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转型期执政党整合功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执政党整合功能就是将社会不同的要素、部分组合为一个统一、协调整体的过程及结果,是社会一体化过程中执政党整理、组合、统筹、调适作用的积极发挥和高度驾驭。执政党整合功能的有效发挥,有利于维护党的性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有利于平衡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保障基本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执政合法性,巩固执政基础。社会转型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执政党发挥整合功能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诸如社会利益分化、民主诉求增强、价值观念多元等。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和研究执政党整合功能的实现途径。
     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力求把握转型期执政党发挥整合功能的着力点、提出实现执政党整合功能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利益整合、权利整合、观念整合三个模块,并把它们作为执政党整合功能的主体框架,展开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问题到对策等多角度的分析和论证。在全文研究中,运用逐层递进法、历史方法、系统方法和比较借鉴法等。
     全文由前言和五章正文构成。
     前言部分简要说明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大致列析了执政党整合功能的研究现状,集中归纳了论文的创新之处,简要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执政党整合功能的理论分析。本章对政党功能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功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执政党整合功能的内涵、特征以及评价标准,并论述了执政党整合功能的价值。这些概念和理论基础,为下面章节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研究范畴、思路和依据。
     第二章:国内外政党整合功能的历史考察。本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发挥整合功能的发展轨迹的回顾,揭示了以下历史启迪:在利益整合中平衡各种关系;在权利整合中发挥全民作用;在观念整合中增强吸引力凝聚力;执政党整合功能发挥得好坏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成败。通过对国外执政党发挥整合功能的历史考察,得出以下经验与启示:提高执政党利益协调的巧妙性;扩大执政党整合人员的广泛性;增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执政党社会整合机制是历史的、动态的、具体的。这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转型期执政党发挥整合功能的着力点。本章首先概述了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背景,其次从现状、原因、挑战三个角度分别分析和论证了利益分化、民主诉求增强和价值多元,与此同时,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发挥整合功能的内容、对象和重点——利益整合、权利整合和观念整合。
     第四章:转型期执政党实现整合功能的途径与方式。本章提出了执政党实现整合功能的基本原则:经济发展原则、效率与公平并重原则、民主平等原则、融合包容原则、稳定有序原则;在此基础上,又分别提出了构建利益整合的有效机制、拓宽权利整合的有效途径、推进观念整合的有效方式。这是全文的重点之所在,也是全文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部分。
     第五章:铸造坚强自稳的整合主体——中国共产党。“打铁先要自身硬。”中国共产党是发挥整合功能的主体。党要有效整合社会,必先科学整合自身、优化自身。本章就如何铸造坚强自稳的整合主体,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坚持执政为民,增强利益整合能力;发展党内民主,提高权利整合能力;创新思想理论,夯实观念整合能力;改进党的作风和形象,增强党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is the process and result, in which a unified and coordinated whole is constituted of different essential factors and parts, and it's also an active development and high control of the effect of arranging, constituting, planning and regulating of the ruling party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is good for safeguarding party's nature and carrying out party's fundamental aim, and it's also good for balancing interest conflict and easing off social contradiction. Besides, it's advantageous to ensure basic human rights, and uphold social equality and justice. Not only that, it's also beneficial to strengthen party's legal ruling and consolidate ruling foundati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brings party much vigor, and also let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party face unprecedented and new problems and tests. For example, social interests become divided, and democracy requirements increase sharply, and values become diversified. The thesis explores and studies the realizing ways of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under such background.
     The thesis tries to grasp the settled points and puts forward efficient ways of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in transition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interest integration, right integration and values integration, which are considered as a main frame of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The thesis unfolds the analyses and demonstration from theories to practice, from history to reality, from problems to countermeasures. During the whole thesis study, step-by-step methods, history methods, system methods and comparison-reference methods have been used.
     The thesis is made up of the preface and 5 chapters.
     The preface simply shows the significance of selecting the title, and approximately enumerat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Furthermore, it also roughly sums up original ideas of the paper and summarizes researching ways of the thesis more or less.
     Chapter 1: Theoretical analyses of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This chapter defines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the function of the party, and analyses the function of interest expression, interest syntheses, political recruitment and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Moreover, the thesis probes into intension, characteristic, evaluating standards and values of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Such concepts and theories provide next chapters with study categories, trains of thought and foundation.
