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魏晋北朝河西走廊的民族结构与社会变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河西走廊历来就是各民族杂居之地。西汉统治河西以前,这里有塞种、乌孙、月氏、匈奴等少数民族栖息繁衍。汉武帝击败匈奴后,设置河西四郡,移民实边,这里成为以汉族为主、胡汉交融的地区。魏晋北朝是北中国民族结构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河西走廊也不例外。曹魏王朝对河西统治较为薄弱,本土汉族大姓势力雄张,诸郡豪族割据自立,掀起动乱,同时卢水胡、羌等少数民族也纷起响应。魏晋时期,河西土著的氐、羌、卢水胡及休屠胡,纷纷东迁关中或南下西蜀;而鲜卑族则从东北迁徙到西北,尤其是秃发树机能领导的河西鲜卑,在西晋时掀起了历时较长的反抗斗争;一些西域胡人尤其是粟特人,因为经商贸易而来到河西。这与当时“五胡入华”的整体形势是相一致的。西晋末发生永嘉之乱,大量中原汉族流寓河西,使汉文化在河西地区得以延续,从而确保了汉文化在河西走廊的地位。十六国时期,前凉、西凉是汉族大姓建立的地方政权,尤其是前秦时期还迁徙了一万七千余户中原汉人来到河西西部。而从关陇西来的氐族、河西鲜卑及留居本土的卢水胡,在河西走廊分别建立了后凉、南凉与北凉王国。这一时期人口的掠夺性移动较强,前凉、后凉、北凉为中原王朝所灭后,许多凉州人户被徙出河西,尤其是北凉亡国后,凉州三万余家被迁往代北,沮渠氏余裔又裹挟了万余家进入西域,使得河西人口锐减,深刻地影响到北朝河西社会的变化。伴随着鲜卑族在河西走廊的统治,北朝时期许多漠北少数民族如匈奴、稽胡、高车等族纷纷南下,进入河西;由于北魏政府的西域招引政策,大量西域胡人东来中原,在河西走廊经商贸易,甚至定居营农,成为中原王朝的编户百姓。这样,在北朝时期的河西地区形成了新型的民族结构。这一时期,河西汉族大姓势力衰歇,不得不依附于鲜卑族的统治。
Traditionally, Hexi Corridor has always been inhabited by many ethnic groups living together. Before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re were Saka, Wusun, Yuezhi, Xiongnu and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After defeating Xiongnu, Emperor Wu established the four prefectures, Jiuquan, Wuwei, Dunhuang, and Zhanye, and called for vaster immigration to the borderland, making Hexi Corridor the region inhabited mainly by Han, together with variety of ethnic groups. From Wei and Jin Dynasty to the Northern Dynasty, the ethnic structure of the North China changed rapidly. Hexi Corridor was no exception. In the Wei Dynasty, Because of the weak government, the local Han clans thrived and developed numerous separating forces for their own independence. Lushuihu and Qiang were also turbulent. During the Wei Dynasty to the Jin Dynasty, a large-scale migration began, Di, Lushuihu, Qiang and Xiutuhu moving eastward to Guanzhong or southward to Xishu; Xianbei from the northeast to the northwest, waging a long struggle against the authority. Some Hu people from the western regions, especially the Sogdian, went to Hexi for commercial trade. All above tallies with overwhelming situation called "Five Minorities into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West Jin Dynasty, Yongjin Turmoil happened, forcing thousands of the Han people to migrate to Hexi, so that the Chinese culture maintained its position and continued thriving in Hexi Dorridor. In the period of Sixteen States, on one hand, the Han people grew up. The coming of seventeen thousand Han people in the period of Early Qin Dynasty had changed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Hexi Corridor, establishing the Former Liang and Western Liang as their local authorities. On the other hand, those ethnic minorities, including the Di came from the Guanlong, the Hexixianbei, and the local Lushuihu, also built up their own authorities, Later Liang, South Liang, and North Lia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period was that the population moved frequently. After Former Liang, Later Liang, and North Liang had been destroyed by the Central China, thousands of people were moved out of the Liangzhou. The collapse of the North Dynasty brought thirty thousand people eastwards to Daibei, ten thousand people to the Western region. These made the population decreased sharply and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Hexi society. Under the rule of Xianbei in Hexi Corridor, in the North Dynasty, many ethnic minorities, such as Xiongnu, Jihu, Gaoche, moved southward to Hexi. As the result of the policy to solicit business of North Wei dynasty, numerous Hu in the West regions went to the Central China for commercial trade. Some of them even settled for agriculture. Thus, in Hexi, the new ethnic structure was formed at last. It was at that time that the forces of Han Chinese declined and started to depend on the rule of Xianbei.
引文
①这一带在西汉属张掖郡管辖,下设有居延县;东汉改置张掖居延属国,汉末又设西海郡。参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册,第1613页;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五》,载范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册,第3521页;房玄龄等《晋书》卷14《地理志上》,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34页。
    ②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五》刘昭注引《耆旧记》言敦煌郡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范晔《后汉书》,第12册,第3521页。
    ③《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第10册,第3141页。
    ④参赵向群《河西鲜卑事迹钩沉》,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西北史研究》第1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下册,第165-190页。
    ①《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22、2225页。前者为缪世征、挚虞之语。
    ②参山本達郎《敦煌凳见计账样文书残简(上)(下)——大英博物馆スタィソ将来汉文文书六一三号》,《东洋学报》第37卷第2号,1954年,第1-60页;第3号,1954年,第8398页。谭世保《西魏大统十三年瓜州计帐户籍(斯六一三号)文书研究(初篇)》,《历史论从》第5辑,王仲荦#主编《历史论从》第5辑,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80-85页。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観·録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50页。
    ③齐陈骏、陆庆夫、郭锋《五凉史略》,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年;齐陈骏《河西丈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④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②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③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④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⑤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⑥天津古籍川版社,2007年。
    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⑧前者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敦煌叶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英国国家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合编,周绍良主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份)》第3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0-51页:后者见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十文书(图文对照本)》第壹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80页。
    ①Wolfram Eberhard,"The Leading Families of Ancient Tun-huang",In:Sinlolgica,vol.Ⅳ,4,1956, pp.209-232.
    ⑩载《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第80-87贝。
    11载《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第100-116页。
    ①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4期,第7-15页。
    ②载《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第45-49贝。
    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④载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从》,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第383-444页。
    ⑤载周伟洲《西北民族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5-115页。
    ⑥载《民族研究》1983年第5期,第3544页。
    ⑦载《西北民族史研究》,第89-98贝。
    ⑧载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西北史研究》第1辑,下册.,第165-190页。
    ⑨载《赤峰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13-15、62页。
    ⑩载《西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第81-84、101页。
    11载《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198209、282页。
    12马长寿《乌桓与鲜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氐与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周伟洲《南凉与西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甘肃省考古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15张宝玺编,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1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①郑炳林、高国祥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
    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③辕田俊介《河西画像磗墓にぉける胡人図像—魏晋川の酒泉を中心として—》,《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5号,2007年3月,第101-120页。
    ④载郑炳林、樊锦诗、杨富学主编《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下册,第613页。
    ⑤载《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第1-6页。
    ⑥载《兰州学刊》1987年第2期,第101-104页。
    ⑦载《甘肃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第92-97页。
    ⑧载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成都:川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83-207页。
    ⑨载《中央大学了ァジァ史研究》第23号,1999年。与此相关的论文还可参山口洋《西晋愍帝の政局と雍州·秦州の动向》,《中央ァジァ史研究》第24号,2000年,第19-38页。
    ⑩载《敦煌学辑刊》第4期,1983年,第6-13页。
    11. Stein. Serinda. 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and Westernmost in China, Ⅱ. Oxford,1921. p.671-677:Serinda, IV. Plate CLIII-CLVII; On Ancient Central-Asian Tracks,1941, pp.187-189. W. B. Henning,
    "The Date of the Sogdian Ancient Letters".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and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Ⅻ-3 and 4,1948, pp.601-615. J. Harmatta, "Sogdian Sources for the History of Pre-Islamic Central Asia", In:Prolegomena to the Sources on the History of Pre-Islamic Central Asia (J. Harmatta. ed.). Budapest: Akademiai Kiado,1979, pp.153-165.梭一雄责任编集《講座敦煌》第1卷《敦煌の自然と现状》Ⅳ《外国人の记绿に见ぇる敦煌》(榎一雄撰),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年,第263-275页。山口瑞鳳责任编集《講座敦煌》第6卷《敦煌胡语文献》Ⅲ《ソグド语文献》(吉田豊撰),东京:大东出版社,1985年,第201-202页。陈国灿《敦煌所出粟特文信札的书写地点和时间问题》,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7辑,1985年,第1018页。王冀青《斯坦因所获粟特文二号信札译注》,《西北史地》1986年第1期,第66-72页。刘波《敦煌所出粟特语古信札与两晋之际敦煌姑臧的粟特人》,《敦煌研究》1995年第3期,第147154页。格瑞纳、辛姆斯·威廉姆斯著,王平先译《粟特语古信的历史背景》,《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第100119页。安妮特·L·朱丽安娜、朱迪思·A·莱利著,苏银梅译《古粟特文信札(Ⅱ号)》,《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5期,第76-77贝。E. de la Vaissiere, Sogdian Traders: a History, (tr. by James Ward), Leiden:Brill,2005, pp.43-55毕波《粟特文古信札汉译与注释》,《文史》2004年第2辑,第7397页。辛姆斯·威廉姆斯(Nicholas Sims-Williams)《粟特文古信札新刊本的进展》,《法国汉学》第10辑《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7287页。麦超美:《粟特文古信札的断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4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9-238页。
    ①李昉等《太平御览》卷758《器物部三·瓶》引《前凉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365贝。关于金胡瓶,参罗丰《北周李贤墓出土的中亚风格鎏金银缾——以巴克特里亚金属制品为中心》,《考古学报》2000年第3期,第311-330页。
    ②载《北京图书馆馆刊》1996年第4期,第92-96页。
    ③载《历史教育》第15卷第9·10号,1967年,第2935页。
    ④载《历史教育》第15卷第5·6号,1967年,第26-34页。
    ⑤分别载《兰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第59-70页;《河西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09-129、145163页。
    ⑥分别载《西北史研究》第1辑,下册,第148-164页;《西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第119-123页。 两文分别载《丝绸之路史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3-133贝;《西北人口》2003年第2期,第11-13页。另外可参齐陈骏、章一平《河西历代人口简述》,《西北人口》1981年第2期,第613页;姜清基《河西历代人口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载《兰州学刊》1987年第3期,第80-86页。
