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集市政治:交换中的权力与整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初级市场的农村集市,长期以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生长于自然经济的内在结构之中。而在当代,作为农村社会交换空间的集市,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成为国家权力和市场社会内生权力相互交汇的特定场域。
     本研究运用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采用微观实证的研究方法,以建国后的农村集市为分析对象,把乡村集市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进程中来考察,主要内容从两个维度展开:
     一是纵向的历史追溯,通过考察建国以后农村集市贸易发展的曲折历程,透视国家政治权力与集市兴衰的关系,探讨国家权力是如何借助集市空间渗入乡村社会的。指出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国家行政权力不断下沉,自然不会放弃对集市的控制,历史上的自治场市成为了国家建构的产物,服从于国家统合乡村社会的目标。市场的兴衰存废折射出农民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变迁,集市贸易史既是一部农村的社会生活史,也是一部农民与国家的利益关系史,还是一部自然集市演化为国家控制的市场的历史。
     二是横向的多面相解读,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市贸易的恢复发展为背景,从集市规则、集市主体、集市空间三个层面展示集市活动和市场社区运行的现状,描叙多元主体的参与、利益的分割和空间的互动,既考察国家怎样以新的角色规制市场,阐释地方政府、其他市场相关主体如何参与集市规则的创制并揭示它们之间的权益博弈关系;又呈现以经济交换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力量在从社会边缘走向市场中心后,其间的地位更迭、利益分化、力量消长、权力分割和角色转换的全息图景;还以集市公共空间为载体展现乡村场市生活的原貌,揭示话语、信息等文化力量对乡村社会的秩序建构和功能整合,洞悉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互构过程中市场社区功能的变迁。
     本研究认为,集市作为一种以经济交换为主要活动的场所,在现代国家出现后,源自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共同构造;其规则和秩序既是国家建构的,也是社会自我生成的。集市场域中各种权力的交织、运行和互动体现了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变迁,呈现出一个集市规则和秩序的建立由一元控制为主走向多元参与的变迁过程;一个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从外部国家的单向整合走向国家整合与经济社会自我整合相互耦合的过程;一个政治领域垄断一切权力走向权力分散、转移即国家向市场、社会让权的过程;一个从单一直接和强制性的行政控制走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力共同形塑基层市场社区秩序的过程。
As a primary market, the country fair has formed spontaneously since a long time ago, and grown in the natural internal economy. In contemporary, as the social exchange space in rural area, it was enslaved to the state in a large degree, and became the specific stag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 power and the power formed internally in the market socie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frame of state and society, adopt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micro-empirical, taking the rural fair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study inspects the rural fair by bringing it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modern state's building and its main content states from two dimensions:
     First, the longitudinal historical retrospective, by reviewing the devi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fair trad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te, it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tical powers of the state, and to discuss how the state power penetrates into rural society by market space. Thereby it points out that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state and the penetration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ve power into the grass-roots, the government won't abandon its control of fair; autonomic market in the history becomes the outcom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e, and subjects to the aim of the state ruling rural society. The blossom or existence and declination or abolishment of the fair reflects the change of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sants and the state, the trading history of market is the history of rural social life, a history of interest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sants and the state, as well as a history of to the market under state control evolving from spontaneously-formed market.
     Second, diachronically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taking the recovery of market trade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PC as the backgroun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fair rules, principal parts of fair and fair space, this thesis shows the status quo of market activity and the running of market community and describes the participation of plural bodies, the division of interest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paces. It does not only inspect how government regulates market by playing new role, explain how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other market-related bodies participate into the formulation of the market rules and reveal the Gam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also presents the full prospect about the alternation of their status, division of interest, growth and decline of power, the partition of authority and the conversion of roles, after the time when all kinds of social forces ingress into market center from social margin based on economy exchange; unfolds the original vision of rural market life by taking fair public space as carrier, reveal the formation of order and integration of function with the help of cultural force of discourse and information and understands the changing function of market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of state power and social power.
     This study shows that market, as a place mainly for economy exchange, comes from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of state power and social power when modern state appears; its rules and orders are not only constructed by government, but also appears spontaneously. The interweavement, running and interaction of various forces in market stage shows the change of relation between state and rural society, presents that the formation of market rules and order is a process varying from being controlled by unitary factor to being participated by multi-bodies; one state's integration of rural society is a process from externally single national integration to the mutual integration of state and economic society after their own integration; a process from monopolizing all power in political field to decentralization' transference, that is a process of state dispersing power to market and society; a process from single, direct and mandatory administration control to corporately regulated market community order by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forces.
引文
[1]乡村社会主要从地域来界定,一般县城以下的地域称乡村;农村社会则主要从产业角度来界定;农民和乡民的区分也与此类似.乡民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包括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其他非农人员.但由于农民是乡村社会的主体,所以农民和乡民、农村和乡村在本文中含义基本一致。
    [2][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4年重印,第26页。
    [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5页。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5页.
    [2]“内卷化”(involution)一词是克利福德.吉尔茨(Geertz.C)在研究爪哇水稻农业时最早使用.它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高一级模式的现象。黄宗智在本书中运用这一概念是指在既有的技术条件下,由于人口压力,华北的农业生产中不是收入与劳动投入同步增长,而是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
    [3][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第1页。
    [1]参见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7页,438-445页.
    [2][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3][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4年重印,第23页。
    [1]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页。
    [2]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93页。
    [3]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21页。
    [1][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第7页;《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4年重印,第2页。
    [2][俄]A.恰亚诺夫著,萧正洪译,《农民经济组织》,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导言第8-9页;28至29页。
    [3][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4年重印,第5页.
    [4]参见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2001年,第234页。
    [2][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4年重印,第62-63页。
    [1][英]迈克尔.曼著,刘北成,李少军译,《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11页。
    [2]安东尼.吉登斯称之为最突出“权力集装器”的国家是现代国家,那是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本文在这里从广泛的意义上使用国家这一概念,包括传统国家和现代国家。国家成为最突出的“权力集装器”的问题由于不是本文的主旨,这里也不做讨论。
    [1]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20-125页.
    [2]参见赵世瑜、孙冰,《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3]刘玉照.《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1]石忆劭,《中国农村集市的理论与实践》,陕两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21页。
    [1]参见[德]沃尔特.克利斯塔勒著,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78-83页.克氏本身并没有用文字提出其模型的具体推演和假设条件.但他通过举例和一次次的画出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结构图演绎了一个正六边形的理想中心地模型,并在说明山区和条状谷地的特殊性时暗含了这一模型的假设前提.见前书第95、311页.
