnessed a great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into a modern one. In the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fields, various streams of thoughts spring out, and numerous programs are put forward for cultural development to find a way out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 conflicts between western and oriental, traditional and new cultures, forming a scenario of intense competition and debates. The school of culturlal conciliation is a strong one among the competing streams of thoughts at the time, whose most outstanding advocate is Du Yaquan. Of course, such figures as Zhang shizhao, Li Dazhao, Liang Qichao, and Qian Zhixiu also hold similar ideas on this. However, a firm advocate of culturlal conciliation among them is Du Yaquan, whose ideas are embodied in Oriental Journal of which he himself is the editor-in-chief. With Du’s arduous efforts, Oriental Journal becomes the main battlefield or mouthpiece for this school of thought, arousing wide attention and debates among intellectuals.
     The ideas of culturlal conciliation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era carry multifaceted connotations and deep intellectual values. Specifically, with its recognition of the heterogeneity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 as a prerequisite, and with the generation of a new culture as its ultimate pursuit, it maintains that steady steps should be taken for reform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le seek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combination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 the continuity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new culture, 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 spiritual and material, the co-marching forward of the opposites. It also advocates taking rational attitudes as the guidance, opposes following the west blindly while accepting western culture with“conditional tolerance”, and upgrad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a scientific manner to create a new culture. In addition, it stresses to conduct a cultural self-reflection without any national or parochial bias, changing the inert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integrating the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world, thus reaching a harmonious state of pluralistic cultural coexistence.
     As for its intellectual roots, the thought of eclecticism carries not only deep Chinese features, relating closely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hinking of“taking the middle ground”and“seeking the common ground while preserving the differences”, but adopting ideas from France, Britain, India, and Japan. In brief, it is a product of exchang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 Du Yaquan’s words and deeds reveal that he shares the goal of building a new culture with those from the radical school of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though they choose different methods for the new-culture-building cause, with the former advocating“building comes before breaking”while the latter emphasizing“breaking comes before building”. They are not in intellectual conflict with those from the school of the New Youth in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and on such matters as supporting individualism, opposing setting the Confucian as the state religion, building close relations with other cultures on the world. Their ideas are mainly aimed at those theoretically radical ideas and practically radical behavior of the radical New Cultural activists against which they wish to rectify and complement in a conciliatory manner, and to cultivate a new culture peacefully. They are neither the opposing forces of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nor utter eclectics. As a matter of fact, they too are participants of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and they constitute a relatively rational and steady school compared with others.
     Of course, culturlal conciliation is not without flaw, although it contains valuable ideas and gains some achievements in cultural cultivation. The cultural eclectics’shallow knowledge about western culture, and their ideational vagueness about how to integrate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 overcast their ideas an idealistic color, creating a gap between reality and their ideals and failing the test of the worldly affairs. As a result, culturlal conciliation soon fades out as it does not harvest due progress or gain the support of the majority in the era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during which radicalism runs high. Therefore, we should be objective in evaluating the thought of culturlal concili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of its strong points and its weaknesses.
     Today, Chinese culture is experiencing further transformation. In conducting this great cause, we should not only learn from history, bu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esent and have more innovations. We should be more open-minded, treat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a rational way, handle proper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s and modern ideas, and create a healthy environment for cultural exchanges, thus enabling the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among different cultures, facilitating the generation of a new culture. This is a significant topic that deserves our further considerations and practical efforts.
引文
1胡适:《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21页。
    
