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地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国有土地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流转制度,可以依法有序流转。而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受到诸多制约和限制。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制度的创新和突破,构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对于提高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杜绝不合理流转和土地闲置浪费,保障农村集体权益和农民个人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集体土地流转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事物。由于法律制度、流转方法、流转程序等还不完善,在利益驱动下,集体土地违法征收、隐性流转、违法流转大量存在,土地纠纷日益增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农村集体成员的土地权利过少,土地产权不清,土地使用者不能自主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影响到集体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使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成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难点和焦点。适时将集体土地流转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规范流转方式,合理分配流转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当前集体土地流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和认识,本文以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为研究对象,以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构建为中心展开研究,从理论探索到实践考察论证,从借鉴国外经验到结合本土实际,致力于构建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建设。
     第一章导论。作为本文的导引部分,本章首先从中国农村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梳理了近年来几个有关集体土地流转影响较大的热点问题(广东省集体土地流转地方规章出台、物权法立法过程中的争论、“小产权房”禁与放的争议),对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动因进行了说明。为更好地确定研究方向,本部分还对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性概述和评析,同时对论文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对结构安排进行简要描述。
     第二章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实特征。制度变革只有基于对其发展历程和运转现状的客观研判之上,才能探寻可行的改革路径。本章首先回顾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展四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分析现阶段土地制度的主要法律特征为适用国有和集体二元土地权利制度、土地使用权从所有权分离、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并着重解剖当前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存在的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土地核心处分权缺位、土地权利流转受限、耕地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从而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铺垫实践基础。
     第三章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设定。集体土地为什么要流转,流转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这是课题研究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本章从物权平等保护原则、土地发展权理论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三个层面,阐述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物权平等保护原则要求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残缺的现状,规制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的强制流转,逐步放开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抵押;土地发展权理论的研究启示我们必须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放宽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的限制、探索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一重要制度的推出,要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公平对待征地农民、合理吸纳农民工、引导土地流转加快小城镇建设,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引导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以逐步推进农村居民的集中居住,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度流转以推动区域规模经营。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基础,本章从明晰土地产权、健全社会保障和统一土地市场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明晰土地产权就要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强化集体土地使用权,推进农村土地登记工作;健全社会保障,则要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社会保障有机衔接,逐步建设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统一土地市场要求完善土地要素市场,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建设市场体系。
     第四章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构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不仅是土地权益保障的基础和前提,而且通过产权具有的激励约束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也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本章通过分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本质、内容和实现形式,评判分析土地国有化、私有化和多元化等几种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观点,明确提出完善集体土地所有制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广大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国家全局利益的最为稳妥可行的方案。同时从明确农地产权主体、完善农地产权权能、促进农地产权流动和保护农地各方利益几个方面,提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五章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研究。集体土地征收是土地所有权主体由农村经济组织强制转化为国家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一种被动流转。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补偿安置措施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对农村集体土地及农民财产权益的保护。本章通过国外征地补偿特别牺牲理论、征收目的正当性、土地征收权的行使主体、征收补偿、征收程序与司法保障的比较,探讨国外征地制度对我国的启示。针对当前征地存在的征地范围过宽、补偿标准偏低、安置政策不完善和征收程序混乱等突出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征地制度的思路为严格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不同性质的用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征地补偿、拓宽失地农民安置途径和完善监管救济程序。
     第六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研究。本章是论文重点阐述的部分。首先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政策演进和阶段性特征,研究我国古代永佃权流转制度、西方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农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经验与启示,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价值取向为兼顾效率与公平,并着重论述了转包与出租、转让、入股、抵押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流转方式。
     关于转包与出租,本文提出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界定为用益物权的情况下,分别界定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今后修订相关法律时不必保留转包这种形式。转让是最为彻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法律在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同时,赋予发包方同意权,但发包方同意权是监督权而非决定权。为防止发包方特别是其负责人对同意权的滥用,需要建立一种制约和防范机制,以发包方许可转让为原则、限制转让为例外。入股是法律确认的流转方式,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入股公司问题争议很大。本文探讨了股东人数限制、公司货币出资比例、土地承包经营权处置等问题的解决路径,认为在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仍然可以进行土地入股设立公司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抵押是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最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尽管法律禁止抵押,但实践中尝试突破限制的努力一直不断。本文从完善农村金融制度的角度,认为应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方式,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满足农民融资需求,促进农村土地和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扩大农业经济的规模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七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研究。随着国有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土地资产价值已广为人们所认识并加以利用,也刺激了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以让渡土地使用权获取利益的欲望,要求实现“同地同权同价”的呼声日趋强烈。本章通过分析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实动因及面临的挑战,总结比较湖州模式、芜湖模式和广东模式三个不同类型的试点地区情况,明确界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遵循的原则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加强总量控制与用途管制、确保国家土地法律政策妥善衔接,并提出从完善立法、土地资源配置、流转收益分配和监督管理四个方面构建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
     第八章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研究。宅基地制度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本章从分析宅基地使用权的相关法律问题入手,剖析了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流转正反两种观点进行了比较论证,认为势在必行的城市化进程要求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开禁宅基地转让有利于落实物权平等保护原则,并不必然造成农村土地流失,并从强化宅基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规范宅基地规划管理、促进有序流转、探索有偿使用制度、合理分配流转收益等方面,提出开放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建议。该部分还特别研究了小产权房的概念和性质,并对小产权房的出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最后是结论部分。主要是在前述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概括和提炼,同时展示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并总结和检讨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L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tion material and living goods for human being.