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声音记录下的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副题名:清末、民国时代上海唱片业兴衰的社会、政治及经济意义
  • 作者:葛涛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专门史
  • 学位年度:2008
  • 导师:熊月之
  • 学科代码:060105
  •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8-04-15
摘要
本论文分为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以及结语,共7部分。
     绪论首先阐述了之所以选择“清末、民国时代上海唱片业兴衰的社会、政治及经济意义”这一命题的经纬及动机;接着从学术理论以及学术史的角度对之进行了梳理,指出这一命题植根于上海史、中国近现代史的丰厚土壤,同时又借鉴了国外新文化史研究的理论及方法,本质上属于近现代上海城市社会史研究的范畴;最后对国内外学界的相关研究动态进行了回顾,指出国内学界对唱片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基本尚属空白的现状。
     第一章与第二章完整地回顾了自清末蜡筒式留声机传入上海、直至终中华民国之世,上海唱片业发展的历程。主要论述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引入留声机、唱片,以及成为民国时代中国唱片业中心的情况。
     第三章论述了唱片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叙述了唱片活跃于上海居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情形;其二则通过论述广播唱片的社会影响力,对唱片的社会意义进行分析。
     第四章的内容为清末、民国政治发展对唱片的影响与制约。主要从唱片在清末爱国运动中的表现、国民党上海市当局“虎头蛇尾”的唱片审查制度,以及日伪当局对唱片的严厉管制三方面入手予以论述。
     第五章以民国时代中国最大的唱片生产企业——上海百代公司为例,对唱片企业的生产、经营机制,以及开发不同唱片种类的缘由进行论述、探讨,从中寻找百代公司雄踞中国唱片业数十年的奥秘。
     结语部分总结了创作本论文的心得。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7 parts: introduction, Chapter 1, Chapter 2, Chapter 3, Chapter 4, Chapter 5, and conclusion.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purpose of choos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Gramophone Record Industry in Shanghai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its subject of discussion. It investigates into the selected top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theories and history, pointing out that while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new research methodologies of foreign cultural history, the author' s argument has its root in the history of Shanghai and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In essence, the present research falls to the category of social history researches in modern Shanghai. Finally, it reviews the research trends in the academic circl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eldom researches into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mophone records and the society.
     Chapter 1 and Chapter 2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gramophone record industry from late Qing dynasty when wax cylinder gramophone was introduced into Shanghai to the end of Republic of China. It mainly discusses how gramophones and gramophone records were introduced to Shanghai, and how Shanghai became the center of gramophone record industr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Chapter 3 probes into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mophone records and the society. On the one hand, gramophone records are very popular among residents in Shanghai;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cial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gramophone records is analyzed.
     Chapter 4 expounds the influence and restriction of politics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upon gramophone records. It mainly covers three aspects: the effects of gramophone records in the patriotic campaigns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unsound inspection system of Kuomingtang Shanghai authority; the strict control of Japanese authority.
     Chapter 5 makes a case study of Pathe—the largest gramophone producer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discusses the enterprises that produce gramophone records, their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why they develop different kinds of records, through which it attempts to find out how Baidai Company could be a tycoon of Chinese recor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or several decades.
     The conclusion is a summary of the author's gains and feelings in writing this dissertation.
