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正觉的历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金岳霖的知识论的宗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得白经验者还治经验”,以“所与之所得还治所与”。通俗而言,知识论反映的就是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金岳霖在他这本书的结尾说“这一整本书可以说是正觉底分析……说知识有进步,简单地说,就是不同的正觉有增加……可以说是始于正觉,终于正觉。”本文以正觉的角度切入金岳霖知识论问题的研究,正觉的历程就是知识如何可能的历程,如果我们以三段表示,这个历程就是从正觉到知识,再从知识到正觉的历程。开始的正觉是自然感觉,终点的正觉是以知识为内涵的正觉。这个过程我们又可以简单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讨论感觉与外物的关系,包括实在论的立场,外物问题,所与问题,正觉问题四个方面;第二部分是讨论思想与外物的关系,包括意念问题,因果理论,真假问题三个方面,在最后我们结合科学的认识论以及扩展到正觉范围之外的思考来反思正觉知识论的得失。
     知识论是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之后展现出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主要围绕着以知识为核心而展开的认识论问题的研究,既然是以知识为核心,那么什么样的知识作为知识论所讨论的知识就成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我们在第一章里主要讨论这个问题。受到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金岳霖追求一种超越于人的知识的理,对此我们引用哈贝马斯和波兰尼的思想与之争论,在哈贝马斯看来兴趣是认识的基础,在波兰尼看来认识是个体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创造性活动,显然二者构成了对于金岳霖这种知识观的批判。撇开思潮的影响,而从知识的形态看,金岳霖的知识论主要是在命题知识的范围内展开,但是命题是否能垄断全部知识的内涵呢,我们的认识是否完全是一种命题知识的形态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这一方面我们主要借助于冯契的“智慧说”和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说”与之辩驳,从中我们了解到命题知识的局限性,以及智慧、判断力、创造力作为命题知识的重要补充、认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性,但同时不可否认命题知识仍然是知识论展开的主要形态。同样是在第一章中我们考察了金岳霖的实在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本体论的实在观,另一方面上认识论的实在观,就前一方面说是道实在、共相实在,从后一方面讲则是理实在,而其知识论基本立场是朴素的实在论,从而也肯定了官觉和外物的实在性,金岳霖自称其知识论是实在主义的知识论,对于实在观考察,也对我们了解其整个知识论背景有所便利。第二章主要是关注外物的问题,外物是知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历来研究认识论的哲学家无不要面对外物而给予一个界定,而在外物的界定上不同的立场和产生的纷争也足够写一部哲学史了,在金岳霖这里,他肯定外物的独立存在,这一方面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朴素实在论的出发立场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批判唯主方式有关,所谓肖唯主方式也就是从一时一地的官觉现象出发,这种方式得不到真正的外物,而只能推理或建立,但实际上最终推理或建立外物也是不可能的,然而究唯主方式进一步的原因来看是寻求立于不败之地的要求和无可怀疑的出发原则造成的,然而求立于不败之地和无可怀疑原则为出发点最终也必然陷入无限倒退的深渊而不可自拔,因而在金岳霖看来必须要超越人类中心观和自我中心观,肯定外物的独立实在性才能真正解决外物问题;然而虽然肯定外物的独立存在,关于外物的性质金岳霖则主要局限在官觉外物的范围内考察,规定性质在关系中并相对于官觉类,这避免了传统研究中站在本质外物立场的把性质归于神秘属性,又避免了心物二元的框架中走向观念论以及彻底的唯心论,但是我们用洛克和托马斯·里德的性质理论与之比较,可以发现二者都以不同方式指出外物性质的本然性,而金岳霖在这一方面由于局限在官觉外物的立场上谈性质,这就不免割裂了性质的本然性和官觉性。
     第三章考察了所与问题。在金岳霖看来知识来源于官觉,那么论知识当然从官觉出发,而在官觉中官觉内容最为亲切,而能又不是知识论所研究的对象,所以应该从内容的所论起,而且在他看来知识论就是在正觉范围内讨论的,所以他当然只谈到外物的官觉性或者对象性,而没有关照其自在性,而这在中国传统哲学(譬如王夫之的能所理论)以及现代唯物主义哲学(譬如冯契的能所理论)中都是注意到了外物的自在性的一面;其次,为了解决感觉内容与感觉对象的问题,金岳霖提出所与是客观的早现的理论,当然其所与理论受到新实在论的影响,但是又与其意识的物理化倾向有着明显的不同,金岳霖给予所与两种位置,指出在正觉上感觉内容和感觉对象合一于所与,这里感觉对象就是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所与兼有内容与对象两方面的内涵,就内容讲,它随官能活动存在而存在,就外物说,它具有独立存在性。但是内容不具有独立存在性,而对象也保持其独立存在性而不随官能活动而存在或消失。其次考察了客观问题,在客观问题中我们主要关注了官能类的划分问题,在这一方面我们认为仍然是可以商榷的;而其客观是类观的规定也反映了一种主体间性的客观观念,同时类观的界定也体现出呈现既是所的给予,也是能的把握,是所与与所得的统一。最后我们关注了塞拉斯的所弓神话,在我们看来塞拉斯的所与神话批判的所与理论并不包含金岳霖的以呈现学说为实质内容的所与理论,而二者实际上共同在批判以观念论和感觉材料理论为代表的表征理论。第四章谈正觉问题。我们从正常、基本、证实、分辨、校对、范式这六个方面对十正觉所涉及的问题展开辨析。在金岳霖看来正常是正觉的基本内涵,正觉作为一种基础信念是成立的,但是在对它的证实方面的确有困难,而以正觉为标准,也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一致性的幻觉”这个问题,在校对问题上以及从范式的角度,我们分别分析了胡军对于金岳霖的责难是否合理,对此我们提供一种辩护。
     第五章谈因果理论。金岳霖从批判休谟的因果理论开始,指出休谟否认的普遍因果关系的原因在于他只承认意像而不承认意念,不承认意念也不可能承认有普遍的因果关系,在金岳霖看来因果问题是一个理势协调的问题,普遍的因果关系是理,这种理是本来就有的,内在于自然律中,这叫理有固然,而特殊的因果联系是势,理虽有固然,但不“决”势之必至,就固然之理与现实之势的关系而言,他认为理虽不决势,但可以预测势。但是这种以理势协调理论来解决因果关系虽然富有新意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不过实际上降低了因果关系的硬性,因为休谟实际上追求的是要能够决定特殊的因果联系的普遍的因果关系。第六章谈真假问题。金岳霖批判了传统的真假学说,建立了新的符合论的真假,以符合为真假的定义,以融洽、有效、一致为标准,以标准的超时空化解决“后来居上”的问题,但是对于当下经验中必然的真的要求仍然是无能为力的,而在我们看来,而这正是我们追求真之为真的初衷。另外,金岳霖区分了真命题的真不是真理的真,对于澄清真假问题的讨论大有裨益。最后他提出知识是始于正觉而终于正觉、知识的进步就是正觉的增加,让我们看到了他放弃了一种超越于个体的知识的纯理的追求,而回归到了有限的个体的知识观上。
