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执政党,是现行政治体制的核心。选人用人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关注、思考和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是政治体制改革所面对和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对选人用人制度沿革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制度和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与政治体制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只有从政治体制改革的视野来探讨选人用人问题,这样才能对选人用人问题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清晰的思考。
     选人用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政治体制的架构和运行。人是政治体制的承载者和推动者。国家、社会、政党是构成政治体制系统的要素,三者在政治体制框架内的定位,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执政党、政府和社会职能的合理分工、权力合理配置。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党的执政是在社会-政党-国家的政治架构中展开的,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政治过程。政治录用是政党的重要功能,政治录用就是要在选人用人上体现政治意图,为实现和巩固执政地位提供组织保证。研究党执政条件下的选人用人,不能拘于政党自身,而是要置于政治体制结构和运行系统中。分析选人用人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关联性,可以看到,选人用人必须适应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选人用人通过精英转换来实现体制变革,政治体制改革给选人用人合法性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机遇,是选人用人公平性和竞争性的推动力,选人用人是政治体制改革中一个持续的政策过程。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具备宏阔的视野以及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取向。改革的战略目标、“中国式民主”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诉求、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涵都显示了民主化价值指向。科学化就是要探讨政治体制的基本状况,各个层面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参与改革,在改革中所要扮演的角色,所能产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政治体制中的党内关系、党政关系、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党与社会的关系各个层面进行设计。改革的目标领域不能局限于政党自身的一维空间,而必须在政党、国家、社会所构成的三维空间中展开。制度化、规范化是改革的最终归宿,政治体制改革,归根结底是为选人用人创造一个优化的制度空间。
     以政治体制改革视野对政治体制及其选人用人运作进行考量分析,可以洞察选人用人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体制致因,从而更为清醒地认识改革的客观必然性。通过分析和研究前苏联的政治体制及其选人用人,可以发现,在当下中国政治体制中还多少残留着印迹,执政党选人用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祛除“苏联模式”的负面因素。人类政治文明具有普遍意义,分析和研究西方政治体制和政党的选人用人,就是要借鉴和运用政治文明成果。
     论文对选人用人改革进行较为系统的思考,并提出总体思路。按照政治体制框架下执政党所起的政治主体的决定性作用,合法性是政党执政的逻辑基点,法治是制度化的体现,以及政治体制改革政党推动的内在演进逻辑,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合法性和科学性原则、法治原则。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适应性、渐进性及在既定权威下保持现存秩序的连续性等特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在选人用人改革的基本策略、方式与步骤上,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开放性和包容性、“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继承性和开拓性、单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系。
     选人用人改革必须适应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选择相应的解决路径,真正实现社会-政党-国家的有机连接及运行。在民主化方面,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重中之重,凸显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的委员会制度载体作用,实现党内选举的突破,其中关键是在党内民主基础上建立一套党内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推动以“人民当家作主”价值内核的有序政治参与,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突破口。在科学化方面,围绕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领域,在党内关系上理顺党内权力授受关系,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并发挥其内在优势的制度价值。在党政关系上实现结构功能意义上的党政分开,其中一个根本出路是改进执政党控制政权的方式,通过强化党的渗透力,将党内精英推荐给公众选择,并经过法定程序,输送到最重要的岗位执掌政权。正确处理党与人大之间的党权和法权的关系,体现人大权力委托者地位,真正行使其合法权力,发挥选人用人方面的监督制衡作用。在党际关系上科学配置政党制度下的政治资源,开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潜能,制度化地规避竞争性政党制度的弊端和选举竞争的负面影响,加强民主党派的政治监督,减少执政党选人用人失误,降低执政风险。在党与社会关系上开拓吸纳与输送社会精英的合法性途径,为精英流动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渠道。在制度化方面,建立党内法规与《公务员法》的法理性衔接,探索建立以《公务员法》为法律支撑的科学化干部制度体系。明确选举制和任命制的适用范围,把“选拔”与“选举”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有机的制度性关系。构筑以选举制为核心的制度通道,推动竞争性选举,建立精英与民众的代表-支持关系,实行严格的任期制和罢免制,确保担任领导职务的政治精英受到民主授权的制约。
As China's sole ruling party,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core of thecurrent political system.Personnel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 issue is an importantissue that must be concerned about,reflected on and can not be ignored by thelong-ruling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issue is also a major issue that must beaddressed faced by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By means of history observation ofpersonnel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we can see,the formation and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and mechanis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at of the political system.Therefore,only toexplore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issue from the view of the politicalsystem reform,we can conclude with an accurate judgment and clear thinking on theissue.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 to some extent,reflects architecture andrunning status of a political system.People is the bearer and promoter of the politicalsystem.State,society and political party are elements that constitute a politicalsystem,position of the three element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political system,tosome extent,appears as reasonable division of function and rational allocation ofpower among the ruling party,government and society.In modern political life,theparty's ruling expands in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society-political party-state,andform a political process with inherent regular pattern.Political recruitment is animportant function of political party,which reflects political intent of political party inpersonnel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 and provides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achiev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 ruling position.To study personnel selection andemployment in the condition of party government can not be arrested in the politicalparty itself,the study must be placed in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al system ofpolitical system.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sonnel selection andappointment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we can see that personnel selection andappointment must adapt to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of political ecology,personnel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achieves institutional change through elite conversion,thepolitical system reform provides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enhance legitimacy ofpersonnel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is a fair and competitive impetus of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personnel selection andappointment is an on-going policy process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must have broad vision and democratization,scientific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trend.The strategic goal of the reform,the coreconcept and value demand of “Chinese Democracy”,and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ruling party construction itself all show democratization value point. Scientific is toexplore the basic condi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the ways and means all levelsparticipate in the reform,the role all levels play in the reform,and the impact all levelsbring about,to carry out targeted design at all levels of inner-party relations,the partyand government relationshi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ing party and otherpolitical parti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society in the politicalsystem.The reform target areas can not be confined to one-dimensional space of thepolitical party only,they must expand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n political party,stateand society.Institutionalization,standardization is the final destination of thereform,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o create an optimizedsystem for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Considering and analyzing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and operation of personnelselection and employment from the vis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we caninsight into main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personnel selection andemployment and institutional reasons,and thus can understand the objective necessityof reform more clearly.By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SovietUnion and its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its remains imprinted in thepresent political system more or less can be found,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rulingparty 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reform is to get rid of negative factors of the “Sovietmodel”.Huma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possess universal significance,analysis and studyon the Western political system and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 of politicalparty is to learn from and employ achievements of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Paper takes a systematic thinking on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general idea.According to decisive role of the ruling party as the political body underframework of the political system,the legality is logic basis points of the rulingparty,the rule of law is the institutionalized manifestation,as well as the internalevolution logic is that political party promotes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we mustadhere to principles of Party Managing Cadres,legal and scientific,the rule of law.Political refor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ability, progressive andmaintaining continuity of the existing order under established authority.In order topush forward reform actively and steadily,reform strategy,way and procedure inpersonnel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must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trial and error” and the top-level design,inheritance andpioneering,the individual breakthrough and the overall advance.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reform must be adapted todemocratization,scientific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requirement of the political systemreform,select the appropriate path for the problems,achieve organic connection andoperation of society-political party-state truly.In the context of democratization,thedevelopment of inner-party democracy must be deemed to a toppriority,namely,highlighting the principal position of party member,giving full play tocarrier role of the party's committee system,bringing about party electionsbreakthrough,the most critical measures in which is,establishing a set of structure andoperation mechanism of power within the party based on the inner-partydemocracy.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ust adopt a way developing inner-partydemocracy to drive people's democracy,promot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corevalue of “the people are the masters” orderly,and treat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democracy as a breakthrough point.In the context of scientific,around the target areasof political system reform,the party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awarding andreceiving must be straightened out within the party relationship, democraticcentralism must be improved and exert value of its inherent advantages of thesystem.Separation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must be achieved in the sense of structureand function in the relations of party and government.A fundamental way toseparation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is to improve the control regime way of the rulingparty,by strengthening penetration of the party,the party elite is recommended to thepublic to choose,and transported to the most important positions in power throughlegal procedures.The relationship of party rights and legal rights between the partyand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must be handled correctly,reflecting the delegateauthority position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o the National People'sCongress can really perform their lawful authority,play the role of checks andbalances in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I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arty andother political parties,scientific allocation of political resources under the party system must be achieved.To exploit latent energy of the party system of Chinesecharacteristics,and thus to circumvent abuses of the competitive party system and thenegative impact of the electoral competition in institutionalized way.To strengthenpolitical oversight of the democratic parties will reduce the mistakes of the rulingparty in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thereby to reduce governing risk of theparty.I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arty and society,the key is to pioneer the legitimacypath of recruiting and conveying the social elite, and to provide elite flow for open,fair and just system channels.In the context of institutionalization,the rationalconvergence of party regulations and the “Civil Law” Act must be established,thescientific cadre institutional system supported by the “Civil Law” legally must beexplored and established.To clearify the scope of election system and appointmentsystem,to combine the “selection” and “election” and to form an organic system ofsexual relations.To build electoral system as the core system channel,and to promotecompetitive election.To establish represent-support relationship between elite and thepeople.To implement strict tenure system and removal system,and thus to ensurethat the political elite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would be constrained by what democracyauthorized.
引文
②参见[日]山口定《政治体制》,韩铁英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③参见赵耀《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探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49页。
    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①权力再分配就是权力转移。李景鹏教授认为,随着作为权力法定所有者的人民群众权力意识的觉醒和不断增长,必定不满足于仅仅是法定所有者,而要向真正所有者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与现有的一套做法越来越不协调,这就要求干部选拔从形式到内容发生巨大变化。参见李景鹏《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②胡伟:《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道路:党内民主模式的选择》,《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第16页。
    ①Joseph Lapalombara,Myron Weiner.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60,pp,16-24.
    ①郭定平:《当代中国政党与国家关系模式的重构——比较的视角》,《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①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②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3页。
    ②许耀桐:《关于政治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民主与科学》2010年第5期。
    ③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④参见赵耀《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探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①[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编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21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第214页。
    ③[美]拉里·戴蒙德、理查德·冈瑟主编:《政党与民主》,徐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56页。
    ④参见[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2、56页。
    ①转引自[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史志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③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①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210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41页。
    ③[英]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制度》,谢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④参见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⑤[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⑥转引自刘建军等主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①这与西方不同,在西方任何体制内,政党都只是国家与社会的“部分”,国家与社会分野比较明显,政党在理论上不可能成为国家与社会的领导党。参见刘红凛《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21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2页。
    ③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①参见[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2-95页。
    ②参见赵耀《政党政治录用的中西比较及启示》,《攀登》2012年第2期。
    ③[美]D.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页。
    ④参见[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142页。
    ⑤参见赵耀《政党现代化视域的选人用人论析》,《攀登》2011年第6期。
    ①[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②转引自史志钦《全球化与政党变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③[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④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317页。
    ①杨海峰:《以权利制约权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
    ②李景鹏:《民主的逻辑与民主的建设》,《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①[美]罗伯特·A·达尔等:《现代政治分析》(第六版),吴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6页。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2页。
    ④王鹏:《精英转换:西方理论局限与中国视角》,《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2期。
    ①参见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②转引自[美]罗伯特·A·达尔等《现代政治分析》(第六版),吴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③郭道晖:《社会权利与公民社会》,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②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③[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④参见[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8、80页。