引文
1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30页,熊月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同上。
    3 《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外国传六”,[清]张廷玉等撰,岳麓书社1996年版。
    4 同上。
    5 《上海宗教史》第625页,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第552页,[英]斯当东著,叶笃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7 同上第37页。
    8 同上第249至251页。
    9 《上海通史》第4卷“晚清经济”第225页,熊月之主编、陈正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 《上海近代经济史》第1卷第154页,丁日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 《盛世危言》“商战上”第293页,[清]郑观应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2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35-1-342,“戏剧讨论筹委会审查戏剧唱片规则及戏剧界援绥联合公演参加社名一览”。
    1 《李鸿章全集》第12册“电稿 遗集”,第7420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7月版。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9页。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8页。
    4 “世界录音技术发展史“,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网站(http://www.ecrsc.com/cpsh.asp?id=97)。
    5 「クロニック世界全史」,讲谈社1994年版,第849页。
    6 http://www.answers.com/topic/eldridge-r-johnson
    7 http://www.answers.com/Emile%20Berliner
    8 http://www.answers.com/Emile%20Berliner
    9 http://www.answers.com/Emile%20Berliner
    10 http://www.answers.com/topic/eldridge-r-johnson
    11 “口技”,《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867页,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12 “口技”,《聊斋志异》(上)第261页,[清]蒲松龄著,朱其铠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 《郭嵩焘日记》第三卷第507页,[清]郭嵩焘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14 同上。
    15 《郭嵩焘日记》第三卷第507页,[清]郭嵩焘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16 同上。
    17 《郭嵩焘日记》第三卷第308页,[清]郭嵩焘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18 《郭嵩焘日记》第三卷第309页,[清]郭嵩焘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19 同上。
    20 《郭嵩焘日记》第三卷第309页。
    21 同上。
    22 “致郭筠仙星使”,《李鸿章全集》第6卷第3628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7月版。
    23 《清史稿》卷446,本传。
    24 《郭嵩焘日记》第三卷第496页。
    25 《曾纪泽日记》中册第785页,[清]曾纪泽著,岳麓书社1998年第一版。
    26 《曾纪泽日记》中册第786页。
    27 《郭嵩焘日记》第三卷第694页。
    28 《郭嵩焘日记》第三卷第675页。
    29 《曾纪泽日记》中册第871页。
    30 《曾纪泽日记》中册第874页。
    31 “徐建寅生平纪年简编”,《中国近代科学家 徐建寅传略》第213页,马军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32 《欧游杂录》,徐建寅著。
    33 《走向世界丛书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575页,钟叔河主编、薛福成著,岳麓书社1985年8月版。
    34 《走向世界丛书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575页。
    35-39 “格物杂说新剏记声器图说”,《格致彙编》1890年春季卷,[英]傅兰雅辑,上海格致书室发售。
    40 《申报》,1890年5月3日。
    41 《申报》,1897年1月11日。
    42 《申报》,1904年1月12日。
    43 《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美]赫德兰著,吴自选、李欣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版。
    44 《梨园外纪》第64页,徐慕云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45 “爱的生电气灯”,《申报》西历一千八百八十六年四月初六日礼拜二。
    46 《申报》西历一千八百九十八年一月至四月。
    47 《上海通史》第4卷“晚清经济”第119页,熊月之主编,陈正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8 《沪游杂记》第334至337页,[清]葛元煦撰,郑祖安标点,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49 《申报》西历一千八百八十二年九月念三日礼拜六,“西乐通行”。
    50 《申报》西历一千八百八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礼拜,“西商团操”。
    51 《梨园外纪》第64页,徐慕云著。
    52 "The Record Industry Comes to the Orient",Pekka Gronow,Ethnomusicology,Vol.25,No.2(May,1981),pp.251-284
    53 《时报》第二百四十六号第四页第一张,1905年2月18日。
    54 "Fred W.Gaisberg's Shanghai diary for March 18th 1903",THE WORLD AT 80 RPM,http://www.bolingo.org/audio/texts/fr119worldat80.html。
    55 "The Record Industry Comes to the Orient",Pekka Gronow,Ethnomusicology,Vol.25,No.2(May,1981),pp.251-284.
