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心即气:黄宗羲哲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黄宗羲的“心即气”命题为核心,从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的角度对黄宗羲的哲学思想进行了重新解读。在本体论上,黄宗羲以“一物两名”为原则,以“心即气”为枢纽,完成了气本论到心本论的转变,是理气心性合一论。黄宗羲的理气心性合一论实导源于湛若水,属于湛若水一系的心学。在本体与工夫的关系问题上,黄宗羲延续其师刘宗周的观点,主张本体工夫合一论:一方面从本体上讲工夫,实质是以本体保证工夫的工夫论;另一方面从工夫上讲本体,实质是以工夫保证本体的境界论。职是之故,本文只论述了黄宗羲的本体工夫合一论,而未对其工夫论、境界论分别展开探讨。
     第一章“承蕺山余绪,开一代新风:黄宗羲思想的源与流”。本章从黄宗羲的从学经历、对师说的发挥、师门宗旨的三次论辩三个方面,探讨了他的哲学思想与其师刘宗周的关系。总的来说,黄宗羲基本延续了其师刘宗周的哲学思想与学术精神,但他以师说为标准对阳明哲学作了新的解读,有折中调和师说和阳明心学的倾向和特点,致使后人误以刘宗周、黄宗羲为阳明心学之嫡传。
     第二章“盈天地间皆气:气本论”。本章以“盈天地间皆气”命题为核心,分别对黄宗羲的理气合一论、性气合一论进行了探讨。在黄宗羲看来,气与道为体,兼有形上形下,既是天地间的唯一实体,也是世界万物的本体;理不离气,气必有理,理气是“一物两名”的关系,因此只能以气兼理而不能以理兼气。据此,黄宗羲又从气之“一本万殊”的角度对性气关系展开了探讨,提出了气质之性即义理之性的观点。在黄宗羲看来,性作为气质的形上之性,不能离开气质而独存,所以气质之外无性,气质即性;同时,性作为气的中正之体,主宰着气质的流行,所以也不能混气质于性。从黄宗羲的理气合一论、性气合一论来看,他的“盈天地间皆气”命题是一个本体论命题。
     第三章“盈天地间皆心:心本论”。本章以“盈天地间皆心”命题为核心,分别对黄宗羲的心性合一论、心理合一论展一了探讨。黄宗羲虽然推崇陆王的“心即理”,但是他对“心即理”的理解实与陆王不同,并不以心性合一直接等同于心理合一。黄宗羲对心性、心理关系的区分,使“心与理一”的工夫涵盖了心性修养的心性合一论与读书穷理的心理合一论。因此,就他对“心即理”的理解而言,他实质上坚持的是湛若水的“在心为理”和格物造道论,即:在心学的立场上,实现了修养论与认识论的统一。因此,与其“盈天地间皆气”命题相同,黄宗羲的“盈天地间皆心”命题也是一个本体论命题。
     第四章“心即气:气本论到心本论的转化”。本章以“心即气”命题为核心,分别对黄宗羲的心气合一论、理气心性合一论进行了探讨。与王阳明以心释气的路线不同,黄宗羲的心气合一论坚持的是湛若水以气释心的路线。同时,以“心即气”命题为枢纽,黄宗羲从一气一理讲到一心一性,完成了气本论到心本论的转化,是理气心性合一论。黄宗羲的理气心性合一论实导源于湛若水,贯彻了湛若水从气本论到心本论的思维逻辑转化。因此,本文认为黄宗羲的哲学思想不属于王阳明一系的心学,而属于湛若水一系的心学。
     第五章“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本体工夫合一论”。黄宗羲的本体工夫合一论,在心性合一的前提下,分殊心性的概念,区分心性是一、不一两种情况,坚持了湛若水、刘宗周以性规定心的思想。因此,黄宗羲的本体工夫合一论又表现为三个“合一”:以收敛统摄发散,实现了收敛与发散的合一:以主宰统摄流行,实现了主宰与流行的合一:以心上工夫统摄事上工夫,实现了心上工夫与事上工夫的合一。这三个“合一”实现了本体呈现的过程性与践履工夫的历时性的统一。因此,如果以黄宗羲“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的命题来论定他重工夫而轻本体,或以他为工夫派,都是不对的。
     第六章“华山老叟还多事,犹有骑驴笑堕时:黄宗羲思想的是与非”。与其师刘宗周着力于哲学建构不同,黄宗羲主要是发挥师说来评介宋明诸儒,因此,对宋元明三代理学的总结是刘、黄二人共同完成的:刘宗周的哲学思想是对宋元明三代理学的总结,而黄宗羲则以师说为标准编著了《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对宋元明三代理学的发展脉络作了全面系统地梳理。同时,黄宗羲“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的命题和以“行良知”解释王阳明的“致良知”,又为浙东经史之学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浙东经史之学只侧重工夫对本体的保证,而不甚注重本体对工夫的保证,这又是黄宗羲明确反对的。不过,黄宗羲的《今水经》、《易学象数论》等侧重辨伪考证,有开启清代实学、考据学的贡献。因此,黄宗羲既不脱宋明理学家的面目,又有清代实学家、考据学家的精神,是一位过渡性的人物。
With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Heart namely Gas", the theoretical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Huang Zongxi in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noumenon-effort-realm.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Huang's philosophical thought has realized the unity of form, gas, heart, nature, feeling, noumenon and effort. In the issue of ontology, the philosophy of Huang is a system of the unity of form, gas, heart and nature in order to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namely Noumenon",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ontology from gas to heart. It is rooted in Zhan Ruoshui that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Huang's unity of form, gas, heart and nature, so Huang is one member of Zhan's school. In the relationship of noumenon and effort, Huang has realized the unity of noumenon and effort. Huang's unity of noumenon and effort consists of the theory of effort and realm, so the explaining and discussing in the form of the unity of noumenon and effort is not including the theory of realm.
     Chapter One:It is the source and course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Huang Zongxi. It is an investigation of Huang'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u's philosophy that consists of three aspects from learning experience to developing and debating Liu's thought. In general, Huang has inherited the philosophical creed and academic spirit of his teacher Liu. Nevertheless, Huang has been unable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of Wang Yangming's and Liu's philosophy, when given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Wang's philosophy as the standard of Liu's. So, Huang's philosophical thought tends to Wang, and rejects Liu's thought of Neo-Confucianism. Not only Ming Confucianism case compiled by Huang exerts great influence, but misdirects the later studies at the same time. Up to now, it is a misunderstanding that Liu and Huang belong to the Yangming's school.
     Chapter Two:It is a theory of gas that "the world full of gas". Huang's unity of form and gas, and nature and gas have being discussed in this part as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the world full of gas". In view of form and gas, Huang's philosophy is that form is not from the gas and gas has the rational form, so gas is the thing with two names called gas and form. In the form of gas not in the form of form that form and gas has being united, gas has the capability of self-organization or self-methodization consequently. Not only Huang's unity of form and gas has changed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Cheng-Zhu's system, but also changed the fundamental way of Cheng-Zhu's system. As the principle of gas one thing with two names, Huang has reached a conclusion of which the basic attribute of temperament is the nature. In the view of Huang Zongxi, temperament is the thing and nature is the form as the relationship of form and gas. So the point view of Huang that the difference of gas or temperament decides the difference of nature has criticized of Zhu Xi's point of view that the difference of form decides the difference of nature. Integrated view of Huang's unity of form and gas, nature and gas, his statement of "the world full of gas" is a ontological proposition.
     Chapter Three:It is a theory of heart that "the world full of heart". Huang's unity of heart and nature, and heart and form have being discussed in this part as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the world full of heart". Although Huang have a high regard for "the mind is principle" of Lu-Wang's syste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ind is principle" is different between Huang and Lu-Wang of which is that the unity of heart and nature directly equated the the unity of heart and nature. Huang has made a distin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eart and nature and heart and form. Therefore in the form of heart that form and gas has being united, Huang has realized the unity of heart and nature and heart and form. So in posi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nd, Hang's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 of "the world full of heart" has a dual meaning of cultivation of the mind and epistemology of the knowledge which not included in the system of Lu-Wang's philosophy. With the same position of his statement of "the world full of gas", Huang's statement of "the world full of heart"is also a ontological proposition too.
     Chapter Four:It is a transformation of ontology from gas to heart in the statement of "Heart namely Gas". Huang's unity of heart and gas, and unity of form, gas, heart and nature have being discussed in this part as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Heart namely Ga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 and gas, Huang's standpoint which explains heart with gas instead of explaining gas with heart, belongs to Zhan Ruoshui school not to Yangming school that explains heart with gas. Huang's unity of form, gas, heart and nature is a transformation of ontology from gas to heart in the statement of "Heart namely Gas" which rooted in Zhan Ruoshui. Therefore, we summarize that Huang's philosophic thinking belongs to Zhan Ruoshui school not to Yangming school. Meanwhile, there is no controversy or argument with the nature of Huang Zongxi's philosophy that is recognized as the materialism or idealism, or as the generative theory or ontology.
     Chapter Five:It is a theory of the unity of noumenon and effort in the statement of "Effort is the Noumen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umenon and the effort of Huang Zongxi concerns the division and judgement of Yangming school, so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o discuss. In the first section, that Huang defends Yangming school has been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that Huang corrects Yangming school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unity of noumenon and effort of Huang has insisted Zhan Ruoshui and Liu Zongzhou's thought that includes conceptual distinction in nature and heart, point of view of the unity or not of nature and heart, as well as providing heart with nature. So, it is the theory of effort that the noumenon ensures the effort, and it is the theory of realm that the effort ensures the noumenon. Based on the criticism and adjustment of Yangming school, Huang's the unity of noumenon and effort has realized the the unity of constringency and scatter, dominant and streaming, effort in heart and in affair.
     Chapter Six:It is the achievement and fault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Huang Zongxi. Liu Zongzhou as the teacher of Huang in the way of construction of philosophy and Huang in the way of compilation of the Ming Confucianism case and the Song-Yuang Confucianism case have completed the summary of Neo-Confucianism. Consequently only Huang but also Liu is the rearguard of Neo-Confucianism. Moreover the statement of "Effort is the Noumenon" of Huang has laid a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astern Zhejiang School, but it is merely a hand of his theory of the unity of noumenon and effort that is the succession of his teacher Liu's opinion. So don't neglect his teacher's contribution on the one hand, don't ignore the misunderstanding by eastern Zhejiang School on the other hand. Generally speaking, Liu as the teacher of Huang marks the end of the Neo-Confucianism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and Huang marks the beginning of textual research and sound scholarship in Qing Dynasty. Huang Zongxi is a transitional figure who does not deviate the appearance of the scholars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holds the academic spirit of the scholars of Qing Dynasty all in all.