    [2]参见石忆劭,《中国农村集市的理论与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22页。
    [1][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页。
    [2]参见石忆邵前书,第22-25页.
    [3]刘盛和,《我国周期性集市与乡村发展研究》。《经济地理》1991年第1期。
    [4]史建云,《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6页,40页,45-50页.
    [2]麓坚雅前书,第23页。施坚雅并未直接提出理想的市场区域是圆形的,他在前书第61页的注40引述罗希著作。关于正六边形是市场最有利的形状”这一命题时表明了他的这种认识.指出这一市场模型包括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任一市场区域内最不利的村民,与任何其他区域内条件最不利的村民相比,其不利之处应大致相等;二是一个市场区域内条件最不利的村民距市场的距离达到最低限度.第一个条件意味着模型中的所有市场区域必须有同样的形状和面积,由于模型中的所有地区肯定在某个市场区域内,符合要求的市场区域形状就只能是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第二个必要条件说明一个多边形的边越多,就越符合条件。实际上,正多边形的边越多,就越接近于圆形,只是其他正多边形不能像正六边形那样,拼在一起后,既无重叠又无空隙。于是在该书的第73页和第116页注释7指出,最初的市场区域(还未达到基层集镇的层次)趋向于圆形,后来新的村庄填满了由旧村庄组成的独立圆环之间的空白处,通过圆形的互相挤压,直到产生一个蜂窝状图形,即每一个市场区域被挤成了六边形.
    [3]施坚雅前书.第6-7页、22-23页。
    [1]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参见施坚雅前书,第151-172页。
    [3]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4]袁方成,《中国农村的市场形成与社会构建——评施坚雅的市场结构理论》,徐勇主编《中周农村研究》(2002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22-430页。
    [1]布罗代尔,《15世纪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第4-5页,38页.
    [2]参见石忆劭前书,第75-94页,72-74页。
    [3]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2001年,第234-236页。
    [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1页。“库拉圈”足马林诺夫斯基对太平洋岛民社会物品交换的嘲子的称谓。“互惠场所”与波拉尼的互惠交换相联系,互惠交换足原始社会最为常见的交换形式,以社会义务作为物品和劳力交换的基础,交换目的具有非物质性、非赢利性。“夸富宴”是科迪尔发现的夸扣特印第安人中流行的一种宴请与送礼的重大仪式。这些概念都是说明普遍存在的人类交换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形式和意义。见前书第127-128页。
    [2]参见石忆劭前书,第72-75页。
    [3]樊卫宾、黄伯寅,《我国乡镇集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天水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2期。
    [4]兴永,《中国集市贸易发展简史》,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11章。
    [1]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69页。
    [2]曲参见陈忠平,《明清时期江南市场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龙登高,《中国传统市场成熟形态的探讨——江南地区市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10期,另见中国经济史论坛http//economy.guoxue.com.2004-10-24。
    [3]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序言。
    [1]徐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31页。
    [2]刘永华,《墟市、宗族与地方政治——以明代至民国时期闽西四保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对于定期集市,我国不同地方称谓各异。“蜀人谓之场,滇人谓之街,岭南谓之墟,河北谓之集”。故四川称“赶集”为“赶场”。
    [2]高王凌,《乾嘉时期四川的场市、场市网及其功能》,《清史研究》第三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4-92页。
    [3]侯锋,《农村集市的地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1987年第2期。
    [4]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90-100页.
    [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
    [2]汪晖,《公共领域》,《读书》1995年第6期。
    [3]参见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375页,注释[1]。
    [4]转引自伍国,《探寻近代中国的公共空间》,《世纪中国》,中国农村研究网2006-4-17。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371-400页。
    [1]参见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2001年;《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参见熊月之,《张园——晚清上海一个公共空间的研究》,《档案与史学》1996年第6期;周松青,《公共领域与上海地方自治的起源》,《档案与史学》1998年第1期;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参见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总序第5、8页。
    [4]张静,《培育城市公共空问的社会基础——以一起上海社区纠纷案为例》,《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从》2006年第21卷第2期;张磊、刘丽敏。《物业运作:从国家中分离出来的新公共空间——国家权力过度与社会权利不足之间的张力》,《社会》2005年第1期;李海金,《公共参与中的社区生长——以武汉关社区论坛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详见吕卓红(2003)、戴利朝(2005)、刘铁梁(2001)、甘满堂(2006)、胡英泽(2006)、周尚意、龙君(2003)、王春光(2003)、朱海龙(2005)、曹海林(2004、2005)等的研究。
    [1]详见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河南南街、山东向高、甘肃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43页。
    [2]项继权前书,第39页。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6页.
    [2]参见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25-326页。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27-328页。
    [2]参见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1]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97页。
    [2][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徐晓军,《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
    [3][美]彼德.布劳著,孙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05页。
    [1][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4页。
    [2][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81页。
    [3]丹尼斯.朗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4][美]彼德.布劳著,孔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35-137页。
    [5][英]迈克尔.曼著.刘北成,李少军译,《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6][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7-10页.
    [7]汪民安,《福柯与哈贝马斯之争》,《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
    [8]参见[英]戴维.韦勒,韦农.波格丹诺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41页。
    [1]参见康晓光,《权力的转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2]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3]遵照学术惯例,笔者对资料中涉及到的真实地名和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做了一定的技术处理,后同。由于历史上区公所、乡政府驻地基本在集市(场镇)上,市场辐射范围以行政区域所辖范围为主,所以后文为叙述的方便,谈到行政建置便以圆通区(乡或镇)为表述对象;论及某区、某乡(镇)及其所辖乡民也主要指其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及管辖之内的村民和居民.但实际上场市区域与行政区域并不一致。
    [1]乾隆52年《Z县县志》(上)之《形势》。 在集市发展的早期更为妥帖一些,由于现在的农村集市与外面的大市场已紧密相连,所以本研究中的“农(乡)村市场、乡土市场、基层市场、初级市场、自由市场、集市、场市、集场、场街”等概念通用。
    [1]高王凌,《乾嘉时期四川的场市、场市网及其功能》,《清史研究》第三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9页。
    [2]道光《Z县县志》之《风俗志》。
    [3]同前高王凌文,第74-92页。
    [4]此处的“大场、小场”是乡民根据场期间隔时问的长短所做的一种习惯性叫法,间隔2天的叫“小场”,间隔3天及以上的叫“大场”。
    [5]《Z县县志(1911-1985)》,重庆出版社1992年9月,第416-417页。
    [6]民国十六年《续修Z县县志》之《建置志》。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1-102页。
    [1]《圆通区志》。
    [2]参见马永辉,《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上论文。
    [1]访谈记录ZBF—20060807。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6-187页。
    [3]Z县县志从书之《Z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12-1985](上)》内部油印稿,第110-113页,后同。
    [4]陈云,《调整公私关系和整顿税收》,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5月,第266页。
    [5]关于对“应严格加以取缔的扰乱市场的投机商业”的具体规定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取缔投机商业的几项指示》(1950年11月14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5月,第466-467页。
    [1]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9页。
    [1]Z县县志丛书之《Z县供销合作志(上)》内部油印稿,1985年编,后同。
    [2]刘少奇,《关于合作社的若干问题》(1951年7、8月间手稿),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6月,第565页。
    [1]《圆通乡志》。
    [1]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75、180页.