    56 《申报》,1903年7月10日。
    57 同上。
    58 《梅兰芳文集》第162页,中国戏剧家协会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59 《时报》第二百五十九号第四页第一张,1905年3月2日。
    60 “是谁将卷烟引入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修志办甄明,《中国烟草》2004年第12期。
    61 “可伦布厂改良留声机器”,《申报》第二张第七版,1910年3月1日。
    62 同上。
    63 《申报》第一张第七版,1910年4月19日。
    64 《申报》第五版,西历一千九百五年八月八号礼拜二。
    65 《申报》,1911年7月1日。
    66 同上。
    1 《申报》第十四版,中华民国二年七月二号星期三。
    2 同上。
    3 《申报》第十一版,中华民国二年七月二十一号星期一。
    4 《申报》,中华民国五年九月三号。
    5 《徐汇区志》编纂委员会:《徐汇区志》,大事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6 《申报》,中华民国八年七月二号。
    7 “百代公司又出新片”,《申报》申报第五张(十七),中华民国十年十二月一日星期四。
    8 http://www.mustrad.org.uk/articles/odeon.htm。
    9 “蓄音機の歴史”,http://www.izu.fm/history.htm。
    10 《上海租界志》,上海档案馆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1 “留声机业”,《申报》本埠增刊(一),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一号星期二。
    12 "Brunswick Records",http://en.wikipedia.org/wiki/Brunswick Records。
    13 “百乐唱机”,《申报》(八),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三号星期四。
    14 “华康留声机部启”,《申报》(十三),中华民国十三年六月二十三号星期一。
    15 “留声机白金表运沪”,《申报》(十九)“本埠增刊”,中华民国十三年六月六号星期五。
    16 《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17 《上海工商业彙编》第四七五页,上海市商会、中国征信所,1937年出版、发行。
    18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6页。
    19 “胜利原音唱片”,《申报》(十四),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20 “胜利新片露布”,《申报》第三张(十一),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21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22页。
    22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31页。
    23 “沿革及宣言”,《申报》(一),中华民国二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号星期六。
    24 上海档案馆所藏私企业务管理委员会档案:Q320-1-421,第144页。
    25 “大中华唱片公司新出好片”,申报第二张(五),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一日。
    26 “大中华唱片公司新出好片”,申报(二),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九日。
    27 申报(二),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28 申报首页,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三日。
    29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13页。
    30 “高亭华行股份有限公司让渡声明”,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12页。
    31 “新声唱机公司”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29页。
    32 《申报》,1929年8月10日。
    33 同上。
    34 “蓓开唱片 发音最准”,《申报》本埠增刊(十),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三日。
    35 “蓓开唱片 发音最准”,《申报》第五张(十五),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36 “得胜留声机公司廉价部”,《申报》,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37 “戏曲唱片史话”,罗亮生口述、李名正整理,《上海戏曲史料荟萃》,第一册。
    38 同上。
    39 上海市档案馆藏私企业务管理委员会档案:Q320-1-430,第98页。
    40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2页。
    41 《新月曲集》(第二期),钱广仁编,上海新月留声机唱片公司1930年发行。
    42 《新月十周年纪念特刊》,钱大叔、马国彦编,上海新月留声机唱片公司1930年发行。
    43 “新月唱片”,http://www.bh2000.net/special/patzak/detail.php?id=598。
    44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5页。
    45 同第28页。
    46 “大声公司特别大减价”,《申报》本埠增刊(二),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47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39页。
    48 “得胜唱机唱片廉价”,《申报》本埠新闻二,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49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40页。
    50 《申报》本埠增刊(九),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51 “留声机只售五元”,《申报》第三张(十一),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52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10页。
    53 《上海广播电视志》编辑委员会:《上海广播电视志》,第八编“研究、出版、团体”,第二章“出版”,第一节“音像制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54 《上海百年文化史》编纂委员会:《上海百年文化史》,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78页。
    55 “留声机及唱片”,《海关贸易统计年刊·出口货物类编》(1931),第592页。
