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寻找属人的希望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此在”在世的基本情绪,希望意味着人对于未来的积极渴求和自我承诺,但长期以来,希望并非属人的,而是在一种非人的传统中得以展开。希望在古希腊时代体现为神秘化的命运,在中世纪外化为上帝,在现代抽象化为主体性的人,希望被误读为希望对象,从而僭越了希望着的人以及希望本身,造成了对象化困境,使人陷入不愿希望的绝望当中。为了寻找属人的希望,我们必须以一种“面向希望本身”的基本立场重新切入希望问题。面向希望本身不是面向希望的既有立场,不是面向希望的对象,不是面向此在的其他种种情绪。我们的任务在于将希望同其他有限性情绪的区别中澄明出来,从而呈现出希望所蕴含的无限开放的可能性。
     具体语言情境中的“希望”与其他概念交织在一起,歧义丛生,因此我们首先所能面向的只是一组包含“希望”在内的语词的家族相似。然而,我们想要的既非所指先验化专名化的“希望”,也不是表义空泛化贫困化的“希望”,而是一种存在论追求意义上的希望。本文将首先从类型学的角度以“个体”意义上的希望为切入点对希望展开语义分析。类型学将“概念”视为可创造的历史性范畴,家族相似视野下的类型学分类不是传统的“种加属差”,而是“特性”加“相似特性”,在不完全相似的家族相似中选取的某一类型的“相似特性”即成为两个定义间的区隔之维。因此,从类型学的角度讲,“希望”的含义向上可以归属为“情绪”和“需求”,向下可以细化为“欲望”、“期望”、“愿望”等相似情绪,以及一种更原初的狭义希望。原初的希望始于“愿有情绪”,它的动机是好奇,它需求纯粹的存在本身,却又属于彻底的尚未存在。
     自此在作为具有自我领会能力的个体存在伊始,希望就寓于其自我意识内部而得以发生,但这种基于自我而生的向来我属的希望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最终陷入绝望之中。绝望的发生自失望开始,失望不是不希望,它只是对于某个具体需求的失效判断,是一种否定的信念。希望总是能延宕失望的定论,然而在此在的向死认知中,“死”变成了一个无法延宕也无法逃避的悬临事实,它令此在怀疑甚至放弃希望。因此,绝望要言说的是希望的“不可能”,它要放弃信念本身,要求怀疑论式地重估一切希望的信念基础,以便使希望的外在规定性得以显露,此在对它只有依赖而并没有需求的自由。这种单方面的规定在最日常的意义上表现为死之绝望,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表现为不朽之绝望,在唯意志论的意义上表现为世界之绝望,并最终在彻底的虚无主义中达到绝望的顶峰,这种价值的绝对否定性构成了绝望的最高形态。
     希望对于虚无的需求与绝望对于虚无的依赖是截然对立的。希望者要求在虚无面前保有“愿有需求”的主动性,但彻底的绝望者却是因放弃了一切信念而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虚无。愿有情绪的此在生而希望,而不是生而绝望,它唯有放弃希望才能陷入绝望,但这不等于说绝望只是杞人忧天。绝望者超前于时代而思,并为当下的我们指明了前方的意义危机。真正的希望不应无视绝望的警告,而是要直面绝望,谋求对于绝望的超越。这种超越要求绝望者从一味叹息的悲苦转换到痛定思痛的悲悼,将绝望作为一个除它本身之外再无其他可能的“物”埋葬起来,重新计算和点数这虚无化的世界上尚可利用的遗产——世界本身,以及世界中的他物和他人。悲悼者因此而不得不抛弃原有的自在意义上的“种希望”,转而以“类”的方式考量自我的生存价值,以及他所可抱有的自觉的“类希望”。
     我们在马克思的意义上使用“类”的概念,不仅是指人自在的共同社会属性,还代表着人对于“种”存在的自觉超越的能力。简单依赖的人身依附关系只能被视为人的“类本能”,唯有当自由的个体相互联合成为自我规定的“类”时,人类的“类本质”才可能脱离“类本能”的窠臼,真正成为“自洽”的自觉特性。在此基础上,类希望应该成为一种建立在“每一他人都愿有需求”的基本共识之上的共同希望,通过共同的生产实践来实现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共同需求,并且以具体的为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希望实践。单纯的种希望必将陷入自身内在的绝望当中,而脱离了种希望的类希望将会与人的具体生存现实相割裂,沦为抽象化的希望。种希望只有诉诸于类希望才能从自身的有限性中解脱出来,进而彻底地摆脱绝望,类希望只有植根于种希望才能获得其坚实的生存论根基。种希望和类希望的辩证关系唯有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当中才能得以展开。因此,种希望和类希望的辩证运动构成了属人希望的真实内涵。
A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moods in our life, hope has as basic meaning“longing positively towards future”. Hope without a relational object would be thought to be void and meaningless. This is the first obstacle to overcome the threats of despair with a rational analysis of hope. Hope cannot and should not be substituted by its“objects”. For which reason, a necessary step towards such a clarification would be“To hope itself”. This should be the fundamental attitude of concerning hope.
     The term“Hope”could be seen as a kind of“mood”, then somehow as“longing”. Also, it refers to a group of family resemblance, such as“desire”,“expectation”,“wish”and“hope”in narrow sense which may be more original than the others. This“Primary Hope”begins with“the mood towards being in mood”. Motivated by Curiousness, it longs for pure existence which refers to not-yet-existence, either. Primary hope has no objects (with the object of nothingness), because its objects always turn to nothing under the hoper`s intention. It thus seems to be a belief towards the world`s abundance and the hoper`s capability of intention.
