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理性的足迹:从孔子到孟子的学术思想演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课题是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孔学的产生和发展所作的一次断代性、全方位的动态考察。我们重点关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我们着力勾勒出对孔子思想的产生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渊源;其次,我们重点突出了孔子思想学说本身的思想内容与逻辑构成;第三,我们用大部分篇幅探讨孔子思想学说在先秦时代传播过程中的保真与变异,并努力揭示出变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力求准确再现孔学在先秦时代的演变轨迹。本课题主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孔学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分三个部分加以介绍:第一,孔学的思想文化背景。我们主要从礼、乐与德三个核心概念的辨析入手,重点在弄清楚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为深入了解孔子学说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思想文化背景。第二,孔学的社会历史背景。我们从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形成与崩溃过程、礼乐文化的畸形繁荣、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以及当时三次大的社会思潮等几个方面入手,力图完整勾勒出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文化状况。第三,简要回顾了孔子的个人性格、身世和家世,以求从中找到能够解释孔学形成特点的逻辑线索。
     第二章主要是谈孔子思想学说的主要内容。第一,天人合一论。孔子继承了周公以来对天人关系的思考模式,但摒弃了其中的宗教神学色彩,转而吸取春秋以来人文主义思潮的思想成果,自觉为天人关系注入更具人文色彩的理性内容。这种新的天人关系强调人的理性精神能主动从天道规律中汲取智慧,引导现实生活趋于秩序化、合理化,最终走向社会大同。第二,仁德关系论。我们力图在细致分疏孔子思想中的“德”与“仁”及二者关系的基础上,辨析“内圣外王”概念与孔子学说的契合程度,以此建立起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完整表述。第三,教育美学论。孔子的“游于艺”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美学思想,它说明孔子对教育的态度既是客观严谨的,也是主观审美的。
     第三章主要讨论孔子思想学说在孟子崛起之前的发展演变情况。在孔子去世之后、孟子崛起以前,孔学的传承以孔子亲传弟子为核心,以再传和三传弟子为羽翼,他们构成了孔学在战国初期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一,鉴于七十子之徒学术面貌的模糊性,我们只是从理论上对七十子之学的整体学术特征做了一个大致的勾勒,以期能够在一根完整的学术链条上描述出孔学发展的轨迹。第二,子思之学是孔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高潮,我们在对子思著作进行简单辨析之后,集中力量探讨了《中庸》在孔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第三,七十子后学之学的探讨以《乐记》和郭店楚简为中心,主要着眼于它们在心性之学上对孔学的推进。
     第四章的内容主要是在孔子与孟子思想的对比中展开讨论。作为孔子最为杰出的继承者,孟子的思想学说足以成为先秦学术史上的一座丰碑。首先,孟子改变了孔子思想学说中道德与政治夹缠不清的局面,他设计出一整套社会制度理论框架,并细致地描绘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社会蓝图。其次,他旗帜鲜明地提倡人性本善,在追求人性的道路上,真正的大圆满状态不仅要达己,更要达人。在孟子的人性论中,他强调人性与道德合一,道德与天道合一。以道德与天道的名义为人性立法,这是孟子人性论中最具光彩的地方,也是他的人性论普遍为世人所接受的地方。
The paper conducts a dynamic research on the dividing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history in an omni-directional pattern. During this process, we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ree aspects: firstly, we concentrate our efforts on lumping the social contexts,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profound history and culture, which have the great effect on the generation of Confucianism. Secondly, we highlight the intellectual content and logical structure in the Confucian doctrine. Thirdly, we discuss with most of the paper the fidelity and vari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the spreading process in the pre-Qin era and try to reveal the underlying reason behind the variation, in order to make exact representations of evolvement trajectory of Confucianism in pre-Qin era. The main chapters are arranged as follows:
     Chapter on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fucianism. This chapter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introduce. Part one is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onfucianism.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ting Li, Yue, De these three core conceptions and mainly reveal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we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Confucianism. Part two is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Based on the process from formation to collapse of the feudal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the distorted prosperity of LiYue culture, the life choices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three major social thoughts of that times etc several aspects, we try to completely provid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of the times in which the Confucius lived. Part three gives a brief review of Confucius'character, ancestry and antecedents in order to detect the logical clues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anism.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talks about the major content of Confucianism. The first one is the harmony theory. The Confucius carried forward the thinking pattern beginning with the Duke Zhou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heaven, abandoning the theological and religious ideas from which, and turned to imbibe the thoughts of humanism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y this way he brought more humanistic meaning and rational content to the relationship. The new concept emphasizes that the rational spirit of human can absorb wisdom from the law of Heaven, and then guide the real life to be orderly, rationalized, and to be social harmony ultimately. The second on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n and De. Based on the carefully disentang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n and De from Confucius'thought, we discriminate the fit between the concept of exercising perfect self-cultivation and benevolent governance and Confucianism in order to build a complete expression of Confucian ideology. The third topic is about education and aesthetics. The thought of amusing in the arts includes plenty of education theory and aesthetic ideas, which illustrates that Confucian attitude to education is objective, rigorous and subjective aesthetic.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vement of the Confucian doctrine before the ascendancy of Mencius. Confucius'death, his disciples, as the point, his second and third disciples, as the wings, those who were the backbone pow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n the early Warring States before Mencius rising for the inheritance of Confucianism. First, regarding the fact that the academic features of the seventy disci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mbiguity, we just give a outline of the overall academic character of the Seventy Disciples' scholarship in theory so that we can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Confucianism on a complete academic chain. Second, Zisi scholarship is the climax in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so we concentrate on research into The Mean and its pivo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after the simple differentiation of his writings. The third, we mainly discuss the Yueji and the GuodianChujian, which are the center of the scholarship of the younger disciples, and focus on their important accelerated action to Confucianism in the study of heart and mind.