     Chapter 2: Historical inspecting of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party of inner and outer countryside. By looking back the developing orbits of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CPC, this chapter announces such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balancing various relationships through interests integration; developing the effect of the whole people through right integration; increasing the attraction and cohesion through values integration; how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works is related to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the ruling party. Through historical inspecting of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party of inner and outer countryside, such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have been got: improving the artistic quality of coordinating interests of the ruling party; broadening the scope of integrating the entire personnel of the ruling party; enlarging the containing quality of ideology of the ruling party; the social integrating mechanism of the ruling party is historical, dynamic and concrete. They provide wide view and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n Chinese realistic problems.
     Chapter 3: Settled points of carrying out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in transition. Firstly, this chapter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the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Secondly, it analyses and demonstrates how social interests become divided, how democracy requirement increase sharply, and how values become diversified through angles of status quo, reasons and challenges. Meanwhile, contents, objects and focal points of carrying out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CPC in social transition have been clear and definite. They are interest integration, right integration and value integration.
     Chapter 4: Ways of carrying out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in transition.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basic principles of fulfilling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principl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t and equitable principles, democratic and equal principles, pardoning and fusing principles, steady and sequential principles. Furthermore,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how to construct the effective mechanisms of interest integration, how to broaden the efficient channels of right integration, and how to advance the efficient ways of values integration. These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whole thesis, and also the parts which the whole thesis tries to blaze new trails.
     Chapter 5: Building the staunch and stable subject of integration—CPC. "It should make itself solid and strong before striking the iron." CPC is the subject of carrying out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and if it integrates the society in an efficient way, it has to integrate itself and optimize itself in a scientific way firstly. This chapter advances several concrete and practical countermoves and advice on how to build a staunch and stable subject of integration. Such are concluded: firstly, stick to reigning for the people,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terest integration. Secondly, develop the inner-party democracy and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right integration. Thirdly, bring forth new ideas of thought and theories, and heighten the ability of values integration. Fourthly, improve party's style and image and increase the public trust and cohesion. If so, it will make the integrating fun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work better.
引文
①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144页。
    ②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②参见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②金春明、许全兴、陈登才、郭德宏:《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193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①参见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0页。
    
    ①F·坎西安:《功能分析》,《国外社会学》1992年第4期。
    ①[英]斯宾塞:《第一原理》(第一版刊印于1862年,后有几个版本),1895年英文版,第380页。
    ②转引自胡格韦尔特:《现代化理论的社会学基础》,载谢立中、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页。
    ③转引自胡格韦尔特:《现代化理论的社会学基础》,载谢立中、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页。
    ④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①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175页。
    ②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③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④梁妍慧:《论执政党的社会整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①罗峰:《和谐社会视野下执政党的社会整合》,《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8期。
    ②牛君:《发挥党的政治整合功能、引领和促进社会和谐》,《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③魏崇辉:《社会转型期的政治整合、政党权威与政治成熟》,《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④邵宇:《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探析》,《湖湘论坛》2008年第2期。
    ⑤武振华:《论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理论学刊》2009年第4期。
    ⑥高庆国:《构建和谐社会下的中国多元整合》,《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①齐先朴:《论增强党在信息时代的社会整合功能》,《中州学刊》2008年第1期。
    ②刘惠、胡建:《思想政治工作:执政的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求实》2008年第10期。
    ③严学钧:《公共性:社会整合的价值关切》,《前沿》2008年第5期。
    ④化学成:《社会转型期政治稳定要素的整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⑤江明生:《提高党整合社会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论坛》2008年第4期。
    
    ①参见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8页。
    ②参见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8页。
    ①参见李清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方式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2页。
    ②参见齐先朴:《论增强党在信息时代的社会整合功能》,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2—23页。
    
    ①[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9页。
    ②齐明山:《公共行政的熵值效应——管理效率递减规律初探》,《公共行政》2000年第1期。
    ①参见庄锋:《论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整合机制的变迁与调适》,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页。
    ②赵凌云:《论我国当代社会的利益矛盾及其整合机制》,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7页。
    ①参见邱清华:《新时期执政党社会阶层利益整合问题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③《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6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①参见赵凌云:《论我国当代社会的利益矛盾及其整合机制》,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7—38页。
    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③参见季键霞、吴佩芬:《转型期利益关系的协调与整合——论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②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75页。
    ③参见梁妍慧:《重构执政党联系群众、整合社会的有效机制》,《新视野》2002年第1期。
    ①参见王海东:《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整合》,山西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7页。
    ①杨松:《政党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学术界》2001年第4期。
    ①参见杜红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整合》,《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②参见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0页。
    ③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④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177页。
    ⑤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①[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2页。
