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吕柟理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吕柟乃明中叶几与阳明相抗衡的著名理学家,但近现代以来的哲学史研究与思想史研究却并未对吕柟及其理学思想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大陆尚未见到有关吕柟及其理学思想的研究专著。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吕柟理学的师承渊源和个别观点之上,而未能对吕柟及其理学思想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未能把握吕柟理学的思想特质与结构体系。
     吕柟生逢朱学衰落、王学炽盛的动荡转折之际,面对讲学日盛、异端多出的学术变革风潮,吕柟既没有独守程朱,也没有独宗横渠,更没有笃信陆王。吕柟是非常自觉地站在思想变迁、学术发展的历史潮头,以其和而不同的学术交往及其融会知新的学风宗旨,构筑确立了自己的独具特质的理学思想体系。
     在本体问题上,吕柟虽是“不为玄虚高远之论”,却也对理学家所谓的天道本原与形上本体有着深切的体认和自觉的追求。吕柟所坚持和主张的既不是程朱的先在之理,也不是张载的太虚之气,更不是陆王的灵明之心,而是极为独特的“理气非二”的阴阳变易之“道体”。这种阴阳变易之“道体”,既是一阴一阳之气、也是一阴一阳之理,气是言阴阳变易之“道体”的实有实存、化生万物,理是言阴阳变易之“道体”的动静有常、至公至仁,阴阳变易之“道体”本身就是“理气非二”的浑然整体。也正是这种“理气非二”的独特本体论主张,才为吕柟的躬行践履工夫及其理学思想奠定了根本的前提和最终的根据,吕柟所特别强调的知先行后、真知力行、格物致知、慎独致曲、甘贫改过、心事合一等等的一系列重要命题,都是建立在“理气非二”的本体论前提之上的,并且也因此而构成了一个贯通为一的理论体系。
     在人性问题上,吕柟基于“理气非二”的本体论前提,明确地主张“性自气禀”、明确地强调理气不可分,从而坚持认为性皆从气上发出、性只能在气上求,这实际上也就是主张强调“性体”本身也是理气合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吕柟一反理学家强调突出天地之性、贬低排斥气质之性的基本立场,而明确地肯定强调气质之性,明确地主张天地之性不离气质之性、天地之性就在气质之中。
     在心体问题上,吕柟所谓的“心”作为“气之灵明精粹处”,实际上也就是知觉意识之心,而不是道德义理之心、不是形上本体之心,这种知觉意识之心发在形气之上便是“人心”发在义理之上便是“道心”,“心体”也因此而同样是理气合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养心便是学问的根本,为学君子还必须“预养仁心”,从而使其知觉意识之心发在“义理”之上并且贯穿于“形气”之中,否则人也就只能是无异于禽兽、甚至还是禽兽不如。
     在为学工夫上,吕柟所坚持和强调的乃是“知先行后”、“真知力行”,从而在实际上是将为学工夫划分成了相互包含、相互贯通的“知字工夫”与“行字工夫”。在“知字工夫”上,吕柟主张“以格物为穷理”,肯定“观察求取”,强调“修身为本”,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德性与闻见相通”的理论主张,试图将追求道德性理的“明德论”同追求客观物理的“知识论”结合统一起来。在“行字工夫”上,吕柟所主张和强调的是事上习心、慎独致曲、甘贫改过的躬行践履工夫,历代学者也因此而普遍地肯定并强调了吕柟理学的躬行践履之特质。
     在为学境界上,吕柟所追求期望的就是“心事合一”圣人境地,亦即道德践履与事业实务贯通为一的圣人之妙境,亦即道德性理见之于事业实务的圣人之化境,而非心学末流脱离事业实务的心灵幻境、而非理学俗儒脱离道德性理的功利实效。
     总之,吕柟作为几与阳明相抗衡的著名理学家,秉承关学之风、融会各家之说,确立了以“理气非二”为根本、以“格物穷理”为进路、以“慎独致曲”为工夫、以“心事合一”为目标的躬行实学的理论体系。吕柟理学的思想特质也就是将道德践履贯穿于事业实务,吕柟理学所特别强调的也就是“正心为本,务实为要”,所标举主张的也就是内在德性之实有与外在事业之实务的贯通为一。
Lv Nan was a famous Neo-Confucian in the middle Ming Dynasty, who could be contended with Wang Yang-ming, another famous Neo-Confucian in the dynasty, but he and his Neo-Confucian thought have not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since Chinese modern time in the research circle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ought. There has not been even a monograph on Lv Nan and his Neo-Confucian thought in the mainland China until now. Most of the research materials at the present time have been only about his transmission process from other masters and his particular ideas, which neither give a systematic consideration about Lv Nan and his Neo-Confucian thought nor have a grasping to the characters and structures of Lv Nan's Neo-Confucianism.
     Lv Nan was born in an unrest age, in which Zhu Xi's Neo-Confucian thought had already been in a decline and Wang Yang-ming's Neo-Confucian thought was just flourishing. In the face of such an academic change trend, Lv Nan neither sticked to the former nor firmly believed in the latter. However, relying on the academic communications with harmony in differences and the purpose of study with pursuit of new knowledge from fusions, he constructed his own Neo-Confucianism with special characters.
