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甲骨文中所见祭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构成句子的主、谓、宾三种成分中,可以没有主语,也可以没有宾语,但不可以没有谓语。在大部分卜辞中,祭名动词正是充当着对句子的理解起关键作用的谓语成分,祭名成为通读卜辞的一大拦路虎;祭祀乃国之大事,商代祭祀的种种信息在卜辞祭名中得以充分浓缩存留,可以说祭名又是打开尘封已久的商代政治文化、宗教礼制的一把金钥匙。本文正是对甲骨文中所见祭名进行系统、全面整理的一次尝试。
     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试图对有关商代祭祀的概念、术语予以界定,而这些概念术语以前缺乏集中专门的讨论,在使用中也相当混乱;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利用自己对卜辞祭名的理解和判断标准,反复研读卜辞辞例,对以往学者所确定的卜辞祭名逐一予以甄别,确定祭名211种,并把这些祭名分为旧派祭名、新派祭名和旧、新两派共有的祭名三类;第三部分包括第三、四、五章,在充分占有和利用祭名卜辞辞例的基础上,分别对旧派祭名148种、新派祭名24种和旧、新两派共有祭名35种作了或详或略的讨论,对各个祭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祭名字义、数据统计、时代分布、祭祀对象、主祭者、祭品、相伴祭名、祭祀时间、地点以及祭祀目的等方面。
     通过对卜辞祭名较为全面的研究,发现董作宾在《殷历谱》一书中所创立的新旧派学说的确是成立的。众多祭名的时代分布相当明显,有的多见于一、四期,有的则多见于二、五期,即便是五期共有的祭名,其各方面特征在一期与四期之间、二期与五期之间有更多的趋同性。第一期、第二期祖庚时期与第四期武乙、文丁时期属于旧派,第二期祖甲时期和第五期乙辛时期属于新派,第三期廪辛、康丁时期则游移于旧派、新派之间。对这些观点的论证分散在各个祭名的论述之中。
A sentence can stand with no subject or object, but not with no predicate. In most of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it is the verbs of the sacrificial names that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predicate of a sentence. Sacrificial names became the obstacles to interpret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Sacrifice was an important national affair. Sacrificial names in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are the concentration and records of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acrifice in the Shang Dynasty. We may say that sacrificial names are also a golden key to the long dust-laden political culture and religious rituals of the Shang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is an attempt to make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acrificial names found in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main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chapter 1, in which the author tries to define the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about the sacrifice of the Shang Dynasty. These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have not been specially discussed and used in confusion. The second part is chapter 2, in which the author, based on his own interpretation and judging standards, scrutinizes the examples of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repeatedly, discriminates one by one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determined by former scholars, determines 197 kinds of sacrificial names, and categorizes these sacrificial names as sacrificial names of the old school, sacrificial names of the new school and those shared by both schools. The third part consists of chapters 3, 4 and 5, in which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116 kinds of sacrificial names of the old school, the 34 kinds of sacrificial names of the new school and the 41 kinds of shared sacrificial names briefly or thoroughly based on his full occupation and use of the examples of t
    he sacrificial names in oracle inscriptions. The discussion about each of the sacrificial names focuses mainly on the literal meanings of the sacrificial names, data statistics, distributions in different times, targets to whom to offer the sacrifice, people who hosted the sacrificial rituals, sacrifices, associated sacrificial names, places and times to offer sacrifice, and the purposes of offering sacrifice.
    After a comparatively thorough study of the sacrificial names in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the theory of old and new schools created by Dong Zuobin in Almanac of the Yin Dynasty is tenable. Many sacrificial names are clearly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times; for example, some are common in the first and fourth periods, and some in the second and fifth periods. The characters of some sacrificial names are more homoplastic during the first and the fourth periods and during the second and fifth periods although they are shared by the five periods. The first period, the second period also known as Zugeng Period and the fourth period including Wuyi and Wending Periods belong to the old school. The second period, Zujia Period, and the fifth period, Yixin Period, belong to the new school. The third period including Linxin Period and Kangding Period wavers between the two. The arguments are scattered in the demonstration of each of the sacrificial names.
引文
(日)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日本汲古书院,1971年7月。
    (加拿大)许进雄:《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释文》,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影印本一册,1979年。
    于省吾:《双剑移殷契骈枝》,石印本一册,1940年10月。
    于省吾:《双剑誃殷契骈枝三编》,石印本一册,1944年5月。
    于省吾:《双剑誃殷契骈枝续编》,石印本一册,1941年8月。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影印本,1979年6月。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5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中华书局,1980年10月,1983年10月。
    方辉:《考古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的重大发现》,《济南日报》2003年4月12日第5版《文化周刊》;《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甲骨文》,《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3期。
    王襄:《簠室殷契徵文》,天津博物院石印本,1925年5月。
    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上海仓圣明智大学石印本二册,1917年5月。
    叶玉森:《殷契钩沈》,《学衡》第24期,1923年12月。又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本,1929年。
    叶五森:《揅契枝谭》,《学衡》第31期,1924年7月。又与《说契》合订本,北京富晋书社影印,1929年。
    刘一曼、曹定云:《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选释与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
    刘翔、陈抗、陈初生、董琨:《商周古文字读本》第15页,语文出版社,1989年9月。
    孙诒让:《契文举例》,吉石盦丛书本一册,1917年。
    孙海波:《甲骨文编》,哈佛燕京学社石印本五册,1934年10月。又中华书局,1982年6月。
    朱芳圃:《甲骨学商史编》,中华书局,1935年2月。
    吴其昌:《殷墟书契解诂》,《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3、4、5、6卷,1934至1937年。
    
