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美国大学《世界音乐》课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以来,受“多元文化主义”、“文化相对论”等思想的影响以及随之而形成的价值观念的转变,音乐界也引发了“多元化”的新潮流,产生了《世界音乐》这一新的课程。本文即是对最早产生于美国大学里的《世界音乐》课程的研究。
     第一章,从解析“世界音乐”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其发展过程的阐述,了解“什么是世界音乐”,以及“世界音乐”概念所隐含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而《世界音乐》课程就是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与课程整合的产物。在对《世界音乐》课程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与“民族音乐学”学科在历史溯源、学科定位、学科内容、学科研究方法以及学科普及度这些方面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加深对《世界音乐》课程的认识。
     第二章,是对《世界音乐》课程基础的研究。课程研究可有不同的“学科视野”,而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则是课程研究的基础理论学科,对这些基本领域的研究将对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本章即是基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各自的学科“视野”来研究《世界音乐》课程,从而提高对《世界音乐》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章,通过对美国大学世界音乐教育内涵的分析中窥视美国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之后介绍了教育现状以及UCLA世界音乐教学。
     第四章,从历时性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脉络,对照美国的世界音乐教育得出了转换教育理念、深入学术研究、培养师资队伍、系统课程规划、加强国际交流这五方面的启示。
Since 20th centur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multi-culturalism and cultural relativism, the World Music course has come into being. This essay deals with the World Music course in universities of America.
     Chapter 1: Explain the concept of“world music”, outline the development and uncover the idea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ehind this word. World Music course certainly is the outcome of combining of th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dea and curricula. Based on the comparing research with Ethnomusicology,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Music course.
     Chapter 2: Research on the base of the World Music course. Research on course has many different“subject perspective”. Philosophy,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are the basic theory subjects of the course research. Study on these basic theory subjects is essential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Music course. In this chapter, I will research the World Music course from the philosophical, soc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World Music course.
     Chapter 3: Gener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music education in America by analyzing the meaning of the world music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of America. Introduc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world music education in UCLA.
     Chapter 4: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music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diachronic perspective. Compare to the world music education in America, we will obtain inspirations in following five aspects: the education idea changing, the academic research strengthening, teachers training, courses systematically designing,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broadening.
引文
1 陈自明.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共享世界音乐资源[J].人民音乐,2006,(2).p17.
    2 沈洽,刘怡.基诺族的音乐观念及他们的歌[J].民族艺术研究,2001,(3).p23.
    
    3 刘沛(译).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7,(3).p7.
    4 C.K.Szego 著,韦蔚(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践基础[J].音乐教育,2006,(4).p24.
    5 洛秦.世界音乐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J].中国音乐学,2006,(4).p115.
    6 洛秦.世界音乐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J].中国音乐学,2006,(4),p115.
    7 汤亚汀.音乐的流动景观与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读谢勒梅新著《声音景观:探索变化中的世界的音乐》[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4).p91.
    8 任伟伟.20 世纪上半叶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硕士论文,2004.p23.
    9 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3).p17.
    10 板俊荣.加拿大大布兰登大学音乐学院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选自管建华主编:21 世纪主潮,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p143.
    
    11 李爱平.多学科视野里的民族音乐学研究[J].音乐研究,2006,(6),p146.
    12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p16.
    13 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p731.
    14 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9),p13.
    15 杜亚雄.世界音乐课教学刍议[J].中国音乐,2005,(4),p46.
    16 李延红.民族音乐学的“历史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3),p114.
    17 董维松,沈洽.民族音乐学译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p121.
    18 巩凤涛,蒂莫西·莱斯.“21 世纪民族音乐学的新趋势”[J],人民音乐,2007,(7),p71-73.
     19 薛艺兵,蒂姆·泰勒.全球流行:世界音乐,世界市场[J].人民音乐,2004,(4) ,p36.
     20 季诚钧.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p11.
    21 赵虹元.教学本体论研究的范畴与取向[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p83.
    22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博士论文,2004,p38.
    23 [美]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6,p146,150.
    24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硕士论文,2002,p68.
     25 [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p47.
    