     第七章可以看作是我们对于整个知识论以及正觉立场的反思。首先考察了金岳霖的知识论所受到的哲学范式和科学范式的影响,其次分析了金岳霖的问题意识以及其正觉知识论的特点,最后我们反思了这种在正觉范围内的知识论的局限性,在我们看来哲学要跟上科学的脚步就必然要突破正觉的局限,而就哲学的认识论自身的发展而言,也不能完全局限正觉的范围内。初级知识的硬性固然建立在所与的基础上,但是更高级的知识是建立在一种逻辑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只要符合逻辑地提出一个有建设性的问题,当然是对于认识有所推进,不过我们这是在跳出金岳霖的正觉知识论的视域所说的话。
Epistemology is a very important area of research since modern philosophy epistemology steering, it is the epistemological problem which mainly around of knowledge, since knowledge is the core, then what kind of knowledge as epistemology of knowledge of the discussion has become a problem worthy of discussion, We discuss this issue in the first chapte. Due the influence of ideas of positivism, the epistemology of Y. L. KIN showing an objectivist epistemology color, it is the pursuit of a beyond human knowledge processing, which we invoke Habermas and Polanyi's thinking argue with, Habermas think that interest is the basis of knowledge, Polanyi think that knowledge is individuals shining intellectual spark creative activity, obviously, this constitutes a criticism for Mr. Kin's objectivist epistemology. Apart from the influence of ideas of positivism, about the form of knowledge, Mr. Kin's epistemology expand in the range of propositional knowledge, but the proposition whether is the monopoly of all knowledge connotation, our understanding whether is completely the form of a propositional knowledge, the answer is no, in this regard, we mainly use Feng Qi's "wisdom theory"and Polanyi's "tacit knowledge" argue with that, from which we learned the limitations of propositional knowledge, and wisdom, judgment, creativity are important complement of propositional knowledge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pistemology,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undeniable that proposition knowledge is still the main expanded form of epistemology. In the first chapter, we also examine Mr. Kin's real concept,which includes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it's ontological reality concept, on the other hand is epistemology's reality concept, former one hand, the reality is The Dao and universal, in the latter aspect, the reality is Reason, its epistemological stance is naive realism, which also affirmed the reality of sense and object, Mr. Kin claiming his epistemology is realism epistemology, therefore, to study his reality concepts help us understand his entire epistemology. The second chapter is concerned about the object, object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epistemology, the research epistemology philosopher always have to face the object and give it a definition, however, the different stance on the definition and the controversy of object can write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Mr. Kin affirmed the independent existence of object, one aspect is naive realism's influence we mentioned above, on the other hand, its has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Criticism of "wei zhu" way, the "wei zhu" way is to proceed from the sense phenomenon of a time and a place, this way can't get the true object, but only reasoning or create, but in fact the ultimate reasoning or the establishment of object is impossible. However, the further reasons of the "wei zhu" way are seeking to stand undefeated requirements and no doubt starting principles, however, seeking to stand undefeated requirements and no doubt starting principles as a starting point eventually inevitable can not extricate themselves plunged into the abyss of infinite regress, and therefore Mr. Kin think that it is necessary beyond human center concept and self-centered view, only insisted that objects independent reality can re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object; However, Mr. Kin