    [2]资料来自《Z县供销社志(下)》。YH为山前一个大场镇,离县域政治中心——县城不到30华里,受政治控制程度更高,其私商比重一般应比远离县城的圆通场低。
    [1]参见《Z县粮食志》。
    [2]Z县档案馆档案23(全宗号)—137(案卷号),第18页: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0-101页。
    [3]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1页。
    [1]陈云,《实行粮食统购统销》,《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3-194,197页。
    [2]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1953年10月16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7月,第477-478页.
    [3]理论界对1953年的粮食危机和实行统购统销的直接原因和经济动因存在不同的解释。详细内容参见田锡全著《革命与乡村: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26页。
    [4]《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第478页。
    [5]《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第483页。
    [1]Z县档案馆档案23-124,第81页。
    [2]参见《Z县粮食志》、《圆通区志》.
    [3]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1954年9月9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7月,第455-459页。
    [4]Z县档案馆档案23-137,第3-4页。
    [1]Z县档案馆档案23-137,第19页:《李井泉同志关于全国粮食会议精神传达要点(草稿)》。
    [2]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3]《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第40页。
    [4]当时确定的预留标准为:按实际人口算,每人每年主粮折谷315-450斤,饲料粮每人每年平均留20-25斤,生产留粮每人每年10-20斤。参见《Z县粮食志》.
    [5]参见《Z县县志(1911-1985)》,重庆出版社1992年9月,第451页:《Z县粮食志》、《圆通区志》。
    [1]“征购”一词在统购统销政策酝酿出台时指“计划收购”即统购,“双统”政策实行后则包括“征公粮”和“购(统购)余粮”两层含义.
    [2]参见《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1-42页。
    [3]参见《圆通区志》。全县的“三定”工作分定产一定购一定销三步,根据上级下达的统购任务以500斤为起购点,制定了余粮按85%统购的比例。农民仍担心按实产计购,怕报实产量,而这种想法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投机思想在作怪。参见档案馆档案23-169,第206-208页。
    [1]参见《Z县粮食志》。当地把公粮(义务粮)和统购粮合起来叫贸易粮。
    [2]Z县档案馆档案23-317,第1-2页:《关于合理安排生活的初步意见》(1959年8月22日):第80页(《Z 县1959年12月—1960年5月国家拨给口粮、饲料粮、救济粮安排表》):23-356,第94页(《1960年大春粮食算账统计表》)。
    [3]访谈记录ZBF、WLD—20060806.
    [4]详细规定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第483—485页。
    [5]Z县档案馆档案23-137,第26页。
    [1]Z县档案馆档案70(全宗号)—54(年)—14(案卷号),第80页。
    [2]《Z县粮食志》。
    [1]参见《圆通区志》。
    [2]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国务院关于农业合作社粮食统购统销的决定》(1956年7月13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8月,第429-431页。
    [3]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57页。
    [4]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45页。转引自田锡全著《革命与乡村: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5]1957年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供销社、商业厅《关于开放农产品自由市场范围的意见》中,将农产品划分为三类,分别由国家统购、国合商业收购和自由市场交易。1962年12月省人民委员会又发出《关于调整农副产品收购分类的通知》,第一类为统购统销(计划收购)物资,包括粮、棉、油三种:第二类为派购(统一收购)物资。共62种;剩下的第三类为自由市场议购的量小、品杂的农副产品。
    [1]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3-104页。
    [2]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7月,第625-635页。
    [3]详见Z县档案馆档案23-279,第105-106页。
    [1]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中国经济出版杜1999年,第251-252页。
    [2]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3]徐勇,《论农产品的国家建构及其成效》,《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
    [1]《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章程》(1954年7月25日),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第409页。
    [2]参见程子华:《为进一步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促进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支援国家工业化而奋斗》,(1954年7月20日),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第387页。
    [3]参见程子华前文,第380-383页。
    [4]《Z县供销合作志(下)》。 评20分;工匠(木、石、瓦、篾、剃头、打油、打铁等)、医生、裁缝等实行定额上交副业收入计评工分,如木匠每天定额0.6元评10分,每月上交15元给25个劳动日,超出部分60%奖给本人,40%交社里按定额评工分.
    [1]参见《圆通区志》,《圆通乡志》、《Z县供销合作社志(上)》。
    [2]Z县档案馆档案23-165,第11-12页。
    [3]参见《圆通区志》、《Z供销合作社志(下)》;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主编,《四川省情(1949-1981)》,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37-538页。
    [1]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编著,《新中国商业史稿(1949—198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4年,第62页。
    [2]《新中国商业史稿(1949—1982)》,第62页、60页。
    [1]历史上集市交易就是自由市场.建国初也称自由市场,1956年下半年叫恢复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党和政府于1959年9月23日发布的关于集市贸易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组织农村集市贸易的指示》中,将自由市场改为集市贸易,指示各地“组织和指导农村集市贸易”,至此“自由市场”改称“集贸市场或集市贸易”。二者实质一致,本研究也把二者做同一概念使用。
    [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施康强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二卷:形形色色的交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第228,4-7页。
    [3]见布罗代尔前书,第103-105页。
    [1]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主编,《四川省情:1949—1981》,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76页。
    [1]Z县档案馆档案23-143,第65-68、101-102页。
    [1]《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扩大)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293页。
    [2]《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在农业生产合作社扩大合并和升级中有关生产资料的若干问题的处理办法的规定》,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8月,第167页。
    [3]Z县档案馆档案23-184,第103-113页。
    [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346-350页。
    [2]参见访谈记录ZBF—20060807;ZCL-20060810。
    [3]Z县档案馆档案23—165,第11-27页(《县财委关于贯彻专区财经会议<有关1955年安排和改造城市私营商业及对农村私营商业安排与活跃农村经济的初步意见>》,1955年6月6日)。
    [1]Z县档案馆档案23-279,第181-182页:《Z县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稿)》。
    [2]《新中国商业史稿(1949—1982)》,第153页。
    [1]参见《圆通区志》和对现圆通镇河村2组88岁老人廖胥氏的访谈,廖胥氏当年40岁,被抽去修圆文公路,5岁的大女儿抽调到30里路外的三昌沟砍树炼铁.
