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帝玛尔·格西丹增彭措药学学术成就及《晶珠本草》学术价值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帝玛尔·丹增彭措是我国清代伟大科学家,他在藏医、天文、佛学、工艺学等藏族十明学领域均有深厚的研究,成绩斐然,实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之一。然而,在藏医药史籍中有关他的事迹鲜有记载,因此他的生卒年代、学术渊源、门徒等至今众说纷纭,无一定论。作为世界传统医学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师,考证他的相关事迹显得意义非凡,在此本人通过大师现存著作为研究依据,搜集整理大师生平相关重要信息,实地考察大师故居,论证了大师出生的具体年代及相关事迹。
     大师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斐然的著作、瓷器及唐卡,其中对后人影响最深远的无非是《晶珠本草》。自《晶珠本草》问世后,历代藏医药学者将其书奉为经典,供后人学习和研究直至今日。其学术价值等同于《四部医典》。因此,本人以文献学、历史学、药材鉴定及比较学等方式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晶珠本草》。
     本文全篇分三章,就帝玛尔·丹增彭措的药学学术成就及其《晶珠本草》的学术特点进行详细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帝玛尔大师生平事迹及出生年代,尤其对藏医药学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做了较为详细而全面的探讨。第二章,对大师的藏药学学术成就做了深入研究,并总结归纳了大师在藏药基础理论、藏药应用理论、以及藏药炮制工艺等方面所作出的突出成就。第三章,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晶珠本草》撰写时间、撰写原因及其学术特点,并对《晶珠本草》为十九世纪后的藏药本草起到的影响等做了详细论述。
     目前,虽有公开发表的一些涉及本课题领域的学术论文,但很多以简略介绍为主,缺少较为深入而详细的研究报告,深层研究该典籍的学术成果几乎为零。基于该典籍学术研究领域尚无人涉足,本人不遗余力,通过查阅文献及实地考察等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探讨。
     总之,本文旨在以藏药典籍《晶珠本草》做为切入点,总结了帝玛尔大师的药学学术成就及《晶珠本草》的基本内容和学术特点。但由于本人学识与研究时间所限,许多问题未能全面探讨,因此本文的完成只是这项研究的一个开始,本人期盼通过本文能为帝玛尔·格西大师及其藏药学典籍《晶珠本草》的今后研究工作,也为藏医药学的基础研究迈上新的台阶,起到奠定与一定的促进作用。
Dernar Dentsen Phenthok is a great scientist in the Qing dynasty. He had studied the Tibetan medicine, astrology, Buddhism, handicrafts and many fields in Tibetan science and he. had got great achievements on them. Therefore, he became one of the famous scientists in the world.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cords about him. There is no conclusive evidence on his birth date, disciples, scientific word choice. Since he is regarded as a great master in traditionally medicine, it is important to textual research into his deeds. I have based on his works and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him. I have been to his hometown and found out proofs of his birth date and deeds.
     Demar Dentsen Phenthok had left us many precious works, china and Thangka. Among them Jindru Bencao is the most important. It is regarded as a classic by successive Tibetan medical stuffs. It has been studying by us. Its scientific value is regarded as important as Four Tantras. I have studied on it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pharmaceutical facts.
     There are three chapters in my assay. I have given detailed discussion on Demar Dentsen Phenthok's pharmaceutical achievements and Jindru Bencao's scientific features. In the first chapter, I mainly discussed his life story, birth date and his achievements on Tibetan medicine. In the second chapter, I discussed on Demar Dentsen Phenthok's pharmaceutical achievements and I have summed up his achievements on basic theory in Tibetan medicine, practical theory on Tibetan medicine, and process on how to make Tibetan medicines. In the third chapter, I hav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on the date and cause of Jindru Bencao, its features and influences on Tibetan pharmaceutical study.
     In present, there are some assay have studied on this field. However, most of them are very simple research. I have made no efforts on it. I have got great evidences by visiting his hometown and studying historical Tibetan medical works.
     In a word, I hope to sum up Demar Dentsen Phenthok's pharmaceutical achievements and contents of Jindru Bencao. However, due to my own poor knowledge lever and limit time, I haven't studied thoroughly on many points. So this essay is only a beginning job to a future research. I hope this essay can help making progress to Tibetan medicine.
