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乌孜别克族是我国人口特别少的外来少数民族之一,它来源于新疆以西的中亚地区,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游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乌孜别克族的血管里流淌着亚欧大陆许多古代游牧民族的血液,游牧这一生活方式在乌孜别克族中经久未绝。时至今日,新疆木垒县大南沟的乌孜别克族还在从事游牧业生产,游牧业是他们的传统生计方式,在这一传统生活方式中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游牧是与自然最贴近的一种生活方式,游牧生活的长期积淀形成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的文化传统,乌孜别克族游牧民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原生性,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内涵。
     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都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传统”通过与“现代”的对比而表现出来。现代化的风暴已经席卷全球,乌孜别克族社会也面临着现代化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推行的定居工程改善了乌孜别克族的经济生活条件,但这也改变了他们几百年来的游牧生计传统,他们的游牧传统文化随着定居而渐行渐远,乌孜别克族传统游牧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乌孜别克族创造了丰富的游牧文化,这既包括有形文化也包括无形文化,其中不乏优秀之作,然而在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它却是少数几个没有上榜的少数民族之一。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乌孜别克族的文化传统,推动乌孜别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民族平等、文化多样性和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主流话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缺少任何一个民族都与上述话语不一致。因此本研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现实意义。
     本文有关木垒游牧社会文化生活和转场过程的详细描述及意义分析可以说具有创新意义,因为学术领域鲜有对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民族四季牧场的分布及变化、转场牧道的变更、不同时空坐落上的牧民社会生活进行系统的研究。转场是游牧社会生活的标志性事件,没有转场就没有游牧。木垒乌孜别克族根据畜牧的需要将三地不同自然空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牧场,通过转场他们将这些空间纳入到他们的游牧生活中,他们的生产、生活内容因时因地而异。转场是游牧的标志性文化事项,它是人与文化调适的一种手段,是游牧社会在时空上有序的流动,游牧社会是流动的社区。乌孜别克族的游牧生活是传统中的流动,定居并没有终止流动,它带来了新的流动,这种新的流动是跨越文化边界的流动。
     本文主要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的丰富材料,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对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生活文化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本文前半部分以乌孜别克族的历史及其游牧生活为中心,首先论述了游牧业与转场的起源和乌孜别克族的民族过程,分析了游牧业在乌孜别克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随后讲述了木垒大南沟乌孜别克族的家族史和转场史,并且对他们的转场历史加以分期进行论述。木垒乌孜别克族自其祖先进入中国时就开始了他们的本土化与国民化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了他们的游牧转场史。乌孜别克族社会文化变迁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在建构这一少数民族的同时,乌孜别克族也在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不断将自己构建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他们增强内部凝聚力的一种手段。
     本文的后半部分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民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人生礼仪、民间传承、科技工艺、宗教信仰和节日等文化现象及其变迁进行了分类论述,在结论部分分析了乌孜别克族社会文化变迁及其当代社会文化的一些特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的问题。关于变迁,本文认为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变迁所呈现的结果是文化的碎片化;关于文化,本文认为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文化具有原生性、濒危性、真实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关于文化传统的发展与保护,笔者提出建设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乌孜别克族游牧文化资源发展体验旅游既可以促进游牧社会的经济发展,又可以加强他们传统文化的保护。
The Uzbek nationality, one of the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with a quite small population, come from the west of the Central Asian region to Xinjiang, whos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closely linked with nomadism: the source of the Uzbek nationality is made up of many ancient nomads of the Eurasian; the way of nomadic life lasts in the Uzbek nationality, and today's Uzbeks in Danangou Township of Mori County in Xinjiang are still engaged in nomadism and it is their traditional livelihood. They have created and are creating a rich and colorful nomadic culture. Nomadic is a way of life most close to nature.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nomadic life of the Uzbeks has formed their tradition, and their nomadic traditional culture is colored with the typical native, containing extremely rich connotations of cultural heritages.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cultural heritages are the product of social change, and tradition demonstrates itself through the contrast with modernity. The storm of modernization has swept the whole world, and the Uzbek society is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modernization. The Settlement Project of the Uzbek nomadic pastoralists in Mori County promoted by the nation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improved their economic living conditions, but also has changed their way of traditional nomadic life lasting for centuries. With their settlement, the Uzbek traditional nomadic cultures are deviating further and further, so it is crucial for the traditional Uzbek nomadic culture to be developed and protected.
