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性别正义视域下当代中国女性参政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正义问题最基本的应该是两大性别人群的“正义”问题。传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二元分化忽略了女性的政治主体地位,女性往往被排除在政治权力关系之外,这一事实引起了女权主义对传统政治正义的挑战,由此形成了基于男女两性的“权利平等”、“制度公正”以及“分配正义”等性别政治理论。
     政治领域的性别平等与不平等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现代意义上的性别正义不仅仅在于实现两性平等的形式和内容,更注重建构公正的制度和先进的性别文化。中国女性参政的历史进程显示,女性参政并不能在瞬间呈现出有序状态,它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中不断变迁,随着政策变动呈波浪式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通过制定有关法规政策来保障女性权益,并通过妇女组织积极培养选拔女干部,使女性参政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较之教育、经济、卫生等领域发展仍较为缓慢。总体来看,中国女性权力参与比例仍然偏低,关键岗位正职少,高层权力尖端缺损现象严重,整体推进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性别制度不健全,有关女性参政的法律本身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深层次原因在于男权主导的政治文化和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文化的“因循”与“再生”。政治权力是其他一切权利的核心,如果政治决策层长期缺少女性参与,就会造成政治资源分配不公,阻碍社会实现性别公正的制度目标和性别正义的价值目标。所以,基于中国现实来探索女性参政的性别正义发展路径势在必然。
     当代中国女性参政改革表现出渐进主义的特征,需要逐级推进。就当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需要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女性参政模式,即政府在价值导向、政策保护和提升女性整体素质等方面起主要作用,负主要责任。这种政府主导的政策管理模式作为短时期的策略,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缩小男女两性在参政数据上的差距,能够锻炼女性的参政能力,但实质上的男女平等需要制度和文化建设来保障。
     人类有关平等的认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其规划实现平等的能力需要对男女两性进行宣传、培训等,这种文化的塑造对男女两性同等重要。政府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引导正义的性别文化,对女性群体进行权力意识的灌输与启蒙,促成独立自强的女性文化氛围,激发女性参政的内生动力。既有性别文化观念依靠主体自觉发生改变仍然困难,推进女性参政改革主要依靠法内制度。政府的制度安排应该尽可能体现男女参政的机会公平和程序正义,在允许适当的客观差异条件下,必须考虑潜在的过度性别差异,尽量使因差异导致的最少受惠者得到补偿性政策或者倾斜政策。同时,政府应该提高领导人的性别正义意识,积极推动女性参政问题纳入政策议程,在具体性别政策实施中加强监督和评估,对女干部培养实施领导责任制。
     具有性别意识的制度和政策具有自我强化的作用,通过女性参政数量和质量的增加,能够逐渐形成男女平等参政的性别正义价值观,并反作用于男权主导的政治文化,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中国的女性参政受文化、制度、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形式的平等到实质的性别正义需要走阶梯式发展路径,首先达到政策执行结果的男女形式平等,其次实现制度设计的两性差异公平,最终的价值目标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性别正义。女性作为生产者同时也应该是决策者,只有男女两性均形成性别正义的价值认同,女性参政才能快速发展和进步。
The most basic question of justice should be the "justice" between man and women. The traditional duality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ignores women's political status, and women are often excluded from political power relations, which led to feminism challenge traditional political justice, therefore sex political theory, such as "equal rights", institution fairness" and "distribution justice" are gradually produced.
     Gender equality and inequality in politics change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Modern gender justice not only lies in the realization the equality of the sexes in form and content, bu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justice institution and the advanced gender cultur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inese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hows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women has not exhibited orderly in an instant, while changing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in wavy fluctua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government formulated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men, and trained and selected active female cadres by women's organizations, so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women has made much more progress, but the progress is still slow comparing with education, economic, health and other fields. On the whole, the proportion of Chinese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still low, especially few principals key positions, peak defection seriously in high power system, and overall difficulty to propel. The main reason comes from the defection of national gender system, the weak of execution and supervision in the law itself relating on wom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hereas the deep reason is the male-dominated political culture regarding women are inferior to men, coupl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ender system "continuance" and " regeneration ", which set lots of difficulties for women to enter into the power system. Political power is the core of all other rights, if the lack of women in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in the long term, it will cause the unfair distribution of political resources, impeding the goal of gender justice institutional system and gender justice valu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path of gender justice for Chinese woman's cloth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hina.
     The reform of Chinese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lism, and it needs to advance step by step. On the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re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China is in need of a government dominated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de, namely the government plays a major role and bear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in value orientation, policy protection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promotion of women. As a short-term strategy, the government dominated mode can reduce the gender gap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rain the political capacity of women, but the essential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need to system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guarantee.
     Human equality awareness is not innate, while the planning and realization of equal ability need to carry out through propaganda, training, etc, Such cultural mould are equally important to both sex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use many channels of publicity to guide the justice gender culture, indoctrinating and enlightening power consciousness of women, promoting femal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independence and self-improvement, and stimulating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t is difficult to change existing concept of gender idea and culture, so promoting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ainly rely on internal law system reform. The government'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should embody the opportunity fairness and procedural justice to both sexes as much as possible, considering excessive potenti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condition of appropriate objective differences, and letting the least beneficiaries getting compensatory policy as far as possible.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the leaders, respect for gender subject selection, allowing modest gender differences, strengthen supervision, evaluation in gender specific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he leadership responsibility in training women cadres.
