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李定夷及其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鸳鸯蝴蝶派”是我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重要流派。民国初年活跃于文坛的李定夷作为早期“鸳鸯蝴蝶派”的健将和代表人物之一,与徐枕亚、吴双热并称为该派的“三鼎足”,在当时文坛具有较高的声誉。他主要于1912年至1923年间从事创作、翻译与新闻报刊事业,短短十余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和翻译了二十多部长篇小说、近八十篇短篇小说、五百多则笔记作品及数十余篇的政论文,是我国近代少有的高产作家之一。他的文学,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对于李定夷,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界还缺乏专门的研究,甚至有关他的生平和创作的基本状况还没被全面地发掘和整理,更绝少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加以系统研究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本文选取李定夷及其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人生和文学两方面综合研究。
     本文分四章。第一章讨论李定夷的生平创作道路。以时间为序,将他的人生经历分为“南洋公学”、“《民权报》”、“《小说新报》”和“离沪北上”四个时期,详细考察他各个阶段的思想脉络及对创作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政治上,李定夷是一个进步的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者,他拥护国家独立和共和,反对侵略,提倡民主、法律及人权;文化思想上,李定夷主张保留国粹,坚持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忠孝节义等伦理准则,对传统的继承多于批判,带有鲜明的过渡时期的特征,对西方文化,他持谨慎态度,比如“自由”“平等”等理念,不主张绝对地吸收;文学功用观方面,李定夷继承了传统中国文人对文学“小道”普遍看法,不把文学当作终身的职业和艺术去追求,缺乏五四作家文学自觉的意识。
     第二章至第四章研究李定夷的文学创作。第二章讨论李定夷的长篇小说。李定夷的长篇创作以言情小说为主,这是为李定夷赢得文名也是争议最大的一类作品。小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现实及辛亥革命前后个人悲剧性的复杂存在,在对情感、家庭、国家、个人生命价值等方面展示了处于“过渡时期”的知识青年男女的特殊心态和人生经历。此类作品情感性较强,以情节构思见长,表现了鲜明的创作个性:小说语言方面,李定夷较有探索精神,骈文和白话的创作尝试都走在了时代风尚之前,颇受读者欢迎;情节安排上,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设置了“恶母拨乱”模式,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教育意义;叙述方法上,借鉴了西方小说以倒叙为主的叙事策略,渲染悲情氛围的同时强化了悲剧的震撼力。
     第三章讨论李定夷的中短篇小说。作品主要分为历史、言情、社会三大类。历史类短篇从“表忠扬烈”和“批判揭露”两方面实践着李定夷的“国史”构思,作品流露的法律和人权观念体现了李定夷的现代意识;言情类短篇最重要的是“言情+现形记”和“言情+道德批判”两种叙述思路,典型场景、细节、对话等多种描写手段和多种叙述手法的尝试体现了李定夷在现代短篇小说技巧方面的可贵探索;社会类短篇多取材于道听途说,善于跟踪社会热点,具有鲜明的“报人小说”特点,政治干预色彩较强,其中对社会弱势群体比如边民、侨民、灾民的关注和作品采用的第一人称的限知叙述及书信体的呈现方式值得充分肯定。
     第四章讨论李定夷的笔记作品。笔记是一种古老文类,民初进入报刊杂志以后实现了现代转型,李定夷的此类创作数量颇巨。内容主要涉及历史、现实、侠义、消闲博闻等方面,这些作品,尤其是前三类,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性和现实针对性,是李定夷笔记的最大特征。形式上,笔记非学术的边缘性文体特征使其在写法上言之有物而随意自由,较好地传达了李定夷简练文字下的情怀别抱。
"Yuanyanghudie" is an important school of the modern literature in our country.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chool, Li Dingyi was active in the literature field in the early years of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He was also one of the sect’s three most leading figure, while the other two were Xu Zhenya and Wu Shuangre, and thus gained a high position in the literature field of that time. Li Dingyi worked on writing, translation and news edition enterprise from 1912 to 1923. During his barely ten years of literature career, he wrote and translated more than 20 pieces of long novels, nearly 80 pieces of short stories, five hundred of notes works or so, and over 20 political proses. He was one of the few prolific writers and his literature, has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s and worthiness.
     However, at the current, the literature field pays a little attention on the specific investigation of Li Dingyi for some reasons. What’s worse, even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s of his life and writing haven’t been fully explored, not to mention investigate his works systematically in a whole and macroscopic angle. This text chooses Li Dingyi and his literature as its investigative object, trying to investigate him from life and literature two sides.
     This text consists of 4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kes a discussion of Li’s writing road. His life experiences can be divided into 4 periods in order of time, they are: Nanyang Gongxue, Minquan Bao, Xiaoshuoxin Bao and Leaving Shanghai for Beijing. Investigating his thinking and its influence to his writing of every period at length, we can see: Politically, Li was an advanced revolutionist of ethical democratism, he was in favor of the nation’s independence and republication, democracy, laws, human rights, and was against aggression; Inwardly, Li insisted on the retaining of our best nation’s culture and those ethical rules such as loyalty, fealty and so on, which carried on a vivid character of interim. Li held a cautious attitude towards occidental culture and against those who absorbed it completely; In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 Li, inheriting those traditional Chinese scholar’s general view towards Literature, didn’t regard literature as a life-long career or arts, thus lacking the Wusi writers’sense of self-awakening.
     It talks about Li’s literature writing from Chapter 2 to Chapter 4. Chapter 2 deals with Li’s long novels.The majority of his long novels were love stories which brought him both reputation and controversy. His novels revealed the social reality of the interim and the existence of personal tragedy arou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from different sides. The youths’special moods and life experiences in that interim were also presented in Li’s novels. This king of novels were noted for its well-arranged plots and showed a fresh writing personality: In terms of language, Li was full of the sprit of exploration and thus gained a warm welcome from readers; In terms of its plots arrangement, his novels’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was enhanced by making a bad mother form which was based on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s; In terms of its narration means, Li learned flashback from Western novels, exaggerating both its tragical atmosphere and power at the same time.
     The third chapter probes into Li’s nouvelle and short story. This kind of his novels can be divided into 3 types: History, love and society. History Class, he practiced his National history idea through glorifying loyalty and heroism and criticizing the reality of society. Li’s modern sense was also presented by the conception of laws and human rights revealed in his works; Love Class, there were two most important narration ideas, love with social criticism and love with moral criticism. His trying on varied description and narration means, such as typical scene, detail, dialog, was proved Li’s previous exploration on the skill field of contemporary novels; Society Class, with a character of topicality and actual intervention, Li’s social short stories also won a high praise by the adopting of first person epistolary fashion in his works concerning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Chapter Four handles Li’s notes works. Note, as an ancient genre, realized its transformation to modernity after it was published o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the early years of Republic of China. Li’s notes works were not only well known on its large amount, but also had a wide range of themes concerning heroes, history reality, etc. This kind of Li’s writing presented unscientific marginal characteristic very well which was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 of notes works.
