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民变是长期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1902年——1911年,是清朝走向灭亡的时期,是一个比较微妙的时间段。这段时期,中国的国情纷繁复杂,在外面临着穷凶极恶的列强入侵;在内清朝政府业已衰相必露,正在进行着垂死挣扎。帝国主义国家既要利用清廷来压迫中国百姓,实现他们对中国的掠夺,又要时刻压制着清朝政府,不让其壮大;清廷则既要对侵略者奴颜媚骨以换取片刻的喘息,又想利用此喘息之机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还要四处镇压民众反抗以“巩固”统治。因此,帝国主义国家与清朝政府貌合神离,尔虞我诈,直接的炮灰便是广大中国百姓。中国百姓时为二者共同压榨的对象,时为二者互相攻歼的工具,但是无论处在何种状况,他们都无一例外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中国百姓迫于生计,不得不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帝反封建民变高潮。这些民变是清朝政府对外勾结妥协,对内滥施苛政的结果,同时,它们又反过来加速了清廷的灭亡。通常,史学工作者专注于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作为或清朝政府本身方面寻找清廷覆灭的原因,却忽略了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贫苦百姓才是清朝灭亡的最直接的目击者与推动者。因此,对清末民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社会底层这个角度,由下而上地加深对晚清政府社会思想体系、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军事体系以及外交体系的困境的了解。基于这点,笔者拟采用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以辛亥革命前十年间作为时间段,将其间民变的点与面、个别与总体整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旨在将历史还原于世人面前,并分析其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为后人提供借鉴。
     本文共分为五章。首先,在第一章中,笔者在罗列了历来史学工作者对民变概念的界定之余,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认为民变是指包括农民阶级、无产者以及中下层民族资产阶级、学生群等在内的所有被统治被剥削的民众,为求生存而兴起的,以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本国清朝政府以及地方当局的压迫等一系列不公正、不平等行为为讨伐对象的斗争,它具有自发性、分散性、斗争行为落后性、正义性四个特点。此外,笔者还对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的研究资料和研究动态作了回顾和展望。
     第二章是分析民变发生的背景原因。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走上了衰败的道路,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入侵、肆虐横行的天灾、以及清政府自身的政治经济弊端等接踵而至。无论是国际处境还是国内形势,均向着一个令人堪忧的方向发展着。这种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的历史背景是造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频繁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是分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的具体状况。以斗争内容为据,笔者认为可以将辛亥革命前十年间的民变分为4种:抗捐抗税斗争、饥民运动、反帝爱国运动、工人运动。这一章便是分门别类得将4种民变发生的具体状况、特点、政府的应对等进行分析。
     第四章是民变个案的研究,主要以1910年莱阳抗捐抗税运动和1910年长沙抢米风潮为实例,从微观角度研究民变。通过具体事例,我们可以清楚了解辛亥革命前十年间百姓的凄惨生活以及官绅漠视民众的丑恶嘴脸,从而切实体会到“官逼民反”。
     第五章是对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的思考。作为近代中国社会主体的乡村和最大阶级的农民,其变动状况不能不影响和制约着近代中国政治格局的变迁。虽然,清朝是被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的,但如果没有民变运动的蓬勃发展,就没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涨和革命时机的成熟,可以说,晚清政权是在农民暴动中走入近代,在民变峰起中走向灭亡的。这一章便是从民变的非理性以及民变对晚清思想统治体系的影响等方面着手来探讨民变对晚清时局的具体影响。
     最后是结论,我们通过考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发生的原因、状况以及影响等可知,以民为本,是治国的基石。其实民众很单纯,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求轻徭薄赋,能有一块安生立命之所便足以。因此,政府治理国家,应当首以广大群众的利益为先,时刻体察民情,尽可能的为百姓谋求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在实施改革等重大举措时必须要审时度势,正确认识百姓的承受能力以及给民众所带来的切实利益,制定恰当步骤,按部就班,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否则便易变乱四起,酿成巨祸。除此以外,要杜绝民变,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民众的生存状态。这不仅需要国家营造的大环境,还须得注重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这样不仅有利于用科技提高生产力,也有利于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使民众易于接受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措施,减少因误解和流言所带来的不必要的冲突,让社会得到长治久安。
     读史是为了以古鉴今,对于历史教训的深刻反省和对于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正是历史学的功能所在,广大民众如何更好得生活问题仍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希望能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的研究,来把握农民的基本心态与社会需求,为现今社会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然而自己的想法和实际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之间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本课题研究之中的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师长不吝指正。
In China, civil commotion is one kind of social phenomenon of long-term common existence when during the time of semi-colony and semi-feudalism society. From the 1902 to the 1911, the Qing dynasty's demise is comparatively. During this period,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 was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the Qing dynasty faced with atrocious invasion of outside powers; and the government already declines to exposed, and being struggle with dying. Imperialist countrie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Qing court to suppress the Chinese people to realize their exploitation in China, but also suppress the time of the Qing government to prevent its growth; Qing were both the aggressor pants in return for a moment's respite, want to use this break to get some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people around suppressing resistance to "consolidate" rule. Therefore, a dubious imperialist countries and the Qing government, intrigues in each other, and direct cannon fodder in vast number of Chinese people who are squeezed together when the two objects, they become the tool of each other when conflicted, but no matter in what situation, they invariably live in misery. Thus, the livelihood of Chinese people forced to set off a wave of anti-imperialist uprisings climax. These civil commot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Qing Dynasty government has colluded with a compromise, internal indiscriminate tyranny, while, conversly, accelerated the demise of the Qing court. Typically, historians focus on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aries from the act or the Qing imperial government itself to find the reasons for destruction, but ignored at the bottom of the majority of poor people is the demise of Qing Dynasty, the most direct witnesses and promoters. Therefore, research on the Late Qing, help us to this point of view from the bottom, bottom to deepen the social ideology of the late Qing government, political system, economic system, military system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light of foreign systems. Based on this, I intend to use history,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other methods to ten years before the Revolution as a time period during which people will change the point and face up to individual and overall system integration, to be history Reduction in the eyes of the world, and to analyze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lessons learne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First of all,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listed on the China historians have always been changing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but als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roposed that the change is that the people including the peasantry, proletariat and bourgeoisie middle and lower classes, student groups rule, etc, all exploited people,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rise to the invasion of foreign imperialism and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local authorities, national oppression and a series of unjust and unfair acts of the struggle for the crusade against the object, it with the spontaneous, decentralized nature, backward, and justice of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lso Revolution Decade before the change of dynamic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were reviewed and prospect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asons what caused th civil commotion.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began the decline of the Qing dynasty had embarked on the road, the imperialist invasion of the country's political economy, rampant natural disasters, as well as the Qing government's ow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sadvantages, etc. followed. Whether or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domestic situation, are a worrying direction toward developing. This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sasters caused by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decades before the Revolution of the main reasons people become frequent.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analyze the decade before the Revolution of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civil commotion. It is content to struggle content, I think it will be decades before the Revolution the people become divided into four kinds:Anti-Taxes in the struggle, the hungry sports, anti-imperialist movement, the labor movement. This chapter is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have to be four kinds of changes occurred i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people, characteristics, the Government's response were analyzed.
     Chapter IV is a case of civil commotion, mainly anti-Taxes in 1910 Laiyang movement and Changsha rice riot in 1910 as an example to research the civil commotion from the micro perspective. Through concrete examples, we can clearly understand the decade before the Revolution the people of the miserable life and gentry ignored the ugly face of the people to truly understand, "forcing people to rebel."