    ⑤参见房亚明《从确认到竞争:被选举权的民主建构》,《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①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刘惠荣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页。
    ③同上,第12页。
    ④关太兵:《选举权的实现与竞争性选举》,《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
    ⑤[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1-212页。
    ⑥[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①参见徐湘林《党管干部体制下的基层民主试改革》,《浙江学刊》2004年第1期,第108页。
    ②何增科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①何增科:《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转型(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7页。
    ②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③参见[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1页。
    ④[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6页。
    ①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①王长江:《莫让顶层设计走形》,《中国青年报》2012年7月2日。
    ②[美]拉里·戴蒙德、理查德·冈瑟主编:《政党与民主》,徐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0页。
    ③[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第4页。
    ①参见[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第6页。
    ②参见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③参见燕继荣《“中国式民主”的理论建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
    ④转引自王绍光《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99-400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日报》2004年09月27日。
    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④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①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②参见[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71页。
    ③从“领导”与“执政”的角度分析,可以有助于理清政党与国家、社会间的关系。陈明明教授认为,在政治学上,执政是指政党经过法定程序“进入”国家体制内,控制、行使公共权力的法律性行为,其所处理的关系主要是党与宪法、法律、政府、代议机关(国会、议会、人大等)的正式关系;领导则是指政党在国家体制外控制、主导公共领域的政治性行为,其所处理的关系主要是政党与社会、民众、舆论、他党的非正式关系。执政与领导存在着交集,即一个党既是执政党,也是领导党,前者取决于它是否合乎形式正义(程序性),后者取决于它是否合乎实质正义(正当性)。参见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林尚立等编:《政治与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①亨廷顿认为,一个组织越复杂,其制度化程度就越高。一方面必须具有数量庞大的下属组织,从上到下,隶属明确,职责不同,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下属组织各具高度专业化水平。一个组织越团结,越具有内聚力,其制度化程度也就越高。参见[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4、17页。
    ②参见[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曾淼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③[美]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王元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
    ①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1页。
    ②裴泽庆:《党内民主:功能、边界与发展逻辑》,《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①[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罗飞等译,任晓校,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49页。
    ①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4页。
    ②参见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③参见赵耀《党建科学化视野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①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9页。
    ②参见赵耀《党建科学化视野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①参见李景鹏《民主的逻辑与民主的建设》,《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②参见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①参见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192页。
    ②参见[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64-165页。
    ③王长江:《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中国改革》2010年第12期。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②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③意大利社会学家V·帕累托的“精英流动理论”认为,精英的兴衰和精英与非精英之间的流动是必然的,这种流动是保持社会平衡的基本因素,如果没有正常的流动,就会造成政治不稳定,酿成革命形势,导致精英的集体流动代替个人流动。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政治机会结构(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理论是西方学者在解释社会运动现象中创造的,其中有的学者认为,一个系统的政治机会结构能够为参与者提供进入某个既定政治系统的机会。有的将机会结构定义为“进入公共领域和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的各种各样的渠道”。参见张晓杰、耿国阶、孙萍《政治机会结构理论述评》,《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②《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李永忠:《干部人事制度亟待解决的硬伤》,《人民论坛》2010年12月〈上〉。
    ②参见任中平、张振雪《党内“一把手”体制的由来、危害与治理》,《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③参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329页。
    ①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147页。
    ②参见桑玉成《干部制度改革:问题意识与价值取向》,《文汇报》2009年12月27日。
    ③任剑涛教授认为,在政党组织领导人产生机制上,形式上的规定是同级党委产生党委首长,但事实上,下级政党首长由上级政党组织任命,这既是下级组织成立由上级组织批准所注定的,也是由组织首长的权威性授予所决定的,更是由一级政党组织首长的控制权所要求的。在组织首长自身的控制上,《党章》也做了个人领导与集体领导的限制性规定,以保证组织首长在行使组织权力的过程中不至于大权独揽。然而,当政党首长被授予代表组织的权力之后,形式上的规定与实际上权力运用之间必然出现罅隙,一级党委的决策权力、权力运行、党员组织、组织绩效几乎受制于政党首长。因此,在一个地方党委书记授权控制与管理一个区域的党政事务的情况下,他很难将自身的权力欲求、利益谋取与其所代表的组织利益、组织权力有效区分开来,而且常常陷入以前者冒充后者的窘境。党委书记的自身监督成为中国执政政党最大的难题。参见任剑涛《党权、异地任职与中央控制——从三个案例看地方治理的权力畸变与制度矫正》,《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①参见王懂棋《县委书记的权力究竟有多大》,《学习时报》2011年8月1日。
    ②孙立平:《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程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③任剑涛:《党权、异地任职与中央控制——从三个案例看地方治理的权力畸变与制度矫正》,《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①参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141页。
    ②参见徐湘林《党管干部体制下的基层民主试改革》,《浙江学刊》2004年第1期,第107页。
    ③参见陈尧《庇护政治:一种政治交换的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④参见包心鉴《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从“权力委任”到“权力民授”》,《理论视野》2012年第5期。
    ⑤参见赵耀《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探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①[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页。
    ②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2页。
    ③陈奎德主编:《思想家:跨世纪的探险》,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④阿尔蒙德(Almond,Gabriel Abraham)和鲍威尔(G.Bingham Powell,Jr.)提出“独裁-技术-动员型战略”概念,认为这种发展战略的运用是以政党作为动员民众和渗透社会的工具,作为制订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工具。人民是被动员来执行党的精英人物已经制订好了的政策,而不是参与制订政策,这是一种被动员的或是结构化的参政形式。这个战略试图把政治秩序、动员起来的政治参与和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而以放弃竞争性参与,司法程序公正和自由为代价。参见[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98、439页。
    ①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林尚立等编:《政治与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②参见上官酒瑞、程竹汝《革命党领导下的中国政治特征及其效应》,《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82页。
    ④周淑真:《政党与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①参见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8-59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③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页。
    ④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①参见任剑涛《党权、异地任职与中央控制——从三个案例看地方治理的权力畸变与制度矫正》,《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②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页。
    ④参见谢庆奎《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4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66页。
    ②干部职务名称表是借鉴前苏联的干部管理办法,作为一种制度工具,名称表的建立使得分部分级干部管理体制得以实施,所有领导职位都在党委掌控之中,最终保证党全方位控制干部官僚体系。参见张恒山等《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52页。
    ③[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16页。
    ①陈明明:《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②参见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③参见赵耀《中国共产党的选人用人机理:形成及运作分析》,《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6期。
    ①郭定平:《当代中国政党与国家关系模式的重构——比较的视角》,《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②郭定平:《当代中国政党与国家关系模式的重构——比较的视角》,《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③《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2页。
    ④《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⑤王长江、姜跃等:《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①《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页。
    ②[德]托玛斯·迈尔著:《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21世纪的社会民主党》,殷叙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①[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史志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②《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120页。
    ③王长江、姜跃等:《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
    ④《斯大林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71页。
    ⑤参见李永全《前苏联决策机制与干部制度的形成和影响》,荣敬本、高新军主编:《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①参见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②王长江、姜跃等:《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页。
    ③转引自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
    ④参见[美]罗伯特·A·达尔等《现代政治分析》(第六版),吴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1、126页。
    ①[美]罗伯特·A·达尔等:《现代政治分析》(第六版),吴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6页。