     The institution and policy with gender consciousness has self-reinforcing effect. Gender justice values will be formed gradually through the increase wom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and it can react to the male-dominated political culture, finally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in the real sense. The influence on Chinese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elates culture, institution, policy and other factors, stepped development path is needed in order to go from formal equality to gender virtual justice. First of all equality in form between men and women is to be obtained through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n realization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system design,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attain dual gender justice both in public and private field. Women as producers should also be the decision maker. Only the formation of gender justice both in men and women ca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women have a rapid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引文
① [英]Lena Dominelli:《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王瑞鸿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1-82页。
    ② 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84页。
    ③ [美]约翰·罗尔斯著:《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85页。
    ④ 周智:《试论制度公正的基本原则》,《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 [英]简·弗里德曼著:《女权主义》,雷艳红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1-45页。
    ② 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第235-237页。
    ③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行动纲领》(1995年9月15日通过) 中国妇女研究网 《国际妇女运动文献》
    ① 刘霓、黄育馥著:《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52-167页。
    ② 李晓广著:《当代中国性别政治与制度公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① 邓伟志著:《推动和发展妇女学》《为妇女学呐喊》,澳门:澳门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② 邓伟志:《最早提出妇女学的人》,《云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③ 王政著:《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① 刘晓:《近十年国内“妇女参政”研究现状——一个文献分析》,《山东省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① 刘霓、黄育馥著:《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68页。
    ② 杜洁:《妇女参与政治与决策研究综述》,载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1-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78-79页。
    ① 杜洁:《妇女参与政治与决策研究综述》,载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1-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① 梁木生编著:《政治学》,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① 王世杰博士著:《女子参政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新知书社出版,中华民国十年十月初,第六页。
    ① 王瑞芹:《妇女参政内涵解析》,《理论导刊》2007年第12期。
    ② 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3-274页。
    ③ 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4页。
    ① 荣维毅:《妇女与参政》,《百家讲坛》系列丛书《女人说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2页。
    ② 王瑞芹:《妇女参政内涵解析》,《理论导刊》2007年第12期。
    ③ 妇女地位委员会第五十届会议秘书长报告:《妇女和男子平等参与各级决策过程》,转引自刘伯红:《国际妇女参政运动的新趋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④ 刘兰华、朱立言:《国外女性参政的政府支持系统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领导科学》2009年第24期。
    ① 王瑞芹:《妇女参政内涵解析》,《理论导刊》2007年第12期。
    ① 王瑞芹:《妇女参政内涵解析》,《理论导刊》2007年第12期。
    ② 王瑞芹:《妇女参政内涵解析》,《理论导刊》2007年第12期。
    ③ 这里的“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广义上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① Diemut Bubeck, Feminism in Political Philosophy:Women's Difference.in Miranda Fricker and Jennifer Homsby eds.,Feminism in philosoph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186-187.
    ① [法]巴巴拉·阿内尔著:《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② [美]佩吉·麦克拉肯著:《女权主义理论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18页。
    ④ [英]简·弗里德曼著:《女权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⑤ [英]简·弗里德曼著:《女权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⑥ [英]索菲亚·孚卡、瑞贝卡·怀特:《后女权主义》,王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170页。
    ① [英]索菲亚·孚卡、瑞贝卡·怀特:《后女权主义》,王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170页。
    ② 郭立诚著:《中国妇女生活史话》,北京:百苑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10页。
    ③ 宋惠昌著:《政治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第59页。
    ① [I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自由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35页。
    ② 宋惠昌著:《政治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③ 谭兢常、信春鹰主编:《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转引自蔡慧玲:《中国妇女发展研究的新视角——社会性别分析》,《学理论》2010年第24期。
    ④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社会性别”释义,http://baike.baidu.com/view/1050622.htm,2012年12月20日。
    ⑤ 王凤华、贺江平等著:《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5-26页。
    ① 王凤华、贺江平等著:《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② [法]西蒙·德·波伏娃著:《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309-310页。
    ③ 王凤华、贺江平等著:《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① 坎迪达·马奇、伊内斯·史密斯、迈阿特伊·穆霍帕德亚著:《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② 坎迪达·马奇、伊内斯·史密斯、迈阿特伊·穆霍帕德亚著:《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
    ③ 戴雪红:《性别正义与家庭正义的建构——女性主义的政治学与伦理学视角》,《浙江学科》2006年第6期。
    ④ 徐大同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4页。
    ① 郭夏娟著:《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前言第4页。
    ② Joan Tronto, Moral Boundries, New York:Routledge,1993, px;p178.
    ② [英]约翰·麦克因斯著:《男性的终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7-98页。
    ④ Rian Voet, Feminism and Citizenship,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8, p136-146.
    ③ 陈彩云:《从“平等”、“社会性别”到“公民资格”——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转向》,《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④ 宋建丽:《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性别正义》,《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期。
    ⑦ Barbara Ameil, Politics & Feminism, Oxford:Blackwell,1999, p136.