     Chapter V is the decade before the Revolution of the civil commotion. As the main body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he rural and the largest class of farmers, the change in status can not influence and restrict the changes of modern China's political structure. Although the Qing Dynasty was overthrown bourgeois revolutionaries, but without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 change movement, not the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the revolutionary upsurge of the timing of maturity,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late Qing regime is entered in the peasant uprising in modern times, changes in China since the demise of the peak. This chapter is from the civil commotion irrational thinking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rule system of the aspects of popular uprising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specific impac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Finally is the conclusions, and we passed inspection decade before the Revolution happened the reason of civil commotion, status and impact can see, people-oriented,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country. In fact, people are very simple, their demands are not high, just to low taxes, and can have a peaceful life enough.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ruling the country, should be the first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first, always the people, and as much as possible for people seeking a good environment to live and work. Major initiativ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must be to assess the situation and the affordability of the people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effectively brought to the public interest, to formulate appropriate steps that will be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otherwise it will be turmoil everywhere, causing huge disaster. In addition, to prevent civil commotion, should fundamentally change people's existence. This is not only necessary for the state to create the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emphasis on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This will not only help increase productivity with technology, but also help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so people easily accept the Government's policy measures to reduce misunderstanding and rumors caused unnecessary conflict, so that society can have a long-term stability.
     Reading history is in order to light of history, history lesson for introspection and for the correct sum up historical experience, it is the function of history. How to make masses get a better life is still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our problems, I hope that through the right decade before the Revolution the civil commotion research to grasp the basic attitude of farmers and social need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modest means. However, their ideas and the actual level of research capacity and research can be huge gap between. Therefore, the research into the irregularities, but also hope teachers hesitate to correct me please.
引文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4131页。
    ②冯梦龙编:《东周列国志》,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2页。
    ③蔡元放编,澎湃编译:《白话东周列国志》,军事谊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④汤志钧:《陶成章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79页。
    ⑤姜玢:《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96页。
    ⑥此文发表于《中州学刊》1980年第4期。
    ①刘平:《清末农村民变散论》,《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②张振鹤、丁原英所编的《清末民变年表(1902年—1911年)》(载于《近代史资料》1982年第3——4期)中所囊括的民变包括抗捐抗税、抢粮、反新政、反洋教运动、抵制外货运动、保路运动、兵变、罢市、农民起义、学潮、少数民族起义、会党起义、革命党活动、马贼活动等。这其中抵制美货、罢市等运动系由资产阶级发起组织的,兵变的成分乃士兵。
    ③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①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7页——304页。
    ②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中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18页——370页。
    ③章征科:《辛亥革命时期乡村民变的特点及成因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①杜涛:《清末十年民变研究述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②《陆军部奏派军队镇压山东莱阳海阳两县人民反抗苛税暴动及调往官兵骚扰情形有关文书》,原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③《平江长沙等郡县被水成灾邹逞泉等聚众索粜等情案卷》,原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④《申报》1910年11月29日。
    ①该书分为上、下两册,由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②此书系属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③《近代史资料》1982年第3、4期。
    ①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②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福建师范大学历史联合参编,由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
    ①《论近日民变之多》,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947页。
    ①吴雁南:《清末“民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州学刊》1980年第4期。
    ②该论文发表在《山西师院学报》1978年第3期。
    ③详细内容见沈雨梧:《辛亥革命前夕浙江农民的反抗斗争》,《浙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俞兆鹏:《辛亥革命前夜江西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邸富生:《辛亥革命前辽宁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5期。
    ④详见吴雁南:《清末民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辑刊》1980年第2期。
    ⑤张振鹤,丁原英:《清末民变年表》,《近代史资料》1982年第3、4期。
    ①刘平:《清末农村“民变”散论》,《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②殷俊玲:《清末新政与民变浅谈》,《光明日报》2002年12月31日。
    ③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6页。
    ④杨鹏程:《清季湖南灾荒与民变》,《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⑤刘平、高小燕:《湖南农村民变与辛亥革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①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6页。
    ②章征科:《辛亥革命时期乡村民变的特点及成因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③殷俊玲:《清末新政与民变浅谈》,《光明日报》2002年12月31日。
    ④刘平、高小燕:《湖南农村民变与辛亥革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⑤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8页。
    ⑥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8页。
    ①刘平:《清末农村“民变”散论》,《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②此三篇论文分别刊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农业考古》2007年第3期、《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③详见其硕士论文《清末民变四题——以华北民变为例的研究》,
    ④沈晓敏:《清末社会转型与广东“民变”》,《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⑤简婷:《灾荒·长沙抢米风潮·辛亥革命》,《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①朱圆满:《论梁启超对湖南抢米风潮的经济观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②鲁克亮:《贫困与权利——重新解读“1910年长沙抢米风潮”》,《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2期。
    ③饶怀民:《长沙抢米风潮中的官绅斗争》,《湖湘文化论集》(上),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6-404页。
    ④阳信生:《长沙抢米风潮中的官绅斗争新探》,《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①樊翠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江苏民变问题研究》(硕士论文)。
    ②杜涛:《清末十年民变研究述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0页。
    ②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页。
    ③凌耀伦等:《中国近代经济史》,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①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8、9页。
    ②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5、36页。
    ③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74、75、76页。
