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21 世纪中国,发展林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完成此项任务关键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政策。因此,认真研究和借鉴历史上的林业政策就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本论文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分别清前期、晚清、民国和共和国四个历史时期,从社会经济、森林生态、林业思想、科技教育、林业经济、法律法规、机构设置等方面及其相互结合上,对林业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各历史时期林业政策的特点,并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对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了今后制定林业政策的几个原则。
    在清代前期的封建时代,林业深受农本思想和风水观念的影响。满族统治者为保护祖宗的发祥地,把东北划为“四禁”地区,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而在其他地区,为了解决因人口暴长所需的粮食问题,鼓励毁林开荒,长江流域棚民大量出现。为了治理日益严重的河患,当时皇帝多提倡河堤植树,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清政府颁布过少量护林植树诏令。各地护林碑的大量出现,说明民间毁林的严重和护林意识的觉醒。清政府设官负责采伐、收税和皇家园林,但缺少造林的官职。
    晚清时期,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森林资源遭受帝国主义的大肆掠夺。向西方学习、兴办林业教育、振兴林政的呼声日益高涨。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挽救危局,对东北林区逐渐实行开禁,成立农工商局,始创农林学术团体和农林学堂,派遣学林留学生,并从国外进口木材,被迫采取一些发展林业的政策。
    民国时期,孙中山的林业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留学归来的一批林学家也提出了发展林业的理论。林业教育和科学技术在艰苦的环境中缓慢发展。先后培养出林业专门人才千余名。中国第一部《森林法》诞生,其后又经重新颁布。创立植树节和植树运动。由于国家政权不统一,在国民党、解放区和殖民地三种区域实行三种林业政策。各区域的林业管理机构和林业政策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社会制度、战争等原因,林业政策难于实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十多年间,森林资源的所有制实现了从私有到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转变。前三十年“大木头主义”占主导地位,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后二十年开始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国家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人工造林和自然保
In the 21st century, it is an important and arduous task to develop forestry and constru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To accomplishment the task a key point is at making feasible forestry policies. Therefore it becomes a valuable issue to study and use for reference the historic forestry policies of China. The history study methods were used in this thesis. It contains four historic periods: Early Qing Dynasty, Later Qing Dynasty,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ocial economy and forest ecology, forestry theories, policies on forest science and education, forestry economy, law and rule, and institution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ry policies in four Dynasties were analyses and evaluated in modern scientific view. The historic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were summarized. Ten basic principles for constituting forest policies in future were educed at last.
    In the feudalism time of early Qing Dynasty, forestry was impacted by idea of agriculture being as the nation’s root and conception of geomantic ome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birthplace of ancestors, Manchu governor named the Northeast China area as ‘four ban’districts. So the forests there gained well protection. But in other areas of China, being to resolve the foodstuff problem as fast increase of population, to ruin forest for agriculture were aroused highly. So ‘peasants under sheds’appeared in large amount scattered in Yangtse River basin. In order to govern the worse river disasters, the emperors always ordered planting trees along banks of rivers, although this could not solve the problem radically. The government also issued a few of orders of forest protection and afforestation. Many steles of protecting forest were established everywhere, which showed the severity of forest damage and the awakening of ecological idea in civilian. The offices for cutting, taxes, garden were set up but without for forest management.
    In later Qing Dynasty, the nation became to a semi-colony and semi-feudalism society. Forest resources were robbed in large amount by imperialists. The voices to learn from the West, to set up forest education, to raise forestry were getting much higher. The government was forced to adopt policies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by situations for solving economy and saving dangerous politics. Forest areas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were
引文
1. 《大清会典》卷58-62.卷94.见:《续修四库全书》794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 《大清会典则例》.乾隆二十八年(1763).见:《四库全书》620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20-559
    3. 《大清会典事例》卷168.见:《续修四库全书》800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694
    4. 《大清诏令》卷3.康熙六十一年.见:《续修四库全书》458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447
    5. 《大清律例》.见:《四库全书》672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15
    6. 《山西通志·林业志》.北京:中华书局.199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48.57
    9. 《中国21 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10.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中国林业史”词条
    11. 《中国林业论文辑(1950-1951)》.中国林业编辑委员会.1952:5
    12. 《中国森林》编辑委员会.《中国森林》第1 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244-249;
    13. 《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编写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14. 《毛泽东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4
    15. 《毛泽东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1
    16. 《毛泽东选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98
    17. 《邓小平文选》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93
    18. 《史记·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
    19. 《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20. 《光明日报》社论.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2002-5-8.
