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诸多不可持续的重大现实问题面前,人类文明何以可持续发展,这是作者多年来始终不渝地关注、思考和探讨的基本问题。同时,资源短缺、能源有限和人口众多等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课题。因此,本选题的研究旨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学理上,通过“根源式”的研究,拓展环境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为环境政治学兴盛于中国、服务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解决提供理论支撑;二是提出并论证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环境政治传统,揭示环境与政治互动的内在关系,指出传统环境政治对谋求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当代价值。
     本文以环境政治学和现代政治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原则为基础,以夏商至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社会环境政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为研究对象,重点提出并论证了传统环境政治的产生和发展、传统环境政治的主要思想基础、传统环境政治运行的原则和机制、传统社会的环境保护法规、传统环境政治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等内容。
     形成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第一,对“环境政治(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新的概括,对“传统环境政治”进行了初步界定。(1)环境政治是在特定环境和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环境政治权利,实现其生态环境利益的一种生态、社会关系。环境政治的发展将以绿色科技为先导,以生态经济、可持续经济为中心,以环境政治权利的获得和生态利益的实现及满足为目的,以变革政治体制、政治思维和政治价值观为途径,实现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同共荣。(2)“环境政治学”则是以环境政治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与趋势的学问。其学科性质属于政治学。(3)本文所谓“传统环境政治”是指我国1912年前在政治领域中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以研究环境与政治关系的相关性为重点,以分析环境变迁和环境问题引发的政治响应为基本点,揭示环境政治权力分配的本质,以及环境政治行为、环境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变化规律。
     第二,尝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为宗,以环境政治学的交叉研究法为主,对我国传统环境政治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探究,初步构建了一个包括传统环境政治思想、原则、环境政治体系、环境政治行为以及环境政治发展的基本分析框架,归纳了传统环境政治的特点,掲示了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客观地肯定了其积极意义和当代价值,指出了其存在的历史局限。
     第三,重点分析和归纳了儒、道、佛、法等四大思想流派关于环境政治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它们彼此互动、交流、交锋和交融的规律,以及以不同性质、内容和方式共同作用于传统环境政治的特点,指出了传统环境政治指导思想的多元性和融通性。各家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是自主融通,创新发展。
     第四,结合不同的社会政治形态,对传统环境政治运行的原则和机制进行剖析,这是本文的重要创新之一。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形态与西方大相径庭。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建立开始直至1912年新的民主政体诞生,传统社会长期处于不同质的王朝统治时期,王朝政治持续时间之长是世界罕见的。基于王朝政治统治的事实,我们认为,传统环境政治的首要原则是“王权至上”,同时,基于实际生态场域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究天人之际的认知,提出并施行了体国经野、山川形便、务时寄政、以时禁发、公平公正、均平节用等独特的治国原则,创造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文明,推动了环境政治体系的建构和环境政治行为的实施。
     第五,自然灾患的多发、群发,特别是大江大河带来的大灾,激发了先人响应环境问题的政治智慧。虞衡机制的设立和长期坚持,政府对兴修水利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开展,因地制宜,植树造林,爱护生物,节约资源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施行,不仅缓解了人与自然矛盾,也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滋养了生态美德。对人地矛盾和人水矛盾等“千年之疡”的制度回应,则为我们认识和把握重大环境问题演变的规律及其制度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时代合理的、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和制度等都是一种巨大的政治资源。这种资源如果得到恰当的开发,就能适当兼顾不同阶级、阶层、集团、群体的基本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宣泄对立情绪,起到转化消极因素,增进社会文明,实现价值进化,保护社会生产力的作用。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面临的环境挑战也史无前例。为了使融入了世界的中国和包容了中国的世界都能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我们在把握传统与现代的价值时,需要一种自主融通、创新发展的智慧,需要一种谋求多元价值兼容、进化、平衡的心态。平衡既是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顶级状态和自然界变化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价值进化的基本规律之一。在不同的价值之间实现平衡,是为了推动它们的融合与转化。这种平衡,本质上是要确定一个更恰当的标准。这也是本文立足于研究中国传统,拓展环境政治学术研究领域的真正价值追求。
Facing many important problems of unsustainability for human being's civilization and asereies of headache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limited energy and large population,which prevent China from achieving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question that how couldhuman civilization develop continuously made the author keep to concern, think and discuss formany years. This thesis focues on two purposes. One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popularity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s so as to help the the political settlement of the ecologicalproblems in China by extending the research scope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s and the study itfrom its "root". Another is to argue the environment political tradition for the sustainable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revealing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between environment and politics and pointing out the practical value that the traditionalenvironmental politics for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ofenvironmental politics and modern politics. The object is to study the formation and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from the Xia and ShangDynasities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stag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highlights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theideological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the principles and mechanisms forthe running of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laws of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and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it.
     The major research and conclusions are as below:
     First, the author made a summary of the concept of the environment politics, and a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1) Environmental politics is akind of ecological, social relation based on specif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relationships and their interest relationships. In this relationship,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yrecognize and protect their environmental political rights and realize their ecological intereststhrough public power. Environment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s to be guided by greentechnology, taking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economy as the center, with the achievement ofenvironmental and political right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as the purpose,the change of political system, political thinking and political values as the way, to realize theco-prosperity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2) Environmental politics as adiscipline take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as the study object. It reveals the rules and trends of its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t belongs to political science.(3) In this essay, theso-called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refers to a kind of relationship formed inrecognizing and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n the field of politics in China before1912. It mainly studies the pertinence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political relations,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 change caused by the political response as thefundamental poin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essenc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alpower, and the content and the rules for changing environment political behavior andenvironmental political thoughts.
     Second, the author tried to use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Maxist political science as theroot and mainly used cross research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s to make a systematic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in China, and constructed a basic analyticalframework, which includes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al thoughts and principles,environmental political system,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What's more, the author also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revealed the rules andtrends of its development, affirmed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and contemporary value, and finallypointed out its historical limitations.
     Third, the author analyzed and concluded the basic thought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politicsof four schools of thoughts, Confucianism, Daoism, Buddism and Leaglism etc., and analyzedthe rules of communication, confrontation and combination among them. The author also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nature, content and methods showed by environmentalpolitic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pluralism and accommodation are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and the basic patterns and tren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these schools of thoughts are self-adapt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Fourth, one of the important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running principlesand mechanism of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by consulting different social andpolitical ideologies. The traditional social and political ideology of China is far different fromthe West. From the Xia Dynasty established in the21st century BC until1912when the newdemocratic constitution started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is ruled by different dynastiesfor a long time. Such a long duration of dynastic politics is rare in the world. Based on the factof dynastic political ruling, we believe that the first principle of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politics is the "kingship". While, baed on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the ecological field, the level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gnition of heaven and mankind, the ruler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some unique governance principles including constructing cities andtowns and planing districts and villages, adapting the shape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servinggovernance in line with time, constraining develop in with the changing rhythm of seasons,equity and justice, average and saving, creating the system civilization of protecting the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implement of environment political behaviors.
