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席勒在中国:1840-200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席勒在中国的译介过程及其影响,选取的时间范围从晚清时期,即席勒进入中国起,直至现今(1840-2008)。早在晚清时期,席勒就被作为德国与歌德齐名的文学家被介绍到中国。在我国译界、学界近百年的努力之下,席勒大部分重要的作品得到了译介,其美学思想也逐渐为国人所熟悉,席勒研究的工作也卓有成效。鉴于长期以来我国学界缺乏对席勒译介工作及其成果的整体认识,本文将对1840-2008年间的相关史实进行系统发掘和仔细整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席勒译介包括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勾勒不同时期国人所解读的席勒形象,以期向读者呈上一部客观、详实的席勒在中国的译介史。
     本文主体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从译介史的角度,以席勒在中国译介的时间顺序为经线,对席勒译介的不同形式(翻译、评述和研究)为纬线,对史料进行梳理。根据译介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受的影响及发展的情况,将席勒在中国的译介分为晚清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30年三个阶段进行论述,并在此章附记中介绍同期德国席勒研究状况,以便读者对我国与德国的席勒研究之间的异同和差距有个基本认识。第一章是按时间发展从纵向对席勒译介史做了梳理和总结,第二章则从席勒在文学、哲学和史学三个不同领域的创作为出发点,横向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国人眼中的以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等不同身份出现的席勒形象。鉴于席勒最重要的成就在文学领域,且其文学作品的译介历史最悠久、成果也最丰硕,在本章中花费的笔墨自然也最多。不仅从对席勒的综合评价、诗人和剧作家三方面予以阐述,还选取其代表作品作为例证,并介绍了曾在1980、1990年代的中国引起学界大讨论的“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来龙去脉。第三章的重点在于梳理席勒与中国的双向关系,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席勒作品中找到中国文化的印迹;另一方面席勒在中国的译介史长达百年,他对中国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笔者选取郭沫若、田汉和王国维三位作为例证,用以阐明席勒对中国文学界及思想界的影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章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据,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各家观点进行了概况和总结。最后一章,即第四章,以席勒美学重要著作《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五个不同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席勒作品汉译、特别是哲学作品翻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附录部分收录了中德文对照的汉译席勒作品目录(附录一)、1840-2008年中国的席勒译介资料目录(附录二)以及《欢乐颂》诗歌和歌词的中德文对照(附录三),是国内首份关于席勒译介的较为完整的文献资料。
In der vorliegenden Dissertation handelt es sich um dieübersetzungsgeschichte (im weiteren Sinne des Wortes) von Schillers Werken vom Anfang bis zur Gegenwart (1840-2008) sowie die begleitende Vermittlungsgeschichte von Schiller. Schon in der Sp?ten Qing-Dynastie wurde Schiller als einer der bedeutendsten Schriftsteller Deutschlands nach China vermittelt undübersetzt. Nach der beinahe 100-j?hrigen mühsamen Arbeit derübersetzer und Forscher von mehreren Generationen wurde ein gro?er Teil von Schillers Werken ins Chinesischeübersetzt, seine ?sthetische Gedanken wurden n?her gebracht, und die Schiller-Forschung hat bisher gro?e Erfolge erzielt. Leider fehlt es im wissenschaftlichen Bereich seit langem an einemüberblicküber dieübersetzungs- und Rezeptionsgeschichte von Schiller. Gerade aus diesem Grund versucht diese Arbeit, m?glichst viele Quellen im Zeitraum zwischen 1840 und 2008 herauszusuchen und systematisch zu bearbeiten, um eineübersetzungs- und Rezeptionsgeschichte zu schreiben, die Schiller-Forschung in China vorzustellen und die chinesischen Schiller-Bilder in verschiedenen Epochen zu charakterisieren.
     Die Arbeit l?sst sich in vier Kapiteln einschlie?lich Einleitung und Zusammenfassung gliedern. In Kapitel 1 werden die Daten und Fakten diachronisch nach den verschiedenen Vermittlungsarten (wie z.B.übersetzung, Forschungsarbeit usw.) bearbeitet. Im Zusammenhang mit den politischen und kulturellen Hintergründen wird dieübersetzungs- und Vermittlungsgeschichte in drei Phasen, n?mlich Sp?te Qing-Dynastie und Minguo-Zeit (1840-1948), Anfang des neuen Chinas (1949-1976) sowie 30 Jahre nach der Reform- und ?ffnungspolitik (1977-2008) erl?utert. Erg?nzend wird im Exkurs die Schiller-Rezeption sowie Schiller-Forschung in Deutschland im entsprechenden Zeitraum er?rtert, damit man ein vergleichendes Bild vor sich hat. In Kapitel 2 werden die unterschiedlichen Schiller-Bilder in den Augen der Chinesen, also Schiller als Schriftsteller, als ?sthetiker und als Historiker, dargestellt. Dem Schriftsteller-Bild von Schiller wird gr??ere Ausführlichkeit gewidmet, weil Schiller zuerst ein gro?er Schriftsteller, dann ?sthetiker und Historiker war. Ein weiterer Grund ist, dass Schiller ganz am Anfang auch nur als Schriftsteller nach China vermittelt wurde. Am Ende von Kapitel 2 wird die hei?e Debatteüber ?Shakespearisieren“und ?Schillern“vorgestellt. Kapitel 3 besch?ftigt sich mit den wechselseitigen Beziehungen zwischen Schiller und China. Auf der einen Seite hat die chinesische traditionelle Kultur Spuren in Schillers Werken hinterlassen, auf der anderen Seiteübt Schiller eine nachhaltige, nicht zu untersch?tzende Wirkung auf chinesische Literatur und ?sthetik aus. Das Vordere wird an genauen Quellen best?tigt, und das Hintere anhand der Beispiele von GUO Moruo, TIAN Han und WANG Guowei analysiert. Im letzten Kapitel, Kapitel 4, werden fünfübersetzungen von der wichtigen ?sthetischen Arbeit Schillers, ?über naive und sentimentale Dichtung“, behandelt. Dabei werden allgemeine Probleme beimübersetzen von philosophischen Werken er?rtert. Um die sp?tere Arbeit der Schiller-Forschung zu erleichtern, wird in Anhang I die ins Chinesischeübersetzten Werke von Schiller sowie ihre Entsprechungen auf Chinesisch von verschiedenenübersetzern in einer Tabelle dargestellt. Angeboten wird in Anhang II eine ausführliche Schiller-Bibliographie in China von 1840 bis 2008, die von der Verfasserin dieser Dissertation hergestellt wurde. In Anhang III werden Schillers Gedicht ?An die Freude“im Deutschen und Chinesischen sowie der von Beethoven bearbeitete gleichnamige Text im Deutschen und Chinesischen gegenübergestellt.
引文
1叶隽:《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第398页。
    2尚无汉译的是《阿尔巴公爵》(Herzog von Alba bei einem Frühstück auf dem Schlosse zu Rudolstadt. Im Jahr 1954)。
    3 Ingo Krauss: Schiller, China und das Theater. In Abteilung für deutsche Literatur an der Pekinger Reichsuniversit?t: Dem Andenken Schillers. Tientsin/Peiping: Peiyang Press, 1934. S. 27-28.
    4 Albert K?ster: Das Turandot-M?rchen. Von Gozzi zu Schiller. In Abteilung für deutsche Literatur an der Pekinger Reichsuniversit?t: Dem Andenken Schillers. Tientsin/Peiping: Peiyang Press, 1934. S. 28-29.
    5较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有下列几种。陈铨:《中德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商承祖:《葛德与释勒的咏事诗》,载《国立中央大学文艺丛刊》,1935年2卷1期。商承祖:《释勒的咏事诗》,载《文艺月刊》,1936年8卷5期。陈铨:《席勒麦森纳歌舞队与欧洲戏剧》,载《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7年第2期。商章孙:《释勒的叙事诗》,载《文艺月刊》,1941年11年5月号。李长之:《席勒的名剧〈维耳海耳姆?泰耳〉之艺术与思想的分析》,载《知识与生活》,1948年第34-35期。
    6冯至:《“建筑自由庙宇”的伟大诗人——纪念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载《人民日报》,1955年5月4日。
    7茅盾:《为了人类的和平、民主和进步事业——1955年5月5日在世界文化名人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载《新华月报》,1955第6期。
    8田汉:《席勒,民主与民族自由的战士——在首都纪念席勒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中国戏剧》,1959年第22期。
    9董问樵:《席勒》,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10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11叶隽:《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12毛崇杰:《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13张玉能:《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稿》,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李秋零:《论席勒的历史哲学》,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之后,作者将此文扩写为“席勒:历史与审美”一章,收入同年出版的专著。参见李秋零:《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5刘新利:《启蒙史学家》,载《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
    16韩世钟、王克澄:《席勒的作品在中国》,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17杨武能:《席勒名剧〈阴谋与爱情〉在中国》,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18周纯:《〈阴谋与爱情〉在中国》,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19袁志英:《〈威廉?退尔〉在中国》,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20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1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22 Yi Zhang: Rezeptionsgeschichte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 in China von den Anf?ngen bis zur Gegenwart. Bern: Peter Lang, 2007.
