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哲学视野中的需要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关注人的需要,寻求满足人的需要的现实途径,是需要理论研究之核心。加强对需要理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构建科学的需要理论体系、深化价值论的研究,而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培养完善之人性、铸造完美之人格。
     文章首先探研了需要理论的思想渊源,对中国历史上的需要思想、西方哲学史上的需要思想、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需要思想等内容进行了思想史梳理,以期对需要理论的来源有一个总体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需要和需要理论的概念予以厘定,指出需要是人们基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状况而产生的对人的存在和发展条件的缺失或期待状况的观念性把握”;而需要理论指人的需要都要历经从需要的产生→需要的评价→需要的实现等一系列发展过程,这同时也生动地表征着人的需要之演进过程。文章概括了需要的本质:主体性、客观性、实践性;全面总结了需要的特征: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统一、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详尽阐述了需要的类型: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需要、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内在的需要与外在的需要、真实的需要与虚假的需要、个体需要和共同体需要。经由以上研究,为需要理论的立论确立了学理上的可靠依据并廓清了需要理论研究之可能性向度。
     需要的产生是需要理论的起点。一方面,需要的产生必然要以客观存在的社会、自然界为内容和参照,也就是说,社会的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制度、社会文化、自在自然界、人化的自然都会影响人的需要的产生。另一方面,在需要的产生过程中,同样离不开主体自身诸如“知识、情感、意志、能力”等诸因素的有机整合。因此,需要的产生过程,不仅要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之制约,而且亦受到主体自身结构之影响。
     需要评价是需要产生和需要实现的中间环节。文章分析了需要评价的内涵,指出需要评价是主体按照某种特定的标准,对自身的需要所做出的正面或负面的判定;概括出需要评价的本质:需要独立于需要评价而客观存在、需要评价是一种主体性的精神活动,需要评价是需要产生与需要实现之间的中介;总结出需要评价的结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手段等要素。基于此,论证了需要评价标准确立的条件:评价主体的需要是确立需要评价标准的内在原因、需要的客观性是确立需要评价标准的外在原因、实践是确立需要评价标准的根本原因;同时,对需要评价标准进行了分类:个体需要评价标准和群体需要评价标准、道德需要评价标准和功利需要评价标准、实践评价标准和生产力评价标准。在需要评价标准确立的前提下,文章又对需要的评价过程进行阐述:首先,确立需要评价目的是整个评价活动的灵魂和统帅;其次,获取需要评价的信息,不仅能够使需要评价目的从理想向现实转化,而且可以为科学评价结果的形成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最后,根据需要评价信息来衡量主体的不同需要,以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这为实现人的需要做好学理铺垫。
     需要实现是需要理论之目的和旨归。要实现人的需要,必须对人的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即通过设定目标、实施目标、总结目标三个阶段来选择合理的需要。然而,在需要选择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现实的障碍,主要原因有:主体的过量需求、主体的创造力不足、社会制度的缺失。其表现形式为:不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冲突、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之间的冲突、需要的无限性与满足需要的客体之间的冲突。故而,要使主体的各种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应当采取一些原则和策略来破解并克服这些困境和问题。这些原则包括: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同一与差异相结合、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结合、优势需要和基本需要相结合;这些策略有:舆论引导、利益调节、制度建设、道德自律、心理沟通、提高能力等等。只有充分掌握这些原则与策略,才能促成人的不同需要之实现,并获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Need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study of Marxism. Being concernedabout the needs of people and seeking the realistic way to meet people's needs are thecore of the study about need theory. To further study on the theory of needs not onlyhelps build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system needs and deepen axiological research, butalso conducive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to develop the perfecthumanity, casting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The article first probes into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about the theory of needs, andanalyze the thought of need about Chinese history,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and Marxism needs theory, to get an overarching awareness the sources about thetheory of need.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determines the concepts of the need and thetheory of need, pointing that the need for people is a conceptional analysis of themissing or expecting conditions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condition,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Need Theory is the series of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the arising of assessment tothe assessment of the needs to achievement of the needs, which is also a vivid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human needs. The article outlines the essential ofneeds: subjectivity, objectivity, practicality; and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 the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eds: initiative and passive the unity, the unity of stability andvariability, social and natural unity; and elaborates the types of needs: current needsand future needs, the natural needs and social need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needs,real needs and false needs,individual need and community needs. Via the abovestudies, the article establishs a reliable basis for doctrin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clarifies the possibility dimension of the study about the theory of needs.