    2伧父:《再论新旧思想之冲突》,《东方杂志》第13卷第4号。
    3章士钊:《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
    4见陈嘉异:《我之新旧思想调和观》,《东方杂志》第16卷11号。
    5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季刊第3册,1918年7月1日。另见《李大钊全集》第2卷(最新注释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6伧父:《再论新旧思想之冲突》,《东方杂志》第13卷第4号。
    7伧父:《中国之新生命》,《东方杂志》第15卷第7号。
    8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9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10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国学季刊》第1卷第1号。另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页。
    11丁伟志:《重评“文化调和论”》,《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
    12高力克:《民初调和思潮述论》,《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5期。
    13参见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86-264页;《“调和论”与文化改造的理论和实践——“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南开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14刘黎红:《五四时期中西文化调和论的互动——兼论五四时期中国文化调和论兴起的外在刺激因素》,《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
    15刘黎红:《天演的法则:章士钊、杜亚泉论“新旧调和”》,《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6参见郑大华:《民国思想家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43-389页。
    17参见朱文华:《也来重新审视陈独秀与杜亚泉的东西文化论战》,《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陈秀萍:《重评陈独秀与杜亚泉的东西文化论战》,《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8参见韩毓海:《1915年:复辟时期的文化界》,《读书》1997年第5期。
    19参见朱志敏:《五四时期的两种民主》,《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
    20参见徐有威:《二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眼中的法西斯》,《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年第4期。
    21参见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第二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参见洪九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1904-193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1993年11月,上海历史学会于杜氏故里绍兴上虞,举行了纪念杜亚泉诞辰12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
    24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论战》,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25同上,第10页。
    26参见郑师渠、史革新:《近代中西文化论争的反思》,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郑师渠:《论杜亚泉与新文化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27高力克:《重评杜亚泉与陈独秀的东西文化论战》,《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28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9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30刘忠润:《杜亚泉的文化思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1年第2期。文化调和观》,《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2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33吴相湘:《民国百人传》第3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
    34沈松侨:《五四时期章士钊的保守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15期。
    35丁伟志:《重评“文化调和论”》,《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
    36李华兴《从传播欧洲思想到回归传统文化——〈甲寅〉时期章士钊思想研究》,《史林》1996年第1期。
    37浮新才:《章士钊<甲寅》(月刊)时期政论研究——以调和论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38周基琛:《章士钊的保守主义文化思想》,《北方论丛》2001年第4期。
    39郭双林:《章士钊与中国近代文法体系》,《中州学刊》2000年第2期。
    40参见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150页。
    41邹小站:《章士钊<甲寅>时期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评析》,《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42参见郭华清:《评章士钊“以农立国”论》,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编:《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改革》,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郭华清:《章士钊的文化保守主义理论——新旧杂糅调和论》,《学海》2000年第5期。
    43参见郭华清:《章士钊的调和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广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1期;郭华清:《〈甲寅〉时期章士钊的哲学思想——调和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44郭华清:《宽容与妥协——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5滕峰丽:《从前、后〈甲寅〉看章士钊的思想转变(1914-1927)》,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46曹顺仙:《从尚异到调和——章士钊政治思想的基本线索》,《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47参见《李大钊传》编写组:《李大钊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8参见韩一德、王树棣:《李大钊研究论文集》(上、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9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125页。
    50参见庞朴:《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187页。
    51张宝明:《“调和”而非“折中”——李大钊文化思想摭论》,《东南文化》1993年第6期。
    52张宝明:《调和与独行——李大钊从保守与激进的逻辑依据1914-1921》,《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
    53胡建:《李大钊文化调和论刍议》,《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54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55熊吕茂、伏玲:《论蔡元培的调和思想及其现代启示》,《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56参见王瑞芳、左玉河:《“化冲突而为调和”——40年代张东荪的中西文化观》,《安徽史学》1997年第4期。
    57参见[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6-8页。
    58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0页。
    59罗志田:《温故知新:清季包容欧化的国粹观》,《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第2期。
    60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1页。
    61史华慈:《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20页。
    62 [英]休·塞西尔:《保守主义》,杜汝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9页。
    63参见耿云志:《新文化运动: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密接关系的努力》,《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65《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33页。
    66《盛世危言·西学》卷一,上海书局石印本,光绪丙申年,第2、9页。
    67《日本国志·学术志(一)》,《日本国志》上海图书集成书局印,光绪二十四年,第32卷第1、11页。
    68《弢园文录外编·原学》卷一,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3页,
    69汤寿潜:《危言·中学》,《萧山文史资料·汤寿潜史料专辑》,萧山市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编1993年版,第225页,
    70《经世博议序》,《自强学斋治平十议》,光绪丁酉文瑞楼石印,第1页。
    71参见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72见《万国公报》第75册,光绪二十一年三月。
    73参见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
    74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0页。
    75《筹洋刍议》,《自强学斋治平十议》,光绪丁酉文瑞楼石印,第17页。
    76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77同上,第246页。
    78胡适、陈独秀:《答易宗夔》,《新青年》第5卷第4号。
    79汪叔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80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第5卷第1号。
    81《林琴南致蔡鹤卿书》,《新潮》第1卷第4号。
     82关于守旧派对新思潮派的批驳及论辩,可参见周策纵先生的《“五四”运动史》一书(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83-105页。
    83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页。
    84参见[美]艾恺:《亚洲“对西方世界的反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化思潮》,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5-98页。
    85[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导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4页。
    86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87李思纯:《论文化》,《学衡》第22期。
    88卡西勒:《国家之精神》,转引自刘述先:《文化哲学》,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89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
    90[美]艾恺:《亚洲“对西方世界的反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化思潮》,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9页。
    91罗素:《中国之问题》,北京:中华书局1924年版,第190-191页。
    92转引自沈松侨:《五四时期章士钊的保守思想》,《近代史研究集刊》(台北)第15期。
    93君实译日本《新公论》杂志,《新欧洲文明思潮之归趋及基础》,《东方杂志》第16卷第5号。
    94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饮冰室合集》第7册,专集之二十三,第15页。
    95胡愈之:《泰戈尔与东西文化之批判》,《东方杂志》第18卷第17号。
    96日本内崎博士:《东西两洋文化之比较观》,《东方杂志》第18卷第9号。
    97王光祈:《旅欧杂感》《少年中国》,第2卷第8期。
    98《韦拉里论理智之危机》,《大公报·文学副刊》第10期。
    99唐圆:《邪说》,《甲寅周刊》第1卷第24号。
    100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51页。
    101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102参见杨武能:《卫礼贤与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文化:中国与世界》,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215-216页。
    103魏时珍:《旅德日记》,《少年中国》第3卷第4期。
    104参见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2页。
    105钱智修:《现今两大哲学家学说概略》,《东方杂志》第10卷第1号。
    106钱智修:《布格逊哲学说之批评》,《东方杂志》第11卷第4号。
    107同上。
    108行严:《欧洲最近思潮与吾人之觉悟》,《东方杂志》第14卷第12号。
    109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52-353页。
    110同上,第371-372页。
    111张君劢:《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东方杂志》第19卷第3号。
    112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40页。
    113张君劢:《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东方杂志》第19卷第3号。
    114恶石:《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觉悟》1922年3月28日。
    115罗素:《中国之问题》,北京:中华书局1924年版,第11页。
    116罗素:《中国文明与西洋》,YD译,《觉悟》,民国1922年9月4-5日。
    
    117 XY生译:《罗素论中国之将来》,《学灯》,第6卷第18号。
    118刘伯明:《杜威论中国思想》,《学衡》第5期。
    119杜威:《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东方杂志》,第19卷第3号。
    120沈松桥:《五四时期章士钊的保守思想》,《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15期。
    121胡学愚:《印度名人台峨尔氏在日本之演说》,《东方杂志》第13卷第12号。
    122《德国人之倾向东方文化》,《亚洲学术杂志》,1921年第2期。转引自郑师渠:《思潮与学派——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版,第43页。
    123泰戈尔:《东与西》,《东方杂志》第20卷第18号。
    
