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走西口”历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走西口》是二人台地方小戏中的传统经典剧目,该戏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促使“走西口”一词成为华北流民北进西口地区谋生的代名词。本文就以该小戏的剧情为中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探究“走西口”这种中国近代移民文化和社会历史现象,从而揭示出内蒙古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社会变迁的状况,为更好地促进内蒙古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服务。
     本文五部分。第一部分《西口就是归化城》,笔者运用考据学和社会学方法,在大量史料支持下,探究出人们常说的“走西口”的“西口”就是指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西口”是归化城的俗称,从而推翻了占据统治地位的“杀虎口说”,也有力驳斥了“西口变迁说”,为“走西口”历史研究开拓了道路。第二部分《西口地区的农垦进程》,笔者运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以清代西口地区的蒙旗设置为单个研究对象,对绝大多数以农为生的“走西口”者所开垦土地进程展开论述,从而揭开了西口地方农业社会发展的全貌,为认识“走西口”和“走西口”社会现象铺平道路,指出西口地区各盟旗对各自的土地,其认识也是各不相同的,而这种对土地认识的差异,直接导致了“走西口”者踏入这些土地后,处理方式的不同。第三部分《走西口者的主体》,笔者运用传统史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什么人走西口和他们为何要走西口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分析,得出光绪十年(1884年)的编户立籍,才使“走西口”者及其后裔和新来者,彻底把西口地方看作是自己家乡。第四部分《“丁戊奇荒”与<走西口>》属个案研究,笔者运用历史文献学和社会学方法,对山西地区的“丁戊奇荒”展开全面的研究,从而证明正是在“丁戊奇荒”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脍炙人口、广受人们喜爱的《走西口》小戏,“丁戊奇荒”促使许多山西人口流向了西口地区,出现了近代内蒙古历史上的一次移民大潮。第五部分《西口地区的地名探源》,笔者运用历史地理学和地名学方法,对西口地区各个村名、地名的来源,展开深入研究,从而发现西口地区的地名、村名来源有十六种之多,且有许多种村名、地名的来源,是其他省区所没有的,具有很大的独特性,说明西口地方村名、地名来源极其丰富而复杂。通过此研究,为深入研究西口地区的社会变迁和“走西口”社会现象,奠定了坚实的地理知识基础,为以后开展类似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方法。
     通过以上五方面研究,笔者已能把握西口各地社会变迁概貌,能较好阐述“走西口”移民文化现象,为地方文化、区域文化建设特别是为内蒙古建设文化大区、文化强区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为我国政府进一步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特别是解决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问题,及各地方政府的“撤乡并镇”和解决人口流动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同时也为多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提供了参考。因此“走西口”历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研究意义。
Zou Xi-kou is a traditional classical program of the local play Er-ren-tai.The sreading of play and its far-reaching influence make the word "Zou Xi-kou" become a term which stands for North China immigrants'going up north to Xi-kou to live.Focusing on the story of the play "Zou Xi-kou" and using the method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dissertation examines the immigrant culture and this social historical phenomenon in Modern times of China .The paper reveals the skeleton of economy and culture and the condition of social changes in West of Inner Mongolia in order to serv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in Inner Mongolia.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In chapter one,after consulting a lot of materials,using the methods of textual research and sociology,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Xi-kou"which people often talk about refers to the"Gui-hua"city(Thatis the old town of today's Huhhot City).and that "Xi-kou" is the common name of Gui-hua city.As a result,the author repudiates the dominant argument of "Sha-hu-kou" and changes of " Xi-kou " so as to open up a way to historical study of "Zou Xi-kou".In the second part,us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the author takes Mongol banner in Xi-kou region in Qing dynasty for example to expound the process of land cultivated by people who lived on agriculture and reveal the full view of agricultural society in Xi-kou region。The study paves the way for knowing about "Zou Xi-kou" and the social phenomenon of "Zou Xi-kou".In this part,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various Mongol banner in Xi-kou region had different cognition on their land ,and the difference directly led to different ways after they came to Xi-kou region.In the third part,using the methods of traditional history and sociology,the paper analyses two issues including who came to Xi-kou region and why they went to Xi-kou and concludes that establishing household register in the 10th year of Guangxv made the people who came to Xi-kou region and their descendants regard the Xi-kou region as their own native place.In the fourth part, using the methods of traditional history and sociology,the author studies Ding-Wu year's famine in Shanxi region and proves that it was Ding-Wu year's famine that brought about traditional opera "Zou Xi-kou". Ding-Wu year's famine impelled people in Shanxi to move to Xi-kou region and brought about a trend of immigrants in modern history of Inner Mongolia. In the fifth part,using the method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toponomy,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origin of every name of many villages in Xi-kou region and finds that there are sixteen kinds of village's name.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at villages' names are very rich and complicated.The study of villages' names establishes firm geograph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social changes in Xi-kou region and the social historical phenomenon of Zou Xi-kou".This study accumulates experience and methods for promoting the similar research.
     Through above five aspects,the author has grasped the general picture of social changes in Xi-kou region,and expounded the immigrants cultural phenomenon of "Zou Xi-kou".The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and district culture,especially to enterprise of constructing great and strong cultural district in Inner Mongolia.The research also provides our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with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arranging immigrants and dealing with "farmer-worker" problems and for canceling countries and merging them into towns.In the meantime,the resear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doing ethnic work in ethnic area and for enhancing nations united.Therefore,the study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actual significance.
引文
[1]谭其骧:《长水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 页。
    [1]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2]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1]谭其骧:《地方史志不可偏废,旧志资料不可轻信》,见其《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刘建生、李东:《西口——杀虎口》,载《纵论西口》,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29页;王俊斌、王守恩:《走西口与近代内蒙古中西部的土地荒漠化》,《沧桑》2004年第5期。
    [2]刘映元:《西口菊部旧闻——呼和浩特梨园史话》,《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二辑,呼和浩特市政协编,1983年初版,第74页。刘先生认为,“从明朝九边中的西口——大同镇右卫杀虎口移来,到了十八世纪初(康照四十年前后)呼和浩特便取代杀虎口而成为西口”,也有西口的变迁,这是不妥的。
    [3]《中国地方戏剧集成·山西卷》,《前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4]《西口文化研究》(卷一),内新图准字2004第89号,2005年10月,第194页。
    [5]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17-25页。