     The content of chapter four develops the discussion mainly in the comparison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thoughts. As the most outstanding successor of Confucianism, the thought and doctrine of Mencius are enough to become a historical monumental in the Pre-Qin academic history. 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Mencius worked out a package of framework for social system and sketched the social blueprint guided by the theory to the details, and so he changed the intertwined situation between morality and politics in Confucian doctrine. The second one is that Mencius clearly advocates the human beings are primarily altruistic. During the pursuit of the human nature the real perfection is not only to be oneself, but also to be all themselves even more. Mencius emphasizes the unity between humanity and morality, the oneness of morality and the heavenly in hi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The utmost glorious point is the legislating for the human nature in morality and in the heaven's name, which is also generally accepted by the people.
引文
陈寅恪:《金明馆从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
    ① 如朱维铮就认为:“孔学的涵义,应特指孔子本人关于他的思想、道德和伦理学说的申述。”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① 张岱年主编:《孔子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7页。
    ①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0页。
    ② 中国孔子基金会编:《中国儒学百科全书》把经学定义为:以“六艺”或“六经”,即《诗》、《书》、《礼》、《乐》、《周易》、《春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汉人视“六艺”为永恒的和普遍的真理,故称其为“经”。对“六经”的研究、传授、和学习,称为经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3页。
    ③ 中国孔子基金会编:《中国儒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0页。
    ④ 张岱年主编:《孔子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9页。
    ① 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① 参见刘立志《<论语学>名目溯源》,《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
    ② 参见张岱年主编《孔子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0页。
    ①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0页。
    ② 宋刚:《六朝论语学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5页。
    ① 前述引文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6页。
    ② 同上书,17页。
    ③ 同上书,21页。
    ④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8页。
    ① 李帆《反思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17日第5版。
    ① 参见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51页。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065页。
    ②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6页。
    ①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页。
    ② 周予同《经学历史·序言》,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页。
    ③ 清·纪昀等《经部总序》,《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④ 章权才《宋明经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① 陈来《孔大子与现代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0页。
    ②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下册第六编,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③ 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④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用杜维明翻译,转引自陈来《孔夫子与现代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① 余英时《上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② 余英时《上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0页。
    ②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③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页。
    ① 王国维《释礼》,《观堂集林》卷六,中华书局,1959年版,291页。
    ① 郑樵《通志·乐略》云:“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② 金尚理《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巴蜀书社,2002年版,123—125页。
    ③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乐类总序》,中华书局整理本,1997年版,500页。
    ① 《论语·为政》。
    ① 《论语·阳货》。
    ①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 《诗经·小雅·北山》。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79页。
    ②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75页。
    ③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9页。
    ④ 《周易·系辞上》。
    ⑤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4页。
    ⑥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02页下。
    ①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7页。
    ② 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4期。
    ① 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4期。
    ①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页。