     Fifth, the frequent and mass natural disasters, especially the flood and droughts of largerivers stimulated the political wisdom of the ancestors to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A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like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long-term adherence of Yu Hengmechanism, the great importance that Government attached to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the ongoing practices, planting trees based on local conditions, care for life and saving resources not only promoted the release of the tens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alsoincreased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ourished the ecological virtues. Therespond by the system t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people and water forthousands of years provided us with valuabl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the evolution of the law and its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experience from the history taught us that any ideological principle and system that isreasonable and advanced in its time can be an important political resource. Such resources, ifbeing properly developed, would be able to properly take care the interests of the differentclasses and groups, help resolve social conflicts, change negative factors into positive, andfinally achieve social balance and protect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Today,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are remarkable, while theenvironmental challenge is also unprecedent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armony an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that integrated herself into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thataccomodated China, we need a wisdom of self-adapt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amind to seek the campatibility and balance of diverse values. To achieve the balance amongdifferent values i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m. The nature of such abalance is to define a more proper standard, which is also the ultimate pursue for this thesis toextend the research scope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s based on the study Chinese tradition.
引文
①孙正甲.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7.
    ②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205.
    ①孙正甲.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60.
    ②郇庆治.自然环境价值的发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③李泊言.绿色政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④郇庆治主编.环境政治国际比较[[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⑤郇庆治.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⑥肖显静.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抉择[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⑦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1-2.
    ⑧Arne Naess,“The shallow and the deep,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A summary,”Inquiry16(1983),pp.95-100.
    ①余谋昌.公平与补偿:环境政治与环境伦理的结合点[J].文史哲,2005(6):6.
    ①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导言1.
    ②孙正甲主编.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30.
    ③孙正甲主编.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31.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59.
    ⑤A.Hurrell.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in Ken Booth and Steve Smith,eds..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The Pennsy Lv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 pp150-151.
    ①列宁全集(第39卷)[M].人民出版社,1986:406.
    ②余谋昌.公平与补偿:环境政治与环境伦理的结合点[J].文史哲.2005(6):6.
    ①郇庆治主编.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导言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209.
    ②刘京希.生态政治理论的方法论原则[J].江海学刊,2001(4):67.
    ③《左传·桓公二年》。
    ①《左传·僖公五年》。
    ②王与之.《周礼订义》卷二十七,《四库全书》。
    ③《尚书·禹贡》序。
    ④《诗经·小雅北山》。
    ⑤《左传·昭公七年》。
    ⑥《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四库全书》。
    ①《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②樊宝敏,董源.中国历代森林覆盖率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4):60-65.
    ③《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
    ④《庄子·人间世第四》。
    ⑤斯大林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03.
    ①朱国云.科层制与中国社会管理的组织模式[J].管理世界,1999(5):207.
    ①徐子宏译注.周易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
    ②赵守正译注.白话管子[M].长沙:岳麓书社,1995:531.
    ③徐子宏译注.周易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
    ④徐子宏译注.周易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6.
    ⑤江灏等译注.今古文尚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35.
    ⑥徐子宏译注.周易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394.
    ⑦王森译注.荀子白话今译[M].北京:中国书店,1992:201.
    ①《孟子滕文公上》。
    ②[英]阿诺尔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2.
    ③《农政全书》卷三。
    ①《孟子·滕文公上》。
    ②《汉书·王莽传》。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70.
    ①《孟子·离娄上》。
    ②《荀子·天论》。
    ③《春秋繁露郊语》。
    ④《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⑤《春秋繁露·通国身》。
    ⑥《春秋繁露·王道》。
    ①刘俊田等译注.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447.
    ②袁清林.中国环保史话[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156.
    ③《国语周语下》。
    ④《尚书禹贡兖州》。
    ⑤《说文解字》第二上口部“台”字解。
    ⑥《论语泰伯》。
    ⑦《墨子兼爱下》引《禹誓》。
    ⑧《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正义》引。
    ⑨《韩非子说疑》。
    ①《左传昭公四年》。
    ②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6.
    ③《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四,《四库全书》。
    ①《左传文公十八年》。
    ②《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四库全书》。
    ③《国语·周语上》。
    ④《诗经·大雅·桑柔》。
    ①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华夏出版社,1989:14.
    ②《论语阳货》。
    ③《论语卫灵公》。
    ④《老子》第二十五章。
    ①《荀子·王制》。
    ②《管子立政》。
    ③《礼记月令》。
    ④《水经注渠注》卷二二。
    ⑤《荀子致士》。
    ①宋濂等.元史·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6:2355.
    ①《明史职官志》卷七二。
    ②宋绶.宋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664.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1.
    ②《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③《史记》卷三《殷本纪》。
    ④《管子山权数》。
    ⑤《今本竹书纪年》卷上。
    ⑥《国语鲁语上》。
    ⑦《尚书禹贡》。
    ⑧《汉书盖宽饶传》。
    ⑨《周易·文言传》。
    ⑩《史记》卷三《汤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95.
    11《逸周书·聚篇》。
    ①《周易·系辞上》。
    ②《四书集注公冶长》。
    ③《论语为政》。
    ④《论语为政》。
    ⑤《论语为政》。
    ①《论语为政》。
    ②《论语雍也》。
    ③《论语颜渊》。
    ④《论语颜渊》。
    ⑤《论语宪问》
    ⑥《论语·为政》。
    ⑦《论语·阳货》。
    ⑧《论语·季氏》。
    ⑨《论语·泰伯》。
    ⑩《论语·学而》。
    ①《孟子·告子上》。
    ②《孟子·公孙丑上》。
    ③《孟子·公孙丑上》。
    ④《孟子·告子上》。
    ⑤《孟子·公孙丑上》。
    ⑥《孟子·梁惠王上》。
    ⑦《孟子·梁惠王上》。
    ⑧《孟子·离娄上》。
    ⑨《荀子·天论》。
    ⑩《论语·季氏》。
    11《论语·八佾》。
    12《孟子·梁惠王下》。
    13《孟子·离娄上》。
    14《孟子·尽心上》。
    15《孟子·梁惠王上》。
    16《孟子·梁惠王上》。
    ①《孟子·离娄上》。
    ②《荀子·天论》。
    ③《荀子·礼论》。
    ④《荀子·礼论》。
    ⑤《荀子·性恶》。
    ⑥《荀子·礼论》。
    ⑦《荀子·天论》。
    ⑧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69.
    ⑨《荀子·强国》。
    ①《荀子·解蔽》。
    ②《荀子·王制》。
    ③《荀子·王制》。
    ①《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②《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③《春秋繁露·郊语》。
    ④《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⑤《春秋繁露·通国身》。
    ⑥《春秋繁露·立元神》。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汉书·董仲舒传》。
    ③《汉书·董仲舒传》。
    ④《春秋繁露·仁义法》。
    ⑤《汉书·董仲舒传》。
    ①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2002:176-177.
    ②许倬云.求古编[M].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82:497-498.