     The production of need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needs’ theoretical system. Onthe one hand, the production of needs must be based on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society and the nature. Namely, the social economic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can affect the generation of the needs of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tegration ofvarious factors such as “knowledge, emotion, will, ability” is also inseparable fromthe subject itself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needs. Therefore, the process of theproduction of needs, is not only restricted by na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structure of itself.
     Needs’ assessment links the generation of the need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need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eeds’ assessment, pointing that theneeds assessment i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judgment about themselves according tosome specific criteria of the subjects.; and summarizes the essence of needs’assessment: the need is an independent and objective exist, relative to the evaluationof the need, needs’ assessment is a subjective mental activity that links the generationof the need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needs; and summarizes the structure ofneeds’ assessment: the evaluation subjects, the evaluation objects, evaluation methodsand other factors.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conditions of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s criteria: the needs of the evaluation subject is theinternal cause for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s criteria of the needs, and theobjectivity of the needs is the external cause for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s criteriaof the needs, and the practice is the main cause of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scriteria. simultaneously, the evaluation’s criteria of the needs are classified: individualneeds and group needs’ evaluation criteria,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utilitarian needsand ethic needs’ evaluation criteria, requires needs assessment standards, practicesevaluation criteria and productivity evaluation criteria. Then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process of the evaluation of needs: first, establishing the purpose of the evaluation isthe soul and commander of the evaluation activities; secondly, accessing theinformation of the evaluation not only makes the evaluation purposes convert fromthe ideal to reality, but also provides strong factu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scientificevaluation results; Finally, measuring the different needs of the subject according tothe needs assessment information and getting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results give thetheoretical ground for achieving the needs of peopl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eed is the purpose of need theory and theme. In order to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people should be reasonable to select their needs andtastes, By setting goal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 conclusion the target, thereasonable needs can be choosed.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on of the people'sneeds,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reality. The factors which cause the difficultiesmainly include: the excess demand of subject, people's lack of creativity, lack of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ocial system. It can be seen as followed: the conflictbetween the different needs of different subjects, the conflict between individual need and group needs, the conflict between infinite demands and the limit of the object.Asa result,to meet the all kinds of different needs to some degree,some principles andspecific strategies should be adopted to overcome thes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some principles include: Combined with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Combined with thesame and the difference, Combined with the value rationality and instrumentalrationality, Combined with the dominant needs and basic needs; these strategiesinclude: public opinion guide,adjustment of the interests,the system construction,moral self-discipline,psychological communication, improvement of ability and so on.By these strategies,different needs can be realised,and people can get free andall-round develpoment.
引文
①参见董晓飞:《需要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
    ①钟克钊:《主体需要与价值评价》,《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
    ②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①陈新汉:《评价论引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②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8页。
    ①(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杨功焕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1页。
    ②Arnolds.C.A.Boshoff.Christ.Compensation, esteem valence and job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assessmentofAlderfer's ERG theory.International Journal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2,(4).
