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管仲既是一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倡导者,又是一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者。《管子》作为一部治国经典,书中包含了诸多与治国有关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全文以“人性”假设为逻辑起点,以“王霸天下”为终极目标,以“天道”为哲学基础,借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构架提炼、规整了《管子》一书中提及和蕴含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内容。除绪论外,全文共六章。
     第一章探讨了《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道德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的变化以及管仲个人的家庭和经历共同构成了《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自然的天道观和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则是《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探讨了《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子》思想政治教育主张者的意志决定了《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王霸天下”的终极目标。这一终极目标通过对君、臣、民三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完成。有道之君养成、培养贤能官吏和顺民是《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阶段性目标。
     第三章探讨了《管子》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管子》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管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对《管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规律性的提炼和总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人的需要、社会需要和统治者的需要。《管子》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包括物质利益原则、德法兼用原则和适时变化原则。
     第四章探讨了《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因教育对象不同,教育内容各有差异。《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以礼义廉耻四维为核心的道德观、基于水性之思的民本观、以法法为特征的法制观、以功利为追求的价值观、以各有职分为规范的君臣观。
     第五章探讨了《管子》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间环节,起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桥梁的作用。《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四个:道德教化途径、制度导向途径、布法行令途径、生活渗透途径。《管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四个:修身教育、圣人教育、历史教育、因势利导。
     第六章对《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简单评价。本章总结了《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点。其特点包括双重阶级性、逻辑性、功利性。挖掘了《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并对《管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民本思想、忠君思想进行了批判。
Guan Zhong is an advocate of the theor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r the practice of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As a rule of the classic,Guan zi contains many contents which belong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lated with the rul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polit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Drawing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modern ideological pedagogy, with human nature assumptions as logical starting point,"Hegemony world" as the ultimate goal,"Heaven"a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the writer refined and structured the contents in Guan zi ab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al, contents, principle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The text is a total of six chapters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in Guan zi.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moral, political and culture besides personal family and experience of Guan Zhong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backgroun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of Guan zi. Natural Cosmic View and avoiding disadvantages of Human Nature a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goal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uan zi. Will of Advocat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uan zi decide the ultimate goal of " Hegemony wor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ultimate goal is the comple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monarch, ministerandcommonpeople.The proper way to develop moral monarch, to train elite officials and to train Obedient citizens constitutes the three mileston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uanzi.
     The thrid chapter describes the principl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uanzi.The principl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uanzi is the basic law to follow in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uanzi.It can be said that is refined and summarized the regular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Guanzi.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take human needs, social needs and the needs of the rulers into account.The princip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uanzi conclude the principle of material interests, the principles of Moral and law both and the principle of timely change.
     The for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conten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uan zi. The cont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core part of the theor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uanzi. The cont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uan zi is targeted. Due to the different educational objects, educational content varies.Cont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uanzi include:The moral concept centered on four-dimension of propriety, righteousness, honesty and shame,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based on the thinking of Waterborne of the people, View of Legal System on rule of law Act, Valure for the pursuit of utilitarian and the jun chen taoist on the regulation for each office.
     The fif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uanzi.The mean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is the intermediate link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cess, plays the role of a bridge between educators and stud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lement in Guan zi through four pathway including moralization, system-oriented, law Promulgation and life penetration. There have mainly four method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uanzi including Self-cultivation, saints education,history of education and capitalizing on the trend.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eval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of Guan zi.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which includes a dual class character, logical and utilitarian. Mining the realistic valu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uan zi, the paper criticise the goal, the thought of people-oriented and the loyal though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Guanzi.
