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高中历史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活动,是促进其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1991—2005年的15年间,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育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立足于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和张掖市高中历史教育发展的背景,从纵横两个方面对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的教育科研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纵向主要是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角度对15年间高中历史教师的教育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对其教学研究的对象、方法的变化情况做具体描述,以反映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横向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分析了现阶段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对历史教育科研的基本认识和从事科研活动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更新教育观念、完善制度建设、展开校本研究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广大历史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
The history teacher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is engaged in teaching research, which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During the 15 years from 1991 to 2005, the history teacher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in Zhangye has obtained certain achievement in the education research.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history teacher's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in Zhangye senior middle school diachronically and synchronically based on the history curriculum reform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and on the background of history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Zhangye senior middle school. Diachronically, the thesis gives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se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education research paper, mainly concerning the subject content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during the 15 years. It makes concrete description about the change of the education research object and method, reflect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Zhangye se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education research. Synchronically,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education research by history teacher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in Zhangye and their problems on the education research, putting forward th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vigorous involvement of history teacher into education research activity and to raise their education research level from the renew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idea, the perfecting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lement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research.
引文
[1] 丁一.面向基层,服务教学,努力开创全市教育科研工作新局面[J].张掖教研,2006,(2).
    [2] 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8.
    [3] 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431.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5]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6] 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著.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1.
    [7] 赵亚夫.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兼论历史课程标准的功能[J].课程·教材·教法,2004,(3).
    [8] 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张掖日报,2006-4-19.
    [9] 丁一.面向基层,服务教学,努力开创全市教育科研工作新局面[J].张掖教研,2006(2).
    [10] 同上.
    [11] 姬秉新主编.历史教育学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424—425.
    [12] 宁裕先等主编.历史教学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04.
    [13] 赵克礼主编.历史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
    [14] 张筱玮主编.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6.
    [15] 吴德芳.论教师的实践智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16] 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7.
    [17] 中央教科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69.
    [18] 转引自梁励.历史教师教育科研方法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19] 赵克礼主编.历史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28.
    [20] 王浩.浅谈学生情绪的调节[J].中学教育科研,2004,(4).
    [21] 于友西等著.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1.
    [22] 俞红珍.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术语之辨[J].课程·教材·教法,2005,(8).
    [23] 张维福.析说高一新教材[J].张掖教研,2002,(5).
    [24]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EB].http://www.hfjy.net.cn/txt/showtopic.asp?id=4055&columnid=013002001
    [25] 张文芳.浅谈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05,(7—8).
    [26] 段雪峰.转变历史观念,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张掖教研,2004,(2).
    [27] 郑彩荣.“3+X”高考形式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浅见[J].甘肃教育督导,2003,(11).
    [28] 二谷贞夫.日本历史教育的现状与课题[J].历史教学问题,1998,(1).
    [29] 杨向阳.构建体系·倡导方式·培育机制—高历史新课程基本理念分析[J].历史教学,2005,(3).
    [30] 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3.
    [31] 转自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著.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3.
    [32] 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7.
    [33] 赵克礼主编.历史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32.
    [34] 林建勋.对教育科研方法理论的探讨[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1.(12).
    [35] 李健宁.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定量化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36] 同上.
    [37] [英]尼斯比特.教育研究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1.
    [38] 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99.张筱玮主编.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8.
    [39]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94.
    [40] 柳夕浪.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
    [41]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2.
    [42] 冯宇红.教师专业化:内涵、阶段和途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12).
    [4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
    [44] 张筱玮主编.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3.
    [45] 王琛译.怎样成为优秀教师[J].外国教育动态,1983,(1).
    [46] 姜言霞.通过行动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山东教育,2003,(11).
    [47] 李瑾瑜等编著.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课程说明(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教师培训教材)[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iii.
    [48] 欧慧群.论教师成为研究者[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2).
    [49]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50] 张筱玮主编.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9.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EB].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1428.htm.
    [52] 刘捷著.高中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M].天津:天律教育出版社,2005.121.
    [53] 周林.教师研究简论.教育科学论坛[J].2002,(4)
    [54]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294.
    [55] 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101.
    [1] 姬秉新主编.历史教育学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 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
    [3] 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著.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赵克礼主编.历史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张筱玮主编.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 李瑾瑜等编著.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教师培训教材)[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 刘捷著.高中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9]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0] 钟启泉,崔允沸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 宁裕先等主编.历史教学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2] 赵恒烈著.历史教育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13] 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4] 于友西等著.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5] 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6] [英]尼斯比特.教育研究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7] 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8]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9]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1] 中央教科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22] 刘捷著.高中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M].天津:天律教育出版社,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