    ①参见斯塔西斯·卡尔瓦斯《前苏东国家一党制的衰朽和瓦解》,荣敬本、高新军主编:《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页。
    ②[波]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刘晓勇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③参见萧功秦《当元老派成为改革家之后——中国与苏俄改革战略的反思》,《同舟共进》2012年第2期。
    ①[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上册),张慰慈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38页。
    ①周淑真:《政党政治学》,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8页。
    ②[英]阿米·古特曼等:《结社:理论与实践》,吴玉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7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页。
    ③[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36页。
    ⑤[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4页。
    ②[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8页。
    ③[美]阿伦·李帕特:《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1945—1990年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谢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页。
    ④王长江、姜跃等:《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⑤[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2页。
    ⑥参见杨祖功、顾俊礼等《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50页。
    ①参见李景鹏《民主的逻辑与民主的建设》,《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②郭定平:《当代中国政党与国家关系模式的重构——比较的视角》,《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③[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党概论》,雷兢璇译,香港:青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8页。
    ④参见周淑真《政党政治学》,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31页。
    ①[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史志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②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③参见吴丕、袁刚、孙广厦《政治监督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页。
    ①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②Larry Diamond,Juan J.Linz&Seymour M.Lipset,Introduction:Comparing Experiences with Democracy,in Same(ed.),Polit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omparing Experiences with Democracy,Boulder:Lynne Rienner,1990.转引自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0页。
    ①参见林勋健、吴辉、陈崎主编《西方党政关系论析》,时事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
    ①参见林勋健、吴辉、陈崎主编《西方党政关系论析》,时事出版社2012年版,第336-337页。
    ①参见李金河主编《当代世界政党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②[英]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制度》,谢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6页。
    ③周淑真:《政党与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8页。
    ④参见刘小林《当代各国政治体制——日本》,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
    ①参见金太军《当代各国政治体制——南欧诸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页。
    ②[美]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王元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页。
    ①参见谢峰《提高政党代表性:国外政党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学习时报》2010年10月11日。
    ②参见祁刚利《政党民主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58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76页。
    ②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33页。
    ②[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9页。
    ③[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耘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0页。
    ④参见张紧跟《政治参与功能分析:政党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①参见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8-339页。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③按照托马斯·戴伊(Thomas R.Dye)的研究,精英控制着美国工业和金融业资产的一半,私人基金会资产的近一半及私立大学资产的三分之二以上,控制着各个电视网、通讯社、主要报纸以及最有声望的公民团体和文化机构,占据着联邦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关键职位,以及军队的最高指挥职位。参见[美]托马斯·戴伊《谁掌管美国——里根时代》,张维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转引自林勋健、吴辉、陈崎主编《西方党政关系论析》,时事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①参见余洋《从精英国家化到国家精英化我国干部录用制度的历史考察》,《社会》2010年第6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
    ③“华盛顿在革命之后,作了八年总统,又退为平民。这件事对我们很有影响。华盛顿作过总统,他也是劳苦功高吧,比我们在座的同志怎么样?他作了八年总统,又退为平民。这样的办法,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参考一些,也可以退为平民?资本主义国家中有些人当过部长,当过总理,结果又去当教员,当教授,当律师,当经理,当校长。(毛泽东:我们如果那样,就叫受处罚。)艾森豪威尔当过总司令之后,又当过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然后才去竞选总统。马歇尔当了国务卿之后,又去当红十字会的会长。当然我们不一定完全照那样办,但恐怕有些东西,资产阶级的有些制度也可以参考。”《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647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①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页。
    ②参见王长江《怎样理解“党管干部”才是科学的》,《北京日报》2009年2月16日。
    ③参见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④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页。
    ⑤党内民主能否先行?从规范的意义上说,党内民主先行属于让党内精英首先享受民主果实的策略性安排,与政治平等这一核心价值及一人一票的选举民主机制有明显差距。但从经验层面分析,西方国家民主实践过程是先解决有产阶级内部的自由竞争和权力分享问题,再解决公民的普选权和全面参与问题。就是说,先确立精英主义式的权力结构,后容纳平民主义的政治参与,这样较为平稳地解决了参与爆炸与制度超载的矛盾。参见林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复旦政治学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在强调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具有根本一致性、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同时,还要看到二者在实现形式、适用范围、具体要求和目标取向等方面必然有所差异,因此二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单向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党内民主不能自发地转化为人民民主,自动地带动人民民主,需要一种耦合与互动、转化机制。参见刘红凛《比较视野中的国家民主与党内民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
    ②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③[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②[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42页。
    ①参见胡伟《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1期。
    ②参见赵耀《政党现代化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
    ①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75-76页。
    ②王长江教授认为,自马克斯·韦伯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依然有其生命力,由人治化管理转向规范的法治化管理不能不参照。这一转向实际上面临着既要从人治模式走向法治化的政府管理,又要对传统的法治化政府管理进行改革。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探索一种既吸取传统的法治化优点,又反映“善治”要求的新的治理方式。参见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4-2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②参见赵耀《党建科学化视野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③参见斯塔西斯·卡尔瓦斯《前苏东国家一党制的衰朽和瓦解》,荣敬本、高新军主编:《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①徐湘林:《政治改革政策的目标设定和策略选择》,《吉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②参见李景鹏《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③王长江教授认为,承认存在党的利益,是防止既得利益集团形成的最好办法,既然掌权者的利益有发展成既得利益的可能,就要对这种利益进行约束。现实中,要提高权力运作的科学性,就要改革权力关系,这样就会对干部滥用权力形成制约,往往会受到以“削弱党的领导”为由的反对;要真正实现干部对人民负责,就要从体制机制上将干部命运决定权交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这样必然削弱一些部门和个人决定干部任用的权力,因而此类改革举措也往往会遭到以违背“党管干部”原则为由的责难;要对权力运作实施强有力的监督,就必须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这样就大大限制掌权者的自由裁量权,推行起来就会障碍重重,遇到以“影响稳定”、“损害党的形象”为由的抵制。实际上,这些都表明,“党的利益”被既得利益者当作维护私利的幌子。因此,必须承认、规范、量化党的利益,这样才能彻底杜绝假“党的利益”谋一己私利的现象。参见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225页。
    ①许耀桐:《顶层设计内涵解读与首要任务分析》,《人民论坛》2012年6月〈中〉,总第368期。
    ②赵耀:《党建科学化视野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①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7页。
    ②参见叶娟丽《实证方法在政治学研究中的限度——以行为主义政治学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参见裴泽庆《党内民主:功能、边界与发展逻辑》,《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①赵耀:《党建科学化视野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②同上。
    ③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④赵耀:《党建科学化视野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①林尚立教授认为,政治的使命就是平衡人与社会的关系,任何政治生活基本上都是围绕公共权力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平衡展开的,这种平衡必须通过有效的价值系统、组织系统和制度系统进行,因而任何一种政治都必然是围绕着公共权力的结构和功能所形成的这三个系统的有机统一,从而形成特定的政治形态。参见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①参见[英]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制度》,谢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7页。
    ②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
    ③《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9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7页。
    ①房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改革若干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②转引自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①参见赵耀《选人用人意义上的党内民主刍议》,《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
    ②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林尚立等编:《政治与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③邹庆国:《地方党委新型领导体制架构模式探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8期。
    ①参见赵耀《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探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②王长江教授认为,党代会常任制能否起作用,取决于代表和被代表者之间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力授受,如果没有,“常任”只是意味着更多的会议和负担,不能为党内民主增加实质性内容,会变得“空心化”,解决权力来源问题是党内民主的关键。参见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255页。
