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法古典装饰艺术最后的辉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乾隆风格与法国洛可可风格都是各自国家古典装饰艺术的顶峰,他们在装饰艺术领域特别是在很多工艺技巧方面都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高度,两者在世界装饰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位置。
     乾隆——洛可可时期中法文化交流频繁,特别是在装饰艺术领域两者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在法国和欧洲多国均掀起了强烈的“中国风格”装饰热潮,时间长达百年,为法国及欧洲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为欧洲洛可可风格注入了清新的活力;同样,在中国宫廷此时也出现了一股具有浓郁异国情调的“西洋风”装饰潮流,使乾隆时期中国的一些装饰艺术作品呈现出西洋特色,为中国古典装饰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对比分析乾隆——洛可可时期中法两国的古典装饰艺术,可以看到两者具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是两者作为精致宫廷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如两者均充分体现了统治者对本时期本国宫廷装饰艺术的审美影响;两者都极端注重装饰性的表现,均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两者都尽情展示了装饰工艺技巧的精湛和完美,均极大的促进了各自国家多种传统工艺技巧的发展和提高等。
     同时由于中法两国在历史文化内涵方面的显著不同,也使乾隆——洛可可时期中法两国的装饰艺术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文章从乾隆风格、洛可可风格装饰艺术的渊源入手,阐述了两者的形成、特点及交流,重点对两者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作出分析,最后对乾隆——洛可可时期中法装饰艺术的相似点与差异性作了分析。
     全面了解乾隆——洛可可时期中法古典装饰艺术风格的特质、交流及相互影响,可以在多方面启迪今天中西装饰艺术交流、融合、发展之路,对今天如何客观借鉴、吸收外来装饰艺术文化,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Both China’s Qianlong style and France’s Rococo style have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ir own national classical art deco. They have made unimaginable breakthrough in the field of art deco, especially in respects of crafts and techniques, which bot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art deco.
     Both the two styles belong to the almost same period,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 During that period,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France was more frequent than ever before, especially in the respect of art deco. At that time Chinese style of decoration gained great popularity in France and many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which lasted for about one hundred years. Meanwhile, the decoration of China’s palaces showed an exotic trend of western fashions, which added western elements to China’s art deco in Qianlong period and made contribution to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art deco.
     From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lassical art deco in the Qianlong - rococo period,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intrigu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styles, which are the shared features of exquisite palace cultures. For example, they both fully reflect the rulers’aesthetic influence on the art deco in that period. They both place emphasis on the expression of ornaments and therefore are keen about delicate and polished expressions. They both fully display exquisite and perfect crafts and techniques, which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traditional crafts and techniques.
     However, the two styles in the Qianlong-rococo period have their own distinctive featur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respect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his thesis illustrates on the formation, features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two sty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rigins of Qianlong style and Rococo style. 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a produced by the inter-influence between the two styles. Finall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rt deco between China and France in the Qianlong-rococo period.
     It can enlighten new ideas about the communiction, integration,and development of art deco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hav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how to borrow and assimilate the foreign art deco culture objectively by getting a full knowledge of the features, communication and inter-influence of art deco between China and France in the Qianlong-rococo period.