    ①刘海藩,侯树栋,唐铁汉等:《领导全书》第4册,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620页。
    ②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7页。
    ③袁世全:《公共关系百科辞典》,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④袁世全:《公共关系百科辞典》,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⑤袁世全:《公共关系百科辞典》,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⑥郑大本,赵英才:《现代管理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37-738页。
    ①[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39页。
    ②[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39页。
    ③(法)弗雷德.巴师夏:《和谐经济论》,许明龙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页。
    ④(法)弗雷德.巴师夏:《和谐经济论》,许明龙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
    ⑤(法)弗雷德.巴师夏:《和谐经济论》,许明龙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
    ⑥孙鼎国,王杰:《西方思想3000年·上》,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1页。
    ①[英]莱恩·多亚夫、[英]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汪淳波、张宝莹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7页。
    ②[英]莱恩·多亚夫、[英]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汪淳波、张宝莹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70页。
    ③[英]莱恩·多亚夫、[英]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汪淳波、张宝莹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4页。
    ④[英]莱恩·多亚夫、[英]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汪淳波、张宝莹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4页。
    ⑤[英]莱恩·多亚夫、[英]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汪淳波、张宝莹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15页。
    ⑥[英]莱恩·多亚夫、[英]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汪淳波、张宝莹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0页。
    ①参见董晓飞、李西泽:《近年来国内需要理论研究述评》,《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②此部分仅对国内学界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不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关论述。
    ③冯平:《评价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①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②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③林传鼎、陈舒永、张厚粲:《心理学词典》,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461页。
    ④阮青、牟笛:《当代中国社会需求观问题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⑤李连科:《哲学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⑥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
    ⑦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
    ⑧叶良茂:《略论需要的客观性》,《哲学动态》,2002年第5期。
    ⑨李连科:《哲学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2页。
    ①李连科:《哲学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2页。
    ②姚顺良:《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东南学术》,2008年第2期,第107页。
    ③赵长太:《马克思需要范畴的三重意蕴》,《学术论坛》,2007年第11期,第45页。
    ④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
    ⑤李文阁:《需要即人的本性—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①张维祥:《需要、劳动和人的本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②苑一博:《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86页。
    ③张志伟:《需要的意蕴与表征》,《江汉论坛》,2004年第2期,第20页。
    ④王伟光:《论人的需要和需要范畴》,《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⑤孙伟平:《价值定义略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⑥钟克钊:《主体需要与价值评价》,《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
    ⑦钟克钊:《主体需要与价值评价》,《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
    ①陈翠芳:《主体需要的合理性是价值判断合理性的标准》,《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李德顺:《新价值论》,云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③李德顺:《新价值论》,云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④黄树光:《需要的双重性缺乏与价值产生》,《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6期,第26页。
    ①王云五:《礼记今注今译》,王梦鸥注译,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6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4页。
    ①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1页。
    ②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5页。
    ③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39页。
    ④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08页。
    ⑤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83页。
    ⑥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08页。
    ①周才珠,齐端端译注:《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②周才珠,齐端端译注:《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③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④(春秋)老子著;李泽非整理:《道德经》,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220页。
    ⑤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⑥(春秋)老子著;李泽非整理:《道德经》,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11页。
    ⑦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⑧(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周桂钿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2页。
    ①白维国:《现代汉语句典·下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9页。
    ②[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一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24页。
    ③天理”指人类社会所共同遵守的“仁义”等伦理规范。
    ④[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一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24页。
    ⑤(《读四书大全说》卷八)。
    ①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3页。
    ②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4页。
    ③戴震:<戴震全书:卷六》,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31页。
    ④(《疏证》卷下)。
    ⑤戴震:《戴震集·孟子字义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28页。
    ⑥戴震:《戴震集·孟子字义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73页。
    ⑦戴震:《戴震集·孟子字义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65页。
    ①徐顺教、季甄馥:《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35页。
    ②《默觚上·治篇一》。
    ③《默觚上·学篇九》。
    ④《默觚上·治篇一》。
    ⑤(《治篇·十六》)。
    ⑥康有为:《康有为大同书手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页。
    ①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康有为全集(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75页。
    ②康有为:《请励工艺奖创新折: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2页。
    ③康有为:《大同书》,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293页。
    ④《仁学》。
    ⑤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16页。
    ①《仁学·九》。
    ②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29页。
    ③(《原富》按语)。
    ④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59页。
    ⑤(《原富》按语)。
    ⑥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65页。
    ①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97页。
    ②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6页。
    ③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11页。
    ④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页。
    ①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293页。
    ②胡适:《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1-512页。
    ③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1页。
    ④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78页。
    ①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4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9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8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①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8页。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5页。
    ③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85页。
    ②伊壁鸠鲁,卢科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③伊壁鸠鲁,卢科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④伊壁鸠鲁,卢科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⑤伊壁鸠鲁,卢科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⑥伊壁鸠鲁,卢科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①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2页。
    ②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4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99页。
    ①李凤鸣,姚介厚:《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241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世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7页。
    ③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世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7页。
    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世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4页。
    ⑤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世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07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世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07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世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58页。
    ③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②Agnes Heller,The Theory of Need in Marx,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76,pp27.