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it become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to allocate by market system the elements of production,e.g.land,labor,capital,etc..Since the complete set of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the state-owned land is allowed to be transferred and circulated orderly according to law.But for the rural collective land,at the stage of initiation,restrictions and limitations to its transaction are plent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structing the dichotomy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how to carry on creation and make breakthrough of the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does mean specially realistic for improving the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farmland,for preventing irrational transference and land idleness,for protecting both rural collective and farmer's individual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for promoting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is a necessary outcome dur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On account of the defect of legal system,ways and procedures of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and as provoked by interests,there exist plenty of unlawful expropriations,covert and illegal transactions,as a result,the increasing of deputes of land transaction has become one of main reasons of social instability.Under the current legal structure,the number of rural collective organization owns inadequate land rights,and land property rights are unclear,land user is not endowed the rights to transfer,rent,mortgage land utilization rights freely,so the facts mentioned above have influences on growth and betterment of the transaction market of collective land.Thes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in the land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system exist as difficulties and focuses of China's land system reform.It is the high time to take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by integrating collective land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with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standardizing transferring forms,allocating profits rationally,so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stability.
     Basing on the above mentioned thoughts and concentrating on the obj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the author develops the research with expounding and proving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drawing on foreign experience and combining with domestic realities,exerts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according with Chinese condition,and improves the construction of relevant legal system.
     ChapterⅠGuidance.As the conducting part,this chapter explains the backgrounds and causes of research,by beginning with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China's rural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e past 30 years,sorting out the influencing hot issues relevant(the local regulation of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of collective land stipulated by Canton government, controversies during the legislation of property law,disputes about prohibition and allowance of so-called "minor property right house").For better orientation of research,the author also expresses and comments the present research conditions briefly and integrative,and introduces the mai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evolved in this article.
     ChapterⅡ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and systems in China.It is practicable only to probe the path of reform basing on researching and judging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In this chapter,the main task is to lay out the research basis relying on realities,firstly by reviewing the four different fo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 system from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then by pointing out that the main legal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system is the binary ownership of the state and the collective,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utilization,and state monopoly of first level land market,and mainly by analyzing the serious restrictions and limitations upo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such as nihilism of subject,lack of key handling rights, restrictions of transmission,and serious lost of cultivated land.
     ChapterⅢTheory basis and system foundations of the circulating and transferring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It is the question in pressing need for the researcher of answering what the causes, prerequisites and foundations of the system are.The theory basis and necessities of the system are elaborated hereb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qual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the theory of land development and the idea of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and the rural.The specific explanations are further clarified as follows.The principle of equally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 demands the alteration of incomplete condition of property right of collective land,requires the regulation of collective land to transform to be state-owned,and requests to allow gradually to transfer and mortgage the utility right of collective land;the research of the theory of land development right enlightens u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mplete regulation of land 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to loose the restriction of entry to market for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and to explore mechanism of pro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fundamental agricultural fields;an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sociality and economics demands equal treat to the farmers whose land is expropriated by public,and also needs absorption of farmer labor,instruction of land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and acceleration of small-scale town building.During the progress of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the rural massive residence is advanced gradually as a result of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of utilization rights of rural residence land,and as the regional scale management is of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of rural land requests the relevant system basis,so it becom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chapter to argue the three facets of clear definition of land property rights, perfe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and integration of land market.To clearly define land property right requires to standardize utilization rights of collective land and to promote registration;to amplify social security system demands to develop the rural system to be linked up organically with the urban,so to build a unifie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etween them;to integrate land market needs to perfect land element market,to standardize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thereby to form a unified,open,competitive,orderly market system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ChapterⅣAdoption for the reform mode of property right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As for construction of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the primary problem to resolve is the reform of collective land property right.Its perfection is surely regarded not only as the foundation and prerequisite of the guarantee and insurance to land property rights,but also as the impetus to rational allocation and use of rural land recourse,by the effect of property rights' stimulation,restrain and optimization for resource allocation,so followed by the protection of farmer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This chapter explicitly points out that perfection of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is the most reliable and practicable proposal after the author's analyzing the nature,content and form of property rights of collective land and commenting the view points of land ownership of state,private,and pluralism.Simultaneously,the basic thoughts about reform of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 system are carried out by different standpoints,that are to clarify the subject of it,to complete its functions,to promote transaction and guarantee of various interests.