引文
132.《晶珠本草》、毛继祖、罗达尚等译、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12月;
    133.《西藏医学史》、王镭、地平线出版社、1991年9月;
    134.《蒙药正典(美丽目饰)》、占布拉·道尔吉著、罗布桑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135.《新修晶珠本草》、罗达尚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年6月;
    136.《藏医学通史》、蔡景峰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137.《雪域愿望树》、李晓林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8月;
    138.藏药学史暨晶珠本草概论、罗达尚、《西藏研究》1984年4期;
    139.试论《晶珠本草》对矿物药的贡献、王水湖、《西北药学杂志》 1993;
    140.论《晶珠本草》之特点、王津慧、《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04
    141.《晶珠本草》拾遗、营先勇;卓玛东珠;党合群;左振常、《西北药学杂志》1996.12.15;
    142.简论《晶珠本草》的体例特点及文献价值、夏德芬、《中国藏学》1999.2;
    143.近代著名藏医药学家帝玛尔格西·旦增平措及其学术成就、本考、九西加、《第七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论文集》2006.10;
    144.《纪念李时珍逝世3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电子版;
    145.《李时珍学术研究》、王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146.《中国药学简史》、打印稿;
    147.《藏药标准》的方案初谈、久美彭措、《医学信息》2009年7月、第1卷第7期;
    148.《中藏医共用药物的对比研究》、蒋学柱、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9.《云南藏医史》、学位论文,打印稿;
    150.《上古西藏与波斯文明》、张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51.《古代波斯医学与中国》、宋岘、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1月;
    152.《西藏古格王国探秘》、袁莎、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
    153.《简明藏医辞典》藏汉对照 李多美 民族出版社2009年4月;
    154.《2004年全国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作者杨重文、<迪庆藏医药发展史简介>;
    155.《藏药志》、杨永昌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
    156.《中药正别名集》、韩维恒编、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2月;
    157.《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0年7月第3期;
    158.《亚太传统医药》2008年6月第4卷第6期;
    159.《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年11月第18卷第6期
    160.《国外藏学译文集》第3辑、西藏人民出版社;
    161.《本草纲目》、李时珍、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4月;
    162.《回回药方》的特色及回族医药文化浅识、张永疆、《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5年第2期;
    163.《神农本草经》张登本主编、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12月;
    164.《中草药命名管规》、杨艳庆、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打印稿;
    165.《中药研究》、1991年第4期;
    166.《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1月;
    167.中印传统医学的比较研究、甄立学、《中医药图书情报》1990年第4期;
    168.《阿维森纳医典》、英·格儒勒医学博士原译、朱明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6月;
    169.《中欧传统医学比较》、内龙道、天津中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打印稿;
    170.《阿拉伯香药的输入史及其对中医药的影响》、李少华、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打印稿
    171.《敦煌吐蕃文献选辑—文化卷》郑炳林、黄维忠、民族出版社、2011年7月;
    172.《中国医学起源新论》、严健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4月;
    173.《卡若遗址》、打印稿;
    174.古代西域的两部印度梵文医典、陈明、《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0卷第4期(2001年);
    175.《医理精华》和印度佛教医学理论之比较、陈明、《佛教文化史》;
    176.敦煌出土的梵文于阗文双语医典《蓍婆书》、陈明、《中国科技史料》第22卷第1期(2001年);
    177.印度古代药物分类法及其可能对中国医学产生的影响、廖育群、《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7卷1995年第2期;
    178.吐蕃考古与吐蕃文明、霍魏、《西藏大学学报》第24卷第1期(2009年);
    179.阿拉伯医学概述及其杰出的代表医家、朱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年第21卷第2期;
    180.浅析中国与阿拉伯医药交流的实现途径、李德杏等、《天津中医学院学报》、第23卷第3期(2004年);
    181.中医西传的历史脉络—阿维森纳《医典》之研究、朱明、王伟东、《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第27卷第1期;
    182.唐宋元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医药交流、沈劫、《南京中国医药大学学报》、第5卷第2期(2004年);
    183.论濒危中药替代品的研究、索风梅、陈士林、《亚太传统医药》2006年第4期;
    184.名贵动物类中药代用品研究概述、杨知等、《中国医药学报》1996年第2期;
    185.中药品种传统经验鉴别“辩状论质”论、谢宗万、《时珍国药研究》第5卷第3期;
    186.论道地药材、谢宗万、《中药研究》1990年第10期;
    187.药用植物学中药材标本精品图片集,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程-药用植物学电子版;
    188.中医药学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初探、高翔、《陕西中医》2008年第29卷第3期;
    189.中国回族医药探源、赵建军、《中国职业药师》、2007年第8期;
    190.濒危藏药资源的保护、李隆云等、《中国中药杂志》第27卷第8期(2002年)
    191.《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年5月第5期;
    192.《菩提树下的藏医学和蒙古医学》、酥诺、民族出版社、2001年10月;
    193.《中西比较医药学概论》、朱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194.《医学的历史》、[英]罗伯特·玛格塔、希望出版社、2004年3月;
    195.《世界医学史(上册)》、[意]卡斯蒂廖尼著、程之范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196.《中国医学史》、陈邦贤著、团结出版社、2009年6月;
    197.藏药相关研究文献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边巴次仁、次仁央金、《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年5月第5期;
    198.藏医药学的沿革与青藏高原藏药开发现状、刘忠、《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7年总第84期;
    199.青藏高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宫怡文等、《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年;
    200.《思考中医》、刘力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201.《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区结成著、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2005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