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周隋总管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都督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其变型的总管府制度正是活跃于周隋这段中国古代历史重要的变革时期。
     周隋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开启李唐繁荣新局面,而这时期的总管府制度本身也有重大变化。因此研究这个时期的总管府形态或许有助于我们明白当时国家对地方社会控制的转变。本文力图在继承、比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总管府制的发展过程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中加以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周隋代总管府胡功能,并考察总管府在当时的作用。
     但是制度的变迁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而学术界业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本文尽量就学术界争论较多或尚未深入研究的部分如府的类型、总管职能变化、总管与中央关系等方面。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分析和比较相结合的方式,以时间为线索,考察总管府发展演变的特点。
     本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总管府的建置及变化沿革。通过梳理“改都督诸君事为总管”的讨论,认为中央政治斗争是改革的直接原因。然后以时间、辖区、功能为标准进行分类,就府的类型及功能展开论述,考察作为地方最高权力机构的总管府,在巩固地方秩序、促进地方发展、保证国家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最后讨论总管府机构设置的常态并对其职官系统进行研究,认为“视流内”不仅有私属性特点还具有区分文武和内外官职的差别的用意。
     第二部分研究总管府的职权及其变迁。先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来阐述总管府的职权及总管权力实施的状况。认为总管府的权力来源于中央,是中央寄权于地方的结果,在国家政权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在总管府取得军政合一的地位的同时中央也加快了地方军政分离改革。随着南北统一,地方文治趋势越发浓厚,总管府转型步伐加快。通过中央对总管选任的考察,以加深了解周隋对地方的控制。国家通过地方力量的制衡来保证政权的安全,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国家可能会重新陷入动乱,在特定条件下,总管府对政权的转移起着显著的影响。而大象二年尉迟迥匡扶失败凸显北周国防体系的缺陷,有鉴于此杨坚上台后有所修补,但他的修正有些过火,又引发新的危机。最后讨论总管府的性质、地位,认为它只能算是“准政区”,尽管在隋代其职能和州并无差异。隋炀帝废除总管府,不代表都督制的终结,总管府制度在隋末动乱中得到恢复,标志着都督制度经过近五百年的演变,都督区终于成为正式行政区划。
     第三部分考察总管和中央关系。中央通过制度上的严格管理、对总管府内部关系的干预,有力地保证了中央对其的控制。通过对总管群体的考察,认为豪族被纳入国家体系后,随着边缘地带逐步完成国家统治的正常化,作为地方豪族代表的总管的地方基础也不断丧失,最终成为依附皇权的官僚。由于总管府权力来自中央,是中央寄权的产物,这就决定了总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政局变动的承受者,对中央政局的影响并不大。
     总之,历史潮流的变化促成了都督制度的嬗变。北朝后期,随着皇权政治的回归、国家统一趋势的增强及地方军事色彩的淡化,作为都督制度变型的总管府制度职能也不可避免的发生转变,终于在唐初成为政治行政机构。
The Dudu system has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dynasty, which has changed a lot in the period of Western-wei and Northern-zhou Dynasties. As The Dudu system The Zongguan Fu system as a variant of The Dudu system, Appeared in that time which were an important reform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Northern-zhou and Sui Dynasties, which finished the disunited situation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nd created the prosperous situation in Tang Dynasty. The Zongguan Fu System itself also has significant changed in that time.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Dudu system perhaps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changes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ontrols the local. By inheriting and comparing the previous achievements, the thesis puts the evolution of the Zongguan Fu in a certain history environment.Based on this, it analyzes the functionsof Zongguan Fu in Northern-zhou and Sui Dynasties and examines its role at that time.
     But the change of the system is very complicated and academic sphere has achieved a lot. So the thesis tries to study some problems which has many disputes or has not gone deep into such as types of Zongguan Fu, the changes in fun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ral director and the Central, etc. Through collecting relevant materials, the thesis employs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and investig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Zongguan Fu in the line of tim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art 1 elaborat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Zongguan Fu.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urning the governor to the general director,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at central political conflicts is the direct cause for reform. It is classified by time, jurisdiction and function, and it discusses the types and functions of Zongguan Fu. Then it investigates the Zongguan Fu which is the top authority organization and its functions in strengthening local order, boosting local development and guaranteeing countiy's safety. Lastly, it talks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Zongguan Fu and official position system, considering that "shi liu nei"(视流内)is not only characterized by private property but also has difference in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ers, internal and external officers.
     Part 2 explores the power of Zongguan Fu and its changes.Based on the studies of relevant historical literature,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power, responsibilities and situation of implementation of ti. Thinks that the power comes from the Central and it forms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When the Zongguan Fu consolidates the military-political power, it also promotes the reform of local military separation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unity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e local improves a lot, which promotes the government's transformation. The Central consolidates the local through the control of selecting the Zongguan directors in Zhou and Sui Dynasties. The Central ensures the country's stability by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local power. If not, the nation may be caught in turmoil. Under the certain condition, the Zongguan Fu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gime's change. Yuchijiong's failure highlights the security system's defects of the Northern-zhou Dynasty. In view of this, Suiwendi reforms it, but it brings new crisis again. In the end, the properties and status of Zongguan Fu are discussed. The thesis thinks that it is just "quasi-administrative region" although its functions have little difference with the state in Sui Dynasty.
     Suiyangdi abolished this system, which doesn't mean the end of Dudu system, and soon it had been recovered in the end of Sui Dynasty. It marks that after nearly five hundred years'evolution, Dudu District becomes the officia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in Tang Dynasty.
     Part 3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Zongguan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rough the strict management and the control of inner relationship, the Central ensures its authority. Based on these investigations, the thesis puts forth that with the border's normalization in controlling, after the gentry was brought into the country system, the Zonggua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gentry gradually lost their local support, and finally they became bureaucrats catering to the authority. The power is given by the Central, which decides that the Zongguan must bear the central political changes to a large extent, and they have little impact on the Central.
     All in al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leads to the reforms of the Dudu system. In the end of Bei Dynasty, with the return of the authority, the un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local militarization, the Zongguan Fu changed inevitably, and it became the officia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in Tang Dynasty.
引文
①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制度》“引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页。
    ②可参张小稳《近百年来魏晋至隋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11期;或参氏著《魏晋南北朝地方官等级管理制度研究》.郑州:九州出版社,2010年,4-15页;华林甫《隋唐五代政区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8期。
    ③(日)菊池英夫《府兵制の展开》第一章第2节“西魏·北周の府兵”,岩波讲座世界历史5,岩波书店,1970年,414页;其《唐代折冲府分布问题研究》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盖金伟、王鹏辉亦认为,尽管宇文护名义上归还朝政大权,但仍掌握军旅大权,明帝为真正摆脱宇文护控制,就必须尝试解决军权问题,而明帝改各州都督为总管,有可能统领地方的都督府,达到强化皇权的目的。《北周总管府制度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期,43-50页;此观点亦获台湾学者林国良的赞同。林国良《北朝人事制度之研究》.台北:国立中正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①《北周明帝期の兵制改革と宇文护について》,《立正大学·东洋史论集》第4号,1991年,5-14页。持相似观点的还有余世明《北周兴造之臣一宇文护述论》,《贵州大学学报》,1991年2期;台湾学者吕春盛引中村氏观点并进一步阐发了明帝和宇文护的矛盾。《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第五章.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189-197页。
    ②张伟国《周隋政权与关陇武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92页。
    ③艾冲《论北周总管府制的创立与发展》,《陕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1期,63-66页。
    ④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张金龙、张小稳则仅认为都督的泛滥、虚衔化,这导致都督不适合作为地方最高长官的头衔,故东魏北齐设行台,北周改为总管。观点无误,但较前相比有简单化之嫌。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张小稳.《魏晋南北朝地方管理等级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
    ⑤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⑥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载《中国学志》第6本,东京:泰山文物社,1972年;又收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⑦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受其启发施和金先生对北齐隋两朝政区沿革做了严密的考订。施和金《北齐地理志》中华书局,2008年;《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⑧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⑨(日)菊池英夫《唐代折冲府分布问题研究》,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四)《六朝隋唐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⑩艾冲《论北周总管府制的创立与发展》《陕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第1期;《隋代总管府制的发展与废止》,《唐都学刊》,1998年第4期。
    11张焯《北朝的总管制---兼论周隋府兵军府的建置》,《北朝研究》总第3期,1990年下半年刊。
    12曾怡菁《隋至唐初河东研究-以并州为中心(581-649)》.台南:佛光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8年。
    13盖金伟、王鹏辉《北周总管府制度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艾冲《隋代总管府制的发展与废止》,《唐都学刊》1998年第4期;《论北周总管府制的创立与发展》,《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第1期;收入《唐代都督府研究》.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
    ②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
    ③(日)欠端实《隋代の总について》,《丽泽大学纪要》卷43,1986年。
    ④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⑤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台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⑥(日)平田阳一郎《再论隋炀帝时期的府兵制—总管制的废除和都尉官的设置》,《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科纪要》45-4。转引自(日)金子修一,李济沧译《2000年日本史学界关于隋唐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7期,21页。
    ⑦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页。
    ⑧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
    ⑨张焯《北朝的总管制---兼论周隋府兵军府的建置》,《北朝研究》1990年下半年刊。
    ⑩(日)山崎宏《隋代总管考》,《史潮》第64、65合刊号,1958年。汤承业先生也认为行台、总管为军政时期的权宜设置。汤承业《隋文帝政治事功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励委员会,1967年,153-154页。
    ①(日)菊池英夫《唐代折冲府分布问题研究》,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549页。菊池氏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府兵制”,是从开皇十年萌芽,以大业三年改鹰扬府以后,制度上是天宝八年停渔符,军府机能停止。转引自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90年,335页。
    ②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88-195页。
    ③甘怀真《杨坚集团与隋朝开国——兼论隋朝立国文化政策》,《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成大出版社,1999年。
    ④(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古社会与豪族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263-285页。有关日本“门生故吏”关系的讨论,可参该书《六朝贵族制社会的性质及其律令体制的形成》一章,144-147页。
    ⑤(日)川胜义雄著,徐谷梵、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10-213页。
    ⑥(日)矢野主税《汉魏的辟召制度研究》原载《长崎大学学艺部社会科学论从》第3卷;转引自谷川道雄《中国中古社会与豪族共同体》第二篇第三章《六朝贵族制社会的性质及其律令体制的形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46页。
    ⑦(日)山崎宏《隋代总管考》,《史潮》第64、65合刊号,1958年。
    ⑧甘怀真《杨坚集团与隋朝开国---兼论隋朝立国文化政策》,《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大出版社,1999年。《隋文帝时代的军权与“关陇集团”之关系---以总管为例》,《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①曾怡菁《隋至唐初河东研究-以并州为中心(581-649)》.台南:佛光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8年。
    ②(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③(日)谷川道雄《魏晋南北朝贵族政治与东亚世界的形成—从都督诸军事制度来考察》载高明士主编《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政治法制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④可参钟旻圜《西魏北周時期地方势力型态探讨--以军事结合为主》.台北: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鲁西奇《西魏北周时代“山南”的“方隅豪族”》,《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
    ⑤阎步克《品味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从爵本位到官本位》.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⑥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北魏孝文帝后对官僚的管理》.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⑦(日)小尾孟夫《六朝都督制研究》.广岛:广岛溪水社,2001年。参牟发松《六朝都督制度的新集结-评小尾孟夫<六朝都督制研究>》,《唐研究》第13卷.北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⑧(日)山口正晃《曹魏西晋时期的都督与将军》,《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0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⑨宇文泰的发展壮大中所集结的团体,陈寅恪先生创造性的概括为“关陇集团”,围绕这个命题,中国学术界展开激烈而有成效的讨论。关于此可参贾海燕《陈寅恪先生“关陇集团理论”解析》.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贾文虽有不足,但对这方面学术史的梳理,大体上还是完整的。
    ①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
    ②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③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④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共九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2007年。
    ⑤陈琳国先生认为都督制确立的标志有三:一是都督职衔已有明确规定,二是都督区已基本固定,三是都督由差遣职向正式职官转化。《曹魏都督制的渊源和定型——兼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5期。当然都督制起源还有另几种说法:如陈仲安、王素所主张东汉光武帝时期出现了专为讨贼而设的“督军御史”。《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70-172页。汪清则认为都督制滥觞于王莽所设“保”区制,可备一说。《王莽时期州制的变化兼论都督制的滥觞》《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①《周书》卷4《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6页。
    ②(日)菊池英夫《府兵制の展开》第一章第2节“西魏·北周の府兵”,岩波讲座世界历史5,岩波书店,1970年,414页;其《唐代折冲府分布问题研究》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盖金伟、王鹏辉亦认为,尽管宇文护名义上归还朝政大权,但仍掌握军旅大权,明帝为真正摆脱宇文护控制,就必须尝试解决军权问题,而明帝改各州都督为总管,这样就有可能统领地方的都督府,达到强化皇权的目的。《北周总管府制度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期,43-50页。此观点亦获台湾学者林国良的赞同。林国良《北朝人事制度之研究》.台北:国立中正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③《北周明帝期の兵制改革と宇文护について》,《立正大学·东洋史论集》第4号;1991年,5-14页。持相似观点的还有余世明《北周兴造之臣—宇文护述论》,《贵州大学学报》,1991年2期;台湾学者吕春盛引中村氏观点并进一步阐发了明帝和宇文护的矛盾。《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第五章.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189-197页。
    ④张伟国《周隋政权与关陇武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92页。
    ⑤艾冲《论北周总管府制的创立与发展》,《陕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1期,63-66页。
    ⑥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张金龙、张小稳则仅认为都督的泛滥、虚衔化,这导致都督不适合作为地方最高长官的头衔,故东魏北齐设行台,北周改为总管。观点无误,但较前相比有简单化之嫌。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张小稳.《魏晋南北朝地方管理等级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
    ①《北周明帝期の兵制改革と宇文护について》, 《立正大学·东洋史论集》第4号,1991年,6-8页。
    ②《周书》卷1《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3-24页。
    ③引自史念海《河山集》(四)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93页。
    ④《元和郡县志》卷6“虢州”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62页。
    ⑤《元和郡县志》卷2“华州”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4页。
    ⑥《元和郡县志》卷2“京兆府渭南县”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5页。
    ⑦唐代驿马日行六驿(180里),若遇军情紧急、送敕书等情况,日行十驿(300里)。参陕西交通史志编委会编《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251页。
    ⑧大统三年元月窦泰占潼关。宇文泰驻军广阳,召诸将谋划,决定声东击西。庚戌,太祖率骑六千还长安,声言欲保陇右。辛亥,谒帝而潜出军。癸丑旦,至小关,于牧马泽大破窦泰军。(《通鉴》卷157“梁武帝大同三年正月”条,4876页)广阳即栎阳(今临潼西北)距长安一百里;牧马泽在潼关东十里,距长安约四百里(《通鉴》胡注引《三秦记》)。庚戌,太祖率骑六千还长安,辛亥,谒帝而潜出军,癸丑旦迎敌,则三天内行军四百里。《北史·韦孝宽传》载韦孝宽谈及北齐军防提到“设令晋州征兵,二日方集;谋议之间,自稽三日;计其军行,二日不到。”(《北史》卷62《韦孝宽传》,2263页)晋州距离周齐边境四百余里,至少要三天(走两天不到)。
    ⑨《北史》卷62《韦孝宽传》载韦孝宽打算在边境筑城,谈及北齐军防提到“设令晋州征兵,二日方集”(2263页)。那么西魏的动员体制应该也差不多,排除谋划时间,从征兵到出征至少要两天。
    ①《周书》卷10《邵惠公附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55页。
    ②《北周明帝期の兵制改革と宇文护について》,《立正大学·东洋史论集》第4号,1991年,6-8页。
    ③资料来源张泽咸、朱大渭编《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下).北京:中华书局,793-845页。亦可参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88-193页。
    ④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88-193页,194-201页。
    ⑤有关山南豪族的动向,可参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鲁西奇《西魏北周时代“山南”的“方隅豪族”》,《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钟旻圜《西魏北周时期地方势力型态探讨--以军事结合为主》.台北: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①《周书》卷49《獠传》载“(獠)天性暴乱,旋至扰动。每岁命随近州镇出兵讨之,获其口以充贱隶,谓之为压獠焉。后有商旅往来者,亦资以为货,公卿逮于民庶之家,有獠口者多矣。”(891页)史料体现了北周对獠控制力的加强,但“压獠”无疑是残酷的民族压迫,必然招致被压迫者的反抗。《周书》卷33《赵昶传》载赵昶于大统十五年拜安夷郡守,带长蛇镇将“氐族荒犷,世号难治,昶威怀以礼,莫不悦服。期岁之后,乐从军者千余人。”但到了大统末年,情况有些变化,原因是“时属军机,科发切急,氐情难之,复相率谋叛。”(577页)又《隋书》卷50《李礼成传》载建德时李礼成任迁州刺史“时朝廷有所征发,礼成度以蛮夷不可扰,扰必为乱,上表固谏。周武帝从之。”(1321页)北周适度放松对蛮獠等的族压榨自然能够减少反叛。
    ②吕思勉先生认为,北齐孝昭帝死后,武成荒淫,志不在政,至后主更甚,于是“东西构兵,只有东略之师,无西入之计矣。”《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59页。李万生认为侯景之乱给西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使得长安得以进行深入的改革和调整。《侯景之乱与北方政局》第五章《侯景之乱与周定三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2-251页。
    ③资料来源(清)徐文范《东晋南北朝舆地表》,载二十五史补编委员会主编《两晋南北朝十史补编》(三).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131-160页。按:武成二年州数不详,因建德二年为135个,天和初废省东南诸州,那么武成二年的州数应该大于建德州数,这里取建德数加以比拟。
    ④《周书》载“时氐帅盖闹等反,昶复讨擒之。进抚军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又与史宁破宕昌羌、獠二十余万。”《周书》卷33《赵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⑤今试取数例。关中:大统十三年长州,十四年南豳,十七西凉,废帝元年绥,周元年恒、显,明帝二年勋、虞、邵、熊、陕,约11州;山南:十四年随、应、肆、并,十七江、岳、鲁,废帝元年东梁、豐、洋、武,废帝二年光,恭帝元年襄,二年安,约14州;巴蜀:十六年岷、黎,废帝二年汶、潼、雅、江、荣、通,恭 帝元年信、合、资,二年陵,约12州。资料虽不全面,但大体反映长安政权增设州的概况。
    ①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234页。
    ②牟发松.《北朝行台地方官化考略》,《文史》总第33期,1990年,75-96页。
    ③《隋书》卷27《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758页。
    ④牟发松先生认为《北齐书·辛术传》所载“行台兼总人事自术始”是魏末地方行台实际权力得到法律承认。《北朝行台地方官化考略》,《文史》总33期,90页。
    ①《周书》卷34《赵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87页。
    ②《周书》卷39《辛庆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97页。
    ③《周书》卷38《吕思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82页。
    ④韩理洲等辑校.《全北齐北周文补遗·全北齐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8年,91页、132页。
    ⑤可参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第十六《北魏后期行台僚佐考略》.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273-282页。
    ⑥杜文玉师说“草创”可能有些严重,但大体如此。《论隋唐时期的行台省》,《渭南师专学报》(社科版),1993年2期。
    ⑦《庾子山集·长孙俭神道碑》载废帝三年“加都督东南道五十二州诸军事”。(823页)而《北史》卷22本传作“总管荆襄等五十二州”。(809页)不知孰是。废帝二年宇文泰“去丞相大行台,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可能地方行台于这时废除。牟发松先生认为西魏行台的废置大约在废帝二年。《北朝行台地方官化考略》,《文史》,总33辑,中华书局,1990年,87页。
    ①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32页。
    ②(日)古贺昭岑《北朝の行台について》载《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三),1974年;转引自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294-295页。
    ③《唐代折冲府分布问题研究》,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534-535页
    ④(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15-316页。按:此处“勋位“是学者们比拟唐代勋官而直接称呼。
    ⑤毛先生把乡兵视为府兵之部分。氏著《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291页。张焯先生认为总管府的不断建立和府兵军府的全国性发展有密切联系。《北朝的总管制---兼论周隋府兵军府的建置》,《北朝研究》1990年下半年刊。