    ②载《兰州学刊》1988年第5期,第80-84页。
    ④赵向群《河西著姓社会探赜》,《西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5期,第7480页。
    ⑤武守志《五凉政权与西州大姓》,《西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第25-31页。他的另外一篇论文《五凉时期的河西儒学》(载《西北史地》1987年第2期,第2-6页)除了论述河西大族的儒学之政治实践作用外,也强调了敦煌大族的作用,如“具有自己特色的河西儒学,其运行的螺旋式圆圈是围绕着敦煌儒旋转的。……敦煌儒士不仅在数量上占了绝对优势,而且在学术成就上也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⑥载《内陸ァジァ言语の究》第24号,2009年,第93-129页。
    ⑦李军《西凉大姓略考》,《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第52-57页。⑧载《五凉史探》,第351357页。
    ⑨陆庆夫《略论五凉的民族分布及其融合途径》,《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另见《丝绸之路史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0-122页。
    ⑩载《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第4353页。
    11载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207247页
    ①汤长平、周倩《西魏北周时期的河西》,1998年第1期,第121129贝。
    ②闫廷亮《北魏对河西的经营与开发》,《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5759页。
    ③张金龙《北魏政治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④赵万里《魏宗室东阳王元荣与敦煌写经》,原载《中德学志》第28卷第17号,1931年:此据张涌泉、
    陈浩主编《浙江与敦煌学——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川年纪念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95-301页;宿白《东阳王建平公》,阎文儒、陈于龙编《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5-173页,后修订以《东阳王与建平公(二稿)》为题,收入《敦煌叶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857页;周一良《跋<敦煌秘籍留真>》,《周一良集》第3卷《佛教史与敦煌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66-268页;饶宗颐《北魏冯熙(?——495)与敦煌写经——魏太和写杂阿毗昙心经跋》,《选堂集林·史林》,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2年,第38-57页;文梦霞《再论东阳王元荣领瓜州刺史时间》,《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第101105贝。
    ⑤载《国学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86页。
    ⑥载《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第126-143页。
    ⑦吴玉贵《凉州粟特胡人安氏家族研究》,《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5-338页。
    ⑧王晓晖《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与农牧业》,《黑龙江民族从刊》2007年第5期,第99-105页。
    ⑨榎一雄责任编集《讲座敦煌》第2卷《敦煌の历史》Ⅱ《五胡十六国から南北朝时代》(佐藤智水撰),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年。
    ⑩池田温责任编集《讲座敦煌》第3卷《敦煌の社会》Ⅰ《社会の构成と推移》一《在地豪族·名族社会——一~四世幻の河西——》(白须净真撰),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年。
    11张灿辉《两汉魏晋凉州政治史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①刘汉东《从西凉户籍残卷谈五凉时期的人口》,《史学月刊》1988年第4期。
    ②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第3756页。此处所引汉译文据龚锋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5页。
    ③谭世保《西魏大统十三年瓜州计帐户籍(斯六一三)文书研究(初篇)》,王仲荦《历史论从》第5辑,第84-85页。
    ④冯培红《汉宋间敦煌家族史研究回顾与评述(上)》,《敦煌学辑川》2008年第3期,第31-49页。
    ①《晋书》卷14《地理志上》,第432-433页
    ②参尤成民《汉晋时期河西大姓的特点和历史作用》,《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第80-87页。
    ③陈寿《三国志》卷15《魏书·张既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74页。
    ④参齐陈骏、尤成民《略述三国时期曹魏对河西的经营》,《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第2页。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9《魏纪一》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五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册,第2178页。
    ③《晋书》卷14《地理志上》,第2册,第433页。
    ①《三国志》卷18《魏书·阎温传》,第2册,第550页。
    ②《三国志》卷16《魏书·苏则传》,第2册,第492页。《资治通鉴》卷69《魏纪一》文帝黄初元年(220)十二月条句逗有所不同:“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第5册,第2183页。 ①《三国志》卷15《魏书·张既传》,第2册,第474-477页。
    ②《三国志》卷13《魏书·王朗传附子王肃传》云:“自魏初征士敦煌川生烈,明帝时大川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云:“臣松之案此人姓周生,名烈。何晏《论语集解》有《烈义例》,余所著述,见晋武帝《中经簿》”,第2册,第420页。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页提到此人,“当东汉末中原纷乱,而能保持章句之儒业,讲学著书,如川生烈、贾洪、薛夏、隗禧之流,俱关陇区域之人,则中原章句之儒业,自此之后已逐渐向西北转移,其事深可注意也”,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1贝。
    ③《三国志》卷16《魏书·仓慈传》,第2册,第513页。
    ④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五B,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景印4版,1997年。
    ⑤《晋书》卷3《武帝纪》,第1册,第66页。
    ⑥严可均饺辑《全晋文》卷146,《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册,第2306页。
    《资治通鉴》卷79《晋纪一》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卷80《晋纪二》武帝咸宁二年(276年)条,第
    6册,第2523、2541页。
    ②孙晓林《汉—十六国敦煌令狐氏述略》,《北京图书馆馆刊》1996年第4期,第92-96页。
    ③参冯培红《汉晋敦煌大族略论》,《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第100-116页。
    ①参彭清深《内迁与融合:魏晋时期西北地域的民族互动》,《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②《后汉书》卷87《西羌传》,第10册,第2869页。马长寿《氐与羌》,第80-81页。
    ③《汉书》卷28《地理志下》,第4册,第1610-1614贝。
    ④简35-40六枚为归义羌人的名籍(1190DXT0214①:1-6.1190DXT0214②:195.1190DXT0114②:180-181、 1190DXT0114③:423.459.V92DXT1210④:3),羌人发生争斗的诉讼文书(Ⅱ 90DXT0214①:124、26、Ⅱ90DXT0114③:440).参张德芳、郝树声《悬泉汉简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71-173页。
    ⑤《三国志》卷16《魏书·苏则传》,第2册,第491页。
    ⑥《三国志》卷15《魏书·张既传》,第2册,第474贝。
    ⑦边章《两汉护羌校尉》,《西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1期,第21-23页:高荣《汉代护羌校尉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3期,第10-16页;李大龙《东汉王朝护羌校尉考述》,《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第6778页:谢绍鹢《两汉护羌校尉略考》,《人文杂志》2009年第1期,第144-148页。
    ⑧《三国志》卷15《魏书·温恢传》,第2册,第479页。
    ⑨《三国志》卷27《魏书·徐邈传》,第3册,第739页。
    ⑩《晋书》卷24《职官志》,第2册,第747页。
    1《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21页。
    2《三国志》卷15《魏书·张既传》,第2册,第476页。
    3《后汉书》卷87《西羌传》,第10册,第2869页。
    4《三国志》卷15《魏书·张既传》,第2册,第476477页。
    5参《三国志》卷30《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第3册,第859页;川伟洲《敕勒与柔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参赵向群《魏晋五凉时期河西民族融合中的羌化趋势》,《西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第81-101页。
    ①《三国志》卷3《魏书·明帝纪》,第2册,第112页。
    ②《后汉书》卷87《西羌传》,第10册,第2877页。
    ③《三国志》卷27《魏书·徐邈传》,第3册,第740页。
    ④宝乍编《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墓壁画》,第1页;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第45页。
    ⑤郭永利《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墓葬画像砖是的披发民族》,郑炳林、樊锦诗、杨富学主编《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第617页。
    ⑥唐长孺《魏晋杂胡考》(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第382-450页)、马长寿《北狄与匈奴》(第99-100页)认为卢水胡的主要部族为匈奴。王宗维《汉代卢水胡的族名与居地问题》(载《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第25-34页)、赵永复《关于卢水胡的族源及迁移》(《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第43-53页)则认为卢水胡与小月氏、匈奴都没有关系,而是一个独立的部族,或者认为其源于义渠。
    ⑦唐长孺《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第405页;周一良《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33-134页。
    ⑧《后汉书》卷87《西羌传》,第10册,第2880页。
    ⑨《后汉书》卷53《窦融附弟子固传》,第3册,第810页。
    ①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释粹》第6263页,此件为“甲渠部吏毋作使秦胡”建武六年七月戊戌朔乙卯/府书曰属国秦胡卢水上民从起兵以来/匿之明告吏民诸作使秦胡卢水士兵畜牧田作
    ②《三国志》卷15《魏书·张既传》,第2册,第475-476页。
    ③《资治通鉴》卷69《魏纪一》文帝黄初二年(221)条,第5册,第21942195页。
    ④《魏书·张既传》作“旦次”,小确。《资治通鉴》卷69作“且次”,据《汉书》卷28《地理志下》,武威郡下有揟次县,即且次。
    ⑤《三国志》卷15《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2册,第476页。
    ①《三国志》卷33》《蜀书·蜀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第4册,第895页。
    ②榎一雄《汉魏时代の敦煌》,池田温主编《讲座敦煌》第2卷《敦煌の历史》,第1120页;汉译本参徐秀灵译、陈国灿校《汉魏时期的敦煌》,《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第98页。
    ③陈国灿《魏晋至隋唐河西胡人的聚居与火祆教》,《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200页。
    ④《三国志》卷15《蜀书·后主传》,第4册,第898页。
    ⑤唐长孺《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第406贝。
    ⑥《晋书》卷14《地理志上》,第2册,第439页。
    ①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9《陇右道上》兰州条载:“平帝元始四年,金城塞外羌献鱼盐之地内属,汉遂得西王母石室,以为西海郡理龙夷城,即今河源军西一百八十里威戎城是也”。第987页。
    ②《三国志》卷26《魏书·郭淮传》,第3册,第735页。
    ③武沐先生认为,休屠原为月氏之酋涂部,匈奴打败月氏后,该部成为了匈妈的休屠部。(武沐《浑邪休屠族源探赜》,《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10-15页。)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云:“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得胡首虏八千余级,破得休屠祭天金人。”
    ⑤《汉书》卷28《地理志下》,第1612页:《续汉书·郡国志五》,《后汉书》第12册,第3520页。
    ⑥《晋书》卷14《地理志上》,第2册,第431页。
    ①《三国志》卷9《魏书·夏侯渊传》,第1册,第271页。
    ②《后汉书》卷65《张奂传》,第8册,第2139页。
    ③周伟洲《魏晋时与匈奴有关的诸胡》,《西北民族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6页。
    ④唐长孺《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第383页。
    ⑤《晋书》卷97《北狄·匈奴传》,第8册,第2550页。
    ⑥川伟洲《魏晋时与匈奴有关的诸胡》,《西北民族史研究》,第107页。⑦在三国魏时和晋代前叶,屠各的部众很多,在中国北方分布的区域亦很广,计有西山屠各、赵郡屠各、
    秦陇屠各、渭北屠各、高平屠各、凉州屠各、姑臧屠各、并州屠各,等等。(马长寿《北狄与匈奴》,第91页。)
    ⑧《晋书》卷103《刘曜载记》,第9册,第2692、2693页。按校勘记,石武,本名为石虎,与石季龙川名,唐人避讳改石武。《资治通鉴》卷92《晋纪十四》明帝太宁元年(323年)条载“陈安围赵征西将军刘贞于南灰,休屠王石武自桑城引兵趣上邦以救之。”第7册,第2912页。
    ⑨《晋书》卷14《地理志上》,第2册,第403页。
    ⑩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39《陇右道上》,第979页。
    11《集古官印考证》卷9,第21页。《秦汉印统》卷1,第52页,《金石索·金索》卷5,第101页。
    12《晋书》卷103《刘曜载记》载:“黄石屠各路松多起兵于新平、扶风,聚众数千。”第9册,第2685页。
    13《晋书》卷115《苻登载记》:“十是二县虏帅彭沛谷,屠各董成、张龙世,新平羌雷悉地尽应之,有众十余万。”第9册,第2948页。
    ①黄盛璋《杂胡官印考》,《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第1-4页。
    ②《资治通鉴》卷94《晋纪十六》成帝咸和五年(330年)条,第7册,第2978页。
    ③《晋书》卷126《秃发傉檀载记》,第10册,第3135贝。
    参洪涛《五凉史略》,《第四章南凉》,第83-91页:赵向群《五凉史探》,《南凉篇》,第129-134;齐陈骏、④陆庆夫、郭锋《五凉史略》《第五节鲜卑秃发氏的南凉政权》,第93-117页。
    ⑤唐长孺《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第383页。
    ⑥《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第10册,第3141页。
    ①《资治通鉴》卷79《晋纪一》武帝泰始五年(269年)条,第6册,第2508-2509页。②赵向群《河西鲜卑事迹钩沉》,第168页。施光明认为秃发鲜卑是3世纪初率部众从塞北阴山一带迁入凉州河西地区。(施光明《论“凉州之乱”》,第93页);川伟洲认为秃发鲜卑是二世纪末三世纪初从塞北阴山一带迁入河西的(周伟洲《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向西北地区的迁徙及其分布》,《民族研究》1983年第5期,第40页)
    ③《晋书》卷47《傅玄传》,第5册,第1322页。
    ④《晋书》卷125《乞伏国仁载记》,第10册,第3114页。
    ⑤陈桥驿《水经注校释》卷2,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⑥陈桥驿《水经注校释》卷2,第33页。
    ⑦川伟洲《南凉与西秦》,第9页。齐陈骏主编《西北通史》也如此认为,第一章魏晋时期的西北地区,第64-65页。
    ⑧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60,第6册,中华书局,第2884页。
    ①周伟洲《南凉与西秦》,第9贝。
    ②《资治通鉴》卷110,《晋纪三十二》安帝降安二年(398年),第3480页。
    ③赵向群《河西鲜卑事迹钩沉》,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西北史研究》第1辑,下册,第169-172页。
    ④周伟洲《南凉与西秦》,第19-21页。
    ⑤《资治通鉴》卷79《晋纪一》武帝泰始六年(270年),第6册,第2513页。《晋书》卷57《胡奋传附胡烈传》记载:“胡烈为秦州刺史,及凉州叛,烈屯十万斛堆,为虏所围,无援,遇害”,第5册,第1557页。
    ⑥《晋书》卷59《汝南王亮传》,第5册,第1591页。
    ⑦《晋书》卷44《石鉴传》,第4册,第12651266页。
    ⑧《晋书》卷3《武帝纪》,第1册,第60页。
    ⑨《资治通鉴》卷79《晋纪一》武帝泰始七年(271),第6册,第2515-2516页。祝总斌认为北地胡应与j卢水胡有密切关系。(祝总斌《评晋武帝的民族政策——兼论匈奴刘猛、鲜卑树机能反晋之性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第200页。)
    ①周伟洲《南凉与西秦》,第13-14页。
    ②《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第10册,第3141页。
    ③《资治通鉴》卷80《晋纪二》武帝咸宁三年(277),第6册,第2546页。《晋书》卷3《武帝纪》载:“咸宁三年(277年),三月,平虏护军文淑讨叛虏树机能等,并破之。”第1册,第67页。川家禄校勘曰:“《扶风王骏传》、《东安王繇传》并作文俶”。裴松之云:鸳一名俶,可见此处之文鸳就是文淑。
    ④《晋书》卷3《武帝纪》,第1册,第69页。
    ⑤《晋书》卷3《武帝纪》,第1册,第69页。
    ⑥《晋书》卷57《马降传》,第5册,第1555页:《晋书》卷3《武帝纪》,亦载:“咸宁五年(279年),十二月,马降击叛虏树机能,大破,斩之,凉州平。” 第1册,第70页。《资治通鉴》卷80《晋纪二》武帝咸宁五年(279),亦载此事,第6册,第2559-!