    ③《后汉书·礼仪志中》。
    ①《春秋繁露·王道》。
    ②《春秋繁露·王道》。
    ①《正蒙·西铭》。
    ②《二程贵遗书》卷二上《识仁篇》。
    ③《朱子语类》卷六○。
    ④《朱子语类》卷九○。
    ⑤《朱熹集仁说》卷六七。
    ⑥《朱子语类》卷二一。
    ⑦《朱子语类》卷六五。
    ⑧《朱子语类》卷二○。
    ⑨《朱子语类》卷二。
    ⑩《曾国藩全集·读书录》。
    ①《传习录》(下)。
    ②《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卷二。
    ③《朱子语类》卷一四。
    ④邵雍.《观物》五二《观物内篇之二》。
    ⑤《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卷二。
    ⑥《朱子语类》卷一二。
    ⑦《朱子语类》卷七○。
    ⑧《朱子语类》卷三七。
    ⑨《朱子语类》卷三二。
    ⑩《朱子语类》卷六八。
    ①《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②《朱子语类》卷四一。
    ③《朱子语类》卷一三。
    ④《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九。
    ⑤《朱子语类》卷一五。
    ⑥《二程集·周易程氏传·蒙》。
    ⑦《朱子语类》卷二三。
    ⑧《二程集·周易程氏传·蒙》。
    ⑨《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八。
    ⑩《朱子语类》卷七八。
    11《朱子语类》卷七五。
    12《朱子语类》卷六○。
    13《朱子语类》卷八。
    14《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八。
    ①《老子·二十一章》。
    ②《老子·一章》。
    ③《老子·二十五章》。
    ④《老子·二十五章》。
    ⑤《老子·十二章》。
    ⑥《老子·二十八章》。
    ⑦《老子·二十五章》。
    ⑧《老子·六十章》。
    ⑨《老子·七十三章》。
    ⑩《老子·七十九章》。
    11《老子·五十一章》。
    12《老子·七章》。
    ①《老子·十章》。
    ②《老子·二十九章》。
    ③《老子·二十九章》。
    ④《老子·七十五章》。
    ⑤《老子·五十三章》。
    ⑥《老子·七十四章》。
    ⑦《老子·三十章》。
    ⑧《老子·四十六章》。
    ⑨《老子·六十章》。
    ⑩《老子·三章》。
    11《老子·三章》。
    12《老子·十九章》。
    13《老子·四十六章》。
    ①《老子·七十四章》。
    ②《老子·八十章》。
    ③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51.
    ④《庄子·知北游》。
    ⑤《庄子·知北游》。
    ⑥《庄子·大宗师》。
    ⑦《庄子·山木》。
    ⑧《庄子·天地》。
    ①庄周.庄子·马蹄[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3.
    ②庄周.庄子·马蹄[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3.
    ③《庄子·天地》
    ④《庄子·天道》
    ⑤《庄子·在宥》。
    ⑥《庄子·徐无鬼》。
    ⑦《庄子·达生》。
    ⑧庄周.庄子·天地[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17.
    ⑨庄周.庄子·天道[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35-136.
    ⑩《庄子·在宥》。
    11《庄子·天运》。
    12《庄子·则阳》。
    13《庄子·在宥》。
    14《庄子·天道》。
    ①《庄子·在宥》。
    ②《庄子·徐无鬼》。
    ③《庄子·盗跖》。
    ④《庄子·山木》。
    ⑤庄周.庄子·马蹄[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3.
    ⑥《庄子·山木》。
    ⑦《史记·五帝本纪》。
    ⑧《庄子·盗跖》。
    ①《经法·道法》。
    ②《经法·论约》。
    ③《十六经·姓争》。
    ④《经法·国次》。
    ⑤《经法·国次》。
    ⑥《经法·道法》。
    ⑦《经法·国次》。
    ⑧《经法·君正》。
    ⑨《经法·君正》。
    ⑩《十六经·姓争》。
    11《十六经·姓争》。
    12《经法·道法》。
    13《经法·六分》。
    ①《晋书·王衍传》。
    ②《周易·复卦注》。
    ③《老子·十一章注》。
    ④《老子·三十八章注》。
    ⑤《列子·仲尼注》。
    ⑥《老子·十章注》。
    ⑦《老子·五章注》。
    ①《老子·三十二章注》。
    ②《老子·六十五章注》。
    ③《周易注·蒙卦》。
    ④《周易注·蛊卦》。
    ⑤《论语释疑·里仁篇》。
    ⑥《周易略例·明彖》。
    ⑦《嵇康集与山巨源绝交书》。
    ⑧阮籍:《达庄论》。
    ⑨《嵇康集声无哀乐论》。
    ⑩阮籍:《通老论》。
    11《嵇康集释私论》。
    ①阮籍:《乐论》。
    ②阮籍:《大人先生传》。
    ③阮籍:《大人先生传》。
    ④阮籍:《大人先生传》。
    ⑤《嵇康集答难养生论》。
    ⑥阮籍:《大人先生传》。
    ⑦阮籍:《达庄论》。
    ⑧《晋书·向秀传》。
    ⑨《晋书·郭象传》。
    ⑩《晋书·向秀传》。
    11《庄子·大宗师》注。
    ①《庄子·齐物论》注。
    ②《庄子·齐物论》注。
    ③《庄子·养生主》注。
    ④《庄子·齐物论》注。
    ⑤《庄子·天运》注。
    ⑥《庄子·人间世》注。
    ⑦《庄子·大宗师》注。
    ⑧《庄子·齐物论》注。
    ⑨《庄子·德充符》注。
    ⑩《庄子·让王》注。
    11《庄子·逍遥游》注。
    ①《史记·太史公自序》。
    ②[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570.
    ③[美]卡普拉.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174.
    ④《管子版法解》。
    ⑤《管子版法解》。
    ⑥《管子七臣七主》。
    ⑦《慎子逸文》。
    ⑧《慎子君臣》。
    ⑨《管子版法解》。
    ①《韩非子有度》。
    ②《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③《韩非子有度》。
    ④《管子版法解》。
    ⑤《韩非子有度》。
    ⑥《管子版法解》。
    ⑦《韩非子饰邪》。
    ⑧《韩非子五蠹》。
    ⑨《韩非子说疑》。
    ⑩《韩非子难三》。
    ①《韩非子扬权》。
    ②《慎子德立》。
    ③《慎子逸文》。
    ④《管子任法》。
    ⑤《管子君臣上》。
    ⑥《韩非子难三》。
    ⑦《管子版法解》。
    ⑧《管子形势》。
    ⑨《韩非子有度》。
    ⑩《管子明法解》。
    11《管子任法》。
    ①《韩非子有度》。
    ②《韩非子有度》。
    ③《商君书说民》。
    ④《韩非子六反》。
    ⑤《商君书修权》。
    ⑥《管子君臣上》。
    ⑦《韩非子八说》。
    ①《管子君臣下》。
    ②[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③《朱子语类》卷一一○。
    ①《大乘起信论》,《大正藏》,第32卷,第577页。
    ②《大乘起信论》,《大正藏》,第32卷,第576页。
    ③吉藏:《说无垢称经疏》,《大正藏》,第38卷,第1023页。
    ④《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第14卷,第538页。
    ⑤转引自陈红兵.佛教生态哲学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116.