    21. 《农工杂志》.宣统元年.第2 期.第8-13 页
    22. 《列宁全集》第4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12
    23. 《孙中山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190
    24. 《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819--822
    25. 《朱批屯垦》.乾隆四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26. 《行水金鉴》卷134.见:《四库全书》.582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1。
    27. 《论语·子路》.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141
    28. 《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29.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农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147
    30. 《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4-26
    31.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47
    32. 《皇朝文献通考》.光绪二十七年图书集成局本.刑考.10.徙流
    33. 《授时通考》卷52.卷53.见:《四库全书》732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25-775
    34. 《梁希文集》编辑组.《梁希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35. 《清仁宗实录》卷118、卷289.
    36. 《清世宗实录》卷16.北京:中华书局.1985:272
    37. 《清史稿》卷126.卷128.北京:中华书局.1977
    38. 《清圣祖实录》卷25、卷249.北京:中华书局.1985:356
    39. 《清实录·宣统政纪》.北京:中华书局.1987:183-185
    40. 《清宣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
    41. 《清朝文献通考》卷291.舆地23.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第7395 页
    42. 《清德宗实录》.卷382、卷553. 北京:中华书局.1987.
    43. 《黑龙江志稿》.卷8. 卷9. 民国
    44. 《管子·度地》.见:《四库全书》729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5. 丁建民.乾隆皇帝重视河堤植柳.中国林业报.1991-4-26
    46. 山西林业概况.森林.1921.1(2)
    47. 干铎.《中国林业技术史料初步研究》.农业出版社.1964:380-382.“参考文献索引”
    48. 马忠良、宋朝枢、张清华. 《中国森林的变迁》.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49. 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林业法令汇编·第三辑》.北京:中国林业编辑委员会.1952:2-5
    5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周恩来论林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5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林业与生态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9
    52.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系《中国近代经济史》编写组.《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9
    53.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1509-1510
    54. 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中国工程科学.2000.2(8).1-17
    55. 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时期》.上海:中华地图学社.1975:编例
    56. 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中国热点》.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57. 中国林业大事年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956
    58. 中国林业年鉴编委会,《中国林业年鉴》1949-1986,1987~1998,1999/2000,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2000
    59. 中国林学会.《中国林学会成立70 周年纪念专集(1917-1987)》.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
    60. 中国林学会.《梁希纪念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37
    61. 中国林学会林业史研究会.《林史文集》第1 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6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林业卷1》.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36-249
    63. 中国绿色时报.2001-3-9.第3 版.编者按
    64. 乌兰图雅,张雪芹.清代科尔沁农耕北界的变迁.地理科学.2001.21(3):230—235
    65. 卞利.清代前期江西赣南地区的押租制研究.中国农史.1998.(3):47-55
    66. 毛泽东论林业.中国林业.1993.(12):4-5
    67. 王长富.《中国林业经济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68. 王长富.《东北近代林业经济史》.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14-15
    69. 王长富.《沙皇俄国掠夺中国东北林业史考》.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70. 王长富.从“清朝双绝”看今日东北林区主战场.林业经济问题.2000.20(6):321-326
    71. 王礼先、王斌瑞、朱金兆等.《林业生态工程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89-107
    72. 王希亮.中国古代林业职官考.中国农史.1983.(4):49-60
    73. 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74. 王金香.近代北中国旱灾的特点及成因.古今农业.1998.(1):17-30
    75. 王超英、王洪杰.森林法修改的必要性和重要现实意义.中国林业.1998.(8):5-6
    76. 王韩民.政策是林业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林业.2001.(9)A:6-7
    77. 王嘉荫.《中国地质史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年.第101-102 页
    78. 王静爱、方伟华、徐霞.中国清代中后期(1776-1911 年)水灾受灾比动态变化及风险评估.自然灾害学报.1998.7(4):53-59
    79. 王潮生.中国近代林业科学技术引进史略.农业考古.1996.(3):158-189
    80.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47-48
    81. 史岳灵.一块封山育林碑的发现.云南林业.1987.(4)
    82. 史念海. 《河山集·二集》.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1
    83. 史念海. 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及有关的一些问题.见: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学会.《林史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2~9.