    ①《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第449-451页。转引自房德邻:《清王朝的覆灭》,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①里根:《中国《新年贺词》(Message on the Observance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February 3,1981),《里根总统文献》(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Ronald Regan,1981),华盛顿,1982年版,第71页。转引自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 Roe Hum Lee,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60),p.21.转引自张存武:《光绪卅一年中美工约风潮》,第2页。
    ②支那自愤子:《同胞受虐记》,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26页。
    ①支那自愤子:《同胞受虐记》,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26页。
    ②胡绳伍、戴鞍钢:《中国20世纪全史》(第一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265页。
    ①《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5,第24页。
    ②雷麦:《外人在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65页。
    ①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601页。
    ②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603-604页。
    ③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605页。
    ①《益闻报》1897年12月5日。
    ②莫家仁:《近代外来天主教士在广西民族地区的罪恶活动及各族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③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38页。
    ④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38页。
    ⑤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教案与义和拳档案》,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153页。
    ⑥论文集《教案与近代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0页。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8页。
    ②贺金声:《意诚公遗集》。转引自王继平:《近代中国教案与传教士之文化观照》,《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③刘培华等:《帝国主义侵华简史》,黄山书社1985年版,第240-241页。
    ①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②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③康沛竹:《灾荒与晚清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④长江流域6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黄河流域6省包括直隶、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甘肃。
    ⑤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22、735页。
    ①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692页。
    ②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16页。
    ③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29页。
    ④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40页。
    ⑤曹廷杰:《曹廷杰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5页。
    ①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693-792页。
    ①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695-799页。
    ②资料参见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
    ①马鸿谟编:《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2页。
    ①马鸿谟编:《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3页。
    ②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地716页。
    ③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19-720页。
    ④《中国地震目录》,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00页。
    ①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01页。
    ②《时报》1906年9月25日。
    ③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26页。
    ④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26页。
    ①《营田四局工程式》,《清朝经世文编》卷108。
    ②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14,《职官志一·工部》。
    ①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26,《河渠志一·黄河》。
    ②把树枝、石头等用绳子捆紧做成圆柱形,用以保护堤岸防水冲刷。
    ③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26,《河渠志一·黄河》。
    ④营田四局包括京东局、京西局、京南局、天津局。详见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08页。
    ⑤陈国庆:《晚清社会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①“存七粜三”即出粜时只拿出储额的30%,但这只是清政府的一般性规定,在米贵之时,亦可不拘于例。
    ②《大清会典事例》卷193,转引自李文海等:《灾荒与饥馑(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页。
    ③《清朝通考》卷34,转引自李文海等:《灾荒与饥馑(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1页。
    ④李文海等:《灾荒与饥馑(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2页。
    ①李文海等:《灾荒与饥馑(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285页。
    ②彭世昌:《荒政全书》,《清经世文续编》卷39,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③李文海等:《灾荒与饥馑(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7-288页。
    ①汪志伊:《荒政辑要》卷3。
    ②清朝规定大口小口的标准是:以16岁以上为大口,16岁以下至能行走者为小口,在襁褓者不准入册。
    ③清朝初规定凡是年满16岁到60岁的男丁每年需向政府无偿地承担一定的徭役,即“丁役”。1712年停止丁役。1723年实行“摊丁入亩”,废止人头税,将丁银摊入地亩。此时,“田赋”与“丁役”合为一起,称“地丁钱粮”。
    ④《录副档》:1900年1月17日广西巡抚黄槐森折。转引自陈国庆:《晚清社会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①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26,《河渠志一·黄河》。
    ②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26,《河渠志一·黄河》。
    ③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29,《河渠志四·直省水利》。
    ④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713页。
    ①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713-714页。
    ②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715页。
    ③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26,《河渠志一·黄河》。
    ④《咸丰时政》,《清史纪事本末》卷45。
    ①兴安总署调查材料:《新兴的兴安省概观》,《内蒙古史志资料》第5辑。转引自恭书铎编:《中国社会通史·晚清卷》,山西教育出版社,第485页。
    ②光绪《山西通志》卷66。
    ③同治《房县志》卷4,《赋役》。
    ①《清宣宗实录》卷二七四。
    ②资料参见于张岩:《试论清代的常平仓制度》,《清史研究》1993年第4期。
    ③《光绪顺天府志》卷55。
    ①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80),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②李文海等:《灾荒与饥馑(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页。
    ③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340页。
    ④赵尔巽等:《清史稿》卷406,《胡林翼传》。
    ①李文海等;《灾荒与饥馑(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7页,
    ②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49页。
    ③《清德宗实录》卷168。
    ①《光绪朝东华录》(三),第3281页。
    ②《朱批档》,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李秉衡折。
    ③《山西通志》卷八十二,“荒政记”。
    ①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页。
    ②《清朝续文献通考》卷68,第8249页。
    ③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4页。
    ④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5页。
    ①《清史稿))第13册,第125卷,第3709-3710页。
    ②周志初:《晚清财政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04-205页。
    ③左治生:《中国近代财政史丛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4页。
    ④左治生:《中国近代财政史丛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⑤彭雨新:《辛亥革命前夕清王朝财政的崩溃》,《辛亥革命70周年论文集》中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09页。
    ①海关两亦称“关平两”,或称“关平银”、“关银”,近代中国海关曾经长期使用的一种计算银两。1海关两折合为1.0169库平两。又根据《辛丑条约》第6款规定,1海关两,换算成其余国家的货币,乃德国3.055马克、奥国3.595克勒尼、美国0.742元、法国3.75法郎、英国3先令、日本1.407元、荷兰1.796弗乐林、俄国1.412卢布。
    ②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015-1016页。
    ③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0页。
    ①耿爱德:《中国货币论》,蔡受百译,第216页。转引自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3页。
    ②刘坤一:《刘坤一遗集》第6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51页。
    ①《直隶总督袁世凯奏遵旨据实覆陈缴办广宗起事情形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9页。
    ②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上册,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9-433页。
    ③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7页。
    ④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6页。
    ⑤1901年9月28日户部奏,原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转引自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606页。
    ⑥资料参见《清末各省每年摊解七项借、赔款本息情况》,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0页。