     For the problem of ontology, although he says that he "does not discuss the mystery and deep problems", Lv Nan has a deep experience and a conscious pursuit to the origin of the ways of Heaven and the metaphysical substances. What he consists in answer of the problem is not Zhu Xi's principles a priori, not Zhang Zai's material force in the great void, even not Wang Yang-ming's intelligent mind, but a special "Dao-body" of Ying-Yang change with the character of unity of principle and material force. In the "Dao-body", for him, the material force is an existential body of Ying-Yang change, and the principle is something constant of Ying-Yang change, both of which consist in an integral whole. It is just on this special basis of ontological ideas, therefore, that Lv Nan establishes a series of his important propositions, such as knowledge prior to practice, pursuit of principles through intense study of things, and unification of mind and affairs.
     For the problem of human nature, on the basis of his ontological supposition, Lv Nan explicitly claims that human nature is also an organic unity from principle and material force. He, therefore, contrary to the basic position of other Neo-Confucians who stress the nature of Heaven and Earth but degrade the nature of disposition for human beings, clearly confirms that the nature of disposition is one kind of human natures too, in which the nature of Heaven and Earth is located.
     For the problem of "mind-body", Lv Nan thinks that as "a place of pure material force" in human body, mind is actually a mind of consciousness, and not a mind of morality or ontology. This kind of mind of consciousness is also an organic unity of principle and material force which in material aspect is "human mind" and in principle aspect "Dao-mind". For this reason, the root for academic work is to raise mind, to make the mind of consciousness locating in principles and going through material body.
     For the problem of workmanship, what Lv Nan stresses is "practice following knowledge", namely, workmanship on knowing and workmanship on practicing being mutually contained in the academic work. In the workmanship on knowing, he consists in pursuing principles through an intense study of things, and tries to unify a view of moral understanding to pursue morality and a view of epistemology to pursue objective knowledge. In the workmanship of practicing, what he claims is practice in one's own person by working hard in affairs, being careful of oneself when alone in order to deal with complications, and being content to be in poor state in order to correct one's mistakes. The character of stressing practice in one's own person in Lv Nan's Neo-Confucianism has been praised thereafter by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For the problem of research realm, what Lv Nan pursues is a sage's realm of "unity of mind and affairs", namely, to reach the acme of perfection in which moral practice and undertaking of real affairs are unified thoroughly. This kind of research realm is neither a spiritual wonderland escaped from undertaking of real affairs nor a utility secular world beyond moral principles.
     In short, as a famous Neo-Confucian who can be contended with Wang Yang-ming, Lv Nan inherits the style of Guanzhong School of Neo-Confucianism, blends harmoniously different schools of Neo-Confucianism, and finally establishes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practicing in one's own person which takes "unity of principle and material force" as essence, regards "pursuit of principles through intense study of things" as an advancing way, makes "being careful of oneself when alone in order to deal with complications" as one's workmanship, and considers "unification of mind and affairs" as a goal to do academic work. The character of thought in Lv Nan's Neo-Confucianism is consequently just the unification of morality inside one's mind and practice of affairs outside one's body which stresses "making right of one's mind as essence, practicing in one's behavior as key point".
引文
①本《绪论》的基本内容已经以《吕柟理学思想研究述评》为题,发表在《哲学动态》2009年第6期。
    ②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页。
    ③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首、卷八,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第138页。
    ①张廷玉等: 《明史》,卷二八二, 《吕梢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24页。
    ②樊景颜: 《泾野子内篇》乾隆本《重刻纪事》,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09页。
    ③龙万育: 《泾野子内篇》嘉庆本《补刻跋》,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2页。
    ④贺瑞麟: 《泾野子内篇》咸丰本《补刻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3页。
    ⑤侯外庐: 《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45页。
    ⑥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 《宋明理学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⑦刘蔚华赵宗正: 《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30-1232页。
    ⑧张学智: 《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①冯从吾: 《关学编·自序》,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②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6页。
    ③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
    ④李颙: 《二曲集》,卷十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81页。
    ⑤陈俊民: 《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⑥陈俊民: 《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21页。
    ⑦陈俊民: 《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页。
    ⑧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①章诏: 《泾野子内篇》嘉靖本《序》,参见《泾野子内篇·序》,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②贺瑞麟: 《泾野子内篇》光绪本《重刻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5页:。
    ③陈俊民: 《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页。
    ④赵馥洁: 《论关学的基本精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⑤刘学智: 《关学及二十世纪大陆关学研究的辨析与前瞻》, 《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4期。
    ⑥郭琦史念海张岂之: 《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9页。
    ⑦韦祖辉:《吕梢及其(泾野子内篇)版本和学术价值评述》,《明史论丛(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页。
    ②王廷相: 《送泾野吕先生尚宝考绩序》, 《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20页。
    ③邹守益: 《邹东廓集》,卷一, 《赠王克孝》,明嘉靖刊本。
    ④章诏: 《泾野子内篇》嘉靖本《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之《序》,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⑤耿定向: 《题泾野先生语录》,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02页。
    ⑥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6页。
    ⑦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
    ⑧张廷玉等: 《明史》,卷二八二, 《吕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44页。
    ⑨甘堂廕: 《泾野子内篇》乾隆本《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07页。
    ①贺瑞麟: 《泾野子内篇》咸丰本《补刻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3页。
    ②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 《宋明理学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134页。
    ③陈俊民: 《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2页。
    ④赵馥洁: 《论关学的基本精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⑤刘学智: 《冯从吾与关学学风》, 《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3期; 《心学义趣关学学风》, 《孔子研究》,1997年第2期。
    ⑥郭琦史念海张岂之: 《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第280页。
    ⑦韦祖辉:《吕柟及其<泾野子内篇)版本和学术价值评述》,《明史论丛(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章诏: 《泾野子内篇》嘉靖本《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之《序》,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②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6页。
    ③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八,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8页。
    ①李颙: 《二曲集》,卷十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76页。
    ②甘堂廕: 《泾野子内篇》乾隆本《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07页。
    ③贺瑞麟: 《泾野子内篇》咸丰本《补刻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3页。
    ④陈俊民: 《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2页。
    ⑤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 《宋明理学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134页。
    ⑥郭琦史念海张岂之: 《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278页。
    ⑦朱晓红: 《吕柟与理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①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修订本,第35-39页。
    ②牟宗三: 《心体与性体》(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①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②章诏: 《泾野子内篇》嘉靖本《序》,参见《泾野子内篇·序》,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③邓元锡: 《皇明书》,卷三十七, 《吕柟》,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从书》本,1997年版。
    ④樊景颜: 《泾野子内篇》乾隆本《重刻纪事》,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09页。
    ⑤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6页
    ⑥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
    ⑦李颙: 《二曲集》,卷十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81页。
    ⑧陆均景宋氏: 《泾野子内篇》乾隆本《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05、306页。
    ⑨陈俊民: 《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页。
    ①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 《宋明理学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135页。
    ②张学智: 《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③刘蔚华赵宗正: 《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32页。
    ④王廷相: 《送泾野吕先生尚宝考绩序》, 《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20页。
    ⑤陈俊民: 《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页。
    ⑥陈俊民: 《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⑦韦祖辉:《吕梢及其<泾野子内篇>版本和学术价值评述》,《明史论丛(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②黄宗羲: 《明儒学案》, 《师说》,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页。
    ③李贽: 《续藏书》,卷二十二,社会科学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492页。
    ④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6页。
    ⑤李贽: 《续藏书》,卷二十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90页。
    ⑥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十四, 《明奉政大夫云南武定府同知龙湾先生高公墓志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①马埋: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②吕梢: 《泾野子内篇》,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页。
    ③吕梢: 《泾野先生别集》,卷五, 《谒横渠祠》,清道光庚子三原李锡龄校刊本。
