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旅游饭店娱乐产品的开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旅游饭店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旅游产业结构链条上重要组成部分。饭店业是我国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我国饭店业在短20多年间经历了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比较规范的一系列转变过程,基本形成了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局面,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但是近年来,国内饭店建设规模成倍地扩大,导致饭店业竞争加剧。如何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困境,扭转不利的局面,成为摆在业界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从饭店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娱乐活动一直随着饭店的发展而发展。进入现代饭店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各方面条件的发展,饭店逐步成为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饭店业从单纯的提供住宿和饮食,逐步发展成为社会的娱乐活动中心,饭店的娱乐产品也成为饭店经营中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随着饭店客人娱乐需求的不断提高,娱乐产品在饭店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研究娱乐产品在饭店中的作用,以及饭店如何开发、经营娱乐产品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前人关于饭店娱乐产品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总结和回顾,发现未曾有人系统性地探讨饭店娱乐产品开发的问题,饭店娱乐产品缺乏规划性的指导原则以及针对性的开发策略,笔者在此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选题取向。接下来,界定了饭店娱乐产品的概念,简要阐述了饭店娱乐产品的分类、饭店娱乐产品在饭店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回顾了饭店娱乐产品的历史,分析了目前饭店娱乐产品开发的现状;然后对饭店娱乐产品的消费市场细分基础上,规范了饭店娱乐产品的总体性开发原则,并且为不同类型的饭店娱乐产品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模式和开发策略。
     通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不同类型的饭店娱乐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和相应的开发策略。其中,充分参与型娱乐产品应作主题式开发;表演者—顾客互动型娱乐产品应作游戏式开发;纯粹表演型娱乐产品应作观赏式开发;附加型娱乐产品应作配套式开发。另外,本文认为充分参与型娱乐产品的开发应重点突出主题表现,营造整体性轻松舒畅的氛围;表演者—顾客互动型娱乐产品的开发应重在突出互动体验,营造台上台下和热闹欢愉的氛围;纯粹表演型娱乐产品的开发应重在突出观赏价值,营造个人视觉和听觉上的惬意感受;附加型娱乐产品的开发应重在突出配套匹配,营造非娱乐性场所的轻松休闲氛围。
Tourism hotel is the important dependence of tourism industry,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ourism industry structural chain. Hotel industry is our country's earliest industry to open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and one of the earliest industries to align with international markets.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our country's hotel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transformation process within 20 years , from small to large, from no-canonical to comparably canonical, basically formed the situation of operating with the market economic regularity, and turned into one of the most vigorous industries in national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domestic hotel expansion became doubles, caused the hotel industry competition to intensify. How gets rid of the homogeneity competition the difficult position, reverses the disadvantageous aspect. It becomes important topic in front of the managers and the researchers .
     Looked from the hotel industry history development that, the recreational activity continuously develops along with the hotel development. Enters the modern hotel time,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and various aspects condition development, the hotel gradually becomes the recreational activity the important place, the hotel industry from pure provides stays with the diet, gradually develops into society's recreational activity center. In some famous vacation paradises, if Las Vegas recreational activity into important profit center. Along with the hotel visitor entertainment demand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entertainmen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ent in the hotel management function. How the research recreational activity develops, the management recreational activity in the hotel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hotel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review to the predecessor about the hotel entertainment product research related achievement, discovered few peopl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e hotel entertainment product, the hotel entertainment product lack the plan guiding principle as well as the poin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article selected topic orientation in this investigation and foundation.