     Hope longs for future and possibility. For that reason, it includes the possibility of“desperation”, either. Desperation begins with“disappointment”, which could possibly delayed by hope. Nevertheless, desperation doesn`t mean“possibly not”, but entire“impossible”. It directly asks for the desertion of“belief”, causing people only“depend”on nothingness, but unable to“long”for that, thus leads to the only choice: abandon hope, then fall into desperation.
     True hope should not neglect the warnings of desperation, but shall face the challenge and weep its negative moods. People shall go beyond the specific hope and develop the new common hope, the hope of species. We will use the term of“species”in Marx`s sense, to describe not only the human being`s social attribute, but also the his self-consciousness of transcendence, including transcendence of the former capability. Simple personal relations in earlier human civilization could only be seen as“Gattungstrieb”, instincts of species. Only when the species of human being are prescribed unde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ach individual in freedom, people`s gathering behavior could be seen as the expression of“Gattungswesen”, the essence of species. For this reason, the hope of species should be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ve longings, collective production and even the common desperation, which would lead people to new life of hope.
引文
[1] [古希腊]赫西俄德著.张竹明,韩平译.工作与时日神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第4页.
    [2] Ernst Bloch. Trans. N. and S. Plaice and P. Knight. The Principle of Hope(Three Volumes) [M]. Oxford: Blackwell,1986. p. 1.
    [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第133页.
    [4] Francis Fukuyama.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M].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92. p. xiii, xi.
    [5] [德]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第15页.
    [6] Ernst Bloch. Trans. N. and S. Plaice and P. Knight. The Principle of Hope(Three Volumes) [M]. Oxford: Blackwell,1986. p. 1.
    [7]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第623页.
    [8] [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298页.
    [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第279页.
    [10] [古希腊]拉尔修著.马永翔译.名哲言行录(上)[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第278页.
    [11] [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第240页.
    [12]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第22页.
    [13] [法]孔多塞著.何兆武,何冰译.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M].三联书店. 1998. p204.
    [14]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7.第59-63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41页.
    [16] [德]马克斯·韦伯.于晓,陈维刚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 1987.第143页.
    [17]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第615页.
    [18] [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第24页.
    [19] [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第392页.
    [20] [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第43-44页.
    [21] [德]胡塞尔著.王炳文译.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第202页.
    [22] [德]克劳斯.黑尔德著.靳希平等译.时间现象学的基本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第93页.
    [23]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32-33页.
    [24]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163页.
    [1]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八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第244页.
    [2]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八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第10页,第19页.
    [3]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八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第46-47页.
    [4]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八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第66页.
    [5] [法]德勒兹, [法]迦塔利.张祖建译.什么是哲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第223-224页,第201-205页.
    [6] Rafael Maneo. On Typology, Opposition(13)[M]. Cambridge: MIT Press, 1978.
    [7] [澳]罗仁地.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第27-30页.
    [8] [英]达尔文著.物种的起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第435页.
    [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秦典华,徐开来等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第358页.
    [10]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156页.
    [11]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14-15页.
    [12]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157页.
    [13]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一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第1页.
    [14]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157页.
    [15] Ernst Bloch. Das Prinzip Hoffnung, Band 5[M]. Frankfurt/Main: Suhrkamp Verlag, 1973, s. 83.
    [16]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第127-128页.
    [17] [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第427页.
    [18] Ernst Bloch. Das Prinzip Hoffnung, Band 5[M]. Frankfurt/Main: Suhrkamp Verlag, 1973, s. 50.
    [19] [奥地利]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超越快乐原则).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8.第4-6页.
    [20] [瑞士]荣格著.刘国彬,杨德友译.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第257页.
    [21] [法]大仲马著.木心,苏玲译.基度山伯爵[M].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6.第1482页.
    [22]鲁迅著.鲁迅文集(6卷本)②(《希望》)[M].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 1995.第393页.
    [23] Ernst Bloch. Das Prinzip Hoffnung, Band 5[M]. Frankfurt/Main: Suhrkamp Verlag, 1973, s. 49.
    [24]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203页.
    [25]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200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26]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201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27]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223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28]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223页.
    [29]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215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30] Ernst Bloch. Das Prinzip Hoffnung, Band 5[M]. Frankfurt/Main: Suhrkamp Verlag, 1973, s. 49.
    [31] [法]F.费迪耶等辑录.丁耘摘译.晚期海德格尔三天讨论班纪要[J].哲学译丛, 2001(3).第52-59页.
    [32] [法]F.费迪耶等辑录.丁耘摘译.晚期海德格尔三天讨论班纪要[J].哲学译丛, 2001(3).第52-59页.
    [33] Ernst Bloch. Tuebinger 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M]. Frankfurt/Main, 1996. s. 219.
    [1] [意大利]但丁著.田德望译.神曲·地狱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第15页.
    [2] [美]保罗·蒂利希著.成穷等译.存在的勇气[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第50页.
    [3] [丹麦]索伦·克尔凯郭尔著.张祥龙,王建军译.致死的疾病——为了使人受到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解说[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第14页.
    [4]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第623页.
    [5] [美]威廉·詹姆士著.陈宇纶,孙瑞禾译.实用主义: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第105页.
    [6] [美]威廉·詹姆士著.陈宇纶,孙瑞禾译.实用主义: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第104页.
    [7] [德]E.布洛赫著.梦海译.希望会成为失望吗?——图宾根1961年开讲辞[J].现代哲学, 2005(1).第55-58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8]鲁迅著.鲁迅文集(6卷本)②(《立论》)[M].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 1995.第439页.
    [9]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276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10]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287页.
    [11]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282页.
    [12]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296页.
    [13] [丹麦]索伦·克尔凯郭尔著.张祥龙,王建军译.致死的疾病——为了使人受到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解说[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第4页.