引文
1中国的民族主义是中国寻求自我解救的产物,也是救国救种、民族自强的工具。民族主义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先后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张宝明《阐释与启示: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谱系的嬗变》,《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9页。又见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象》,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8页)传统民族主义,主要是基于本民族长期心理积淀的文化认同并力图保持这个文化秩序的稳定完整和纯正性,以此重建民族精神、构建民族国家;而现代民族主义,虽然出发点也是民族独立、国家自强,但着眼点则是“人”的重新发现,张扬个性,对任何妨碍个人自由的传统伦理道德均提出挑战,基于此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发展的目的。
    2 [澳大利亚]冯兆基《中国民族主义、保守主义与现代性》,《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3正如中国古代的华夷之辨是与华夏中心的文化意识相联系一样,晚清保国保种的民族主义与保文化种性的文化
    1李定夷的生年争议较大,最早和较有代表性的是徐斯年先生提出的“1889”年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96页)。笔者依据李定夷家人提供的家谱和相关资料,断定李定夷生于1992年,卒于1964年。
    2赵苕狂在《小说时报》第13号(1911年10月6日发行)“小说琐谈”中介绍《霣玉怨》时称此书为“吾友憬幻生所作也”,故李定夷有此笔名,但笔者迄今未见其署用之处。
    3倪承燦《定夷小说精华·序》。
    4指国民,李定夷《民权报》时期所有证论文都以主人翁的姿态着眼于建设民国的美好的未来。李定夷维护共和的“国民意识”,直到他三十年代初所作的“近事小说”《醇王妃自尽记》里还鲜明地体现着。作者指出“共和国家,一律平等,无特殊之阶级。虽贵为总统,退职之后,亦与庶民同等。独至首都之中,则王公世爵,到处皆是,且袭封之典,时见于共和政府之命令,隐然有世袭罔替之保障。在受之者,固视为当然,而施之者,并亦不知其破坏国家之体制。异哉异哉!”因此,作者反复从“国民督促之责”的角度提出使清室迁入颐和园,彻底废除一切宫廷之制的急迫性。
    5李定夷《寄内》,1920年初。
    1吴甲三《定夷小说精华·序四》。
    2李定夷指出,李静之“工书法,尤善摹北碑,近三十年间,吾邑出两书家,一为渊若汪氏,一即余叔祖。”(《墨隐庐文选》,《消闲钟》第一集第六期)
    3号莲溪,配偶为同邑布政司理问诰封奉政大夫高维太长女。
    4同治九年庚午闰十月初一日申时生,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月寅时卒,三十四岁。配汪道恺长女,原名嘉树,字樾生,一字仲伟。
    5出嗣嘉衡后。
    6出嗣定安后。
    7李定夷《藏药名诗》,《民权报》1912年6月17日,“定夷丛话”栏。
    2李定夷《红颜薄命记》,上海国华新记书局,中华民国二十年一月三版,第10页。
    3《答客问》,《小说新报》第三年第八期。
    1徐斯年先生认为(《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96页)李定夷1908年夏才考入南洋中学预科学习,但根据《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年谱》(霍有光、顾利民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的记载,李定夷(原作李定彝)1907年夏毕业于南洋公学的小学部(1901年成立),为小学部的第四届毕业学生,然后升入南洋公学预科(1908年南洋公学根据教育部规定,改高等预科及中院各班为中学,五年毕业。1909年初新学期开始时正式将中院及高等预科改为中学,中院名称从此废除)。李定夷曾在南洋公学附小学习的另一例证是,他与沈叔逵(中国近代新音乐的启蒙者,曾担任南洋附小的教师、主事)是师生关系(《消闲钟》第一集第三期的《墨隐庐琐记》。附,李定夷的音乐造诣应该也和沈先生有关,沈先生还是李定夷与张鬘红婚姻的介绍人之一)。
    2《民立报》1911年9月12日。
    3病僧:《上海痛(一)》,《民立报》,1911年6月13日。
    4峰:《人口多而团体少》,《民立报》1910年12月10日。
    5作为较早的新式学堂之一,这所学校于1896年由洋务官员盛宣怀奏准设立,分上院、中院、外院三种学院,分别相当于大学、中学、小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李定夷入校时国文教务主任为李联珪,教务长是冯玉番(琦),后来则先后任命梁钜屏(业)、辜汤生(鸿铭)担任教务长,学校管理也很严格,不仅制定了严格的校规校纪,而且平时的管理,根据朱善培《交大掌故》回忆:教务长“辜先生时常亲到各教室视察,听到教员讲解有错误处,立刻予以指正,不留情面,教员们大都敢怒不敢言。先生对待学生比较宽厚,教课虽很认真,有时还要我们背熟国际公法若干条文,但到考试时,打分数并不太紧,故深为同学们所爱戴。”
    6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别号茹经,江苏太仓人。教育家,文学家。任交大校长14年,对南洋公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黄节《国粹学社起发辞》,《政艺通报》第三年第1号,1904年2月。转引自余子侠《工科先驱国学大师——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10页。
    2他“自幼蓄积的传统文化知识和修齐治平理念在这种时代潮流中得到了真实的价值体现”,这从其《英轺日记》中对日本人“作新不已而不破糅国粹”的赞叹声中即可得见一斑。“自后,他对国学的积极提倡尤其长校南洋后对国文教学的注重和加强,更加表明他已由一名‘接受者’而成为一名‘作新不已’同时又‘保存国粹’的躬行者了”。(引用见于余子侠《工科先驱国学大师——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12页)
    3霍有光、顾利民编《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年谱》,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912年”条。
    4《定夷说集·许序》。南洋公学(中学)对国文的重视也可以在李定夷在校时的课程表中得到印证:第一年:修身(摘讲陈宏谋五种遗规,读有益风化之古诗歌),春秋左传每日约读二百字(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读法、释解、会话、文法、作文、习字),中国史,地理总论及亚洲总论、中国地理,算术,植物动物,自在画、用器画,普通体操兵式体操。第二年:修身,春秋左传每日约读二百字(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读法、释解、会话、文法、作文、习字),中国史及亚洲各国史,中国地理,算术代数几何簿记,植物动物,自在画、用器画,普通体操兵式体操。第三年:修身,春秋左传每日约读二百字(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兼习小篆,外国语(读法、释解、会话、文法、作文、习字),本朝史及亚洲各国史,外国地理,代数几何,生理、卫生、矿物,自在画、用器画,普通体操兵式体操。第四年:修身(摘讲陈宏谋五种遗规,读有益风化之古诗歌),春秋左传每日约读二百字(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读法、释解、会话、文法、作文、习字),东西洋各国史,外国地理,代数几何,生理、卫生、矿物,物理,自在画、用器画,普通体操兵式体操。第五年:修身,周礼节训本每日约二百字(读经讲经),中国文学(读文、作文、兼讲中国历代文章名家大略),外国语(读法、释解、会话、文法、作文、习字),东西洋各国史,地文学,几何三角,化学,法制大意理财大意,普通体操兵式体操。(霍有光、顾利民编《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年谱》,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910年”条)