determine the object's qualit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relation and the types of organ activity, which both to avoid talking about the quality beyond relation from the stance of the essence of object, but also to avoid moving toward idealism standing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dualism of mind and matter or toward radical idealism, but we also introduced the quality theory of Locke and Thomas Reid as compared with his point, which both pointed out that originally nature of the object in different ways, but because Mr. Kin limitations in the sense object to talk about the quality of object, which inevitably to split the quality of originally and in sense.
     Chapter3examines the given. Mr. Kin think that the knowledge derived from the sense, so the knowledge should be from the sence, the sense content is most cordial in the sense,"neng" is not the research object of epistemology, so it should be from the sense content, in his view, epistemology shoued be discussed in veridical perception, so of course he is only talking about the quality of sense of object, and did not take care of its originally quality, bu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for example, Wang Fu-chih's theory), which as well as the modern materialist philosophy (such as Feng Qi's theory) are noticed originally quality of object; Secondl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ense content and sense object, Mr. Kin proposed that the given is the objective presentation, of course, though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new realism, entirely different from the physical tendency of consciousness, Mr. Kin give the given two positions that are sense content and sense object, and in veridical perception, sense content and sense object are combined, sense object is object or part of object, the given contains two meanings of content and obje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it as the sense content, its presentation along with the activities of the a bility of orga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it as sense object, it has an independent existence. However, the sense content does not have an independent existence, sense object also maintain its independent existence rather than with activities of the ability of organs exist or disappear. Secondly investigated objective problems, on objective problems, we focused on the problem of division of class of the ability of organs, in this regard, we believe that is still questionable; whose objective is the class view of the provisions also reflect the nature of the objective in an intersubjective concepts, the class concept definition reflects presentation are both the given and the taken. Finally, we discuss the myths of the given of Silas, in our opinion, the criticism on the myths of the given does not contain Mr. Kin's theory on the given, which essentially is a presentation theory, in fact they together criticized idealism and sense material-theory's representation theory. Chapter4talk about the veridical perception problem. From normal, basic, confirm, discrimination, proofreading, paradigm of the six areas, we for problems involved veridical perception expand discrimination. Mr. Kin think that normal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veridical perception, and veridical perception was established as The basis of belief, but in it confirmed there is indeed a difficult, veridical perception as standard can not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sistency hallucinations", on proofreading issue and the paradigm, we analyze the reasonableness about that Hu Jun blamed for Mr. Kin, for this we provide a defense.