    [6]安介生:《清代归化土默特地区的移民文化特征——兼论山西移民在塞外地区文化建设中的贡献》,《复旦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78-83页。池子华、朱琳:《中国历代流民生活掠影》,沈阳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85页。
    [7]班澜主编:《呼和浩特诗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60页。
    [8]马步升:《走西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9月版,封底。
    [9]秉荣、原鲁:《九死一生“走西口”》,郭裕怀主编《山西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53页。
    [1]晓星主编:《河曲民间歌曲》(调查研究专集),音乐出版社1956年版,第5页。
    [2]张贵:《对西口文化的探讨》和《再论西口文化》,载《纵论西口》,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228页和第250页。
    [3]刘春玲:《论清代走西口对内蒙古西部社会发展的贡献》,《阴山学刊》2006年第3期,第49-53页:《试析清代走西口的成因》,《阴山学刊》2004年第2期,第66-69页。
    [4]王来刚:《“西口”简析》,《阴山学刊》2004年第2期,第63-65页。
    [5]张利:《西口诠释》,载《纵论西口》,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219-222页。
    [6]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419页。
    [7]德溥:《丰镇县志书》卷八,《艺文》,光绪七年成书,民国五年北京财政部印刷局铅印,第20页。
    [8]《晋政辑要》卷二十七《兵制》,疆域附《北路边墙》,第56页。
    [9]《晋政辑要》卷三十九《工制》,修缮三《附修理北路边墙》,第23页。
    [10]《晋政辑要》卷三十九《工制》,修缮三《附修理北路边墙》,第23页。
    [1]《晋政辑要》卷三十九《工制》,修缮三《附修理北路边墙》,第23-24页。
    [2]《晋政辑要》卷二十七《兵制》,疆域附《北路边墙》,第56-57页。
    [1]马步升:《走西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24页。
    [2]《晋政辑要》卷三十九《工制》,水利五《通省官渡处所》,第25页。
    [3]《晋政辑要》卷三十九《工制》,水利五《通省官渡处所》,第30页。
    [4]《晋政辑要》卷三十九《工制》,水利五《通省官渡处所》,第30-31页。
    [1]丰若非、石涛:《经济史视角下的“西口”——“杀虎口”说再探析》,载《纵论西口》,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09页。
    [2]张曾:《归绥识略》卷三十六《艺文志》,见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藏抄本。
    [1]《乌里雅苏台志略》之《道里》,见马大正、成崇德主编:《清末蒙古史地资料荟萃》,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990版,第70页。
    [2]奕湘修,倭悝贺、庆林纂:《定边纪略》之《疆域》,见马大正、成崇德主编:《清末蒙古史地资料荟萃》,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990版,第57-58页。吴丰培先生编修该志时,认为该书成书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光绪年间志锐(志伯愚)略作改动。志伯愚曾于光绪九年(1883年)秋购此书于北京西城小市。吴丰培先生在《定边纪略》跋中说:“本朝定鼎后,自康熙三十年间,因喀尔喀等处蒙古并外夷陆续滋扰内地,统发京兵,提调绥远城、右卫、张家口及喀尔沁蒙古官兵随时征剿。迨至乾隆二十七、八年间,北路始行荡平,威振四野,藩夷向化,分布界址,各安游牧,方广万里之遥,嗣因大兵告藏,办理善后事宜,择其卫要于喀尔喀赛音诺颜汗部落之乌里雅苏台地方,创建城垣,设立将军统辖,参赞大臣帮办,截留京员、绥远城满营官兵作为换防,分为四部院办事,迄今抚绥百余年,而藩夷安谧,其乐升平之福也。”从第17页的这段记载来看,乌里雅苏台设立定边左副将军,建城垣是在乾隆二十八九年,而到记述时已过百多年,显系记述时已在同治年间以后,而这可能正与志伯愚的改动有关。
    [3](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7页。
    [4]林竟:《西北丛编》,神州国光社,民国十九年(1930年)九月,第21页。
    [5]林竟:《西北丛编》,神州国光社,民国十九年(1930年)九月,第25页。
    [6]周颂尧:《京绥游记》,民国十三年(1924年),第17页。
    [7]徐旭生:《徐旭生西游日记》,北平大北印书局,民国十九年(1930年)九月初版,第31页。
    [8]纪霭士:《察哈尔与绥远》,文化建设月刊社,1937年1月发行,第49页。
    [1]郑裕孚:《归绥县志·舆地志》,北平文岚簃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第19页。
    [2]张静文:《归绥煤炭行业的演变》,见《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七辑,第105页。
    [3](明)霍冀:《九边图说·大同镇图说》,玄览堂丛书本。
    [4]德溥:《丰镇县志书》卷首,序,光绪七年成书,民国五年北京财政部印刷局铅印,第1页。
    [5]吴辅宏修、王飞藻纂:《大同府志》卷三《赋役》,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石印刻本。
    [6]李元庆:《晋文化、杀虎口文化与中华文明》,载《纵论西口》,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3页。
    [1]转引自《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308页。
    [2]张鹏翮:《奉使俄罗斯日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三帙,第264页。
    [3]《清圣祖实录》,康熙三十五年十月乙未、丙申,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钦定四库全书朱批谕》卷二百一十七之二,朱批觉罗石麟奏折。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录副、巴廷三《查明归化城税务情形》。
    [6](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6-137页。
    [7](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页。
    [8]丁君匋:《今日之绥远》,上海三江书店,1937年9月版,第5页。
    [1]《包头市简志》,1959年编。见《包头史料荟要》第一辑,第117-118页。
    [1]《二人台传统剧目选》,内蒙古群众文化馆编,1979年3月,第2页。
    [1]纪霭士:《察哈尔与绥远》,文化建设月刊社,1937年1月发行,第49页。
    [1]《绥远通志稿》第七册,卷50《民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绥远通志稿》第七册,卷50《民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3]魏源:《圣武记》卷三,《国朝绥服蒙古记一》,见《小方壶斋舆地丛抄》第二帙,第4页。
    [4]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卷十一,《世纪下》,第38页。
    [5]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卷十一.《世纪下》,第38页。
    [6]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卷十一,《世纪下》,第38页。
    [7]《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70页。
    [1]《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五十九。
    [2]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卷六,《考牧》,第3页。
    [3]黄可润;《口北二三厅志》卷十二,《艺文志》,第29-30页。
    [4]钱良择:《出塞纪略》,见《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三帙,第276页。
    [5]钱良择:《出塞纪略》,见《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三帙,第276页。
    [6]郝俊:《丰镇县垦务考察》,见《丰镇史料》第二辑,第23页。
    [7]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卷一,《地舆志》,第11页。《清世宗实录》卷二二,雍正二年七月甲寅。
    [8]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卷五,《村窑户口》,第20-21页。
    [9]吴辅宏修、王飞藻纂:《大同府志》。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石印刻本。
    [10]《晋政辑要》卷九《户制》,田赋一《田额(附免赋田地)》,第75、76页。
    [1]《晋政辑要》卷九《户制》,田赋一《田额(附免赋田地)》,第75页。
    [2]《晋政辑要》卷九《户制》.田赋一《田额(附免赋田地)》,第76页。
    [3]德溥:《丰镇县志书》卷五《田赋》,光绪七年成书,民国五年北平财政部印刷局印,第10页。
    [4]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卷十二,《艺文志》,第29页。
    [5]德溥:《丰镇县志书》卷五《田赋》,光绪七年成书,民国五年北平财政部印刷局印,第10页。
    [6]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卷五,《村窑户口》,第20-21页。
    [7]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卷四,《地粮》,第13页。
    [8]吴辅宏修、王飞藻纂:《大同府志》,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石印刻本。
    [9]《清朝文献通考》卷十二,《田赋十二》。
    [10]德溥:《丰镇县志书》卷八《艺文》,民国五年北京财政部印刷局铅印,第5-6页。
    [1]乌兰:《从察哈尔放垦章程看察哈尔垦务》,见《内蒙古垦务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版,第193-194页:也见《内蒙古垦务档案史料汇编》,上编。
    [2]《清朝文献通考》卷十二,《田赋十二》。
    [3]《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三《丰镇宁远二厅各王公宗室牧场地租》,第49页。
    [4]《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三《丰镇宁远二厅各王公宗室牧场地租》,第49页。
    [5]《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三《丰镇宁远二厅各王公宗室牧场地租》,第49页。
    [6]《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三《丰镇宁远二厅各王公宗室牧场地租》,第50页。
    [7]《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三《丰镇宁远二厅各王公宗室牧场地租》,第50页。
    [8]《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三《丰镇宁远二厅各王公宗室牧场地租》,第50页。
    [9]《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三《丰镇宁远二厅各王公宗室牧场地租》,第50页。
    [1]《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六《绥远朔平二同知庄头米折,朔平察哈尔并营房地租》,第75页。
    [2]《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六《绥远朔平二同知庄头米折,朔平察哈尔并营房地租》,第76页。
    [3]《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六《绥远朔平二同知庄头米折,朔平察哈尔并营房地租》,第76页。
    [4]《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六《绥远朔平二同知庄头米折,朔平察哈尔并营房地租》,第76页。
    [5]《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七《归化等厅察哈尔地租》,第77页。
    [6]《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一《丰镇厅各牧场地租》,第45页。
    [1]《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三《丰镇宁远二厅各王公宗室牧场地租》,第50页。
    [2]《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一《丰镇厅再牧场地租》,第44页。