    124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3-54页。
    125张君劢:《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东方杂志》第19卷第3号。
    126钱智修:《循环政治》,《东方杂志》第13卷第12号。
    127伧父:《大战争与中国》,《东方杂志》第11卷第3号。
    128伧父:《大战争之所感》,《东方杂志》第11卷第10号。
    129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
    130伧父:《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
    131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
    132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133章士钊:《记章行严先生讲演》,李长义记录,《章士钊全集》第4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页。
    134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11号。
    135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136东西文化论战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段,关于新旧能否调和是论战第二时期的讨论焦点。详见陈菘主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前言》第4-5页。
    137陈序经:《全盘西化的理由》,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73页。
    138陈序经:《东西文化观》,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139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142《辛亥年东方杂志之大改良通告》,《东方杂志》第7卷第12号。
    143章锡琛:《漫谈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13页。
    144胡愈之:《追悼杜亚泉先生》,《东方杂志》第31卷第1号。
    145洪九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公共舆论研究(1904-193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146张梓生:《悼杜亚泉先生》,《新社会》第6卷第2号。
    147胡愈之:《追悼杜亚泉先生》,《东方杂志》第31卷第1号。
    148方冽泉:《少年中国之社会观》,《东方杂志》第10卷第8号。
    149伧父:《论思想战》,《东方杂志》第12卷第3号。
    151远生:《新旧思想之冲突》,《东方杂志》第13卷第2号。
    152伧父:《论吾国民新旧感情之变迁》,《东方杂志》第11卷第4号。
    153远生:《反省》,《东方杂志》第12卷第12号。
    154伧父:《论吾国民新旧感情之变迁》,《东方杂志》第11卷第4号。
    155伧父:《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
    156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
    
    157伧父:《再论新旧思想之冲突》,《东方杂志》13卷第4号。
    158伧父:《新旧思想之折衷》,《东方杂志》第16卷第9号。
    159伧父:《个人之改革》,《东方杂志》第10卷12号。
    160汪淑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
    161陈独秀:《一九一六年》,《新青年》第1卷第5号。
    162陈独秀:《新青年》,《新青年》第2卷第1号。
    163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
    
    164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第1卷第6号。
    165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
    166《答张永言》,《新青年》第1卷第6号。
    167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第5卷第1号。
    168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新青年》第5卷第2号。
    
    169伧父:《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
    170平佚:《中西文明之评判》,《东方杂志》第15卷第6号。
    171同上。
    172同上。
    173钱智修:《功利主义与学术》,《东方杂志》第15卷第6号。
    174陈独秀:《质问<东方杂志>记者》,《新青年》第5卷第3号。
    175伧父:《答<新青年>杂志记者之质问》,《东方杂志》第15卷第12号。
    176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新青年》第7卷第1号。
    177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11号。
    178孤桐:《进化与调和》,《甲寅周刊》第1卷第15号。《章士钊全集》第4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179同上,第102-103页。
    180同上,第103。
    181同上,第103-104页。
    182同上,第105页。
    183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11号。
    184同上。
    185同上。
    186章士钊:《记章行先生演讲词》,李长义记录,《章士钊全集》第4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页。
    187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
    188同上。
    
    189同上。
    190同上。
    191同上。
    192秋桐:《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3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76页。
    193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
    194同上。
    
    195同上。
    196同上。
    197同上。
    198章士钊:《新思潮与调和》,《东方杂志》第17卷第2号。
    
    201行严:《评新文化运动》,《章士钊全集》第4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202章士钊:《新思潮与调和》,《东方杂志》第17卷第2号。
    203陈嘉异:《我之新旧思想调和观》,《东方杂志》16卷第11号。
    204止水:《疑“新旧调和论”》,《晨报》1919年10月5日。
    
    205春禄:《止水君“疑新旧调和论”的研究》,《晨报》1919年10月8日。
    206止水:《止水君“疑新旧调和论”的研究》附志,《晨报》1919年10月8日。
    207东荪:《突变与潜变》,《时事新报》1919年10月1日。
    208同上。
    209同上。
    210同上。
    211陈嘉异:《我之新旧思想调和观》,《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
    212同上。
    213同上。
    214李石岑:《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节录),《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95页。
    215转见陈嘉异:《我之新旧思想调和观》,《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
    216朱调孙:《研究新旧思想调和之必要及其方法》,《东方杂志》第17卷第4号。
    217同上。
    218同上。
    221蒋梦麟:《新旧与调和》,《时事新报》1919年10月10日。
    222伧父:《何谓新思想》,《东方杂志》第16卷11号。
    223蒋梦麟:《何谓新思想》,《东方杂志》第17卷第2号。
    224伧父:《对于蒋梦麟<何谓新思想>一文的附志》,《东方杂志》第17卷第2号。
    225同上。
    226伧父:《何谓新思想》,《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
    227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228同上,第147页。
    229梦良:《“自然调和”与“调和论”》,《晨报》1919年10月19日。
    
    230景藏:《我之新思想观》,《东方杂志》第16卷第12号。
    231伧父:《新旧思想之折衷》,《东方杂志》第16卷第9号。
    232景藏:《感情论》,《东方杂志》第17卷第1号。
    
    233三无:《新旧势力之强弱与文化转移期之关系》,《东方杂志》第17卷第17号。
    234三无:《新旧势力之强弱与文化转移期之关系》,《东方杂志》第17卷第17号。
    235伧父:《中国之新生命》,《东方杂志》第15卷第7号。
    236伧父:《新旧思想之折衷》,《东方杂志》第16卷第9号。
    237坚瓠:《文化发展之径路》,《东方杂志》第18卷第2号。
    238伧父:《现代文明之弱点》,《东方杂志》第9卷第11号。
    239伧父:《再论新旧思想之冲突》,《东方杂志》第13卷第4号。
    240伧父:《论思想战》,《东方杂志》第12卷第3号。
    241伧父:《再论新旧思想之冲突》,《东方杂志》13卷第4号。
    
    242王水公:《新和旧》,《东方杂志》第17卷第3号。
    243朱调孙:《研究新旧思想调和之必要及其方法》,《东方杂志》第17卷第4号。
    244朱调孙:《研究新旧思想调和之必要及其方法》,《东方杂志》第17卷第4号。
    245力山:《论新旧》,《晨报》1919年10月18日。
    246管豹:《新旧之冲突与调和》,《东方杂志》第17卷第1号。
    247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
    