    ①《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第14卷,第538页。
    ②《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第14卷,第538页。
    ③陈红兵.佛教生态哲学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54.
    ④《阿毗达磨俱舍论》,《大正藏》,第29卷,第63-64页。
    ⑤《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卷,第256页。
    ⑥《梵网经》,《大正藏》,第24卷,第1006页。
    ①《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卷,第463页。
    ①马自立.解读《道德经》中的和谐原则[J].三门峡:河南三门峡行政学院(学刊),1999:2.
    ②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56.
    ①《诗经·北山》。
    ②《史记·秦始王本纪》。
    ③《商君书·修权》。
    ④《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⑤《春秋繁露·通国身》。
    ⑥《唐律疏议名例》。
    ⑦《晋书宣帝纪》。
    ⑧《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
    ①脱脱等.宋史·河渠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2369.
    ①《左传昭公二十年》。
    ②《晏子春秋》卷三《内篇问上》。
    ③《国语周语上》。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警察司长洛普兴的报告书序言[C].列宁全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86:176.
    ⑤《墨子兼爱下》。
    ⑥《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周振鹏.体国经野之道[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0:117.
    ①《论语·阳货》。
    ②《论语·学而》。
    ③《孟子·梁惠王上》。
    ④《庄子知北游篇》。
    ⑤《庄子缮性篇》。
    ①《经法·论约》。
    ②《管子·五行》。
    ③《管子·立政》。
    ④《管子·七臣七主》。
    ⑤《管子·禁藏》。
    ①《礼记·月令》。
    ②《荀子·王制》。
    ③《荀子·王制》。
    ④《荀子·王制》。
    ⑤《汉书·章帝纪》。
    ⑥《荀子·礼论》。
    ⑦《荀子天论》。
    ⑧《荀子王制》。
    ⑨《荀子不苟》。
    ⑩《荀子王霸》。
    ①《荀子王制》。
    ②《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③《庄子·外篇·天地》
    ④《老子·五十三章》。
    ⑤《管子·形势解》。
    ⑥《管子·内业》。
    ⑦《论语·子路》。
    ⑧《荀子·王制》。
    ⑨《荀子·富国》。
    ⑩《荀子·天论》。
    11《庄子杂篇渔父》。
    12郭象:《庄子注天下第二十二》卷十,《四库全书》。
    13《韩非子·难二》。
    14《吕氏春秋·贵公》。
    15《经法·道法》。
    16《经法·君正》。
    ①《经法·君正》。
    ②《春秋繁露》卷一一。
    ③《春秋繁露》卷六。
    ④《周易注·蹇卦》
    ⑤《周易注·蹇卦》。
    ⑥《周易注·随卦》。
    ⑦《周易注·干卦》。
    ⑧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269.
    ⑨《朱子语类》卷六一。
    ⑩《旧唐书魏征传》卷七一。
    ①《元次山集问进士》卷七。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后汉书光武帝纪》。
    ①《春秋繁露·通国身》。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后汉书仲长统传》。
    ④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657.
    ⑤《汉书·董仲舒传》。
    ⑥《礼记月令》。
    ⑦《周礼地官司徒》。
    ①《春秋繁露·必仁必智》。
    ②《春秋繁露·离合根》。
    ③《唐律疏议名例》。
    ④《晋书宣帝纪》。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
    ⑥阎守诚.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危机与应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24.
    ①转引自肖显静.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抉择[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7.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史记匈奴列传》。
    ④《水经注渭水注》。
    ①《史记秦本纪》。
    ②袁清林.中国环保史话[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156.
    ③《尚书舜典》。
    ④王与之:《周礼订义》卷二七,《四库全书》。
    ⑤《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四库全书》。
    ⑥H.G.Creel:“The Beginning of Bureaucracy in China:The Origin of Hsien”, Journal of Asian Stuedies, ⅩⅩⅫ,1964.
    ⑦《荀子王霸》。
    ⑧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185.
    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四。
    ①《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
    ②《宋书》卷三《百官志上》。
    ③《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中》。
    ④桓谭:《新论》,引文据《太平御览》卷六二七《赋敛》。
    ⑤《汉书》卷八六《王嘉传》。
    ①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416.
    ②《宋史》卷一六五,《四库全书》。
    ①《金史》卷一○九《陈规传》。
    ②《事文类聚》卷一六《六曹部》。
    ③《历代职官表》卷一五《工部》下。
    ④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371.
    ①《明史职官志》卷七二。
    ②《明史职官志》卷七二。
    ③《清史稿职官志》卷一一四。
    ④《大清律户律》卷九。
    ⑤余谋昌.公平与补偿:环境政治与环境伦理的结合点[J].文史哲,2005(6):8.
    ①《周礼地官》。
    ②《周礼·地官》。
    ③《周礼·地官》。
    ④《荀子·王制》。
    ⑤《孟子·告子上》。
    ⑥《墨子·尚贤中》。
    ⑦《管子·山国轨》。
    ⑧《唐书职官志》。
    ①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88.
    ②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鉴》卷上,《四库全书》。
    ③赵汝愚:《宋名臣奏议总议门总议五》卷一四九,《四库全书》。
    ④《明史职官》卷七二。
    ①《管子·八观》。
    ②樊宝敏,李智勇.中国森林生态史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4.
    ③《管子地数》。
    ④《新唐书百官、工部三》卷四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1203。
    ①《大清会典》卷六一。
    ②《大清会典》卷六二。
    ③李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卷二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300-301,478.
    ④《明会典》卷八三。
    ⑤倪根金.明清护林碑研究[J].中国农史,1995(4):87-97.
    ⑥金振发.古碑上的护林法[J].云南林业,1990(6):10.
    ⑦张浩良.绿色史料札记[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65-66.
    ⑧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四库全书》。
    ①《管子山国轨第七十四》。
    ②《大清会典》卷五八。
    ③《大清会典》卷六○。
    ④《管子侈靡第三十五》。
    ⑤陈耀文:《天中记》卷一六,《四库全书》。
    ⑥《后汉书·百官志》第二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4:3610.
    ①《宋史》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7:10397.
    ②王漙:《唐会要》,卷六十八[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1573-1574.
    ③王钦若,杨亿,等:《册府元龟》卷一四,《四库全书》。
    ④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卷上,《四库全书》。
    ⑤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六,《四库全书》。
    ⑥如开宝五年,朝廷令:“应缘黄、汴、清、御等河州县,除旧制种桑枣外,委长吏课民别树榆柳及土地所宜之木”(《宋史》卷九十一,2259页)。宋真宗时还“申严盗伐河上榆柳之禁”。重合元年有:“滑州界万年堤,全藉林木固护堤岸,其广行种植,以壮地势”。(卷九十三,2315页),另外,建隆三年熙宁五年都有在河边植树的诏令河建议。(见卷九十三、九十五)。
    ⑦《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三四,《四库全书》。
    ⑧《荀子·疆国》卷一一,《四库全书》。
    ⑨《前汉书》卷五二,《四库全书》。
    ⑩《清史稿·志一百二》卷一二七。
    ①徐溥:《明会典》卷二二,《四库全书》。
    ②《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三七,《四库全书》。
    ③《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三五,《四库全书》。
    ④《管子权修》。
    ⑤转引自樊宝敏.先秦时期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J].历史学,2008(3):114.
