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的交响音乐创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我国交响音乐的发展进程中,新疆地区的交响音乐创作以其独特个性和艺术魅力已成为中国交响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新疆的交响音乐作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体裁的单一到丰富多样、从传统技法的运用到现代技法的拓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经过这段历程的孕育、积淀和发展,逐渐形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风格,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笔者相信,其成就定会载入共和国的音乐史册。
     本论文以新疆地区交响音乐创作的发展历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分析、研究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创作的交响音乐(包括作曲家及其作品)为主体。运用音乐史学原理,民族音乐学理论,作曲技术的方法,深入、细致地对涉及到的每部作品进行音乐学式的分析。通过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有效分析,力图揭示出在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交响音乐的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达到全面地认清新疆地区交响音乐全貌,包括其存在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实质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涵概了新疆地区10位作曲家的19部交响音乐作品。从作曲家的民族划分,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汉族四个民族。从音乐风格划分,有维吾尔风格、哈萨克风格和汉民族为代表的国内通行风格。从音乐体裁划分,有交响曲、交响诗、交响组曲、交响音诗、交响随想曲、协奏曲、管弦乐。
     全文除绪论外,共有五章正文,外加“结语”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新疆交响音乐创作发展概况;第二章,介绍了四位维吾尔族作曲家并分析了他们创作的交响音乐作品;第三章,介绍了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三位作曲家并分析了他们创作的交响音乐作品;第四章,介绍了四位汉族作曲家并分析了他们创作的交响音乐作品:第五章,以新观点、新视角、新认识,阐述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在交响音乐创作中如何实现传承与超越。结语,是对全文的概括性的总结。
     本文在写作中,将形象描述与技术构成综合在一起加以叙述,以符合音乐史论文的文体要求。
Forming as it does,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ymphonic music in our country, Xin Jiang symphonic composition, with its singular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charm,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Chinese symphonic evolution. From the late 20th century onwards, symphonic works from Xin Jiang underwent great changes, developing out of nothing, growing from few pieces to a multitude, with musical genres expanding from a single sample to a diverse range, from traditional techniqu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ones, a transition lasting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Gradually, a singular style of the music, with its distinctive local features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formed through the processes of cultivation, accu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Great feats indeed have been achieved. These accomplishments, I believe, will constitute part of the history of music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essay will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osition of symphonic music in the Xin Jiang area, taking both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symphonic music (including the composers and their music pieces) composed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in Xin Jiang, as the main subjects. Every piece mentioned in the essay will be analyzed intensively by way of musicology, employing the principle of music historiography, the theory of ethnomusicology and the methodology of composition technique. This essay intends to reveal the pattern in which late 20th century symphonic music in Xin Jiang occurred and developed by conducting effective, pertinent and purposeful analysis in order that the music be viewed holistically. As a result, the essential significance of its existence in a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is revealed.
     The research involves 19 pieces of symphonic music composed by 10 composers in Xin Jiang, drawn from four groups, namely Uyghur, Kazakh, Mongolian and Han in terms of their ethnicity. The style of music covers that of Uyghur and Kazakh together with the current style in China, taking Han as representative. In terms of music genre, the research deals with symphony, symphonic poem, symphonic suite, tone poem, capriccio, concerto and orchestral music.
     The introduction aside, there are altogether five chapters in addition to a conclusion. Chapter One give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Xin Jiang's symphonic music composition. Chapter Two introduces four Uyghur composers and analyses their works of symphonic music. Chapter Three introduces three composers of Kazakh, Mongolian and Hui origins respectively and analyses their works of symphonic music. Chapter Four introduces four Han composers and analyses their works of symphonic music; Chapter 5 elaborates from a new perspective, a new angle and a novel insight, upon the way in which the music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Xin Jiang inherited and transcended the composition of symphonic music. The conclusion is a generalized summary of the whole essay.
     Due to lessons drawn from earlier essays written by others supposedly about music history, essays that actually only analyzed works, the present essay attempts to overcome this shortcoming as well as combining vivid description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techniques of composition 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criterion of literary style.