     The Uzbeks have created a rich nomadic culture, which includes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es, and lots of them are excellent, but so far none of Uzbek cultural heritages have been listed among China's national or provincial masterpiec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The significance in this study is to discover the Uzbek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to promote the declaration work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Uzbek and the protection work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quality, cultural diversity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in the modern society of China, so the lack of any nationality in the directory of the national masterpieces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discourse, and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very important not only in its great academic significance, but also in its much crucial political significance. Considering the reality of few academic researches about Uzbeks as well as the author's humanistic concer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nges of Uzbek nomadic society and culture.
     This article is innovative in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Uzbek nomadic life and their culture, and the analysis related to the process of nomadic transhumance. There are few systematic researches about the change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four-season pastures, deviation of the transhumance road and the different life styles of the pastoralists in different special-temporal location. Transhumance has very rich anthropological significances, which is a symbolic affair of nomadic social life, and without transhumance, nomadic life does not exist.
     The Uzbeks divide the natural geography space into four pastur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ur seasons of the yea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herd of livestock. They connect the there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 their nomadic life by the means of transhumance. Their production and life varies from place to place, from season to season. Transhumance is the symbol of the nomadic culture, a means of the people cultural adaptation to nature, an orderly flow of nomadic and society in time and space, and therefore, the nomadic society is a mobile community. The nomadic life of the Uzbeks is a flow in the tradition, but the settlement does not terminate the flow of the settlers, which has brought about a new flow, and this new flow is a flow of cross-cultural boundaries.
     Based on the rich fieldwork materials and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description about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the Uzbek nomadic life.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Uzbeks and their way of nomadic life. At first, it talks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animal husbandry and transhumance, and the ethnic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zbek nationality, with the following the argument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ethnic process of the Uzbeks. This half of the paper also makes comments on the family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ir transhumance of the Uzbeks of Danangou by dividing the history into several phases. The Uzbeks began their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and nationalization with the entry China of their ancestors. This process is also the history of their nomadic transhumance. The changes of the Uzbek society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untry'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nority of the state, the Uzbeks themselves have also played the role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y have constantly constructed themselves into a minority.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means to enhance their internal cohesion. The latter part of this paper explicates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changes in classification at the view of a cultural point, their clothing, food, housing, marriage, family life, rites, folk transmis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rafts, holiday, religious beliefs and so on. At the end, the paper makes a conclusion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zbek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of its changes; i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issues abou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Uzbeks in this par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fragmentation of Uzbek culture is the result of the change of the Uzbek nomadic society; the Uzbek nomadic culture is a culture with native, fresh, authenticity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protection, the author proposed that the assignenent of nomadism cultural developing Uzbek nomadic culture as experience tourism resources could not only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omadic society but also enhance the protection of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引文
1(美)古塔,弗格森.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
    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71.
    2(美)古塔,弗格森.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
    1如云南大学主持的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乌孜别克民族乡调查小组2003年7月17日--8月23日对人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进行的全面深入的调查,成果为《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央民族大学2003届博士研究生孙岿的调查和撰写的《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乌孜别克民族乡调查报告》(《中国突厥语诸民族文化发展研究》附文,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1(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9.
    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9.
    2同上.52.
    1(法)林德尔·普罗特.定义“无形文化遗产”的概念:挑战和前景.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学通讯,2003,8(138):16.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学通讯,2003,8(138):12.
    2邹启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9.
    3同上.40.
    1如:林庆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杨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现状及相关问题》、乌丙安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由来和发展》、刘魁立的《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朝戈金的《口头·无形·非物质遗产漫议》,巴莫曲布谟的《两个概念:无形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公瑾的《语言与非物质文化》、刘军的《什么是文化遗产--对一个当代观念的知识考古》、向云驹的《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范畴》。国外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如Peter.J.Nas的Masterpieces of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Rex Nettleford的Migration,Transmiss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迁移、传承和维护)、Harriet Deacon的Intangible Heritage in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Planning(非物质遗产的保护管理规划)、Kenji Yoshida 的The Museum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Vandiver Pamela B 的Craft Knowledge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Property:A Case of Samarkand Tiles and Traditional Potters in Uzbekistan(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手工艺艺术--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地区的传统制作手工艺个案研究)等。
    1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2.
    2(俄)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张锡彤,张广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35~537.
    3吴宁.川西草地的传统利用--关于游牧的辩驳.山地学报,2004,11(22-6):643.
    4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3.
    5(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张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91.
