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京甘家大院的音乐故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十朝古都的南京秦楚王气、南朝烟雨。无论你是走在秦淮河畔还是徜徉于莫愁湖边都会被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的所感动。自古,金陵城就是文人汇聚之地,不少文人都将他们游览金陵之感记录于笔下。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南京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我们除了感触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震撼外也不能忘怀那些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的深思。所以,追忆一些已经逝去了的文化产业成了现代学者们的一项重要工作。1982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全市的文物普查活动中发现了一片古建筑群,经过五、六年的抢修,这片建于清代嘉靖年间的老宅再次展现出了它昔日的光彩。
     本文对甘家大院自建立到藏身于市井之中最后再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一系列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工作能够详细地描述出一所宅第是如何从一个小村人家发展成一个“文化世家”和“音乐世家”的历程。从而让人们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那些潜藏在城市中的已经逝去了的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有: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南京甘家大院的建立及音乐文化概览、第三章的甘家大院的音乐记事、第四章甘家大院的人类学解释、最后是结语。在这五个部分中,第二、三、四章是重点,全面阐释了甘家大院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发展它的艺术之路的过程。南京甘家大院作为一个以经商起家的富家宅院,主人的文化艺术才能和社会影响力却不是一般的商业家族可比的。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音乐发展模式更是去告诉我们,音乐是如何与人完美结合的。
Nanjing, as the capital of ten dynasties, gives birth to the poetic grace. The city always attracts people who taste the quintessence of its culture and history carefully. Since ancient times,Jingling city was the place of writers and poets that gathered. With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politics and culture, Nanjing has became an modern city. When we amazed at the city’s development, we never forget thinking of some traditional culture. So remembering of the cultural property is an important thing that scholars will do. In 1982, Nanjing’s government decided to restore the old house. After five or six years repair, the old house that built in Jiajing years show its former glory again.
     My papers aims at telling people the house how to develop and how to become a“culture family”、“music family”, and telling people its history of traditional music . The paper contains five chapters: ChapterⅠintroduction, ChapterⅡthe building of Nanjing Gan’s house and musical culture survey, ChapterⅢmusical notes of Gan’s house, ChapterⅢanthropology expiation of Gan’s house. The last is conclusion. In these chapters, the chapterⅡ,Ⅲ,Ⅲare the main points, which explain the Gan’s house how to build and how to develop its music . Although Gan’s family develop their house through business, their master’s art talent was very high. Music of Gan’s house brings people an new music form and combines music and people perfectly.
引文
[1]马麟杨英.甘熙宅第史话.南京出版社,2008(3).
    [2]苏克勤苗立军.散落在大街小巷的流年碎影——南京名人旧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1):56、73、76.
    [3]杨惠玲.戏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4).
    [4]伍国栋.环太湖地区的乐社传统——苏南“丝竹繁兴”的人文历史背景研究.中国音乐, 2007(1):44.
    [5]谢建平.从“堂名”看苏南民间音乐的生存基础.文艺研究, 2009(9):83.
    [6]伍国栋贾怡郭进怀.江南丝竹乐社“苏南三社”调查.艺术百家, 2009(3):85.
    [7]张生筠.中国戏曲的家班艺海, 2009(12).
    [8]袁肖萱著.小记“南京梅兰芳”汪剑耘先生.江苏地方志, 2009(6):55.
    [9]祁颢.南京清代名宅现状及保护开发.江苏地方志, 2006(1):54.
    [10]王颂.浅议北宋宅第建设.山西建筑, 2007(3):75.
    [11]王宏星.浅析宁波银台第官宅建筑的传统文化内涵.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3):48.
    [12]何孝廉著.民乐先驱者一代大宗师——甘涛教授生平传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表演版, 2005(3):99 .
    [13]朱建华.论家班在昆曲发展史上的意义.江苏广播大学学报, 2005(4) :43.
    [14]穆凡中.勾栏瓦舍.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10).