    ①《北史》卷30《卢同传附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06页。
    ②如《李贤志》“世子端,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甘州刺史、怀德公。”韩兆民.《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11期,17页。《强独乐文帝造像碑》“大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军都县开国伯。”韩理洲主编.《全北齐北周文补遗·全后周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8年,9页。《贺屯植志》“迁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义州诸军事义州刺史,司仓大夫…”保定三年薨,次年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光杨平三州诸军事、光州刺史”。韩理洲等辑校.《全北齐北周文补遗·全后周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8年,19页。
    ③《周书》卷33《王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79-581页。
    ④《庾子山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68-870页。
    ⑤《周书》卷5《武帝纪》,77页、81页。众所周知,西魏北周并非每个州都设兵府,而州郡兵可能也是靠都督序列来统领,所以仅仅从总管、刺史带不带大都督事例不能得出大都督和是否统领府兵的关系。
    ⑥王仲荦《北周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80页。此观点获陈苏镇先生的赞同,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定论。《北周隋唐的散官与勋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2期,29-36页。
    ①关于宇文泰改革,陈寅恪先生开其端,引发中外学者广泛关注,吕春盛先生有所梳理,兹不赘述。参《关陇集团权力结构演变》。张伟国认为宇文泰时期的“六官体制”政治模式适应军人独揽大权。《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135页。
    ②雷家骥《从督军制、都督制的发展论西魏北周之统帅权》.《中国中古史研究》,台北:兰台出版社,2008年,104页。
    ③可参(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51页。
    ④《周书》卷4《明帝纪》,56页。通过礼仪祭祀,展示帝王的权利几乎是每个帝王都知道的道理。
    ⑤崔猷在世宗即位时,征拜御正中大夫,武成二年,又除司会中大夫,御正如故。武帝被拥立,崔猷劝宇文护“行周公之事”,“事虽不行,当时称其守正。”《周书》卷35《崔猷传》。可见崔猷是倾向皇帝的。《周书》卷30《窦炽传》“武成二年,拜柱国大将军。世宗以炽前朝忠勋,望实兼重,欲独为造第。炽辞以天下未定,干戈未偃,不宜辄发徒役,世宗不许。寻而帝崩,事方得寝。”“先是,太祖田于渭北,令炽与晋公护分射走兔,炽一日获十七头,护获十一头。护耻其不及,因以为嫌。”尽管窦炽和宇文护有隙不一定是在宇文泰时期,但从中仍能看出明帝极力拉拢窦炽,而窦炽为避免刺激宇文护不得不“辞以天下未定,干戈未偃”,最终“帝崩,事方得寝。”(519-520页)
    ⑥可参(日)谷川道雄、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第四章《周末隋初的政界与新旧贵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54-259页。
    ①《周书》卷12《齐炀王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88页。
    ②《周书》卷13《卫刺王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02页。
    ③《周书》卷27《蔡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45页。
    ④《周书》卷26《长孙绍远传附澄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31页。
    ⑤《周书》卷44《李迁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92页。
    ⑥《周书》卷36《崔彦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40-641页。
    ⑦《周书》卷28《史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68-469页。
    ⑧《周书》卷28“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82页。
    ①《周书》卷33《赵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75页。
    ②《周书》卷10《邵惠公传附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56页。
    ③《北史》卷30《卢同传附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104页。
    ④可参附录《都督总管选任辑考及辖区沿革》
    ⑤雷家骥《从督军制、都督制的发展论西魏北周之统帅权》,《中国中古史研究》.台北:兰台出版社,2008年,43-106页。
    ①《周书》卷4《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6页。
    ②这方面的学术成果主要有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隋代总管府考》原载《中国学志》第6本,东京:泰山文物社,1972年,后收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艾冲《论北周总管府制的创立与发展》,《陕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第1期;《隋代总管府制的发展与废止》,《唐都学刊》,1998年第4期。盖金伟、王鹏辉《北周总管府制度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③《周书》卷25《李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15页。
    ④《周书》卷19《侯莫陈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08页。
    ⑤《周书》卷14《念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27页。又牛旭对北朝秦州都督刺史有所整理,可参看《北朝秦州地区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53-54页。
    ⑥《周书》卷29《杨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00页。此后西魏连连用兵,六年李弼率军讨伐(《周书》卷27《宇文深传》,456页),七年于谨、侯莫陈崇讨伐(《周书》卷2《文帝纪》,27页),九年以后韩果随大军讨伐(《周书》卷27《韩果传》,442页),十四年李弼(《周书》卷15《李弼传》,240页),武成初豆卢宁(《周书》卷29《高琳传》,497页)。
    ⑦《周书》卷15《于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46页。
    ①关于西魏对河东防务的巩固,可详参宋杰《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第五章《西魏巩固河东防务的举措》.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67-96页。
    ②《北史》卷62《王思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206页。
    ③《周书》卷26《长孙俭传》“时荆襄初附,太祖表俭功绩尤美,宜委东南之任,授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427页)《庾子山集校注》卷13《长孙俭碑》作“六年,以公为使持节、都督三荆、二襄、南雍、平、信、江、随郢、淅一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庾子山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20页)
    ④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15页。
    ⑤雍州都督区见于大统十年中期,不常设,秦州(大统五年)、河州/洮州(大统三年)、凉州(大统十二年)、夏州(大统五年)、原州(大统十三年)、蒲州/同州(大统七年)、并州/玉壁(大统四年)、荆州(大统六年)、东梁州(大统十七已有)基本奠定以后的格局。
    ⑥黄永年《宇文泰建立八柱国制的一种推测》,《文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⑦《周书》载“时氐帅盖闹等反,昶复讨擒之。进抚军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又与史宁破宕昌羌、獠二十余万。”《周书》卷33《赵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77页。
    ⑧《周书》卷11《宇晋荡公护传附叱罗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78页。
    ①宇文贵的头衔是“大都督、兴西益(后改利州)等六州诸军事、兴州剌史。”《周书》卷19《宇文贵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13页。
    ②《周书》载崔猷“都督梁利等十二州白马傥城二防诸军事、梁州刺史。及太祖崩,始利沙兴等诸州,阻兵为逆,信合开楚四州亦叛,唯梁州境内,民无贰心。利州刺史崔谦请援,猷遣兵六千赴之。信州粮尽,猷又送米四千斛。二镇获全,猷之力也。”《周书》卷35《崔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16页。
    ③马长寿《氐与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周书》卷49《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896页。按:氐族屡次反叛可能也和西魏对群氐的剥削过重有关。
    ⑤孝闵帝践阼,赵刚进爵浮阳郡公“出为利州总管、利沙方渠四州诸军事。沙州氐恃险逆命,刚再讨服之。方州生獠自此始从赋役。”《周书》卷33《赵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74页。
    ⑥《周书》卷28《权景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79页。
    ⑦新设燕州(朔州)(周初~天和中)、泾州(周初~建德六年)、宁州(周初~建德六年)、灵州(周初)、延州(武成初)、信州(周初)、文州(武成元年-保定元年设府)。
    ⑧《周书》卷49《稽胡传》“武成初,延州稽胡郝阿保、郝狼皮率其种人附于齐氏。阿保自署丞相,狼皮自署柱国,并与其别部刘桑德共为影响。柱国豆卢宁督诸军与延州刺史高琳击破之。二年,狼皮等余党复叛。诏大将军韩果讨之,俘斩甚众。”898页。
    ⑨《周书》载武成元年世宗面敕陆腾曰:“益州险远,非亲勿居,故令齐公作镇。卿之武略,已着遐迩,兵马镇防,皆当委卿统摄。”《周书》卷28《陆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71页。
    ⑩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一0二《田弘墓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75页。
    ①《周书》卷5《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3页。
    ①《隋书》卷1《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21页。
    ②《隋书》卷83《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842页。
    ③《隋书》卷40《元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71页。
    ④详参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⑤改革的影响,可参王德权《从“罢郡存州”到“改州为郡”——隋代河北政区调整个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6期,1998年;《“废郡存州”的再检讨载》,《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0期,2003年。需要补充的是,开皇三年、开皇十六年在河南增设很多州,但这段时期并没有在河南新设总管府。又开阜九年在平陈后,有15州改名,又废去5州,总管府的设置也是很少的。故本文认为,仁寿中新设总管府的目的主要由于国防形势的变化,与州的新设无关。改名称的15州,分别是扬(蒋)、南豫(宣)、吴(苏)、东扬(吴)、丰(泉)、郢(鄂)、巴(岳)、湘(潭)、成(封)、南定(尹)、石(藤)、东衡(韶)、南合(合)、西衡(洭)、武(朗)、阮(辰)等。详见宁志新、杨月君《隋开皇九年在原陈境内设置州数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薛明磊《隋唐时期新设州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⑥关于陈朝地方行政,可参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①《隋书》卷84《突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869页。
    ②(宋)李涛《六朝通鉴博议》卷1“吴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86册,100页。
    ①《周书》卷44《泉企附仲遵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89页。
    ②《隋书》卷43《庶人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44页。
    ③鲁西奇《“山南道”之成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2期,105-115页。
    ④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61页。
    ⑤《隋书》卷2《高祖纪》,46页。《隋书》卷59《齐王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42页。
    ⑥《隋书》卷65《周法尚传》.北京:北京书店,1985年,1527页。
    ⑦《隋书》卷65《令狐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386页。
    ⑧可参(宋)李涛《六朝通鉴博议》.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86册;(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史念海《河山集》(四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①此处参考了张鹤泉关于都督府的划分。《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103-111页。
    ②以下只标最早设府时间。秦州大统五年、凉州大统十二年、灵州北周初、夏州大统五年、原州大统十三年、并州建德五年十二月、朔州建德六年二月、幽州建德六年、徐州建德六年、安州/郧州恭帝、江陵(北周)荆州(隋)魏恭帝二年(开皇五年正月府废,寻复)、扬州/寿州大象二年、吴州(江都)、扬州(开皇九年改名)大象元年、襄州保定二年、信州周初、益州魏废帝二年、利州北周初。
    ③秦州大统五年、凉州大统十二年、灵州北周初、夏州大统五年、原州大统十三年、安州/郧州大统末年、襄州保定二年、信州周初、益州北周初、利州魏废帝二年、江陵魏恭帝二年、河州/洮州大统三年、扶州天和元年、宕州天和元年、泾州北周初、宁州周初、延州武成初、蒲州/同州大统七年、勋州/玉壁大统四年、陕州保定二年、中州/崇德/宜阳废帝元年左右、荆州大统六年、梁州、兴州废帝初、大统末东粱州都督区。
    ④叠州开皇四年置总管府、玄州开皇六年、兰州开皇元年、榆关、云州、胜州开皇三年、代州开皇五年、营州开皇初置、青州开皇元、二年重置、荆州魏恭帝二年设(开皇五年正月府废,寻复),吴州开皇九年、汶州/蜀州/会州开皇六年、洪州、潭州、桂州、广州(后改番州)循州都是平陈设。
    ⑤燕州/朔州总管区(周初~天和中),泾州(周初~建德六年四月废),宁州(周初~建德六年四月废),蒲 州、同州(大统七年~建德六年四月),勋州、玉壁(大统八年~建德六年),晋州(建德六年-大象二年八月),石州(宣政二年短暂设置),司州后称相州(建德六年~大象二年),定州(建德六年二月设,大象元年二月),陕州(保定二年~建德六年四月),中州、崇德、宜阳(废帝元年左右~建德初),河阳(建德六年二月~大象二年九月),郑州(北周末置,旋废),纯州(西魏废帝元年~天和二年),青州(建德六年二月设,大象二年八月),荆州(大统六年~大象二年八),昌州(天和二年废),梁州(大统末~大象二年八月府),隆州(保定元年~四年),金州(大统末~大象二年八月),文州(武成元年~保定元年),潼州(大象二年八月-九月),泸州(周初~大象二年九月),岷州(北周保定三年设,其后不详),西宁州(盖天和六年设,建德中),武州都督区(废帝二年~世宗二),南洛州都督(废帝元年~恭帝),雍州都督区(大统十年前、大统十六年,不常设)
    ①河州、洮州(大统三年~开皇元年,盖兰州接替)。扶州(周天和元年~开皇一二年)。宕州(天和元年~开皇四年),廓州(建德五年~开皇初),延州(武成初~开皇八年),晋州(开皇初复,寻废),南汾州总管(建德六年~开皇四年),汾州(大象元年设,隋初罢,开皇四年复置~开皇十三年),冀州(开皇四年六月设,旋废。),平州(开皇四年~六年),洛州(建德六年~开皇二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废行台)豫州(建德六年~开皇三年),淮州(开皇元年~五年改显州),南充州/毫州(建德六年~开皇元年),黄州(后改衡州,大象二年六月-约开皇十年),蕲州(开皇初置总管府,九年),庐州(开皇元年~九年,盖寿州接管),江州(平陈设,至迟开皇末废),永州(开皇九年~十年十月),金州(开皇元年复,次年又罢),文州(约开皇十~十三年存在),泸州(仁寿中复置总管府,大业初废),遂州(仁寿二年~大业),通州(仁寿初设,寻废),南宁州(开皇四年设),岷州(开皇十六年复),黔州、邛州、仁州存于隋初,年代不详。
    ①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44-245页。
    ②这部分详参附录《都督总管任选辑考及辖区沿革》
    ③《周书》卷14《念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27页。又牛旭对北朝秦州都督刺史有所整理,可参看《北朝秦州地区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53-54页。
    ④《周书》卷16《独孤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65页。
    ⑤《周书》卷10《邵惠公传附》.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55页。
    ⑥《周书》卷4《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8页。《北史》卷62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211页。
    ⑦《周书》卷5《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6页。《周书》卷10《邵惠公颢附》.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56页。《庾子山集校注》卷15作“都督秦渭等十二州诸军事、秦州刺史。”《庾子山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17页。
    ⑧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39页。
    ⑨《周书》卷40《尉迟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10页。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一一二《尉迟运墓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05页。
    ⑩《周书》卷17《王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286页。
    11《周书》卷17《达奚武附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07页。
    ①《周书》卷28《权景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79页。
    ②《周书》卷36《崔彦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40页。
    ③《周书》卷28《权景宣附郭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81页。
    ④《周书》卷35《崔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13页。
    ⑤《周书》卷30《于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52页。
    ⑥《陈书》卷5《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97页。
    ⑦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五)四七七《窦俨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326-327页。
    ⑧念贤“转太师、都督河凉瓜鄯渭洮沙七州诸军事、大将军、河州刺史。”《周书》卷14《念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27页。
    ①(宋)李涛《六朝通鉴博议》卷10“元帝都江陵”条.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6册,179页。
    ②(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庾子山集校注》卷13《长孙俭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22页。
    ③《周书》卷19《侯莫陈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08页。
    ④《周书》卷44《泉企传附仲遵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88-789页。
    ⑤《周书》卷28《史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68页。
    ⑥《周书》卷5《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7、71页。
    ⑦据《庾子山集校注》卷13《长孙俭碑》载保定四年至天和元年期间长孙俭治襄州,“仍授柱国大将军,余官如故。…控驭五十州。”(803页)一度实际负责襄州事务,但总管依旧是卫公直。
    ⑧直“以晋公护执政,遂贰于帝而昵护。”《周书》卷13《卫剌王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02页。
    ⑨《隋书》卷43《庶人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44页。
    ⑩《通鉴》卷184“隋文帝仁寿四年”条载杨谅“自以所居天下精兵处,见太子勇以谗废,居常怏怏;及蜀王秀得罪,尤不自安,阴蓄异图。言于高祖,以‘突厥方强,宜修武备。’于是大发工役,缮治器械,招集亡命,左右私人殆将数万。突厥尝寇边,高祖使谅御之,为突厥所败;其所领将帅坐除解者八十余人,皆配防岭表。谅以其宿旧,奏请留之,高祖怒日:‘尔为藩王,惟当敬依朝命,何得私论宿旧,废国家宪法邪!嗟乎小子,尔一旦无我,或欲妄动,彼取尔如笼内鸡雏耳,何用腹心为!’”(5605页)杨谅的举措,文帝 自然明白,或许是出于牵制太子杨广势力的需要,文帝仍需要扶持杨谅,并没有过分惩罚,只是分割并州总管府辖区。仁寿四年起兵前夕总管府兵曹裴文安说谅曰“井陉以西,是王掌握之内,山东士马,亦为我有,宜悉发之。分遣羸兵,屯守要路,仍令随方略地。”(《隋书》卷43《庶人谅传》,1245页)又李子雄擒窦后“发幽州兵步骑三万,自井陉以讨谅。时谅遣大将军刘建略地燕、赵,正攻井陉,相遇王抱犊山下,力战.“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到了仁寿初河北道监察区也被分割,柳或再次持节巡省太原道时仅仅是十九州,破之。”.(《隋书》卷70《李子雄传》,1620页)可知太行山井陉以东不属于并州总管辖区。开皇十七年柳或(《隋书》卷62《柳或传》,1484页)似乎河北道监察区与并州大总管辖区范围相近,而汉王反叛“从乱者十九州”(《北史庶人谅传》),估计仁寿末并州总管府也就统辖十九州。
    ①《周书》卷8《静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34页。
    ②《周书》载天和中华皎朝长安“至襄阳,请卫公直日: ‘梁主既失江南诸郡,民少国贫。朝廷兴亡继绝,理宜资赡,岂使齐桓、楚庄独擅救卫复陈之美。望借数州,以裨梁国。’直然之,乃遣使言状高祖。高祖许之,诏以基、平、鄀三州归之于岿。”《周书》卷48《萧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864页。
    ③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218-219页;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2-59页。
    ④《杨忠传》“时候景渡江,梁武丧败,其西义阳郡守马伯符以下溠城降。朝廷因之,将经略汉沔,乃授忠都督三荆二襄二广南雍平信随江二郢淅十五州诸军事,镇穰城。”(《周书》卷19《杨忠传》,316页)
    ①《吐万绪传》“其后高祖潜有吞陈之志,转徐州总管,令修战具。(《隋书》卷65《吐万绪传》,1538页)《韩擒虎传》“开皇初,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着声名,于是拜为庐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隋书》卷52《韩擒虎传》,1339-1340页)《贺若弼传》“高祖受禅,阴有并江南之志,访可任者。高颎日:‘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若贺若弼者。’高祖曰:‘公得之矣。’于是拜弼为吴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事,弼忻然以为己任。”(《隋书》卷52《贺若弼传》,1344页。)《周法尚传》“岁馀,转黄州总管。上降密诏,使经略江南,伺候动静。”(《隋书》卷65《周法尚传》,1527页)
    ②《周书》卷26《长孙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29页。
    ③《吐万绪传》“岁馀,突厥寇边,朝廷以绪有威略,徙为朔州总管,甚为北夷所惮。”(《隋书》卷65《吐万绪传》,1973年,1538页)《元胄传》“历毫、淅二州刺史。时突厥屡为边患,朝廷以胄素有威名,拜灵州总管,北夷甚惮焉。”(《隋书》卷40《元胄传》,1177页)《韩洪传》“数岁,转廉州刺史。时突厥屡为边患,朝廷以洪骁勇,检校朔州总管事。寻拜代州总管。”(《隋书》卷52《韩擒虎附洪传》,1973年,1342页)《杨武通传》“时党项羌屡为边患,朝廷以其有威名,历岷、兰二州总管以镇之。”(《隋书》卷53《刘方附杨武通传》,1359页)《贺娄子干传》“高祖以子干晓习边事,授榆关总管十镇诸军事。”(《隋书》卷53《贺娄子干传》,1352页)相似例子不胜枚举。
    ④《周书》卷31《韦孝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42页。
    ⑤《隋书》卷55《周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376页。
    ⑥《周书》卷10《邵惠公颢附宇文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55页。
    ⑦《周书》卷25《李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17页。
    ⑧《隋书》卷39《窦荣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50页。
    ⑨《隋书》卷55《侯莫陈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381页。
    ①详情可参史念海《河山集》(四).西安:陕西师范大学,1991年,266-277页。
    ②如“先是以澧州粮储乏少,每令荆州递送。”这种状况直到周初郭彦任刺史时才得以改变。《周书》卷37《权景宣附郭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67页。
    ③《周书》卷10《邵惠公颢附宇文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55页。
    ④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一)00七《李和志》,28页。
    ⑤《周书》卷35《崔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16页。
    ①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增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②《隋书》卷47《韦世康传》载杨坚语“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65页。
    ③《隋书》卷83《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842页。
    ④参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91页。
    ⑤可参许辉《隋初幽州防御形势试探》,《晋阳学刊》,2005年3期;《隋朝幽州军事防御的演变》,《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3期。
    ⑥本文不在在征讨行军多作赘述。可参看孙继民《行军制度探源》,《河北学刊》,1989年4期;《隋代行军 制度的几个问题》,《河北学刊》,1990年5期;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
    ①《周书》卷5《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1页。
    ②《周书》卷5《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4页。
    ③《周书》卷28《陆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72页。
    ④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一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王仲荦《北周六典》卷10“总管督府”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57-574页。
    ⑤(清)王昶《金石萃编》卷30《敬使君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页六下。
    ⑥《北史》卷30《卢同传府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102-1103页。
    ⑦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一-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29页。
    ①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00页。
    ②《周书》卷37《权景宣附郭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67页。
    ③《隋书》卷60《于仲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50页。
    ④《隋书》卷50《元孝矩传》“及护诛,坐徙蜀。数载,征还京师,拜益州总管司马,转司宪大夫。”转司宪大夫是在大象二年以前,可知其为益州司马当在建德中。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317页。
    ⑤《周书》卷22《柳庆传附带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74页。
    ⑥《周书》卷39《王子直传》大统十七年,“随、陆初平,王子直授安州长史,领别驾,加帅都督。”(700页)又大统末,寇奉叔“拜洵州赞治兼司马…出为广州别驾、治长史…转任大都督、襄邑太守…授使持节、仪同大将军,改封为伯。”(《隋代墓志铭汇考》(一)《寇奉叔志》,27页)建德七年,刘侠除襄州赞治,大象二年初迁为别驾兼长史。”(《隋代墓志铭汇考》(一)《刘侠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212-213页)
    ⑦详见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山口正晃博士指出刺史、太守为了加重地位,多带将军号,而都督通过将军体系,把刺史、郡守纳入自己的指挥体系中,形成了隶属关系。(日)山口正晃《曹魏西晋时期的都督与将军》,《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0辑,2003年。
    ⑧《周书》卷39《杜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02页。
    ⑨韩理洲辑校《全北齐北周文补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25页。
    ①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一)0六九《宋忻暨妻韦胡磨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270页。
    ②《南齐书》卷16《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314页。
    ③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491页。需要注意的是将军设军府和官制上的“开府仪同三司”不是一个意思,据研究开府仪同三司是一种权利与荣耀,除了军号须达二品之外,还要受皇帝的器重与赏识,由皇帝诏命加赐,才能获得。陶新华《魏晋南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④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464页
    ⑤《唐六典》卷2“吏部郎中”条: “宋齐梁陈后魏北齐诸九品散官皆以将军为品秩,谓之加戎号。”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1页。清代学者叶昌炽云“六朝军号,犹唐宋之散阶,统施于文武。”(《奇觚庼文集中》,引自《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刘猛进墓志并阴》.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九十五上)宫崎市定先生认为这些官名(都督府州、二州诸军事)不见于《太和后令》是因为变为职称,其官品由将军号(卫大将军、四征将军)决定。(韩昇、刘建英译《九品官人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17页)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88页。阎步克《品位与职位》.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475页。南朝情况略有不同分“督”、“都督”,梁制“扬州刺史,凡单车刺史,加督进一品,都督进二品。不论持节假节,扬州、徐州加督,进二品右光禄已下。加都督,第一品尚书令下。”但是到了陈代,最能代表地方长官尤其是州刺史(确切的说包括都督)实际品级的是其所兼将军号或“戎号”拟官的品级。参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70页。
    ⑥参(日)滨口重国《所谓隋代的废止乡官》,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27页。
    ①《隋书》卷28《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784-789页。
    ②《隋书》卷28《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782页。
    ③(清)王昶《金石萃编》卷44《皇甫诞碑》.北京:北京书店,1985年,页六下;可参《隋书》卷71《皇甫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643页。
    ④《北史》卷30《卢同传附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102-1104页。