    ③Agnes Heller and Ferenc Feher, The Grandeur and Twilight of Radical Universalism, 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1,pp31-41.
    ④Agnes Heller, Radical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JameWickham,Oxford: Blackwell,1984.pp138.
    ⑤[匈]赫勒:《激进哲学》,赵司空、孙建茵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3页。
    ⑥[匈]赫勒:《激进哲学》,赵司空、孙建茵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5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5-58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92页。
    ②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①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②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③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7页。
    ④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7页。
    ⑤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62页。
    ⑥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7—148页。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56页。
    ②此部分参考董晓飞:《弗洛姆社会伦理思想探究》,《和田师专学报》,2011年第1期。
    ③[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详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页。
    ④[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详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①[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第137页。
    ②[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35页。
    ③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3-27页。
    ④[美]埃里希·弗洛姆:《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78页。
    ⑤[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1页。
    ⑥美]埃里希·弗洛姆:《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82页。
    ⑦参见:董晓飞:《马尔库塞社会伦理思想探究》,《社科纵横》2011年第1期。
    ①孙鼎国:《西方文化百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③[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④[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⑤[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60页。
    ⑥[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①李晓青:《激进需要与理性乌托邦:赫勒激进需要革命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②余源培:《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③李晓青:《激进需要与理性乌托邦:赫勒激进需要革命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9页。
    ④李晓青:《激进需要与理性乌托邦:赫勒激进需要革命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785页。
    ②张永言,杜仲陵,向熹等:《简明古汉语字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34页。
    ③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8页。
    ④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8页。
    ⑤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436页。
    ⑥张永言,杜仲陵,向熹等:《简明古汉语字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78页。
    ⑦张永言,杜仲陵,向熹等:《简明古汉语字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78页。
    ①张永言,杜仲陵,向熹等:《简明古汉语字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78页。
    ②吴景荣,沈寿源,黄钟青等:《新汉英词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837页。
    ③张延仪:《新世纪大学英语惯用法词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89页。
    ④张延仪:《新世纪大学英语惯用法词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89页。
    ⑤张延仪:《新世纪大学英语惯用法词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89页。
    ⑥张延仪:《新世纪大学英语惯用法词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89页。
    ①[苏]图加林诺夫:《马克思主义中的价值论》,齐友、王雯、安启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②宋书文:《管理心理学词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77页。
    ③张志伟:《需要的意蕴与表征》,《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
    ④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71页。
    ⑤张志伟:《需要的意蕴与表征》,《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
    ⑥林崇德,姜璐,王德胜:《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2页。
    ⑦林崇德,姜璐,王德胜:《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2页。
    ①李连科:《哲学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②高清海:《文史哲百科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91页。
    ③李德顺:《新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④阮青:《价值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⑤马捷莎:《对人的需要属性的思考》,《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⑥马捷莎:《对人的需要属性的思考》,《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⑦社会需要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需要;而群体需要是某个特定集体的共同需要。
    ①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页。
    ③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①刘诗白,邹广严:《新世纪企业家百科全书·第4卷》,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2页。
    ②阮青:《价值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①参见董晓飞:《需要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
    ②张树琛:《探索价值产生奥秘的理论——价值发生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①陈翠芳:《主体需要的合理性是价值判断合理性的标准》,《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②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④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②邓治凡:《汉语同韵大词典》,崇文书局2010年版,第5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②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5页。
    ①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①[东德]凯特林·勒德雷尔:《人的需要》,邵晓光、孙文喜、王国伟、王晓红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0页。
    ②[东德]凯特林·勒德雷尔:《人的需要》,邵晓光、孙文喜、王国伟、王晓红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④[英]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马克思思想导论》,郑一明、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年版,第28页。
    ①章韶华:《需要——创造论——马克思主义人类观纲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5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①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②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①阮青:《价值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页。
    ④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页。
    ⑤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①参见董晓飞:《自然对需要的作用分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①[日]柄谷行人:《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日]中田友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111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⑤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⑦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①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页。
    ②[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③张永谦:《哲学知识全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35页。
    ④李路:《中国女性百科全书·社会生活卷》,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⑤朱小蔓:《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59页。
    ①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发展》,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3页。
    ①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20页。
    ②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上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3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6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②[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5页。
    ②向洪:《四项基本原则大辞典》,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4页。
    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7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①(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3版)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①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页。
    ②李鑫生,蒋宝德:《人类学辞典》,北京华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9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页。
    ①高清海:《文史哲百科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88页。
    ②[英]W·D.拉蒙特:《价值判断》,马俊峰、王建国、王晓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18页。
    ③刘蔚华,陈远:《方法大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④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6页。
    ①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0页。
    ②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2页。
    ③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页。
    ①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
    ①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56页。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
    ②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页。
    ③[英]约翰·密尔:《功用主义》,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
    ①高清海:《文史哲百科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79页。
    ②陈会昌:《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沈阳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页。
    ①R.H.Hare:The Language of Moral,oxford clarendon press,1952.pp155.