    ①参见于文湖、牟文谦《论完善党内民主选举的动力机制》,《理论导刊》2011年第10期。
    ①参见赵耀《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探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①《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0页。
    ①参见唐元松《我国政治民主制度的可操作性安排》,《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页。
    ②《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7页。
    ①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②[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92页。
    ③同上,第393页。
    ④王勇兵:《党内民主的发展路径》,《学习时报》2006年5月17日。
    ①参见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②“两票制”即在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先由村民对党支部委员候选人投“信任票”,再由全体党员投“选举票”。尽管有学者认为“两票制”对《宪法》和《党章》是一种挑战。但是,这一做法扩大了基层民主选举的范围,加强了自治,同时增强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密切了党群关系,解决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可能出现的问题。参见佟德志《中国式民主内在的复合结构与战略选择》,《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①参见慕毅飞《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7页。
    ③高新民:《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关系》,《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①参见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197页。
    ②参见苏哲、李春峰《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召开“中国政治发展热点议题漫谈”学术沙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31/21/81721_21086946.shtml.(2010-3-23).
    ③赵耀:《党建科学化视野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④陈家喜等认为,“公推直选”的超前与现行党规制度形成了冲突,导致处于“违法式”试点状态,在基层政权组织的试点被限定在乡镇党委以下,县级党委以上的试点尚未出现,呈现“基层锁定”格局,面临升级的“天花板”,尽管各地“公推直选”看似差异,但在操作机制上大同小异,对机制的优化完善和制度化贡献不足,“内卷化”明显。并认为困境的深层根源在于党管干部与竞争性选举之间理念、价值差异甚至对立而产生的张力。参见陈家喜、刘王裔《党内公推直选的改革困境与发展路径》,《理论视野》2012年第4期。
    ⑤赵耀:《党建科学化视野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①参见赵耀《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探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①参见戴辉礼《中共常委会体制与执政架构的制度运作》,《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1期。
    ①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
    ②胡伟教授认为,作为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对策,党政分开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党政分开没有体现在政治体系层面,而落实到行政体系层面。对于政治体系,权力不应过分集中,而应有一定的分散,这是政治民主的要求;对于行政体系,一定的行政权不能同时被不同的机构和人员分割,而应由一个统一的机构或职位独享,以确保行政的整合,这是行政效率的要求。参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96页。
    ③王长江:《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中国改革》2010年第12期。
    ④刘杰教授认为,中国的党政关系不是对等的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党在国家治理格局中对政府安排和规范方式的问题,党在这一关系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在嵌入型党政关系新模式下,党通过各种嵌入方式保持对政府的政治领导,选人用人方面,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必须是中共党员(尤其是各省、地、县行政首脑均同时担任地方党委副书记职务),各级行政官员的考察和任命权力均归属于党的组织部门。参见刘杰《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①[美]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王元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0页。
    ②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③即使在西方国家,一个政党一旦成为执政党,政党的权力与国家的权力就会出现相对集中和糅合状态,执政党党员与国家政权机构人员也会出现互相交错的局面。但是,政党、国家两者权力之间有明显权限。参见张恒山等《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页。
    ④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页。
    ⑤事实上,2004年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规范党政机构设置,完善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减少领导职数,切实解决分工重叠问题,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9页。
    ⑥王沪宁:《关于党政分开的几个问题》,《王沪宁集——比较·超越》,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84页。
    ①参见蓝志勇、苗爱民《政治与行政两分理论的跨文化对话》,《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②参见赵耀《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探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③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117页。
    ①参见潘啸《政党推动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力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
    ②人大在许多党政官员和公众中的形象是“二线”机构,这与在人大任职的官员特征有一定关系。人大自身的一些结构性因素也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比如,人大代表人数多、效率低,一些代表参政能力有限等。参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03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④《干部任用工作条例》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七条对两者的协调已作了明确规定,实现协调的关键是干部任免的“建议权”、“推荐权”在党委,“任命权”、“决定权”在人大。党管干部原则主要体现为党委的提名权,在这个意义上也充分体现对干部任免的领导和控制,提名权保证了党委在选人用人过程中的权威。参见张恒山等《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
    ②胡伟教授认为,人大行使合法权力的作用非同寻常,一方面形成政治结构间的权力监督和制衡;另一方面,也可能削弱当代中国的政府整合,地方人大可能成为维护地方利益的结构性阵地,包括对中央提名的地方官员投反对票。参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16页。
    ①参见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343页。
    ②参见袁廷华《中国政党制度功能探析》,《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1期。
    ①参见李晓鹏《政党制度的社会基础——兼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价值》,《理论观察》2010年第1期。
    ②袁廷华:《中国政党制度功能探析》,《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1期。
    ③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①李昌鉴认为,“协商民主是指公民、政党、利益集团或专设的政治协商组织等协商主体,通过规范的程序进行平等、自由的对话、沟通、争论,使各方了解并尊重彼此的立场、观点和诉求,从而在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以协商的形式,寻求并达成各方可以接受的共识并形成法律或决策付诸实施。”李昌鉴:《关于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①参见赵耀《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探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页。
    ①参见赵耀《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探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②[日]冈泽宪芙:《政党》,耿小曼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③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0页。
    ②参见杨雪冬《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制度改革:基于制度文本的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11页。
    ③竺乾威:《现代官僚制的重构:中国干部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④“干部”一词主要是政治用语,“党管干部”已写入《公务员法》,“干部”如何与公务员制度相衔接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参见石文龙《依法执政与“党管干部”实现方式的转变》,《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5期。
    ①姜海如:《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3页。
    ②竺乾威教授认为,《公务员法》较之《国家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改变了原有的分类,将党务工作人员,人大、政协工作人员以及法官、检察官等这些原本参照公务员管理的都列入公务员,原来“国家公务员”称谓更为“公务员”。新的公务员界定在相当程度上回归原有体制,因为原有干部管理体制对这些人是不分类的,并按同一种方式进行管理。在管理意义上,基于职业分类有助于管理的专业化。但党务管理人员和其他机构的人员与政府管理人员毕竟工作性质不同。而且,将立法、行政、司法部门人员都纳入公务员体系,还会带来如何有效监督的问题,尤其是法官、检察官,按照惯例,应是相对独立的司法官员,并不是行政色彩很浓的公务员。参见竺乾威《现代官僚制的重构:中国干部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③《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①参见宋世明《分类管理:美、英、法三国执政党管“干部”之演变规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2期。
    ②同上。
    ③[美]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王元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①参见赵耀《选人用人制度改革探析——基于政治合法性的视角》,《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②[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②[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174页。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④关太兵:《选举权的实现与竞争性选举》,《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
    ⑤胡伟:《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道路:党内民主模式的选择》,《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①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
    ②参见萧功秦《新加坡的“选举权威主义”及其启示——兼论中国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①转引自鲁子问、钱道赓《考选民主:中国领导干部公开考选制度的价值创新》,《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4页。
    ①参见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②[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1-332页。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同上。
    ③《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2-103页。
    ④李铁映:《论民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页。
    ①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180页。
    ①参见赵耀《中国共产党的选人用人机理:形成及运作分析》,《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6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选集(1-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全集(第1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列宁全集(第1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列宁全集(第2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列宁全集(第3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列宁全集(第3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列宁全集(第4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0]斯大林全集(第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毛泽东选集(1-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3]邓小平文选(1-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邓小平文选(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江泽民文选(1-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本书编写组.十六大报告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专题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2.