    249同上。
    250伧父:《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
    251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
    252守常:《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253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新青年》第7卷第2号。
    254守常:《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255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256同上,第212-213页。
    257同上,第214页。
    258同上,第216页。
    259同上,第214-215页。
    260同上,第215-216页。
    261参见郑师渠:《思潮与学派——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6页。
    262刘纳:《“五四”与问责“五四”》,《随笔》2009年第1期。
    263伧父:《精神救国论》,《东方杂志》第10卷第1号。
    264伧父:《精神救国论续一》,《东方杂志》第10卷第2号。
    265伧父:《言论势力失坠之原因》,《东方杂志》第15卷第12号。
    266伧父:《国民共同之概念》,《东方杂志》第12卷第11号。
    
    267伧父:《论社会变动之趋势与吾人处世之方针》,《东方杂志》第9卷第10号。
    268[英]:休·塞西尔《保守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页。
    269伧父:《论社会变动之趋势与吾人处世之方针》,《东方杂志》第9卷第10号。
    270杜亚泉:《人生哲学》,《杜亚泉著作两种》,田建业编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109页。
    271伧父:《现代文明之弱点》,《东方杂志》第9卷第11号。
    272高劳:《从生物现象上观察之战争》,《东方杂志》第13卷第3号。
    273伧父:《工艺杂志序》,《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
    274伧父:《说俭》,《东方杂志》,第14卷第6号。
    275三无:《文明进步之原动力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关系》,《东方杂志》第18卷第17号。
    276常乃悳:《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国民》第2卷第3号。
    
    277胡适:《我们对于近代西洋文化的态度》,《现代评论》第4卷第83期。
    278同上。
    279伧父:《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
    280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1-362页。
    281独秀:《答淮山逸民》,《新青年》第3卷第1号。
    282伧父:《现代文化之弱点》,《东方杂志》第9卷第11号。
    283亚泉:《物质进化论》、《东方杂志》第2卷第4号。
    284方南岗:《予之国民道德救济策》,《东方杂志》第10卷第7号。
    285杜亚泉:《人生哲学》,《杜亚泉著作两种》,田建业编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286同上,第163页。
    287亚泉:《伦理标准说》,《东方杂志》第2卷第5号。
    288钱智修:《华赍斯博士道德进化新论》,《东方杂志》第10卷第3号。
    289伧父:《国民今后之道德》,《东方杂志》第10卷第5号。
    290同上。
    291同上。
    292同上。
    293伧父:《中国之新生命》,《东方杂志》第15卷第7号。
    294伧父:《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
    295同上。
    296同上。
    297伧父:《国民今后之道德》,《东方杂志》第10卷第5号。
    298同上。
    299章锡琛:《浮田和民之新道德论》,《东方杂志》第10卷第8号。
    300钱智修:《消极道德论》,《东方杂志》第10卷第4号。
    301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
    302同上。
    303同上。
    304同上。
    305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306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原因》,《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49-150页。
    307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16-117页。
    308同上,第117页。
    309伧父:《国民今后之道德》,《东方杂志》第10卷第5号。
    310[英]休·塞西尔:《保守主义》,杜汝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7页。
    311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3-54页。
    312伧父:《国民今后之道德》,《东方杂志》第10卷第5号。
    313关于这几次论争,高力克先生也有所关注,参见《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第七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14伧父:《中西验方新编叙言》,《东方杂志》第13卷第11号。
    315余云岫:《科学的国产药物研究之第一步》,《学艺》第2卷第4号。
    316伧父:《中国医学的研究方法》,《学艺》第2卷第4号。
    317同上。
    318李石岑:《旧伦理观与新伦理观》,《一般》第2卷第1号。另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37-444页。
    319杜亚泉:《对于李石岑先生演讲<旧伦理观与新伦理观>的疑义和感想》,《一般》2卷2号。另见《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27-428页。
    320同上,第441页。
    321同上,第442页。
    
    
    322同上,第443页。
    323同上,第444页。
    324朱孟实:《谈理与情》,《一般》第3卷第2号。另见《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57-462页。
     325杜亚泉:《关于情与理的辩论》,《一般》第3卷第3号。另见《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52-456页。
    326杜亚泉:《人生哲学》,《杜亚泉著作两种》,田建业编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327蔡元培:《书杜亚泉先生遗事》,田建业编:《一溪集——杜亚泉的生平与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328章锡琛:《杜亚泉传略》,田建业编:《一溪集——杜亚泉的生平与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329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论战》,《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330同上,第5页。
    331《追悼杜亚泉先生》,《东方杂志》第31卷第1号。
    332高力克:《重评杜亚泉与陈独秀的东西文化论战》,《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333伧父:《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
    334伧父:《矛盾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5卷第2号。
    335伧父:《吾人今后之自觉》,《东方杂志》第12卷10号。
    336伧父:《矛盾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5卷第2号。
    337伧父:《再论新旧思想之冲突》,《东方杂志》第13卷第4号。
    338秋桐:《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3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339秋桐:《国教问题》,《章士钊全集》第4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340秋桐:《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3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341孤桐:《进化与调和》,《章士钊全集》第4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342同上,第104-105页。
    
    343守常:《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344守常:《调和剩言》,《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页。
    345守常:《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346伧父:《无极太极论》,《普通学报》第2期。另见《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347同上,第4页。
    