    ② 杨希牧,《西周赐姓制度理论的商榷》,《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6册,精华印书馆,1955年版,第189页。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第2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53-454页。
    ①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② 同上书,第8页。
    ③ 《史记·周本纪》。
    ④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国语·周语》:“荣公为卿士,诸侯不享,王流于彘。”“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流王于彘。”
    ⑤ 共和执政有两种说法,太史公以为“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而《索隐》则引《竹书纪年》认为是“共伯和干王位”。以后者为胜。
    ⑤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日:“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⑦ 《左传·庄公十五年》:“春,复会焉。齐始霸也。
    ① 《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 《论语·季氏》。
    ① (宋)钱时, 《两汉笔记》卷三,《四库全书·史部·史评类》。
    ① (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467页。
    ② 印群,《论周代列鼎制度的嬗变》,《辽宁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③ 晁福林,《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④ 徐令杰,《春秋战争礼考论》,《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2期。
    ⑤ 杨文胜,《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了吗?》,《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
    ①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
    ② 刘毓庆、郭万金《<诗经>结集历程之研究》,《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③ 《左传·定公四年》:“秦哀公为之赋《无衣》。”
    ① 马银琴《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中国诗歌研究》,2004年第8辑。
    1 《荀子·非相》。
    ① 《吕氏春秋·慎大》。
    《礼记·孔子世家》:“再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③ 《孟子·滕文公下》。
    ① 《史记·孔子世家》。
    ① 《世本·王本·春秋列国公侯世系》:“宋湣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为宋司马。华督杀之而绝其世,其子木金父降为士。”据此,从弗父何到木金父当为五代。
    ② 《左传·昭公七年》。
    ①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54至593页。
    ① 《孔子家语·本姓解》:“孔子三岁而叔梁纥死。”
    ② 不少史料表明,孔子一直不知道父亲的墓地,母亲死后都不能与父亲合葬,只能临时浅葬于五父之衢。由此不难推想颜征在母子二人的困苦境地。
    ③ 《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脩墓。”这件事表明,孔子合葬父母的时间至少在访问东周归来,声名鹊起之后,门徒众多之时。
    ④ 《史记·孔子世家》。
    ⑤ 《论语·宪问》。
    ⑥ 参见张秉楠《孔子传》,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第20至21页。
    ⑦ 《史记·孔子世家》:晏婴对齐景公问曰:“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① 《左传·昭公十七年》。
    ②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昭公二十年孔子三十岁时,齐景公带晏婴访问鲁国时曾接见孔子,问及秦穆公何以称霸,孔子的独特见解让景公颇为惊讶,也非常赏识孔子的才华。
    ③ 《论语·为政》。
    ④ 《论语·泰伯》:“必干诗,立于礼,成于乐。”
    ① 《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孔子阻止琴张前往吊唁宗鲁一事。从语气上看,他们当时已经是师徒关系。这一年孔子刚满三十岁。
    ① 《孟子·万章下》。
    ① 《史记·孔子世家》。
    ② 堕三都一事,《孔子世家》记为定公十三年夏,《鲁世家》记为十二年。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鲁哀公十一年返鲁,反推孔子离开鲁国时问当在定公十三年,故堕三都的时间当以定公十二年为是。
    ③ 《史记·孔子世家》。
    ① 钱穆《孔子去鲁考》,《先秦诸子系年》,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② 《孟子·告子下》:“不税冕而行。”
    ③ 《孔子家语·困誓》:或谓子贡:“……累然如丧家之狗。”子贡以告,孔子欣然叹日:“形状末也,如丧家之狗,然乎哉!然乎哉!”
    ④ 钱穆《孔子去卫适陈在鲁哀公二年卫灵公卒岁非鲁定公卒岁辨》,《先秦诸子系年》,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39-43页。
    ⑤ 张守节《史记正义》:“六万,小斗,计当今二千石也。”
    ① 钱穆以为匡人之难和蒲人之围很可能是一件事,语见《孔子畏匡乃过蒲一事之误传与阳虎无涉辨》一文。但匡人之难与蒲人之难不仅牵涉的人物各不相同,而且蒲人之难背后还关乎孔子对诚信的独特看法。因此,如果硬性将二者捏合为一事,恐难服众,故不取。
    ② 《孔子世家》:“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硬。”
    ③ 江永《乡党图考》,刘台拱《经传小记》,崔述《洙泗考信录》,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辨之皆明,今从其论。
    ④ 《孔子世家》:闻孔子在陈蔡之问,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
    ① 《孔子世家》: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准召而可?”曰:“必召冉求。”于是使使召冉求。
    ① 张秉楠《孔子传》,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189页。
    ② 《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日:‘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①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页。
    ② 皮锡瑞《经血开辟时代》,《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新1版,第15页。
    ① 参见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中编;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历史教学》1962年第11期;罗世烈《孔子与春秋》,《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1期。
    ① 参见胡仔《孔子编年》引江永考证。
    参看崔之元《追求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读书》,1988年第7期。
    ① 何晏《论语集解》,《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2481页。
    ② 朱熹《四书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94页。
    ③ 孙钦善《论语本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④ 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257页。
    ① 金岳霖《中国哲学》,《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
    ① 《礼记·王制》郑玄注。
    ② 《礼记·文王世子》。
    ③ 《礼记·檀弓下》。
    ④ 钱穆《论语新解》新校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567页。