引文
①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十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5页。
    ②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十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5页。
    ③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27与1045页。
    ④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四),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1页。
    ⑤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与10页。
    ① 参见彭国翔:《黄宗羲佚著<理学录>考论》,《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②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232页。
    ③ 参见王汎森:《清初思想趋向与<刘子节要>——兼论清初蕺山学派的分裂》,贺照田主编《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和思想》,156至192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又见何俊、尹晓宁:《刘宗周与蕺山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至259页。
    ①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认为“黄宗羲基本是一个哲学家,全祖望基本上是一个史学家。”(见《三松堂全集》第十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9页。)冯先生之论,是比较黄宗羲与全祖望对《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的编纂而言,与我们比较刘宗周与黄宗羲哲学思想的表现方式不同。对此,我们并不否认黄宗羲是一个哲学家,只是就哲学思想的表现方式而言,我们认为与作为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哲学家的刘宗周不同,黄宗羲更是一个哲学史或思想史家。
    ①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至132页。刘述先先生认为黄宗羲心学的历史地位具有两重性:一是宋明心性之学的殿军,一是清代实学、考据学的开山。
    ② 近年来对黄宗羲生平学行的研究,只是传记类的著述就有五、六本,如曹国庆老师的《旷世大儒——黄宗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黄宗羲评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朱义禄老师的《黄宗羲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徐定宝老师的《黄宗羲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吴光老师的《天下为主——黄宗羲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方祖猷先生的《黄宗羲长传》(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而且,对黄宗羲的经学与史学研究的著述有吴海兰老师的《黄宗羲的经学与史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对以黄宗羲为首的浙东经史之学研究的著述有吴光老师的《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所以,本文只对黄宗羲的生平学行、经学与史学以及以其为首的浙东经史之学作简要的概述。
    ① 此时,复社正盛。因南京乡试之便,在南京筹备金陵之会(复社的第三次集会),所以一时人物汇集。黄宗羲有幸认识诸多江南名士,如张溥(字天如)、杨廷枢(字维斗)、陈子龙(字卧子)、吴伟业(字骏公)、万寿祺(字年少)、沈寿民(字眉生)等。见黄宗羲:《思旧录·张浦》,《黄宗羲全集》第1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64页。
    ② 陶奭龄讲学于白马岩居,刘宗周讲学于古小学、阳明祠,并不意味着证人社的分裂。按宋明的讲会制度,白马别会依然尊奉证人会的会约,在形式上只是证人会的分社,刘宗周讲学于古小学、阳明祠也是如此。只是由于刘、陶二人论学宗旨的不同,其后学各立宗主,才有分裂证人会的嫌疑和问题。不过,陶奭龄接受了王朝式等人的推请,刘宗周没有接受黄宗羲、五洵业等人的推请。而且,为了维护证人社的统一,刘宗周还经常参加陶奭龄主讲的白马别会。因此,证人社在形式上的统一,一直维持到刘宗周去世。参见吴震:《“证人社”与明季江南士绅的思想动向》,《中华文史论从》,2008年第1期,第123至199页。
    ② 黄炳垕在《黄梨洲先生年谱》崇祯二年(1629)中记载,黄宗羲邀吴越名士60余人(一说40余人,见黄宗羲:《忠端刘念台先生宗周》,《明儒学案卷六十二·戢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0页;又见黄百家《先遗献文孝公梨洲府君行略》,《载南雷诗文集》下,《黄宗羲全集》第1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04页)共侍蕺山讲习,力摧石粱(陶奭龄)之学,此条记载在时间和人数上均有失误。按刘汋《刘宗周年谱》、黄宗羲《思旧录·刘宗周》之说,此当是崇祯四年以后的事。吴光老师在《天下为主——黄宗羲传》中对时间问题作了考证,当以吴光老师之说为是,见吴光:《天下为主——黄宗羲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此外,在人数问题上,我们认为黄炳垕可能受了全祖望的影响,有以讹传讹的问题。在《梨洲先生神道碑文》中,全祖望说黄宗羲“约吴、越中高材生六十余人共侍讲席,力摧其(陶奭龄)说”(见《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载《黄宗羲全集》第12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而黄炳垕:《黄梨洲先生年谱》也说是60余人。此与黄宗羲、黄百家说的40余人不符,与以黄宗 羲、黄百家之说为准。对此,全祖望在《梨洲先生神道碑文》中,可能是把两件事情的人数当做了一件事情的人数。第一件事情是,因陶奭龄与刘宗周论学的分歧,维护陶奭龄之学的王朝式于崇祯五年(1632)在白马岩居另立白马别会,虽然在形式上白马别会是证人社的分会,但是有分裂证人社之嫌,因此黄宗羲邀吴越名士40余人共侍蕺山讲席,要求另立分会,维护刘宗周之学。黄宗羲此举,后被刘宗周制止,所以按黄宗羲《忠端刘念台先生宗周》、黄百家《先遗献文孝公梨洲府君行略》中的说法,当为40余人。第二件事情是,崇祯十二年(1639),因会稽禅宗高僧湛然圆澄、宁波天童寺方丈密云圆悟在绍兴、杭州、宁波一带传授佛法,将其佛法掺入刘宗周之学,所以黄宗羲“推择同志王士美(业洵)、王元趾(毓蓍)等数十人,近于函丈”(见《董吴仲墓志铭》,《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1993年版,第466页),退而为《东浙文绕》之选,以销释氏气焰。所以按黄宗羲《董吴仲墓志铭》的说法,当为10余人。在《梨洲先生神道碑文》中,全祖望说第一件事情为60余人,可能是把第二件事情的人数误算入第一件事情:全祖望在事实上失察,可能是因参校黄宗羲在《思旧录·刘宗周》中说第一件事情的“数十余人”和在《董吴仲墓志铭》中说第二件事情的“十余人”,把两件事情的人数作了综合,误认为黄宗羲为维护刘宗周之学共邀吴越名士60余人共侍戢山讲席。周时,由于陶奭龄与湛然圆澄等交往甚密,所以黄宗羲在《忠端刘念台先生宗周》中是合两事一起说,而全祖望可能没有注意这一问题。不过,黄宗羲的说法也是晚年的回忆,其分说两件事情时是“数十余人”、“十余人”,合说两件事情是“四十余人”,“四十余人”当是两件事情的人数之和。全祖望合两者而说“六十余人”,黄炳垕分两者而说“六十余人”、“十余人”,有以讹传讹,夸大黄宗羲影响的问题。
    ② 吴震:《“证人社”与明季江南士绅的思想动向》,《中华文史论从》,2008年第1期,第123至199页。吴震老师的观点是,在刘宗周的维持下证人社在形式上一直保持着统一。方祖猷先生也持此种观点,见方祖猷:《黄宗羲长传》,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0至24页。与此不同,何俊、尹晓宁老师的观点是,刘宗周单独讲学即标着证人社的分裂,见:《刘宗周与蕺山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我们认为当以吴震老师、方祖猷先生之说为是。
    ③ (清)黄宗羲:《恽仲昇文集序》,《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① (清)黄宗羲:《忠端刘念台先生宗周》,《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0页。
    ② (清)黄宗羲:《文简陶石篑先生望岭》,《明儒学案卷三十六·泰州学案五》,《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页。
    ③ 陈永革:《阳明学派与晚明佛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至61页。
    ④ 姚明达:《刘宗周年谱》,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至499页。在崇桢四年条下,姚明达对刘宗周与陶奭龄两人及其后学在证人之会上的论辩作了系统梳理。同时,由于黄宗羲在《子刘子行状》中对此事的记载比较简略,所以今姑且以姚明达之说为据。
    ⑤ 姚明达:《刘宗周年谱》,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① (清)黄宗羲:《忠端刘念台先生宗周》,《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0页。
    ②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44页。
    ③ 姚明达:《刘宗周年谱》,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④ 姚明达:《刘宗周年谱》,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⑤ 姚明达:《刘宗周年谱》,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① 姚明达:《刘宗周年谱》,载《刘宗周且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② 姚明达:《刘宗周年谱》,载《刘宗周且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49页。
    ③ 姚明达:《刘宗周年谱》,载《刘宗周且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51页。
    ④ 姚明达:《刘宗周年谱》,载《刘宗周且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55页。
    ⑤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7页。
    ① 姚明达:《刘宗周年谱》,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60页。
    ② 姚明达:《刘宗周年谱》,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59页。
    ③ 姚明达:《刘宗周年谱》,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58至359页。
    ① (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② 在第二节“黄宗羲对师说的发挥”中还有详细的阐释,此不赘述。
    ③ (清)黄宗羲:《思旧录·刘宗周》,《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41至342页。
    ④ 一说为崇祯九年(1636)。
    ① (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至254页。
    ②(清)刘汋:《蕺山六子年谱》下,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① (清)黄宗羲:《忠端刘念台先生宗周》,《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1页。
    ② 在刘述先先生著《黄宗羲心学的定位》的第一章“黄宗羲对于蕺山思想的继承”中,刘述先先生从黄宗羲《子刘了行状》对刘宗周学术宗旨的四点总结入手,逐一展开分析,认为黄宗羲在原则上继承了师说,并以此来评定宋明诸儒。(见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第1至20页)对此,我们认为从黄宗羲的著述入手,可以从另一维度对黄宗羲的这一思想脉络作出考察,故本文依此种方式进行阐述。
    ③ 在《黄宗羲遗著考(一)》一文中,吴光老现认为黄宗羲的《子刘子行状》约成稿于康熙六年(1667)至七年(1668)间(见吴光:《黄宗羲遗著考(一)》,《黄宗羲全集》第1册附录,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37至438页)。与吴光老师不同,张如安在《黄宗羲著作补考》一文中,认为黄宗羲《子刘了行状》的成书时间应不迟于康熙四年(1665)上半年(见张如安:《黄宗羲著作补考》,《古籍研究整理学刊》,2001年第2期,第54页)。对此。我们认为当以张如安老师之说为是。
    ①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0至252页。
    ② 通过黄宗羲《子刘子行状》对刘宗周学问的四点总结,刘述先先生认为“以上我们把梨洲自认为最能代表蕺山思想特点的四个项目,加以详细的解析,理清其实义,指明其限制。现在的问题是,梨洲对于师说,究竟只是客观的报道呢,还是不止于此,同时也即是他自己主观的信奉呢?从各种迹象来看,细节不论,就大原则而言,他的确把蕺山的思想内化,而且加以进一步的发挥,似并未违背他由蕺山处继承来的那些原则。他著《明儒学案》,后来又准备着编写《宋元学案》,均以这些原则为判准。对于阳明思想之取舍也以此为简择……。”(见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至20页)我们认为,刘述先先生以此论定黄宗羲在大原则上坚持了刘宗周的学术纲领是对的,但是也有武断的一面,即:没有考虑黄宗羲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因此,在把黄宗羲排除在阳明后学系统的同时,也不能否定黄宗羲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且,也正是因为对师说和阳明心学的调和,黄宗羲的哲学思想才有折中师说和阳明心学的特点和倾向。
    ① (清)黄宗羲:《子刘了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② (清)黄宗羲:《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3页。
    ①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230至245页。
    ② (清)黄宗羲:《子刘了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到254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8页。
    ② 黄宗羲认为王阳明之学“凡三变而得其门”、“学成之后又何三变”。其学成之后的第三变或阳明晚年的定论是“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见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因此,我们认为,以本体功夫的合一或境界的圆融为阳明晚年定论符合黄宗羲之意。刘述先先生认为,黄宗羲空出王阳明的晚年定论,是为了补进刘宗周的诚意慎独说。(见刘述先:《论王阳明的最后定见》,载《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至165页)对于刘述先生的观点,我们基本同意,但是这是不是黄宗羲的主观意图,我们则认为值得商榷。一方面,刘宗周在《明儒学案·师说》也有类似的说法,即“天假之年,尽触其高明卓绝之见,而底于实地,安知不更有晚年定论出于其间?”(见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黄宗羲全集》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刘宗周之意是说王阳明论工夫有所偏失。而其诚意说,可以补证阳明心学;另一方面,黄宗羲之说转引自王畿的《滁阳会语》(王畿认为王阳明讲致良知是权论,而不是定论),所以其用意不是刘述先先生说那样在故意歪曲阳明学。黄宗羲之说不但肯定了师说对阳明学的补正,而且对师说与阳明学作了进一步的调整。毕竟,黄宗羲认为阳明之后得阳明真精神者是其师刘宗周;而且,黄宗羲也认为其师刘宗周的晚年定论也是本体工夫的合一或境界的圆融,那么宗羲的用意又是什么呢?此种原委,主要是黄宗羲以师说解读阳明,解读以后,他反而无法察识师说与阳明的不同。
    ③ (清)黄宗羲:《子刘了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6页。
    ① 黄宗羲在两种意义上使用心学、理学的概念:一是以理学、心学统称宋明学术,即我们说的宋明理学;一是以理学、心学分说程朱理学(偏重读书穷理)和陆王心学(偏重直觉体悟)。此是前一种意义。钱穆先生在《朱子学提纲》中认为理学、心学之说不当,我们认为钱穆先生之说比较符合先人的理解,如其说
    “后人又多说,程朱主‘性即理’,陆王主‘心即理’,因此分别程朱为理学,陆王为心学。此一区别,实亦不甚恰当。”见钱穆:《朱子学提纲》,《朱子新学案(一)》,《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1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50页。钱穆先生此论,又见此书第59与144页。由于在此,我们不是专门探讨这一问题,只是说明黄宗羲文稿中理学、心学的外延,故不作过多评论。
    ② (清)黄宗羲:《子刘了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③ (清)黄宗羲:《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
    ① (清)黄宗羲:《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
    ② [日]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吴光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3至414页。不过,冈田武彦先生说的不是“合一”,而是“浑一”。
    ① (清)黄宗羲:《子刘了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60至261页。
    ② (清)刘汋:《蕺山六子年谱》下,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的148页。
    ① 在《黄宗羲遗著考(一)》中,吴光老师认为黄宗羲的《孟子师说》约成稿于康熙七年(1668)前后(见吴光:《黄宗羲遗著考(一)》,《黄宗羲全集》第1册附录,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35至437页)。与吴光老师之说略有差异,张如安老师在《黄宗羲著作补考》中认为黄宗羲《孟子师说》的成书时间在康熙八年(1669)或稍后(见张如安:《黄宗羲著作补考》,《古籍研究整理学刊》,2001年第2期,第53页)。郑宗义教师则认为《孟子师说》成稿以后。黄宗羲还在不断修改,至迟于康熙十九年(1680)才定稿(见郑宗义:《黄宗羲与陈确的思想因缘分析》,《汉学研究》,1996年第2期,第70至71页)。对此,我们认为当以郑宗义老师之说为是。
    ② (清)黄宗羲:《阵子师说·题辞》,《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① (清)黄宗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午版,第67至68页。
    ② (清)黄宗羲:《富岁子弟多赖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8页。
    ③ 黄宗羲:《性犹湍水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
    ① (清)黄宗羲:《孟子师说·题辞》,《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②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③ (清)黄宗羲:《孟子见梁惠王章》,《孟子师说》卷一,《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
    ①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0至61页。
    ① (清)黄宗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午版,第68页。
    ② 朱伯崑:《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序》,载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关于湛若水对心气关系的阐发,可参见该书第42至53页。
    ③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四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页。
    ④ (明)刘宗周:《语录》,《阳明传信录》卷一,《刘宗周全集》第5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56至60页。
    ② 东方朔:《刘宗周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至350页。
    ③ (清)黄宗羲:《孟子见梁惠王章》,《孟子师说》卷一,《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
    ④ (清)黄宗羲:《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师说》卷一,《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
    ① (清)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载《黄宗羲全集》第12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② 吴光:《黄宗羲遗著考(三)》,《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04今1007页。吴光老师之说不同,陈祖武先生认为《明儒学案》约成书于康熙二十三(1684)、二十四(1685)年间,见陈祖武:《中国学案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至111页。由于证据不但涉及汤斌(1627-1687年,字孔伯)给黄宗羲信中“一代理学之传”的具体所指:陈祖武先生认为指的是《蕺山学案》,吴光老师认为指的是《明儒学案》,而且旁证皆是推测,尚有疏漏之处。我们对两说尚存疑问,今姑据吴光老师之说。
    ③ 陈祖武:《中国学案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此处,采用了陈祖武先生对《明儒学案》学案的学派划分标准。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7页。
    ② (清)黄宗羲:《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页。
    ① (清)黄宗羲:《阳明传信录》,《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3页。
    ① (清)黄宗羲:《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
    ② (清)黄宗羲:《阳明传信录》,《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24页。
    ①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刘述先先生虽然没有指明蕺山先生的学派归属,但是其无疑是以牟宗三先生之说来理解蕺山的,认为蕺山是性学。
    ② 申淑华:《陈乾初部分作品时间考证》,《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4期,第12I页。
    ① (清)黄宗羲:《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② (清)黄宗羲:《刘伯绳先生墓志铭》,《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① (清)张履祥:《张杨园先生年谱》,《杨园先生全集》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81页。
    ② 方祖猷:《黄宗羲长传》,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54页。
    ③ (清)黄宗羲:《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④ (清)董玚:《刘子全书抄述》,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86页。
    ① (明)刘宗击:《语类十一·问答》,《刘宗周全集》第2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38页。
    ② (清)董玚:《刘子全书抄述》,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87页。
    ③ 何俊、尹晓宁:《刘宗周与蕺山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① (清)黄宗羲:《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2至53页。
    ① (清)黄宗羲:《恽仲昇文集序》,《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②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84至885页。
    ① 方祖猷:《黄宗羲长传》,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23页。
    ② (清)黄宗羲:《恽仲昇文集序》,《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至5页。
    ③ (清)黄宗羲:《答恽仲昇论子刘子节要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
    ① (清)黄宗羲:《答恽仲昇论子刘子节要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
    ② (清)黄宗羲:《答恽仲昇论子刘子节要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17页。
    ③ (清)董玚:《刘子全书抄述》,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89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85页。
    ① (清)陈确:《与黄太冲》,《陈确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2页。
    ② (清)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③ (清)黄宗羲:《刘伯绳先生墓志铭》,《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① (清)陈确:《大学辨》(一),《陈确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56页。
    ② 在闸述黄宗羲性气、心性关系时,还将对二人具体的思想分歧展开探讨,此不赘述。
    ① (清)黄宗羲:《陈乾初先生墓志铭》(四稿),《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至365页。
    ② 《大学诚意章章句》可能佚失。据刘沟《蕺山刘子年谱》崇祯十六年(1643)条的记载,“十一月,著《大学诚意章章句》。先生以先儒误解诚意,乃改著《诚意章章句》,又类诠朱子及阳明《古本章句》,并及曹魏《石经》,各为辨说于下。”(见刘汋:《蕺山刘子年谱》下卷,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此又见于黄宗羲《子刘子行状》,论说略与刘沟不同,黄宗羲认为刘宗周论说的主旨是慎独。(见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下卷,《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7页。)经吴光老师的考证,吴光老师认为《大学诚意章章句》可能是《刘子全书·语类·说》中的《中庸首章说》(吴光:《刘宗周著述考》,《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59页)。对此,吴光老师只是推测,尚无确证,仅备其之说于此。
    ③ (明)刘宗周:《大学杂言》,《刘宗周全集》第1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54页。
    ④ (明)刘宗周:《大学古文参疑》,《刘宗周全集》第1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08页。
    ⑤ 申淑华:《陈乾初<大学辨>研究》,《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68页。
    ① (清)陈确:《大学辨》(一),《陈确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64页。
    ② (清)黄宗羲:《张仁庵古本大学说序》,《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③ (清)黄宗羲:《孟子师说·题辞》,《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④ (明)刘宗周:《大学杂言》,《刘宗周全集》第1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54页。
    ⑤ (明)刘宗周:《大学古记约义》,《刘宗周全集》第1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41页。
    ⑥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6页。
    ① (清)黄宗羲:《思旧录·陈确》,《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94页。
    ① (清)黄宗羲:《学正曹月川先生端》,《明儒学案卷四十四·诸儒学案上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56页。
    ①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四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1页。
    ② (清)黄宗羲:《文清薛敬轩先生瑄》,《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上》,《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页。
    ③ (清)黄宗羲:《居业录》,《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④ (清)黄宗羲:《居业录》,《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
    ① (清)黄宗羲:《居业录》,《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
    ② (清)黄宗羲:《困知记》,《明儒学案卷四十七·诸儒学案中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5页。
    ③(清)黄宗羲:《困知记》,《明儒学案卷四十七·诸儒学案中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5页。
    ④ (清)黄宗羲:《雅述》,《明儒学案卷五十·诸儒学案中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88与490页。
    ① (清)黄宗羲:《慎言》,《明儒学案卷五下·诸儒学案中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93页。
    ② (清)黄宗羲:《慎言》,《明儒学案卷五下·诸儒学案中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95页。
    ③ (清)黄宗羲:《雅述》,《明儒学案卷五十·诸儒学案中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91页。
    ④ (清)黄宗羲:《雅述》,《明儒学案卷五十·诸儒学案中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90页。
    ⑤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60页。
    ⑥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60至661页。
    ⑦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62页。
    ⑧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2页。
    ①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73至174页。
    ② (清)黄宗羲:《论学书:寄阳明》,《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甘泉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页。
    ③ (济)黄宗羲:《论学书·复郑启范》,《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甘泉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④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7页。
    ⑤ (清)黄宗羲:《论学书·答阳明论格物》,《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甘泉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
    ⑥ 此段引文,转引自乔清举《甘泉哲学体系及其后传研究》,《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第53页。
    ① 乔清举:《甘泉哲学体系及其后传研究》,《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第53页。
    ② (清)黄宗羲:《明州与王同野谈·杂著》,《明儒学案卷四十·甘泉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41页。
    ③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00页。
    ④ (明)刘宗周:《天圆第十·曾子章句》,《刘宗周全集》第1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95页。
    ⑤ 李振纲:《论蕺山之学的定性与定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1期,第23页。
    ①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二程集》(全二册),《理学丛书》,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9页。
    ②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二程集》(全二册),《理学丛书》,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页。
    ① (清)黄宗羲:《慎言》,《明儒学案卷五十·诸儒学案中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93页
    ②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9至900页。
    ① (清)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页。
    ② (清)黄宗羲:《罗整庵钦顺》,《师说·明儒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③ (清)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页。
    ① (清)黄宗羲:《图书四》,《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9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① (清)黄宗羲:《附梨洲太极图讲义》,《宋元学案卷十二·濂溪学案下》,《黄宗羲全集》第3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06页。
    ② 黄宗羲:《太极图说,附刘宗周案语,《宋元学案卷十二·濂溪学案下》,《黄宗羲全集》第3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04页。
    ① (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2页。
    ② (清)黄宗羲:《答忍庵宗兄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这件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
    ③ (清)黄宗羲:《再答忍庵宗兄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页
    ① (清):黄宗羲:《先天图一》,《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9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②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四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7页。
    ③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四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页。
    ④ (清):黄宗羲:《先天图一》,《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9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至17页。
    ① (宋)朱熹:《周易本义·周易系辞上传第五》,《朱子全书》第1册,朱杰人等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至134页。
    ② (清)黄宗羲:《万公择墓志铭》,《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03页。
    ③ (清):黄宗羲:《先天图一》,《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9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④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说卦第九》,《周易正义》卷九,《十三经注疏》,卢光明等整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4页.