    56 “1933年上海工业产值统计表”,《上海近代工业史》,第338页,徐新吾、黄汉民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57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20页。
    58 同上,第2页。
    59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6页。
    60 同上,第1页。
    61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B91-1-27,第7页。
    62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R47-1-110,第33、34页。
    63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B91-1-27,第7页。
    1 《申报》第七版,西历一千九百五年七月三号礼拜一;《申报》第七版,西历一千九百五年七月四号礼拜二。
    2 《申报》第七版,西历一千九百五年七月五号礼拜三;《申报》第七版,西历一千九百五年七月六号礼拜四。
    3 《申报》四 “拍卖”,中华民国六年七月一日星期日;《申报》四 “拍卖”,中华民国六年七月二号星期一。
    4 《申报》(四)“拍卖”,中华民国六年七月二十日星期五。
    5 《申报》(四)“拍卖”,中华民国六年十一月一号星期四。
    6 《申报》(四)“拍卖”,中华民国六年十一月十四号星期三。
    7 《申报》(四)“拍卖”,中华民国六年十二月十一号星期二。
    8 《申报》(四)“拍卖”,中华民国六年十二月十五号星期六。
    9 见1921年12月《申报》之广告部分。
    10 见1924年6月《申报》之广告部分。
    11 见1925年11月《申报》之广告部分。
    12 周瘦鹃:“留声机片”,《周瘦鹃代表作》,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3 郎毓秀:“让我歌唱就是幸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第141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14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朱自清经典》第183页,南海出版公司。
    15 同上。
    16 巴金“巴金自传”,《中国百年传记经典》 第2卷,第81页,萧关鸿编,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17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 Q235-1-342,“戏剧讨论筹委会审查戏剧唱片规则及戏剧界援绥联合公演参加社名一览”。
    18 郎毓秀:“让我歌唱就是幸福”,《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第142页,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7年版。
    19 《申报》 本埠增刊(六),中华民国十五年十二月八日星期三。
    20 《鲁迅选集》 第12卷“日记二十四”,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692页。
    21 林语堂:“说避暑之益”,《林语堂名著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2 《申报》,1929年8月5日。
    23 林徽因:“Sending Me Away with a Smile”,《林徽因文集》,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6年版。
    24 《申报》,1932年10月13日。
    25 《申报》,1932年10月15日。
    26 同上。
    27 周瘦鹃:“留声机片”,《周瘦鹃代表作》,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8 《申报》,1937年5月12日。
    29 《周柏春自述》 第61页,周柏春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0 《申报》,1935年12月21日。
    31 “上海各广播电台播音节目时间表”,《中国无线电》1934年2月5日第2卷第3期。
    32 《申报》,1938年12月15日。
    33 同上。
    34 叶圣陶:“‘文明利器'”,《申报 自由谈》,1932年12月23日。
    35 洪深:“大饭店”,1935年11月《良友画报》第111期。
    36 《周柏春自述》第28页,周柏春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7 《辞海》第1020页,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38 “《大陆报》,1923年1月24日”,《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第7页,上海市档案馆、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合编,档案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39 同上。
    40 同上。
    41 “全国各电台表(以周率为序) 本埠”,《中国无线电》1934年2月5日第2卷第3期。
    42 据《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中提供的数据统计而成。
    43 “上海各广播电台播音节目时间表”,《中国无线电》1934年2月5日第2卷第3期。
    44 鲁迅:“偶感”,《花边文学》,《鲁迅杂文全集》第748页,九洲图书出版社1995年5月版。
    45 《申报》,1931年12月7日。
    46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朱自清经典》 第183页,南海出版公司。
    47 “中国征信所报告书”第六三九0号,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18页。
    48 同上。
    49 “中国征信所报告书”第六三四六号,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5页。
    50 “大事记”,《上海广播电视志》,《上海广播电视志》编辑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51 “交通部国际电信局等驳复英商电气音乐实业公司借口缴纳唱片公演费有关文件”,《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第209页。
    52 《新闻夜报》,1935年7月2日。
    53 《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 第215页。
    54 同上。
    55 《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 第220页。
    56 同上。
    57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124-1-2417。
    58 鲁迅:“玩具”,《花边文学》,《鲁迅杂文全集》 第753页。
    59 鲁迅:“阿金”,《且介亭杂文》,《鲁迅杂文全集》 第856页。