引文
①系指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②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中国文化并列为古代三大文化体系。
    ③系指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
    ①李近朱:《交响音乐史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页
    ①周吉:《为新疆民族音乐多声化而求索》,《新疆艺术》,2000年3期,第49页
    ②作曲家石夫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初,曾在新疆生活工作达7年。虽后来离开,但在新疆创作的作品还是应当属于新疆音乐创作的一部。2007年10月22日,本文作者在石夫家中,对作曲家本人访谈记录。
    ①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第3版,第112页
    ①作曲家金湘曾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在新疆生活、工作达17年之久。这里提到的作品,属于这个时期。本文作者曾在2009年采访过作曲家本人,但没有涉及这首作品。
    ①此名称来源于2005年7月8日,本文作者在新疆歌剧院对努斯勒提本人访淡时,作曲家对此作品阐释的记录。
    ①努斯勒提·瓦吉丁:《我的歌声》(创作歌曲专集),新疆音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内附衬页。
    ①木卡姆其(Mukamq)是指善于演唱、创作、研究木卡姆的民间艺人。来源张欢主编:《新疆民族音乐研究历史与文献》,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第14页。
    ①潘西洛:木卡姆中的一个段落名称,有舞蹈音乐特点,音乐风格具有欢快、热烈特征。来源刘魁立、郎樱主编:《维吾乐木卡姆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94页。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木卡姆研究会编:《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第43页。
    ①田青主编:《木卡姆为你送行——周吉纪念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175页。
    ①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湖北艺术学院作曲系编:《巴托克论文书信选》(增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7月第2版,第186页。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木卡姆研究会编:《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第42页。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木卡姆研究会编:《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第43页。
    ①玛采尔:《论旋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2页。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木卡姆研究会编:《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第41页。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木卡姆研究会编:《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第41页。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木卡姆研究会编:《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第42页。
    ①朱践耳;《朱践耳交响曲集》(总谱、手稿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32页。
    ②杨静: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施万春新时期管弦乐队作品研究》,2009年,第72页。
    ①由王光祈提出的划分世界范围内音乐形制的理论构想,具体系指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原文为王光祈《东方民族之音乐》的自序。转引于汪毓和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第3版,第109页。
    ②乔建中:《咏叹百年-乔建中音乐文集》中的《从民间音乐的分布音乐地理学的一般探讨》(中国音乐与亚洲音乐研讨会论文1988年),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94页。
    ①宋生贵:《当代民族艺术之路》,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2页。
    ①杨立青《乐思·乐风—杨立青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363页。
    ①邵光琛:《新疆作曲家们的思考与行动——十年来新疆创作一览》,《中国音乐年鉴》(199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年鉴》编辑部编,第281页
    ①引自寒冰《对新疆音乐创作的思考》,《新疆艺术》,1990年3期,第33页。
    ①郑长铃主编:《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志述》(创作卷一),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80页。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现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2.汪毓和:《中国现代音乐史纲》(1949—-2000),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3.梁茂春、明言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卷·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49—2000)》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4.居其宏:《共和国音乐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5.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第3版。
    6.梁茂春主编:《中国交响音乐博览》,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7.冯文慈:《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8.于润洋:《音乐史论问题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9.[德]达尔豪斯:《音乐史学原理》,杨燕迪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1.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上、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2.袁炳昌、冯光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3.伍国栋编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卷·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4.周吉编《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5.周吉编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解维吾尔音乐珍宝木卡姆》,新疆科技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6.周吉:《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7.周吉:《木卡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8.刘魁立、郎樱主编:《维吾尔木卡姆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木卡姆研究学会编:《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第1版。
    10.全国艺术规划“九·五”课题课题组编著:《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11.管建华著《音乐人类学导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版。