    26 黄祖仕,文科综合课程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硕士论文,2005,p8.
    27 管建华编译.音乐人类学的视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219.
    28 杨晓,跨文化理解:认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三个视界[J],音乐探索,2003.(4),p51
     29 陈秋生,王义,论知识观对高等学校课程的影响[J],中国农业教育,2007.(5), p8.
    30 [美]威廉·M·安德森、帕特丽夏·希汉·坎贝尔编,曹水清、刘堃、王德丽译,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p5.
    31 张华,20 世纪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范式冲突与融合[J],全球教育展望,1997,(1),p69.
    32 李其荣,从同一到多元的历史轨迹——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管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7),p149.
    33 王彩琴,“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对比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1),p225.
    
    34 刘红,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硕士论文 2007,p8.
    35 刘旭,再议大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其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5.(6),p61,63.
    36 赵卿敏,课程论基础[M],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1,p199
    
    37 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5.
    38 王定华,美国大学普通教育,博士论文,1994.
    39 马克著,管建华、乔晓冬译.当代音乐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9,p13.
    40 Lizabeth Bradford Wing,黄莹编译.课程及其研究[J].中国音乐,97 增刊,p104.
    41赵卿敏,课程论基础[M],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1,p200.
    42 王凯,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流变及课程转向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4),P59
    
    43 管建华,国际音乐教育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p 256
    44 朱玉江,音乐人类学理念对我国世界音乐教育的启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3), p34.
    45 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46 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p6.
    47 Palisca, Music in Our Schools,Foreword.p11
    48 管建华主编,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2006.12,p123.
    49 王凯,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流变及课程转向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4),P59
    50 Ornstein,A.C.&Hunkins,F.P.,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Issues.(4th ed.). Boston:Pearson.2004.p.99
     51 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p293
    52 张国骥,论美国的教育理念[J].求索,2005.(3),p103
    53 迈克尔·L·马克著,管建华、乔晓冬译,当代音乐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9,p70
    54 Final Report, MENC Committee 18.Go Project, MENC Historical Center, Music Librar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
    55 MENC Goals and Objectives, MENC publication,1970.MENC Historical Center, Music Librar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
    56 [美]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6,p117
    57 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p54~55
    58 W.M. Anderson: Toward a Multicultural Future,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 May 1991,第 5 章
    59 MENC et al: 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 MENC 1994
    60 [美]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6,p119
     61 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p330
    
    62 主要参考 UCLA 主页:http://www.ethnomusic.ucla.edu/aboutus/history.htm
    63 张兴荣,世界民族音乐之花盛开的地方[J].民族艺术研究,1999。(6),P77-78
    