    ⑤ (清):黄宗羲:《先天图一》,《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9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⑥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说卦第九》,《周易正义》卷九,《十三经注疏》,卢光明等整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4页.
    ① (清):黄宗羲:《先天图一》,《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9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② (清):黄宗羲:《先天图一》,《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9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③ (清)黄宗羲:《附梨洲太极图讲义》,《宋元学案卷十二·濂溪学案下》,《黄宗羲全集》第3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06页。
    ④ (宋)朱熹:《上系上·第十二章》,《朱子语类卷七十五·易十一》,《朱子全书》第16册,朱杰人等主编,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1页。
    ① (宋)朱熹:《上系上·第十一章》,《朱子语类卷七十五·易十一》,《朱子全书》第16册,朱杰人等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4至2565页。
    ② (宋)朱熹:《太极图说解》,《朱子全书》第13册,朱杰人等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③ (襟)米熹:《性情心意等名义》,《朱子语类卷第五·性理二》,《朱子全书》第14册,朱杰人等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
    ④ (宋)米熹:《太极天地上》,《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朱子全书》14册第,朱杰人等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
    ⑤ (清)黄宗羲:《再答忍庵宗兄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页
    ⑥ (清)曲宗羲:《文节舒梓溪先生芬》,《明儒学卷卷五十三·诸儒学案下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15页。
    ⑦ (清)黄宗羲:《郴守洪觉山先生垣》,《明儒学案卷三十九·甘泉学案三》,《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
    ① (清)黄宗羲:《附梨洲太极图讲义》,《宋元学案卷十二·濂溪学案下》,《黄宗羲全集》第3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06至607页。
    ② (清)黄宗羲:《与友人论学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47页。
    ③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四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页。
    ① (清)黄宗羲:《附朱陆太极图说辩》,《宋元学案卷二十·濂溪学案下》,《黄宗羲全集》第3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6至617页。
    ②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①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自序》,《黄宗羲全集》第9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②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自序》,《黄宗羲全集》第9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③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系辞上第七》,《周易正义》卷七,《十三经注疏》,卢光明等整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9页。
    ① 陈来:《元明理学的“去实体化”转向及其理论后果——重回“哲学史”诠释的一个例子》,《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第2页。
    ② (清)黄宗羲:《肃敏王浚川先生廷相》,《明儒学案卷五十·诸儒学案中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1992年版,第487页。
    ① (清)黄宗羲:《与友人论学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②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卷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③ (清)黄宗羲:《学正曹月川先生端》,《明儒学案卷四十四·诸儒学案上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55至356页。
    ① (清)黄宗義:《待郎杨晋庵先生东明》,《明儒学案卷二十九·北方王门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56页。
    ② (清)黄宗羲:《恭俭魏庄渠先生魏校》,《明儒学案卷三·崇仁学案三》,《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③ (清)黄宗羲:《恭俭魏庄渠先生捃校》,《明儒学案卷三·崇仁学案三》,《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④ (清)黄宗羲:《宪使胡庐山先生直》,《明儒学案卷二十二·江右王门学案七》,《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94页。
    ⑤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
    ① (清)黄宗羲:《肃敏王浚川先生廷相》,《明儒学案卷四十七·诸儒学案中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87页。
    ② (清)黄宗羲:《文清薛敬轩先生瑄》,《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上》,《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页。
    ③ (清)黄宗羲:《子刘子学言》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04至305页。
    ④ (清)黄宗羲:《尧以天下与舜章》,《孟子师说》卷五,《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85页。
    ②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① (清)黄宗羲:《破邪论》,《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社,1985年版,第194页。
    ② (清)黄宗曦:《明堂章》,《孟子师说》卷一,《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5页。
    ③ 乔清举:《论朱子的理气动静问题》,《哲学研究》,2012年第7期,第75页。乔清举老师说,“在朱子哲学中,‘理’生‘气’尚有一本体—宇宙论之说法,即从本体论之展开说生、说动静,进而延伸到宇宙论的生成,实际地‘生此阴阳之气’”,“故朱子的理生气,是本体—宇宙论的生,是本体宇宙论性质的,不单纯是其中的一面。朱子以此解决形而上下之合拢或沟通问题。至于此利解决是否合理,则是另一问题。”面
    ① 乔清举:《论<易传>的“生生”思想及其生态意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56页。
    ② 乔清举:《论朱子的理气动静问题》,《哲学研究》,2012年第7册,第72页。
    ③ (清)黄宗羲:《人有言章》,《孟子师说》卷五,《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
    ④ (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2页。
    ①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② (清)黄宗羲:《恭俭魏庄渠先生魏校》,《明儒学案卷三·崇仁学案三》,《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③ (清)黄宗羲:《同知刘师泉先生邦采》,《明儒学案卷十九·江右王门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06至507页。
    ① (清)黄宗羲:《卢冠严先生宁忠》,《明儒学案卷五十四·诸儒学案下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42页。
    ② 乔清举:《论<易传>的“生生”思想及其生态意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56页。
    ③ (清)黄宗羲:《文介孙淇澳先生慎行》,《明儒学案卷五十九·东林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13页。
    ④ (清)黄宗羲:《道性善章》,《孟子师说》卷三,《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5页。
    ⑤ (清)黄宗羲:《道性善章》,《孟子师说》卷三,《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5页。
    ① (清)黄宗羲:《肃敏王浚川先生廷相》,《明儒学案卷五十·诸儒学案中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87页。
    ② (清)黄宗羲:《太仆吕巾石先生怀》,《明儒学案卷三十八·甘泉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7页。
    ③ 乔清举:《论<易传>的“生生”思想及其生态意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61页。
    ④ (宋)朱熹:《坤·易五》,《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九,《朱子全书》第16册,朱杰人等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微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1面。
    ① (清)黄宗羲:《附梨洲太极图讲义》,《宋元学案卷十二·濂溪学案下》,《黄宗羲全集》第3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06页。
    ② (清)黄宗羲:《证学杂解》,《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社,1992年版,第956页。
    ③ (清)黄宗羲:《太极图》,《宋元学案卷十二·濂溪学案下》,《黄宗羲全集》第3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05页。
    ① (清)黄宗羲:《附梨洲太极图讲义》,《宋元学案卷十二·濂溪学案下》,《黄宗羲全集》第3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06页。
    ② (清)黄宗羲:《学正曹月川先生端》,《明儒学案卷四十四·诸儒学案上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55页。
    ③ (清)黄宗羲:《文清薛敬轩先生瑄》,《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上》,《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社,1992年,第121页。
    ① (清)黄宗羲:《文庄罗整庵先生钦顺》,《明儒学案卷四十七·诸儒学案中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社,1992年,第487页。
    ② 朱熹讲理弱气强或气强理弱,是用来解释气对埋的偏离,而理主宰气则是用来说明理对气的决定作用。③ 参见乔清举:《论朱子的理气动静问题》,《哲学动态》2012年第7期,第73至78页。与朱熹的观点不同,黄宗羲不用理主宰气的提法,他认为不是理主宰着气而实现理气合一的,而是气自为主宰,进而使气的实然状态与应然之性逐步合一。在此,他对罗钦顺之说的评论即因之而发。
    ③ (清)黄宗羲:《太极图》,《宋元学案卷十二·濂溪学案下》,《黄宗羲全集》第3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05页。
    ④ (清)黄宗羲:《附梨洲太极图讲义》,《宋元学案卷十二·濂溪学案下》,《黄宗羲全集》第3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06页。
    ⑤ (清)黄宗義:《答忍庵宗兄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
    ① (清)黄宗羲:《恭俭魏庄渠先生校》,《明儒学案卷三·崇仁学案三》,《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② (清)黄宗羲:《居下位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梖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4页。
    ③ (清)黄宗羲:《仁也者,人也章》,《孟子师说》卷七,《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④ (清)黄宗羲:《形色章》,《孟子师说》卷七,《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⑤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
    ① (宋)张载:《正蒙·太和篇第一》,《张载集》,《理学丛书》,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9页。
    ② (宋)张载:《正蒙·诚明篇第六》,《张载集》,《理学丛书》,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2页。
    ③ (宋)张载:《正蒙·诚明篇第六》,《张载集》,《理学丛书》,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3页。
    ①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六,《二程集》(全二册),《理学从书》,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1页。
    ② (宋)朱熹:《性理一性》,《朱子语类》卷四,《朱子全书》第14册,朱杰人等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③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40页。
    ① (清)黄宗羲:《明堂章》,《孟子师说》卷一,《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② (清)黄宗羲:《与友人论学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③ (清)黄宗羲:《庄暴见孟子章》,《孟子师说》卷一,《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④ (汉)赵岐注、(宋)孙爽疏:《孟子注疏解经卷第十三上·尽心章句上》,《孟子注疏》(全一册),《十三经注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页。
    ① (清)王先谦:《荀子卷第十六·正名篇第二十二》,《荀子集解》(全二册),《新编诸子集成》,沈啸襄、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9页。
    ② (清)黄宗羲:《道性善章》,《孟子师说》卷三,《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③ (清)黄宗羲:《与友人论学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① (清)黄宗羲:《人之所以异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② (清)黄宗羲:《食色性也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页。
    ① (清)黄宗羲:《生之谓性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至134页。
    ② (清)黄宗羲:《食色性也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③ (清)黄宗羲:《道性善章》,《孟子师说》卷三,《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④ (清)黄宗羲:《生之谓性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① (清)王先谦:《荀子卷第五·王制篇第九》,《荀子集解》(全二册),《新编诸子集成》,沈啸襄、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4页。
    ② (清)黄宗羲:《食色性也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页。
    ① (清)黄宗羲:《徵君刘泸潇先生卿》,《明儒学案卷二十一·江右王门学案六》,《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77页。
    ② (清)黄宗羲:《事孰为大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8页。
    ① (清)黄宗義:《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② (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① (清)黄宗義:《待郎杨晋庵先生东明》,《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57页。
    ②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41页。
    ③ (清)黄宗羲:《忠烈黄石斋先生道周》,《明儒学案卷五十六·诸儒学案下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78页。
    ① (清)黄宗羲:《道性善章》,《孟子师说》卷三,《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② (清)黄宗羲:《证学杂解》,《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56页。
    ① (清)黄宗羲:《太仆吕巾石先生怀》,《明儒学案卷三十八·甘泉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至182页。
    ② (清)黄宗羲:《文介孙洪澳先生孙慎行》,《明儒学案卷五十九·东林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页。
    1 (清)黄宗羲:《富岁子弟多赖 》,《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8页。
    ① (清)黄宗羲:《性犹湍水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
    ②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5页。
    ①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41页。
    ②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05页。
    ① (清)黄宗羲:《侍郎杨晋庵先生东明》,《明儒学案卷二十九·北方王门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56至757页。
    ① (清)黄宗羲:《恭定冯少墟先生从吾》,《明儒学案卷四十一·甘泉学案五》,《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66页。
    ② (清)黄宗羲:《辩学录》,《明儒学案卷四十一·甘泉学案五》,《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67页。
    ③ (清)黄宗羲:《文庄邹东廓先生守益》,《明儒学案卷十六·江右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81页。
    ① (清)黄宗羲:《太常唐凝庵先生唐鹤徵》,《明儒学案卷二十六·南中王门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01页。
    ② (清)黄宗羲:《牛山之木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主编洪,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9至140页。
    ①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19页。此段引文又见于《孟子师说》卷七,(《口之于味章》,《孟子师说》卷七,《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与《明儒学案》之说,略有出入,现姑以《明儒学案》为据。
    ② (清)黄宗羲:《人有言章》,《孟子师说》卷五,《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页。
    ③ (清)黄宗羲:《尧舜性者章》,《孟子师说》卷七,《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64页。
    ① (清)黄宗羲:《恭定冯少墟先生从吾》,《明儒学案卷四十一·甘泉学案五》,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66至267页。
    ① (清)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丙辰),《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至153页。
    ① (清)黄宗羲:《浩生不害章》,《孟子师说》卷七,《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62页。
    ② (清)黄宗羲:《公都子问性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7页。
    ① (清)黄宗羲:《五谷者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页。
    ① (清)黄宗羲:《中丞杨幼殷先生豫孙》,《明儒学案卷二十七·南中王门学案三》,《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21页。
    ①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61至74页:第83至98页。
    ② 东方朔:《刘宗周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至330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自序》,《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① 黄宗羲以其师静存统摄动察的思想解读阳明的致良知,认为阳明与其师相同,都实现了本体与工夫的合一。黄宗羲此一认识的问题,在第五章本体工夫合一论中何详细讨论,此不多述。
    ② (明)王阳明:《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③ (清)黄宗羲:《副使薛畏先生甲》,《明儒学案卷二十五·南中王门学案一》,《明儒学案》上册,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4页。
    ① 乔清举:《朱子心性论的结构及其内在张力》,《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第32至35页。
    ② 乔清举:《朱子心性论的结构及其内在张力》,《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第34至35页。
    ③ 钱穆:《朱子学提纲》,《朱子新学案(一)》。《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1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136页。钱穆先生之意是说,朱熹以格物穷理为工夫,既不同于汉唐儒以以修齐治平为工夫,也不同于宋元明诸儒特别是陆王心学单以修养心性为工夫,还强调认识论问题,有格致或科学精神。又见同书第144至156页。于此,我们比较认同钱穆先生的观点。
    ④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61至74页:第266页。
    ⑤ 按黄宗羲之说,阳明后学实质上分为本体派、工夫派、本体工夫合一派三派。由于以邹守益为代表的本体工夫合一派,调和持中,格守阳明之说,并未产生类似的流弊,故先不予探讨。于此,可参见第五章。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21页。
    ② 乔清举:《甘泉哲学及其后传研究》,《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第54页.