    ②[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王珍丽,余习广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0页。
    ①汝信:《社会科学新辞典》,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⑤杨庆蕙:《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页。
    ①何盛明:《财经大辞典·上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994页。
    ②李民:《黄河文化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3页。
    ③《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④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6页。
    ⑥汝信,陈筠泉:《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9页。
    ①萨特:《萨特自述》,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②方德生:《萨特的匮乏论》,《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③Wlilliam Leiss.The Limits to Satisfaction.[M].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88,p.38.
    ①[美]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②[美]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③[美]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④孙伟平:《价值定义略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⑤孙伟平:《价值定义略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罗肇鸿,王怀宁:《资本主义大辞典》,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③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④[加]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95页。
    ①冲突既有合理的冲突,又有不合理的冲突。此节仅探讨不合理的冲突。
    ②[英]拉尔·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①共同体需要包括群体需要和社会需要。
    ②[英]拉尔·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③[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④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4页。
    ①(《荀子·富国》)。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3页。
    ③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③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④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①(美)马斯诺:《人的潜能和价值》,杨功焕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①(美)马斯诺:《人的潜能和价值》,杨功焕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②王伟光:《论利益范畴》,《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5页。
    ②Room.The Sociology of Welfare: Social Policy, Stratification and PoliticalOrder. Basil. Blackwell.1998:57.
    ①李良荣著:《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0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2页。
    ②马俊峰:《评价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页。
    ①参见董晓飞:《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探微》,《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①马国泉,张品兴,高聚成:《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5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0页。
    ①参见董晓飞、李西泽:《近年来国内需要理论研究述评》,《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①(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7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列宁选集(1-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毛泽东选集(1-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邓小平文选(1-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6]江泽民文选(1-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7]陈云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孙中山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9]孙中山全集(第9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胡适.胡适文集(第5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1]李大钊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2]谭嗣同.谭嗣同全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1.
    [23]严复.严复集(第4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2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4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25]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康有为全集(1)[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6]康有为.请励工艺奖创新折:康有为政论集(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1.
    [1]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李连科.哲学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李德顺.新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孙伟平.价值论转向——现代哲学的困境与出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7]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8]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0]阮青.价值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11]韩震.生成的存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2]王玉樑.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马俊峰.评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5]陈新汉.评价论引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16]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7]冯平.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18]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19]司马云杰.价值实现论:关于人的文化主体性及其实现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20]王雨辰.中国语境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21]江畅.走向优雅生存——21世纪中国社会价值选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2]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3]江畅、戴茂堂.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4]邬焜、李建群.价值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5]刘永富.价值哲学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6]张树琛.探索价值产生奥秘的理论——价值发生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7]王宏维.社会价值:统摄与驱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28]黄凯锋.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新取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29]郭宝宏.论人的需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0]毛崇杰.颠覆与重建:后批评中的价值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1]王宁主编、[美]戴慧思、[法]尼古拉·埃尔潘著.消费社会学的探索——中、法、美学者的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2]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3]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4]王敬华.道德选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5]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6]王德胜.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37]张檀琴,李敏.需要、欲望和自我:唯物论和辩证观的需要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8]夏冬.需要理论视角下的西方经济学:基于“N-S观”的简明解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9]黄鸣奋.需要理论与文艺创作[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40]肖立斌.中西传统道德信仰比较[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
    [41]章韶华.需要——创造论——马克思主义人类观纲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1992.