    ⑤《隋书》卷64《李圆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73-1474页。
    ①《隋书》卷62《王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73-1474页。
    ②(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30“上州”.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45-747页。
    ③《隋书》卷71《冯慈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644页。
    ④而副总管一职,并非广泛设置,唯见江陵总管府。《周书》卷27《田弘传》:“(天和)三年,迁副总管。450页。
    ⑤总管府长史郭彦“六官建,拜民部中大夫。孝闵帝践祚,出为澧州刺史…及秩满还朝…除蒲州总管府长史,入为工部中大夫(正五命)。”《周书》卷37《郭彦传》,667页。卢光“历位京兆郡守、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匠师中大夫(正五命),进爵燕郡公、虞州刺史,行陕州总管府长史,卒官。”《北史》卷30《卢同附光传》,1105页。卫玄“转宣纳下大夫(正四命)。武帝亲总万机,拜益州总管长史,赐以万钉宝带。稍迁开府仪同三司、太府中大夫(正五命)”《隋书》卷63《卫玄传》,1501页。赵煚“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迁荆州总管长史。入为民部中大夫(正五命)。武帝出兵巩、洛,克陈十九城而还。以谗毁,功不见录,除益州总管长史。未几,入为天官司会(正五命),累迁御正上大夫(正六命)。”《隋书》卷46《赵煚传》,1250页。李雄“拜陕州刺史。数岁,征为本府中大夫(正五命)。寻出为凉州总管长史。从滕王迪破吐谷浑于青海,以功加上仪同。”《隋书》卷46《李雄传》,1261页。韦世康“自典祠下大夫历沔、硖二州刺史。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胥悦。岁馀,入为民部中大夫(正五命),进位上开府,转司会中大夫。”《隋书》卷47《韦世康传》,1265页。蒲州、陕州、益州、荆州、司州等总管府辖区较广,其总管亦多为宗室或重臣,可能属于大总管府一级,其长史多正五命。相对而言,玉壁总管府级别可能低些,但王长述“拜宾部大夫(正五命)。出为晋州刺史
    ①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第七章第三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47页。
    ①薛军力《魏晋时期都督制的建立与职能转变》,《天津师大学报》,1992年4期,43-46页。
    ②罗尔纲先生指出“清代国家统治是运用集权与分寄的原则。这一个原则,是用于国家行政系统上的职权方面的。集权便是将国家事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分寄便是将国家一部分职权分寄于地方最高长官的督抚。”(罗尔纲《绿营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44页)尽管这描述的是清代情况,但同样适用于魏晋南北朝的都督制度。有关清代督抚研究,可参刘伟《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③中国历史上的分权,应该是政府无法平定叛乱时,委托豪族组织武装,并依靠豪族镇压叛乱。典型如东汉末年允许豪族建立武装,导致汉末地方豪族拥兵自重,并迫使中央承认事实,最终引发军阀割据混战。
    ④严耕望先生认为魏晋南朝由中央委派执掌军旅的有都督、监、督三种形式,他们设府统称都督府,相对于州而言就是“统府”。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2-110页。
    ⑤《南齐书》卷38《萧景先传》载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桓天生引蛮虏于雍州界上,司部以北人情骚动。
    ①《周书》卷44《泉企附仲遵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89页。
    ②《周书》卷30《于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23页。
    ③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一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30-532页
    ④有学者以此认为都督对管区刺史号令权还没有十分强化,故管区刺史可以服从也可拒绝。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336页。
    ⑤《周书》卷35《崔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16页。
    ⑥《周书》卷13《代戾王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05页。
    ⑦《隋书》卷1《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9页。
    ⑧《隋书》卷66《房彦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562页。
    ⑨《宋书》卷3《武帝纪》载永初元年闰八月诏:“诸处冬使,或遣或不,事役宜省,今可悉停。唯元正大庆,不在其例。郡县遣冬使诣州及都督府,亦停之。”(56页)《宋书》可以说郡县遣冬使诣州及都督府是东晋的惯例,刘宋虽有规定,但通过都督对属州牧守的举荐、表彰可看出都督府对州郡的监察并未废止。
    ⑩《周书》卷34《裴宽传》记其为沔州刺史,在天和三年间(568年)被擒。(596页)据《陈书》卷10《程灵洗传》“(元定降)因进攻周沔州,克之,擒其刺史裴宽。以功进号安西将军…光大二年卒于州。”据《陈 书》卷4《废帝纪》云麾将军、郢州刺史程灵洗进号安西将军在光大二年(568)正月(68页)。元定降在天和二年九月(567年),程灵洗卒于次年,若裴宽天和四年才被擒,则与这两者冲突。《通鉴》卷170载裴宽被擒在光大元年九月(567年)。(5270页)今从《通鉴》。又作战失败后,卫公直被免襄州总管职,则裴宽所请当为卫公直。
    ①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336-337页。
    ②《周书》卷27《宇文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54页。
    ③《北史》卷64《韦孝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263页。
    ④《北史》卷62《王思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206页。
    ⑤《周书》卷28《权景宣传附郭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81页。
    ⑥《周书》卷28《陆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72页。
    ⑦《周书》卷5《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7页。
    ⑧《隋书》卷61《郭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70页。
    ①《北史》卷62《尉迟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210-2211页。
    ②《周书》卷30《于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25-526页。
    ③《隋书》卷43《河间王弘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12页。
    ④《隋书》卷47《韦世康附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67-1268页。
    ⑤《隋书》卷80《谯国夫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803页。
    ⑥《隋书》卷56《令狐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386页。
    ①参牟发松《六朝都督制度的新集结---评小尾孟夫<六朝都督制研究>》,《唐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
    ②如王敦起兵,心腹实际仅有钱凤、沈充等几人,长史谢鲲反对,参军乐道融甚至劝说甘卓袭击王敦。《晋书》卷70《甘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864页。
    ③侯景反叛,上表梁武帝云“(高)澄天性险忌,触类猜嫉,谄谀迭进,共相构毁。而部分未周,累信赐召;不顾社稷之安危,惟恐私门之不植。甘言厚币,规灭忠梗。其父若殒,将何赐容。惧谗畏戮,拒而不返,遂观兵汝、颍,拥璟周、韩。乃与豫州刺史高成、广州刺史郎椿、襄州刺史李密、兗州刺史邢子才、南兗州刺史石长宣、齐州刺史许季良、东豫州刺史丘元征、洛州刺史硃浑愿、扬州刺史乐恂、北荆州刺史梅季昌、北扬州刺史元神和等,皆河南牧伯,大州帅长,各阴结私图,克相影会,秣马潜戈,待时即发。函谷以东,瑕丘以西,咸愿归诚圣朝,息肩有道,戮力同心,死无二志。惟有青、徐数州,仅须折简,一驿走来,不劳经略。”《梁书》卷56《侯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34-835页。
    ④《隋书》卷71《陶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642页。
    ⑤岑仲勉《贞石证史》“欧阳修昧于史体”条,载《金石论丛》,中华书局,2004年,101页。
    ①欠端氏还认为,刺史和总管的职权相近,以致两者混称,并导致“十羊九牧”状况的出现。《隋代の总管について》《丽泽大学纪要》卷43,1986年,93-107页。
    ②赵俪生主编《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
    ③李宝通《北朝隋唐的屯田与均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41页。
    ④开皇中,赵轨“转寿州总管长史。芍陂旧有五门堰,芜秽不修。轨于是劝课人吏,更开三十六门,灌田五千余顷,人赖其利。”《隋书》卷73《赵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678页。
    ⑤《隋书》卷24《食货志》载“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养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观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即委社司,执帐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捐败。”(684页)
    ⑥(日)欠端实《隋代の总管について》,《丽泽大学纪要》卷43,1986年,97页。
    ⑦《隋书》卷46《长孙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54页。
    ⑧《隋书》卷24《食货志》载开皇十五年二月诏: “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捐,于后乏绝。又北境诸州,异于余处,云、夏、长、灵、盐、兰、丰、鄯、凉、甘、瓜等州,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若人有旱俭少粮,先给杂种及远年粟。”十六年正月,又诏秦、叠、成、康、武、文、芳、宕、旭、洮、岷、渭、纪、河、廓、豳、陇、泾、宁、原、敷、丹、延、绥、银、扶等州社仓,并于当县安置。(685页)
    ⑨所谓内地指,统治较深入,虽有少数民族但基本纳入正常的州县管理体系,而非叛服无常。国内黎虎先生亦认为,北周时期总管和都督都有外交职权,这和抚慰少数民族为同样性质。黎虎《魏晋南北时期都督的外交管理职能》,载《齐鲁学刊》1999年第5期,11页。
    ①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2-110页。
    ②《魏书》卷16《河南王平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96页。
    ③《魏书》卷17《乐安王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414-415页。
    ④《魏书》卷24《崔玄伯传附弟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624页。
    ⑤《魏书》卷19下《南安王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493页。
    ⑥《魏书》卷31《王建传附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711页。
    ①《魏书》卷30《周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726页。
    ②张鹤泉先生认为至迟在北魏中期都督区内军政合一的趋势已出现,但只有在都督诸军事兼刺史的州中,才真正做到军政合一。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228页。
    ③《魏书》卷113《官氏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2976页。
    ④《魏书》卷110《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2851页。
    ⑤《魏书》卷110《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2852页。
    ⑥当军镇在完成了它巩固政权的作用后,其职能必然由军事向民事转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北魏改镇为州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参何建国《北魏军镇研究》.太原: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①《隋书》卷75《辛彦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708页。
    ②《隋书》卷46《张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61页。
    ③《周书·陆逞传》“(大统初)起家羽林监、周文内亲信。时辈皆以骁勇自达,唯逞独兼文雅,周文由此加礼遇焉。”《北史》卷69《陆通传附弟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393页。
    ④关于此可从都督总管出身来分析。西魏都督出身可考者有29人,约占总数36人的80.5%,其中较具文官色彩有11人,分别古可考者和总数的37.9%和30.6%;武官17人,分别占可考者和总数的58.6%和47.2%。受北魏末期政局的影响西魏都督在入仕方面偏重于武略,特别是在作战中积累的军功的为他们仕途的发展具有显着的影响。北周宇文氏时期都督总管总计103人(159例),其中66人出身可考,约占全体人数103的64.1%;具有文官色彩21人,约占可考者66人的31.8%,占全体103人的20.4%;具有武官色彩47人,约占可考者66人的71.2%,占全体103人的45.6%;除授人员较多的具有武的色彩,这是西魏都督特征的继续,另外还有很多人以军功入仕,考虑到这点,总管们借助武的色彩入仕的应该更多。隋代总管出身可考者92人,占总数143人的64.3%,文官色彩有29人,约占可考者92人的31.5%,约占总数143人的20.2%;武官52人,约占可考者92人的56.5%,约占总数143人的36.4%。纵观西魏至隋,可以一个结论:都督总管在入仕上仍延续前代模式,但伴随着中央权威的(或者也可以说代表中央的霸府)加强,入仕越发向中央机构靠拢,而公府州郡在这方面的影响逐步减小。北朝推崇军功,加之战争的影响,以武入仕在北周达到极盛(武官47人,约占可考者66人的71.2%,占全体103人的45.6%),到隋这个比例有所下降。隋代有很多总管在入仕时就是上士、都督甚至大都督,这说明北周政权毕竟是在西魏的体制上建立的,为了获得勋贵、武将的支持,保持政权的平稳过渡,她继续照顾功臣武将的利益,军功、门荫在入仕上的作用可能增强。随着南北的统一,隋中央逐渐削弱总管府的权限,同时力图改造总管府的职能,引导总管参加地方治理,总管“武”的色彩不断褪去,最终在炀帝时被废置。
    ⑤侨置州恒州都督于谨,雍州都督有达奚武(大统初)、皇甫道,燕州都督王显(大统初),河州都督念贤(大统三年),秦州都督念贤(大统五年),大统六年独孤信为陇右十州大都督,西夏州都督长孙俭(大统五年)、怡峰(大统中期以前),华州都督杨俭(大统七年)、宇文导(大统九年),荆州都督独孤信(大统三年)、长孙俭(大统六年),大统八年韦孝宽为晋州都督。详见本书附录《都督总管选任辑考及辖区沿革》。⑥《周书》卷16《独孤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66页。
    ⑦《周书》卷10《邵惠公传附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55页。
    ①《周书》卷2《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8页。
    ②(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第二篇第二章《北魏的门阀注意与贤才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0-131页。此处主要参考谷川道雄先生的论述,然其是对官员整体的考察,本处侧重对总管的群体考察。
    ③《周书》卷28《史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46-448页。
    ④《周书》卷30《窦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19页
    ⑤《周书》卷12《齐炀王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87-188页。
    ⑥《周书》卷10《邵惠公传附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57页。
    ⑦《周书》卷35《郑孝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10页。
    ⑧《周书》卷20《阎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43页。
    ⑨《周书》卷33《厍狄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70页。
    ⑩《周书》卷20《尉迟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40页。
    11《周书》卷35《崔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13页。
    12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一)00七《李和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26页。
    13《周书》卷13《代戾王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05页。
    14《周书》卷11《李弼附辉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42页。
    ①《隋书》卷37《梁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25页。
    ②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一0二《田弘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75页。
    ③《隋书》卷39《元景山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52页。
    ④《隋书》卷1《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6-8页。
    ⑤《隋书》卷39《豆卢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52页。
    ⑥《周书》卷20《贺兰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36页。
    ⑦《周书》卷35《崔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13页。
    ①这种变化可能还和北周征讨制度的建立有关,征讨制度建立客观上使总管安心地方的治理。可参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
    ②《周书》卷32《陆通传附弟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60页。
    ③《封氏闻见记校注》卷5“卤簿”:“舆驾行幸,羽仪导从,谓之卤簿。自秦汉以来始有其名。按字书:‘卤,大楯也。’字亦作‘橹’,又作‘樐’,音义皆同。卤以甲为之,所以扦敌…甲楯有先后部伍之次,皆著之簿籍,天子出入,则案次导从,故谓之‘卤簿’耳。”((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8页)《玉海》卷80《车服卤簿》载“有文事必有武备,故整法物之驾,严师兵之卫,总名卤簿。唐人谓:‘卤橹也,甲楣之别名,兵卫以甲楯居外为前导,皆著之簿,故曰卤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1472页)
    ④《隋书》卷1《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25页。按:以玺印、传符等发兵在北魏孝文延兴时期就开始。参张小稳《魏晋南北朝地方官等级管理制度研究》,郑州:九州出版社,2010年,128-131页。
    ⑤《隋书》卷2《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4-35页。
    ⑥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⑦《隋书》卷2《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3、42页。
    ⑧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430-433页。
    ⑨平田阳一郎认为总管府被废除以后,其职掌的一部分为都尉继承,都尉府发展成为统管军镇、军府的中间机构。《再论隋炀帝时期的府兵制—总管制的废除和都尉官的设置》,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科《纪要》45-4。转引自(日)金子修一.《2000年日本史学界关于隋唐史的研究》,李济沧译《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7期,21页。
    ①可参(日)欠端实《隋代の总管について》,《丽泽大学纪要》第43卷,1986年。
    ②如《柳带韦传》“时谯王俭为益州总管,汉王赞为益州刺史。高祖乃以带韦为益州总管府长史,领益州别驾,辅弼二王,总知军民事。”(《周书》卷22《柳庆附带韦传》,375页)薛善出为隆州刺史,兼治益州总管府长史。(《周书》卷35《薛善传》,624页)《元伟传》世宗初,元伟拜师氏中大夫“寻除陇右总管府长史,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保定二年,迁成州刺史。”(《周书》卷38《元伟传》,688页)《裴鸿传》保定末,裴宽为中州刺史、九曲城主“镇守边鄙,甚有扦御之能。卫公直出镇襄州,以鸿为襄州司马。天和初,拜郢州刺史,转襄州总管府长史。”(《周书》卷34《裴宽附鸿传》,598-599页)
    ③《隋书》卷62《元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76页。
    ④《隋书》卷73《循吏赵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678页。
    ⑤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四)三八七《豆卢寔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349页。
    ⑥《隋书》卷57《卢思道附昌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03页。
    ⑦燕荣为青州总管“荣在州,选绝有力者为伍伯,吏人过之者,必加诘问,辄楚挞之,创多见骨。奸盗屏迹,境内肃然。他州县人行经其界者,畏若寇仇,不敢休息。”“他州县人”似乎针对青州一地而言。又燕荣为幽州总管“每巡省管内”,所谓“境内”、“管内”当为青州、幽州管区,但不知青州辖几州,所以难以了解燕荣的施政范围。《隋书》卷74《酷吏燕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695页。
    ⑧《隋书》卷56《令狐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386页。
    ①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三)二六二《杨弘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231页。
    ②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三)二0三《杨异暨妻穆氏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117页。
    ③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三)三四0《姚辩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155页。
    ④《隋书》卷56《令狐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386页。
    ⑤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三)二一八《苏慈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66页。
    ⑥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三)二二八《杨纪暨妻韦氏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108页。
    ⑦《周书》卷49《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887-888页。
    ①关于东晋南朝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原因,田余庆、胡阿祥等先生有精辟的论述。可参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第三章第二节“内部纷争与地方州镇”.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169-184页。
    ②白钢主编,黄惠贤撰《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四卷《魏晋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20页。
    ③关于宇文氏的用人政策可参阅张伟国《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林国良《北朝人事制度之研究(386-581)》.台北:国立中正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④《周书》卷25《李贤传附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22页。
    ⑤《周书》卷13“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10页。
    ⑥《周书》卷13“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10页。
    ⑦毛汉光先生认为西魏军事力量的布局呈辐射状态:一是制度层面由中央向地方伸张,将地方势力纳入中央; 二是地缘上由核心地区向外辐射,形成内重外轻设计。《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89-95页。
    ①刘道、韦孝宽、权景宣、宇文贵、杨俭
    ②尉迟迥、宇文导、宇文护、贺兰祥、达奚武、于谨、念贤、独孤信、史宁、王德、窦炽、杨忠、侯莫陈顺、是云宝、王显、叱罗协
    ③长孙俭、齐王廓、贺若敦、郑伟
    ④韩褒、崔猷、怡峰
    ⑤邓鸿、樊舍、泉仲遵、席固、赵昶
    ⑥《周书》卷2“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8页。
    ⑦《周书》卷25《李贤传附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22页。
    ⑧《周书》卷29《侯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06页。
    ⑨《周书》卷11《晋荡公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67页。
    ⑩宇文俭、宇文广、卫公直、蔡公广、陈王纯、齐王宪、赵王招、宇文亮、宇文会、宇文训、宇文盛、宇文丘、尉迟纲、尉迟迥、阎庆、陆腾、杨忠、赫连达、伊娄穆、侯莫陈琼、李昞、李蔚、史宁、厍狄峙、于寔、王士良、王雄、豆卢永恩、达符忠
    ①辛威、韦孝宽、李贤、郭贤、权景宣、王长述、田弘、史静、蔡佑、李和、杨宽
    ②长孙澄、长孙俭、韩雄、崔彦穆、贺若敦、贺若谊
    ③崔谦、崔说、崔猷、王康、韩褒、高琳、常善
    ④樊舍、席固、李迁哲、杨荐
    ⑤吕春盛.《关陇集团权力结构演变》第五章《北周前期的政局与政权的弱点》.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181-208页。
    ⑥陈王纯、代王达、毕王贤、纪王康、尉迟运、于翼、窦毅、陆腾、达奚震、侯莫陈琼、司马消难、王士良、梁睿、豆卢勣、李捌
    ⑦辛威、王杰、李穆、王长述、李晖、田弘
    ⑧崔说、王庆、王康
    ⑨贺若谊
    ⑩在此期间被清洗的有护子柱国谭国公会、大将军莒国公至、崇业公静、正平公干嘉,及干基、干光、于蔚、干祖、干威等,并柱国侯伏侯龙恩、龙恩弟大将军万寿、大将军刘勇、中外府司录尹公正、袁杰、膳部下大夫李安等人,除名的有护长史代郡叱罗协、司录弘农冯迁等宇文护所亲任者。主要是中外府僚佐。《周书》卷11《晋荡公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76-177页。11滕王逌、宇文亮、越王盛、尉迟迥、尉迟运、窦毅、窦恭、于翼、于智、豆卢勣、王轨、封相辅、司马消难、杨坚、王谦
    12韦孝宽、李穆、田仁恭、梁士彦、虞庆则、王谊、李和、宇文忻、杨文伟
    13长孙览、元景山、赵文表、周摇、宇文庆、宇文神举、贺若弼
    14独孤永业、王庆
    15阳雄
    ①周隋之际依附杨坚者关陇:李穆、韦孝宽、梁士彦、李浑、李询、李崇、皇甫绩、韦謩、宇文忻、宇文善、王世积、赵芬、韦世康、韦洸、史万岁、刘方、王长述、田仁恭、杜彦、李圆通、李景、权武、张季殉、辛公义、田式、赵仲卿、来和、杨弘、杨雄、杨尚希、杨素、杨文思、杨文纪、李礼成、阴寿、庞晃、于宣道、于仲文、王谊、贺娄子干河南河东:郑译、柳裘、元景山、长孙平、柳旦、柳肃、柳謇之、柳昂、宇文庆、元孝矩、元褒、长孙炽、韩僧寿、韩洪、元亨、杨汪、薛道衡、赵绰、陈茂、裴矩、贺若谊、元谐、元胄代北:于翼、于义、豆卢勣、豆卢通、梁睿、窦荣定、李安、达奚长儒、伊娄谦、宇文述、杨义臣、陆玄、李衍、乞伏慧、段文振、独孤罗山东:崔彦穆、刘昉、卢贲、高颎、李德林、李雄、张煚、崔彭、高劢、李孝贞、崔仲方、刘权、李谔、郎茂、张虔威、荣建绪、李子雄、刘弘、陆彦师、郭荣、郭衍源雄、樊叔略、崔弘度、崔弘升、独孤罗、萧子宝南方:樊子盖、张蒲、和洪、刘行本、周法尚、鲍宏、何稠、庾季才注:林静薇视梁睿、窦荣定、李安为关陇,杨素、杨文思、杨文纪、李礼成、于翼、于义、于宣道、于仲文、王谊、郭荣、郭衍、和洪为河南河东,阴寿、源雄、庞晃为代北,豆卢勣、豆卢通、李衍、乞伏慧、段文振、独孤罗、樊子盖、张奫为山东。参林静薇《杨坚代周建隋之侧面研究》,188-192页。今略作修正。
    ②吕春盛认为在周隋权力结构演变过程中,支持杨坚的是遭受排挤或失意的人物。吕春盛.《关陇集团权力结构演变》第五章《北周前期的政局与政权的弱点》.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181-222页。
    ③达奚长儒、窦荣定、窦毅、贺拔仲华、于翼、于义、梁睿、王谊、叱李长叉、吐万绪、尔朱敞、豆卢勣、段文振、乙弗寔
    ④世子勇、晋王广、秦王俊、河间王弘、越王秀、卫王爽、李礼成、宋忻、阴云、王世积、韦孝宽、韦艺、韦冲、韦世康、韦洗、韦操、李穆、李雅、李崇、李询、李衍、李充节、梁士彦、梁睿、田式、权始璋、王长述、梁远、贺娄子干、于顗、于玺、王谊、燕荣、杨素
    ⑤元超、元衮、元褒、元景山、元孝矩、宇文庆、韩擒虎、卫玄、周摇、长孙平、赵文表、薛胄、贺若谊、贺若弼
    ①崔弘度、崔彦穆、郭衍、刘昶、王庆、源雄、王纂衍
    ②周法尚、席海
    ③独孤罗、达奚长儒、杜彦、乞伏慧、宇文述、曹毗沙、纥豆陵洪景、庞晃、史祥、吐万绪、豆卢通
    ④秦王俊、晋王广、杨处刚、杨武通、张辩、姚辩、鱼俱罗、陈永贵、王世积、韦艺、韦冲、韦操、韦世康、韦洗、赵仲卿、田式、权武、令狐熙、皇甫绩、燕荣、杨素、杨异
    ⑤元胄、元褒、元契、贺若谊、韩擒虎、周摇、陆让、萧毅
    ⑥公孙恪、慕容三藏、崔仲方、郭衍、刘昶、张谦、源雄
    ⑦萧摩诃、周法尚、裴政、樊子盖、席代雅
    ⑧独孤罗、达奚长儒、杜彦、乞伏慧、宇文述、侯莫陈颖、庞晃、杨义臣、段文振、苏孝慈,时间不详者10人
    ⑨汉王谅、杨谏、姚辩、鱼俱罗、王世积、韦冲、韦世康、赵仲卿、李景、权武、苏沙罗、令狐熙、窦珒公、窦抗、杨武通、燕荣、杨文纪、杨异、独孤楷
    ⑩元褒、元弘嗣、宇文弼、韩洪、韩僧寿、卫玄、周摇、薛道衡
    11李子雄、慕容三藏、崔仲方、崔弘度、崔弘升、郭衍
    12张奫、樊子盖、和洪
    13(日)菊池英夫先生援引山崎宏先生的观点,认为隋代总管隋朝建立的功臣,其任命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论 功行赏的性质。《唐代折冲府分布问题研究》,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547页
    ①《周书》卷31《韦孝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44页。
    ②《周书》卷31《韦孝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38页。
    ③《周书》卷25《李贤传附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20页。
    ④《周书》卷43“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79页。
    ⑤《周书》卷10《邵惠公传附导》.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55页。
    ⑥《周书》卷30《窦炽附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22页。
    ⑦张伟国有专文论述宇文护和河东豪族的关系,可参看《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第三章第二节“宇文护和河东汉人豪族”.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82-88页。
    ①可参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②《周书》卷12《齐炀王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87-188页。
    ③《周书》卷28《陆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71页。
    ④《隋书》卷45《庶人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73页。
    ⑤《北史》卷60《王雄传附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151页。
    ⑥《北史》卷22《长孙嵩附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804页。
    ⑦《周书》卷27《田弘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49页。
    ⑧《隋书》卷40《王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68页。
    ⑨《北史》卷62《尉迟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201页。
    ①《隋书》卷56《宇文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390页。
    ②隋初于宣敏上言“山川设险,非亲勿居…百神受职,理须树建籓屏,封植子孙…但三蜀、三齐,古称天险,分王戚属,今正其时。若使利建合宜,封树得所,巨猾息其非望,奸臣杜其邪谋。盛业洪基,同天地之长久;英声茂实,齐日月之照临。”《隋书》卷39《于义附宣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47页。
    ③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62页。
    ④《周书》卷39《杨捌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91页。
    ⑤《周书》卷35《敬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26页。
    ⑥《周书》卷39《杨捌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93页。
    ⑦《北齐书》卷2《神武纪》载“顿军五旬,城不拔,死者七万人”。(2页)
    ⑧《隋书》卷40《梁士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63页.