    ③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61至74页:第83至98页。
    ④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61至74页:第83至98页。
    ① 东方塑老师认为,刘宗周诚意说对王阳明致良知说的批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宗周责阳明将‘意’字认坏;二是宗周难阳明解《大学》有误:三是宗周坐阳明‘知为意奴。’”参见东方朔:《刘宗周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于此,东方朔老师虽然注意到刘宗周对阳明良知说的批评,但是并未根究刘宗周的甘泉渊源,所以并未察觉刘宗周讲“意”侧重的是性(性体),发挥的是甘泉性者心之生理的观点,坚持了甘泉以性规定心的思想。
    ②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页。
    ①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64页。
    ② (宋)朱熹:《中庸章句序》,《四书集注》,《朱子全书》第6册,朱杰人等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③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5页。
    ④ (清)黄宗羲:《论语学集》,《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91至992页。
    ① (清)黄宗羲:《仁人心也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1页。
    ② 在黄宗羲看来,性是知觉的作用(或知觉的作用是性),因此人与禽兽具有性,但是人与禽兽察气有精粗之判:人禀精气而生,知觉虚灵,所以人以仁义礼智为性:禽兽察粗气而生,所以知觉浑浊,不以仁义礼智为性。因此,黄宗羲认为程颐“性即理”之言,只能言人而不能言物。此外,关于草木瓦石,黄宗羲认为草木瓦石皆有理有性,但是其理其性与人不同,至于此理此性的内涵是什么,黄宗羲只说是“有条理”,而不是“中正之性”。于此,黄宗羲以性为知觉的作用,实发挥的是湛若水性者心之生理的思想。
    ① (清)黄宗羲:《文庄罗整庵先生钦顾》,《明儒学案四十七·诸儒学案中》,《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08至409页。
    ① (清)黄宗羲:《文介孙洪澳先生慎行》,《明儒学案卷五十九·东林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13页。
    ② 黄宗羲主要是继承了其师刘宗周“性者生而有之之理,无处无之”的思想。见黄宗羲:《道性善章》,《孟子师说》卷三,《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8页。
    ③ (清)黄宗羲:《恭俭耿天台先生定向》,《明儒学案卷三十五·泰州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④ (清)黄宗羲:《中丞李见罗先生材》,《明儒学案卷三十一·止修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80页。
    ⑤ (清)黄宗羲:《中丞杨幼殷先生豫孙》,《明儒学案卷二十七·南中王门学案三》,《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21页。
    ⑥ (清)黄宗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7至68页。
    ① (清)黄宗羲:《贞襄聂双江先生豹》,《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7至428页。
    ② (清)黄宗羲:《道性善章》,《孟子师说》卷三,《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③ (清)黄宗羲:《规矩方圆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9页。
    ④ (清)黄宗羲:《仁之实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1页。
    ① (清)黄宗羲:《禹恶旨酒》,《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3页。
    ② 黄宗羲的此一思想实承自刘宗周,如刘宗周说:“心一也,合性而言,则曰仁;离性而言,则曰觉。觉则仁之亲切痛痒处,然不可以以觉为仁,正谓不可以心为性也。又统言之,则曰心:析而言之,则曰天下、国家、身、心、意、知、物。”(见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5至896页)
    ③ (清)黄宗羲:《明经方本庵先生学渐》,《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4页。
    ① 黄宗羲同情陈确,只是黄宗羲不像陈确那样否定《大学》为圣人之书。在黄宗羲看来,从朱子“格物”推到王阳明“致知”,再推到刘宗周“诚意”,最后应以“正心”为止,“正心”即是求本心,只是诸家之说略有不同,应稍加融通。当然,黄宗羲以师说为定论,但是他并不反对王阳明的致良知说,而是融合师说和阳明心学,以批评朱熹的即物穷理说。
    ② 王阳明与刘宗周也有这样的思想,不过,王阳明用良知(或知)与意、刘宗周用意与觉两个概念来表示主宰和流行,而黄宗羲的本心则是一个概念两层涵义,所以又可以说黄宗羲与王、刘二人不同。
    ① (清)黄宗羲:《文庄罗整庵先生钦顺》,《明儒学案卷四十七·诸儒学案中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09页。
    ② (清)黄宗羲:《文贞襄聂双江先生豹》,《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7页。
    ③ (清)黄宗羲:《布衣陈剩夫先生真晟》,《明儒学案卷四十六·诸儒学案上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84页。
    ④ (清)黄宗羲:《文介孙淇澳先生慎行》,《明儒学案卷五十九·东林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14页。
    ① (清)黄宗羲:《天台论学语》,《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② (清)黄宗羲:《考功薛西原先生蕙》,《明儒学案卷五十三·诸儒学案下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10页。
    ③ (清)黄宗羲:《文庄罗整庵先生钦顺》,《明儒学案卷四十七·诸儒学案中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09页。
    ④ (清)黄宗羲:《贞襄聂双江先生豹》,《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7页。
    ⑤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至187页。
    ① (清)黄宗羲:《文庄欧阳面野先生德》,《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14页。
    ① (清)黄宗羲:《牛山之木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9页。
    ② (清)黄宗羲:《禹恶旨酒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3页。
    ③ (清)黄宗羲:《不失赤子之心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④ (清)黄宗羲:《仲尼不为已甚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① (清)黄宗羲:《天下之言性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页。
    ② (清)黄宗羲:《君子深造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①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至182页。
    ②(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1页。
    ③ 唐君毅先生称此为“天情”。
    ① (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1至252页。
    ② (清)黄宗羲:《原》,《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50页。
    ③ (清)黄宗羲:《原》,《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50页。
    ④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18页。
    ④ 刘宗周可能受了朱熹“仁者,爱之理,心之德”的影响:一、由于二人对理气关系的理解不同,朱熹是从理上讲,刘宗周是从气上讲:二、在“理”为条理的意义上,朱熹与刘宗周相同,朱熹讲“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有之”,而刘宗周讲“气序”,“气序”的“序”也是强调仁义礼智的条理;三、刘宗周讲“性也,自理而言,则曰仁义礼智;白气而言,则曰喜怒哀乐。一理也,自性而言,则曰仁义礼智;白心而言,则曰喜怒哀乐。”(见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6页。)
    ①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9页。
    ②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02页。
    ① (清)黄宗羲:《公都子问性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页。
    ② (清)黄宗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9页。
    ① (清)黄宗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9页。
    ② (清)黄宗羲:《文庄罗整庵先生钦顺》,《明儒学案卷四十七·诸儒学案中》,《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09页。
    ③ (清)黄宗羲:《主事典洛村先生弘纲》,《明儒学案卷十九·江右王门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18页。
    ④ (清)黄宗羲:《文定王顺渠先生道》,《明儒学案卷四十二·甘泉学案六》,《明儒学案》下册,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36页。
    ① (清)黄宗羲:《原》,《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49页。
    ②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9页。
    ③ (清)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153页。
    ④ (清)陈确:《无欲作圣辨》,《陈确集》下册,北京:中华书记,1979年版,第461页。
    ① (清)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153页。
    ① (清)黄宗羲:《来学问答》,《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54页。
    ② 刘宗周“意为心之所存”的命题,是以意为心之存主。在刘宗周之前,胡居仁、王时槐、王栋等已经提出这一思想,刘宗周之说与王栋、王时槐的说法近似。而且,按胡居仁之说,朱熹在《训蒙诗·意》(胡居仁认为《训蒙诗》为朱熹所作)“意乃情专所主时,志之所向定于斯”中,已有此意。
    ③ (明)刘宗周:《答董生心意十问》,《语类十一·问答》,《刘宗周全集》第2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37至338页。
    ④(明)刘宗周:《答董生心意十问》,《语类十一·问答》,《刘宗周全集》第2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39页。
    ⑤ (明)刘宗周:《答董生心意十问》,《语类十一·问答》,《刘宗周全集》第2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38页。
    ① (清)黄宗羲:《文庄欧阳南野先生德》,《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13至414页。
    ② (清)黄宗羲:《文洁邓定宇先生以赞》,《明儒学案卷二十一·江右王门学案六》,《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68页。
    ① (清)黄宗羲:《诸生李大经先生经纶》,《明儒学案卷五十二·诸儒学案中六》,《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83页。
    ② (清)黄宗羲:《文庄欧阳南野先生德》,《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13页。
    ③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4至05页。
    ④ (清)黄宗羲:《文洁邓定宇先生以赞》,《明儒学案卷二十一·江右王门学案六》,《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68页。
    ① (清)黄宗羲:《主事黄洛村先生弘纲》,《明儒学案卷十九·江右王门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18页。
    ① (清)黄宗羲:《卢冠严先生宁忠》,《明儒学案卷五十四·诸儒学案下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24至625页。
    ②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四十四·诸儒学案十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56页。
    ③ (清)黄宗羲:《子刘子学言》卷一,《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65页。
    ④ (清)黄宗羲:《来学问答》,《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47至948页。
    ① (清)黄宗羲:《来学问答》,《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47页。
    ② (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4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7至198页。
    ①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10页。
    ② (清)黄宗羲:《布衣董萝石先生澐》,《明儒学案卷十四·浙中王门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30页。
    ①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三十六·泰州学案五》,《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至113页。
    ① (清)黄宗羲:《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32至733页。
    ② (清)黄宗羲:《行人薛中离先生薛》,《明儒学案卷三十·粤闽王门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67页。
    ③ (清)黄宗羲:《会语》,《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25页。
    ④ (清)黄宗羲:《会语》,《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25页。
    ⑤ (清)黄宗羲:《侍郎王敬所先生宗沐》,《明儒学案卷十五·浙中王门学案五》,《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59页。
    ⑥ (清)黄宗羲:《文庄邹东廓先生守益》,《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81页。
    ① (明)王阳明:《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② (明)王阳明:《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
    ③ (明)王阳明:《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④ (明)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页。
    ① (清)黄宗羲:《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01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97页。
    ② (清)黄宗羲:《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02页。
    ① (清)黄宗羲:《文庄罗整庵先生钦顺》,《明儒学案卷四十七·诸儒学案中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409页。
    ② (宋)朱熹:《大学或问》下,《朱子全书》第6册,朱杰人等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28页。
    ③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五,《二程集》上册,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6页。
    ① 乔清举:《朱子心性论的结构及其内在张力》,《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第28页。
    ② (宋)朱熹:《大学章句》,《朱子全书》第6册,沈善洪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③ (宋)朱熹:《程氏遗书后序》,载《二程集》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把,第6页。
    ④ (宋)陆九渊:《年谱》,《陆九渊集》,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1页。
    ⑤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朱子全书》第1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34页。
    ⑥ (明)王阳明:《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① (明)王阳明:《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② (明)王阳明:《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① (清)黄宗羲:《论学书》,《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甘泉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② (清)黄宗羲:《心性图说》,《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甘泉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页。
    ① (清)黄宗羲:《论学书》,《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甘泉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② (清)黄宗羲:《郡守洪觉山先生垣》,《明儒学案卷三十九·甘泉学案三》,《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页。
    ③ (清)黄宗羲:《主政唐一庵先生枢》,《明儒学案卷四二·甘泉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26页。
    ①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244页。
    ② (清)黄宗羲:《大学杂辩》,《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0至981页。
    ① (清)黄宗羲:《大学杂辩》,《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79至981页。
    ② 钱明:《阳明之教法与王学之裂变》,《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第97页。
    ③ (清)黄宗羲:《文简湛甘泉先生若水》,《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甘泉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
    ① (清)黄宗羲:《宪使胡庐山先生直》,《明儒学案卷二十二·江右王门学案七》,《黄宗曦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94页。
    ② 李明友:《黄宗羲的“心理合一”说》,《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第101页。
    ① (清)黄宗羲:《生之谓性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
    ② (清)黄宗羲:《食色性也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页。
    ① (清)黄宗羲:《恭俭魏庄渠先生校》,《明儒学案卷三·崇仁学案》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② 关于黄宗羲的心气关系,将在第四章第一节心气合一论中展开探讨,此不多述。
    ③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
    ④ (清)黄宗羲:《形色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7页。
    ① (清)黄宗羲:《均是人也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2页。
    ②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4页。
    ③ (清)黄宗羲:《伯夷还视恶色章》,《孟子师说》卷五,《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7页。
    ① (清)黄宗羲:《语录》,《宋元学案卷十五·伊川学案上》,《黄宗羲全集》第3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26页。
    ② (明)王阳明:《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③ 东方朔:《刘宗周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页。
    ① (清)黄宗羲:《答万充宗论格物书》,《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至195页。
    ② (清)黄宗羲:《副使薛畏斋先生甲》,《明儒学案卷二十五·浙江王门学案一》,《明儒学案》上,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4页。
    ① (清)黄宗羲:《翰林院编修怡庭君墓志铭》,《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34页。
    ②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③ (清)黄宗羲:《博学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页。
    ④ (清)黄宗羲:《孟子师说·题辞》,《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序》,《明儒学案》上,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页。
    ②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自序》,《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① (清)黄宗羲:《行人薛中离侃》,《明儒学案卷三十·粤闽王门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66页。