    
    宋镇豪主编:《百年甲骨学论著目》,语文出版社,1999年7月。
    宋镇豪主编:《甲骨文献集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华书局,2001年7月。
    李圃:《甲骨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五十,1965年6月。
    李学勤、齐文心、[美]艾兰(Sarah Allan):《英国所藏甲骨集》,中华书局,1985年9月,1992年4月。
    杨树达:《卜辞求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陈邦福:《殷契说存》,石印本一册,1929年。
    陈邦直:《殷契賸义》,摹庐石印本一册,1930年。
    陈邦怀:《甲骨文零拾考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
    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1年6月。
    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王国维手书石印本一册,1915年2月。
    金祥恒:《续甲骨文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59年10月。
    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释》,中华书局,1985年8月,
    姚孝遂主编,肖丁副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中华书局,1988年2月。
    姚孝遂主编,肖丁副主编:《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1989年1月。
    胡厚宣辑,王宏、胡振宇整理:《甲骨续存补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88年1月。
    饶宗颐:《巴黎所见甲骨录》附考释,香港影印本一册,1956年12月。
    唐兰:《天壤阁甲骨文存附考释》,北京辅仁大学影印本二册,1939年4月。
    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7月。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11月。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5月。又收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郭沫若:《卜辞通纂》,日本东京文求堂书店石印本四册,1933年5月。又收入郭沫若全集·考古
    
    编第二卷,科学出版社影印本一册,1983年6月。
    郭沫若:《殷契萃编》,日本东京文求堂书店石印本五册,1937年5月。又列为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十二号,科学出版社影印本一册,1965年5月。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影印本十三册,1979年10月至1982年10月。
    彭邦炯、谢济、马季凡:《甲骨文合集补编》,语文出版社,1999年7月。
    温少峰、袁庭栋:《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2月。
    裘锡圭:《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8月。
    李旦丘:《殷契摭佚》附考释,北京来薰阁书店影印本一册,1941年1月。
    (日)伊藤道治著:《殷代史的研究》,载(日)樋口隆康主编、蔡风书译《日本考古学研究者·中国考古学研究论文集》,日本株式会社东方书店,1990年3月。
    (日)伊藤道治:《戠字考》,《殷都学刊》1992年第1期。
    (日)伊藤道治著、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10月。
    (日)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日本弘前大学出版,1958年7月。温天河、李寿林中译本,台湾鼎文书局出版,1975年12月。
    (日)岛邦男:《禘祀》,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79年8月。
    (英)汪涛:《关于殷代雨祭的几个问题》,《华夏文明与传世藏书——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美)丁骕:《说木杏束》,《中国文字》第八卷第二十三册,1969年9月。
    (美)丁骕:《口祭说》,《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6期。
    (美)吉德炜著,刘学顺译:《论太阳在殷代的宗教意义》,《殷都学刊》,1999年第1期。
    马如森:《酒、(酉彡)辨》,载王宇信、宋镇豪主编《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为牛:《商周研究之批判》讨论综述,《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王辉:《殷人火祭说》,《古文字研究论文集》,《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10辑,1982年5月。
    王恩田:《甲骨文中的位祭》,(台湾)《中国文字》新廿四期,艺文印书馆,1998年12月。
    王慎行:《殷周社祭考》,《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王蕴智:《“宜”、“俎”同源证说》,《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997年。
    冯丽萍:《论商代祭祀》,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邹晓丽教授,1993年。
    卢岩、葛英会:《关于殷墟卜辞的肜祭》,《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2期。
    玄峰:《<商周研究之批判>驳议》,《殷都学刊》1991年第3期。
    石韶华、赵德华、郑倖朱、赵福勇:《略论卜辞中所见祭上帝之礼》,载台中甲骨文学会编《甲骨文论文集》,1993年4月。
    刘桓:《试释彳祭与“某某祊其牢”》,《殷都学刊》,2001年第1期。
    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导师朱凤瀚教授,2000年4月。
    刘源:《商代后期祭祖仪式的类型》,《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刘奉光:《对<商周研究之批判>的商榷》,《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6期。
    孙海波:《卜辞文字小记》,《考古学社社刊》第3期,1935年12月。
    孙睿彻:《从甲骨卜辞来研究殷商的祭祀》,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导师金祥恒教授,1980年。
    朱歧祥:《甲骨学论丛·释示册》,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2月,
    严一萍:《释(?)》,《中国文字》第3册,1961年4月。
    何崝:《商代卜辞中所见之碎物祭》,《中国文化》第11期,1995年。
    张玉金:《释甲骨文中的“(?)”和“(?)”》,《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1期。
    张玉强:《卜辞中的殷人祭祖礼》,《殷都学刊》1993年第1期。
    张亚初:《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古文字研究》第17辑,中华书局,1989年6月。
    张政烺:《殷契(劦口)田解》,载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
    张新俊:《甲骨文中所见的俎祭》,《甲骨学研究第三集·殷都学刊增刊·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论文专集》,1999年。
    张新俊:《殷墟卜辞祭名祭法考》,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导师王蕴智教授,1999年5月。
    沈之瑜:《释(?)》,载《上海博物馆集刊》总第2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7月。
    