    ⑨《周书》卷6《武帝纪》“以上开府梁士彦为晋州刺史,加授大将军,留精兵一万以镇之。”《周书》卷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96页。
    ⑩《周书》卷44《泉企附元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786页。
    11《周书》卷36《郑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634页。
    ①《周书》卷43《韦佑传》载孝武入关不久“及长寿被害,其子延孙收长寿余众,守御东境。朝廷恐延孙兵少不能自固,乃除法保东洛州刺史,配兵数百人,以援延孙。”(775页)《周书》卷43《韩雄传》“大统初,遂与其属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间,众至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共为掎角。每抄掠东魏,所向克获。徒众日盛,州县不能御之。”后被慕容绍宗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到大统三年,弘农拜渴宇文泰后“雄还乡里,更图进取。雄乃招集义众,进逼洛州。”(776页)《周书》卷44《阳猛传》大统三年“为窦泰所袭,猛脱身得免。太祖以众寡不敌,弗之责也。仍配兵千人,守牛尾堡。”797页。
    ②《周书》卷13《陈惑王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204页。
    ③《粱书》卷56《侯景传》“拥众十万,专制河南”。(834页)《北史》卷5《东魏孝静帝纪》载武定六年正月“大都督高岳等于涡阳大破侯景。俘斩五万余人,其余溺死于涡水,水为不流。”(194页)《通鉴》卷160“梁武帝太清元年”条“慕容绍宗引军击侯景,景辎重数千两,马数千匹,士卒四万人,退保涡阳。”(4968页)侯景四五万众恐怕是平时规模。
    ④《北齐书》卷41《独孤永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545页。
    ⑤《周书》卷16《独孤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66页。
    ⑥《通鉴》卷175“陈长城公至德元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5464页。
    ⑦《周书》卷39《王子直传》载“大统初,汉炽屠各阻兵于南山,与陇东屠各共为唇齿。太祖令子直率泾州步骑五千讨破之,南山平。”.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00页。
    ⑧保定三年杨忠率骑一万与突厥从北部攻击晋阳。《周书》卷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9页。
    ⑨李和任延州总管“建德六年,群稽复动,天子以公旧憾在民,遗刚被物,率众三万,所至皆平。”应该是管区军队,因为大军东讨,可能还在东部休整。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一)00七《李和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28页。
    ⑩《周书》卷30《于翼附李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28页。
    11《北史》卷62《王思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207页。
    12《长孙俭碑》载大统六年,长孙俭为使持节、都督三荆、二襄、南雍、平、信、江、随郢、淅一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庾子山集校注》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20页)《周书》卷20《贺兰祥传》载大统十四年贺兰祥“除都督三荆南襄南雍平信江随二郢淅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336页)则王思政所统应该也是十二州左右。
    ①《陈书》卷25《孙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319页。
    ②《周书》卷48《萧警附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863页。后来战败,水军两万全军覆没。江南国土尽失,梁国损失惨重。自此以后江陵兵力寡弱似乎只能自保。《周书》卷28《陆腾传》载天和四年陈遣其将章昭达率众五万、船舰二千围江陵。《周书》卷28《陆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72页。
    ③参鲁西奇《西魏北周时代“山南”的“方隅豪族”》,《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56页。
    ④《陈书》卷4《废帝纪》载“周将长胡公拓跋定率步骑二万入郢州,与华皎水陆俱进,都督淳于量、吴明彻等与战,大破之。。皎单舸奔江陵,擒拓跋定,俘获万馀人,马四千馀匹,送京师。”(68页)《周书》卷5《武帝纪》作“九月,卫国公直等与陈将淳于量、吴明彻战于沌口,王师失利。元定以步骑数千先度,遂没江南。”(74页)《通鉴》考异疑《陈书》有夸大之嫌,故从《周书》。(《通鉴》卷170“陈临海王光大元年九月”条,5269页)按:《周书》常有曲笔,如贺若敦南征明明战败,却“相持岁余,(侯)填等不能制,求借船送敦度江。敦虑其或诈,拒而弗许。填复遣使谓敦日:‘骠骑在此既久,今欲给船相送,何为不去?敦报云:‘湘州是我国家之地,为尔侵逼。敦来之日,欲相平殄。既未得一决,所以不去。’填后日复遣使来,敦谓使者云:‘必须我还,可舍我百里,当为汝去。’填等留船于江,将兵去津路百里。敦觇知非诈,徐理舟烜,勒众而还。”(《周书》卷28,476页)故我怀疑《陈书》为实,《周书》讳饰。
    ⑤《周书》卷30《于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25页。
    ⑥《周书》卷19《达奚武附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07页。
    ⑦《隋书》卷37《梁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26页。
    ⑧《陈书》卷5《宣帝纪》“太建九年…司空吴明彻破周将梁士彦众数万于吕梁。”.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91页。
    ⑨《隋书》卷39《阴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48页。《通鉴》卷175“陈长城公至德元年”条 作“步骑十万”。(5463页)
    ①《隋书》卷70《李子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620页。
    ②《隋书》卷52《韩洪传》作“仁寿元年”。(1342页)《隋书·长孙晟传》“十九年,染干因晟奏,雍闾作攻具,欲打大同城。诏发六总管,并取汉王节度,分道出塞讨之。雍闾大惧,复共达头同盟,合力掩袭染干,大战于长城下。染干败绩,杀其兄弟子侄,而部落亡散。”(1333页)《赵仲卿传》“朝廷虑达头掩袭启民”应该是十九年染干战败,投奔隋朝以后,故韩洪等镇恒安应该是十九年。《杨义臣传》“其后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以行军总管率步骑三万出白道,与贼遇,战,大破之。明年,突厥又寇边,雁门、马邑多被其患。义臣击之,虏遂出塞,因而追之,至大斤山,与虏相遇。时太平公史万岁军亦至,义臣与万岁合军击虏,大破之,万岁为杨素所陷而死,义臣功竟不录。”(1499页)史万岁出征在十九年,亦可证。亦可参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228页注释32、33。
    ③《隋书》卷74《赵仲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697页。
    ④仁寿初崔仲方为总管代蓝忻蔚四州诸军事、代州刺史。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8辑《崔仲方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258页;《隋书》卷60《崔仲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50页。
    ⑤《隋书》卷63《杨义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99-1500页。
    ⑥《隋书》卷65《周法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527页。
    ⑦《隋书》卷47《韦世康传附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67页。
    ⑧典型如大统八年韦孝宽玉壁保卫战、建德五年晋州保卫战,两次都是坚守待援,待援军到达,内外呼应。另外,这种思想也是高氏所采取的,如北周无法夺取河南,主要原因是没有突破河阳这个战略支点。北周对河阳的争夺,可参宋杰《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附录一《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20-338页。
    ①如在萧梁内乱前,荆州、秦州方面并无实质性的突破,显然是地方实力不强,故而宇文泰任命尉迟迥为伐蜀统帅,同时令南部军队予以支持。又废帝元年十月伐江陵,主力是于谨、宇文护、杨忠、韦孝宽等所帅的步骑五万,原先负责东南部事务的荆州地区最高长官长孙俭只是“元谋”,可能只负责后勤供应。而伐齐的几次战役中,总管府军队多承担策应牵制敌军任务,并未承担主攻之任。
    ②《周书》卷39《辛庆之传附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99页。
    ③《周书》卷28《陆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72页。
    ④《周书》卷28《陆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72页。
    ⑤《周书》卷39《辛庆之传附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99页。
    ⑥《周书》卷30《于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26页。
    ⑦关于北大象二年的三方叛乱,学术界有诸多成果。可参看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第十五章第一节《隋文帝代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76-678页;胡如雷《周隋之际的“三方之乱”及其平定》,《河北学刊》,1989年6期;黄永年《尉迟迥相州举兵事发微》,载《文史存稿》》.西安:中华书局,1973’年三秦出版社,2004年,64-87页;韩异《隋文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杨翠微.《论杨坚代周建隋》,《齐鲁学刊》,1998年3期;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第七章《周隋 革命与统治阶级的变动》.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281-350页;袁刚《说北周大象二年杨坚假黄钺杀五王克平三方构难》《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4期;甘怀真《杨坚集团与隋朝开国----兼论隋朝立国文化政策》.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编《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成大出版社,1999年;曾怡菁《隋至唐初河东研究-以并州为中心(581-649)》.台南:佛光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①杨坚辅政之前的总管有窦毅(镇洛阳)、贺拔仲华、于翼、梁睿、豆卢勣、检校徐州的源雄、元景山、赵文表、贺若谊、李穆、梁士彦、王长述、王谊、刘昶、王庆等人
    ②《隋书》卷66《柳庄传》载“时梁之将帅咸潜请兴师,与尉迥等为连衡之势,进可以尽节于周氏,退可以席卷山南。唯岿疑为不可。会庄至自长安,具申高祖结托之意,遂言于岿曰:‘昔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之徒,并一时之雄杰也。及据要害之地,拥哮阚之群,功业莫建,而祸不旋踵者,良由魏武、晋氏挟天子,保京都,仗大义以为名,故能取威定霸。今尉迥虽曰旧将,昏耄已甚,消难、王谦,常人之下者,非有匡合之才。况山东、庸蜀从化日近,周室之恩未洽,在朝将相,多为身计,竞效节于杨氏。以臣料之,迥等终当覆灭,隋公必移周国’”。尽管这话是尉迟迥反叛后才说的,但杨坚的小算盘早就被看穿,其欲夺权的心思已是路人皆知。(《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551页)吕思勉先生认为,柳庄之说乃事后附会之谈。可参看《两晋南北朝史》第十五章第三节《隋并梁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92页。
    ③《周书》卷30“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30页。
    ④王夫之语:“曹操所不敢奉刘虞以叛献帝者,而迥为之不忌,迥之志可知矣。杨坚无功而欲夺人之国,于是乎有兵可拥者,皆欲为坚之为,迥亦一坚也。”(《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20页)我不认同这个观点。《周书》卷40《颜之仪传》载“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720页)宗室中赵王是最有资格担任辅政,以赵王名号令天下勤王也是最具合法性、鼓动性,无奈杨坚征赵王入朝,尉迟迥只好奉赵王少子为主,而不是王夫之所认为的奉赵王子为主,表明尉迟迥要代立。从《周书》卷40《王轨传》宣帝即位“轨自知必及于祸,谓所亲曰:‘吾昔在先朝,寔申社稷至计。今日之事,断可知矣。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713页)又《隋书》卷66《柳庄传》也可看出,还是有部分人要尽节于周室的。
    ⑤《北史》卷62《尉迟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211页。
    ①胡如雷先生认为北周“三方之乱”的实质和各总管举兵的真实目的不是对宇文氏的被取代而愤惋,而是对杨坚的即将龙飞九五不服气,任何胜利者都不可能成为继续支持宇文氏政权的柱石。(《周隋之际的“三方之乱”及其平定》.《河北学刊》,1989年6期)吕思勉先生认为随着平叛的成功,杨坚权势坐成,“而其纂夺,转莫之能御矣。”(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第十五章第一节《隋文帝代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76-687页)吕春盛又进一步阐发了这种观点。吕春盛《关陇集团权力结构演变》.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281-350页。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本文想通过总管们的动向来考察他们所处的位置。
    ②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甘怀真《杨坚集团与隋朝开国---兼论隋朝立国文化政策》,《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成大出版社,1999年。
    ③《隋书》卷39《阴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48页。
    ④《隋书》卷60《于仲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51页。
    ⑤《隋书》卷37《李穆传附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22页。
    ⑥黄永年先生对东征军将领既被猜疑又充当作战主力的状况,有深入的论述。他认为之所以发生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因为杨坚实在找不出更可靠的力量。我深表赞同。《尉迟迥相州举兵事发微》,载《文史存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64-87页。
    ⑦《隋书》卷38《柳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39页。
    ⑧《隋书》卷37《李穆传附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20页。
    ⑨《隋书》卷47《韦世康传》载杨坚语“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65页。
    ①《周书》卷30《李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29页;《隋书》卷37《李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16页。
    ②《周书》卷30《于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26页。
    ③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298页。
    ④关于此详将在后文详述。
    ⑤参(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第二篇第四章第一节《周隋革命与门阀官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54-259页。
    ⑥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335页
    ⑦《周书》卷13《纪厉王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06页。
    ⑧《隋书》卷23《五行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668页。
    ①《隋书》卷50《庞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321-1322页。
    ②《隋书》卷43《李德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04页。
    ③《周书》卷13“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10页。
    ④《周书》卷30“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30页。
    ⑤《周书》卷13“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10页。需要注意的是“高祖克翦芒刺,思弘政术,惩专朝之为患,忘维城之远图,外崇宠位,内结猜阻。自是配天之基,潜有朽壤之墟矣。”这句话和吕春盛所指的“北周政权基础日益狭窄化”有些相似。吕春盛先生认为北周的灭亡和北周政权基础日益狭窄化,民心论丧以及中央集权体制的畸形有关。假如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北周集权体制的畸形缘于政权基础日益狭窄化。我倾向于这种狭窄化更多的表现在中央机关,和地方(特别是总管这个群体)关系不大,关于此可参着《从总管的选任看中央用人方针》一节。又林国良认为在中央六府次官(大夫一级)群体上,武帝采用多元的人事政策。林国良.《北朝人事制度之研究(386-581)》.台北:国立中正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李开元先生指出北周宇文氏建立专制皇权的过程太过急促,必然招致仍未衰落的强大的军功收益阶层的反抗。这些观点很有启发,但通过前文的考察西魏北周中央通过安插亲信势力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随着统治的巩固与国家稳定,特别是执政者掌握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有可能腾出手来强化中央权威(皇权),而伴随着统治的稳固,地方豪族(或者说是开国元勋、军功收益集团)日益转化为官僚,不得不依附于皇权。因为军功阶层性质的转变,无法与皇权抗衡,自宇文护专权以来,北周中央能够稳步进行权威的强化,原因就在于此,而皇权的强化又促进了军功阶层的官僚化。宣帝巩固帝位的举措,针对的是宗室和武帝近臣,调整的是中央核心阶层,对地方的影响比较小,如果真的加剧了政权内部的矛盾的话,这应该是指决策核心而言。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229页。
    ①这点可参看前文“总管府职权”部分。
    ②《隋书》卷62《元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76页。
    ③《隋书》卷39《于义附宣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47页。
    ④《隋书》卷63《樊子盖传》载绛郡一带“人物殷阜,子盖善恶无所分别,汾水之北,村坞尽焚之。百姓大骇,相率为盗。其有归首者,无少长悉坑之。”(1492页)《隋书》卷70《刘元进传》载刘元进死“其众悉降,世充坑之于黄亭涧,死者三万人。其余党往往保险为盗。”(1624页)
    ①隋亡有多种原因,本文不拟深论。尽管隋的灭亡和总管府的废除没有直接关系,本文认为撇开亲王出镇的弊端,隋代中央对总管府的一系列管理,足以防止总管府的离心倾向,保证总管府积极作用的发挥。关于隋代地方军政分离的影响,可参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②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页。
    ③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88-195页。
    ④(日)山崎宏《隋代总管考》,《史潮》第64、65合刊号,1958年。
    ⑤(日)菊池英夫《唐代折冲府分布问题研究》,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549页。
    ⑥汤承业《隋文帝政治事功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励委员会,1967年,153-154页。
    ⑦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227页。
    ⑧《周书》卷25《李贤附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22页。
    ⑨《隋书》卷38《郑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36页。
    ⑩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五)四四八《曹海凝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198页。
    ①《隋书》卷47《韦世康附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70页。
    ②地方军事化详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牟发松《十六国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军镇化》,《晋阳学刊》,1985年6期;黄惠贤《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陶新华《论魏晋南朝地方政权的军事化》,《史学月刊》,2002年4期。陶新华认为此时期“不带军号的刺史、太守也领兵”,恐怕未必如此,此时期将军号泛滥,甚至县令也带将军号,史书不载将军号,多半是省略。
    ③刺史的变迁可参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汪清《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刺史职权可参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④(日)山口正晃《曹魏西晋时期的都督与将军》,《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0期,2003年,30-51页。
    ⑤可参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序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陈琳国《曹魏都督制的渊源和定型---兼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等又章。
    ⑥详参《都督总管选任辑考及辖区年表》,或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①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周书》卷30《李穆附远传》载大统九年李远授都督义州弘农等二十一防诸军事。(420页)《周书》卷34《杨捌传》载大统十二年,杨捌进授大都督、加晋建二州诸军事,后迁开府,“复除建州邵郡河内汲郡黎阳等诸军事,领邵郡。”从李远经历可知李捌为“建州邵郡河内汲郡黎阳等防诸军事”。(592页)
    ③胡阿祥先生论六朝这个特殊时代(六朝外有异族强敌,内有军人弄权,国内侨流人口众多,民族关系紧张,地区开发加深又地区差异扩大,官吏泛滥,州郡滥置等。)指出,六朝多特殊政区制度,但这些制度的成立又各有其必要性,北朝又何尝不是?氏著《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④《隋书》卷28《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792页。
    ⑤有关唐代都督府、州的状况,可详参夏炎《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⑥隋代“上总管……为视从二品”,“中总管……为视正三品”,“下总管……为视从三品”。唐长孺先生认为:“然总管在隋犹无官品,在唐则贞观时已分都督为上、中、下府,而《会要》六十八所载景云二年二十四都督及(通典》、《开元品令》明列都督之秩,则都督或总管久为职事官矣。”《唐书兵志笺证》卷2.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76页。
    ⑦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8页。
    ①(日)谷川道雄.《魏晋南北朝贵族政治与东亚世界的形成—从都督诸军事制度来考察》.高明士主编.《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政治法制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南朝情况可参陈琳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第六章《魏晋南朝都督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235-255页。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
    ③《隋书》卷58《辛德源传》载“德源素与武阳太守卢思道友善,时相往来。魏州刺史崔彦武奏德源潜为交结,恐其有奸计。由是谪令从军讨南宁,岁馀而还。”(1422页)这是地方官间的交往。如中央官和地方官交往,那就是“交通诸侯”之罪,轻则除名,重则发配边地。如鱼俱罗“迁赵郡太守。后因朝集,至东都,与将军梁伯隐有旧,数相往来。又从郡多将杂物以贡献,帝不受,因遗权贵。御史劾俱罗以郡将交通内臣,帝大怒,与伯隐俱坐除名。”(《隋书》卷64《鱼俱罗传》,1517-1518页)杨浩为河阳都尉,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率兵讨杨玄感,“至河阳,修启于浩,浩复诣述营,兵相往复。有司劾浩,以诸侯交通内臣,竟坐废免。”(《隋书》45《秦孝王俊附子浩传》,1240页)杨素和柳或不和,杨秀得罪“杨素奏或以内臣交通诸侯,除名为民,配戍怀远镇。”(《隋书》卷62《柳或传》,1484页)
    ④《隋书》卷46《杨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1258页。
    ①《隋书》卷61《郭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70页。
    ②《隋书》卷55《侯莫陈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381页。
    ③《隋书》卷73《柳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683页。
    ④《隋书》卷40《王世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73页。
    ⑤刘俊文笺解.《唐律疏议笺解》卷16《擅兴240》.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208页。
    ⑥《隋书》卷45《庶人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37页。
    ①《隋书》卷61《郭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69页。
    ②刘俊文笺解《唐律疏议笺解》卷16《擅兴22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162-1163页。
    ③《隋书》卷61《郭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70页。
    ④《隋书》卷45《蜀王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42页。
    ①如《北史》卷64《韦孝宽传》载“及宣帝崩,隋文帝辅政,时尉迟迥先为相州总管,诏孝宽代之。又以小司徒叱列长叉为相州刺史,先令赴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266页。
    ②可参陈琳国《论魏晋南朝都督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又北齐时“高仲密为北豫州刺史,请棠为掾。先是,仲密与吏部郎中崔暹有隙。暹时被齐文襄委任,仲密恐其构己,每不自安,将图来附。时东魏又遣镇城奚寿兴典兵事,仲密但知民务而已。”可知高仲密为都督兼刺史,俱总军民,后来职权被剥夺才“但知民务而已”。《周书》卷46《李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826页。
    ③《隋书》卷1《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25页。按:以玺印、传符等发兵在北魏孝文延兴时期就开始。参张小稳《魏晋南北朝地方官等级管理制度研究》,郑州:九州出版社,2010年,128-131页。
    ④《隋书》卷2《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4-35页。
    ⑤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⑥《隋书》卷2《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3、42页。
    ⑦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430-433页。
    ⑧王仲荦《北周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364-366页。王东洋更是认为,西魏北周官员任期为四年,当与北魏宣武帝朝散官任期为四年有某种渊源。北魏分裂后,继起的东西魏为争正统,对官制进行改革,与北魏末期地方官任期六年之制相比,东魏北齐郡太守任期不多于四年,刺史任期不多于三年。王东洋《魏晋迄隋官员任期探讨》,《兰州学刊》,2007年2期,161-164页。又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考课制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221-230页。
    ①《隋书》卷28《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792页。
    ②《隋书》卷2《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9页。
    ③《新唐书》卷45《选举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173页。
    ④《周书》卷5《高祖纪》“(建德三年十二月)诏荆、襄、安、延、夏五州总管内,其贫下户,给复三年。’(86页)建德四年六月,“诏东南道四总管内,自去年以来新附之户,给复三年。”《周书》卷6《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92页。
    ⑤《周书》卷8《静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36页。
    ①《周书》卷45《乐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815页。
    ②《周书》卷23《苏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86页。
    ①(日)滨口重国《所谓隋的废止乡官》,载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23页。严耕望先生亦提到魏末府佐皆须启于中央。《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82-583页。
    ②王仲荦先生对总管府佐有详尽的辑考,可以参看《北周六典》卷10“总管府”.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622-629页。
    ③《周书》卷38《元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88页。
    ④《周书》卷37《郭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67页。
    ⑤《隋书》卷63《卫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501页。
    ⑥《周书》卷33《赵文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82页。
    ⑦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113页。
    ⑧《周书》卷28《伊娄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99页。
    ⑨《周书》卷30《杨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00页。
    ⑩《周书》卷22《柳庆附带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75页。
    11《周书》卷8《静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36页。
    12《周书》卷39《辛庆之传附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99页。
    ①《周书》卷28《陆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71-472页。
    ②《周书》卷29《伊娄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00页。
    ③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一)0二七.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113页。
    ④《隋书》卷64《李圆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508页。
    ⑤《隋书》卷73《皇甫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643页。
    ⑥《隋书》卷46《杨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58页。
    ⑦《隋书》卷73《赵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678页。
    ⑧《周书》卷13《纪厉王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06页。
    ⑨《北史》卷62《尉迟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211-2212页。
    ⑩《周书》卷21《司马消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54页。
    ①《周书》卷13《纪厉王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06页。
    ②《北史》卷60《王雄传附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151-2152页。
    ③《隋书》卷42《李德林传》“天命论”,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204页。
    ④关于府僚的这种两面性,陶新华先生在研究魏晋南朝的府主于僚佐关系时认为南朝两者“拟君臣关系”很普遍,府僚一方面是王朝官吏,有效忠人主的义务,另一方面从感情上说,府佐的上司是一个对自己有恩的人,从伦理上不应该背叛。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48-98页。
    ⑤粱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第十章《魏晋南北朝的宾礼》第三点“宾主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522-537页。
    ⑥《周书》卷38《柳庆附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80页。
    ⑦甘怀真认为,拟君臣关系使二者间更具有超越职务关系的人身关系及其规范,并由此产生信任感。当府主与僚佐在通过辟召而缔结君臣关系时,双方会考虑对方的身分与荣誉是否能与己身相配合,进而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杨坚集团与隋朝开国——兼论隋朝立国文化政策》,《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成大出版社,1999年。
    ①(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古社会与豪族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263-285页。有关日本“门生故吏”关系的讨论,可参该书《六朝贵族制社会的性质及其律令体制的形成》一章,144-147页。
    ②(日)川胜义雄著,徐谷梵、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10-213页。
    ③(日)矢野主税《汉魏的辟召制度研究》原载《长崎大学学艺部社会科学论从》第3卷;转引自谷川道雄《中国中古社会与豪族共同体》第二篇第三章《六朝贵族制社会的性质及其律令体制的形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46页。
    ④《陈书》卷9《史欧阳頠传》载“梁左卫将军兰钦之少也,与頠相善,故镇常随钦征讨。钦为衡州,仍除清远太守。…钦征交州,复启颁同行。钦度岭以疾终,颁除临贺内史,启乞送钦丧还都,然后之任。…京城陷后,岭南互相吞并,兰钦弟前高州刺史裕攻始兴内史萧绍基,夺其郡。裕以兄钦与頠有旧,遣招之,颁不从。乃谓使云:‘高州昆季隆显,莫非国恩,今应赴难援都,岂可自为跋扈。’”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57页。
    ⑤钱穆先生指出“当时(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似乎有两重的君主观念…国家观念淡薄,逐次代之以家庭。君臣观念淡薄,逐次代之以朋友。”(《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217-218页)余英时先生认为“魏晋南北朝之所谓群体纲纪仅限于以家族为本位之士大夫阶层,而不及于整个社会。”参氏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341页。
    ⑥详见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张灿辉《六朝区域史研究》,岳麓书社,2005年;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⑦《南齐书》卷14《州郡志》“总论”.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250页。
    ⑧《晋书》卷92《伏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400页。
    ⑨《魏书》卷9《肃宗纪》载孝昌二年闰月“初留州、郡、县及长史、司马、戍主副质子于京师。”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45页。
    ①关于宇文氏的赐姓、复姓政策,研究成果很多,最新研究可参林静薇《杨坚代周建隋之侧面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61-78页。
    ②阎步克先生指出北朝崇尚军功,军人为政治支柱,军事化中给政治形态产生极大影响,命令与服从是政治精英推崇的一大理念。参《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02页。
    ③《周书》卷12《齐炀王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90页。
    ④(日)川胜义雄著,徐谷梵、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10页。按:川胜先生所指“从为政者的立场看”,本文有所修改。
    ⑤《隋书》卷2《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41页。
    ⑥《周书》卷25《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14页。
    ①《周书》卷28《陆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72页。
    ②《周书》卷30《杨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600页。
    ③《周书》卷13《代(?)王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05页。
    ④“假宁令”规定“诸外官授讫,给装束假,其一千里内者冊日,二千内者五十日”。仁井田陞撰,栗劲等编译《唐令拾遗》“假宁令”十四.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年,681页。
    ⑤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卷9《职制律》“之官限满不赴”96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721页。
    ⑥《隋书》卷25《刑法志》载开皇三年新律条目“除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千余条,定留唯五百条。凡十二卷。一曰名例,二曰卫禁,三日职制,四曰户婚,五曰厩库,六曰擅兴,七曰贼盗,八日斗讼,九日诈伪,十日杂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断狱。”条目与《唐律》差别不大。《大业律》“一曰名例,二日卫宫,三曰违制,四日请求,五曰户,六曰婚,七日擅兴,八曰告劾,九曰贼,十曰盗,十一日斗,十二曰捕亡,十三曰仓库,十四曰厩牧,十五曰关市,十六曰杂,十七日诈伪,十八曰断狱。”需要注意的是唐初号召“复开皇之1日”,只是为了法统继承的合法性以及出于对炀帝丑化的需要,不敢承认。《唐律》其实也吸收了很多“大业制”成果,只是不知道《大业律》的比重有多少。从法律条款上看《开皇律》相比北周律法是“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史臣对《大业律》的评价是“其五刑之内,降从轻典者,二百余条。其枷杖决罚讯囚之制,并轻于旧。是时百姓久厌严刻,喜于刑宽。”(717页)尽管唐史臣极力丑化炀帝,但从《隋书》点滴记载可知《大业律》比《开皇律》还要宽松。
    ⑦《隋书》卷1《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9页。
    ⑧《隋书》卷61《宇文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464页。
    ⑨《隋书》卷65《权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537页。
    ①《隋书》卷48《杨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289页。按:陶新华在研究东晋南朝都督与刺史关系时指出,统府对辖区内州刺史有指挥权,对刺史的违法行为有纠察权,但无擅自处置权,最终的决定权在君主手中。这种情况同样适用北周和隋。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89-98页。
    ②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6页。
    ③陶先生亦认为督府可接受较小府的请求,但对较小府的要求或统领,有时并不被承认。《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95页。按:“有时并不被承认“这种情况在南朝可能较多,但在北周很少出现,或者人可以说没有出现,这反映了北周中央权威的强化。
    ④总管府间的关系更多的体现在战时的协作上,学者们在征讨行军方面已有研究,这里不拟深入。可参看孙继民《行军制度探源》,《河北学刊》,1989年4期;《隋代行军制度的几个问题》,《河北学刊》,1990年5期;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
    ⑤《周书》卷5《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1页。
    ⑥《周书》卷5《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4页.