    60 张爱玲:“谈音乐”,《张爱玲散文》 第14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61 《申报》 第四张(十四)“修改流行歌曲”,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二月十六日星期五。
    62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35-1-342,“戏剧讨论筹委会审查戏剧唱片规则及戏剧界援绥联合公演参加社名一览”。
    63 同上。
    64 同上。
    65 《申报》,1933年5月30日。
    66 《申报》,1934年10月5日。
    67 《中国无线电》,1933年2月20日第1卷第4期。
    68 《正言报》,1945年11月11日。
    69 同上。
    70 《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 第634页。
    1 参见《上海通史》第3卷“晚清政治”第九章“拒俄运动、抵制美货与民族主义涌动”之二“抵制美货运动”,熊月之、袁燮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 《申报》第七版,西历一千九百五年八月四号礼拜五。
    3 《商民运动特刊》,中国国民党上海市特别党部商民部编印,中华民国十六年九月出版。
    4 同上。
    5 《国货展览会鸟瞰》序一,上海特别市政府社会局刊物,中华民国十七年十二月刊印。
    6 “张群致行政院密马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 政治(四)》第252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7 “大中华留声唱片公司敬谢上海市抗日救国会 爱护国货并告国人”,《申报》,1931年11月28日。
    8 《申报》,1931年10月25日。
    9 “大中华留声唱片公司”,《中华国货维持会二十周纪念刊》,中华国货维持会编辑、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一月出版。
    10 “上海市教育局审查戏曲唱片规则”,《上海市市政法规彙编 五集》,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二月上海市政府编印。
    11 “政治大学校歌”,马军编纂、余甲方刊订《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第100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9月。
    12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35-1-342,“戏剧讨论筹委会审查戏剧唱片规则及戏剧界援绥联合公演参加社名一览”。
    13 同上。
    14 同上。
    15 “上海市教育局检查电影片办法”,《上海市市政法规彙编 五集》,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二月上海市政府编印。
    16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35-1-342,“戏剧讨论筹委会审查戏剧唱片规则及戏剧界援绥联合公演参加社名 一览”。
    17 “建设委员会颁布中华民国广播无线电台条例”,《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第173页。
    18 “民营广播无线电台暂行取缔规则”,“交通部国际电信局为抄送民营广播电台暂行取缔规则致工部局函”附件,《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第185页。
    19 同第186页。
    20 同第186页。
    21 《新闻报》,1936年7月2日。
    22 姜豪:《“和谈密使”回想录》,第57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3 同上。
    24 《申报》,1931年11月24日。
    25 《聂耳日记》第432页,聂耳著,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26 冼星海“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第9页,华中新华书店1949年出版。
    27 同上。
    28 《一个“人民音乐家”的诞生》,引自《南方都市报》2005年6月13日。
    29 《同船成拍档 和冼星海就<战歌>》,引自《广州日报》2005年8月5日。
    30 《申报》,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31 《申报》(五)“本埠增刊”,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六月一日,星期一。
    32 《辛报》,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六月九日。
    33 《辛报》,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三月二十日。
    34 《和平建国纲领草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提出),中央通讯社发稿,《辛报》,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三月二十日。
    35 《辛报》,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四月二十日。
    36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131-6-494,第4页。
    37 “奉行政院令为停止广播及灌制淫靡歌曲案令仰转饬遵照由”,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1-12-299“行政院令抄发禁用唱片一案”。
    38 “大中华唱片厂概要”,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B91-1-27。
    39 同上。
    40 “市长交下交大一狂生函乙件为“再来一杯”唱片荒谬绝伦应请取缔等情并陈”,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6-24-8“禁止播送之唱片”。
    41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6-24-8“禁止播送之唱片”。
    42 同上。
    43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B91-1-27,第7页。
    44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1页,第二0七一一号,第2页。
    45 #12
    46 同上。
    47 《字林西报》,1940年3月14日。
    48 《申报》(一) 社评“如何实施文化宣传政策纲要”,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星期一。
    49 汪伪中央宣传部:《唱片检查暂行条例(草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50 伪 《中华日报》,1943年8月23、27、29日。
    51 《申报》第二张,(八),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星期三。
