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界的新生事物,自其诞生以来,发展迅速,以独有的办学模式和特点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人才,逐渐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作为新生事物,中外合作办学在发展中不断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其在办学过程中产生的档案材料也同样具有特色。但是目前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产生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相关规范性文件指导,在实践中也是处于一个摸索的状态,存在很多问题。有鉴于此,笔者希望以本文为引,以曾经亲身实习过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档案管理为例,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做一探索,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档案管理现状的介绍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提出比较合理可行的档案管理策略。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文章分为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作为引言表述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目前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的研究刚刚开展,国内外相关研究非常匮乏。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从广义上讲也属于民办高校的一种,在管理、体制方面与民办高校具有一定相似点,因此笔者在进行文献调研时,对民办高校的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以借鉴其部分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的内涵、特点及意义。文章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档案管理等基础概念做了阐述,阐明了本文论述对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档案管理的内涵和特点,并探讨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的意义。
     第三部分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介绍了作为本文研究主要样本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及其他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档案管理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难点。
     第四部分探讨了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在分析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档案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难点,笔者提出了对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策略:包括规范中外合作办学,为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加强特色档案材料收集、丰富档案收藏;大量引进外语和计算机人才、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创新服务机制,如做好与地方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和教务部留学服务中心档案室的对接工作;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等。
     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语。总结全文,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As a new thing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circles,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schools have cultivated large amount of talents with their unique school-running patternand are gradually growing to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t a promptspeed.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schools have demonstrated their distinct glamourduring their development,as well as the archives generated meanwhile. However,no relatedregulations have been issued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archives and lots of problems areexisted in practice. 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 have an exploration on the management ofcollege and university archive under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l basedon my intern experience in Xi’an Jiaotong Liverpool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the current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summarize problems existed after analysis and comeup with reasonable and operable solutions. Throw a sprat, hope more and more scholarswill do research in management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rchive under Chinese-foreign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l.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parts. Part one is Introduction,which mainly introduces thebackground and importance for the topic selection, the methods, content of the research,the innovation as well as the review of relevant1iterature. As a new topic,there is onlylimited amount of article available,therefore I studied archive management in the privateschools which share many common points in school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systemfor reference.
     Part two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specialty and importance of archive managementunder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l.
     Part three take XJTLU as an example as well as4other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colleges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archive management, analyzes the existed management under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management.
     Part four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how to enhance the archive management under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model. Based on good experience of archive management ofother universit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I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improvethe archive management.
     Part five is the conclusion section. This part draws a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andlooks into the distance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archive management under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model.
引文
①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Z].2003-03-01
    ①魏玮.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图书馆为例[D].郑州大学,2012
    ①李晓静.《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特色档案建设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0,(6):40-41
    ①于馨颖.关于加强民办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1,(3):21-23
    ②张宏惠,王亭,肖容雍.民办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价值探索与路径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1):.39-40
    ①Aaron, D, Purcell. Academic Archives: Manag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rchives, Records,and Special Collections[J].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2,38(5):316-317
    ②Frances O’Donnell.Reference Service in anAcademicArchive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0,26(2):110-118
    ①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Z].2003-03-01
    ①张抗抗.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学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②中华人民中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Z].2004-7-1.
    ①张抗抗.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学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①张抗抗.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学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②曹艳.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分析与思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117-120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试行)[Z].2009-07
    ①孙静.高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实践与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23):173-174,178
    ①毛萍.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
    ①周景伟.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档案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Z].2008-8-20
    ②陈文娟,刘云明.中美高校档案工作对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11):59-63
    ①陈文娟,刘云明.中美高校档案工作对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11):59-63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Z].2004-7-1.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Z].2004-7-1.
    ①孙序,于静环.民办高校档案管理现状与改革设想[J].成人教育,2012,(2):102-103
    [1]付春红.试论高校档案室的科学发展措施[J].兰台内外,2006,(6):36.
    [2]史君.独立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档案,2009,(4):34.
    [3]李颖,孔翠兰.浅谈独立学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解决办法[J].科技信息,2011,(24):490-491.
    [4]蔡君.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36-37
    [5]马杰.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0.
    [6]瞿沙蔓.论新形势下高校档案管理及有效利用[J].医学信息,2009,22(12):2649-2651
    [7]程音娟.对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再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3):103-105
    [8]王鸿军.民办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决策[J].黑龙江档案,2009,(3):82.
    [9]张宏回,王亭,肖容雍.民办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价值探索与路径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3):39-40.
    [10]朱青梅.民办高校档案“双套制”管理模式的价值探索与路径选择[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228-230.
    [11]蓝菊.民办高校如何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J].大江周刊(论坛),2011,(6):18.
    [12]韩宏.如何做好民办高校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0,(4):54.
    [13]冼玉华.试论民办高校档案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才智,2011,(22):342.
    [14]罗鸿光.当前高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09,8(3):61.
    [15]张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中国外资,2009,(2):117-118.
    [16]谭花蓉.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38-140.
    [17]许婕,李昊书.浅谈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J].学理论,2011,(30):141-142.
    [18]吴凤彬,胡泊.简析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J].价值工程,2011,30(16):268-269.
    [19]胡萌,蔡奕.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探讨[J].2010,(8):191-192.
    [20]米永胜,沈旭.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53-154.