    
    沈之瑜:《甲骨文讲疏·卜辞中常见的祭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0月。
    沈建华:《由卜辞看古代社祭之范围及起源》,《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中国文物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
    连劭名:《甲骨刻辞中的血祭》,载《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辑,中华书局,1989年9月。
    连劭名:《甲骨刻辞丛考》,《古文字研究》第18辑,中华书局,1992年8月。
    连劭名:《甲骨刻辞中的福祭》,《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香港中文大学,1995年9月。
    连劭名:《再论甲骨刻辞中的血祭》,《于省吾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连劭名:《商代的祭典》,浙江省博物馆编《东方博物》,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
    连劭名:《商代的舞雩》,《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4期。
    连劭名:《殷墟卜辞中的“箙”》,《文物春秋》,2002年第1期。
    陈汉平:《古文字释丛》,《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1期。
    陈炜湛:《甲骨文异字同形例》,《古文字研究》第六辑,中华书局,1981年11月,。
    陈梦家:《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燕京学报》第19期,1936年。
    陈智勇:《试析殷人的祭日习俗及文化传承功能》,《殷都学刊》,1996年第3期。
    单周尧:《说“示”》,载香港中文大学编《第二届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1995年。
    林小安:《武丁臣属征伐与行祭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1981年。又载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
    郑均:《禘祀的探讨》,《大陆杂志》第89卷第3期,1994年9月15日。
    郑宪仁:《铜器铭文禘祭研究》,《大陆杂志》,第104卷第3期,2002年。
    郑慧生:《从“间”字之释说到商代的“间祀”》,《史学月刊》1987年第3期。
    郑慧生:《商代的御祭》,载王宇信、宋镇豪主编《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金祥恒:《释率》,《中国文字》第18册,1965年12月。
    金祥恒:《释萑雚》,《中国文字》第24册,1967年6月。
    金祥恒:《释暮(?)》,《中国文字》第11册,1963年3月。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88年1月。
    
    
    赵平安:《续释甲骨文中的“乇”、“(?)”、“(?)”——兼及舌(昏)的结构、流变以及其他古文字资料中从舌诸字》,《华学》第四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钟柏生:《说“異“兼释与”異“并见诸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6本3分,1985年9月。
    钟柏生:《“(冖射)”、“勺”补释》,《中国文字》新24期,艺文印书馆,1998年12月。
    闻一多:《释为》,《考古学社社刊》第6期,1937年6月。
    饶宗颐:《殷代的日祭与日书蠡——测殷礼提纲之一》,《华学》第1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
    饶宗颐:《册祝考、册伐与地理——论工典及有关问题(殷礼提纲之一)》,《华学》第四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夏志峰:《释“(劦口)田”——兼论中国古代的祭祀场所和耕作仪式》,载《河南博物院落成暨河南省博物馆建馆70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
    夏渌:《“商周研究唯祭说”质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中华书局,1998年9月。
    晓钟:《走出甲骨学研究“约定之幕”(青年古文字学者将推出有创造性的书稿<商周研究之批判>)》,社会科学报,1991年3月28日第2版。
    贾连敏:《甲骨文中的“裸”和“瓒”及相关问题》,《华夏考古》,1998年第3期。
    郭旭东:《商代“雩”祭的考察》,《甲骨学研究第二辑·纪念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安阳甲骨学研究》编辑部,1989年8月。
    郭新和:《卜辞中的“告”》,《殷都学刊》,1999年第2期。
    高光晶:《释“(劦口)田”》,《文史》第四十九辑,中华书局,1999年12月。
    高智群:《献俘礼研究》(上、下),《文史》第35、36辑,中华书局,1992年6、8月。
    常弘:《释橐和蠹》,《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
    常正光:《甲骨文一字多形问题》,《古文字研究论文集》,《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10辑,1982年5月。
    曹定云:《殷墟卜辞“(?)”乃“敦”之初文考》,载王宇信、宋镇豪主编《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曹锦炎:《说“大甲(?)珏”》,载王宇信、宋镇豪编《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黄奇逸:《商周研究之批判》,《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黄奇逸:《甲骨卜辞只是祭祀的备忘录》,《人民日报》1991年1月7日。
    彭林:《释(??)》,《考古》,1985年第8期。
    彭邦炯:《卜辞“作邑”蠡测》,《甲骨探史录》,三联书店,1982年9月。
    彭明瀚:《卜辞“作祭”考》,《殷都学刊》1990年第2期。
    彭明瀚:《浅议殷人的田祭》,《农业考古》1992年第3期。
    彭明瀚:《卜辞取祭考》,《殷都学刊》1995年第2期。
    彭楚兵:《新观点:甲骨卜辞是祭祀备忘录》,光明日报1991年1月7日。
    焦智勤:《卜辞燎祭的演变》,《殷都学刊》,2001年第1期。
    葛英会:《说祭祀立尸卜辞》,1998年“纪念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讨论会”论文。
    葛英会:《卜辞衣祀与与周礼褚袷之祭》,1998年5月“北京香山国际汉学大会”论文。
    葛英会:《论卜辞祔祭》,载《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年河北邢台中国商周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又载《殷都学刊》1999年第1期。
    葛英会:《论卜辞祔祭》,载《三代文明研究(一)》,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
    葛英会:《附论祊祭卜辞》,载《夏商周文明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9月。
    葛英会、李永彻:《卜辞裸祭与卜祭用日》,载王宇信、宋镇豪主编《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董作宾:《殷历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二十三,1945年4月。
    董作宾:《甲骨学六十年》,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董作宾:《殷历谱的自我检讨》,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董作宾:《为书道全集详论卜辞之区分》,《大陆杂志》第十四卷第九期,1957年5月。又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董莲池:《殷周禘祭探真》,《人文杂志》,1994年第5期。
    鲁实先:《殷契新诠(之三)》,《幼狮学报》,第4卷1、2期合,1961年10月。
    袭锡圭:《说卜辞的焚巫尫与作土龙》,《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
    