    [3]《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三《丰镇宁远二厅各王公宗室牧场地租》,第57页。
    [4]德溥:《丰镇县志书》卷五,《田赋》之《户口》,民国五年北京财政部印刷局铅印,第15页。
    [5]《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一《丰镇厅各牧场地租》,第45-46页。
    [6]《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四《丰镇宁远二厅新垦官荒牧场地租》,第58页。
    [1]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八,《俺答汗列传》下。板升蒙语意为房子,明代泛指农耕定居的房屋、村镇。
    [2]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八,《俺答汗列传》下。
    [3]钱良择:《出塞纪略》,见《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三帙,第277页。
    [4]钱良择:《出塞纪略》,见《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三帙,第277页。
    [5]钱良择:《出塞纪略》,见《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三帙,第277页。
    [6]《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五十七,康熙三十一年十二月壬宙。
    [7]《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六《绥远朔平二同知庄头米折,朔平察哈尔并营房地租》,第74页。
    [8]见土默特右旗水涧沟门村村庙石碑。
    [9]郑裕孚:《归绥县志·敦育志》.北平文岚簃铅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第4页。
    [10]《浦世宗实录》卷三十四,雍正三年七月癸亥。
    [1]刘士铭:《朔平府志》,申德慕序,第3页。
    [2]贻谷修、高赓恩纂:《土默特旗志》上卷,卷五《赋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第2页。
    [3]贻谷修、高赓恩纂:《土默特旗志》上卷,卷五《赋税附输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第2-3页。
    [4]《晋政辑要》卷九《户制》,田赋一《田额(附免赋田地)》,第74-76页。
    [5]《清高宗实录》卷八十六,乾隆四年二月乙丑。
    [6]《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六《绥远朔平二同知庄头米折,朔平察哈尔并宫房地租》,第74页。
    [7]贻谷修、高赓恩纂:《土默特旗志》上卷,卷五《赋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第2页。
    [8]《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八《归化等厅土默特地租》,第81页。
    [9]《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八《归化等厅土默特地租》,第81页。
    [10]贻谷修、高赓恩纂:《土默特旗志》上卷,卷五《赋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第2页。
    [1]《清高宗实录》卷一百九十八,乾隆八年八月壬子。
    [2]《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六《绥远朔平二同知庄头米折,朔平察哈尔并营房地租》,第76页。
    [3]《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五《清和二厅空出右卫正黄等六旗牧场地租》,第71页。
    [4]《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五《清和二厅空出右卫正黄等六旗牧场地租》,第71页。
    [5]《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九《归化厅大青山后各牧场地租》,第36页。
    [6]《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九《归化等厅杂项地租》,第83页。
    [1]陈育宁:《明代蒙古之入居河套》,载《史学月刊》1984年第2期,第41页。
    [2]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第页。
    [3]《重修诸神庙并开渠筑堤碑》,见侯仁之:《旅程日记》,载《禹贡半月刊》第6卷第5期,1936年。
    [4]张鹏一:《河套图志》卷一,第5页。
    [5]高涌先:《陕绥划界纪要·叙》(1919年)。张立德等编辑《陕绥划界纪要》,静修斋印刷,1932年。
    [6]《怀远县志》载,见张鹏一:《河套图志》卷一,第6页。
    [7]以上两条史料见王致云:《神木县志》卷三,《建置上·边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8]廖兆骏:《绥远志略》。1937年,南京正中书局,第16页。
    [1]张鹏一:《河套图志》。卷一,第6页。
    [2]祁美琴:《伊克昭盟的蒙地开垦》,载《内蒙古近代史论从》第四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页。
    [3]王致云:《神木县南》卷三,《建置上·边维》,道光二十一年(19841年)。
    [4]王致云:《神木县志》卷三,《建置上·边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档朱批奏折,代号4/358/1。
    [6]郑居中:《府谷县志》卷二.《田赋》第10-12页。道光年间刻本,郑居中于乾降三十六年任府谷知县,此数据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统计数据。
    [7]郑居中:《府谷县志》卷二,《田赋》第12页。道光年间刻本,见《两北稀见方志文献》。
    [1]王致云:《神木县志》.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2]丁锡奎:《靖边县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页)。
    [3]张立德等编辑《陕绥划界纪要》,《榆林道尹王健呈省长文》(1919年4月3日),1932年。
    [4]《西盟会议始末记》,见《内蒙古历史文献从书》之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39页。
    [5]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京华书局,1923年,第175页。
    [6]王吉占:《河套渠道之开浚沿革》,载《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8-9合期,1937年。
    [7]沌谷:《塞北纪行》,载《地学杂志》第6卷,第6期,1915年。
    [8]谭其骧:《北河》,载《中华文史论从》第6辑.1965年8月,第332页。
    [1]周晋熙:《绥远河套治要》,载《绥远建设季刊》第5期,1930年。
    [2]张植华:《清代河套地区农业及农田水利概况初探》,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笫89页。
    [3]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京华书局,1923年,第175页。
    [4]张植华:《略论河套地商》,载刘海源主编《内蒙古垦务研究》第一辑,第89页。
    [5]也有“十大干渠”之说,即“八大干渠”加上灶火渠和杨家河渠。
    [6]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京华书局,1923年,第219页。
    [1]内蒙古档案馆藏档案,全宗433号,第272卷。
    [2]王天顺:《河套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522页。
    [3]李克仁:《清代乌兰察布盟垦务初探》。转引自刘海源主编《内蒙古垦务研究》第1辑,第129页。上述三条史料均来源于内蒙古档案馆编的《内蒙古垦务档案史料汇编》第五分册。
    [4]内蒙古档案馆编:《内蒙古垦务档案史料汇编》第五分册。
    [5]内蒙古档案馆编:《内蒙古垦务档案史料汇编》第五分册。
    [6]内蒙古档案馆编:《内蒙古垦务档案史料汇编》第五分册。
    [7]内蒙古档案馆藏档案,全宗433号,第272卷。
    [8]《清史稿·藩部三》卷五百二十,上海中华书局,1976年出版,第14371页。
    [1]边衡:《绥境蒙政会自治区域现状之检讨》,载《边事研究》,第3卷,笫4期,1936年。
    [2]《绥远放垦经过》,载《蒙藏月报》第一卷,第4期,1934年。
    [3]内蒙古档案馆编:《内蒙古垦务档案史料汇编》第五分册。
    [1]《包头蒙租合同》,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蒙古学藏阅室有藏。
    [2]《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考成,第87页。
    [3]《晋政辑要》卷八《户制》,户口二《保甲》,第27页。
    [4]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卷七,《蕃卫志》,第页。
    [5]嘉庆朝《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四十,理藩院,设官。
    [1]文秀:《新修清水河厅志》卷四,《市镇村序》。光绪九年(1883年)成书。
    [2]《晋政辑要》卷九《户制》,田赋一《田额(附免赋田地)》,第75页。
    [3]《晋政辑要》卷九《户制》,田赋一《田额(附免赋田地)》,第74页。
    [4]《晋政辑要》卷九《户制》,田赋一《田额(附免赋田地)》,第76页。
    [5]《晋政辑要》卷九《户制》,田赋一《田额(附免赋田地)》,第75页。
    [6]《晋政辑要》卷九《户制》,田赋一《田额(附免赋田地)》,第76页。
    [7]《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考成,第86页。
    [8]《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考成,第86页。
    [9]《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考成,第87页。
    [1]王世贞:《庚戌始末记》。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17-18页。
    [2]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俺答封贡》,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页。
    [1]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八,《俺答传下》。
    [2]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18页。
    [3]钱良择:《出塞纪略》,见《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三帙,第276页。
    [4]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八《俺答传下》和卷七《俺答传上》。
    [5]钱良择:《出塞纪略》,见《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三帙,第277页。
    [1]见美岱召泰和门的匾额,上有“木作温伸,石匠郭江”等字样。
    [2]毛宪:《陈言边患疏》,见《明经世文编》卷一百九十。
    [3]《绥远通志稿》第五册,卷三十八(上)《垦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4]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八,《俺答汗列传》下。
    [5]《明祌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一,万历十一年九月甲辰条。
    [6]刘映元:《西口菊部旧闻——呼和浩特梨园史话》,见《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二辑,第79页。
    [7]《绥远通志稿》第七册,卷五十《民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8]《把什村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9]郑裕孚:《归绥县志·金石志》,北平文岚移铅印,民国二十三年,第7页。
    [1]钱良择:《出塞纪略》,见《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三帙,第276页。
    [2]马振文增修:《偏关志》卷上《人物志》,民国四年铅印本,明卢承业原编。
    [3]范昭逵:《从西纪略》(康熙五十九年),《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二帙,第40页。
    [4]《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17册,第837页。
    [5]边衡:《晋绥关系及其蒙旗政策》,载《蒙藏句刊》第115期,1936年。