    [42]刘海藩,侯树栋,唐铁汉等总主编;王杰,余守斌,廖明主编.领导全书(第4册)用人与激励卷.[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43]石云霞.当代中国价值观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44]王云五主编,王梦鸥注译.礼记今注今译[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4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7]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8]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9](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M].周桂钿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50]白维国主编.现代汉语句典(下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
    [5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一册)[M].王星贤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
    [52]戴震.戴震全书(卷六)[M].合肥:黄山书社,1995.
    [53]戴震.戴震集·孟子字义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4]徐顺教、季甄馥.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5]康有为.康有为大同书手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56]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57]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58]林崇德,姜璐,王德胜主编;李春生分卷主编.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
    [59]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60]张永谦.哲学知识全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61]李路.中国女性百科全书·社会生活卷[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
    [62]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3]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等.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上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
    [64]陈会昌.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
    [65]《黄河文化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李民主编[M].黄河文化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
    [66]李良荣著.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7]康有为.大同书[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6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69]胡适.自由主义[A].徐洪兴.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70]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1卷)[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7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
    [72]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3]李凤鸣,姚介厚.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74]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75]李晓青.激进需要与理性乌托邦:赫勒激进需要革命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摩尔.伦理学原理[M].长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弗兰克纳.伦理学[M].关键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3]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M].倪梁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4]舍勒.价值的颠覆[M].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5]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牧口常三郎.价值哲学[M].马俊峰、江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7]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M].熊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9][英]W·D拉蒙特.价值判断[M].马俊峰、王建国、王晓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0][美]希拉里·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M].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11][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张堂会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12][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周艳红,胡惠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13](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4](美)马斯诺.人的潜能和价值[M]杨功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5](英)穆勒(Mill,J.S.).功利主义[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6][美]约翰·康芒斯(Commons,J.R.).制度经济学(上、下)[M].赵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1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1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M].李小兵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
    [21](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22](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3]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24]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M].黄颂杰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5][英]莱恩·多亚夫、[英]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M].汪淳波、张宝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6](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7](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廉运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8][东德]凯特林·勒德雷尔.人的需要[M].邵晓光、孙文喜、王国伟、王晓红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29][匈]赫勒.激进哲学[M].赵司空、孙建茵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0][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1](法)弗雷德·巴师夏.和谐经济论[M].许明龙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2]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M].白锡堑、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33][苏]图加林诺夫.马克思主义中的价值论[M].齐友、王雯、安启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4][英]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马克思思想导论[M].郑一明、陈喜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5][日]柄谷行人.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M].[日]中田友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6][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M].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7]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8][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9]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0][法]亨利·柏格森著.创造进化论[M].王珍丽,余习广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4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2][英]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马克思思想导论[M].郑一明、陈喜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3][英]约翰·密尔.功用主义[M].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44]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5](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6](古希腊)伊壁鸠鲁,(古罗马)卢科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
    [M].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7]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张世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9]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0][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M].林荣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1][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2]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3][加]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4][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M].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5]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M].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赵科天.论需要层次的形成机制[J].甘肃理论学刊,1994,(2).
    [2]孙伟平.价值定义略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1997,(4).
    [3]王成兵、孙秉文.人,多层次需要的凝结体——评现代西方学者关于人的需要的学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4]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98,(1).
    [5]叶良茂.略论需要的客观性[J].哲学动态,2002,(5).
    [6]阮青、牟笛.当代中国社会需求观问题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0,(6).
    [7]姚顺良.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8,(2).
    [8]连琦、杨森.人类需要的哲学透视[J].科学·经济·社会,1994,(2).
    [9]王孝哲.论人的需要及其社会作用[J].江汉论坛,2008,(5).
    [10]赵长太.马克思需要范畴的三重意蕴[J].学术论坛,2007,(11).
    [11]李文阁.需要即人的本性—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J].社会科学,1998,(5).
    [12]张维祥.需要、劳动和人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13]苑一博.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14]张志伟.需要的意蕴与表征[J].江汉论坛,2004,(8).
    [15]王伟光.论人的需要和需要范畴[J].北京社会科学,1999,(2).
    [16]王伟光.论利益范畴[J].北京社会科学,1997,(1).
    [17]钟克钊.主体需要与价值评价[J].江海学刊,1994,(5).