    [2]《关于继续加强对残存的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者和对小商小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指示》,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1月,第234-236页。
    [1]《关于组织农村集市贸易的指示》,《人民日报》1959年9月25日第1版。
    [2]Z县档案馆档案23—317卷,第230页。
    [3]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382页。
    [4]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236页。
    [1]《新中国商业史稿(1949—1982)》,第210页。
    [2]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主编,《四川省情:1949—1981》,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77页。
    [3]Z县档案馆档案23—442,第119-120页。
    [4]1960年代初的苏北农村集市也得到了类似的发展。参见马永辉,《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论文。
    [5]国家对农副产品分为三类进行收购的办法.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即已初步形成,195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物价管理权限和有关商业管理体制的几项规定》中,首次明确地将国家计划收购的农产品称为第一类,国家统一收购的农产品称为第二类,其他农产品称为第三类,196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产品收购中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中又制定了“农产品收购分类表”。第一类为统购统销的物资;第二类为通过合同进行派购的物资;第三类为自由购销的物资。凡不属于第一、第二类的商品都属于这一类.废铜、废锡、废铅、废钢也作为第三类物资,不规定派购任务,但由国家统一收购。在这个过程中,三类物资的范围不断进行调整,在供应紧张时就增加统购、派购物资的种类,当供应状况好转时又减少派购范围,增加自由购销的物资种类。从1959年下半年到1965年一般趋势是缩小派购范围,但由于派购价和集市价相差较大,影响国家收购,往往在缩小派购范围不久又收紧口袋。一旦自由购销的商品种类增加,集市就活跃一些,反之,集市就相对冷清或凋敝。参见《新中国商业史稿》,第217页。
    [6]《Z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12—1985](上)》,第138-140页。
    [1]参见《圆通区志》。
    [2]Z县档案馆档案23—443,第77-87页。
    [1]1963年秋,邓子恢关于农村工作的正确主张被概括为“三自一包”(多留自留地、多摘自由市场、多搞自负盈亏,包产到户),被当作“修正主义的国内纲领”遭到批判,此后多次遭到批判。
    [2]2006年8月对圆通镇河村原村主任ZXS的访谈。
    [3]Z县档案馆档案39-348,第162-164页:“县人民委员会关于批转县财办‘关于当前市场管理工作中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的通知”(1966年9月11日)。
    [4]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7、59页。
    [1]Z县档案馆档案39—348,第162-164页
    [2]Z县档案馆档案23—825,第206-207页。
    [3]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57、59页。
    [4]Z县档案馆档案49—348(1966年)第100页;23—873(1973年)第50页。
    [5]访谈记录XEJ—20060725,XEJ为圆通工商所退休职工。
    [1][美]曼瑟.奥尔森著,苏长和、嵇飞译,《权力与繁荣》,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37-138页。
    [1]曼瑟.奥尔森前书,第84页。
    [2]2006年8月对圆通镇花村村民WYZ老人的访谈。
    [1]见前文副业的三种形式:上交副业收入、上交副业产品、生产队组织副业组。YCF属于上交副业收入记评工分的情况。
    [2]2006年8月对副支书W和YCF本人的访谈。
    [1]生猪实行“购留各半”政策时,全部收购后,应留部分发给返还肉票,另过年过节时圆通食品站也发给农民少量供应肉票.
    [2]2006年8月对现圆通镇双河村2组88岁老人廖胥氏的访谈。
    [3]Z县档案馆档案23—770,第265页(1971年8月)。
    [1]Z县档案馆档案23—438,第86-88页。
    [2]Z县档案馆档案69—85,第31-36页。
    [3]Z县档案馆档案69—127,第50-54页。
    [4]Z县档案馆档案70—76—53,第21-99页资料整理。
    [5][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7月,第158页。
    [6]徐勇,《论农产品的国家建构及其成效》,《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
    [1]张闻天,《张闻天建议开放市场的报告专题资料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第60页。
    [2]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7-98页。
    [1]参见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决策记实》,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44-145页。
    [2]数据来源参见《Z县粮食志》;Z县档案馆档案49—488卷,第238页。这里的计划收购包括统购粮、超购和增购粮(不含公粮)。在取消粮油统购后,Z县从1991年7月1日起,口粮不再实行凭证、凭票供应,改平价供应为市价供应,出现大批个体粮食经营户。并在1996年取消国家定量口粮供应,1997年始,国有粮食企业自定价格,顺市价销售粮油。至此,统销也彻底废除。
    [1]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实》,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360-361页。
    [2]参见《新中国商业史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4年8月,第370-372页。
    [1]参见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实》,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37-139页。
    [2]Z县档案馆档案49—457卷(1984年),第2-3页。
    [3]具体内容参见《Z县工商行政管理志(上)》。
    [4]参见《圆通区志》;《Z县工商行政管理志(上)》。
    [1]Z县档案馆档案70—78—69,第33-56页。
    [2]参见1983年2月24日《人民日报》第2版评论员文章《进一步搞活管好城乡集市》。
    [3]陈清林,《论建国以来党的市场政策和市场建议》,《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6期(总第539期)。
    [4]《Z县县志(1911-1985)》。重庆出版社1992年9月,第417页。1979年10月至1981年10月期间两店逢四九、三汇逢三八、沟瓦和桥铺场皆逢一六赶场。
    [1][美]费正清、罗得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2页。
    [2]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2-193页。
    [3][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91页。
    [1]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04页。
    [2][德]马克斯.韦伯,康乐、简惠美译,《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9页。
    [3][美]彼德.布劳著,孔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34页。
    [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杨起译,《资本主义的动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4月(1997年11重印),第5页。
    [1]张曙光,《中国转型中的制度结构与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77页。
    [1]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45、49、167页。
    [2]转引自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2001年,第235页。
    [3][美]孔飞力著,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4页。
    [1]《圆通乡志》。
    [1]参见Z县档案馆档案136—2000—712,第1-8页。