    
    裘锡圭:《释殷墟卜辞中的“(?)”、“(?)”等字》,刊香港中文大学编《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3年。
    裘锡圭:《董作宾先生小传》,《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詹鄞鑫:《释甲骨文彝字》,《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靳青万:《论殷周的文祭——兼再释文献》,《文史哲》,2001年第2期。
    (日)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日本弘前大学出版,1958年7月。温天河、李寿林中译本,台湾鼎文书局出版,1975年12月。
    (加拿大)许进雄:《甲骨卜辞中五种祭祀祀首的商讨》,《中国文字》第22册,1966年12月。
    (加拿大)许进雄:《殷卜辞中五种祭祀的研究》,台湾大学文学院文史丛刊之二十六,1968年6月。
    (加拿大)许进雄:《殷卜辞中五种祭祀研究的新观念》,《中国文字》第35期,1970年。
    (加拿大)许进雄:《五种祭祀的新观念与殷历的探讨》,《中国文字》第41期,1971年9月。
    (加拿大)许进雄:《五种祭祀卜辞的新缀合例——连小月的现象》,《中国文字》新10期,1985年9月。
    (加拿大)许进雄:《读<商代周祭制度>谈例外旬》,载《金祥恒先生逝世周年纪念论文集》,台湾,1990年。
    (加拿大)许进雄:《第五期五种祭祀祀谱的复原——兼谈晚商的历法》,《大陆杂志》第73卷第3期,1986年月;又载《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中华书局,1992年8月。
    (加拿大)许进雄:《周祭卜骨缀合一例》,《胡厚宣先生纪念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美)丁骕:《读乙辛祀谱述见》,《中国文字》新14期,美国艺文印书馆,1991年5月。
    冯时:《晚殷周祭卜辞缀合补遗》,《大陆杂志》第84卷第6期 1992年6月。
    严一萍:《(?)祭祀谱》,《中国文字》第45册,1972年9月。
    严一萍:《帝乙祀谱的新资料》,《中国文字》第52册,1974年6月。
    
    
    严一萍:《文武丁祀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6本2分,1975年3月。
    严一萍:《左背甲上两个(劦口)祭先妣的祀统》,《中国文字》新2期,香港艺文印书馆,1980年9月。
    严一萍:《岛邦男对于殷历谱祀谱批判的批判》,《中国文字》新3期,香港艺文印书馆,1981年3月。
    严一萍:《论祀谱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文字》新10期,美国艺文印书馆,1985年9月。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考古学专刊甲种第二号,科学出版社,1956年7月。
    常玉芝:《说文武帝——兼略述商末祭祀制度的变化》,《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中华书局,1980年。
    常玉芝:《关于周祭中武乙文丁等的祀序问题》,载胡厚宣主编:《甲骨学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
    常玉芝:《“祊祭”卜辞时代的再探讨》,《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9月。
    常王芝:《黄组周祭分属三王的又一证据》,《文博》1993年第2期。
    黄彰健:《论衣礼与商代周祭制度(上、下)》,《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2期连载。
    董作宾:《殷历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二十三,1945年4月。
    (日)白川静著,王巍译:《中国古代民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
    (日)伊藤道治:《论第二期卜辞中的暮岁之祭祀》,《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日)伊藤道治:《王权与祭祀》,载《淑明女子大学校创学90周年纪念·国际甲骨学学术讨论会》,1996年。
    (日)斋木哲郎著,马志冰译:《<方帝考>补》,《殷都学刊》1990年第4期。
    (加拿大)许进雄:《燎祭、封禅与明堂建筑》,《中国文字》第19册,1966年3月。
    (法)秦讷:《占卜和祭祀》,《中国社会》,巴黎出版,1972年。
    (英)詹·乔·弗雷译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1月。
    