    ① 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
    ② 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
    ③ 皇侃《论语义疏》,转引自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384页。
    ① 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34页。
    ② 《春秋公羊传注疏》,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2220页。
    ③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安徽大学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51页。
    ① 杨伯峻《试论孔子》,《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16页。
    ① 孔广森著,杨新勋校注《经学巵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14页。
    ② 庞朴《“中庸”平议》,《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① 《汉书·畦两夏侯京翼李传赞》颜师古注。
    ② 《郭店楚墓竹简·语从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194页。
    ① 《诗经·大雅·文王》
    ② 《诗经·大雅·大明》
    ③ 《尚书·周书·无逸》
    ④ 参见拙作《西周德观念的宗教神学渊源及其内涵之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① 参看冯禹《“天道”考释》,《管子学刊》,1990年第4期。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2009年版,163页。
    ① 参见翟延瑨《孔孟的天道观和古代天文学》,《社会科学》1980年第5期。
    ② 这条材料虽非出自《论语》,但却重见于《孔子家语·大婚解》,只是文字小异;且思想观念与《论语》及其他先秦材料所见孔子言行若合符契,故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① 纪晓岚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65年版,303页。
    ② 语出陈寅恪《复沈兼上书》,《沈兼上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2页。
    ③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④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02页下。
    ⑤ 何发甦《<说文解字>‘悳’‘德’辨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⑥ 王德培《<书>传求是札记》(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⑦ 《礼记·乐记》:德者,得也。《史记·乐书》用其文。《说文》训“悳”为“得”,又推演为“内得于己,外得于人”,现在看来恐怕是混淆了德与悳的古今关系。
    ⑧ 汉字中从心的文字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大批涌现,这只需要比较一下甲骨文、金文和战国竹子简汉字字形就可以得出直观的印象。
    ⑨ 参见孟世凯《甲骨文中‘礼’、‘德’、‘仁’字的问题》,《齐鲁学刊》1987年第1期。
    ① 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4明。
    ① 《诗经·大雅·思齐》。
    ② 《左传·文公二年》。
    ③ 《左传·成公十三年》。
    ① 《论语·子路》。
    ② 《论语·子路》。
    ③ 《论语·季氏》。
    ④ 《论语·公冶长》。
    ⑤ 《论语·卫灵公》。
    ⑥ 《论语·子罕》。
    ⑦ 《论语·子罕》。
    ① 《论语·述而》:“据于德。”何晏谓:“据,杖也。德有成形,故可据。”以杖训据,牵德就杖,反而有削足适履的遗憾,故朱熹、刘宝楠不取。朱熹《论语集注》“据者,执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刘宝楠《论语正义》:“此夫子诲弟子进德修业之法。道者,明明德亲民,大学之道也。德者,(下引与邢疏引文同),言据者,据犹守也。《中庸》言颜子:‘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即据德矣。”
    ① 《论语·泰伯》。
    ② 《论语·子罕》。
    ③ 《论语·子路》。
    ④ 《论语·雍也》。
    ⑤ 《论语·雍也》。
    ⑥ 庞朴《“中庸”平议》,《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① 阮元《论语论仁论》,《揅经室集》上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79页。
    ② 郭沫若《孔墨的批判》,《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
    ③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市山县战国时期中出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1期。
    ④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①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② 许慎《说文解字·人部》。
    ③ 孟轲《孟子·告子上》。
    ④ 白奚《“仁”字古文考辩》,《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
    ① 庞朴《“仁”字臆断》,《寻根》2001年第1期。
    ② 白奚《“仁”字古文考辩》,《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
    ③ 段玉裁在仁字条下注曰:“祭祀之尸本象神而陈之,而祭者主之。二义实相因而生也。”
    ④ 谢阳举《“仁”的起源探本》,《管子学刊》2001年1期。
    ⑤ 《礼记·少仪》。
    ① 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
    ② 《礼记·中庸》。
    ①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礼记·祭义》:“义者,宜此者也。”贾谊《新书·道术》:“行充其宜谓之义。”扬雄《法言·重黎》:“事得其宜谓之义。”《论语·学而》:“信近于义。”皇侃疏曰:“义,合宜也。”朱熹注曰:“义者,事之宜也。
    ① 《论语·雍也》。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页。
    ① 《论语·宪问》。
    ② 《论语·卫灵公》。
    ①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页。
    ②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57页。
    ③ 程石泉《论语读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① 《郭店楚简·五行》。
    ② 《孟子·公孙丑上》。
    ③ 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下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39页。
    ① 纪晓岚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65年版,303页。
    ② 熊十力《原儒》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 梁启超《儒家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35页。
    ④ 汤一介《儒学十论及外五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87页。
    ①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君能广施恩惠济民于患难,尧舜至圣,犹病其难也。”钱穆亦曰: “此处圣字作有德有位言。仁者无位,不能博施济众。有位无德,亦不能博施济众也。”钱穆《论语新解》,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185页。
    《颜渊》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① 《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战!”