    ④李贽: 《续藏书》,卷十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6页。
    ⑤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谿田马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7页。
    ⑥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十四, 《奉议大夫金华府同知思菴先生薛公墓志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⑦贺瑞麟: 《咸丰四年补刻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3页。
    ①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页。
    ②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③吕梢: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8页。
    ④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⑤耿定向: 《先进遗风》,卷上, 《吕泾野先生》,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1页。
    ⑥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2页。
    ⑦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7页。
    ⑧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2页。
    ⑨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2页。
    ①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②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8页。
    ③李贽: 《续藏书》,卷二十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92页。
    ④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梢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8页。
    ⑤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页。
    ①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页: 《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2页。
    ②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一, 《赠欧阳南野考绩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③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④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⑤张廷玉等: 《明史》,卷二八二, 《吕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43页。
    ⑥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页。
    ⑦吕柟: 《宋四子抄释总序》及《周子抄释序》、 《二程子抄释序》、 《张子抄释序》。
    ⑧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⑨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9页。
    ①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页。
    ②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径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页。
    ③章诏: 《泾野子内篇》嘉靖本《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之《序》,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④李贽:《续藏书》,卷二十二,《理学名臣·邹守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94页。“丁亥, (邹守益)升南主客郎中。逾年,文成卒于师,公服心丧,在部日与湛甘泉、吕泾野聚讲。
    ⑤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六, 《别东郭子邹氏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⑥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八, 《赠乾菴李君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⑦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 《游牛首山记》、《游献花岩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⑧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七, 《赠周怀玉之任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⑨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八, 《新修白鹿洞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⑩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七, 《重修义勇武安王庙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4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4-195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6-197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7页。
    ⑤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9页。
    ⑥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页。
    ⑦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页。
    ⑧黄宗羲: 《明儒学案》, 《师说》,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页。
    ⑨李贽: 《续藏书》,卷二十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92-493页。
    ⑩李贽: 《续藏书》,卷二十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93页。
    11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梢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9页。
    ①吕梢: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5页。
    ②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③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页。
    ④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0页。
    ⑤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页。
    ⑥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页。
    ⑦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0页。
    ⑧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⑨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页。
    ⑩耿定向: 《先进遗风》,卷上, 《吕泾野先生》,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1页。
    ①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梢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0页。
    ②李贽: 《续藏书》,卷二十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93页。
    ①耿定向: 《先进遗风》,卷上, 《吕泾野先生》,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1页。
    ②唐枢: 《国琛集》,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1937)年《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41-142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9-90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1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9页。
    ⑥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一, 《紫阳道脉录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6页。
    ②吕柟: 《宋四子抄释·总序》,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吕柟: 《宋四子抄释·朱子抄释序》,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39贝。
    ④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十四, 《奉议大夫金华府同知思菴先生薛公墓志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9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20页。
    ①李贽: 《续藏书》,卷二十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91页。
    ②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页。
    ③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8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1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页。
    ⑧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十八, 《祭涂水寇公文》,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⑨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①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一, 《答马吉士敬臣书》,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②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一, 《答崔吉士仲凫书》,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③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2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0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页。
    ①何瑭: 《何瑭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②何瑭: 《何塘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67页。
    ③焦竑: 《玉堂丛语》,卷七,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6页。
    ④吕梢在任翰林修撰时曾与阳明有过为时不长的往来论学,但阳明倡“良知”之后,二人则无直接往来。参见《泾野先生文集》,卷六, 《赠玉溪石氏序》,湖南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四年于德昌刻本。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9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1-122页。
    ③傅维鳞: 《明书》,卷一百十四, 《吕柟传》,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280-2281页。
    ①李贽: 《续藏书》,卷二十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94页。
    ②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页。
    ③吕梢: 《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2页。
    ④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六, 《别东郭子邹氏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⑤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六, 《别东郭子邹氏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⑥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六, 《别东郭子邹氏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8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8-129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6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3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2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6页。
    ②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页。
    ③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八, 《大科书院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6-197页。
    ①王廷相: 《送泾野吕先生尚宝考绩序》, 《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19-420页。
    ②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七, 《赠浚川王公诏改左都御史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③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二, 《答薛西原君采书》,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①张廷玉等: 《明史·罗钦顺传》,转引自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下卷,第472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61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5页。
    ④王廷相:《慎言·道体篇》,《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55页。。
    ⑤王廷相: 《与薛君采二首》,《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78页。
    ⑥罗钦顺: 《困知记》续卷上,转引自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下卷,第476页。另见《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下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9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页。
    ⑧罗钦顺: 《整庵存稿·题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①张岂之: 《儒学·理学·实学·新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②陈俊民:《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中国哲学及其方法论探微》,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237贝。
    ③刘学智: 《儒道哲学阐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80-281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7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5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6页。
    ①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 《游灵谷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7页。
    ③吕柟: 《宋四子抄释》, 《二程子抄释卷之五》,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146页。
    ④吕柟: 《泾野了内篇》,卷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0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5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6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6页。
    ⑧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
    ⑨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页。
    ⑩吕柟: 《泽野子内篇》,卷十八,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9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7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5-156页。