    ①1902年7月11日丁振铎奏,原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转引自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607页。
    ②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607页。
    ③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15-318页。
    ①周志初:《晚清财政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13页。
    ②彭雨新:《辛亥革命前夕清王朝财政的崩溃》,《辛亥革命70周年论文集》中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08页。
    ③周志初:《晚清财政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10页。
    ①孙翊刚:《中国财政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9页。
    ②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1860—1916)——湖北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专刊(41),第218页。
    ③周志初:《晚清财政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23页。
    ④周志初:《晚清财政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21-222页。
    ⑤周积民、谢丹:《晚清新政时期反地方自治风潮》,《河北学刊》第22卷,第4期。
    ⑥《已酉大政纪》宣统元年三月二十日,第21册卷10,摭言。转引自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0页。
    ⑦何刚德:《客座偶谈》卷1,第3页。转引自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0页。
    ①锾,古代重量单位,1锾等于6两。
    ②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7-398页。
    ③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3页。
    ①邓绍辉:《晚清财政与中国近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224页。
    ②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5页。
    ③彭雨新:《辛亥革命前夕清王朝财政的崩溃》,《辛亥革命70周年论文集》中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09页。
    ①谢俊美:《捐纳制度与晚清吏治的腐败》,《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4期。
    ②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8-84页。
    ①彭雨新:《辛亥革命前夕清王朝财政的崩溃》,《辛亥革命70周年论文集》中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11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农民负担史》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农民负担史))(第二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农民负担史》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农民负担史》(第二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④沧江:《湘乱惑言》,《国风报》第1年第9期,第9页。
    ⑤邓绍辉:《晚清财政与中国近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⑥沧江:《湘乱惑言》,《国风报》第1年第9期,第9页。
    ①罗玉东:《中国厘金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5页。
    ②彭雨新:《辛亥革命前夕清王朝财政的崩溃》,《辛亥革命70周年论文集》中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12页。
    ③邓绍辉:《晚清财政与中国近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④出于本文需要,笔者仅取1899年——1908年这段时间的内容。
    ⑤孙翊刚:《中国财政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页。
    ①户部1904年1月25日奏片,转引自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3页。
    ②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58页。
    ③数额参见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和《度支部试办宣统三年预算收入表》。
    ④龚书铎、陈桂英:《从清军机处看辛亥革命前群众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7页。
    ⑤龚书铎、陈桂英:《从清军机处看辛亥革命前群众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7页。
    ⑥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8页。
    ⑦《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总第4725-4726页。
    ①《直隶总督袁世凯奏遵旨据实覆陈剿办广宗起事情形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9页。
    ②梁启超:《中国国债史》,《饮冰室文集》卷24。
    ③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609页。
    ④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41页。
    ⑤《寄谕直隶总督袁世凯等核实查办直隶筹加烟酒捐税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页。
    ⑥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87页。
    ①《宣统政记》卷11,第24页。
    ②《宣统政记》卷11,第24页。
    ③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0页。
    ④《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总第5251页。
    ⑤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4页。
    ⑥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82页。
    ①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91页。
    ②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95-196页。
    ③《捷报》1906年8月17日。
    ④《时报》1907年9月7日。
    ⑤《捷报》1904年7月15日。
    ⑥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下),第1212-1213页。
    ①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1页。
    ②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4页。
    ③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7页。
    ④《光绪三十四年三都澳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下),第80页。
    ①《曾国藩全集·奏稿》(一),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30页。
    ②王振声:《庚子畿疆教案赔款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义和团史料》(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76页。
    ①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8-9页。
    ②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90-91页。
    ③平山周:《中国秘密会社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④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944页。
    ⑤《光绪朝东华录》(四),总第4558页。
    ①《岑春莫电请军机处代奏稿》,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56页。
    ①《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7年第4期。
    ②《浙江乡民毁学余闻》,《东方杂志》第7年第5期。
    ③殷俊玲:《宣统元年反抗户口调查风潮》,《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
    ④《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7年第8期。
    ①《论近日民变之多》,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947页。
    ②《论近日民变之多》,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947页。
    ③参见《附录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7页;马鸿谟:《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①《山西巡抚岑春煊奏高平县民抗捐塞署失职官员分别惩处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2页。
    ②《河南巡抚锡良奏泌阳乡民抗摊教案赔款围攻县城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3页。
    ③《开缺浙江巡抚聂缉椝奏嘉湖盐枭滋蔓台州民教不和最为浙省后患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4页。
    ④《署云贵总督丁振铎等奏镇边文武官员苛派激变请惩儆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54页。
    ⑤《署贵州巡抚岑春莫奏都匀府苗民聚众抗捐反教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6页。
    ⑥《陕西巡抚曹鸿勋奏扶风同州等处乡民聚众抗捐缘由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6页。
    ⑦见《附录1》。
    ①1911年的次数统计截止于武昌起义。
    ②见《附录1》。
    ③龚书铎、陈桂英:《从清军机处看辛亥革命前群众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0页。
    ①张振鹤、丁原英《清末民变年表》,《近代史资料》1982年第3期,第109页、第119页、第129页、第137页;1982年第4期,第102页。
    ②张振鹤、丁原英《清末民变年表》(上),《近代史资料》1982年第3期,第111页。
    ③《掌新疆道监察御史陈善同奏河南长葛县苛捐激变据实纠参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5页。
    ④《永济县民众反抗柿酒税纪略》,《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6期,第62页。
    ①《护理广西巡抚魏景桐奏岑溪陈荣安聚众抗税拒官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26页。
    ①《署直隶总督袁世凯奏广宗景廷宾聚众抗粮派兵缉办情形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13页。
    ②郭廷以编著:《近代中国史事日誌》(下),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76页。
    ③《河南巡抚张人骏奏河内等县乡民聚众抗粮围署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5页。
    ④《开缺两广总督周馥为钦州刘思裕等聚众攻扑廉州事致军机处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58页。
    ⑤《江西巡抚冯汝骙奏宜春县乡民抗捐仇绅聚众攻城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2页。
    ①《谕内阁袁世凯参奏广宗事件疏防文武官弁著即分别惩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页。
    ②《热河都统廷杰奏平泉州宽城乡民聚众闹税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3页。
    ③《直隶总督袁世凯奏遵旨据实剿办广宗起事情形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8页。
    ④《直隶总督袁世凯奏遵旨据实剿办广宗起事情形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8页。
    ⑤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67页。