    52 《周璇的歌》第27页,朱天纬、周伟、李宁国编,人们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53 《申报》第三张,(十二),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二月十九日,星期五。
    54 同上。
    55 「李香蘭 私の半生」第160、161页,山口淑子、藤原作弥著,新潮社平成十九年(2007年)第九版。
    56 「李香蘭 私の半生」 第321页。
    1 “旧中国唱片业”,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网站(http://www.ecrsc.com/cpsh.asp?Id=95)。
    2 “百代公司即是柏德洋行”,《申报》1910年4月19日、20日、21日。“百代公司即柏洋行”,《申报》1910年4月27日、28日、29日、30日。
    3 《申报》第一张第七版,1910年3月23日。
    4 《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第七篇“家用电器商业”,第二章“电讯业”,第一节“沿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5 《戏曲唱片史话》,罗亮生述,李名正整理,载于《上海戏曲史料》第一册。
    6 《申报》第一张第七版,1910年4月19日。
    7 《戏曲唱片史话》,罗亮生述,李名正整理。
    8 《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第148页,吴小如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版。
    9 《申报》第二张后幅第八版,1910年4月21日。
    10 同上。
    11 《申报》第一张后幅第八版,1910年4月27日。
    12 《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 第150页。
    13 《申报》,1910年7、8月。
    14 《申报》第十四版,中华民国二年七月二号星期三。
    15 《申报》第十一版,中华民国二年七月二十一号星期一。
    16 同上。
    17 《申报》第十四版,中华民国二年七月二号星期三。
    18 《申报》第九版,中华民国二年七月十号星期四。
    19 《申报》第十四版,中华民国二年七月二号星期三。
    20 《申报》第七版,中华民国二年七月十二号星期六。
    21 《申报》第十四版,中华民国二年七月二号星期三。
    22 《申报》第四张(十五),中华民国六年七月一日星期日。
    23 《申报》第四张(十五),中华民国六年七月六日星期五。
    24 《申报》(十二),中华民国六年十一月二日星期五。
    25 《申报》(三),中华民国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星期三。
    26 《申报》(三),中华民国六年十二月一日星期六。
    27 《申报》第五张(十七),中华民国十年十二月一日星期四。
    28 《申报》第四张(十三),中华民国十一年十月一日星期日。
    29 《申报》第三张(十二),中华民国十一年十月二日星期一。
    30 《申报》(三),中华民国十一年十二月二日星期六。
    31 《申报》(五),中华民国十二年五月五号星期六。
    32 《申报》(一),中华民国十三年六月一日星期日。
    33 《申报》(八),中华民国十三年六月五日星期四。
    34 《申报》(十三),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二号星期三。
    35 《申报》本埠增刊(六),中华民国十五年五月二日星期日。
    36 《申报》本埠增刊(二),中华民国十六年十二月九日星期五。
    37 《申报》第三张(十二),中华民国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星期四。
    38 《黎锦晖与黎派音乐》第21页,孙继南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39 《申报》第三张(十二),中华民国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星期四。
    40 “大事记”,《上海电影志》,《上海电影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1 《申报》(一),中华民国十二年五月八号星期二。
    42 《申报》本埠增刊(八),中华民国十八年十月十五日星期二。
    43 《申报》,中华民国十二年九月二十二号。
    44 《申报》本埠增刊(一),中华民国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星期日。
    45 同上。
    46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20页。
    47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21页。
    48 《申报》本埠增刊(三),中华民国贰拾壹年玖月伍日星期壹。
    49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8页。
    50 《申报》,1934年6月1日。
    51 《一百年的歌声》,中央电视台出品,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
    52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10页。
    53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275-1-2045,第11页。
    54 《申报》第四张(十六),中华民国贰拾玖年拾贰月拾肆日星期陆。
    55 《周璇传》第171页,周伟、常晶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56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Q6-6-210,第60-64页。
    57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B91-1-27,第2页。
    《申报》 1880至1949年。
    《新闻报》 1945至1949年。
    《时报》 1905至1906年。
    《中央日报》(上海) 1945至1949年。
    《辛报》 1946年。
    《正言报》 1945至1948年。
    《新闻夜报》 1935年。
    《中华日报》(汪伪) 1943年8月。(1949年前)
    《东方杂志》、《良友画报》、《北洋画报》、《中国无线电》、《电通》、《商民运动特刊》(中国国民党上海市特别党部商民部编印,中华民国十六年九月出版)、《国货展览会鸟瞰》(上海特别市政府社会局刊物,中华民国十七年十二月刊印)、《中华国货维持会二十周纪念刊》(中华国货维持会编辑、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一月出版)。
    《百代唱词》,英商东方百代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百代教育唱片汇编》,百代唱片机发行所。
    《戏考大全:百代公司唱片》,刘豁公著,文华美术图书公司1933年5月印行。
    《戏考大全:胜利公司唱片》,刘豁公著,文华美术图书公司1933年5月印行。
    《戏考大全:开明公司唱片》,刘豁公著,文华美术图书公司1933年5月印行。
    《高亭唱片剧词》,高亭唱片公司出版。
    《新月曲集》(第二期),钱广仁编,上海新月留声机唱片公司1930年发行。
    《新月十周年纪念特刊》,钱大叔、马国彦编,上海新月留声机唱片公司1930年发行。
