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国民待遇与中国外资法的完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外商投资待遇问题一直是国际投资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其
    中的国民待遇则更是重要的问题。对这个重大法律问题的全面、清醒
    的认识,将有助于中国外资法的调整与完善,有助于中国吸引更多
    的外国直接投资。
     随着当今世界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中国已成为第二大
    引进外资的国家。外商投资带进了市场机制,培植了竞争环境,促
    进了市场发育,但同时也造成了国内经济的某些扭曲和一定程度的
    畸形。如何调整外资政策,以便更好地发挥外资在促进本国经济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目前各国投
    资法的发展趋势看,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已成为主要倾向。乌拉圭回
    合所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将国民待遇原
    则从进口产品延伸到国际投资领域,在国际直接投资待遇方面,部
    分地确定了一个全球多边遵守的规则。中国即将加入WTO,势必将
    接受包括TRIMs在内的所有一揽子谈判文件,对外国投资逐步实行
    国民待遇,并改革有关不符合国民待遇的规定。考察中国的外资法,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已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对外资实行了国民
    待遇,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外资法还有着与国民待遇条款相背离
    的种种规定,这显然不再适应政治经济形式发展的需要。因此,我
    们有必要对外资法中有关国民待遇的规定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与此同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实行国民待遇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切不可操之过急,而要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从实际出发,
    审时度势,逐步走上国民待遇之路。
     本文阐述了国民待遇原则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国实
    行国民待遇的实践,揭示出经济状况不同的国家实行外资待遇制度
    不同的特点,并立足中国实际,客观地、历史地分析了我国实行国
    民待遇的状况,指出现行的外资待遇制度的弊端及外商投资法与
    TRIMs的差距,剖析了调整和完善我国外资法的必要性,针对性地
    提出了按国民待遇原则完善中国外资立法的构想,以期为我国的外
    资立法提供借鉴。
Foreign Investment Treatment is the core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among which the National Treatment is a more
     important problem. A comprehensive and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is
     significant legal problem will be helpful to the adjustment and
     perfection of Chines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and be conducive for
     China to attract more foreign countries to invest directly.
     In the world of today, with the floating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within the range of globe, China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 country
     of importing foreign investment. Foreign investment brought about the
     mechanism of the market, cultivated the competitive surrounding,
     improved the market develop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to some degree,
     it resulted in the distortion and unbalanc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ow to adjust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so as to give play to the
     foreign investment抯 improving function in its own country抯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has become a subject of great importance in front
     of us. From the present developing trend of every country抯 investment
     law, taking up National Treatment Law has become a main tendency.
     The TRIMs, which is reached in Uruguay round, will extend the
     National Treatment policy from importing product to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ield. Form the aspect of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it
     partially defines a global梡olyside梠beyed regulation. China will join
     in the WTO, so it will surely accept all the negotiation documents
     including TRIMs, and will gradually carry out National Treatment to
     foreign investment. Furthermore, it will reform the regulations that do
     not accord with the National Treatment. Investigating Chines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it is easy for us to find out that China has adopted the
     National Treatment to foreign investment to certain degree and within
     certain range. But because of historical reason, Chines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has various regulations that deviate from the clauses of
     National Treatment that obviously can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Therefore, it抯 necessary for us to make
     adjust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regulation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Treatment in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make it clear that adopting the National Treatment is a
     systematical project, and we cannot act too hastily. On the contrary, we
     should proceed from the considerations of national interests and actual
     conditions, judging the hour and size up the situation, then realize the
     National Treatment gradual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general theories of the National
     Treatment principle, on the basis of which integrating the practice of
     carrying out the National Treatmen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revealing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adopting the National Treatment system on