    [20]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
    [2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2]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王长江、姜跃等.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王长江主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8]周淑真.政党与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周淑真.政党政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徐湘林等.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3]徐湘林主编.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14]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5]林勋健、吴辉、陈崎主编.西方党政关系论析[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2.
    [16]史志钦主编.全球化与政党变革[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17]杨祖功、顾俊礼等.西方政治制度比较[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18]曹沛霖等主编.比较政治制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9]孙关宏等主编.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0]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1]胡盛仪等.中外选举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2]何俊志.选举政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3]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4]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5]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6]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7]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8]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9]燕继荣主编.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0]吴丕、袁刚、孙广厦.政治监督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1]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2]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3]严强等.宏观政治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4]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5]王沪宁.王沪宁集——比较·超越[C].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36]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7]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8]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9]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0]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41]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42]何力平.政党法律制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3]何增科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4]谢庆奎.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45]姜海如.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6]李金河主编.当代世界政党制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7]祁刚利.政党民主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8]罗峰.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对中国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9]刘红凛.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0]梁道刚.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基础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1]胡小君.执政党与当代中国选举发展——增强执政合法性的视角[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52]刘小林.当代各国政治体制——日本[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53]金太军.当代各国政治体制——南欧诸国[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54]郭道晖.社会权利与公民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55]陈奎德主编.思想家:跨世纪的探险[M].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89.
    [56]孙立平.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程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7]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8]张恒山等.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59]周雪光、刘世定、折晓叶主编.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0]杨光斌、寇健文主编.中国政治变革中的观念与利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1]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主编.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R].北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7.
    [6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3]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1辑)[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64]刘建军等主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复旦政治学评论第3辑)[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65]荣敬本、高新军主编.政党比较研究资料[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66]王韶兴、吕连仁主编.政党政治研究:第四届中国政党论坛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1][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邓正来等编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2][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著,储复耘译.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英]J·S.密尔著,汪瑄译.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日]山口定著,韩铁英译.政治体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7][美]乔万尼·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美]罗伯特·达尔著,李柏光等译.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意]G·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0][美]D.B.杜鲁门著,陈尧译.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1][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任军锋等译.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2][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3][美]劳伦斯·迈耶等著,罗飞等译,任晓校.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4][美]莱斯利·里普森著,刘晓等译.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5][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
    [1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徐湘林等译.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
    [1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杨红伟等译.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8][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19][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0][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张华青等译.一致与冲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2][美]戴维·伊斯顿著,王浦劬主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3][美]罗伯特·A·达尔等著,吴勇译.现代政治分析(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4][美]罗伯特·达尔著,谭君久、刘惠荣译.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5][美]罗伯特·达尔著,顾昕、朱丹译.民主理论的前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6][美]约瑟夫·熊彼特著,吴良健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7][美]科恩著,聂崇信等译.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8][英]戴维·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9][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0][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译.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1][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2][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雷兢璇译.政党概论[M].香港:青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
    [33][美]弗兰克·J·古德诺著,王元译.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4][美]安东尼·奥罗姆著,张华青等译.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5][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著,史志钦等译.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6][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著,曾淼等译.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7][英]艾伦·韦尔著,谢峰译.政党与政党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8][美]拉里·戴蒙德、理查德·冈瑟主编,徐琳译.政党与民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9][美]阿伦·李帕特著,谢岳译.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1945—1990年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40][美]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等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41][美]贾恩弗朗哥·波齐著,陈尧译.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42][美]卡罗尔·佩特曼著,陈尧译.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3][日]冈泽宪芙著,耿小曼译.政党[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44][德]托玛斯·迈尔著,殷叙彝译.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21世纪的社会民主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5][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黄华光译.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46][波]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著,刘晓勇等译.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47][英]詹姆斯·布赖斯著,张慰慈等译.现代民治政体(上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8][美]邹谠著.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49][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著,刘李胜等译.领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0][美]丹尼斯·朗著,陆震纶等译.权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1][英]阿米·古特曼等著,吴玉章等译.结社:理论与实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2][俄]尼·雷日科夫著,王攀等译.大动荡的十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3]Joseph Lapalombara,Myron Weiner.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Development(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pp,16-24.