    23 Hong Zhu: Schiller in China. Frankfurt/Main: Peter Lang, 1994.
    24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收集港澳台地区的资料,因此,文中未讨论上述三地的相关文献。
    25参见袁荻涌:《19世纪我国对西方文学的翻译和介绍》,载《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2期。
    26此时的外国文学译介主要是西方文学(包括俄苏文学)的译介,只有少部分涉及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
    27参见袁荻涌:《19世纪我国对西方文学的翻译和介绍》,第82页。
    28第一首汉译诗总是会随着新史料的发掘而发生变化。2005年4月25日,周振鹤撰文《比钱说第一首还早的汉译英诗》,发表于《文汇报》,将第一首汉译英诗定格在1854年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十四行诗《哀失明》(On his blindness)上,其译者不可考;2009年3月18日,《文汇报》刊登方梦之《第一首汉译英诗在清初问世》一文,介绍了台湾学者李奭学根据新发掘史料得出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首汉译英诗应是长达276诗行的《圣梦歌》,为明末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在1637年所译述。
    29参见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第28-41页。
    30近年来,也有非主流的观点认为,后人美化了歌德、席勒之间的友谊。二人之间与其说是友谊,不如说是相互激励的竞争对手更为合适。参见约翰·雷曼:我们可怜的席勒,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1李凤苞(1834-1887),清末外交家。1878年担任驻德公使,不久后兼任驻奥、意、荷三国公使。著有《四裔编年表》、《使德日记》、《西国政闻汇编》等。
    32曾纪泽:《使西日记》(外一种),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5页。转引自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第139页。
    33张德彝(1847-1918),毕业于同文馆,曾任清光绪帝英文老师。一生中八次出国,在国外游历27年之久。每次出国他都写下详细日记,依次成辑《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四述奇》直至《八述奇》。他在首次出游欧洲十国时对戏剧文化产生极大兴趣,在《航海述奇》中详细记载了许多戏剧活动,是我国第一个介绍欧美戏剧的人。
    34参见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第139页。
    35参见韩世钟、王克澄:《席勒的作品在中国》,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36王国维:《教育家之希尔列尔》,载《教育世界》,1906,118号丙午第2期,第83页。
    37同上,第83-84页。
    38本文中,席勒诗歌的今译名采用钱春绮的译名;席勒戏剧及其他作品的今译名采用2005版《席勒文集》中的译名;文集中未收录的作品采用常见译名;尚无汉译的作品采用笔者的试译名。
    39应溥泉的《德诗汉译》为德汉对照本,后由世界书局于1939年重印。朱虹在其专著《席勒在中国》中提及“席勒的诗歌晚于戏剧进入中国”,第一首汉译席勒诗是“郭沫若、成仿吾译的《渔童曲》”(Hong Zhu,第5页),此论述有误。
    40一些学者在提及马君武此译文时,错认为是刊登上1911年的《新中华》上,以讹传讹,倒不见有人纠正了。
    41参见左迪等:《马克思、海德格尔、胡塞尔、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尼采、歌德、席勒、贝多芬:影响中国的十大德国人物》,载《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8月28日。清末民初时,译介最多的剧作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但奇怪的是,阿英并没有将莎翁的作品列入清末到“五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中。
    42参见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第28-47页,第89-96页,第314-316页。
    43为方便叙述起见,作品并非按照成文时间顺序,而是按照中文译文的先后顺序排列。下文同。
    44参见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第144页。
    45张君劢:《德国文学家雪雷之〈美育论〉——在上海美专自由讲座演讲》,载贾植芳、陈思和(主编):《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7-1937)·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582页。
    46卫茂平在其专著《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中提到,“李金发在《德国文学ABC》一书中,也曾译出几首席勒诗。一是《理想》,二是《大地之分给》,三为《十九世纪的开始》今译《新世纪的开始》),均为散文体。”(第144页)实际上,这三首诗均为黄似奇所译,有关席勒的章节也是黄似奇执笔所写。《德国文学ABC》一书是李金发和黄似奇选译的德国文学史,按年代区分作家。此书最初由李金发负责,后因个人原因,交由黄似奇编译。就篇幅而论,黄似奇翻译了十八世纪莱辛之后的作家简介及作品,其负责部分达四分之三强。不过每每提及该书(甚至包括图书馆的编目)似乎都只提李金发,以至于让人产生这样的误解。
    47项子和:《威廉·退尔》,开明书店,1936年,弁言第2页。
    48参见郑振铎:《介绍〈威廉·退尔〉》,载《文学周报》第234期,1926年7月18日。上演的这部影片很可能是1923年出品,由鲁道夫·瓦尔特-法因(Rudolf Walther-Fein)执导的影片《威廉·退尔》。
    49阿英对威廉·退尔的拼写不同于德语原文,加之马绍尔曾于1905年初版《威廉·退尔和他朋友们的故事》(Stories of William Tell and his friends),故笔者作此推测。马绍尔将席勒的剧本《威廉·退尔》改写成适合孩子们看的故事,他的意图也明白地写在了该书的序中:“这本书讲述的是几百年前一些勇敢的人们的故事。虽然他们所生活的国家远离我们,说的语言也和我们的不同,但他们与暴君斗争,就像我们和所有热爱和平和自己祖国的人们不得不做的那样。……不论是亚瑟王反抗撒克逊人,还是英王阿尔弗里德反抗丹麦人,不论华莱士和布鲁斯为苏格兰的自由而战,还是退尔和他的朋友们为瑞士的自由而战,他们都一样,我们爱这些为自由和祖国而战的人们。”(The Baldwin Project, http://www.mainlesson.com/display.php?author=marshall&book=tell&story=_front)
    50仲民:《读了马君武译的威廉退尔以后》,载《泰东月刊》,1卷5期,第23页。
    51据《释勒展览说明书》,除马君武以及下文将提到的刘绍苍和项子和之外,还有戈绍龙也曾译过《威廉·退尔》,时间甚至在项子和之前。在提及戈绍龙时,文中用了“释勒的中国知音”这样的字眼,想来他在当时的德语圈中应该是很有名的。遗憾的是,笔者并未找到相关材料。
    52参见大易:《读马译〈威廉·退尔〉剧》,载《中央日报》,1935年5月25日。
    53《讨暴虐者》一名很可能来源于《强盗》德语原著正文前的拉丁语“反对暴虐者”。关于此拉丁语口号,具体见本文第二章第三节中“剧作家席勒”的相关论述。
    54转引自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第142-143页。
    55参见茅盾(编):《汉译西洋文学名著》,上海亚细亚书局,1935,第98-102页。
    56卫茂平在《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中提及“1932年,上海安国栋发行叶善定编译的《奥里昂的女郎》”(第143页),“叶定善”写作“叶善定”,疑为笔误。
    
    
    57郭沫若:《译完了华伦斯太之后》,载郭沫若(译):《华伦斯太》,生活书店,1936,第216页。
    58同上,第219页。
    59除《阿尔巴公爵》外,其余均已有汉译。在2005年席勒逝世200周年之际,朱雁冰新译出除《受侮辱的罪犯》之外的另外三篇小说。
    60张君劢(1887~1969):原名张嘉森,中国民主社会党第一届主席。1906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0年毕业回国,由清政府授予翰林院庶吉士。1913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1915年底回国。先后任浙江交涉署长、《时事新报》总编辑。曾执教于德国耶拿大学、燕京大学,1940年在云南创办民族文化学院,任院长。
    61张君劢:《德国文学家雪雷之〈美育论〉》,载贾植芳、陈思和(主编):《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7-193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575页。
    62同上。
    63参见张君劢:《德国文学家雪雷之〈美育论〉》,载贾植芳、陈思和(主编):《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7-193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4童锡祥:《德意志大诗家许雷传略》,载《清华学报》,1917年2卷6期,第105-106页。
    
    65将在本章第三节中具体介绍。
    66陈铨:《席勒麦森纳歌舞队与欧洲戏剧》,载《清华大学学报》,1937年第2期,第377-378页。
    67《文学评论》一书选译自梅林著《世界文学与无产阶级》。此书将梅林于1890至1893年间发表于《新时代》周刊上的散篇文艺评论结集成书,主要是作家和作品评论,少有关于艺术的一般阐释。但译者依照的并非德语原著,而是川口浩的日译本(据称日译本极大参考了俄译本)。
    68 Vgl. Georg Ruppelt: Schiller im nationalsozialistischen Deutschland. Der Versuch einer Gleichschaltung. Stuttgart: Metzler, 1979.
    69参见中德学会:《释勒展览说明书》,中德学会,1934,第3-5页。
    70即项子和译《黎库克及梭伦之立法》,载北大德文组:《释勒纪念特刊》,北洋书局,1934年。
    71这三篇论文均刊登在北大德文组编的《释勒纪念特刊》上,但题目有所改变,分别是杨丙辰作《释勒与葛德》,李述礼编译《哲学家的释勒》和严星甫作《一个十八世纪的名史家》。
    72《中德学志》2卷1-3期(1940年4月至10月)刊登张德润译《释勒与歌德通信选集》,首次译出席勒歌德的书信共计115封。
    73虽然早在1934年,中德学会就预告了洪堡的这篇论述席勒思想发展的文章,但直到10年后,国人才得以拜读李长之译《论席勒及其精神进展之过程》,此文为1943年出版的李长之著《德国的古典精神》所收录。时隔一年,《文艺者》1944年第1期刊发杨丙辰根据洪堡此篇论文编译的《释勒底精神特质》。
    74相关德语报道的具体内容可参见Hong Zhu: Schiller in China. Frankfurt am Main u.a.: Lang, 1994. S. 26-31.
    75 Ingo Krauss: Schiller, China und das Theater. In: Abteilung für deutsche Literatur der Peikinger Reichsuniverstit?t: Andenken Schillers. Tientsin-Peiping: Peiyang Presse, 1934. S. 28.