    ⑦《周书》卷28《权景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80页。
    ⑧《周书》卷28《陆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72页。
    ⑨《周书》卷13《陈惑王纯传》,204页。《周书》卷5《武帝纪》作“陈国公纯、雁门公田弘率师取齐宜阳等九城。”.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7页。
    ⑩《周书》卷27《田弘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450页。
    ①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86页。
    ②王德权《古代中国体系的抟成---关于许倬云先生“中国体系网络分析”的讨论》,载黄宽重主编《新史学》14卷1期.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195页。
    ③(日)谷川道雄、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④可参林静薇《杨坚代周建隋之侧面研究》.台北:“国立”中正大学,2006年。
    ⑤可参何德章《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0年。
    ⑥《唐韵·序》引陆法言《切韵序》将隋唐方言分为吴楚、燕赵、秦陇、梁益、洛阳五大片区,这和长安政权的扩张历程几乎一致,语言是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在风俗多样的社会中,武力可以征服一个地域,但不能短期同化当地的民风、语言,故本文所拟五种区域大致可以反应当时的地方势力分布。参渡边信一郎《中 国古代王权与天下秩序》.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81页。
    ①“代北”称谓始见于《新唐书》卷199《柳冲传》(5678页)。田余庆先生所指代北大体为阴山以南,陉岭(雁门山)以北,上谷以西,黄河以东的草原、丘陵地带,地理上为山河所限,具有封闭性质。见氏著《拓跋史探》.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年,190页。朱大渭先生认为代北可以分为武川、怀朔、代郡三个地域性集团。见氏著《六朝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227页。
    ②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294页。
    ③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1页。
    ④可参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四篇《北朝东西政权之河东争夺战》.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宋杰《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⑤可参见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46-47页。
    ⑥从《周书》中来看,西魏北周时期往往将东魏北齐政权称为山东政权,或将东魏北齐领土统称为山东地区。由于本文从领土扩张角度出发,故此处所谓“山东地区”,指东魏境内地区较为恰当,但须扣除河南河东、淮南地区。
    ⑦可参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方政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鲁西奇《西魏北周时代山南”的“方隅豪族”》,《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山南道之的成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2期。
    ⑧南北朝后期,淮南地区成为南北双方的缓冲区,又北齐灭亡前,此地又属于南陈统治,此间人物纵横两方,故视为特殊地域。
    ①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南北朝墓志疏证》一0九《独孤藏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95页。
    ②《周书》卷19《达奚武传》,303页;《文苑英华》卷930《员半千·蜀州青城县令达奚君神道碑》“君讳思敬…河南洛阳人…曾祖讳武,宇文朝为玉壁大总管、东道大行台、十二(脱‘大’)将军、同华二州刺史、雍州牧、太师、太傅、太保、郑国公。”4891页。
    ③《周书》卷19《豆卢宁传》,308页;《隋书》卷39《豆卢勣传》,1155页;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6辑《豆卢宽志》,三秦出版社,1999年,6页。
    ④《文苑英华》卷930《貟半千·蜀州青城县令达奚君神道碑》.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4891页。
    ⑤《周书》卷15《李弼传》,239页。而《北史》卷60却是“陇西成纪”(2129页)。《旧唐书》卷53《李密传》(2207页)和《文苑英华》卷948《李密墓志铭》亦是“陇西成纪”。李弼之子《李椿志》“陇西燉煌”李宽之女《李丽仪志》“其先赵国人也,寓居平城之桑乾。”可知陇西和辽东都是标榜,李弼实为代人。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南北朝墓志疏证》一五二《李椿志》、一三0《李丽仪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432、366页。
    ⑥《周书》卷19《宇文贵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11页。《隋书》卷40《宇文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65页。
    ⑦《旧唐书》卷63《宇文士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409页。
    ⑧《周书》15《于谨传》“河南洛阳人也。…曾祖婆,魏怀荒镇将。祖安定,平凉郡守、高平郡将。父提,陇西郡守,荏平县伯。”(243页)《北史》[校勘记]云“《北史》以天恩为于劲弟,则当为孝文、宣武时人。其四世孙于谨…与天恩几乎同时,疑无是理。《周书》卷五《于谨传》不言其为于栗磾子孙,《北史》当是据《于氏家传》,疑非事实。”(863页)业师黄寿成先生认为“祖上三代皆在边地为官,因此于谨也是北方边地的胡人,并未随北魏孝文帝迁居中原。”(《论北朝后期区域文化趋同及比较》,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27页)从于谨青年时代长期在北边活动,也可进一步证实其未内迁。但从于谨开始计,到第三代于顗、于仲文时可视为京兆人。
    ⑨《旧唐书》卷78《于志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693页。
    ⑩《周书》卷20《阎庆传》,342页;《隋书》卷68《阎毗传》,1594页;《旧唐书》卷77《阎立德传》,2679页。
    ①史念海《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391-392页
    ②毛汉光先生认为唐代士族著姓支房中央化过程多在安史之乱前完成,在完成中央化之前,他们和乡里的联系依旧是紧密的。亦即中央与地方的同姓成员互相援引,互为依托。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2002年,234-333页。亦可参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第五章《河东柳氏在南朝的独特发展历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③关于隋唐入关家族与山东的合流,可参刘驰《六朝士族探析》.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墓志中常有“权窆”“权殡”“权瘗”“权厝”等词,以前学者倾向认为是“暂时”之意,但现在有部分学者提出,这是墓志撰写者的一种笔法,包涵了很多的社会意义。参范兆飞《中古太原士族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121页。
    ④《庾子山集校注》卷14《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19页
    ⑤关于元氏家族墓志集结,可参余静《唐代河南元氏家族研究》,黄留珠主编《周秦汉唐文化研究》6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
    ⑥《周书》卷44《李迁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790页;《旧唐书》卷59《李袭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330页。
    ⑦《旧唐书》卷50《殷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311页。
    ⑧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四)三八七《豆卢实(寔)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349页。
    ⑨《隋书》卷39《贺若谊传》,1159页;《隋书》卷52《贺若弼传》,1343页。有关贺若氏世系厘正,可参樊波《<元和姓纂>贺若氏家族世系厘正》,《碑林集刊》(十五).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
    ⑩《文苑英华》卷925《杨炯·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4871页。
    11北周宇文氏时期都督总管总103人,159例;时间不详者不计入
    12隋代总管共143人,240例;其中时间不详者代北10例,东部5例
    ①参吕春盛《关陇集团权力结构演变》,稻乡出版社,2002年。按:吕春盛将西魏统治阶层大致分为北镇、关陇河南河东、追随魏帝三股势力,但在研究中却侧重对中央机构长官的研究,认为北镇特别是宇文氏及其亲信的扩张,导致其他地区的人物受到压抑。本文认为吕春盛所得的结论只是反映了中枢权力结构,另外过分拘泥于所谓“魏帝势力”,也是一大缺陷。
    ②据李文才先生研究,西晋平蜀后采取内迁、分解蜀中土著势力的政策,东晋以后中央基本都采取摈弃巴蜀士人于统治集团以外的政策,重用侨姓势力,而巴蜀人士的对策就是不合作甚至反抗,导致中央对北方作战不利,巴蜀大族依旧没能分享政权,双方两败俱伤。又李先生援引陈寅恪先生观点认为,巴蜀地方政治势力被摈于巴蜀政治舞台之外,与其自身力量不够强大相关,主要原因之一即“蜀汉境内无强宗大族之汉人组织”,并推断巴蜀政局的侨、土隔阂、冲突到唐代才逐渐泯灭,此时巴蜀政治直才真正融入全国统一政局。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96页
    ③牛致功、赵文润著《杨坚平定三总管之乱》载《隋唐人物述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7-36页。
    ④韩昇先生指出,隋朝只能在北周政权基础上构建新班底,同时又必须清除旧政权势力,仔细平衡各个民族
    ①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88页。
    ②转引自张伟国《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112页。又陈爽先生亦指出,北魏末年的地方豪族与汉魏时期有所不同,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割据一方,只能加入到更大的军事共同体中去寻求保护,并致力于维持一个相对统一和强大的中央政权。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③高诗敏《有关北朝博陵崔氏的几个问题》,《首都师范大学报》,1998年5期,76-82页。
    ④《周书》卷36《崔彦穆传》“清河东武城人也,魏司空、安阳侯林之九世孙。曾祖顗,魏平东府谘议。祖蔚,遭从兄司徒浩之难,南奔江左。仕宋为给事黄门侍郎,汝南、义阳二郡守。延兴初,复归于魏,拜颍川郡守,因家焉。后终于郢州刺史。”(640页)从郡望来看属于清河,但实际却是河南颍川。崔彦穆于大统三年于成皋举义,世宗初年拜安州总管,天和三年除金州总管,大象二年,为襄州总管。
    ⑤陈爽先生认为,北魏的分裂促成了世家大族的剧烈分化,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宗族形态还是在政治取向,他们都不在构成完整而独立的宗族或家族。从北魏末年的分到隋唐的合,体现是宗族的衰落、根基的丧失及成员差别的缩小。《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07-108页
    ①张伟国《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113页。又陈爽先生亦指出,北魏末年的地方豪族与汉魏时期有所不同,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割据一方,只能加入到更大的军事共同体中去寻求保护,并致力于维持一个相对统一和强大的中央政权。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②《周书》卷1《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3页。
    ③可参钟旻圜《西魏北周時期地方势力型态探讨--以军事结合为主》.台北: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鲁西奇《西魏北周时代“山南”的“方隅豪族”》,《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
    ①薛军力《魏晋时期都督制的建立与职能转变》,《天津师大学报》,1992年4期,43-46页。
    ②关于此点,也体现在西魏废帝时期行台的废除。因为行台有临机专断权,它的废除显然是中央集权加强和地方秩序稳定的反映。
    ③《周书》卷13“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10页。
    ①参王玉来《隋开皇年间易储史事考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①《周书》卷22《杨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67-368页。以下所用正史均为中华书局竖排繁体点校本,其他资料首次使用标版本外,亦不再说明。
    ②《周书》卷16“史臣曰”,273页。
    ③《周书》卷19《达奚武传》,304页。
    ④《北史》卷65《达奚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300页。
    ⑤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1“雍州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页。
    ⑥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五篇《西魏府兵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249页。
    ⑦《隋书》卷38《皇甫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39页。
    ①关于这个“州都督”一职,《魏书·官氏志》载“永安已后,远近多事,置京畿大都督,复立州都督,俱总军人。”(《魏书》卷113《官氏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3004页)宫崎市定先生认为“州都督”是“当州都督”下统领州的属兵,可简称“州都”,和郡县正(郡县尉)一样维护地方治安。是州官,由剌史辟召。(《九品官人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317-318页)《隋书》卷50《庞晃传》“晃少以良家子,刺史杜达召补州都督。周太祖既有关中,署晃大都督”。(1321页)《隋书》卷46《韦师传》载隋初高熲等人也担任过州都督,只不过[校勘记]认为衍字,当为“州都”(1259页),则西魏应该也设这职位。若依照传统看法,州都督是州中正一类,那么如何解释《敬使君碑》载东魏颍州有州都陈始和、州都郭德蚝两人,庞晃被刺史杜达补为州都督?严耕望先生举石刻所见州都有7例,认为东魏石刻(4例)中的州都是州属吏,非中央之州中正,且员额不止一人,位在治中下,主簿上。(《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40页)本文从两位先生的观点。
    ②《周书》卷15《于谨传》,246页。
    ③参王仲荦《东西魏北齐北周侨置六州考略》,《北周地理志》,1154-1156页。
    ④《周书》卷20《王显传》,375页。
    ⑤《周书》卷19《杨忠传》,315-316页。
    ⑥《隋书》卷50《李安传》,1322页。
    ⑦《旧唐书》卷60《襄武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347页。
    ⑧《新唐书》卷70上《宗室世系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960-1961页。
    ①参王仲荦《东西魏北齐北周侨置六州考略》,《北周地理志》,1154-1156页。
    ②参王仲荦《北周地理志》,886页。
    ③《周书》卷14《念贤传》,227页;又牛旭对北朝秦州都督刺史有所整理,可参看《北朝秦州地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53-54页。
    ④《周书》卷16《独孤信传》,265页。
    ⑤《周书》卷10《邵惠公传附》,155页。
    ⑥《周书》卷4《明帝纪》,53页。
    ①《周书》卷30《于翼传》,523页。
    ②《通鉴》卷167“陈文帝永定元年”,5159页。
    ③《周书》卷4《明帝纪》,58页;《北史》卷62《尉迟迥传》,2211页。
    ④王仲荦《北周地理志》,138页。
    ⑤《周书》卷5《武帝纪》,66页;《周书》卷10《邵惠公颢附》,156页;《庾子山集校注》卷15作“都督秦渭等十二州诸军事、秦州刺史。”1017页。
    ⑥王仲荦《北周地理志》,139页。
    ⑦(清)王昶《金石萃编》卷46《陆让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页一上。
    ⑧《周书》卷32《陆通传》,559页。疑在宇文广后。
    ⑨《周书》卷5《武帝纪》,75页;《周书》卷13《陈惑王纯传》,204页
    ⑩《周书》卷5《武帝纪》,78页;《周书》卷10《邵惠公颢附》,157页。
    11《周书》卷5《武帝纪》,85页;《周书》卷16《侯末陈崇附琼传》,270页。
    ①《周书》卷40《尉迟运传》,710页;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112《尉迟运墓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05页。
    ②王仲荦《北周地理志》,139页。
    ③《周书》卷17,《刘亮传》,285页
    ④《隋书》卷1《高祖纪》,18页;《隋书》卷39,1151页。
    ⑤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长寿0一二《窦氏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28页。按:隋初开府正四品,炀帝改制升从一品。《隋书》卷28《百官志》“旧都督已上,至上柱国,凡十一等,及八郎、八尉、四十三号将军官,皆罢之。并省朝议大夫。自一品至九品,置光禄、从一品。左右光禄、左正二品,右从二品。金紫、正三品。银青光禄、从三品。正议、正四品…开皇中,以开府仪同三司为四品散实官,至是改为从一品,同汉、魏之制,位次王公。”(794页)即大业三年“改上柱国已下官为大夫”(《隋书》卷3《炀帝纪》),将“开府仪同三司”重新赋予“位次王公”的地位。唐沿袭大业制。隋初散实官上柱国从一品(唐代成勋官位正二品),《窦氏志》所记可能混淆了两者间的差别,以唐制称隋制。又《乙速孤行俨贺若氏墓志》“河南人…曾祖,隋开府仪同三司、海陵郡开国公…祖,隋隆州刺史”。据学者考证,“曾祖”乃贺若谊,(樊波《<元和姓纂>所记贺若谊、贺若弼家族世系厘正》,《碑林集刊》(十五).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41-48页)又《文苑英华》卷902《裴耀卿·太子宾客赠太子太师窦希球碑一首》“高祖讳荣定,平东将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洛郑荥怀广和霸秦宁成唐渭一十三州刺史、秦州行军使、左右武卫大将军、陈国懿公。”(4747页)而贺若谊开皇初就已经是柱国,到十六年二月卒时可能升上柱国(可参“灵州”条)疑亦是以唐制套隋制,此例甚多,兹不赘举。
    ⑥《隋书》卷45《秦孝王俊传》,1139页。
    ⑦《隋书》卷43,1214页。
    ⑧《隋书》卷54,《李衍附》,1363页。
    ⑨《金石萃编》卷四五《张琮碑》,页一下。
    ⑩《隋书》卷55《乞伏慧传》,1378页;《北齐书》卷19《张保洛传附》“令和授柱国,隋大业初卒于秦州总管。”258页
    ①《隋书》卷83《吐谷浑传》,1843页。
    ② 《隋书》卷1《高祖纪》,19页。
    ③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25页。
    ④《隋书》卷1《高祖纪》,24页。
    ⑤《文苑英华》卷842《隋炀帝·隋秦孝王诔》.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4455页。
    ⑥《隋书》卷43,《河间王弘传》,1212页。
    ⑦《通鉴》卷176“陈长城公至德四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5486页。
    ①(清)王昶.《金石萃编》《金石萃编》卷四五《张琮碑》.北京:北京书店,1985年,页一下.
    ②《隋书》卷64《张奫传》,1510页。
    ③罗尔纲《金石萃编校补》.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20页。
    ④《通鉴》卷194唐太宗贞观六年四月条,6096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调露0一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62页。
    ⑥《周书》卷14本传,256页。
    ⑦《周书》卷49《异域宕昌羌传》,893页。
    ⑧《周书》卷25《李贤传》,417-418页。
    ①《周书》卷37《韩褒传》,662页。
    ②王仲荦《北周地理志》,196页。
    ③氏著《魏晋南北朝地方官等级管理制度研究》.郑州:九州出版社,2010年,106页。
    ④《庾子山集校注》卷14《普屯威神道碑》,887页;《周书》卷27《辛威传》,校勘记[二一],461页。
    ⑤《周书》卷6《武帝纪》,103页。
    ⑥《金石萃编》卷61,《乙速孤神庆碑》,页四下。
    ⑦“其先太原王氏…(后魏)赐姓乙速孤氏,始为京兆醴泉人。”《元和姓纂·五质》卷10“乙速孤,代人,随魏南徙河南。后魏仪同乙速孤明,生台,梁郡太守;生贵,北齐和仁公,隋左庶子。贵生安晟。安晟生神庆…”(1508-1509页)。姚薇元先生认为,《集古录跋尾》卷6《唐乙速孤神庆碑》所谓“京兆醴泉人”不足据。(《北朝胡姓考》(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90-391页)考虑到落籍因素,乙速孤贵当为京兆人无疑。
    ⑧《全唐文补遗》6辑《兰辅志》,246页。
    ⑨《周书》卷5《武帝纪》,72页。
    ①《元和郡县志》卷33“松州”条,809页。
    ②王仲荦《北周地理志》,169页。
    ③《周书》卷49《宕昌羌传》,893页。
    ④(宋)王象之撰《舆地碑记目》,《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二四).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18578页。
    ⑤《全唐文补遗》2辑《元素志》,435页。又见于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八九,1215页。
    ⑥王祺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四)三四0,线装书局,2007年,155页。
    ⑦《隋书》卷64《鱼俱罗传》,1517页。
    ⑧《全唐文补遗》2辑《慕容三藏志》,250页;《隋书》卷65《慕容三藏传》,1532页。
    ①《全唐文补遗》2辑,309页;又见于《唐代墓志汇编》天授00七,797页。
    ②岑仲勉《隋书求是》,317页。
    ③《梁书》卷46《杜崱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641-643页。
    ④《隋书》卷28,《百官志》,802页。
    ⑤《隋代墓志铭汇考》(二)二七四《杨君志》,284页。附考认为是杨文伟。
    ⑥《隋书》卷1《高祖纪》,16页。
    ⑦岑仲勉《隋书求是》,271页
    ⑧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中国学志》,第6本,27页;收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⑨《隋书》卷1《高祖纪》,17页。
    ⑩《隋书》卷1《高祖纪》,21页。
    11姚薇元《北朝胡姓考》,321-324页。
    12《隋代墓志铭汇考》(二)一四六《段威志》,199页。志葬于开皇十五年十月。
    13《元和姓纂》卷9“段氏”47B条“八代孙文振,隋兵部尚书、北平侯,又居北海期原。”(1293页)似乎段文振为北海人。但其父母墓志《段威暨妻刘妙荣墓志》“北海期原人也…大父媛自海隅,聿来朔野。渎 渎上之地,更为武川;北方之强,矫焉杰立。”段威随尔朱荣征战“自奉朝请迁征虏将军、内(中)散大夫”段威生于宣武永平二年(509年),奉朝请当是其释褐官,从其与尔朱荣的关系反映了两家应该大体处于同一区域。故本文倾向于段寿虽为沧州刺史但家族没有内迁,仍居六镇。段威葬洪渎川、段文振第七子世弘在唐贞观五年归葬于雍州咸阳。(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卷150《段世弘墓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818页。)但其曾孙女段氏墓志却是“辽西令支人…曾祖威…祖文振,隋兵部尚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父纶,大丞相府属、蜀郡太守…驸马都尉、纪国公”。(《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永徽00八,59页)可知,段氏完成落籍京兆。
    ①岑仲勉《隋书求是》,315页。
    ②《隋书》卷53《刘方传附》,1359页。
    ③《全唐文补遗》6辑《兰辅志》,246页。
    ④岑仲勉《隋书求是》,178页。
    ⑤《隋书》卷53《刘方传附》,1359页。
    ⑥《隋书》卷53《达奚长儒传》,1350页。
    ①《周书》卷28《史宁传》,466-467页。
    ②《周书》卷37《韩褒传》,661页。
    ③《金石萃编》卷50《韩仲良碑》,页五下。
    ④《周书》卷19《宇文贵传附》,314页;《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九四《贺兰祥墓志》“(周)元年拜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吐谷浑乘凉州不备,害凉州刺史洞城公是云宝,遂为边患。”246页
    ⑤《全隋文补遗》卷40《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题拟》,476页。
    ⑥《周书》卷35《崔谦附》,614页;《庾子山集·崔说碑》载“总督河西甘瓜诸军事”。779页
    ⑦《周书》卷5,78页;《周书》卷29《宇文盛附丘传》,494页。
    ①《周书》卷5《武帝纪》,78页。《周书》卷15《于谨附寔传》,251页。
    ②可参前文51页对于谨家族的说明。从于谨开始计,到第三代于顗、于仲文时可视为京兆人。
    ③《隋书》卷37《梁睿传》,1125页。
    ④《周书》卷17《梁御传》“其先安定人也。后因官北边,遂家于武川,改姓为纥豆陵氏。”(279页)据姚薇元先生考证:“观[梁]御传家世,其为胡族无疑。籍称安定,殆曹魏时来归之休奢,入北魏后,又徙居武川者。”(《北朝胡姓考》(修订本),65页)
    ⑤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014.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392页;(清)陆增祥撰《八琼室金石补正》卷2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165页。
    ⑥《隋书》卷39《贺若谊传》,1159-1160页。
    ⑦《周书》卷15《于谨附》,251-252页。
    ⑧《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光宅00五《张文成志》,274页。
    ⑨《隋书》卷53《贺娄子干传》,1352页。
    ⑩岑仲勉《隋书求是》,206页。
    11《隋书》卷1《高祖纪》,22-23页;《隋书》卷50《宇文庆传》,1314页。
    12《隋书》卷55《乞伏慧传》,1378页。
    13《隋书》卷55《韩擒虎传》,1341页。
    14《隋代墓志铭汇考》(四)《姚辩志》155页。
    ①《隋代墓志铭汇考》(二),一七六,315页。《独孤罗志》与《隋书·本传》颇多差异,岑仲勉先生认为:“‘出为凉州总管,进位上柱国’以下数句为他传错简。”(岑仲勉《金石论丛》“独孤奉先为信曾孙”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64页)又许福谦亦认为《志》中“今皇后”即独孤后,推断独孤罗卒在仁寿初,《本传》颇多讹误。(《北朝若干闻人疑年录》,载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第七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266-267页)今从之。
    ②《隋书》卷40《王世积传》,1173页。
    ③《全隋文补遗》卷1《德阳公碑》,77页。毛凤枝认为是安定梁氏。(《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卷八“醴泉县”,《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一四).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10537页)岑仲勉从之。(岑仲勉《隋书求是》,236页)
    ④《隋代墓志铭汇考》(四)三四六《田德元志》,190页。
    ⑤《太平寰宇记》卷152,中华书局,2000年,2944页。
    ⑥《全唐文补遗》3辑《杨敏志》,343页。
    ⑦《全唐文补遗》1辑《张俊志》,161页。
    ⑧岑仲勉《隋书求是》,237页。
    ⑨《隋书》卷29《地理志》“张掖郡”条,815页。
    ⑩《庾子山集校注》卷14《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912页。
    11《庾子山集校注》卷14《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913页。
    ①《全唐文补遗》二辑,244页。又见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编咸亨0六五。
    ②岑仲勉《续贞石证史》“考订学与全史”条谓《金石论丛》,中华书局,2004年,203页
    ③岑仲勉《续贞石证史》“考订学与全史”条谓《金石论丛》,中华书局,2004年,203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圣历0一九,374页。
    ⑤《隋书》卷39《于义附宣道传》,1146页。
    ⑥《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开元00一《于尚范志》,454页。
    ⑦姚薇元《北朝胡姓考》“河南王氏,其先代人。有庸国公王雄、太傅王盟。”296-297页
    ⑧《周书》卷29《宇文盛传》,493页。
    ⑨《周书》卷20《尉迟纲传》,340页。
    ⑩《周书》卷19《王雄传》,320页。按:王雄进庸国公、尉迟纲为吴国公都在武成元年九月,武成元年十月甲午尉迟纲出任泾州总管(《周书》卷4《明帝纪》,58页),不久,尉迟纲因母长公主薨,去职,旋即复职,保定元年四月迁大司空(《周书》卷5《武帝纪》,65页)若王雄在尉迟纲之前则两人职务变动过于频繁。且保定四年王雄战死,杨忠接任,时间衔接也相对合理。故认为王雄任总管在保定初。
    ①《周书》卷19《杨忠传》,318页。
    ②《周书》卷5《武帝纪》,80页:《周书》卷29《王杰传》,490页。
    ③《周书》卷5《武帝纪》,86页;《周书》卷28《陆腾传》,472页。
    ④《周书》卷7《宣帝纪》,119页;《隋书》卷51《长孙览传》,1327页。
    ⑤《全唐文补遗》6辑《史怀训志》,356页。
    ⑥《隋书》卷53《史万岁传》,1353页。
    ⑦《全唐文》卷206《充州都督于知微碑》,2086页;王仲荦《北周地理志》,77页。
    ⑧碑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又见于韩理洲辑校《全隋文补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71-72页。
    ⑨《周书》卷38《元伟传》,688页。
    ⑩王仲荦《北周地理志》,94页。
    ①王仲荦《北周地理志》,83页。
    ②王仲荦《北周地理志》,95页。
    ③《周书》卷27《常善传》,446页。
    ④《庾子山集校注》卷14,885页。《周书》卷27本传,校勘记[二一],461页。
    ⑤《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一0六《宇文俭墓志》,285页。
    ⑥《周书》卷5,77页。
    ⑦《周书》卷20《阎庆传》,342页。
    ⑧《隋书》卷68《阎毗传》,1594页;亦可参王仲荦《北周地理志》,94页
    ⑨可参王仲荦《北周地理志》,94页。
    ⑩《隋书》卷50《宇文庆传》,1314页。
    11《隋书》卷1《高祖纪》,18页;岑仲勉《隋书求是》,269页
    12《隋书》卷1《高祖纪》,19页;《隋代墓志铭汇考》(三)二六二《杨弘志》,231页。
    13《隋书》卷50《李礼成传》,1316页。岑仲勉认为是总管兼刺史。《隋书求是》,270页。
    14《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178-179页。
    15大业三年“增谒者、司隶二台,并御史为三台”,可知右台御史之杯当在此时。《隋书》卷27《??官志》,793页。
    ①《文苑英华》卷906《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4770页
    ②《隋书》卷37《梁睿传》,1125页。
    ③《周书》卷17《梁御传》,280页。
    ④《周书》卷1《文帝纪》,34页。
    ⑤《全唐文补遗》3辑,328页。
    ⑥《元和郡县志》卷3“庆州”条,67页。
    ⑦《隋书》卷80《刘昶女》,1808页;《周书》卷17《刘亮传》“子昶,尚太祖女西河长公主。大象中,位至柱国、秦灵二州总管。”(285页)不言为庆州总管。
    ⑧《隋书》卷29《地理志》“弘化郡”条,812页。
    ⑨《全唐文补遗》2辑,244页。
    ①《隋代墓志铭汇考》(二)一八一《席渊志》,333页。
    ②《元和郡县志》卷6“陕州”条,155页。
    ③《周书》卷17《刘亮传》,284页。
    ④《隋书》卷2《高祖纪》,35页;《隋书》卷40《元胄传》,1177页。
    ⑤《咸阳碑刻》014,392页。
    ⑥《隋书》卷2《高祖纪》,40页;《隋代墓志铭汇考》(三)三四0《姚辩志》,155页。
    ⑦《隋书》卷57《韩擒虎附僧寿传》,1344页。
    ⑧《全唐文补遗》9辑,435-436页。此志除了“曾祖荣,凉魏二州诸军事、凉魏太守”一句令人费解外,大体上可以理解。又“灵州都督”应该是以唐制称呼隋代,应该是灵州总管。可参看马志祥《唐<刘府君夫人罗氏墓志>考释》,《碑林集刊》(十一).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50-54页。
    ⑨岑仲勉《隋书求是》,320页
    ⑩《隋书》卷60《段文振传》,1459页。
    ①《金石萃编》卷五六,页二上。
    ②《元和姓纂》卷5,702页。
    ③《太平御览》卷27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51页。
    ④《北齐书》卷27校勘记[四],380页。
    ⑤《隋代墓志铭汇考》(二)一六六《刘安志》,281页。
    ⑥《隋书》卷68《何稠传》,1598页。
    ⑦《姓纂》卷5《岑校记》,703页。
    ⑧岑仲勉《隋书求是》,234页。
    ⑨《元和郡县志》卷3“延州”条:置总管府,管丹延绥三州。开皇八年废总管府,但为延州。76页。
    ⑩《周书》卷29《宇文盛传》,492页。
    ①《周书》卷29《宇文盛附丘传》,494页。
    ②《元和郡县志》卷4“绥州”条,102页;王仲荦《北周地理志》,114页。但《周书·宇文测传》“八年加金紫光禄大夫,转行绥州事。”(454页)似乎已有绥州,待考。
    ③《周书》卷29《李和传》,498页。
    ④《隋代墓志铭汇考》(一)00七《李和志》,28页。
    ⑤《周书》卷15《李弼传附》,243页;《隋代墓志铭汇考》(二)一二九《李椿志》“别继叔父大将军汝南公捌之后…建德四年以大宁艰险,表里戎居”。(120页)而生父李弼卒于周元年十月(《周书》卷15本传,241页)可知李檦卒于建德四年。