     ChapterⅤResearch on expropriation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Expropriation of collective land is a certain type of forceful action by which the land owner changes from the rur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to be the state,to some extent as can be confirmed as passive transition.The current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of China is shaped step by step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he former compensation and arrangement measures gets more and more unsuitable for the requirements,and unbeneficial for the insurance and protection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and farmers' properties and rights.By means of contrasting foreign partial sacrifice theory,property of goal of development,subject,compensation, procedures and judicial protection,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s to China.Aiming at the too broad range,low compensation level,defect arrangement policy and disorderly procedure,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way to complete China's land development system is to strictly distinguish the public land use from the profitable,to compensate according to the regularities of marketing economic,to broaden the path of arrangement of farmers' livelihood whose land is requisitioned,and to perfect the supervision and relief procedures.
     ChapterⅥResearch on the circulating and transferring system of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This chapter is the emphasis elaborated by the author.Sub-contract,rent, transferring,share-holding,mortgage of the rights of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are elaborated focally,as are started with analysis of policy evolution and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rights,and by research into the permanent rent right system of land of ancient China and the experiences and enlightenments from western and socialist states.And it is moreover put forward tha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transferring of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is consideration of both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As for sub-contract and rent,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re is no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m.Since the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s have been defined clearly as usufruct,it is unnecessary to define respectively, thereafter the sub-contract is not to be reserved when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is revised.Transferring is the utmost thorough method for transaction of land contract and management,while it is stipulated by law that the offerer has the right of approvement.But it is exactly a kind of right of supervision,not decision.In order to prevent abuse of it,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system of constraint and guard,basing on the convention of offerer's approvement and exception of forceful transferring.Though share-holding is a transferring form approved by law,in practice exist some restraint elements,especially there are heated disputation whether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s can be capital stock of company.Further discussed are the evolvements of the issues of the rate limitation of share holder,the proportion of monetary capital of company,the handling of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s,so hold is that it can be made experiments at selected points to take land as share of company capital while as that of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The most controversial issue is the possibility of mortgage of the rights in the practice. Although forbidden by law,people attempt to make a breakthrough strenuously and continuously in actual life.From perspective of perfection of rural finance system,the author supposes that forms of rural credit guarantee should be created,and the mortgage land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s should be allowed,so to bring about to promote the two essential production elements of land and labor to be disposed more rationally,furthermore to expand rural economic scale and to adjust industry structure.
     ChapterⅦResearch on circulating and transferring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A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e of state-owned land market,the land value becomes more realized and used than before,hence the stimulus of desire for interests to transfer the utilization rights of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Therefore,the appeal of bringing about of so-called "same land,same right, and same price" is gett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gradually.Through analyzing the realistic causes and challenges,contrasting the modes from the different experiment areas of Huzhou,Wuhu and Canton,it is dearly defined that the principle of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of collective land is to build integrative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of the urban and the rural,to guarantee farmers' property rights of land,to strengthen control upon aggrega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to ensure linking up properly of the state's land laws and policies.Thus the advices are afterwards made to build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system of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perfection of legislation,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distribution of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interests,and management plus supervision.
     ChapterⅧResearch on circulating and transferring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residential land.The residential land system is the weak link in the popular studies on the current rural land system.After analyzing the relevant legal issues in the residential land management and comparing pros and cons of its transaction,there comes the argument that the irresistible urbanization demands the release of restriction on transferring and circulating of residential land utilization rights,and that the ban-lifting of it benefits to fulfill the principle of equally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not lead to the inevitable consequence of the lost of rural land.And therefore, policy advis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release of restriction of residential utilization rights,from the facets of strengthening its property right nature, regulating its planning management,provoking orderly transactions, exploring compensatory use system,and distributing rationally the profits.In this part,the conception and nature of so called "minor property right of house" is also discusses specially,as is tentatively probed to resolve.
     Conclusion.It sums up the main viewpoints of this thesis,and the creative points are expressed meanwhile,besides of the limitations and weaknesses which are self-criticized during the research.
引文
1 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1页。
    1 韩长赋:《关于农民工问题几点认识和思考》,载《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第7期。
    2 左甲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9页。
    1 参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修改情况的说明》(2005年10月19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29页。
    1 郑美珍:《农村土地法律适用与疑难释解》,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109页。
    2 何兵:《“小产权”值得大讨论》,载《法制日报》2007年7月4日第3版。武建东:《<城乡规划法>将小产权房送到改革热点顶端》,http://xk.cn.yahoo.com/articles/071226/1/78cd.html,2007年12月28日访问。
    3 刘俊:《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6月版,导言部分。
    1 Guo Li,Scott Rozelle,Loren Brandt.Tenure,land rights,and farmer investment incentives in China.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19(1):63-71.