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study, this article has made the explicit definition to the hotel entertainment product concept, and briefly elaborated the hotel entertainment product classification, the hotel entertainment product in hotel management status 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reviewed the hotel entertainment product history as well as has analyzed the present hotel entertainment product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n, this article made a more thorough analysis to the hotel entertainment product expense market demand, the analysis subdivided the market expense characteristic, the explicit market localiz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customer value, in view of subdivides the market, standard hotel entertainment product overall development principle,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different type hotel entertainment product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I thought the different type hotel entertainment product should be adopted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Among them, the full participation entertainment product should be the subject type; The performer - customer interaction entertainment product should be the game type; The purely performance entertainment product should be watches the type; The attachment entertainment product should be matches the model. Moreover, I thought the key of the full participation entertainment product should be fouced on subject performance and be relaxed; The performer - customer interaction entertainment product should be fouced on the prominent interaction experience; The purely performance entertainment product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heavyly the watching value, and in individual visual and the sense of hearing satisfied feeling; The attachment entertainment product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the prominent necessary match, and the leisure atmosphere of the non- entertainment place
引文
① 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2005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
    ② 黄婷:饭店服务接触互动质量控制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D],2006,P1。
    ① 万光铃,曲壮杰.:《康乐经营与管理》[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② 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的流变》[M],旅游出版社,2000/12。
    ③ (美)罗伯特·克里斯蒂·米尔:《度假村管理与运营》[M],李正喜(译),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9。
    ④ 弗吉尼斯,伍德编:《住宿管理—国际酒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270~283。
    ⑤ 米尔顿(Milton TAstroff):《会展管理与服务》[M],宿荣江(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10,P594~600。
    ① 凌强、石长波:饭店会议经营对策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17。
    ② 王新建:饭店在会展旅游中的角色分析[J],《饭店现代化》,200412。
    ③ 米尔顿(Milton TAstroff):《会展管理与服务》[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10,P594~600。
    ④ 保尔·R·迪特默:《酒店业经营全书》[M],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9,P391~417。
    ⑤ 弗吉尼斯,伍德编:《住宿管理—国际酒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270~283。
    ⑥ 黎花:主题酒店产品的设计原则[J],《饭店现代化》,2004/4。
    ⑦ 刘芳:滨海度假型饭店的营销实践[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2/8。
    ⑧ 米尔顿(Milton TAstroff):《会展管理与服务》[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10。
    ① 王明景:会展旅游与饭店的市场营销拓展[J],《营销管理》,2004/4。
    ② 弗吉尼斯,伍德编:《住宿管理—国际酒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271。
    ③ 黎花:主题酒店产品的设计原则[J],《饭店现代化》,2004/4。
    ④ 杨国良:城市居民休闲行为对娱乐业发展的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3/6。
    ⑤ 马耀峰、胡晓虹:旅沪外国游客旅游选择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2005/2。
    ⑥ 赵玉宗等:旅游绅士化:概念、类型与机制[J],《旅游学刊》,2006/11。
    ⑦ 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9/2。
    ① 蒋丁新:《饭店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② 赵星铁、胡平:《新编饭店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③ 引自阿兰·T·斯塔茨:《饭店与旅馆管理》[M],卢长怀、徐荣博译,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9,P226。
    ④ 罗伯特·克里斯蒂·米尔(美):《度假村管理与运营》[M],李正喜译,大连理工出版社,200/9,P326。
    ⑤ 杨丽娟:《论民俗节庆文化活动与当代娱乐文化的关系》,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P22。