    ①《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14而。
    ②《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15页。
    ③《旧唐书·五行志》卷三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5:1202.
    ④《宋史·太祖本纪》卷一,四部备要本。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2册),卷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9:304.
    ⑥《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23页。
    ⑦《辽史·道宗本纪》卷二十一,四部备要本。
    ⑧《元史·世祖纪》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6:143.
    ⑨《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25-26页。
    ⑩张廷玉.明史·河渠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1760.
    1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等编.西藏社会历史藏文档案资料译文集[M].陆莲蒂,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
    ①杜佑:《通典》卷一六九,《四库全书》。
    ②王溥:《唐会要禁屠钓》卷四一,《四库全书》。
    ③王溥:《五代会要忌日》卷四,《四库全书》。
    ④薛虞畿:《春秋别典》卷十,《四库全书》。
    ①《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18页。
    ②《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19页。
    ③《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28页。
    ④《读通鉴论》卷二三《肃宗》。
    ①《宋史会要辑稿食货七》。
    ②陈应润:《周易爻变易缊》卷六,《四库全书》。
    ③王弼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周易注疏》卷八,《四库全书》。
    ④王弼注:《周易注》卷五,《四库全书》。
    ⑤《周礼·地官》。
    ⑥《管子水地》,北京:中华书局,1986:238.
    ⑦《新唐书百官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1202、1276.
    ⑧《汉书》卷五八《兒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2630.
    ⑨《汉书》卷八九《循吏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3642.
    ①《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草木总部汇考一》卷一,第11-12页。
    ②陈嵘.中国森林史料[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③赵汝愚编.《宋名臣奏议上神宗十事程颢》卷一四九,《四库全书》。
    ④《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26-27页。
    ⑤《明史食货志》。
    ⑥《明史河渠志》。
    ①王亚华.水权解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1.
    ②《诗经小雅·北山》。
    ③《礼记·王制》。
    ④《汉书·食货志》。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82.
    ②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91.
    ③《汉书·食货志》。
    ④《汉书·哀帝纪》。
    ⑤《汉书·王莽传》。
    ⑥《魏书·食货志》。
    ⑦《隋书·食货志》。
    ①《隋书·食货志》。
    ②《隋书·食货志》。
    ③《周书·武帝纪》。
    ④《通典》卷二《食货·田制》。
    ⑤《唐书·食货志》。
    ⑥《唐书·宪宗纪》。
    ⑦《唐书·食货志》。
    ⑧《宋史·食货志》。
    ⑨《宋刑统·户婚律》。
    ⑩《宋刑统·杂律》。
    11《元史·食货志》。
    ①《元史·世祖纪》。
    ②《明史·食货者》。
    ③《明会要·劝农桑》。
    ④张之浚,张昭美:《五凉全志》,乾隆十四年(1749年)刻本。
    ①诗经小雅北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02.
    ②宋书谢灵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775.
    ③《尚书尧典》。
    ④《管子度地篇》。
    ⑤《汉书倪宽传》。
    ⑥《汉书沟洫志》。
    ①《汉书倪宽传》。
    ②《汉书召信臣传》。
    ③《魏书刁雍传》。
    ④《史记河渠志》。
    ⑤《史记河渠志》。
    ①萧正洪.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54-55.
    ②常云昆.黄河断流与黄河水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8-79.
    ③《开元水部式》残卷。
    ④张之浚,张昭美:《五凉全志》,乾隆十四年(1749年)刻本。
    ⑤张之浚,张昭美:《五凉全志》,乾隆十四年(1749年)刻本。
    ⑥张之浚,张昭美:《五凉全志》,乾隆十四年(1749年)刻本。
    ①许协:《镇番县志》,道光五年(1825年)刻本。
    ②升允,安维峻:《甘肃新通志》,宣统元年(1909年)刻本。
    ③《唐六典》。
    ④张之浚,张昭美:《五凉全志》,乾隆十四年(1749年)刻本。
    ⑤《新纂高台县志》,民国十四年(1925年)刻本。
    ⑥张之浚,张昭美:《五凉全志》,乾隆十四年(1749年)刻本。
    ①黄竹三,冯俊杰等.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辑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3:37,163.
    ②刘屏山.清峪河各渠记事道光清峪河源澄渠水册序附注.转引自萧正洪.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59.
    ③《孟子滕文公上》。
    ④赫治清.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
    ⑤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1.
    ⑥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213
    ①《战国策齐策五》。
    ②《史记·始皇本纪》。
    ③《宋史司马康传》。
    ①《左传襄公元年》。
    ②《汉书宣帝纪》。
    ③《后汉书和帝纪》。
    ④《宋史职官三》。
    ⑤《史记汲郑列传》。
    ⑥《汉书平帝纪》。
    ⑦《汉书和帝纪》。
    ①《后汉书顺帝本纪》。
    ②《魏书孝文帝纪》。
    ③《宋史徽宗纪》。
    ④《明史食货志》。
    ⑤《续文献通考记明太祖事》。
    ⑥《西园闻见录》卷四○。
    ⑦《明经世文编》卷一八三。
    ⑧《清圣祖实录》卷二六六。
    ⑨孙绍聘.中国救灾制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3.
    ①孙绍聘.中国救灾制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5.
    ②樊宝敏,李智勇.中国森林生态史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46.
    ③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二○。
    ④《东华续录嘉庆十五年》。
    ⑤《大清会典事例户部》。
    ⑥《大清会典》卷六十二。
    ①《朔方备乘》考十五《艮维窝集考》。
    ②《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一辑),《编辑说明》,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1985:5.
    ①孔晁注:《逸周书·大聚解》卷四,《四库全书》。
    ②孔晁注:《逸周书·大聚解》卷四,《四库全书》。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502.
    ①《周礼·地官》。
    ②《韩非子·内储说上》。
    ③《史记·李斯列传》。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26-27.
    ①《大清律户律》。
    ②《荀子君道》。
    ③《管子乘马》。
    ①《慎子逸文》。
    ②《管子明法解》。
    ③《韩非子八经》。
    ④《韩非子难三》。
    ⑤《管子重令》。
    ⑥《商君书壹言》。
    ⑦《管子七臣七主》。
    ⑧《论立法权》,《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103页。
    ⑨《盐铁论刑德》。
    ①《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岁功总部汇考二》卷二,第3页。
    ②《汉书宣帝纪》。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26-27.
    ④《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元旦部纪事》卷二四,第3页。
    ①《汉书西域传》。
    ①《礼记·月令》。
    ②《礼记·王制》。
    ③《礼记·王制》。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26-27.
    ②《汉书·武帝纪》。
    ③《汉书·宣帝纪》。
    ④《宋书·孝武帝纪》。
    ⑤《宋书·孝武帝纪》。
    ⑥《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13页。
    ⑦《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22页。
    ⑧《唐书玄宗纪》。
    ⑨《宋刑统厩库律》卷一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1.