引文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27页。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③ 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①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② 书臣: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学科梳理和探讨》,《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第12-16页。
    ③ 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学科梳理和探讨》,《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第12-16页。
    ④ 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学科梳理和探讨》,《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第12-16页。
    ⑤ 杨生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第16-21页。
    ⑥ 杨国欣:《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第104-108页。
    ①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② 王树荫:《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建设构想》,《高校理论战线》2012第1期,第52-54页。
    ①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73页。
    ② 参见《史记·管晏列传》,《二十四史(全二十册)》第1册,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41页。
    ③ 参见《国语·齐语》,韦昭注,山海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22页。
    ④ 张玉书、王伟:《管仲事迹系年简编》,《管子学刊》,1999年第2期,第17-26页。
    ⑤ 龚武:《论管仲生于公元前723年》,《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第13-17页
    ⑥ 战化军:《管仲评传》,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18-19页。
    ⑦ 陈庆照、陈书仪等:《管仲生年考》,《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第18-21页。
    ①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63页。
    ②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6页。
    ④ 白奚:《也谈管子的成书年代与作者》,《中国哲学史》第4期,第115-118页。
    ⑤ 白 奚:《也谈管子的成书年代与作者》,《中国哲学史》第4期,第115-118页。
    ⑥ 赵守正:《管子通解》,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①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73页。
    ② 张岱年:《齐学的历史价值》,《文史知识》1989年第3期。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3-44页。
    ①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②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① 班固撰:《汉书·董仲舒传》,《二十四史(全二十册)》第2册,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44页。
    ① 王树荫:《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建设构想》,《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1期,第52-54页。
    ② 刘建军、马瑞萍:《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述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1期,第51-57页。
    ①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②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①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页。
    ②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③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1页。
    ④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5页。
    ①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73页。
    ②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73-474页。
    ① 沈尚武、袁岳:《<管子)财富哲学思想初探》,《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第13-18页。
    ② 翟如潜:《管子的物质观》,《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2第1期,第80-83页。
    ① 工商食官是产生于商、周时期的一种工商业管理模式。据《国语·晋语四》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这句话的意思是:王公依靠进贡物生活,大夫依靠封地生活,士依靠田地生活,庶人依靠出卖劳力生活,工商业者依靠服务官府所得而生活,官宰家臣依靠大夫之加田生活。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
    ① 《孟子·万章下》,孙爽疏:《孟子注疏》卷十(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全二册)(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46页。
    ① 叶世昌:《(管子)的经济思想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与胡寄窗先生商摘》,第59-61页。
    ② 胡寄窗:《中国轻济思想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9页。
    ③ 《管子·轻重乙》,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65页。
    ④ 《管子·轻重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95页。
    ① 《管子·大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32页。
    ①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②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6页。
    ③ 《管子·七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页。
    ④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5页。
    ⑤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4页。
    ⑥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9页。
    ⑦ 《管子·内业》,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45页。
    ⑧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页。
    ① 朱玉周、高良荃:《(管子>天论浅析》,《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第22页。
    ②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页。
    ③《管子·形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页。
    ④ 《管子·宙合》,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5页。
    ⑤ 《管子·白心》,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88页。
    ⑥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7页。
    ⑦ 《管子·形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1页。
    ⑧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7页。
    ①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8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0页。
    ③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8页。
    ④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8页。
    ⑤ 《管子·宙合》,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5页。
    ⑥ 《管子·重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9页。
    ⑦ 《管子·形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页。
    ⑧ 《管子·形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页。
    ⑨ 《管子·侈糜》,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46页。
    ⑩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59页。
    11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0页。
    ① 《管子·形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3页。
    ②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73页。
    ③ 《管子·五行》,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59页。
    ④ 《管子·重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9页。
    ① 郭沂:《从“欲”到“德”—中国人性论的起源与早期发展》,《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第10-15页。
    ②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2-103页。
    ③ 《管子·内业》,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47页。
    ④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5页。
    ⑤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9页。
    ⑥ 《管子·版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1页。
    ⑦ 《管子·版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5页。
    ① 《管子·五行》,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60页。
    ②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2页。
    ③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2页。
    ①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5页。
    ②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5页。
    ③ 《荀子·正名》,王先谦著:《荀子集解》,《诸子集成》第2册,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74页。
    ④ 《管子·性恶》,王先谦著:《荀子集解》,《诸子集成》第2册,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89页。
    ⑤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52页。
    ①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0页。
    ②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6页。
    ③ 《韩非子·八经》,王先谦著:《荀子集解》,《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30页。
    ①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3页。