    ① 莫世祥编:《马君武集1900-1919》,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42-145页,转引自张莲波:《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想历程》,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5页。
    ③ 仝华、康沛竹主编:《马克恩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1页。
    ⑤ 《外国女权运动文选》,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年,第203-205页。
    ① 仝华、康沛竹主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页。
    ③ 蔡特金著:《列宁印象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4年,第74-75页。
    ④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转引自仝华、康沛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7-4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页。
    ⑥ 林荣林:《人类社会文明体系中的政治文明》,人民日报,2004年11月12日。
    ① 马克思所谈的妇女解放,是在人类一切社会关系中最为普遍的两性关系上将人的平等关系还给人自己,包含了从形式上的性别平等到真正的平等关系,对于整个人类事业来说,妇女解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马克思的妇女解放是广义上的理解,文中结合中国实际所提出的妇女关键词是狭义上的理解。
    ② 李静之:《论妇女解放、妇女发展和妇女运动》,《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6期。
    ③ 陈文联:《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现代路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④ 仝华、康沛竹主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① 中华妇女联合会编:《毛泽东主席论妇女》,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转引自丁娟:《六十年回眸:中国妇女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②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四十年》,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第451页。
    ③ 《陈慕华妇女儿童工作文集》,转引自仝华、康沛竹主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3-169页。
    ④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在其政治实践中构成的文明成果,其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⑤ 丁娟:《邓小平理论与新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⑥ 丁娟:《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研究》,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年,转引自丁娟:《六十年回眸:中国妇女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⑦ 《六十年回眸:中国妇女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① 仝华、康沛竹主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9页。
    ② 许玉杰著:《解读共产党宣言》,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42-743页。
    ④ 仝华、康沛竹主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8页。
    ① [德]奥古斯特·倍倍尔著:《妇女与社会主义》,转引自仝华、康沛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② 国际在线专稿《全球男女健康教育差距小政治权利差距大》2011年11月2日,http://gb.cri.cn/27824/2011/11/02/5311s3421941.htm,2011年11月5日。
    ③ 国际在线专稿《全球男女健康教育差距小政治权利差距大》2011年1月2日,http://gb.cri.cn/27824/2011/11/02/5311s3421941.htm,2011年11月5日。
    ④ 谭琳、姜秀花主编:《社会性别平等与法律研究和对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435页。
    ⑤ 佟新著:《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7页。
    ① 李慧英:《妇女与参政》,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41页。
    ① 段塔丽著:《唐代妇女地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2页。
    ② 《<镜花缘>的引论》,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46页。
    ② 蒋美华著:《20世纪女性角色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9页。
    ③ 孙晓梅编著:《中外妇女运动简明教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的状况》,《人民日报》1994年6月3日。
    ⑤ 叶利军:《从童养媳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说起——湖南省妇女参政权一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① 孙晓梅编著:《中外妇女运动简明教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1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1页。
    ③ 陈琼著:《现代国家建构与妇女公共参与——组织变迁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86页。
    ④ 孙晓梅编著:《中外妇女运动简明教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① 孙晓梅编著:《中外妇女运动简明教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7页。
    ② 周长鲜著:《妇女参政:新中国60年的制度演进(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6-57页。
    ③ 周长鲜著:《妇女参政:新中国60年的制度演进(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8页。
    ① 李银河著:《性别问题》,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② 顾秀莲:《在中国妇女参政研讨会上的开幕词》,2002年3月21日。
    ③ 国务院妇儿工委:《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2007年。
    ④ 周长鲜著:《妇女参政:新中国60年的制度演进(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①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2010年国际妇女参政状况》,《研究信息简报》2010年第3期。
    ①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2010年国际妇女参政状况》,《研究信息简报》2011年第3期。
    ② 魏星河等著:《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02页。
    ①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中国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2011年10月。
    ②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女性领导人才规律研究课题组:《中国女官员群体透视》2008年10月6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8133030.html,2012年4月3日。
    ③ 马向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两性共治模式:内涵、理论和现实基点》,载张再生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第2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231页。
    ④ 魏星河著:《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02页。
    ⑤ 注:随机选取北京、江苏、辽宁、内蒙等地样本500份,调查对象为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公务人员。
    ①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2010年10月。
    ②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2011年10月。
    ③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2011年10月。
    ④ B·瑞文、J·儒本著:《社群心理学》,刘永和编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62-363页。
    ① 朱易安、柏桦著:《女性与社会性别》,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97-198页。
    ②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2001年9月。
    ③ 《男权终结》,《国际金融报》,2010年6月18日,第4版。
    ④ 刘兰华、朱立言:《国外女性参政的政府支持系统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领导科学》2009年第24期。 等的目标值。因此,在合成所有一级指数和政治与决策领域综合评估指数时,都采用“女性比例/50%”的方法,例如: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女性指数=部级领导干部的女性比例/50%。
    引自马冬玲、贾云竹:《政治与决策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谭林主编:《2006-2007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424-425页。
    ① 张莹著:《社会性别视角应用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第12-13页。
    ② 陈方著:《失落与追寻——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变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71页。
    ③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社会中的女人和男人——事实和数据(2004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第43页。
    ① 王放:《中国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② 张莹著:《社会性别视角应用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第12-13页。
    ③ 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编:《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年,第39页。
    ①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儿童状况:事实与数据》(二00三年八月);
    ① 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编:《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②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儿童状况:事实与数据》,二00三年八月发布。
    ① 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编:《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年,第47页。
    ②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儿童状况:事实与数据》,二00三年八月发布。
    ③ 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编:《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年,第39页。
    ① 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编:《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年,第43页。
    ② 中央党校“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调研报告,《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11年第10期。
    ③ 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编:《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年,第46页。 http://www.wsic.ac.cn/academicnews/77754.htm,2011牛08月12日。
    ② 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编:《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③ 中央党校“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11年10期。
    ① 注:样本量为500份,调查对象为北京、江苏、辽宁、内蒙等地党政系统、人大和政协公务人员。
    ① 李慧英:《妇女与参政》,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95+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6页。