    ⑥《热河督统廷杰奏平泉州宽城乡民聚众闹税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2页。
    ①《中外日报》:1902年4月28日。
    ②《中外日报》1903年6月18日。
    ③《浙江巡抚张曾歇为米贵民饥史炳生等乘机滋事致军机处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0页。
    ④《时报》1907年3月6日、3月15日。
    ⑤《大公报》1908年7月25日、7月30日。
    ⑥《时报》1909年8月7日。
    ⑦《陆军三十一混成协统领余大鸿为皖北人因饥起事致陆军部呈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3页。
    ①《外务部主事韩葆谦等为河南乱机日迫请添兵剿抚公恳代奏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7页。
    ②详见《附录2》。
    ①《浙江巡抚张曾敭为米缺价昂民情不靖请借漕济急事致军机处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1页。
    ②《东方杂志》第6年第8期。
    ①《东方杂志》第7年第5期,
    ②《时报》1906年7月19日。
    ③《汇报》1907年3月16日。
    ④《东方杂志》第6年第8期。
    ⑤《国风报》第2年第9期。
    ⑥《国风报》第1年第12期。
    ①《国风报》第1年第12期。
    ②《申报》1905年11月15日。
    ③胡忆红等:《清朝至民国时期米禁与商品经济关系探析》,《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④《中外日报》1902年4月24日。
    ①《浙江巡抚张曾歇为米缺价昂民情不靖请借漕济急事致军机处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1页。
    ②《两江总督张人骏等为苏省饥民滋闹筹办赈济事致军机处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84页。
    ③《两江总督张人骏等为苏省饥民滋闹筹办赈济事致军机处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84页。
    ①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619页,
    ②《浙江潮》第10期。
    ③详见《附录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义和团史料》(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00页。
    ①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下册),第761页,转引自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中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83页。
    ①《时报》1905年5月7日。
    ①和作辑:《一九○五年反美爱国运动》,《近代史资料》1956年第1期,第15页。
    ②胡绳伍、戴鞍钢:《中国20世纪全史》(第一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268页。
    ①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第212卷),第6页。转引自刘利民:《中国近代领水主权问题研究》(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②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页。
    ③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2册),文海出版社1977年版,第759页。
    ④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2册),文海出版社1977年版,第759页。
    ⑤《时报》1905年10月11日,转引自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上册),人民出版 社1980年版,第353页。
    ①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1页。
    ①凌耀伦等:《中国近代经济史》,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第205页。
    ①据《莱阳县志·大事记》(民国二十四年铅本)记载,莱阳1875年风灾,1876年旱灾,1888年冰雹和地震,1889年瘟疫,1892年旱灾,1893年冰雹,1898年水灾和风灾,1899年虫灾、旱灾和冰雹,1902年瘟疫和虫灾。
    ②《山东旅京同乡莱阳事变实地调查报告书》,《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
    ①刘同钧:《辛亥革命前莱海招抗捐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②清朝咸丰至同治年间,莱阳历经两次大的天灾人祸,乡民才开始知道在丰年之时积谷备荒的重要性,遂于1880年,由太平社社长曲龙升(曲士文之父)、永庄社社长于春岭(于祝三之父)、石桥社社长姜尔受的联席倡议下,开始设置仓谷,以备荒年赈济灾民。开始办法是按钱粮银每两出谷一斗,共积5,592石4斗,一律收齐,归各社存储。
    ③曲士文,亦作曲诗文(1849-1914),山东莱阳县旌旗乡柏林庄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阅历深,能言善辩,常为人派难解纷,人称“曲大爷”,领导莱阳抗捐抗税斗争时已62岁。
    ④于祝三(1851-1946),原名于铭鼎,号足三,出生于莱阳县梁好泊村一户地主家里,排行老大。其父病故后,于祝三继任永庄社社长之职,经常仗义疏财,办事合理,并带头不纳无名捐税,深受乡民的敬重。
    ⑤《河南道监察御史陈恒庆奏各省官场积弊太深请严加惩戒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5-146页。
    ①《山东旅京同乡莱阳事变实地调查报告书》,《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
    ②《申报》1910年7月11日。
    ③《莱阳文史资料第2辑》,第4-5页。
    ④刘同钧:《辛亥革命前莱海招抗捐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①杂捐杂税数据系根据《山东旅京同乡莱阳事变实地调查报告书》、《莱阳县志·大事记》(民国二十四年铅本)、《辛亥革命前莱海招抗捐运动》(刘同钧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所整理。
    ②《御史王宝田奏莱阳、海阳二县相继煽变请简派大臣驰往妥筹抚定折》,《辛亥革命前夜郓城、莱阳、海阳等县民变部分》,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编:《山东近代史资料》(第二分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1页。
    ③《申报》1910年7月25日。
    ①蒲乐安·罗克逊:《1910年山东莱阳的抗税斗争——平民百姓反对县政府的武装组织》,转引自刘同钧:《辛亥革命前莱海招抗捐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72页。
    ②这些商号为“公顺”、“源顺”、“福源”、“蚨祥义”、“德和”五家。
    ③刘同钧:《辛亥革命前莱海招抗捐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④《申报》1910年7月25日。
    ⑤《山东旅京同乡莱阳事变实地调查报告书》,《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
    ①《山东旅京同乡莱阳事变实地调查报告书》,《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
    ②《山东旅京同乡莱阳事变实地调查报告书》,《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
    ③《议员孙丕承报告》,《山东谘议局会议报告书》
    ④《东方杂志》第7年第6期。
    ⑤《直隶总督陈夔龙奏查明山东莱、海两县滋事情形据实复陈折》,《辛亥革命前夜郓城、莱阳、海阳等县民变部分》,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编:《山东近代史资料》(第二分册) 山东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9页。
    ①《汇报》第2667号,转引自刘同钧:《辛亥革命前莱海招抗捐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①《议员孙丕承报告》,《山东谘议局会议报告书》。
    ②现属莱西县,距莱阳县城60里。
    ③1910年7月18日《军机处寄山东巡抚孙宝琦电旨》,《莱阳文史资料第2辑》,第130页。
    ①《直隶总督陈夔龙查明山东莱、海两县滋事情形据实复陈折》,《辛亥革命前夜郓城、莱阳、海阳等县民变部分》,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编:《山东近代史资料》(第二分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2页。
    ②《山东莱阳县官民交战事续闻》,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第471页。
    ③今莱阳市柏林庄乡北藤口村北。
    ④农民的自卫武装,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在山东诞生历史已久。
    ⑤朱永起:《清末莱阳事变》,《莱阳文史资料》(第四辑),第4页。
    ⑥今在莱西市境内。
    ①《申报》1910年7月7日,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三),第466页。
    ①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地方志组辑:((1910年山东莱阳、海阳人民抗捐斗争资料选辑》,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编:《山东省志资料》1961年第2期,第3页。
    ①刘同钧:《辛亥革命前莱海招抗捐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②《莱阳乱事征实录》。
    ③1910年7月10日《杨耀林发孙宝琦电》,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地方志组辑:《1910年山东莱阳、海阳人民抗捐斗争资料选辑》,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编:《山东省志资料》1961年第2期,第22页。
    ①《辛亥革命前夜郓城、莱阳、海阳等县民变部分》,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编:《山东近代史资料》(第二分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8页。
    ①《同乡京官为莱阳事呈请都察院代奏诉愿书》,转引自刘同钧:《辛亥革命前莱海招抗捐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页。
    ②《盛京时报》1910年7月21日。
    ③《申报》1910年7月27日。
    ①《山东省谘议局议员孙丕丞调查莱海乱事始末文》,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地方志组辑:《1910年山东莱阳、海阳人民抗捐斗争资料选辑》,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编:《山东省志资料》1961年第2期,第33页。
    ②《申报》1910年7月28日。
    ③《莱阳绅、商民发孙宝琦电》,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地方志组辑:《1910年山东莱阳、海阳人民抗捐斗争资料选辑》,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编:《山东省志资料》1961年第2期,第26页。
    ④《山东杂识》第67期。
    ⑤《盛京时报》1910年7月26日。
    ⑥《盛京时报》1910年7月31日。
    ①《山东莱阳县官民交战事续闻》,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第471页。
    ②《正宗爱国报》1910年8月第1325号。
    ①《正宗爱国报》1910年8月第1316号。
    ②《申报》1910年7月28日。
    ③《申报》1910年8月9日。
    ④《申报》1910年7月28日。
    ⑤《申报》1910年7月25日。
    ⑥《都督周批布政司详前莱阳县奎保欠款碍难核减由已据详咨复奉天都督转饬遵照此交》,1912年28-58册内《山东公报》。
    ⑦《盛京时报》1910年7月29日。
    ⑧刘同钧、董礼刚主编:《莱海招抗捐运动与辛亥革命》,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第303页。
    ①《神州日报》1910年8月8日。
    ②刘同钧、董礼刚主编:《莱海招抗捐运动与辛亥革命》,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③《申报》1910年11月29日。
    ①《申报》1910年11月29日。
    ②《申报》1910年11月29日。
    ③《神州日报》1910年8月13日。
    ④《申报》1910年8月8日。
    ⑤《神州日报》1910年8月13日。
    ⑥《申报》1910年8月8日。
    ①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676-743页。
    ②《王先谦等三十人致岑春蓂禁米出境公呈》,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5页。
    ①《奏折》,《湘鄂米案电存》,第1页。
    ②《安乡邓纯源等请筹水灾善后云》,《湖南咨议局会纪》卷四,1910年长沙铅印本,湖南省图书馆藏。
    ③王先谦:前国子监祭酒,时任岳麓书院山长;叶德辉:吏部主事;孔宪教:分省补用道;杨巩:已革四川涪州知州。
    ④湖南史学会:《辛亥革命在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6页。
    ⑤《宁乡、益阳之乱》,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31页,
