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温泉旅游的历史地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古代温泉旅游为研究范畴,采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对温泉旅游及其构成要素的发展演化进行了描述与解释,并揭示了其中的一些规律。
     中国古代温泉旅游是融观光审美、康体疗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康体疗养是温泉旅游的特色所在。古代温泉旅游萌生于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温泉旅游者主要为帝王和皇室贵族。唐代是古代帝王温泉旅游的巅峰,宋代主要温泉旅游群体实现了由帝王、皇室贵族向文人士大夫的转变,温泉旅游已成为一种观光审美与康体疗养相结合的旅游活动。明清时期是温泉旅游的繁盛期,温泉旅游者以文人士大夫为主,并开始下移至平民百姓,温泉旅游逐渐走向大众化。
     温泉资源是温泉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中国开发利用温泉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距今2500—3000年的《诗经》时代。温泉的开发利用状况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关,古代开发利用温泉的主要形式是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和旅游利用。古代见载于文献的温泉数量持续增长,且随时间推移呈现快速增长之势。温泉资源的空间演化具有以下规律:分布地由中原向四周扩展、分布重心东移南迁,东南多于西北;社会需求与区域发展过程是影响温泉资源时空演化的主要因素。
     温泉旅游景观是游人观赏的主要对象,它包括温泉景观本身和温泉景观组合。温泉景观是由泉源、泉水运动状态、颜色、温泉生物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古代温泉景区内部景观组合体现为温泉水体与山石、植被、建筑等单体景观的组合,从而呈现出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古典园林景象。一些优美的温泉景观成为地方著名景观,与其他代表性名胜形成“八景、十景、十二景”等地域名胜组景。古代温泉旅游景观及其组合对现代温泉旅游开发、温泉旅游者的游览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温泉旅游地是温泉旅游活动的空间载体。古代温泉旅游地按服务对象分为皇家温泉旅游地和大众温泉旅游地两大类型,二者在旅游服务设施的规模、等级上有很大的差别。温泉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由温泉泉源与服务设施、温泉聚落和温泉旅游地环境三个圈层构成。古代温泉旅游地的开发模式基本是“政府主导型”,它的发展演化过程划分为原始阶段、初步扩张阶段、快速扩张阶段、成熟稳定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在空间上是一种由温泉泉源为中心,温泉旅游设施与活动由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扩散的过程。温泉旅游地的时空间演化反映了温泉旅游活动的空间扩散过程。古代温泉旅游地的空间演化具有以下规律:分布地由北向南扩展、分布重心南移,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藕合关系,近城市性。温泉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以及政府行为是影响温泉旅游地时空演化的主要因素。
     温泉旅游者是温泉旅游活动的主体。古代温泉旅游者有帝王、文人士大夫、宗教信徒、平民百姓等四种类型,以帝王和文人士大夫为主,并经历了一个从上层群体到下层群体的下移过程。康体疗养和游览观光是温泉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古代温泉旅游者出游集中于秋、冬季节。帝王把温泉旅游作为休闲疗养、避寒的重要方式,在温泉地逗留时间较长;文士的温泉旅游含有较多观光游览的成分,在温泉地逗留时间较短;平民百姓的温泉旅游多是与冶游、岁时节令游乐相结合。古代温泉旅游者的旅游空间范围多为中小尺度,帝王的空间行为主要表现为往返于都城与温泉地之间,文人士大夫的空间行为则是采用线型旅游模式。
This article mainly researches on ancient hot spring tourism, using geography theory and method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ancient hot spring tourism and its elements, from a tempo-spatial dimension.
     Hot spring tourism in ancient times contains sightseeing aesthetics, health-care recuperation and recreation entertainment. Medical recuperation i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function of hot spring tourism. Ancient hot spring tourism originated in Qin-han Dynasty and rapidly developed in Weijin and North-South Dynasty,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the emperor and royal family were the main visitors which concentrated around the capital cities. Hot spring tourism reached the peak in Tang Dynasty and in Song Dynasty, the main visitors turned to the literati and scholar-bureaucrat, which made hot spring a synthetic action. After Ming Dynasty, hot spring beca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mong the nation and common.
     Hot spring resources are definitely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hot spring tourism.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using hot spring which could be found2500-3000years ago.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has a closely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edical health care,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ourism are the main ways for hot spr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ot spring beca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 special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hot spring resources: from east to north, from central China to other places, more in east-north than west-north. The demand of societ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re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temporal-special distribution of hot spring resources.
     The landscapes of hot spring tourism are the objects of sightseeing for visitors which includehot spring sights and combinations Hot spring sights include source of hot spring, motion state of hot spring water, colors and biology of hot spring, etc. In ancient times, combinations hot spring sights contain hot spring itself, bonsai, plants and buildings. Hot spring also can be parts of the showplaces. There are several significant senses for us to learn from ancient people.
     Hot spring tourism destination is the special carrier of hot spring tourism. There are two special hot spring types, one for royal family and one for the public, which are total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on size and level. Hot spr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hot spring tourism destin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rings: hot spring source and service facilities, hot spring settlements and the environments. The exploitation model for hot spring runs by governmen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contain original stage, primary stage, expanding stage, developing stage, declining stage and resuscitative stage. In space, it's a process of hot spring tourism facilities and activities diffusing from inner circle layer to outer circle layer, taking hot springs as center. The tempo-spatial evolution of hot spring tourism destinations reflects the spatial diffusion of hot spring tourism activities. The characters of tempo-spatial evolution of hot spring show as: to the east and south, from north to south, closely couples with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in space, and close to urban areas. The quality of hot spring resourc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emporal-special distribution of hot spring.
     Hot spring tourists are the main body of hot spring tourism. The emperor, the literati and scholar-bureaucrat, religionist and common people are four main types of hot spring visitors, from the upper class to the common people. Also, medical recuperation and sightseeing entertainment are main motivations of hot spring tourism. For the weather; autumn and winter are the main seasons for hot spring tourism. Health-care recuperation is the main reason for emperor and royal families that they usually stay longer than others; on the other side, entertainmen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literati and scholar-bureaucrat which makes them stays shorter than the emperor; the hot spring tourism of the common is a combination of excursion and amusement of festival customs. Spatial area of ancient hot spring tourists was small scale, the spatial behavior of emperors presented as going to and fro capital city and hot springs, and the literati and scholar-bureaucrat was linear model.
引文
① 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报告(2011)》,2011年,第28页。
    ① 保继刚:《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文地理》1992年第2期,第13页。
    ② 龚胜生:《历史医学地理学刍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期,第71-72页。
    ③ 申葆嘉、刘住:《旅游学原理》,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④ 郭来喜、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研究》1990年第3期,第78页。
    ⑤ 于杨、王艳平:《中国温泉旅游研究三十年进》,《旅游论坛》2009年第5期,第667页。
    ①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② 王艳平、山村顺次:《中国温泉资源旅游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地理科学》2002年第1期,第102页。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69页。
    ② 谭见安:《地理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317页。
    ③ 朱长生:《矿泉水、温泉水的勘察评价与利用》,地质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④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页。
    ⑤ 孙关龙:《<诗经>中的泉水资料》,《中国科技史料》1989年第2期,第81页。
    ⑥ (汉)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61页。
    Susan Mayhew. A Dictionary of Geography. London:Edward Arnold.1970.178.
    ② 刘振礼、王湘、邢道隆:《中国旅游地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③ 聂树人:《医学地理学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6页。
    ④ 黄尚瑶:《中国温泉资源》,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年版。
    ⑤ 周进步、庞规荃等:《现代中国旅游地理》,青岛出版社2001年版。
    ⑥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温泉旅游服务规范(DB44/T 297-2006)》,2006年。
    ⑦ 谭见安:《温泉旅游之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⑧ 王艳平:《温泉旅游真实性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1期,第59页。
    ① 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 申葆嘉:《旅游学原理—旅游运行规律研究之系统陈述》,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③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④ 李天元:《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⑤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① 朱跃东《温泉旅游管理实务》,《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 王艳平:《温泉旅游基本构件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10期,第59页。
    ③ 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温泉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征求意见稿)》,2010年。
    ④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温泉旅游服务规范(DB44/T 297-2006)》,2006年。
    ⑤ 郑焱:《中国旅游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61页。
    ⑥ 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地理学思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第176页。
    ⑦ 谭见安:《温泉旅游之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⑧ (唐)徐坚:《初学记》卷7《地部下·骊山汤三》。
    ⑨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49页。
    Abdul Rahim Samsudin et al.Thermal springs of Malaysia and their potenti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1997,15(2-3)275-284.