    ②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31页。
    ① 渠敬东著:《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67-368页。
    ② 渠敬东著:《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68页。
    ③ 陈丽琴:《制度框架下的“无知少女”现象研究———基于湖北省女性领导干部的访谈》,《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2期。
    ④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2001年9月。
    ⑤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2011年10月。
    ⑥ 中央党校“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11年第10期。
    ① 《新华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879页。
    ② 张雷、娄成武编著:《政治学》,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03页。
    ④ 黄长玲:《女性主义政治理论》2007年2月11日,中山大学性别教育论坛http://genders.sysu.edu.cn/News/1075-Content-1075.html,2012年11月3日。
    ⑤ 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第217页。
    ① 马向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两性共治模式:内涵、理论和现实基点》,张再生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第2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9页。
    ② 李银河著:《性别问题》,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① 秦晓红:《论女性领导媒介形象的偏差塑造对女性参政的影响》,《求索》2008年第7期。 http://www.feminist.cn/mos/content/view/1643/14554/,2011年4月15日。
    ② 秦晓红:《论女性领导媒介形象的偏差塑造对女性参政的影响》,《求索》2008年第7期。
    ③ 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男女平等-在不公平的世界里争取公正》,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第154页。
    ① 贺稚书、吴秀虹:《家庭文化与女性参政》,《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② 中央党校“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11年第10期。
    ③ 中央党校“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11年第10期。
    ①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2001年9月。
    ② 沈奕斐:《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40页。
    ③ 宋伟、李静:《两委交叉任职对农村妇女进入村委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① 宋伟、李静:《两委交叉任职对农村妇女进入村委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② 金一虹:《从“草根”阶层到乡村管理者》,《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6期。
    ③ 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男女平等-在不公平的世界里争取公正》,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第xxviii页。
    ④ 杨善华、程为敏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下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44页。
    ⑤ 程为敏:《弱者的强武器:村民选举对农村精英政治特质的影响》,引自罗沛霖、杨善华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上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24页。
    ①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6页。
    ② 陈丽琴:《制度框架下的“无知少女”现象研究———基于湖北省女性领导干部的访谈》,《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2期。
    ① 李慧英主编:《妇女与参政》,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1(95+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9页。
    ② 杜洁:《中国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状况的回顾研究》,谭琳主编:《1995-200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71页。
    ③ 林从:《企业领导胜任力情景判断测验研究》,《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第10期。
    ① 张捷、时云:《女性领导发展需求及政策建议研究—以江苏省女性党政领导为例》,《领导科学》2011年第4期。
    ① 张柟著:《苹果密码—性别社会学》,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446页。
    ② 佟新: 《论中国人才性别结构均衡发展》,《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③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女性领导人才规律研究课题组:《中国女官员群体透视》2008年10月6日,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8133030.html,2012年4月3日。
    ④ 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男女平等-在不公平的世界里争取公正》,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第154页。
    ① 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2000年9月2日。
    ② 中办发(2003)30号《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2003年12月。
    ③ 张捷、时云:《女性领导发展需求及政策建议研究一以江苏省女性党政领导为例》,《领导科学》2011年第4期。
    ④ 数据来源:广西日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公告,1998年6月27日、7月11日、9月5日,2000年6月15日、26日、8月31日,2002年6月14日、7月3日、10月12日,2008年6月19日、7月5日、9月3日,第2版。
    ① 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18页。
    ② 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第211页。
    ① 中央党校“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11年第10期。
    ② 陈琼著:《现代国家建构与妇女公共参与——组织变迁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2页。
    ③ 莫文秀:《论中国保障妇女权益法律理念的变迁——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各地实施办法修改为例》, 《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5期。
    ④ 《妇女权益保障法》,转引自周长鲜著:《妇女参政:新中国60年的制度演进(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59页。
    ① 金一虹:《面对挑战与机遇的妇联组织变革》,谭琳、姜秀花主编:《中国妇女组织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61页。
    ② 中国妇女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总则规定:“妇女联合会的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quanguofulian/zhangcheng.htm,2012年10月20日。
    ③ 丁娟: 《妇联干部对妇联组织的认知与评价——关于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④ 丁娟:《妇联干部对妇联组织的认知与评价——关于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 陈琼、刘筱红:《保护性政策与妇女公共参与——湖北广水H村“性别两票制”选举试验观察与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期。
    ② 赵秀玲:《参政女性自身素质提升问题之我见》,《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① 师凤莲:《中国农村妇女政治冷漠现象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② 李慧:《知识女性参政不足原因调查》,《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③ 王萍、史东云:《从两性比较的视角透视当代中国妇女参政》,《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① 徐思思、周哲:《浅析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9期。
    ② 张柟著:《苹果密码:性别社会学》,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488-489页。
    ③ [英]伯特兰·罗素著:《权力论》,吴有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4页。
    ④ 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编:《男女平等-在不公平的世界里争取公正》,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第ⅹⅹⅱ页。
    ① 牛天秀、李智:《论我国农村女性进两委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七、八次合并报告概述,2012年2月16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网站http://www.nwccw.gov.cn/?action-viewnews-itemid-160853-page-1,2012年12月30日。
    ③ 浦兴祖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④ 罗沛霖、杨善华、程为敏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28页。
    ① 何京:《信息社会与男女平等》,《文教资料》2006年1月号上旬刊。
    ② [英]伯特兰·罗素著:《权力论》,顺有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页。
    ③ 李莉、黄振辉:《社会性别与政治参与研究——女性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反思》,《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① 郑真真、连鹏灵:《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转自谭琳、刘伯红主编:《中国妇女研究十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79页。
    ② 金一虹:《从“草根”阶层到乡村管理者》,转自谭琳、刘伯红主编:《中国妇女研究十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64-365页。
    ③ 徐安琪:《夫妻伙伴关系:中国城乡的异同及其原因》,转自谭琳、刘伯红主编:《中国妇女研究十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64页。
    ① 冒荣著:《大学精神与高等教育创新》,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4页。
    ② 张柟著:《苹果密码——性别社会学》,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492页。
    ① 秦晓红:《论女性领导媒介形象的偏差塑造对女性参政的影响》,《求索》2008年第7期。
    ② [英]Lena Dominelli:《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王瑞鸿,张宇莲,李太斌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③ 张利英:《活跃在政坛上的世界妇女》,《中国妇运》1999年第7期。
    ① 牛天秀、张柟:《女性人才开发的特色和优势》,《唯实》2012年第8-9期。
    ① 汪洁:《女性领导群体自我组织与教育的调查分析》,《南方论丛》2005年第1期。
    ② 汪洁:《女性领导群体自我组织与教育的调查分析》,《南方论丛》2005年第1期。
    ③ 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资料,第22页。
    ③ 浦兴祖编:《中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① Peter A.Hall.Governing the Economy:The Politic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Britain and Fr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转引自刘胜中著:《历史制度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22-123页。
    ② 刘胜中著:《历史制度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
    ③ 王瑞芹:《妇女参政内涵解析》,《理论导刊》2007年第12期。
    ④ Sven Steinmo, The New lnstitutionalism,in Barry Clark and Joe Foweraker,eds.,The Encyclopedia of Democratic Thought, Londan:Routlege,2001,p782.
