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志,而研究生质量和数量与研究生培养模式密切相关。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是关键的因素。因此,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一支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这是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来谈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论文分四部分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研究。首先从总体上阐述了选题的缘由与意义、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相关研究;对模式、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概念进行界定;接着分析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及其走向,介绍了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它的运行方式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再接着对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进行分析,讨论了指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最后提出了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most high-level in the high education system, especially its quality and quantity is a basic signs, which measures the level of high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scientific. And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post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closely related. In the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the whole quantity of postgraduate supervisor team is the key. Therefore, the reform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postgraduate supervisor team is the requirement of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need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reform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it will underlin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ve type postgraduate supervisor team in the paper.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s following: Firstly, it illustrates the project origin, significance,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the whole and defines model, cultivating model and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Secondly, it underlines the reform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It lists som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And it raises it's the trend towards reform, then it introduces a new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as well as its operating model and the supervisor's requirements. Thirdly, it analyses the innovative type postgraduate supervisor team, and discusses what should be the quality of the supervisor. Lastly, it presents some adv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type postgraduate supervisor team.
引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共和国教育50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76.
    [1]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符娟明、迟恩莲著.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冯增俊.现代研究生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刘晖主编.二十国研究生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王秀卿,张景安编.国外研究生教育[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7.
    [6]王忠烈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7]戴毅然.中外研究生教育比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8]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编.美国研究生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9]人教出版社组编.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0]曹静,黄正泉.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化比较.理工高教研究[J].2005(4):34-36.
    11 王静,金征宇.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和启示.太原大学学报[J].2005(4):72-74.
    [1]王全林.国外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之比较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05(1):82-85.
    [2]王建民.双模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2004(2):46-49.
    [3]王全林.多元互补—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5(2):73-75.
    [4]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
    [5]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6]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1]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
    [2]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3]赵丽.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71-73.
    [4]陈世瑛,张达明.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苏高教,1997(1):62-66.
    [5]刘红梅.21世纪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5):589-590.
    [1]周洪宇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廖文武.鉴往思来: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陈英、吴家国主编.21世纪研究生教育创新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杨逢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探索[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6]高英.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2):91-92.
    [1]单红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石油教育,2004(3):31-33.
    [2]王茹.对博士导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6(2):92-93.
    [3]王浩.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73-74.
    [4]李明.新时期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5-98.
    [5]王强.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积极性,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5(5):33-35.
    [6]骆兴山.研究生导师素质是决定研究生质量的关键[J].理论界,2001(4):44-45.
    [7]李娟.建设导师队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科技与管理,2000(1):65-68.
    [8]罗英姿.论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导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92-93.
    [9]姜友芬.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6):51-54.
    [1]戴绯.导师具有创新观念,才能培养创新人才[J].理工高教研究,2001(6):89-90.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20.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9.
    [2]李雁冰.简论教学模式[M].山东教育科研,1994(3):21.
    [3]唐玉光,房剑森.高等教育改革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6.
    [1]郝冀成、张喜梅.面向21世纪中日美理工大学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213-215.
    [2]那张军、徐建海.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苏高教,1997年改革与发展专辑.
    [3]阴天榜,张建华,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47.
    [1]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R].教育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文件,1998,3.
    [2]李硕豪.高校培养模式刍议[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2):43-44.
    [3]赵丽.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71-73.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55.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36.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36.
    [1]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3.
    [1]杨再明,陈建启.对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特点的认识和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61-64.
    [2]曲永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谈[J].江苏高教,2001(6):98-99.
    [1]操太圣,雷万鹏.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17-19.
    [1]周晓娅,康飞宇.对清华大学42篇工程硕士论文的评价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5):32-35.
    [1]杨玉霞.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陶春莉.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D].兰州:兰州大学,2006.
    [2]叶邵粱.研究生教育必须走理性发展之路[J].教育改革与管理,1998(2):32-34.
    [3]李其生.谈研究生培养之管理(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24-26.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R].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23.
    [1]乌利希·泰希勒.欧洲化国际化全球化——高等学校何处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41-47.
    [1]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
    [2]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8.
    [1]赵丽,韩延明.论大学理念的嬗变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拓展[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6-10.
    [1]陶春莉.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D].兰州:兰州大学,2006.
    [2]刘沫,陈海宁,陈晓猛.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3(3):26-28.
    [1]吴建.“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培养——研究生招生扩招后的培养探索与实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329-330.
    [1]A.H.鲁克.创造心理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50-51.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69.
    [1]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Faculty Handbook[EB/Ol].
    [2]蓝劲松.研究型大学的用人标准[N].科学时报,2000-11-9(82).
    [3]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保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61-162.
    [1]孙红.试论高校教师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高等理科教育,2002(1):94-97.
    [2]肖木.丽日:普林斯顿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09.