    ①《宋刑统·厩库律》卷一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5.
    ②《宋刑统·厩库律》卷一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7.
    ③《宋刑统·厩库律》卷一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8.
    ④《宋刑统·贼盗律》卷一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4:298.
    ⑤《大元通制条格·杂令》卷二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87.
    ⑥《大元通制条格·杂令》卷二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88.
    ⑦《大元通制条格·杂令》卷二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88.
    ⑧《大元通制条格·杂令》卷二八[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13.
    ⑨《大元通制条格·杂令》卷二八[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15.
    ⑩《大元通制条格·杂令》卷二八[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18.
    11《元史·仁宗、英宗纪》。
    12《元史·成宗纪》。
    ①《大明律·兵律四厩牧》卷一六[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19.
    ②《大明律·兵律四厩牧》卷一六[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20.
    ③《大明律·兵律四厩牧》卷一六[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21.
    ④《大明律·刑律一贼盗》卷一八[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41.
    ⑤《大清律例》卷二一。
    ⑥《大清律例》卷二一。
    ⑦《大清律例》卷二一。
    ①《大清律例》卷二一。
    ②《礼记·王制》。
    ③《北齐书·后主纪》。
    ④《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13页。
    ⑤《唐书代宗纪》。
    ⑥《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19-20页。
    ⑦《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汇考一》卷一,第23页。
    ⑧《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禽虫总部》卷一,第14页。
    ⑨《元史世祖纪》。
    ⑩《元史成宗纪》。
    11《管子·地数》。
    12《汉书·武帝纪》。
    ①《唐律疏义杂律》。
    ②《唐书玄宗纪》。
    ③《宋刑统·贼盗律》卷一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4:442.
    ④《大清律例》卷九。
    ⑤《大清律例》卷二四。
    ⑥《汉书·文帝纪》。
    ⑦《汉书·光武纪》。
    ⑧《魏书》卷一一○。
    ⑨《大元通制条格·田令》卷一六[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92.
    ⑩《大元通制条格·田令》卷一六[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94.
    ①《大元通制条格·田令》卷一六[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02.
    ②《大明律·户律二田宅》卷五[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4.
    ③《大明律·贼盗律》。
    ④徐溥《明会典》卷一六三。
    ⑤《清史稿·志一百二》卷一二七。
    ⑥《清世宗实录》卷一六。
    ⑦《唐律疏议杂律》。
    ⑧长孙无忌:《唐律疏议杂律》卷二七,《四库全书》。
    ⑨《宋刑统·贼盗律》卷一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4:298.
    ①《大元通制条格·田令》卷一六[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09.
    ②《明史·职官志》。
    ③《周礼·地官》。
    ④《周礼·秋官》。
    ⑤《周礼注疏》卷一三。
    ⑥《周礼注疏》卷一三。
    ⑦徐乾学:《五礼通考》卷二二九,《四库全书》。
    ⑧长孙无忌:《唐律疏议杂律》卷二七,《四库全书》。
    ①长孙无忌:《唐律疏议杂律》卷二七,《四库全书》。
    ②张九龄,等:《唐六典》卷七,《四库全书》。
    ③长孙无忌:《唐律疏议杂律》卷二七,《四库全书》。
    ④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八,《四库全书》。
    ⑤转引自王继和.我国古代水法的历史沿革[J].水利天地,2002(10):35.
    ⑥《宋刑统·杂律》。
    ⑦《宋刑统·杂律》。
    ⑧《大清律例》卷三九。
    ①《大清律例》卷三九。
    ②马骕:《绎史》卷九五,《四库全书》。
    ③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五五,《四库全书》。
    ④《唐律疏议·杂律》。
    ⑤《唐会要街巷》。
    ⑥《唐会要街巷》。
    ⑦《唐会要街巷》。
    ⑧《唐会要街巷》。
    ⑨《唐会要街巷》。
    ①《大清律例》卷三九。
    ②《周书文帝纪》。
    ③《宋刑统厩库律》卷一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1.
    ①《唐律·贼盗》。
    ②《唐律·贼盗》。
    ③《唐律·贼盗》。
    ④《唐律疏议杂律》。
    ⑤《魏书·食货志》。
    ⑥《魏书·孝文帝纪》。
    ⑦《唐书·食货志》。
    ①《宋史·食货志》。
    ②《宋刑统·户婚律》。
    ③《宋史·河渠志》。
    ④《唐律疏义断狱》。
    ①《唐律·卫禁》。
    ②《唐律·卫禁》。
    ③《唐律·卫禁》。
    ④《唐律·卫禁》。
    ⑤《唐律·卫禁》。
    ①《管子度地篇》。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
    ②《左传昭公七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68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5.
    ③王亚华.水权解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1.
    ④World Bank,1998,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pp.34-136.
    ①《传习录(中)·答聂文蔚》。
    ②《皇极经世·观物内篇》。
    ③《皇极经世·观物外篇》。
    ①《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春秋繁露王道》;《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
    ①陈玉琼,高建国.中国历史上死亡一万人以上的重大气候灾害的时间特征[J].大自然探索,1984(4):159-160.
    ①《汉书·宣帝纪》;《汉书·五行志》。
    ②《汉书·王莽传下》。
    ③《后汉书·钟离意传》。
    ④《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⑤《古今注·鱼虫第五》。
    ⑥《后汉书·周畅传》。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编纂组编: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26.
    ⑧《唐书太宗纪》。
    ⑨《旧唐书五行志》。
    ⑩《旧唐书五行志》。
    11《旧唐书五行志》。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
    ②《大元通制条格·杂令》卷二八[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15.
    ③《元史·仁宗、英宗纪》。
    ④倪根金.历代植树奖惩浅说[J].历史大观园,1990(9):36-37.
    ⑤《大明律·兵律四厩牧》卷一六[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19.
    ①王及.中国佛教最早放生池与放生池碑记——台州崇梵寺智者大师放生池考[J].东南文化,2004(1Z):146.
    ②《弘明集·释驳论》卷六,《大正藏》(第52卷,第35页。
    ③《续高僧传·释普安传》,《大正藏》,第50卷,第682页。
    ①《管子·形势解》。
    ②《管子·内业》。
    ③《荀子·王制》。
    ④赵守正译注.白话管子[M].长沙:岳麓书社,1995:535.
    ⑤[日]上田信.生态环境的变化与驱虎文——18世纪的东南山地[C].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529.
    ①《诗经·大雅·文王》。
    ②《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③《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④《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⑤班固.汉书·景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2:152-153.
    ①张廷玉.明史·河渠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1973.
    ②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347.
    ③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249.
    ④脱脱等.宋史·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4183.
    ⑤脱脱等.宋史·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4187-4188.
    ⑥脱脱等.宋史·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4188.
    ①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345-346.
    ②Garrett Hardin,“The Tragedy of Commons”, Science,162,1968,pp.1243-1248.
    ③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奉朱批,江南道监察御史吴鹏南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档号0978-035.