     Chapter5examines the causal theory. Mr. Kin began in criticism of Hume's causal theory, he pointed out the reason of Hume denied the universal causality is that he only admitted to the imagery and does not admit the idea, does not recognize the idea can not recognize the universal causality, on Mr. Kin's Vision, causal problem is a problem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reason and potential, universal causality is reason, this reason is inherent and within the laws of nature, which called inherent reason, special causal link is potential, although reason is inherent, do not decision potential be able to achieve, of cours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erent reason and potential, he believes the reason, though not the decision situation, can predict potential. This theory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reason and potential to solve the causality innovative provides a useful perspective, but in fact reduce the standard of the causality, Hume actually pursuing universal causality that be able to decide special causal link. Chapter6talk about truth and false questions. Mr. Kin criticized the traditional doctrine of truth and false, and establishment of a new accord theory, accord be seen as the definition of truth, harmony, effective, consistent be seen as the standard of truth, solve the problem "come from behind" with standards independent of time and space, but for the inevitable truth that our immediate experience really want is still powerless, in our opinion, which is the pursuit of truth as a really original intention. In addition, Mr. Kin to differentiate the truth of truth proposition is not the ultimate truth really beneficial for discussion to clarify the true and false questions. Finally, he proposed knowledge began and by the end of veridical perception, the progress of knowledge is an increase of veridical perception, let us see him to give up the pursuit of pure reason beyond the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and return to a limited individuals on the view of knowledge.
     Chapter7can be seen as a reflection of entire epistemology and veridical perception stance. Firstly investigate Mr. Kin's epistemology that be impacted by the philosophical paradigm and the scientific paradigm; followed analysis Mr. Kin's problem awarenes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ridical perception epistemology; Finally, we reflect on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kind of veridical perception epistemology, In our opinion, if philosophy want to keep up with scientific's footsteps, it's bound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veridical perception, standing on the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ical epistemology stance, we can not entirely confined veridical perception. While primary knowledge is solid established and based on the given, but more advanced knowledge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possibility of a logical, as long as it is logical to propose a constructive problem, which is certainly adv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only that this view is in sight outside Mr. Kin's epistemology.
引文
1 冯契:《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2 杨国荣:《存在之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3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53页。
    4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470页。
    5 金岳霖只是不在知识论中说“不可说”,从他整个的思想来看,他有思考不可说如何说的问题。
    6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7页。
    7 "epistemology"相对于"the theory of Knowledge "更能真切的传达出知识论研究的传统与本性。从词源学上来看,epistemology由希腊文"episteme"和‘'logos"演变而来,"episteme"一般可以翻译为“知识”,"logos"一般可以翻译为“逻辑”或“理性”,合起来知识论(epistemology)的意思就是关于知识的本性或者知识的逻辑的研究。
    8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0-241页。
    9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10 同上书,第67页。
    11 郁振华:“克服客观主义——波兰尼的个体知识论”,《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1期。
    12 这里我们用个体的观来区别知识论中的在主观意义上说的个体观,而指具有个体性的知识观。
    13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8-69页。
    14 同上书,第70页。
    15 同上书,第69-70页。
    16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17 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18 同上书,第90页。
    19 路易斯.p.波伊曼(Louis P.Pojman)著、洪汉鼎译:《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20 徐向东:《怀疑论、知识与辩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1 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22 金岳霖:《金岳霖文集》第四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23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页。
    24 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25 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2页。
    26 波兰尼:《个人知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27 Michael Polanyi:《knowing and being》,转引自郁振华:《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3页。
    28 三种默会知识说的区分详见郁振华:《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3页。
    29 金岳霖:“如果有人一定要在本知识论上安上主义,我们似乎只能称它为实在主义的知识论。这名词也不妥。这名词表示态度,或方法,或立场,也许还可以;若表示议论或思想,问题就多了。本书对于归纳原则的议论,或对于“事实”的看法,也许就不是实在论者之所能接受的。虽然如此,实在主义也许最能表示本书底主旨。”(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8页。)