    ⑤ Peter A. Hall, Governing the Economy:The Politic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Britain and Fran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p233.
    ① 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资料,第11页。
    ② 何俊志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5页。
    ③ [美]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著:《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流派》,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0页。
    ① 刘胜中著:《历史制度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40页。
    ②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转引自蒋满元:《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的动因分析和作用探讨》,《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③ 李晓广著:《当代中国性别政治与制度公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6页。
    ④ 杨善华:《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引自罗沛霖、杨善华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上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⑤ 刘兰华、朱立言:《国外女性参政的政府支持系统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领导科学》2009年第24期。
    ① 林建军:《妇女人权与妇女法律研究综述》,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 《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1-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5页。
    ① 张晓玲:《21世纪世界妇女参政前景展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中国性别与发展状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③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国务院1995年8月7日颁布)2007年8月20日 人民网
    ② 张柟著:《苹果密码——性别社会学》,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469页。
    ① 李明舜著:《妇女权益法律保障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② 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第214页。
    ③ 张永英:《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关于妇女参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增刊。
    ④ D.达勒鲁普、L.弗莱登瓦尔:《配额制:对妇女平等参政的快速跟进》,高静宇摘译:《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① 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第213页。
    ② 刘伯红:《国际妇女参政运动的新趋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 莫文秀:《论中国保障妇女权益法律理念的变迁——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各地实施办法修改为例》, 《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5期。
    ④ 莫文秀:《论中国保障妇女权益法律理念的变迁——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各地实施办法修改为例》, 《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5期。
    ① 陈琼、刘筱红:《保护性政策与妇女公共参与——湖北广水H村“性别两票制”选举试验观察与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期。
    ② 陈琼、刘筱红:《保护性政策与妇女公共参与——湖北广水H村“性别两票制”选举试验观察与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期。
    ③ 牛天秀、赵晖:《农村女性进“两委”的深层思考与政策建议》,《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6期。
    ④ 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材料,第9页
    ⑤ 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材料,第21页
    ① 马蔡琛等著:《社会性别预算: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24页。
    ② 英联邦秘书处社会变革方案司司长南希·斯宾塞在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的前言,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材料。
    ① 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材料,第27页。
    ② 英联邦秘书处社会变革方案司司长南希·斯宾塞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的前言,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材料。
    ③ 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材料,第35页。
    ① 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材料,第12页。
    ② 马蔡琛等著:《社会性别预算: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30页。
    ① 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材料,第7页。
    ② 马蔡琛等著:《社会性别预算: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30页。
    ① 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材料,第42页。
    ② 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材料,第45页。
    ① 马蔡琛等著:《社会性别预算: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34页。
    ② Debbie Budlender and Guy Hewitt《性别预算——理解和开展性别预算实用指南》,英联邦秘书处未出版材料,第7页。
    ③ 陈琼著:《现代国家建构与妇女公共参与——组织变迁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9页。
    ④ 全国妇联妇女所编: 《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09-110页。
    ⑤ 国务院:《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2009年4月8日。
    ② 陈琼著:《现代国家建构与妇女公共参与——组织变迁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0页。
    ③ 国务院:《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2009年4月8日。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七(?)八次会并报告概述第49款 2012年2月16日.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的状况(白皮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中华妇女联合会:《妇联年度报表(2004)》,内部资料。
    ③ 《中国妇女组织的兴起、发展与变革》2010年3月3日,源自《中国妇女报》,引自人民网http://acwf.people.com.cn/GB/99935/11065594.html,2012年10月20日。
    ④ 陈琼著:《现代国家建构与妇女公共参与——组织变迁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2页。
    ⑤ 全国妇联妇女所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
    ① 沙棘:《新时期党推动妇女参政的政策与实践》,《中国妇运》2011年第10期。
    ② 全国妇联副主席陈秀榕在“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状况研究与政策推动项目”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年12月2日。
    ③ 邓国胜:《公益项目评估:以“幸福工程”为案例》,转引自陈琼著:《现代国家建构与妇女公共参与——组织变迁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4页。
    ① 陈慕华:《妇女儿童工作文集》,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9年,第70页。
    ② 田小泓:《农村妇女公共政治参与:从被动等待到主动竞争的制度安排》,《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③ 牛天秀、张柟:《女性人才开发的特色和优势》,《唯实》2012年第8-9期。
    ④ 陈琼著:《现代国家建构与妇女公共参与——组织变迁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98-99页。
    ① 邓丽:《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制建设》,《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增刊。
    ② 《全国妇联维权会议召开,黄晴宜在会上作报告》2004年12月23日,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8198/42175/42176/3075431.html,2011年10月20日。
    ③ 陈琼著:《现代国家建构与妇女公共参与——组织变迁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22页。
    ① 牛天秀:《我国农村女性进两委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晋阳学刊》2011年第3期。
    ② 孙晓梅编著:《中外妇女运动简明教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① 孙晓梅编著:《中外妇女运动简明教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② 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90页。
    ① [美]约翰·罗尔斯著:《作为公平的正义》,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54页。
    ② [美]约翰·罗尔斯著:《作为公平的正义》,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57页。
    ① 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22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页。
    ③ 丁煌:《政策执行》,《中国行政管理》1991年第11期。
    ④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女性领导人才规律研究课题组:《中国女官员群体透视》2008年10月6日,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8133030.html,2012年4月3日。
    ⑤ 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0页。
    ⑥ 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3页。
    ① 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95+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49页
    ② [美]W.阿瑟·刘易斯著:《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第184页。
    ③ [英]简·弗里德曼著:《女权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④ 吴小英:《女性主义认识论与公共政策》,《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第1期。
    ⑤ 在国际劳工组织成员中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中国课题组:《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指导手册》,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① 坎迪达·马奇、伊内斯·史密斯、迈阿特伊·穆霍帕德亚著:《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① 坎迪达·马奇、伊内斯·史密斯、迈阿特伊·穆霍帕德亚著:《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52-153页。