    2 Chengri Ding.Land policy reform in China:assessment and prospects.Land Use Policy,2003,20:109-20.
    3 Mark R.G.Goodale,Per Kare Sky.A comparative study of land tenure,property boundaries,and dispute resolution:case studies from Bolvia and Norway.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1,17:183-200.
    4 James Kai-sing Kung.Off-farm labor markets and the emergence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2,30(2):395-414.
    Yang Yao.Rural industry and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in eastern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9,59(2):463-496.
    5 黄贤金、方鹏、周建春等:《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6 黄贤金、尼克哈瑞柯、鲁尔特鲁本等:《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理分析》,载《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
    1 刘俊:《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43-159页。
    2 文贯中:《中国还需要一场土改》,载于2008年7月7日《中国经营报》。
    1 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109-110页。
    2 周建春:《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22页。
    3 洪增林:《我国集体土地流转系统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18页。
    4 范少虹:《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之改革》,载《行政与法》2004年第10期。
    孔祥智、王志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5期。
    5 黄贤金、方鹏、周建春等:《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6 刘强、孙昌新:《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载《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 左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页。
    2 周建春:《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205-206页。
    3 刘守英:《中国的二元土地权利制度与土地市场残缺》,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esp?id=40835,2008年10月7日访问。
    4 孟勤国:《物权法开禁农村宅基地交易之辩》,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4期。
    5 中国士地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我国城市郊区宅基地问题研究》,载《中国土地》2007年第1期。
    1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98页。
    2 蒲坚主编:《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4页。
    1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8年10月20日第1版。
    2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条。
    1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8条。
    1 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59页。
    2 高富平:《物权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75页。
    1 当然,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可以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也可以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3条。
    2 刘俊:《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15页。
    3 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144页。
    4 王小莉:《土地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1 周建春:《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12页。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对此的规定也有两种例外情形:一是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二是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
    2 沈淳:《农村土地产权思考和探索》,载《商业研究》2003年第7期。
    3 夏瑁,于猛:《18亿亩耕地,一亩都不能少》,载《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3日第2版。
    4 唐键等:《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2页。
    1 高富平:《平等保护原则和私人物权制度检讨》,载《法学》2007年第5期。
    1 惠彦、陈雯:《英国土地增值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借鉴》,载《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7期。
    1 王永莉:《国内土地发展权研究综述》,载《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3期。
    2 沈守愚:《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载《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第12期。
    3 刘永湘、杨明洪:《中国农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压抑与抗争》,载《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6期。
    4 万磊:《土地发展权的法经济学分析》,载《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1 丁成日:《美国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及其对中国耕地保护的启示》,载《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3期。
    1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参见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载《解放日报》2009年3月15日第1版。
    1 朱林兴:《农村宅基地置换的若干问题》,载《上海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2 改革开放的30年间,我国已有2亿多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转入非农业部门就业,这在发展中国家是
    1 李剑阁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29-230页。
    史探径:《社会法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209页。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社会保障专题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载《工人日报》2009年2月3日第6版。
    2 有的地方社保部门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后,城市居民可以个人名义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保持养老保险关系,农村居民则不行。于是,农民工不断地变换工作地点、工作单位,只有不断地参保、退保、再参保、再退保,很难保证参保的连续性,特别是跨省市流动的农民丁,加上各省政策不一,他们在调换工作后很难转移、保持养老保险关系。参见吴红缨、钟良、申剑丽、赵飞飞:《跨越鸿沟:2.3亿农民工养老之辩》,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3月30日第5-6版。
    3 200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草案共有总则、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经办、社会保险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十二章。
    1 高富平教授认为,在法律上,集体所有是一种共有形式。因为集体所有是财产归特定人群共同所有的一种财产归属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际上是土地归某一社区的人口所有的一种体制,如果将社区人口视为一个社会共同体,那么土地集体所有也可以成为社区共同体所有。参见高富平著:《物权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89-90页。
    2 孟勤国:《物权法如何保护集体财产》,载《法学》2006年第1期。
    3 韩松:《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权及其实现的企业形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0-91页。
    4 李宜琛:《日耳曼法概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76页。
    1 陈志波、米良等:《越南经济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68-71页。
    1 刘俊:《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43-159页。
    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104-106页。
    王克强、王洪卫、刘红梅:《土地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1页。
    1 汪利娜:《中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78-86页。
    2 文贯中:《中国还需要一场土改》,载于2008年7月7日《中国经营报》。另见陈志武:《农村土地私有化后结果不会比现在糟》,www.zgxcfx.com/Article-Show.asp?ArticleID=12806,2008年11月1日访问。
    3 武进锋:《农地制度创新与中国物权立法》,载蔡耀忠主编《中国房地产法研究》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73-474页。