    84. 史念海.《从黄河中游森林的历史演变看今天的林业建设》.1979
    85. 叶依能.清代前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古今农业.1992.(3):37—42
    86. 叶笃正,王纪范,刘纪远等.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地理学报.2000.55(5):513-521
    87. 玄烨撰.焦秉贞绘.《御制耕织图诗》.康熙三十五年内府刻本.见:《续修四库全书》975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91-404
    88.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1 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58
    89. 全国“林业经济管理”编写组.《林业经济管理》.全国林业院校交流讲义.1985:48-50
    90. 刘平康.《林政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89
    91. 刘克祥.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垦和农业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4):83-105
    92. 印嘉佑、蒋淑珍.国内外林业史论著题录.林业史学会通讯.1992.(8)
    93. 印嘉佑、蒋淑珍.国内外林业史论著题录.林业史学会通讯.1999.(10)
    94. 印嘉佑.《尔雅释木》训诂.见《林史文集》第一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155-169
    95. 印嘉佑.国外林业史研究管窥.世界林业研究.1992.(1):94
    96. 吕继光.德国林业历史教训在中国重演的忧思:林业持续发展障碍因素探索.世界林业研究.1994.(4):62-67
    97. 地理知识.1982.(1):23-29.15
    98.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99.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100. 孙敬之.《东北地区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59.第6 页
    101.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2. 朱大仁.《中国地图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1:2
    103. 朱永法、樊宝敏.论21 世纪中国林业的发展.林业经济.2000.增刊:21-26
    104. 朱寿朋. 《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4758-4761,5708-5709,3631,4602,4833
    105. 朱俊凤、朱震达等.《中国沙漠化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第46页
    106.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7. 米立功等.满城发现清康熙年间护林碑.河北林业.1986.(3)
    108. 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清
    109. 何秋涛.《朔方备乘》.考十五《艮维窝集考》.咸丰八年(1858)
    110. 佟屏亚.试论玉米传入我国的途径及其发展.古今农业.1989.(1):41-48
    111. 吴中伦.《中国森林》第1 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59
    112. 吴中伦等.《国外树种引种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113. 吴玉文.1927-1937 年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述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5):59-61
    114. 吴泽.《史学概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235
    115. 吴金赞.《中华民国林业法制史》.台北:正中书局.1991
    116. 张士杰.国民政府推行农村合作社的原因与理论阐释.民国档案.2000.(1):92-95
    117. 张用宪.乾隆与宿迁植柳固堤.中国林业.1999.(3)
    118.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19. 张建国、吴静和.《现代林业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120. 张建国.21 世纪的中国林业.林业经济问题.2001.21(1):1-3.25
    121. 张思让.关山林区两座石碑的联想.陕西林业.1987.(3)
    122. 张钧成、印嘉佑.国内外林业史研究概况.林业史学会通讯.1989.(3)
    123. 张钧成. 莽莽神州话森林.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3):35~38
    124. 张钧成.《中国古代林业史·先秦篇》.台湾: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125. 张钧成.《中国林业传统引论》.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126. 张钧成.梁希先生对我国林业建设的贡献.北京林学院学报.1983.(4):68-71
    127. 张晋藩.《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0
    128. 张浩良.《绿色史料札记》.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65
    129. 张楚宝.缅怀林学会两位奠基人凌道扬姚传法.见:中国林学会.《中国林学会成立70 周年纪念专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15-18
    130. 张瑞曾.从古代立碑护林谈起.陕西林业.1990.(5)
    131. 李三谋.清代土地贸易关系初探.农业考古.1996
    132.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 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365
    133. 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44
    134. 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199
    135. 李吉跃,中国高等林业教育与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林业教育.1999.(5):15-22
    136.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7 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37. 李丽.近代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原因浅析.理论学刊.1998.(4):107-109
    138. 李育才.三北防护林建设:成就、经验、问题及对策.林业经济.2001.(5):3-7
    139. 李育才.西部生态建设急需防沙治沙的法律保障.中国绿色时报.2000-11-24
    140. 李育明.我国林业税费改革十年述评.林业资源管理.2001.(3):33-41
    141. 李范五.《我对林业建设的回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126--150
    142. 李荣高.长期沉睡的林业碑终于重见天日.林业建设.2001.(1):31—40
    143. 李葆珍,林业教育50 年辉煌成就,中国林业教育.1999.(5):4-6
    144. 李溪林.《当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进展》.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145. 李霆.《当代中国的林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519
    146. 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社.1982:250-251
    147.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185
    148. 杨绍章、辛业江.中国林业教育史.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21-54
    149. 杨宾.《柳边纪略》.卷1.见:《辽海丛书》第1 册.辽沈书社.1984:236
    150. 沈孝辉.可持续发展呼唤人文精神.中国绿色时报.2001-3-7
    151. 沈国舫.现代高效持续林业——中国林业发展道路和抉择.林业经济.1998.(4):1-8
    152. 邵青还.联邦德国林业发展道路.世界林业研究.1990.(2)53-59;
    153. 陈之勉.江西安远发现封山育林禁碑.农业考古.1987.(2):259-261
    154. 陈云.《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6,24-25
    155. 陈世海.梵净山《禁砍山林碑》.人民日报.1989-10-19
    156. 陈泽尧.台湾殖民地经济概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24(1):1-9
    157. 陈浦如等.南平发现保护森林的碑刻.农业考古.1984.(2):206
    158. 陈高佣.《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历代天灾人祸统计表”.上海:上海书店.1986
    159.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索引.成都: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
    160. 陈嵘,《中国森林史料》.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161. 陈嵘.《历代森林史略及民国林政史料》.南京:中华农学会.1934:115—116
    162. 周云庵.秦岭森林的历史变迁及其反思.古今农业.1993.(1):29-36
    163. 周以良、李世友.《中国的森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40-54
    164. 周生贤.在纪念谭震林同志诞辰100 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国绿色时报.2002-4-24
    165. 周生贤.突出布局调整加速生态建设努力实现新世纪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林业经济.2001.(2):3-14
    166. 周训芳.《林业政策与法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79-81
    167. 周宏伟. 长江流域森林变迁的历史考察. 中国农史.1999.18(4):3~14.