    ⑥吕柟: 《宋四子抄释·朱子抄释》,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1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页。
    ②吕柟: 《宋四子抄释·朱子抄释》,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4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4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9页
    ⑤吕柟: 《泽野子内篇》,卷八,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5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5页。
    ⑧吕柟: 《宋四子抄释·朱子抄释》,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79页。
    ⑨吕柟: 《宋四子抄释·朱子抄释》,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75页。
    ⑩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页。
    11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4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3页。
    ③李贽: 《续藏书》,卷二十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94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2页。
    ⑤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五, 《答朱子仁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⑥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四, 《赠别陶季作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9页。
    ⑧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6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1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0页。
    ③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一, 《紫阳道脉录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6页。
    ⑤吕柟: 《宋四子抄释》, 《宋四子抄释总序》,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
    ⑥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序》,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39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9页。
    ⑧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9页。
    ⑨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页;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2页。
    ⑩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一, 《赠欧阳南野考绩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①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十四, 《奉议大夫金华府同知思庵先生薛公墓志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页。
    ①李颙: 《二曲集》,卷十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76页。
    ②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 《宋明理学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版,第131-134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修订本,第35-39页;《中国哲学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1页。
    ④牟宗三: 《心体与性体》(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7页。
    ③吕柟: 《泾野先生周易说翼》,卷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9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0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9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7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2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9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2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3页。
    ①吕柟: 《宋四子抄释》, 《二程子抄释卷之六》,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164页。
    ②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6页。
    ③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48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5页。
    ⑤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8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8页。
    ①吕柟在有关天道本体的思想言论中曾经使用过的概念主要有“天命”、“天道”、“天理”、“天德”“天地”、“道”、“仁道”、“道体”、“本体”、“本原”,等等。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5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0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8页。
    ①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六, 《贺李长教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1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5-156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4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5-156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4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0页。
    ①吕柟: 《泾野先生周易说翼》,卷三,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68-69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4页。
    ③吕柟: 《泾野先生周易说翼》,卷三,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67页。
    ①吕柟: 《泾野生周易说翼》,卷三,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72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0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页。
    ④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四十四,中华书局,2008年第2版,第1061页。
    ⑤吕柟: 《宋四子抄释》, 《周子抄释卷之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6页。
    ⑥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1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6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页。
    ③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 《游灵谷记》,清道光王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0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4页。
    ⑦吕柟: 《泾野先生周易说翼》,卷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1页。
    ⑧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5页。
    ⑨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5页。
    ⑩吕柟: 《泾野先生周易说翼》,卷三,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74页。
    ①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2页。
    ②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四十四,中华书局,2008年第2版,第1061页。
    ③黄宗羲全祖望: 《宋元学案》,卷九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42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2页。
    ①(黎站德:《朱子语类》,卷九十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76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3页。
    ③程颢程颐: 《二程集》, 《文集·卷八》,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2页。
    ④程颢程颐: 《二程集》, 《遗书·卷二十五》,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23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遗书·卷十五》,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2页。
    ②朱熹: 《答黄道夫》,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下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5页。
    ③吕柟:《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1页。
    ④吕柟: 《泾野先生周易说翼》,卷三,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72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5页。
    ②(程颗程颐:《二程集》,《遗书·卷十一》,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页。)
    ①吕柟: 《泾野先生周易说翼》,卷三,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68-69页。
    ②吕柟: 《泾野先生周易说翼》,卷三,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69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7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6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4页。
    ①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②杨伯峻: 《论语译注》, 《阳货》,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1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0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9-50页。
    ①吕柟:《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6-157页。
    ②吕柟:《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6页。
    ③杨伯峻: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3页。
    ①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集注卷十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1页。
    ②程颗程颐:《二程集》,《遗书·卷二十一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4页。
    ③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7页。
    ①吕柟: 《宋四子抄释》, 《张子抄释卷之五》,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14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4页。
    ①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3页。②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3页。
    ③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5页。
    ④王先谦: 《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4页。
    ⑤吕柟: 《宋四子抄释》, 《张子抄释卷之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242页。
    ①吕柟: 《宋四子抄释》, 《张子抄释卷之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249页。
    ②吕柟: 《宋四子抄释》, 《张子抄释卷之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251页。
    ③吕柟: 《宋四子抄释》,《二程子抄释卷之七》,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171页。
    ④吕柟: 《宋四子抄释》, 《二程子抄释卷之五》,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142页。
    ①张载: 《张载集》, 《正蒙·诚明》,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3页。
    ②张载: 《张载集》, 《正蒙·诚明》,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3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遗书·卷十八》,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4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遗书·卷二十一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4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遗书·卷十八》,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7页。
    ②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7页。
    ③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2-73页。
    ④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 《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1页。
    ①吕柟: 《宋四子抄释》, 《张子抄释卷之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251页。
    ②吕柟: 《宋四子抄释》, 《张子抄释卷之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251页。
    ③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3页。
    ④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八,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3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1页。
    ①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4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5页。
    ③吕柟: 《宋四子抄释》, 《张子抄释卷之五》,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09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6-157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6页。
    ①杨伯峻: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3页。
    ②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2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2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2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7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2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7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2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3页。