    ⑦園田俊介《河西画像磗墓にぉける胡人図像—魏晋期の酒泉を中心として—》,《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5号,2007年,第101-120页。川田俊介通过壁画中人物的发式、服饰判断秃发形象的图像可能为鲜卑族。
    ⑧施光明《论“凉州之乱”》,《甘肃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第93页。
    ⑨《晋书》卷56《江统传》,第5册,第1531-1532页。
    ⑩《资治通鉴》卷79《晋纪一》武帝泰始七年(271),第6册,第2515-2516页。
    11《资治通鉴》卷80《晋纪二》武帝咸宁四年(278),第6册,第2549页。
    ①祝总斌《评晋帝的民族政策——兼论匈奴刘猛、鲜卑树机能反晋之性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第183-207页。
    ②《三国志》卷15《蜀志·后主传》,第4册,第898页。
    ③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卷9《西域诸姓》,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8页。
    ④《三国志·蜀书》卷33《蜀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第4册,第895页。
    ⑤拨一雄著、徐秀灵译、陈国灿校《汉魏时期的敦煌》,《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第98页。
    ⑥《三国志》卷16《魏书·苏则传》,第2册,第492页。
    ⑦陈国灿《魏晋至隋唐河西胡人的聚居与火祆火教》,《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200页。
    ⑧榎一雄著,徐秀灵译,陈国灿校《汉魏时期的敦煌》,《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第98页。
    ①《三国志》卷16《魏书·仓慈传》,第2册,第512页。
    ②P.3636,黄永武博士主编《敦煌宝藏》129,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396页。
    ③《三国志·魏书》卷16《仓慈传》,第2册,第512页。
    ④原图版藏于英国图书馆(or.8212/92`101号),中文译文参王冀青《斯坦因所获粟特文<二号信札>译注》,《西北史地》1986年第1期,第66-72页。陈国灿《敦煌所出粟特文信札的书写地点和时间问题》,《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7辑,第1018页。
    ①陈国灿《吐鲁番出土的<诸佛要集经>残卷与敦煌高僧竺法护译经考略》,《敦煌学辑刊》第4辑,1983年6月,第11页。
    ②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3页。
    ③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3,影印文渊阁《川库全书》第922册,第47页
    ④魏征等《隋书》卷83《西域传》康国条载:“其王本姓温,月氏人也。旧居祁连山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其国。支庶各分王,故康国左右诸国并以昭武为姓,示不忘本也”,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848页。
    ⑤川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神龙004《大唐故公(?)安(令节)君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上册,第1045页。
    ⑥林宝《元和姓纂》卷6“史姓”条,第822页。
    ⑦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21,第211页。
    ⑧罗丰《流寓中国的中亚史国人》,《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第237页。
    ①園田俊介《河西画像磗墓にぉける胡人図像—魏晋期の酒泉を中心として—》,《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5号,2007年,第101-120页。
    ①谭其骧《晋水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粹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72-298页。
    ②谭其骧《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历史地理》第1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③胡阿祥《<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申论》,《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第100-109页。
    ①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19-20页。
    ②李智君先生认为:“陈寅恪先生所论足指文化重心转移而非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之转移。而河西士族被竭泽式地迁出,却使河陇,特别是河西历史学术发展一蹶不振。”参李智君《五凉时期移民与河陇学术的盛哀—兼论陈寅恪“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说”》,《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贾小军先生认为:“由于李文过于强训河陇士人东迁平城对北魏、河陇影响的悬殊,因而得出的部分结论有失公允,也由于李文在对河西移民、学术发展等问题的认识上,川避河陇士人东迁平城后河陇(尤其河西)佛学昌盛等文化现象,故对河西学术变迁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对小同士人所持评价标准也颇为不一,忽视了河西与河陇的区别,对部分史料的考证又乏严谨,因此又不尽符合实际”。参贾小军《魏晋十六国河西史稿》,第109页。
    ③《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25页。
    ④贾小军《魏晋十六国河西史稿》,第110页。
    ①《魏书》卷52为赵逸、胡方回、胡叟、宋繇、张湛、宗钦、段承根、赵柔、索敞、阴仲达河陇士人的专传,见“史臣曰”,第4册,第1164页。
    ②《资治通鉴》卷123《宋纪五》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条胡三省注,第8册,第3877页。
    ③《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21页。
    ④《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21页。
    ⑤齐陈骏《略论张轨和前凉张氏政权》,《河西史研究》,第114页。
    ⑥赵向群《前凉政权的兴替》,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西北史研究》第1辑,下册,第150页。
    ⑦《资治通鉴》卷84《晋纪六》忠帝永宁元年(301年),第6册,第2650页。
    ⑧《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21页。
    ⑨後藤勝《河西王国の性恪につぃて》,《历史教育》第15卷,第9·10号,1967年,第31页。
    ⑩洪涛《五凉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1冯培红《敦煌大族与前凉王国》,《内陸ァジァ言语の研究》第24号,2009年,第94-95页。
    ①《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22页。
    ②崔鸿著,屠乔孙、项琳辑《十六国春秋》卷75《前凉录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第463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新1版,第929页。
    ③《北史》卷34《江式传》,第4册,第1277页。《魏书》卷91《艺术传·江式传》中有相同记载,第6册,第1960页。
    ①《周书》卷36《王士良传》,第3册,第638页。
    ②张金龙《河西士人在北魏的政治境遇及其文化影响》,《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第121-138页。
    ③《周书》卷36《王士良传》,第3册,第638页。
    ④此墓志的拓片图版及参考录文,见《中国北周珍贵文物》,第126-129页。
    ⑤此处录文参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45页。
    ⑥《魏书》卷93《恩倖·王叡传》,第6册,第1988页。
    ①崔鸿著,屠乔孙、项琳辑《十六国春秋》卷75《前凉录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第463册,第929页。
    ②参张金龙《河西士人在北魏的政治境遇及其文化影响》,《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第121-138页。
    ③张金龙《北魏河西士人家族三题》,《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第141142页。
    ④萧子显《南齐书》卷51《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3册,第869页。
    ⑤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15“唐”姓条,第158页
    ①《晋书》卷42《唐彬传》,第3册,第1217页。
    ②《晋书》卷42《唐彬传》,第3册,第1220页。
    ③《晋书》卷42《唐彬传》校勘记八,第3册,第1221页。
    ④李百药《北齐书》卷18《川马了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38页
    ⑤《晋书》卷37《宗室·南阳王司马模传》,第4册,第1097页。
    ⑥《晋书》卷37《宗室·南阳王司马模传》,第4册,第1098页
    ⑦《晋书》卷86《张寔传》记载:“张寔以其宗室之望,若至河右,必动物情,遣其将阴鉴逆保,声言翼卫,实御之也”,第7册,第2230页。
    ①《晋书》卷86《张寔传》,第7册,第2230页。
    ②《资治通鉴》卷124《宋纪六》文帝元嘉二十三(446)条,第8册,第3927页。
    ③《北史》卷38《裴佗传》,第5册,第1383页。《隋书》卷67《裴矩传》略同。
    ④《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9册,第2898页。
    ⑤《魏书》卷88《裴佗传》,第册,第1906页。《北史》卷38《裴佗传》记载与《魏书》稍异:“父景惠,州别驾”。
    ⑥《北史》卷38《裴佗传》,第5册,第1384页。
    ⑦《魏书》卷60《程骏传》,第4册,第1345页。
    ①张金龙《河西士人在北魏的政治境遇及其文化影响》,《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第127页。
    ①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一、二册,第253页。
    ②小山满《“张济”文书の一考察》,《东洋学术研究》第11卷第1号,1972年,第120-128页
    ③孟凡人《楼兰鄯善简牍年代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21、24页。《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21页。
    ①《资治通鉴》卷84《晋纪六》惠帝永宁元年(301年),第2650页。
    ②《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22页。
    ③佯鸿著,屠乔孙、项琳辑《十六国春秋》卷73《前凉录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第463册,第913页。
    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36,第351页。
    ⑤《晋书》卷130《赫连勃勃载记》,第10册,第3201-3202页。
    ⑥《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57页。
    ⑦《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59页。
    ⑧《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第10册,第3142页。
    ⑨张灿辉《两汉魏晋凉州政治史研究》,第238页。
    ①《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第10册,第3143页。
    ②《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第10册,第3142页。
    ③《资治通鉴》卷108《晋纪三十》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年)条,第3422页。
    ④关于乙弗鲜卑的族源,余太山认为乙弗鲜卑乞伏鲜卑同源,参其《嚈哒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37页。但俄琼卓玛认为此种说法还不确切,仍有讨论的必要,参其《试述乙弗部鲜卑的族源和早期活动》,《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47页。
    ⑤《资治通鉴》卷111《晋纪三十三》安帝隆安三年(399)条,第8册,第3491页。
    ⑥《晋书》卷129《沮渠蒙逊载记》,第10册,第3196页。
    ⑦《晋书》卷129《沮渠蒙逊载记》,第10册,第3197页。
    ⑧周伟洲《南凉与西秦》,第20页。
    ⑨《晋书》卷126《秃发傉檀载记》,第10册,第3153贞。
    ①赵海霞《鲜卑折掘氏与党项折氏》,《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第141页。
    ②《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第10册,第3142页。
    ③《晋书》卷126《秃发傉檀载记》,第10册,第3156页。
    ④《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第10册,第3142页。
    ⑤《晋书》卷14《地理志上》凉州条,第434页。
    ⑥周伟洲《南凉与西秦》,第20页。
    ⑦《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68页。
    ⑧《晋书》卷129《沮渠蒙逊载记》,第10册,第3194页。
    ⑨《资治通鉴》卷123《宋纪五》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条,第8册,第3875页。
    ①《晋书》卷126《秃发傉檀载记》,第10册,第3152页。
    ②《晋书》卷129《沮渠蒙逊载记》,第10册,第3197、3196页。
    ③牟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凉州条,第1020页。
    ④《资治通鉴》卷109《晋纪三十一》安帝降安元年(397年)条,第8册,第3453页。
    ⑤《晋书》卷87《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第7册,第2263页。此处断点有误,应为北山鲜卑,参周伟洲《南凉与西秦》,第21页。
    ⑥《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上》,第10册,第2984页。
    ①魏收《魏书》卷41《源贺传》,第3册,第919页。
    ②周传洲《南凉与西秦》,第62-72页。
    ③崔鸿著,屠乔孙、项琳辑《六国春秋》卷96《北凉录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第463册,第1082页。拓跋氏为魏世祖之妹,武威公主也是鲜卑人。
    ①《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9册,第2898页。
    ②崔鸿著,屠乔孙、项琳辑《十六国春秋》卷42《前秦录·梁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第463册,第671页。
    ③関尾史郎《“白雀”臆说——<吐鲁番出土文书>劄记補遗》,《上智史学》第32号,1987年,第74-77、80页。
    ④王素《高昌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40146页。
    ⑤如《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传》记载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氐人反叛,遣兵破之,分徙酒泉郡”,第10册,第2859页。
    ⑥刘汉东《从西凉户籍残卷谈五凉时期的人口》,《史学月刊》1988年第4期。赵向群先生认为:“最保守的估计”这一结论是很有见地的,参其《五凉史探》,第228页。
    ⑦贾小军《魏晋十六国河西史稿》第四章《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政治形势研究》,第91页。
    ⑧《资治通鉴》卷104《晋纪二十六》孝武帝太元年(376年)条,第7册,第3276页。
    ⑨冯培红《敦煌大族与前秦、后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即刊。
    ⑩《晋书》卷87《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第7册,第2263页。