    168. 周晓峰.《中国森林与生态环境》.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21
    16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林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5-11
    170. 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五十年(1949-1999)》.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171. 孟旭光.关于国土资源经济安全若干问题的思考.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2):1-6
    172. 林凤鸣.我国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其前景分析.中国林业.2000.(5):33-34
    173. 林业白皮书:《2000——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摘要).中国绿色时报.2000-12-29
    174. 林业部.《现行林业法规选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44.214-215
    175. 林业部《罗玉川纪念文集》编委会. 《罗玉川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176. 林业部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法规选编(1949-1985)》.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182-185
    177. 林业部资源和林政管理司.《全国森林采伐限额资料汇编(1996-2000)》.1996:10
    178. 林业部资源和林政管理司.《当代中国森林资源概况(1949~1993)》.北京.1996:12-102
    179.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1):168~189
    180. 罗桂环.宋代的“鸟兽草木之学”.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2):151-162
    181. 罗桂环.清中期以后的环境失调及治理.古今农业.1996.(2):16-22
    182. 范今朝.论风水的地理学价值及其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中的地位.地理研究.1994.(1):23—30
    183. 郑北鹰.国家投资近千亿元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光明日报.2000-12-7.2版
    184. 郑肇经.《中国水利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100
    185. 郑磊.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1928-1949).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3):60-74
    186. 金振发.古碑上的护林法.云南林业.1990.(6):10
    187. 侯仁之.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52~53.
    188. 侯元兆.一个危险的认识误区——对建立我国环境经济制度的思考(上).中国绿色时报,2002-1-15,第3 版
    189. 俞森.种树说.见:河南通志.《四库全书》第538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93-594
    190. 俞森.种树说.见:贺长龄、魏源等编.《清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925-926
    191. 南满铁路局调查课(汤尔和译).《吉林省之林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67
    192. 姚传法.《森林法》之重要性.林学.1944.3(1)
    193. 姚传法.民生主义的森林政策.林学.1941.第7 号
    194. 姚传法.森林与建国.林学. 1943.第10 号
    195. 姚昌恬.重大工程启动.林业加快发展——“九五”林业发展综述.中国绿色时报.2001-2-26.3 版
    196. 祝令辉.健全机制强化管理——森林采伐限额核查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林业资源管理.2001.(4):25-27
    197. 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198. 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
    199. 郝景盛.森林与水旱灾害之关系.林学.1944,3(1):16-22
    200. 骆承政、乐嘉祥.《中国大洪水——灾害性洪水述要》.北京:中国书店.1996:387-402
    201. 倪文新.皖赣林业调查记.森林.1921.1(4)
    202. 倪根金.中国革命根据地植树造林论述.古今农业.1995.(3):25-34
    203. 倪根金.京族历史上的护林公约.中国林业.1994.(1):45
    204. 倪根金.明清护林碑知见录(续).农业考古.1997.(1):179-191
    205. 倪根金.明清护林碑研究.中国农史.1995.(4)
    206. 凌大燮.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中国农史.1983(2):26~36.