    ① 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7页。
    ①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5-88页。
    ① 朱维铮编校《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55页。
    ② 钟肇鹏《孔子、儒学与经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③ 《子罕》:子畏于匡,日:“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④ 《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⑤ 《八佾》:子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⑥ 《孟子·滕文公下》。
    ⑦ 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1页。
    ① 孔子晚而喜《易》,随着其易学思想的深入,孔子逐渐有“予欲无言”的思想倾向,认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可见他的易学思想主要是通过《易传》流传后世的,而他的易学著作今天已经和儒家后学的思想掺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十翼》。孔子与《十翼》的关系可参看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史记·孔子世家》
    ① 《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子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② 《学而》。
    ③ 《尧日》:“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④ 《述而》:“子日:‘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⑤ 《述而》: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絮己以进,与其絮也,不保其往也。’”
    ① 《季氏》:“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①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 《卫灵公》:“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① 《子罕》:“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己矣。’”
    ① 《卫灵公》:“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①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 《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① 《卫灵公》:“子曰: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①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34页。
    ①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35-341页。
    ② 陈桐生《从出十文献看七十子后学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①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1页。
    ② 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③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 同上书,第5页。
    ② 陈桐生《从出十文献看七十子后学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①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② 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兼谈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① 朱维铮编校,《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63页。
    ① [同本]本田成之著,孙俍工译《中国经学史》,中华书局印行,民国三十年版,第60页。
    ② 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兼谈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①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45-346页。
    ② 《荀子·非十二子》云:“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六说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是圣人之不得埶者也,仲尼子弓是也。
    ① 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② [美]顾立雅著,高专诚译《孔子与中国之道》,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① 《论语·维也》: “樊迟问知。子日:‘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②《礼记者·哀公问》:“公日:‘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日:‘贵其不已,如曰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③ 《论语·阳货》:“子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①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说苑》轶文云:“闵子骞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车,失辔,父持其手,衣甚单,父则归,呼其後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故曰:‘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69页。
    ①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② 同上书。
    ① 《韩诗外传》卷八:“夫子路,卞之野人也;子页,卫之贾人也,皆学问于孔子,遂为天下显士。”
    ② 《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日: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宰我问问题的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与其他弟子迥异,思路怪异由此可见一斑。
    ③ 《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④ 《说苑·政理》:“孔子见季康子,康子未说,孔子又见之。宰予曰:‘吾闻之夫子日:王公不聘不动。今吾子之见司寇也少数矣。’”
    ⑤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宰我问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王肃曰:“言不足以明五帝之德也。”
    ⑥ 《大戴礼记·卫军文子》。
    ①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年版,第109页。
    ② 《雍也篇》有一段对话能够十分贴切地反映出师徒二人在政治理念上的不同,“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孔子理想主义式的执着与冉求现实主义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③ 《左传·哀公十一年》: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日:“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弗听。十有二年,春,用田赋。
    ④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⑤ 《论语·先进》。
    ① 《论语·雍也》。
    ②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① 引文同上书。
    ②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③ 《吕氏春秋·尊师》说他是鲁人。
    ④ 《苟子·非十二子》。
    ⑤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①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① 《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卒,原宪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闾,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日:‘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①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① 李启谦《子思及<中庸>研究》,《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另外,可参考钱穆《子思生卒考》,《先秦诸子系年》(新校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页。李学勤《易传与子思子》,《周易经传溯源》,长春出版社1992年版,第72页。
    ② 《礼记·檀弓下》。
    ③ 不少学者对《孔从子》的记载表示怀疑,认为年幼的子思不可能问出如此深奥的问题。但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早慧的神童,孔子幼年亦能设俎豆为礼容,终成礼乐大师,不知为何独疑子思。蒙文通认为:“《孔从子》述子思言行,每与他书征《子思子》者相合,明有所据。”《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233页。李学勤先生也认为此书属于汉魏间的孔氏家学。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黄怀信甚至认为,《孔从子》中的有关子思的资料或即“采辑《子思》而成”。黄怀信《(孔从子)的时代与作者》,《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④ 《孔从子·杂训》。
    ① 《孔从子·居卫》。
    ② 李启谦《子思及<中庸>研究》,《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
    ③ 《孟子·离娄下》。
    ①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5-417页。
    ② 清人沈钦韩指出《太平御览》四百三引《子思子》“天下有道”一条即《表记》语。王先谦《汉书补注》三十。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案《意林》引《子思子》十余条,一见于《表记》,再见于《缁衣》,则沈约之言信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③ 参见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版。
    ④ 郭沂认为:“现在郭店竹简的出土,证明上述记载是完全可靠的。一方面,《缁衣》就是郭店竹简的一篇。另一方面,郭店竹简《大常》篇的文字又见于《坊记》。从行文上看,显然是《大常》引自《坊记》,这说明《坊记》的成篇早于《大常》。”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0页。
    ① 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第二章第一节(长春出版社1992年版),钟肇鹏《子思学派的中庸思想》(《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1989年版),都认为《礼记》中的这四篇就是原来《子思子》中的篇目内容。
    ① 韩愈:《吕黎集·送王秀才序》,四库全书本。