    ①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3页。
    ②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4页。
    ③ 《管子·幼官》,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9页。
    ①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3页。
    ① 参见胡火金:《<管子>中的“德”及其现代价值》,《中国伦理思想》,2007年第4期,第31-34页。
    ② 《管子·白心》,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93页。
    ③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2页。
    ④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3页。
    ⑤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①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5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③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6页。
    ④ 《管子·七臣七主》,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95页。
    ⑤ 参见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4页。
    ⑥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1页。
    ⑦ 《管子·正世》,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3页。
    ⑧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59页。
    ①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页。
    ②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页。
    ③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页。
    ④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页。
    ① 《管子·五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2页。
    ② 《管子·大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50页。
    ③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5页。
    ④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5页。
    ⑤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8页。
    ⑥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77-678页。
    ⑦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20页。
    ⑧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3页。
    ⑨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00页。
    ① 《管子·霸形》,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3页。
    ② 《管子·权修》,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页。
    ③ 《管子·牧民》,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页。
    ④ 《管子·正世》,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19页。
    ⑤ 《管子·牧民》,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页。
    ⑥ 《管子·权修》,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0页。
    ① 《管子·法法》,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7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3页。
    ③ 《管子·君臣下》,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8页。
    ④ 《管子·法法》,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1页。
    ⑤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2-313页。
    ⑥ 《管子·正世》,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2页。
    ⑦ 《管子·立政》,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0页。
    ⑧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页。
    ① 《管子·形势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5页。
    ② 《管子·版法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99页。
    ③ 《管子·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86-487页。
    ④ 《管子·权修》,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1页。
    ⑤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页。
    ① 《管子·治国》,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4页。
    ② 《管子·小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60页。
    ① 《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6页。
    ① 参见薛永应:《社会主义经济利益概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④ 《管子·明法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16页。
    ⑤ 《管子·法法》,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4页。
    ① 《管子·形势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3页。
    ② 《管子·牧民》,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页。
    ③ 《管子·明法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16-1217页。
    ① 《管子·七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页。
    ①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页。
    ① 《管子·揆度》,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82页。
    ② 《管子·禁藏》,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25页。
    ③ 管子·禁藏》,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2页。
    ④ 《管子·禁藏》,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3页。
    ⑤ 《管子·治国》,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4页。
    ⑥ 《管子·国蓄》,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64页。
    ① 《管子·山至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33页。
    ② 《管子·小匡》,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2页。
    ③ 《管子·版法》,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8页。
    ④ 《管子·版法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5页。
    ⑤ 《管子·牧民》,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页。
    ⑥ 《管子·侈靡》,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28页。
    ⑦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52页。
    ① 《管子·形势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3页。
    ②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8页。
    ③ 《管子·禁藏》,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8页。
    ④ 《管子·侈靡》,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61页。
    ⑤ 《管子·治国》,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6页。
    ⑥ 《管子·形势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2页。
    ⑦ 《管子·重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9页。
    ① 《管子·形势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2页。
    ② 《管子·兵法》,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6页。
    ③ 《管子·明法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13页。
    ④ 《管子·君臣上》,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①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5页。
    ② 《管子·法法》,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5页。
    ③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8页。
    ① 《管子·小问》,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60页。
    ② 《管子·禁藏》,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07页。
    ③ 《管子·版法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1页。
    ④ 《管子·形势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2页。
    ⑤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2页。
    ⑥ 《管子·形势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57页。
    ⑦ 《管子·形势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57页。
    ① 《管子·四时》,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57页。
    ②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4页。
    ③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4页。
    ④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5-246页。
    ⑤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6页。
    ① 《管子·枢言》,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3页。
    ② 《管子·任法》,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1页。
    ③ 《管子·宙合》,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13页。
    ④ 《管子·权修》,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页。
    ⑤ 《管子·幼官》,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9-140页。
    ⑥ 《管子·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93页。