    [1]《圆通镇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汇报材料》,镇政府2005年6月。后文《圆通镇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场镇建设用地遗留问题的情况说明》(圆府[2006]49号文件,<镇党政办2006年11月印>)材料中又说截至到2003年场镇建设共征地109.11亩。
    [2]转引自高王凌,《乾嘉时期四川的场市、场市网及其功能》,《清史研究》第三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6页。
    [3]《Z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12—1985](上)》,第39-43页。
    [1]Z县档案馆档案70—85—170,第73页《四川省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实施细则》(川府发[1983]114号文件)。
    [2]Z县档案馆档案136—2000—712,第60、66、81、86、99页。
    [3]圆通镇人民政府《关于整顿场镇秩序、加强场镇秩序管理的通告》。
    [1][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足如何失败的》,(北京)上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0-11页,。
    [2]Z县档案馆档案49—423,第242页。
    [3]《Z县县志(1911-1985)》,重庆出版社1992年9月,第8-11页。
    [4]《Z县粮食志》。
    [1]《Z县工商行政管理志(上)》,第6-10页。
    [2]Z县档案馆档案70—53—9,第48-50页:《Z县人民政府指示》,1953年3月。
    [3]指大春粮食收购期间只不准大春粮食上市,而不管小春粮食的买卖,反之亦然。2006年8月对原圆通粮站站长L的访谈。
    [1]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13页。
    [2]2004年国家对个体商贩的经营准入制度做出了调整,见后文。
    [3]Z县档案馆档案49—394,第146页。
    [4]Z县县志编纂委员会,《Z县县志(1986—2002)》,方志出版社2006年,第354-355页。
    [1]Z县档案馆档案69—35,第154-155页:县税务局《关于工商税第二次补充规定的通知》(1954年8月)。
    [2]Z县档案馆档案49—344,第109-110页:Z县人委转发“‘关于减征生猪屠宰税的通知'的通知”。
    [3]中国纳税服务网,http://www.taxnet.com.cn;z县档案馆档案49—488,第49-52页。
    [4]《Z县县志(1986—2002)》,方志出版社2006年,第428页。
    [1]Z县档案馆档案69—233,第93-97页;49—423,第183-185页,第152页;69—240,第37页。
    [2]表中数据是根据Z县档案馆档案69—295、317、345卷中“圆通税务所1987、1988、1989年税收工作情况汇报”资料计算得来。工商各税中还包括国合商业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营业税、所得税,煤厂和曲酒厂的产品税等。
    [3]2003年国家为鼓励和支持个体经济发展,促进下岗事业人员再就业,提高了增值税的起征点:将销售货物的起征点幅度由原来月销售额600-2000元提高到2000-5000元;将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幅度由原来月销售额200-800元提高到1500-3000元;将按次纳税的起征点幅度由原来每次(日)销售额50-80元提高到每次(日)150-200元。地税所所长介绍说四川省执行的是高限,但笔者看到的资料是对双管户的起征点由月定额900元调整为3000元。同时提高营业税的起征点:将按期纳税的起征点幅度由原来月营业额200-800元提高到1000-5000元;将按次纳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每次(日)营业额50元提高到每次(日)营业额100元;四川执行的是1500元/月和100元/次。商业企业作为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1998年国家将其征收率由6%调减至4%。来自http//www.mxds.gov.cn/xgzgzjy/zjy19.htm;参见《起征点调整后征税所出现的新问题》,http//www.163tax.com/info-Print.asp?ArticleID=5178.
    [1]访谈记录LCM-20070811。
    [2][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06-107页。
    [1]参见张静,《基层政权:乡村政度诸问题》(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8、47页。
    [2]按照原圆通国土所所长WZH的说法,1999年前没有“征地”这个概念,因为那时都是划拨土地;到1999年新的土地管理法出台后,才有“土地出让”一说。WZH认为1992年以来的圆通场镇建设用地,实质上是划拨土地,不是征用土地,并说1999年就规定不准乡政府卖地,但乡政府2000左右还在卖地。圆通场镇2002年后的占地才是“征地”。(来自访谈录音WZH—20070823)。Z县按照1990年5月19同国务院55号令《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要求在清理土地隐形市场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一级(针对城镇国有土地)和二级(针对划拨土地)土地市场,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收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从2000年开始全部以有偿方式供地,占用土地必须支付土地补偿费、土地安置费和青苗补助费等。(详见《Z县县志(1986—2002)》,方志出版社2006年,第98页。)但因1992年以来的场镇开发占地给予了一定补偿,所以后文中仍将这种占地称为“征地”。
    [3]《Z县工商局圆通工商所修建农贸市场与圆通乡仪村1组征地的协议》(1983年3月)。
    [1]Z县人民政府编印,《Z县年鉴(2004年)》,第138页。
    [2]访谈录音CYQ—20060818。
    [1]访谈记录LXL—20070822。
    [2]访谈记录WFG、WYL—20060812。
    [1]2007年8月对圆通工商所原副所长X、百货摊主Y、剃头匠T的访谈.1983年后,管理费多数摊位每天收5角,也有少数营业额特别小的摊位每天收3角或2角;现在那些经营颓大的流摊有时收1元。
    [2]方谈记录XEJ—20060725。
    [3]访谈录音WG、WHY—20070810。
    [4]徐勇,《圈子》,《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99页。
    [1]Z县档案馆档案70-80-87,第57页;70-82-116,第66页。
    [1]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4页注释43。
    [1]苏力,《阅读中国市场经济的秩序》,刘军宁、王焱、贺卫方编,《公共论从: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三联书店1996年。
    [1]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7-58页。
    [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施康强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二卷:形形色色的交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第42-46页。
    [1]2007年2月对廖胥氏的访谈。
    [2]见施坚雅前书,第127-128页。
    [1][美]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等译校,《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79页。
    [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施康强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二卷:形形色色的交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第60-63页。
    [3]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3、36-37页。
    [4]上市者指既出售他们的一小部分农产品,又购买他们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的参与者,从事的主要足水平交换,目标是调剂家庭余缺;商人为重新出售而购买,以获取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套利。不过二者的界限有时是模糊的,上市者可能是兼业商人而非专业性商人,商人更多地是卷入垂直贸易中。其他服务人员指不属于前两者的裁缝、木匠、铁匠、理发师、自行车修理人员等。参见石忆邵,《中国农村集市的理论与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基层集市的参与者还有一类为单纯的消费者。包括上市购买的农民、居住在场镇的教师、医生、政府机构职员、银行邮局工作人员及其他场镇人口。
    [5]石忆邵,《中国农村集市的理论与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80页。
    [1]具体内容参见石忆邵,《中国农村集市的理论与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36页。
    [1][美]明恩溥著,陈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中华书局 2006年,第32页.