    ①参见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14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58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60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98页。
    ①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5—176页。
    ①刘建军:《单位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②《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9—21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4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①参见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0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①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①参见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页。
    ①参见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3页。
    ②参见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6页。
    ①孙士海:《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②参见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7页。
    ①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上海教育》2006年第Z1期。
    ①[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3页。
    ②李朝智:《社会转型期政府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特征探微》,《理论月刊》2001年第3期。
    ①参见李清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方式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9页。
    ③参见王身余:《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府整合机制重塑》,湘潭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4页。
    ①参见李清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方式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4页。
    ②参见李清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方式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4页。
    ①刘仁春、刘大为:《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进程中的政治整合》,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①朱胜等:《新时期我国城乡差距“剪刀差”的新表现》,《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9期。
    ②转引自张宛丽:《现阶段的社会群体利益关系》,《浙江学刊》1997年第1期。
    ③李学增、程学斌:《中国城市各阶层的利益差距》,《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①《中国该不该有这么多豪宅》,《哈尔滨日报》2004年12月7日。
    ②《800富豪的中国》,《南都周刊》2007年10月19日。
    ③李青宜:《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利益矛盾探究》,《理论视野》2004年第4期。
    ①王伟:《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利益分化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②汝信等:《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③《东西差距在哪里——关于未来2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基本判断》,《经济日报》2003年11月7日。
    ④刘鹏、郭慧:《和谐语境下的利益分化与社会整合》,《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①汝信等:《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②梁妍慧:《探寻执政党协调利益、整合社会的崭新体制与方式》,《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①参见李清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方式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①参见孙继红:《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分析与提高党整合社会能力的研究》,天津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3页。
    ①参见孙继红:《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分析与提高党整合社会能力的研究》,天津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5页。
    
    ①参见黄志芳:《中国社会体制转型期的利益矛盾与整合》,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7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①王伟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时报》2005年3月21日。
    ②梁妍慧:《探寻执政党协调利益、整合社会的崭新体制与方式》,《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③参见王伟:《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利益分化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杨超:《论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优化》,《岭南学刊》2004年第2期。
    ②王志勇:《转型期我党社会整合功能面临的挑战与制度应对》,《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43页。
    ①参见高维峰:《转型期我国社会政治利益结构的分化与整合》,河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①参见王身余:《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府整合机制重塑》,湘潭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②邵宇:《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探析》,《湖湘论坛》2008年第2期。
    ③王红卫:《完善党的利益整合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诉求》,《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4期。
    ①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②参见林伯海:《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及其整合》,《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①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②林柏海:《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及其整合》,《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③林柏海:《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及其整合》,《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①参见钟添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拓展》,《求索》2008年第9期。
    ②林柏海:《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及其整合》,《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③邵宇:《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探析》,《湖湘论坛》2008年第2期。
    ①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九十年代国外社会主义评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84 页。
    ②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①杜红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整合》,《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②参见邱清华:《新时期执政党社会阶层利益整合问题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6—17页。
    
    ①阎志刚:《社会转型与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②参见杜红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整合》,《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③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①杜红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整合》,《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①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17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②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
    ①参见李清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方式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1页。
    ②卫兴华:《我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论见解》,《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②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30日。
    ①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①参见罗峰:《变革社会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4—105页。
    ②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331页。
    ③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09页。
    ②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页。
    ③参见庄锋:《论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整合机制的变迁与调适》,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9页。
    ①参见邱清华:《新时期执政党社会阶层利益整合问题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页。
    ①参见罗峰:《和谐社会视野下执政党的社会整合》,《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8期。
    ①参见邱清华:《新时期执政党社会阶层利益整合问题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9页。
    ①参见季健霞、吴佩芬:《转型期利益关系的协调与整合》,《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①参见刘仁春、刘大为:《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进程中的政治整合》,《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参见季健霞、吴佩芬:《转型期利益关系的协调与整合》,《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①参见季健霞、吴佩芬:《转型期利益关系的协调与整合》,《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②A·O·赫尔曼:《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收入不平等忍耐性的变化》,《经济季刊杂志》第87卷。
    ①参见杨文海:《基于利益均衡与整合机制的和谐社会构建》,《党史文苑》2008年第8期。
    ②厉以宁:《国际先驱导报》2004年3月30日。
    ①参见王爱巧:《社会转型时期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8页。
    ①杨文海:《基于利益均衡与整合机制的和谐社会构建》,《党史文苑》2008年第8期。