    ①《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54页。
    ②《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53页。
    ③《续汉书》卷23《郡国志五》,《后汉书》第12册,第3517页。
    ④马长寿《氐与羌》,第33页。《晋书·苻洪载记》云:“苻洪,略阳临渭氐人也”。《艺文类聚》卷82引《秦记》云:“苻洪之先居武都”,可知前秦苻氏的祖先初居武都,以后始徙居略阳临渭县。
    ⑤《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56页。
    ⑥《晋书》卷115《苻登载记苻索泮传》,第9册,第2954页。
    ⑦参齐陈骏、郭锋《氐人吕光和他的后凉政权》,《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第38-41页
    ⑧《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59页。
    ⑨崔鸿《十六国春秋》卷84《后凉录四》,第997-998页。
    ⑩参赵向群《五凉史探》后凉篇氐本位政治,第108-112页。
    11贾小军《魏晋十六国河西史略》,第97页。
    ①《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60页。
    ②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第3册,第556-557页。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亦载此卷,但录文内容差别较大
    ③李昉等《太平御览》卷121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第585页。
    ④《晋书》卷119《姚泓载记》,第10册,第3010页。
    ⑤《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9册,第2883、2884、2891、2897页。
    ①《英国藏敦煌文献》第1册,第50、51页。
    ②甘肃省文物考古所藏85DQM320:12《西晋吕阿征斗瓶镇墓文》、85DQM321:24《西晋吕阿丰斗瓶镇墓文》、85DQM320:22《西晋吕来业斗瓶镇墓文》、85DQM319:12《西晋吕轩女斗瓶镇墓文》。(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5年)敦煌祁家湾——西晋十六国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00-102、106-107页。)
    (?)《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54页。
    (?)《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第10册,第3142页。
    (?)崔鸿《十六国春秋》卷84,《后凉录四》,第998页。
    (?)崔鸿《十六国春秋》卷84,《后凉录四》,第995页。
    ①沈约《宋书》卷98《氐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册,第2412页。
    ②唐长孺《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第412页。
    ③《晋书》卷14《地理志上》,第2册,第434页。
    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52《陇右道三》甘州张掖县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942页。
    ⑤《资治通鉴》卷109《晋纪三十一》奠帝降安元年(397年)条,第8册,第3452-3453页。
    ①《晋书》卷126《沮渠傉檀载记》,第3152页。
    ②佯鸿著,屠乔孙、项琳辑《十六国春秋》卷96《北凉录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第463册,第1085页。
    ③陈国灿、刘安志《叶鲁番出土文书总日(日本收藏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7页。书中亦载:据《新西域记》卷下第534页,原写本存27行,长1.8尺,幅0.09尺:又据《书道名品图录》“解说”第63页,原写本为“松本正子氏藏”。(?)王素、李方《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中将“得遇弥勒”录为“值遇弥勒”;陈国灿先生、刘安志《吐鲁番文书总目(日本收藏卷)》也将“得”录为“值”,且将“秦沙门”录为“奏沙门”。
    (?)王素、李方《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125-126页。
    ①《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25页。
    ②参路遇、腾泽之《中国人口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7页。
    ③任怀国、张丽《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人口考察》,《吕潍师专学报》2000年第6期,第52页。
    ④《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29页。
    ⑤《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31页。
    ⑥《晋书》卷126《秃发傉檀载记》,第10册,第3149、3150页。
    ⑦《晋书》卷129《沮渠蒙逊载记》,第10册,第3191-3192页。
    ⑧此件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编号为上图52号,录文见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82页。
    ①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345页。
    ②《晋书》卷116《姚弋仲载记》,第9册,第2959页。
    ③《晋书》卷114《苻坚载记》,第9册,第2928页。
    ④林宝《元和姓纂》卷3,第380页。
    ⑤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壹册,第20页。
    ⑥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壹册,第64页。
    ⑦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十五《北魏员标墓志》,第367-370页。
    ⑧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卷4,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7页;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第55页。
    ⑨《晋书》卷97《四夷·北狄匈奴传》,第8册,第2548页。
    ⑩《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第10册,第3141页。
    11《资治通鉴》卷111《晋纪三十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条,第8册,第3491页。
    12陈连庆《汉唐之际的西域贾胡》,敦煌文物研究所编《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0页。
    13李昉等《太平御览》卷758《器物部三·瓶》,第3365页。
    ①罗丰《北周李贤墓出土的中亚风格鎏金银瓶——以巴克特里亚金属制品为中心》,《考古学报》,2000年第3期,第312页。学界多认为拂菻为东罗马,但罗丰先生认为这与东、西罗马分裂时间不相符,此处“拂菻”应指罗马帝国。
    ②《晋书》卷86《张轨传》,第7册,第2251,2252页。
    ③吴玉贵《凉州粟特胡人安氏家族研究》,《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04页。
    ④罗丰《流寓中国的中亚史国人》,《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第237页。
    ⑤L.A.I.ⅲ.l——沙木886,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第1册,第61页。
    ⑥胡平生《楼兰出土文书释丛》,《文物》1991年第8期。
    ⑦供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第二册,第253页。
    ⑧供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第三册,第486页。
    ⑨《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45页。
    ⑩《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58页。
    11《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61页。
    12《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10册,第3058、3059、3062页。
    13吴玉贵《凉州粟特胡人安氏家族研究》,《唐研究》第3卷,第304页。
    ①《晋书》卷122《吕纂、吕降载记》,第10册,第3066、3067、3070页。
    ②《晋书》卷122《吕纂载记》,第10册,第3067页。
    ③《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0页。
    ④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神龙004《大唐故公士安令节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上册,第1045页。
    ⑤参王素《略谈谈香港新见吐鲁番契券的意义——<高昌史稿·统治编>续论之一》,《文物》2003年第10期,第73-74页。
    ⑥荣新江《新获吐鲁番文书所见的粟特人》,《秩序与生活:中古时期的吐鲁番社会》,第350页。
    ⑦《魏书》卷102《西域传》,第6册,第2270页。
    ①此件石塔铭图版及拓片见于王毅《北凉石塔》,《文物资料从刊》第1辑,1977年,第179-188贝,图155、图8。据王毅先生介绍,此塔上部已残,现存三层,残高46、底径21厘米。八角基柱已加高,柱面仅刻发愿文及经文一周。现存刻文六面,四面字迹尚好。其发愿部分基本完整,但由于字体结构散乱,笔画潦草,故不易辨识。塔的中间两层均为圆柱形,每层各开八龛造像。圆拱浅龛,龛楣为结庐顶式。楣上刻覆莲瓣。下边一层的造像,为禅定相坐佛六身,须弥座高于马塔,像后有头光和身光。交脚与思维菩萨各一身,像后骏刻有“靠背”,“靠背”上边刻半圆头光。上边一层肩部向内收进,川龛有坐佛七身,交脚弥勒一身,其龛及造像做法与下边一层相同。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②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外篇第九《西域诸姓》,第398页。
    ③《隋书》卷15《音乐下》,第4册,第378页。
    ④阿部贤次撰、陈浩译《北凉石塔研究》,《吐鲁番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138页。文中提到石塔供养人的姓氏“一些姓氏与敦煌豪族有很大关系,如范、宋、张、索、孟”,但未提到白姓。
    ⑤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壹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66、81页。
    ⑥罄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54页。
    ⑦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2《译经中·晋长安鸠摩罗什》,第45-54页。
    ⑧《魏书》卷114《释老志》,第8同,第3032页。
    ⑨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译经上·晋长安竺昙摩罗刹》,第23页。
    ⑩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2《译经中·昙摩流支》,第61-62页。
    11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2《译经中·晋长安佛陀耶舍》,第65-67页。
    12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3《译经下·宋上定林寺昙摩蜜多》,第120122页。
    ①此件文书为袁复礼旧藏,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图版10有其尾部图版,录文参川书N0.79,第85页。
    ①魏收《魏书》卷4上《世祖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册,第90页。又参该书卷99《卢水胡沮渠蒙逊传》,第6册,第2207页;川马光《资治通鉴》卷123《宋纪五》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第3874-3876页。
    ②《魏书》卷35《崔浩传》,第3册,第825页。
    ③《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记载前秦灭前凉,“徙豪右七千余户于关中”,第9册,第2898页;《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上》先记载“兴徙河西豪右万余户于长安”,后来又“徙降及其宗室僚属十长安”,第10册,第2983-2894页。
    ④参严耀中《北魏平凉郡考》,《北朝研究》1996年第2期。
    ⑤《魏书》卷106下《地形志下》,第7册,第2618-2619页。
    ①张金龙《北魏政治史》,第3册,第138页。
    ②《魏书》卷99《卢水胡沮渠蒙逊传》,第6册,第2208-2209页。
    ③《魏书》卷99《卢水胡沮渠蒙逊传》,第6册,第2209页。
    ④张金龙《北魏政治史》,第3册,第144页。
    ⑤《魏书》卷4下《世祖纪下》,第1册,第106页。另外川书卷99《卢水胡沮渠蒙逊传》亦记载,沮渠万年“复坐谋逆,与祖俱死”,第6册,第2209页。
    ⑥《魏书》卷99《卢水胡沮渠蒙逊传》,第6册,第2209页。
    ⑦《魏书》卷106上《地形志上》,第7册,第2484-2485页。
    ①《资治通鉴》卷124《宋纪六》文帝元嘉十九年(442年),第9册,第3896页。
    ②参马雍《略谈有关高吕史的几件新出十文书》,《西域史地文物从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67-170页;王素《吐鲁番出土<某氏族谱>新探》,《敦煌研究》1993年第1期,第60-68页;高丹丹《吐鲁番出土<某氏族谱>与高吕国的家族联姻——以宋氏家族为例》,《西域研究》2007年第4期,第8492页。
    ③《魏书》卷52《段承根传》,第4册,第1158-1159页。
    ④《魏书》卷52《胡叟传》,第4册,第114911529页。
    ⑤《魏书》卷24《崔玄伯传附崔宽传》,第2册,第620621页。
    ⑥《魏书》卷52《宋繇传》,第4册,第1152-1153页。
    ⑦《后汉书》卷88《西域传》,第10册,第2916、2931页。宋亮即宋谅,参林宝《元和姓纂》卷8“宋”条:“敦煌:汉有宋谅,谅裔孙后汉(魏)清水公繇”,南京:金陵书局,1880年,第4册,第2页。
    ⑧《资治通鉴》卷79《晋纪一》武帝泰始八年(272年)条及胡三省注,第6册,第2523页。又参孙晓林《汉——十六国敦煌令狐氏述略》,《北京图书馆馆刊》1996年第4期,第96页。
    ⑨参施光明《西州大姓敦煌宋氏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济南:齐鲁书
    社,1991年,第166-177页;冯培红《敦煌大族与前凉王国》,《内陸アジア言语の研究》第24号,大阪:中央ュ一ラシァ学研究会,2009年,第97-98、112115页。
    ①《魏书》卷52《宋繇传》,第2册,第1153页:李百药《北齐书》卷20《宋显传》、卷47《酷吏传·宋游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册,第270-271页;第2册,第652页。
    ②杨街之著、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卷5(城北)《宋云惠生使西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1227页。
    ③《魏书》卷52《张湛传》,第2册,第1153-1154页。
    ④《魏书》卷52《阐骃传》,第2册,第1159页。
    ⑤《魏书》卷52《刘昞传》,第2册,第1161页。
    ①《魏书》卷52《索敞传》,第2册,第1162-1163页。
    ②《魏书》卷52《阴仲达传》,第2册,第1163负。
    ③《魏书》卷52《宗钦传》,第2册,第1154-1155页。
    ④《魏书》卷52《赵柔传》,第2册,第1162页。
    ⑤张金龙《北魏河西士人家族三题》,《西北史地》1993年第2期;《河西士人在北魏的政治境遇及其文化影响》,《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后收入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1-149页。
    ⑥《北齐书》卷16《段荣传》,第1册,第27页。
    ①《北齐书》卷18《川马了如传》,第1册,第238页。
    ②《北齐书》卷18《孙腾传》,第1册,第233页。
    ③《魏书》卷109《乐志》,第8册,第2828页。
    ④《魏书》卷44《苟颓传》,第3册,第993页。
    ⑤《魏书》卷94《阉官·赵黑传》,6册,第2016页。
    ⑥《魏书》卷29《奚斤传》,第2册,第700页