    0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15页。
    31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1页。
    35 关于中世纪唯名论与实在论,参考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 金岳霖:《论道》第四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 金岳霖:“太极带点子‘目标’味,即英文中for what那种味道。”(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006年版,第180页。)
    44 金岳霖:《知识论》导言,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页。
    45 参见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7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85页。
    49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8-159页。
    0 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220页。
    52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2页。
    54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页。
    60 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61 同上书,第103页。
    62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0页。
    64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9页。
    66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2页。
    钾金岳霖:“或许对于事实的看法,也许就不是实在论者之所能接受的。”(同上书,第18页。)“事实虽是所与,然而不只是所与;事实虽有意念,然而不就是意念。它是意念去接受了的所与,一方面它既有所与底秩序,也有意念底秩序,另一方面,它既有所与底硬性,也有意念底硬性。”(同上书,第784页。)所谓意念的硬性是指我们虽然可以以不同方式的意念的安排去接受所与,但是意念本身不变,东的意念不能变成西的意念,这就是意念的硬性。而事实既是以意念去接受了的所与,它当然有意念的硬性,在这个意义,或许就不是实在论者所能接受的。
    68 罗素:《哲学问题》,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5.16页。
    69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2-103贞。
    73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3页。
    74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4页。
    77 托马斯·里德:《按常识原理探究人类心灵》,浙江大学出版,2009年版,第99页。
    80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2页。
    83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3页。
    89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6页。
    90 同上书,第26页。
    91 王夫之:《尚书引义》卷五,《船山全书》第二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376页。
    92 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6-47页。
    95 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99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0-131页。
    100 霍尔特编:《新实在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页。
    102 杨国荣:《从严复到金岳霖——实证论与中国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131页。
    103 霍尔特编:《新实在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82页。
    105 霍尔特编:《新实在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86-287页。
    110 霍尔特编:《新实在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49页。
    114 霍尔特编:《新实在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13-314页。
    117 霍尔特编:《新实在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47页。
    118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0-131页。
    120 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
    121 刘爱军:《所与与知识论中的基础主义——兼论牟宗三的知识论前提思想》,《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122 “在认识论的多元论看来,感相虽是所与,而却绝不表示外物,其本身并非在外界的‘存在者’(the existent)。但亦非存在于心内。它是一个中间物,而不存在于世界上。这正和所谓幻相(illusion),在性质差不多。”(张东荪:《认识论》,世界书局,1934年版,第47页。)
    123 宋志明:《评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25 金岳霖:“所谓呈现、事体、所与都是‘物’方面的,所谓想象、思议、意念概念都是‘心’方面的。”(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页。)
    126 张东荪:《认识论》,世界书局,1934年版,第67页。
    127 张东荪:《认识论》,世界书局,1934年版,第49页。
    128 “须知所谓原子性只是在构造上有原子的性质而已,并非说外界确有原子其物。不但没有原子,并且亦没有电子,没有波子。所有的只是外界的构造上有分为若干单位的可能性罢了。……凡是我们的对象,不拘是物质,是生命,是心理,总是都具有这种原子性的条理”(同上书,第54页。)
    129 我们以为外界的条理固然有分断可能的原子性,然同时亦有不断可能的连续性。前者是说一个东西可以分为若干小块;后者是说虽分为若干小块而依然是整个的东西。凡一个东西能够成为整个的,必是具有连续性。”(同上书,第57页。)
    130 “我们看见有新的东西出来,我们只能就这个东西的认识是由于加以认识的立法于其上,但决不能说所以有这个新奇是纯粹出于我们主观的构造。因此我们必须把新东西所以出来的根由归于外界确有与其相应者。这个相应者便是一种条理,因为这样的相应亦只在架构上,而不关于内容,理是我们于原子性连续性之外不能不有这个创变性。”(同上书,第61页。)
    131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伞集》18卷《认识心之批判》,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5页。
    132 同上书,第5页。
    133 在牟宗三这里,感觉物相就是官觉内容(呈现),就是现显所与,事素就是外物,就是纯粹所与。(同上书,第308页。)
    134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7贞。
    137 金岳霖:“如果我们用客观两个字说被知底客观的性质如何如何,一个最基本的意义就是表示被知底性质不是知识或知识者所创造的,它不是凭知识者底意志心思所能左右,修改,产生……等等的。”(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5页。)
    140 金岳霖:“色盲的人和非色盲的人虽然在身体发肤上一样,虽然在别的官能上属于一官能类,然而在视官上不属于一官能种。不同的官能的个体属于不同的官能类。”(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7页。)
    141 金岳霖:“假如一官能类中只有一正常的官能个体,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至少是困难,但是在这里我们不一一提出。”(同上书,第139页。)
    142 金岳霖:“假如醉眼对于视能有某一定的影响,则醉眼官能者自成一类;假如醉眼对于视能没有一定的影响,则醉眼官能者不自成一类。”(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8页。)
    143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60页。
    144 金岳霖:“如果两个体能有关系,例如X与Y之间能有R1关系,则X与R1之间不能没有关系,假如它们底关系为R2,则X与R2之间不能没有关系,假如它们底关系为R3……两个体非先有无量数的关系不可。这问题似乎不只于一关系牵扯到无量数关系,即令一关系牵扯到无量数关系,这并不表示一关系不可能,这问题似乎也不是一关系事实可以分析成无量的关系事实,例如X R1Y可以分析成(甲RX2)R1(丙YR2J)……等等,即令一关系事实可以分析成无量数的关系事实这也不表示关系不可能。”(同上书,第148-149页。)
    7 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8 金岳森:《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9页。
    9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5页。
    151 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152 杨国荣:“金岳霖在肯定所与是客观呈现的同时,又指出所与之中包含着人的‘类观’(具有人类正常感官的人之视界),其中似乎也包含着对所与和所得统一性的确认。”(见杨国荣:《存在之维》,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9页。)