    《中国音乐研究所所藏唱片目录》,中国音乐研究所音乐图书资料馆1959年整 理。
    《中国唱片厂库存旧唱片模版目录》(内部资料),中国唱片社1964年整理印发。(1949年前)
    《格致彙编》([英]傅兰雅辑,上海格致书室发售)、《海关贸易统计年刊》、《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上海工商业彙编》(上海市商会、中国征信所,1937年出版、发行)、《上海市市政法规彙编 五集》(上海市政府1933年2月编印)。(1949年后)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上海戏曲史料荟萃》、《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上海市档案馆、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合编,档案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年12月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 政治(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辞海》 1999年版缩印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徐汇区志》,徐汇区志》 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上海租界志》,上海档案馆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上海广播电视志》,《上海广播电视志》编辑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上海电影志》,《上海电影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上海通史》第3卷“晚清政治”,熊月之、袁燮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上海通史》第4卷“晚清经济",熊月之主编,陈正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岳麓书社1996年版。
    《上海近代经济史》第1卷第154页,丁日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上海近代工业史》,徐新吾、黄汉民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上海宗教史》第625页,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上海百年文化史》,《上海百年文化史》 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盛世危言》,[清]郑观应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李鸿章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7月版。
    《郭嵩焘日记》,[清]郭嵩焘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曾纪泽日记》,[清]曾纪泽著,岳麓书社1998年第一版。
    《走向世界丛书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钟叔河主编,岳麓书社1985年8月版。
    《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美]赫德兰著,吴自选、李欣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版。
    《梨园外纪》,徐慕云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沪游杂记》,[清]葛元煦撰,郑祖安标点,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梅兰芳文集》,梅兰芳著,中国戏剧家协会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英]斯当东著,叶笃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吴小如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版。
    《聂耳日记》第432页,聂耳著,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近代科学家 徐建寅传略》,马军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和谈密使”回想录》,姜豪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周柏春自述》,周柏春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周璇传》,周伟、常晶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华中新华书店1949年出版。
    《中国百年传记经典》,萧关鸿编,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朱其铠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鲁迅选集》,鲁迅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周瘦鹃代表作》,周瘦鹃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朱自清经典》,朱自清著,南海出版公司。
    《林语堂名著全集》,林语堂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林徽因文集》,林徽因著,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6年版。
    《张爱玲散文》,张爱玲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马军编纂、余甲方刊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9月版。
    《黎锦晖与黎派音乐》,孙继南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周璇的歌》,朱天纬、周伟、李宁国编,人们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 Q235-1-342、Q275-1-2045、Q320-1-421、B91-1-27、R47-1-110、Q6-24-8、Q1-12-299、Q131-6-494、Q1-12-299、Q6-6-210。
    《一百年的歌声》,中央电视台出品,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
    "The Record Industry Comes to the Orient',Pekka Gronow,Ethnomusicology,Vol.25,No.2(May,1981),pp.251-284
    " Yellow Music: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by Andrew F.Jones
    #12
    「李香蘭 私の半生」,藤原作弥著,新潮社平成十九年(2007年)第九版。
    「クロニツク 世界全史」,讲谈社1994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