    ②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调配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组织部编:《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1993年)》,转引自钟曼丽著:《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我国女性干部选拔政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85-86页。
    ② 徐思思、周哲:《浅析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9期。
    ③ 徐思思、周哲:《浅析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9期。
    ① 《江苏省妇联进妇女参政》2009年7月23日,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allnews/0704/1177.html2010年3月4日。
    ② 朱亚鹏:《公共政策研究的政策网络分析视角》,《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 金一虹:《面对挑战与机遇的妇联组织变革》,谭琳、姜秀花主编:《中国妇女组织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59页。
    ② 苏州市妇联:《妇联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与思考》2006年1月13日,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allnews/02/1028.html2012年11月28日。
    ③ 中国妇女研究会办公室、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会会议简报》,2010年第4号总第8号,2010年12月28日。
    ① 牛天秀、张柟:《女性人才开发的特色和优势》,《唯实》2012年第8-9期。
    ② [美]卡米拉·斯蒂福斯著:《公共行政中的性别形象》,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① 马秀玲:《中国党政部门女性省部级公务员的成长路径及职业发展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② 冷淑滨、王哲、金凡、刘咏燕:《高校女性参政议政的思考》,《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七、八次合并报告概述部分第31条款,2012年2月16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网站http://www.nwccw.gov.cn/?action-viewnews-itemid-160853-page-1,2012年12月30日
    ② 《监督:对事物保持性别敏感度》,《实用性别主流化手册》第一部分,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zhuanti/xbyspx/04.doc未出版电子材料,第16页。
    ③ 李慧英:《知识女性参政意识的觉醒与政策倡导》,《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④《监督:对事物保持性别敏感度》,《实用性别主流化手册》第一部分,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zhuanti/xbyspx/04.doc未出版电子材料,第16页。
    ⑤ 梁妍慧:《问责制—深化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一环》,《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9期。
    ⑥ 杨淑萍著:《行政分权视野下的地方责任政府的构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2页。
    ①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长白学刊》2011年第4期。
    ② 张柟著:《苹果密码——性别社会学》,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477页。
    ③ 马蔡琛等著:《社会性别预算: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81页。
    ① [美]海伦·英格兰姆、斯蒂文·R·史密斯编著:《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下的公共政策》,钟振明、朱涛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① [英]Lena Dominelli:《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王瑞鸿,张宇莲,李太斌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② 郑永年:《政治渐进主义:中国20年改革的政治经验》,《第三世界季刊》(Third World Quarterly)1999年总第20卷第6辑。
    ③ 康晓光:《中国特殊论——对中国大陆25年改革经验的反思》,《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④ 周冰、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⑤ 何增科等著:《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39页。
    ① 杨善华:《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罗沛霖、杨善华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上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② 关海庭、吴群芳主编:《渐进式的超越—中俄两国转型模式的调整与深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9页。
    ① 关海庭、吴群芳主编:《渐进式的超越——中俄两国转型模式的调整与深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37页。
    ① [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19页。
    ① [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21页。
    ② [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19-220页。
    ③ [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22页。
    ④ [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22页。
    ⑤ [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19页。
    ① [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20页。
    ② 郭夏娟著:《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6页。
    ③ [美]约翰·罗尔斯著:《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7页。
    ④ [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92页。
    ⑤ [美]约翰·罗尔斯著:《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269页。
    ① 郭夏娟著:《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6页。
    ② 妇女地位委员会第五十届会议秘书报告《妇女和男子平等参与各级决策过程》,转引自刘伯红:《国际妇女参政运动的新趋势》,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① 骆晓戈主编:《女性学》,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2-94页。
    ② 浙江省妇联:《浙江省、市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参政议政现状研究》,《资料通讯》2007年第7、8期。
    ③ 刘伯红:《国际妇女参政运动的新趋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① 坎迪达·马奇、伊内斯·史密斯、迈阿特伊·穆霍帕德亚著:《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② 李小云、林志斌著:《性别与发展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③ 杨静慧:《自下而上——妇女参政途径新探》,《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 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第218页。
    ① 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4页。
    ② 刘德厚著:《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3页。
    ③ 姜秀平编著:《实践中的公共政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6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1-33页。
    ① 黄启璨:《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深化妇女理论研究》,《妇女研究论丛》1992年创刊号。
    1. Sven Steinmo,The New Institutionalism,in Barry Clark and Joe Foweraker,eds.,The Encyclopedia of Democratic Thought,Londan:Routlege,2001
    2. Peter A. Hall, Governing the Economy:The Politic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Britain and Fran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3.[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自由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4.[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5.[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6.[英]米切尔·黑尧著:《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7.[美]汤尼·白露著:《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沈齐齐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8.[英]伯特兰·罗素著:《权力论》,吴友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9.[美]卡米拉·斯蒂福斯著:《公共行政中的性别形象》,熊美娟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0年。
    10.[美]佩吉·麦克拉肯著:《女权主义理论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法]西蒙·德·波伏娃著:《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年。
    12.[英]简·弗里德曼著:《女权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法]巴巴拉·阿内尔著:《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14.[英]约翰·麦克因斯著:《男性的终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加]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著:《公共政策——政策循环与子系统》,庞诗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6.[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第2版),张立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英]索菲亚·孚卡(文)、瑞贝卡·怀特(图):《后女权主义》,王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18.[加]丽贝卡·J·库克著:《妇女的人权——国家和国际的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9.[美]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著:《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流派》,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20.[美]B·瑞文、J·儒本著:《社群心理学》,刘永和编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21.[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2.[英]Lena Dominelli著:《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王瑞鸿、张宇莲、李太斌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23.[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24.[美]巴特勒著,《消解性别》,郭劫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25.[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6.坎迪达·马奇、伊内斯·史密斯、迈阿特伊·穆霍帕德亚著:《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7.[德]奥古斯特·倍倍尔著:《妇女与社会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
    28.[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约翰·斯图尔·穆勒著:《女权辩护-妇女的屈从地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995年。