    64 吕骥,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J],音乐研究,1982.(2),p35
    65 陈自明,研究世界民族音乐 共享世界音乐资源[J],人民音乐,2006.(2),p18-19
     66 “世界民族音乐笔谈”[J],中国音乐,1995.(2),p68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8 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倡议书[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5.(2),p14
    [1]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年。
    [2] 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年。 [3 ] 董维,松沈洽主编:《民族音乐学译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年。
    [4] 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年。
    [5]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民族音乐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年。
    [6] 俞人豪:《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年。
    [7] 王耀华、乔建中主编:《音乐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8] 张伯瑜编译:《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年。
    [9] [美]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0] [美]威廉·M·安德森、帕特丽夏·希汉·坎贝尔编,曹水清、刘堃、王德丽译:《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1] 迈克尔·L·马克著,管建华、乔晓冬译:《当代音乐教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年。
    [12] 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年。
    [13] 刘沛编译:《美国音乐教育概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4]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年。
    [15] 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年。
    [16] 管建华主编,《国际音乐教育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7] 管建华主编:《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8] 管建华主编:《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9] 管建华编译:《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0] 管建华主编:《21 世纪主潮,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21] 韩国鐄:《韩国鐄音乐文集(四)》,台北:乐韵出版社, 1999 年。
    [22] 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年。
    [23] 赵卿敏:《课程论基础》,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4] 季诚钧:《大学课程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年。
    [25] [美] 布鲁纳著,瑞珍译:《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年。
    [26] 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
    [27] David G. Armstrong 著,陈晓端主译:《当代课程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28] 靳玉乐、黄清:《课程研究方法论》,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29]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
    [30] 马骥雄主编:《战后美国教育研究》,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年。
    [31]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
    [32] 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33] 胡军:《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 陈自明:《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共享世界音乐资源》,人民音乐,2006 年第 2 期。
    [2] 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7 年第 3 期。
    [3] C.K.Szego 著,韦蔚(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践基础》,音乐教育,2006 年第 4 期。
    [4] 洛秦:《世界音乐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中国音乐学,2006 年第 4 期。
    [5] 汤亚汀:《音乐的流动景观与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读谢勒梅新著<声音景观:探索变化中的世界的音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 年第 4 期。
    [6] 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 年第 3 期。
    [7] 李爱平:《多学科视野里的民族音乐学研究》,音乐研究,2006 年第 6 期。
    [8] 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 年第 9 期。
    [9] 杜亚雄:《世界音乐课教学刍议》,中国音乐,2005 年第 4 期。
    [10] 李延红:《民族音乐学的“历史研究”》,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 年第 3 期。
    [11] 巩凤涛:《蒂莫西·莱斯“21 世纪民族音乐学的新趋势”》人民音乐,2007 年第 7 期。
    [12] 薛艺兵:《蒂姆·泰勒.全球流行:世界音乐,世界市场》,人民音乐,2004 年第 4 期。
    [13] 沈洽,刘怡:《基诺族的音乐观念及他们的歌》,民族艺术研究,2001 年第 3 期。
    [14] 杨晓:《跨文化理解:认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三个视界》,音乐探索,2003 年第4 期。
    [15] 朱玉江:《音乐人类学理念对我国世界音乐教育的启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 3 期。
    [16] 张兴荣:《世界民族音乐之花盛开的地方》,民族艺术研究,1999 年第 6 期。
    [17] 吕骥:《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音乐研究,1982 年第 2 期。
    [18] 《世界民族音乐笔谈》,中国音乐,1995 年第 2 期。
    [19]《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倡议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
    [20] 刘旭:《再议大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其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05 年第 6 期。
    [21] Lizabeth Bradford Wing,黄莹编译:《课程及其研究》,中国音乐,97 增刊。
    [22] 王凯:《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流变及课程转向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2 年第 4 期。
    [23] 陈秋生,王义:《论知识观对高等学校课程的影响》,中国农业教育,2007 年第 5 期。
    [24] 张国骥:《论美国的教育理念》求索,2005 年第 3 期。
    [25] 张华:《20 世纪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范式冲突与融合》,全球教育展望,1997 年第 1期。
    [26] 赵虹元:《教学本体论研究的范畴与取向》,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期。
    [27] 李其荣:《从同一到多元的历史轨迹——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管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 7 期。
    [28] 王彩琴:《“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对比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 年第 1 期。
    [1] 任伟伟:《20 世纪上半叶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硕士论文,2004 年。
    [2]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博士论文,2004 年。
    [3]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硕士论文,2002 年。
    [4] 黄祖仕:《文科综合课程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硕士论文,2005 年。
    [5] 刘红:《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硕士论文,2007 年。
    [6] 王定华:《美国大学普通教育》,博士论文,1994 年。
    [1] Palisca: Music in Our Schools, Foreword.
    [2] A.C. Ornstein & F.P. Hunkins, Curriculum: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4thed.), Boston:Pearson,2004.
    [3] Final Report, MENC Committee 18.Go Project, MENC Historical Center, Music Librar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
    [4] MENC Goals and Objectives, MENC publication,1970.MENC Historical Center, Music Librar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
    [5] W.M. Anderson: Toward a Multicultural Future,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May1991.
    [6] MENC et al: 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 MENC 1994.
    [7] UCLA 主页:http://www.ethnomusic.ucla.edu/aboutus/history.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