    4 巴西、阿根廷是拉美工业化、城市化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但在发展过程中,两国出现了严 重的贫困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贫困人口多、贫困悬殊、城市贫民窟问题严重。突出的贫困化问题严重阻碍了巴、阿工业化、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数量庞大的贫困人口使国内市场购买力疲弱,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为经济危机埋下隐患;另一方面,严重的贫富差距,使社会矛盾加剧,社会治安混乱,引起社会动荡。而土地高度集中是造成贫困化的重要原因。参见国土资源部代表团:《“拉美现象”下的土地问题--巴西阿根廷访问考察报告》,载《中国土地》2007年第6期。
    1 王小莉:《土地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65页。
    2 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8页。
    3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249页。
    4 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108-109页。
    1 周建春编著:《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17页。
    2 王克强、王洪卫、刘红梅:《土地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2页。
    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109-110页。
    1 范利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7月启动--国土资源部摸底农村土地权属》,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6月15日第6版。
    1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第三部分“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中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载《人民日报》2008年10月20日第1版。
    1 周建春主编:《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25-126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59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下列事项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决定:(一)土地承包方案及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二)个别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承包地的调整;(三)土地补偿费等费用的使用、分配办法;(四)集体出资的企业的所有权变动等事项;(五)法律规定的其他事项。”
    3 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310-311页。
    4 刘保玉:《土地权利及权属变动问题》,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esp?id=41081,2008年10月16日访问。
    1 刘保玉:《土地权利及权属变动问题》,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esp?id=41081,2008年10月16日访问。
    2 黄松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349页。
    1 2008年10月13日,我国首个农村产权综合性市场平台--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推出,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多类农村资产开始跨入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大门。参见唐蓓茗:《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场流转》,载《解放日报》2008年10月25日第14版。
    1 《农村土地承包法新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81-82页。
    2 2008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其中关于仲裁机构的设立、组成和职责,草案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成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由政府代表、有关部门代表、农民代表以及法律、经济等专业人员组成,其中农民代表和专业人员不得少于总数的二分之一;仲裁委员会负责聘任、解聘仲裁员,受理案件,并监督仲裁活动。
    1 汤小俊:《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调查》,载《中国土地》2007年第3期。
    1 柴涛修、刘向南、范黎:《新中国征地制度变迁评述与展望》,《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2期。
    1 胡信彪主编:《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31-32页。
    2 周建春:《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85页。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33.34、50-51、62、80页。
    2 刘守英:《中国土地产权与土地市场发展》,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esp?id=41228,2008年10月29日访问。
    1 刘守英:《中国土地产权与土地市场发展》,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esp?id=41228,2008年10月29日访问。
    2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学习辅导读本》,新华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82页。
    1 王利明:《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415页。
    1 对于何者为公共利益,国内外大体有四种观点:整体利益论、多数利益论、利益虚空论和利益平衡论。参见周林彬、何朝丹:《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探析--一种法律经济学的分析进路》,《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 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物权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58页。
    1 参见周建春:《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94-196页。
    1 刘守英:《中国二元土地权利制度与土地市场残缺》,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esp?id=40835,2008年10月7日访问。
    2 林宝、隆学文:《“土地换社保”政策要慎重推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5期。
    1 丁寿兴主编:《商事案例判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558-563页。
    1 刘云生:《永佃权之历史解读及其现实表达》,《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
    2 周子良:《永佃权之历史考察及其当代价值》,《现代法学》2002年第2期。
    3 左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46-48页。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549-550页。
    5 屈茂辉:《用益物权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37页。
    6 有的学者认为,应当借鉴罗马法永佃权制度所具有的物权性、永佃权人享有权利的充分性以及永佃权存续期限的永久性等优点,将承包经营权改为永佃权。参见张红霞:《罗马法上的永佃权制度与我国农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法学》1999年第9期。
    1 屈茂辉:《用益物权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18-120页。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549页。
    1 左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61-62页。
    2 陈志波,米良等著:《越南经济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68-70页。
    3 陈志波,米良等著:《越南经济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227-236页。
    1 余能斌主编:《民法典专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0页。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548-549页。
    3 陈志波、米良等著:《越南经济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75页。
    1 左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67页。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物权法研究课题组:《制定中国物权法的基本思路》,《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国法》第五章根据债权的相对性,对合同权利义务转让作出了明确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
    4 1999年6月28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就是将此类纠纷作为承包合同纠纷予以对待。2005年7月29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 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则扩大了适用范围,不仅调整承包合同纠纷,还调整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和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
    1 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物权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49-250页。
    1 参见王利明:《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382-385页。
    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282页。