    207. 凌抚元.中国古代林政史.平等杂志.1932.第11.12 期合刊
    208. 凌道扬.大学森林教育方针之商榷.林学.1931.第4 号
    209. 凌道扬.论近日各省水灾之剧烈缺乏森林实为一大原因.东方杂志.1917.14(11):183-186
    210. 凌道扬.振兴林业为中国今日之急务.森林.1921.创刊号
    211. 凌道扬.森林与国家之关系.东方杂志.1916.13(11):19-20
    212. 夏汉平.试论长江流域洪灾与综合治理对策.见:许厚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8
    213. 徐卫国.论清末新政时期的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3):54-70
    214. 徐兆奎.《清代黑龙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20—21页
    215. 郭康、庄永年、王春英.风水理论对人文景观的影响.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3.9(2):53—58
    216. 钱林清.《黄土高原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129
    217.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46.《山西》
    218. 高建.《尔雅》、“雅学”与中国古代生物学刍议.大自然探索.1984(1):168-174
    219. 高秉坊.森林与苛捐杂税.林学.1936.第5 号
    220. 高桥龟吉.《满洲经济与日本经济》.见:北方论丛.1984.(2)
    221. 高翔.论清前期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0(4):178-189
    222.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240
    223.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见:龚书铎.《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74-76
    224. 康有为等.《公车上书》.见:龚书铎.《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42
    225. 曹子西.《北京通史》第6 卷.北京:中国书店.1994:50
    226. 曹应旺.周恩来经济思想与西部开发的几点思考.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8(3):121-128
    227.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0
    228.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 辑.第659 页
    229. 符淙斌、袁慧玲.恢复自然植被对东亚夏季气候和环境影响的一个虚拟实验.科学通报.2001.46(8):691--695
    230. 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明清史.2001.(3):74--78
    231. 黄世瑞.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农学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269
    232. 黄秉维.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地理知识.1981.(1):1-3
    233. 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64
    234. 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晚清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
    235. 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清前期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
    236. 龚书铎.《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237. 强亦忠.三百年前的园林保护告示.环境.1988.(4):31
    238. 彭治富、王潮生.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与重农政策.古今农业.1990.(2):10-19
    239. 游修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启示.古今农业.1993.(1):1-7
    240. 焦国模.《林政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153—154
    241.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549-632
    242. 董智勇、司洪生.谈两种森林分类经营观点.世界林业研究.1997,(5):66-71
    243. 董智勇.《中国森林史资料汇编》.北京: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学会.1993
    244. 董智勇.《世界林业发展道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45. 董智勇.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觉醒.人民日报.1986-11-6,第5 版
    246. 董智勇等.《中国生态林业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47. 谢先进.《鸭绿江右岸之林业》(铅印单行本).1927
    248. 谢志诚.黄公树——清代地方性生态农业工程.中国农史.1995.(2):105-106
    249. 鲁仕骥.《备荒管见》.见:贺长龄.《清经世文编》卷41.北京:中华书局.1992:1000
    250. 福建木材产销情况及其近况.中外经济周刊.1926.第183 号
    251. 福建省考察台湾实业团.《台湾考察报告》.1934:133—134
    252. 詹昭宁.《中国森林立地类型》.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53. 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54. 雍文涛.《林业分工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Ⅵ-Ⅶ
    255. 雍文涛.《林业建设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1-11
    256. 熊大桐. 中国森林的历史变迁. 见:吴中伦. 《中国森林》第1 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48
    257. 熊大桐等.《中国近代林业史》.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258. 熊大桐等.《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66
    259. 蔡述明.大洪水后之反思——关于长江中游防洪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见: 许厚泽.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7
    260. 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2)。收入:谭其骧.《长水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32
    261. 樊宝敏、张钧成.中国林业政策思想的历史渊源.世界林业研究.2002,(2)
    262. 樊宝敏、董源、张钧成等.中国历史上森林破坏对水旱灾害的影响.林业科学.已同意发表
    263. 樊宝敏、董源.中国历代森林覆盖率的探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4):60-65
    264. 樊宝敏、董源.明清时期环北京地区的林业政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已同意发表
    265. 樊宝敏、董源.试论清代前期的林业政策和法规.中国农史.已同意发表
    266. 樊宝敏.管子的林业管理思想初探.世界林业研究.2001.(2):66-72
    267. 戴一峰.试论明清时期福建林业经济.中国农史.1991.(4):23-28
    268. 戴逸.清代的西部开发.民族.2000.(5):12-14
    269. 魏源.《海国图志》叙.卷37.卷59.卷60.见:《续修四库全书》743 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16.726-727
    270. Carron L T. A History of forestry in Australi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85
    271. Kirby, K J, Watkins, C. The Ecological History of European Forests. CAB International.1998
    272. Lean J, Warrilow D A. Simulation of the regional climate impact of Amazon deforestaion. Nature,1989,342:411-4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