    ⑥《周书》卷6《武帝纪》,93页。
    ⑦《全唐文补遗》3辑《夫人王婉志》,23页;《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永淳00三,255-256页。王庆卒后赠上柱国,志云开府。北周平齐后厘定诸汾州,设于山西境内的汾州于开皇五年改为隰州,(可参后文“汾州”条)而延州总管未尝横跨黄河两岸,《志》不可尽信。关于上柱国与开府的关系可参“秦州”条。
    ⑧《隋书》卷50《宇文庆传》,1314页。
    ⑨《隋代墓志铭汇考》(一)00七《李和志》,28页。
    ①《重修曲阳县志》卷十一《黄山石刻妙法莲华经》,《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地方类》(二四).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320-321页。按:石刻后世虽有增补题字,但此段文字应是同时刻写于开皇中。严耕望先生误作“故使持节少师”,并认为是隋代总管。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457页。
    ②《隋书》卷60《于仲文传》,1450页。
    ③《周书》卷13,203页。
    ④《周书》卷33《王庆传》,576页。
    ⑤《隋书》卷1《高祖纪》,21页。《隋代墓志铭汇考》(二)一二四《吕武志》“公讳武,字仲礼,天水人也…曾祖纥…父真…房子县开国公。”吕武开皇十二年卒,葬大兴县。叱吕氏改吕氏。(姚薇元《北朝胡姓考》,128-130页)吕仲泉是否和二人有所关联,不详。
    ⑥《唐代墓志汇编续编》龙朔0一九《大唐故彭国太妃王氏志》,130页。
    ⑦《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一一五,314页。韦孝宽为柱国在保定四年闰九月。《周书·武帝上》,70页。
    ⑧《北史》卷64,2262页
    ⑨《周书》卷43《韩雄传》“孝闵帝践阼,进爵新义郡公,…赐姓宇文氏。”777页
    ⑩《北史》卷64《韦孝宽附兄夐传》,2270页。
    ①《陈书》卷24本传,309页。
    ②可参张箭《三武一宗灭佛研究》,四川大学历史学院,2001年博士论文。
    ③事在建德六年五月,见《周书》卷6《武帝纪》,102页
    ④《北史》卷64《韦孝宽附兄复传》韦夐于宣政元年二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七。2271页
    ⑤录自拜根兴《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51页。
    ⑥《周书》卷5《武帝纪》,93页。
    ⑦《元和郡县志》卷4“绥州”条,102页。王仲荦《北周地理志》,114页。但《周书·宇文测传》“八年加金紫光禄大夫,转行绥州事。”(454页)似乎已有绥州,待考。
    ①《旧唐书》卷38《地理志》“绥州”条,1412页。
    ②《新唐书》卷49《百官志》,1281页。
    ③唐代赠官,可参吴丽娱《光宗耀祖:试论唐代官员的父祖封赠》,《文史》,2009年1期,141-180页。
    ④《周书》卷26,427页。《庾子山集校注》卷13,808页。
    ⑤《周书》卷17,283页。
    ⑥《隋代墓志铭汇考》(四)《刘德志》,203页。刘德大业八年,六十七岁,卒于梁郡太守,其祖为都督当在西魏时期。王仲荦先生亦认同。《北周地理志》121页。
    ⑦《周书》卷27,441页。
    ⑧《周书》卷5《武帝纪》,76页;《周书》卷26《长孙俭传》校勘记[八]疑未到任而卒。435页
    ⑨《隋书》卷39,1156页
    ⑩《隋书》卷39,1156页
    11《隋书》卷1,23页。《隋书》卷53《达奚长儒传》,1350页
    12岑仲勉《隋书求是》,304页
    ①《隋书》卷2,36页。《隋书》卷65《吐万绪传》,1538页。
    ②岑仲勉《隋书求是》,209页。
    ③《隋书》卷39《豆卢勣附通传》,1159页。
    ④《隋书》卷2《高祖纪》,40页。
    ⑤《隋书》卷2《高祖纪》,44页。
    ⑥《旧唐书》卷60《淮阳王道玄》,2353页。
    ⑦《全唐文补遗》2辑《房宝子志》,198页。志称洛阳人。岑仲勉《贞石证史》“房兆之先”条,载《金石论丛》,中华书局,2004年,99-100页。
    ⑧《隋书》卷39《豆卢勣传》,1156-1157页。
    ⑨《隋书求是》,208页。
    ⑩(唐)章述,(唐)杜宝撰;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4页。
    11《隋书》卷53《达奚长儒传》,1351页。
    12《隋书》卷1《高祖上》,45页。
    ①岑仲勉《隋书求是》,209页。
    ②岑仲勉《隋书求是》,304页。
    ③《隋书》卷2《高祖纪》,49页。因是李唐宗室,故属于代北。
    ④《隋书》卷2《高祖纪》,45、47页。
    ⑤《隋书》卷2《高祖纪》,40页。
    ⑥岑仲勉《隋书求是》,209-210页。
    ⑦《周书》卷17《王德传》,1286页。
    ⑧《周书》卷30《窦炽传》,519页。
    ①罗尔纲《金石萃编校补》,73页。
    ②《隋书》卷39本传,1159页。
    ③《隋书》卷37《李穆传》,1116页。
    ④《周书》卷17《达奚武附震传》,307页。
    ⑤《隋书》卷50《元孝矩附褒传》,1318页。
    ⑥参岑仲勉《隋书求是》,206页。
    ⑦《隋书》卷2《高祖纪》,45页。
    ⑧《隋书》卷2《高祖纪》,46、47页。
    ⑨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龙朔0六八《独孤澄志》“其先代居河西,英武冠族,遂以独孤为号…祖静,隋任同州刺史…转右卫将口…因家京兆…父达”380页。《隋书》卷71《诚节·独孤盛传》“楷之弟…(炀帝)右屯卫将军”王书钦引《元和姓纂》“楷弟盛,隋右屯卫将军,纪公,生僧达。”认为“独孤静即独孤盛,独孤达应为独孤僧达”。(王书钦《从唐独孤昱墓志看北朝隋唐独孤部史事》,《碑林集刊》(十四),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34-69页)而《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四0《李氏志》“夫人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祖楷,隋开皇中有功,赐姓独孤氏…曾祖屯,周开府仪同三司;祖楷,隋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并原益三州大总管,汝阳郡开国公;父卿云,皇朝右威卫大将军…”1181页。墓志所记京兆当为落籍关中后的状况,也不能排除其后人伪冒世袭的可能。在没有更充分的证据以前,姑且将独孤楷视为是陇西人。关于独孤楷的籍贯可参王书钦《从唐独孤昱墓志看北朝隋唐独孤部史事》,《碑林集刊》(十四).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34-69页。
    ⑩《隋书》卷2《高祖纪》,49页;《隋书》卷50《庞晃传》,1322页。
    11《隋书》卷2《高祖纪》,49页。因属李唐宗室,故属于代北。
    ①《隋书》卷53《达奚长儒传》,1350页。
    ②岑仲勉《隋书求是》,315页。
    ③《隋代墓志铭汇考》(二),一七六,315页。
    ④《隋书》卷50《元褒传》,1318-1319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先天00一,451页。
    ⑥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458-460页。
    ①《周书》卷22《杨宽附》,368页。
    ②《周书》卷10《邵惠公颢附导传》,155页。
    ③《周书》卷11《晋荡公护传》,166页。
    ④《周书》卷5《武帝纪》,63页。
    ⑤《周书》卷13《卫刺王直传》,202页。
    ⑥《周书》卷10《邵惠公颢附会传》,156页
    ⑦《周书》卷5《武帝纪》,67页;《周书》卷10《邵惠公颢附会传》,154页。
    ⑧《庾子山集校注》卷13,823页。盖宇文会遥领,不之官。
    ⑨《周书》卷5《武帝纪》,72页。《周书》卷11《晋荡公护传》“护世子训为蒲州刺史”,177页。
    ⑩《周书》卷30《窦炽传附》,522页。
    11《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垂拱0五四《陆绍志》,766页。
    ①《金石萃编》卷46《陆让碑》,页一上。
    ②可参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9“绛州”条,783页。王元崇认为,韦孝宽立勋玉壁,故置勋州,旋废管,
    以州隶蒲州。(《后周总管隶州考》)但蒲州总管府亦废于建德六年二月,今不取。
    ③《北史》卷62《王思政传》,2206页。
    ④《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一一五《韦孝宽墓志》,313页。《周书》卷31本传“大统八年,转晋州刺史,寻移镇玉壁。”536页。
    ⑤《周书》卷19《达奚武传》,309页。
    ⑥《周书》卷31本传,538页。
    ⑦《北史》卷22《长孙道生附澄传》,829页。《周书》卷26本传“闵践阼,拜大将军,封义门公,为玉壁总管。卒,自丧初至及葬,世宗三临之。”431页
    ⑧建德五年十二月神水公姬愿为原国公。岑仲勉、王仲荦认为愿为肇子,若此,则姬肇在建德中已卒。又参姬威建德二年以后历官颇详,未有守孝之举,盖姬愿卒于天和中。岑仲勉《金石证史》“姬肇”条,载《金石论丛》,中华书局,2004年,52页。王仲荦《<元和姓纂四校记>书后》,《山昔华山馆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⑨《隋代墓志铭汇考》(四)三一七《姬威志》,69页。
    ⑩王仲荦《北周地理志》,784页。
    11《志》称“洛阳”,反应他们对北魏孝文改革的部分认同,故标榜郡望为洛阳,如同西魏部分人郡望称“京兆”,也是西魏北周落籍关中的反应。《元和姓纂》卷5《整理记》认为姬肇实为代人,姬厍根和宇文泰同乡。792页
    ①《周书》卷5《武帝纪》,70页
    ②《隋书》卷30《地理志》,851页。
    ③严耕望《隋代总管考》,《中国学志》(第六本),34页。
    ④《隋书》卷74《燕荣传》,1695页。
    ⑤《隋书》卷1《高祖纪》,19页。
    ⑥《燕氏志》“祖荣,周上开府仪同三司、晋州刺史,隋蒲州刺史、扬州总管”。《全唐文补遗》2辑,240页。又《全唐文补遗》1辑作“周晋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隋蒲州刺史、青扬二州总管”。(24页)略有不同,不知何故。
    ⑦《隋书》卷40《梁士彦传》,1163页。
    ⑧《隋书》卷55《周摇传》,1376页。
    ⑨王仲荦《北周地理志》,851页。
    ①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史》,463页。
    ②《隋书》卷40《虞庆则传》,1174页。
    ③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南汾州”条,833-836页。
    ④施和金《中国古代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36页。
    ⑤严耕望《隋代总管考》,《中国学志》(第六本),35页。
    ⑥《隋书》卷47《韦世康附冲传》,1270页。
    ⑦《周书》卷7《宣帝纪》,117页。
    ⑧王仲荦《北周地理志》,845页。
    ⑨《隋书》卷30《地理志》,851页。
    ⑩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中国学志》(第六本),1972年,35页。
    ①岑仲勉《隋书求是》,159页。
    ②《隋书》卷1《高祖纪》,21页。
    ③《周书》卷33,576页。
    ④《隋书》卷1《高祖纪》,21页。
    ⑤《隋书》卷1《高祖纪》,24页;卷37《李穆传附》,1122页。
    ⑥《隋书》卷2《高祖纪》,38页。
    ⑦《周书》卷6《武帝纪》,99页;《周书》卷13《陈惑王纯传》,204页。
    ⑧《周书》卷6《武帝纪》,105页。
    ⑨《周书》卷40《宇文神举传》,715页;《文苑英华》卷925《杨炯·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公讳珽…河南洛阳人…祖神举,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京兆尹、柱国大将军、并潞肆石等四州十二镇诸军事、并州总管、东平郡公,赠少保。”(4870页)《宇文神举传》“属稽胡反叛,入寇西河。神举又率众与越王盛讨平。…即授并潞肆石等四州十二镇诸军事、并州总管。…及宣帝即位…帝亦忌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鸩酒赐之,薨于马邑。”或认为神举未到任而死。据《阴云志》“宇文神举之镇并州,诏公为总管府长史。”(《隋代墓志铭汇考》,113页)知为实任。讨平稽胡在宣政元年九月,宇文神举任并州约在十月,王轨死于次年二月,宇文神举当亦在此时。李穆于大象元年正月任大左辅,不久“总管如故”
    ⑩参周一良《宇文周之种族》载《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42页。
    ①《周书》卷30,529页。
    ②《隋书》卷1《高祖纪》,14页。
    ③《隋书》卷44《卫昭王爽传》,1223页。岑仲勉“盖杨广年少,未之官。”《隋书求是》,178页
    ④《隋书》卷3《炀帝纪》,60页。
    ⑤《隋书》卷43《秦孝王俊传》,1239页。
    ⑥《隋书》卷43《庶人谅传》,1244页;《隋书》卷62《柳或传》“(十七年)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1484页)不知河北道监察区与并州大总管区是何关系。“仁寿初,复持节巡省太原道十九州。”到了仁寿初年,河北道监察区已经被分割。此十九州为并、石、辽、榆、潞、泽、怀、殷、邵、虞、蒲、绛、耿、晋、隰、汾、沁、介。
    ⑦《隋书》卷55《独孤楷传》,1377页。
    ⑧《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乾封0一四,166页。
    ⑨《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垂拱00七,284页。
    ①《全唐文补遗》6辑《边夫人志》,320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贞观00八,12页。士隆封耿国公,《续编》误以为耿士隆。
    ③《隋书》卷62《王韶传》,1474页。
    ④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9“肆州”条,877-878页。
    ⑤《全唐文补遗》8辑《萧怀举志》,288页
    ⑥《陈书》卷31《萧摩诃传》,409页
    ⑦《隋书》卷2,44-45页。卷56,1390页。
    ⑧《隋书》卷52《韩擒虎附洪》,1343页
    ⑨《全唐文补遗》8《崔仲方志》,258页《隋书》卷60,1450页
    ⑩《隋书》卷65《李景传》,1530也
    11《隋书》卷63《杨义臣传》,1499页
    ①《元和郡县志》卷14“朔州”条,407页
    ②严耕望《隋代总管考》,36页。
    ③施和金《北齐地理志》,198页。
    ④牟发松《东魏北齐行台》,《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9辑,1988年,106页。
    ⑤《北齐书》卷19《侯莫陈相附》,258页。
    ⑥岑仲勉《隋书求是》,216页。
    ⑦《隋书》卷53《刘方附李充传》,1359页。岑仲勉《隋书求是》,216页。
    ⑧《隋书》卷63,1501页。岑仲勉《隋书求是》,216页。
    ⑨《隋书》卷39《源雄传》,1154-1155页;《隋书》卷1,《高祖纪》,25页。
    ⑩《隋书》卷61《郭衍传》,1469页。
    11《隋书》卷39《源雄传》,1155页。
    ①《隋书》卷74《酷吏·赵仲卿传》,1696页;可参岑仲勉《隋书求是》,217。
    ②《隋书》卷55,1372页。卷2《高祖纪》,43页。
    ③《隋书》卷2《高祖纪》,44页。卷56,1390页。
    ④《隋书》卷52《韩擒虎附洪传》,1342页。
    ⑤《隋书》卷63《杨义臣传》,1499页。
    ⑥《全唐文补遗》2辑,198页。
    ⑦《新唐书》卷74下《宰相世系表》,3211页。
    ⑧参岑仲勉《隋书求是》,254页。
    ⑨《隋书》卷55,1353。
    ⑩《隋书》卷2,38页;《隋书》卷55,1372页。
    11《隋书》卷60,1458页;隋代墓志铭汇考(二)一四六《段威志》沙苑失律,预在军俘…胤子上开府仪同三司、大鸿胪,河兰云石四州刺史、云兰二州总管,太仆卿、龙岗公文振等。志葬于开皇十五年十月,可知段文振任太仆卿当在此前,而其拜云州总管当亦在此稍前。又参《杜彦传》“云州总管贺娄子干卒,上悼惜者久之,…后数日,上曰:‘吾思可以镇榆林者,莫过杜彦。’于是征拜云州总管。”可知段文振在杜彦之后。
    ①《全唐文补遗》2辑《康君夫人曹氏志》,267页;岑仲勉《隋书求是》,256页
    ②《全唐文补遗》2辑《黄师志》,296页;又见于《唐代墓志汇编》垂拱0一六,749页。岑仲勉认同。(《隋书求是》,244页)
    ③《元和郡县志》卷14“蔚州”条,404页。
    ④《全唐文补遗》8辑《崔仲方志》,258页。
    ⑤《隋书》卷52,1342页。
    ⑥王仲荦《北周地理志》,890页。
    ⑦《隋书》卷63,1501页。
    ⑧参岑仲勉《隋书求是》,244页。
    ⑨《隋书·百官中》,766页。
    ⑩《隋书》卷55《杜彦传》,1372。
    11《隋书》卷29《地理志》“五原郡”条,813页。
    12《隋书》卷64,1517页。
    ①《周书》卷8《静帝纪》,134页。
    ②《隋书》卷47《韦世康传》,1265页。
    ③《隋书》卷56《宇文弼传》1389页。
    ④王仲荦《北周地理志》,670-671页。
    ⑤《陈书·宣帝纪》,121页。
    ⑥《隋书》卷56《宇文弼传》,1390页。
    ⑦王仲荦《北周地理志》,903页。
    ⑧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490页。
    ⑨《周书》卷6《武帝纪》,100页;《周书》卷13本传,204页。
    ⑩《周书》卷6《武帝纪》,105页。
    11《周书》卷7《宣帝纪》,117页。
    12《周书》卷8《静帝纪》,131页。因尉迟迥不受代,所以未能实任,旋即以行军元帅出征。《周书》卷31《韦孝宽传》,543页。
    13王仲荦《北周地理志》,903页。
    ①严耕望《隋代总管考》,《中国学志》第六本,1972年,39页。源雄“从武帝伐齐,以功授开府,改封朔方郡公,拜冀州刺史。时以突厥寇边,徙雄为平州刺史以镇之。未几,检校徐州总管。”(《隋书》卷39《源雄传》,1354页)又和洪“时东夏初平,物情尚梗,高祖以洪有威名,令领冀州事,甚得人和。数岁,征入朝,为漕渠总管监,转拜泗州刺史。”(《隋书》卷55《和洪传》,1380页)从二人经历可知隋初尚未设立总管府。
    ②《隋书》卷1《高祖纪》,21页。
    ③乙弗氏为鲜卑姓,分为吐谷浑和代北两支。部分改称乙氏,西魏又复旧姓。(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卷三“内入诸姓·乙氏”条,175-179页)然隋初吐谷浑尚未大规模分裂,隋文帝恢复旧姓而乙弗氏不改,当为代北内迁者。又乙弗寔大象元年八月为戴国公。(《周书》卷7《宣帝纪》,120页)
    ④《文苑英华》卷941《权德舆·朝议郎行尚书仓部员外郎集贤院待制权府君墓志》,4950页
    ⑤《隋书》卷65《权武传》,1536页
    ⑥牟发松《东魏北齐地方行台》《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9辑,1988年,105页。
    ⑦韩理洲辑校《全北齐北周文补遗》《赵郡王高叡修定国寺颂》.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35页。
    ⑧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3期,242页。
    ⑨《周书》卷6《武帝纪》,102页:《隋书》卷1《高祖纪》,2页;《金石萃编》卷39《陈茂碑》“(今)上为定州总管,公任总管府司录兼定州赞治”。(页三上)盖刺史即杨坚。
    ⑩王仲荦《北周地理志》,981页
    ①《周书》卷30《窦炽附恭传》,522页
    ②《全隋文补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377页
    ③《全唐文补遗》2《王烈志》,267页
    ④《隋书》卷30《地理志》“平原郡”条,845页。
    ⑤《元和郡县志》卷17“德州安陵县”条,496页。
    ⑥《隋书》卷74《酷吏·元弘嗣传》,1700页。《北史》卷87本传作“观州长史”。2902页。又《隋代墓志铭汇考》(五)四九一《宋永贵志》“(开皇九年为仪同三司)十四年,蒙授婺州长史。十七年口诏授观州司马。大业元年,改授庆州司马。”(387页)总管府长史多散官上开府仪同三司(从三)~上仪同三司(从四),而上州长史、司马仅为正五品,疑元弘嗣为观州总管长史。
    ⑦《北齐书》卷17《斛律光传附子羡传》,227页。
    ⑧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3期,242页。
    ⑨《隋书》卷54《田仁恭传》,1364页。
    ①《周书》卷29《刘雄传》,505页。
    ②《周书》卷30《于翼传》,526页。
    ③王仲荦《北周地理志》,995页。
    ④《隋书》卷55《张威传》,1379页。
    ⑤《隋代墓志铭汇考》(一)0六九《宋忻暨妻韦胡磨志》,270页。
    ⑥《隋代墓志铭汇考》(一)0二七《阴云志》,113页;《北史》卷73《阴寿传》“以功进位上柱国。寻拜幽州总管,封赵郡公”(2534页)。则张威任幽州总管在阴寿之前。
    ⑦《隋书》卷55《李弼附崇传》,1123页。
    ⑧《隋书》卷55,1376页;《隋书》卷1《高祖纪》,19页。
    ⑨《隋书》卷30《地理志》“渤海郡”条,845页。
    ⑩《元和郡县志》卷17,487页。
    ①《全唐文补遗》1辑《大唐越国故太妃燕氏志》,24页;《全唐文补遗》2辑《燕氏志》,载幽州总管辖区相同。(240页)
    ②施和金《中国地方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376页。
    ③《旧唐书》卷39《地理志》“妫州”条,1519页。
    ④施和金《中国地方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376页。
    ⑤《隋书》卷74《元弘嗣传》,1701页。
    ⑥《隋书》卷2《高祖纪》,52页。《隋书》卷74《酷吏·燕荣传》,1694页。刘健明认为,开皇十七年起突厥数为边患,十八年杨秀出击,十九年燕荣出幽州。详见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209-215页。
    ⑦《隋书》卷74《元弘嗣传》,1700页。
    ⑧(宋)赵明诚.金文明校.《金石录》卷23《唐司空窦抗墓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93页。《旧唐书》卷61《窦威附抗传》,2368页。时为“开府仪同三司”见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长寿0一二《窦氏志》,328页。
    ⑨《隋书》卷70《李子雄传》,1620页。
    ⑩《全唐文补遗》2辑《房仁愻志》,198页。
    11《全唐文补遗》1辑《公孙孝迁志》,134页;《唐代墓志汇编》开元四二三,1449页。岑仲勉《隋书求是》,192页。严耕望《隋代总管考》,37页。
    ①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开元一三九《王夫人志》,548页。
    ②《册府元龟》卷497《邦计部·河渠二》,5950页。又见于卷678《牧守部·兴利》,8101页。另可参《旧唐书》卷69《薛万彻传》,2519页。又《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洗马裴氏:行方字德备,茂州道行军总管、清丘道行军副总管、右卫将军、检校幽州都督。”可参《旧唐书》卷69《薛万彻传》,2519页。
    ③岑仲勉《隋书求是》,192页。
    ④《隋代墓志铭汇考》(四)二六六《韩暨暨妻王氏志》,262页。
    ⑤朱子方、孙国平《<韩暨墓志>跋》载《北方文物》1986年1期,40页。
    ⑥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603页。
    ⑦施和金《北齐地理志》,123页。
    ⑧《北史》卷86《窦瑗传》,2891页。
    ⑨《隋书》卷30《地理志》“渔阳郡”条,858页。
    ①《隋书》卷30《地理志》“辽西郡”条,858页。
    ②岑仲勉《隋书求是》,301-302页
    ③岑仲勉《隋书求是》,302页
    ④《隋书》卷47《韦世康附艺传》,1269页。
    ⑤《隋书》卷2《高祖纪》,40页。
    ⑥《隋书》卷2《高祖纪》,40页。
    ⑦《隋书》卷47《韦世康附艺传》,1270页。
    ⑧《新唐书》卷182《裴坦传》,5375页。
    ⑨岑仲勉《隋书求是》,302页。
    ⑩《新唐书》卷71上《宰相世系表传》,2218页。
    11 (清)李遵唐撰《闻喜县志》卷9《坟墓》,《中国地方志丛书·华北地方·山西》.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700页。
    12《新唐书》卷71上《宰相世系表传》,2216页。
    13 严耕望先生认为“起居郎中裴世节”即《宰相世系表》中“南来吴苞支”的裴世节。不知何据。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109页。
    14《金石萃编》卷46《陆让碑》页一上;《周书》卷32本传“建德元年,转大司马。其年薨。(559页)观前后任官,疑陆通任陕州在保定初,尉迟纲之前。
    ①《周书》卷20《尉迟纲》传,340页;《周书》卷5《武帝纪》,67页。
    ②《周书》卷25《长孙俭传》,427页;《周书》卷5《武帝纪》,72页。
    ③《庾子山集校注》卷15《周大将军广饶公宇文广碑铭》,1018页;《周书》卷5《武帝纪》,75页;《周书》卷10,156页。
    ④王元崇《后周总管隶州考》,《制言》60期。
    ⑤《周书》卷13《陈惑王纯传》,204页;《周书》卷5《武帝纪》,77页。
    ⑥《周书》卷30《于翼传》,525页。
    ⑦《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久视00四《梁蓥志》,378页。
    ⑧《庾子山集校注》卷11《移齐河阳执事文》,650页。
    ⑨《周书》卷12,187页。
    ⑩《周书》卷41《庾信传》,734页。
    11《庾子山集校注》卷11《移齐河阳执事文》,651-652页。
    ①《周书》卷5,77页。
    ②《庾子山集校注》卷15,1018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元0一八《成库志》,222页。
    ④(唐)法琳《辨证论》卷第四《十代奉佛篇下》,517页;载(日)高楠顺次郎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
    ⑤《周书》卷35《薛善传》,624页。
    ⑥《周书》卷19《宇文贵传》,314页。
    ⑦王仲荦《北周地理志》,590页。
    ⑧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史》,486页。
    ①《隋代墓志铭汇考》(五)四二四《邓昞志》,81页。
    ②《周书》卷43《韩雄传》,777页。
    ③《庾子山集校注》卷13,780页。
    ④《周书》卷33《崔谦附说传》,614页。
    ⑤《周书》卷30《于翼传》,525页。
    ⑥《周书》卷6《武帝纪》,105页。
    ⑦《周书》卷7《宣帝纪》,117页。
    ⑧详参《隋书》卷30《地理志》“河南郡洛阳县”,834页。
    ⑨《周书》卷30《于翼传》,520页。
    ⑩《隋书》卷1《高祖纪》,4页。
    ①《隋书》卷50《元孝矩传》,1317页。
    ②(唐)法琳《辨证论》卷四《十代奉佛篇下》,519页,载(日)高楠顺次郎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按:
    ③《隋书》卷39《窦荣定传》,1150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长寿0一二《唐故司卫正卿田府君夫人扶风窦氏志》,328页。
    ⑤《隋书》卷55《张威传》,1379页。
    ⑥《隋书》卷45《秦孝王俊传》,1239页。
    ⑦《旧唐书》卷191《方伎·孙思邈传》,5094页。
    ⑧王仲荦《北周地理志》,610-612页。
    ⑨王仲荦《北周地理志》,616页。
    ①《周书》卷2《文帝纪》,24页。
    ②《周书》就28《权景宣传》,427页。
    ③详见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研究》第15章《北魏末年的大都督》.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254-272页。
    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一》卷103.北京:中华书局,1965,859页。
    ⑤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0,633页。
    ⑥部分医疗史学者认为独孤信见孙思邈事属实,在大统三年,此说法上文已评。又有认为孙思邀生于大统七年,然大统六年独孤信为“大使,慰抚三荆”,不久就出镇陇右,并长达十余年。洛州总管独孤信遇到孙思邈就更不可能。
    ⑦《隋书》卷1《高祖纪》4页;《通鉴》174“陈宣帝太建十二年九月”(即大象二年),5429页。
    ⑧《周书》卷8《静帝纪》,136页;《周书》卷8《静帝纪》,135页。
    ⑨《周书》卷8《静帝纪》,135页;《北史》记载同。(《北史》卷10,384页)
    ⑩岑仲勉《隋书求是》,196页。
    ①《隋书》卷30《地理志》“汝南郡”条,838页。
    ②《北齐书》卷25《张亮传》,361页。
    ③《隋书》卷1《高祖纪》,19页。
    ④参岑仲勉《隋书求是》,299页。
    ⑤《周书》卷30本传,525页。
    ⑥王仲荦《北周地理志》,665页。
    ⑦《隋书》卷40本传,1166页。
    ⑧《隋书》卷55本传,1376页。
    ⑨王仲荦《北周地理志》,648-649页。
    ⑩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史》,489页。
    11王仲荦《北周地理志》,635-638页。
    ①《元和志》作“三年”;《寰宇记》作“元年”,施和金取后者。今从之《中国地方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255页。
    ②《全隋文补遗》,69-70页。
    ③王仲荦《北周地理志》,628页。
    ④《隋书》卷40本传,1168页。
    ⑤施和金《中国地方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48页。
    ⑥《隋书》卷54,《李徹传》,1367页
    ⑦《周书》卷31《韦孝宽传》,542页。
    ⑧参王仲荦《北周地理志》,561页。
    ⑨《隋书》卷63《刘权传》,1503-1504页。
    ⑩王仲荦《北周地理志》,444页。
    ①岑仲勉《隋书求是》,259页;施和金《中国地方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405-406页。
    ②金宝祥主编《隋史新探》.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94页。
    ③《隋书》卷63《卫玄传》,1501页;《隋书》卷1《高祖纪》,12页。
    ④岑仲勉《隋书求是》,238页
    ⑤王仲荦《北周地理志》,447页。
    ⑥《周书》卷37《郭彦传》,668页
    ⑦《周书》卷49《异域·蛮传》,888页。
    ⑧严耕望《隋代总管考》,《中国学志》(第六本),38页
    ⑨《元和郡县志》卷11“沂州”条,305页。
    ⑩《周书》卷21《尉迟迥传》,351页。
    ①岑仲勉《隋书求是》,186页。
    ②《隋书》卷65《吐万绪传》,1538页。
    ③严耕望《隋代总管考》,《中国学志》(第六本),39页。
    ④《隋书》卷74《燕荣传》,1695页;《隋书》卷1《高祖纪》,19页。
    ⑤《隋书》卷47《韦世康附操传》,1271页;岑仲勉先生认为在十年六月。岑仲勉《隋书求是》,186页。
    ⑥岑仲勉《隋书求是》,186页。
    ⑦《隋书》卷55《张威传》,1379页;岑仲勉《隋书求是》,186页。
    ⑧《隋书》卷31《地理志》“彭城郡”条,870页;岑仲勉引杨守敬《岁数地理志考证》,认为“大业四年府废”为元年之讹。今从之。(《隋书求是》,211页)
    ⑨《隋书》卷40《梁士彦传》,1164。
    ⑩《隋书》卷60《于仲文传》,1451-1453页。
    11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凡例”,13-14页。
    12《北史》卷59《尉迟迥传》,2116页;又见于《周书》卷30《于翼附李穆传》,529页。
    13《北史》卷30《卢同附辩传》,1100页。
    ①牟发松《东魏北齐的地方行台》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9辑,1988年,105页。
    ②《陈书》卷12《徐度传》,190页。
    ③《陈书》卷13《周炅传》,204页。
    ④《周书》卷6《武帝纪》,104页。
    ⑤《隋书》卷40《梁士彦传》,1164页。王元崇认为徐管:徐、睢、东楚(治宿豫,今江苏宿迁。陈太建七年改安州,周复旧,大象二年改泗州)、潼(后改宋州,今安徽泗县)、邳(治下邳,今江苏睢宁。东魏东徐州)、海(治朐山,今江苏连云港)青管:青、齐、胶、光(开皇五年改曰莱州)、莒、沂(后魏北徐,北周改名)豫管:豫、灊、洧、息、申、南光、南郢、南建、浍、弋。亳管:亳、谯、陈、许、杞、汴。王元崇认为还有西兖、兖、济。可备一说,因资料不足,姑存之。《后周总管隶州考》,《制言》60期。
    ⑥《周书》卷7《宣帝纪》,118页。
    ⑦《周书》卷40《王轨传》,712页。
    ⑧《周书》卷7《宣帝纪》,118页。
    ⑨《周书》卷31《韦孝宽传》,542页。
    ⑩《隋书》卷39《源雄传》,1154页。
    11《隋书》卷48《杨素传》,1282页。
    ①《隋书》卷39《源雄传》,1154页。
    ②《隋书》卷37《李穆附李崇传》,1123页。
    ③《隋代墓志铭汇考》(二)一0六《尔朱敞志》,18页;《隋书》卷1《高祖纪》,17页;《文苑英华》卷964《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5067页。
    ④《隋书》卷1《高祖纪》,23页;《隋书》卷65《吐万绪传》,1538页。
    ⑤岑仲勉《隋书求是》,212页。
    ⑥岑仲勉《隋书求是》,212页。
    ⑦《隋书》卷55《乞伏慧传》,1378页。
    ⑧《隋书》卷55《和洪传》,1380页。
    ⑨《隋书》卷70《刘方附房兆传》,1380页。
    ⑩《全唐文补遗》2辑《房仁愻志》,198页;又见于《唐代墓志汇编》龙朔0一八,348页。
    11《元和郡县志》卷10“兖州”条,263-264页。
    12岑仲勉《隋书求是》,174页。
    13《全唐文补遗》8辑《邹九方志》,293页。《洛阳新获墓志续编》,344页。
    ①《全唐文补遗》8辑《张希会志》,341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开元二六二《卢思庄志》,1336页。
    ③岑仲勉《隋书求是》,174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万岁通天0三二《董希令志》,910页;又见于《全唐文补遗》2辑,349页。
    ⑤《隋书》卷65《董纯传》,1539页。
    ⑥详见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458-460页。
    ⑦《旧唐书》卷40《地理志》“楚州条”,1573页。
    ⑧《通鉴》卷189“武德四年六月”条,5920页。
    ①(唐)法琳《辨证论》,517页,载(日)高楠顺次郎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又可参《文馆词林》卷459《洛州都督窦轨碑铭》,197页。
    ②《周书》卷6《武帝纪》,105页;《隋书》卷1《高祖纪》,2页。
    ③《周书》卷7《宣帝纪》,116页。
    ④《隋书》卷39《元景山传》,1152页。
    ⑤《隋书》卷54《伊娄谦传》,1364页。
    ⑥《隋书》卷40《梁士彦传》,1164页。
    ⑦王元崇《后周总管隶州考》,可备一说。
    ⑧《隋书》卷39《贺若谊传》,1160页。
    ⑨罗振玉《芒洛遗文四编补遗》,载于《石刻史料新编》(十九)“地方类河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14319-14320页。
    ⑩《通鉴》卷200唐高宗显庆五年十二月条,6322页。
    ①《隋书》卷39《源雄传》,1154页。
    ②《隋书》卷39《元景山传》,1152页。
    ③《隋书》卷60《于仲文附顗传》,1456页。
    ④《隋书》卷52《贺若弼传》,1344页;《北史》卷22《长孙嵩附平传》,822页。
    ⑤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483页。
    ⑥《隋书》卷31《地理志》“永安郡”条,893页。
    ⑦参王仲荦《北周地理志》,522页。
    ①施和金《中国地方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540页。
    ②《元和郡县志》卷27“黄州条”,652页。
    ③《隋书》卷65《周法尚传》,1527页;《隋书》卷1《高祖纪》,24页。
    ④岑仲勉《隋书求是》,207页;严耕望《隋代总管考》,42页。
    ⑤可参施和金《中国地方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550页。
    ⑥(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808页。