引文
[1]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不光在装饰艺术领域可以做为其他欧洲国家的代表,在文化艺术的很多方面均是其他欧洲国家学习的榜样。
    [1]田自秉著:《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第307页。
    [2]郎绍君、刘树杞、周茂生主编:《中国造型艺术辞典》,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539页。
    [1]郎绍君、刘树杞、周茂生主编:《中国造型艺术辞典》,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541页。
    [1]温尼·海德·米奈(美)著,孙小金译、孙宜学校:《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页。
    [1]法国商船“昂菲特里特号”首航中国是在1698年底,这时距离葡萄牙人第一次与中国人相遇已经过去将近两百年的时间,而且法国的商业船队数量也不是很多,但当时其他欧洲国家商船从中国带回的商品有相当部分流向了法国。
    [2]李明、白晋等五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7月23日)抵达中国浙江宁波,于1688年2月7日抵达北京。
    [1]袁宣萍著:《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1]中国情调、中国风格(Chinoiserie):指十七至十八世纪流行于室内、家具、陶瓷、纺织品和园林设计领域的一种西方风格,是欧洲对中国风格的想象性诠释,引自《不列颠百科全书》(2004年CD版)的Chinoiserie词条,袁宣萍著:《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孙若怡著:《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园林建筑与精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74、175页。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321页。
    [2]田自秉著:《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第310页。
    [1]李超德著:《设计美学》,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344页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页。
    [1]雨云译:《艺术的故事》,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344页,引自孙若怡著:《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园林建筑与精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39页。
    [1]温尼·海德·米奈(美)著,孙小金译、孙宜学校:《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斯蒂芬·琼斯(英)著,钱乘旦译:《剑桥艺术史——18世纪艺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3]温尼·海德·米奈(美)著,孙小金译、孙宜学校:《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5页。
    [1]斯蒂芬·琼斯(英)著,钱乘旦译:《剑桥艺术史——18世纪艺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2]孙若怡著:《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园林建筑与精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33页。
    [3]倪建林著:《中西设计艺术比较》,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1]法国虽然于1769年掌握了硬质瓷的烧制方法,但整个十八世纪法国瓷器制作依然是以软质瓷为主。
    [2]张夫也编著:《外国工艺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页。
    [1]张夫也编著:《外国工艺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240页。
    [1]张夫也编著:《外国工艺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
    [1]黄时鉴著:《从海底映射出的中国瓷器之光》,载《东西交流论坛》,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夏鼐著:《瑞典所藏的中国外销瓷》,《文物》,1981年第5期。
    [3]《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词条,引自袁宣萍著:《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有删节。
    [1]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7页。
    [1]倪建林著:《中西设计艺术比较》,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页。
    [2]袁宣萍著:《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1]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3页。
    [2]何芳川、万明著:《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63页。
    [1]斯蒂芬·琼斯(英)著,钱乘旦译:《剑桥艺术史——18世纪艺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2]袁宣萍著:《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个团体节目“活字”,很多人手持印有中国文字的小方块表演多种舞蹈动作,由于很多外国人并不认识太多的中国文字,对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历史也缺少了解。看到后以为该节目表现的是在华人中比较盛行的“麻将”表演。特别是节目最后由很多小方块组成了一个大大的“和”字,更会使人想到麻将中的“和”,可见不同文化之间很难避免一些误会。
    [1]袁宣萍著:《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文物出版社, 2006年版,第201页。
    [1]霍纳尔著:《中国风格》,1973年版,第225页,引自袁宣萍著:《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
    [1]郎绍君、刘树杞、周茂生主编:《中国造型艺术辞典》,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799页。
    [2]郎绍君、刘树杞、周茂生主编:《中国造型艺术辞典》,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793页。
    [1]陈三井著:<陈三井先生序>,孙若怡著:《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园林建筑与精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这里所讲的洛可可(巴洛克)建筑风格,是与其他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相比较而言,如哥特式、罗马式等。而中国特色,可以这样理解:倘若这组建筑不是建在中国皇家园林中,而是建在其他如泰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建筑风格。
    [1]以上是对西洋楼景区主要景点的简单描述,西洋楼景区虽然不大,但一一叙述起来,必会占很多篇幅,所以此处介绍力求简化。由于圆明园早已被毁,以上内容多从档案、图片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来,主要参考资料为孙若怡著:《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园林建筑与精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5页至第38页。
    [1]孔新苗著:《中西美术比较》(修订版),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2]孔新苗著:《中西美术比较》(修订版),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3]黑格尔(德)著,朱光潜译:原载《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5页,引自,孔新苗著:《中西美术比较》(修订版),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1]孙若怡著:《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园林建筑与精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47—151页。