    ①参见王海东:《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整合》,山西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2页。
    ①[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05页。
    ②梁妍慧:《探寻执政党协调利益、整合社会的崭新体制与方式》,《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 期。
    ①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①参见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页。
    ②顾杰善:《当代中国利益群体的多维透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41页。
    ③梁妍慧:《重构执政党联系群众、整合社会的有效机制》,《新视野》2002年第1期。
    ①参见高维峰:《转型期我国社会政治利益结构的分化与整合》,河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8页。
    ①参见邱清华:《新时期执政党社会阶层利益整合问题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4—35页。
    
    ①林柏海:《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及其整合》,《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王丽华、岳长林:《增强利益整合功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①参见王爱巧:《社会转型时期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
    ①参见李清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方式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8页。
    ①参见王爱巧:《社会转型时期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4—25页。
    ②参见金春明、许全兴、陈登才、郭德宏:《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页。
    ①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8页。
    
    ①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②雷厚礼:《中国共产党执政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③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①雷厚礼:《中国共产党执政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②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4页。
    ①金冲及、张国祥:《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②参见侯晋雄:《以党内民主促进社会民主》,《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5期。
    ①参见侯晋雄:《关于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的若干思考》,《理论建设》2009年第1期。
    ①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②参见侯晋雄:《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长白学刊》2009年第2期。
    ①参见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③姚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研究》,《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①参见杨铭光、舒丹:《强化社会整合的对策性思考》,《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14期。
    ②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③参见杜红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整合》,《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①参见侯晋雄:《以学习型政党建设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论坛》2008年第7期。
    
    ①转引自《求是》,2001年第1期。
    ②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①刘炳香:《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②刘炳香:《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页。
    
    ①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64页。
    ②冯秋婷等:《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
    ①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①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71页。
    ①参见侯晋雄:《当代境域中反腐倡廉工作的反思与探索》,《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年第1期。
    
    ①金丽薇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页。
    ②卢先福:《执政能力建设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③参见卢先福:《执政能力建设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227页。
    ①许顺田:《越发展越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2月8日。
    ②刘祺:《批评与自我批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①刘祺:《批评和自我批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1]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1]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4]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8]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9]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0]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01.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5]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86.
    [2][英]斯宾塞.第一原理[M].1895.
    [3][美]萨尔托里.政党与政党体制[M].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
    [4][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9、1996.
    [8][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9][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10][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变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1][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12][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冲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3][美]罗伯特·达尔著,李柏光等译.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5][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6][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民治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卢先福,端木婕.中国执政党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卢先福.执政能力建设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卢先福,王长江.党的建设十五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4]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7]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8]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高新民,等.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10]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2]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4]谢岳,程竹汝.法治与德治——现代国家的治理逻辑[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15]许先春,张明杰.执政为民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6]萧新生.执政党的建设[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
    [17]刘祺.批评与自我批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8]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19]郑杭生,李强.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0]甄小英,姚桓,等.党群关系新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1]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2]梁妍慧.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23]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4]苏希胜.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
    [25]金丽薇,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26]吴美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7]董连翔.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8]靳江好,王郅强.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9]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市场经济与党的建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
    [30]刘杰.执政能力建设:从理论创新到战略推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1]金春明,许全兴,陈登才,郭德宏.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2]刘建军.单位中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3]孙士海.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4]汝信,等.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5]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6]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7]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8]王沪宁.政治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9]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0]顾杰善.当代中国利益群体的多维透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1]雷厚礼.中国共产党执政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2]金冲及,张国祥.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3]刘炳香.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44]冯秋婷,等.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45]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6]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梁妍慧.重构执政党联系群众整合社会的有效机制[J].新视野,2002(1).