    76具体篇目见附录二。
    77此段引文均来自张嘉谋:《释勒与中国》,载北大德文组(编):《释勒纪念特刊》,北洋书局,1934,第26页。
    78参见郑华汉:《〈威廉·退尔〉与〈民族万岁〉》,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偶见有人将此剧称为《国家万岁》。
    79两封信均为节译。
    80对于Ballade这个文学概念,商承祖摒弃了他在1930年代所使用的“咏事诗”,而采用“叙事诗”这个译名。
    81商章孙:《释勒的叙事诗》,载《文艺月刊》,1941年11年5月号,第36页。
    82同上。
    83笔者虽然找到此文,但因为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清,难以分辨具体内容。
    84杨白平将作者姓名拼写为L. Muhlbach,加之文中提及“这是一部‘Historical Romance’”,笔者推断此节译本译自英文L. Muhlbach: Goethe and Schiller. An Historical Romance. D. Appleton and Company, New York, 1872.有趣的是,书的封面却误将“Muhlbach”印为“Wuhlbach”。
    85李长之:《论席勒及其精神进展之过程》,载李长之:《德国的古典精神》,东方书社,1943。
    86这篇《德国大诗人席勒》竟然同九年前苗埒发表于《文艺电影》1935年第3期的《德国大诗人一百三十年祭》几乎一字不差。差别仅在于,后者只不过在文章一开始说明之所以撰写此文,原因在于“在三年前,我们大家都在纪念德国大诗人歌德。而今年[1935年],我们却要纪念和歌德同时的大诗人弗立得利?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同一篇文章分署两个名字,且时隔近十年之久,不知其中有何奥妙。时间久远,恐怕是难以考证了。
    87此文摘自成都越新书局出版的杨白平译《歌德与席勒》第一章,不知为何原作者的译名却有所不同。
    88关于这一时期我国文学翻译情况,查明建、谢天振在《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中第七章有详细论述,参见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第556-576页。
    89卞之琳等:《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载《文学评论》,1959年第5期,第45页。
    90世界和平理事会是根据1950年在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诀议成立的。总部设在第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机关刊物是《世界和平理事会公报》。从1952年起,世界和平理事会开始评定并颁布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其意义在于纪念他们的生卒年。
    91参见茅盾:《为了和平、民主和人类的进步事业——1955年5月5日在世界文化名人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载《新华月报》,1955年第5期,第171页。
    92《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纪念会将在北京举行》,载《中国戏剧》,1955年第5期,第47页。
    93参见春芳:《纪念席勒诞生二百周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赶排〈阴谋与爱情〉》,载《剧本》,1959年第11期。《首都文化艺术界千余人集会纪念席勒诞辰二百周年》,载《中国戏剧》,1959年第22期。杨武能:《席勒名剧〈阴谋与爱情〉在中国》,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94田汉:《席勒,民主与民族自由的战士——在首都纪念席勒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中国戏剧》,1959年第22期。
    95同上,第10页。
    96同上。
    97参见杨武能:《席勒名剧〈阴谋与爱情〉在中国》,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98《译文》由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前身)所办,创刊时间1953年7月。1959年起,刊名改为《世界文学》;1964年改由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文化大革命前,该刊物是我国唯一一本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的刊物。
    99参见宗白华:《席勒和歌德的三封通信》,载宗白华:《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第16页。
    100汉斯·玛耶(宗白华译):《席勒与民族》,载宗白华:《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第49页。
    101此丛刊原名《文艺理论译丛》,于1957年7月创刊。到1958年12月,共出六期,后因故未能续出。1961年6月再次出刊,更名为《古典文艺理论译丛》,主要刊登外国的美学及文艺理论的古典著作,包括各时代各流派的重要的理论家和作家有关基本原理以至创作技巧的专著(摘要)和论文。至1966年4月共出刊11册。
    102此段引文均引自尼·维尔蒙特:《席勒论》,载《译文》,1955年第2期,第46页。
    104彝父:《席勒和他的剧本——纪念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载《译文》,1955年第5期,第12页。
    105冯至:《“建筑自由庙宇”的伟大诗人——纪念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载冯至:《冯至全集》第7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第175页。
    107傅韦译:《席勒评传》,作家出版社,1955,第84页。
    108同上,第3页。
    109相关报道有春芳:《纪念席勒诞生二百周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赶排〈阴谋与爱情〉》,载《剧本》,1959年第
    11期。《首都文化艺术界千余人集会纪念席勒诞辰二百周年》,载《中国戏剧》,1959年第22期。
    110赫·荷佛:《纪念弗里德利希·席勒诞生二百周年——席勒和德国》,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59年3卷6期,第380页。
    112田汉:《席勒,民主与民族自由的战士——在首都纪念席勒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中国戏剧》,1959年第22期,第9页。
    113参见李健吾:《现实与理想——看〈阴谋与爱情〉的演出》,载《光明日报》,1959年12月16日。
    114根据现有资料,在朱光潜之前,国内学界对席勒在美学方面的建树不够重视。虽然李述礼曾编译德国哲学家库诺·菲舍尔(Kuno Fischer)于1858年在耶拿大学的演讲稿《哲学家的释勒》,讲述了席勒“从文学而哲学,又从哲学复归文学的曲折过程”,但其介绍目的只是“供我们理解释勒文学作品的一种参考”。(李述礼,第17页)
    
    115朱光潜:《席勒的美学思想》,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1期,第1页。
    116转引自朱光潜:《席勒的美学思想》,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1期,第1页。
    117张威廉:《略谈席勒对中国的了解》,载《雨花》,1963年第1期,第47页。
    118参见张威廉:《略谈席勒对中国的了解》,载《雨花》,1963年第1期,第48页。
    119转引自张威廉:《〈威廉·退尔〉写作经过及剧情介绍》,载席勒(张威廉译):《威廉·退尔》,新文艺出版社,1955,第III页。
    120钱春绮:《席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8页。
    121张威廉:《唐·卡洛斯》,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3页。
    
    
    122参见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第765-813页。
    123该社在2000年将《卡夫卡全集》改为九卷本。
    124参见克地、张锡坤:《论“席勒式”的创作倾向》,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8年第1期。
    125参见谷启珍:《席勒剧作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方法的发展》,载《黑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1978年第4期。他在文章开篇便指出:“他们(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莎士比亚化’指的是形象思维的现实主义方法;而‘席勒式’,指的是非形象思维的非现实主义方法。有人根据这点认为,只要提到‘席勒式’,就是抽象思维。只是一种误解。”(第81页)。作者在这里的表述很不清晰。从正文的分析来看,作者的意图不在于否定“‘席勒式’是抽象思维”,而在于说明席勒的创作是发展的,从早年作品中多抽象、概念化的东西,到晚年剧作偏现实主义,有很大的转变。
    126谷启珍:《席勒剧作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方法的发展》,载《黑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1978年第4期,第81页。
    127参见严宝瑜:《席勒的〈欢乐颂〉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合唱乐章》,载《人民音乐》,1979年第8期。
    128 Vgl. Chen Shulin, Frank Wagner: Das erste Schiller-Kolloquium in Peking. In: Weimarer Beitr?ge 31(II). Berlin / Weimar: Aufbau-Verlag, 1985. S. 1912-1916.
    129参见《“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我院召开》,载《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第Z1期。郭久麟:《中、德学者集会讨论“席勒与中国”》,载《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5期。Hong, Zhu: Schiller in China. Frankfurt am Main u.a.: Lang, 1994. S. 113-114.
    130德国出版的各种席勒全集、选集中都没有把叙事诗和抒情诗区分开。虽然《阿尔卑斯山的猎人》从内容看很像叙事诗,但笔者未找到支持该说法的依据,故不把该诗列入席勒的叙事诗中。
    131黄似奇所译戏剧残篇《德姆特里阿斯》为节译,2005年才有该剧全译,译者张玉书。张富岁译的诗剧《艺术神的朝拜》刊发于1934年《释勒纪念特刊》上。
    132席勒最初将其研究美学的心得以书信的形式寄给丹麦奥古斯腾堡公爵。后因信件被火焚毁,席勒应公爵请求重新整理这27封书信,同时做了重大修改。1795年,席勒将这些书信发表在他创办的刊物《季节女神》上。
    133冯至、范大灿:《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2页。
    134张玉能:《席勒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371-372页。
    135具体篇目见附录二。
    136在董问樵著书时,中国读者已有幸阅读过这九部戏剧中的七部,只有《玛利亚·斯图亚特》和《墨西拿的新娘》尚缺汉译。
    137《强盗》和《墨西拿的新娘》这两部戏剧例外。董问樵将《强盗》和《水浒传》进行了比较,此后乔伟和余匡复也曾撰文比较中国和德国这两部都以“强盗”为主角的作品。参见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一书。在分析了合唱在《墨西拿的新娘》这一剧中的重要性后,董问樵联想到中国川剧的“帮腔”,但未做深入分析。
    138此文一年后刊登在《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上,后被收入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一书。
    139毛崇杰在文中特别区分了“人本主义”(Anthropologie)、“人道主义”(Humanismus)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术语,并说明选用“人本主义”的原因。(第18-20页)同样是评析席勒的美学,同年张玉能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席勒的人道主义美学体系》(《荆州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
    140参见毛崇杰:《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第1-13页。
    141参见张玉能:《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稿》,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142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序第3页。
    143席勒著有《赛伊斯的蒙着面纱的神像》一诗,说的是人们对待真理应有的态度。
    144据目前的资料来看,这是国人为席勒所创作的第三首诗歌。前两首分别是阿英作《William Tell——读Schiller的William Tell以后》(1927)和胡适作《上山》(1934)。
    145在中国文化对席勒的影响方面,国内研究者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德国学者,特别是阿尔贝特·克斯特的研究成果。Vgl. Albert K?ster: Schiller als Dramaturg. Beitr?ge zur deutschen Literaturgeschichte des achtzehnten Jahr- hunderts. Berlin: Wilhelm Herz, 1891. Günther Debon: Zwei Sprüche des Konfuzius. In Günther Debon: Schiller und der chinesische Geist. Frankfurt/Main: Haag + Herchen, 1983. S. 83-92.