    [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施康强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二卷:形形色色的交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年,第59页.
    [1]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第92-94页。
    [1]《Z县县志(1986—2002)》,方志出版社 2006年,第302页。
    [2]访谈记录WLD—20080807.
    [1]参见王笛对旧成都居民街头生活的描述,王笛著《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53页。
    [1][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8年,第57页。
    [1]参见明恩溥著,陈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中华书局 2006年,第168-172页,112页。
    [2]明恩溥著,陈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中华书局 2006年,第167页。
    [3]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第53、47、48页.
    [4]施坚雅前书,第48页。
    [1]关于“国家权力与能力的悖论”关系,李强有精妙的论述。参见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23页。
    [1]访谈记录LDM—200707012。
    [2]参见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108页.
    [1]Z县档案馆档案49—433,第171页。
    [1]访谈记录ZCL—20060811。
    [2]Z县档案馆档案,70—79—77号第33页,70—80—87号第74页。
    [1]许宝强,渠敬东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第73页。
    [2]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 2001年,第236页。
    [3]明恩溥著,陈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中华书局 2006年,第113页。
    [4]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第40页。
    [5]由于农贸市场场地太小,随着交易量的扩大,经常拥挤不通,所以后来把水果交易从农贸市场移出,在北街 南段规划了一片水果摊区,鸡蛋移到文街背后的竹器一条街上买卖。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74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75页。
    [1]详见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24—30页;徐勇,《圈子》,载《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97-201页。
    [1]2006年5月1家退出,剩下2家。随后剩下的2家合并成1家,到2007年春节只剩1家。
    [2]参见[美]彼得.布劳著.孙非等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 1988年,第108-116页。
    [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 1999年(2002年9月重印),37-41页。
    [1]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第45页。
    [2]川西一带把买卖牛的中介人叫牛甲甲,而把专门收购牛的人称牛贩子。川东地区则把二者统称牛贩子。参见吕卓红,《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2003年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
    [3]访谈记录ZBF—20060807。
    [1]参见《Z县年鉴》(1993年)第320页。
    [1]参见吕卓红,《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中央民族大学 2003年博士论文。
    [2]截至到2007年春节餐馆酒楼共18家,加上小饭馆、小吃店共31家。
    [1]以下街坝政治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内容来自《圆通区志》、《圆通乡志》的相关记载和访谈所得。
    [2]参阅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第164页。
    [1]张铭,《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第5页。
    [2]Thompson,S.(1996)Politics without metaphor is like fish without water,In Mio & Katz(ends).(1996)Metaphor: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Mahwah,N,J.:Erlbaum.
    [3]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第49-50页。
    [1]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年,第1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第254页。
    [3][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年,第281页.
    [1]《圆通区志》。
    [2]《Z县县志(1911-1985)》,重庆出版社 1992年,第405页:《圆通区志》。
    [1]指建筑工地上专门为砖匠提灰桶的人,这项工作由于没有技术含量,是初进这一行的人都可以干的,所以工钱最低。砖匠师傅会根据提灰桶的人的勤快、机敏程度决定是否教给他砌砖技术或收他为徒。
    [2]2007年8月对砖匠WFG、WFY的访谈。
    [3]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 2001年,第236页。
    [4]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第53页。
    [1][韩]金文朝,《信息化和权力结构的变化》,《社会科学战线》 2006年第2期,第205页。
    [2]费奥里娜,《领导不等于权力》,《教育文摘周报》 2007年1月3日第10版。
    [1]吴毅前书,第199、202页。
    [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施康强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二卷:形形色色的交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年,第7-8、10-11、35、40页。
    [3]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第9-10、106-107页.
    [1][美]彼德.布劳著,孔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 1987年,第38页。
    [2]吴毅前书,第197页。
    [1][美]明恩溥著,陈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中华书局 2006年,第111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63页。
    [2]参见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年,第28、46页:《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 2006年第1期。
    [3]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 2006年第4期。
    [1]参见蓝宇蕴,《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
    [2]徐勇,《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中共党史研究》 2008年第1期。
    [1]徐勇,《“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
    [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第11-12页.
    [1]焦文峰,《被规制的市场》,《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读书》杂志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第163页。
    [2]肖华,《市场是最好的乐队指挥》,《南方周末》 2006年12月28日C19版。
    [1][美]彼德.布劳著,孔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 1987年,第26页。
    [2][英]迈克尔.曼著,刘北成.李少军译,《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第293页。
    [1]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年,第1-4页。
    [2]马克思,《小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恩选集》 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66页。
    [3]参见徐勇、徐增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4][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第6、48-49页;刘永华,《墟市、宗族与地方政治》,《中国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
    [1]徐勇,《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中共党史研究》 2008年第1期。
    [2][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 2007年,第43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第13、16、213页.