    153 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680页。
    155 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693页。
    156 塞拉斯在文本中所引用的是布劳德的分析解释:“事实上,如果不是有某种椭圆的东西出现在我的心中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个便士看起来是椭圆的而不是任何其他形状的。”参见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693页。原文出处:布劳德(Broad, C.D):《科学的思想》,伦敦:Kegan Paul,1923年版。
    158 参见王华平:《知觉经验是否有表征内容》,《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6期。
    159 彭孟尧:《人心难测——心与认知的哲学问题》,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11页。
    160 对象化并不是现象化,而是进入到官觉范围内,为官觉所把握。
    161 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702页。
    163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0-131页。
    164 罗素:《人类的知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7页。
    165 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页。
    166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3页。
    167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5页。
    168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8页。
    169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7-128页。
    1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5-46页。
    172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8-129页。
    4 胡军:《道与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5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4页。
    176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5页。
    179 金岳霖:“本书没有预备单就觉底立场来给官觉下定义,别人也许能够如此办。”(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3页。)
    182 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83 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184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2页。
    185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7页。
    186 陈嘉映:《说理》,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191页。
    187 陈嘉映:《说理》,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191页。
    188 维特要斯坦:《论确实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192 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5 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196 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4-75页。
    197 Anthony Quinton.The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A]. Chisholm,Roderic,and Robert J.Swartz(eds). Empirical knowledge [C].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 Hall.1973转引自张立英、曹剑波:《几种所与论及其评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2期。
    1 胡军:《道与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1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63页。
    205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69页。
    9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0-171页。
    210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0贞。
    212 丹西:《当代认识论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2页。
    213 Nancy Daukas. Skepticism, Contextualism, and the Epistemic "Odinary" [J]。The Philosophical Forum,2002.转引自曹剑波、张立英:《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吗》,《自然辨证法研究》第24卷第3期。
    216 曹剑波、张立英:《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吗》,《自然辨证法研究》第24卷第3期。
    217 胡军:《道与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218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3页。
    219 杨国荣:《本体论视域中的能知与所知》,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2期。
    220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64页。
    221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8-159页。
    224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16页。
    227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2页。
    228 胡军:《道与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0 李文绪:《一天中什么时候太阳离地球最近》,《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年第9期。
    2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56页。
    237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98页。
    238 参考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9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75页。
    1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78-379页。
    2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78-379页。
    3 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4页。
    244 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9页。
    5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19页。
    246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19页。
    3 胡伟希:《金岳霖与中国实证主义认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7-78页。
    0 张志林《因果观念和休谟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3页
    1 胡军:《道与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2 杨国荣:《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页。
    253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38页
    5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81页。
    256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85页
    257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96页。
    3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09-910页
    (?) 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51页。
    1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14贞。
    252 金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20页。
    3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34页。