    [6]边衡:《晋绥关系及其蒙旗政策》,载《蒙藏句刊》第115期,1936年。
    [1]边衡:《晋绥关系及其蒙旗政策》,载《蒙藏句刊》第115期,1936年。
    [2]吴国栋:《绥远游记》,见《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第二辑,第202页。
    [3]钟秀修、张曾纂:《古丰识略》。咸丰几年成书。
    [4]文秀:《新修清水河厅志》卷十六,《风俗》。光绪九年(1883年)成书。
    [5]林兢:《两北丛编》,神州国光社刊,民国十九年(1930年),第37页。此处沁州应为忻州之误写。
    [6](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4-59页。
    [7]边衡:《晋绥关系及其蒙旗政策》,载《蒙藏句刊》第115期,1936年。
    [8]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第637-638页。
    [9]蒙藏委员会调查室印行:《伊盟左翼三旗调查报告书》,第24-25页。
    [10]《绥远通志稿》第三册,第十九卷《工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11(明)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1、66页。
    12 《雍正朱批谕旨》第47册,雍正二年五月九日刘检义奏疏。
    [1]《雍正朱批谕旨》第47册,雍正二年五月十二月朱批谕旨。
    [2]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三,《滦阳续录(五)》。
    [3]《晋政辑要》卷十八《户制》,恤政附《光绪三四等年恤案》。第53页。
    [4]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第17页。
    [5]《绥远通志稿》第三册,第二十三卷《商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6]《绥远通志稿》第三册,第十九卷《工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7]《绥远通志稿》第三册,第二十三卷《商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8]《绥远通志稿》第三册,第二十三卷《商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9]边衡:《晋绥关系及其蒙旗政策》,《蒙藏句刊》第115期,1936年。
    [10]《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五。光绪朝刻本。
    [1]《左云县志稿》,《风俗·商业》。光绪朝刻本。
    [2]白眉初:《中华民国省区全志》第三册,《山西省志》,第74、75页。
    [3]方戊昌:《忻州直隶州志》,序,光绪六年(1880)成书。
    [4]梁祥厚:《晋北忻定盆地概略》,《西北论衡》第5卷第5期,1937年。
    [5]《山两忻县的奇镇》,载《新中华》第2卷第21期,1934年。
    [6]绥远省民众教育馆编印:《绥远省分县调查概要》,1934年,第182页。
    [7]王陶:《河套五原县调查记》,载《地学杂志》第12卷第2期,1921年。
    [8]马振义增修:《偏关志》卷上《地理志·风土》.道光二十六年成书,民国四年铅印本,明卢承业原编。
    [9]钟秀修、张曾纂:《古丰识略》卷二十一《赛社志》。咸丰九年(1859年)成书
    [10]《旅蒙商大盛魁》,载《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1984年,第89-90页。小班馆子是清末民初归化城的一种一高级饭馆。当顾客吃饭或宴会时,有小戏班子的歌女给客人唱曲、侑酒。次一级的称大戏班子,也叫“戏酒馆了”或“清酒馆子”。当顾客吃饭或宴会时,有大戏班子的演员给唱戏。
    [1]曾国荃:《曾忠襄公全集》卷十四《书札》,《致各府厅州公函》。
    [2]曾国荃:《山西通志》卷九十九《风土记上》,光绪七年(1881年)成书,第22页。
    [3]马振文增修:《偏关志》卷上《地理志·风土》,道光二十六年成书,民国四年铅印本,明卢承业原编。
    [4]《阳高县志》卷二《田赋》,雍正年间刻本。
    [5]《太符县志》卷三《风俗》,乾降年间版本。
    [6]《平定州志》,光绪朝版本。
    [7](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7页。
    [8]何炳勋:《增修怀远县志》卷二《种植》,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9]方戊昌:《忻州直隶州志》卷八《风俗物产篇附》,光绪六年(1880)成书。
    [10]《介休县志》,嘉庆年间版本。
    [11]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北京),1985年版,第3页。
    [1]德溥:《丰镇县志书》卷七《人物》之《孝妇、节妇》,民国五年北京财政部印刷印,第3-5页。
    [2]白宝供稿,何国华整理:《南龙王庙村种植蔬菜发展史》,见《包头郊区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第3-4页。
    [3]绥远省政府编印:《绥远概况》,《总论》第40页。
    [4]韩德彰:《绥远的农业》,载《农业周报》第194期,1931年。
    [5]绥远省政府编印:《绥远概况》,《总论》第40页。
    [6]程景华、赵修明:《东园种植葡萄史话》,载《包头郊区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197页。
    [7]刘宪民:《解放前萨拉齐的商业概况》,载《土默特右旗文史资料》第四辑,1991年,第42-44页。
    [8]《绥远临河县农村生活状况》,《蒙藏旬刊》第119期,1936年。
    [9](日)今堀诚二:《中国封建社会之构造》,日本学术振兴会,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第290页。
    [1]王陶:《河套五原县调查记》。载《地学杂志》第12卷第2期,1921年。
    [2](日)安斋库治:《包头的黑皮房》,载《包头史料荟要》第五辑,1981年,第102页。
    [3]赵鑫:《大有恒地毯作坊》,载《呼和浩特史料》第五辑,1984年,第226页。
    [4]梁祥厚:《晋北忻定盆地概略》,载《两北论衡》第5卷第5期。
    [1]马鹤天:《内外蒙古考察日记》,新亚细亚学会边疆从书之三,1932年,第28页。
    [2]绥远省教育会编《绥远各县乡村调查纪实·丰镇县》,1934年铅印本,第46页。
    [3]郑裕孚:《归绥县志·金石志》,《韩亨轩先生德教碑》,北平文岚簃铅印,民国二十三年,第14页。
    [4]德溥:《丰镇县志书》卷七《人物》,民国五年北京财政部印刷所印,第2页。
    [5]郑裕孚:《归绥县志·人物志》,《清代义行》.北平文岚簃铅印,民国二十三年,第6页。
    [6]郑裕孚:《归绥县志·金石志》,《吴晓峰先生德教碑》,北平文岚簃铅印,民国二十三年,第15页。
    [7]林竞:《两北丛编》,神州国光社刊,民国十九年(1930年),第60页。
    [8]《积极实施中之绥蒙教育》,载《边事研究》第4卷第3期,1936年。
    [1]《旅蒙商大盛魁》,《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第121页。
    [2]梁文、希舜:《接骨世家》,载《呼和浩特文史》第二辑,1983年,第368页。
    [3]刘春甫:《著名中医邓占元》,载《呼和浩特史料》第五辑,1984年,第263页。
    [4]宁昶英:《名医田秉澍》,载《呼和浩特史料》第八辑,1989年,第348页。
    [5]王学明:《绥远公教医院》,载《呼和浩特史料》第三辑,第368页。
    [6](俄)阿·马·波兹得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8页。
    [7](俄)阿·马·波兹得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0页。
    [8]《丰镇县工商业发生、发展、变化及期组织现作用》,载《丰镇文史资料》第一辑,1989年,第6页。
    [9]李生斌、苗成:《马车运输业的形成和发展》,载《包头文史资料选编》第五辑,1984年,第112页。
    [1]张曾:《归绥识略》,卷三十六《课税》。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藏。
    [2]晓星主编:《河曲民间歌曲》(调查研究专辑),音乐出版社1956年版,第21页。河曲收藏复制。
    [3]闫天灵:《汉族移民和内蒙古近代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4](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7页。
    [5]晓星主编:《河曲民间歌曲》(调查研究专辑),音乐出版社,1956年版,第17页,河曲收藏复制。
    [1]文秀:《新修清水河厅志》卷十四《户口》,光绪九年(1883年)成书。
    [2]蒙藏委员会调查室印行《伊盟左翼三旗调查报告书》,第24-25页。
    [3]卢明辉、刘衍坤:《旅蒙商——17世纪至20世纪中原与蒙古地区的贸易关系》,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4]郝维民:《内蒙古近代简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37页。
    [5]转引逢王卫东《融会与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见《条麓堂集》卷二十《海峰王公七十荣归序》。
    [1]《太谷县志》卷三《风俗》,乾隆年版本。
    [2]《介休县志》卷四《户口》,嘉庆年版本。
    [3]《五台县志》卷二《生计》,光绪朝版本。
    [4]《寿阳县志》卷二《风土志》,光绪朝版本。
    [5]白眉初:《中华民国省区全志》第三册,《山西省志》,1925年,第96页。
    [6]《榆林皮毛业》,载《两北世纪》第4卷第4期,1949年。
    [7]《旅蒙商大盛魁》,见《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1984年,第5页。
    [8]郑裕孚:《归绥县志·人物志》,北平文岚錅铅印,民国二十三年,第6页。
    [9]《寿阳县志》卷八《人物志》,光绪朝版本。
    [10]德溥:《丰镇县志书》卷七《孝子》,民国五年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第4页。
    [11]马振文增修:《偏关志》卷上《人物志》,民国四年铅印本,明卢承业原编。
    [1]文秀:《新修清水河厅志》卷十五《列女》,光绪九年(1883年)成书。
    [2]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4页:丁锡奎:《靖边志稿》卷五《兵警类》,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金福增:《河曲县志》卷四,《杂志》。
    [3]《清高宗实录》卷二百六十五,乾隆十一年四月甲申。
    [4]勺舆:《西盟游记》,《新游记汇刊续编》第五册,第18页。
    [5]金福增:《河曲县志》卷八,《艺文类·略》。
    [6]金福增:《河曲县志》卷八,《艺艾类·集诗》
    [7]金福增:《河曲县志》卷七,《艺文类·说》
    [8]绥远省政府编印:《绥远概况》,1933年,《垦务》第12页。
    [9]丁锡奎:《站边志稿》卷首,《舆图·边外总图》,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1]丁锡奎:《靖边志稿》卷四,《艺文志》。
    [2]张立德等编辑:《陕绥划界纪要》卷二,《查界委员定边县知事会呈文(1920年)》,静修斋印刷,1932年。
    [3]《晋政辑要》卷十八《户制》,恤政附。第53页。
    [4]曹春晓:《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1872)刊本,《风俗》。
    [5](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8页。
    [6]《清仁宗实录》卷一百一十三,嘉庆八年五月乙未。
    [7]《乌兰察布盟六旗全貌》,载《边事研究》第5卷第2期,1937等。
    [8]吴国栋:《绥远游记》,载《农学杂志》,见《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第二辑,第208页。
    [9]吴国栋:《绥远游记》,载《农学杂志》,见《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第2辑,第216页。
    [1]《晋政辑要》卷十八《户制》,户口二《保甲》,第22页。
    [2]方承观:《从军杂记》(雍正十一年),《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二帙,第52页。
    [3]《晋政辑要》卷十八《户制》,户口二《保甲》,第22页。
    [1]王致云:《神木县志》卷三,《建置上·边维》。
    [2]《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七十八。
    [3]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
    [4]《晋政辑要》卷一《吏制》,附载旧例《原设各缺·巡察》,第43页。
    [5]金福增:《河曲县志》卷三,《桶域类·蒙古地界》。
    [6]王建勋:《重修诸神庙并开渠筑堤碑》,见侯仁之:《旅程日记》,载《禹贡半月刊》第6卷第5期,1936年。“雁行人”也叫“雁行客”,后套的“化户”都足指“雁行人”。
    [1]《绥远通志稿》第七册,卷五十《民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蒙藏委员会调查室印行:《伊盟左翼三旗调查报告书》,第37页。
    [3]《绥远通志稿》第七册,卷五十《民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4]参见《河曲文史资料》第一辑,1991年,第90页。