    ①《左传昭公十八年》。
    ②《道德经》第三七章。
    ③《论语季氏》。
    ④《论语宪问》。
    ⑤《论语八佾(yì)》。
    ⑥《荀子天论》。
    ⑦《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⑧《春秋繁露必仁且知》。
    ⑨《春秋繁露郊祀》。
    ⑩《春秋繁露二端》。
    11王亚华.水权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90.
    ①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第3册)[M].陈振江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6.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54.
    ②Fritjof Capra and Charlene Spretnak, Green Politics. New York:E. P. Dutton Inc.,1984, p.69.;参见[美]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石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120-121.
    ③《老子二十五章》。
    ④Andrew Dobson and Paul Lucardie(ed.). The Politics of Nature: Exploration in green political theory[M].Routledge, Londonand New York,1995,p.191.
    ①John King Fairbank and Merle Goldman(1998), China:A New History (Enlarged Edi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preface pages.
    ②政府片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2.
    ①费孝通.孔子片思——在“北京大学社会学十年”纪念会上的讲话,1992年10月.
    ②[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36.
    ③李良玉.当代文化建构中的传统问题[J].长白学刊,1996(3):82.
    [1]易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2).
    [2]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3]荀子[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4]尚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5]礼记[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6]诗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2).
    [7]老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2).
    [8]庄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2).
    [9]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2).
    [10]韩非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2).
    [11]周礼[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2.
    [12]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汉)桓宽.盐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4](汉)董仲舒:《董子春秋繁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6](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7](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8](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9](唐)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0](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M].陈仲夫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
    [2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5](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6](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7]元典章[M].北京:中国书店,1990.
    [28]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9]大明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0]清圣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3]文渊阁.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光盘版).
    [34]古今图书集成[M].台北:台湾故宫博物院,东吴大学,1999(光盘版).
    [35]诸子集成[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36]陈红兵.佛教生态哲学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37]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8]阎守诚.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危机与应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9]赵安启,胡柱志.中国古代环境文化概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40]郇庆治.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1]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2]赫治清.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
    [44]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5]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1~3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6]竺可桢.天道与人文[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47]孙正甲.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8]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49]曲安京.中国近现代科技奖励制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50]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1-7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1]王元林.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2]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3]孙绍骋.中国救灾制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4]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5]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2次).
    [56]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57]肖显静.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抉择[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8]王国聘.生存的智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59]徐晓光.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60]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徐波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1]李丙寅,朱红,杨建军等.中国古代环境保护[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62]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63]李泊言.绿色政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64]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65]李政道,周光召主编.绿色战略——21世纪中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
    [66]畲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67]葛荣晋.儒道生态智——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结合点[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
    [68]张云飞.天人合一:儒学与生态环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69]余谋昌.惩罚中的醒悟——走向生态伦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70]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71]周振鹏.体国经野之道[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0.
    [72]袁清林.中国环境保护史话[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73]范宏贵.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74]袁清林.中国环境保护史话[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
    [75]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6][英]安德鲁多布森著.绿色政治思想[M].郇庆治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77][英]克里斯托弗卢茨著.西方环境运动:地主、国家和全球向度[M].徐凯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78][德]穆勒-罗密尔,[德]波古特克主编.欧洲执政绿党[M].郇庆治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79][英]戴维佩珀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80][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1][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立一个绿色社会[M].梅俊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2][美]西拉里·弗伦奇.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M].李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3][美]彼得·休伯.硬绿:从环境主义者手中拯救环境保守主义宣言[M].戴星翼,徐立青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4][美]巴里·康芒纳著.与地球和平共处[M].王喜六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5][英]埃里克·诺伊迈耶著.强与弱——两种对立的可持续性范式[M].王寅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6][美]唐奈勒·H·梅多斯等著.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M].赵旭,周欣华,张仁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87][美]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M].王正平,金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88][美]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M].戴星翼,黄文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89][美]加勒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M].戴星翼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90][美]赫尔曼·E·戴利著.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91][美]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92][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93][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94]Daniel Bell,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New York:Basic Books,1973.
    [95]L P Pojman, ed. Environmental ethics: Reading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M). Janes and BartlettPublishers,1994.Deovelopment for the Future. Edited by Stephone Morse and Michael Stocking andContributors,1995.
    [96]People and Environment:A.Hurrell,“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in KenBooth and Steve Smith,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The Penny Lvnia State UniversityPress,1995
    [97]Enviromental Politics and Policy,Walter A. Rosenbaum,Publisher: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98]Tomothy Doyle&Doug McEachern, Environment and Politicsm。陈颍峰译,2001,《环境与政治》,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
    [99]Cosgrove D.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Lond-on:Croom Helm.1984(科斯格罗夫)
    [100]Andrew Hurrell and Benedict Kingsbury, eds.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The Environment, Actors,Interests, and Institutions,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92.
    [101]Encountering Global Enviromental Politics,Ed by M.Maniates,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3
    [102]Switzer, Jacqueline Vaughn.《环境政治》(Environmental Politics.) Wadsworth Press,2001.
    [1]方世南.从生态政治视角把握生态安全的政治意蕴[J].南京社会科学,2012(3).
    [2]郭瑞雁.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探源与救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思想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3).
    [3]关健英.生态政治与道德共识——人类困境视角下生态伦理的瓶颈与出路[J].社会科学辑刊,2012(2).
    [4]蒋俊明.生态政治文明析论[J].学理论,2011(12).
    [5]滕海键.美国环境政治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2011(3).
    [6] Sara Sarkar.生态社会主义还是野蛮堕落?——一种对资本主义的新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3).
    [7]步超.穷人的环境主义”——评《印度的环境政治》[J].绿叶,2011(9).
    [8]郭凤宇.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5).
    [9]熊超.我国政府环境政治责任简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
    [10]郇庆治.西方生态女性主义论评[J].江汉论坛,2011(1).
    [11]范俊玉.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政治内涵[J].学习论坛,2011(1).
    [12]朱许洪.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发展之路[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3]郇庆治.环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鄱阳湖学刊,2010(2)
    [14]孔凡义.国外环境政治研究:现状及其评价[J].国外社会科学,2010(4).
    [15]张虎彪.环境维权的合法性困境及其超越——以厦门PX事件为例[J].兰州学刊,2010(9).
    [16]刘向阳.环境、权力与政治——论塞缪尔·黑斯的环境政治史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17]崔文奎.论福斯特“马克思生态学”的生态政治哲学思想[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3).
    [18]梁海峰,周建标.环境政治视角下的环境全球治理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9]孙凯.国际环境政治中的“认知共同体”理论评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0]陈培永,刘怀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哲学构架[J].南京社会科学,2010(2).
    [21]方世南.恩格斯环境政治思想及其对环境政治学的重大发展[J].鄱阳湖学,2010(2):57-71.
    [22]刘希刚,徐民华.全球生态政治视阈中的中国生态政治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10(6).
    [23]王国聘.论自然价值的冲突与协调[M].学术交流,2010(7).
    [24]刘向阳.论环境政治史的合法性[J].史学月刊,2009(12).
    [25]李伟.从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视角看全球环境政治[J].知识经济,2009(2).