    [54]Larry Diamond,Juan J.Linz&Seymour M.Lipset,Introduction:ComparingExperiences with Democracy,in Same(ed.),Politics in DevelopingCountries:Comparing Experiences with Democracy,Boulder: LynneRienner,1990.
    [1]王长江.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改革,2010(12).
    [2]王长江.执政党建设前沿问题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1).
    [3]梁妍慧.党管干部原则内涵探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7).
    [4]李景鹏.民主的逻辑与民主的建设[J].天津社会科学,2011(5).
    [5]李景鹏.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3).
    [6]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7]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J].战略与管理,2001(6).
    [8]徐湘林.党管干部体制下的基层民主试改革[J].浙江学刊,2004(1).
    [9]竺乾威.现代官僚制的重构:中国干部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6).
    [10]郭定平.当代中国政党与国家关系模式的重构——比较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09(1).
    [11]郭定平.制度积累与渐进替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机制解析[J].学习与实践,2008(11).
    [12]徐湘林.政治改革政策的目标设定和策略选择[J].吉林大学学报,2004(6).
    [13]徐湘林.从政治发展理论到政策过程理论——中国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2004(3).
    [14]胡伟.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道路:党内民主模式的选择[J].科学社会主义,2010(1).
    [15]胡伟.现代政党发展规律探析:以党建科学化为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12(1).
    [16]胡伟.政治体制改革与党内竞争性选举——中国民主制度设计的政治工程学[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1)〈下〉.
    [17]燕继荣.“中国式民主”的理论建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3).
    [18]周淑真.从比较研究角度看执政党建设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2).
    [19]周淑真.宪政体制与政党政治的关系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
    [20]周淑真.西方主要国家政治选举与政党制度关系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2(2).
    [21]佟德志.中国式民主内在的复合结构与战略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2]许耀桐.顶层设计内涵解读与首要任务分析[J].人民论坛,2012(6)〈中〉.
    [23]许耀桐.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J].民主与科学,2010(5).
    [24]俞可平.增量民主与政治改革[J].财经,2012(15).
    [25]何增科.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转型(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3).
    [26]何增科.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转型(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
    [27]何增科.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2).
    [28]王邦佐、谢岳.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J].政治与法律,2001(3).
    [29]胡世明、沈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架构[J].浙江学刊,2005(1).
    [30]虞崇胜、张光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J].理论探讨,2011(2).
    [31]程竹汝.当代中国政治的科学发展:寻求民主实现形式的最优次序与发展重心[J].政治与法律,2011(2).
    [32]上官酒瑞、程竹汝.革命党领导下的中国政治特征及其效应[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1).
    [33]施雪华、曹胜、汤静容.新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教训与未来走向[J].社会科学研究,2012(1).
    [34]包心鉴.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从“权力委任”到“权力民授”[J].理论视野,2012(5).
    [35]王韶兴.政党职能问题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05(3).
    [36]张紧跟.政治参与功能分析:政党研究的一种新范式[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7]任剑涛.党权、异地任职与中央控制——从三个案例看地方治理的权力畸变与制度矫正[J].江苏社会科学,2010(6).
    [38]刘杰.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J].社会科学,2011(12).
    [39]鲁子问、钱道赓.考选民主:中国领导干部公开考选制度的价值创新[J].社会主义研究,2011(2).
    [40]任中平、张振雪.党内“一把手”体制的由来、危害与治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3).
    [41]陈尧.庇护政治:一种政治交换的模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42]熊光清.如何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历史的审视[J].学术探索,2011(1).
    [43]陈家喜、黄卫平.一党体制衰落的制度探源[J].社会科学,2012(7).
    [44]萧功秦.当元老派成为改革家之后——中国与苏俄改革战略的反思[J].同舟共进,2012(2).
    [45]萧功秦.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转型体制[J].浙江学刊,2005(5).
    [46]潘啸.政党推动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力点[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7(5).
    [47]叶长茂.双轨制视角下的渐进政治改革:理论、路径与前景[J].社科纵横,2010(12).
    [48]杨雪冬.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制度改革:基于制度文本的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3).
    [49]“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课题组”、周天勇、吴辉.建设一个民主和法治的现代化国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总论[J].经济研究参考,2007(31).
    [50]房亚明.从确认到竞争:被选举权的民主建构[J].社会科学,2012(6).
    [51]吴克峰.论政党政治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交融与互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5).
    [52]高兆明、王锋.政党伦理:多元社会中的政党、政党关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3]裴泽庆.党内民主:功能、边界与发展逻辑[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4).
    [54]师泽生、李猛.试论西方选举与民主的关系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11(8).
    [55]李锡炎.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理论内涵和科学定位[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4).
    [56]杨海峰.以权利制约权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J].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3).
    [57]王春福.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实现权利对权力的有效监督[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3).
    [58]王建华.社会治理视域下政党组织变革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1(5).
    [59]王建华、王云骏.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资源配置研究——基于国家治理的考察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12(4).
    [60]陈文新.政治资源配置与社会阶层关系的逻辑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6).
    [61]李晓鹏.政党制度的社会基础——兼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价值[J].理论观察,2010(1).
    [62]王海峰.干部国家与中国建设:一个新的分析概念和框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4).