    ⑦《魏书》卷4上《世祖纪上》,第1册,第90页。
    ⑧《魏书》卷34《卢鲁元传》,第3册,第801页。
    ①《魏书》卷102《西域传》,第6册,第2270页。
    ②陈国灿《魏晋至隋唐河西胡人的聚居与火祆教》,《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200页。
    ③《魏书》卷114《释老志》,第8册,第3032页。
    ④杜斗成《北凉佛教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北凉译经论》,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
    ⑤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下册,第352、357、358-359页。
    ⑥道宣《续高僧传》卷26,《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23-324页。
    ①释慧皎《高僧传》卷11《习禅·释玄高传》,第411页。
    ②释慧皎《高僧传》卷8《义解五·释玄畅传》,第314页。
    ③释慧皎《高僧传》卷11《习禅·释玄高传》,第409页。
    ④释慧皎《高僧传》卷11《明律·释僧隐传》,第432页。
    ⑤释慧皎《高僧传》卷11《习禅·释玄高传》,第412页。韩万德未见于史载,《魏书》卷51《韩茂传》记载:“从平凉州,茂为前锋都将,战功居多,迁川卫监”,“长了备,字延德”,“备弟均,字天德”,第4册,第1127-1128贝。张金龙先生认为,此处之韩万德不大可能为韩茂之子,为韩茂本人的可能性较大。参张金龙《北魏政治史》第3册,第161页。
    ⑥《魏书》卷114《释老志》,第8册,第3035页。
    ⑦道宣《续高僧传》卷1《译经·释昙矅》:“释昙曜,未详何许人也。”
    ⑧《魏书》卷114《释老志》,第8册,第3036页。
    ①释慧皎《高僧传》卷2《译经·昙无谶传》,第80页。
    ①《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2卷,成都:四川人民川版社,1990年,第78-85页。
    ②黄水武博士《敦煌宝藏》,第5册,第136-144页。
    ①山本達郎《敦煌発见计帐様文书残简(上)(下)——大英博物馆スタィソ将来汉文文书六一三号》,《东洋学报》第37卷第2、3号,1954年,第35-65、65-72页。
    ②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第37-56页。此处所引汉文译文据池田温 著、龚铎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5页。
    ③潭世保《西魏大统十三年瓜州计帐户籍(斯六一三)文书研究(初篇)》,王仲荤主编《历史论从》第5辑,第84-85页。
    ④冯培红《汉宋间敦煌家族史研究回顾和评述(上)》,《敦煌学辑川》2008年第3期,第41页。
    ①此表格参冯培红《汉宋间敦煌家族史研究回顾和评述(上)》,《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3期,第40页。
    ②《资治通鉴》卷140《齐纪六》明帝建武三年(496),第10册,第4393页。
    ③《魏书》卷4上《世祖纪上》,第1册,第90页。
    ④《魏书》卷19上《京兆王元子推传附元暹传》,第2册,第444445页
    ⑤《魏书》卷19下《南安王传》,第2册,第493页。
    ⑥赵万里《魏宗室东阳王元荣与敦煌写经》,张涌泉、陈浩主编《浙江与敦煌学——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川年纪念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95-268页。
    ①《魏书》卷113《官氏志》,第8册,第3008页。
    ②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三“内入诸姓”,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7页。
    ③《资治通鉴》卷118《晋纪四十》安帝义熙十三年(117年)条及胡三省注,第8册,第3702页。
    ④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14115页。
    ⑤《元和姓纂》卷5房氏条,第591页。
    ⑥《魏书》卷43《房法寿传》,第3册,第969-971页。
    ⑦《魏书》卷113《官氏志》,第8册,第3011页。
    ⑧《新唐书》卷71《宰相世系表下》,第8册,第2399页
    ⑨《晋书》卷125《乞伏国仁载记》,第10册,第3115页。
    ⑩《北史》卷55《房谟传》,第7册,第1991页。
    11《隋书》卷53《刘方传附房兆传》,第5册,第1359页。
    12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三“内入诸姓”,第171-173页。
    13《魏书》卷113《官氏志》,第3008页。
    ①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三“内入诸姓”,第87-90页。
    ②《魏书》卷113《官氏志》,第8册,第3012页。
    ③林宝《元和姓纂》卷8步条,第2册,第1225页。
    ④《魏书》卷4《世祖纪士》,第1册,第70、72页
    ⑤参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四“四方诸姓”,第216页:王仲荦《代北姓氏考》,《山昔华山馆从稿续编》,第167页。
    ⑥《史记》卷110《匈奴传》,第10册,第2890-2891页。
    ⑦《后汉书》卷23《窦宪传》李贤注,第815页。
    ⑧林宝《元和姓篡》卷3“呼延”条,第303页。
    ⑨《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第9册,第2645、2647、2650、2651页。
    ⑩《魏书》卷9《肃宗纪》,第1册,第236页。
    11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三匈奴诸姓,第300页。
    ①《晋书》卷97《北狄·匈奴传》,第8册,第2550页。
    ②令狐德棻《周书》卷49《稽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3册,第898页。
    ③《晋书》卷113《苻坚载记》,第9册,第2888页。
    ④《魏书》卷3《太宗纪》,第1册,第54页。
    ⑤李昉等《太平御览》卷428引《后赵录》,第1969页。
    ⑥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301页。
    ⑦林宝《元和姓纂》卷10,斛斯氏条,第1477页。
    ⑧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331页。
    ⑨王仲荦《鲜卑姓氏考》,《山昔华山馆从稿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6页。
    ⑩《魏书》卷103《高车传》,第6册,第2307页;《北史》卷《高车传》脱文,仅载“高车……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高车、丁零”,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68“高车脱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11《魏书》卷80《斛斯椿传》,第5册,第1773页。
    12《周书》卷26《斛斯征传》,第2册,第432页。
    13《隋书》卷70《斛斯万善传》,第6册,第1622页。
    14王仲荦《鲜卑姓氏考》《代北姓氏考》,《山昔山馆从稿续编》,第97、196页。
    15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331页。
    ①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第50页。
    ②冯培红《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76页。
    (?)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国学研究》第6卷,第43页。
    (?)山本達郎《敦煌発见计账样文书残间(上)一一大英博物馆スタィソ将来汉文文书六一三号》,《东洋学报》第37卷第2号,1954年,第45页。
    (?)谭世保《西魏大统十三年瓜州计帐户籍(斯六一三)文书研究(初篇)》,王仲荦《历史论从》第5辑,第8485页。
    罗丰《流寓中国的中亚史国人》,《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第231页。
    (?)《周书》卷28《史宁传》,第2册,第465页。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410页。
    (?)《新唐书》卷75下《宰相世系表》,第11册,第3445页。
    ①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411页。
    ②荣新江《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70页。
    ②姜伯勤《高昌胡天祭祀与敦煌祆祀》,《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81482贝。
    ③罗丰《萨宝:一个唐朝唯一外来官职的再考察》,《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第248-279页。
    ⑤《北史》卷99《突厥传》、《资治通鉴》卷159《梁纪十五》武帝大同十一年(545年),第11册,第4926页皆载此事。
    ⑥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6卷,第43页。
    ⑦向觉明《论龟兹白姓》,原载《女师大学术季刊》第2卷第1期,1931年:此据张国领、裴孝曾主编《龟兹文化研究(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0191页。
    (?)冯承钧《再说龟兹白姓》,原载《女师大学术季刊》第2卷第1期,1931年;此据张国领、裴孝曾主编《龟兹文化研究(一)》,第192193页。向达先生也赞同此说法。(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后汉书》卷47《班超传》,第6册,第1576页。
    ①《魏书》卷102《龟兹传》第6册,第2266页。《北史》卷97《龟兹传》,第10册,第3217贝。
    ②《资治通鉴》卷101《晋纪二十三》哀帝兴宁元年(363年),第7册,第3193页。
    ③《魏书》卷52《刘昞内传》,第4册,第1160页。
    ④冯培红《敦煌大族与前凉王国》,《内陸了ァジァ言语の研究》,第122-123页。
    ⑤《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第9册,第2644页。
    ⑥《晋书》卷97《北狄匈奴传》,第8册,第2550页。
    ⑦《晋书》卷63《李矩传》,第6册,第1708页。
    ⑧《魏书》卷23《卫操传》,第2册,第600页。
    ⑨《魏书》卷113《官氏志》,第8册,第3007页。
    ⑩林宝《元和姓纂》卷10,独孤条,第2册,第1455页
    11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二,第43页。
    12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二,第45页。
    ①《魏书》卷23《刘库仁传》,第2册,第604-605页。
    ②《魏书》卷83上《外戚上》,第5册,第1812页。
    ③参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二,第46页。
    ④《资治通鉴》卷149《梁纪五》武帝普通二年(521年)条,第10册,第4667、4669页。
    ⑤《魏书》卷80《侯莫陈悦传》,第5册,第1784页。
    ⑥林宝《元和姓纂》卷5侯莫陈条,第1册,第733页。
    ⑦《魏书》卷113《官氏志》,第8册,第3012页。
    ⑧《魏书》卷103《宇文莫槐传》,第6册,第2304页。
    ⑨《川书》卷1《文帝纪上》,第1册,第1页。
    ⑩参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四,第182页。
    11《魏书》卷93《恩倖·王叡传》,第6册,第1988页。
    12《周书》卷36《王士良传》,第3册,第638贝。
    ①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外篇第一《东胡诸姓》,第276页。
    ②《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8册,第2527页。
    ③《三国志》卷26《魏书·牵招传》,第3册,第732页。
    ④《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10册,第3099页。
    ⑤《魏书》卷113《官氏志》,第8册,第3008页。
    ⑥姚薇元《北朝胡姓老》外篇第一《东胡诸姓》,第277-278页
    ⑦《晋书》卷105《石勒载记》,第9册,第2747页。
    ⑧《魏书》卷4上《世祖纪》,第1册,第83页。
    ⑨《魏书》卷5《高宗纪》,第1册,第101、112页。
    ⑩《魏书》卷19上《元丽传》,第2册,第449页。
    11《魏书》卷94《阉官·王映衬传》,第6册,第2023页。
    12《十六国春秋》卷84《后凉录四》,《(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3册,第998页。
    13《川书》卷44《任果传》,第3册,第799页。
    14参冯培红《敦煌大族与前凉王国》,《内陸アヅア言语の研究》第24号,2009年。
    15《晋书》卷113《苻坚载记》,第9册,第2888页。
    ①《晋书》卷115《苻登载记》,第9册,第2949页。
    ②《太平御览》卷428《人事部六十九》,第1969页。
    ③《魏书》卷3《太宗纪》,第1册,第54页。
    ④《魏书》卷17《乐平王列传》,第2册,第413-414页。
    ⑤《魏书》卷4上《世祖纪上》,第1册,第90页。
    ⑥《魏书》卷6《显祖纪》,第1册,第125页。
    ⑦《魏书》卷16《阳平王传》,第2册,第391页。
    ①《魏书》卷19下《南安王传》,第2册,第493页。
    ②《资治通鉴》卷133《宋纪十五》明帝泰始匕年(471年),第9册,第4167页。
    ③张金龙《北魏政治史》第3册,第493页。
    ④《魏书》卷19下《城阳王传》,第2册,第509页。
    ⑤赵超《汉魏南阔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6页。
    ⑥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34页。
    ⑦《魏书》卷20《安乐王传》,第2册,第526页。
    ⑧赵超《汉魏南北朝基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4页。
    ⑨《魏书》卷19上《京兆王元子推传附元暹传》,第2册,第444-445页。
    ①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75,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第69页。
    ②张金龙《北魏政治史》第3册,第497页。
    参敦煌文物研究所《新发现的北魏刺绣》,《文物》,1972年第2期,第55-56页。
    (?)《魏书》卷18《广阳王传》,第2册,第428页。
    (?)罗新《北魏直勤考》,《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第24-38页。
    (?)参杨森《敦煌研究院藏卷<北魏禁军军官籍薄>考述》,《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第22页:敦煌文物研究所《新发现的北魏刺绣》,《文物》,1972年第2期,第5556页。
    ①《资治通鉴》卷159武帝大同十一年(545),第4936页。
    ②《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63页。
    ③李盛铎(旧),录文参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NO.222,第122页。
    ④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25页。
    ⑤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56页。
    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34页。
    ②罗振玉《敦煌镇将元倪墓志跋》,《罗雪堂先生全集初编》,台北:大通书局,1976年,第2册,第502503页。
    ③参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图版58,录文第132页。
    ④兰州某氏所载《北周杞公高弼写某经题记》,《识语集录》,第131页。另有八件高弼为其亡妻元圣威所供养佛经题记,分别为S.4033《北周高弼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四题记》、北图(辰40)《北川高弼写<摩诃般若波罗蜜>卷十六题记》、东京博物馆藏《北周高弼写<摩诃般若波罗蜜>卷卅三题记》和《北川高弼写<摩诃股若波罗蜜>卷卅五题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北周高弼写<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二题记》、S.4252《北川高弼写<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廿题记》、北京图书馆藏(700)《北周高弼<悲华经>卷四题记》、台北中央图书馆藏(82)《北周高弼写<大般涅槃经>卷八题记》
    ⑤与藏于日本大谷大学图书馆,编号为餘乙30,图版参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图29,录文参本书第97页。