    ①刘泱泱:《湖南通史·近代卷》,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643页。
    ②根岸佶:《清国商业综览》(第5卷),丸善株式会社1908年版,第56页。
    ③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④杨世骥:《长沙抢米风潮》,《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4期,第45页。
    ⑤《王先谦等三十人致岑春莫禁米出境公呈》,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5页。
    ⑥此表参见张人价:《湖南之谷米》,1936年本,第37页
    ①《武昌杨护制台来电》,《湘鄂米案电存》(上卷),第40页。
    ②《武昌陈制台来电》,《湘鄂米案电存》(上卷),第4页。
    ③《致北京外务部电》,《湘鄂米案电存》(上卷),第14页。
    ④《长沙乱事》,《国风报》第1年第8期。
    ⑤《致武昌陈制台电》,《湘鄂米案电存》(上卷),第8页。
    ⑥《湖南咨议局呈抚院代奏文》,《湘难杂录》,1910年长沙铅印本,湖南省图书馆藏。
    ①《湖南咨议局呈抚院代奏文》,《湘难杂录》,1910年长沙铅印本,湖南省图书馆藏。
    ②杨世骥:《长沙抢米风潮》,《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4期,第46页。
    ③《致岑中丞公函》,《湘难杂录》1910年长沙铅印本,湖南省图书馆藏。
    ④《王先谦等十余人致岑春莫公函》,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9页。
    ⑤《华容议员刘承孝函送王岳四等以饥荒请赈文》,《湖南咨议局会纪》卷四,1910年长沙铅印本,湖南省图书馆藏
    ⑥《上岑中丞禁米出境公呈》,《湘难杂录》,1910年长沙铅印本,湖南省图书馆藏。
    ①刘泱泱:《湖南通史·近代卷》,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
    ②刘泱泱:《湖南通史·近代卷》,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
    ③(美)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6页。
    ④(美)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8页。
    ①《申报》1910年5月28日、5月29日。
    ②《湖南省城饥民焚毁巡抚衙门及教堂学堂》,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30页。
    ①炎炎子:《庚戍日记》(稿本),转引自杨世骥:《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湖南人民出版社,第151页。
    ②《湖南肇衅之由》,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23页。
    ③《湖南肇衅之由》,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23页。
    ④杨世骥:《长沙抢米风潮》,《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4期,第56页。
    ①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4页。
    ②阳信生:《晚清湖南绅权与政权关系研究》,《求索》2005年第2期。
    ③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80页。
    ④《湖广总督瑞瀓奏特参在籍绅士挟私酿乱请分别惩儆折》,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95页。
    ①《湘民报告湘乱之详情》,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36页。
    ②《国风报》第1年第13期。
    ③《致岑中丞公函》,《湘难杂录》,1910年长沙铅印本,湖南省图书馆藏。
    ④《申报》1910年5月25日。
    ⑤《申报》1910年4月28日,
    ①《申报》1910年5月8日。
    ②《申报》1910年5月8日。
    ③《申报》1910年5月1日。
    ①《致北京杨护制台电》,《湘鄂米案电存》(上卷),第52页。
    ②《致北京外务部电》,《湘鄂米案电存》(上卷),第55页。
    ③杨鹏程:《长沙抢米风潮中的官、绅、民》,《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①黄桂坤口述:《黄贵荪全家投水的前前后后》,据刘笃平调查采访资料。
    ②《姜园笔记》,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318页。
    ①《湘潭、浏阳、醴陵会党起义》,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33页。
    ②(美)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2页。
    ①《署鄂督致枢乞代奏电》,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0页。
    ②《鄂督致枢乞代奏电》,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3页。
    ③《长沙抢米风潮竹枝词》,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96页。
    ④《岑春蓂电请军机处代奏稿》,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46页。
    ①《抢米风潮日录》,《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4期。
    ②文斌:《一九一○年长沙饥民抗暴见闻》,《湖南历史资料》1961年第2期。
    ③《岑春蓂奏湘省澧州等属灾重赈繁现拟提借官钱局银钱钞票以济急需折》,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页。
    ①《署湘抚致枢乞代奏电》,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80页。
    ②《岑春蓂奏湘省澧州等属灾重赈繁现拟提借官钱局银钱钞票以济急需折》,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3页。
    ③《筹款竭蹶》,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58页。
    ④《杨文鼎筹款办理善后要闻》,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40页。
    ⑤《申报》1910年5月26日。
    ⑥《申报》1910年6月21日。
    ⑦《申报》1910年6月5日。
    ①《署鄂督致外务部电》,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15页。
    ②《署湘抚电》,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60页。
    ③《湘抚杨文鼎复外务部与英美日领事商办湘案情形电》,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97页。
    ④《湘抚电》,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112页。
    ①《咨议局呈抚院代奏文》,《湘难杂录》,1910年长沙铅印本,湖南省图书馆藏。
    ①刘大鹏:《义和团运动史料·退想斋日记》(下),第825页。
    ②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617页。
    ①《两江总督端方为赣南乡民仇教抗官派兵剿抚事致外务部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0页。
    ①《署两广总督张鸣岐奏连州乡民抗钉门牌聚众攻扑官军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80页。
    ②《中外日报》1902年4月10日。
    ③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619页。
    ④《东方杂志》第3年第7期。
    ①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619页。
    ②《浙江潮》第10期。
    ③《御史徐士佳奏云南临安之役官军焚掠大员失察徇隐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89页。
    ④刘同钧、董礼刚:《莱海招抗捐运动与辛亥革命》,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
    ①《明太祖宝训》卷2,《崇教化》,转引自牛建强:《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①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②蔡乐苏:《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余种白话报》,详见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四),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9——538页。
    ③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3页
    ①根据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第5章第8、9、10、11诸节的记载所统计。
    ①《申报》1910年6月28日。
    ②《盛京时报》1910年7月26日。
    ①《新闻报》1910年8月31日。
    ②《盛京时报》1910年7月31日。
    ③《申报》1910年8月3日。
    ①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上),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②《申报》1902年3月13日。
    ①《申报》1902年3月30日。
    ①《申报》1905年5月16日。
    ①《申报》1902年6月14日。
    ①《申报》1902年6月10日。
    ②《申报》1902年6月14日。
    ①《申报》1910年5月6日。
    ②《申报》1910年5月6日。
    ③《申报》1910年5月13日。
    ④《申报》1910年5月7日。
    ⑤《申报》1910年5月9日。
    ①《申报》1910年5月7日。
    ②《申报》1910年5月9日。
    ③《申报》1910年5月9日。
    ①《申报》1910年5月13日。
    ②《申报》1910年5月21日。
    ③《申报》1910年5月21日。
    ①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655页。
    ②《国风报》第1年第18期。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2]张振鹤、丁原英:《清末民变年表(1902——1911)》(上、下),《近代史资料》1982年第3、4期。
    [3]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
    [4]赵尔巽等:《清史稿》。
    [5]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6]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
    [7]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8]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91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10]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60年版。
    [11]王丕煦纂:《山东省莱阳县志》,1936年铅本。
    [12]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选编:《清实录山东史料选》,齐鲁书社1984年版。
    [13]《山东咨议局会议报告书》,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资料室复印本。
    [14]卞孝萱辑:《山东假独立资料》,《近代史资料》1956年第1期。
    [15]罗介丘辑:《山东莱阳海阳民变资料》,《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4期。
    [16]山东旅京同乡:《莱阳事变实地调查报告书》,《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
    [17]莱阳县征实录会:《莱阳乱事征实录》(解放后抄本),湖南省图书馆藏。
    [18]《1910年山东莱阳、海阳人民抗捐斗争资料选辑》,《山东省志资料》1961年第2期。
    [19]《辛亥革命前夜郓城、莱阳、海阳等县民变部分》,《山东省志资料》第2分册。
    [20]兵部陆军部档:《陆军部奏派军队镇压山东莱阳海阳两县人民反抗苛税暴动及调往官兵骚扰情形有关文书》,原件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下略)。
    [21]兵部陆军部档:《山东莱阳海阳两县乡民滋事委员查办一片》。
    [22]兵部陆军部档:《第五镇统制报告莱阳营队情形折》。
    [23]兵部陆军部档:《署理近畿陆军第五镇统制官张永成谨将叶统领官长盛迭次报告情形照缮请摺》:《六月初五日据步十协叶统领官第一次报告》、《六月初八日上午据步十协叶统领官第二次报告》、《六月初八日下午据步十协叶统领官第三次报告》。
    [24]兵部陆军部档:《第五镇步十协报告莱阳匪乱办理情形》。
    [25]兵部陆军部档:《第五镇统制呈覆查明兵丁并会滋扰情形各缘由》。
    [26]兵部陆军部档:《第五镇呈报登州等府属乡民聚众情形》。
    [27]兵部陆军部档:《请抄送第五镇呈报乡民聚众滋事案缘由》。
    [28]兵部陆军部档:《署理近畿陆军第五镇统制官张永成谨将山东登州曹州等府属乡民聚众滋事及土匪聚居大概情形缮开请摺》。
    [29]兵部陆军部档:《奏莱阳等处民变退伍兵丁滋事分别惩办一摺》。
    [30]刘同钧:《辛亥革命前莱海招抗捐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31]《莱阳文史资料》第2辑(曲士文起义资料专辑)。