    146参见张威廉:《略谈席勒对中国的了解》,载《雨花》,1963年第1期。张威廉:《席勒,他的为人和他对中国的了解——纪念席勒诞生225周年》,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147赵乾龙:《席勒和中国文学》,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第26页。
    148此文被收入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之前刊载于《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王京平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发表《黑格尔和席勒对小说体裁的早期看法》一文,以黑格尔和席勒对小说这种新兴文体的看法为代表,介绍小说初期在德国文坛的地位。文中并未涉及对席勒小说创作的评述,仅从席勒书信中有关歌德《威廉·迈斯特学习时代》的记录推断席勒对小说这种文体持完全肯定的态度。
    149朱雁冰:《论席勒的小说》,载《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第32页。
    150参见孙席珍:《席勒的悲剧和历史剧》,载孙席珍:《外国文学论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151参见陈瘦竹:《郭沫若的历史悲剧所受歌德与席勒的影响》,载《河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此文发表五年后,章俊弟撰文《歌德、席勒与郭沫若的历史剧》(《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论述三人在历史剧创作方面的异同,兼论歌德、席勒对郭沫若的影响。作者用欧洲悲剧的标准评判郭沫若的剧作,认为他笔下只有神话了的英雄,并不是具有人的弱点的悲剧人物。《吉首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刊登范劲的《论席勒对郭沫若历史剧的影响》,未超出陈瘦竹和王岳《席勒〈手套〉与郭沫若〈暴虎辞〉之比较研究》的研究结果。
    152参见王岳:《席勒〈手套〉与郭沫若〈暴虎辞〉之比较研究》,载《齐鲁学刊》,1986年第5期。
    153参见马焯荣:《田汉的戏剧艺术与席勒》,载《江汉论坛》,1983年第11期。
    154该图示为笔者依据附录二提供的资料进行统计后所作。
    155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席勒”一章结尾提出把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与马克思手稿进行比较,认为这对于美学史的研究者是一种深刻的教育。维塞尔在其专著《活的形象美学:席勒美学和近代哲学》(学林出版社,2000)中研究席勒的美学思想和马克思手稿的关系,但他自认为无法确认马克思是否熟悉《审美教育书简》。
    156参见毛崇杰:《马克思对席勒“美的规律”说的扬弃》,载《安徽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朱忆天在其《从审美王国到共产主义——试论青年马克思对席勒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第2、3期)也进行了类似的比较研究。
    157参见张德兴:《关于席勒论美》,载《学术月刊》,1985年第4期。
    158参见张玉能:《席勒诗歌的美学价值》,载《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4期。
    159张玉能在席勒哲学研究领域著述颇丰,到2008年为止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其研究成果值得关注。
    
    160参见叶伯泉:《庄子和席勒美学的比较》,载《学术交流》,1990年第5期。
    161参见史可扬:《殊途而同归——席勒和庄子美学之比较》,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162参见曾光光、路云辉:《王国维、席勒“游戏说”之辩析》,载《雁北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63席勒就职耶拿大学历史学教授时的演说,同时也是他所开设的《世界通史导论》系列讲座的第一次讲座。
    164参见李秋零:《论席勒的历史哲学》,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65参见刘新利:《启蒙史学家席勒》,载《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
    166席勒于1805年5月9日在魏玛辞世。
    167参见《中华美学学会通讯》,2005年第1期,http://philosophy.cass.cn/org/xhui/zhmxhui/txun22.htm。
    168一些论者提到严宝瑜在50年前曾翻译席勒长诗《欢乐颂》,只是笔者并没有找到相关文献。在我国,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时,终曲合唱部分《欢乐颂》的歌词通常选用歌曲翻译家邓映易五六十年代的译文,这一点严宝瑜在《席勒〈欢乐颂〉名垂千古》(《环球时报》,2005年5月9日)一文中已经做了证实。正如严宝瑜所指出的,邓译节选《欢乐颂》语言流畅,朗朗上口,特别适合演唱,但却与席勒原诗相差甚远。《欢乐颂》原诗、译诗以及中德文歌词见附录三。
    169参见杲文川:《首都各界隆重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http://www.cass.net.cn/file/2005052433646.html。
    170参见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2005年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http://sfl.ruc.edu.cn/xbsz_dyx.asp?id=39。
    171黄似奇在1929年曾节译过此残篇,译名为《德姆特里阿斯》。
    172叶隽:《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序第6页。
    173参见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74参见安国梁:《〈阴谋与爱情〉:宝剑与天平》,载《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安国梁总结说,席勒的独创性表现在四个方面:把破坏美满的动因由门第等级扩大到对权势的向往;阻挠、破坏的外在力量复杂化了,不再是具体的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集团;破坏有情人结合的方式也不再是君臣、父子之间的绝对权威,而是变成暴力和阴谋这样的政治行为;主人公不再一味地爱情至上,露伊斯是现实主义者,尽管她也有激情,但对现实的恐惧有时会更有力地动摇她追寻爱情的信心。(第48页)
    175参见叶隽:《“诗的语言”与“史的气概”——论〈强盗〉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载《德国研究》,2005年第2期。
    176参见叶隽:《“时代悲剧”与“初思自由”——〈强盗〉中反映出的个体与国家》,载《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77 Huang Keqin: Die Charakterisierung der Frauenfiguren Maria Stuart und Elisabeth in Schillers Trauerspiel ?Maria Stuart“. In Zhang Yushu u.a. (Hrsg.): Literaturstra?e. Würzburg: K?ngishausen & Neumann, 2005. S. 127-138.
    178参见王蓓蓓:《悲剧女王的悲剧〈玛丽亚·斯图亚特〉浅析》,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3期。
    179张玉书:《浅析席勒的历史悲剧〈唐·卡洛斯〉》。载《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134页。
    180参见张玉书:《浅析席勒的历史剧〈华伦斯坦〉三部曲》,载《国外文学》,2008年第3期。
    181参见陈壮鹰:《天堂的幻灭——解读席勒悲歌中的审美教育空想理论演变》,载《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作者另一篇用德语撰写的论文观点近似。Vgl. Chen Zhuangying: Klassizismus– utopisches Kunst- programm in Friedrich Schillers Elegien. In Zhang Yushu u.a. (Hrsg.): Literaturstra?e. Würzburg: K?ngishausen & Neumann, 2005. S. 139-148.
    182参见钱仁康:《写气图貌属采附声——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载《音乐艺术》,2005年第2期。
    183 2000至2008年间,张玉能发表的关于席勒美学的论文多达23篇,由于篇幅原因,不在此一一列举。
    184参见龚山平:《康德与席勒审美主义思想比较》,载《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庞飞:《试论席勒对康德崇高观的继承与超越》,载《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李欣人:《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康艳、修雪枫:《走在整合人性的路上——席勒的审美现代性思考(一)》,载《辽宁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修雪枫:《走在整合人性的路上——席勒的审美现代性思考(二)》,载《辽宁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黄健云:《席勒的美育思想及其价值》,载《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周宗伟:《游戏化生存——社会学视野下的席勒美学新解》,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85参见李欣人:《席勒美育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及其当代意义》,载《理论学刊》,2001年第1期。杨增菊:《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和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之比较》,载《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汪树东:《人的异化和自由——席勒和青年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比较》,载《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阎怀兰:《从席勒到马克思》,载《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5第4期。李云刚:《谈席勒美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相似点》,载《东岳论丛》,2007年第1期。杨家友:《自由的人如何实现——席勒与马克思的回答比较》,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86参见杨家友、李燕群:《孔子与席勒的美育思想比较》,载《船山学刊》,2005年第4期。张岳健:《席勒的冲突论与黑格尔的冲突论》,载《文艺报》,2007年6月7日。
    187参见陈增福:《席勒的审美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概念》,载《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赵立如:《游戏与审美——席勒美育思想的内涵、时代性和现实意义》,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88曾繁仁:《论席勒美育理论的划时代意义》,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190 Vgl. Eva Dambacher: Schillerbibliographie 2000-2007. In: Jahrbuch der Deutschen Schillergesellschaft. Bd. 45-52. Stuttgart: Kr?ner, 2001-2008.
    192 20世纪50年代,研究者注意到了一个之前不被重视的领域,即青年席勒在医学方面的活动,他的三本医学博士论文以及他与启蒙时期各种医学流派之间的联系成为研究对象。
    193笔者所依据的《席勒书目》中,有些文献同时被归入几个类别,有重复计数的情况,因此笔者的统计甚为粗略,但足以说明当时研究兴趣的分布情况。
    194 H. W. Singer: Einige englische Urteileüber die Dramen deutscher Klassiker. In: Studien zur Literaturgeschichte. Hamburg/Leipzig, 1893.
    195 C. Knortz:über den Einfluss und das Studium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in Amerika. Glarus/Leipzig, 1896.
    196《佛斯报》(?Vossische Zeitung“)1751年是柏林最古老的一份报纸,代表自由市民阶级的观点,于1934年被迫停刊。
    197 A. Groth: Schiller in Japan. In: Vossische Zeitung. 1905, Nr. 289.
    198 Siehe Helmut Koopmann: Schiller-Handbuch. Stuttgart: Alfred Kr?ner Verlag, 1998. S. 813.
    199 N?hreres siehe Günter Schmidt/Volker Wahl: Der Jenaer Schiller. Lebenswelt und Wirkungsgeschichte 1789-1959. Jena: quartus, 2005. Rainer Noltenius: Dichterfeiern in Deutschland. Rezeptionsgeschichte als Sozial- geschichte am Beispiel der Schiller- und Freiligrath-Feiern. München: Wilhelm Fink, 1984.
    200此处沿用国人的惯常提法“民族诗人”。事实上德语原文是Nationaldichter,是宽泛的诗人概念,指文学家。
    201 N?hreres siehe Georg Ruppelt: Schiller im nationalsozialistischen Deutschland. Der Versuch einer Gleichschaltung. Stuttgart: Metzler, 1979. Bernhard Zeller (Hrsg.): Klassiker in finsteren Zeiten 1933-1945. Marbach/Neckar: Deutsche Schillergesellschaft, 1983.