    [5]高崇岭:《井坪梁的旱地香瓜》,载《包头郊区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第203页。
    [6]秉荣、原鲁:《九死一生“走西口”》,载郭裕怀主编《山西礼会大观》,第55页。
    [7]绥远省政府编印:《绥远概况》,上册,第三编《农业》,第1页。
    [8]曹春晓:《河曲县志》,道光十年刻本。
    [9]金福增:《河曲县志》卷五,《风俗类·民俗》。
    [10]晓星主编《河曲民间歌曲》(调查研究专辑),音乐出版社,1956年版,第164页,河曲收藏复制。
    [1]秉荣、原鲁:《九死一“走西口”》,郭裕怀主编《山西社会大观》,第54页。
    [2]《河套河渠之调查》,载《地学杂志》第12卷,第11-12合期。
    [3]林兢:《两北丛编》,神州国光社刊,民国十九年(1930年),第56页。
    [4]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农商(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54页。那时的五原县包括今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临河区、乌拉特前旗和杭锦后旗的大部,以及今包头市的昆都伦区、青山区和九原区的西半部、固阳县的西部少部分、石拐区等,面积相当大。1925年,由五原县析置了大余太、临河二设治局。1929年,临河设治局改临河县。1931年,大余太设治局改安北设治局。
    [5]王醋:《王同春先生轶记》,载《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7期,1935年。
    [6]张立德等编辑《陕绥划界纪要》卷二,《查界委员横山县知事会呈文》,静修斋印刷,1932年。
    [7]德溥:《丰镇县志书》卷七,《人物》。光绪七年(1881年)成书。
    [8]高赓恩:《归绥道志》卷十一,《户口》。
    [1]以上两条见土默特左旗档案馆所藏未编号档案。王卫东:《融会与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9页。
    [2]杨实生:《察北概况》,载《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8~9合期,1937年。
    [3]朱霁青:《绥西政治经济鸟瞰》,载《西北问题季刊》(上海)第1卷第2期,1934年。
    [4]张立义:《忻定社和山西同乡会》,载《东河文史》第4辑,1988年,第146页。
    [5]郑裕孚:《归绥县志·人物志》,北平文岚簃铅印,1934年,第6页。
    [6]《晋政辑要》卷十八《户制》,户口二《保甲》,第22页。
    [1]《晋政辑要》卷十八《户制》,户口二《保甲》,第22页。
    [2]《晋政辑要》卷十八《户制》,户口二《保甲》,第22-23页。
    [3]《光绪朝朱批奏折》,第一百一十四辑,第144、149页。
    [4]高赓恩:《归绥道志》卷三十六,《条议》。
    [1]编纂委员会编:《土默特志》。第431页。
    [2]德溥:《丰镇县志书》卷首。光绪七年(1881年)成书。
    [3](俄)阿·乌·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和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4页。
    [4](日)今堀诚二:《中国封建礼会之构造》,日本学术振兴会,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第473页。
    [5](日)今堀诚二:《中国封建社会之构造》,日本学术振兴会,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第543页。
    [6](日)今堀诚二:《中国封建社会之构造》,日本学术振兴会,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第247页。
    [7](日)今堀诚二:《中国封建社会之构造》,日本学术振兴会,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第37页。
    [1]《包头之经济状况》,载《中外经济周刊》第160期,1926年。
    [2]绥远省民众教育馆编印:《绥远省分县调查概要》,第21页。
    [3](日)今堀诚二:《中国封建社会之构造》,日本学术振兴会,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第385页。
    [4]燕京大学图书馆印行:《神木县乡土志》卷一,《边外属地·疆域》,1937年。
    [5]张立德等编《陕绥划界纪要》卷二,《神木具知事呈文》,1919年。
    [1]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卷十一,《世纪下》,第42页
    [1]成崇德:《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边疆民族娟》,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1]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77-178页。
    [2]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序言,上海书店1984年第一版,第3页。
    [1]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0页。
    [1]《晋政辑要》卷二十《礼制》,风教附,第17页。
    [2]《晋政辑要》卷二十《礼制》,风教附,第18页。
    [3]《晋政辑要》卷二十《礼制》,风教附,第20页。
    [1]《晋政辑要》卷二十一《礼制》,祀典一,第1-11页。
    [1]《曾忠襄公全集》卷八《奏议》,第23-24页。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691页。
    [2]刘鸿逵:《归化城厅志》,卷十九《风俗志》,第3页。
    [1]文秀:《新修清水河厅志》卷十四《户口》。光绪九年(1883年)成书。
    [2]文秀:《新修清水河厅志》卷十七《祥异》。光绪九年(1883年)成书。
    [3]《绥远通志稿》第九册,卷六十五,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12页。
    [4]《绥远通志稿》第九册,卷六十五,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13页。
    [5]郑裕孚:《归绥县志·经政志》,北平文岚簃铅印,民国二十三年,第11页。
    [6]刘鸿逵:《归化城厅志》卷七《人物志》,第50页。
    [7]刘鸿造:《归化城厅志》卷六《济恤志》,第12-13页。
    [1]《晋政辑要》卷二十《礼制》,风教附,第18页。
    [2](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7页。
    [3](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2-56页。
    [1]《晋政辑要》卷十八《户制》,杂赋十四《丰镇宁远二厅新垦官荒牧场地租》,第58页。
    [2](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中间人是一个特殊阶层,“这个阶层就是在中国政府与移民之间活动的中间人,他们专为移民办理在那些曾属于蒙古人的牧场上落户及耕种土地等方面的事务。蒙古人把这个阶层的人叫做“黍人”。他们通常都是有官衔的人,也就是以某种手段为自己弄到帽顶子的人,他们很有钱,至少拥有一万五或两万两银子的家财。此外他们又都善于钻营,不但办事精明,而且在社会上又。有声望,在官府里、在衙门的官员中都有熟人。他们摸清当地蒙古人牧场的情况,选中一片合适的土地之后,就提出申请,要求开垦这些土地。通常他们都是先向最近的地方衙门提出申请,说是某某官员因想致力于某某地方的开发,使政府能从如今这片荒地上得到地租,特此请求将某某地段若干亩从蒙古人游牧区的管辖范围内划分出来。申请者愿为每亩地付出若干代价,此外每年还为每亩地缴纳地租若干。申请提出之后,通常是一级级地呈报上去,直到北京。为使这项申请在每级政府机关都能通过,提出申请的官员必须使用种种手段。倘若结果能如愿以偿,这一地段被允许划分出来,那么这个官员就成了这一地段的“黍人”,他首先向公家付出分得此地段应付的钱,然后把得到的地段分成三四十亩大小的地块,并在全县或全州内招租。来承租的都是些小农户,按照黍人的规定,他们为取得土地耕种权,应付出一笔钱;然后,每年还须向他缴地租。当然,黍人在转手之间是不会吃亏的,假设他一次付给政府的钱是照每亩九百文计算,他规定农户应交给他的钱就可能是每亩一千二百文或一千五百文,甚至两千文;如果他每年向政府缴付的地租是每亩四分厘金,他就可能规定农户每年应向他缴付每年五分厘金的租子等等。不过这里还应说明一点,就是黍人接受下某一片土地之后,他就须为这片土地向政府负责;如果他未能把这片地段分给农户,或者只分了一部分,他仍须为整片地段缴付地租。有相当多的黍人就是乘穷人之难,勒索盘剥,发了大财,但也有些黍人,一方面固然不忘为自己谋取利益,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只限于收取一点微薄的租息,却为穷人真正做了一番好事,因为穷人是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饯去官府中打通重要关节租到土地的”。这里波兹德涅耶夫所说蒙古人称这些中间人为“黍人”,虽然他已经做了解释,但非常难以理解。我仔细分析,认为这个“黍人”应该是熟人的音变,因为他们有官衔、有能耐,在各方面都有熟人,因此办起事来相当方便。在乾隆年间的清政府文书中,也把这样的人称作“二达子”,“达子”就是指蒙古人,这些人能使用蒙古语和蒙古人交流,懂得蒙古人的习惯,在清政府官员们看来,他们与蒙古人无异了,因此称他们为“二达子”。这个“二达子”自然就是蒙古人的熟人。而蒙古人使用的多是一些口语化极强的词汇,“熟人”当然也是其中之一。只有这样,“黍人”这个词汇,才能很好的被理解。至今当地汉人的发音里,这个熟人的“熟”字,仍被读作“shu”,平声。
    [3]《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四《丰镇宁远二厅新垦官荒牧场地租》,第60页。
    [4]《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四《丰镇宁远二厅新垦官荒牧场地租》,第61页。
    [5]《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四《丰镇宁远二厅新垦官荒牧场地租》,第60页。
    [6](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2-56页。
    [1]《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四《丰镇宁远二厅新垦官荒牧场地租》,第59页。
    [2]《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十四《丰镇宁远二厅新垦官荒牧场地租》,第58-70页。
    [3]《晋政辑要》卷十《户制》,杂赋二十《杂赋考成》,第93页。
    [1]林兢:《两北从编》,神州国光社刊,民国十九年(1930年),第61页。
    [2]《曾忠襄公全集》卷八,《奏议》,第23-24页。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691页。
    [3]姚学镜:《五原厅志稿》卷上,《纪事志》,第32页。
    [4]《晋政辑要》卷八《户制》,户口二《保甲》,第22页。
    [1]《晋政辑要》卷八《户制》,户口二《保甲》,第23页。
    [2]《晋政辑要》卷八《户制》,户口二《保甲》,第25页。
    [3]《晋政辑要》卷八《户制》,户口二《保甲》,第25页。
    [4]《晋政辑要》卷九《户制》,田赋一《田额(附免赋田地)》,第75-76页。
    [5](日)今崛诚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构造》,日本学术振兴会,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第111页。
    [6]《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内蒙古自治区卷》,前言。
    [7]《中国戏曲志·山西卷》。
    [1]刘映元:《西口菊部旧闻》,见《呼和浩特文史资料》第二辑,第110-111页。
    [2]张存亮:《“西口”河灯会》,山西省文史研究馆编《汾晋遗珠》,第238页
    [3]以上五点分析,均见中央音乐学院编《河曲民间歌曲》(调查研究专辑》,第200-205页
    [4]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0-491页。
    [5]《二人台传统剧日选》,内蒙古群众文化馆编,1979年3月,第2页。
    [6]曾国荃:《山西通志》卷八十二,《荒政记》,光绪十八年(1892年)刻本。
    [1]《二人台传统剧目选》,内蒙古群众文化馆编,1979年3月,第5页。
    [1]《晋政辑要》卷六《吏制》,交代三,第7页。
    [2]《河曲文史资料》第一辑,第页。
    [1]钟秀修、张曾纂:《古丰识略》卷二十三,《村序》,咸丰九年(1859年)成书。
    [2]绥远省政府编印:《绥远概况》,《社会概况》,第12页。
    [3]郭世乐:《西口之路与漫瀚调》,载《达拉特丈史》第2辑,1997年,第71页。
    [4]许闻诗:《张北县志》卷五,《户籍志》。
    [1]绥远省民众教育馆编印:《绥远省分县调查概要》,第329页。
    [2]李纪:《后套农业近况》,载《农业周报》第1卷,第17期,1931年;高天:《我们的绥蒙》,新中国文化出版社,1940年,第6页。
    [3]《乌兰夫回忆录》,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第1-2页。
    [4]哈丹朝鲁:《内蒙古农业聚落的形成和主要类型》,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37页。