    ③胡宏: 《胡宏集》, 《知言·疑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9页。
    ④胡宏:《胡宏集》,《知言·阴阳》,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页。
    ①胡宏: 《胡宏集》, 《知言·疑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9页。
    ②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十四, 《别周怀玉还福宁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③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 《宋明理学史》,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16页。
    ④吕坤: 《吕坤全集》, 《去伪斋集·论性》,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67页。
    ⑤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卷八,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9页。
    ⑥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一·屯》,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5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6页。
    ⑧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5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1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3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26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1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154-155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0页。
    ①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3页。
    ②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3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3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遗书·卷十一》,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6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遗书·卷二十一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6页。
    ③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7页。
    ④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4页。
    ⑤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4页。
    ①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1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2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6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26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7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3页。
    ①杨伯峻: 《论语译注》, 《为政》,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页。
    ②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9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1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2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5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0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2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6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4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7-228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3页参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集注卷十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7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8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83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6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3-134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2页。
    ⑤杨伯峻: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0页。
    ⑥杨伯峻: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9页。
    ①杨伯峻: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9页。
    ②杨伯峻: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8页。
    ③杨伯峻: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页。
    ④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集注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8页。
    ⑤吕柟: 《宋四子抄释》, 《张子抄释卷之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239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8页。
    ⑦杨伯峻: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2页。
    ⑧张载:《张载集》,《正蒙·大心》,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4页。
    ⑨张载: 《张载集》, 《正蒙·乾称》,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2页。
    ①张载:《张载集》,《正蒙·太和》,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7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1页。
    ③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三十七,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79页。
    ④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三十七,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78页。
    ⑤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三十七,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78页。
    ⑥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三十七,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83页。
    ①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 《大学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69页。
    ②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 《大学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68页。
    ③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三, 《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6页。
    ①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三十七,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8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9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3页。
    ③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三, 《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页。
    ④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三, 《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6页。
    ⑤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二, 《别东郭子邹氏序》,清道光王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8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2-163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八,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7页。
    ③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一, 《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
    ④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 《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6页。
    ①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三, 《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9页。
    ②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三, 《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6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3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2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5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0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3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6页。
    ⑤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九, 《静乐得言题辞》,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1页。
    ①程颢程颐: 《二程集》, 《遗书·卷十八》,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87-188页。
    ②程颢程颐: 《二程集》, 《遗书·卷十八》,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88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遗书·卷十八》,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87页。
    ④程颢程颐: 《二程集》,《遗书·卷二十五》,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20页。
    ⑤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页。
    ⑥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十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1页。
    ①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一, 《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②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一, 《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6页。
    ④王夫之: 《尚书引义》,转引自《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0页。
    ⑤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三, 《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9页。
    ⑥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7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3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8-129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9页。
    ③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 《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④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 《大学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72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8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8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9页。
    ②吕柟: 《宋四子抄释》, 《二程子抄释卷之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53页。
    ③吕柟: 《宋四子抄释》, 《二程子抄释卷之五》,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141页。
    ①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 《大学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72页。
    ②程颢程颐: 《二程集》, 《粹言·卷第一》,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97页。
    ③程颢程颐: 《二程集》, 《遗书·卷十八》,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89页。
    ④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3页。
    ⑤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0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2-153页。
    ⑧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7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8页。
    ②吕柟: 《四书因问卷一·大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55页。
    ③黄宗羲: 《明儒学案》,卷八,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8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1页。
    ⑤程颥 程颐: 《二程集》, 《遗书·卷十五》,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7页。
    ⑥程颖 程颐: 《二程集》, 《遗书·卷二十五》,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6页。
    ⑦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 《大学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72页。
    ①吕柟: 《宋四子抄释》, 《朱子抄释卷之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366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3页。
    ③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 《大学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71页。
    ④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页。
    ⑤吕柟: 《宋四子抄释》, 《二程子抄释卷之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53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0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5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7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5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0页。