    202从笔者编写的席勒书目来看,至少在同时期的中国对席勒的作品并不是没有翻译的。不过,武尔皮乌斯对文献收集上的缺漏已做过说明。
    203 Herbert Cysarz: Schiller. Halle, 1934.
    204弗朗茨·梅林(Franz Mehring):梅林是德国工人阶级最受欢迎的工人运动史编著者和文学史家。做为出版人,他出版了席勒作品(1910年)和海涅作品(1911年)。他还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指出莱辛在批判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时的社会意义。
    205 Reinhard Buchwald: Schiller. 2 B?nde. Leipzig: Insel, 1937.
    206 Gerhard Storz: Das Drama Schillers. Frankfurt/Main: Societ?ts, 1938.
    207 Benno von Wiese: Schillers Dramen. Politik und Trag?die. Leipzig, 1938.
    208 N?hreres siehe Wolfgang Paulsen: Schiller 1955-1959. Ein Literaturbericht. In: Jahrbuch der deutschen Schillergesellschaft 6. 1962, S. 369-464. Helmut Koopmann: Schiller-Forschung 1970-1980. Ein Bericht. Marbach/Neckar: Deutsche Schillergesellschft, 1982. Helmut Koopmann: Schiller-Handbuch. Stuttgart: Alfred Kr?ner, 1998.
    209 Vgl. Günter Schmidt, Volker Wahl: Der Jenaer Schiller. Lebenswelt und Wirkungsgeschichte 1789-1959. Jena: quartus, 2005. S.173-192.
    210托马斯·曼(Thomas Mann):德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因其第一部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获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纳粹上台后,被迫流亡海外,1952年重返欧洲,定居瑞士。
    211托马斯·曼作完演讲后,该演讲稿以书的形式出版,书名为《解读席勒》(Versuchüber Schiller)。这是托马斯·曼的最后作品。
    212吕特利盟誓(Rütlischwur):瑞士的一个民间传说,后被席勒运用于《威廉·退尔》一剧中。
    213 Vgl. Günter Schmidt, Volker Wahl: Der Jenaer Schiller. Lebenswelt und Wirkungs- geschichte 1789-1959. Jena: quartus-Verlag, 2005. S.197-198.
    214 Vgl. Schillerbibliographie, In: Jahrbuch der Deutschen Schillergesellschaft 6, 10, 14, 18, 23, 27, 1962, 1966, 1970, 1974, 1979, 1983. Peter Wersig: Schiller-Bibliographie 1964-1974. Berlin/Weimar: Aufbau, 1977.
    215 Reinhard Buchwald: Schiller. Leben und Werk (4., neubearb. Aufl.; ungekürzte Ausg. in 1 Bd.). Wiesbaden: Insel, 1959.该书于1937年初版,分两册;1959年第4版将两册并为一册。
    216 Benno von Wiese: Friedrich Schiller. Stuttgart: Metzler, 1959.
    217 Gerhard Storz: Der Dichter Friedrich Schiller. Stuttgart: Klett, 1959.
    218 M. Dyck: Die Gedichte Schillers. Figuren der Dynamik des Bildes. Bern/München, 1967.
    219 W. Düsing: Kosmos und Natur in Schillers Lyrik. In: Jahrbuch der Deutschen Schillergesellschaft 13., 1969, S. 196-220.
    220 H. C. Seeba: Das wirkende Wort in Schillers Balladen. In: Jahrbuch der Deutschen Schillergesellschaft 14, 1970. S. 275-322.
    221 G. Storz: Gesichtspunkte für die Betrachtung von Schillers Lyrik. In: Jahrbuch der Deutschen Schillergesellschaft 12, 1968. S. 259-274.
    222论者多用“Kriminalroman”这个术语,以区别于通常的“Detektivroman”(侦探小说)。
    223 A. Haslinger: Friedrich Schiller und die Kriminalliteratur. In: Sprachkunst 2, 1971. S. 173-187.
    224 E. Marsch: Die Kriminalerz?hlung. Theorie, Geschichte, Analyse. München: Winkler, 1972. S. 105-121.
    225 E. M. Wilkinson: Zur Sprache und Struktur der ??sthetischen Briefe“. Betrachtungen beim Abschluss einer mühevoll verfertigtenübersetzung ins Englische. In: Akzent 6, 1959. S. 389-418.
    226 E. M. Wilkinson/L. A. Willoughby: Schillers ?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 Eine Einführung. München: Beck, 1977.该书原文用英文撰写,初版时间1967年。
    227 T. Schiederd: Schiller als Historiker. In: Historische Zeitschrift 190, 1960. S. 31-54. G. Mann: Schiller als Historiker. In: Jahrbuch der Deutschen Schillergesellschaft 4, 1960. S. 98-109.
    228 K.-H. Hahn: Schiller und die Geschichte. In: K. L. Gerghahn u.a. (Hrsg.): Friedrich Schiller. Zur Geschichtlichkeit seines Werkes. Kronberg/Ts.: Scriptor, 1975. S. 25-54.
    229罗氏公司是著名的跨国医药公司,创建于1896年,总部设于瑞士巴塞尔。
    230 Friedrich Schiller: Medizinische Schriften. Die Deutsche Hoffmann-LaRoche AG, 1959.
    231 Alexander Mette (Hrsg.): Friedrich Schillers medizinisch-philosophische Jugendarbeiten. Berlin: Volk und Gesundheit, 1959.
    232席勒的第一篇博士论文是《生理学哲学》(Philosophie der Physiologie);第三篇博士论文是《试论人的动物性和精神性的联系》(Versuchüber den Zusammenhang der tierischen Natur des Menschen mit seiner geistigen)。梅特没有关注的第二篇博士论文用拉丁文写成。
    233 Vgl. Matthias Luserke-Jaqui (Hrsg.): Schiller-Handbuch. Leben– Werk– Wirkung. Stuttgart/Weimar: Metzler, 2005. S. 561-581. Hans Feger: Zum neuen Realismus des Schillerjahrs 2005. In: Monatshefte 98(1), 2006. S. 435-452. Rüdiger Scholz: Der entpolitisierte Friedrich Schiller. Schiller im Schillerjahr 2005. In: Colloquia Germanica 38, 2005. S. 285-302. Terence J. Reed: ?Vom Fernen ins Nahe“– ein Rückblick auf Literatur zum Schiller-Jahr 2005. In: Goethejahrbuch, 2005. S. 279-285.
    234根据席勒书目,这里的影响史应理解为广义的概念,除了包括狭义的席勒在海外的影响和席勒对具体个人的影响之外,还包括对单个剧目上演的评价、席勒作品的非文字形式(比如朗诵、配乐、插图本等)、为中小学出版的读本、以席勒为主角的小说和影视作品等。
    235 Vgl. Schillerbibliographie. In: Jahrbuch der Deutschen Schillergesellschaft 27, 31, 35, 39, 43-72, 1983, 1987, 1991, 1995, 1999-2008.
    236 Hans-Dietrich Dahnke: Schiller, das dramatische Werk in Einzelinterpretationen. Leipzig: Reclam, 1982.
    237 E. Middell: Friedrich Schiller. Leben und Werk. Leipzig: Reclam, 1980.
    238 J. D. Simons: Friedrich Schiller. Boston: Twayne, 1981.
    239 T. J. Reed: Schiller. Oxford/New York, 1991.
    240 N. Oellers: Schiller. Stuttgart, 1989.
    241 V. Lange: Das klassische Zeitalter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740-1815. München, 1983.
    242 G. Schulz: Die deutsche Literatur zwischen Franz?sicher Revolution und Restauration, 1. Teil: Das Zeitalter der Franz?sicher Revolution. 1789-1806. München, 1983.
    243 Peter-AndréAlt: Schiller. Leben– Werk– Zeit. Eine Biographie. 2 B?nde, München, 2000 (2.Aufl. 2004).
    244 Rüdiger Safranski: Friedrich Schiller oder die Erfindung des Deutschen Idealismus. Biographie. München: Carl Hanser Verlag, 2004.
    245 Gero von Wilpert: Schiller-Chronik. Stuttgart: Kr?ner, 1958.
    246 Karin Wais: Die Schiller-Chronik. Frankfurt/Main: Insel, 2005.
    247 Günter Sa?e (Hrsg.): Schiller. Werkinterpretationen. Heidelberg: Winter, 2005.
    248 Klaus Manger (Hrsg.): Schiller im Gespr?ch der Wissenschaften. Heidelberg: Winter, 2005.
    249 N. Oellers (Hrsg.): Interpretationen. Gedichte von Friedrich Schiller. Stuttgart: Reclam, 1996.
    250 W. Riedel: Der Spaziergang. ?sthetik der Landschaft und Geschichtsphilosophie der Natur bei Schiller. Würzburg: K?nigshausen & Neumann, 1989.