    ② Tokumura Shisei.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Tourism-Its Japanese Market. Beijing:Chinese Tourism Press,2002.
    AIEST. From traditional spa tourism to modern forms of health tourism.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0, 28(3)38-39.
    Patty Monteson, Judy Singer. Restoring the Homestead's historic Spa.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9, (8):70-77.
    Dona Brown. The Making of American Resorts:Saratoga Springs,Ballston Spa and LakeGeorg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2002, (9):658.
    ③ Patricia Erfurt Cooper, Malcolm Cooper.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Spas and Hot Springs. Clevedon: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9.
    ⑤ Phyllis May Hembry. The English Spa,1560-1815A Social History. London: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⑥ Hirak Behari Routh et al. Balneology, Mineral Water and Spa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linics in Dermatology, 1996,14 (6):551-554.
    Bacon W. Economic systems and their impact Oil tourist resort development:the case of the Spa in Europe. Tourism Economics,1998,(4):1,21-36.
    ① John Towner. What is tourism's history. Tourism Management,1995,16(5)339-343.
    John Towner.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Recreation and Tourism in the Western World 1540-1940.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1996.
    ② Deborah Wightman, Geoffrey Wall. The Spa Experience at Radium Hot Spring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5, 12(3):393-416.
    ③ John w.Land. Balneological Use of Thermal and Mineral Waters in the USA. Geothermics,1996,25(l):103-147.
    Anthony V.Benedetto.Larry E.Millikan. Mineral Water and Spas in the United States. Clinics in Dermatology,1996, 14(6):583-600.
    ④ Loverseed-H. Health and spa tourism North America. 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1998,(1):46-66.
    ⑧ 山村顺次:《江户、明治及平成时代日本温泉地排序》,《温泉》2002年第2期,第4-7页。
    ⑨ 姜淑瑛:《韩国水安堡温泉的形成与变迁》,《温泉地域研究》2004总第2号。
    ① 许晓春:《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成就及其学术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69-73页。
    ② 邓美成:《湖湘地理史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3期,第95-100页。
    ③ 吴必虎:《论旅游区的历史地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第73-75页。
    ④ 汪霞:《明清至近代武汉游憩地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⑤ 周振鹤:《王士性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影响》,《地理学报》1993年第3期,第19-25页。
    ⑥ 吴必虎:《徐霞客的生命路径(life path)及其区域景观多样性背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151-156页。
    ⑦ 周振鹤:《从明人文集看晚明旅游风气及其与地理学的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72-78页。
    ① 任唤麟:《明代历史旅游地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② 刘勋:《唐代历史旅游地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③ 周军:《清代历史旅游地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④ 任唤麟、龚胜生、周军:《晚明旅游资源类型结构与地域分布—以<三才图会·地理>与<名山胜记>为数据来源》,《地理研究》2011年第3期,第477-484页。
    ⑤ 刘勋、龚胜生、白月华:《唐代旅游资源结构与分布研究_以两<唐书>列传人物旅游活动为中心》,《旅游科学》2011年第5期,第83-93页。
    ⑥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43-352页。
    ⑦ 吴必虎:《中国山地景区文化沉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⑧ 陈国生:《我国古代方志的旅游地理学价值》,《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第102-106页。
    ⑨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⑩ 杨俊博:《北宋东京寺院旅游吸引物及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 张英俊:《北宋西京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2 李景初:《宋代江南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3 荆建璞:《唐宋时期嵩山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4 赵慧:《唐宋时期五台山景观资源及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5 王玉国:《唐代凉州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① 何林福:《论中国地方八景的起源、发展和旅游文化开发》,《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年第2期,第56-.59页。
    ② 李开然、央·瓦斯查:《传统组景序列调查反映的中国古代游憩偏好》,《旅游学刊》2009年第6期,第70-73页。
    ③ 贾文毓:《旅游地理学视域中的中国名胜组景分析》,《地理学报》2009年第6期,第745-752页。
    ④ 魏向东:《时间禁忌与旅游空间—晚明旅游时间分析与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174-180页。
    ⑤ 魏向东、朱梅:《晚明时期我国历史旅游客流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人文地理》2008年第6期,第118-123页。
    ⑥ 魏向东:《晚明旅游地理研究(1567-1644).以江南地区为中心》,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① 陈炎冰:《中国温泉考》,中华书局1939年版。
    ② 章鸿钊:《中国温泉辑要》,地质出版社1956年版。
    ③ 刘承志:《云南温泉之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质构造关系》,《地质论评》1966年第3期,第211-220页。
    ④ 陈墨香:《新编中国温泉图及其说明》,《地质科学》1992年增刊,第322-330页。
    ⑤ 郭俊:《矿泉学与现代疗养学》,《自然杂志》1986年第7期,第539-542页。
    ⑥ 吴述席、刘立保:《简论我国温泉分布与疾病疗养》,《平原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第71-78页。
    ⑦ 郭来喜:《中国的矿泉旅游资源》,见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旅游地理文集》1982年,第117-125页。
    ⑧ 李志华:《中国的温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⑨ 黄尚瑶:《中国温泉资源》,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年版。
    ⑩ 冯天驷:《中国地质旅游资源》,地质出版社1998年版。
    ①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42-352页。
    ② 倪开刚、栾光忠等:《胶东温泉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海洋地质动态》1995年第10期,第8-10页。
    ③ 黄远水、刘克祥等:《永安市热水口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探讨》,《福建地理》1997年第1期,第64-67页。
    ④ 黄郁成:《试论温泉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第206-208页。
    ⑤ 张建:《再论我国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6期,第67-72页。
    ⑥ 熊继红:《温泉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武汉城市圈温泉资源为例》,《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56-60页。
    ⑦ 钟林生、王婧等:《西藏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与开发策略》,《资源科学》2009年第11期,第1848-1855页。
    ⑧ 张蕾、林岚:《温泉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广东龙门为例》,《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年第4期,第82-88页。
    ① 林英杰、张燕文:《电白县热水温泉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其开发设想》,《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增刊,第22-28页。
    ② 周永振、王艳平:《民族地区温泉旅游的建设研究—以内蒙古“蒙式温泉,,旅游构建为例》,《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3期,第389-393页。
    ③ 蔡卫民、熊翠:《湖南省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空间布局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4期,第688-92页。
    ④ 王华:《温泉旅游地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清新游度假区为例》,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⑤ 余剑晖:《温泉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以重庆市温泉为例》,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⑥ 傅广海:《四川省甘孜州温泉类型、成因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⑦ 梁江川、陈南江:《广东省高档温泉度假区游客利益细分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5期,第68-74页。
    ① 巫晶:《温泉旅游游客行为研究—以宜春温汤镇的温泉旅游为例》,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 桑彬彬:《温泉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探索—对云南安宁、弥勒温泉游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③ 蒲蕾:《基于四川温泉度假地游客消费行为的温泉产品研究—以山地温泉为例》,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④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49页。
    ⑤ 李仲均:《中国温泉开发利用史》,《中国科技史杂志》1982年第2期,第103-106页。
    ⑥ 李仲均:《北京市地热开发利用史》,《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第271-278页。
    ⑦ 林传成:《福州温泉文化探研》,《闽都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第612-627页。
    ⑧ 赵青霞:《山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史初探》,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⑨ 赵青霞、孔德安:《历史上山西温泉的开发与利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92-95页。
    ⑩ 王艳平、山村顺次:《中国温泉资源旅游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地理科学>)2002年第1期,第102-109 页。
    ① 王华、彭华等:《国内外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模式的探讨》,《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第3期,第79-83页。
    ② 黄向、徐文雄:《我国温泉开发模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规划师》2005年第4期,第72-75页。
    ③ 李鹏:《社会重构下的温泉旅游地兴衰研究—以从化温泉为例》,《热带地理》2010年第5期,第540-545页。
    ④ 王艳平:《温泉旅游真实性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1期,第59-63页。
    ⑤ 王艳平:《温泉旅游之汤文化脉络》,《旅游论坛》2009年第3期,第454-458页。
    ⑥ 王艳平:《中国温泉旅游—来自地理学的发现及人文主义的挑战》,大连出版社2004年版。
    ⑦ 王艳平、金丽:《界面增长:提高旅游体验总量的重要环节—以构筑温泉旅游“更·宽衣,,环节为例》,《旅游学刊》2004年第5期,第45-47页。
    ⑧ 王艳平:《温泉旅游基本构件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10期,第59-62页。