    348同上,第3页。
    349同上,第5页。
    350伧父:《力之调节》,《东方杂志》第13卷6号。
    351同上。
    352同上。
    353同上。
    354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
    355伧父:《爱与争》,《东方杂志》第13卷第5号。
    356李大钊:《青年与老人》,《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357杜亚泉:《人生哲学》,《杜亚泉著作两种》,田建业编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358同上,第105页。
    359同上,第105-106页。
    360伧父:《矛盾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5卷第2号。
    361同上。
    362李大钊:《新的!旧的!》,《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363守常:《新旧思潮之激战》,《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页。
    364《文明患》,《东方杂志》第14卷第10号。
    365李大钊:《青年与老人》,《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366杜亚泉:《人生哲学》,《杜亚泉著作两种》,田建业编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367伧父:《精神救国论》,《东方杂志》第10卷第1号。
    368伧父:《精神救国论续一》,《东方杂志》第10卷第2号。
    369伧父:《社会协力主义》,《东方杂志》第12卷第1号。
    370同上。
    371伧父:《爱与争》,《东方杂志》第13卷第5号。
    372伧父:《社会协力主义》,《东方杂志》第12卷第1号。
    375伧父:《精神救国论续二》,《东方杂志》第10卷第3号。
    376伧父:《答<新青年>杂志记者之质问》,《东方杂志》第15卷第12号。
    377伧父:《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
    378杜亚泉:《人生哲学》,《杜亚泉著作两种》,田建业编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379伧父:《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
    380伧父:《论思想战》,《东方杂志》第12卷第3号。
    381章锡琛:《国民意识与国家政策》,《东方杂志》第13卷第11、12号。
    
    382伧父:《接续主义》,《东方杂志》第11卷第1号。
    383同上。
    384杜亚泉:《人生哲学》,《杜亚泉著作两种》,田建业编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385同上,第103页。
    386同上,第105页。
    387伧父:《新旧思想之折衷》,《东方杂志》第16卷第9号。
    388同上。
    389伧父:《现代文明之弱点》,《东方杂志》第9卷11号。
    390秋桐:《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3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77页。
    391秋桐:《调和立国论》,《章士钊全集》第3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页。
    392同上,第258页。
    393转见《章士钊全集》第3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页注释3。
    394钱智修:《说体合》,《东方杂志》第10卷第7号。
    395钱智修:《说体合》,《东方杂志》第10卷第7号。
    396钱智修:《功利主义与学术》,《东方杂志》第15卷第6号。
    397《蔡元培全集》第3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50页。
    398蔡元培:《东西文化结合——在华盛顿乔治城大学演说词》,《蔡元培全集》第4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399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5页。
    
    400伧父:《理性之势力》,《东方杂志》第10卷第6号。
    401同上。
    402同上。
    
    403同上。
    404伧父:《吾人今后之自觉》,《东方杂志》第12卷第10号。
    405同上。
    406同上。
    
    
    407朱调孙:《研究新旧思想调和之必要及其方法》,《东方杂志》第17卷第4号。
    408坚瓠:《互助的文化观》,《东方杂志》第20卷第6号。
    409伧父:《现代文明之弱点》,《东方杂志》第9卷第11号。
    410伧父:《国民共同之概念》,《东方杂志》第12卷第11号。
    411同上。
    412杜亚泉:《人生哲学》,《杜亚泉著作两种》,田建业编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413伧父:《再论新旧思想之冲突》,《东方杂志》第13卷第4号。
    414伧父:《现代文明之弱点》,《东方杂志》第9卷第11号。
    415同上。
    416同上。
    417伧父:《大战终结后国人之觉悟如何》,《东方杂志》第16卷第1号。
    
    418同上。
    419伧父:《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
    420孑民:《文明之消化》,《东方杂志》第14卷第2号。
    421参见陈嘉异:《东方杂志文化与吾人之大任》,《东方杂志》第18卷第1、2号。
    
    422常乃悳:《中国民族与中国新文化之创造》,《东方杂志》第24卷第24号。
    423伧父:《浔溪公学开校之演说》,《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页。
    424同上,第329页。
    430陈嘉异:《东方杂志文化与吾人之大任》,《东方杂志》第18卷第1、2号。
    431坚瓠:《文化发展之径路》,《东方杂志》第18卷第2号。
    432同上。
    433同上。
    434守常:《中心势力创造论》,《李大钊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435常乃悳:《中国民族与中国新文化之创造》,《东方杂志》第24卷第24号。
    436伧父:《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
    437同上。
    438伧父:《推测中国社会将来之变迁》,《东方杂志》第15卷第1号。
    439伧父:《现代文明之弱点》,《东方杂志》第9卷第11号。
    440同上。
    441同上。
    442章锡琛:《中国民族性论》,《东方杂志》第14卷第1号。
    443常乃悳:《中国民族与中国新文化的创造》,《东方杂志》第24卷第24号。
    444同上。
    445陈嘉异:《东方杂志文化与吾人之大任》,《东方杂志》第18卷第1、2号。
    446同上。
    
    453孤桐:《评新文化运动》,《章士钊全集》第3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页。
    454《答黄君远庸》,《章士钊全集》第3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613页。
    455秋桐:《调和立国论残稿》,《章士钊全集》第3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
    456章行严:《记章行先生演词》,《章士钊全集》第4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页。
    457孤桐:《原化》,《章士钊全集》第5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331页。
    458伧父:《矛盾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5卷第2号。
    459同上。
    460孤桐:《评新文化运动》,《章士钊全集》第5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页。
    461耿云志:《耿云志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462伧父:《个人之改革》,《东方杂志》第10卷第12号。
    463同上。
    464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参见第219-229页。
    465钱智修:《循环政治》,《东方杂志》第13卷第12号。
    