    
    (美)潘武肃(Pan Wu-su):《商代的宗教与年代学——祀谱和晚商年代学》,美国宾夕法民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76年。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据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版影印,1983年3月。
    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4月。
    马汉麟:《论武丁时代的祀典刻辞》,《南开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队:《洹北商城发现大型宫殿基址》,《中国文物报》2002年8月23日第1版。
    卞仁:《也谈殷卜辞中的上甲廿示》,《考古》,1993年第9期。
    尹占群:《殷代殉祭文化简论》,《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方述鑫:《论殷墟卜辞中的示》,载《夏商文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方述鑫:《殷墟卜辞中所见的“尸”》,《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5期。
    王晖:《殷商为神本时代说》,《殷都学刊》,2000年第2期。
    王浩:《商代人祭对象问题探讨》,《文博》,1988年第6期。
    王吉怀:《中国远古及三代宗教史》,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百卷本《中国全史》丛书,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
    王宇信:《试读<安阳市博物馆藏甲骨文字>》,《中原文物》,1981年第3期。
    王宇信、杨升南主编:《甲骨学一百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
    王宇信:《殷人宝玉、用玉及对玉文化研究几点启示》,《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王国维:《殷礼征文》,《王忠愨公遗书初集》,1927年12月。
    王奇伟:《论商代的神权政治——兼论商代的国家政体》,《殷都学刊》1998年第3期。
    王奇伟、何宏波:《从武乙射天看商代的人神关系》,《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5期。
    王贵民:《商周制度考信》,(台湾)明文书局,1989年12月。
    王贵民:《商周庙制新考》,《文史》第45辑,中华书局,1998年9月。
    王蕴智:《试论殷墟时期上帝观念的发展》,载《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8年10月。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
    田璞:《从甲骨卜辞看殷商时代的神话传说》,《殷都学刊》,1986年第3期。
    
    
    石声淮:《木的祭祀与木的崇拜》,《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刘桓:《卜辞勿牛说》,《殷都学刊》,1990年第4期。
    刘桓:《殷代史官及其相关问题》,《殷都学刊》,1993年第3期。
    刘桓:《也谈伯唐父鼎铭文的释读——兼谈殷代祭祀的一个问题》,《文博》,1996年第6期。
    刘源:《从祭祀角度看商周时期的祖先观念》,《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3卷,中华书局,2001年。
    刘源:《简论早期卜辞中祭祀的性质——兼谈历组卜辞的时代》,《南开学报》,1998年第3期。
    刘源:《花园庄卜辞中有关祭祀的两个问题》,载《揖芬集——张政烺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5月。
    刘兴林:《从祭祀用牲看殷商畜牧业》,《甲骨文论文集》第二辑,台中甲骨文学会丛刊,1998年2月。
    刘克甫:《西周金文“家”字辨义》,《考古》,1962年第9期。
    刘志伟:《略论商代后期的宫廷乐舞》,《殷都学刊》,1995年第3期。
    刘毓庆:《<九歌>与殷商祭典》,《山西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朱丁:《殷周的宗教信仰变迁与上古神话的走向》,《人文杂志》,2001年第5期。
    朱凤瀚:《殷墟卜辞中的“大示”及其相关问题》,《古文字研究》第16辑,中华书局,1989年9月。
    朱凤瀚:《殷墟卜辞所见商王室宗庙制度》,《历史研究》,1990年第6期。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
    朱凤瀚:《商周时期的天神崇拜》,《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朱凤瀚:《商人诸神之权能与其类型》,载吴荣曾主编《尽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朱凤瀚:《近百年来殷墟甲骨文研究》,《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朱凤瀚:《论商周女性祭祀》,《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朱凤瀚:《谈殷墟卜辞中先公的祭日》,《南开学报》,2001年增刊。
    朱天顺:《原始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8月。
    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
    朱歧祥:《殷商自然神考》,《静宜大学人文学报》,1998年第9期。
    
    
    何崝:《日字构形与商代日神崇拜及人头祭》,《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何宏波:《商代的祭祀用玉》,《甲骨学研究第三集·殷都学刊增刊·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论文专集》,1999年。
    吴泽:《两周时代的社神崇拜和社祀制度研究——读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吴泽:《殷代奴隶制社会史》,《吴泽文集·第一卷·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吴其昌:《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三续考》,《燕京学报》第14期,1933年12月。
    吴其昌:《殷代人祭考》,《清华周刊》第37卷9.10期合·文史专号,1932年4月。
    宋兆麟:《中国风俗通史·原始社会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
    宋镇豪:《殷代的日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1982年。
    宋镇豪:《甲骨文“出日”、“入日”考》,《出土文献研究》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85年。
    宋镇豪:《试论殷代的记时制度》,《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
    宋镇豪:《甲骨文牵字说》,《甲骨文与殷商史》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
    宋镇豪:《中国上古日神崇拜的祭礼》,《西周史论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
    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
    宋镇豪:《殷商纪时法补论—关于殷商日界》,《学术月刊》2001年第12期。
    宋镇豪:《甲骨文中反映的农业礼俗》,载王宇信、宋镇豪主编《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张二国:《卜辞中所见商代诸神的权能》,《殷都学刊》,2001年第2期。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9月。
    张光直著,张良仁、岳红彬、丁晓雷译:《商文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
    张宏斌:《论商代神佑王权下的复古观念》,《南开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
    张秉权:《祭祀卜辞中的牺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8本,1968年1月。
    张秉权:《殷代的祭祀与巫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9本3分,《庆祝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1978年9月。
    张秉权:《甲骨文与甲骨学·第14章·祭祀巫术与宗教》,台湾国立编译馆,1988年9月。
    