    [14] [丹麦]索伦·克尔凯郭尔著.张祥龙,王建军译.致死的疾病——为了使人受到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解说[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第35页.
    [15]鲁迅著.鲁迅文集(6卷本)②(《立论》)[M].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 1995.第440页.
    [16] [丹麦]索伦·克尔凯郭尔著.张祥龙,王建军译.致死的疾病——为了使人受到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解说[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第10页.
    [17]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尼采[M].第695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18] [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58页.
    [19] Nietzsche. Saemtliche Werke3[M]. Berli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88, s. 481.
    [20] Hedegger. Holzwege[M]. FrankfurtAm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80, s. 256.
    [21] [意大利]但丁著.田德望译.神曲·天国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第202页.
    [22]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第230页.
    [23]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第231页.
    [24]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第223页.
    [25]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尼采[M].第673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26] [德]尼采著.孙周兴译.权力意志——1885—1989年遗稿(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第721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27] Nietzsche. Erster Band. von. Martin Heidegger. Gunther. Neske. Pfullingen. 1961, s. 35.
    [28] [德]尼采著.孙周兴译.权力意志——1885—1989年遗稿(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第722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29] [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第664页.
    [30]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769页.
    [31]转引自[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第899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32] [德]尼采著.孙周兴译.权力意志——1885—1989年遗稿(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第16-17页.
    [33] [德]尼采著.孙周兴译.权力意志——1885—1989年遗稿(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第723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34]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第924页.
    [35]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第935页.
    [36]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第942页.
    [37]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第969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38] Nietzsche. Zweite Band. von. Martin Heidegger. Gunther. Neske. Pfullingen, 1961, s. 339.
    [39] Nietzsche. Zweite Band. von. Martin Heidegger. Gunther. Neske.Pfullingen, 1961, s. 340.
    [40]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第973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41]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第398页.
    [42]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第426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43]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第434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1]鲁迅,景宋著.两地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第19页.
    [2]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第393页.
    [3] [丹麦]索伦·克尔凯郭尔著.张祥龙,王建军译.致死的疾病——为了使人受到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解说[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第11页.
    [4] [德]E.布洛赫著.梦海译.希望会成为失望吗?——图宾根1961年开讲辞[J].现代哲学, 2005(1).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 [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659页.
    [6]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 [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659页.
    [7] [德]本雅明著.陈永国译.德国悲剧的起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第85页.
    [8] [德]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第60页.
    [9] [德]本雅明著.陈永国译.德国悲剧的起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第99页.
    [10] [德]本雅明著.陈永国译.德国悲剧的起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第35页.
    [11] [德]本雅明著.陈永国译.德国悲剧的起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第180页.
    [12]叶廷芳.巴罗克的命运[J].文艺研究, 1997(4).
    [13] Die Antike in Poetik und Kunsttheorie. von Karl Borinski. Bd. 1. Mittelalter, Renaissance, Barock-.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65. s. 193-194.
    [14] [德]本雅明著.陈永国译.德国悲剧的起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第147页.
    [15] [德]本雅明著.陈永国译.德国悲剧的起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第178页.
    [16] [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第60页.
    [17] 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ICZN)[S], 1985.
    [18]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第20页.
    [19]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48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20] [英]霍布斯著.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第94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50页.
    [22]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131页.
    [23]转引自[美]罗蒂著.黄宗英译.筑就我们的国家—20世纪美国左派思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第95页.
    [24]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第428页.
    [25] L. Feuerbach: Entwurf zur Einleitung zum Wesen des Chirstentums.《“类”手稿》(“Gattungsschrift”),未公开发表,Carlo Ascheri整理,打字稿第七页。转引自侯才.费尔巴哈“类”概念新析[J].长白学刊, 1993(2).
    [26] [德]费尔巴哈著.荣震华译.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第30页.
    [27] [德]费尔巴哈著.荣震华译.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第31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28] [德]费尔巴哈著.荣震华译.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第364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29] [德]费尔巴哈著.荣震华译.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第85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30]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第435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8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56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63页.
    [34]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111页.
    [35]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48-50页.
    [36]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50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37]高清海.人是哲学的奥秘——张曙光《哲学与人生》序[J].江汉论坛, 1997(7).
    [38]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50页.
    [39]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54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22页.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9页.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21页.
    [43]高清海.人的类生命、类本性与“类哲学”.长白学刊. 1997. 2.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04页.黑体字系原文所加。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678页.
    [46]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1.
    [47]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66页.
    [48]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97页.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03页.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05页.
    [51]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101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52]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67页.
    [53]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59页.
    [54]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102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55]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71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288页.
    [57]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73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294页.
    [59]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78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60]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76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61]鲁迅著.鲁迅文集(6卷本)②(《希望》)[M].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 1995.第393页.
    [6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4页.
    [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56页.黑体字系原文所加。
    [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1页.黑体字系原文所加。
    [6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7页.
    [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7页.
    [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5页.
    [6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17页.
    [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17页.
    [70]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76页.重点号系原文所加。
    [71]高清海.“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J].江海学刊, 2001(1).
    [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294页.
    [7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55页.黑体字系原文所加。
    [74]贺来.边界意识与人的解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第116-11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15. [德]梅林.马克思传[M].北京:三联书店, 1956.
    16.马克思著.刘丕坤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1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1. [古希腊]赫西俄德著.张竹明,韩平译.工作与时日神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2. [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3. [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4. [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5. [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6. [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8.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10.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11. [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12. [古希腊]荷马著.王焕文译.奥德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13. [古希腊]荷马著.罗念生译.伊利亚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14. [英]泰勒主编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从开端到柏拉图(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5. [英]泰勒主编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6. [英]泰勒主编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中世纪哲学(第三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7. [古希腊]第奥根尼·拉尔修著.马永翔译.名哲言行录(上、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18. [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希罗多德历史(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19. [古希腊]伊壁鸠鲁[古罗马]卢克来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0.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王晓朝译.上帝之城(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1.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许一新译.论信望爱[M].北京:三联书店, 2009.