    251 K. S. Guthke: Schillers Dramen. Idealismus und Skepsis. Thübingen/Basel: Francke, 1994.
    252即荷兰独立史。
    253严星甫:《一个十八世纪的名史家》,载北大德文组:《释勒纪念特刊》,北洋书局,1934,第24页。
    254此处应为B. G. Niebuhr的误写,生卒年份也有出入。尼布尔(Barthold Georg Niebuhr, 1776-1831):德国著名古代历史学家。他的突出贡献在于,使历史学摆脱了附属于哲学、文字学、法学的副科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代表作是《公元241年前的罗马史》(R?mische Geschichte bis 241 v. Chr.)。
    255严星甫:《一个十八世纪的名史家》,载北大德文组:《释勒纪念特刊》,北洋书局,1934,第24页。
    256同上。
    257参见刘新利:《启蒙史学家席勒》,载《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
    258参见李秋零:《论席勒的历史哲学》,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259译者未说明依据哪个版本翻译,以译注来看,参照英译本和日译本的可能性较大。
    260张玉能对两篇涉及悲剧的重要论文特意避而不译,原因在于“张玉书先生译的《论悲剧艺术》和《论悲剧产生快感的原因》,我觉得译得很完满,也未敢再译,又不敢收入本译文集中。”(《秀美与尊严》,第384页)
    261黄忏华:《美学略史》,商务印书馆,1924,第32-33页。
    262朱光潜:《席勒的美学思想》,载《北京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第2页。
    263同上,第14页。
    
    264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载蒋孔阳:《蒋孔阳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第175-176页。
    265同上,第216-218页。
    266同上,第219页。
    267李思孝:《西方古典美学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第425页。
    268同上。
    269同上,第430页。
    270关于术语的选择,毛崇杰在专著《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有详细解释。参见毛崇杰:《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第18-20页。
    271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37页。
    272参见关德懋:《席勒小传》,载关德懋(译):《奥里昂的女郎》,商务印书馆,1933。
    273张传普:《德国文学史大纲》,中华书局,1944,第61-62页。
    274原德语书名为Geschichte des Abfalls der vereinigten Niederlande von der spanischen Regierung。其中Abfall一词也作“衰弱”解,而张威廉当年大约未知此书内容,故有此误译。
    275张传普:《德国文学史大纲》,中华书局,1944,第64页。
    276参见郑振铎:《文学大纲》,载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11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第387-392页。
    277李金发、黄似奇:《德语文学ABC》,ABC丛书社,1929,第1页。
    278同上,第55页。
    
    279应为作者笔误或排版时的错误,余祥森在此书其余部分使用“席勒尔”这一译名。
    280余祥森:《德意志文学》,商务印书馆,1930,第51页。
    281余祥森:《德意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3,第50页。
    282余祥森:《德意志文学》,商务印书馆,1930,第37-38页。
    283余祥森:《德意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3,第51-52页。
    284黄嘉德:《席勒的创作道路——纪念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载《文史哲》,1955年第5期,第5页。
    285张嘉谋:《席勒的生平和作品——纪念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载《人民文学》,1955年第5期,第118、121页。
    286冯至:《“建筑自由庙宇”的伟大诗人——纪念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载《人民日报》,1955年5月4日,第175、177页。
    287贺敬之:《纪念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载贺敬之:《贺敬之文艺论集》,红旗出版社,1986,第33页。
    288杨文震、李长之:《强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扉页。
    289田汉:《席勒,民主与民族自由的战士——在首都纪念席勒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中国戏剧》,1959年第22期,第10页。
    290张威廉(主编):《德语文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第94页。
    291参见余匡复(编著):《德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第148-161、216-232页。
    292这九首诗分别是《阿玛莉亚》、《布鲁图斯和恺撒》、《斗争》、《见面》、《来自地狱中的一群》、《诗人的告别》、《世界之大》、《斯宾诺莎》和《致春天》。
    293孙席珍在《席勒的诗歌》一文中,错将《大钟诗》视为叙事诗。
    294席勒原诗、译诗以及贝多芬的歌曲原词以及中文歌词参见附录三。
    295余祥森:《德意志文学》,商务印书馆,1930,第38页。
    296钱春绮:《席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4页。
    297同上,第4-5页。参见汉斯·玛耶(宗白华译):《席勒与民族》,载宗白华:《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第54页。
    298缪灵珠译、维尔蒙特著《席勒论》中写到:“一七九八年,在席勒的创作生涯中是特别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席勒与歌德竞赛,创作了他的举世知名的歌谣体诗……”(第77页),此处应为“一七九七年”,不知是著者还是译者的错误。
    299王以铸将《阿尔卑斯山的猎人》视为叙事诗,钱春绮同样将此诗归入叙事诗中。
    300王以铸:《歌德席勒叙事谣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1页。
    301商承祖译出的叙事诗都是写于1797、1798年的杰作,而未译出的三首叙事诗分别是《赫洛和勒安德洛斯》、《卡珊德拉》和《哈布斯堡伯爵》。
    302商承祖:《释勒的咏事诗》,载《文艺月刊》,1936年8年5月号,第30页。
    303同上。
    304商承祖:《葛德与释勒的咏事诗》,载《国立中央大学文艺丛刊》,1935年2卷1期,第164、166页。
    305同上,第170页。
    306同上,第174页。
    
    307王以铸:《歌德席勒叙事谣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10页。
    308据现有资料,关德懋在其书序《席勒小传》中首次将歌德比作李白,席勒比作杜甫。
    309王以铸:《歌德席勒叙事谣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10-11页。
    310笔者搜索到的连环画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江云绘图。杨武能提及一本由江浚、谭晓春绘,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阴谋与爱情》。
    311转引自彝父:《席勒和他的剧本——纪念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载《译文》,1955年第5期,第10页。
    312 Vgl. Ferdinand Fiedmont: Aktuelles Theater mit Schiller. Frankfurt/Main: Peter Lang, 2005. S. 11.
    313杨文震、李长之:《强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封二。
    314参见李健吾(改编):《山河怨》,载《文艺复兴》,1946年2卷4、5期。
    315 Daniel Christian Schubart: Zur Geschichte des menschlichen Herzens. In: Schw?bisches Magazin von gelehrten Sachen. Stuttgart, 1775. S.30-37.
    316张玉书(编):《席勒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5-16页。
    317顾仲彝(1903-1965):中国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创办了上海戏剧实验学校(今上海戏剧学院)。一生翻译、改编、创作了近50个剧本,著有《编剧理论和技巧》。
    318徐北文:济南话剧史实闻见记。http://www.jnzx.gov.cn:8080/Html/60802006515170522-3.Html。
    319李健吾:《现实与理想——看〈阴谋与爱情〉的演出》。载《光明日报》,1959年12月16日。
    320同上。
    321参见杨武能:《席勒名剧〈阴谋与爱情〉在中国》,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第42页。
    
    322同上。
    323 Paul Friedlander(傅韦译):《席勒评传》,作家出版社,1955,第30-32页。
    324张玉书(编):《席勒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1页。
    325杨武能:《席勒名剧〈阴谋与爱情〉在中国》,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第45页。
    326马君武(译):《威廉退尔》,中华书局,1941,序言1-2页。
    327项子和(译):《威廉退尔》,开明书店,1936,弁言1-3页。
    328郑振铎:《文学大纲》,载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11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第389页。
    329冯至:《德国文学简史》,载冯至:《冯至全集》第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第323页。
    330参见张威廉(译):《威廉·退尔》,新文艺出版社,1955,第IV-V页。钱春绮(译):《威廉·退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第2页。张玉书(编):《席勒文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9-10页。
    331田汉:《席勒,民主与民族自由的战士——在首都纪念席勒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中国戏剧》,1959年第22期,第9页。
    332冯至:《德国文学简史》,载冯至:《冯至全集》第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第323页。
    333参见郑华汉:《〈威廉·退尔〉与〈民族万岁〉》,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袁志英:《〈威廉·退尔〉在中国》,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334马克思:《马克思致斐·拉萨尔》(1959年4月19日),载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41页。原文为:Du h?ttest dann von selbst mehr Shakespearisieren müssen, w?hrend ich Dir das Schillern, das Verwandeln von Individuen in blo?e Sprachr?hren des Zeitgeistes, als bedeutendsten Fehler anrechne.
    335恩格斯:《恩格斯致斐·拉萨尔》(1959年5月18日),载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45页。原文为:Was nun den historischen Inhalt angeht,…Für meine Ansicht vom Drama, die darauf besteht,über dem Ideellen das Realistische,über Schiller den Shakespeare nicht zu vergessen, h?tte die Hereinziebung der damaligen so wunderbar bunten plebejischen Gesellschaftssph?re aber noch einen ganz andern Stoff zur Belebung des Dramas, einen unbezahlbaren Hintergrund für die vorn auf der Bühne spielende nationale Adelsbewegung abgegeben, diese eben erst selbst ins rechte Licht gesetzt.
    336参见附录二中相关文献。
    337参见李伟民:《“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批评演进在中国》,载《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338参见毛崇杰:《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第204-217页。叶隽:《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第375-398页。
    339参见李伟民:《“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批评演进在中国》,载《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340参见克地、张锡坤:《论“席勒式”的创作倾向》,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8年第4期。石文年:《略谈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问题》,载《厦门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朱维之:《谈席勒式》,载《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3期。
    341叶隽:《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第398页。
    342德国学者在这方面取的研究成果显著,其中特别突出的是阿尔贝特·克斯特(Albert K?ster)和德博(Günther Debon)。克斯特关于《图兰朵》一剧和中国关系的研究收在1891年出版《编剧席勒》(Schiller als Dramaturg)一书中。德博于1983年出版《席勒和中国精神》(Schiller und der chinesische Geist)一书,收六篇论文,分别是《席勒的自然观和中国的山水诗》、《中国文学理论中的素朴和感伤》、《席勒和英中花园》、《席勒的〈散步〉和苏东坡的《赤壁怀古》》、《孔夫子的箴言》、《人生就是一场迷惘》;1984年,他出版了在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成果《蛇线之美》(Die Sch?nheit der Schlangenlinie)。
    343参见张君劢:《德国文学家雪雷之〈美育论〉——在上海美专自由讲座演讲》,载贾植芳、陈思和(主编):《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7-1937)·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叶伯泉:《庄子和席勒美学的比较》,载《学术交流》,1990年第5期。杨家友、李燕群:《孔子与席勒的美育思想比较》,载《船山学刊》,2005年第4期。方红梅:《关于完整人与趣味人的构想——席勒与梁启超美育思想之比较》,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44 Vgl. Ingo Krauss: Schiller, China und das Theater. In Abteilung für deutsche Literatur an der Pekinger Reichs- universit?t: Dem Andenken Schillers. Tientsin/Peiping: Peiyang Press, 1934. S. 27-28.