    [32]席裕福、沈师徐:《皇朝政典类纂》,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33]王鹤鸣、施立业整理:《近代安徽灾荒系年录》,《近代史资料》总第72号。
    [34]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
    [35]杨世骥:《长沙抢米风潮》,《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4期。
    [36]《湘鄂米案电存》(上、下册),湖南科技大学杨鹏程教授整理。
    [37]陆军部档:《两湖督抚等奏咨送痞徒因米贵煽惑愚民滋事先后电》
    [38]陆军部档:《两湖督抚等奏北京军谘处、海军筹办处、外务部、陆军部、度支部电》
    [39]陆军部档:《两湖督抚等加急奏北京军谘处、陆军部电》
    [40]陆军部档:《两湖督抚等奏军谘处、陆军部电》
    [41]陆军部档:《复荫部堂前寄两信》
    [42]中国科学院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编印:《广东1905年反美爱国运动资料汇辑》1958年油印本。
    [43]苏绍柄编辑:《山钟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参考研究部1958年翻印本。
    [44]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
    [45]朱士嘉编:《美国迫害华工史料》,中华书局1958年版。
    [46]陈翰笙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1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
    [47]民任社主人编:《中国抵制禁约记》,上海民任社1905年铅印本。
    [48]支那自愤子:《同胞受虐记》,1905年铅印本。
    [49]苏绍柄:《一九零五年反美运动各地开会日表》,《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
    [50]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5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教务教案档》,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52]《近代江西教务教案年表》,《近代史资料》总第66号。
    [53]甘厚慈编:《北洋公牍类纂》,1904年刊本。
    [54]朱金甫主编:《清末教案》,中华书局1998年版。
    [55]江西省文献委员会编:《清季江西交涉要案汇编》1949年3月油印本。
    [56]《赣中寸牍》:《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6期。
    [57]南昌市委编:《1906年南昌教案资料专辑》。
    [58]陈旭麓等:《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9]张侠等:《景廷宾起义史料选辑(1902)》,《河北师院学报》1984年第3期。
    [60]《申报》、《时报》、《大公报》、《民立报》、《国风报》、《汇报》、《东方杂志》等当时报刊期刊文集资料。
    [1]罗玉东:《中国厘金史》[M],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李文治:《晚明民变》[M],中华书局1948年版。
    [3]李竹然编著:《辛亥革命前的群众斗争》[M],通俗读物出版社1956年版。
    [4]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M](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
    [5](日)中村义:《辛亥革命史研究》[M],株式会社未来社1979年版。
    [6]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M](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上、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隗瀛涛:《四川保路运动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马鸿谟:《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M](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美)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M],中华书局1982年版。
    [11]张存武:《光绪卅一年中美工约风潮》[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82年版。
    [12]凌耀伦等:《中国近代经济史》[M],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
    [13]蔡尚思等著:《论清末民初社会》[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4]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5]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李时岳:《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M],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7]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2教乱与民变》[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8]乔志强:《辛亥革命前的10年》[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左治生:《中国近代财政史丛稿》[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0]四川省近代教案史研究会、四川省哲学社会学学会联合会:《近代中国教案研究》[M],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21]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M],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22]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3]冯祖贻等:《教案与近代中国》[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4]戚其章、方如绘:《晚清教案纪事》[M],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
    [25]林增平、郭汉民、饶怀民:《辛亥革命史研究备要》[M],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26]李文海:《灾荒与饥馑》[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7]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8]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9]章开沅、罗福惠:《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0]周育民、劭雍:《中国帮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1](美)韩德:《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前的美国与中国》[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2]谢国兴:《官逼民反:清代台湾三大民变》[M],自立文化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版,
    [33]李侃等:《中国近代史》[M],中华书局1994年版。
    [3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农民负担史》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农民负担史》[M](第二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35]刘同钧、董礼刚:《莱海招抗捐运动与辛亥革命》[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6]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M](近代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7]刘泱泱:《湖南通史·近代卷》[M],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38]王海光:《社会运动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9]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40](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1]邓绍辉:《晚清财政与中国近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2]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3]邓拓:《中国救荒史》[M],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44]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5]周积民、宋德金:《中国社会史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6]杨天宏:《中国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7]刘培平:《社会矛盾与近代中国》[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8]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0]池子华:《中国流民史》[M](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1]胡绳武、戴鞍钢:《中国20世纪全史》[M](第一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52]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M],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4]康沛竹:《灾荒与晚清政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5]胡绳武:《清末民初历史与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6]周志初:《晚清财政经济研究》[M],齐鲁书社2002年版。
    [57]孙翊刚:《中国财政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许顺富:《湖南绅士晚清政治变迁》[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9]陈国庆:《晚清社会与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0]张守常:《中国农民与近代革命》[M],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
    [61]刘笃平、唐樱:《长沙记忆:清末长沙“抢米”风潮长篇纪实》[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62]杨鹏程主编:《荆江——洞庭湖地区的水患与乡村社会》[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63]李文海、夏明方:《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M],三联书店2007年版。
    1, Hsiao, Kung-Chuan: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a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 Frederic Wakeman, Jr and Carolan Grant,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1]荣孟源:《庚子赔款与1902年农民反对赔款的斗争》,《大公报》1951年10月12日。
    [2]张振鹤:《一九○四年江西乐平群众抗捐运动》,《中国科学院历史所第三所集刊》1954年第1期。
    [3]王仲:《一九一○年山东莱阳群众的抗捐抗税斗争》,《中国科学院历史所第三所集刊》1954年第1期。
    [4]丁原英:《一九一○长沙群众的“抢米”风潮》,《中国科学院历史所第三所 集刊》1954年第1期。
    [5]祁龙威:《论景廷宾“扫清灭洋”起义》,《文史哲》1956年第10期。
    [6]李云鹤:《晚清白塔畈农民抗租斗争》,《安徽史学通讯》1957年第1期。
    [7]杨登岳:《对“论景廷宾‘扫清灭洋’起义”一文的几点商讨》,《文史哲》1957年第1期。
    [8]黄汉纲:《1906-1907年钦廉群众的抗税斗争》,《光明日报》1958年5月12日。
    [9]李时岳:《清末农民经济的崩溃与农民运动》,《史学月刊》1958年第6期。
    [10]来新夏:《试论清光绪末年的广西人民起义》,《中国农民起义论集》,三联书店出版社1958年版。
    [11]祁龙威:《辛亥革命时期扬州、常熟的下层群众自发起义》,《光明日报》1959年9月3日。
    [12]傅雨:《清末的“开放蒙荒”和内蒙古人民的反抗》,《山东师院学报》1960年第1期。
    [13]刘次函:《1908年敦煌人民反抗“采买粮”的斗争》,《历史教学与研究》1960年第2期。
    [14]贾逸君:《关于景廷宾“扫清灭洋”起义》,《历史教学》1960年第6期。
    [15]中国近代史乡土资料调查队:《辛亥革命时期无锡、常熟、江阴地区农民起义调查记》,《扬州师院学报》1960年第7期。