    1霍有光、顾利民编《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年谱》,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910年”条。
    2霍有光、顾利民编《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年谱》,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912年”条。
    3 1911年夏,延请霍元甲高足刘振声先生来校教授武术;1912年春,成立技击部,推举黄照临、李鸿儒为正副部长,七月,延请黄照临、杨邦玺先生,教授武术,小学成立拳术部,以周静之为主教;1913年春,延请普渡山僧昌贤法师、肃谦法师来校教授武术,五月,延请北洋拳术教师李存义先生来校教授武术,同年夏,校长聘请湖南刘世杰先生教授白水功;1914年春,延聘刘震南先生为武术教师,教授心意六合门拳法。
    4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63页。
    5施先丽、蔡仲林《民国时期的武术及其对近代中国武术的影响》,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十一期。
    1郑逸梅《艺林散叶续编附:幽梦新影》,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页。
    2郑逸梅《艺坛百影》,中州书画社,1983年,第207页。
    3《定夷说集前编》,许序。
    4霍有光顾利民编《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年谱》,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1911年”条。
    5霍有光顾利民编《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年谱》,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1911年”条。
    6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97页。
    7顾靖夷《红粉劫·序》。
    1以上均引自李定夷《小说学讲义》,林琴南主编《文学讲义》(第一期),中华编译社印行,时间不详。
    1《民权报》在民国元年的初创阶段长期在第一版发布“本报征求小品文字通告”,内容如下:本报最后一版门类繁多,除小说杂记有人担任外,余若燃犀草、众生相、滑稽谱、自由钟等名目非以嬉笑怒骂之笔出之必不能传阅者之赞赏。本报现拟征求此种文字热心之士,以稿赐登,酬金无妨自定。如具此种全才而身且有暇者,本报当聘请入馆办事。此布。李定夷的进入报馆工作大概即缘于此。
    2其余四家分别是于右任的《民立报》、李怀霜的《天铎报》、邵元冲的《民国新闻》、邓家彦的《中华民报》,见李健青《记<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日报>》,上海市文史馆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46页。
    3 1912年2月15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通过建都南京的决议,3月10日,袁世凯在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4郑逸梅《淞云闲话》,日新出版社,1947年,第116页。
    5《民权报》,1912年3月28日。其敢于言论可见一斑。据李定夷的回忆,当时上海与《民权报》同时或旧有的各日报,如《申报》、《新闻报》、《时报》等等,或拥袁,或模棱两可,只有《民权报》真正反袁,所以很为当时同业与各界所注目,其议论剑拔弩张,单刀直入,仿佛击鼓骂曹,尤堪震惊一时。袁党与向袁者竟詈之谓“疯狗咬人”(李健青《记<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日报>》,上海市文史馆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47页)
    1徐枕亚《李定夷》,《小说日报》,1922年12月22日。
    2郑逸梅《淞云闲话》,日新出版社,1947年,第116页。
    3李健青《记<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日报>》,上海市文史馆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47页。
    4关于《民权报》的以上介绍,均出自李定夷《民初上海文坛》,上海市文史馆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202-203页
    5详见姚民哀《说林濡染谈》,《红玫瑰》第2卷40期(1926年7月28日出版)。
    6郑逸梅《民国旧派文艺期刊丛话》,魏绍昌等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380页。
    1标点为笔者所加。下文中,如不特别说明,本论文对《民权报》、《中华民报》及《民权素》、《小说丛报》、《小说新报》、《消闲钟》等全部民国报纸、期刊的引用,包括李定夷的所有作品中序言、正文的全部标点都为笔者所加。
    2李定夷《勋位与勋章》,《民权报》,1913年2月15日。
    1《戴天仇被捕记》,《民权报》,1912年5月13日。
    2创刊于1912年夏秋之交,稍晚于《民权报》,也为国民党机关报之一,社址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第二第三两座洋泾桥之间,位于企业大楼西南的一个角落。编辑部中,可以说几乎一半是《民权报》的人,反袁问题上与《民权报》堪称孪生兄弟。创刊以后,李定夷在报内与刘民畏、胡韫玉、邓家彦共同负责“论评”,另外还写小说。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迫自行关闭。(李定夷《记〈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日报〉》,《上海地方史资料(五)》,第55页)据笔者不查阅,李定夷在上面刊发论评不多,长篇小说《鸳湖潮》、《湘娥泪》、《茜窗泪史》及“植物志异”栏里的一系列小品文字。
    1《银行团巴黎会议之结果(瓜分中国之条件)》,《民权报》,1912年7月6日。
    2 1912年6月24日银行团将巴黎会议的议决案通知北京政府的外交总长陆徵祥、财政总长熊希龄。六国银行团坚持北京政府必须无保留地接受这些条件,否则拒绝任何借款,包括小借款和垫款在内。熊希龄在内外压力下辞职。熊辞职后,袁世凯派他的亲戚周学熙继任财政总长。此时袁与国民党表面还保持“合作关系”,大借款消息流传在外,引起国民党和全国各地人民团体的激烈反对,即使是袁的亲戚,周学熙也没有勇气做“盛宣怀第二”,签字于这个亡国条件的借款合同。
    3《正告周学熙》,《民权报》,1912年7月30日。需要指出,文中李定夷提议的单独借款这条路也是行不通的,以前的唐绍仪内阁曾企图冲破四国银行团的包围线,曾向华比银行借款100万镑以应军事急需。这件事马上引起了来自内外各方面,尤其是五国银行团的极大反对,最终在银行团的压力下,又取消了与华比银行的借款协约。