    
    张政烺:《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古文字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1979年8月。
    张政烺:《帚好略说》,《考古》,1983年第6期。
    张政烺:《妇好略说补记》,《考古》1983年第8期。
    张政烺:《释因蕴》,《古文字研究》第12辑,中华书局,1985年10月。
    李汉三:《祭祀在易辞——并与其在》辞略予比较》,《大陆杂志》第25卷1期,1962年7月。
    李步智:《殷商两周的车马祭祀》,《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纪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三秦出版社,1987年12月。
    李学勤:《论宾组甲骨的几种记事刻辞》,《英国所藏甲骨集·下编上册·附论》,中华书局,1992年4月。
    杨升南:《对商代人祭身份的考察》,《人文杂志专刊·先秦史论文集》,1982年5月。
    杨升南:《从殷墟卜辞中的的“示”、“宗”说到商代的宗法制度》,《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
    杨升南:《商代人祭身份的再考察》,《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
    杨升南:《殷墟甲骨文中的“河”》,载《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1989年。
    杨升南:《商代的王权和对王权的神话》,《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4期。
    杨景鹴:《人殉与用人祭(上、中、下)》《大陆杂志》第13卷6、7、9期,1956年9、10、11月。
    杨锡璋、杨宝成:《从商代祭礼坑看商代奴隶社会的人牲》,《考古》,1977年第1期。
    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上)》,《文史》第15辑,中华书局,1982年9月。
    沈建华:《卜辞所见宾祭中的尸和侑》,载《华夏文明与传世藏书——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肖春林:《殷代的四方崇拜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1期。
    连劭名:《商代的日神与月神及相关问题》,《史学月刊》,1991年第5期。
    连劭名:《商代礼制论丛》,《华学》第2辑,中上大学出版社,1996年。
    连劭名:《殷墟卜辞所见商代祭祀中的“尸”和“祝|”》,载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编《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10月。
    连劭名:《商代的神主》,《殷都学刊》,1998年第3期。
    连劭名:《卜辞所见商代自然崇拜中的火》,《中原文物》,2001年第1期。
    陈烈:《纳西族祭天文化与商周祭天文化的比较》《民间文艺季刊》,1988年第1期。
    
    
    陈槃:《田祭岐说释义》,《大陆杂志》第3卷4期,1951年8月。
    陈槃:《古社会田狩与祭祀之关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6本上册,《纪念董作宾、董同(?)先生论文集》,1965年12月。
    陈书农:《从殷虚卜辞论殷人的生日祭和农事祭》,《政治季刊》第5卷3、4期,1948年3月。
    陈其南:《中国古代之亲属制度——再论商王朝庙号的社会结构意义》,《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35期,1974年9月。
    陈炜湛:《从文献记述看占卜的性质及其与祷祝的区别》,《中山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陈梦家:《高禖郊祀通考》,《清华学报》第12卷3期,1937年。
    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1936年12月。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7月。
    陈智勇:《试析商代巫、史以及贞卜机构的政治意向》,《史学月刊》,1999年第2期。
    岳红琴:《商王朝对方国的祭祀影响》,《殷都学刊》1998年第3期。
    罗琨:《商代人祭及相关问题》,《甲骨探史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9月。
    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礼制第七》,王国维手书石印本一册,1915年2月。
    郑慧生:《从商代无嫡妾制度说到它的生母入祀法》,《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4期。
    郑慧生:《商代的人神》,载《甲骨卜辞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金祥恒:《卜辞中所见殷商宗庙及殷祭考(上、中、下)》,《大陆杂志》第20卷8、9、10期,1960年4、5月。
    金祥恒:《殷商祭祀用牲之来源说》,《中国文字》第8册,1962年6月。
    金祥恒:《殷人祭祀用人牲设奠说》,《中国文字》第48册,1973年6月。
    姚孝遂:《商代的俘虏》,《古文字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1979年8月。
    姚孝遂:《甲骨刻辞狩猎考》,《古文字研究》第六辑,中华书局,1981年11月。
    姚孝遂:《牢(冖羊)考辨》,《古文字研究》第九辑,中华书局,1984年1月。
    姜亮夫:《“家”之来源与中国古代士庶庙祭考》,《民族杂志》第1卷8期,1933年。
    胡厚宣:《释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本第二分,1939年9月。
    胡厚宣:《殷代之天神崇拜》,载《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2册,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1944年3月。
    胡厚宣:《甲骨学与商史论丛初集》,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之一,1944年。又河北教育
    