    12.[美]斯蒂芬·布鲁姆、菲利普·伯尔曼、丹尼尔·纽曼:《民族音乐学与现代音乐史》,汤亚汀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1.王震亚:《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2.丁善德:《作曲技法探索》,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3.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4.李诗源、齐柏平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卷·音乐表演艺术与作曲技术理论(1949—2000)》,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5.薛金炎:《交响乐世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6.李近朱:《交响音乐史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7.薛金炎、李近朱著《交响音乐通俗讲座》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8.[德]克列门斯编著:《音乐分析法》,钱泥译,2009年10月第1版。
    1.汪毓和、陈聆群主编:《回首百年——20世纪华人经典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
    2.居其宏、冯效刚:《音乐学文论写作》,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3.王安国:《世纪回眸—王安国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4.石夫:《石夫音乐评论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9月第一版。
    5.戴嘉枋:《面对挑战的反思——戴嘉枋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6.宋博年、李强:《丝绸之路音乐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7.会务组编:《第六届国际木卡姆研讨会论文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8.陈凌:《胡乐新声: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9.巴音郭勒自治州文化局编:《土尔扈特乐舞》,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10谷苞:《古代新疆的音乐舞蹈与古代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11.《新疆艺术》编辑部编:《丝绸之路乐舞艺术》,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
    12.周菁葆:《丝绸之路音乐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13.罗艺峰:《中国西部音乐论——生成与前景》,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14.金湘:《作曲家的困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8月第1版。
    15.张玉榛:《东方与西方相遇-拉维.香卡印西音乐交融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16.[俄]M.阿兰诺夫斯基编:《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张洪模等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1)李焕之:《创作交响乐的一些体会》,载《人民音乐》,1961年第10期。
    (2)马思聪:《交响音乐创作的技巧》,载《人民音乐》,1961年第11期。
    (3)王震亚:《交响音乐创作散论一束》,载《人民音乐》,1961年第8期。
    (3)施咏康:《谈交响音乐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载《人民音乐》,1981年第9期;
    (3)瞿维:《创作具有中国气派的交响音乐作品》,载《人民音乐》,1983年第6期。
    (4)李焕之:《交响音乐艺术及其它》,载《人民音乐》,1983年第7期。
    (5)王树:《关于交响音乐的问题通信》(一),载《人民音乐》,1983年第7期。
    (6)宋博年:《在故乡的土地上耕耘——努斯勒提·瓦吉丁和他的<故乡>》,载《人民音乐》,1983年第7期。
    (7)王树《关于交响音乐的问题通信》(二),载《人民音乐》1984年第2期。
    (8)林君:《第四届<华夏之声>音乐会在京举行演出新疆维吾尔族古典音乐》,载《人民音乐》,1986年第12期。
    (9)王安国:《困惑与困境——对我国交响音乐创作现状的思考》,载《人民音乐》,1988年9期。
    (10)宋博年:《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载《中国音乐》,1990年第1期。
    (11)梁茂春:《交响乐的中国化之路(上)——中国当代管弦乐创作四十年发展历程》,载《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12)梁茂春:《交响乐的中国化之路(上)——中国当代管弦乐创作四十年发展历程》,载《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13)张驰:《民族遗韵奏新声——交响随想曲“纳瓦木卡姆”主题随想赏析》,载《音乐爱好者》,1991年第2期。
    (14)王安国:《栉风沐雨竞发千枝——1949——1989年的中国交响音乐创作》,载《中国 音乐学》,1991年第2期。
    (15)汪毓和:《20世纪华人(大陆)音乐创作概述》(上),载《音乐探索》,1995年第1期。
    (16)汪毓和:《20世纪华人(大陆)音乐创作概述》 (下),载《音乐探索》,1995年第2期。
    (17)戴明瑜:《阿萨菲耶夫对交响音乐的解释》(上),载《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18)戴明瑜:《阿萨菲耶夫对交响音乐的解释》(下),载《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19)贾达群:《管弦乐写作的历史发展》,载《音乐探索》,1998年第3期。
    (20)王宝龙《试论我国交响音乐创作的戏剧性》(上),载《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21)王宝龙:《试论我国交响音乐创作的戏剧性》(下),载《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22)金湘:《音乐创作学导论》,载《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4期。
    (23)关峡:《推动以中国交响音乐为代表的主流音乐文化建设》,载《人民音乐》,2006年第2期。
    (24)王宝龙:《心中的歌声源于故乡——努斯勒提·瓦吉丁的音乐创作》,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10期。
    (25)杨青:《交响乐世界的“中国之声”——关于中国本土交响音乐》,载《艺术评论》,2009年,第2期。
    (26)李诗源:《新时期中国交响音乐创作:问题与探讨》,载《艺术评论》,2009年2期。
    (27)王宝龙:《琴声悠扬丝路音画—评努斯勒提·瓦吉丁<丝道幻影—小提琴曲8道>》载《人民音乐》,2010年第9期。
    (1)交响诗《故乡》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2)交响诗《瀚海情丝》作者手稿
    (3)大型交响组曲《乌扎哈勒木卡姆》作者手稿
    (4)管弦乐《木卡姆主题序曲》作者手稿
    (5)管弦乐《(喀什噶尔)随想曲》作者手稿
    (6)管弦乐《帕米尔素描》作者手稿
    (7)管弦乐《火焰山下的节目》作者手稿’
    (8)交响组曲《纳瓦木卡姆》作者手稿
    (1)管弦乐《艾介姆主题随想曲》新疆爱乐乐团
    (1)单乐章交响曲《莎鞑》作者本人
    (1)管弦乐《节日序曲》作者手稿
    (2)管弦乐《牡丹汗》作者手稿
    (3)交响音诗《胡杨颂》作者手稿
    (4)管弦乐《移位》作者手稿
    (1)交响诗《阿拉泰随想曲》作者手稿
    (1)大型交响曲《东归》作者手稿
    (2)管弦乐《在那遥远的地方》新疆爱乐乐团
    (1)管弦乐《哈密拉克木卡姆主题与变奏》作者手稿
    (2)交响组曲《家乡的故事》作者手稿
    (3)协奏曲《bB大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作者手稿
    (1)大管与管弦乐队《叶尔羌河上的船歌》新疆爱乐乐团
    (2)交响组曲《乌夏克木卡姆组曲》新疆爱乐乐团
    (3)交响诗《刀郎人的舞会》新疆爱乐乐团
    (4)单乐章交响曲《天山的崛起》新疆爱乐乐团
    (1)管弦乐《沙漠驼铃》新疆艺术研究所
    (2)交响随想曲《纳瓦木卡姆主题随想》新疆艺术研究所
    (3)交响组曲《纳瓦木卡姆》新疆艺术研究所
    (1)小提琴协奏曲《永远的石榴花》作者手稿
    (1)管弦乐《都达尔与玛丽亚》作者手稿
    (1)交响组曲《五种官样》作者手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