    1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2 李剑阁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4页。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页。
    2 唐健等:《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25页。
    3 郑新立:《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求是》2008年第21期。
    1 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06年10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2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256页。
    3 周建春:《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17页。
    1 顾功耘主编:《经济法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61页。
    2 有的学者认为,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至少涵盖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当农民的子女大部分受到较高的教育,不再依赖土地作为惟一的谋生手段和生产资料,当广大农民不再需要以土地承包制来维护自身利益时,才会有新的更好的制度来代替它。参见郑新立:《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求是》2008年21期。
    3 左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39页。
    1 参见2008年8月28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所作的关于近几年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www.agri.gov.cn/jips/t20080829-1122607.htm,2008年11月24日访问。
    2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260页。
    1 左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41页。
    2 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41-242页。
    3 周云峰,纪明波:《关于安徽省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ww.ahpc.gov.cn/information.jsp?xxnr=10050517,2008年11月28日访问。
    4 杨一介:《中国农民基本问题:中国集体农地权利体系的形成与扩展》,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1 周云峰,纪明波:《关于安徽省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ww.ahpc.gov.cn/information.jsp?xxnr=10050517,2008年11月28日访问。
    1 黄宗华:《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调研报告》,www.china.com.cn/xxsb/txt/20-07-12/18/content-9397779.htm,2008年11月28日访问。
    2 当然,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设定抵押。
    3 除重庆市的土地流转情况外,另据蒋月等从2004年7月至10月对福建省、浙江省361位农民的调查,38.7%的农民选择出租,28.1%的农民选择转包,两者相加达到了三分之二。参见蒋月等著:《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6月版,前言及第76页。
    1 参见《农村土地承包法新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63页;
    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288页。
    2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8条规定:“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1 周云峰,纪明波:《关于安徽省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ww.ahpc.gov.cn/information.jsp?xxnr=10050517,2008年11月28日访问。
    1 张平华、李云波、张洪波:《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210页。
    2 蒋月等著:《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77页。
    3 周云峰,纪明波:《关于安徽省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ww.ahpc.gov.cn/information.jsp?xxnr=10050517,2008年11月28日访问。
    1 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物权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455页。
    2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物权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265-268页。
    1 孟勤国:《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法学评论》2002年第5期。
    2 傅鼎生:《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之争--中国物权立法热点问题研究综述》,《上海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1 陈健:《中国土地使用权制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2 张笑寒:《农户土地入股决策行为及其区域差异--基于江苏省的农户调查》,《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4期。
    1 吴红缨:《重庆农地改革调整:不搞土地入股发展专业合作社》,www.agri.gov.cn/ijps/t20080821-1109016.htm,2008年12月17日访问。
    2 左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25-127页。
    3 孙彬:《股份合作:江苏农地流转新探索》,《中国土地》2007年第4期。
    1 左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42-143页。
    2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物权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883页。
    3 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物权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454-455页。
    1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学习辅导读本》,新华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97-98页。
    1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222-226页。
    2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学习辅导读本》,新华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103页。
    3 2008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银发[2008]295号)。
    4 左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50页。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高伟认为,从国外发展看,农地金融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地金融在很多国家已经长期存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农地金融的经验,有许多相似之处:一是发挥合作金融组织的作用;二是成立专门的土地金融机构;三是发行土地债券;四是政府给予多种支持。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高伟:农村金融改革应和土地挂钩》,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214/17315633244.shtml,2008年12月21日访问
    1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解析》(房地产案件专集),法律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26-131页。
    1 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335页。
    1 黄小虎:《新时期中国土地管理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1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我国城市郊区宅基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2007年第1期。
    1 郑美珍:《农村土地法律适用与疑难释解》,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108页。
    1 刘茂林、杨翼飞:《“小产权房”的缘起、问题及其解决》,载《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 张雅淳:《“小产权房”法律问题刍议》,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2期。
    2 秋风:《知名宪政学者秋风:违“法”推动社会转型》,www.villachina.com/2007-11-15/1336105.htm,2009年3月17日访问。
    1、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
    2、左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3、顾功耘主编:《经济法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4、刘俊:《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6月版。
    5、高富平:《物权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6、周建春:《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7、洪增林:《我国集体土地流转系统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8、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版。