    345参见德博:《席勒的自然观和中国的山水诗》,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346参见乔伟:《〈水浒传〉和〈强盗〉之间的异同——一个文化比较的尝试》,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第142-152页。余匡复:《〈强盗〉中的强盗和〈水浒〉中的强盗》,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347参见吕龙沛:《席勒的桃源与陶渊明的桃源——论席勒的哲理抒情诗〈漫步〉》。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348参见韦映:《浅谈席勒的美育观》,载《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第9期。
    349张君劢:《德国文学家雪雷之〈美育论〉——在上海美专自由讲座演讲》,载贾植芳、陈思和(主编):《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7-1937)·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578页。
    350同上,第579页。
    
    351同上,第580页。
    352同上。
    353参见杨家友、李燕群:《孔子与席勒的美育思想比较》,载《船山学刊》,2005年第4期。
    354参见叶伯泉:《庄子和席勒美学的比较》,载《学术交流》,1990年第5期。
    355张天麟(译):《孔子之言》,载北大德文组:《释勒纪念特刊》,北洋书局,1934年,第18页。
    356张威廉:《略谈席勒对中国的了解》,载《雨花》,1963年第1期,第47、48页。
    357赵乾龙:《席勒和中国文学》,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第25-26页。
    358同上,第26页。
    359卫茂平书中误作1795年3月5日。
    360参见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第141-148页。
    361参见德国国家版《席勒文集》第14卷,第298页。张玉书在《席勒文集》第4卷中的前言中指出,“哥齐的原作和席勒的改编本在结构与内容方面均有差异”,此论述不够严谨。若没有差异,就不是改编,而是翻译了。另有论者认为改动很大,但根据所提供的寥寥论据,显然还是席勒自己的对剧本的评判更符合实际情况。
    362最新的研究应是谭渊于2007年在德国哥廷根出版的博士论文《德国文学中的中国人》(Der Chinese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书中有一章写席勒《图兰朵》,克斯特的专著依旧是其最重要的研究基础,但切入点与之前的研究有所不同。他的观点是,席勒的改编比戈齐的原著更加精确地展现了中国世界;同时,席勒把一个中国公主的形象提升到一个争取平等和女权的普遍形象。笔者以为,这个推论值得商榷。从席勒《图兰朵》一剧并不浓重的中国色彩来看,笔者更倾向于顾彬的看法,即图兰朵的形象实际上仍然是一种欧洲化;舞台上的东方不仅是对东方的虚构,而且被做为映衬欧洲文化的背景。
    363张威廉:《略谈席勒对中国的了解》,载《雨花》,1963年第1期,第48页。
    364同上。
    365同上。
    366同上。
    367赵乾龙:《席勒和中国文学》,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第24页。
    368参见顾彬:《死亡的旅程——关于席勒《杜兰朵——中国公主》一剧中的假想地理概念》。载杨武能(编):《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页。
    369参见德国国家版《席勒文集》第14卷,第297-298页。
    370赵乾龙笔下的“原著”指的是波斯故事集《天方日谭》(《一千零一日》)中的《杜兰朵的三个谜》。
    371 Du Hald: Beschreibung des Chinesischen Reichs und der gro?en Tartarey. Rostock, 1756.
    372 Vgl. Albert K?ster: Schiller als Dramaturg. Beitr?ge zur deutschen Literaturgeschichte des achtzehnten Jahr- hunderts. Berlin: Wilhelm Herz, 1891. S. 174-209.
    373 Vgl. Yuan Tan: Der Chinese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chinesischer Figuren in den Werken von Schiller, D?blin und Brecht. G?ttingen: Cuvillier, 2007. S. 58-59.
    374 George Macartney: An Embassy to China: Lord Macartney’s Journal, 1793-1794. London / New York, 2000. S. 135.
    375 Ebenda, S. 135-136.
    376应该是指现广东省东莞市的观音山。后梁王在观音山顶建有一座观音古寺,取名“观音禅寺”,在明末清初时,香火达到鼎盛,后因历经战乱,寺庙坍塌。现在观音山建成国家森林公园,重建禅寺。
    377 Ebenda, S. 197.
    378 Macartney不知道佛教和喇嘛教(藏传佛教)之间的渊源,固有此错误判断。之前对佛像以及骑兽的描述也有偏差。但这些与本节要讨论的“Fo-hi”的含义并无重大关系。
    379 George Macartney: An Embassy to China: Lord Macartney’s Journal, 1793-1794. London / New York, 2000. S. 233.
    380 Ebenda, Note 7, S. 357.
    381 Vgl. Albert K?ster: Schiller als Dramaturg. Beitr?ge zur deutschen Literaturgeschichte des achtzehnten Jahr- hunderts. Berlin: Wilhelm Herz, 1891. S. 200.
    382参见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第151-152页。
    383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并非始于1940年代。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中,就收入三部历史题材的诗剧《湘累》、《棠棣之花》和《孤竹君之二子》。到了1920年代中期,他写出《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三部独幕剧,后来结集出版时,合称《三个判逆的女性》。这是郭沫若早期的历史剧作品,但影响不大。历史剧《棠棣之花》是在1920年代创作的诗剧《棠棣之花》和历史剧《聂嫈》的基础上写成的。
    384参见陈瘦竹:《郭沫若的历史悲剧所受歌德与席勒的影响》,载《河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第42页。
    385范劲:《论席勒对郭沫若历史剧的影响》,载《吉首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66页。
    386参见陈瘦竹:《郭沫若的历史悲剧所受歌德与席勒的影响》,载《河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第44-47页。另见范劲:《论席勒对郭沫若历史剧的影响》,载《吉首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章俊弟:《歌德、席勒与郭沫若的历史剧》,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387转引自陈瘦竹:《郭沫若的历史悲剧所受歌德与席勒的影响》,载《河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第47页。
    388这里的“悲剧”与上文郭沫若的“历史剧”所指相同,即依据历史题材的戏剧创作。
    389参见陈瘦竹:《郭沫若的历史悲剧所受歌德与席勒的影响》,载《河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第47-48页。章俊弟:《歌德、席勒与郭沫若的历史剧》,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第90-91页。
    390参见陈瘦竹:《郭沫若的历史悲剧所受歌德与席勒的影响》,载《河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第48-57页。范劲:《论席勒对郭沫若历史剧的影响》,载《吉首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67页。
    391转引自秦川:《中国的歌德与席勒——田汉与郭沫若半世纪的交往(上)》,载《郭沫若学刊》,1997年第4期,第78页。
    392同上,第81页。
    393转引自马焯荣:《田汉的戏剧艺术与席勒》,载《江汉论坛》,1983年第11期,第27页。
    394参见马焯荣:《田汉的戏剧艺术与席勒》,载《江汉论坛》,1983年第11期。马焯荣:《论田汉的爱国主义创作》,载马焯荣:《田汉剧作浅探》,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本段引文均转引自马焯荣:《田汉的戏剧艺术与席勒》,载《江汉论坛》,1983年第11期,第27-28页。
    395参见马焯荣:《田汉的戏剧艺术与席勒》,载《江汉论坛》,1983年第11期,第29-30页。
    396同上,第31页。
    397参见马焯荣:《田汉的戏剧艺术与席勒》,载《江汉论坛》,1983年第11期。马焯荣:《论田汉的爱国主义创作》,载马焯荣:《田汉剧作浅探》。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398转引自肖鹰:《被误解的王国维“境界”说——论〈人间词话〉的思想根源》,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第53页。
    399罗钢:《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断——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探源》。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2期,第155页。
    400同上,第161页。
    401肖鹰:《被误解的王国维“境界”说——论〈人间词话〉的思想根源》,载《文艺研究》, 2007年第11期,第53页。
    402肖鹰:《“有我”与“无我”:自然与理想的结合方式——论王国维“境界”说的诗境构成原理》,载《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70页。
    403倪梁康:《关于海德格尔哲学翻译的几个问题之我思》,http://www.cnphenomenology.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355。陈嘉映:《哲学概念翻译中的几个问题》,http://philo.ruc.edu.cn/pol04/Article/western/w_germany/200407/798.html。
    404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商务印书馆,1982,序第10页。
    405参见苏德超:《哲学翻译的新探索》,原载《武汉大学报》,2004年4月9日。http://sunguodong.fyfz.cn/blog/sunguodong/index.aspx?blogid=442027。
    406参见张佳珏:《〈人的审美教育书简〉导读》,载张玉书(编):《席勒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08-317页。
    407德语原文为?Beschluss der Abhandlungüber naive und sentimentalische Dichter, nebst einigen Bemerkungen einen charakteris- tischen Unterschied unter den Menschen betreffend“.
    408 Schiller: Kleinere prosaische Schriften von Schiller. Zweiter Teil. Leipzig, 1800. S. 3 -216.
    409参见国家版《席勒文集》第21卷,第278-286页。
    410 Friedrich Schiller: Essays, aesth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London: G. Bell and sons, 1910.此书即曹葆华参考的另一英译本。
    411 Friedrich Schiller: Schillers Werke in fünf B?nden, Band 1, Gedichte und Prosaschriften. 15. Auflage. Berlin&Weimar: Aufbau-Verlag, 1978.
    412序号是笔者为便于分析所加注。下同。
    413 Schiller: Schillers Werke (Nationalausgabe), Band 20. Weimar, 1962. S. 436.
    414张佳珏(译):《论天真的诗和感伤的诗》,载张玉书(编):《席勒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02页。
    415张玉能(译):《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载张玉能:《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第284页。
    416更确切的说,是对künstlich和Witz这两个词的理解有差异,但这不并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话题。
    417参见苏德超:《哲学翻译的新探索》,原载《武汉大学报》,2004年4月9日。http://sunguodong.fyfz.cn/blog/sunguodong/index.aspx?blogid=442027。
    418 Schiller: Schillers Werke (Nationalausgabe), Band 20. Weimar, 1962. S. 440-441.
    419 Schiller: On Naive and Sentimental Poetry. http://www.schillerinstitute.org/transl/Schiller_essays/naive_sentimental-1.html.