    ③程颢程颐: 《二程集》, 《遗书·卷十五》,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9页。
    ④程颢程颐: 《二程集》, 《遗书·卷十九》,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7页。
    ⑤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
    ①吕柟: 《四书因问卷一·大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55页。
    ②吕柟: 《四书因问卷一·大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60页。
    ③吕柟: 《四书因问卷一·大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58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八,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5页。
    ①吕柟: 《宋四子抄释》, 《张子抄释卷之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249页。
    ②吕柟: 《宋四子抄释》, 《张子抄释卷之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版,第252页。
    ③吕柟: 《四书因问卷一·大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59页。
    ④张载: 《张载集》, 《正蒙·诚明》,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0页。
    ⑤张载: 《张载集》, 《正蒙·大心》,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4页。
    ⑥张载:《张载集》,《正蒙·大心》,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4页。
    ①吕柟: 《四书因问卷一·大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 册,第759页。
    ②程颢程颐: 《二程集》, 《粹言·卷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60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遗书·卷二十五》,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7页。
    ④程颢程颐: 《二程集》, 《遗书·卷二十五》,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6页。
    ⑤程颖程颐: 《二程集》, 《遗书·卷二十五》,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9页。
    ⑥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19页。
    ⑦陆九渊: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00页。
    ⑧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三, 《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9页。
    ⑨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 《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1页。
    ①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 《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1页。
    ②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 《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1页。
    ③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二, 《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1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八,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5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3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9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8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3-204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7页。
    ③吕柟: 《四书因问卷一·大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59页。
    ①吕柟: 《四书因问卷一·大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58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1页。
    ①王廷相: 《送泾野吕先生尚宝考绩序》, 《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20页。
    ②黄宗羲: 《明儒学案》, 《师说》,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页。
    ③廿堂廕:乾隆本《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07页。
    ④贺瑞麟: 《咸丰四年补刻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3页。
    ①吕柟: 《泾野了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9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0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2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5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4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2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8页。
    ⑧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5页。
    ⑨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8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3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2页。
    ④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一, 《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⑤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一, 《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⑥程颖程颐:《二程集》,《遗书·卷二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遗书·卷二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遗书·卷十八》,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88页。
    ③陈来: 《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④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11页。
    ⑤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6页。
    ⑥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8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6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7页。
    ③吕柟: 《四书因问卷二·中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72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2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7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3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2页。
    ①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_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页。
    ②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③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33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5页。
    ②吕柟: 《四书因问卷一·大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55页。
    ③吕柟:《四书因问卷一·大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63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9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3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2-143页。
    ①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三, 《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②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三, 《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123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0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6页。
    ②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18页。
    ③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6页。
    ④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第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8页。
    ⑤吕柟: 《四书因问卷二·中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70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6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7页。
    ②吕柟: 《四书因问卷二·中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72页。
    ①吕柟: 《四书因问卷二·中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72页; 《泾野子内篇》,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5页。
    ②吕柟: 《四书因问卷二·中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86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1-72页。
    ④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页。
    ①吕柟: 《四书因问卷二·中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785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3-164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9-80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1页。
    ②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3页。
    ②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五, 《书东郊精舍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3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8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0-51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8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8页。
    ①张廷玉等: 《明史》,卷二八二, 《吕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44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八,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2页。
    ④吕柟: 《四书因问卷四·论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864-865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1页。
    ②吕柟: 《四书因问卷三·论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825页。
    ③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7页。
    ④吕柟: 《四书因问卷四·论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865页。
    ①吕柟: 《四书因问卷四·论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第865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2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1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8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1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6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8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2页。
    ⑥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五, 《书东郊精舍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1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1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2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3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4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9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八,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6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5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6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3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8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4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1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页。
    ⑧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页。
    ⑨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0页。
    ⑩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5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8页。
    ②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2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6页。
    ⑤李颙: 《二曲集》,卷十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76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4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2-163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9页。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八,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5页。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3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2页。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2-163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5页。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2页。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8页。