    ② (清)黄宗羲:《文庄邹东廓先生守益》,《明儒学案卷十六·江右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81页。
    ③ (清)黄宗羲:《尽其心者章》,《孟子师说》卷七,《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① (清)黄宗羲:《端洁杨止庵先生时乔》,《明儒学案卷四十二·甘泉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17页。
    ② (清)黄宗羲:《端洁杨止庵先生时乔》,《明儒学案卷四十二·甘泉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17页。
    ① (清)黄宗羲:《文简湛甘泉先生若水》,《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甘泉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0至141页。
    ① (清)黄宗羲:《主政唐一庵先生枢》,《明儒学案卷四十·甘泉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26页。
    ② (清)黄宗羲:《宪使胡庐山先生直》,《明儒学案卷二十二·江右王门学案七》,《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94页。
    ③ (宋)朱熹:《大学章句》,《朱子全书》第6册,朱杰人等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① (明)王阳明:《传习录》上,《五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7页。
    ② (明)王阳明:《传习录》上,《五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① (清)黄宗羲:《教谕王一庵先生栋》,《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56页。
    ② (清)黄宗羲:《都督万鹿园先生表》,《明儒学案卷十五·浙江王门学案五》,《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55至356页。
    ① (清)黄宗羲:《万物皆备章》,《孟子师说》卷七,《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9至150页。
    ② (清)黄宗羲:《人之所以异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页。
    ③ (清)黄宗羲:《参政罗近溪先生汝芳》,《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1992年版,第4页。
    ① (清)黄宗羲:《爱人不亲反其仁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页。
    ②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9页。
    ③ (清)黄宗羲:《外士王心斋先生艮》,《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30页。
    ① (清)黄宗羲:《微君来瞿塘先生知德》,《明儒学案卷五十三·诸儒学案下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21页。
    ② (清)黄宗羲:《文定王顺渠先生道》,《明儒学案卷四十二·甘泉学案六》,《明儒学案》下册,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36页。
    ③ (清)黄宗羲:《文裕黄泰泉先生佐》,《明儒学案卷五十一·诸儒学案中五》,《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16至517页。
    ④ (清)刘汋:《刘子蕺山年谱》,《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⑤ (清)黄宗羲:《文庄邹东廓先生守益》,《明儒学案卷十六·江右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83页。
    ① (清)黄宗羲:《思成求正草》,《明儒学案卷十六·江右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10页。
    ① (清)黄宗羲:《忠宪高景逸先生攀龙》,《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
    ②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393页。
    ③ (宋)朱熹:《大学或问》下,《朱子全书》第6册,朱杰人等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25页。
    ① (清)黄宗羲:《副使薛畏斋先生甲》,《明儒学案卷二十五·南中王门学案一》,《明儒学案》上册,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4页。
    ② (明)王阳明:《传习录》上,《五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① (清)黄宗羲:《师说·王阳明守仁》,《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1992年版,第14页。
    ① (明)王阳明:《传习录》上,《五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2页。
    ②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四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至274页。又见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97与232页。
    ③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四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页
    ④ (清)黄宗羲:《阳明传信录》,《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3页。
    ⑤ (清)黄宗羲:《牛山之木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9页。
    ① (清)黄宗羲:《人之所以异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② (清)黄宗羲:《禹恶旨酒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3页。
    ① (清)黄宗羲:《口之于味章》,《孟子师说》卷七,《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② (清)黄宗羲:《均是人也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2页。
    ③ (清)黄宗羲:《人之所以异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页。
    ④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四十四·诸儒学案上二》,《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仆,1992年版,第356页。
    ⑤ (清)黄宗羲:《庄暴见孟子章》,《孟子师说》卷一,《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① (清)黄宗羲:《居下为章》,《孟子师说》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4页。
    ② (清)黄宗羲:《尽其必者章》,《孟子师说》卷七,《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③ (清)黄宗羲:《文庄罗整庵先生钦顺》,《明儒学案四十七·诸儒学案中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09页。
    ④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第二十一·礼运第九》,《礼记正义》第2册,《十三经注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79页。
    ② (清)黄宗羲:《恭俭魏庄渠先生校》,《明儒学案卷三·崇仁学案三》,《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① (清)黄宗羲:《忠端刘念台先生宗周》,《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0页。
    ② (清)黄宗羲:《太常唐凝庵先生鹤徵》,《明儒学案卷二十六·南中王门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00页。
    ① (清)黄宗羲:《人皆有所不仁章》,《孟子师说》卷七,《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② (清)黄宗羲:《五谷者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页。
    ③ (清)黄宗羲:《曹交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4页。
    ① (清)黄宗羲:《人皆有所不仁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6页。
    ②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9页。
    ③ (清)黄宗羲:《史定王顺渠先生道》,《明儒学案卷四十二·甘泉学案六》,《明儒学案》上册,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36页。
    ① (清)黄宗羲:《公都子问性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页。
    ②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0页。
    ③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① (清)黄宗羲:《牛山之木章》,《孟子师说》卷六,《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8至139页。
    ① (清)黄宗羲:《文敏霍渭厓先生韬》,《明儒学案卷五十三·诸儒学案下一》,《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1992年版,第606页。
    ② 黄宗羲承认气禀对人的影响,只是他认为这种影响不是宋儒说的气质之性。在他看来,气质对性的作用是习而不是性。
    ①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4页。
    ②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6至67页。
    ③ (清)黄宗羲:《文定张甫川先生邦奇》,《明儒学案卷五十二·诸儒学案中六》,《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45页。
    ④ (清)黄宗羲:《来学问答》,《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47页。
    ①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4页。
    ②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04页。
    ③(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04页。
    ④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14页。
    ①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②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4至65页。
    ③(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4页。
    ④ (清)黄宗羲:《来学问答》,《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40页。
    ① (清)黄宗羲:《原》,《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49页。
    ①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① (清)黄宗羲:《宪使胡庐山先生直》,《明儒学案卷二十二·江右门学案七》,《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94页。
    ②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序》,《明儒学案》上册,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页。
    ③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自序》,《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①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②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0至61页。
    ③ (清)黄宗羲:《尽其必者章》,《孟子师说》卷七,《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①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② (宋)程颢、程颐:《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二程集》上册,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0页。
    ③ 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89至316页。又见李季:《黄宗羲与王夫之理气观之比较:以知言养气章之解释为例》,《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71至74页。
    ①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②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3页。
    ③ (清)黄宗羲:《同知薛思庵先生敬之》,《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上》,《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5页。
    ①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3页。
    ②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 三联书店,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82页。
    ③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9页。
    ① (清)黄宗羲:《孟子见梁惠王章》,《孟子师说》卷一,《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
    ① (清)黄宗羲:《三代之得天下章》,《孟子师说》卷三,《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页。
    ② (清)黄宗羲:《天时不如地利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1至72页。
    ③ (清)黄宗羲:《原君》,《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④ (清)黄宗羲:《原臣》,《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① (清)黄宗羲:《原法》,《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① (清)黄宗羲:《齐桓晋文之事章》,《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
    ②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四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4页。
    ① 对朱熹而言,理是本体,所以其理弱气强的观点侧重的是气对理的冲破和偏离:对黄宗羲而言,理气合一的中和之气是本体,所以其理弱气强的观点侧重的是气的自为主宰:使气的实然状态与其应然之性逐步统一。因此,二人的思想虽都是“理弱气强”,但是其理论内涵却有不同。
    ② (清)黄宗羲:《文庄罗整庵先生钦顺》,《明儒学案卷四二七·诸儒学案中一》,《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08页。
    ①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232至233页。
    ②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98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自序》,《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主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① 自梁启超先生说“中国有完善之学术史,自梨洲之著学案始。”(梁启朝:《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4页。)钱穆、冯友兰、侯外庐、唐君毅、牟宗三、劳思光、冯契、陈祖武、刘述先等先生,以及日本的冈田武彦、小野和子、佐藤炼太郎等先生皆主此说。此说虽有见《明儒学案》(也包括《朱元学案》)相比《圣学宗传》、《理学宗传》的优长,但是也容易受黄宗羲的训导,误以江右聂豹、罗洪先为阳明正传。于此,刘述先等人则受牟宗三先生影响,以浙中、泰州为王门正传,并以此批评黄宗羲。其实,两说都未能全面正确把握黄宗羲划分阳明后学的理论旨趣。今姑且以周汝登、孙奇逢、黄宗羲三学案的比较入手,重新梳理黄宗羲对浙中、泰州和江右等阳明后学的划分与评介,以此为阐述其以本体派、工夫派、本体工夫合一派划分阳明后学的理论旨趣提供理论铺垫。
    ① (清)黄宗羲:《尚宝周海门先生汝等》,《明儒学案卷三十六·泰州学案五》,《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页。
    ② 彭国翔:《周海门学派归属辨》,《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第108页。
    ① (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② (清)黄宗羲:《恭俭耿天台先生定象》,《明儒学案卷三十五·泰州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③ (清)黄宗羲:《恭俭耿天台先生定象》,《明儒学案卷三十五·泰州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6页。
    ④ 吴震:《泰州学案的重新厘定》,《哲学门》,2013年第1期。又见其《泰州学派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 刘勇:《黄宗羲对泰州学派历史形象的重构:以<明儒学案>颜均传的文本检讨为例》,《汉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165页。
    ② 刘勇:《黄宗羲对泰州学派历史形象的重构:以<明儒学案>颜均传的文本检讨为例》,《汉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186页。
    ③ 主张在泰州学派中收入李贽者,主要是参照王学在日本幕府末期的作用,受五四运动反传统自由解放思想的冲击,将泰州学派视为左派王学,力主将李贽收入泰州学派,如1934年出版的嵇文甫先生的《左派王学》、1936年容肇祖先生的《李卓吾评传》,以及其后嵇文甫先生的《晚明思想史论》(1940)、容肇祖先生的《明代思想史》(1941)、侯外庐先生的《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1944至1945,上下卷)等。1956年至1960年,侯外庐等先生的《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为近代部分)一面肯定泰州学派以及李贽的观点,逐步成为大陆学界的共识。1980年杨天石先生的《泰州学派》,则对泰州学派的评价比较负面,而2004年季芳桐老师的《泰州学派研究》,则又正面肯定泰州学派,至今,自然人性论、民主、启蒙、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等词汇,依然是评价泰州学派的关键词。同时,日本岛田虔次先生在1949年的《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美国狄百瑞先生1970年的Individualism and Humanitarianism in Late Ming Thought也基本主张此说。以上研究,都是以西方启蒙思想为背景,力图在明代思想中寻找启蒙因素。1980年,沟口雄三先生的《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才完全摆脱西方近代模式的形响,从中国社会、经济的自身转化探讨中国前近代思想演变的独特历程。受沟口氏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研究正逐步摆脱西方启蒙思想的框架和模式。不过,至今尚未有定论。不再提自然人性论而提内在—元论,不再提民主而提民本的极限,以及提出“启蒙反思”等课题。因此,我们无意于探讨此一问题,只是为了说明思想研究的时代局限性以及对西方近代模式的影响。黄宗羲编纂的《泰州学案》在为阳明心学开脱辩护同时,也有很大的社会压力。第一,清初朱子学复肖,以阳明学为明代思想的主脉著述《明儒学案》已经很难得。如《四库总目提要·史部》介绍《明儒学案》68卷本就说:“宗羲生姚江,欲抑王(王阳明)尊薛(薛瑄)则不甘,欲抑薛尊王则不敢,故于薛之徒,阳为引重而阴至微词,于王之徒,外示排挤而中存调护。”第二,明亡清兴,社会舆论普遍因阳明后学的流弊而归罪阳明,黄宗羲把众矢之的的人物集中于《泰州学案》,则是为阳明辩护,即:泰州学派未得阳明学之真精神,所以不能归罪阳明。第三,其实,黄宗羲也清楚师说的师承,但是其把其师界定为阳明学的嫡传,除了思想认识不清以外,还有借阳明以仲张师说的意图,毕竟阳明是儒家内圣外王的典范。职是之故,黄宗羲的《泰州学案》不以“泰州王门学案”为名,以及置于阳明后学之末,甚至不收李贽等,都有此一层意思在里边。至于李贽,虽然在思想上受了阳明、罗汝芳等的影响,但是,并不属于阳明后学以及以王艮为首的泰州学派,这是合历史实情的。只是后来的历史发展影响了人们的判断。
    ① (清)黄宗羲:《中丞李见罗先生材》,《明儒学案卷三十一·止修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79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至17页。
    ② (清)黄宗羲:《员外钱绪山先生德洪》,《明儒学案卷十一·浙中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4页。
    ③ (清)黄宗羲:《郎中王龙溪先生畿》,《明儒学案卷十二·浙中王门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70页。
    ① (清)黄宗羲:《主事何善山先生廷仁》,《明儒学案卷十九·江右王门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22至523页。
    ② (明)刘宗周:《答王金如三》,《刘宗周全集》第三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45至346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泰州学派》,《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20页。
    ② (清)黄宗羲:《语录》,《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10页。
    ① (清)黄宗羲:《给事郝楚望先生敬》,《明儒学案卷五十五·诸儒学案下三》,《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54页。
    ② (清)黄宗羲:《文肃赵大洲先生贞吉》,《明儒学案卷三十三·泰州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74页。