    420为突出两段译文的异同,笔者特别将两者的不同之处做了标识。粗体表示同样句式中的不同用词,阴影表示增加的词或不同的句式。
    421此处为张玉能漏译。
    422曹葆华(译):《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载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21页。
    423张玉能(译):《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载张玉能:《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第288-289页。
    424张佳珏(译):《论天真的诗和感伤的诗》,载张玉书(编):《席勒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05-106页。
    425 Duden. Deutsches Universalw?rterbuch. Mannheim: Dudenverlag, 1989. S. 1060.
    426黄忏华:《美学略史》,商务印书馆,1924,第33页。
    427 Friedrich Schiller: Schillers Werke (Nationalausgabe), Band 20. Weimar, 1962. S. 436-437.
    428曹葆华(译):《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载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17-118页。
    429蒋孔阳(译):《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载武蠡甫(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第489-490页。
    430张玉能(译):《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载张玉能:《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第284-285页。
    431张佳珏(译):《论天真的诗和感伤的诗》,载张玉书(编):《席勒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01-103页。
    432 Duden. Deutsches Universalw?rterbuch. Mannheim: Dudenverlag, 1989. S. 1008.
    433 Georg F. Benecke u.a.[Hrsg.]: Mittelhochdeutsches W?rterbuch. Stuttgart: S. Hirzel 1990. http://gaer27.uni-trier.de/MWV-online/WBInfos.html.
    [1] Chen, Shulin/Wagner, Frank: Das erste Schiller-Kolloquium in Peking[J]. In: Weimarer Beitr?ge 31(II). 1985, 1912-1916.
    [2] Dambacher, Eva: Schillerbibliographie 2000-2007[J]. In: Jahrbuch der Deutschen Schillergesellschaft. Bd. 45-52. Stuttgart: Kr?ner, 2001-2008.
    [3] Feger, Hans: Zum neuen Realismus des Schillerjahres 2005[J]. In: Monatshefte für deutschsprachige Literatur und Kultur. 98. Jg., 2006, Heft 3, 435-452.
    [4] Fiedmont, Ferdinand: Aktuelles Theater mit Schiller[M]. Frankfurt/Main: Peter Lang, 2005.
    [5] Koopmann, Helmut: Schiller-Forschung. 1970-1980. Ein Bericht[M]. Marbach/Neckar: Deutsche Schillergesellschaft e.V., 1982.
    [6] Koopmann, Helmut (Hrsg.): Schiller-Handbuch[Z]. Stuttgart: Alfred Kr?ner, 1998.
    [7] K?ster, Albert: Schiller als Dramaturg. Beitr?ge zur deutschen Literaturgeschichte des achtzehnten Jahrhunderts[M]. Berlin: Wilhelm Herz, 1891.
    [8] Krauss, Ingo: Schiller, China und das Theater[J]. In Abteilung für deutsche Literatur an der Pekinger Reichsuniversit?t: Dem Andenken Schillers. Tientsin/Peiping: Peiyang Press, 1934. 27-28.
    [9] Luserke-Jaqui, Matthias (Hrsg.): Schiller-Handbuch. Leben– Werk– Wirkung[Z]. Stuttgart/Weimar: J. R. Metzler, 2005.
    [10] Macartney, George: An Embassy to China: Lord Macartney’s Journal, 1793-1794[M]. London/New York, 2000.
    [11] Noltenius, Rainer: Dichterfeiern in Deutschland. Rezeptionsgeschichte als Sozial- geschichte am Beispiel der Schiller- und Freiligrath-Feiern[M]. München: Wilhelm Fink, 1984.
    [12] Paulsen, Wolfgang: Schiller 1955-1959. Ein Literaturbericht[J]. In: Jahrbuch der deutschen Schillergesellschaft. Heft 6, 1962, 369-464.
    [13] Reed, Terence J.: ?Vom Fernen ins Nahe“– ein Rückblick auf Literatur zum Schiller-Jahr 2005[J]. In: Goethejahrbuch. 2005, 279-285.
    [14] Ruppelt, Georg: Schiller im nationalsozialistischen Deutschland. Der Versuch einer Gleichschaltung[M]. Stuttgart: Metzler, 1979.
    [15] Schiller, Friedrich: Schillers Werke. Nationalausgabe[M]. Weimar: B?hlau, 1940ff.
    [16] Schmidt, Günter/Wahl, Volker: Der Jenaer Schiller. Lebenswelt und Wirkungs-geschichte 1789-1959[M]. Jena: quartus-Verlag, 2005.
    [17] Scholz, Rüdiger: Der entpolitisierte Friedrich Schiller. Schiller im Schillerjahr 2005[J]. In: Colloquia Germanica. Internationale Zeitschrift für Germanistik. 38. Jg., 2005, Heft 3/4, 285-302.
    [18] Tan, Yuan: Der Chinese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chinesischer Figuren in den Werken von Schiller, D?blin und Brecht[M]. G?ttingen: Cuvillier, 2007.
    [19] Vulpius, Wolfgang: Schiller Bibliographie 1893-1958[M]. Weimar: Arion, 1959.
    [20] Wersig, Peter: Schiller-Bibliographie 1964-1974[M]. Berlin/Weimar: Aufbau, 1977.
    [21] Zeller, Bernhard (Hrsg.): Klassiker in finsteren Zeiten 1933-1945. Eine Ausstellung des Deutschen Literaturarchivs im Schiller-Nationalmuseum Marbach am Neckar[Z]. Marbach/Neckar: Deutsche Schillergesellschaft, 1983.
    [22] Zhu, Hong: Schiller in China[M]. Frankfurt am Main u.a.: Lang, 1994.
    [1]约翰·雷曼.我们可怜的席勒[M].刘海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2]安国梁.《阴谋与爱情》.宝剑与天平[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2): 47-52.
    [3]北大德文组.释勒纪念特刊[C].北洋书局, 1934.
    [4]卞之琳,等.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J].文学评论, 1959(5): 41-77.
    [5]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曹葆华,译.刘小枫.德语诗学文选[Z].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15-172.
    [6]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
    [7]陈瘦竹.郭沫若的历史悲剧所受歌德与席勒的影响[J].河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1): 42-57.
    [8]范劲.论席勒对郭沫若历史剧的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 1997(3): 66-70.
    [9]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蒋孔阳,译.武蠡甫.西方文论选[Z].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489-493.
    [10]李秋零.论席勒的历史哲学[J].人民大学学报, 1994(1): 19-25.
    [11]李伟民.“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批评演进在中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6): 91-97.
    [12]刘新利.启蒙史学家席勒[J].世界历史, 1995(5): 112-116.
    [13]罗钢.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断——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探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2): 141-172.
    [14]罗钢.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境界说”探源之三[J].文艺研究, 2006(3): 63-68.
    [15]马焯荣.田汉剧作浅探[C].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72.
    [17]毛崇杰.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18]秦川.中国的席勒与歌德——田汉与郭沫若半世纪交往(上)[J].郭沫若学刊, 1997(4): 77-82.
    [19]史可扬.殊途而同归——席勒和庄子美学之比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1993(3): 88-95.
    [20]王国维.教育家之希尔列尔[J].教育世界, 1906(118): 83-84.
    [21]韦映.浅谈席勒的美育观[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1(9): 84-86.
    [22]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3]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4]肖鹰.被误解的王国维“境界”说——论〈人间词话〉的思想根源[J].文艺研究, 2007(11): 45-55.
    [25]肖鹰.“有我”与“无我”:自然与理想的结合方式——论王国维“境界”说的诗境构成原理[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2): 61-70.
    [26]杨家友,李燕群.孔子与席勒的美育思想比较[J].船山学刊, 2005(4): 202-204.
    [27]杨武能.席勒与中国[C].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9.
    [28]叶伯泉.庄子和席勒美学的比较[J].学术交流, 1990(5): 110-116.
    [29]叶隽.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30]袁荻涌. 19世纪我国对西方文学的翻译和介绍[J].中国比较文学, 1997(2): 81-89.
    [31]曾光光,路云辉.王国维、席勒“游戏说”之辨析[J].雁北师院学报(文科版), 1998(3): 1-6.
    [32]张威廉.略谈席勒对中国的了解[J].雨花, 1963(1): 47-48.
    [33]章安祺.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Z].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34]席勒论天真的诗和感伤的诗.张佳珏,译.张玉书,席勒文集,第6卷[Z].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78-164.
    [35]张君劢.德国文学家雪雷之〈美育论〉——在上海美专自由讲座演讲[A].贾植芳、陈思和.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7-1937)[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73-583.
    [36]张玉能.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张玉能.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Z].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6: 262-349.
    [37]张玉书.浅析席勒的历史悲剧《唐·卡洛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2): 128-135.
    [38]中德学会.释勒展览说明书[Z].中德学会, 1934.
    [39]左迪,等.马克思、海德格尔、胡塞尔、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尼采、歌德、席勒、贝多芬:影响中国的十大德国人物[N].中国图书商报, 2007-8-28.
    [40]中华美学学会通讯, 2005(1) [EB/OL] . http://philosophy.cass.cn/org/xhui/zhmxhui/txun22.htm, 2009-03-18.
    [41]杲文川.首都各界隆重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EB/OL]. http://www.cass.net.cn/file/2005052433646.html, 2009-03-18.
    [42]苏德超.哲学翻译的新探索[EB/OL]. http://sunguodong.fyfz.cn/blog/sunguodong/index.aspx?blogid=442027, 2009-03-18.
    [43]徐北文.济南话剧史实闻见记[EB/OL]. http://www.jnzx.gov.cn:8080/Html/60802006515170522-3.Html, 2009-03-18.
    [44]严宝瑜.席勒〈欢乐颂〉名垂千古[EB/OL].环球时报, 2005-5-9. http://world.people.com.cn/GB/41217/3379602.html, 2009-03-18.
    [45]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2005年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EB/OL]. http://sfl.ruc.edu.cn/xbsz_dyx.asp?id=39, 2009-03-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