    ⑦《周书》卷8《静帝纪》,132页。
    ⑧《周书》卷28《权景宣附郭贤传》,481页。
    ⑨《元和郡县志》卷6“汝州”条,167页。
    ①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50-451页。
    ②严耕望《正史脱讹小记》,《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04页。
    ③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79页
    ④《周书》卷5《武帝纪》,67页。
    ⑤《周书》卷5《武帝纪》,71页。
    ⑥《周书》卷5《武帝纪》,80页。
    ⑦《周书》卷28《权景宣传》,479页。
    ⑧《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景龙0一一《权毅志》,430页。
    ⑨参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55-256页。
    ⑩《周书》卷36《崔彦穆传》,640页
    ①《周书》卷28《权景宣附郭贤传》,481页。
    ②《周书》卷35《崔谦传》,613页。
    ③《北史》卷62《王思政传》,2209页。
    ④《旧唐书》卷1《高祖纪》,1页。
    ⑤《周书》卷30《于翼传》,252页。
    ⑥《隋书》卷37《梁睿传》,1125页。
    ⑦《周书》卷7《宣帝纪》,116页;《周书》卷10《邵惠公颢传附亮传》,157页。
    ⑧《周书》卷21《司马消难传》,354页。《周书》卷9《皇后·静帝司马皇后传》事在七月。(148页)
    ⑨《陈书》卷5《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97页。
    ①《隋书》卷1《高祖纪》,24页。
    ②《隋书》卷39《元景山传》,1152页。
    ③《隋书》卷50《元孝矩附褒传》,1318页。
    ④《隋代墓志铭汇考》(四)四七七《窦俨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326-327页。
    ⑤《隋书》卷65《吐万绪传》,1538页。
    ⑥《新唐书》卷71《宰相世系表》,2290页。
    ⑦《隋书》卷1《高祖纪》,23页。
    ⑧《隋书》卷47《韦世康传》,1267页。
    ⑨《隋书》卷54,1363页。
    ⑩《隋书》卷61,1464页。
    11《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开元0二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72页。
    12(唐)林宝撰,岑仲勉补《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2“京兆杜陵韦氏133”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132页。
    13岑仲勉《隋书求是》,153页。
    ①《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一0八《宇文瓘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91-292页。
    ②《北史》卷64《韦孝宽传附复传》,2270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永昌00三《韦琳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299页。
    ④《全唐文补遗》7辑《韦俊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270页。
    ⑤岑仲勉《隋书求是》,314页。
    ⑥《隋书》卷40《王世积传》,1172页。
    ⑦《隋书》卷63《史祥传》,1496页。
    ⑧《隋书》卷31《地理志》“阮陵郡辰溪县”条“梁置南阳郡,建昌县,陈废县。开皇初废郡,置寿州,十八年改为充州,大业初州废。”890页
    ⑨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534页。
    ⑩《隋书》卷1《高祖纪》,3页;《周书》卷7《宣帝纪》,124页。
    11《隋书》卷39《源雄传》,1154页。
    12《北史》卷22《长孙嵩附平传》,810页。
    13《隋书》卷31《地理志》“弋阳郡条”,875页。
    ①《隋书》卷50《元孝矩传》,1317页。
    ②《隋书》卷1《高祖纪》,22页;岑仲勉《隋书求是》,267页。
    ③岑仲勉先生认为“由其历官推之,似是开皇十一年事。”《墓志》将事系于开皇元年,但墓志载生平事迹较简略,今从岑仲勉先生。岑仲勉《隋书求是》,267页。
    ④《隋书》卷55《乞伏慧传》,1378页。
    ⑤付兵兵《唐乞扶令和墓志铭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4期,52-58页。
    ⑥《隋书》卷55《周摇传》,1376页。
    ⑦《隋书》卷61《宇文述传》,1464页。
    ⑧(唐)法琳《辨证论》卷四《十代奉佛篇下》,519页;载(日)高楠顺次郎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按:杨雄失势在开皇九年以后,大业初改封观王,(《隋书》卷43《观德王雄传》,1216-1217页)《辨证论》可能因袭习惯称呼,但《辨证论》所载他人官职多可信,疑杨雄于开皇中期出镇淮南。
    ⑨《陈书》卷36《始兴王叔陵传》,494页。
    ⑩《陈书》卷36《新安王伯固传》,498页。
    11《陈书》卷36《新安王伯固传》,497页。
    ①《周书》卷33《赵文表传》,582页。
    ②《周书》卷15《于谨传附顗传》,251页。
    ③《隋书》卷1《高祖纪》,14页。
    ④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62页。
    ⑤《隋书》卷45《秦孝王俊传》,1239页。
    ⑥《隋书》卷74《燕荣传》,1695页。
    ⑦岑仲勉《隋书求是》,161页。
    ⑧《隋书》卷2《高祖纪》,46页;《隋书》卷59《齐王谏传》,1442页。
    ⑨《陈书》卷28《永阳王伯智》,364页;《鄱阳王伯山传》,360页。
    ⑩《北史》卷41《杨敷传附素传》,1511页
    11《隋代墓志铭汇考》(三)二0三《杨异暨妻穆氏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117页;《隋书》卷2《高祖纪》,37页。
    ①施和金《中国地方放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441-444页。
    ②《隋书》卷2《高祖纪》,44页;《隋书》卷56《宇文弼传》,1390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调露0一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59页。
    ④(唐)白居易,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684页。
    ⑤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64页。
    ⑥(唐)白居易,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684页。
    ⑦梁慧皎等撰《高僧传合集·续高僧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298页。
    ⑧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14页。
    ⑨《旧唐书》卷56《辅公祏附王雄诞传》,2271页。
    ⑩《资治通鉴》卷189“武德四年”条,5938页。
    ①《陈书》卷11《黄法氍传》,178页;卷31《鲁广达传》,419页。
    ②《隋书》卷56《薛胄传》,1387页。
    ③《隋书》卷1《高祖纪》,14页。
    ④《全唐文补遗》二辑,三秦出版社,1995年,244页。又见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咸亨0六五。
    ⑤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437页。
    ⑥《太平寰宇记》卷95“睦州”条,1909页。
    ⑦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439页。
    ⑧《周书》卷44《杨乾运传》,793页。
    ①《周书》卷35《崔猷传》,616页。
    ②《庾子山集校注》卷15《周大将军》,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16页
    ③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20页。
    ④《周书》卷22《杨宽传》,367页。
    ⑤《周书》卷35《崔猷传》,616页。
    ⑥《周书》卷29《高琳传》,497页。
    ⑦《周书》卷5《武帝纪》,69页
    ⑧《北史》卷69《杨荐传》,2396页。
    ⑨《周书》卷15《李弼附辉传》,241页。《周书》卷5《武帝纪》,80页。
    ⑩《周书》卷6《武帝纪》,94页。
    11《唐代墓志汇编》贞观0二八《姜謩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27页。
    12《旧唐书》卷59《姜謩传》,2332页。
    13《全唐文补遗》2辑《房仁愻志》,三秦出版社,1995年,198页。
    ①《金石萃编》卷五六《于志宁碑》,北京:北京书店,1985年,页二上。
    ②《文苑英华》卷948《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4988页。
    ③《旧唐书》卷72上《宰相世系表》,2593页。
    ④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34页。
    ⑤《隋代墓志铭汇考》(一)0三五《李丽仪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145页。
    ⑥《隋书》卷64《来护儿传》,1515页。
    ⑦《隋书》卷70《李密传》,1624页。
    ⑧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42页。
    ⑨《周书》卷28《陆腾传》,472页。
    ⑩《北史》卷36《薛辩传附善传》,1342页。
    11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34页。
    12《北史》卷60《李弼附晖传》,343页。《北史》卷95《獠传》校勘记[二四]认为“蓬涉上文蓬州而衍” 3168页。又参《周书》卷49《异域獠传》(890-892页)、《周书》卷15《李弼传》(241页)知李晖未任蓬州总管。
    ①《周书》卷44《泉企传附仲遵传》,789页。
    ②《周书》卷6《静帝纪》,134页。
    ③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中国学志》第6本,1972年,31页。
    ④《周书》卷44《李迁哲传》,792页。
    ⑤陈财经《读北周信州总绾(管)达符忠墓志》,《碑林集刊》(十四).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7-8页。
    ⑥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79页。
    ⑦《魏书》有“达勃氏”,《姓纂》及《广韵》又有“达步氏”,高车有姓“达薄干氏”,姚薇元先生认为“‘薄’、‘步’与‘达’(当为‘勃’)音皆近似,知‘达勃’即‘达步’,亦即达薄干氏之省译也。(《北朝胡姓考》内篇第四“四方诸姓·褒氏”条,中华书局,2009年,235-236页)盖“达符”亦是达薄干氏之省译。又达符忠永熙中为高欢帐内都督,当是代北发家之辈,“沛国谯人”疑伪托。
    ⑧《隋书》卷39《豆卢勣传》,1156页。
    ⑨《隋书》卷54《王长述传》,1361页。按:《旧唐书·地理志》卷40“费州涪川县”条:“周宣政元年,信州总管龙门公裕(按:‘裕’衍)招慰生獠…乃置费州”。(1627页)而《元和志》卷30作“隋文帝于此置涪川县”(742页)。开皇五年设涪川县,十三年蛮帅内属隋朝设彭水县。可知《旧唐书》误。
    ⑩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71页。
    ①《新唐书》卷72上《宰相世系表》.,2468页
    ②《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1088页
    ③《旧唐书》卷98《李元??传》,3073页
    ④《隋代墓志铭汇考》(四)四九三《冯忱妻叱李纲子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398页。
    ⑤《隋书》卷1《高祖纪》,21页;卷48《杨素传》,1282页。
    ⑥《隋书》卷47《韦世康传》,1266页;卷2《高祖纪》,33页。
    ⑦《隋书》卷38《皇甫绩传》,,1141页。《隋书》卷2《高祖纪》,36页。
    ⑧岑仲勉《隋书求是》,188页。
    ⑨《旧唐书》卷39《地理志》“夔州”条,1555页。
    ⑩《隋书》卷39《贺若谊传》,1159页。
    11《周书》卷28《贺若敦传》,476页。
    12《金石萃编》卷39《贺若谊碑》.北京:北京书店,1985年,页五下。
    ①《周书》卷5《武帝纪》,67页。
    ②《周书》卷5《武帝纪》,71页。
    ③《周书》卷5《武帝纪》,80页。
    ④《庾子山集校注》卷13《长孙俭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20页。
    ⑤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12页
    ⑥《北史》卷62《王思政传》,2207页
    ⑦《周书》卷20《贺兰祥传》,336页;《贺兰祥志》作“三荆襄雍平信江随二郢浙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46页。今从本传。
    ⑧《周书》卷19《杨忠传》,316页
    ⑨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12页
    ①《庾子山集校注》卷13《长孙俭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22页。
    ②《北史》卷22《长孙嵩传附俭传》,809页。
    ③《北史》22,809页。
    ④《周书》卷19《侯莫陈顺传》,308页。
    ⑤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72页。
    ⑥《周书》卷44《泉企传附仲遵传》,788-789页。
    ⑦《周书》卷28《史宁传》,468页。
    ⑧“晋公护将废帝,召群官议之,端颇有同异。护不悦,出为蔡州刺史。为政宽惠,民吏爱之。寻转基州刺史。基州地接梁、陈,事藉镇抚,总管史宁遣司马梁荣催令赴任。”《周书》卷35《薛端传》,622页。
    ⑨《周书》卷34《杨敷传》,600页。
    ⑩《周书》卷36《王士良传》,639页。
    11《周书》卷28《权景宣传》,479-480页。
    ①《周书》卷35《崔谦传》,613页。
    ②《周书》卷16《侯莫陈崇附琼》,270页。
    ③《周书》卷13《代戾王达传》,205页;王仲荦先生指出“禮”、“澧”均为“豊州”之讹,治武当,今湖北均县西北,萧梁兴州,废帝元年改。《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22-423页。
    ④《周书》卷13《毕刺王贤传》,207页。
    ⑤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一)《李和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28页。
    ⑥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13页。
    ⑦《周书》卷36《崔彦穆传》,641页。
    ⑧《隋书》卷37《李穆附雅传》,1119页。
    ⑨(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金石录》卷23《后周大宗伯唐瑾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02-403页。
    ①《周书》卷32《唐谨传》,565页。
    ②《周书》卷38《李昶传》,686-687页。
    ③《金石萃编》卷37《华岳颂》.北京:北京书店,1985年,页一下。
    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显庆0二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02页。
    ⑤《北史》卷22《长孙嵩传附》,810页。
    ⑥《北史》卷69《元定传》,2407页。
    ⑦《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显庆0二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03页。
    ①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中国学志》第6本,1972年,33页。
    ②《陈书》卷15《陈慧纪传》,220页;卷15《孙旸传》,320页。
    ③《周书》卷36《郑伟传》,634页。
    ④《庾子山集校注》卷13《长孙俭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22页。
    ⑤《北史》卷22《长孙嵩传附俭传》,810页。
    ⑥《周书》卷28《权景宣传》,479页。
    ⑦《周书》卷35《崔谦传》,613页。
    ⑧《周书》卷27《田弘传》,450页。
    ⑨《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一0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73页。
    ⑩《周书》卷28《陆腾传》,472页。
    11《周书》卷44《阳雄传》,797页。
    12《隋书》卷71《元文都传》,1649页。
    ①《周书》卷14《贺拔胜附仲华传》,221页。
    ②(唐)章述,(唐)杜宝撰;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33页。
    ③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99页。
    ④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14页。
    ⑤《隋书》卷47《韦世康附洗传》,1267页。
    ⑥《隋书》卷74《崔弘度传》,1699页。
    ⑦《隋书》卷60《于仲文传附玺传》,1457页。
    ⑧《隋书》卷2《高祖纪》,32页;《隋书》卷48《杨素传》,1283页。
    ⑨《隋书》卷47《韦世康传附操传》,1271页。
    ⑩《隋书》卷40《王世积传》,1172页;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14页。
    11《隋书》卷47《韦世康传》,1267页。
    12《隋书》卷53《达奚长儒传》,1351页。
    13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29页。
    ①《隋书》卷55《乞伏慧传》,1378页。
    ②《隋代墓志铭汇考》(三)二二八《杨纪暨妻韦氏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108页;《隋书》卷2《高祖纪》,47页;卷48《杨文纪传》,1295页。
    ③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93页。
    ④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24页。
    ⑤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22页。按:《隋书·地理志》“阮陵郡”条载梁置南阳郡(辰溪县),开皇初废郡,置寿州,十八年改为充州,大业初州废。则寿州当也属于荆州管辖,不知为何没有辖寿州?待考。
    ⑥樊波认为贺若简就是《姓纂》所载之贺若东。樊波《<元和姓纂>所记贺若谊、贺若弼家族世系厘正》,《碑林集刊》(十五),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47页。
    ⑦《全唐文补遗》3辑《史信志》,391页。
    ⑧《隋书》卷63《史祥传》,1496页。
    ⑨《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开元0二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72页;又见于《全唐文补遗》5辑,三秦出版社,1998年,326页
    ⑩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82页
    11《隋书》卷55《周摇传》,1376页
    ①《周书》卷44《席固传》,798页。
    ②《周书》卷5《武帝纪》,74页。
    ③《周书》卷5《武帝纪》,67页。
    ④《周书》卷5《武帝纪》,71页。
    ⑤《周书》卷5武帝纪》,80页。
    ⑥《庾子山集校注校注》卷13《长孙俭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03页。
    ⑦《周书》卷5《武帝纪》,71页。
    ⑧《周书》卷5《武帝纪》,74页。
    ⑨《周书》卷13《卫刺王直传》,202页。按:天和四年,陆腾为江陵总管,陈将章昭达率众五万、船舰二千围江陵“卫王直闻有陈寇,遣大将军赵誾、李迁哲等率步骑赴之,并受腾节度。”(《周书》卷28《陆腾传》,472页)《通鉴》则直接载“梁主告急于襄州总管卫公直”(《通鉴》卷170“陈宣帝太建二年七月”条,5288页)。又《周书》卷48《萧詧传附岿传》“岿之十年(即天和六年),皎来朝。至襄阳,请卫公直曰..(864页)。则卫公直应该是天和七年左右才离任,随即参与谋杀宇文护。
    ⑩《金石萃编》卷46《陆让碑》.北京:北京书店,1985年,页一上。
    11《周书》卷32《陆通传》,558页。
    12《周书》卷27《田弘传》,450页。
    13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81页。
    14《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一0二《田弘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75页。
    ①《周书》卷6《高祖纪》,91页;《北史》卷62《王思政传附》,2209页。
    ②《隋书》卷54《王长述传》,1361页。
    ③(唐)许敬宗撰、罗国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97页。
    ④《隋代墓志铭汇考》(一)0三五《李丽仪志》.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145页。
    ⑤《周书》卷15《李弼附辉传》,241页。
    ⑥《隋书》卷40《王谊传》,1168页。
    ⑦《周书》卷36《崔彦穆传》,641页。
    ⑧《隋书》卷65《吐万绪传》,1557-1558页。
    ⑨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03页。
    ⑩《隋书》卷74《田式传》,1694页。
    11 《隋书》卷1《高祖纪》,20页;《隋书》卷50《李礼成传》,1316页。
    12《隋书》卷37《李穆附询传》,1122页。
    13《隋书》卷1《高祖纪》,23页。
    ①《隋书》卷74《崔弘度传》,1699页。
    ②《隋书》卷47《韦世康传》,1266页。
    ③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04页。
    ④《隋书》卷53《达奚长儒传》,1351页。
    ⑤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04页。
    ⑥《隋书》卷66《裴政传》,1550页。
    ⑦《隋书》卷55《周摇传》,1376页。
    ⑧《北史》卷77《周摇传》,2530页。
    ⑨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04页。
    ⑩《隋书》卷74《崔弘度附弘升传》,1700页。
    11《隋书》卷57《薛道衡传》,1408页。
    12《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5105页。
    13《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垂拱00三《薛元超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278页。按:《隋书》“高祖作相,从元帅梁睿击王谦,摄陵州刺史。大定中,授仪同,摄邛州刺史。”知“临”为“陵”之讹。
    14樊波认为贺若简就是《姓纂》所载之贺若东。樊波《<元和姓纂>所记贺若谊、贺若弼家族世系厘正》,《碑林集刊》(十五),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47页。
    ①《全唐文补遗》5辑,三秦出版社,1998年,214页。
    ②《太平寰宇记》卷110抚州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2232页。
    ③《太平寰宇记》卷109袁州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2194。
    ④《隋书》卷2《高祖纪》,36页。《隋书》卷55《杜彦传》,1372页。
    ⑤《隋书》卷39《豆卢勣传附通传》,1158页;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98页
    ⑥《隋书》卷2《高祖纪》42页。卷61《郭衍传》,1470页。
    ⑦《隋书》卷2《高祖纪》,46页。
    ⑧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三)二一八.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66页。
    ⑨《苏慈墓志》“其先扶风人…祖树仁,魏黑城镇主。父武,西魏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充云二州刺史,平遥郡开国公,赠银绥延三州刺史”,可知苏孝慈父祖为代北。《元和姓纂》卷11“河南苏氏”拔略氏改为苏氏。后魏恒州刺史苏强,孙武周,充州刺史,生顺、孝慈。可参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内篇第三“略氏”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67页。
    ⑩《旧唐书》卷40《地理志》“饶州”条,1604页。
    11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45页。
    12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中国学志第6本,1972年,42页。
    ①《隋书》卷47《韦世康附洗传》,1268页。
    ②《太平寰宇记》一0七“饶州”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2134页。
    ③《陈书》卷36《始兴王叔陵传》,494页;《陈书》卷28《晋熙王叔文传》,368页;卷28《岳阳王叔慎传》,371页。
    ④《陈书》卷22《钱道戢传》,296页;卷15《陈慧纪传》,219页;卷5《宣帝纪》,96页;卷15《孙旸传》,320页;卷31《鲁广达传》,419页;卷13《荀朗传附法尚传》,203页;卷28《南平王嶷传》,377页。
    ⑤《隋书》卷65《权武传》,1537页;《隋书》卷2《高祖纪》,37页。
    ⑥《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4950页。
    ⑦《太平寰宇记》卷115“邵州”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2333页。
    ⑧《隋书》卷55,1378页;卷64,1510页。
    ⑨《隋书》卷64《张蒲传》,1510页
    ⑩《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龙朔0一四《张楚贤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7页。
    ①《金石萃编》卷四五《张琮碑》,页一下。
    ②《旧唐书》卷40《地理志》“潭州”条,1612页。
    ③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中国学志》第6本,1972年,43页。
    ④《隋书》卷2《高祖纪》,34页。
    ⑤《隋书》卷65《周法尚传》,1527页。
    ⑥《元和郡县志》卷37“桂州”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17页。
    ⑦《隋书》卷65《周法尚传》,1527页。
    ⑧《隋书》卷65《令狐熙传》,1386页。
    ⑨《金石萃编》《令狐熙碑》.北京:北京书店,1985年。
    ⑩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中国学志》第6本,1972年,43-44页。
    11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484页。
    12《隋书》卷55《乞伏慧传》,1378页。
    13《隋书》卷55《侯莫陈颖传》,1381页;《隋书》卷2《高祖纪》,47页。
    ①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70页。
    ②《隋书》卷47《韦世康传附洸传》,1268页。
    ③《隋书》卷65《慕容三藏传》,1532页;《全唐文补遗》2辑《慕容三藏志》,250页。
    ④《隋书》卷2《高祖纪》,36页。
    ⑤《周书》卷44《席固传》,799页。
    ⑥《隋书》卷74《酷吏·田式传》,1694页。
    ⑦《徐志竦志》兖州高平人…迁海南郡守…金陵板荡家于南海…口口口年入朝,授仪同三司。总管赵讷口公…口口建州刺史…口三年,改授朝散大夫…口天宰远游江浦,率土来朝…大业六年十一月三日卒于江都。(《隋代墓志铭汇考》.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224页)赵万里先生认为,志竦官建州,盖赵讷所举荐,及赵讷伏法,志竦亦解职北行。谯国夫人卒于仁寿初,其上疏劾讷当在开皇末。赵万里先生认为其始为总管当在此前。(《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卷11,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118上)。今从之。
    ⑧《隋书》卷80《谯国夫人传》,1803页。
    ⑨《元和郡县志》卷34“广州”条,891页。
    ⑩《元和郡县志》卷34“端州”条,896页。
    ①《元和郡县志》卷34“循州”条,892页。
    ②《隋书》卷63《樊子盖传》,1489页;《隋书》卷2《高祖纪》,39页。
    ③《元和郡县志》卷34“循州”条,895页。
    ④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89页。
    ⑤《元和姓纂》卷2“京兆于氏”,288页;《新唐书》73下《宰相世系表》2818页。
    ⑥《隋书》卷60《于仲文附顗传》,1456页。
    ⑦《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七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04页。岑仲勉从之《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00页。
    ⑧《周书》卷44《泉企附仲遵传》,789页。
    ⑨《周书》卷2《文帝纪》,34页。
    ⑩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中国学志》第6本,1972年,32页。
    ①《周书》卷44《李迁哲传》,790页。
    ②《周书》卷44《泉企附仲遵传》,789页。按:既然说隶于东梁州都督,又提到东梁州刺史刘孟良,很可能是都督刺史并称,又下文宇文虬任刺史,情况可能类似。
    ③《周书》卷29《宇文虬传》,492页。
    ④《周书》卷44《泉企附仲遵传》,789页。
    ⑤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66页。
    ⑥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93页。
    ⑦《周书》卷28《贺若敦传》,474页。
    ⑧《周书》卷16《侯莫陈崇附琼传》,270页。
    ⑨《周书》卷28《贺若敦传》,476页。
    ①《周书》卷29《伊娄穆传》,499页。
    ②《周书》卷36《崔彦穆传》,541页。
    ③《周书》卷5《武帝纪》,82页;卷19《达奚武附震传》,307页。
    ④王元崇《后周总管隶州考》,《制言》60期。
    ⑤《周书》卷36《王士良传》,639页。
    ⑥《周书》卷30《窦炽附毅传》,522页。
    ⑦《隋代墓志铭汇考》(二)一0六.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18页;《隋书》卷1《高祖纪》,16页。
    ⑧参王仲荦《北周地理志》,396-408页;参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176页。
    ⑨《隋书》卷29《地理志》,826页。
    ⑩《北史》卷62《尉迟迥传》,2210-2211页。
    11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63页。
    ①《周书》卷19《宇文贵传》,313页。
    ②严耕望《正史脱讹小记》,《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02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调露00六《元仁师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656页;又见《全唐文补遗》3辑,三秦出版社,1996年,447页。
    ④《周书》卷33《厍狄峙传》,570页。
    ⑤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34页。
    ⑥《周书》卷12本传,187页;卷4《明帝纪》,58页。又《庾子山集校注》卷13作“二年”,盖到任时间。辖区有“益寿宁等二十四州”。(735页)
    ⑦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34页。
    ⑧《周书》卷5《武帝纪》,67页;《周书》卷13《赵僭王招传》,203页。
    ⑨《周书》卷13《谯孝王俭》,285页;《周书》卷5《武帝纪》,7页。按:《宇文俭墓志》作“益州总管、益州刺史,进爵为王”。《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新疏证一0六.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85页。
    ⑩《周书》卷6《武帝纪》,94页;《周书》卷13《代(?)王达传》,205页。
    ①《周书》卷6《武帝纪》,103页;《周书》卷21《王谦传》,353页。
    ②《周书》卷8《静帝纪》,132页;《隋书》卷37《梁睿传》,1125页。
    ③岑仲勉《隋书求是》,223页。
    ④《隋书》卷45《庶人秀传》,1241页;《隋书》卷1《高祖纪》,15页。
    ⑤《隋书》卷55《独孤楷传》,1376页;《隋书》卷2《高祖纪》,47页
    ⑥《全唐文补遗》3辑,343页。
    ⑦《金石萃编》《乙速孤神庆碑》.北京:北京书店,1985年,页四下。
    ⑧毛汉光《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二)一一五《万德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年,61页。
    ⑨岑仲勉《隋书求是》,224页。
    ①《周书》卷11《宇晋荡公护传附叱罗协传》,178页。
    ②《周书》卷19《宇文贵传》,313页。
    ③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4“利州”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07-308页。
    ④《旧唐书》卷39《地理志》“利州”条,1530页。
    ⑤《周书》卷32《赵刚传》,574-575页。
    ⑥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09页。
    ⑦《周书》卷19《豆卢宁附永恩传》,310页。王仲荦先生认为“文州”乃“方州”之讹。(《北周地理志》,309页)然理由不充分,今不取。《隋书·达奚长儒传》“高祖作相,王谦举兵于蜀,沙氐上柱国杨永安扇动利、兴、武、文、沙、龙等六州以应谦”。知文州与羌人关系亦密切。
    ⑧《周书》卷13《纪厉王康传》,206页。
    ⑨《隋书》卷39《豆卢勣传》,1156页。
    ①《隋书》卷54《李弼附衍传》,1369页。
    ②《隋书》卷46《苏孝慈附沙罗传》,1260页。
    ③《隋书》卷53《刘方传附》,1359页。
    ④《周书》卷49《氐传》,895-896页。
    ⑤《周书》卷2《文帝纪》,34页。