    22.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周伟驰译.论三位一体[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23.圣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第二集第二部第七册论信德与望德[M].台北:碧岳学社/中华道明会, 2008.
    24. [法]吉尔热.中世纪哲学精神[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8.
    25. [意大利]但丁著.田德望译.神曲·地狱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26. [意大利]但丁著.田德望译.神曲·炼狱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27. [意大利]但丁著.田德望译.神曲·天堂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28.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9.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30.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31.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32.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7.
    33.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34. [英]霍布斯著.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第94页.
    35. [英]莎士比亚.哈姆莱特[M].朱生豪,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1.
    36. [英]达尔文著.物种的起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37. [法]孔多塞著.何兆武,何冰译.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38. [法]大仲马著.木心,苏玲译.基度山伯爵[M].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6.
    39. [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40. [丹麦]索伦·克尔凯郭尔著.张祥龙,王建军译.致死的疾病——为了使人受到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解说[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
    41. [德]费尔巴哈著.荣震华译.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42.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下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43. [德]马克斯·韦伯.于晓,陈维刚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44. [德]尼采著.孙周兴译.权力意志——1885—1989年遗稿(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45. [德]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
    46. [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7. [德]胡塞尔著.王炳文译.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48. [德]胡塞尔.逻辑研究.倪梁康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49. [德]伽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50. [德]伽达默尔.夏镇平译.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51. [德]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
    52. [德]克劳斯.黑尔德著.靳希平等译.时间现象学的基本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53.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54.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55.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一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56.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八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57. [法]德勒兹, [法]迦塔利.张祖建译.什么是哲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
    58. [奥地利]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超越快乐原则)[C].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8.
    59. [德]本雅明著.陈永国译.德国悲剧的起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60.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启迪:本雅明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61. [德]本雅明著.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1.
    62. [瑞士]荣格著.刘国彬,杨德友译.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63. [美]保罗·蒂利希著.成穷等译.存在的勇气[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64. [美]威廉·詹姆士著.陈宇纶,孙瑞禾译.实用主义: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65. [美]罗蒂著.黄宗英译.筑就我们的国家—20世纪美国左派思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66. [美]理查德·罗蒂著.张国清译.后形而上学希望[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67. [美]罗蒂著.黄宗英等译.哲学、文学和政治[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68. [美]理查德·罗蒂著.林南译.实用主义哲学[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69. [美]理查德·罗蒂著.王俊译.哲学的场景[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70. [美]理查德·罗蒂著.徐文瑞译.偶然、反讽与团结[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71. [法]雅克·德里达.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72. [法]德里达著.胡继华等译.《友爱的政治学》及其他[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73. [法]德里达著.方向红译.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74. [法]德里达著.杜小真,张宁编译.德里达中国演讲录[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75. [法]德里达著.汪堂家译.论文字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76. [法]德里达著.夏可君等译.解构与思想的未来[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77. [德]克劳斯·黑尔德.靳希平等译.时间现象学的基本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78. [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79. [法]路易·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80. [法]路易·阿尔都塞埃蒂安·巴利巴尔.读《资本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81.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82.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付德根译.后形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1.鲁迅著.鲁迅文集(6卷本)[C].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 1995.
    2.鲁迅景宋著.两地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3.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1-6卷)[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4.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6.孙正聿.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7.孙正聿等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0.
    8.孙利天.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9.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
    10.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1.贺来,边界意识与人的解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12.张盾.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13.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14.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5.王南湜.追寻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6.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7.俞吾金.问题域的转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8.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9.杨耕.为马克思辩护[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0.张一兵.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22.夏凡.乌托邦困境中的希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23.金寿铁.真理与现实——恩斯特·布洛赫哲学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1. [澳]罗仁地.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
    2. [德]E.布洛赫著.梦海译.希望会成为失望吗?——图宾根1961年开讲辞[J].现代哲学, 2005(1).
    3.张荣.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幸福观辩证[J].哲学研究, 2003(5).
    4.吴飞.奥古斯丁论“前性情”[J].世界哲学, 2010(1).
    5.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辩证[J].理论界, 2009(12).
    6. [美]萨拜因著.邓正来译.柏拉图:《理想国》[J].河北法学, 2007(12).
    7.何怀宏.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隐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9).
    8.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许娇娜译.悲剧、希望与乐观主义[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8(2).
    9.孙正聿.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J].中国社会科学, 2008(3).
    10.王庆丰.辩证法理论研究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兼论近30年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研究的逻辑[J].哲学动态, 2008(8).
    11.高清海.辩证法与“变戏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6).
    12.孙正聿.辩证法与精神家园[J].天津社会科学, 2008(3).
    13.贺来.辩证法与实践理性[J].天津社会科学, 2009(5).
    14.贺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哲学“对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9).
    15.朱立元,张瑜.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兼与董学文、陈诚先生商榷[J].社会科学战线, 2010(1).
    16.梦海.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与马克思主义[J].哲学动态, 2005(12).
    17.曹蕾.忏悔作为自传——论奥古斯丁《忏悔录》的自传特征[J].求是学刊, 2006(7).
    18. [德]W.弗里特施著.金寿铁译.倡议者、促进者和思想先驱者[J].世界哲学, 2009(6).
    19.贺来.超越“现实”的“现实关怀”——马克思哲学如何理解和关注现实?[J].哲学研究, 2008(10).
    20.岳梁.出场学视域:德里达的“幽灵学”解构[J].江海学刊, 2008(6).
    21.朱国华.纯粹语言、经验、理念与弥赛亚时间——本雅明哲学的几个主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9).