    ① 朱跃东:《温泉旅游管理实务》,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② 王艳平、孙巧耘:《温泉旅游研究导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③ 李晓琴、朱创业:《温泉体验旅游策划与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④ 王华、彭华:《温泉旅游的发展与研究述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第33页。
    ⑤ 王艳平、山村顺次:《中国温泉资源旅游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地理科学》2002年第1期,第104页。
    ⑥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49页。
    ① 陈晓磬:《基于时空视角的旅游地理学内容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第1期,第82-84页。
    ② 沈祖祥:《旅游史学科建设的若干构想》,《社会科学》1990年第7期,第76页。
    ③ 许晓春:《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成就及其学术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69-74贝。
    ① 王艳平:《温泉旅游研究导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③ (宋)周密:《齐东野语》,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页。
    ③ 同上
    ①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②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③ (宋)周密:《齐东野语》,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页。
    ④ 赵青霞:《山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史初探》,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5页。
    ⑤ (明)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⑥ (宋)苏东坡:《东坡全集》卷22《诗六十九首·咏汤泉》。
    ⑦ 光绪《续辑咸宁县志》卷7《艺文》,光绪十年刻本。
    ⑧ 乾隆《博罗县志》卷13《词翰四·诗》,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①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43页。
    ① (唐)徐坚:《初学记》卷7《地部下·骊山汤三》。
    ②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③ (明)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④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0页。
    ① (晋)郭璞:《尔雅·注疏》卷7《释水第十二音义》。
    ②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版。
    ③ 光绪《东川府志》卷4《疆域》,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④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7页。
    ⑤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8《济水》。
    ⑥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3页。
    ① (宋)李昉、李穆等:《太平御览》卷71《地部三六·温泉》。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11《滱水》。
    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13《(?)》。
    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27《沔水》。
    ⑤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31《滍水》。
    ⑥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26《淮南道四·庐州》,中华书局2000年影印本。
    ⑦ (明)李贤、彭时等:《大明一统志》卷17《和州》。
    ⑧ 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地理学思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第176页。
    ⑨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5《水部》。
    ⑩ 康熙《黄山志》卷1《山水》,康熙六年刻本。
    11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12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5《水部》。
    ①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② 孙关龙:《<诗经>中的泉水资料》,《中国科技史料》,1989年第10卷第2期,第82页。
    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39《耒水》。
    ④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8页。
    ⑤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89《江南东道一·润州》,中华书局2000年影印本。
    ⑥ 同治《房县志》卷2《山川》,同治五年刻本。
    ⑦ (清)和坤等:《大清一统志》卷290《桂阳州》。
    ⑧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44《志第二十四·职官三》。
    ⑨ 同治《宁乡县志》卷5《山水》,同治六年刻本。
    ⑩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36《关西道十二·灵州》,中华书局2000年影印本。
    11 光绪《夔州府志》卷6《山川志》,光绪十七年刻本。
    ①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4页。
    ② 同治《阳城县志》卷3《方舆·山川》,同治十三年刻本。
    ③ (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真定府》。
    ④ (唐)徐坚:《初学记》卷7《地部下·骊山汤三》。
    ⑤ 乾隆《临潼县志》卷2《古迹》,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⑥ (清)毕沅:《关中圣迹图志》卷5《古迹》。
    ⑦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13《(?)》。
    ①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41页。
    ②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4《舆地志·山川》,光绪二十七年活字本。
    ③ 康熙《云南府志》卷1《地理志·山川》,康熙三十五年刻本。
    ④ 光绪《东川府志》卷4《山川》,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⑤ 乾隆《安宁州志》卷19《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⑥ 李仲均:《中国温泉开发利用史》,《中国科技史杂志》1982年第2期,第103页。
    ⑦ 《山海经》卷13《海内东经》。
    ① 李仲均:《中国温泉开发利用史》,《中国科技史杂志》1982年第2期,第103页。
    ② 陈桥驿:《水经注论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8页。
    ③ 章鸿钊先生认为有20余处:陈桥驿先生认为共有38处,其中《水经注》中有35处,佚文中有3处:李仲均先生认为共有41处;龚胜生先生认为有31处。
    ④ 龚胜生:《天人集:历史地理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202页。
    ⑤ 陈桥驿:《水经注论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0-362页。
    ⑥ 陈桥驿:《郦道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4页。
    ①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43页。
    ②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版,第4页。
    ① 龚胜生:《天人集:历史地理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202页。
    ②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44页。
    ① 牛明铎:《大明一统志的纂修及其史料和旅游价值研究》,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0-32页。
    ②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1页。
    ③ 章鸿钊:《中国温泉之分布》,《地理学报》1934第3期,第5页。
    ④ 陈墨香:《新编中国温泉图及其说明》,《地质科学》1992增刊,第322-330页。
    ① 章鸿钊:《中国温泉之分布》,《地理学报》1934第3期,第17页。
    ②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③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④ 李天元:《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8页。
    ①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页。
    ② 中国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2003年。
    ③ 张凌云:《市场评价:旅游资源新的价值观—兼论旅游资源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旅游学刊》1999年第2期,第50页。
    ④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第98-99页。
    ⑤ 宋子千、黄远水:《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旅游学刊》2000年第3期,第48页。
    ⑥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⑦ 同上
    ① 谭见安:《温泉旅游之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② 中国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2003年。
    ① 宋子千、黄远水:《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旅游学刊》2000年第3期,第50页。
    ① 王清廉:《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概念浅析》,《旅游学刊》1988年增刊,第19页。
    ② 周永博、沙润等:《评价与选择:旅游景观文化研究—基于无锡主题公园兴衰的思考》,《经济地理》2009年第11期,第1907页。
    ③ 谭见安:《温泉旅游之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54页。
    ④ 王柯平:《旅游审美与山水旅游文学泛言(上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第6页。
    ⑤ 张建华等:《泉城济南泉水聚落空间环境与景观的层次类型研究》,《建筑学报》2007年第7期,第86-88页。
    ① 同治《宜春县志》卷1《山川)>,同治十年刻本。
    ②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4页。
    ③ 同治《崇阳县志》卷1《疆域志·山川》,同治五年刻本。
    ④ 雍正《应城县志》卷1《山川》,雍正四年刻本。
    ⑤ (唐)徐坚:《初学记》卷7《地部下·骊山汤三》。
    ⑥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04《江南西道二·歙州》,中华书局2000年影印本。
    ⑦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1页。
    ⑧ (清)和坤等:《大清一统志》卷29《遵化州》。
    ①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31《损水》。
    ② (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19《山川志三·井泉》,嘉庆六年刊本。
    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29《沔水注》。
    ④ (清)郑献甫:《象州沸泉记》,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第十六册,上海著易堂印南清河王氏版。
    ⑤ (清)张英:《御定渊鉴类函》卷31《温泉一》。
    ⑥ 王艳平、王捷:《温泉开发的策划与规划—构筑旅游与休闲的温泉世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页。
    ⑦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⑧ (宋)秦观:《淮海集》,徐培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6页。
    ⑨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8页。
    ①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②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38《溱水》。
    ④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59《岭南道三·韶州》,中华书局2000年影印本。
    ⑤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⑥ (明)李贤、彭时等:《大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
    ① (明)李贤、彭时等:《大明一统志》卷189《同州府》。
    ② 乾隆《安宁州志》卷19《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③ 同治《房县志》卷7《古迹》,同治五年刻本。
    ④ 同治《榆次县志》卷1《山川》,同治二年刻本。
    ⑤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21《汝水》。
    ⑥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4《舆地志山川》,光绪二十七年活字本。
    ⑦ 同上
    ⑧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① 安宁温泉http://baike.baidu.com/view/87448.htm,2011年7月.
    ② 贾文毓:《旅游地理学视域中的中国名胜组景分析》,《地理学报》2009年第6期,第751页。
    ③ 乾隆《赤诚县志》卷8《艺文志》,乾隆十三年刻本。
    ④ 汝州温泉度假区http://baike.baidu.com/view/3334876.htm#22011年7月.