    ① 参见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十一章《思孟学派及其唯心主义的儒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①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① 《礼记·中庸》。本节除特别注明,皆引自本篇。
    ① 关于孔子之道天人合一的理论结构,请参看本书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① 郭沫若《青铜时代》,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周柱铨《<乐记>成书年代、作者及评价问题》,《人民音乐》1980年第7期。吕骥《关于公孙尼子和<乐记>作者考》,《中国音乐学》1988年第3期。阴法鲁《读伍谊铨同志新作<乐记理论谈新>札记》,《音乐研究》1995年第1期。伍雍谊《乐记理论探新》,《人民音乐》1994年第7期。邹华《郭店楚简与<乐记>》,《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孙德华《试论<乐记>的作者及与子思学派的关系》,《聊城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②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齐鲁书社1982年版。蔡仲德《<乐记>作者辨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修海林《<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音乐研究》1986年第6期。赵玉卿《三本<礼记>说辨——与阴法鲁先生商榷》,《中火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丘琼荪《<乐记>论辩》,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①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 [清]孙希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下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年版,第988页。
    2 [英国]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交感巫术:巫术的原理》,《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页。
    ① 《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文物》1997年第7期。
    ② 杜维明《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收入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③ 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中的(了思了>》、《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收入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④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⑤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前言》(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⑥ 《五行》的中心是论证君子的五种行为规范,强调君子应当对这五种道德行为准则发自内心地认同。但他又把善与德又作了区分,认为仁义礼智四行和称之为善,属于人道:人道四行加上圣才能称之为德,德属于天道。这种五行内部标准的不一致,明显有突出自己祖父孔子圣人地位的理论意图,与其它四行放在
    一起显得不伦不类。《六德》则是从伦理与政治的关系角度展开的讨论,着眼点在于政治伦理制度的理论建构,较之《五行》有质的提升,故而不宜作子思或子思弟子的作品看待。
    ① 《论语·子路》:孔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第二十九》。
    ① 董仲舒《春秋繁露》《阳尊阴卑第四十三》。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第五十三》。
    ③ 班固《白虎通义·三纲六纪》卷七。
    ① 这里“天降大常”的降字,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作“登”字解,刘钊《郭店楚简校释》作“降”字解。结合《性自命出》篇“命自天降”的观点看,刘解更胜一筹,故从之。
    ②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06页。
    韩星《郭店楚简儒家天道观述略》,《西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① [唐]韩愈《送王秀才序》,《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② [宋]程颐、程颢《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7页。
    ① 参见董洪利《孟子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② 见朱熹《孟子序说》,其引用韩愈《送王秀才序》部分乃撮述,非原文。
    ① [宋]朱喜《李公常语上》,《晦庵集》卷七十三,四库全书本。
    ① [清]周广业《孟子四考》云:“《孟子》在武帝时,七篇早入大内,故曰中,亦言内,犹今称中秘书为内府书也。其上太史及学官所肄,子长所见本皆止七篇。至成帝时,陈农所求,刘向父子所校,续得民间本,增多四篇,以中秘所未有,故谓之外。中书多古文善本,外书容有增窜,是以赵刘作注,俱以中书为定也。”
    ①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1页。
    ②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2页。
    ① 司马迁《史记·自序》
    ② 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2页。
    ①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5页。
    ①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6页。
    ①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① 《季羡林再次重申应提倡“大国学”,普及中国史》,《光明日报》,2009年4月8日。
    ② 余英时《“国学”的概念与中国人文研究》,《国学学刊》,2011年2期。
    ① 参见朱维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复旦学报》1987年1期:《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经学》,载于《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② 陈来《近代“国学”的发生与演变》,《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① 参看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② 林教授认为,“全盘西化”、“全面反传统”的思想本身,正是中国传统思想方式的表现。“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在我们的文化里可以找到这种传统,但我们的文化从来都强调渐变,中庸的思想方法从来都是反对极端的。况且林教授的结论“追求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全面反传统”的“五四”式方法之问也有也有难以调和的矛盾。
    ③ 罗振玉在《观堂集林·序》中说王国维东渡日本之后“尽弃前学.专治经史”云云,不知王氏之学已达遗貌取神之境。
    ① 参看崔之元《追求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读书》,1988年第7期。
    ① 纪晓岚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65年版,303页。
    ①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131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三松堂全集》第二册,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18页。
    ③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① 刘绪义《墨子是先秦“新儒家”论》,《云梦学刊》,2011年第二期。
    ② 参见余英时《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上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宋]胡仔.孔子编年.四库全书本.
    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清]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M].扬州:广陵书局,2004.
    7、李启谦等.孔子资料汇编[M].山东:山东友谊书社,1991.
    8、李启谦等.孔子弟子资料汇编[M].山东:山东友谊书社,1991.
    9、钱穆.孔子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0、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11、江竹虚.孔子事迹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2、匡亚明.孔子评传[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3、金景芳、吕绍纲、吕文郁.孔子新传[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1.
    14、张秉楠.孔子传[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15、孔祥骅.孔子新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6、林存光、郭沂.孔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17、[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8、周洪才.孔子故里著述考[M].山东:齐鲁书社,2004.
    19、孙希旦.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89.
    20、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
    21、阮元编.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2、阮元.揅经室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3、阮元.曾子注释,皇清经解,本卷八百零三.
    2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5、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6、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7、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9、赵纪彬.论语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30、钱穆.论语新解(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31、陈大齐.论语辑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32、程石泉.论语读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3、孙钦善.论语注译[M].四川:巴蜀书社,1990.
    34、牛泽群.论语札记[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35、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山西: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36、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三联书店,2008.