    [26]赵闯,宋晓曦.生态政治对传统政治实践与理论的绿色挑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7]李阳.论当前我国生态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及基本途径[J].保定学院学报,2009(5).
    [28]黄爱宝.走向社会环境自治:内涵、价值与政府责任[J].理论探讨,2009(1).
    [29]王建明.“红”与“绿”:展现新全球化时代生态政治哲学新思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2).
    [30]王国聘.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31]卢风.两种科学观: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J].哲学动态,2008(10).
    [32]黄爱宝.全球环境治理与生态型政府构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3]黄爱宝.政府绿色管理能力建设:内涵、动因与任务剖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8(4).
    [34]程远娟.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环境政治参与[J].中国集体经济,2008(4).
    [35]陈武.试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J].九江学院学报,2008(2).
    [36]刘小青,任丙强.“怒江”建坝决策中的公众环境政治参与个案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7]蒋俊明.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生态政治建设[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8]陆聂海.生态政治和政治生态化刍议[J].福州党校学报,2007(6).
    [39]王国聘.现代生态思维的价值视域[J].清华大学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40]蒋佩华谢世友熊平生.人类活动影响我国地理环境变迁的历史回顾[J].重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41]刘向阳.环境政治史理论初探[J].Academic Research,2006(9).
    [42]吴海金,朱磊.环境政治问题的深层思考——评丹尼尔.A.科尔曼的环境政治观[J].Theory Monthly,2006(10).
    [43]郭庭天.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特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1).
    [44]吴枫,贾丽华.生态政治的产生与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9).
    [45]余谋昌.公平与补偿:环境政治与环境伦理的结合点[J].文史哲,2005(6).
    [46]曹孟勤.人与自然关系“深度”辨析——从深层生态学出发谈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7][日]丸山正次.环境政治理论的基本视角——对日本几种主要环境政治理论的分析与批判[J].韩立新译.文史哲,2005(6).
    [48]王雨辰.文化、自然与生态政治哲学概论——评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5(6).
    [49]郇庆治.选举向度下的美国绿党:以马萨诸塞州绿党为例[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3).
    [50]黄华均齐玉屏.从古代蒙古法中蠡测游牧民族对生态的保护[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1).
    [51]于希贤黄建军.近四千年来中国地理环境的渐变和突变(上)[J].环境教育,2005(11).
    [52]刘绍云.戒律、家规、国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秩序调控[J].理论学刊,2005(10).
    [53]尹连忠,杨文强.我国先秦时代的自然生态保护述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6).
    [54]
    [55]刘湘溶,任俊华.论董仲舒的生态伦理思想[J].湖湘论坛,2004(1).
    [56]侯甬坚.环境营造:中国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贡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4).
    [57]郇庆治,李萍.国际环境安全:现实困境与理论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04(2).
    [58]郇庆治,杨晓燕.公众环境政治参与:公民社会的视角[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2).
    [59]郇庆治.欧洲执政绿党:政策与政治影响[J].欧洲研究,2004(4).
    [60]陈友兴.论中国古代农耕制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J].历史教学问题,2004(5).
    [61]郇庆治.欧美生态主义与儒学“生态学”[J].文史哲,2003(6).
    [62]王建明.当代西方生态政治运动的踪迹与走向[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64]蒙培元.中国哲学生态观论纲[J].中国哲学史,2003(1).
    [65]杜维明.儒家人文精神与生态[J].中国哲学史,2003(1).
    [66]徐祥民.荀子的“分”与环境法的本位[J].当代法学,2002(12).
    [67] Brian A.Ellison.美国的环境政治与政策[J].郑红,丛日云译.教学与研究,2002(7).
    [68]刘京希.孟德斯鸠政治学说的生态政治旨趣[J].齐鲁学刊,2002(2).
    [69]吴海晶.生态政治生态政治学生态政治学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70]王子坤;李国防.生态政治的系统分析及其现实意义[J].兰州学刊,2003(2).
    [71]陈治桃,李三虎.生态的政治化与政治的生态化[J].广东社会科学,2002(1).
    [72]徐少锦.管仲及其学派的科技伦理思想[J].伦理学研究,2002(1).
    [73]黄英娜,叶平.20世纪末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1(4).
    [74]吕平顺.论地理环境对早期人类社会政治体制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01(5).
    [75]徐凯.环境政治专题研讨会概述[J].文史哲,2001(2).
    [76]李峰.英国环境政治的演进[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77]张健.帝王农本思想对西汉盛世形成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78]刘希京.生态政治理论的方法论原则[J].江海学刊,2001(4).
    [79]萧正洪.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
    [80]李良玉.当代文化建构中的传统问题[J].长白学刊,1996(3).
    [81]郇庆治,刘长飞.绿色思维:欧洲绿党的新政治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82]田龄.试论《周礼》的环境保护意识[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3).
    [83]郇庆治.生态社会主义述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4).
    [84]李峰.论英国环境政治的产生和发展[J].云梦学刊,2000(1).
    [85]肖显静.生态政治何以可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6).
    [86]李会钦,郭长华.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浅探[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2).
    [87]李峰.英国环境政治的产生及其特点[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5).
    [88]姜太平.战后日本环境政策演变初探[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89]王永平.曹操倡俭及其原则考议[J].江苏社会科学,1999(1).
    [90]朱乃斌.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和新思考[J].东南文化,1999(3).
    [91]刘京希.再论生态政治[J].东岳论丛,1998(6).
    [92]刘胜祥,胡秀云.我国古代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初探[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8(4).
    [93]王逸舟.生态环境政治与当代国际关系[J].浙江社会科学,1998(3).
    [94]张梓太.中国古代立法中的环境意识浅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8(4).
    [95]郇庆治.绿色乌托邦:生态自治主义述评[J].政治学研究,1997(4).
    [96]刘京希.生态政治新论[J].政治学研究,1997(4).
    [97]李良玉.当代文化建构中的传统问题[J].长白学刊,1996(3).
    [98]姜建设.古代中国的环境法:从朴素的法理到严格的实践[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
    [99]郇庆治.前苏联地区环境政治的兴起与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100]万艳华.古代中国虞衡官制与风水术环境保护的互补性[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6(1).
    [101]刘京希.生态政治论[J].学习与探索,1995(3).
    [102]王献溥.自然保护区发展史略[J].植物杂志,1987(6).
    [103]张忠明.明代洪武永乐年间的民屯[J].中国史研究,1985(1).
    [104][美]黄宗智.略论华北近数百年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2).
    [105]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73(7)
    [106]Divid A. Hodell, Mark Brenner, Jason H. Curtis, and Thomas Guilderson.2001. Solar Forcing ofDrought Frequency in the Maya Lowlands. Science,292:1367-1370.
    [107]Vaclav Smil.2001. The Shadow of Droughts’ Deaths. Science,292:644-645.
    [108]homas Poguntke.“New Politics and Party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a New Type of Party”, WestEuropean Politics,10/1(1987).
    [109]M G Wallace, H J Cortner etc.Moving toward ecosystem management:Examining a change inphilosophy for resource managerment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logy,1996, Volume3..
    [110]Henry Shue,“Ethics,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Affairs71,3(1995), PP453-4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