    ⑤ 黄平:《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特征》,《美术观察》1996年第7期,第53页。
    ⑥ (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5《临潼》。
    ⑦ 朱悦战:《唐华清宫园林建筑布局研究》,《唐都学刊》2005年第6期,第16页。
    ① 刘家信:《<唐骊山宫图>考》,《地图》1992年第2期,第45-48页。
    ② 陈国生:《我国古代方志的旅游地理学价值》,《贵州社会科学》1998第5期,第104页。
    ③ 贾文毓:《旅游地理学视域中的中国名胜组景分析》,《地理学报》2009第6期,第751页。
    ① 赵大鹏、孙宝来:《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7-1030页。
    ② 道光《增修沙河县志》卷下《艺文·诗》,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③ 民国《马邑县志》卷1《舆图志·八景》,民国七年铅印本。
    ④ 民国《兴城县志》卷10《古迹·兴城八景》,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⑤ 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卷12《艺文》,光绪十九年刻本。
    ⑥ 乾隆《蒲城县志》卷2《地理·八景》,乾隆四十七年刻本。
    ⑦ 道光《招远县志》卷1《疆域·八景》,道光二十六年刻本。
    ⑧ 乾隆《栖霞县志》卷10《艺文志·诗》,乾隆十九年刻本。
    ⑨ 民国《文登县志》卷1《古迹》,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① 康熙《沂州志》卷1《规制部·山川》,康熙十三年刻本。
    ② 嘉靖《鲁山县志》卷8《古迹·八景》,嘉靖三十一年刻本。
    ③ 道光《汝州全志》卷10《艺文志》,道光二十年刻本。
    ④ 雍正《应城县志》卷7《古迹志》,雍正四年刻本。
    ⑤ 民国《英山县志》卷首《八景图》,民国九年活字本。
    ⑥ 光绪《信宜县志》卷1《舆地纪志六·八景》,光绪十七年刻本。
    ⑦ 民国《宜良县志》卷10《艺文志·词》,民国十年铅印本。
    ⑧ 咸丰《普洱府志》卷20《杂记·景致》,咸丰元年刻本。
    ⑨ 咸丰《普洱府志》卷20《杂记·景致》,咸丰元年刻本。
    ① 康熙《巢县志》卷1《图考·十景》,康熙十二年刻本。
    ② 嘉庆《宁乡县志》卷3《地理·古迹》,嘉庆二十二年刻本。
    ③ 同治《房县志》卷7《古迹》,同治五年刻本。
    ④ 乾隆《安宁州志》卷3《山川·胜景》,乾隆四年刻本。
    ⑤ 何林福:《论中国地方八景的起源、发展和旅游文化开发》,《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年第2期,第58页。
    ① 王艳平:《温泉旅游基本构件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10期,第59页。
    ① 李晓琴、朱创业:《温泉体验旅游策划与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页。
    ② 傅红、罗谦等:《浅谈温泉特色景观创造》,《四川建筑》2004年第3期,第15-16页。
    ③ 傅红、罗谦等: 《浅谈温泉特色景观创造》,《四川建筑》2004年第3期,第15-16页。
    ①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② 章沧授:《骊山温泉美天下—张衡温泉赋>赏析》,《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3期,第15页。
    ③ 王柯平:《旅游审美与山水旅游文学泛言(上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第3期,第6页。
    ④ 乾隆《安宁州志》卷19《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①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41页。
    ①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② 王艳平、孙巧耘:《温泉旅游研究导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③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49页。
    ④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① 王艳平、孙巧耘:《温泉旅游研究导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① Bulter R W.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Canadian Geographer,1980, (1):5-12.
    ① 卓维华:《新编云南风物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② 同上
    ③ (明)李贤、彭时等:《大明一统志》卷86《云南府》。
    ④ (明)顾养谦:《滇南纪胜》,见张成德,《中国游记散文大系·云南卷》,书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① 乾隆《安宁州志》卷19《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②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8页。
    ③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①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② (元)李文好:《长安图志》卷上《唐骊山宫图》。
    ③ 同上
    ④ 马正林:《唐代华清宫的盛衰》,《文人杂志》1984年第1期,第113-115页。
    ⑤ (清)王士祯:《浴骊山汤泉记》,见: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23页。
    ①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田廷柱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8-29页。
    ② 王艳平、孙巧耘:《温泉旅游研究导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③ 乾隆《临潼县志》卷2《古迹》,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④ 同治《仙游县志》卷4《地舆·山川》,同治十二年刻本。
    ⑤ (清)和砷等:《大清一统志》卷29《遵化州》。
    ⑥ 道光《重庆府志》卷1《舆地志·山川》,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⑦ (民国)王毓升:《文登温泉游览记及全国温泉考略》,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⑧ 道光《文登县志》卷1《山川》,道光十九年刻本。
    ⑨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① 雍正《应城县志》卷1《山川》,雍正四年刻本。
    ② 周晓江:《中西沐浴文化比较研究和我国沐浴发展趋势探索》,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3页。
    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
    ③ 同治《奉新县志》卷1《舆地志·古迹》,同治十一年刻本。
    ⑤ 道光《重庆府志》卷1《舆地志山川》,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⑥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⑦ 雍正《应城县志》卷1《山川》,雍正四年刻本。
    ⑧ 光绪《东川府志》卷4《疆域》,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⑨ 陶正明、梅世彬等:《会泽县文物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159页。
    ①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33《寺观类一》。
    ②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8页。
    ③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2页。
    ④ 马勇、余冬林、周霄:《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⑤ 何佳:《中国传统园林构成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5页。
    ⑥ 康熙《乳源县志》卷1《舆地志·山川》,康熙二年刻本。
    ① (清)石韫玉:《香泉游记》,见: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9页。
    ② 光绪《蔚州志》卷5《地理志下·古迹》,光绪三年刻本。
    ③ 康熙《云南府志》卷1《地理志·山川》,康熙三十五年刻本。
    ④ 同上
    ⑤ 乾隆《安宁州志》卷19《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⑥ (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卷37《志第二十七·地理志一》
    0(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卷139《列传第六十四·房琯》。
    ① 乾隆《临潼县志》卷2《古迹》,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② 刘家信:《<唐骊山宫图>考》,《地图》1999年第2期,第45-46页。
    ① 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流变》,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② (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类编》,王进珊点校,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③ 雍正《应城县志》卷11《艺文上》,雍正四年刻本。
    ①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4《舆地志·山川》,光绪二十七年活字本。
    ② (清)张星鉴:《香泉浴记》,见: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41页。
    ③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51页。
    ④ 席建超、葛全胜等:《古代佛教旅游发展及其启示》,《人文地理》2006年第4期,第72页。
    ⑤ 嘉靖《鲁山县志》卷8《古迹·寺观》,嘉靖三十一年刻本。
    ⑥ (宋)秦观:《淮海集笺注》,徐培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0页。
    ⑦ (清)洪亮吉:《黄山浴朱砂泉记》见: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4页。
    ⑧ 乾隆《安宁州志》卷19《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① 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行政区划变动极大,因《水经注》以两汉的疆域作为撰写对象,且北魏时期温泉旅游地较多,因而本表中的行政区划主要兼顾了北魏和东汉两个朝代。
    ① (宋)苏轼:《东坡全集》卷93《书后二十八首·书游汤泉诗后》。
    ② 唐宋时期的行政区划变动较大,唐代温泉旅游地主要在都城长安和洛阳周边,因而本表中行政区划以宋代为主,兼顾唐代。
    ① 李景初:《宋代江南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84页。
    ② 考虑到古代行政区划多为三级制,本文的一级行政中心城市为都城和一级行政区划道、路、省的治所所在城市,二级行政中心城市为二级行政区划府、州、军治所所在城市。
    ① 乾隆《安宁州志》卷19《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② 明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划变动较小,故本表中行政区划为清代行政区划。
    ①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② 华明夫:《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医—游访骊山温泉》,《环境》1994年第11期,第32页。
    ③ (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5《临潼》。
    ① (唐)李延寿:《南史》卷1《本纪第一宋本纪上》。
    ②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第十下·皇女》。
    ③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④ 同上
    ① 郑焱:《中国旅游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62页。
    ② 乾隆《临潼县治》卷2《纪事》,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
    ④ 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207页。
    ⑤ 乾隆《临潼县治》卷2《古迹》,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⑥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10《本纪第十·肃宗李亨》。