    ①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页。
    ②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③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6页。
    ④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①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6页。
    ②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十四, 《明奉政大夫云南武定府同知龙湾先生高公墓志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③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页。
    ④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十四, 《明奉政大夫云南武定府同知龙湾先生高公墓志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⑤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十四, 《明奉政大夫云南武定府同知龙湾先生高公墓志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⑥李贽: 《续藏书》,卷十二, 《内阁辅臣·杨一清》,第261、26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①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②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③马理: 《豀旧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④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页。
    ⑤吕柟: 《泾野先生别集》卷五, 《谒横渠祠》,清道光庚子三原李锡龄校刊本。
    ⑥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页。
    ①冯从吾: 《关学编》卷三, 《思菴薛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6页。
    ②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十四, 《奉议大夫金华府同知思菴先生薛公墓志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③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十二, 《明佥都御史前国子监祭酒虎谷先生王公墓志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④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⑤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十二, 《福建按察司剐使封中宪大夫莲峰先生韩公墓志铭》,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⑥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页。
    ⑦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⑧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8页。
    ①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②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2页。
    ③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④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2页。
    ⑤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7页。
    ⑥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⑦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2页。
    ⑧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 《年谱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9页
    ⑨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⑩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2页。
    ①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页。
    ②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2页。
    ③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六, 《贺彭公平蜀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④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⑤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泽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⑥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页。
    ⑦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⑧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八, 《重修学古书院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⑨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①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②吕梢: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一, 《答虎谷先生书》,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③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页。
    ④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 《山西乡试录后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⑤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 《陕西乡试录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⑥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⑦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⑧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页。
    ⑨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①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页; 《泾野子内篇》,卷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2页。
    ②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页。
    ③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④张廷玉等: 《明史》,卷二八二, 《吕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43页。
    ⑤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八, 《明诚精舍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⑥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九, 《别解梁书院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⑦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⑧吕柟: 《宋四子抄释总序》及《周子抄释序》、《二程子抄释序》、《张子抄释序》
    ⑨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页。
    ⑩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11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9页。
    ①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八, 《明诚精舍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②章诏: 《泾野子内篇》嘉靖本《序》,参见《泾野子内篇》之《序》,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③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④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梢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9页。
    ⑤李贽: 《续藏书》,卷二十二, 《理学名臣·邹守益》,第49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⑥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 《游牛首山记》、 《游献花岩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⑦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六, 《别程惟信诗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⑧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 《游燕子矶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⑨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 《游鸡鸣山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⑩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七, 《赠周怀玉之任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11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六, 《别东郭子邹氏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①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八, 《赠乾菴李君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②傅维鳞: 《明书》卷一百十四, 《吕柟传》,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版,第2278页。
    ③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六, 《别程惟信诗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④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八, 《新修白鹿洞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2页。
    ⑥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七, 《重修义勇武安王庙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⑦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6页。
    ⑧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八,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5页。
    ⑨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 《游庐龙山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⑩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6页。
    11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1-134页。
    12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4-197页。
    13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3页。
    14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9页。
    ①参见章诏、陈昌积、程默所作刊刻《序》
    ②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7-228页。
    ③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八, 《明诚精舍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④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1页。
    ⑤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七《赠周怀玉之任序》,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3页。
    ⑦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⑧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9页。
    ⑨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4页。
    ⑩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5页。
    11吕柟: 《宋四子抄释》, 《宋四子抄释总序》,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12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1页。
    ①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0页。
    ②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页。
    ③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页。
    ④吕柟: 《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二十, 《九江同知黄性之去思记》,清道光壬辰富平杨浚校刊本。
    ⑤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3页。
    ⑥吕柟: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8页。
    ⑦马汝骥: 《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公柟行状》,参见《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0页。
    ⑧冯从吾: 《关学编》,卷四, 《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页。
    ⑨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⑩马理: 《豀田文集》,卷五, 《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11张廷玉等:《明史》,卷二八二,《吕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44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明]吕柟.四书因问[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明]吕柟.宋四子抄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5][明]吕柟.泾野先生周易说翼[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6][明]吕柟.尚书说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7][明]吕柟.泾野先生毛诗说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8][明]吕柟.春秋说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9][明]吕柟.泾野先生礼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0][明]吕柟.泾野先生文集[M].明嘉靖三十四年于德昌刻本.
    [11][明]吕柟.重刻吕泾野先生文集[M].清道光壬辰年富平杨浚校刊本.
    [12][明]吕柟.泾野先生别集[M].清道光二十三年李锡龄惜阴轩校刻本.
    [1][宋]周敦颐.周濂溪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3][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6][宋]朱熹.周易本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宋]朱熹.诗经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宋]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宋]蔡沈.书经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宋]陈淳.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元]陈澔.礼记集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明]曹端.曹端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4][明]薛瑄.读书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明]薛敬之.思菴野录[M].陕西通志馆,1934年铅印本.