    ⑦ 《管子·小匡》,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2页。
    ⑧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0页。
    ① 《管子·君臣上》,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8页。
    ② 《管子·势》,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88-889页。
    ③ 《管子·牧民》,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页。
    ④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页。
    ①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37页。
    ② 《管子·正世》,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2页。
    ③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28页。
    ④ 《管子·白心》,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89页。
    ① 《管子·四时》,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7页。
    ② 《管子·四时》,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7-838页。
    ③ 《管子·四时》,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8页。
    ①《管子·四时》,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55页。
    ② 《管子·四时》,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55页。
    ③ 《管子·小问》,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60页。
    ④ 《管子·小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60页。
    ⑤ 《管子·小问》,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60页。
    ⑥ 《管子·小问》,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60页。
    ⑦ 《管子·小问》,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60页。
    ①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页。
    ② 《管子·白心》,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99页。
    ① 黄钊:《齐法家的政治观、道德现及其现代价值—〈管子?探微》,《学刊与实践》2010年第7期,第126-133页。
    ② 《管子·牧民》,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页。
    ③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页。
    ① 《管子·立政九败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93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③ 《管子·牧民》,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页。
    ④ 《管子·任法》,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2页。
    ③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3页。
    ⑥ 《管子·版法解》,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99页。
    ⑦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3页。
    ① 《管子·权修》,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页。
    ② 张立文:《管子道德和合新释》,《中国哲学》2010年第2期,第6-18页。
    ③ 《管子·牧民》,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页。
    ④ 耿振东:《柳宗元对<管子>四维论的解读》,《管子学刊》2011年第3期,第18-21页。
    ① 《管子·心术上》,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0页。
    ② 《管子·心术上》,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0页。
    ③ 《管子·君臣上》,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7页。
    ④ 《管子·君臣上》,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0页。
    ⑤ 《管子·心术下》,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86页。
    ⑥ 《管子·心术下》,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86页。
    ⑦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30页。
    ① 《管子·重令》,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6页。
    ② 《管子·五辅》,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8页。
    ③ 《管子·五辅》,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8页。
    ④ 《管子·五辅》,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8页。
    ⑤ 周桂钿.中国传统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⑥ 《管子·心术上》,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 2004年版,第759页。
    ⑦ 《管子·心术上》,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0页。
    ⑧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7页。
    ⑨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7页。
    ① 《管子·五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7-198页。
    ② 《管子·七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页。
    ③ 《管子·君臣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1页。
    ④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0页。
    ⑤ 《管子·君臣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4页。
    ⑥ 《管子·四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19页。
    ⑦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页。
    ① 《管子·立政九败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93页。
    ②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页。
    ③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页。
    ④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4页。
    ⑤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15页。
    ⑥ 《管子·四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15页。
    ⑦《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3页。
    ⑧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页。
    ⑨ 《管子·侈糜》,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37页。
    ①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页。
    ② 《管子·戒》,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09页。
    ① 《管子·水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1页。
    ② 《管子·水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14页。
    ③ 《管子·水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1页。
    ④ 《管子·水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13页。
    ⑤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9页。
    ⑥ 《管子·水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27页。
    ⑦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72页。
    ①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5页。
    ② 《管子·霸形》,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3页。
    ③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00页。
    ④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2页。
    ⑤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2页。
    ⑥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2页。
    ⑦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1页。
    ①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5页。
    ②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5页。
    ③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5页。
    ④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页。
    ⑤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页。
    ⑥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9页。
    ⑦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7页。
    ⑧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2页。
    ⑨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6页。
    ① 《管子·治国》,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4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3页。
    ③ 《管子·幼官》,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9页。
    ④ 《管子·地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78页。
    ⑤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61页。
    ⑥ 《管子·八观》,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1页。
    ⑦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8页。
    ① 《管子·重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6页。
    ②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1页。
    ③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页。
    ④ 《管子·山至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33页。
    ⑤ 《管子·山至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33页。
    ⑥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2页。
    ⑦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6页。