    [1]苏立文(英)著,陈瑞林译:《东西方美术的交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2]另外,当时中国外销欧洲的装饰艺术品,很多只是一种大众甚至是廉价的商品,其设计制作水平与国内高档的装饰艺术器物特别是和宫廷装饰艺术品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远不能代表中国优秀的装饰艺术。
    [3]利玛窦(意)著:《利玛窦全集》,第一册,光启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4]赫德逊(英)著,李申、王遵仲、张毅译:《欧洲与中国》,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29页。
    [1]袁宣萍著:《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1]何兆武著:《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1]袁宣萍著:《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2]罗素(英)著:《中国问题》,1922年出版,引自杨发庭等译:《罗素论中西文化》,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1]古代中国对其周边国家和地区均有重大影响,不只包括文化艺术,其他还有如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多方面。
    [1]孙若怡著:《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园林建筑与精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01页。
    [2]孙若怡著:《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园林建筑与精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26页。
    [1]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1]中法两国民众虽然对有些装饰艺术种类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爱好,如瓷器、染织等。但也有些偏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显示出中欧的差异,比如中国人更偏爱玉石(包括章料、砚台等),其次珍贵木材雕刻等也很受中国人喜爱,法国(欧洲)人则一直对金银器,如餐具、饮具,还有玻璃器皿等情有独钟。
    [1]砚台、印章在中国除去实用功能以外,亦多被作为珍玩藏品,珍稀石质料材的砚台、印章设计制作均极为出色,具有极高的装饰艺术价值。此外,极具中国特色的紫砂器具此时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1]朱晓丽著:《中国古代珠子》,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263页。
    [2]袁宣萍著:《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1]倪建林著:《中西设计艺术比较》,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2]孔新苗著:《中西美术比较》(修订版),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
    [1]乾隆时期,中国民间装饰艺术领域中虽然也有一些“西洋风”的特点存在,但影响不大,而且这种风格的出现在当时多是受民间外销工艺品的影响,与西方社会受宫廷影响的性质完全不同。另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各方面均逐渐受到西方的强烈影响,且随着满清政府的衰落,这种影响越来越强烈,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严重冲击,但这种状况与乾隆时期完全不同,也不能将这两种状况混为一谈。
    [2]孔新苗著:《中西美术比较》(修订版),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
    [1]另外,相比路易十五(包括路易十四)控制的疆域,清代乾隆时期中国版图辽阔、民族及人口众多,各地、各民族风俗不尽相同,这也是很难用一种风格来简单界定乾隆时代中国民间装饰艺术风格的原因之一,此处不再赘述。
    [2]鲁迅著:《无声的中国》,选自《三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6页。
    [3]倪建林著:《中西设计艺术比较》,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1]李渔(清)著:《闲情偶寄》,奚传绩编著:《中外设计艺术论著精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1]蒙古贵族在中国统治时间不足百年,由于蒙古贵族对中原汉人“不感兴趣”,其间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尚称不上毁灭性的。也有专家认为蒙古贵族对中原的统治和满清贵族对中原的统治一样,是中华民族内部“民族大融合”的一部分。此处仅以蒙古为外族,而未加入满清,是由于现在国际上依然有独立的蒙古国而无满清国。
    [1]诸葛铠著:《设计艺术学十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286页。
    [1]严建强著:《十八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反应》,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
    [2]孙若怡著:《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园林建筑与精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23页。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2]热尔曼?巴赞(法)著,刘明毅译.艺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3]张绮曼,郑曙旸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91.
    [4]郎绍君,刘树杞,周茂生主编.中国造型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5]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8]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9]温尼?海德?米奈(美)著,孙小金译,孙宜学校.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李超德.设计美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
    [11]袁宣萍.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2]张夫也编著.外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14]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15]倪建林.中西设计艺术比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6]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修订版)[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17]奚传绩编著.中外设计艺术论著精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18]孙若怡.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园林建筑与精致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9]玛德琳和罗兰德?梅因斯通(英)著,钱乘旦译.剑桥艺术史—17世纪艺术[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
    [20]玛德琳和罗兰德?梅因斯通(英)著,钱乘旦译.剑桥艺术史—18世纪艺术[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
    [21]罗素(英)著,杨发庭等译.罗素论中西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