    [1](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9页。
    [2](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0页。
    [1]胡太才:《蒙边侦查日记》,内蒙古图书馆藏手抄本,记民国二年(1913年)事。
    [2]胡太才:《蒙边侦查日记》,内蒙古图书馆藏手抄本,记民国二年(1913年)事。
    [1](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3页。
    [1]王卫东:《融会与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2]王卫东:《融会与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3]林传甲:《察哈尔乡土志家族》,载《地学杂志》第7卷,第8期,1916年。
    [1]哈丹朝鲁:《内蒙古农业聚落的形成和主要类型》,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39页。
    [2]金福增:《河曲县志》卷三,《疆域类·河西村庄》。
    [1]五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五原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54页。
    [1]章瑞炽:《后营子乡村史、村名考》,见《东河文史》第四辑,第17页。
    [2]《内蒙古自治区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年版,见再相关市县旗地图。
    [1]《绥远通志稿》第七册,卷五十《民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8页。
    [1](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页。
    [2](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1983年版,第52页。
    [1](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2](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页。
    [1](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2页。
    [1]李耿忱:《绥远自然物产概说》,《绥远建设季刊》第6期,1931年。
    [2]廖兆骏:《绥远志略》,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第222页。
    [3]沌谷:《塞北纪行》,载《地学杂志》第6卷,第7-8合期。该村位于那时的达拉特旗境内,今天的五原县境内。张明高曾贷蒙地三十余顷,畜牛羊数十头。所产多小麦、莜麦、胡麻,农隙时即以胡麻榨油,运售由陕内地,所用蒙、汉工役凡数十人。
    [4]刘培荣:《解放前后乡村改制与地名变革之研究》,见《临河市文史资料》第七辑,第148页。
    [1](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
    [2]Fengchen——A trading center of the North-west,the Chinese Economic Bulletin,V01.3,N0265,1926.
    [3]林传甲:《察哈尔乡土志》,载《地学杂志》第7卷第8期,1916年。
    [4]廖兆骏:《绥远志略》,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第87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档案出版社,1984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书局,1995年。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宫中档雍正朝奏折》,1970年版。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宫中档乾隆朝奏折》,1982-1983年版。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宫中档光绪朝奏折》,1973年。
    内蒙古档案馆编《清末内蒙古垦务档案汇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清代地租剥削形态》上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第1-3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999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1-3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999年。
    察哈尔垦务总局编《察哈尔全区垦政辑览》,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391-399册,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
    《清实录》,康熙(圣祖)、雍正(世宗)、乾隆(高宗)、嘉庆(仁宗)、道光(宣宗)、咸丰(文宗)、同治(穆宗)、光绪(德宗)各朝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宣统政纪》,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编《蒙旗垦务档案史料选编》,《历史档案》1985年第4期。
    《土默特旗历史文献档案》,见《土默特史料》(15)。
    《谕折汇存》,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3册,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85年。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张静庐校点本,中华书局,1980年。
    《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序刊本。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中华书局影印本,1991年。
    《大清会典》(光绪朝),中华书局影印本,1991年。
    《晋政辑要》,刚毅修、安颐纂,光绪十三年(1887年)本。
    《理藩院则例》,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贻谷:《垦务奏议》、《绥远奏议》、《蒙垦续供》,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2、103、104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
    邢亦尘:《清季蒙古实录》(上中下三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史所,1981年。
    《清术蒙古史地资料汇萃》蒙古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1990年版。
    刘锦藻纂:《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0年。
    刘锦藻纂:《清朗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0年。
    越可润:《口北三厅志》,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刻本。内蒙图书馆藏本
    沈宗衍:《蒙古沿革志》上下卷,乾隆五十八年(1793提)成书。
    张曾:《占丰识略》,咸丰九年(1859年)成书。
    张曾:《归绥识略》,咸丰十一年(1861年)成书。
    张穆:《蒙古游牧记》,同治六年(1867年)寿阳祁氏刊本。
    陈宝晋:《和林格尔厅志略》,同治十年(1872年)成书。
    德溥:《丰镇厅志书》,光绪七年(1881年)成书,1916年北京财政部印刷局铅印。
    文秀:《新修清水河厅志》,光绪九年(1883年)成书。
    刘鸿逵:《归化城厅志》,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谷思慎:《蒙古山脉志》,内蒙古图书馆有铅印本。
    姚明辉:《蒙古志》三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铅印本。
    姚学镜:《五原厅志略》,成书于光绪33年(1907年)。
    贻谷:《归绥道志》,高赓恩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成书。
    贻谷:《绥远志》(《绥远全志》、《绥远旗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
    贻谷:《土默特志》(《土默特旗志》十卷),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书。
    花楞:《内蒙古纪要》,经纬书局铅印本,1916年。
    卓宏谋:《最新蒙古鉴》,1919年铅印本。
    张鼎彝:《绥乘》,上海泰东图书局印行,1921年。
    冯际隆:《河套新编》,1921年完稿,内蒙古图书馆有抄本。
    张鹏一:《河套图志》,1922年在山草堂铅印本。载有1919年陕蒙划界。
    傅焕光:《绥远》,绥远垦务总局铅印刊行,1926年。
    包维翰:《全蒙盟旗沿革志》,1931年发表于《蒙藏周报》。
    王文犀:《临河县志》,1931年铅印刊行,内蒙古图书馆有抄本。
    马福祥:《蒙藏状况》,南京蒙藏委员会编印,1931年10月出版。
    平:《临河风土志》,1932年成稿,连载于当年的《包头日报》上。
    郑裕孚:《归绥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北平文岚移铅印。
    杨葆初:《集宁县志》,1924年成书,未刊印。
    乔纪延:《清水河县概略》,1933年成稿并发表于《绥远民国日报》。
    郭颂铭:《绥远考察纪略》,发表于1933年4月的《建设月刊》第14期。
    绥远省政府编:《绥远概况》,1933年12月绥远省政府铅印。
    刘汉鼎:《和林格尔县志》,成书于1934年。
    卓宏谋:《蒙古鉴》七卷,1935年北京普善书局铅印本。
    梁建章:《察哈尔省通志》,1935年铅印本。
    许辑五:《绥远集宁县志略》,连载于1936年春的《西北刍议》。
    郭象伋:《绥远通志稿》,成书于193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孔祥哲:《蒙旗概观》,1937年天津百城书局铅印本。
    许公武:《内蒙古地理》,1937年新亚细亚学会铅印。
    叶秋:《国防前线的绥远》,1937年上海生活书店铅印。
    廖兆骏:《绥远志略》,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
    黄奋生:《蒙藏新志》,香港中华书局,1938年10月出版。
    边疆通讯社编:《伊克昭盟志》,1939年成书。
    文睿华:《公主府志》,成书于1939年。
    阎毅先:《武川县志略》,成书于1940年,华北兴记印书局铅印。
    张树培:《萨拉齐县志》,民国三十年(1941年)铅印。
    孙斌:《包头市志》十卷,1943年,大北纸庄印制。
    孙斌:《鹿野纪闻》,成书于1943年后,术出版。
    曾庆锡:《伊克昭盟概况》,1946年上海商务印书局铅印出版。
    曾国荃:《山西通志》,光绪十八年(1892年)刻本。
    刘士铭:《朔平府志》,雍正十二年(1734年),内蒙古图书馆藏本。
    王飞藻:《大同府志》,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石印本。
    马蕃庶:《保德州志》,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刻本。
    曹春晓:《河曲县志》,道光十年(1930年)刻本和十九年(1839年)增刻本。
    金增福:《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
    方戊昌修、方渊如纂:《直隶忻州志》,光绪六年(1880年)刻本。
    赖昌期、张彬等纂修:《平定州志》,光绪八年(1882年)刻本。
    熊兆占等纂:《介休县志》,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刻本。
    高继尤修、涂逢豫等纂:《太谷县志》,乾隆三十年(1765年)刻本。
    管粤秀纂修:《太谷县志》,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本。
    胡万凝纂:《太谷县志》,1930年铅印本。
    马振文:《偏关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1915年王有宗重订铅印本。
    徐继畲纂修、杨笃续纂:《五台县志》,光绪九年(1883年)刻本。
    蔺炳章:《左云县志稿》,光绪七年(1881年),民国年间石印本。
    洪汝林:《天镇县志》,光绪十六年(1890年)刻本。
    许闻诗:《张北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铅印本。
    宋伯鲁:《续修陕西通志稿》,1934年铅印本。
    李熙龄:《榆林府志》,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刻本。
    王致云:《神木县志》,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刻本。
    佚名:《神木县乡土志》,《乡土志从编第一集》本,1937年。