    ⑧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1页。
    ① 《管子·八观》,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9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0-551页。
    ③ 《管子·五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4页。
    ④ 《管子·入国》,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33页。
    ⑤ 《管子·入国》,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33页。
    ① 《管子·明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4页。
    ②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页。
    ③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页。
    ④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页。
    ⑤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页。
    ①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3页。
    ②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0-81页。
    ③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6页。
    ④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28页。
    ⑤ 《管子·君臣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9页。
    ①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3页。
    ②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6页。
    ③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2页。
    ④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1页。
    ①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9页。
    ② 《管子·版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96页。
    ③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5页。
    ④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5页。
    ⑤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5页。
    ⑥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8页。
    ⑦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2页。
    ⑧ 《管子·正世》,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19页。
    ①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0页。
    ② 《管子·明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17页。
    ③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20页。
    ④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1页。
    ⑤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1页。
    ①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1页。
    ②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1页。
    ③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1页。
    ④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3页。
    ⑤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20页。
    ⑥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3页。
    ⑦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8页。
    ⑧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3页。
    ⑨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2页。
    ⑩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13页。
    ① 《管子·版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2页。
    ②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5页。
    ③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13页。
    ④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5页。
    ⑤ 《管子·君臣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9页。
    ⑥ 《管子·中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86页。
    ①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7页。
    ②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1页。
    ①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8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9页。
    ③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5页。
    ④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5页。
    ⑤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0页。
    ⑥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5页。
    ⑦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0页。
    ①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5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4页。
    ③ 《管子·四时》,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8页。
    ④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1页。
    ①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②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72页。
    ③ 《管子·君臣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8页。
    ④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⑤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⑥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① 《管子·君臣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6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3页。
    ③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页。
    ④ 《管子·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84页。
    ⑤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页。
    ⑥ 《管子·四时》,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8页。
    ⑦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38页。
    ⑧ 《管子·君臣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4页。
    ① 《管子·君臣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6页。
    ②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7页。
    ③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1页。
    ④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8页。
    ⑤ 《管子·明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14页。
    ⑥ 《管子·明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14页。
    ⑦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① 《管子·明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17页。
    ② 《管子·七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2页。
    ③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0页。
    ④ 《管子·山权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14页。
    ⑤ 《管子·山权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14页。
    ①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10页。
    ②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8页。
    ③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5页。
    ④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7页。
    ⑤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5页。
    ①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8页。
    ② 《管子·重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4页。
    ③ 《管子·重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4页。
    ④ 《管子·重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4页。
    ⑤ 《管子·重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4页。
    ⑥ 《管子·重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4页。
    ⑦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2页。
    ⑧ 《管子·君臣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4页。
    ①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8页。
    ②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8页。
    ③ 《管子·四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0页。
    ④ 《管子·四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2页。
    ⑤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40页。
    ⑥ 《管子·大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65页。
    ⑦ 《管子·宙合》,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6页。
    ⑧ 《管子·宙合》,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19页。
    ⑨ 《管子·四时》,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8页。
    ⑩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0页。
