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部开发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作为整个社会的精神基础与人类文明传递的精神链条,是一个民族的骨骼与气脉,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背景与内涵,它始终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作用与战略意义,力图寻找适合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来增强自身的文化实力和综合国力。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实践“三个代表”之际,对西部开发中的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不仅可以为西部开发中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而且还可以为西部开发提供更为理性和冷静的思考。
     本文力图从西部开发的特殊历史境遇与西部文化特点及发展状况,对西部开发中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问题作尝试性探讨。
     第一部分:西部开发与文化建设。这部分主要通过西部开发与文化建设关系的分析,阐明西部开发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部分:西部开发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本部分主要根据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与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结合西部文化发展状况与特点,提出西部开发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根本任务是促进西部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三部分:西部开发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本部分主要根据文化发展规律,结合西部文化特点及发展状况,提出西部开发中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途径,即保护文化生态、开发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
Culture is a powerful spiritual motive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improvement, as well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s of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One big task of developing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today is to cultivate and expand national ethos, which can provide spiritual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ence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take good advantage of the rich resource of our history and culture. They are not only the spiritual record of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inexhaustible treasures for the renov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national ethos.
    Culture is a national spirit, a background and essenc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It is a matter of a state or a nation's prospect. In the present day, culture's status and functio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in the competition in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Therefore, all states and regions, especially those developing stat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e and the role and strategy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earch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cultural and national strength.
    
    
    During the period of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e "Three Represents" in an all-round way, the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ing and rational thinking for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The dissertation makes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Part I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part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Part II The Fundamental Objective and Task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fundamental objective: to develop Chinese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task: to promote the transition of the western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world and Chinese culture,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stern cultural development.
    Part III The Main Way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This part introduces three main way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 protect cultural ecology, (ii) cultivate cultural resources and (iii) promote cultural creativity.
引文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2)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7。
    (3)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2001,87—88、173-174。
    (4)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6。
    (5) 张汝伦,《断裂与继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7。
    (6)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20。
    (7)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18-19。
    (8)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67。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4,109。
    (10)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3,8。
    (11)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8。
    (12) 彭岚嘉、陈占彪,《中国西部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47。
    (13) 关红雯《西部文化事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罗志勇《东西部文化事业发展对比》,两文分别见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编印的《西部文化工作座谈会文集·西部文化发展论坛》第198-202页、第203-207页。
    (14)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7。
    
    
    1、刘守华:《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张岱年、方可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5、王军:《可持续发展——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应用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6、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熊贤良:《发展至上》,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8、葛新权、李富强、谢赤、唐五湘:《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方克立:《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10、汪澍白:《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1、郝晓辉:《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2、曾培炎等:《西部指南——12省部长纵论开发战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3、陈佳贵:《西北开发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西部开发的警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5、邵汉明:《中国文化精神》,商务印书馆2000。
    16、虞友谦等:《当代中国文化走向》,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
    17、刘小敏:《WTO与中国文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18、张慕、魏后凯:《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9、涂可国、郑伟、张松:《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文化建设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0、延军平等:《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对策》,科学出版社2001。
    21、彭英明:《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2、姚国华:《文化立国》,海天出版社2002。
    23、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24、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5、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美】,周晓虹、徐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
    26、田秋生等:《入世后的西部大开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27、彭岚嘉、陈占彪:《中国西部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8、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9、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0、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1、马子富:《西部开发与多民族文化》,华夏出版社2003。
    1、董万祥,论我国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与西北大开发,唐都学刊,2000(3)。
    2、张艳,西部传统文化的消极形态对大开发的影响,理论研究,2000(4)。
    3、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社会科学家,2000(5)。
    4、邢立娜,论创新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江西社会科学,2000(11)。
    5、丁云、唐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西部大开发理论研讨会综述,理论前沿,2000(21)。
    6、李宗桂,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建设,哲学研究,2001(1)。
    7、甘安顺,西部大开发与文化创新,桂海论丛,2001,(4)。
    8、马自力、李伟,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制约作用——兼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东岳论丛,2001(5)。
    9、段超,对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再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
    10、侯广辉,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制度创新,价格与市场,2002(1)。
    11、崔新建,文化创新是文化建设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6)。
    12、刘跃进,文化的先进性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文化研究,2002(8)。
    13、李雄华,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求索,2003(1)。
    14、张勇,略论我国传统国民意识对经济发展之影响,文化研究,2003(1)。
    15、胡潇,文化进步的哲学思考,文化研究,2003(3)。
    16、左亚文,在批判继承中实现文化创新,科学社会主义,200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