    4共5条,主要如下:所有蒙古改革事宜,须俄人许可方可实行;蒙古向俄国借款,中国不得干预;俄人在蒙古有警察权,俄人在新疆伊犁等处有特别保护权,蒙古商业只许中俄两国经营等。
    
    1徐枕亚《李定夷》,《小说日报》,1922年12月22日。
    2张鬘红《霣玉怨·鬘红女史评语》。
    3拜经阁主人锦江氏《千金骨·序三》。
    1吴趼人《劫余灰》吴双热《劫余灰》李定夷《劫灰苦语》等,这个词还在当时文人们的言语中也几番出现,如徐吁公为李定夷的1915年6月出版的《美人福》写序时说道“吾与定夷,河海遭逢,姻缘翰墨,几场诗酒,共话劫后残灰……”。
    2吴甲三《定夷小说精华·序四》。
    3倪承燦《定夷小说精华·序一》
    4《小说丛报》第一期,《定夷小说丛刊二集》“出版先声”。
    5徐枕亚《李定夷》,《小说日报》,1922年12月22日。
    6蒋箸超《民权素·序》。
    7李健青《记<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日报>》,上海市文史馆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47页。
    8系《民权报》会计陈冷僧约集前时发行部、广告部之马志千、郑耀南诸人所组织,延蒋箸超为编辑。
    9李健青《记<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日报>》,上海市文史馆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54页。
    10李定夷之孙李克俊先生回忆爷爷时如是强调。
    
    
    1吴甲三《定夷小说精华·序四》。
    2徐枕亚《李定夷》,《小说日报》,1922年12月22日。
    3拜经阁主人锦江氏《千金骨·序三》。
    4李定夷《墨隐庐漫墨》,《小说丛报》第一期。
    5“边事小说”《凉山客话》,《小说丛报》第六期。
    1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甲寅》,第1卷第4号。
    2徐天啸在1929年创作《民国春秋演义》时,曾在“序”中写道“我十八岁的时候,受种族主义的逼迫,拿我所有的光阴,精神,才力,幸福……都贡献在‘政治运动’四个字下面……我们那时所见到的政治运动,却只睁开了一只眼,注定在民族二字身上;那一只眼,却是盲了。倘然我们那时两只眼都能看,应该先看见民族主义的前面,还有一个人道主义站着……”。
    3之前和之后创刊的以刊载小说为主的刊物中,《小说新报》之生命力仅《小说月报》可比,《礼拜六》因为周刊故刊行期数上略胜一筹。以下为详细可证之数据:《小说时报》1909年9月—1917年,共出版33期;《小说月报》1910年7月—1920年12月,共出版126期;《中华小说界》1914年1月—1916年6月,共出30期;《民权素》1914年4月-1916年4月,共出24期;《小说丛报》1914年5月—1916年7月,共出22期;《礼拜六》1914年
    6月—1916年4月,周刊,共出100期;《小说旬报》1914年9月创刊,下半年即停;《眉语》1914年10-1916年3月,月刊,共出18期;《小说海》1915年1月—1917年12月,共出36期;《双星杂志》1915年3月—1915年6月,共出4期;《小说大观》1915年8月—1921年6月,共出15期;《小说画报》1917年1月—1919年,共出21期;《小说革命军》1917年2月,共出3期;《小说俱乐部》1918年1月创刊,仅数期而停;《小说日报》1918年,数月后即停刊;《五铜元》稍后于《小说日报》,不到一年即停刊;《小说季报》1918年8月—1920年5月,共出4期;《沪江月》1918年—1918年8月,月刊,共出5期。(以上主要参考《中国期刊篇目汇录》第3卷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郑逸梅《民国旧派文艺期刊丛话》,载《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册史料部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这种“颓丧”一方面是现状,相对来讲,开埠而来“上海之风纪荡然矣”(姚公鹤《上海闲话》,第104页)是很多人的共识(《小说新报》及其他报纸杂志形形色色反映女德堕落和提倡“从一而终”的文字也是一种表征),另一方面应该看到,李定夷等人民族主义者保存国粹立场上的精神过度紧张也使他们眼里的世界更显“满目疮痍”。
    1贡少芹《廿年苦节记·序二》。
    2包天笑《宣言短引》,《小说大观》创刊号(1915年8月)。
    3李定夷《已未随笔·痴侬》,《小说新报》第五年第一期。
    4王筱莲为当时海上才色艺俱佳的花界名人。
    5吴双热《孽冤镜·序》。
    1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略》,第204页。
    1《皮肉生涯》,《墨隐庐漫墨》,《小说新报》第一年第九期。
    2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65页。
    3如徐枕亚、叶楚伧等,袁进对此曾详细论述。见其所著《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6-257页。
    4《暗室静坐》,《墨隐庐漫墨》,《小说新报》第三年第二期。
     1徐枕亚《李定夷》,《小说日报》,1922年2月22日。
    1原名刘绵江,又称刘哲庐,创办并为《小说俱乐部》(月刊,1918年1月在上海创刊)的主编,编辑蒋著超,李定夷、林纾、周瘦鹃、章士钊等为主要撰稿人之一。也曾编有《简易国文讲义第一期》。
    1徐枕亚《李定夷》,《小说日报》,1922年12月22日。
    2郑逸梅《李定夷》和《李定夷的〈李著十种〉》。
    3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12页。
    4李定夷《新上海现形记》,第五回。
    5离开上海后半年以后,李定夷写《寄内》诗,一字一泪。“……悟到浮生百念灰,泪痕湿透旧罗巾,双眼模糊怕向人,反复想来犹痛觉,受愚端是为家贫,胸中豪气本凌云,命不犹兮被毒氛……”其心境依然如此,可见此事对他的伤害之深。
    6徐枕亚《李定夷》,《小说日报》,1922年12月22日。
    
    1《小说新报》第二年第四期(1916年5月),国华书局新书广告。
    2颖川秋水《定夷小说精华·序三》
    3《小说新报》第一年第六期,“本局紧要启事”。
    4前者被国华新记书局出版时改为了《玉洁冰清》,后者也是被改过的,原名作者后来也已记忆不起。
    1“我写作活跃时,不给我扣帽子,到退隐深藏以后,反来了一顶千钧压力的帽子,似乎是所谓‘鸳鸯蝴蝶派’的开山老祖了。”(李定夷《民初上海文坛》)后来李定夷“向党交心”时还如此说道:“我在四十余年前撰译(英文现在已译不起来)小说良多(署名定夷),曾一度被新文学作家骂作鸳鸯蝴蝶派,平心论之,麻醉青年前进思想罪不可追,诲淫诲盗则绝不承认……”
    2《新潮》1919年第一卷第一号(民国八年一月一日),第108页。
    3《新潮》,第一卷第一号(民国八年一月一日),第111页。
    4《小说新报》第五年第二期中,李定夷在“滑稽新语”一栏中撰写《新谜》一则,将新文学革命看成是秀才造反,原文如下:比来京师大学新旧二派风潮极烈。新派提倡文学革命,变本加厉,大为识者所嗤;旧派抱残守缺,斤斤以保存国粹为旨。平心论之,旧派所持理由,实较充足。吾尝见新派所撰诗词,似歌谣非歌谣,似俚谚非俚谚,简直一句不通。友人苦海余生尝语余曰,今以“文学革命”四字为谜面,打俗谚一。余曰,其“秀才造反”乎?友称善。嗟乎,今之提倡文学革命者,真所谓秀才造反也。
    1《小说新报》第五年第七期。
    2李定夷《论小说家》(《小说新报》第四年第五期)中对做黑幕小说的作者“我国小说家之不见重于世,固也。然试反求诸己,则不能不咎小说家之不知自爱也。近顷以来,人心风俗如江河日下,而小说之价值亦从人心风俗而俱落。自黑幕出而更不堪问矣。教育部通俗研究会告诫……作黑幕者读之,其亦汗颜否?虽然,今之执政者,日惟权利是事,干戈不息,民生日蹙,文人无武,乃不得不应和社会,作此以谋衣食。是其咎又在彼而不在此,教育总长国务员之一,亦念之乎?”