    ①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3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5页。
    ③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0页。
    ④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5页。
    ⑤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5页。
    ①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37页。
    ② 《管子·五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5页。
    ③ 《管子·五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1页。
    ④ 《管子·戒》,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20页。
    ⑤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2页。
    ① 《管子·小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59页。
    ②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6页。
    ③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6页。
    ④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3页。
    ⑤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46页。
    ⑥ 《管子·版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3页。
    ⑦ 《管子·版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3页。
    ① 《论语·子路》,邓球柏著:《论语新解》,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6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③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0页。
    ④ 《管子·君臣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8页。
    ⑤ 《管子·白心》,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93页。
    ⑥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0-551页。
    ⑦ 《管子·度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51页。
    ⑧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7页。
    ①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6页。
    ②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3页。
    ③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2页。
    ① 《管子·五辅》,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7页。
    ② 《管子·七臣七主》,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98页。
    ③ 《管子·重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4页。
    ④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08页。
    ①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9页。
    ②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9页。
    ①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0-81页。
    ②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1页。
    ③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9页。
    ④ 《管子·七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6-107页。
    ⑤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9页。
    ⑥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59页。
    ⑦ 《管子·七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页。
    ①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6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8页。
    ③ 《管子·君臣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4页。
    ④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8页。
    ①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6页。
    ②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6页。
    ③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7页。
    ④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7页。
    ①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页。
    ②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页。
    ③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页。
    ①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页。
    ②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页。
    ③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页。
    ④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页。
    ⑤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页。
    ⑥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页。
    ⑦ 《管子·七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页。
    ⑧ 《管子·明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11页。
    ⑨ 《管子·八观》,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8页。
    ⑩ 《管子·君臣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9页。
    ①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30页。
    ②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1页。
    ③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3页。
    ④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3页。
    ⑤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4页。
    ⑥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00页。
    ①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00-401页。
    ① 《管子·弟子职》,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44页。
    ②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36页。
    ①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3页。
    ②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36-637页。
    ③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0页。
    ④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2页。
    ⑤ 《大学》,邓球柏著:《大学中庸通说》,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⑥ 《孟子·尽心上》,邓球柏著:《孟子通说》,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9页。
    ① 《大学》,邓球柏著:《大学中庸通说》,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③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4页。
    ④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3页。
    ⑤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8页。
    ⑥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8页。
    ⑦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3页。
    ⑧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3页。
    ⑨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3页。
    ⑩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3页。
    ①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5页。
    ②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6页。
    ③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5页。
    ④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5页。
    ⑤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5页。
    ⑥ 《管子·内业》,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35页。
    ⑧ 《管子·心术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8页。
    ①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66页。
    ②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59页。
    ③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59页。
    ④ 《管子·心术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81页。
    ⑤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59页。
    ⑥ 《管子·戒》,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10页。
    ⑦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6页。
    ⑧ 《管子·内业》,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47页。
    ① 《管子·四时》,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7-838页。
    ②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42页。
    ①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8页。
    ②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8页。
    ③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9页。
    ④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70页。
    ⑤ 《管子·戒》,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10页。
    ⑥ 《管子·心术下》,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8页。
    ⑦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61页。