    37、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8、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9、高尚榘主编.论语歧解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0、余家菊.孔学漫谈[M].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
    41、周进华.孔学管锥[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2.
    42、杨亮功.孔学四论[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3.8.
    43、熊公哲.孔学发微[M].台北:正中书局,1985.
    44、赵光贤.孔学新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2.
    45、何沛雄.孔学五论[M].香港:香港孔教学院,1995.
    46、汤恩佳.孔学论集[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6.
    47、周月亮.孔学儒术:早期儒学及其演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48、柯远扬.孔学新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49、欧阳竟无.孔学杂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50、骆承烈.孔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
    51、沈映冬.孔学讲义[M].台北:赵州茶艺文会馆,2005.
    52、韩星.孔学述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3、张其昀.孔学今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4、隗瀛涛主编.孔学孔庙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1.
    55、董乃强主编.孔学知识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56、赵廷光主编.孔学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57、张岱年主编.孔子百科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58、胡志奎.论语辨证[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
    59、王民.孔子的形象与思想[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
    60、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61、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62、姚树声.孔孟的真实生平及其思想新评估[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63、阎韬.孔子与儒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4、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5、钟肇鹏.孔子、儒学与经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6、骆承烈.孔学研究[M].山东:齐鲁书社,2002.
    67、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68、[美]顾立雅著,高专诚译.孔子与中国之道[M].大象出版社,2000.
    69、中国孔子基金会编.中国儒学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70、杨朝明.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M].山东:齐鲁书社,2002.
    71、黄怀信、李景明主编.儒家文献研究[M].山东:齐鲁书社,2004.
    72、许凌云.儒家伦理与中国史学[M].山东:齐鲁书社,2004.
    73、梁家荣.仁礼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释与重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4、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5、单承彬.论语源流考述[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76、唐明贵.论语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77、宋刚.六朝论语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8、常会营.<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79、周春健.元代四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0、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M].中华书局,1989.
    82、梁启超.儒家哲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83、柳宏.清代论语诠释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4、朱华忠.清代论语学[M].四川:巴蜀书社,2008.
    85、张卫波.民国时期尊孔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6、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0.
    87、陈寅恪.沈兼士学术论文集[M].中华书局,1986.
    88、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9、熊十力.《原儒》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0、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91、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92、廖名春.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3、皮锡瑞.经学历史[M].中华书局,2004.
    94、[日本]本田成之著,孙俍工译.中国经学史[M].中华书局印行,民国三十一年版.
    95、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6.
    96、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9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8、郭沫若.青铜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99、吕思勉.经子解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100、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世界书局,1933.
    101、蒙文通.古学甄微[M].成都:巴蜀书社,1987.
    102、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0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04、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05、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06、 汤一介.儒学十论及外五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7、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108、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109、 李学勤.重写学术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10、 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M].长春出版社,1992.
    111、 朱维铮.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经学,载于《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12、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13、 朱维铮编校.周予同经学史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14、 钟肇鹏.子思学派的中庸思想(《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9.
    115、 魏启鹏.简帛文献<五行>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6、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修订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17、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18、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前言(增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9、 陈来.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20、 陈来: 《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21、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22、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123、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24、 廖名春.出土简帛丛考[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25、 廖名春.中国学术史新证[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26、 黄怀信等撰.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7、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8、 [日]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线装书局,2005.
    129、 中国哲学编辑部.郭店竹简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130、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编.儒家思孟学派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8.
    131、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32、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33、 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34、 杨朝明主编.孔子家语通解[M].山东:齐鲁书社,2009.
    135、 傅亚庶.孔丛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36、 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7、 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8、 石光瑛.新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39、 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M].中华书局,1980.
    140、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安徽大学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141、 [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4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43、 徐元诰.国语集解(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44、 童书业.春秋史料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45、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46、 [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47、 [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48、 [东汉]荀悦.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49、 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50、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151、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5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5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三松堂全集第二册,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5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5、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商务印书馆,1938.
    156、杨希牧.西周赐姓制度理论的商榷.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6册[M].北京:精华印书馆,1955.
    157、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58、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59、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60、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6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6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63、余英时.现代儒学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64、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65、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66、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67、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
    168、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三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9、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70、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17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172、章权才.宋明经学史[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73、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7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三联书店,2009.
    176、陈来.孔夫子与现代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77、金尚理.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M].成都:巴蜀书社,2002.
    178、顾颉刚主编.古史辨第一册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79、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80、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M].济南:齐鲁书社,1982.
    181、方勇.庄子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8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18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8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85、丘琼荪.<乐记>论辩[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186、董洪利.孟子研究[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87、[唐]韩愈.昌黎集,四库全书本.
    188、[唐]韩愈.韩愈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89、[宋]程颐、程颢.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90、[宋]朱熹.晦庵集,四库全书本.
    19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92、[宋]钱时.两汉笔记.卷三,四库全书本.
    193、[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湖南:岳麓书社,1994.
    194、[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95、[清]周广业.孟子四考,皇清经解续编本.