    3 1917年9月出版的《美人福续集》和李定夷《论小说》(苦海余生主编《文学常识》,国民图书馆,1918年)都有如此表达。
    4包括此段其他引用之语,均出自李定夷的朋友,拜经阁主人锦江氏所作的《千金骨·序三》
    5原名嘉龄,悉李定夷父亲李嘉业最小的弟弟。江南高等商业学校毕业,曾任教育部主事,国民政府财政部国库主任,兼广东省金库库长,财政部国库司司长,中央银行发行局局长(除了1932年1月11日到2月12日没有在任外,从1928年11月19日直到1938年1月止都任该局局长,中央银行筹建时李觉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可能也继续担任过,还没有查到相关资料)。行六又行九,故李定夷称其“九叔”。
    1在重庆,因山洪爆发意外而死。
    2李定夷《向党交心》,第29页,1958年10月13日,“我从前是信仰佛教的,不学禅宗,专修净土,长斋已近十年”。
    2李定夷《雪花缘·序》。
    3顾明道《同命鸟·序二》。
    4拜经阁主人锦江氏《千金骨·序三》。
    5《小说新报》第一年第一期。
    6《小说新报》第一年第一期。
    7《小说新报》第三年第八期。
    1《小说新报》第一年第二期。
    2《小说新报》第一年第七期。
    3颖川秋水《茜窗泪影·序》。
    4李定夷《小说学讲义》第四章,林纾主编《文学讲义》,中华编译社印行,时间不详。
    5“形象”和“思想”的不尽统一是李著言情各书的一种典型存在。他所塑造的小说形象客观上大大溢出了他所要批判的“蓄妾颓风”,以《霣玉怨》为例,刘绮斋史霞卿的形象塑造触及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意义深远,而作者在“后序”中却如蜻蜓点水甚至显得不得要领,“秃笔书生,为传其人,为述其事。生公说法,能悟顽石之心,长康点睛,足娱骚人之目。窃愿举世士夫涤荡偏见,群仰吕公遗风,断绝流言,毋遘骊姬恶剧。是为跋。”作品超越作者思想立场的局限而具有更深刻的意义,这是“自足的艺术”所应具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定夷的创作有其难能可贵之处。徐斯年先生曾精辟地指出,李定夷在作品中将“制度”问题化解成“人性”问题,反对家长制缩小成反对“蓄妾”,是由其改良派的立场所决定的(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03页)。
    6《鸳湖潮》,第三回。
    7北洋政府、南京政府时期妾作为家属之一的身份都被司法解释承认。(程郁《清至民国蓄妾习俗之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8页)
    1李定夷《同命鸟》,第二十三章。
    2杨匏园《美人福·序五》。
    3吴东园《美人福·题词》。
    4徐吁公《美人福·序一》。
    5李定夷《美人福》,第一回。
    6《红粉劫》,第四章。
    7李定夷《论小说》表达了这曾意思。文中说到当今小说不好所以没起到好的移风易俗的效果,“我尝发愿作一部佳儿佳妇,其中有家庭之常识,有道德之常识,有工艺之常识,有科学之常识,以至于人类种种应有之常识。然使汇此种种常识,而成一部进德录或道德录,人必掩耳疾走。一贯以少年夫妇,情好靡笃。一举一言,皆自檀口出之,而加香艳之文,则或能入人之目。然不过为绮语,以增我一重孽障也。”(李定夷《论小说》,苦海余生主编《文学常识》,国民图书馆,1918年)。
    2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81-382页。
    3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转见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三联书店,1980年,第167-171页。
    4刘扬体《鸳鸯蝴蝶派新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第21页。
    
    1林纾《不如归》序。
    2拜经阁主人锦江氏《千金骨·序三》。
    3鬘红女史《鸳湖潮·评语》。
    4陈秋水《昙花影·序》。
    5海绮楼主人《霣玉怨·序一》。
    6吴甲三《定夷小说精华·序四》。
    7李定夷《雪花缘·序》。
    1陈秋水《昙花影·序》。
    2封建专制制度的崩解与礼乐人生的沉沦是同步的的,面对民国初年整个社会官场和民间在道德上无法逆转的沦落趋势,不只是李定夷,整个鸳鸯蝴蝶派文人的心里都充满了焦虑和担忧,在他们看来,“礼崩乐坏”、人欲横流对儒家伦理的破坏,势必导致社会的腐败和文化历史传统的完全毁灭。
    3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03-104页。
    4张鬘红《美人福·评语》。
    5张鬘红《美人福·评语》。
    6澹盫《鸳湖潮·序三》。
    7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32页。
    8《小说新报》第四年第5期,“补白”栏,后定名为《〈花月痕〉考》,收入《定夷说集·后编附刊》。
    9可以说,《花月痕》构成了李定夷言情小说创作的灵感库:《茜窗泪影》里长龄子漳的塑造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韦韩二人的化身,《鸳湖潮》里伤心的校书大赞韦刘韩杜两段爱情。甚至其中爱情描写的“小人作乱”模式也被李定夷拿来而成功改写,更不用说语言的华丽和文风的哀婉更是“拾《花月痕》牙慧”。
    1徐枕亚《雪鸿泪史·序》。
    2杨南邨《霣玉怨·题词》。
    3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7页。
    4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8-261页,举例详细说明了晚清以来近代小说家们以小说“载道”的这种心理。
    5李定夷《论小说》,苦海余生主编《文学常识》,国民图书馆,1918年。早此一年出版的《美人福续集》第三十六回中,李定夷让小说人物代言,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1李定夷《美人福》,第一回。
    2沈东讷《霣玉怨·序三》。
    3江南詹詹外史《情史叙》。
    4“要知俗人说的情,单知道儿女私情是情,我说那与生俱来的情,是说先天种在心里,将来长大没有一处用不着这个“情”字。但看他如何施展罢了。对于君国施展起来便是忠,对于父母施展起来便是孝,对于子女施展起来便是慈,对于朋友施起来便是义。可见忠孝大节无不是从‘情’字生出来的。”吴趼人《恨海》第一章。
    5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00页。
    1李定夷《美人福续集》,第三十六回。
    2李定夷《霣玉怨》,第六回。
    3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第200页。
    4“言情之作,以至诚悱恻为贵,次则情理芊绵,亦复可颂。若至堆叠字面,排偶是求,品斯下矣。”李定夷《已未随笔·古情书》,《小说新报》第五年第一期。
    5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第148页指出《霣玉怨》1912年连载在《中华新报》上,查无。
    6霞卿认为“自由在法律之中,固不容人之干涉;自由在法律之外,必戕害他人之自由,人人咸得干涉之”(《霣玉怨》第一回)有研究者(如武润婷著《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16页)据此批判李定夷思想的保守,这种批判是脱离了具体语境的。李定夷借主人公之口说这番言论是有针对性的,当时自由之说遍布,袁世凯政府的倒行逆施以及社会上很多卑劣行径都以此为幌子不容干涉,李定夷为此专门在1912年5月12日《民权报》作《自由箴》告诫“总统、都督、将校、军人、议院”等人,严词指出“戕害他人之自由,人人咸得干涉之”。当时持此观点的不仅李定夷一人,《民权报》从1912年4月开始,第十一版“自由钟”栏目下对自由的讨论都旗帜鲜明地提出要限制当权者所谓的“自由”。比如4月29日“迥儒”的《解自由》,4月30日“自由神”的《自由之敌》,5月8日逸熊的《五大自由》等。
    7《昙花影》,第一回。
    1李定夷《霣玉怨》,第四回。
    2李定夷《霣玉怨》,第六回。
    
    1《昙花影》,第一回。
    2李定夷1912年开始他的小说已经如此进步,而《小说新报》第三年第十二期(1918年)顾明道《某女士之自述》还没迈出这一步。可见,即使是鸳鸯蝴蝶派的作家也不可一概而论。
    1作为李定夷的成名作,《霣玉怨》的男主人公绮斋在家庭背景、求学经历乃至精神气质明显带有作者自况的成分:和李定夷一样,绮斋名“彝”,一弟,是家道中落的毘陵望族之后,自幼失怙,母亲为大家闺秀,开明而识大体,守寡多年,含辛茹苦将兄弟俩抚养成人并筹措资金供他们读书;在家乡接受最先进的新式教育,成绩优异,在家庭的属望下负笈上海继续深造,在上海读书遍览诸子百家,勤奋异常,“才名藉甚”,为老师和校长“击节称赏”,自甘淡泊绝无荣利心,“多文士交”,“每相过从,香茗一杯,清谈忘倦,兴之所致,间或赋诗唱和”,无刘伶、周郎之癖,更无“寡人之疾”。“俯仰身世,纵目河山,每发为沉痛抑郁之语”,有强国报国之志,写作以寄愁,自认为“为率尔操瓢玩弄文墨耳,绝无价值可言”;与才貌双全的心上人在上海结识并自由恋爱,二人“以学问相倾慕,道义相砥砺”,这些甚至都可以说是李定夷的自叙传,但是,最关键之处李定夷不同于绮斋,他赢得了自己想要的婚姻:与所爱之人结为百年之好并过上了儿女双全的幸福生活。定夷夫人鬘红女史婚后两年曾有如此描述“余有慈姑,有爱夫,姑则和蔼可亲,夫更深情款款,且有可爱之娇儿,呀呀学语,如解颐花。”1李定夷的幸福可见一斑,如此顺境,与他个性的“温情主义”(李定夷《送我的礼——个性上的十大缺点》,1958年12月1日。)相互补充,或许也是他对“父母之命”的传统之制一直心存幻想、不忍冲破的一重潜意识障碍,这也是他的小说里男主人公的母亲一定开明慈蔼的一个最好注脚。