    ⑧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67页。
    ⑨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6页。
    ⑩ 《管子·心术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6页。
    ① 《管子·内业》,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31页。
    ② 《管子·内业》,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31页。
    ③ 《管子·内业》,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31页。
    ④ 《管子·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85页。
    ⑤ 《管子·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85页。
    ⑥ 《管子·水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2页。
    ⑦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6页。
    ⑧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6页。
    ⑨ 《管子·度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50-1051页。
    ①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2页。
    ②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2页。
    ③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2页。
    ④ 《管子·小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9页。
    ⑤ 《管子·白心》,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89页。
    ⑥ 《管子·九守》,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46页。
    ①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7页。
    ②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8页。
    ③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6页。
    ④ 《管子·四称》,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15页。
    ⑤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6页。
    ⑥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7页。
    ⑦ 《管子·宙合》,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28页。
    ①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26页。
    ② 《管子·宙合》,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5页。
    ③ 《管子·宙合》,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5页。
    ④ 《管子·五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1页。
    ⑤ 《管子·五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2页。
    ①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3页。
    ②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5页。
    ①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2页。
    ②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5页。
    ③ 《管子·乘马》,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2-103页。
    ④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5页。
    ⑤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9页。
    ① 《管子·九守》,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44页。
    ②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5页。
    ③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5页。
    ④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页。
    ⑤ 《管子·版法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99页。
    ⑥ 《管子·国蓄》,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59-1260页。
    ⑦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9页。
    ①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2页。
    ① 《管子·重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9页。
    ①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②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③ 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①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1页。
    ②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1页。
    ③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9页。
    ①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7页。
    ② 《管子·形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4页。
    ③ 《管子·形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页。
    ④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83页。
    ① 《管子·大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48页。
    ② 《管子·大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50页。
    ③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73页。
    ④ 《管子·治国》,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7页。
    ①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72页。
    ② 《管子·霸形》,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3页。
    ③ 《管子·霸形》,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3-454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② 《管子·禁藏》,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④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
    ① 《管子·明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16页。
    ②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2页。
    ③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6页。
    ④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2页。
    ⑤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3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①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②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2页。
    ③ 《管子·枢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2页。
    ④ 《管子·小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1页。
    ① 《管子·立政》,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0页。
    ② 《管子·霸言》,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72页。
    ③ 《管子·七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1-112页。
    ④ 《管子·法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2页。
    ⑤ 《管子·权修》,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9页。
    ⑥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52页。
    ⑦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5页。
    ⑧ 《管子·侈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52页。
    ①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② 参见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
    ③ 《管子·君臣上》,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3页。
    ④ 《管子·重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4页。
    ⑤ 《管子·法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5页。
    ⑥ 《管子·牧民》,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7页。
    ①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7页。
    ② 《管子·任法》,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12页。
    ③ 《管子·形势解》,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68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4.《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
    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
    1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1.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版。
    2.谢浩范:《管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4.赵守正:《管子译注》,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司马琪:《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7.邓球柏:《论语通解》,长征出版社,1996年版。
    8.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隋淑芬:《中国古代思想教育史》,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
    10.朱贻平:《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增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3.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7.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杨荣春:《先秦教育思想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9.胡家聪:《管子新探》,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石一参:《管子今释》,中国书店影印,1988年版。