    佚名:《榆林县乡土志》,见《中国西北稀见方志续集》(三)。
    郑居中:《府谷县志》,乾隆朝本。见《西北稀见方志续集》(三)。
    丁锡奎:《靖边县志稿》,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
    江廷球:《定边县志》,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刻本,1933年石印。
    何炳勋:《陕西怀远县志》,道光朝,1928年铅印本。
    黄子正:《横山县志》,1929年榆林东顺斋印本。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1990年10月,兰州出版。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地方志人物传记》(华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4月版。
    中国边疆史志集成:《内蒙古史志》,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2年9月。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汉文版),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地方志人物传记》(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2月版。
    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山西概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内蒙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室:《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1—9辑),1985年。
    内蒙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旧志整理》(第一辑),1985年。
    《二人台传统剧目选》,内蒙古群众文化馆,1979年3月印行。
    《内蒙古自治区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年版。
    内蒙古自灾区地名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分册、包头分册、乌兰察布盟分册、巴彦淖尔盟分册、伊克昭盟分册等。1985-1988年。
    《托克托地名志》、《四子王旗地名志》等县旗地名志。
    编委会编:《内蒙古蒙汉对照地名词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相文:《南园丛稿》,《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00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
    甘鹏云:《调查归绥垦务报告书》,1918年,
    蒙藏院:《蒙藏院调查内蒙及沿边各旗统计报告》,1919年。
    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1923年。
    朴学斋:《后套实业调查记》,1923年。
    刘嘉讯等:《五原县垦务调查》,山东实业学会会志。
    汤惠荪:《绥远农垦调查报告》,1923年版。
    黄锡哲:《调查绥远武川县日记》,《山东实业学会会志》,1923年第8期。
    东方杂志社编:《蒙古调查记》民国十二年(1924年),商务印书馆。
    周晋熙:《绥远河套治要》,1924年成书,铅印刊行。
    周晋熙:《鄂托克富源调查记》,1928年绥远垦务总局铅印出版。
    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印行:《民商事习惯调查报告录》,1930年。
    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包宁线包临段经济调查报告书》,1932年。
    杨实:《察哈尔经济调查录》,1933年。
    绥远省民众教育馆:《绥远省分县调查概要》,樊库,1934年春铅印。
    韩泽敷:《沃野调查记》,1934年发表于《包头日报》。
    韩梅圃:《绥远省河套调查记》,1934年成稿,并铅印刊行。
    绥远省教育会的《绥远省各县乡村调查纪实》,
    蒙藏委员会编:《乌兰察布盟调查概况》,1935年成书。
    陈佑诚:《安北设治局调查记》,1936年成稿,连载于当年及次年《蒙藏月报》。
    蒙藏委员会编:《伊盟左翼三旗调查报告书》,1936年成书。
    蒙藏委员会编:《伊盟右翼四旗调查报告书》,1936年成书。
    李荣芳:《安北和硕公中调查记》,《禹贡》第6卷第5期。1936年11月。
    邹焕宇:《乌兰察布盟乌拉特中公旗调查报告》,1937年成稿。
    邹焕宇:《伊克昭盟视察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内蒙古伊盟七旗社会调查》,成书于1943年。
    《土默特特别旗调查报告》,成书于1947或1948年。
    《乌兰察布盟四子部落旗调查报告》,成书于1948年。
    《乌兰察布盟喀尔喀右翼旗调查报告》,成书于1948年。
    《乌兰察布盟茂明安旗调查报告》,成书于1948年。
    晓星主编:《河曲民间歌曲》,音乐出版社1956年,2003年河曲收藏复制。
    《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张鹏翮:《奉使俄罗斯日记》,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上海神州国光社。
    钱良怿:《出塞纪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小方壶斋舆地丛抄》第三帙。
    陈法:《塞外纪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出塞。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陈楷识于白云山庄。
    冯一鹏:《塞外杂识》,嘉庆时。
    韦坦:《归化行程记》,道光时。
    宝筠:《奉使三音诺颜纪程草》,成丰时。
    李云生:《榆塞纪行录》,光绪十二年(1886年)。
    缪佑孙:《俄游汇编》,秀文书局,光绪丙中(1896年)。
    陶宝廉:《辛卯侍行记》,养树山房刊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孙希孟:《西征续录》。
    李德贻:《北草地旅行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民国25年(1936年)出版。
    佚名:《塞外见闻录》,清末。
    吴荫桐:《蒙古戈壁行军》,
    胡太才:《蒙边侦察日记》,民国二年(1913年)。
    李廷玉:《游蒙日记》,北京财政部印刷局排印,民国二年(1913年)。
    沌谷:《塞北纪程》,1914年,《地学杂志》60-62抽订本。
    罗韵珊:《游蒙杂记》,民国八年(1919年)。
    李文田:《塞北路程考》,1962年传抄本。
    朱慕松:《塞北征程》,上海新中国报社。
    侯鸿鲣:《燕晋察哈尔旅行记》,无锡锡成印刷公司,民国十年五月出版。
    毕庶远:《蒙行随笔》,民国十二年(1923年)。
    周颂尧:《京绥游记》,民国十三年(1924年)。
    姚祝萱:《新游记汇刊》、《新游记汇刊续编》上海中华书局点校,1924年。
    陆邦彦:《内蒙纪行》,见《古今游记丛抄》第11册。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
    郑国翰:《四子王府游记》,见《古今游记丛抄》第11册。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
    吴国栋:《绥远游记》,游历于1925年,见《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第二辑。
    林竞:《西北丛编》,神州国光社刊印,1930年。
    宣侠父(今秋):《西北远征记》,上海北新书局发行,民国十九年(1930年)。
    陈重生:《西行艳异记》,上海时报出版社,民国十九年(1930年)。
    马鹤天:《内外蒙考察日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新亚细亚学会。
    刘文海:《西行见闻记》,上海南京书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王应榆:《黄河视察日记》,南京新亚细亚学会,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冰心:《平绥沿线旅行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张佐华:《蒙古旅行散记》,作于1935-1936年。
    高良佐:《西北随轺记》,上海建国月刊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陈赓雅:《西北视察记》,上海申报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郑振铎:《西行书简》,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范长江:《塞上行》,成书于1937年,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重版。
    林鹏侠:《西北行》,成书于1937年,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潘恩霖:《西北行》中第九篇田一鸣《西北之行》,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
    石章如:《晋绥纪行》,重庆独立出版社,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
    封鹤君:《漠北纪游》,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出版,1987年3月2次印刷。
    (苏)符拉基米尔佐夫:《蒙古社会制度史》,中华文化出版社,1957年版。
    (日)安斋库治:《清末绥远的开垦》(上下),见《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六、七辑,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编,1963年10月出版。
    (日)安斋库治:《包头的黑皮房》,见《包头史料荟要》第五辑。
    (日)田山茂:《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史》,潘世宪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日)内山雅生:《华北社会经济史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日)今崛诚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构造》,日本学术振兴会刊,1978年。
    (日)菊地杜夫:《鄂尔多斯汉人植民史(后套篇)》,《内陆亚细亚》1941年第一辑。
    (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瑞典)斯文赫定:《戈壁沙漠之谜》,许建英译,喀什维吾尔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石华严:《绥远垦务计划》,绥远垦务总局编印,1932年1月出版。
    绥远垦务局:《绥远垦务辑要》,中华印书局本。
    绥远省政府:《绥远省特产竞赛会辑要》,1934年本。
    谭惕吾:《内蒙之今昔》,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5月出版。
    贺扬灵:《察绥蒙民经济的解剖》,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丁君韬:《今日之绥远》,上海,三江书店,1937年9月初版。
    陈玉甲:《绥蒙辑要》,1937年铅印本。
    黎圣伦:《今日之内蒙》,独立出版社,民国三十年(1941年)。
    段绳武:《绥西移垦记》,通俗印刷所,1941年版。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
    何耀彰:《满清治蒙政策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所专刊,民国67年(1978年)版。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戴学稷:《呼和浩特简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
    沈斌华:《内蒙古经济发展史札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蒙古族简史》编写组:《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
    陈耳东:《河套灌区水利简史》,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年版。
    赵云田:《清代蒙古政教制度》,中华书局,1989年版。
    卢明辉:《清代蒙古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刘海源:《内蒙古垦务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内蒙古近现代简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编写组:《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袁森坡:《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梁冰:《伊克昭盟的土地开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江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蒙古民族通史》第四、五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版。