    [21]乔雪梅.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例[D].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2.
    [22]张楠,杨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以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2010.
    [23]董良峰.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跨文化沟通管理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D].山东大学,2010.
    [24]黄晓丹. ISO9000标准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档案管理初探[J].科技信息,2011,(13):16-17.
    [25]黄晓丹.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引入ISO9000标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J].兰台世界,2011,(15):50-51.
    [26]陈逸辉.高等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浅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0,(18):115-116.
    [27]侯丽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优化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J].天津电大学报,2011,15(2):62-64.
    [28]罗捷.关于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7):73-74.
    [29]邓琦.高校档案管理创新思维[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8):223.
    [30]史建侠.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9,(3):61-62.
    [31]冯睿琳,潘秀红.激励理论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兰台世界:下半月,2008,(2):40-41.
    [32]苏羽.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及作用[J].北京档案,2008,(11):48-49.
    [33]周玲.高校档案管理优秀经验共享机制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232-233.
    [34]刘雁,张立新.论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31(3):186-188,196.
    [35]王建宇.高校民生档案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通航运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2-14.
    [36]李晓晖.高校实现图书档案资源共享的途径[J].兰台世界:中旬,2011,(12):66-67.
    [37]郭学玲.应用型本科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13(4):52-55.
    [38]曹宇.美国高校教学评估与高校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下半月,2008,(8):25-26.
    [39]颜川梅.浅谈英国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山西档案,2008,(3):41-42.
    [40]李真.以人为本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与服务[J].兰台世界:下半月,2010,(12):42-43.
    [41]卞咸杰.探析英国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以谢菲尔德大学为例[J].档案管理,2012,(6):78-80.
    [42]全淑凤.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1S):123-124.
    [43]徐洁.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59-61.
    [44]王静晶.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43.
    [45]李婵娟,张彧婷.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探究——以武汉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2,(17):112-113.
    [46]李晓静.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特色档案建设的思考[J].兰台世界:下半月,2010,(3):40-41.
    [47]朱青梅.民办高校档案双套制管理模式的价值探索与路径选择[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228-230.
    [48]周景伟.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档案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
    [49]周熠.合作办学初期档案整理的几点建议[J].科技咨询,2010,(6):201.
    [50]王丽君.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181.
    [51]胡劲涛.高校档案管理刍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0,(2):217.
    [52]孙巍.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及作用[J].华章,2011,(8):259.
    [53]伊林,龙政军.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提高途径[J].中国冶金教育,2009,(5):75-77.
    [54]盛彦.档案馆业务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
    [55]宗丽.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8):110-111.
    [56]陈兆挟.档案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7]钟立扬.论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心理冲突及应对措施[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2):63-64.
    [58]马海涛.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4):119-121.
    [59]冯瑜.档案工作研究与创新[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7.
    [60]刘彦君.关于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6(29):42-44.
    [61]陈志强.关于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的思考[J].大家,2010,(21):138.
    [62]程玉敏.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09):109-111.
    [6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Z].2008—09—01.
    [64]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Z].1989—10—10.
    [65]朱青梅.民办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80-82.
    [66]李丽华.浅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网络化与标准化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4):52-53.
    [67]万艳梅.浅谈当前高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合世界,2011,(5):103-104.
    [68]赵华伟.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创新思维[J].青年文学家,2011,(2):169.
    [69]白光强.管理王国探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70]王峰.浅谈信息化视角下的高校档案管理[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5):250-251.
    [71]蓝菊.浅析民办高校评估档案与普通档案的管理与异同[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8):61-63.
    [72]赵晓东.小议高校档案管理创新思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167.
    [73]夏睛.高校档案的系统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4]熊薇.信息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问题[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4):155-157.
    [75]符利军.信息化视角的普通高校档案管理[J].商业文化,2008,(7):15.
    [76]曹玉兰,施华群.浅谈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教育[J].云南档案,2008,(5):8-9.
    [77]陈美琼.议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J].赤峰学院学报,2009,(5):168-169.
    [78]张斌.洋为中用—档案管理现状的探讨[J].城建档案,1998,(5):23-24.
    [79]张静.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实践[J].成功(教育),2008,(4):19-20.
    [80]陈森青.对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学教育论坛,2005,27(23):142-143.
    [81]龚思怡.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82]胡萌,蔡奕.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探析[J].管理观察,2010,(8),191-192.
    [8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Z].2003—03—01.
    [84]王敏丽.论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J].江苏高教,2003,(2):76-77.
    [85]丛彦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目标与工作方法之权衡[J].教育管理,2009,(18):88.
    [86]王永安.新编图书馆学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文集[M].山西: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
    [87]童一秋.学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全书[M].北京:学院音像出版社,2004.
    [88]崔慕岳.高校实验改革与创新研究[M].河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89]袁希平.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90]张民选.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1]马费成.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92]Aaron, D, Purcell. Academic Archives: Manag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llege andUniversity Archives, Record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J]. The Journal of AcademicLibrarianship,2012,38(5):316-317
    [93] Pali U. Kuruppu. Evaluation of Reference Services—A Review[J]. The Journal of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7,33(3):368-381
    [94]Frances O’Donnell.Reference Service in an Academic Archives[J].The Journal of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0,26(2):110-1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