    466钱智修:《循环政治》,《东方杂志》第13卷第12号。
    467钱智修:《惰性之国民》,《东方杂志》第13卷第11号。
    
    468伧父:《中国人果惰乎》,《东方杂志》第14卷第1号。
    469参见[英]诺曼·丹尼尔:《文化屏障》,王奋宇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30页。
    470伧父:《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
    471江涛:《自由主义和两张面孔素描》,[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474江涛:《自由主义和两张面孔素描》,[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475同上,第5页。
    476[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序言,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477伧父:《矛盾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5卷第2号。
    478同上。
    47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480同上,第18页。
    481同上,第19页。
    482《中庸》第三十章,第37页。
    48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页。
    484同上,第19页。
    485同上。
    486同上,第35页。
    487同上,第19页。
    488陈赟:《中庸的思想·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47页。
    489李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4页。
    494守常:《调和之美》,《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1页。
    495李大钊:《调和之法则》,《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496守常:《第三》,《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497孤松:《时代——最有力的调和者》,《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498严既澄:《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民铎》第3卷第3号。
    499李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3页。
    500同上,第48页。
    501《辞源》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579页。
    502《汉语大词典》第11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第301页。
    503 Witlold Rodzinski:a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1979,P437.转引自彭明:《“五四”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504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505伧父:《今后时局之觉悟》,《东方杂志》第14卷第8号。
    506杜亚泉注明他阅读的是此书的日本应庆义塾译本,并改名为《大国民》。
    507同上。
    508伧父:《论人民重视官吏之害》,《东方杂志》第9卷第4号。
    509伧父:《中国之新生命》,《东方杂志》第15卷第7号。
    510伧父:《国民今后之道德》,《东方杂志》第10卷第5号。
    511守常:《调和剩言》,《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页。
    512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513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等书中都提到了英国人的调和特点。严复所译斯宾塞的《群学肄言》中也揭示了英国人的这种特性。
    514伧父:《接续主义》,《东方杂志》第11卷第1号。
    515同上。
    516[英]约翰斯顿(H·F·Johnston):《联合中西各国保存国粹提倡精神文明意见书》,杨锦森译,《东方杂志》第9卷第12号。
    517伧父:《社会协力主义》,《东方杂志》第12卷第1号。
    518伧父:《爱与争》,《东方杂志》第13卷第5号。
    519相关论述可参考邹小站的《章士钊的社会政治思想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郭华清:《宽容与妥协——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20桐:《时评》,《章士钊全集》第5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521页。
    521[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34-235页。
    522《新欧洲文明思潮之归趋及基础》,《东方杂志》第16卷第5号。
    523君实译:《日人之放论》,译自日本《日本及日本人》杂志,五百木良三原著:《对支解决卑见》,《东方杂志》第14卷第3号。
    524许家庆:《大隈伯之回转时代论》,《东方杂志》第12卷第3号。
    525[日]大隈重信:《东西方文明之调和》,卞立强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526同上,第11页。
    527[日]稻叶君:《中国社会文化之特质》,杨祥荫译,《东方杂志》第18卷第5号。
    528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生平大事年表》,《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86页。
    529转引自田建业编:《一溪集——杜亚泉的生平与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311页。
    530[日]户田博士:《东西洋社会根本之差异》,伧父译,《东方杂志》第8卷第3号。
    531杜亚泉:《人生哲学》,《杜亚泉著作两种》,田建业编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532陈嘉异:《我之新旧思想调和观》,《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
    
    533同上。
    534参见陈嘉异:《东方文化与吾人之大任》,《东方杂志》第18卷第1、2号。
    535陈嘉异:《我之新旧思想调和观》,《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
    
    536同上。
    537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223页。
    538同上,第223页。
    539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页。
    540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2页。
    542陈江:《邝富灼小传》,《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第47期第24页。
    543参见汪家熔:《杜亚泉对商务印书馆的贡献》,《一溪集——杜亚泉的生平与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217页。
    544《蒋维乔日记》,《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第47期第17号。
    545周武:《杜亚泉与商务印书馆》,《一溪集——杜亚泉的生平与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
    
    546汪家熔:《杜亚泉对商务印书馆的贡献》,《一溪集——杜亚泉的生平与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547同上,第216-217页。
    548蔡元培:《植物大辞典序》,《东方杂志》第14卷第10号。
    549袁翰青:《自学有成的科学编译者杜亚泉先生》,《一溪集——杜亚泉的生平与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550参见洪九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1904-193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51参见田建业:《杜亚泉译著一览表》,《一溪集——杜亚泉的生平与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311-314页。
    552伧父:《国文典式例》,《东方杂志》第15卷第8号。
    553胡愈之:《追悼杜亚泉先生》,《东方杂志》第31卷第1号。
    554张梓生:《悼杜亚泉先生》《一溪集——杜亚泉的生平与思想》,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555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实绩与主要思想观念,耿云志先生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一书中有精详的分析,详见第147-169页。
    556[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页。
    557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558柳和城、张人凤等编著《张元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69页。
    559详见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169页。
    560伧父:《吾人将以何法治疗社会之疾病乎》,《东方杂志》第9卷第6号
    561伧父:《策消极》,《东方杂志》第11卷第2号。
    562同上。。
    
    563同上。
    564陈弈民:《余之所希望者》,《东方杂志》第12卷第6号。
    565远生:《反省》,《东方杂志》第12卷第12号。
    566远生:《忏悔录》,《东方杂志》第12卷11号。
    
    567同上。
    568远生:《国人之公毒》,《东方杂志》第13卷第1号。
    569伧父:《个人之改革》,《东方杂志》第10卷第12号。
    570余箴:《现代人生之救济策》《东方杂志》第10卷第9号。
    571同上。
    572同上。
    573民质:《我》,《东方杂志》第13卷第1号。
    
    574家义:《个位主义》,《东方杂志》第13卷第2号。
    575伧父:《个人与国家之界说》,《东方杂志》第14卷第3号。
    576同上。
    
    577同上。
    578《评国教》,《东方杂志》第10卷第7号。
    579钱智修译:《中国宗教之前途》,《东方杂志》第10卷第9号。
    580同上。
    581《常乃悳书》,《新青年》第2卷第4号。
    582秋桐:《中国之本拨矣》,《帝国日报》1910年11月9日。
    583秋桐:《孔教》,《章士钊全集》第3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584同上,第75页。
    585秋桐:《箴奴隶》,《民国日日报汇编》,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8年。
    586守常:《孔子与宪法》,《李大钊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244页。
    587守常:《真理》,《李大钊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588守常:《真理(二)》,《李大钊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589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
    590陈独秀:《答佩剑青年》,《新青年》第2卷第5号。
    591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3卷第6号。
    592傅桂馨:《傅桂馨致陈独秀书》,《新青年》第3卷第1号。
    593[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48页。
    594关于新文化运动在这方面的成绩,详见耿云志:《新文化运动: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密接关系的努力》,《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及《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95陆式蕙:《世界语之世界观》,《东方杂志》第9卷第7号。
    596胡学愚:《世界语发达之现势》,《东方杂志》第14卷第1号。
    597同上。
    599高劳:《世界人之世界主义》,《东方杂志》第14卷第12号。
    600耿云志:《七十岁生日会上的的讲话》,《胡适研究通讯》(内刊)第1期,2008年2月25日。
    601雪村:《浪漫主义》,《东方杂志》第12卷第9号。
    602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1-132页。
    603伧父:《论通俗文》,《东方杂志》第16卷12号。
    604同上。
    605伧父:《修辞学与语体文》,《东方杂志》第17卷第12号。
    606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
    