    2《美人福》,第一回。
    3《美人福》对美好家庭里美好人生的想象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呈现了传统道德下人们有秩序的美满生活。五四新文化运动大获全胜以后,西方新思潮的影响下,几乎所有的作品中,家庭都被描写成落后、愚昧、腐朽、反动的渊薮,都成了应该被彻底否定和抛弃的对象,没有了值得珍惜的价值。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是这一趋势最著名的代表。从家庭出走(《娜拉》的反响)、背叛家庭(觉慧的最终选择),甚至以伦理犯罪的方式与家庭共同毁灭(周萍、繁漪的乱伦),这些都似乎具有了某种道德上的正当性,博得了读者的同情甚至肯定。只有在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对祁老太爷的同情性描写。总之,在整个现代文学的叙事中,个人总是道德的,似乎不存在任何道德反省的问题,家庭则是不道德的。这在民初李定夷及鸳鸯蝴蝶派作家这里,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1小孤山人《玉洁冰清·序》。
    2《伉俪福》,第二十六章。将《美人福》中“众美“的赏心乐事集中到了夫妇之间,李定夷的这种题材选择首先就是对民初言情小说一大开拓,对此,刘扬体和袁进等学者都已在相关论述(刘扬体《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第113页。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95页)中给以了高度肯定,此不赘述。
    3《玉洁冰清》,第77页。
    1李定夷《昙花影》,第二十回。
    1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03页。
    2刘扬体先生提到李定夷对《廿年苦节记》的推崇,原文如下:短中取长,敝著当推《廿年苦节记》为首。……是书不能风行,余常引为憾事。篇幅虽不出三万余言,余确煞费经营。自谓一字一句,皆从至性至情中流出,处处体贴入微。是泪是血,可歌可泣,一气呵成,未尝或有松懈。且小说家言,多属信口开河,如过屠门而大嚼,但贵适意。是书却不然,有事实为之范围,纵使参以理想为之点缀,而处处当推原烈妇之心理,不渎烈妇之人格。作小说,脱不了情理二字,是书则更不能一字一句溢出情理也。虽区区三万言,而所耗之脑力所费之时间曾倍蓰而不足。(李定夷《答客问》,《小说新报》,第三年第八期)这种“推崇”不能仅从书中“节烈”的塑造解读,汤书严的遭遇与李定夷母亲的相似性我们在第一章中已经提到,李定夷“一字一句,皆从至性至情中流出”未必夸张。而且,小说不分章回,确属“一气呵成”,情感性较强。
    3刘扬体《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第114页。这个论断有两个史料上的错误,第一,《双缢记》在《廿年苦节记》之前,两书都被教育部通俗教育会“列入上等”;第二,李定夷的“自鸣得意”在教育部的表彰之前。
    4李定夷《红颜薄命记》,中华民国二十年一月三版,第14-15页。
    1吴绮缘《同命鸟·序一》。
    1沈东讷《霣玉怨·序三》。
    
    1苏建新《中国才子佳人小说演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73-74页。
    2苏建新《中国才子佳人小说演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3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说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第184页。寿、游园、营囿、结诗社、创女学、办俱乐部等,显见对《红楼梦》的模仿。
    1《茜窗泪影》第三章。
    2《千金骨》“楔子”。
    1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陈平原、夏晓虹《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34-35页。
    1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42页,前文关于“倒提法是叙述时尚”转述自此书139-140页。
    2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42页。
    1《湘娥泪》第一章。
    1陈腐《湘娥泪·题词》。
    2《湘娥泪·序二》甲寅季夏湘西古迁陵阳南村撰。
    3《小说丛报》第一年第十一期,1915年5月。
    
    1《茜窗泪影》第一章。
    2《茜窗泪影》第一章。
    
    1《茜窗泪影》第二章。
    2《茜窗泪影》,第十二章《哀雁》。
    3民国三年十一月海巫徐枕亚序。
    1包醒独《湘娥泪·序一》。
    2《茜窗泪影》第二十四章《莅位》:“共和云者,以人民之意志处理国家,非如皇帝之家天下也;总统云者,由人民中选其贤者以任之,非如皇帝之世袭也。共和成立以后,废除阶级之制,士农工商一律平等,惟第一层当兴办学校,强迫教育,使人人有普通之学问,国民之资格乃能名实相符。”
    3李定夷《镜花水月·自序》。
    4刘纳指出,“这一时期文学作者对命运的关注大多归结于“空”、“暂”之类无奈的古老体认,才子佳人们悱恻哀艳的结局后面,隐藏着作者们命乖运蹇的自我悲怜。”(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37-138页)
    1任公《译印政治小说序》,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7页。
    2李定夷《小说学讲义》,第六章“小说之精神”。
    1觉我《〈电冠〉赘语》,《小说林》第八号,光绪三十四年(1908)。
    1李定夷的小说集《定夷丛刊初集》原书未见;另有《消闲钟》上署名“小虹”的三篇短篇小说是否李定夷所做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2收于上海国华书局1914年版的《定夷丛刊初集》时改名为《狎邪鉴》。
    1《情海潮》,《定夷小说精华》,国华新记书局,民国三十六年版,第62页。
    1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08-209页。
    1李定夷“亡国惨史第一则”《美人魂》,《小说新报》第一年(1915)第四期。
    1潘公展《我对于小说之管见》,《小说新报》,第六年(1920)第六期。
    1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24-125页。
    
    1李定夷编《民国趣史》,国华书局,1915年。
    2苗壮《笔记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15页。
    1柯灵著《柯灵文集(第三卷)》,文汇出版社,2001年,第130页。
    2民国期间,单是鸳鸯蝴蝶派的作家们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笔记。刘铁冷的《铁冷杂记》、吴双热的《燕居斋笔记》、徐枕亚的《枕亚酒话》《懵腾室丛拾》、徐天啸的《天南纪游》、朱鸳雏的《秋篱客噱》等。其总体的内容和意义,我们可以借用来新夏老先生为《民国笔记小说大观》所写序言中的文字:晚清民初为中国近代历史之大变动时期,社会呈现一种中西杂陈、新旧并存的过渡性现象。奇闻异说,层出不穷:或涉宫闱秘闻,或为里巷琐议,或政海官潮之波涛起伏,或文士骚客之绮闻雅趣,或世风民习之乖迕杂错,大都皆可于诸家笔记中得其鳞爪片羽。若排比缀辑,时可见人事之概略与大要,大之为清代及民国史事拾遗补阙,小之亦可资瓜棚灯下笑语谈助。
    3郑逸梅《艺坛百影》,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207页。
    4陈子平《许指严的掌故野闻》,《耐心地打捞光阴》,江苏人民出版社,第258页。
    1李健青《民初上海文坛》,《上海地方史资料》(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210页
    2本段李定夷所有引用内容也均出自李健青《民初上海文坛》,《上海地方史资料》(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210页
    1孙中山《民族讲义》第六讲,《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81页。
    2李定夷《刀光血影录·序》。这里需要指出,正是因为有着传统民族主义者对传统道德的坚守与执着的鲜明立场,所以李定夷等鸳派文人眼中的世界才显得更加堕落和亟需挽救。而他们比别人更强烈感受到的世风日下人心浇漓又反之更促成了他们对传统道德的拥护、保卫、提倡。这是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精神紧张的表症之一。
    3徐天啸《茜窗泪影·序三》。
    
    1吴绮缘《同命鸟·序一》。
    2李定夷对妓女的态度并非把玩,而是道德上的关注,或者展现她们的优点或者批判她们的好财无情。
    
    