    22.贺来.从“形而上学现代性”到“后形而上学现代性”——自由观的哲学反省与范式转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
    23.孙向晨.从“爱欲”到政治——论莱维纳斯“爱欲现象学”的多重意涵[J].江苏社会科学, 2007(6).
    24.唐小云.从柏拉图的《理想国》看莫尔的《乌托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1).
    25.姚顺良.从“异化劳动”到“谋生劳动”: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范式解构的开始——兼与张一兵教授的“穆勒笔记”解读商榷[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7).
    26.孙力,张士清.从“异化宗教批判”转向“尘世批判”[J].社会科学辑刊, 2007(3).
    27.贺来.“发展观”的后形而上学视野——对辩证法“发展”观点的重新审视[J].学术月刊, 2010(1).
    28.涂文娟.阿伦特的自由概念——从比较的视角出发[J].求是学刊, 2009(9).
    29.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J].中国社会科学, 2010(2).
    30.夏凡.“负负得正”的存在主义和作为“原理”的希望——论布洛赫的希望概念[J].求是学刊, 2006(5).
    31.汪信砚,李志.“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入口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人概念及其意义[J].哲学动态, 2007(9).
    32.金寿铁.“改变世界”的新哲学及其文化遗产——布洛赫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命题11的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 2010(3).
    33.方向红. Unheim lichkeit幽灵与真理的契合点——德里达“幽灵”概念的谱系学研究[J].现代哲学, 2006(4).
    34.高秉江. Idea与“象”——论直观和超越的兼容[J].哲学研究, 2007(11).
    35.侯小丰.“自由何以实现”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进路——重读《论犹太人问题》[J].浙江学刊, 2010(4).
    36.高清海.找回我们失去的“哲学自我”[J].社会科学战线, 2001(1).
    37.张盾.“历史的终结”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 2009(1).
    38.高清海,余潇枫.“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J].中国社会科学, 1999(1).
    39.赵卫国.从马尔库塞的绝望和海德格尔的纳粹事件看应对技术统治之困境[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0(1).
    40.王南湜,王新生.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之路[J].中国社会科学, 2007(1).
    41.杨小莉,邓颖玲.《乌托邦》原罪观与现代神学救赎之道[J].求索, 2009(9).
    42.贺来.“诗性”的自我创造与个人生活的目的[J].社会科学研究, 2009(2).
    43.李思孝.“人化的自然”的美学意义[J].文艺研究, 2005(6).
    44.高清海.“人”只能按照人的方式去把握——再论人与哲学的关系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 1996(6).
    45.高清海.“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J].江海学刊, 2001(1).
    46.贺来.“内在超越”与哲学的批判本性[J].学术研究, 2010(9).
    47.罗松涛.《论历史概念》:历史的辩证意象——兼论本雅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
    48.陆扬.德里达读黑格尔:哲学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境遇[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
    49.孙亦平.道教与基督教的幸福观比较——以葛洪与奥古斯丁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 2010(1).
    50.张以明.存在的真理和存在者的真理——现代哲学的本体论复兴和近代哲学的本体论承诺[J].理论讨论, 2005(1).
    51.张之沧.从詹姆士到罗蒂的实用主义诠释[J].广西社会科学, 2003(2).
    52.罗晓颖.从伊壁鸠鲁的愤怒到普罗米修斯的誓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J].现代哲学, 2007(3).
    53.周嘉昕.从私有财产批判到生产方式分析——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J].学习与探索, 2010(2).
    54.王南湜.从实践意图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55.冯溪屏.从人的类本质到人类生产力——兼谈马克思存在论的缘起[J].北方论丛, 2007(3).
    56.王庆丰.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看“以人为本”的最终落脚点[J].学习与探索, 2007(1).
    57.曹小荣.对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的诠释和比较[J].浙江社会科学, 2006(3).
    58.王熙恩.对象化的内在悖反及其生态维度——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象化理论的深层解读[J].学术交流, 2005(11).
    59.张小星.对死亡作为死亡的经验——关于《论精神》中动物难题的注释[J].世界哲学, 2009(3).
    60.张文喜.对历史目的论之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路向的批判[J].浙江社会科学, 2010(6).
    61.王路.读不懂的矛盾律——与中译本《形而上学》商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
    62.李伟言.德育价值取向的前提性反思与构想——一个道德类型学的视角[J].教育科学, 2005(2).
    63.周志山.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中的“我—你”关系——兼论对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影响极其限度[J].社会科学辑刊, 2004(1).
    64.侯才.费尔巴哈“类”概念新析[J].长白学刊, 1993(3).
    65.陈岸瑛.恩斯特·布洛赫对梦想的分析及其他[J].浙江学刊, 2004(6).
    66.陈岸瑛.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从《乌托邦的精神》到《希望的法则》的理论偏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7(2).
    67.金寿铁.恩斯特·布洛赫: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定位及其当代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 2008(4).
    68.刘森林.遏止虚无的两种途径:马克思批判施蒂纳的启示[J].学术月刊, 2008(6).
    69.孙正聿.对作为“范式”的哲学教学书的检讨与反思[J].河北学刊, 2008(3).
    70.朱清华.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中“看”的解构[J].江海学刊, 2009(5).
    71.邓晓芒.海德格尔“存在的末世论”的解释学意义——《阿那克西曼德的箴言》在解读[J].哲学研究, 2006(7).
    72.王南湜.广松涉对马克思理论的物象化论阐释及其扩展[J].学术研究, 2007(6).
    73.赵家祥.关于五形态理论和三形态理论的讨论——与段忠桥、奚兆永商榷[J].教学与研究, 2006(6).