    607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
    608坚瓠:《本志之希望》,《东方杂志》第17卷第1号。
    609蒋善国:《我的新旧文学观》,《东方杂志》第17卷第8号。
    
    611张东荪:《理性与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25页。
    612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613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前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614耿云志:《评胡适的中西文化观》,《胡适研究论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132页。
    615周昌龙:《超越西潮——胡适与中国传统》,台北:学生书局2001年版,第6页。
    616周作人:《国粹与欧化》,《周作人全集》,台中:蓝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10-11页。
    617朱调孙:《研究新旧思想调和之必要及其方法》,《东方杂志》第17卷第4号。
    618胡适:《我的儿子》,《胡适文集》第2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3页。
    619同上,第520-521页。
    620同上,第521-522。
    621同上,第522页。
    622《张豂子书》,《新青年》第4卷第6号。
    623《常乃悳书》,《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67页。
    624《张护兰书》,《新青年》第3卷第3号。
    625胡适:《欧游道中寄书》,《胡适文集》4,第43页。
    626常乃悳:《中国思想小史》,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版,184页。
    627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3页。
    628同上,第66页。
    629劳思光:《中国文化路向问题的新检讨》,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第184页。
    630说难:《建设者与破坏者》,《东方杂志》第17卷第17号。
    631陈嘉异:《文化》,《甲寅》周刊第1卷第40号。
    632《请看北京学界思潮变迁之近状》,《新潮》第1卷第4号。
    633坚瓠:《总解决与零碎解决》,《东方杂志》第17卷第16号。
    634伧父:《策消极》,《东方杂志》第11卷第2号。
    635同上。
    636同上。
    637同上。
    638伧父:《国家自卫论》,《东方杂志》第12卷第4卷。
     639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页。
    640同上,第9页。
    641杜亚泉:《浔溪公学开校之演说》,《普通学报》第4期。另见《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页。
    642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新青年》第6卷第2号。
    643《辞源》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62页。
    644汪淑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
    645坚瓠:《本志之希望》,《东方杂志》第17卷第1号。
    646同上。
    647守常:《辟伪调和》,《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648同上,第155页。
    
    649同上,第155-156页。
    650同上,第155页。
    651樊炳清:《进化与进步》,《东方杂志》第15卷第3号。
    652[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页。
    653姚铭尧:《儒学自由主义先驱杜亚泉》,《一溪集——杜亚泉的生平与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654王瑞芳、左玉河:《化冲突而为调和——40年代张东荪的中西文化观》,《安徽史学》1997年第4期。
    655东荪:《答章行严君》,《时事新报》1919年10月12日。
    656张东荪:《西方文明与中国》,《东方杂志》第23卷第24号。
    657同上。
    658东荪:《答章行严君》,《时事新报》1919年10月12日。
    659参见王瑞芳、左玉河:《化冲突而为调和——40年代张东荪的中西文化观》,《安徽史学》1997年第4期。
    660蒋梦麟:《新旧与调和》,《晨报》1919年10月14日。
    661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版。
    662秋桐:《调和立国论上》,《章士钊全集》第3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663同上,第277页。
    664秋桐:《国教问题》,《章士钊全集》第4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665伧父:《中国之新生命》,《东方杂志》第15卷第7号。
    666伧父:《新旧思想之折衷》,《东方杂志》第16卷第9号。
    667伧父:《中国之新生命》,《东方杂志》第15卷第7号。
    668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6卷第1号。
    669同上。
    670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第3卷第3号。
    671同上。
    672同上。
    673陈独秀:《革命与作乱》,《新青年》第8卷第4号。
    674胡适:《归国杂感》,《新青年》第4卷第1号。
    675同上。
    676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新青年》第5卷第4号。
    677胡适:《我的歧路》,《胡适文集》第3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678胡适:《胡适论学近著》,《民国丛书》(第一集)上海:上海书店第1989年版,第552-556页。
    679伧父:《今后时局之觉悟》,《东方杂志》第14卷第8号。
    680伧父:《中国之新生命》,《东方杂志》第15卷第7号。
    681《答易宗夔》,《新青年》第5卷第4号。
    682《答爱真》,《新青年》第5卷第6号。
    683《答郑贤宗》,《新青年》第8卷第3号。
    