     different countries. Furthermore, basing on Chinese actu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carrying out the National Treatment
     in our country objectively and historically, pointing out the malpractice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Treatment in our country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and IRIMs, dissecting the
     essentiality of adjusting and perfecting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of
     our country. To counter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position of perfecting Chinese Foreign Investment legislation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Treatment policy, which can serve as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Investment legislation of our
引文
[1] 参见姚梅镇:《国际投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31页
    [2] 参见姚梅镇:《国际投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6页
    [3] 参见陈安主编:《国际投资法》,鹭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
    [4] 参见单文花:《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国际投资规范评价》,《法学研究》,96年第2期
    [5] 参见姚梅镇:《国际投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32页
    [6] 参见姚梅镇:《国际投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9页
    [7] 参见余劲松:《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1版,第401~402页
    [8] 参见邹立刚主编《国际投资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215页
    [9] 参见《宪法》第1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宪法》第3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庇护的权利。”
    [10] 该公约规定:任何公约缔结国的国民,不论他们是否在一成员国内有永久住所或营业所,只需要他们尊重该国国民适用的条件和手续,就享有同该国国民同样的待遇。
    [11] 它使申请人只需要通过一次国际申请便可在若干个被选定的成员国同时获得注册。但必须指出,各成员国均依照本国的国内法来决定是否准予注册。由于它是对巴黎公约关于商标注册部分的一个补充,且其成员须先参加巴黎公约,虽然没有国民待遇的措词,但已清楚表明各缔约国给商标注册予国民待遇。
    [12] 参见谢志红:《论国民待遇原则在中国外资法律体系中的运用》,《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3] 参见《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法制日报》,1995年10月6日第2版
    
    
    [14]参见李仁真、周家贵,《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的法律思考》,《法学评论》,1996年第6期
    [15]参见沈木珠:《完善中国外商投资法的若干建议》,《政治与法律》(沪),1997年第2期
    [16]参见刘俊海:《“入世”中国法律面临五大挑战》,《法制日报》,2000年1月7日第6页
    [17]参见张梅:《外商投资企业法律的统一》,《中国投资法律指南》,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辑第70~72页
    [18]参见宋锡祥:《论加入WTO对我国外资法的影响》,《外国经济与管理》(沪),2000年第6期
    [19]参见黄克安、张家恩:《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超国民待遇的利弊分析》,《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12期
    [20]参见单文华:《市场经济与外商投资企业政策的国民待遇研究》,《中国法学》,1994年第5期
    [21]参见陆泽峰:《论中国外资立法的改革和重构》,《法学评论》,1996年第5期
    [22]参见邹立刚主编:《国际投资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页
    [23]参见蔡奕:《论我国外资立法体系的重构——兼议外国投资法典的编纂问题》,《法学》(沪),2000年第5期
    [24]参见陆泽峰:《论中国外资立法的改革和重构》,《法学评论》,1996年第5期
    [25]参见许经勇:《论特殊优惠政策的形成及其消亡趋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6年第1期
    [26]参见姚梅镇主编:《比较外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18页
    
    
    1.姚梅镇主编《国际经济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姚梅镇主编《比较外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姚梅镇主编《国际投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陈安主编《国际投资法》,鹭江出版社,1988年版
    5.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7.曹建明主编《国际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曹建明主编《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9.邹立刚主编《国际投资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0.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2.吴家楹等编《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董立坤著《国际私法论》,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
    14.蒋瑛编著《国际投资》,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王贵国著《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16.陈树明等著:《国际投资法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徐箐:《加入WTO与我国外资法的完善》,《法学》,2001年第1期
    2.蔡奕:《论我国外资立法体系的重构—兼议外国投资法典的编纂问题》,《法学》,2000年第5期
    3.杜惟毅:《论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的重构与革新》,《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4.谢志红:《论国民待遇原则在中国外资法律体系中的运用》,《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5.宋锡祥:《论加入WTO对我国外资法的影响》,《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6期
    6.陆泽峰:《论中国外资立法的改革和重构》,《法学评论》,1996年第5期
    7.李万强:《我国外资法规中的若干问题》,《国际经济合作》,1995年第4期
    8.余劲松:《论国际投资法的晚近发展》,《法学评论》,1997年第6期
    9.汤春来:《“TRIMs”与我国外资立法的完善》,《经济与法》,2000年第8期
    10.沈木珠:《完善中国外商投资法的若干建议》,《政治与法律》,1997年第2期
    11.卢炯星:《论完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
    12.丁伟:《我国外资法面临的严峻挑战》,《法学》,1996年第1期
    13.李仁真,周农贵:《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的法律思考》,《法学评论》,1996年第6期
    14.张莉:《浅析我国有关外资保护的若干法律问题》,《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15.沈木珠:《中国外资优惠制度利弊分析与重构探究》,《法学评论》,1997年第5期
    16.林彬:《对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待遇的法律思考》,《新东方》,1997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