    [18]陈翠芳.主体需要的合理性是价值判断合理性的标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19]黄树光.需要的双重性缺乏与价值产生[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3).
    [20]阮青、牟笛.加强对需求异化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J].理论学刊,2010,(6).
    [21]李文阁、赵勇.需要的平面化及其消除——马克思关于需要异化的理论[J].求是学刊,1998,(2).
    [22]孟祥儒.从“人的需要”看“以人为本”的落实与未来展望[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3]赵科天.需要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机制[J].甘肃理论学刊,1996,(3).
    [24]罗中昌.浅议“需要”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25]和学新.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26]陈新汉.为我关系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27]何艳.论人的需要的特性[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28]董晓飞.需要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3).
    [29]董晓飞、李西泽.近年来国内需要理论研究述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0]董晓飞.自然对需要的作用分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4).
    [31]董晓飞.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探微[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2,(3).
    [32]董晓飞.弗洛姆社会伦理思想探究[J].和田师专学报,2011,(1).
    [33]董晓飞.马尔库塞社会伦理思想探究[J].社科纵横,2011,(1).
    [34]朱小蔓.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35]刘毅、朱志方.自由意志与道德判断的实验研究[J].学术研究,2012,(3).
    [36]叶良茂.略论需要的客观性价值论问题[J].哲学动态,2011,(5).
    [37]崔新建.从开拓走向深化——人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学刊,1998.
    [38]韩震.人学研究的历史学转向[J].江海学刊,1997,(2).
    [39]袁贵仁.人学的基础和核心[J].江海学刊,1996,(1).
    [40]邹吉忠.制度建设与人的发展——中国制度建设的人学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41]余源培.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2]马捷莎.对人的需要属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6,(2).
    [43]张志伟.需要的意蕴与表征[J].《江汉论坛》,2004,(8).
    [1]秦玉琴.新世纪领导干部百科全书·第2卷[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
    [2]罗肇鸿,王怀宁.资本主义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4]袁世全.公共关系百科辞典[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
    [5]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编;郑大本,赵英才主编.现代管理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林传鼎、陈舒永、张厚粲.心理学词典[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7]宋书文.管理心理学词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8]李修生,朱安群.四书五经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9]邓治凡.汉语同韵大词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0.
    [10]向洪.四项基本原则大辞典[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11]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12]李鑫生,蒋宝德.人类学辞典[M].北京:北京华艺出版社,1990.
    [13]高清海.文史哲百科辞典[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14]刘蔚华,陈远.方法大辞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15]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6]向洪,邓明.人口管理实用辞典[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
    [17]杨庆蕙.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8]何盛明.财经大辞典·上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1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S].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0]孙鼎国.西方文化百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21]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2]张永言,杜仲陵,向熹等.简明古汉语字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3]齐冲天,齐小乎.汉语音义系统字典(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4]吴景荣,沈寿源,黄钟青等.新汉英词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25]张延仪.新世纪大学英语惯用法词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6]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7]汝信,陈筠泉.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R.H.Hare:The Language of Moral,oxford clarendon press,1952.
    [2]Arnolds. C. A.Boshoff.Christ. Compensation,esteem valence And oberformance: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Alderfer's ERG theory.Internat-ional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2,(4).
    [3]R.H.Hare:The Language of Moral, oxfordclar-endon press,1952.
    [4]Agnes Heller,The Theory of Need in Marx,New York:ST. Martin’sPress,1976.
    [5]Agnes Heller and Ferenc Feher, The Grandeur and Twilight of RadicalUniversalism,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1.
    [6]Agnes Heller,Radical Philosophy,Oxford and New York:BasilBlackwell,1984.
    [7]Fromm Erich(ed.).Socialist Humanism:AnInternational Symposium.NewYork: Doubleda,1965. Schaff, Adam. Marxismand the HumanIndividual.New York: McGraw-HillBook Company,1970.
    [8]KosikKarel.Dialectics of the Concrete. Dord-recht and Boston:D.ReidelPublishing Company,1976.
    [9]Wlilliam Leiss. The Limits to Satisfaction.[M].Mcgill-Queens UniversityPress,1988.
    [10]Room.The Sociology of Welfare: Social Policy, Stratification andPoliticalOrder. Basil. Blackwell.1998:5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