    
    684《元曲》,《新青年》第4卷第4号。
    685《答郑贤宗》,《新青年》第8卷第3号。
    686《答皆平》,《新青年》第9卷第2号。
    687[德]尼采:《看哪这人:尼采自述》,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页。
    688伧父:《何谓新思想》,《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
    689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55页。
    690详见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
    69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第3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692同上,第253页。
    693胡适:《先秦名学史·导论》,《胡适文集》第6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694同上,第10页。
    695同上,第4页。
    696陈嘉异:《东方杂志文化与吾人之大任》,《东方杂志》第18卷第1号。
    697蔡元培:《中国古代哲学史·序》,《胡适文集》第6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698张岂之主编:《民国学案》序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699李零:《重回古典——兼说冯、胡异同》,《读书》2008年第3期。
    700张宪文:《民国学案·序言》,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701胡适:《我的歧路》,《胡适文集》第3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1页。
    702陈钟凡:《陈仲甫先生印象记》,转引自唐宝林:《陈独秀音韵论文集·序》,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页。
    703梅:《实庵字说》,《新民报》(晚刊)1942年6月9日。
    704唐宝林:《陈独秀音韵论文集·序》,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页。
    705《钱玄同书》,《新青年》第3卷第5号。
    706同上。
    707同上。
    708参见《钱玄同文集·序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3页。
    709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文集》第6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
    710[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507页。
    711参见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4-382页。
    712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72页。
    713袁伟时:《启蒙仍是这个时代的命题》,《时代周报》2009年3月12日。来源:http://qzone.qq.com/blog/622007801-1236862947
    714耿云志:《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几个问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的选择》,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15[美]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钱岗南,傅志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0页。
    716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717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2页。
    718详见罗正副:《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东方杂志》《新青年》《甲寅》日刊《甲寅》月刊《甲寅》周刊《新潮》《每周评论》《民立报》《民铎》《学灯》《觉悟》《时事新报》《晨报》《晨报副刊》《民国日日报》《学衡》《国故》《晨钟》《建设》《新社会》《一般》《改造》《学艺》《国民》《太平洋》《庸言》《竞业旬报》《少年中国》《北京大学日刊》《传记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集刊》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薛福成:《自强学斋治平十议》,光绪丁酉文瑞楼石印本。
    郑观应:《盛世危言》,光绪丙申年上海书局石印本。
    黄遵宪:《日本国志》,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书局印。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版。
    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田建业编:《一溪集——杜亚泉的生平与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田建业编校:《杜亚泉著作两种》,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章士钊:《甲寅杂志存稿》(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章士钊:《长沙章氏丛稿》,北京: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李妙根编选:《为政尚异论——章士钊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章士钊:《章士钊全集》(1-10册),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
    《李大钊传》编写组:《李大钊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韩一德、王树棣:《李大钊研究论文集》(上、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张静如等编:《李大钊生平史料编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李大钊年谱编写组:《李大钊年谱》,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韩一德:《李大钊生平纪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朱志敏:《李大钊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杨纪元:《李大钊研究探微》,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1-5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黄远庸:《远生遗著》(共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王德峰选编:《国性与民德——梁启超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中、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唐宝林:《陈独秀音韵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陶孟和:《孟和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1926年版。
    林纾:《畏庐文集·诗存·论文》,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周作人:《周作人全集》,台中:蓝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
    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吴虞日记》(上、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赵清、郑城编:《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张占国,魏守忠编:《张恨水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郑孝胥:《郑孝胥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王栻编:《严复集》(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吴学昭编:《吴宓日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1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
    张人凤整理:《张元济日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欧阳哲生编:《傅斯年全集》(1-7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袁刚等编:《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素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1-8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刘安武等主编:《泰戈尔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朱希祖著,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耿云志:《胡适年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耿云志:《耿云志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萧山文史资料·汤寿潜史料专辑》,萧山市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编1993年版。
    《民国经世文编》,上海:上海经世文社1914年版。
    《中国哲学史资料选集》(近代之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苏舆编:《翼教丛编》光绪二十四年武昌刻本。
    马芳若编:《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上海龙文书店1935年版。
    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化资料选辑》第一册(1919-192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申报馆编:《最近之五十年》,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本。
    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1977年版。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与商务印书馆》(1897-1992),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三联书店编辑部编:《东方杂志总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57年版。
    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987年版。
    丁守和主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
    丁守和主编:《五四运动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张允候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989)年版。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卞孝萱、唐文权:《民国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
    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版。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耿云志主编:《胡适论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汪荣祖编:《五四研究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9年版。
    丁守和等编:《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六集:《五四运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周阳山编,牟宗三等著:《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文化传统的重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
    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上、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王跃等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林毓生等著:《五四:多元的反思》,香港:三联书店1989年版。
    淡江大学中文系:《五四精神的解咒与重塑》,台北:学生书局1992年版。
    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的选择》,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彭明:《“五四”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主编:《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郝斌、欧阳哲生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郑大华、邹小站主编:《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桑兵、关晓虹主编:《先因后创与不破不立:近代中国学术流派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张之洞:《劝学篇》,湖北自强学堂光绪二十六年刻本。
    常乃悳:《中国思想小史》,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版。
    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刘桂生、朱育和主编:《时代的错位与理论的选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耿云志等:《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龚书铎:《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主之累:胡适思想之现代阐释》,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欧阳哲生:《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郑师渠、史革新:《近代中西文化论争的反思》,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郑师渠:《思潮与学派: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郑大华:《民国思想家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序经:《东西文化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1-4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1981、1987年版。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杨武能:《卫礼贤与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文化:中国与世界》,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胡伟希等著:《十字街头与塔——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吴汉全:《李大钊与中国现代学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郭华清:《宽容与妥协——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吴丕:《进化论与中国激进主义(1859-192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忠瑜:《李大钊宪政思想与近代中国社会》,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丁仕原:《章士钊与近代名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何晓明:《返本与开新——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殷海光:《中国文化之展望》,台北:文星书店1966年版。
    顾翊群:《危机时代的中西文化》,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版。
    吴相湘:《民国百人传》,传记文学丛刊,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4年版。
    刘述先:《文化哲学》,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劳思光:《中国文化路向问题的新检讨》,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版。
    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周昌龙:《超越西潮—胡适与中国传统》,台北:学生书局,2001年版。
    王尔敏:《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版。
    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经联出版社2003年版。
    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
    [英]Morley. On Compromise .The Caravan Library.1928.
    [美]史华慈:《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英]约翰·穆勒:《群己权界论》,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英]休·塞西尔:《保守主义》,杜汝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美]列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日]近藤邦康:《救亡与传统——五四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丁晓强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周策纵等:《五四与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9年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化思潮》,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英]诺曼·丹尼尔:《文化屏障》,王奋宇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日]大隈重信:《东西方文明之调和》,卞立强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95》,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
    [德]尼采:《看哪这人:尼采自述》,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兵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美]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钱岗南,傅志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