    196、[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97、[清]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98、[清]孔广森.经学巵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99、[英国]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交感巫术:巫术的原理.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200、[德]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和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
    1、金岳霖.中国哲学[J].哲学研究,1985, (9)
    2、冯友兰.中国近年研究史学之新趋势[N].世界日报,1935-5-14.
    3、冯友兰.近年史学界对于中国古史之看法[J].骨骾,1935, (62).
    4、冯友兰.<中国经济史>序[N].北京晨报,1936-12-4(64).
    5、 冯友兰.冯序.古史辨第六册,上海:开明书店,1938.
    6、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自序, 《古史辨》第七册上,上海:开明书店,1941.
    7、 李学勤.谈“信古·疑古·释古” [J].原道, (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8、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J].孔子研究,1987, (2).
    9、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 [J].收入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10、 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J].收入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11、 朱维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J].复旦学报,1987, (1).
    12、 余英时. “国学”的概念与中国人文研究[J].国学学刊,2011, (2).
    13、 李泽厚.孔子再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1980, (2).
    14、 陈来.近代“国学”的发生与演变[J].清华大学学报,2011(3).
    15、 孟世凯.甲骨文中‘礼’、 ‘德’、 ‘仁’字的问题[J].齐鲁学刊,1987,(1).
    16、 庞朴.“中庸”平议[J].中国社会科学,1980, (1).
    17、 庞朴. “仁”字臆断[J].寻根,2001, (1).
    18、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79, (1).19、 徐葆耕.释古与清华学派[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 (2).
    20、 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5,(4).
    21、 晁福林.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5).
    22、 葛兆光.古代中国还有多少奥秘[J].读书,1995, (11).
    23、 廖名春.论帛书<系词>的学派性质[J].哲学研究,1993, (7).
    24、 廖名春.帛书<要>简说[J].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5、 廖名春.帛书释<要>[J].中国文化,1993, (10)
    26、 廖名春.试论孔子易学观的转变[J].孔子研究,1995, (4)
    27、 黄怀信.<孔丛子)的时代与作者[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 (1)
    28、 郭齐勇.诸子学的历史命运[J].社会科学战线,1997, (1)
    29、 刘立志.<论语学>名目溯源[J].江海学刊,2005, (5).
    30、 李帆.反思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J].社会科学报,2012.
    31、 印群.论周代列鼎制度的嬗变[J].辽宁大学学报,1999, (4).
    32、 李启谦.子思及<中庸>研究[J].孔子研究,1993, (4).
    33、 徐令杰.春秋战争礼考论[J].东北师大学报,2000, (2).
    34、 杨文胜.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了吗?[J].史学月刊,2003, (9)
    35、 刘毓庆、郭万金.<诗经>结集历程之研究[J].文艺研究,2005, (5)
    36、 马银琴.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J].中国诗歌研究,2004,(8).
    37、 沈长云,李晶.春秋官制与<周礼>比较研究[J].历史研究,2004, (6).
    38、 崔之元.追求传统的创造性转化[J].读书,1988, (7).
    39、 冯禹. “天道”考释[J].管子学刊,1990, (4)
    40、 翟廷瑨.孔孟的天道观和古代天文学[J].社会科学,1980, (5).
    41、 何发甦.<说文解字>‘悳’‘德’辨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3).
    42、白奚. “仁”字古文考辩[J].中国哲学史,2000, (3).
    43、 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兼谈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J].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4、 杜维明.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J].收入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45、 谢阳举. “仁”的起源探本[J].管子学刊,2001, (1).
    46、 邹华.郭店楚简与<乐记>[J].西北师大学报,2004, (6).
    47、 韩星.郭店楚简儒家天道观述略[J].西北大学学报,2000, (2).
    48、 陈桐生.从出土文献看七十子后学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J].文学遗产,2005,(6).
    49、 孙德华.试论<乐记>的作者及与子思学派的关系[J].聊城大学学报,2012,(5).
    50、 张永祥.西周德观念的宗教神学渊源及其内涵之演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 (5).
    51、 张永祥,张秀芬.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境界的二分性[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 (4).
    52、 周柱铨.<乐记>成书年代、作者及评价问题[J].人民音乐,1980, (7).
    53、 吕骥.关于公孙尼子和<乐记>作者考[J].中国音乐学,1988, (3).
    54、 伍雍谊.乐记理论探新[J].人民音乐,1994, (7).
    55、 阴法鲁.读伍谊铨同志新作<乐记理论谈新>札记[J].音乐研究,1995,(1).
    56、 蔡仲德.<乐记>作者辨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 (1).
    57、 修海林.<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探析[J].音乐研究,1986, (6).
    58、 赵玉卿.三本<礼记>说辨——与阴法鲁先生商榷[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1).
    59、 季羡林再次重申应提倡“大国学”,普及中国史[N].光明日报,2009-4-8
    60、 刘绪义.墨子是先秦“新儒家”论[J].云梦学刊,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