    ⑥《魏书》卷26《尉古真传》,第3册,第657页。
    ⑦《魏书》卷113《官氏志》,第8册,第3012页。
    ⑧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尉氏条,第206页。
    ⑨王仲华《鲜卑姓氏考》,第65页。
    ①张金龙《北魏政治史》第3册,第496页。
    ②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212页。
    ③《川书》卷21《尉迟迥传》,第2册,第349页。
    ④录文参董玉祥、臧志军《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文物》1985年第5期,第11页;吴荭、魏文斌《地方统治者与甘肃早期佛教石窟的开凿》,《社科纵横》1996年增刊《敦煌佛教文化研究》,第131-132页。
    ⑤《魏书》卷27《穆崇传附穆亮传》,第3册,第667页。
    ⑥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29页。
    ⑦《周书》卷5《武帝上》,第1册,第78页。
    ①施萍婷《建平公与莫高窟》,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第144-150页。
    ②此件为李盛铎旧藏(散603),录文参池田温《中国古代识语集录》,第126-127页。
    ③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125页。
    ④王仲荦《鲜卑姓氏考》,第4041页。
    ⑤《资治通鉴》卷119《宋纪一》营阳王景平元年(423年)条,第8册,第3759页。
    ⑥《魏书》卷7《高祖幻上》,第1册,第137页。
    ①《资治通鉴》卷133《宋纪十五》苍梧征二年(474年),第9册,第4184页。
    ②《资治通鉴》卷149《梁纪五》武帝普通二年(521年)条,第10册,第4667-4669页。
    ③《魏书》卷69《袁翻传》,第5册,第1542页。
    ④《资治通鉴》卷149《梁纪五》武帝普通二年(521年)条,第10册,第4669页。
    ⑤《资治通鉴》卷149《梁纪五》武帝普通三年(522年)条,第10册,第4671页。
    ①《魏书》卷103《蠕蠕传》,第6册,第2303页。
    ②松田寿男著,川伟洲译《吐谷浑遣使考上》,《西北史地》1981年第3期,第8798页。
    ③《资治通鉴》卷150《梁纪六》武帝普通五年(524年)条,第10册,第4685-4686页。
    ④《资治通鉴》卷150《梁纪六》武帝普通六年(525年)条,第10册,第4706页。
    ⑤此碑碛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陇右金石录》第3233页。此碑为石质,碑阳共20行,下部多残;碑阴全44行,稍残,为阴刻。
    ⑥《周书》卷50《突厥传》,第3册,第908页。
    ①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2《陇右》,中华书局,1980年,第215页。
    ②《资治通鉴》卷167《陈纪一》武帝永定元年(557年)条,第11册,第5159-5160页。载吐谷浑为寇于周,攻凉、鄯、河三州。
    ③《川书》卷20《贺兰祥传》,第2册,第337页。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招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④《川书》卷50《突厥传》,第3册,第912页。
    ⑤《魏书》卷102《西域传》,第6册,第2270页。
    ⑥参王冀青《斯坦因所获粟特文<二号信札>译注》,《西北史地》1986年第1期,第66-72页。陈国灿《敦煌所出粟特文信札的书写地点和时间问题》,《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7辑,第10-18页。
    ⑦陈国灿《魏晋至隋唐河西胡人的聚居与火祆教》,《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203页。
    ①《川书》卷37《韩褒传》,第3册,第661页。
    ②《川书》卷39《韦琐传》,第3册,第694页。
    ③《隋书》卷24《食货志》,第3册,第691页。
    ④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一》,文物出版社、株式会社平凡社,1987年,图189。
    参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第二篇多元文化与经济,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68-169页。
    ⑤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供养人题记》,第123页。
    ⑥《资治通鉴》卷40《汉纪三十二》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第1289页。
    ⑦《后汉书》卷23《窦融传》,第3册,第796页。
    ⑧《高僧传》卷1《译经上·洛阳白马寺竺法兰传》,第3页。
    ①《魏书》卷97《西域传》,第10册,第3227页。
    ②《隋书》卷27《百官志中》载:“鸿胪寺,掌蕃客朝会,吉凶吊祭。统典客、典寺、司仪等署令、丞。典客署,又有京邑萨甫二人,诸州萨甫一人”。第756页。向达先生指出此所谓京邑萨甫、诸州萨甫果作何解,说者必为侨居京邑及诸州之外国人。隋唐以前,甫字读重唇音,则萨甫与萨宝、萨保同声,与Sartpau—字译音亦近。余疑北齐鸿胪寺之萨甫,即隋之萨保、唐之萨宝。(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68页。)
    ③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第170页
    ④参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三联书店,2001年,第170页;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十一萨宝:一个唐朝唯一外来官职的再考察”第248-279页。
    ⑤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唐故游击将军、虢州刺史、直中书省史公墓志铭并序》,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69页。拓片图版(图五十四、五十五)
    ⑥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大唐故司驭寺右十七监史君基志铭并序》,第82页。拓片图版(图六十、六十一)
    ①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十九隋唐史氏墓志,第424-439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大唐上仪同故康莫量息阿达墓志铭》,下册,第124页。
    ③陈国灿《魏晋至隋唐河两胡人的聚居与火祆教》,《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205-206页。
    ④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十一萨宝:一个唐朝唯一外来官职的再考察”,第251页。
    ⑤吴玉贵《凉粟特胡人安氏家族研究》,《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08页。
    ⑥《周书》卷28《史宁传》,第465、483页。注1钱大昕《考异》卷23云:“此凉州之建康,非扬州之建康也。袁氏当为表氏之伪。
    ⑦林宝《元和姓纂》卷6“史姓”条,中华书局,1994年5月,第822页。
    ⑧《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十一“史姓”条,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第286页。
    ⑨参王冀青《斯坦因所获粟特文<二号信札>译注》,《西北史地》1986年第1期,第66-72页。陈国灿《敦煌所出粟特文信札的书写地点和时间问题》,《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7辑,第10-18页。
    ①罗丰《流寓中国的中亚史国人》,《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年9月,第237页。
    ②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川故陪戎副尉安府君夫人史氏合葬基志铭并序》,上册,第845页。
    ③《北史》卷92《恩幸·安吐根传》,第10册,第3047页。
    ④《资治通鉴》卷159《梁纪十五》武帝大同十一年(545),第11册,第4926页。
    ⑤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国学研究》第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页。
    ⑥《唐代墓志汇编》,《□川故陪戎副尉安府君夫人史氏合墓志铭并序》,上册,第845-846页。
    ⑦《全唐文》卷230,中华书局,1983年,第3册,第23312332页。
    ⑧参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国学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44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唐故上开府上大将军安府君墓志铭》,上册,第180页。
    ②罗新、叶炜《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第308-309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大唐故康敬本墓志铭》,上册,第530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大唐故平□□□戍主康君墓志铭并序》,上册,第657-658页。
    ⑤吴玉贵《凉州粟特胡人安氏家族研究》,《唐研究》第3卷,第308页。荣新江认为康续是广义凉州的粟特首领。(《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唐研究》第6卷,第46-47页)
    ⑥《唐代墓志汇编》,《大唐故游击将军康府君墓志》,上册,第693-694页。
    ⑦吴玉贵《凉州粟特胡人安氏家族研究》,《唐研究》第3卷,1997年,第307页。
    ⑧《唐代墓志汇编》,《唐故陪戎副尉康君墓志铭》,上册,第545页。
    ⑨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国学研究》第6卷,第17页。
    ①此件现藏于敦煌研究院,编号为敦研(343),纸质,墨书。参敦煌文物研究所资料室 《敦煌文物研究所藏敦煌遗书目录》,《文物资料从刊》第1辑,文物出版社,1977年,第64页。
    ②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供养人题记》,第162页。
    ③荣新江《敦煌曹氏归义军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冯培红《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6586页:李并成、解梅《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果为粟特后裔吗——与荣新江、冯培红先生商榷》,《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第109115贝。
    ④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国学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49贝。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2页。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魏征、长孙无忌《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崔鸿撰、何镗辑《十六国春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3册史部载记类,上海古籍出版社新1版,2003年。
    崔鸿撰、屠乔孙、项琳辑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3册史部载记类,上海古籍出版社新1版,2003年。
    崔鸿撰、汤球辑《十六国春秋纂录校本(附校勘记)》,丛书集成初编3820,北京:中华书局新1版,1985年。
    崔鸿撰、汤球辑补《十六国春秋辑补》,《二十大别史》,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董诰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
    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林宝《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22册。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
    杨街之著、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华书局,2008年。
    中国国家图书馆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1-98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2005、2006、200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英国国家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合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1-14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年。
    上海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图书馆藏敦煌文献》1-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999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合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34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5年。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1-7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唐长孺主编《吐
    鲁番出土文书(图文对照本)》第1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
    荣新江、李肖、孟宪实主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陈国灿、刘安志《吐鲁番文书总目(日本收藏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観·録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0年。
    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天地出版社,1999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北京图书馆编《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西北卷)第15册,北京图书馆出版 社,2001年。
    张澍辑、李鼎文校点《续敦煌实录》,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
    张澍辑、周鹏飞、段宪文点校《凉州府志备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张维《陇右金石录》,《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81册,1990年。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佛爷庙西晋画像砖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甘肃省考古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编《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敦煌祁家湾——西晋十六国墓葬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酒泉十六国墓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张宝玺编《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墓壁画》,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张德芳、郝树声《悬泉汉简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释粹》,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新疆出土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
    柏贵喜《四——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薄小莹《敦煌遗书汉文纪年卷编年》,长春出版社,1990年。