    30.《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78年。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3.《毛泽东主席论妇女》,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4.《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5.《矛盾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6.《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外国女权运动文选》,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年。
    8.王世杰博士著:《女子参政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新知书社出版,中华民国十年十月初。
    9.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10.李惠斌著:《马克思与正义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宋惠昌著:《政治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12.刘胜中著:《历史制度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3.徐大同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吴新叶著:《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北京:中共编译出版社,2008年。
    15.秦德君著:《政治设计与政治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16.何增科等著:《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17.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8.冒荣著:《大学精神与高等教育创新》,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
    19.何俊志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渠敬东著:《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2.梁木生著:《政治学》,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
    23.张雷、娄成武编著:《政治学》,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杨善华,程为敏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5.杨宏山著:《当代中国政治关系》,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26.彭勃著:《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
    27.刘俊祥著:《人本政治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8.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9.刘德厚著:《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姜秀平编著:《实践中的中国公共政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1.王名、刘国翰、何建宇著:《中国社团革命——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2.王绍光著:《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家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33.关海庭、吴群芳主编:《渐进式的超越——中俄两国转型模式的调整与深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4.浦兴祖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5.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6.许玉杰著:《解读共产党宣言》,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
    37.林尚立编:《政治与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8.朱光磊著:《以权力制约权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39.李景鹏主编:《政治管理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40.吴大英、杨海蛟主编:《政治主体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41.陶东明、陈明明著:《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42.严强、孔繁斌著:《政治基础理论的观念——价值与知识的论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43.李小江著:《女人读书:女性性别研究代表作导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4.王金玲、高小贤主编:《妇女发展蓝皮书: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A:妇女与农村基层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45.李树茁,韦艳,任锋著:《国际视野下的性别失衡与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46.顾秀莲著:《中国特色妇女发展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47.刘建中、孙中欣、邱晓露主编:《社会性别概论》(复旦博学·社会学系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48.俞湛明、罗萍主编:《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49.陈方编著:《全球化、性别与发展》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
    50.秦美珠著: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2008年。
    51.蒋美华著: 《转型期中国女性职业变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52.段塔丽著:《唐代妇女地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53.王凤华等:《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4.张莲波著:《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想历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55.蒋美华著:《20世纪女性角色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56.陈方著:《失落与追寻——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变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7.张莹著:《社会性别视角应用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
    58.朱易安、柏桦著:《女性与社会性别》,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59.张再生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第2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60.李银河著:《性别问题》,青岛出版社,2007年。
    61.沈奕斐著:《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62.谭琳、姜秀花主编:《社会性别平等与法律研究和对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63.仝华、康沛竹主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4.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65.周长鲜著:《妇女参政:新中国60年的制度演进(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66.陈慕华著:《妇女儿童工作文集》,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9年。
    67.孙晓梅主编:《中外妇女运动简明教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68.王政著:《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69.郭立诚著:《中国妇女生活史话》,北京:百苑文艺出版社,2005年。
    70.谭兢常、信春鹰主编:《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
    71.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
    72.蓉生、任一明主编:《现代女性学概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73.上海市妇女联合会编:《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公共决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
    74.孟宪范主编:《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心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75.佟新著:《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6.郭夏娟著:《为正义而辨——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77.李银河著:《女性权力的崛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78.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论妇女》,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
    79.丁娟著:《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研究》,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年。
    80.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81.魏星河等著:《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82.李英桃著:《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83.李小江、谭深主编:《妇女研究在中国》,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84.李小云、林志斌著:《性别与发展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85.李晓广著:《当代中国性别政治与制度公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86.陈琼著:《现代国家建构与妇女公共参与——组织变迁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87.谭琳、姜秀花主编:《中国妇女组织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88.张再生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第2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89.张柟著:《苹果密码——性别社会学》,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2年。
    90.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91.邓国胜著:《公益项目评估:以“幸福工程”为案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92.骆晓戈主编:《女性学》,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93.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94.谭琳、周颜玲主编:《全球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社会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95.华山、雍德译著:《女性公关心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96.钟曼丽著:《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我国女性干部选拔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
    97.马蔡琛等著:《社会性别预算: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98.孙新、王涛编著:《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百年录》,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年。