    [2]梁妍慧.探寻执政党协调利益、整合社会的崭新体制与方式[J].中国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2).
    [3]梁妍慧.论执政党的社会整合[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1).
    [4]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J].学术月刊,2001(7).
    [5]王邦佐,罗峰.从一元转向多元——关于中国共产党政治整合方式的对话[J}.探索与争鸣,2003(7).
    [6]文军,朱士群.分化与整合:加速转型期中国社会稳定性分析[J].科技导读,2000(12).
    [7]庄锋.试论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8]谢岳.组织结构的制度化重建:开放社会的政治整合[J].天津社会科学,2002(2).
    [9]杨超,李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优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2).
    [10]吴素雄.当代中国社会分化与中国共产党整合功能的重新定位[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1).
    [11]李金.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整合问题[J].探索,1999(2).
    [12]李红凛,李卫华.论社会整合机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13]戴桂斌.社会转型与社会整合[J].求实,2003(3).
    [14]桑学成.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J].群众,2002(4).
    [15]程竹汝.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整合[J].学习与探索,1999(5).
    [16]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J}.安徽史学,2003(1).
    [17]李庆华,梁丽萍,赵慧珠.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整合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3).
    [18]吴忠民.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J].社会学研究,2004(1).
    [19]石学峰.社会分层与我国政党制度整合功能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
    [20]杜旭宇,侯剑波.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稳定功能的优化——基于和谐思维社会整合功能的分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
    [21]马瑞.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整合的历史考察[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2]罗大文,刘艳霞.社会整合与和谐社会构建[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4).
    [23]吴茂朝.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机制[J].武汉学刊,2009(3).
    [24]吴茂朝.论单位制与执政党的社会整合机制[J].宁夏党校学报,2009(2).
    [25]姚则会,朱燕.论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冲突与整合[J].林区教学,2003(11).
    [26]刘鹏,郭慧.和谐语境下的利益分化与社会整合[J].理论研究,2008(1).
    [27]虞崇胜,王洪树.协商合作:公共决策中民意表达与社会整合的新途径[M].行政论坛,2008(3).
    [28]钟芳华,申永丰.以价值整合为突破口推动转型期社会保障政策改革[J].文史博览,2006(1).
    [29]齐先朴.论增强党在信息时代的社会整合功能[J].中州学刊,2008(1).
    [30]牛君.发挥党的政治整合功能,引领和促进社会和谐[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7(5).
    [31]高庆国.构建和谐社会下的中国多元整合[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32]刘惠,胡建.思想政治工作:执政党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J].求实,2008(10).
    [33]魏崇辉.社会转型期的政治整合、政党权威与政治成熟[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5).
    [34]王志勇.转型期我党社会整合功能面临的挑战与制度应对[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
    [35]江明生.提高党整合社会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术论坛,2008(4).
    [36]罗峰.和谐社会视野下执政党的社会整合[J].探索与争鸣,2008(8).
    [37]武振华.论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2009(4).
    [38]杨文海.基于利益均衡与整合机制的和谐社会构建[J].党史文苑(下半月),2008(8).
    [39]季健霞,吴佩芬.转型期利益关系的协调与整合——论政府在构建社会主要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6).
    [40]徐振光.论社会转型期执政文化资源的构建与整合[J].兵团党校学报,2006(2).
    [41]杨肖光.社会关系整合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J].理论界,2008(2).
    [42]李倩.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探讨整合社会发展动力[J].广州广播大学学报,2008(2).
    [43]姚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4]涂小雨.实现社会整合与促进社会和谐探析[J].理论前沿,2009(8).
    [45]涂小雨.社会冲突视阈中的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路径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46]肖翔,任敏.论社会转型期执政党对社会的整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
    [47]谈正好.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政治整合[J].甘肃社会科学,2000(1).
    [48]杨铭光,舒丹.强化社会整合的对策性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8(14).