    ⑥《周书》卷33《赵昶传》,577页。
    ⑦《册府元龟》卷414《将帅部赴援》.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928页。
    ⑧《文苑英华》卷925,4869页。盖是。《周书》卷19《豆卢宁传附永恩传》作二年。(310页)
    ⑨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61页。
    ⑩《金石萃编》卷46《陆让碑》.北京:北京书店,1985年,页一下。
    11《周书》卷8《静帝纪》,134页。
    12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79页。
    ①《隋书》卷39《于义传》,1146页。
    ②《新唐书》卷73上《宰相世系表》,2881页。
    ③《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三“陇西狄道辛氏”190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356页。
    ④《周书》卷39《辛庆之传附昂传》,699-700页。
    ⑤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79页。
    ⑥《周书》卷8《静帝纪》,134页。
    ⑦《旧唐书》卷41“泸州”,1685页。
    ⑧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中国学志》第6本,1972年,30页。
    ⑨《隋书》卷55《张威传》,1379页。
    ⑩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72页。
    11《全唐文补遗》8辑《谢文智志》,三秦出版社,2006年,338页。
    12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62页。
    13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中国学志》第6本,1972年,30页。
    14《隋书》卷63《卫玄传》,1501页;《隋书》卷2《高祖纪》,47页。
    ①《旧唐书》卷41“遂州”,1614页。
    ②《新唐书》卷73下《宰相世系表》“河东薛氏条”,3003页。
    ③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中国学志》第6本,1972年,31页。
    ④《隋书》卷50《郭荣传》,1320页。
    ⑤王素《西安碑林藏<郭敬善墓志>考释》,《纪念西安碑林九百二十周年国际会议论文集》,西安碑林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214页。据王素先生研究,郭氏当为华阴人。
    ⑥《隋书》卷37《梁睿传》,1126页。
    ⑦《隋书》卷47《韦孝宽附冲传》,1270页。
    ⑧《旧唐书》卷41“朗州”,1694页;《太平寰宇记》卷78“朗州”条同,1595页。
    ⑨《隋书·党项传》“十六年,复寇会州,诏发陇西兵以讨之,破其众。…自是朝贡不绝。”(1846页)《隋书·循吏辛公义传》“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后迁牟州刺史。”(1682页)岑仲勉先生据此认为牟州设于开皇十六年,正似公义去而武通来。是开皇十六年设府。《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78页。
    ⑩《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一0二《田弘墓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75页。
    ①《隋书》卷53《刘方传附杨武通传》,1359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贞观0二八《姜謩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27页。
    ③《隋书》卷2《高祖纪》,19页。《隋书》卷83《吐谷浑传》,1843页。
    ④岑仲勉《理番新发现隋会州通道记跋》,载《金石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73-277页;《隋书》卷2《高祖纪》,29页。
    ⑤《隋书》卷60《崔仲方传》,1449页;《隋书》卷2《高祖纪》,39页。
    ⑥《全唐文补遗》8辑《崔仲方志》,三秦出版社,2008年,258页。
    ⑦《周书》卷5《武帝纪》,78页。
    ⑧《元和郡县志》卷33“嶲州”条,822页。
    ⑨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69页。
    ⑩《庾子山集校注》卷13《周大将军司马裔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01-802页。
    11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70 页。
    ①《周书》卷44《阳雄传》,797页。
    ②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68页。
    ③《全唐文补遗》3辑《杨敏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343页;又收于《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贞观0六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6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贞观0六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76页。
    ⑤《全唐文补遗》3辑《唐故李府君(元方)夫人长乐县君墓志铭》.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328页。
    ⑥《隋书》卷54《王长述传》,1361页。
    ⑦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93页;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701页。
    [1](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4](梁)萧子显.南齐书[M].中华书局,1972年
    [5](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6](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唐)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8](唐)令狐德菜.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9](唐)魏徵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0](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1](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2](五代)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5](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等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6](宋)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7](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8](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9](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0](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1](宋)李涛.六朝通鉴博议[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6册,1983年
    [22](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3](唐)林宝撰,岑仲勉补.元和姓纂附四校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24](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5](北周)庾信撰,(清)倪瑶注,许逸民校.庾子山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6](唐)许敬宗撰,罗国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M].北京:中华书 局,2001
    [27](唐)法琳.辨证论[M].(日)高楠顺次郎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M].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
    [28](宋)李防.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29](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30](唐)虞世南.北堂书钞[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31](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
    [32](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
    [33](宋)王应麟.玉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34](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二四目录题跋类)(二版)[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
    [35](宋)赵明诚.金文明校.金石录校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宋)王象之撰.舆地碑记目[M].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二四目录题跋类)(二版)[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
    [37](清)王昶.金石萃编[M].北京:北京书店,1985年
    [38](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1]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
    [2]拜根兴.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岑仲勉.隋书求是[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岑仲勉.金石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6]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7]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8]陈琳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9]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M].台北: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2003年
    [10]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11]谷霁光.谷霁光史学文集。兵制史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韩临昇.隋文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韩理洲.全隋文补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14]韩理洲等辑校.全北齐北周文补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
    [15]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M](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16]黄永年.文史探微[C].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7]黄永年.文史存稿[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18]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19]黄惠贤.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20]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21]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22]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3]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4]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G].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25]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26]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7]罗尔纲.绿营兵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8]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G].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9]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0]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1]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M].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
    [32]吕春盛.北齐政治史—北齐衰亡之原因考察[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社,1987年
    [33]马长寿.氐与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4]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5]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
    [36]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
    [37]毛汉光、耿慧玲.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G].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38]倪正茂.隋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
    [39]史念海河山集(四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40]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41]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42]施和金.北齐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43]宋杰.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4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6]唐长孺.山居存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7]汤承业.隋文帝政治事功之研究[M].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8年
    [48]陶新华.北魏孝文帝后对官僚的管理[M].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49]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50]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51]田余庆.拓跋史探[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年
    [5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3]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54]王仲荦.北周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5]王仲荦.北周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56]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G].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
    [57]王东洋.魏晋南北朝考课制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58]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M].台北:大化书局,1978年
    [59]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60]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61]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共九辑)[G].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2007年
    [62]夏炎.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63]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4]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5]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66]阎步克.品味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7]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68]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9]张伟国.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
    [70]张泽咸、朱大渭编.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G].中华书局,1980年
    [71]张国刚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72]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增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73]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74]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
    [75]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76]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G].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77]赵力光等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G].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
    [78]朱大渭.六朝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79]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0]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81]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82]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3]周伟洲.吐谷浑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4](日)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M].徐谷梵,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5](日)宫崎市定著,韩异、刘建英译.九品官人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6](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87](日)山根幸夫,田人隆、黄正建译.中国史研究入门(增订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88](日)仁井田陞撰,栗劲等编译.唐令拾遗[M].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年
    [89](英)崔瑞德主编,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西方汉学组译.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保宏彪.唐高祖至高宗时期益州行政机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2]程钊.北魏军镇制度探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年
    [3]林国良.北朝人事制度之研究(386-581)[D].台北:“国立”中正大学,2006年
    [4]林静薇.杨坚代周建隋之侧面研究[D].台北:“国立年正大学,2006年
    [5]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6]牛旭.北朝秦州地区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黄寿成.论北朝后期区域文化趋同及比较---东魏北齐及西魏北周之比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何建国.北魏军镇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5年
    [9]王玉来.隋开皇年间易储史事考论[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论文,2010年
    [10]吴昌叶.萧氏后梁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年
    [11]毋有江.北魏政区地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年
    [12]薛明磊.隋唐时期新设州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3]熊伟.府兵制政治过程论[D].杭州:浙江大学,2008年
    [14]曾怡菁.隋至唐初河东研究-以并州为中心(581-649)[D].台南:佛光大学,2008年
    [15]钟旻圜.西魏北周时期地方势力型态探讨--以军事结合为主[D].台北:台湾大学,2005年
    [1]艾冲.隋代总管府制的发展与废止[J].唐都学刊,1998年第4期
    [2]艾冲.论魏晋的“都督诸州军事制度”[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第3期
    [3]艾冲.论北周总管府制的创立与发展[J].陕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第1期
    [4]陈苏镇.北周隋唐的散官与勋官[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
    [5]陈琳国.论魏晋南朝都督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6]陈琳国.试论魏晋南北朝地方官吏的考课[J].许昌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7]陈琳国.曹魏都督制的渊源和定型---兼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J].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5期
    [8]陈金凤、梁琼.山东士族与隋朝政治论略[J].山东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9]杜文玉.论隋唐时期的行台省[J].渭南师专学报(社科版),1993年2期
    [10]高敏.隋初江南地区反叛的原因初探[J].中国史研究,1988年4期
    [11]高诗敏.北朝清河崔氏的曲折发展及其特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2期
    [12]甘怀真.杨坚集团与隋朝开国----兼论隋朝立国文化政策.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编.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南:成大出版社,1999年。
    [13]甘怀真.隋文帝时代的军权与“关陇集团”之关系---以总管为例.中国唐代学会编.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14]郭林生.略论隋代南方政治集团在政权结构中的嬗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2005年3期
    [15]韩升.隋文帝时代中央高级官员成分分析[J].学术月刊,1998年第9期
    [16]何兹全.魏晋的中军[A].何兹全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7]黄永年.从杨隋中央政权看关陇集团的开始解体[A].文史探微[C].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8]黄永年.宇文泰建立八柱国制的一种推测[A].文史探微[C].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9]黄永年.尉迟迥起兵发微[A].文史存稿[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20]华林甫.隋唐五代政区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8期
    [21]韩棣尧.北周杨隋军功贵族初探---以李穆一族为中心.北师大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办.“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变迁”研究生论文集[C].2009年
    [22]胡如雷.周隋之际的三方之乱及其平定[J].河北学刊,1989年第6期
    [23]胡如雷.北周政局的演变与杨坚的以隋代周[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2期
    [24]雷家骥.从督军制、都督制的发展论西魏北周之统帅权[J].中国中古史研究.台北:兰台出版社,2008年
    [25]李锦绣.唐代视品官制度初探[J].中国史研究,1998年3期.收入氏着.唐代制度史略论稿[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26]李青淼.20世纪以来唐代都督府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5期
    [27]李娟.隋代大总管府僚佐考[J].求索,2009年9期
    [28]鲁西奇.西魏北周时代“山南”的“方隅豪族” [J].中国史研究,2009年笫1期
    [29]吕春盛.关于杨坚兴起背景的考察[J].(台湾)汉学研究,2000年,第18卷2期.
    [30]牟发松.北朝行台地方官化考略[J].文史,1990年总33辑
    [31]牟发松.东魏北齐的地方行台[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88年第9辑
    [32]牟发松.旧齐士人与周隋政权[J].文史,2003年第1辑
    [33]牟发松.六朝都督制度的新集结---评小尾孟夫<六朝都督制研究>.荣新江主编:唐研究[C]第1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4]孙继民.关于隋代行军制度的几个问题[J].河北学刊,1990年5期
    [35]孙绪秀、赖红卫.隋文帝的用人政策[J].山东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36]史睿.北周、隋、唐初的士族政策与政治秩序的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3期
    [37]汤勤福.隋文帝统治基础之计量研究---隋史研究之三[J].上饶师专学报(哲社版),1987年3期
    [38]汤长平、周倩.西魏北周时期的河西[J].敦煌学辑刊,1998年1期
    [39]王仲荦.东西魏北齐北周侨置六州考略[J].文史第5期,1978年;收入氏著.北周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0]王永平.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J].历史研究,1995年01期
    [41]王德权.从“罢郡存州”到“改州为郡”——隋代河北政区调整个案研究[J].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6期,1998年
    [42]王德权.“废郡存州”的再检讨载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J]第20期,2003年
    [43]王元崇.后周总管府隶州考[J].制言.第60期
    [44]王小甫.隋初与高句丽及东北诸族关系试探—以高宝宁据营州为中心[A].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45]魏斌.关于周隋之际的洛阳经营[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3年20期
    [46]夏炎.试论唐代都督府与州的关系[J].史学集刊,2008年2期
    [47]薛军力.魏晋时期都督制的建立与职能转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4期
    [48]许辉.隋朝幽州军事防御的演变[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3期
    [49]许辉.隋初幽州防御形势试探[J].晋阳学刊,2005年3期
    [50]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J].中国学志第6本,东京:泰山文物社;收入氏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51]杨翠微.论杨坚代周建隋[J].齐鲁学刊,1998年第3期
    [52]杨翠微.西魏北周政治斗争与中央集权之加强[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秋之卷
    [53]张小稳.近百年来魏晋至隋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概况[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11期
    [54]张焯.北朝的都督制[J].北朝研究,1989年第1期
    [55]张焯.北朝都督制溯源[J].北朝研究,1992年第3期
    [56]张焯.北朝的总管制---兼论周隋府兵军府的建置[J].北朝研究,1990年下半年刊,总第3期
    [57]张旭华.北齐流内比视官分类考述(上、下)[J].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4期
    [58]钟盛.西魏北周“作牧本州”考析[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5期.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59]周振鹤.行政区划史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学术用语刍议[J].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
    [60](日)安田二郎.晋宋革命和雍州(襄阳)的侨民[A].载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61](日)滨口重国.所谓隋的废止乡官[A].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六朝隋唐卷)[C].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62](日)谷川道雄.魏晋南北朝贵族政治与东亚世界的形成—从都督诸军事制度来考察[A].高明士主编.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政治法制篇)[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3](日)菊池英夫.唐代折冲府分布问题研究[A].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C].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64](日)金子修一撰、李济沧译.2000年日本史学界关于隋唐史的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7期
    [65](日)铃木桂撰、杨振红编译.2007年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05期
    [66](日)气贺泽保规.北朝隋的“军人”与开皇三年的课役规定.荣新江主编.唐研究[C]第6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7](日)山崎觉士撰、王立平译.2004年日本史学界关于隋唐史的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9期
    [68](日)山口正晃.两晋交代期都督制度变质考略(未正式发表).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第三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报告汇编[C].2009.8
    [69](日)山口正晃.曹魏西晋时期的都督与将军[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0辑,2003年
    [70](日)欠端实.隋代の总管について[A].丽泽大学纪要[C]第43卷,1986年
    [71](日)中村淳一.北周明帝期の兵制改革と宇文护について[A].立正大学东洋史论集[C].1991年第4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