    99.刘霓、黄育馥著:《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00.谭琳主编:《北京+1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回眸与前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101.谭琳主编:《1995-200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02.谭林主编:《2006-2007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03.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04.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1-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05.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中国妇女运动史》,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
    106.全国妇联办公厅编:《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四十年》(1949-1989),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
    107.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妇女问题理论研究会编:《中国妇女理论研究十年》,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年。
    108.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
    1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中国性别与发展状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110.沈奕斐著:《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1.邱仁宗著:《女性主义哲学与公共政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11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妇女参政与善治-21世纪的挑战》,2006年。
    113.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男女平等-在不公平的世界里争取公正》,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
    1.王瑞芹:《政治文明进程中的妇女参政》,2006年中国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2.祝平燕:《社会转型期妇女参政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方进莲:《从女权主义到社会性别理论》,2008年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奉亚卓:《平等对于女性参政的意义》,《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期(中)。
    5.刘翠玉:《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女性主义审视》,《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6.王宏维:《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4期。
    7.赵红亮:《近十年来女干部问题研究综述》,《领导科学》,2010年第5期(中)。
    8.张翠:《近年国内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综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9.林雯娟:《解读性别政治下女性领导发展困境》,《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10.高淑云:《简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妇女参政》,《哈尔滨市委党校》,2004年第3期。
    11.王立:《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性政治参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2.李莉、黄振辉:《社会性别与政治参与研究——女性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反思》,《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3.白红义:《我国女性开始进入高层决策》,《决策与信息》,2006年第3期。
    14.李永爱:《韩国女性参与政府决策的现状及课题》,《当代韩国》,2002春季号。
    15.王瑞芹:《妇女参政行为与政治行为文明》,《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4期。
    16.尹旦萍:《妇女参政的内在价值探析》,《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4期。
    17.岳金霞:《当今世界政坛女性领导人概观》,《领导科学》,2007年第19期。
    18.董以红:《我国女性政治参与研究综述》,《宁波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
    19.李燕:《当代女权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从西方到中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2期。
    20.丁娟、李文、黄桂霞:《2005年以来中国妇女参政的进展与挑战》,《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21.王政:《“女性意识”、“社会性别意识”辨异》,《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1期。
    22.高莉娟:《近20年中国妇女参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0期。
    23.刘伯红:《国际妇女参政运动的新趋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24.杨静慧:《自下而上——妇女参政途径新探》,《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5.黄启躁:《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深化妇女理论研究》,《妇女研究论丛》,1992年创刊号。
    26.王放:《中国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7.任亚军:《中国女子参政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28.宋伟、李静:《两委交叉任职对农村妇女进入村委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29.金一虹:《从“草根”阶层到乡村管理者》,《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6期。
    30.王瑞芹:《妇女参政内涵解析》,《理论导刊》,2007年第12期。
    31.李惠英:《中国妇女参政十年回顾与评估》,《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32.李静之:《论妇女解放、妇女发展和妇女运动》,《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6期。
    33.邓丽:《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制建设》,《妇女研究论丛》,2005增刊。
    34.刘兰华、朱立言:《国外女性参政的政府支持系统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领导科学》,2009年第11期(下)。
    35.陈文联:《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现代路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6.宋建丽:《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性别正义》,《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期。
    37.陈彩云:《从“平等”、“社会性别”到“公民资格”——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转向》,《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38.贾秀总:《权力领域的性别平等是民主政治研究的重要领域》,《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9.徐雅芬、董建辉:《女性主义与权力——政治人类学视野下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40.李静之:《试论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和妇女解放的关系》,《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 第2期。
    41.梁西:《女性与参政意识》,《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42.张迎红:《“最低比例制”对妇女参政的影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12期。
    43.陈苏军:《女性参政的历史进程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7期。
    44.庄渝霞:《女性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架构》,《世界民族》,2009年第4期。
    45.付翠莲:《女性在公共领域“缺席”的政治哲学探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46.陈丽琴:《制度框架下的“无知少女”现象研究——基于湖北省女性领导干部的访谈》,《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2期。
    47.林丛:《企业领导胜任力情景判断测验研究》,《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第10期。
    48.莫文秀:《论中国保障妇女权益法律理念的变迁——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各地实施办法修改为例》, 《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5期。
    49.陈琼、刘筱红:《保护性政策与妇女公共参与——湖北广水H村“性别两票制”选举试验观察与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期。
    50.丁 娟:《妇联干部对妇联组织的认知与评价——关于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1.赵秀玲:《参政女性自身素质提升问题之我见》,《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2.李慧:《知识女性参政不足原因调查》,《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53.王萍、史东云:《从两性比较的视角透视当代中国妇女参政》,《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
    54.秦晓红:《论女性领导媒介形象的偏差塑造对女性参政的影响》,《求索》,2008年第7期。
    55.贺稚书、吴秀虹:《家庭文化与女性参政》,《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56.叶利军:《从童养媳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说起——湖南省妇女参政权一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57.D.达勒鲁普、L.弗莱登瓦尔:《配额制:对妇女平等参政的快速跟进》,高静宇摘译,载《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58.郑永年:《政治渐进主义:中国20年改革的政治经验》,《第三世界季刊》(Third World Quarterly),1999年第6期。
    59.康晓光:《中国特殊论——对中国大陆25年改革经验的反思》,《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60.周冰、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61.周长鲜: 《扩大妇女有序参与人大》,《人大研究》,2008年第1期。
    62.《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11年第10期。
    63.丁娟:《六十年回眸:中国妇女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64.张玲卡、王莉、李淑兰:《党的三代领导人之妇女理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65.张永英:《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关于妇女参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妇女研究论丛》增刊,2001年6月。
    66.《领导科学》女性领导专栏
    《宪法》
    《选举法》
    《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2010—2020年)
    《人民日报》
    《南方日报》
    《中国妇女报》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
    中国妇女研究会会议简报
    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报告(一期、二期、三期)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中国妇女研究网http://www.wsic.ac.cn/
    中华女性网http://www.china-woman.com/
    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
    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http://www.chinagender.org/sky/index.php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