    ① 产品一般指能用于市场交换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和欲望的劳动成果.转引自:蒋丁新.:《饭店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① 路瓦斯(Lewis),转引自:弗吉尼斯,伍德编:《住宿管理—国际酒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271。
    ① 万光铃、曲壮杰:《康乐经营与管理》[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
    ② 罗伯特·克里斯蒂·米尔(美)著:《度假村管理与运营》[M],李正喜译,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9,P4。
    ③ 万光铃、曲壮杰:《康乐经营与管理》[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P7。
    ④ 伦德伯格(1994),转引自:弗吉尼斯,伍德编:《宿管理:国际饭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275。
    ①:弗吉尼斯,伍德编:《宿管理:国际饭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275。
    ② 彭雪蓉:《基于顾客体验的主题酒店产品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4,P35。]
    ③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引自:网站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7-03/09/content_9470411.htm, 2007/04/15。
    ① 弗吉尼斯,伍德编:《宿管理:国际饭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280。
    ② 弗吉尼斯,伍德编:《宿管理:国际饭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276。时代商报,2006/12/06,引自:http://sy.focus.cn/news/2006-12-06/261598.html, 2007/04/27。
    ① 保尔·R·迪特默,《酒店业经营全书》(第三版)[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P10。
    ② 保尔·R·迪特默,《酒店业经营全书》(第三版)[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P61。
    ③ 参考保尔·R·迪特默,《酒店业经营全书》(第三版)[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P46。
    ① 何舒杰:拉斯维加斯导览[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5/1。
    ② 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的流变》[M],旅游出版社,2000/12,P115。
    ① 段玉明,《中国市井文化与传统曲艺》[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6,P168。
    ② 参考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的流变》[M],旅游出版社,2000/12。
    ③ 参考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的流变》[M],旅游出版社,2000/12。
    ④ 参考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的流变》[M],旅游出版社,2000/12。
    ⑤ 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P113。
    ① 陈晓云,《上海之旅馆》,旅行杂志[J],1929年第三卷,518期,P29。
    ① 金元吉:休闲业给饭店业发展带来的机遇[J],《饭店现代化》,2004/12。
    ① 菲利普·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第二版)[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3,P254。
    ② 菲利普·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第二版)[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3,P254。
    ① 李原:《代饭店管理原理》(第一版),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10,P220。
    ② 邓秋霞:论温泉度假酒店的产品设计,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4/4,P12~17。
    ① 冯颖如:酒店商务客人营销初探[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11。
    ② 汪霞、龙斌:我国会展旅游企业整合营销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③ 蔡晓梅:商务客人的酒店需求特征及其在酒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旅游科学》,2005/4。
    ④ 岳培宇:《长江流域城市居民休闲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武汉、成都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5,P17。
    ⑤ 王丽梅:《沈阳市民休闲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4,P15。
    ⑥ 邓秋霞:《论温泉度假酒店的产品设计》[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4/4,P12~17。
    ① 杨国良:成都市民消费结构与休闲活动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6。
    ② 邓秋霞:《论温泉度假酒店的产品设计》[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4/4,P12~17。
    ③ 杨国良:成都市民消费结构与休闲活动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6。
    ① 弗吉尼斯,伍德编:《宿管理:国际饭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280。
    ①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第一版)[M],1963(第一版),P33。
    ② 刘丹凌:娱乐化征候与动因—浅谈中国影视文化的走向[J],《视听界》2004/1。
    ① 弗吉尼斯.伍德:《宿管理:国际饭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274。
    ② 弗吉尼斯,伍德:《宿管理:国际饭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P272。
    ① 弗吉尼斯,伍德:《宿管理:国际饭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274。
    ② 弗吉尼斯,伍德:《宿管理:国际饭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281。
    ① 米尔顿(MiIton TAstroff):《会展管理与服务》,宿荣江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10,P596。
    ① 钟英莲、阎志强:大城市老年人闲暇生活的特征及对策[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7。
    ② 罗伯特·克里斯蒂·米尔:《度假村管理与运营》[M],李正喜译,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9,P339,
    ① 可妍:《休闲服务供给的中外比较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论文,2006,5,P9。
    1. Christiansent· E, and Brikerhoff-jacobs · J: Gaming and entertainment:an imperfect union? [J],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95.