    [16][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明]王廷相.王廷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8][明]罗钦顺.困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9][明]马理.豀田文集[M].清道光十二年惜阴轩刊刻本.
    [20][明]何瑭.何瑭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21][明]湛若水.甘泉文集[M].清同治五年丙寅刻本.
    [22][明]邹守益.东廓先生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23][明]李贽.李贽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4][明]邓元锡.皇明书[M].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25][明]邓晓.吾学编[M].明隆庆刻本.
    [26][明]何乔远.名山藏[M].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1.
    [27][明]耿定向.先进遗风[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8][明]唐枢.国琛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29][明]冯从吾.关学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0][明]焦竑.玉堂丛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1][明]孙逢奇.理学宗传[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32][明]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3][明]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4][明]王夫之.周易外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5][清]李额.二曲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6][清]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7][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8][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9][清]查继佐.罪惟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0][清]傅维鳞.明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1][清]范部鼎.理学备考[M].清道光十五年朝邑刻本.
    [42][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3][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王文锦.礼记译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6]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钱穆.国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三联书店,2002.
    [9]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0]钱穆.宋代理学三书随劄[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5]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6]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7]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8]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9]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0]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2]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3]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24]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6]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7]陈俊民.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中国哲学及其方法论探微[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8]赵吉惠.21世纪儒学研究的新拓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9]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30]赵馥洁.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1]刘学智.儒道哲学阐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2]丁为祥.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3]方克立李锦全.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4]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5]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6]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7]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7.
    [38]方光华等.关学及其著述[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3.
    [39]刘蔚华赵宗正.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40]张学智.明代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1]王春瑜.明史论丛(二)[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42]李国均.中国书院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43]衷尔钜.蕺山学派哲学思想[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44]郭琦史念海张岂之.陕西通史·思想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5]中国实学研究会.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6]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明清实学思潮史[M].济南:齐鲁书社,1989.
    [47]葛荣晋赵馥洁赵吉惠.张载关学与实学(论文集)[C].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48]容肇祖.明代思想史[M].上海:开明书店,1941.
    [49]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0]萧走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51]李元庆.明代理学大师薛瑄[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52]龚杰.张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3][美]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赵馥洁.论关学的基本精神[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刘学智.关学及二十世纪大陆关学研究的辨析与前瞻[J].中国哲学史,2005,(4).
    [3]朱晓红.吕柟与理学[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4]马涛.论薛瑄与明代的关学[J].孔子研究,1991,(3).
    [5]向盱.中兴关学的吕柟[J].理论导刊,1987,(10).
    [6]崔大华.二程与宋明理学[J].中州学刊,1984,(5).
    [7]赵瑞民.吕柟“受教于三原马江”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8]董健桥.“关学”讨论综述[J].国内哲学动态,1983, (5)
    [9]刘学智.心学义趣、关学学风——李二曲思想特征略析[J].孔子研究,1997,(2)
    [10]刘学智.冯从吾与关学学风[J].中国哲学史,2002, (3)
    [11]林乐昌.张载对儒家人性论的重构[J].哲学研究,2000,(5).
    [12]林乐昌.张载答范育书三通与关学学风之特质[J].中国哲学史,2002,(1).
    [13]林乐昌.张载“心统性情”说的基本意涵和历史地位——在张载工夫论演变背景下的考察[J].哲学研究,2003, (12)
    [14]丁为祥.从“格物”之辩看阳明与甘泉心学的分歧[J].孔子研究,1994,(2).
    [15]丁为祥.王阳明“知行合一”三指[J].人文杂志,1993, (3)
    [16]衷尔钜.论明代的理学和心学[J].中州学刊,1990, (1)
    [17]王杰.走出理学:明清之际的两股主流思潮[J].理论前沿,2001, (14)
    [18]唐宇元.朱学在明代的流变与王学的缘起[J].哲学研究,1986, (9)
    [19]蒙培元.陆、王心性论概说[J].浙江学刊,1989, (5)
    [20]蒙培元.薛瑄哲学思想与程朱理学的演变[J].晋阳学刊,1982, (6)
    [21]王俊才.明清之际理学的特点及其流派[J].晋阳学刊,1989, (2)
    [22]刘宗贤.明代初期的心性道德之学[J].中国哲学史,1999, (2)
    [23]步近智.晚明时期儒学的演变与影响[J].中国史研究,1989, (1)
    [24][日]冈田武彦.明代的文化与思想论纲[J].孔子研究,1991, (2)
    [25][日]冈田武彦.明末儒学的发展[J].哲学译丛,1989, (3)
    [26]王风贤丁国顺.“工夫即本体”命题的形成及其时代意义[J].孔子研究,1995, (4)
    [27]屠乘先.明末清初本体工夫论的融合与终结[J].哲学研究,2001, (5)
    [28]陈荣捷.明代早期的程朱学派[J].中国哲学史,1985, (9)
    [29]冯天瑜.明代理学流变考[J].社会科学战线,1984,(2).
    [30]魏宗禹.薛瑄思想与明代理学的发展[J].孔子研究,1988,(2).
    [31]李同年杨尧.中国理学演化史上的中间环节——薛瑄的认识论评析[J].传统文化,199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