    ①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① 刘家信:《<唐骊山宫图>考》,《地图》1999年第2期,第46页。
    ② 乾隆《临潼县治》卷2《古迹》,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① 林思桐:《华清宫畔的唐代球场》,《体育文史》1983年第4期,第27页。
    ② (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卷51《列传第一·后妃上》
    ③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612页。
    ④ 马勇、余冬林、周霄:《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第292页。
    ① (清)和珅等:《大清一统志》卷27《承德府二》。
    ① (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214《列传一·后妃》。
    ②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③ 郭长虹:《士大夫集团文化性格的完成与文人画的产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84页。
    ④ 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107页。
    ⑤ 郑焱:《中国旅游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61页。
    ⑥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55年影印本。
    ① (北齐)魏收:《魏书》卷41《列传第二十九·源贺》。
    ② (北齐)魏收:《魏书》卷40《列传第二十八·陆丽》。
    ③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9页。
    ④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8-29页。
    ⑤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页。
    ⑥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27页。
    ⑦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58页。
    ⑧ 马勇、余冬林、周霄:《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①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884页。
    ②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225页。
    ③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④ 马勇、余冬林、周霄:《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⑤ (宋)王安石:《王临川全集》卷16《律诗》。
    ⑥ 正德《汝州志》卷2《山川》,正德五年刻本。
    ⑦ 马勇、余冬林、周霄:《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第247页。
    ⑧ (宋)苏东坡:《东坡全集》卷101《游记》。
    ⑨ 纪平:《苏东坡与惠州温泉》,《风景名胜》1998年第6期,第19页。
    ⑩ (宋)苏东坡:《东坡全集》卷22《诗六十九首·咏汤泉》。
    ① 康熙《庐山志》卷4《山川分纪三·黄龙山通书院温泉》,康熙五十九年刻本。
    ② 贾鸿雁:《中国古代游记的整理与出版》,《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94页。
    ③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④ 马勇、余冬林、周霄:《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第307页。
    ⑤ (明)杨慎:《升庵集》卷40《正月六日温泉晚归》。
    ⑥ 乾隆《安宁州志》卷19《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① 乾隆《赤城县志》卷8《艺文志》,乾隆十三年刻本。
    ② 乾隆《安宁州志》卷19《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③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
    ④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5页。
    ⑤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8页。
    ⑥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5页。
    ⑦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2页。
    ①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② (清)洪亮吉:《黄山浴朱砂泉记》,见: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4页。
    ③ (清)常安:《浴温泉记》,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第十四册,上海著易堂印南清河王氏版。
    ④ (清)石韫玉:《香泉游记》,见: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9页。
    ⑤ (清)张星鉴:《香泉浴记》,见: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41页。
    ⑥ 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153页。
    ①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31《溃水》。
    ② 席建超、葛全胜等:《古代佛教旅游发展及其启示》,《人文地理》2006年第4期,第72页。
    ③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504页。
    ④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28《福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版。
    ⑤ (清)常安:《浴温泉记》,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第十六册,上海著易堂印南清河王氏版。
    ⑥ 毛丽娅:《温泉文化与四川省温泉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四川地质学报》2005年第1期,第33页。
    ① 苟波:《明清道教伦理的新特征及传播》,《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第10页。
    ②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50页。
    ③ 陈来生:《古代中国人的旅游性格》,《史林》2004年第4期,第124页。
    ④ (清)郑献甫:《象州沸泉记》,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第十六册,上海著易堂印南清河王氏版。
    ① (清)施鸿保:《闽杂记》卷3《汤堂》,光绪四年铅印本。
    ② 陈建勤:《明清旅游活动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③ 民国《续修临沂县志》卷4《舆地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④ (民国)王毓升:《文登温泉游览记及全国温泉考略》,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⑤ 同上
    ① 巫晶:《温泉旅游游客行为研究—以宜春温汤镇的温泉旅游为例》,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 吴宏岐:《隋唐帝王行宫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期,第74页。
    ③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页。
    ① 李欣:《承德县地名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82页。
    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13《(?)》。
    ③ (清)洪亮吉:《黄山浴朱砂泉记》,见: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4-735页。
    ④ (清)潘耒:《遂初堂集》卷15《游黄山记》。
    ⑤ 王柯平:《旅游审美与山水旅游文学泛言(上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第6页。
    ⑥ 任唤麟、何小芊:《旅游概念界定与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论略》,《旅游论坛》2011年第4期,第3-4页。
    ① 章沧授:《骊山温泉美天下——张衡温泉赋>赏析》,《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3期,第15页。
    ②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③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页。
    ④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⑤ 同上
    ⑥ 陈刚:《论旅游的审美本质》,《旅游学刊》1992年第4期,第51页。
    ⑦ 李向明、杨桂华:《中国旅游审美观的变迁与发展—基于山水文化的视角》,《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第1期,第153页。
    ① 马勇、余冬林、周霄:《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② (清)洪亮吉:《黄山浴朱砂泉记》,见: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4页。
    ③ 乾隆《安宁州志》卷19《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④ 马勇、余冬林、周霄:《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⑤ 夏太生:《中国古代旅游文学中关于自然的审美倾向》,《求是学刊》1998第2期,第74页。
    ① 光绪《续辑咸宁县志》卷7《艺文》,光绪十年刻本。
    ②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38《温泉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③ 王柯平:《旅游审美与山水旅游文学泛言(下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49页。
    ④ (清)张英:《御定渊鉴类函》卷31《温泉一》。
    ⑤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76-277页。
    ⑥ 李向明、杨桂华:《中国旅游审美观的变迁与发展—基于山水文化的视角》,《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第1期,第153页
    ①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069页。
    ② (宋)王安石:《王临川全集》卷15《律诗》。
    ③ 乾隆《博罗县志》卷13《词翰一·记》,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④ (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卷16《题跋九十五首·书游汤泉诗后》。
    ⑤ 王柯平:《旅游审美与山水旅游文学泛言(上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第11页。
    ⑥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04页。
    ⑦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01页。
    ① (清)石韫玉:《香泉游记》,见:谭其骧主编,《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9页。
    ② (汉)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63、564页。
    ③ 杨劲松:《沐浴业发展的中外比较》,《旅游学刊》2008年第9期,第67页。
    ④ 王艳平、王捷:《温泉开发的策划与规划—构筑旅游与休闲的温泉世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⑤ 周晓江:《中西沐浴文化比较研究和我国沐浴发展趋势探索》,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2页。
    ⑥ (汉)戴圣:《礼记注疏》卷59《儒行》。
    ⑦ 同上
    ① 王珺:《盛唐时期的沐浴文化及其身体观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4页。
    ② 黄山旅游委员会:《名人游踪迹和名人诗文》,http:/www.hsq.gov.cn/c/2007/7/26/47844.html.