    74.徐长福.关于实践问题的两个第11条——《形而上学》卷3第11条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钩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
    75.沈湘平.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解读[J].哲学研究, 2010(6).
    76.陈岸瑛.关于“乌托邦”内涵及概念演变的考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
    77.杨巨平.古希腊乌托邦思想的起源与演变[J].世界历史, 2003(6).
    78. [德]哈贝马斯著.符佳佳译.曹卫东校.公共空间与政治公共领域——我的两个思想主题的生活历史根源[J].哲学动态, 2009(6)
    79.贺来.个人责任、社会正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的克服[J].哲学动态, 2009(8).
    80.孙正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与逻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9).
    81.周发财.解构就是正义——德里达法哲学思想解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
    82.岳梁.解构:德里达的一种“形而上学”[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2006(12).
    83.孙正聿.解放思想与变革世界观[J].中国社会科学, 2008(6).
    84.周惠杰.解放的末世论——布洛赫乌托邦哲学的宗教哲学视角[J].求是学刊, 2009(5).
    85.孙正聿.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前提性思考和理论资源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6(6).
    86.范迎春.简论柏拉图《理想国》中蕴含的美学观及其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 2007(11).
    87.郑争文.回到人本身: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现象学解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11).
    88.韩桂玲.后现代主义创造观:德勒兹的“褶子论”及其述评[J].晋阳学刊, 2009(6).
    89.朱进东.黑格尔辩证法与柏拉图辩证法关系之阐释[J].哲学研究, 2005(2).
    90.邹诗鹏.何以要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J].哲学研究, 2010(1).
    91.沈文钦.何谓“为学术而学术”——纯学术观的类型学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1).
    92.汤文曙.历史唯物主义与新中国的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4).
    93.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J].哲学研究, 2007(9).
    94.王南湜.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中的历史目的论批判[J].社会科学, 2008(12).
    95.罗骞.历史唯物主义:一种可能性思想[J].哲学研究, 2010(6).
    96.刘召峰.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与“解释原则”的统一——基于《资本论》的一种解读[J].教学与研究, 2010(4).
    97.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J].哲学研究, 2007(3).
    98.张勤,张轶.类型学的标记理论与英语非真实条件句的习得[A].复旦外语语言文学论丛(2009年秋季号).
    99.罗中起.类活动:艺术产生理论的逻辑起点[J].社会科学辑刊, 2007(3).
    100.潘卫红.康德关于直观和概念的区分, [J].北方论丛, 2007(9).
    101.欧阳谦.开掘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维度[J].求是学刊, 2010(1).
    102.沃尔夫冈·顾彬著.王卓婓译.绝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一位文学史学家的心声[J].学习与探索, 2009(4).
    103.贺来.界限分析与批评:当代哲学重要的工作方式[J].江苏社会科学, 2010(4).
    104.周志荣.论“真”概念的物理主义还原[J].哲学研究, 2010(3).
    105.李智.论“批评理论”的两重性[J].外国理论动态, 2007(8).
    106.王东,林锋.论“类本质异化”与费尔巴哈思想之关系[J].中州学刊, 2007(11).
    107.王南湜.卢卡奇与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传统[J].学习与探索, 2007(6).
    108.廖申白.良知作为实践理智的另一进路[J].天津社会科学, 2009(6).
    109.林建公.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思索[J].理论学刊, 2010(2).
    110.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基本问题——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J].哲学研究, 2010(5).
    111.高清海.论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J].江海学刊, 1998(1).
    112.王南湜.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界分[J].中国社会科学, 2007(5).
    113.贺来.论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深层关系——“形而上学的终结”与“形而上维度的拯救”[J].哲学研究, 2009(10).
    114.邓喜道,文九.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学术研究, 2009(11).
    115.杨晓平.论马克思的类概念[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7).
    116.沈佳强.论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认识的具体观[J].哲学研究, 2010(5).
    117.刘慧姝.论克尔凯郭尔绝望心理范畴的审美意义[J].学术研究, 2006(8).
    118.黄颂杰.论柏拉图的辩证法[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119.陈琳.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人学思想解读[J].江汉论坛, 2007(4).
    120.任平.马克思“资本批判”辩证视域的当代启示——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哲学反思[J].哲学动态, 2009(4).
    121.唐正东.马克思《穆勒评注》的思想史地位[J].河北学刊, 2010(9).
    122.李志.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启蒙意识初探[J].江汉论坛, 2005(8).
    123.糜海波.马尔库塞:技术资本主义批判[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0(1).
    124.刘怡,薛萍.马恩早期著作中“人”的思想的演进历程[J].理论前沿, 2006(21).
    125.王能东.论作为实践智慧的自然辩证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9).
    126.张应杭.论作为人类类本质的理想——对马克思文本中一个命题的新解读[J].哲学研究, 2006(8).
    127.晏辉.论作为伦理学范畴的实践[J].天津社会科学, 2009(6).
    128.王志军.论犹太教对马克思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 2008(1).
    129.金寿铁.马克思哲学-政治思想与20世纪马克思主义——恩斯特·布洛赫报告:《马克思,直路,具体的乌托邦》解读[J].学海, 2010(1).
    130.仰海峰.马克思哲学:客观描述与哲学批判的内在统一——重读柯尔施的《卡尔·马克思》[J].学习与探索, 2007(2).
    131.李志.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人”[J].哲学研究, 2007(1).
    132.朱志勇,甘宗郊.马克思审视人的本质的双重维度[J].社会科学战线, 2004(3).
    133.王红.马克思社会批判范式的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9(3). 134.郑流云.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视域中的社会平等思想以启示[J].学术探索, 2010(4).
    135.孙秀云.马克思历史生存论的辩证逻辑[J].学术交流, 2009(9).
    136.王晓广.马克思关于人本质论科学内涵[J].学术交流, 2004(6).