    出版社,2002年11月。
    胡厚宣:《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自序》,上海宋薰阁书店石印本,1951年4月。
    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复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年第1期。
    胡厚宣:《殷卜辞中的上帝和王帝》,《历史研究》1959年第9期、第10期。
    胡厚宣:《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和人祭(上、下)》,《文物》1974年第7、8期。
    赵林:《商代的社祭》,《大陆杂志》第57卷6期,1978年9月。
    赵林:《商代的宗庙与宗族制度》,《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1983年第1期。
    赵峰:《清江陶文及其所反映的殷代农业和祭祀》,《考古》,1976年第4期。
    钟柏生:《<乙>三二一二版卜辞与作邑前之祭祀》,《中国文字》新15期,1991年。
    钟柏生:《商代逆祀补论》,《中国文字》新25期,1999年。
    饶宗颐:《从<春秋>宣公八年“犹绎”论殷祭礼宾尸义》,载《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周年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饶宗颐:《卜辞“殸门不往(今隹)”解——殷礼提纲之一》,载王宇信、宋镇豪主编《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凌纯声:《中国古代的龟祭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31期,1971年。
    凌纯声:《古代中国与太平洋区的犬祭》,《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57年第3期。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北京大学讲义石印本,1935年。
    徐义华:《甲骨刻辞诸妇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
    徐义华:《商代诸妇的宗教地位》,载王宇信、宋镇豪主编《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版,科学出版社,1960年3月。
    晁福林:《殷墟卜辞中的商王名号与商代王权》,《历史研究》,1986年第5期。
    晁福林:《关于殷墟卜辞中的“示”和“宗”的探讨——兼论宗法制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3月。
    晁福林:《论殷代神权》,《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晁福林:《试释甲骨文“堂”字并论商代祭祀制度的若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晁福林:《商代的巫与巫术》,《学术月刊》,1996年第10期。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秦照芬:《殷人的祖先崇拜》,载《中国上古史研究专刊》2001年创刊号,台湾兰台出版社,2002年1月。
    郭小武:《殷商宗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1989年。
    郭旭东:《商代征战时的祭祖与迁庙制度》,《殷都学刊》,1988年第2期。
    郭沫若:《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载《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82年。
    常正光:《殷人祭“出入日”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常正光:《卜辞“侑祀”考》,载《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8年10月。
    常玉芝:《说文武帝——兼论商末祭祀制度的变化》,《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中华书局,1980年12月。
    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9月。
    曹锦炎:《论卜辞中的示》,《吉林大学研究生论文集刊》(社科版),1983年第1期。
    曹定云:《论武乙、文丁祭祀卜辞》,《考古》,1983年第3期。
    曹定云:《论“上甲廿示”及其相关问题》,《文物》,1990年第5期。
    曹定云:《论殷墟卜辞中的“上示”与“下示”——兼论相关的集合庙主》,《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曹锦炎:《说卜辞的延尸》,载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编《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10月。
    梁国真:《商代的天神崇拜、祖先崇拜及其相关问题》,’97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1997年8月。
    黄淑云:《由甲骨文考殷人对星象之崇拜》,载台中甲骨文学会编《甲骨文论文集》,1993年。
    黄然伟:《殷礼考实》,台湾大学文学院文史丛刊之二十三,1967年7月。
    黄瑞珍:《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的礼仪》,《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4期。
    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傅斯年:《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安阳发掘报告》第2册,1930年12月。
    童恩正:《谈甲骨文羌字并略论殷代的人祭制度》,《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董作宾:《商代龟卜之推测》,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一·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1929年12月。
    董作宾:《论雍己在殷代祀典中的位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本4分,1939年12月。
    董作宾:《殷代的革命政治家》,载《董作宾先生全集》乙编第三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年。
    谢济:《上帝崇拜在商代宗教信仰中的地位》,载王宇信、宋镇豪主编《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裘锡圭:《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语文》1978年第3期。
    裘锡圭:《甲骨卜辞中所见的逆祀》,《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
    裘锡圭:《释殷墟卜辞中与建筑有关的两个词——“门塾”与“(?)”》,《出土文献研究续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又收入《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8月。
    裘锡圭:《关于殷墟卜辞中的所谓“廿祀”和“廿司”》,《文物》1999年第12期。
    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赖明德:《从中国文字以探讨古代的祭祀兼述形声字的特色(上)》,《华文世界》第41期,1986年7月。
    雷汉卿:《<说文>“示部”字与神灵祭祀考》,巴蜀书社,2000年3月。
    雷紫翰:《殷代神灵信仰的动因与实质论述》,《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管东贵:《中国古代的丰收祭及其与“历年”的关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1本,1960年12月。
    黎正甫:《古代郊祀之礼》,《大陆杂志》第33卷7期,1966年10月。
    燮初:《甲骨文及金石文考释—论武丁时代的祀典刻辞》,《中国语文》,1957年第4期。
    (美)布龄(Amieliese Guthind Bulling): 《A Late Shang Place of Sacrifice and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铜山丘湾晚商人祭遗址及其在历史学上的意义)》,《探查杂志》第19卷4期(Expedition Vol. ⅰⅸ, no. 4),1977年3月。
    (美)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通往古代中国政治权威的途径》,美国哈佛大学出版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年,郭净、陈星中译本,《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7月。
    马季凡:《商代中期的人祭制度研究——以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的人祭遗存为例》(稿本)。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现杀戮大批奴隶祭祀的遗址》,《光明日报》1977年4月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队:《洹北商城发现大型宫殿基址》,《中国文物报》2002年8月23日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武官村北地商代祭祀坑的发掘》,《考古》,1987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偃师商城商代早期王室祭祀遗址》,《考古》,2002年第7期。
    王宇信、陈绍棣:《关于江苏铜山丘湾商代祭祀遗址》,《文物》,1973年第12期。
    王学荣、杜金鹏:《偃师商城发掘商代早期祭祀遗址》,《中国文物报。2001年8月5日。
    石璋如:《殷代坛祀遗迹》,《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第51本3分,《纪念李济、屈万里两先生论文集》,1980年9月。
    安阳亦工亦农文物考古短训班、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安阳殷墟奴隶祭祀坑的发掘》,《考古》,1977年第1期。
    宋国定、李素婷:《郑州小双桥遗址又有新发现》,《中国文物报》,2000年11月1日。
    宋国定:《河南郑州小双桥遗址考古新发现》,载国家文物局主编《2000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1年10月。
    张寅训:《野蛮残忍的杀殉制度的见证——小营祭祀坑》,《安阳风物览胜》,1984年9月。
    杨宽:《先秦墓上建筑和陵寝制度》,《文物》1982年1期。
    杨宽:《先秦墓上建筑问题的再探讨》,《考古》1983年7期。
    杨鸿勋:《关于秦代以前的墓上建筑的问题》,《考古》1982年4期。
    杨鸿勋:《<关于秦代以前的墓上建筑的问题>要点的重申——答杨宽先生》,《考古》1983年8期。
    俞伟超:《铜山丘湾商代社祀遗址的推定》,《考古》1973年第5期。
    夏麦陵:《考古所见商代的乐舞》,《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袁靖:《从动物考古学研究看商代的祭祀》,《中国文物报》,2002年8月16日。
    