    2. Cotterell. L: Performance: the Businese and Law of Entertainment[M], London: Sweet and Maxwell, 3rd edn, 1993.
    3. Gratton· C and Taylor· P:Hotel leisure center[J], Leisure Management, june, 1987.
    4. Hughes · H and Benn · D: Entertainment in tourism: a study of visitors [J], Leisure Studies Association, 1997.
    5.韩国圣,郑建瑜:中国新型饭店的几个问题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6.谢红霞:中国社会休闲方式的变迁与休闲产品的开发[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8。
    7.张玉勤: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与休闲文化研究[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8.郑向敏、郑达:娱乐经济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0。
    9.陈雪琼:谈谈酒店娱乐化的经营方式[J],《商业研究》,2002/09。
    10.陈晓云:上海之旅馆[J],《旅行杂志》,1929年第三卷,518期。
    11.徐绍主:从拉斯维加斯现象说起[J],《湖北财税》,2001/9。
    12.麦保曾:拉斯维加斯·赌场·旅馆[J],《现代城市研究》,2001/5。
    13.郭一先:神秘的拉斯维加斯[J],《金融经济》,2001/7。
    14.侯文全:世界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J],《草原税务》,2002/4。
    15.张宪章:走近拉斯维加斯[J],《海内与海外》,2004/5。
    16.齐青云:赴拉斯维加斯赌城一“睹”[J], 《北京统计》,2003/6。
    17.蒋长春:体验经济提升酒店产品价值的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5。
    18.李果:娱乐经济时代已经来临[J],《财会月刊》,2000/5。
    19.熊学文、刘和平:对美国赌博业繁荣的思考[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7。
    20.曲薇薇、曾路:从旅游形象广告看景区的营销定位[J],《商业研究》,2004/4。
    21.刘英等:大连会展旅游定位与实施策略初探[J],《商业经济》,2006/1。
    22.刘长生等:旅游目标市场定位策略分析与研究—以“大湘西”旅游业为例[J],《经济师》,2006/8。
    23.曹光杰:蒙山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J],《商业研究》,2004/19。
    24.李荣、闫颖慧:宁夏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3(增刊)。
    25.诸葛艺婷、崔风军:我国旅游演出产品精品化策略探讨[J],《社会科学》,2005/9。
    26.刘力:西部地区境外客源市场开拓策略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2005/2。
    27.成艳彬、陈景辉:新疆旅游业营销策略探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
    28.侯志强、黄安民:漳平市旅游形象设计与营销策略[J],《龙岩师专学报》,2002/2。
    29. 胡波:中、低档旅游饭店的市场定位策略[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2期。
    30.刘大可:北京市参展商旅游消费支出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6/3。
    31.刘大可:会展活动对饭店业的影响[J],《饭店现代化》,2006/11。
    32.王明景:会展旅游与饭店的市场营销拓展[J],《市场营销》,2005/8。
    33.胡平:饭店拓展会议旅游市场之道[J],《饭店现代化》,2004/2。
    34.花建:上海文化娱乐的产业化发展[J],《社会科学》,1997/12。
    35.蔡晓梅:商务客人的酒店需求特征及其在酒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旅游科学》,2005/4。
    36.赵振斌:双休日休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人文地理》,1999/12。
    37.皮平凡: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学术交流》,2005/2。
    38.钟静、沙润:体验经济与我国饭店产品经营策略[J],《商业研究》,2004/22。
    39.金元吉:休闲业给饭店业发展带来的机遇[J],《饭店现代化》,2004/12。
    40.郑胜华:休闲业及其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2/3。
    41.张冠明:中国高端酒店的竞争策略选择[J],《饭店现代化》,2004/9。
    42.陈小雅:“娱乐经济”大有可为[J],《决策探索》, 2000/10。
    43.杨明:“娱乐经济”解读[J],《文史杂志》,2003/1。
    44.凌强、石长波:饭店会议经营对策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17。
    45.戴维奇、林巧:基于体验的饭店开发设计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3。
    46.马耀峰、胡晓虹:旅沪外国游客旅游选择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2005/2。
    47.高传峰:谈餐饮与娱乐文化的结合[J],《中国食品》,2006/3。
    48.吴文娟:娱乐经济:新世纪的经济增长点—上海文化休闲娱乐产业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2005/3。
    49.张安华:娱乐经济与娱乐产业[J],《企业经济》,2000/12。
    50.刘芳:滨海度假型饭店的营销实践[J],《环渤海经济嘹望》,2002/8。
    51.陈文君:广州国际会展旅游发展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04/4。
    52.王春雷:国内会展旅游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
    53.徐栖玲、邓波:会议客人的需要特点及酒店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
    54.张文敏:会展业同旅游业的对接现状及发展对策[J],《视点》,2004/6。
    55.颜醒华、谢朝武: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会展旅游的关系营销研究[J],《商业研究》, 2004/18。
    56.冯颖如:酒店商务客人营销初探[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11。
    57.董鸿安: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与饭店服务创新[J],《中小企业科技》,2004/1。
    58.李立、张仲啸:论商务旅游市场的特点及营销策略[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59.董宝萍、马锦华:浅析上海会展旅游市场的发展[J],《经济师》, 2005/8。
    60.郑建瑜:上海会展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旅游学刊》,2000/6。
    61.欧国祥:试论国有高星级酒店的困境与出路[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10。