    岑仲勉《突厥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陈海涛《从胡商到编民——吐鲁番文书所见麴氏高昌时期的粟特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杜斗城《北凉译经论》,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郭厚安、陈守忠主编《甘肃古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
    贺世哲《敦煌图像研究(十六国北朝卷)》,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
    洪涛《五凉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黄兆宏《内迁与整合——魏晋至五代时期入迁河西走廊少数民族移民之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贾小军《魏晋十六国河西史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姜清基《河西历代人口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林斡《突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
    路遇、腾泽之《中国人口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氐与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突厥人和突厥汗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乌桓与鲜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孟凡人《楼兰鄯善简牍年代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宁可、郝春文《敦煌的历史和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齐陈骏、陆庆夫、郭锋《五凉史略》,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年。
    齐陈骏《河西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西北通史》第2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邵如林《中国河西走廊》,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素、李方《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
    王仲荦《鲜卑姓氏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吴廷桢、郭厚安主编《河西开发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3年。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薛宗正辑注《突厥稀见史料集成——正史外突厥文献集萃》,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杨际平、郭锋、张和平《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长沙:岳麓书 社,1997年。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余太山《嚈哒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张灿辉《两汉魏晋凉州政治史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张金龙《北魏政治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张仲《敦煌简史》,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赵颂尧等《河西开发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
    赵向群《甘肃通史——魏晋北朝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五凉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周伟洲《敕勒与柔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南凉与西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吐谷浑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西北民族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榎一雄责任编集《讲座敦煌》第1卷《敦煌の自然と现状》Ⅳ《外国人の记录に见え乃敦煌》(榎一雄撰),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年。
    ——《讲座敦煌》第2卷《敦煌の历史》Ⅰ、Ⅱ《五胡十六国から南北朝畴代》(佐藤智水撰),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年。
    池田温责任编集《讲座敦煌》第3卷《敦煌の社会》Ⅰ《社会の构成と推移》一《在地豪族·名族社会——一~四世纪の河西——》(白须净真撰),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年。
    前田正名《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陈俊谋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
    关尾史郎《中国西北地域出土镇墓文集成(稿)》,2005年。
    田村実造《中国史上の民族移动期——五胡·北魏时代の政治と社会》,东京:创文社,1975年。
    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内田吟风《北アジア史研究—鲜卑柔然突厥篇—》,京都:同朋舍,1975年。
    山口瑞鳳责任编集《讲座敦煌》第6卷《敦煌胡语文献》Ⅲ《ソダド文献》(吉田豊撰),东京:大东出版社,1985年。
    沙畹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鲁保罗著、耿异译《西域的历史与文明》,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Stein, A., Serinda. 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and Westernmost in China, Ⅱ. Oxford,1921. ——On Ancient Central-Asian Tracks,1941.
    E. de la Vaissiere, Histoire des Marchands Sogdiens, Paris:College de France,2002. ——E. de la Vaissiere, Sogdian Traders:a History(tr. by James Ward), Leiden:Brill, 2005.
    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徙与融合》,《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白雪《魏晋时期河西的民族结构研究》,《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5期。
    白雪、冯培红《敦煌本宋绍读经题记及相关问题考释》,《敦煌研究》2012年第1期。
    毕波《粟特文古信札汉译与注释》,《文史》2004年第2辑。
    边章《两汉护羌校尉》,《西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1期。
    常倩《羌人与大凉政权》,《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陈炳应《北魏曹天护造方石塔》,《文物》1988年第3期。
    陈国灿《敦煌所出粟特文信札的书写地点和时间问题》,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7辑,1985年
    ——《吐鲁番出土的<诸佛要集经》残卷与敦煌高僧竺法护译经考略》,《敦煌学辑刊》1983年第4期。
    ——《魏晋至隋唐河西胡人的聚居与火袄教》,《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陈菊霞《西域、敦煌粟特翟氏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3期。
    陈连庆《汉唐之际的西域贾胡》,敦煌文物研究所编《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
    董玉祥、杜斗城《北凉佛教与河西诸石窟的关系》,《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
    杜斗城《前凉张天锡时期的佛教》,《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
    敦煌文物研究所《新发现的北魏刺绣》,《文物》1972年第2期。
    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敦煌晋墓》,《考古》1974年第3期。
    敦煌县博物馆《敦煌佛爷庙湾大凉时期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
    敦煌县博物馆考古队、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记敦煌发现的西晋、十六国墓葬》,《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俄琼卓玛《试述乙弗部鲜卑的族源和早期活动》,《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樊文礼《唐代的安姓胡人》,《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冯承钧《再说龟兹白姓》,《女师大学术季刊》1931年第2卷第1期;收入张国领、裴孝曾主编《龟兹文化研究(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冯培红《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敦煌大族与前凉王国》,《内陛ジア言捂の研究》第24号,大阪:中央ユ一ラシア学研究会,2009年。——《汉晋敦煌大族略论》,《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
    ——《汉宋间敦煌家族史研究回顾与述评(上)(中)(下)》,《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3、4期,2010年第3期。
    干志耿等《关于鲜卑早期历史及其考古遗存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
    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嘉峪关魏晋主壁画的题材和艺术》,《文物》1974年第9期。
    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嘉峪关晋墓的发掘》,《文物》1979年第6期。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文物》1965年第3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酒泉西沟村魏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7期。
    高丹丹《吐鲁番出土<某氏族谱》与高昌王国的家族联姻——以宋氏家族为例》,《西域研究》2007年第4期。
    高荣《汉代护羌校尉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3期。《十六国时期的河西人口》,《西北人口》2003年第2期。《月氏、乌孙和匈奴在河西的活动》,《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郭永利《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墓葬画像砖上的披发民族》,郑炳林、樊锦诗、杨富学主编《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
    胡平生《楼兰出土文书释丛》,《文物》1991年第8期。
    郝树声《汉初的河西匈奴》,《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何光岳《氐族的来源与迁徙》,《天水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胡阿祥《<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申论》,《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胡讯雷《试论乌氏张氏家族与前凉政权的历史地位》,《宁夏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黄烈《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与内地的关系》,《魏晋隋唐史论集》第1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黄盛璋《杂胡官印考》,《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
    黄文昆《十六国的石窟寺与敦煌石窟艺术》,《文物》1992年第5期。
    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嘉峪关新城十二、三号画像砖墓发掘简报》,《文物》1982年第8期。
    姜伯勤《高昌胡天祭祀与敦煌祆祀》,《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黎尚诚《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李大龙《东汉王朝护羌校尉考述》,《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李聚宝《曹魏时期敦煌豪族的膨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兰州学刊》1987年第2期。《十六国时期敦煌的政治状况》,《兰州学刊》1987年第3期。
    李军《西凉大姓略考》,《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李俊恒《魏晋南北时期的武威贾氏》,《史学月刊》2008年第7期。
    李树辉《突厥原居地“金山”考辩》,《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3期。
    李智君《五凉时期移民与河陇学术的盛衰——兼论陈寅恪“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说”》,《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
    林梅村《敦煌出土粟特文古书信的断代问题》,1985年,在全国第二次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上。
    刘波《敦煌所出粟特语古信札与两晋之际敦煌姑臧的粟特人》,《敦煌研究》1995年第3期。
    刘戈《论突厥与北朝、隋的政治关系》,《新疆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刘汉东《从西凉户籍残卷谈五凉时期的人口》,《史学月刊》1988年第4期。
    陆离《论诸凉入魏人士对北魏的政治、军事贡献》,《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1期。
    陆庆夫《略论大凉的民族分布及其融合途径》,《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十六国大凉地区的人口迁徙》,《丝绸之路史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五凉佛教及其东传》,《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1期。
    ——《五凉政权与中西交通》,《丝绸之路史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罗丰《北周李贤墓出土的中亚风格鎏金银瓶——以巴克特里亚金属制品为中心》,《考古学报》2000年第3期。——《流寓中国的中亚史国人》,《国学研究》第7卷,2000年。
    罗宏曾《魏晋时期北方各族的迁徙与融合》,《历史教学》1981年第12期。
    罗振玉《敦煌镇将元倪墓志跋》,《罗雪堂先生全集初编》第2册,台北:大通书局,1976年。
    马建春《西晋十六国时期氐人的迁徙与分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马雍《略谈有关高昌史的几件新出土文书》,《西域史地文物丛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麦超美《粟特文古信札的断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4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聂葛明《敦煌西魏写经及题记管窥》,《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
    彭丰文《汉魏十六国时期河陇大族势力的崛起及其在西北边疆开发中的作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4期。