    137.向延仲.马克思关于个人历史性规定与“三形态”关系探索[J].求索, 2007(9).
    138. [西德]J.哈贝马斯著.俞长彬,钱学敏译.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的批判:通过社会劳动的综合[J].哲学译丛, 1983(6).
    139.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现代哲学, 2002(2).
    140.高清海,孙利天.马克思的哲学观变革及其当地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 2001(5).
    141.王南湜.马克思的历史概念[J].哲学研究, 2007(10).
    142.吴晓明.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与超感性世界神话学的破产[J].江苏社会科学, 2009(6).
    143.朱志瑜.纽马克的翻译类型学[J].外国语, 2006(6).
    144.邢崇.凝固的辩证法:本雅明消费文化研究的方法论[J].哲学动态, 2009(6).
    145.院成纯.尼采对“主体”的批判[J].哲学动态, 2010(9).
    146.孙玉良,朱彦明.尼采的道德“类型学”[J].前沿, 2010(16).
    147.朱彦明.弥赛亚主义的革命实践:布洛赫和本雅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
    148.李佃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分离与会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一种考量[J].学术研究, 2009(10).
    149.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种理论形态[J].哲学动态, 2000(2).
    150.薛俊清.马克思哲学中“实践”的三重变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5).
    151.王南湜.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哲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7(1).
    152.张盾.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思想史路径——以“市民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案例[J].哲学研究, 2010(1).
    153.仰海峰.马克思哲学的三大主题[J].学术月刊, 2007(7).
    154.王虎学.马克思哲学的“他者”向度[J].哲学动态, 2009(6).
    155.吴欲波.时间视域下的治疗哲学——斯多亚主义激情理论探究[J].江西社会科学, 2006(6).
    156.王南湜.认真对待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概念——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特征的在理解[J].哲学研究, 2010(1).
    157.陈新夏.人性与人的本质及人的发展[J].哲学研究, 2010(10).
    158.高清海.人是哲学的奥秘——张曙光《哲学与人生》序[J].江汉论坛, 1997(7).
    159.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1).
    160.高清海.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J].学术月刊, 1996(2).
    161.高清海.人的类生命、类本质与“类哲学”[J].长白论丛, 1997(2).
    162.曾永成.人的本质: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一个重要观点的理解[J].现代哲学, 2004(2).
    163.孙正聿.前提批评的哲学理论——一种哲学研究范式的自我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 2008(1).
    164.贺来.启蒙精神与哲学的当代合法性[J].哲学研究, 2010(8).
    165. [美]汉斯·约纳斯著.方秋明译.批评恩斯特·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乌托邦[J].求是学刊, 2008(1).
    166.张鲲.谈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中的潜能问题[J].理论界, 2009(11).
    167.章雪富.斯多亚主义的治疗性哲学和自我的观念[J].现代哲学, 2009(2).
    168.哲学与“苏格拉底道统”之争[J].浙江学刊, 2008(3).
    169.章雪富.斯多亚学派的宇宙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5).
    170.包利民.斯多亚派对希腊“第一哲学”的推进[J].天津社会科学, 2009(1).
    171.王南湜.思想的经历[J].社会科学战线, 2009(3).
    172.倪娜.私有财产与人类解放——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社会科学辑刊, 2010(5).
    173.徐长福.是与善的分类及其意义——从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开出“元实践学”的尝试[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6(3).
    174.陈立新,卢德友.市民社会的原始性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变革[J].学习与探索, 2010(2).
    175.徐长福.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阐释[J].哲学动态, 2005(4).
    176.刘森林.实践、辩证法与虚无主义[J].哲学研究, 2010(9).
    177.盛卫国.时间与自由——马克思时间思想的内在逻辑[J].哲学研究, 2007(10).
    178.王晓朝.西塞罗对希腊晚期三大伦理体系的批判[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6).
    179.徐为民.西方哲学的界线理论和界线意识[J].哲学研究, 2009(10).
    180.韩秋红,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批判的双重维度[J].江苏社会科学, 2010(1).
    181.金寿铁.无-尚未-全有——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尚未存在的存在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2).
    182.苏克军.无“家”的彷徨——鲁迅对于“家”的绝望与痛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7).
    183.崔执树.乌托邦观念与现代性的超越[J].哲学动态, 2009(2).
    184.范时杰.乌托邦的整体主义根源——兼论柏拉图和波普政治哲学的理论差异[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3).
    185.梦海.我们渴望生活:恩斯特·布洛赫与《希望的原理》[J].哲学研究, 2007(6).
    186.郑朝阳.为什么“不能没有马克思”——论德里达马克思遗产的当代解读[J].学术研究, 2008(11).
    187.王庆丰.团结: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政治哲学主题[J].学习与探索, 2008(3).
    188.莫伟民.图形与话语:利奥塔的佛洛伊德主义[J].哲学研究, 2010(9).
    189.刘荣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尺度的社会发展及其历史本原[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3).
    190.张旭.以解构的方式捍卫马克思——论德里达对马克思的新解释[J].教学与研究, 2009(4).
    191.江向东.亚里士多德与奥古斯丁的时间观比较——从时间的本体(源)化视角试析《物理学》与《忏悔录》之差异[J].江苏社会科学, 2006(4).
    192.徐长福.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理论特质[J].学习与探索, 2006(4).
    193.王恒.虚无主义:尼采与海德格尔[J].南京社会科学, 2000(8).
    194.周志荣.形式: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一个奇特的概念[J].北方论丛, 2009(5).
    195.张文喜.形上之思的革命——浅谈海德格尔对“存在”的理解[J].国外理论动态, 2007(2).
    196.贺来.形而上学元意识:一种需要反思的哲学意识[J].学术研究, 2008(4).