    9、蒲坚主编:《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0、王克强、王洪卫、刘红梅主编:《土地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11、王小莉:《土地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王利明:《物权法论》(修订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3、韩松:《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权及其实现的企业形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李宜琛:《日耳曼法概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陈志波、米良等:《越南经济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6、汪利娜:《中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7、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8、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9月版。
    19、黄松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3月版。
    20、梁慧星主编:《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1、屈茂辉:《用益物权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6月版。
    22、余能斌主编:《民法典专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物权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4、王利明:《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7月版。
    25、李剑阁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4月版。
    26、唐健等:《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7、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28、杨一介:《中国农民基本问题:中国集体农地权利体系的形成与扩展》,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
    29、蒋月等著:《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6月版。
    30、张平华、李云波、张洪波:《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7月版。
    31、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物权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
    32、陈健:《中国土地使用权制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3、胡信彪主编:《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34、黄小虎:《新时期中国土地管理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35、申建平、孙毅:《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36、陈小君:《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7、史探径:《社会法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38、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39、梁学庆主编:《土地资源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40、张钧:《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4月版。
    41、[美]贝哈安特:《不动产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42、[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
    43、程志光:《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地系统调整》,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44、秦明周Richard H.Jackson主编:《美国的土地利用与管制》,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45、乔家君:《典型农区村域人地系统定量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46、郑美珍:《农村土地法律适用与疑难释解》,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8月版。
    47、吴清旺、贺丹青:《房地产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衡平--以民事权利保障为视角》,法律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48、黄贤金、方鹏、周建春等:《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版。
    49、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7月版。
    50、李光:《中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9月版。
    51、蒋黎晅:《房地产经济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
    2、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
    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 10月版。
    4、《农村土地承包法新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学习辅导读本》,新华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7、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芜湖市国土资源局编:《创新与发展--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芜湖试点经验》,地质出版社2003年7月版。
    8、凌耀初主编:《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策略》,学林出版社2006年5月版。
    9、温铁军主编:《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文津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0、吴高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11、卞耀武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2、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3、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中国民事审判前沿》2005年第2集,法律出版社2005年9月版。
    14、丁寿兴主编:《商事案例判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韩长赋:《关于农民工问题几点认识和思考》,载《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第7期。
    2、黄贤金、尼克哈瑞柯、鲁尔特鲁本等:《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理分析》,载《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
    3、武进锋:《农地制度创新与中国物权立法》,载蔡耀忠主编《中国房地产法研究》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2月版。
    4、沈淳:《农村土地产权思考和探索》,载《商业研究》2003年第7期。
    5、高富平:《平等保护原则和私人物权制度检讨》,载《法学》2007年第5期。
    6、惠彦、陈雯:《英国土地增值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借鉴》,载《中国土地科 学》2008年第7期。
    7、王永莉:《国内土地发展权研究综述》,载《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3期。
    8、沈守愚:《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载《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第12期。
    9、刘永湘、杨明洪:《中国农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压抑与抗争》,载《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6期。
    10、万磊:《土地发展权的法经济学分析》,载《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11、丁成日:《美国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及其对中国耕地保护的启示》,载《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3期。
    12、李炳坤:《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载《求是》2008年第22期。
    13、孟勤国:《物权法如何保护集体财产》,载《法学》2006年第1期。
    14、国土资源部代表团:《“拉美现象”下的土地问题--巴西阿根廷访问考察报告》,载《中国土地》2007年第6期。
    15、范根兴:《土地转包经济处理方式调查》,《福建论坛》1984年第7期。
    16、钱水苗、唐光汉:《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探析--从浙江省的实践出发》,《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7、钱海玲、孙欣:《关于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的统计分析》,《人民司法》2007年第3期。
    18、刘云生:《永佃权之历史解读及其现实表达》,《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
    19、周子良:《永佃权之历史考察及其当代价值》,《现代法学》2002年第2期。
    20、张红霞:《罗马法上的永佃权制度与我国农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法学》1999年第9期。
    2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物权法研究课题组:《制定中国物权法的基本思路》,《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
    22、郑新立:《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 三中全会<决定>》,《求是》2008年第21期。
    23、孟勤国:《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法学评论》2002年第5期。