    彭清深《内迁与融合:魏晋时期西北地域的民族互动》,《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五凉学术文化考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齐陈骏、尤成民《略述三国时期曹魏对河西的经营》,《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齐陈骏、章一平《河西历代人口简述》,《西北人口》1981年第2期。
    齐陈骏《略论张轨和前凉张氏政权》,《兰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氐人吕光和他的后凉政权》,《河西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古代河西的兴衰》,《河西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李暠与西凉政权》,《河西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略述三国时期曹魏对河西的经营》,《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秦烈新《前凉金错泥筒》,《文物》1972年第6期。
    邱久荣《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饶宗颐《北魏冯熙(?——495)与敦煌写经——魏太和写杂阿毗昙心经跋》,《选堂集林·史林》,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2年。一《吴建衡二年索紞写本<道德经)残卷考证(兼论河上公本源流)》,《东方文化》第2卷第1号,1955年。
    任怀国、张丽《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人口考察》,《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第6期。
    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新获吐鲁番文书所见的粟特人》,《吐鲁番学研究》2007年第1期。
    施光明《略论河西学者在拓跋族封建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兰州学刊》1987年第1期。——《论“凉州之乱”》,《甘肃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十六国敦煌学者考述》,《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西州大姓敦煌宋氏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施萍婷《建平公与莫高窟》,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2年。
    史念海《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迁徙人口(上、下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4期。
    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
    宿白《东阳王与建平公(二稿)》,《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敦煌莫高窟早期洞窟杂考》,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
    孙晓林《汉——十六国敦煌令狐氏述略》,《北京图书馆馆刊》1996年第4期。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粹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历史地理》第10辑。
    谭世保《西魏大统十三年瓜州计帐户籍(斯六一三)文书研究(初篇)》,王仲荦《历史论丛》第5辑,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汤长平、周倩《西魏北周时期的河西》,《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1期。
    汤长平《敦煌研究院藏<北魏军官籍簿>辨析》,《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2期。
    唐长孺《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王大良《前凉与晋的关系研究》,《南都学坛》1989年第2期。
    王福宝《秃发、拓跋“分姓”目的辨析》,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王冀青《斯坦因所获粟特文<二号信札>译注》,《西北史地》1986年第1期。
    王素《略谈香港新见吐鲁番契券的意义——<高昌史稿·统治编>续论之一》,《文物》2003年第10期。——《吐鲁番出土<某氏族谱>新探》,《敦煌研究》1993年第1期。——《魏晋南朝火祆教钩沉》,《中华文史论丛》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王维宗《金城麴氏的活动及其族属问题》,《兰州学刊》1986年第5期
    王晓晖《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与农牧业》,《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5期
    王毅《北凉石塔》,《文物资料丛刊》第1辑,1977年。
    王永增《公元四、五世纪的河西佛教及与中原佛教之关系》,《西北师院学报》增刊(总第5期)。
    王仲荦《<敦煌氾氏人物传)考释》,《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王宗维《汉代卢水胡的族名与居地问题》,《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
    文梦霞《再论东阳王元荣领瓜州刺史时间》,《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吴怡如《北周王令猥造像碑》,《文物》1988年第2期。
    吴玉贵《关于李轨河西政权的若干问题》,《敦煌学辑刊》1990年第1期。《凉州粟特胡人安氏家族研究》,《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武沐《浑邪休屠族源探赜》,《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武守志《五凉时期的河西儒学》,《西北史地》1987年第2期。《五凉政权与西州大姓》,《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向觉明《论龟兹白姓》,《女师大学术季刊》1931年第2卷第1期;收入张国领、裴孝曾主编《龟兹文化研究(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谢绍鹢《两汉护羌校尉略考》,《人文杂志》2009年第1期。
    薛英群《晋归义羌侯印与晋归义氐王印》,《文物》1964年第6期。
    薛宗正《西凉王朝的兴亡与西域》,《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闫廷亮《北魏对河西的经营与开发》,《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年。
    严耀中《北魏平凉郡考》,《北朝研究》1996年第2期。
    阎文儒《河西考古简报(上)》,《国学季刊》第7卷第1期,1950年。——《河西考古杂记》,《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12期。
    杨红伟《两晋之际流民对河西发展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杨际平《关于西魏大统十三年敦煌计帐户籍文书的几个问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杨森《敦煌研究院藏<北魏禁军军官籍簿》考述》,《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
    杨胜良《论五凉学术的渊源和特征》,《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杨学勇《敦煌阴氏族源与郡望》,《寻根》2004年第4期。
    殷光明《北凉石塔述论》,《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1期。——《敦煌市博物馆藏三件北凉石塔》,《文物》1991年第11期。
    尤成民《汉代河西的豪强大姓》,《敦煌学辑刊》1991年第1期。——《汉晋时期河西大姓的特点和历史作用》,《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张金龙《河西士人在北魏的政治境遇及其文化影响》,《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赵海霞《鲜卑折掘氏与党项折氏》,《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
    赵万里《魏宗室东阳王元荣与敦煌写经》,张涌泉、陈浩主编《浙江与敦煌学——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
    赵向群《河西鲜卑事迹钩沉》,《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河西著姓社会探赜》,《西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5期。——《前凉政权的兴替》,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西北史研究》第1辑下册,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十六国时期河西主要民族的地位与作用》,《五凉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四至五世纪河西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文史知识》1997年第6期(甘肃专号)。——《秃发南凉始末》,《西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
    ——《魏晋五凉时期河西民族融合中的羌化趋势》,《西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
    赵晓星、寇甲《西魏——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的史姓》,《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
    赵以武《十六国时代河西的局势变化和文化进步》,《兰州学刊》1988年第3期。《秃发南凉始末》,《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关于卢水胡的族源及迁移》,《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武威阴氏与阴铿》,党寿山主编《大凉文化研究》(创刊号),武威,1993年。
    钟长发《甘肃武威南滩魏晋墓》,《文物》1987年第9期。
    钟长发、宁笃学《武威金沙公社出土前秦建元十二年墓表》,《文物》1981年第2期。
    周伟洲《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向西北地区的迁徙及分布》,《民族研究》1983年第5期。《魏晋时与匈奴有关的诸胡》,《民族研究》1983年第5期。
    ——《秃发鲜卑与河西鲜卑》,《西北民族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朱亚峰《南迁西进后鲜卑诸部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赤峰学院学报》2007年 第6期。
    祝总斌《评晋武帝的民族政策——兼论匈奴刘猛、鲜卑树机能反晋之性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成都: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阿部贤次《北凉石塔研究》(陈浩译),《吐鲁番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後藤腾《河西王国の性格につぃて》,《历史教育》第15卷第9·10号,1967年。
    池田温《敦煌氾氏家傅残卷につぃて》,《束方学》第24辑,1962年。
    榎一雄《魏书粟特国傅と匈奴=フソ同族问题》,《东洋学报》第37卷第4号,1955年。《汉魏时期的敦煌》(徐秀灵译、陈国灿校),《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
    園田俊介《河西画像礴墓にぉける胡人図像—魏晋期の酒泉を中心とLて—》,《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5号,2007年。
    ——《酒泉丁家閘5号墓壁画にみぇる十六国时代の河西社会》,《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3号,2006年。
    小林宏光《嘉峪阴魏晋墓壁画试论》,《中国古代の国家と民衆》编集委员会《堀敏一先生古稀纪念中国古代の国家と民聚》,东京:汲古书院,1995年。
    小山满《“张济”文书の一考察》,《东洋学术研究》第11卷第1号,1972年。
    小林聰《中国服饰史上にぉける河西回廊の魏晋壁画墓·画像碑墓》,《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5号,2007年。
    前田正名《河西史の基礎构造》,东京教育大学东洋史学研究室编《东洋史学论集》,筑波:清水书院,1953年。——《五胡十六国と河西—前涼を中心として—》,《历史教育》第15卷第5·6号,1967年。
    松田寿男《吐谷浑遣使考(上)》(周伟洲译),《西北史地》1981年第3期。
    町田隆吉《4~5吐鲁番古墓の壁画纸画に関する基础的検讨》,《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5号,2007年
    小田義久《沮渠氏と仏教につぃて》,《龙谷史壇》第60号,1968年。
    市来弘志《画像磚に见る魏晋期酒泉の家畜と牧畜》,《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3号,2006年
    関尾史郎、町田隆吉《敦煌出土四~五世纪陶罐、陶钵铭集成(Ⅰ)》,《吐鲁番出土文物研究会会报》第28号,1990年。
    ——《敦煌出土四~五世纪陶罐、陶钵铭集成(Ⅱ)》,《吐鲁番出土文物研究会会报》第29号,1990年。
    ——《甘肃出土,魏晋时代画磚おょび画像磚墓の基础的整理》,《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3号,2006年。
    ——《酒泉出土五世纪佛塔刻铭集成》,《吐鲁番出土文物研究会会报》第31号,1990年。
    ——《疏勒河古墓群出土镇墓文につぃて》,《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3号,2006年。
    ——《民楽出土,魏晋壁画墓をめぐる諸问题》,《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5号,2007年。
    白石典之《甘肃西部にぉける魏晋十六国峙代墓の编年》,《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5号,2007年。
    津田资久《符瑞“张掖郡玄石図”の出现と司马懿の政治的立场》,《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第35号,2008年。
    富谷至《流沙出土の文字资料—楼蘭·尼雅出土文书を中心に一》,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1年。
    山口洋《高昌郡设置年代考》,小田義久先生還暦记念事业会编《小田義久博士還暦记念东洋史论集》,真阳社,1995年
    ——《西晋时代の秦州—武帝期にぉける河西鲜卑对策—》,《中央大学ァジァ史研究》第23号,1999年。
    ——《西晋愍帝の政局と雍州·秦州の动向》,《中央ァジァ史研究》第24号,2000年。
    山本達郎《敦煌発见计帐様文书残简(上)(下)——大英博物馆スタィソ将来汉文文书六一三号》,《东洋学报》第37卷第2、3号,1954年。
    山下将司《隋·唐初の河西ソグド人军团》,《东方学》第100辑,2005年。
    安妮特·L·朱丽安娜、朱迪思·A·莱利著,苏银梅译《古粟特文信札(Ⅱ号)》,《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5期。
    格瑞纳、辛姆斯·威廉姆斯著,王平先译《粟特语古信的历史背景》,《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辛姆斯·威廉姆斯(Nicholas Sims-Williams)《粟特文古信札新刊本的进展》,《法国汉学》第10辑《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Eberhard, W.,"The Leading Families of Ancient Tun-huang", In:Sinologica, vol.IV,4, 1956.
    Henning, W. B., "The Date of the Sogdian Ancient Letters", In: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and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XII-3 and 4,1948.
    Harmatta, J., "Sogdian Sources for the History of Pre-Islamic Central Asia", In: Prolegomena to the Sources on the History of Pre-Islamic Central Asia (J. Harmatta, ed.), Budapest:Akademiai Kiado,197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