    ③ 港台主要有唐君毅、牟宗三两家。在唐君毅先生的《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与《原性篇》中,共有 五章(《原教篇》四章,《原性偏》一章)涉及阳明后学的研究。唐君毅论学注重“融合”,认为阳明之后,阳明后学不出“悟此良知或心体之本体即工夫”、“由工夫以悟本体”二流:前者主要指王畿、王艮、罗汝芳;后者主要指钱德洪、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此说本于黄宗羲,又有所细化和修正,所以我们姑且以此说为例。在牟宗三先生《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的三、四、五章中,涉及阳明后学的研究。牟宗三先生论学注重“判教”,认为阳明后学中紧守师说者为钱德洪、王畿、邹守益、欧阳德、陈九川五人,其中浙中王畿为阳明嫡传,王畿、罗汝芳又对阳明学作了“调适而上遂”的发展。江右的聂豹、罗洪先则误解良知,偏离阳明心学,渐启以北宋先言道体性命而言良知者,至于刘文敏、刘邦采、王时槐则以道体性命为首出,以之范围良知,由此最终趋归为刘宗周“以心著性,归显于密”的性学系统。因此,牟宗三先生本其三系说,认为自聂豹、罗洪先开始已经由“象山阳明系”走向“五峰蕺山系”,即:阳明后学的分歧或异论(主要指江右)只具有过渡性。牟宗三先生此说足以“经典”、“本体”、“工夫”为标准,对宋明理学的整体考察:一、经典,主要指对《中庸》、《易传》、《论语》、《孟子》、《大学》的诠释中心或方法的不同;二、本体,以“即存有即活动”、“只存有不活动”为标准,分判心体与性体:三、工夫,则以“逆觉体证”、“顺取之路”为标准。因此,“五峰蕺山系”承濂溪、横渠而明道一本开出,以《中庸》、《易传》为主,客观地讲性体,以《论》、《孟》为主,主观地讲心体,“以心著性”,本体上则是“即存有即活动”,工夫则重“逆觉体证”:“象山阳明系”,以《论》《孟》含摄《中庸》《易传》,重视心(心体)的朗现、仲展、遍润,其本体为“即存有即活动”,工夫则是以“逆觉体证”为主:“伊川朱子系”,以《中庸》《易传》合《大学》,以《大学》为主,其本体则是“只存有不活动”,其工夫则是横摄认知的“顺取之路”。牟宗三先生之说在根本上是以心性为一、心性为二为标准的,殊不知湛若水及湛氏一系的心学在心性合一或心性为一的前提下,还分殊了心性的概念,以性规定性(使心体合于性体),区分了心性是一、心性不一两种情况。湛若水此说被刘宗周、黄宗羲(当然,黄宗羲为了折中师说和阳明心学,有取消这一划分的倾向)所继承,因,牟宗三先生将刘宗周划入“五峰蕺山”不但在理论根源上未能准确把握刘宗周的学术渊源,而且其划分三系的标准则未及与此,所以其对刘宗周甚至黄宗羲的“判教”基本失效。同时,刘宗周“静存之外无洞察”的“静”不是动静对待的静,而是“循理为静”的静,是超越动静(静如涵养心性、主敬、主静、慎独等收敛工夫,动如省察克治、读书穷理等发散工夫)的静,因此,其工夫实包括“逆觉体证”、“顺取之路”两者。而黄宗羲对阳明后学本体、派工夫派、本体工夫合一派的划分,正是因此而发。按黄宗羲划分来说,刘宗周、黄宗羲既不属于本体派,也不属于功夫派,而是主张本体工夫合一论的,而且其本体工夫合一论与阳明、邹守益又有质的不同。黄宗羲之所以贬拟浙中、泰州而褒奖江右,主要是因为江右之工夫派可以补正、救治浙中、泰州玄虚荡越的问题。而且,在刘、黄二人看来,江右归寂则有偏内而遗外的问题,所以黄宗羲又说“心无本体,工夫所指。即其本体”,使心体由收敛再发散出去或在发散中收敛心体。因此,在本体与工夫的关系上,黄宗羲是以江右来救正浙中、泰州,又以师说或己说来救正江右的——当然刘、黄二人对阳明思想中对本体工夫关系的论述都有所阐发。对此,若只见前者不见后者,认为刘、黄二人与江右同流,以之否定刘、黄二人为阳明心学嫡传则可,以之否定刘、黄二人误解阳明学传则不可。至少“四有”、“四无”,本体派、工夫论、本体工夫合一派的主张在阳明思想中都有理论根源——天泉证道、严滩问答、南浦请益等,王阳明并未解决这一问题,而且不久随着阳明的去世直接导致了阳明后学的分化,至于谁为嫡传则无非是对阳明态度的揣测,容易忽视王阳明学问发展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其在与湛若水、罗钦顺、顾东桥等人论辩后对致良知说的调整。当然,王阳明始终以心性合一言良知,未区分心性的概念,所以其理论是无法应对王畿、王艮及其后学的流弊的,因此若以王畿、王艮为嫡传,那么阳明是要负责人的,黄宗羲以江右为嫡传,则是维护阳明,为阳明开脱责任。刘述先先生的《黄宗羲心学的定位》、彭国翔老师的《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彭国翔老师以体用观上的一元论、二元论来分殊本体派、工夫派,认为工夫派脱离阳明学的典范),以王畿、王艮为阳明嫡传或正传都有这一问题。于此,我们认为要澄清此一问题,还必须重新进行两项研究:一是以徐爱、钱德洪、聂豹、罗洪先等为主视角,重新贞定其与阳明的理论渊源及其在阳明后学中的地位;二是必须以湛若水后学之身份重新对刘宗周的哲学思想展开个案研究。唐君毅先生1948年发表的《泛论阳明学之分流》一文以及二十年多后发表的《刘宗周道德心之学说与实践及其对王阳明之批评》一文及其《中国哲学原论》的《原教篇》《原性篇》,虽然注重其与阳明的不同,但是却是以周敦颐、张载为刘宗周的理论渊源(特别是其理气关系问题),其后杜维明先生于上世纪八下年代初年发表的《刘宗周哲学人类学中的主体性》一文,则是发挥唐君毅先生之说,批评牟宗三先生的《从陆象山到刘蕺山》;20世界50年代后期,日本冈田武彦先生的《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一书,虽以王阳明、湛若水为明代心学二系之始,但既不把刘宗周归入“王门三派”,也不把刘宗周归入“湛门派系统”,而是在第九章把论述“东林学与刘蕺山”,不但有以刘宗周为东林学的倾向,而且也只是注重刘宗周对阳明后学的修证,并未注意其学说的甘泉渊源;1979年,在牟宗三先生出版的《心体与性体》的续编《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中,牟宗三先生提出了宋明理学的“三系说”,“三系说”虽将刘宗周剥离出阳明后学,但是却是以胡宏为刘宗周论性(或理)的理论渊源,对其论气则极力批评,其后刘 述先先生《黄宗羲心学的定位》,虽注意到刘、黄二人的甘泉渊源,但并未作出说明(可能是忌讳师说,也可能是以师说来理解刘、黄二人的),李明辉先生的《刘蕺山对朱子理气论的批判》一文,虽然认为刘宗周通过对理气论的调整使“理”具有了活动的特点,但是并未注意刘宗周理气论的甘泉渊源。而大陆学界对刘宗周研究的四本著述,即衷而钜的《蕺山学派哲学思想》、东方塑(林宏星)的《蕺山哲学研究》、李振纲的《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何俊、尹晓宁的《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都未能注意此一问题。以上两个问题,虽对澄清黄宗羲对《明儒学案》的编纂深有助意,但并非本文所能实现,故存而不论。不过,刘述先先生的《黄宗羲心学的定位》以黄宗羲编纂《明儒学案》的准则为蕺山思想而不是阳明思想,乔清举老师的《湛若水思想研究》以刘宗周为甘泉后学而不是阳明后学,已经为黄宗羲哲学思想或《明儒学案》编纂思想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前导或奠定了学理基础。同时,牟宗三对阳明后学划分的标准与路径与黄宗羲不同,故不予论述。于此,若只见后者不见前者,以黄宗羲轻视本体、重视工夫则不可,以黄宗羲为浙东经史学派的开创者则尚可:一、黄宗羲虽然在《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中为明史官臣指责“浙东之学最多流弊”辩护,但是黄宗羲所指的“浙东之学”是指陈献章、王阳明、刘宗周等的浙东学脉,不是梁启超所指的以黄宗羲为首的“浙东学派”;二、虽然章学诚、全祖望尊奉黄宗羲“言性命者必究于史”(章学诚《浙东学术》),但是他们更大程度上则是穷究于史而不言性命,全祖望续编的《宋元学案》正有此一问题,这正是黄宗羲所反对的。于此,我们认为浙东之学的确与黄宗羲有所渊源,但是以之称之为浙东学派、浙东史学、浙东经史学派,则有所偏颇。问题的关键在于:一、黄宗羲“性不可见,见之于心”,“心不可见,见之与事”(《孟子师说》)的心事合一论,以及“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的主张,的确为经史之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黄宗羲的这些说法在刘宗周思想中都是有有渊源的,而全祖望、章学诚等都做了片面的理解;二、正确评估宋明理学向清代实学、考据学的转化,特别是抛除门户之见:才能正确评定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但是现在哲学工作史和史学工作者的论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在增加问题。虽然,我们既无意也无力解决此一问题。但是,宋明理学与清代朴学作为儒学的不同形态都属于经学,则可以为我们的探讨提供共同的理论起点。除此之外,牟宗三对江右王学的流变的考察,虽未见江右刘文敏等首以天道性命范域(以性规定心)的思想来源于湛若水、罗钦顺,但是其以靠近阳明、靠近蕺山的主张,实有见于阳明后学到刘宗周的历史发展永络,因此,行文中有详细闸释,此不赘述。
    ① (清)黄宗羲:《文庄欧欧阳南野先生德》,《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13页。
    ① 在此一问题上,刘、黄二人与江右的邹守益、欧阳德、刘文敏、刘邦采、王时槐甚至止修学案的李材都属于本体工夫合一派。只是与邹守益、欧阳德甚至王阳明比较而言,刘、黄二人区分心性的概念,坚持以性规定心的思想;与刘文敏、刘邦采、王时槐等比较而言,刘、黄二人又以“表里”关系统摄了中和,实现了静存与动察的统一。现有的研究,大多未注意此种问题,如钱明老师的《王学流派的演变及其同异》(《孔子研究》,1987年第6期),屠承先老师的《阳明学派的本体工夫论》(《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彭国翔老师《阳明j后学工夫论的演变与形态》(《浙江学刊》,2005年批1期)等。
    ② [日]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吴光、钱明、屠承先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至105页。
    ① (清)黄宗羲:《答董吴仲论学书》(丁未),《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② 刘宗周在《大学》格物致知、致良知的问题上是批评修正王阳明的,至如知行合一,刘宗周则极为肯定,因此刘宗周有“闻见、德性分言,自阳明子始;顿、渐分言,亦自阳明子始”的说法。于此,主要是刘宗周“未发已发,以表里对代言,不以前后际言”、“静存之外无动察”等主张,都吸收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理论成果。黄宗羲在这些问题上,因以师说对阳明之学作了新的解读,所以就无法察觉此类问题,处处维护阳明。
    ③ (清)黄宗羲:《董吴仲墓志铭》(壬子),《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54页。因黄宗羲所撰董吴仲墓志铭》有两篇,特以壬子年为标识。
    ④ (清)黄宗羲:《董吴仲墓志铭》(壬子),《南雷诗文集》上,《黄宗羲全集》第10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54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② 如:牟宗三先生的《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先生》,刘述先先生的《黄宗羲心学的定位》,彭国翔老师的《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等,皆以浙中王畿、泰州王艮为阳明正传。当然,此一问题也不始于牟宗三先生,周汝登《圣学宗传》、孙奇逢的《理学宗传》即主此说。于此,林月惠老师的《良知学的转折——聂双江与罗念庵思想之研究》是有补上述诸说的。
    ① 《王阳明年谱》虽为钱德洪编撰,但经过罗洪先的审定。罗洪先不但征求了各方意见,而且还与钱德洪往复申说,所以相对《传习录》下钱德洪的记载与《天泉证道纪》王畿的记载,要客观公正的:在《与钱绪山论年谱》及钱德洪的《答论年谱书》中,罗洪先征求过钱德洪的意见;《年谱》中罗洪先从阳明后学改称阳明门人,而钱德洪、王畿为证,所以王畿也认可《年谱》之说。
    ① (明)王阳明:《王阳明年谱》三,《王阳明全集》下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6至1037页。
    ② (明)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① (明)钱德洪:《答论年谱书》,载《王阳明全集》下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8至1379页。
    ② (明)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与《谱》相比,《传习录》不多“不过养成一个圆寂”一句,故引《传习录》下之说。③ 方祖猷:《天泉证道·严滩问答·南浦请益——有关王阳明晚年宗说的散件大事》,《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16至21页。
    ④ 彭国翔老师的《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2003年在台湾由学生书局出版,2005年在大陆由三联书店出版)以王畿为主视角探讨阳明后学,认为王畿为阳明正传,并不存在偏入本体的问题。在彭国翔老师看来,人们之所以误认王畿偏入本体,是受了钱德洪、聂豹、罗洪先等人的误解。对此,林月惠老师的《良知学的转折——聂双江与罗念庵思想之研究》(2005年在台湾由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则以整个阳明后学的分化为背景,对聂豹、罗洪先作了个案研究,补正了彭国翔老师对江右王学研究的不是或误解,认为聂豹、罗洪先等人在晚年也走入了王畿“四无”的圆融境界,但是此并不否定以王畿为代表的浙中与以聂豹、罗洪先等为代表的江右在本体工夫关系上的具体差异。因此,黄宗羲不以义理宗旨为 主而以地域为主划分阳明后学,则有其高明之处:各个思想家都有其独立性和个别性,其为学“要皆功力所至。竭其心之万殊者而后成家,未尝以懵懂精神冒人糟粕”,很难以精确的义理宗旨来判断其归属。因此,林月惠老师认为,黄宗羲以地域为主区分阳明后学既符合各个思想家的思想发展历程,又给我们留下了理解和诠释的空间,使得我们能够深入体察、发掘王门诸子思想的内在价值。同时,林月惠老师对唐君毅和牟宗三的阳明学派的研究提出了异议:店君毅先生重调的立场虽使王门诸子各安其位,但是其间的争论焦点却因此不能凸显:牟宗三先生重义理、严判教的做法能够凸显阳明思想系统的精微广人,但是一些思想家如聂双江和罗念庵在这些义理形态之下却得不到义理上的定位,从而使得其思想义理上的独立意义不突出。
    ① 钱明:《阳明之教法与王学之裂变》,《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第99页。
    ①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83至98页。
    ① 李振纲、李超英:《刘宗周“本体与工夫”的语境分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8至23页
    ② (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89页。
    ① (明)刘宗周:《答吕思》 二,《刘宗周全集》第三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09页。
    ② (清)黄宗羲:《居下位章》,《孟子师》卷四,《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门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4页。
    (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0至251页。
    ① (清)黄宗羲:《贞襄聂双江先生豹》,《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7页。
    ②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心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182至187页。
    ③ 按黄宗羲之说,钱德洪属于本体派。江右学者的确尊奉钱德洪的“四有说”,但是邹守益“戒慎恐惧”、聂豹“寂而常定”、罗洪先“主敬立极”都是心上工夫,有偏内遗外的问题,所以黄宗羲认为他们是“致中而不致和”工夫派;钱德洪虽然与江右相同,注重收敛凝聚,但是其侧系的是事上磨练的工夫,有偏外而遗内的问题,所以黄宗羲认为王畿、钱德洪等都是“致和而不致中”的本体派。唐君毅先生以“悟本体即工夫”、“由工夫以悟本体”划分本体派、工夫派,则忽略了黄宗羲对事上工夫、心上工夫的划分。至于程志华老师在《困境与转型——黄宗羲哲学文本的一种解读》中以钱德洪为工夫派,则忽视了两个问题:
    一、只看到唐君毅先生在《泛论阳明学之分流》一文中不提钱德洪之事,未见其《原论》中已经将钱德洪划入工夫派的事实,即:“在上述引文(泛论阳明学之分流)中,唐君毅并未提及浙中的钱德洪;事实上,钱德洪亦主张由‘工夫以识本体’,只不过其工夫的内容与江右学者不同罢了,所以本书把七德洪亦归入‘工夫派’系统。”(程志华:《困境与转型——黄宗羲哲学文本的一种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版,第45页);二、即使后来的学者进一步以主敬、主静、主事进一步划分工夫派,以钱德洪为工夫派,但是在主事的问题上,都注意到了钱德洪与王畿的共同点,以及与江右注重心上工夫的不同。所以,黄宗羲是以钱德洪为本体派的。
    ② (清)黄宗羲:《处事魏乐湖先生良器》,《明儒学案卷十九·江右王门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35至536页。
    ③ (清)黄宗羲:《员外钱绪册先生德洪》,《明儒学案卷十一·浙中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4页。
    ① (清)黄宗羲:《郎中徐横山先生爱》,《明儒学案卷十一·浙中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49页。
    ② (清)黄宗羲:《员外钱绪山先生德洪》,《明儒学案卷十一·浙中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4页。
    ③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六·江右王门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77页。
    ① (清)黄宗羲:《知府季彭山先生本》,《明儒学案卷十一·浙中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07至308页。
    ② (清)黄宗羲:《贞襄聂双江先生豹》,《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7至428页。
    ① (清)黄宗羲:《文庄邹东廓先守益》,《明儒学案卷十六·江右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81页。
    ① 行文中未对欧阳德作出具体的分析,但从黄宗羲的写的《文庄欧阳南野先生德》的来看,黄宗羲也是肯定欧阳德的:一则转述欧阳德与罗钦顺的论辩,以说欧阳德坚持了阳明学的立场;一则,折中调和欧阳德与聂豹的论辩,以为聂豹偏内遗外的问题辩护。就此而言,冈田武彦先生在《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中将邹守益、欧阳德划归为修证派,也是有道理的。
    ② 刘述先:《论王阳明的最后定见》,载《黄宗羲心学的地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至166页。
    ③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先生》,《牟宗三先生全集》第8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三章“王学之分化与发展”,第117至256页;第五章“两峰、师泉与王塘南”,第323至364页。不过,牟宗三先生认为刘文敏、刘邦采、王时槐等以遣体性命范域良知的根源为宋代理学是不对的,刘文敏、刘邦采、王时槐等以性规定心的思想,实渊源于湛若水。甘泉后学中吕怀、唐枢是吸收阳明思想补正甘泉,阳明后学中之刘文敏、刘邦采、王时愧等则是吸收甘泉补正阳明。对此,黄宗羲以刘文敏、刘邦采、王时槐以性给定心的思想源于张载、程朱等,也是不对的;至于黄宗羲批评他们析心性为二,更是不对。他们都是在心性合一的前提下以性来规定心的,只是在已发未发的关系上,尚未达到刘宗周“已发未发,以表里对待言,不以前后际言”的程度,致使在静存动察的关系上未能达到刘宗周的“统摄”而已,即未能达到“静存之外无动察”的程度而已。而且,他们对心上工夫、事上工夫也是如此。总之,其在本体与工夫的关系问题上,刘语言敏、刘邦采、王时槐等比邹守益前进一步,更接近刘、黄二人的本体工夫合一论。
    ① (清)黄宗羲:《处士刘两峰先生文敏》,《明儒学案卷十九·江右王门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出版社,1992的年版,第497页。
    ② (清)黄宗羲:《同知刘师泉先生邦采》,《明儒学案卷十九·江右王门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的年版,第505至506页。
    ① (清)黄宗羲:《太常王塘南先生时槐》,《明儒学案卷二十·江右王门学案五》,《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的年版,第539至540页。
    ② (清)黄宗羲:《阳明传信录·语录》,《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的年版,第206至209页。
    ③ (清)黄宗羲:《阳明传信录·语录》,《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的年版,第211至212页。
    ④ (清)黄宗羲:《御史刘三五先生阳》,《明儒学案卷十九·江右王门学案四》,《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第511页。
    ① (清)黄宗羲:《忠端刘念台先生宗周》,《明儒学案卷六十—·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0至891页
    ②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2与页。
    ③ (清)黄宗羲:《浩然章》,《孟子师说》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3页。
    ① (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② 王畿使用的概念是“见在良知”,王艮使用的概念是“良知现成”,其后学则使用“良知现呈”者。在与江右聂豹、罗洪先等论辩过程中,聂豹、罗洪先指责王畿、王艮为“现成良知”,而王畿、王艮等未区分己说与“现成良知”的区别,因此,王畿、王艮阳也是承认“现成良知”的。于此,我们姑且以“现成良知”指王畿、王艮等人,不再逐一甄别。
    ① (清)黄宗羲:《处士王心斋先生艮》,《明儒学案卷三十·泰州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的年版,第830页。
    ① 于此,刘、黄二人不但实现了心上工夫与事上工夫的合一,而且还是实现了修养论与认识论的合一。关于后者,已经在《大学》格物致知说中作了说明,此不赘述。至于有的论者认为刘、黄二人的“格物”说使阳明学走入了极端内在的形态,则是只见其对淮南格物说的继承,未见其对淮南格物说的调整。
    ② (清)黄宗羲:《孝廉黄五岳先生省曾》,《明儒学案卷三十二·南中王门学案一》,《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76至677页。
    ③ (清)黄宗羲:《景春章》,《孟子师说》卷三,《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① (清)黄宗羲:《戴盈之章》,《孟子师说》卷三,《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① (清)黄宗羲:《参政罗近溪先生汝芳》,《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至4页。
    ② (清)黄宗羲:《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页。
    ③ 吴光:《黄宗羲与清代浙中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至148页。
    ①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1页。
    ② 参见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美]倪德卫著《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美]艾尔曼著《从理学到朴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① (清)黄宗羲:《南雷诗历》卷三,《南雷诗文集》下,《黄宗羲全集》第1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93页。
    ② (清)黄宗羲:《南雷诗历》卷三,《南雷诗文集》下,《黄宗羲全集》第1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19页。
    ①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
    ②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页。
    ① (清)刘汋:《蕺山六子年谱》下,载《刘宗周全集》第6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的147至148页。
    ① (清)黄宗義:《子刘子行状》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2页。