    [1]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8.
    [2]别敦荣、徐景武.论大学科学教育改革[J].科技导报,1999(12):21-24.
    [1]张楚廷.再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4):34-38.
    [1]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EB/OL].http://ezdj.czedu.com.cn 1998-12-26.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6.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5.
    [1]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5.
    [1]王维荣、[美]约瑟夫.布朗.美加等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J].教育科学,1999(3):56-57.
    [1][美]布鲁贝克.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高等教育出版,第3版,2002:81.
    [2]张传燧.教师专业化: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M].教师教育研究,2005(1):16-20.
    [1]龙立荣,杨英.研究生指导行为的评价与分类[J].高等教育研究,2005(6):50-53.
    [1]罗中枢.宾夕法尼亚大学教师队伍的管理、建设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04(5):11-14.
    [2]王瑛.高校创新型教师培养途径和激励机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
    [1]王瑛.高校创新型教师培养及激励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
    [1]何仲山.美国高校教师的选拔和培养[J].新视野,2000(6):74-76.
    [1]李娟.建设导师队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M].北京:科技与管理,2000(1):65-6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共和国教育50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1999.
    [2]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符娟明、迟恩莲著.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5]冯增俊.现代研究生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刘晖主编.二十国研究生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7]王秀卿,张景安编.国外研究生教育[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7.
    [8]王忠烈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9]戴毅然.中外研究生教育比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10]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编.美国研究生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11]人教出版社组编.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3]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4][美]布鲁贝克.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高等教育出版,第3版,2002.
    [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版,1996.
    [17]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8]周洪宇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9]廖文武.鉴往思来: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0]陈英和、吴家国主编.21世纪研究生教育创新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2]杨逢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探索[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3]J.Ozga and M.Lawn.Teachers,Professionalismand Class[M].London;Falmer Press,1981年版.
    [24]P.W.JacksoN.Life in Classroom[M].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65年版.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M].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6]唐玉光,房剑森.高等教育改革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7]郝冀成、张喜梅.面向21世纪中日美理工大学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
    [28]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9]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30]王国富,王秀珍编译.澳大利亚教育词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1]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2]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33]A.H.鲁克.创造心理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34]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保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5]肖木,丽日:普林斯顿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1]曹静,黄正泉.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化比较[J].理工高教究,2005(4):34-36.
    [2]王静,金征宇.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和启示[J].太原大学报,2005(4):72-74.
    [3]王全林.国外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之比较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学,2005(1):82-85.
    [4]王建民.双模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2004(2):46-49.
    [5]王全林.多元互补: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5(2):73-75.
    [6]赵丽.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71-73.
    [7]陈世瑛,张达明.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苏高教,1997(1):62-66.
    [8]刘红梅.21世纪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学报,2002(5):589-590.
    [9]高英.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2):91-92.
    [10]单红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石油教育,2004(3):31-33.
    [11]王茹.对博士导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6(2):92-93.
    [12]王浩.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73-74.
    [13]李明.新时期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6(1):95-98.
    [14]王强.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积极性,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5(5):33-35.
    [15]骆兴山.研究生导师素质是决定研究生质量的关键[J].理论界,2001(4):44-45.
    [16]李娟.建设导师队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科技与管理,2000(1):65-68.
    [17]罗英姿.论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导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92-93.
    [18]姜友芬.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6):51-54.
    [19]戴绯.导师具有创新观念,才能培养创新人才[J].理工高教研究,2001(6):89-90.
    [20]那张军、徐建海.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苏高教,1997年改革与发展专辑.
    [21]阴天榜,张建华,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47.
    [22]李硕豪.高校培养模式刍议[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2):43-44.
    [23]顾建民、王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新的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8-10.
    [24]柳国辉.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质量观刍议[J].江苏高教,2001(1):20-23.
    [25]叶邵梁.研究生教育必须走理性发展之路[J].教育改革与管理,1998(2):32-34.
    [26]李其生.谈研究生培养之管理(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24-26.
    [27]杨再明,陈建启.对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特点的认识和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61-64.
    [28]吴建.“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培养——研究生招生扩招后的培养探索与实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329-330.
    [29]张楚廷.再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4):34-38.
    [30]王维荣、约瑟夫.布朗,美加等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J].教育科学,1999(3):56-58.
    [31]张传燧.教师专业化: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1):16-20.
    [32]罗中枢.宾夕法尼亚大学教师队伍的管理、建设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5):11-14.
    [33]何仲山.美国高校教师的选拔和培养[J].新视野,2000(6):74-76.
    [34]李雁冰.简论教学模式[J].山东教育科研,1994(3):21-23.
    [1]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3]吴苏苏.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4]王瑛.高校创新型教师培养途径和激励机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
    [5]顾康静.高校创新型教师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6]郭文娟.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