    264 金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38页。
    267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51-952页
    268 王路:《论“真”与“真理”》,《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270 金岳霖:《论道》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73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0-131页。
    274 同上书,第135页。
    275 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276 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165页。
    0 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1 陈嘉明:《知识论研究的问题与实质》,《文史哲》,2004年第2期。
    3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52-953页。
    285 杨国荣:《存在之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286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页。
    287 冯友兰:“现代化和民族化融合唯一,论道的体系确切是‘中国哲学’,并不是‘哲学在中国’。元学(本体论,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中心,它跟哲学的其他部门不同。金岳霖指出元学与知识论不同,我们不能说‘中国知识论’,只能说‘知识论在中国’。”(见冯友兰著:《中国现代哲学史》,广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288 金岳霖:《金岳霖学术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0页。
    292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10页。
    293 金岳霖:《道、自然与人》,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7页。
    294 金岳霖:《知识论》导言,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页。
    金岳霖:《知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金岳霖:《论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金岳霖:《道、自然与人》,刘培育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金岳霖文集》,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
    《金岳霖学术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
    刘培育编:《金岳霖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胡军:《道与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胡伟希:《金岳霖与中国实证主义认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陈晓龙:《知识与智慧——金岳霖哲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杨国荣:《从严复到金岳霖——实证论与中国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杨国荣:《存在之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杨国荣:《本体论视域中的能知与所知》,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2期
    郁振华:《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郁振华:《金岳霖外在关系学说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2期
    郁振华:“克服客观主义——波兰尼的个体知识论”《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1期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高瑞泉:《智慧之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洪汉鼎、陈治国编:《知识论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王华平:《心灵与世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陈波、韩林合编:《逻辑与语言》,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徐向东:《怀疑论、知识与辩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卫平《“金岳霖问题”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独立性的探求》,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1期
    杜国平:《真的历程——金岳霖理论体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陈嘉映:《说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年
    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
    李文绪:《一天中什么时候太阳离地球最近》,《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年第9期
    张志林:《因果观念和休谟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18卷《认识心之批判》、25卷《牟宗三先生早期文集》,台湾: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曹剑波、张立英:《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吗》,《自然辨证法研究》第24卷第3期
    张立英、曹剑波:《几种所与论及其评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北2期
    彭孟尧:《人心难测——心与认知的哲学问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邵明:《金岳霖所与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张东荪:《认识认》,世界书局,1934年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二册,湖南:岳麓书社,1996年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罗素:《哲学问题》,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罗素:《逻辑与知识》,苑莉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罗素:《意义与真理的探究》,贾可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皮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译、王炳文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波兰尼:《个人知识》,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奎因:《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齐硕姆:《知识论》,邹惟远、邹晓蕾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普特南:《实在论的多幅面孔》,冯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丘奇兰德:《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张燕京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麦克道威尔:《心灵与世界》,刘叶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霍尔特编:《新实在论》,伍仁益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英]托马斯·里德:《按常识原理探究人类心灵》,李涤非译,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体谟:《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美]约翰·波洛克、乔·克拉兹《当代知识论》,陈真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路易斯·P·波伊曼(Louis P.Pojman):《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洪汉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罗蒂:《哲学和自然之境》,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张金言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丹西:《当代认识论导论》,周文彰、何包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美]弗·卡约里:《物理学史》,戴念祖译、范岱年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爱德文·阿瑟·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徐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