    [63]黄卫平、邓杰文.公推直选:中国民主选举的主流形式[J].人民论坛,2010(12)〈中〉.
    [64]陈家喜、刘王裔.党内公推直选的改革困境与发展路径[J].理论视野,2012(4).
    [65]刘翠、李阳、耿弘.增强竞争性:完善基层党内选举模式运行的重要选择[J].探索,2011(5).
    [66]唐元松.我国政治民主制度的可操作性安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4).
    [67]宋世明.分类管理:美、英、法三国执政党管“干部”之演变规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2).
    [68]戴辉礼.中共常委会体制与执政架构的制度运作[J].理论与改革,2012(1).
    [69]于文湖、牟文谦.论完善党内民主选举的动力机制[J].理论导刊,2011(10).
    [70]邹庆国.地方党委新型领导体制架构模式探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8).
    [71]袁廷华.中国政党制度功能探析[J].政治学研究,2012(1).
    [72]余洋.从精英国家化到国家精英化我国干部录用制度的历史考察[J].社会,2010(6).
    [73]李春明.政治输入与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建设[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2).
    [74]黄杰.“双轨政治”:对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的一种尝试性解释[J].太平洋学报,2011(5).
    [75]刘俊生.官员任用模式研究——兼论遏制任用腐败的一个途径[J].江苏社会科学,2002(3).
    [76]谢方意.政党转型中政治合法性问题探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5).
    [77]王鹏.精英转换:西方理论局限与中国视角[J].理论与改革,2010(2).
    [78]王绍光.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79]李永忠.干部人事制度亟待解决的硬伤[J].人民论坛,2010(12)〈上〉.
    [80]房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改革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6(3).
    [81]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1).
    [82]高新民.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关系[J].重庆社会科学,2004(1).
    [83]刘红凛.比较视野中的国家民主与党内民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4).
    [84]刘红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耦合与互动[J].理论探讨,2009(6).
    [85]唐皇凤.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中国经验及其理性审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86]黄清吉.民主内涵探析[J].政治学研究,2012(4).
    [87]禹海霞.政党变革、政治体制变革、政党政治变革含义辨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1).
    [88]李昌鉴.关于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J].理论研究,2008(3).
    [89]肖存良.政党制度与中国协商民主研究——基于政权组织形式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13(2).
    [90]李海青.试论转型语境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期——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12(4).
    [91]张晓杰、耿国阶、孙萍.政治机会结构理论述评[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2).
    [92]孔凡义、郭坚刚.政党组织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2006(12).
    [93]蓝志勇、苗爱民.政治与行政两分理论的跨文化对话[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2).
    [94]王庆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形式研究[J].江海学刊,2009(1).
    [95]林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A].复旦政治学评论[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6]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A].林尚立等编.政治与人[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7]李永全.前苏联决策机制与干部制度的形成和影响[A].荣敬本、高新军主编.政党比较研究资料[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98]斯塔西斯·卡尔瓦斯.前苏东国家一党制的衰朽和瓦解[A].荣敬本、高新军主编.政党比较研究资料[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赵耀.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探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6).(全文收入《政党政治研究:第四届中国政党论坛文集》,王韶兴、吕连仁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赵耀.中国共产党的选人用人机理:形成及运作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2(6).(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
    [3]赵耀.选人用人制度科学化问题探讨[J].理论导刊,2012(2).
    [4]赵耀.选人用人制度改革探析——基于政治合法性的视角[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4).
    [5]赵耀.执政党利益整合视角的社会管理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6).
    [6]赵耀.政党现代化视域的选人用人论析[J].攀登,2011(6).
    [7]赵耀.政党政治录用的中西比较及启示[J].攀登,2012(2).
    [8]赵耀.让选人用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J].宁夏党校学报,2011(6).
    [9]赵耀.选人用人科学化初探[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6).
    [10]赵耀.选人用人科学化的再思考[J].宁夏党校学报,2012(4).
    [11]赵耀.干部任前公示制的困境及改进[J].党政干部学刊,2012(6).
    [12]赵耀.党建科学化视野中的选人用人问题[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4).
    [13]赵耀.政党现代化中的选人用人问题[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6).
    [14]赵耀.干部差额选拔的思考和对策[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4).
    [15]赵耀.选人用人意义上的党内民主刍议[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6).
    [16]赵耀.以更宏阔的视野选人用人[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2(1).
    [17]赵耀.重温邓小平“关键在人”思想——以选人用人为视角[A].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12·全国社会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集[C].
    [18]赵耀.干部制度改革的思维路径和现实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王长江.怎样理解“党管干部”才是科学的[N].北京日报,2009-2-16.
    [2]王长江.莫让顶层设计走形[N].中国青年报,2012-7-2.
    [3]谢峰.国外政党怎样选拔议员候选人[N].学习时报,2010-12-6.
    [4]高新民.当代中国改革的整体性与路径选择[N].学习时报,2011-11-14.
    [5]桑玉成.干部制度改革:问题意识与价值取向[N].文汇报,2009-12-27.
    [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9-27.
    [7]王懂棋.县委书记的权力究竟有多大[N].学习时报,2011-8-1.
    [8]谢峰.提高政党代表性:国外政党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N].学习时报,2010-10-11.
    [9]谢峰.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基本特征[N].学习时报,2006-6-26.
    [10]王勇兵.党内民主的发展路径[N].学习时报,2006-5-17.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0/2391834.html.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14576/28320/39838/39842/2947944.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5-06/21/content_8297.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5-06/21/content_8249.htm.
    [5]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71387/71589/5526691.html.
    [6]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7-07/06/content_674806.htm.
    [7]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71387/71589/4855250.html.
    [8]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EB/OL].光明网http://www.gmw.cn/01gmrb/1999-03/30/GB/18011%5eGM2-3009.HTM.
    [9]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102565/182144/10995045.html.
    [10]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7/13/content_971080.htm.
    [11]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11271674.html.
    [12]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EB/OL].光明网http://www.gmw.cn/content/2006-08/07/content_460985.htm.
    [13]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EB/OL].每日甘肃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10/07/16/011623022.shtml.
    [14]苏哲、李春峰.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召开“中国政治发展热点议题漫谈”学术沙龙[EB/OL].[2010-3-2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31/21/81721_21086946.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