    24、傅鼎生:《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之争--中国物权立法热点问题研究综述》,《上海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25、张笑寒:《农户土地入股决策行为及其区域差异--基于江苏省的农户调查》,《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4期。
    26、孙彬:《股份合作:江苏农地流转新探索》,《中国土地》2007年第4期。
    27、柴涛修、刘向南、范黎:《新中国征地制度变迁评述与展望》,《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2期。
    28、周林彬、何朝丹:《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探析--一种法律经济学的分析进路》,《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9、林宝、隆学文:《“土地换社保”政策要慎重推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5期。
    30、上海市土地学会:《建立全市统一规范透明土地市场的研究》,《上海土地》,2008年第2期。
    31、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我国城市郊区宅基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2007年第1期。
    32、孟勤国:《物权法开禁宅基地交易之辩》,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4期。
    33、韩世远:《宅基地的立法问题--兼析物权法草案第十三章宅基地使用权》,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5期。
    34、孟晓晨、赵星烁:《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载《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3期。
    35、董祚继:《土地利用国家干预的若干理论问题》,载《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3期。
    36、杨志荣、吴次芳:《制度收益与发展收益对农地非农化进程的影响差异及其对政策调整的启示》,载《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2期。
    37、张兴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三地比较》,载《中国土地》2006年第9期。
    38、陈屹、高翔:《农业承包合同案件审理情况及法律适用研究--对重庆 市部分农业承包合同案件的调查分析》,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10期。
    39、吴继生、王伯文:《论确立和适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法律原则》,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5期。
    40、叶海涛:《农村私有房屋买卖问题研究》,载《上海审判实践》2006年第11期。
    41、范少虹:《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之改革》,载《行政与法》2004年第10期。
    42、孔祥智、王志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5期。
    43、刘勇、吴次芳、杨志荣:《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进展与展望》,载《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3期。
    44、上海市政协区县政协联络指导组:《上海新农村建设中的形态模式选择》,载《上海土地》2008年第2期。
    45、许瑜华:《论物权法出台后农村房屋买卖纠纷的司法抉择--以宅基地使用权之保障功能和效率功能的博弈为中心》,载《上海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46、朱林兴:《农村宅基地置换的若干问题》,载《上海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47、张雅淳:《“小产权房”法律问题刍议》,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2期。
    48、刘茂林、杨翼飞:《“小产权房”的缘起、问题及其解决》,载《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49、陈建贞:《如何走出农村私有房屋买卖的困境--谈非集体组织成员能否成为农村私有房屋买卖合同的买主》,载《人民司法》2007年第1期。
    50、汤小俊:《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调查》,载《中国土地》2007年第3期。
    1、何兵:《“小产权”值得大讨论》,载《法制日报》2007年7月4日第3版。
    2、文贯中:《中国还需要一场土改》,载于2008年7月7日《中国经营报》。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8年10月20日第1版。
    4、夏珺,于猛:《18亿亩耕地,一亩都不能少》,《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3日第2版。
    5、《厉以宁:8亿“待富”群体正在跨越藩篱》,《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2月31日第7版。
    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社会保障专题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载《工人日报》2009年2月3日第6版。
    7、范利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7月启动--国土资源部摸底农村土地权属》,《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6月15日第6版。
    8、唐蓓茗:《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场流转》,载《解放日报》2008年10月25日第14版。
    9、杨傲多:《成渝两地变通土地流转方式使农民获益,专家称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法律应及时跟上--法律该怎样助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载《法制日报》2008年9月26日第8版。
    10、黄广明、李思德:《乡党委书记含泪上述 国务院领导动情批复》,《南方周末》2000年8月24日第1版。
    11、《上海城市化水平全国第一》,载《新民晚报》2007年10月5日第1版。
    12、《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我国城市化率达44.9%》,载2008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13、白剑峰:《为农民健康撑起保护伞--“新农合”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载《人民日报》2009年3月18日第1版。
    1、Guo Li,Scott Rozelle,Loren Brandt.Tenure,land rights,and farmer investment incentives in China.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19(1).
    2、Chengri Ding.Land policy reform in China:assessment and prospects.Land Use Policy,2003,20.
    3、Mark R.G..Goodale,Per Kare Sky.A comparative study of land tenure,property boundaries,and dispute resolution:case studies from Bolvia and Norway.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1,17.
    4、James Kai-sing Kung.Off-farm labor markets and the emergence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2,30(2).
    5、Yang Yao.Rural industry and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in eastern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9,59(2).
    1、武建东:《<城乡规划法>将小产权房送到改革热点顶端》,http://xk.cn.yahoo.com/articles/071226/1/78cd.html,2007年12月28日访问。
    2、陈志武:《农村土地私有化后结果不会比现在糟》,www.zgxcfx.com/Article-Show.asp?ArticleID=12806,2008年11月1日访问。
    3、刘保玉:《土地权利及权属变动问题》,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esp?id=41081,2008年10月16日访问。
    4、刘守英:《中国土地产权与土地市场发展》,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esp?id=41228,2008年10月29日访问。
    5、2008年8月28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所作的关于近几年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www.agri.gov.cn/jjps/t20080829-1122607.htm,2008年11月24日访问。
    6、周云峰,纪明波:《关于安徽省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ww.ahpc.gov.cn/information.jsp?xxnr=10050517,2008年11月28日访问。
    7、黄宗华:《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调研报告》,www.china.com.cn/xxsb/txt/2007-12/18/content-9397779.htm,2008年11月28日访问。
    8、吴红缨:《重庆农地改革调整:不搞土地入股发展专业合作社》,www.agri.gov.cn/jjps/t20080821-1109016.htm,2008年12月17日访问。
    9、《高伟:农村金融改革应和土地挂钩》,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214/17315633244.shtml,2008年12月21日访问
    10、王崇敏:《我国土地征收制度》,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41229,2008年1月27日访问。
    11、刘守英:《中国二元土地权利制度与土地市场残缺》,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esp?id=40835,2008年10月7日访问。
    12、武建东:《<城乡规划法>将小产权房送到改革热点顶端》,http://xk.cn.yahoo.com/articles/071226/1/78cd.html,2007年12月28日访问。
    13、《蔡继明:部分小产权房应给予正式产权》,www.sina.com.cn/china/hgjj/20080306/10034588121.shtml,2009年3月14日访问。
    14、秋风:《知名宪政学者秋风:违“法”推动社会转型》,www.villachina.com/2007-11-15/1336105.htm,2009年317日访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