    
    黄展岳:《殷商墓葬中人殉人牲的再考察——附论殉牲祭牲》,《考古》,1983年第10期。
    王晖:《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礼的变化》,《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王晖:《周代殷周二礼并用论》,《文史》,2000年第2辑(总第51辑),中华书局,2000年7月。
    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4月。
    王宇信:《试论周原出土的商人庙祭甲骨》,《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
    王宇信:《周原出土商人庙祭甲骨来源刍议》,《史学月刊》1988年第1期。
    王宇信:《周原出土庙祭甲骨商王考》,《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2期。
    王宇信:《周原庙祭甲骨的“(册口)周方伯”辨析》,《文物》1988年第6期。
    王宇信:《邢台南小汪西周甲骨出土的意义》,《史学月刊》,1999年第1期。
    叶林生:《殷周人神关系之演进及思考》,《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申宪:《商周贵族饮食活动中的观念形态与饮食礼制》,《中原文物》,2000年第2期。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射礼》,《考古》,1986年第12期。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饗与燕》,《大陆杂志》,第83卷第2期,1991年8月。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燕京学报》新三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
    张荣明:《论殷周宗教的时代特征》,《殷都学刊》,1995年第1期。
    李伯谦:《叔夨方鼎铭文考释》,《文物》,2001年第8期。
    李学勤:《续论西周甲骨》,《人文杂志》,1986年第1期。
    杨宽:《“乡饮酒礼”与“飨礼”新探》,载傅杰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姚伟钧:《乡饮酒礼探微》,《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郭守信:《周代祭祀初论》,《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2期。
    
    
    葛志毅:《周原甲骨与古代祭礼考辨》,《史学集刊》,1989年第4期。
    雒三桂:《<诗经>祭祀诗与周代贵族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刘翔、陈抗、陈初生、董琨编著:《商周文字读本》,语文出版社,1989年9月。
    张玉金:《甲骨卜辞中“惠”和“唯”的研究》,《古汉语研究》1988年第1期。
    张玉金:《甲骨卜辞语法研究两篇》,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博士学位论文,1988年5月。
    张玉金:《论卜辞宾字句的句法结构》,《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2期。
    张玉金:《甲骨文虚词词典》,中华书局,1994年3月。
    张玉金:《祭祀卜辞遘字句的句法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张玉金:《论甲骨金文中的“賓”字及相关问题》,《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2期。
    张玉金:《释甲骨文中的“宾”》,《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4期。
    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9月。
    张玉金:《甲骨卜辞语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沈培:《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陈年福:《卜辞“御”字句型试析》,《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2期。
    陈年福:《甲骨文动词词汇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9月。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考古学专刊甲种第二号,科学出版社,1956年7月。
    周国正:《卜辞两种祭祀动词的语法特征及有关句子的语法分析》,载《古文字学论集初编》,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究讨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83年9月。
    姜宝昌:《卜辞虚词试析》,载《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9月。
    姜宝昌:《殷墟甲骨刻辞句法研究》,《殷都学刊》,1990年第3期。
    喻遂生、刘青:《甲骨文单个祭祀动词句的转换和衍生》,南昌中国语言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1997年。
    
    
    管燮初:《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中国科学院言研究所语言学专刊,中国科学院出版,1953年10月。
    管燮初:《甲骨文中“唯”字用法的分析》,《中国语文》1962年第6期。
    管燮初:《甲骨刻辞语法的例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油印本,1979年。
    管燮初:《殷虚甲骨刻辞中的双宾语问题》,《中国语文》198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