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精神损害赔偿是一项涉及人格权益保护的重要民事法律制度,它最早出现在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维护人权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民法通则》初步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这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大突破,但因其内容过于简略而在理论和实务中认识和做法不尽统一。本文就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理论和司法实务中重点和难点问题略作分析,并结合最新司法解释尝试着探讨一下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及司法实务的应有状态。
     本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概述。内容涉及精神损害赔偿概念探析、结构和法律性质分析以及该制度历史沿革和立法意义等。旨在使读者对精神损害赔偿有一个一般性的了解并充分认识到精神损害赔偿是一项重要的民事财产赔偿责任,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人类对人权的尊重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同时阐明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施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和法律基础。在理论基础部分笔者通过对肯定和否定精神损害赔偿的两种对立理论观点的评析,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理论基础的建立是其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需求的统一,精神损害赔偿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是其理论内在驱动力,而实现社会正义目标、利益平衡、法律文化的继承等则是理论外在需求的体现。在法律基础部分笔者首先分析了法国、德国、日本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状况、提出了《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规定是确立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基础。
     第三章解析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本文的重点。
    该章从世界各国立法和判例、民法救济原则等方面阐明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主
    体限于公民,不包括法人。并以人身权延伸保护理论分析死者精神损害赔偿
    若于法律问题,提出死者具有人格法益,法益受到侵害可以诉请赔偿,诉权
    由其近亲属行使,同时对近亲属构成精神损害的,也应当对近亲属精神损害
    进行赔偿。另外对精神损害赔偿客体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阐析我国对客体
    范围采用限定主义原则,并通过客体类型化研究提出应建立以法律作出原则
    性规定和由司法实务创造性运行相结合的客体保护体系。精神损害赔偿内容
    方面,主要涉及金钱赔偿的法律性质、功能、诉请原则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第四章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认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四个
    方面,即违法侵害他人人格权益的侵权事实,损害后果、侵权事实与损害后
    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通过对四个方面的司法认定依
    据等内容的论述,为精神损害赔偿断案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第五章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赔偿金的确定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问
    题,实务中做法不统一。本章对精神损害赔偿的确定原则、依据、方法和标
    准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确定赔偿金的若干建议,避免确定时的
    任意性。
引文
一、著作类
    1、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王利明等:《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王利明等:《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杨立新主编:《疑难民事纠纷司法对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杨立新著:《侵权法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杨立新著:《人身权法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8、杨立新著:《民法判解研究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年版。
    9、杨立新著:《侵权损害赔偿案例司法实务》、新时代出版社1993年版。
    10、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7至17卷),法律出版社。
    11.杨振山主编:《民商法实务研究》,江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2、张新宝著:《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张新宝著:《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14、翁跃强主编:《人身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版。
    15、关今华著:《精神损害的认定与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16、关今华主编:《精神损害赔偿案例评解与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17、刘士国著:《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8、刘歧山主编:《民法问题新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9、高言主编:《人身权法理解适用与案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20、郑成思著:《版权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佟柔主编:《民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杨振山主编:《中国民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3、张云秀主编:《法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5、王丰彬、马晓荣主编:《侵权与赔偿执法案例全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6、史尚宽著:《债法总论》,台湾荣泰印书馆1978年版。
    27、曾世雄著:《非财产上之损害赔偿》,台湾三民书局1989年版。
    28、曾世雄著:《损害赔偿范围原理》,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
    29、曾隆兴著:《现代损害赔偿法论》,台北泽华印刷公司1988年版。
    30、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一)、(二),台湾大学法学丛书编委会1990年版。
    31、(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2、(美)彼得·哈伊:《美国法概论》(沈宗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33、Peters·Bell:Toward Full Tort Recovery For Psychical Injury,University of Florida Law Review.1984.
    34、Pearson:Liability For Negligently Inflicted Psychical Harm,Rev 413.1984.
    
    
    35、Yitzhak England:The Philosophy Of Tort Law,Danmomh Publishing Co.Ltd,1993.
    二、论文类
    1、张新宝等:《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人民法院报》2000年9月23日第3版。
    2、申政武:《论人格权及人格损害的赔偿》,《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3、杨立新等:《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法学研究》1995年第2期。
    4、杨立新:《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检察日报》2001年5月29日第7版。
    5、周志刚:《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载于《当前民事经济审判疑难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6、徐明:《精神损害赔偿》,载于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林文清:《精神损害物质赔偿标准问题之我见》,《福建法学》1997年第2期。
    8、舒炼:《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法学评论》1988年第1期。
    9、麻昌华:《论精神权利制度》,《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10、姜绍东:《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福建律师》2000年第5期。
    
    
    11、王洪亮等:《精神损害赔偿与法官造法》,《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6期。
    12、姚水斌:《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有关问题之我见》,《政法论坛》1993年第6期。
    13、邓瑞平:《人身伤害精神损害赔偿研究》,《现代法学》1999年第3期。
    14、陈福民等:《人身伤害精神赔偿依据、原则及标准》,《法学》2000年第10期。
    15、范家强:《一般人格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法学》1999年第8期。
    16、郭林等:《试论民法对死者名誉权的保护》,《上海法学研究》1991年第6期。
    17、魏振瀛:《侵害名誉权的认定》,《中外法学》1990年第1期。
    18、陈爽:《浅论死者名誉与家庭名誉》,《法学研究》1991年第9期。
    19、张良:《浅谈对尸体的法律保护》,《中外法学》1994年第3期。
    20、[澳大利亚]F.A特林德:《故意施加的单纯精神上的损害》(李健华译),《外国法学译丛》1988年第1期。
    21、[日本]加藤一郎:《抚慰金的比较法研究》,载于日本《比较法研究》1982年版。
    三、法典类
    1、《法国民法典》(罗结珍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
    2、《德国民法典》(郑冲、贾红梅译),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3、《瑞士民法典》(殷生根、王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日本民法典》(曹为、王书江译),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5、《俄罗斯民法典》(黄道秀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6、《苏俄民法典》(郑华译),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
    7、黄宗乐监修、保成六法全书编委会编《六法全书·民法》,保成文化事业发展有限公司199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