    [16]贾逸君:《关于景廷宾“扫清灭洋”起义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1960年12月9日。
    [17]蒋顺兴:《1900-1911年江苏农民的自发斗争》,《江海学刊》1962年第4期。
    [18]龚书铎,陈桂英:《从清末军机处档案看辛亥革命前群众的反抗斗争》,《北京师大学报》1961年第3期。
    [19]邹翔贯:《1906-1910年安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历史教学》1962年第7期。
    [20]乔志强:《辛亥革命时期山西下层群众的革命斗争》,《光明日报》1962年11月20日。
    [21]乔志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历史教学》,1963年第6期。
    [22]吴雁南:《略论1901至1905年间农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山西师院学报》1978年第3期。
    [23]乔志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农民斗争的几个问题》,《山西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24]吴雁南:《清末“民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辑刊》1980年第2期。
    [25]钟文典:《辛亥革命前夕广西各族人民的抗捐斗争》,《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3期。
    [26]沈雨梧:《辛亥革命前夕江西群众自发的发抗斗争》,《浙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1981年第4期。
    [27]胡宪立:《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群众的自发斗争》,《郑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
    [28]俞兆鹏:《辛亥革命前夜江西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
    [29]沈雨梧:《辛亥革命前夕浙江农民的反抗斗争》,《浙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1981年第4期。
    [30]邸富生:《辛亥革命前辽宁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5期。
    [31]皮明庥:《长沙抢米风潮与保路运动》,《长江日报》1981年9月24日。
    [32]余雨等:《辛亥革命前夕上海郊县农民的斗争》,《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
    [33]马庚存:《辛亥革命前夕莱阳抗捐抗税的斗争》,《济宁师专学报》1983年第1期。
    [34]胡宪立:《一九一。河南密县长葛叶县人民的抗捐抗税斗争》,《中州今古》1983年第2期。
    [35]方尔庄,李士石:《直隶广宗景廷宾起义》,《河北学刊》1983年第2期。
    [36]宋国强:《晚清义州王达聚众抗粮斗争初探》,《锦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3期。
    [37]王竖:《景廷宾与“扫清灭洋”起义》,《工人日报》1983年4月5日。
    [38]谭文凤:《清末安徽饥民的抢粮斗争》,《安徽史志通讯》1984年第1期。
    [39]王天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河南第二次革命高潮的形成——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河南人40,民的反抗斗争》,《信阳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
    [40]刘振岚:《高举“扫清灭洋”大旗的景廷宾起义》,《自修大学》(文史哲经专业)1984年第4期。
    [41]马庚存:《清末莱阳抗捐抗税斗争首领曲诗文》,《历史教学》1984年第4期。
    [42]吴润梁:《莱阳抗捐斗争领袖曲诗文》,《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4年第5期。
    [43]李侃:《从义和团运动想到中国近代农村和农民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44]蔡锦松等:《1907年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农民暴动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45]郭熙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河南群众自发斗争述略》,《中州今古》1987年第5期。
    [46]王翔:《从“裁厘认捐”到“裁厘加税”:清末民初江苏商民的两次重要斗争》,《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3期。
    [47]郑少军、尧秋根:《试论辛亥革命前夕山东“莱海民变”的影响》,《党校学报》1990年第1期。
    [48]饶怀民:《会党与长沙抢米风潮》,《湖湘论坛》1990年第4期。
    [49]桑兵:《论清末城镇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商民罢市》,《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5期。
    [50]蓝承恩:《论清末民初广西弹压制度》,《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51]王跃生:《晚清社会的游民问题》,《人大复印资料》1992年第4期。
    [52]刘平:《清末农村“民变“散论》,《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53]徐兆文:《辛亥革命前夕宁波人民的革命斗争》,《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54]张景岳、唐克敏、杨国强:《清代人口西迁与民变》,《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3期。
    [55]谭属春:《近代中国的匪患问题初探》,《求索》1994年第4期。
    [56]刘毅政:《丹丕尔抗垦起义始末》,《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2期。
    [57]李贤华:《旧中国士匪问题初探》,《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3期。
    [58]李金鹏等:《景廷宾起义史料的新发现》,《文物春秋》1996年第2期。
    [59]米红等:《清末民初的两次户口人口调查》,《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60]胡成:《晚清新政时期民变的原因即历史特征》《二十一世纪》1998年10月号,总第49期。
    [61]张福记、陆远权:《近代中国乡村危机简论》,《史学月刊》1999年第1期。
    [62]殷俊玲:《宣统元年反抗户口调查风潮》,《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
    [63]辛泸江:《清末新政中的户口调查》,《北京档案史料》1999年第3期。
    [64]彭南生:《近代农民离村与城市社会问题,》《史学月刊》1999第6期。
    [65]高王凌:《清代有关农民抗租的法律和政府政令》,《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66]彭南生:《晚清无业游民与政府救助行为》,《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67]谢俊美:《捐纳制度与晚清吏治的腐败》,《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第7期。
    [68]周积民、谢丹:《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第11期。
    [69]简婷;《灾荒·长沙抢米风潮·辛亥革命》,《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70]章征科:《辛亥革命时期乡村民变的特点及成因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71]王美蓉:《清末河西人民抗捐抗税抗粮斗争历史原因之我见》,《河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72]章征科:《辛亥革命时期乡村民变的特点及成因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73]简婷;《灾荒与长沙抢米风潮》,《辛亥革命动态》2001年第4期。
    [74]谢俊美:《晚清卖官鬻爵新探:兼说捐纳制度与清朝灭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75]刘平、高小燕:《湖南农村民变与辛亥革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76]杨鹏程:《长沙抢米风潮中的官绅民》,《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77]苏全有:《论晚清灾荒的成因及影响》,《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8]何文平:《清末民初广东盗匪问题的社会成因探讨》,《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79]朱圆满:《论梁启超对湖南抢米风潮的经济观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80]周积民,谢丹:《晚清新政时期的反地方自治风潮》,《河北学刊》2002年第4期。
    [81]池子华:《流民与近代盗匪世界》,《安徽史学》2002年第4期。
    [82]杨齐福:《晚清新政时期乡民毁学述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83]黄成俊:《赵三多参加景廷宾起义初探》,《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11期。
    [84]殷俊玲:《清末新政与民变浅谈》,《光明日报》2002年12月31日。
    [85]樊翠花:《辛亥革命前十年苏北的民变状况》,《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86]马自毅:《前所未有的民变高峰——辛亥前十年民变状况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87]马自毅:《新旧杂糅的清末民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88]沈晓敏:《清末社会转型与广东“民变”》,《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89]杨鹏程:《清季湖南灾荒与民变》,《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90]董丽萍:《浅析晚清新政时期的民变》,《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91]阳信生:《长沙抢米风潮中的官绅斗争新探》,《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92]杜涛:《清末十年研究述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93]鲁克亮:《贫困与权利——重新解读“1910年长沙抢米风潮》,《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3期。
    [94]殷俊玲:《清末新政时期民变的心理成因及其特点》,《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95]樊翠花、迟子华:《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问题研究综述》,《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96]许顺富:《湖南绅士与清末民变风潮》,《求索》2005年第9期。
    [97]邵勇:《清末庙产兴学与运动与毁学民变》,《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98]范文明:《<大公报>对长沙抢米风潮的报道特点浅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99]郑清坡:《“民变”话语考论》,《安徽史学》2007年第1期。
    [100]宋书强:《地方精英的分裂与乡村民众的变乱——以清末莱阳民变为例》,《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01]邵晓芙:《清末乡村民变的新政“激素”——以浙江为例》,《农业考古》2007年第3期。
    [102]邵晓芙:《清末吏治与乡村民变——以浙江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03]邵晓芙:《清末乡村民变的社会影响——以浙江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04]杨涛:《晚清江苏民变中的反地方自治现象探析》,《史学月刊》2007年第6期。
    [105]王先明:《士绅阶层与晚清“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取向与时代成因》,《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1期。
    [106]郑清坡:《清末民变四题——以华北民变为例的研究》(河北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
    [107]江斐:《清末民变与社会变迁——1902~1911年》(上海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论文)
    [108]樊翠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江苏民变问题研究》(苏州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
    [109]杜涛:《清末民变研究初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届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