    ① 关于湛若水的哲学思想,参见乔清举著《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同时,关于刘宗周的学派归属,请参见此书第230至245页的“甘泉学传”。
    ①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244页。
    ②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至229页。
    ①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①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②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① 吴海兰:《<明史>道学传废立原因探析》,哉《黄宗羲的经学与史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7至117页。方祖献:《黄宗羲长传》,杭州:浙江大学出社,2011年版,第318至329页。
    ② 由于《宋元学案》为黄宗羲草创,黄百家、全祖望补齐,故于此不探讨《宋元学案》。此外,随着《理学录》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今本《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的形成提供文献依据。但是,《理学录》毕竟是残本,其为明代理学立的学案,只有明初学派、河东学派、崇仁学派、白沙学派、甘泉学派五个,比较重视河东之学:并没阳明及其后学学派。而且,《四库全书》收入的《明儒学案》为山东巡抚採进,属于紫筠斋本,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对此68卷本的《明儒学案》说“宗羲生于姚江,欲抑王尊薛则不甘”,欲抑薛王则不敢,故于薛之徒,阳为引重而阴致微词,于王之徒,外示排挤而中存调护。”四库馆臣此说,似乎以黄宗羲为东林后学,但究竟以何为据呢?与《理学录》对校,四库馆臣之说毕竟不足捕风捉驽影之论。于此,已经不是重新考订《明儒学案》版本的问题,而是要追问这些版本的流传之中,那此是黄宗羲自己修改的,那些是别人窜改的,这些变化以及不同版本之间的演变又说明了什么问题等。而且,在明末清初朱子学复兴的历史环境下,探讨此一问题就更加复杂。由于我们现在阅读的版本都以郑本为据(全集本和中华书局本都是如此),所以对此一问题,尚且存疑。不过,《理学录》的发现,的确为我们重新考察《明儒学案》甚至《宋元学案》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至6页。
    ②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白沙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②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自序》,《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③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至7页。
    ④ (清)黄宗羲:《教谕胡今山先生瀚》,《明儒学案》上册,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0页。
    ①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4页。
    ②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2至82页。
    ③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页。
    ①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
    ①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② (明)刘宗周:《答吕思》二,《刘宗周全集》第三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09页。
    ③ (清)黄宗羲:《文定王顺渠先生道》,《明儒学案卷四十二·甘泉学案六》,《明儒学案》下册,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36页。
    ④ (清)黄宗羲:《文裕黄泰泉先生佐》,《明儒学案卷五十一·诸儒学案中五》,《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16至517页。
    ① (清)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载《黄宗羲全集》第12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② (清)章学诚:《浙东学术》,《章学诚遗书》卷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页。
    ③ 唐君毅:《自序》,《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唐君毅先生全集》第19册,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20页。其它相关研究可以参见余英时:《论戴震和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美]倪德卫:《章学诚的生平及其心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1页。
    ① (清)黄宗羲:《论语学案》,《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91至992页。
    ② 唐君毅:《自序》,《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唐君毅先生全集》第19册,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20页。
    ① 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98页。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自序》,《黄宗羲全集》第7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②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序》,《明儒学案》上册,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页。
    [1]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全十二册),沈善洪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至1994年版。
    [2]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全四册),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黄宗羲:《明儒学案》(全二册),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黄宗羲:《明文海》《全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黄宗羲:《黄梨洲文集》,陈乃乾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黄宗羲:《黄梨洲诗集》,戚焕埙,闻旭初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7]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谭德贵校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8]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外二种),郑万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9]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译注》,李伟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版。
    [10]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译注》,段志强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11]黄宗羲:《黄宗羲诗文选译》,平慧善,卢敦基译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1]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卢光明,李申整理,吕绍纲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全四册),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何晏注、邢昺:《论语注疏》,朱汉民整理,张岂之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廖明春,刘佑平整理,钱逊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王先谦:《荀子集解》(全二册),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6]周敦颐:《周敦颐集》,陈克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7]张载:《张载集》,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8]程颢、程颐:《二程集》(全二册),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9]朱熹:《朱子全书》(全二十七册),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陆九渊:《陆九渊集》,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1]陈献章:《陈献章集》(全二册),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2]罗钦顺:《困知记》,阎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3]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1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全二册),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5]王廷相:《王廷相集》(全四册),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6]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7]刘宗周:《刘宗周全集》(全六册),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8]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全三册),陈祖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9]陈确:《陈确集》(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0]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21]黄炳垕:《黄宗羲年谱》,王政尧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1]郑行巽:《黄梨洲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
    [2]谢国桢:《黄梨洲学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3]何炳松:《浙东学术溯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4]黄嗣艾:《南雷学案》,南京:中正书局,1936年版。
    [5]高准:《黄梨洲政治思想研究》,台北:阳明山华冈文化书局,1967年版。
    [6]褚问娟:《黄梨洲之学术思想研究》,台北:“中央”图书出版社,1976年版。
    [7]古清美:《黄梨洲之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台北:“国立”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8]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台北:允晨出版社,1986年版。修订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9]吴光主编:《黄宗羲论——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0]张高评:《黄梨洲及其史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版。
    [11]吴光:《黄宗羲著作汇考》,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0版。
    [12]李明友:《一本万殊——黄宗羲的哲学与哲学史观》,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徐定宝主编:《黄宗羲年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4]吴光主编:《黄梨洲三百年祭》,北京:中国当代出版社,1997年版。
    [15]曹国庆:《旷世大儒——黄宗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朱义禄:《黄宗羲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徐定宝:《黄宗羲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山版社,2002年版。
    [18]张师伟:《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程志华:《困境与转型——黄宗羲哲学文本的一种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吴光主编:《从民本走向民主: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浙江 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1]吴光主编:《黄宗羲与明清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2]孙宝山:《返本开新: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3]吴光:《天下为主——黄宗羲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4]吴光:《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张永忠:《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6]曹国庆:《黄宗羲评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27]吴海兰:《黄宗羲的经学与史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8]方祖猷:《黄宗羲长传》,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全五十四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
    [5]嵇文甫:《晚明思想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全十五册),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全六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8]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9]侯外庐、邱汉生、张凯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全三十三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年版。
    [11]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全三十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1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3]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全四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
    [14]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全三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至1985年版。
    [15]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6]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张立文:《道》,《气》,《理》,《性》,《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至1996年版。
    [18]林聪舜:《明清之际儒学的变迁与发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
    [19]何冠彪:《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20]李纪祥:《明末清初儒学之发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21]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
    [22]陈来:《宋明理学》,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
    [23]陈来:《宋元明哲学史教程》,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24]步近智、张安奇:《中国学术思想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葛荣晋主编:《明清实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7]陈祖武:《清代学术思辨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8]陈祖武:《中国学案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29]汪学群:《清初易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0]李存山:《中国传统哲学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1龚书铎、史革新、李帆等:《清代理学史》(全三册),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上海:山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4]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5]陈永革:《阳明学派与晚明佛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陈少明:《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董平:《王阳明的生活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东方朔(林宏星):《刘蕺山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东方朔(林宏星):《刘宗周评传》,南京:南京学大出版社,1998年版。
    [10]方同义、陈新来、李包庚:《浙东学术精神研究》,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年版。
    [11]贺照田主编:《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和思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何俊、尹晓宁:《刘宗周与蕺山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林月惠:《良知学的转折:聂双江与罗念庵思想之研究》,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版。
    [14]李振纲:《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6]乔清举:《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17]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社,2002年版。
    [18]钱明:《浙中王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0]吴震:《泰州学派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徐儒宗:《江右王学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3]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24]余英时:《论戴震和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
    [25]杨国荣:《良知与心体:王明哲学研究》,台北:洪叶文化事业公司,1999年版。
    [26]严正:《儒学本体论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7]衷尔钜:《蕺山学派哲学思想》,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8]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向世陵:《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0]张卫红:《罗念庵思想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1]小野和子:《黄宗羲》,人物往来社“中国人物丛书”,1968年版。
    [2]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冈田武彦:《宋明哲学の本质》,东京:讲谈社,1983年版。
    [6]荒木见悟:《明代思想研究》,东洋学丛书,东京:创文社,1972年版。
    [7]荒木见悟:《明清思想论考》,东京:研文出版社,1992年版。
    [8]沟口雄三:《中国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
    [9]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吴震、吾妻重二主编:《思想与文献:日本学者宋明儒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倪德卫:《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狄百瑞:《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狄百瑞:《中国的自由传统》,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4]包弼德:《历史上的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6]田浩:《功利主义儒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7]倪德卫:《从理学到朴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8]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姚瀛艇:《明清之际何以会产生像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那样卓越的思想家?》,《新史学通讯》,1954年第8期。
    [2]肖任武:《评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文史哲》,1975年第1期。
    [3]郑学溥:《白云庄——黄宗羲在宁波讲学处》,《宁波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