    [2]焦文峰,《被规制的市场》,《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读书》杂志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第163页。
    [1]徐勇,《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中共党史研究》 2008年第1期。
    [2]参见吴理财,《国家整合转型视角下的乡镇改革》,《社会主义研究》 2006年第5期。
    [3]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9页;[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第40页。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 1999年(2002年9月重印)。
    [德]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德]沃尔特.克利斯塔勒著,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商务印书馆 1998年。
    [俄]A.恰亚诺夫著,萧正洪译,《农民经济组织》,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年。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施康强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二卷:形形色色的交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年。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杨起译,《资本主义的动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年4月(1997年11月重印)。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城、杨远樱译,《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2004年2月重印)。
    [美]迈克尔.P.托达罗著,印金强、赵荣美等译,《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2年。
    [美]詹姆斯.M.布坎南著,吴良健等译,《自由、市场与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年。
    [美]彼德.布劳著,孙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 1988年。
    [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著,王逸舟译,《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美]丹尼斯.朗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
    [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厉以平译,《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 1999年。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美]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等译校,《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美]费正清、罗得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2000年。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2004年重印。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美]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
    [美]孔飞力著,谢亮生、杨品泉、谢思炜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2002年1月重印)。
    [美]利普塞特著,刘钢敏、聂蓉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商务印书馆 1993年。
    [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
    [美]迈克尔.罗斯金(Roskin,M.G.)等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 2000年。
    [美]曼瑟.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2003年重印)。
    [美]曼瑟.奥尔森著,苏长和、嵇飞译,《权力与繁荣》,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年。
    [美]明恩溥著,陈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中华书局 2006年。
    [美]裴宜理著,池子华、刘平译,《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商务印书馆 2007年。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
    [日]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著,沈金虎等译,《农业经济论(新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年。
    [日]速水佑次郎著,李周译,《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
    [英]C.V.布郎、P.M.杰克逊著,张馨主译,《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
    [英]伯兰特.罗素著,靳建国译,《权力论——一个新的社会分析》,东方出版社 1988年。
    [英]迈克尔.曼著,刘北成,李少军译,《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人民出版社 1997年。
    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新星出版社 2006年。
    曹沛霖,《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
    陈建,《政府与市场—美、英、法、德、日市场经济模式比较》,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5年。
    陈锦,《四川茶铺》,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
    陈云,《实行粮食统购统销》,《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 1982年。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 2005年。
    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实》,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
    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年。
    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
    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生活》,商务印书馆 2001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郭小聪主编,《政府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
    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年。
    何小竹,《成都茶馆:一市居民半茶客》,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6年。
    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
    胡鞍钢、王绍光编,《政府与市场》,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年。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年。
    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
    黄树民著,素兰、纳日碧力戈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年。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 2004年。
    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
    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
    罗平汉,《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
    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 2004年。
    潘维,《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商务印书馆 2003年。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 《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年。
    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编著:《新中国商业史稿(1949—198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4年。
    石忆劭,《中国农村集市的理论与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
    苏星,《新中国经济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9年。
    田锡全,《革命与乡村: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
    万存知,《县域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年。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 2001年。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4年。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年。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河南南街、山东向高、甘肃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谢晖,《法治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徐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年。
    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徐勇,《徐勇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4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
    阎云翔著,龚晓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年。
    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
    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年。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 2001年。
    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转变中的中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
    苑书义、董丛林,《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人民出版社 2001年。
    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张芳笠主编,《四川人口地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0年。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年。
    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张铭,《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
    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年9月。
    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 2000年。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年。
    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67~1984》,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
    钟兴永,《中国集市贸易发展简史》,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年。
    朱国宏,《经济社会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2003年10月)。
    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 2004年。
    A.Downs,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Harper;New York,1957.
    Edward Friedman,Paul G.Pickowicz,Mark Selden,Chinese Village,Socialist State,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
    Fee Xiaotong,China's Gentr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Huang Shun-Min,The Spiral Road: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through the Eyes of a Communist Party Leader,West view Press,1993.
    M.Friedman,Capitalism and Freedo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Chicago,1962.
    Schultz,T.W(1964),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Scott.J.C,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 in Southeast Asia,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
    Waterson,M,1988,Regulation of the Firm and Natural Monopoly,Oxford:Basil Blackwell.
    《关于组织农村集市贸易的指示》,《人民日报》 1959年9月25日第1版。
    《农村工作通讯》(1956—1964);《时事手册》(1956—1965)。
    《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人民日报》 1983年2月24日第2版。
    《进一步搞活管好城乡集市》,《人民日报》 1983年2月24日第2版评论员文章。
    蒲孝荣编,《四川历代政区治地今释简表初稿》,四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1978年。
    张闻天,《张闻天建议开放市场的报告专题资料集》,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5年。
    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主编,《四川省情:1949—1981》,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年。
    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主编,《四川省情: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年。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第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年6月。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年7月。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年12月。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4年8月。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年1月。
    乾隆52年《Z县县志》;道光《Z县县志》;民国十六年《续修Z县县志》。
    Z县档案馆档案,案卷号:县委卷23(1950—1991年),县府卷49(1950—1991年),工商卷70(1951—1990年),国土卷86(1984—2005年),税务卷69(1951—2005年),圆通卷136(1951—2005年)。
    Z县县志编纂委员会,《Z县县志》(1911—1985),重庆出版社 1992年;《Z县县志(1986—2002)》,方志出版社 2006年;Z县人民政府编《Z县年鉴(1993—2004年)》。
    Z县县志丛书之《Z县粮食志(1911-1985)》;《Z县供销合作志(上、下)》;《Z县工商行 政管理志[1912—1985](上、下)》。
    Z县县志丛书之《圆通区志(1911—1985)》、《圆通乡志(1911—1985)》、《柏城乡志(1911—1985)》。
    圆通镇材料:2004、2005年年鉴;《圆通镇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汇报材料》(镇政府2005年);镇人民政府《关于整顿场镇秩序、加强场镇秩序管理的通告》。
    访谈记录、访谈录音。
    [韩]金文朝,《信息化和权力结构的变化》,《社会科学战线》 2006年第2期,
    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大府新论》 2005年第4期。
    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与村庄秩序基础的生成》,《人文杂志》 2004年第6期。
    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中国农村观察》 2005年第6期。
    陈其澎,《台湾市民社会中公共领域的建构与质变:以南投县集集镇的社区总体营造过程为例》,《环境与艺术学刊》(台湾)2001年第2期。
    陈清林,《论建国以来党的市场政策和市场建议》,《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6期(总第539期)。
    崔晓黎,《家庭、市场、社区——无锡、清苑农村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1期。
    戴利朝,《茶馆观察:农村公共空间的复兴与基层社会整合》,《社会》 2005年第3期。
    邓大才 《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樊卫宾、黄伯寅,《我国乡镇集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天水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2期。
    费奥里娜,《领导不等于权力》,《教育文摘周报》 2007年1月3日第10版。
    甘满堂,《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高王凌,《乾嘉时期四川的场市、场市网及其功能》,《清史研究》 第三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龚关,《近代华北集镇的发展》,《近代史研究》 2001年第1期。
    侯锋,《农村集市的地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1987年第2期。
    胡亮、罗吕翰,《“潜规则”演进的博弈论解释》,《当代财经》 2005年第6期。
    胡瑞仲、聂锐,《企业显规则与潜规则》,《领导科学》2006年第2期;《试论企业潜规则》,《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
    胡英泽,《水井与北方乡村社会——基于山西、陕西、河南省部分地区乡村水井的田野考察》, 《近代史研究》 2006年第1期。
    黄友良,《四川同乡会馆的社区功能》,《中华文化论坛》 2002年第3期。
    孔祥伟,《被遗忘的角落——关于公共空间的探讨》,《景观设计》 2006年第3期。
    蓝宇蕴,《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
    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
    梁碧波,《“潜规则”的供给、需求及运行机制》,《经济问题》 2004年第8期。
    刘盛和,《我国周期性集市与乡村发展研究》,《经济地理》 1991年第1期。
    刘铁梁,《作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民间文化》,2001年第1期。
    刘晔,《治理结构现代化:中国乡村发展的政治要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
    刘永华,《墟市、宗族与地方政治——以明代至民国时期闽西四保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刘玉照,《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 2002年第5期。
    流沙河,《从袍哥说起》,《巴蜀史志》,2002年第3期。
    龙登高,《施坚雅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 1998年第2期。
    龙登高,《中国传统市场成熟形态的探讨——江南地区市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10期.