    21.李新泰:《齐文化大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22.于孔宝:《东周齐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3.钟明善、朱正威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李宗桂著:《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5.黄鹤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释要》,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罗文东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27.郑师渠编著:《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8.池万兴:《管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9.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1981年版。
    30.黄希庭,张进辅,李红:《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1.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邓球柏:《管子》思想政治教育原则,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增刊)。
    2.王树荫:《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建设构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
    3.万美容:《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当代价值》,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邵龙宝:《中国传统道德主要理念的现代诠释》,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2期。
    5.刘东辉:《中国古代教化方法及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王京龙:《管子》教育思想的几点认识,淄博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7.汤效纯:《管子》教育思想一瞥,益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8.汤效纯:《管子》思想述评,湘潭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9.王玉川:《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研究》,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4期。
    10.王淑霞:《管子》与教育,管子学刊,2001年第2期。
    11.王淑霞:论《管子》与《晏子春秋》中的教育思想,管子学刊,2005年第1期。
    12.曹培培:《管子》的教育思想研究,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3.何金钱,李赐平:《管子》教育思想浅析,管子学刊,2008年第1期。
    14.赵锦程;论《管子》中的教育思想,管子学刊,2006年第4期。
    15.董君,李树民:论管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管子学刊,2006年第3期。
    16.黄英杰,冯文全:《管子》的德育思想研究.管子学刊,2005年第4期。
    17.迟圣贤:试论《管子》的道德教育方法,管子学刊,1999年第3期。
    18.百灵:浅论《管子》的道德教育,管子学刊,2002年第4期。
    19.燕国材:《管子》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0.韩延明,邵作运:《管子》教育管理思想探微,管子学刊,1995年第4期。
    21.张宝林:论《管子》教育精神特征,克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22.滕新才:《管子》思想简论,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3.郭秋菊:试述《管子》的五大教育成就,管子学刊,2009年第4期。
    24.池万兴:论《管子》的民本思想及其治国实践,管子学刊,2007年第3期。
    25.王红等:《管子》的民本思想和民生问题,管子学刊,2008年第2期。
    26.丁仁富,杨昭宁:《管子》的个性社会化思想,管子学刊,1992年第3期。
    27.张岱年:《管子》学说的历史价值,管子学刊,1987年创刊号。
    28.张岱年:《管子》的法教统一观,管子学刊,1989年第3期。
    29.张岱年:《管子》书中的哲学范畴,管子学刊,1991年第3期。
    30.陈世放:《管子》人性论思想初探,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4期。
    31.孙聚友:《管子》的君主人格思想初探,管子学刊,1989年第2期。
    32.李匡夫:《管子》治国图霸思想研究,管子学刊,1999年第1期。
    33.宣兆崎:《论齐桓公创霸的条件》,淄博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34.杨柳桥:《管子》的哲学思想,管子学刊,1987年第2期。
    35.朱玉周,高良荃:《管子》天论浅析,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
    36.李增:《管子》法思想,管子学刊,2001年第1期。
    37.蔡国相,刘玉霞:《管子》法制思想论析,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38.张杰:论《管子》中的君主节欲思想,淄博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9.吴斯全:《管子》的管理方法思想初探,管子学刊,1991年第2期。
    40.吴碧英:《管子》的管理思想与欧洲古典管理学派理论,管子学刊,1990年第3期。
    41.都云:《管子》的管理伦理思想论纲,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42.边树本,崔建文:《管子》贫富有度论探析,管子学刊,1994年第4期。
    43.张越:论《管子》的富民思想,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
    44.曹旭华:《管子》论富国与富民的关系,学术月刊,1985年第6期。
    45.商松石:《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子学刊,1989年第4期。
    46.肖东波:《继承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江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前沿》,2001年第11期。
    47.王宝庆:《传统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 第5期。
    48.李建兴:《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开端范畴》,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49.樊艳芳,乔慧芳:《加强知耻教育提高官德修养》,传成,2009年第6期。
    50.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东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51.张艳:《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黑龙江史志,2010年13期。
    52.刘基,闫立超:《养成教育定义考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6期。
    53.汲广林,武凌竹:《管子》“道”的思想刍议,理论界,2010年第7期。
    54.李小虎:《管子》的“因道全法”思想,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55.胡火金:《管子》中的“德”及其现代价值,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4期。
    56.李哲:论《管子》“德”“法”并重的治世思想,管子学刊,2009年第4期。
    57.张连伟:论《管子》的礼与法,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58.张连伟:《管子》道论述要,江淮论坛,2007年第6期。
    59.孙波:《试析管子的和谐思想》,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0.郭丽:论《管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7期。
    61.张越:《富民思想一齐文化的价值内核》,东岳论丛,2006年第6期。
    62.房晓军,胡业福:《管子》荣辱观的基本内涵和体系特征,管子学刊,2007年第4期。
    63.衣恩普:《管子》道德观指要,《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64.齐国强:建国以来国内《管子》教育思想研究动态综述,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65.薛绍文:《管子》中的需要理论及其现代价值探析,科技信息,2007年第30期。
    66.池万兴:论《管子》的民本思想及其治国实践,管子学刊,2007年第3期。
    67.张鹏飞:论管子“以人为本”生命学说对和谐社会建构的文化观照,管子学刊,2010年第2期。
    68.瓦永乾:《管子》法思想中的民本理念,管子学刊,2008年第1期。
    69.工红,刘玉山:《管子》的民本思想和民生问题,管子学刊,2008年第2期。
    70.蒋传和:《管子》论“本”,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71.常新,赵伯飞:《管子》思想中的人文主义情怀与现代性问题,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72.杨永林:《管子》民本思想述评,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
    73.张越:论《管子》的富民思想,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
    74.安文,蒋亚东:《管子》人性论比较研究,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75.秦茂森:《管子》与韩非人性思想比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76.韩广忠:《管子与韩非人性论之比较》,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77.巩曰国:《管子》廉政思想探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汪洁:《中国经济伦理思想转型研究》(博十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万英敏:《管子》管理哲学思想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尹清忠:《管子》研究(博士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翟建宏:《管子》管子经济思想研究(博士论文),郑州大学,2005年。
    5.汤曾:《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博士论文),东南大学,2006年。
    6.周俊敏:《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汲广林:论《管子》的经济哲学思想(博士论文),华侨大学,2007年。
    8.薛彬彬:《“保民而王”—孟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口标》(硕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彭岁枫:《荀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研究》(硕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王淑霞:《圣贤——朱熹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硕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1.齐国强:《管子教育思想研究》(硕士论文),兰州大学,2010年。
    12.孔令俊;《管子》民本思想研究(硕士论文),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13.工乐芝:《管子》行政伦理思想研究(硕士论文),吉林大学,2007年。
    14.朱琳:《管子》治国图霸思想的研究(硕士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5.邹建平:《管子》政治伦邢思想研究(硕士论文),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16.张琳琳:试论《管子》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硕士论文),黑龙江大学,2009年
    17.张晓化:《管子》天道思想研究(硕士论文),河南大学,2011年。
    18.李群:《管子》市场思想研究(硕士论文),扬州大学,2009。
    19.黄娇:《管子》经济伦理思想思想及其意义(硕士论文),河北大学,2010年。
    20.赵亚丽:论《管子》的经济哲学思想(硕士论文),华侨大学,2006年。
    21.傅琳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博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