    ③ 同上
    ④ 乾隆《安宁州志》卷19《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⑤ (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卷44《志第二十四·职官三》。
    ⑥ (清)石韫玉:《香泉游记》,见: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9页。
    ⑦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5页。
    ① (清)戴名世:《戴名世集》,王树民编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0页。
    ② (清)洪亮吉:《黄山浴朱砂泉记》,见: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5页。
    ③ 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报告(2011)》,2011年,第206页。
    ④ 巫晶:《温泉旅游游客行为研究—以宜春温汤镇的温泉旅游为例》,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⑤ 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报告(2011)》,2011年,第201页。
    ⑥ (民国)王毓升:《文登温泉游览记及全国温泉考略》,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⑦ 道光《招远县治》卷1《疆域·八景》,道光二十六年刻本。
    ⑧ 民国《临沂县治》卷2《山川·湖泉》,民国五年刻本。
    ① 卓维华:《新编云南风物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② 林岚、许志晖等:《旅游者空间行为及其国内外研究综述》,《地理科学》2007年第3期,第434页。
    ③ 爱德华·简·小梅奥、兰斯·皮·贾维斯:《旅游心理学》,张健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④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4页。
    ⑤ 王家骏:《旅游决策行为研究: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无锡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43页。
    ① 吴宏岐:《隋唐帝王行宫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第2期,第72页。
    ② 陈建勤:《明清旅游活动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③ 王家骏:《旅游决策行为研究: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无锡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41页。
    ④ 肖洪根:《旅游时空模式与目的地的选择》,《资源开发与市场》1998年第1期,第33页。
    ⑤ 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报告(2011)》,2011年,第39页。
    ① 魏向东:《时间禁忌与旅游空间—晚明旅游时间分析与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第3期,第175页。
    ② 王立群:《论山水游记的起源和形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第4期,第5页。
    ③ 皋新、沈新林:《古代游记发展初探》,《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63页。
    ① 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报告(2011)》,2011年,第31-32页。
    ② 马丽君、孙根年等:《气候舒适度对热点城市入境游客时空变化的影响》,《旅游学刊》2011年第1期,第45-49页。
    ① 乾隆《临潼县志》卷2《纪事》,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①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16《本纪第十六·穆宗李恒》。
    ②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43《志第二十三·职官二》。
    ③ 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报告(2011)》,2011年,第39页。
    ① 吴宏岐:《隋唐帝王行宫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期,第72页。
    ① (宋)秦观:《淮海集》,徐培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5-1247页。
    ① 乾隆《安宁州志》卷19《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① 乾隆《安宁州志》卷3《艺文》,乾隆四年刻本。
    ① 任唤麟、何小芊:《旅游概念界定与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论略》,《旅游论坛》2011年第4期,第4页。
    ① 郑冬子:《时空完备性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法则》,《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189-190页。
    ① 陶正明、梅世彬等:《会泽县文物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159页。
    ② 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地理学报》1935第2期,第1-42页。
    ① 章鸿钊:《中国温泉之分布》,《地理学报》1934第3期,第5页。
    ② 陈炎冰:《中国温泉考》,中华书局1939年版。
    ③ 章鸿钊:《中国温泉辑要》,地质出版社1956年版。
    ④ 陈墨香:《新编中国温泉图及其说明》,《地质科学》1992年增刊,第322-323页。
    ⑤ 谭见安:《温泉旅游之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92页。
    ①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45灭。
    ②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210页。
    ① 任唤麟、龚胜生、周军:《晚明旅游资源类型结构与地域分布—以<三才图会·地理>与<名山胜记>为数据来源》,《地理研究》2011年第3期,第484页。
    ① 谢志华、党宁等:《中国资源型景区与城市空间关系研究》,《旅游学刊》2007年第7期,第29-33页。
    ② 田里:《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③ 魏向东、朱梅:《晚明时期我国历史旅游客流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人文地理》2008年第6期,第118-123页。
    ④ 马晓龙、杨新军:《中国4A级旅游区(点)空间特征与产业配置研究》,《经济地理》2003年第5期,第716页。
    ⑤ 黄远水、陈钢华等:《福建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基于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统计分析》,《经济地理》2010年第7期,第1198页。
    ① 王华、彭华:《温泉旅游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旅游学刊》2004年第5期,第54页。
    ② 道光《汝州全志》卷9《古迹志》,道光二十年刻本。
    ① 任唤麟、何小芊:《旅游概念界定与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论略》,《旅游论坛》2011年第4期,第3-4页。
    ① 郑焱:《中国旅游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62页。
    ②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① 雍正《应城县志》卷11《艺文上》,雍正四年刻本。
    ② 谢洪忠:《温泉旅游资源的科学认识与利用》,《地质与资源》2009年第4期,第315页。
    1. Abdul Rahim Samsudin et a 1.Thermal springs of Malaysia and their potenti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1997,15(2-3).
    2. Anthony V.Benedetto,Larry E.Millikan. Mineral Water and Spas in the United States. Clinics in Dermatology,1996,14(6).
    3. AIEST. From traditional spa tourism to modern forms of health tourism.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0,28(3).
    4. Bacon W. Economic systems and their impact Oil tourist resort development:the case of the Spa in Europe. Tourism Economics,1998,(4).
    5. Bulter R W.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Canadian Geographer,1980, (1).
    6. Deborah Wightman, Geoffrey Wall. The Spa Experience at Radium Hot Spring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5,12(3).
    7. Dona Brown. The Making of American Resorts:Saratoga Springs,Ballston Spa and LakeGeorg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2002, (9).
    8. Hirak Behari Routh et al. Balneology, Mineral Water and Spa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linics in Dermatology,1996,14 (6).
    9. John w.Land. Balneological Use of Thermal and Mineral Waters in the USA. Geothermics, 1996,25(1).
    10. JohnTowner. What is tourism's history. Tourism Management,1995,16(5).
    11. John Towner.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Recreation and Tourism in the Western World 1540-1940. 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1996.
    12. Loverseed-H. Health and spa tourism North America. 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1998,(1).
    13. Patty Monteson, Judy Singer. Restoring the Homestead's historic Spa.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9, (8).
    14. Patricia Erfurt Cooper, Malcolm Cooper.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Spas and Hot Springs. Cleve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9.
    15. Phyllis May Hembry. The English Spa,1560-1815:A Social History. London: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1990.
    16. Susan Mayhew. A Dictionary of Geography. London:Edward Arnold.1970.
    17. Tokumura Shisei.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Tourism:Its Japanese Market. Beijing:Chinese Tourism Press,2002.
    19.山村顺次:《江户、明治及平成时代日本温泉地排序》,《温泉》,2002年第2期。
    20.姜淑瑛:《韩国水安堡温泉的形成与变迁》,《温泉地域研究》,2004总第2号。
    2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影印本。
    22.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影印本。
    23.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
    24. (唐)魏征等:《隋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
    25. (后晋)刘晌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6. (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7.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
    28. (元)脱脱等:《辽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
    29. (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
    30. (汉)许慎:《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1. (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32. (宋)李防、李穆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33. (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类编》,王进珊点校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
    34.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35. (清)张英:《御定渊鉴类函》,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6.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37.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贺次君点校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8. (唐)李泰、肖德育等:《括地志》,贺次君辑校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9.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文楚点校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
    40.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版。
    41. (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影印本。
    42. (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嘉庆六年刊本。
    43. (宋)宋敏求:《长安志》,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44. (宋)梁克家:《三山志》,海风出版社2000年版。
    45. (明)李贤、彭时等:《大明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46.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惠荣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7. (清)和珅等:《大清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48.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