    1三爱《亡国篇》,《安徽俗话报》,第8期。
    2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1卷1号。
    3陈独秀《恶俗篇》,《安徽俗话报》,1904年5月15日。
    1何成刚、李美《清末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中的“太平天国运动”》,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65页。
    
    1赵泉民《试析晚清新知识分子对义和团运动的心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3期。
    2郭世佑《梁启超笔下的义和团运动》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5期。
    3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00页。
    1马忠文《光绪帝之死》,《历史学家茶座》(第7辑),山东人民出版社,第12页。
    2马忠文《光绪帝之死》,《历史学家茶座》(第7辑),山东人民出版社,第17页。
    
    1严家炎《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1页
    2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28页
    1严家炎《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2页。李定夷的此类作品从文体上来看虽是笔记,但是作为侠义作品,我们仍然可以套用严家炎先生的这个界定。
    2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6页。
    1蒋智由《中国之武士道·蒋序》,《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
    1倪承灿《民国趣史·序》。
    2《花月痕》第十六回。
    3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33页。
    1(法)弗兰克·埃夫拉尔著谈佳译《杂闻与文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这里指的是佛教净土宗。
    1李健青《二次继续交心》1958年11月8日,上海文史馆李健青档案资料。
    1译文之后鬘红的附言,介绍了著者淮尔特的简单生平和大致创作概况,对于本篇,她评价说“此篇从全集中得之,寓意深邃,不减时下名家手笔也。”
    2李定夷《论小说》,苦海余生主编《文学常识》,1918年9月,国民图书馆出。
    3胡适《十七年的回顾》,《时报》,1921年10月10日。
    1另,《社会之花》杂志亦载同名小说,作者署名刘豁公,未知两者是否有关系。见《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史料部分》作者:魏绍昌第436页
    1《女学生之百面观》又名《女学生总目》,饭牛亭长编,1918年12月由国华书局出版。
    
    1又见于《消闲钟》第一集第一期《碧云娘外史》(署名小虹),又见《明清两代轶闻大观》(署名定夷)
    2又见《明清两代轶闻大观》
    3又见《明清两代轶闻大观》
    1此著作未见,疑即《僧道奇侠传》,据介绍二书皆有《莲花尼》等作品。
    1见范伯群《黑幕征答黑幕小说揭黑运动》,《文学评论》2005(02),59页。
    1见《民初上海文坛》,载《上海地方史资料(四)》216页。
    1此据李定夷回忆。笔者所见此期刊也仅是第一集的12期。但郑逸梅在《民国旧派文艺期刊丛话》中提到从1914
    1据陈鸣树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1897年-192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13页。
    《繁华杂志》月刊,上海锦章图书局,第1~6期,1914年9月~1915年2月。
    《红玫瑰》1924年7月创刊,由红杂志改名而成,周刊,自第四卷起改为旬刊。世界书局发行。1932年1月终。编辑者严独鹤、赵苕狂。
    《民立报》于右任创办,日刊,上海民立报馆,1910年10月11日~1913年9月4日。
    《民权报》周浩主编,上海民权报馆,日刊,1912年3月28日-1913年12月5日。
    《民权素》蒋著超主编,第1~10期,1914年4月~1915年9月。
    《七天》香如等,周刊,锦章图书局。
    《五铜圆》吴双热周刊,五铜圆周刊社。
    《现代中国》现代中国编辑社,月刊。
    《小说丛报》徐枕亚主编,月刊,第1~22期,小说从报社,1914年5月~1916年7月。
    《小说画报》包天笑主编,月刊。
    《小说季报》徐枕亚主编,第1~8期,清华书局,1918年8月~1920年5月。
    《小说俱乐部》苦海余生主编。1918年1月。
    《小说日报》徐枕亚主编,日刊。
    《小说新报》李定夷主编,第1~8期,国华书局,1915年3月~1923年8月1。
    《小说月报》恽铁樵主编。
    《自由杂志》苦海余生主编,第1~2期,上海申报馆,1913年9~10月。
    《侦探世界》严小青主编,半月刊。世界书局。
    《中华民报》邓家彦主编,日刊,上海中华民报馆。(1912.7.21-9.10,1912.9.11-10.22,1913.4.27、1913.5.22)2
    阿英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
    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版。
    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芮和师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上海市文史馆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四)、(五),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版。
    于润琦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系》,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逸事》,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郑逸梅:《艺林散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郑逸梅:《艺林散叶续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郑逸梅:《书报话旧》,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郑逸梅:《艺坛百影》,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版。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纲要》,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三十卷),上海:上海书店1990—1993年版。
    [日]樽本照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
    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安宇:《冲撞与融合——中国近代文化史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白占友:《中国文字改进问题》,天津:南洋书店1934年版。
    包礼祥:《近代文学与传播》,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喝?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蔡元培:《蔡元培语言及文学论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陈伯海、袁进:《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节:《中国人情小说通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平原:《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陈原:《社会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