    197.高清海.形而上学与人的本性[J].求是学刊, 2003(1).
    198.贺来.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马克思开辟的形而上学批判的独特样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9(3).
    199.谢永康.形而上学的辩证本质——阿多尔诺对亚里士多德的解读和批评[J].求是学刊, 2007(3).
    200.邹铁军.新的世界形态的形而上学——金寿铁《真理与现实——恩斯特·布洛赫哲学研究》评介[J].社会科学战线, 2008(12).
    201.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之遗忘——对传统哲学的理论批判[J].求是学刊, 1997(5).
    202.赵景来.现代社会的精神挑战与虚无主义课题研究述要[J].社会科学战线, 2010(9).
    203.张羽佳.永远的乌托邦:恩斯特·布洛赫对马克思的解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7(1).
    204.谢劲松.隐喻与形而上学[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5).
    205.金寿铁.艺术与乌托邦——论恩斯特·布洛赫的艺术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10(1).
    206.孙正聿.哲学问题的人类性与哲学思想的独创性——关于传统哲学当代性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 2005(2).
    207.张以明.哲学未来学:关于自由可能性条件的反思, [J].学术研究, 2007(9).
    208.贺来.哲学观念变革的三个重大议题[J].学术月刊, 2009(5).
    209.高清海,孙利天.哲学的终结与人类生存[J].江海学刊, 2003(5).
    210.叶秀山.哲学的“未来”观念(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1).
    211.叶秀山.哲学的“未来”观念(下)[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2).
    212.孙正聿.哲学:解释循环的自我超越[J].长白学刊, 2010(2).
    213.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5).
    214.朱松峰.早期海德格尔论原初基督教[J].南京社会科学, 2009(10).
    215.李启剑,李越.再谈“有希望的怪物”[J].生命科学, 2009(8).
    216.陈嘉映.语言转向之后[J].江苏社会科学, 2009(5).
    217.陈忠华,韩晓玲.预言世界观的古希腊历史渊源于演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0).
    218.金立鑫.语言类型学——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J].外国语, 2006(5).
    219.李士菊.由“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经济批判”——马克思创立科学无神论的艰苦历程[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11).
    220. [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著.朱红文译.黄春芳校.作为一种社会科学哲学的实用主义[J].浙江社会科学, 2007(1).
    221. [比利时]E.曼德尔著.金寿铁译.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预先推定和希望——恩斯特·布洛赫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贡献[J].现代哲学, 2009(4).
    222.高云涌.作为“合理形态”的辩证法的历史唯物主义[J].哲学研究, 2010(8).
    223.姚顺良,刘怀玉在自然、人化自然与历史自然——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概念发生逻辑研究[J].河北学刊, 2007(9).
    224.金延.自由的现实存在的反思——黑格尔社会批判理论评析[J].文史哲, 2007(4).
    225.周嘉昕,张一兵.自我意识旗帜背后的辩证法光辉——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J].理论探讨, 2005(4).
    226.金寿铁.自我、心灵和无神论——恩斯特·布洛赫与神秘主义遗产[J].社会科学战线, 2009(11).
    227.俞吾金.自然辩证法,还是社会历史辩证法[J].社会科学战线, 2007(4).
    228.白刚.资本现象学——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问题[J].哲学研究, 2010(4).
    229.高云涌.资本逻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内涵[J].江苏社会科学, 2010(3).
    230.师庭雄.准则与自由——从准则的获取看纯粹理性在实践运用中的辩证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
    231.范志华.追求个体的内在自由——对古希腊晚期哲学走向的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 2005(9).
    232.詹艾斌.主体性:后现代语境中的批判与理论重建[J].云南社会科学, 2009(6).
    233.高清海.重提德国古典哲学的人性理论[J].学术月刊, 2002(10).
    234.姚大志.重叠共识观念能证明什么?——评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J].天津社会科学, 2009(6).
    235.张羽佳.正义与弥赛亚[J].哲学动态, 2006(10).
    236.贺来.真理与公共生活[J].社会科学战线, 2009(6).
    1. Ernst Bloch. Trans. N. and S. Plaice and P. Knight. The Principle of Hope(Three Volumes) [M]. Oxford: Blackwell,1986.
    2. Francis Fukuyama.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M].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92.
    3. Rafael Maneo. On Typology, Opposition(13)[M]. Cambridge: MIT Press, 1978.
    4. Jacques Derrida. Dissemination[C].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981.
    5. Jürgen Habermas. 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ume 1: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M]. Boston: Beacon Press, 1984.
    6. Martin Heidegger. Translated by Joan Stambaugh. Being and Time: A Translation of Sein und Zeit [M].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7. Arendt, H. The Human Condi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8. Bernstein, R. ed. Habermas and Modernity[M]. Polity Press, 1985.
    9. 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0. Friedrich Nietzsche. The Birth of Tragedy[M].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95.
    1. Ernst Bloch. Das Prinzip Hoffnung, Band 5[M]. Frankfurt/Main: Suhrkamp Verlag, 1973.
    2. Ernst Bloch. Tuebinger 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M].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96.
    3. Bloch, Jan Robert(Hrsg.) Ich bin. Abe rich habe mich nicht. Darum warden wir erst[C]. Perspektiven der Philosophie Ernst Blochs, Frankfurt/Main, 1997.
    4. Nietzsche. Saemtliche Werke3[M]. Berli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88.
    5. Martin Heidegger. Holzwege[M].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 mann, 1980.
    6.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M]. Elfte: unver?nderte Auflage, 1967.
    7. Nietzsche. Erster Band. von. Martin Heidegger. Gunther. Neske. Pfullingen. 1961.
    8. Nietzsche. Zweite Band. von. Martin Heidegger. Gunther. Neske. Pfullingen. 19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