    马永辉,《新中国农村集市贸易史研究综述》,《党史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总第181期)。
    彭南生、定光平,《近代市镇成长道路探析》,《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
    强世功,《国家主权与公民理论》,《读书》2007年第1期。
    任放,《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史研究》 2004年第4期。
    任放、杜其红,《施坚雅模式与中国传统市镇研究》,《浙江社会科学》 2000年第9期。
    史建云,《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 2004年第4期。
    朱小伟、楚成亚,《村庄内生秩序、国家行政嵌入与乡村秩序重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
    孙泽文,《个案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调研世界》 2005年第5期。
    汪民安,《福柯与哈贝马斯之争》,《外国文学》 2003年第1期。
    王爱平,《规范认识和史学研究方法的思考》,《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
    王春光,《社会公共空间与西部农村发展》,《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
    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历史研究》 2001年第5期。
    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 1996年第1期。
    王近芬,《毛泽东的农民市场主体论及其现实意义》,《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1年第4期。
    王敬尧、周凤华,《政治学研究中的个案方法》,《社会主义研究》 2003年第3期。
    王铭铭,《小地方与人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 1997年第1期。
    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近代史研究》 2004年第4期。
    王日根,《明清时期社会管理中官民的“自域”与“共域”》,《明清史》 2006年第10期。
    王玉茹、郭锦超,《近代江南市镇和华北市镇的比较研究》,《江苏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
    吴理财,《国家整合转型视角下的乡镇改革》,《社会主义研究》 2006年第5期;《乡镇改革与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体制的构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1期。
    吴擎华,《试论宋代四川市场》,《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
    吴擎华,《宋代四川市场与东南市场的比较》,《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熊万胜,《乡村政治研究中的“国家与社会”框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熊月之,《张园——晚清上海一个公共空间的研究》,《档案与史学》 1996年第6期。
    徐晓军,《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浙江学刊》 2001年第4期。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构建》,《东南学术》 2006年第4期。
    徐勇,《“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 2007年第8期。
    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学习与探索》 2005年第4期。
    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 2006年第2期。
    徐勇,《国家整合与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 2006年第1期。
    徐勇,《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河南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
    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农业财政的终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徐勇,《现代国家构建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江汉论坛》 2007年第4期。
    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学术月刊》 2006年第7期。
    徐勇、徐增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徐勇:《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中共党史研究》 2008年第1期。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 2003年第2期。
    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7年第2期。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
    喻中,《制定法与习惯法之间的潜规则》,《现代法学》 2001年第5期。
    袁方成,《中国农村的市场形成与社会构建——评施坚雅的市场结构理论》,载于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2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版。
    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 2001年9月号。
    张静,《培育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基础——以一起上海社区纠纷案为例》,《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06年第21卷第2期。
    张先友,《论新中国党的集市贸易政策的形成和发展》,《湖南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赵世瑜、孙冰,《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近代史研究》 2003年第2期。
    郑维宽,《清代民国时期四川乡村市场问题初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郑卫东,《“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综述》,《中国农村观察》 2005年第2期。
    钟兴永,《集市贸易发展对社会变革的催化作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3期。
    钟兴永,《近十年中国集市贸易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4期。
    周尚意、龙君,《乡村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建设》,《河北学刊》 2003年第3期。
    周松青,《公共领域与上海地方自治的起源》,《档案与史学》 1998年第1期。
    朱力,《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第二种规范》,《江海学刊》 2006年第6期。
    朱小田,《近代江南茶馆与乡村社会运作》,《社会学研究》 1997年第5期。
    吴晓燕,《基层市场与乡村社会研究:历史与趋势》,《社会主义研究》 2007年第2期。
    吴晓燕,《现代小农经济的一种解释》,《生产力研究》 2007年第6期。
    R.H.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October 1960).
    Thompson,S.(1996)Politics without metaphor is like fish without water,In Mio & Katz(eds).(1996)Metaphor: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Mahwah,N,J.Erlbaum.
    Waterson,M,1988,Regulation of the Firm and Natural Monopoly,Oxford:Basil Blackwell.
    安雅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北农民集市贸易述论》,河北师范大学 2004年硕士论文。
    樊红敏,《日常政治视角下的地方权力运作研究——河南省黄市的体验观察与阐释》,华中师范大学 2007年博士论文。
    何莉宏,《民国时期华北乡村集市的变迁》,西北大学 2003年硕士论文。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以定州的实地研究为例》,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纪程,《话语视角下的乡村改造与回应——以山东临沭县为个案(1941—2005)》,华中师范大学 2006年博士论文。
    贾贵浩,《1895—1937年河南集市研究》,河南大学 2006年硕士论文。
    李海金,《公共参与中的社区生长——以武汉关社区论坛为例》,华中师范大学 2005年硕士论文。
    龙云,《非正式制度对农村集市发展的影响研究》,湖南大学 2005年硕士论文。
    吕卓红,《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中央民族大学 2003年博士论文。
    罗宝成,《论张闻天关于发展集市贸易的思想》,华东师范大学 2004年硕士论文。
    马永辉,《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中共中央党校 2005年博士论文。
    万红,《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市场的起源与历史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2年博士论文。
    徐晓军,《乡镇街坊:结构与关系——武汉市郊兰乡街坊的个案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2005年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