    陈子平:《耐心地打捞光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程郁:《清至民国蓄妾习俗之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范泊群:《礼拜六的蝴蝶梦:论鸳鸯蝴蝶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范泊群:《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方正耀:《晚清小说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澳大利亚]费约翰:《唤醒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法]弗兰克·埃夫拉尔著,谈佳译:《杂闻与文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高瑞全、[日]山口久和主编:《城市知识分子的二重世界——中国现代性的历史视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高天如:《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顾红亮、刘晓虹:《想象个人——中国个人观的现代转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日]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关爱和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郭绍虞编:《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哈佛燕京学社编:《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海斯著,帕米尔等译:《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胡怀琛:《中国小说的起源及其演变》,南京:正中书局,1934年版。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黄锦珠:《晚清时期小说观念之转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版。
    [美]J·希利斯·米勒著:《解读叙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季桂起等:《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小说体式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季桂起:《中国小说体式的现代转型与流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仑著:《文学理论》(修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李华兴:《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志梅:《报人作家陈景韩及其小说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连燕堂:《从古文到白话》,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学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刘良明等:《近代小说理论批评流派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祥安:《卞之琳·在混乱中寻求秩序》,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版
    刘祥安:《话语的真实与现实》,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扬体:《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市场经济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
    [美]罗伯特·休斯著:《文学结构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荷]米克·巴尔著:《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二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加拿大]米琳娜编:《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欧阳健:《晚清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裴效维主编:《近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孟兆臣:《中国近代小报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齐裕焜、陈惠琴:《中国讽刺小说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版。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邱江宁:《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沈庆会:《包笑天及其小说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时萌:《晚清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苏建新:《中国才子佳人小说演变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孙安帮主编:《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孙逊:《明清小说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孙之梅:《南社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俊年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19—1949)·小说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王平:《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尔敏:《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王燕:《晚清小说期刊史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魏绍昌:《我看鸳鸯蝴蝶派》,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
    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伍大福:《李涵秋小说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谢庆立:《中国近现代通俗社会言情小说史》,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徐松荣:《维新派与近代报刊》,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许纪霖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薛君度等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联芬:《中国现代小说导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叶易:《中国近代文艺思潮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游有基:《中国社会小说通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袁键等:《晚清小说研究概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袁进:《鸳鸯蝴蝶派》,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版。
    袁进、王文英、朱文华:《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叶维廉:《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岂之等:《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张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赵稀方:《翻译实践与新时期话语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赵孝萱:《“鸳鸯蝴蝶派”新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赵毅衡:《文学符号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上海书店出版社编《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说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
    朱德发:《中国五四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