    62.林翔、李菊霞:我国发展会展旅游业的前景及策略初探[J],《人文地理》,2001/6。
    63.汪霞、龙斌:我国会展旅游企业整合营销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月。
    64.邱文华:关于旅游产品开发与创新的若干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6。
    65.陈烈等:海滨沙滩旅游地兴衰探源及其重构研究—以茂名水东湾旅游度假区为 例[J],《经济地理》,2004/9。
    66.李竣:中国死海的营销分析[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67.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9/2。
    68.张蕾等:国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科学》,2005/2。
    69.赵玉宗 等:旅游绅士化:概念、类型与机制[J],《旅游学刊》,2006/11。
    70. 徐菊凤:中国主题公园及其文娱表演研讨会综述[J],《旅游学刊》,1998/5。
    71.杨国良:成都市民消费结构与休闲活动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6。
    72.杨国良:城市居民休闲行为对娱乐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6/3。
    73.杨国良: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特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2。
    74.李峥嵘,柴彦威:大连城市居民周末休闲时间的利用特征[J],《经济地理》, 1999/10。
    75.艾熊琳:度假型酒店商务楼层的开发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4。
    76.岳培宇、楼嘉军:国内休闲理论研究阶段、重点及评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
    77.王建平:国外有关中产阶级消费的社会学研究述评[J],《天府新论》,2006/2。
    78.梁健爱:基于消费者体验的营销对策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4/9。
    79.冯颖如:酒店商务客人营销初探[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11。
    80.王安琪:《服务型企业体验营销战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5。
    81.李霞:《旅游产品的体验营销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5/3。
    82.关艳:《产品体验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4。
    83.可妍:《休闲服务供给的中外比较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论文, 2006/5。
    84.黄婷:《饭店服务接触互动质量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4。
    85.束菊萍:《试论饭店产业融合及其程度测量》[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论文,2006/5。
    86.刘韫:《中国主题酒店的创建和管理—以成都京川宾馆为例》[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5/10。
    87.王丽梅:《沈阳市民休闲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4。
    88.姜国芳:《中美主题娱乐公园营销策略对比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6/4。
    89.武晓鹏:《我国商务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2006/5。
    90.蒋亚奇:《中国文化环境下的饭店业竞争战略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2006/4。
    91.季哲文:《主题饭店的规划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饭店业为例》[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3/4。
    92.彭雪蓉:《基于顾客体验的主题饭店产品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4。
    93.(美)罗伯特·克里斯蒂·米尔著:《度假村管理与运营》[M];李正喜译,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9。
    94.阿兰·T·斯塔茨:《酒店与旅馆管理》[M],卢长怀、徐荣博译,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9。
    95.弗吉尼斯,伍德编,《住宿管理:国际酒店业透视》[M],冯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96.密尔顿T·阿斯道夫(Milton T.Astroff)、詹姆斯 R 阿比(James R Abbey):《会展管理与服务》(第五版)[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10。
    97.万光铃、曲壮杰:《康乐经营与管理》[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
    98.熊志冲:《娱乐文化》[M],巴蜀书社 1990/6。
    99.卢锋主编:《娱乐体育》[M],体育出版社 2003/4。
    100.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1.吴克祥:《现代娱乐业经营管理实务》[M],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8/2。
    102.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
    103.李原:《现代饭店管理原理》[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10。
    104.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的流变》[M],2000/12。
    105.葛永海:《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
    106.菲利普·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第二版)[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3。
    107.段玉明:《中国市井文化与传统曲艺》[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6。
    108.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
    109.田玉堂:《21世纪瑞海姆国际旅游度假村经营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1。
    110.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第一版)[M],1963(第一版),P33。
    111.《旅行杂志》[J],1927第一卷,春冬号。
    112.《旅行天地》[J],1949第一卷。
    113.蒋丁新:《饭店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14.赵星铁、胡平:《新编饭店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