    49. (清)王谟:《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影印本。
    50. (清)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上海著易堂印南清河王氏版。
    51. (清)毕沅:《关中圣迹图志》,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52. (清)施鸿保:《闽杂记》,光绪四年铅印本。
    53. (明)承天贵,正德《汝州志》,正德五年刻本。
    54. (明)汪心,嘉靖《尉氏县志》,嘉靖二十七年刻本。
    55. (明)孙铎,嘉靖《鲁山县志》,嘉靖三十一年刻本。
    56. (清)裘秉钫、庞璋,康熙《乳源县志》,康熙二年刻本。
    57. (清)释弘眉,康熙《黄山志》,康熙六年刻本。
    58. (清)于觉世、陆龙腾,康熙《巢县志》,康熙十二年刻本。
    59. (清)邵士、王埙,康熙《沂州志》,康熙十三年刻本。
    60. (清)张毓碧、谢俨,康熙《云南府志》,康熙三十五年刻本。
    61. (清)卫既齐、吴中蕃、李祺等,康熙《贵州通志》,康熙三十六年刻本。
    62. (清)郭遇熙,宣统《从化县志》,康熙四十九年刻本。
    63. (清)毛德琦,康熙《庐山志》,康熙五十九年刻本。
    64. (清)李可案,雍正《应城县志》,雍正四年刻本。
    65. (清)杨若椿、段昕,乾隆《安宁州志》,乾隆四年刻本。
    66. (清)秦仁、王纬等,乾隆《弥勒州志》,乾隆四年刻本。
    67. (清)孟思谊、张曾炳,乾隆《赤城县志》,乾隆十三年刻本。
    68. (清)蓝应袭、何梦篆,乾隆《上元县志》,乾隆十六年刻本。
    69. (清)卫苌,乾隆《栖霞县志》,乾隆十九年刻本。
    70. (清)徐景熹、鲁曾煜,乾隆《福州府志》,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71. (清)王者辅、吴廷华等,乾隆《宣化府志》,乾隆二十二年刻本。
    72. (清)陈裔虞,乾隆《博罗县志》,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73. (清)史传远,乾隆《临潼县志》,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74. (清)张心镜、吴泰来,乾隆《蒲城县志》,乾隆四十七年刻本。
    75. (清)王余英、袁名曜,嘉庆《宁乡县志》,嘉庆二十二年刻本。
    76. (清)杨学颜、杨秀拔,道光《恩平县志》,道光五年刻本。
    77. (清)舒梦龄,道光《巢县志》,道光八年抄本。
    78. (清)欧文、林汝谟,道光《文登县志》,道光十九年刻本。
    79. (清)白明义、赵林成,道光《汝州全志》,道光二十年刻本。
    80. (清)王梦庚、寇宗,道光《重庆府志》,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81. (清)鲁杰,道光《增修沙河县志》,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82. (清)张作砺、张凤羽,道光《招远县志》,道光二十六年刻本。
    83. (清)郑绍谦、李熙龄,咸丰《普洱府志》,咸丰元年刻本。
    84. (清)周作楫、萧琯、邹汉勋,咸丰《贵阳府志》,咸丰二年刻本。
    85. (清)俞世铨、陶良骏等,同治《榆次县志》,同治二年刻本。
    86. (清)杨延烈、郁方董,同治《房县志》,同治五年刻本。
    87. (清)郭庆飏、童秀春,同治《宁乡县志》,同治六年刻本。
    88. (清)路青云、李佩琳、陈瑜,同治《宜春县志》,同治十年刻本。
    89. (清)吕懋先、帅方蔚,同治《奉新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90. (清)胡启植、叶和侃,.同治《仙游县志》,同治十二年刻本。
    91. (清)赖昌期、谭淫、卢廷菜,同治《阳城县志》,同治十三年刻本。
    92. (清)孙瑞征、胡鸿泽、钟益驭,光绪《龙南县志》,光绪二年刻本
    93. (清)庆之金、杨笃,光绪《蔚州志》,光绪三年刻本。
    94. (清)陈树楠、诸可权等,光绪《续辑咸宁县志》,光绪十年刻本。
    95. (清)刘毓珂,光绪《永昌府志》,光绪十一年
    96. (清)钱鑅、卢钰,光绪《庐江县志》,光绪十一年刻本。
    97. (清)恩成、刘德铨,光绪《夔州府志》,光绪十七年刻本。
    98. (清)侯宗海、夏锡宝,《江浦稗乘》,光绪十七年刻本。
    99. (清)敖式槱、梁安甸,光绪《信宜县志》,光绪十七年刻本。
    100.(清)高蔚霞、苟廷诚,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光绪十九年刻本。
    101.(清)朱大绅、高照,光绪《直隶和州志》,光绪二十七年活字本。
    102.(清)周沆,光绪《浪穹县志略》,光绪二十九年刻本。
    103.(清)吕林钟、赵凤诏,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光绪三十三年活字本。
    104.(清)方桂、胡蔚,光绪《东川府志》,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105.(民国)陈景星、王景祜,《临沂县治》,民国五年刻本。
    106.(民国)陈廷璋、霍殿鼇,《马邑县志》,民国七年铅印本。
    107.(民国)王槐荣、许实,《宜良县志》,民国十年铅印本。
    108.(民国)徐锦、胡鉴莹,《英山县志》,民国九年活字本。
    109.(民国)恩麟、王恩士、杨荫芳,《兴城县志》,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110.(民国)李祖年于霖逢,《文登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111.(民国)翟文选、臧式毅、王树枏,《奉天通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112.(民国)王毓升,《文登温泉游览记及全国温泉考略》,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113.(民国)范筑先、李宗仁,《续修临沂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114.(民国)郝兆先、牛兆濂,《续修蓝田县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115.李欣:《承德县地名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
    116.赵大鹏、孙宝来:《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117.卓维华:《新编云南风物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8.陶正明、梅世彬等:《会泽县文物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119.(汉)戴圣:《礼记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20.(晋)郭璞:《尔雅·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21.(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田廷柱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版。
    122.(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123.(宋)苏东坡:《东坡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24.(宋)王安石:《王临川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25.(宋)秦观:《淮海集》,徐培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26.(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127.(宋)周密:《齐东野语》,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128.(明)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129.(明)杨慎:《升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30.(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
    131.(清)戴名世:《戴名世集》,王树民编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132.(清)王士祯:《带经堂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3.(清)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4.(清)张星鉴:《仰萧楼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5.(清)潘耒:《遂初堂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版。
    137.《山海经》卷13《海内东经》。
    138.爱德华·简·小梅奥、兰斯·皮·贾维斯:《旅游心理学》,张健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39.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0.陈建勤:《明清旅游活动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1.陈桥驿:《水经注论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2.陈桥驿:《郦道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3.陈炎冰:《中国温泉考》,中华书局1939年版。
    144.冯天驷:《中国地质旅游资源》,地质出版社1998年版。
    145.龚胜生:《天人集:历史地理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6.黄尚瑶:《中国温泉资源》,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年版。
    147.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8.李天元:《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9.李晓琴、朱创业:《温泉体验旅游策划与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0.李志华:《中国的温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1.刘振礼、王湘、邢道隆:《中国旅游地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2.马勇、余冬林、周霄:《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
    153.聂树人:《医学地理学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4.申葆嘉、刘住:《旅游学原理》,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55.申葆嘉:《旅游学原理—旅游运行规律研究之系统陈述》,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156.谭见安:《地理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57.谭见安:《温泉旅游之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158.谭其骧:《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六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59.田里:《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0.王淑良:《中国旅游史(上册)》,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61.王艳平:《中国温泉旅游—来自地理学的发现及人文主义的挑战》,大连出版社2004年版。
    162.王艳平、孙巧耘:《温泉旅游研究导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163.王艳平、王捷:《温泉开发的策划与规划——构筑旅游与休闲的温泉世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4.魏向东:《晚明旅游地理研究(1567-1644):以江南地区为中心》,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16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166.章鸿钊:《中国温泉辑要》,地质出版社1956年版。
    167.周进步、庞规荃等:《现代中国旅游地理》,青岛出版社2001年版。
    168.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69.朱跃东:《温泉旅游管理实务》,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170.朱长生:《矿泉水、温泉水的勘察评价与利用》,地质出版社2004年版。
    171.保继刚:《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文地理》1992年第2期。
    172.蔡卫民、熊翠:《湖南省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空间布局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4期。
    173.陈刚:《论旅游的审美本质》,《旅游学刊》1992年第4期。
    174.陈国生:《我国古代方志的旅游地理学价值》,《贵州社会科学》1998第5期。
    175.陈来生:《古代中国人的旅游性格》,《史林》2004年第4期。
    176.陈墨香:《新编中国温泉图及其说明》,《地质科学》1992年增刊。
    177.陈晓磬:《基于时空视角的旅游地理学内容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第1期。
    178.邓美成:《湖湘地理史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3期。
    179.傅广海:《四川省甘孜州温泉类型、成因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80.傅红、罗谦等:《浅谈温泉特色景观创造》,《四川建筑》2004年第3期。
    181.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地理学思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
    182.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
    183.龚胜生:《历史医学地理学刍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期。
    184.苟波:《明清道教伦理的新特征及传播》,《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
    185.郭长虹:《士大夫集团文化性格的完成与文人画的产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86.郭俊:《矿泉学与现代疗养学》,《自然杂志》1986年第7期。
    187.郭来喜、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研究》1990年第3期。
    188.郭来喜:《中国的矿泉旅游资源》,见: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旅游地理文集》1982年。
    189.何林福:《论中国地方八景的起源、发展和旅游文化开发》,《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年第2期。
    190.何佳:《中国传统园林构成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91.华明夫:《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医—游访骊山温泉》,《环境》1994年第11期。
    192.黄平:《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特征》,《美术观察》1996年第7期。
    193.黄向、徐文雄:《我国温泉开发模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规划师》2005年第4期。
    194.黄郁成:《试论温泉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195.黄远水、陈钢华等:《福建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基于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统计分析》,《经济地理》2010年第7期。