    [15]薛艺兵.中国乐器体鸣志.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7).
    [16]周兵姜文博主编.昆曲六百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1) .
    [17]李平君.优伶.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10).
    [18]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2).
    [19]薛艺兵.论仪式音乐的功能.音乐研究, 2003(3):38.
    [20]郑雷.昆曲.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3).
    [21]板俊荣张仲樵.南京民间俗曲音乐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2007(4).
    [22]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增订本)学苑出版社, 2003(1).
    [23]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3).
    [24]李祖胜.“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记甘涛、瞿安华、马有德的二胡教学三人组.大众文艺, 2009(8).
    [25]曹明.汪小丹及其京昆研习社.剧影月报, 2004(4):57 .
    [26]陈忠凯杨希义.唐长安城坊里宅第变迁原因初探.文博, 1991(4):42 .
    [27]李广林.唐长安的达官贵人宅第.西安师专学报,1986(3):24.
    [28]江捷著.堂名班社的业务形态.中华戏曲2009(2):316.
    [29]刘水云.清代家乐考略.戏曲研究,2003(2):109 .
    [30]臧艺兵.吕家河民歌与地域文化建构—一种音乐民族志的考察和分析.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1):28.
    [31]薛艺兵吴艳.江苏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区域分布调查统计.艺术百家,08年第3期.
    [32]陈作霖攥.运渎桥道小志刻本1册(线装).清光绪11年.
    [33]甘熙(清).白下琐言.南京出版社,2007年11月甘熙(清)著.
    [34]汤亚汀.城市音乐景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11月.
    [35] [美]荣鸿曾.从中国古琴研究看历史的相互依存.汤亚汀.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382.
    [36] [英]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马英珺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21
    [37]薛艺兵.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地理学方法新探.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01):83~88.
    [38]项阳.中国音乐民间传承变与不变的思考.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48.
    [39]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141.
    [40]汤亚汀.音乐的流动景观与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读谢勒梅新著《声音景观:探索变化中的世界的音乐》.音乐艺术,2001(04):92.
    [41]陈作霖(民末清初).《金陵琐志九种上》.南京出版社,2008(4).
    2.此话见郭乃安的《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他认为音乐学将目光投向人不仅意味着在音乐学的研究中关注人的音乐行为的动机等还意味着在各种音乐事实中去发现认得内涵或人的投影。
    3.梅利亚姆创立的“声音——概念——行为”的研究模式被学界称为“梅式三角”。
    4.这两个图由于拍摄时需要俯视,所以摘自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
    5.见《金陵琐志九种上》18页,此书为南京稀有文献丛刊。
    6.很多人写过宅经,此处引用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住宅风水书。
    7.此书是甘福所写,现藏于甘熙宅第内。
    8.《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比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津逮二字源自《水经注?河水二》:“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逮者”。
    9.《金石录》是宋代赵明诚攥。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
    10.此处对于甘氏祖先人物的记述的材料来自《甘熙宅第史话》和本人的田野调查。
    11.此处资料基本来自田野调查。
    12.此琴现藏于甘家大院内。
    13.这些唱片现已经很难查找,全凭被调查者的口述。
    14.此类出版物得收集来自《甘熙宅第史话》和我在田野调查中的收集。
    15.沈德符的《清权堂集》是研究古代戏曲的重要资料。
    16.居士林是佛教居室门学习教理、开发智慧的活动场所。
    17.拜忏即忏悔,是佛教的一种仪式。
    18.此图摘自百度网:http://image.baidu.com。
    19.清代吴敬梓的长篇小说。我用的是岳麓书社2002年2月第一版。
    20.此话源自昆曲《千忠戮?惨赌》,后用来指社会环境较好,即使门开着也不用担心有人来偷。
    21.吴国栋的《环太湖地区乐社传统》一文,他对明清苏南及环太湖地区的家乐班的分布做了总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