    马汝珩、马大正:《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卢明辉:《清代北部边疆民族经济发展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张贵:《包头史稿》上、下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1997年版。
    卢明辉、刘衍坤:《旅蒙商——17—19世纪中原与蒙古地区的贸易关系》,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年版。
    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郝维民:《内蒙古革命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忒莫勒:《建国前内蒙古方志考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马汝珩、成崇德:《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乔志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黄丽生:《从军事征掠到城市贸易》,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所印刊。
    《蒙古族通史》上中下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1月版。
    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正明:《明清晋商及民风》,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版。
    池子华、朱琳:《中国历代流民生活掠影》,沈阳出版社,2004年7月版。
    阎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西口文化研究》卷一,内新图准字2004第89号。2005年11月版。
    肖瑞玲等:《明清内蒙古西部地区开发与土地沙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纵论西口——晋商与西口文化论坛论文集》,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王泽民:《杀虎口与中国北部边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王卫东:《融会与建构——1648至1937年绥远地区移民与社会变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内蒙古文史资料》(1-50辑)
    《呼和浩特文史资料》
    《呼和浩特史料》(1-10辑)
    《包头文史资料》
    《包头文史资料选编》
    《包头史料荟要》(1-14辑)
    《乌兰察布盟文史资料》
    《巴彦淖尔盟文史资料》
    《伊克昭盟文史资料》(1-12辑)
    《集宁文史资料》
    《丰镇文史资料》
    《兴和文史资料》
    《察右中旗文史资料》
    《五原文史资料》
    《临河市文史资料》
    《包头郊区文史资料》
    《河曲文史资料》第1、5辑
    1、周清澍:《试论内蒙古清代农业的发展》,《内蒙古大学学报》1964年第2期。
    2、黄时鉴:《论清末清政府对内蒙古“移民实边”政策》,《内蒙古大学学报》1964年第2期。
    3、黄时鉴:《清代内蒙古社会经济史概述》,《蒙古史文稿》1978年第2期。
    4、黄时鉴:《清代包头地区土地问题上的租与典》,《内蒙古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5、张植华:《清代至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口概况》,《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年第3、4期。
    6、邢亦尘:《清代蒙古游牧经济浅议》,《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年。
    7、乌兰少布:《国民党对蒙政策(1928-1949)》,《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三辑1984年。
    8、李辅斌:《清代直隶山西口外地区农垦述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4年第1期。
    9、梁冰:《近代伊克昭盟社会形态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10、汪炳明:《清木新政与北部边疆开发》,《清代边疆开发研究》1984年第6期。
    11、乌兰少布:《热察绥行省设置及其对内蒙古政治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12、沈斌华:《近代内蒙古的人口及人口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13、邢亦尘:《略论清末蒙古地区的新政》,《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14、刘克祥:《试论近代北方的分益雇役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15、张植华:《清代河套地区农业及农田水利概况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年第3、4期。
    16、卢明辉:《近代蒙古社会经济变化的几个问题》,见《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87-89页
    17、白拉都格其:《关于清末对蒙新政同移民实边的关系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18、郑秦:《清代统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措施》,《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19、陈育宁:《近代内蒙古新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20、汪炳明:《是“放垦蒙地”还是“移民实边》,《蒙古史研究》第3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
    21、麻国庆:《论影响土默特蒙古族文化变迁的因素》,《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22、庆格勒图:《绥远省蒙旗土地改革政策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23、刘风云、高翔:《论清代中国北部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24、张植华:《清代蒙汉民族关系小议》,《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25、呼格吉勒:《清代呼和浩特土默特的土地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26、杨选娣:《清前期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官田租赋征收概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27、李辅斌:《清代直隶山西口外地区农垦述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28、庆格勒图:《绥远地区解决“旗县并存、蒙汉分治”问题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29、色音:《从牧民到农民:蒙地开垦后蒙汉经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传统与现代化》1996年第2期。
    30、赵云田:《清末边疆地区新政举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4期
    31、牛敬忠:《民国初年绥远地区汉族民俗概览》,《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32、哈丹朝鲁:《内蒙古农业聚落的形成和主要类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33、白拉都格其:《关于近代内蒙古民族运动研究的几个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34、乌云格日勒:《清末内蒙古的地方建置与筹划建省“实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1期。
    35、李晓霞、呼格吉勒:《清末新政与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垦务》,《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36、张永江:《论清代漠南蒙古地区的二元管理体制》,《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
    37、孙哲:《清前期蒙古地区的人口迁入及清政府的封禁政策》,《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
    38、乌云格日勒:《略论清代内蒙古的厅》,《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
    39、王建革:《定居与近代蒙古族农业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
    40、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灾荒》,《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41、王卫东:《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4期。
    42、陶继波:《人口与历史——内蒙古河套地区移民的历史考察》,《北方经济》2001年第2期。
    43、王建革:《清末河套地区的水利制度与社会适应》,《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44、王建革:《农业渗透与近代蒙古草原游牧业的变化》,《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
    45、王庆成:《晚清华北村落》,《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46、张水江:《粮食需要与清初内蒙古农业的兴起》,《清史研究》2003年第3期。
    47、陶继波:《清代至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的移民进程与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48、张淑利:《“禁留地”仞探》,《阴山学刊》2004年第3期。
    49、郝平:《山西“丁戊奇荒”的人口亡失情况》,《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50、郝平:《山西“丁戊奇荒”的时限与地域》,《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51、郝平:《山西“丁戊奇荒”并发灾害述略》.《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
    52、郝平:《也谈山西“丁戊奇荒”之原因》,(论文集)2002年12月。
    53、张艳丽:《“丁戊奇荒”之晋南官员的善后措施——以解州知州马丕瑶为例》,《晋阳学刊》。
    54、赵英霞:《“丁戊奇荒”与教会救灾——以山西为中心》,《历史档案》2005年第3期。
    55、杨剑利:《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以“丁戊奇荒”的两种赈济方式为例》,《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56、高鹏程、池子华:《李提摩太在“丁戊奇荒”时期的赈灾活动》,《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57、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兼论黄宗智“没有发展的增长说”》,
    58、刘静:《山西“丁戊奇荒”的应对措施》,《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59、郭春梅:《光绪年间河东“丁戊奇荒”及其启示》,《山西省党校直属分校学报》。
    60、王金秀:《洋务派与“丁戊奇荒”》,《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61、《丁戊奇荒中的民间义赈》,《中国减灾》。
    62、梁冰:《伊克昭盟的历代开垦和近现代社会形态之变化》,《鄂尔多斯史志文稿》第4辑。
    63、安介生:《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移民文化特征——兼论山西移民在塞外地区文化建设中的贡献》,《复旦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