    196.黄远水、刘克祥等:《永安市热水口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探讨》,《福建地理》1997年第1期。
    197.霍改华:《温泉旅游地品牌构建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温泉地为例》,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98.纪平:《苏东坡与惠州温泉》,《风景名胜》1998年第6期。
    199.荆建璞:《唐宋时期嵩山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00.贾鸿雁:《中国古代游记的整理与出版》,《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01.贾文毓:《旅游地理学视域中的中国名胜组景分析》,《地理学报》2009年第6期。
    202.李景初:《宋代江南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03.李开然、央·瓦斯查:《传统组景序列调查反映的中国古代游憩偏好》,《旅游学刊》2009年第6期。
    204.李鹏:《社会重构下的温泉旅游地兴衰研究—以从化温泉为例》,《热带地理》2010年第5期。
    205.李向明、杨桂华:《中国旅游审美观的变迁与发展—基于山水文化的视角》,《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第1期。
    206.李仲均:《北京市地热开发利用史》,《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207.李仲均:《中国温泉开发利用史》,《中国科技史杂志》1982年第2期。
    208.梁江川、陈南江:《广东省高档温泉度假区游客利益细分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5期。
    209.林传成:《福州温泉文化探研》,《闽都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
    210.林岚、许志晖等:《旅游者空间行为及其国内外研究综述》,《地理科学》2007年第3期。
    211.林思桐:《华清宫畔的唐代球场》,《体育文史》1983年第4期。
    212.林英杰、张燕文:《电白县热水温泉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其开发设想》,《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增刊。
    213.刘承志:《云南温泉之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质构造关系,《地质论评》1966年第3期。
    214.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15.刘家信:《<唐骊山宫图>考》,《地图》1992年第2期。
    216.刘勋:《唐代历史旅游地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217.刘勋、龚胜生、白月华:《唐代旅游资源结构与分布研究_以两<唐书>列传人物旅游活动为中心》,《旅游科学》2011年第5期。
    218.马丽君、孙根年等:《气候舒适度对热点城市入境游客时空变化的影响》,《旅游学刊》2011年第1期。
    219.马晓龙、杨新军:《中国4A级旅游区(点)空间特征与产业配置研究》,《经济地理》2003年第5期。
    220.马正林:《唐代华清宫的盛衰》,《文人杂志》1984年第1期。
    221.毛丽娅:《温泉文化与四川省温泉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四川地质学报》2005年第1期。
    222.倪开刚、栾光忠等:《胶东温泉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海洋地质动态》1995年 第10期。
    223.牛明铎:《大明一统志的纂修及其史料和旅游价值研究》,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24.蒲蕾:《基于四川温泉度假地游客消费行为的温泉产品研究—以山地温泉为例》,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25.任唤麟:《明代旅游地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226.任唤麟、龚胜生、周军:《晚明旅游资源类型结构与地域分布—以<三才图会·地理>与<名山胜记>为数据来源》,《地理研究》2011年第3期。
    227.任唤麟、何小芊:《旅游概念界定与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论略》,《旅游论坛》2011年第4期。
    228.桑彬彬:《温泉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探索—对云南安宁、弥勒温泉游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29.沈祖祥:《旅游史学科建设的若干构想》,《社会科学》1990年第7期。
    230.宋子千、黄远水:《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旅游学刊》2000年第3期。
    231.孙关龙:《<诗经>中的泉水资料》,《中国科技史料》1989年第2期。
    232.汪霞:《明清至近代武汉游憩地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33.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34.王华、彭华:《温泉旅游的发展与研究述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235.王华、彭华:《温泉旅游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旅游学刊》2004年第5期。
    236.王华、彭华等:《国内外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模式的探讨》,《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第3期。
    237.王华:《温泉旅游地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清新游度假区为例》,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238.王家骏:《旅游决策行为研究: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无锡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239.王珺:《盛唐时期的沐浴文化及其身体观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40.王柯平:《旅游审美与山水旅游文学泛言(上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241.王柯平:《旅游审美与山水旅游文学泛言(下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242.王立群:《论山水游记的起源和形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第4期。
    243.王清廉:《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概念浅析》,《旅游学刊》1988年增刊。
    244.王艳平、金丽:《界面增长:提高旅游体验总量的重要环节—以构筑温泉旅游“更·宽衣”环节为例》,《旅游学刊》2004年第5期。
    245.王艳平、山村顺次:《中国温泉资源旅游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地理科学》2002年第1期。
    246.王艳平:《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温泉地的公益性建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47.王艳平:《温泉旅游基本构件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10期。
    248.王艳平:《温泉旅游真实性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1期。
    249.王艳平:《温泉旅游之汤文化脉络》,《旅游论坛》2009年第3期。
    250.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9页。
    251.王玉国:《唐代凉州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52.魏向东、朱梅:《晚明时期我国历史旅游客流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人文地理》2008年第6期。
    253.魏向东:《时间禁忌与旅游空间—晚明旅游时间分析与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第3期。
    254.巫晶:《温泉旅游游客行为研究—以宜春温汤镇的温泉旅游为例》,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55.吴必虎:《论旅游区的历史地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256.吴必虎:《中国山地景区文化沉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257.吴必虎:《徐霞客的生命路径(life path)及其区域景观多样性背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258.吴宏岐:《隋唐帝王行宫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期。
    259.吴述席、刘立保:《简论我国温泉分布与疾病疗养》,《平原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260.席建超、葛全胜等:《古代佛教旅游发展及其启示》,《人文地理》2006年第4期。
    261.夏爱华、张甲生等:《五大连池矿泉医疗康复机理与利用》,《中国社会医学》1994年第3期。
    262.夏太生:《中国古代旅游文学中关于自然的审美倾向》,《求是学刊》1998第2期。
    263.肖洪根:《旅游时空模式与目的地的选择》,《资源开发与市场》1998年第1期。
    264.谢洪忠:《温泉旅游资源的科学认识与利用》,《地质与资源》2009年第4期。
    265.谢志华、党宁等:《中国资源型景区与城市空间关系研究》,《旅游学刊》2007年第7期。
    266.熊继红:《温泉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武汉城市圈温泉资源为例》,《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67.许晓春:《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成就及其学术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68.杨劲松:《沐浴业发展的中外比较》,《旅游学刊》2008年第9期。
    269.杨俊博:《北宋东京寺院旅游吸引物及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70.于杨、王艳平:《中国温泉旅游研究三十年进》,《旅游论坛》2009年第5期。
    271.余剑晖:《温泉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以重庆市温泉为例》,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72.张建:《再论我国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6期。
    273.张建华、王丽娜:《泉城济南泉水聚落空间环境与景观的层次类型研究》,《建筑学报》2007年第7期。
    274.张蕾、林岚:《温泉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广东龙门为例》,《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年第4期。
    275.张凌云:《市场评价:旅游资源新的价值观—兼论旅游资源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旅游学刊》1999年第2期。
    276.张英俊:《北宋西京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77.章沧授:《骊山温泉美天下—张衡<温泉赋>赏析》,《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3期。
    278.章鸿钊:《中国温泉之分布》,《地理学报》1934第3期。
    279.赵慧:《唐宋时期五台山景观资源及旅游活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80.赵青霞、孔德安:《历史上山西温泉的开发与利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281.赵青霞:《山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史初探》,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82.郑冬子:《时空完备性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法则》,《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83.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流变》,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284.郑焱:《中国旅游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85.钟林生、王婧等:《西藏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与开发策略》,《资源科学》2009年第11期。
    286.周军:《清代历史旅游地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287.周晓江:《中西沐浴文化比较研究和我国沐浴发展趋势探索》,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88.周永博、沙润、沈敏:《评价与选择:旅游景观文化研究—基于无锡主题公园兴衰的思考》,《经济地理》2009年第11期。
    289.周永振、王艳平:《民族地区温泉旅游的建设研究—以内蒙古“蒙式温泉”旅游构建为例》,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3期。
    290.周振鹤:《王士性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影响》,《地理学报》1993年第3期。
    291.周振鹤:《从明人文集看晚明旅游风气及其与地理学的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92.朱悦战:《唐华清宫园林建筑布局研究》,《唐都学刊》2005年第6期。
    293.1981年全国疗养学术会议:《中国医疗矿泉水分类方案》(1981年修订),1981年。
    2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地热资源地质勘察规范》(GB11615-89),1989年。
    2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2003年。
    296.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温泉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征求意见稿)》,2010年。
    29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沐浴业经营技术规范》(SB/T 10442-2007),2007年。
    298.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温泉旅游服务规范》(DB44/T 297-2006),2006年。
    299.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报告(2011)》,2011年2月。
    300.安宁温泉。http://baike.baidu.com/view/87448.htm,2011年7月。
    301.汝州温泉度假区。http://baike.baidu.com/view/3334876.htm#2,2011年7月。
    302.黄山旅游委员会:《名人游踪迹和名人诗文》.http://www.hsq.gov.cn/c/2007/7/26/47844.html,2011年7月。
    303.临潼唐华清宫遗址.http:/www.sanqinyou.com/content/2011-8-28/2011828159290892Q0 5109507636603.htm1.2011年8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