    [4]熊月之:“论黄宗羲、唐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民主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5]胡啸:《论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及其源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6期。
    [6]杨向奎:《<明夷待访录>作者黄宗羲》,《史学月刊》,1980年第1期。
    [7]张岂之:《论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人文杂志》,1980年第2期。
    [8]罗友松、萧林来:《黄宗羲藏书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第4期。
    [9]付瑛、张大新:《讨伐封建专制的战斗檄文——黄宗羲<原君>析》,《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10]顾启、姜光斗:《黄宗羲和他的<原君>》,《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
    [11]黄健荣:《试论黄宗羲的民主主义思想》,《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12]吴文翰:《黄宗羲的法律思想》,《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13]华山:《黄宗羲哲学中的心、气问题》,《东岳论丛》,1983年第3期。
    [14]袁雪祥:《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和卢梭<社会契约论>比较》,《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15]仓修良:《黄宗羲和<明儒学案>》,《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16]陈祖武:《黄宗羲、顾炎武合论》,《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
    [17]方祖猷:《黄宗羲与甬上证人书院》,《浙江学刊》,1985年第1期。
    [18]沈善洪:《黄宗羲的思想与学风》,《浙江学刊》,1985年第1期。
    [19]王德兴:《浅说黄宗羲的政治法律思想》,《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20]王俊义:《略论黄宗羲晚年的著述生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第4期。
    [21]王维和:《略论黄宗羲的哲学基本倾向》,《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22]朱义禄:《黄宗羲哲学史方法论发微——兼论<明儒学案>》,《哲学研究》,1985年第4期。
    [23]白砥民:《试论黄宗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24]冯契:《论黄宗羲的“工夫所至即是本体”说》《浙江学刊》,1985年第2期。
    [25]白砥民:《黄宗羲的思想结构和思想方法探索》,《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26]蔡尚思:《黄宗羲学术思想的独特地位——纪念他逝世二日九十周年》,《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27]吴光:《黄宗羲<行朝录>考辨》,《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1期。
    [28]卢钟锋:《论黄宗羲、全祖望的学术倾向》,《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1期。
    [29]吴光:《黄宗羲与清代学术》,《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
    [30]姚瀛艇:《论黄宗羲对张载的疏证》,《史学月刊》,1987年第1期。
    [31]杨国荣:《黄宗羲与王学》,《中州学刊》,1987年第5期。
    [32]沈善洪:《黄宗羲的时代和他的思想渊源——在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报告》,《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
    [33]朱义禄:《黄宗羲、刘宗周思想比较初探》,《浙江学刊》,1987年第2期。
    [34]张岱年:《黄梨洲与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在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报告》,《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
    [35]徐荪铭:《论黄宗羲治学方法的创造性特点》,《求索》,1987年第5期。
    [36]夏瑰琦:《论黄宗羲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兼析黄、王哲学的关系》,《哲学研究》, 1987年4期。
    [37]李锦全:《论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的历史地位》,《求索》,1987年第5期。
    [38]李明友:《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新论》,《浙江学刊》,1987年第2期。
    [39]佐野公治、吴光、钱明:《日本的黄宗羲研究概况》,《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
    [40]沈善洪、钱明:《从王阳明到黄宗羲》,《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
    [41]刘伏海:《民主主义与民本主义的区别——黄宗羲与卢梭的契约论比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第5期。
    [42]仓修良:《黄宗羲和清代浙东史学》,《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
    [43]屠承先:《黄宗羲哲学思想的内在矛盾及其根由》,《浙江学刊》,1990年第2期。
    [44]张如安:《黄宗羲佚文四篇》,《文献》,1991年第4期。
    [45]陈敦伟:《黄宗羲论气》,《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46]李明友:《黄宗羲论儒学》,《浙江学刊》,1992年第6期。
    [47]傅云龙:《黄宗羲富有开创意义的心性说》,《孔子研究》,1992年第1期。
    [48]丁国顺:《从“功夫即本体”的命题看黄宗羲哲学思想的实质》,《浙江学刊》,1992年第3期。
    [49]杨国荣:《论黄宗羲的学术史观》,《史学月刊》,1992年第3期。
    [50]李明友:《黄宗羲的“心理合一”说》,《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
    [51]陈柏华:《从<明夷待访录>之命题看<周易>对黄宗羲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52]李明友:《黄宗羲与陈确的性论比较——析<与陈乾初论学书>》,《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53]徐定宝:《试论黄宗羲及其学术思想》,《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54]吴光:《黄宗羲思想的特色:批判性、兼容性、实践性》,《浙江学刊》,1995年第5期。
    [55]仓修良:《黄宗羲和学案体》,《浙江学刊》,1995年第5期。
    [56]张立文:《黄宗羲理论思维建构的历史命运》,《浙江学刊》,1995年第5期。
    [57]刘述先:《理学殿军——黄宗羲》,《浙江学刊》,1995年第5期。
    [58]张岱年:《黄宗羲是时代的先觉》,《浙江学刊》,1995年第5期。
    [59]陈锐:《黄宗羲与黑格尔学术史观之比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60]方同义:《刘宗周与黄宗羲政治哲学比较》,《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61]董根洪:《论黄宗羲实学和朱舜水实学的区别》,《孔子研究》,1997年第4期。
    [62]程志华:《黄宗羲民主思想成因初探》,《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63]王记录:《论黄宗羲史学思想的学术渊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64]杨国荣:《本体与工夫:从王阳明到黄宗羲》,《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65]王雪梅:《黄宗羲<孟子师说>述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66]范立舟:《万斯同对黄宗羲思想的继承与发挥》,《浙江学刊》,2001年第6期。
    [67]徐定宝:《理学与心学的艰难整合——兼论黄宗羲在哲学上的建树与失误》,《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1期。
    [68]屠承先、吴宪:《黄宗羲的本体功夫论》,《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69]季芳桐、蒋民:《泰州学派的归属——兼评黄宗羲的儒佛观》,《学海》,2002年第2期。
    [70]邓名瑛:《论黄宗羲的两个哲学命题》,《船山学刊》,2002年第2期。
    [71]郭齐:《说黄宗羲<明儒学案>晚年定本》,《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2期。
    [72]周文玖:《黄宗羲顾炎武之比较》,《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
    [73]王记录:《黄宗羲的历史哲学》,《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74]杨小明:《通天地人者口儒——黄宗羲与科学关系之系统观考察》,《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5]周恩荣:《黄宗羲的学术史方法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76]张实龙:《论黄宗羲政治学说的内在逻辑和历史意义》,《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77]吴光:《以力行为工夫: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哲学基础》,《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78]吴光:《黄宗羲的学术成就及其思想价值》,《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79]陈来:《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现代意义》,《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80]沈善洪:《黄宗羲的真实价值》,《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81]史洪川:《黄宗羲诗学中的性情论及其心学内涵》,《殷都学刊》,2005年第1期。
    [82]程志华、冯秀军、杨风兰,《“自然视界”与“意义世界”——关于黄宗羲“盈天地皆气”与“盈天地皆心”关系的新诠》,《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83]陈海红:《黄宗羲的理学品格》,《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84]吴光:《论黄宗羲思想的民主内涵及其历史地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85]刘述先:《论黄宗羲对于孟子的理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86]李海兵:《论黄宗羲政治哲学的基础——本体论》,《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第3期。
    [87]吴海兰:《甬上讲经会与黄宗羲重经思想的传播》,《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3期。
    [88]王俊杰:《黄宗羲“工夫即本体”浅析》,《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89]蒋国保:《黄宗羲与浙东经史学术传统的确立》,《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90]蔡家和:《牟宗三<黄宗羲对于天命流行之体之误解>一文之探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91]吴光:《黄宗羲的学术成就及其现代价值》,《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1期。
    [92]连晓旭、徐定宝:《黄宗羲思想渊源简析》,《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7期。
    [93]董根洪:《黄宗羲实学思想特点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94]黄敦兵、雷海燕:《从哲学史学角度看黄宗羲学案体著述的哲学特质》,《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95]张敏杰:《黄宗羲诗学中:“元气”的现实语境和理论内涵》,《河南理工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96]张敏杰:《黄宗羲诗学中的‘情’、‘性’之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97]王宁山:《黄宗羲人性观的现代解读》,《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年第3期。
    [98]吴光:《从阳明心学到“力行”实学——论黄宗羲对王阳明、刘宗周哲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3期。
    [99]黄敦兵:《黄宗羲“道”论与明清之际哲学的突破》,《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100]魏红:《黄宗羲“工夫所至即其本体”浅析》,《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第6期。
    [101]朱义禄:《黄宗羲对泰州学派论述之初探》,《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102]贾庆军:《黄宗羲的“上帝”观——兼论其对天主教的态度》,《船山学刊》,2008年第3期。
    [103]贾庆军:《儒家政治理想的悖论——以黄宗羲的政治理念为例》,《江淮论坛》,2008年第5期。
    [104]吴光:《论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性质、内容、渊源及其现代意义》,《孔子研究》,2009年第2期。
    [105]黄敦兵:《试论黄宗羲对王畿的哲学史重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06]吴海兰:《黄宗羲与吴澄——以道统论为中心的考察》,《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07]贾庆军:《黄宗羲的魂魄说和地狱观——兼论其一元世界观》,《船山学刊》,2009年第1期。
    [108]张宏敏:《王阳明“本体工夫之辨”在明清之际的学术走向——以刘宗周、黄宗羲为中心的考察》,《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109]吴晓妹:《论黄宗羲“万古之性情”》,《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10]李季:《黄宗羲与王夫之理气观之比较——以知言养气章之解释为例》,《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11]梁一群:《黄宗羲文论中的哲思运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112]方祖猷:《犹闻老眼盼“大壮”,岂料余生终“明夷”——黄宗羲一生的心路历程》,《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113]方祖猷:《礼乐之兴与亡国之恨的交织——黄宗羲晚年的内心矛盾》,《中共宁波市委 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114]吴光:《论典黄宗羲的思想创新、学术贡献及其当代价值——纪念梨洲先生黄宗羲诞辰四百周年》,《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115]张如安:《不以门户论是非,且承学统求正路——论黄宗羲的明文批评》,《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116]吴光:《谈谈阳明学的真精神——兼论刘宗周黄宗羲对阳明学的转型》,《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第4期。
    [117]雷平:《黄宗羲与清初学术》,《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18]贾庆军:《黄宗羲与陈确论争之新探——从“物”之思想谈起》,《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119]贾庆军:《“内在一元倾向”解析——从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谈起》,《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20]黄勇军:《中国传统异端思想的自我限度——李贽与黄宗羲伦理思想比较研究》,《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4期。
    [121]雷斌慧:《黄宗羲、汤显祖“至情”说比较》,《船山学刊》,2011年第第2期。
    [122]贾庆军:《黄宗羲的“天”之辨》,《殷都学刊》,2011年第3期。
    [123]彭国翔:《黄宗羲佚著<理学录>考论》,《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124]贾庆军:《黄宗羲的天人感应说与革命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5期。
    [125]黄勇军:《清天以降黄宗羲研究批判》,《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26]毛益华:《黄宗羲<明儒学案>序文比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
    [127]刘剑梁:《人物之际:黄宗羲“本万殊”思想的一个面向》,《学海》,2012年第1期。
    [128]孙宝山:《黄宗羲对阳明学的继承与调整》,《中州学刊》,2012年第4期。
    [129]杨华:《清初学风流变与黄宗羲的<孟子师说>》,《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1期。
    [130]姚文水、王明云:《从<明儒学案>看黄宗羲的儒佛观及期矛盾》,《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1]董平:《论刘宗明心学的理论构成》,《孔子研究》,1991年第4期。
    [2]王伟民:《论江右王门对阳明心学的修正》,《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3]张学智:《论刘宗周的“意”》,《哲学研究》,1993年第9期。
    [4]乔消举:《甘泉哲学及其后传研究》,《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
    [5]郑宗义:《黄宗羲与陈确的思想因缘分析》,《汉学研究》,1996年第2期。
    [6]杨荣国:《晚明心学中的本体工夫 之辩》,《江淮论坛》,1997年第1期。
    [7]杨国荣:《心学的理论走向与内在紧张》,《文史哲》,1997年第4期。
    [8]乔清举:《湛、王学术同异论》,载《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贵州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9]李振纲:《论蕺山之学的定性与定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年第 1期。
    [10]方祖猷、付小莉:《“自然为宗”:下畿哲学的本质特征——兼论中纯大先生王门三派说质疑》,《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1]张如安:《黄宗羲著作补考》,《古籍研究整理学刊》,2001年第2期。
    [12]李振纲:《戴震对理学的批判改造》,《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3]李明辉:《刘蕺山对朱子理气论的批判》,《汉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4]彭国翔:《周海门学派归属辨》,《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5]陈来:《元明理学的“去实体化”转向及其理论后果——重回“哲学史”诠释的一个例子》,《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
    [16]钱 明:《王阳明之教法与王学之裂变》,《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
    [17]张学智:《王夫之的格物知性与由性生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8]陈来:《王船山的气善论与宋明儒学气论的完成——以“读孟子说”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9]吴震:《泰州学案刍议》,《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0]陈来:《儒学正统的重建——王船山思想的特质与定位》,《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4期。
    [21]董平:《王畿哲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学术月刊》,2004年第9期。
    [22]彭国翔:《阳明后学工夫论的演变与形态》,《浙江学刊》,2005年第1期。
    [23]申淑华:《陈乾初部分作品时间考证》,《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4期。
    [24]申淑华:《陈乾初<大学辨>研究》,《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5]高海波:《试论刘宗周的“格物”思想》,《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3期。
    [26]张卫红:《王门后学王龙溪与罗念庵工夫论之必比较》,《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7]林月惠:《唐君毅、牟宗三的阳明后学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8]陈来:《朱子思想中的四德论》,《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
    [29]乔清举:《朱子心性论的结构及其内在张力》,《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
    [30]乔清举:《论<易传>的“生生”思想及其生态意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31]乔清举:《论“仁”的生态意义》,《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3期。
    [32]蔡方鹿:《刘宗周对理学的总结与批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33]彭国翔:《黄宗羲佚著<理学录>考论》,《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34]张瑞涛:《刘宗周与宋明理学“知识论”走向》,《孔子研究》,2012年第1期。
    [35]林月惠:《罗饮顺与日本朱子学》,《湖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36]乔清举:《朱子的境界论思想简论》,《湖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37]乔清举:《论朱子的理气动静问题》,《哲学研究》,2012年第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