    [49]王红卫.完善党的利益整合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诉求[J].甘肃理论学刊,2008(4).
    [50]邵宇.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探析[J].湖湘论坛,2008(2).
    [51]钟添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拓展[J].求索,2008(9).
    [52]杜红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整合[J].社会科学战线,2008(2).
    [53]何东平.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分化与整合探析[J].理论观察,2006(4).
    [54]刘仁春,刘大为.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进程中的政治整合[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55]文军,朱士群.分化与整合:加速转型期中国社会稳定性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
    [56]林柏海.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及其整合[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
    [57]化学成.社会转型期政治稳定要素的整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
    [58]严学钧.公共性:社会整合的价值关切[J].前沿,2008(5).
    [59]刘春兰,毕岩.论社会转型期提高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60]张陟遥,张惠玲.论转型期社会结构分化与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J].湖北社会科学,2006(4).
    [61]朱前星.浅析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整合[J].理论前沿,2006(17).
    [62]F·坎西安.功能分析[J].国外社会学,1992(4).
    [63]杨松.政党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学术界,2001(4).
    [64]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上海教育,2006(Z1).
    [65]李朝智.社会转型期政府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特征探微[J].理论月刊,2001(3).
    [66]朱胜,等.新时期我国城乡差距“剪刀差”的新表现[J].统计与决策,2007(9).
    [67]李学增,程学斌.中国城市各阶层的利益差距[J].中国社会科学,1997(6).
    [68]李青宜.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利益矛盾探究[J].理论视野,2004(4).
    [69]王伟.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利益分化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70]阎志刚.社会转型与转型中的社会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1996(4).
    [71]卫兴华.我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论见解[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72]王丽华,岳长林.增强利益整合功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73]杨超.论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优化[J].岭南学刊,2004(2).
    [74]张宛丽.现阶段的社会群体利益关系[J].浙江学刊,1997(1).
    [75]侯晋雄.以党内民主促进社会民主[J].党政干部学刊,2009(5).
    [76]侯晋雄.关于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的若干思考[J].理论建设,2009(1).
    [77]侯晋雄.当代境域中反腐倡廉工作的反思与探索[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1).
    [78]侯晋雄.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J].长白学刊,2009(2).
    [79]侯晋雄.以学习型政党建设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J].学习论坛,2008(7).
    [80]中国该不该有这么多豪宅[N].哈尔滨日报,2004-12-7.
    [81]东西差距在哪里——关于未来2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基本判断[N].经济日报,2003-11-7.
    [82]王伟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5-3-21.
    [8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6-30.
    [84]许顺田.越发展越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2-8.
    [85]800富豪的中国[N].南都周刊,2007-10-19.
    [1]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
    [2]杨立志.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与中国社会整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
    [4]丁清晔.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9.
    [5]罗峰.变革社会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政治学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6.
    [6]崔晓晖.意识形态认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思想基础[D].长春:吉林大学,2008.
    [7]齐先朴.论增强党在信息时代的社会整合功能[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
    [8]李清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方式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
    [9]邱清华.新时期执政党社会阶层利益整合问题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10]杜学中.社会阶层分化与执政党社会整合[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2.
    [11]王海东.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整合[D].北京:山西大学,2007.
    [12]黄志芳.中国社会体制转型期的利益矛盾与整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
    [13]张恩韶.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及其整合机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7.
    [14]潘鸣.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D].苏州:苏州大学,2007.
    [15]张文斌.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完善社会整合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16]孙继红.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分析与提高党整合社会能力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17]刘保位.中国共产党社会舆情机制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6.
    [18]赵凌云.论我国当代社会的利益矛盾及其整合机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19]韩育萍.转型期中国政府——社会二元整合机制内在矛盾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20]王身余.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府整合机制重塑[D].湘潭:湘潭大学,2001.
    [21]高维峰.转型期我国社会政治利益结构的分化与整合[D].开封:河南大学,2006.
    [22]庄锋.论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整合机制的变迁与调适[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4.
    [23]聂金山.日本自民党社会整合的考察及其启示[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
    [24]黄利秀.整合阶层利益,构建和谐社会[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5]王爱巧.社会转型时期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