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司法鉴定是在诉讼过程中,对于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按诉讼法的规定,经当事人申请,司法机关决定,或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专门性问题作出判断结论的一种核实证据的活动[1]。司法鉴定是为侦查、检察、审判、执行活动服务的,为其收集证据、审查核实证据,是司法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或链条。司法鉴定制度是指诉讼过程中,有关鉴定活动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称,包融于司法制度之中,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司法制度不可缺少的内容。司法鉴定人是鉴定活动的中心人物,作为提供科学证据的主体在诉讼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反思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司法鉴定体制导致的混乱现状,比较分析两大法系国家司法鉴定有关制度的差异,探求如何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完善立法,建构我国统一的司法鉴定新体制和建立独立、统一的司法鉴定体系;如何科学确立我国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资格、委托、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以及出庭作证等基本制度。笔者从中国的司法鉴定实践出发,呼吁尽快立法,设想建立统一、独立、科学、公正的司法鉴定体制,建立起独立、一体化的专业司法鉴定体系,规范鉴定人管理,把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定位为“科学证人”,严格鉴定人资格,改变鉴定人委托由公、检、法三机关垄断的局面,适当赋予当事人自行委托的权利,明确鉴定人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从而改变我国目前司法鉴定工作的混乱局面,克服现行司法鉴定体制的缺陷,使司法鉴定制度朝着我国诉讼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目标发展。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refers to a kind of acts of checking evidence, during the course of action,in which an identifier with expertise appointed or invitated by judicial organs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arties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with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methods complying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draws a judgment conclusion.[1]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serves the acts of investigation, procuratoration, justice and execution and serve their acts of collecting, examing and checking evidence, which is a link in judicial acts. The system of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refers to the general title of behavior rules and norms of acts of identification in the course of action, including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the procedural system, the work system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 mainly. The system of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is contained in the judicial system, which is a constituent of the system of action and is the content indispensable in the judicial system. An identifier is a central person in the act of identification who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act of action as the subject of providing evidence. Through rethinking the defects of the system of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chaos resulting from the system of current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of the relative system of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in the countries of two legal families, probes how to improve legislation and establish unified, independent, new system of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starting from specific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how to establish scientificly the basic systems of status of action, qualification, commission, rights and duties, legal burdens and bearing witness in a
    
    court, of identifiers, and so on.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e of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in China, the author appeals to legislat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plans to establish an unified, independent, scientific and just system of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to make management of identifiers consistent with norms, to position the status of action of identifiers as“scientific witness”,to provide strictly qualification of identifiers,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commission of identifiers is monopolized by three organ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the Procuratorates and the courts, to entile properly the parties to entrust identifiers in person, to provide explicitly the rights, the duties and the legal burdens of identification,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bearing witness in a court of identifiers, so as to change chaos of work of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o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the system of current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and to make the system of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develop toward the aims of scientific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引文
1、金光正主编《司法鉴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
    2、樊崇义主编《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
    版。
    3、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10
    月版。
    4、邹明理主编《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
    5月版。
    5、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6、司法部法规教育司编《司法鉴定研究文集》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4月版。
    7、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1年3月版。
    8、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9、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0、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1、王利民著《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2、何家弘《外国法庭科学鉴定制度初探》见《法学家》1995年第5期。
    13、邹明理《鉴定人法庭作证规范的探讨》见《侦查》1998年第2期。
    14、李亮《试论我国司法鉴定机制的现状及其完善》见《法律适用》2001年3期。
    15、汪建成、孙远《刑事鉴定结论研究》见《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2期。
    
    
    16、邹明理《刑事鉴定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见《侦查》1998年第4期。
    17、仵建民、贾京柱《论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及改进设想》见《法学杂志》1998年第6期。
    18、张汉昌《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现存缺陷及其完善研讨》见《法学家》2000年第3期。
    19、孙付、高德道《中外鉴定人诉讼地位之比较》见《侦查》2001年第3期。
    20、庞建兵《论鉴定权》见《侦查》1995年第3期。
    21、吴剑锋《司法鉴定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见《法律与医学杂志》2001年第3期。
    22、张永泉《论民事鉴定制度》见《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23、张鹏莉《对我国司法鉴定机构的初探》见《研究生法学》1997年第2期。
    24、田平安《论鉴定结论论》见《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
    25、邵俊武《论专门性问题的诉讼证明》见《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
    26、孙业群《构筑我国司法鉴定新体制》见《现代法学》1999年第6期。
    
    [1] 邹明理主编《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研究》第12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 邹明理主编《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研究》第7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 樊崇义主编《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第280页,法律出版社2001版。
    [1] Zou Ming Li: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Current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in our Country》, published by Law Publishing House (2001), at 12.
    [2] Zou Ming Li: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Current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in our Country》, published by Law Publishing House (2001), at 7.
    [3] Fan Chong Yi:《Guide to Legal Knowledge of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published by Law Publishing House (2001) at 280.
    [1] 邹明理主编《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研究》第2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版。
    
    [1] Zou Ming Li: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Current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in our Country》, published by Law Publishing House (2001), at 2.
    [1] 金光正主编《司法鉴定学》第20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吴剑锋《司法鉴定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法律与医学杂志》2001年第3期。
    [3] 邹 明理主编《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研究》第6-7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 宫万路《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卷。
    
    [5] 邹明理主编《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研究》第7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 邹明理主编《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研究》第13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 宫万路《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卷83页,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8] 樊崇义主编《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第266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 樊崇义主编《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第278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 孙付、高德道《中外鉴定人诉讼地位比较》载《侦查》2001年第3期。
    [11] 宫万路《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卷。
    [12] 何家弘等译(美)乔恩·G·华尔兹著《刑事证据大全》第34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 宫万路《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卷。
    [14] 何家弘《外国法庭科学鉴定制度初探》载《法学家》1995年第五期。
    [15] 樊崇义主编《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第226页,法律出版社2001出版。
    [16] 樊崇义主编《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第270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7] 樊崇义主编《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第270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8] 宫万路《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卷。
    [19] 陈瑞华著《刑事诉讼前沿问题》第54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 陈瑞华《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主要课题》载陈兴良《刑事法评论》第5卷第470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 宫万路《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卷。
    [22] 金光正《司法鉴定学》第81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3] 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第111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3月版。
    
    [24] 邹明理主编《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研究》第39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5] 樊崇义主编《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第272页,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6] 宫万路《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卷。
    [27] 何家弘《外国法庭科学鉴定制度初探》载《法学家》1995年第5期。
    [28] 陈瑞华《刑事诉讼前沿问题》第56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 王利民著《司法改革研究》第6页,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0] 陈瑞华《刑事诉讼前沿问题》第56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 金光正《司法鉴定学》第83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2] 徐丽《论鉴定制度改革》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
    [33] 樊崇义主编《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第266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版。
    [34] 樊崇义主编《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第279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5] 邹明理《鉴定人法庭作证规范的探讨》载《侦查》1998年第2期。
    [36] 陈瑞华主编《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56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 樊崇义主编《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