    1如:孛尔只斤·吉尔格勒的《游牧文明史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1967年版)、王明柯的《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专化游牧业的起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4)、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非洲狩猎民族游牧民族》(1982年)、P.J.尤科和G.W.丁波尔贝主编的《动植物的驯化》(The Domestication of Plants and Animals)(伦敦,达克沃特出版公司)、Nicola Di Cosmo所著Ancient Inner Asian Nomads:Their Economic Basi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History(古代内亚的游牧的经济基础及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4 No.4 Nov.1944)、Thomas.J.Barfield的The Nomadic Alternative(游牧的选择)(1993(Prentice Hall,Inc.A Simon&Schuster Company)、A.M.Khasanov,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游牧部落与外部世界)(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Elizabeth.Bacon的Types of Pastoral Nomadism in Central and Southwest Asia(中亚和西南亚草原游牧类型)(Southwestern.Journal of Anthropology,1954)。
    2(哈)奥勒扎斯·苏来曼诺夫.游牧民族和文化:哈萨克的试验,陈学迅.亚洲中心时报,2002,1,3:3.
    1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色音的《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包玉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邢莉《游牧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和《游牧中国--一种北方的生活态度》(新世界出版社,2006)等。这方面的文献除蒙古族的研究之外,还有古今中外其他游牧民族的研究,如有关古代的突厥、匈奴、柔然、鲜卑等,当代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东北鄂温克、西南的藏族等牧民的研究,非洲等牧民研究等,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3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237~239.
    1这些研究的代表为:易华博士的游牧与农耕民族关系研究、乌日陶克套胡博士的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研究、朱秀红硕士的新疆游牧民族定居问题的研究、宋磊硕士的游牧民族人居环境研究、王晖硕士论农耕民族与游游牧民族民间美术之交流与融合现象、徐英博士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研究、王彦硕士游牧民族颜色词的文化认知研究--以哈萨克语和蒙古语为例、黄海刚硕士蒙元时期的蒙古族教育与文化传承--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与整合、陈慧慧硕士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佟斯琴硕士游牧文化场中的蒙古族文学、巴拉吉硕士游牧经济的生态功能及其启示--蒙古族传统游牧经济为例、韩菲硕士蒙古族游牧生态伦理观的哲学分析、达贵林硕士牛背家园--论黑帐篷与藏族游牧文化、席琳硕士的马鬃山区游牧文化遗存研究等。
    2兹仅从民族学、人类学、生态学、社会学等领域举数例为证。马清虎:论当代生态科学理论视野中的藏族传统游牧文化,载青海民族研究,2008第1期;高永久:藏族游牧民定居与新牧区建设--甘南藏族自治州调查报告,载民族研究,2007第5期;包玉山: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第4期;刘振伟:论游牧、定居的分离对西域神话的影响,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包玉山,特格西毕力格:关于游牧畜牧业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马桂英: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意识,载理论研究,2008第4期;娜拉,阿依先·肉孜:试论新疆游牧民族社会化的时代局限性,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程党根:政治哲学的后现代视域:游牧政治学,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吴团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载鄂尔多斯文化,2006第4期:柳岳武,马晓燕:从草原文明向游牧、农耕混合型文明之演变--论康熙朝清廷与蒙古各部之关系,载海民族研究,2007第3期:苏浩:辨别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研究视角,载实践2007第l期;廖杨:北方古代游牧民族丧葬祭祀习俗中的宗法特征--北方古代游牧民族宗法文化研究之四,载青海民族研究,2007第1期:胡卫国:我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对立与融合,载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第1期;额尔敦扎布:游牧经济的合理内核--人与自然的和谐,载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7第1期……
    1通过在中国知网上对转场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发现,主题涉及到游牧业转场文献近30篇,其中这些文献有:北野:正是一年中牛羊转场的时节,载诗刊,2007第8期;北野:给转场人,载阳关,1999第4期;师嫣;:轮上草原之德格,遭遇转场,载搏,2007第7期;杜殿文:哈萨克人的转场生涯,载人与生物圈,2007第6期;转场,草原上的四季风景,载民族论坛,2006第11期;曾哲:转场,帕米尔高原的消息(上),载红岩2006第3期,(下),载红岩,2006,第4期;李春芳、王文香等:阿勒泰地区牧业转场中风害的分析及防御对策,载新疆农业科学,2005第1期;俞存武:努力加村人大代表百里牧道转场忙,载新疆人大(汉文),2004第6期;王明斌:转场,载大自然,2003第5期;丁昌明:哈萨克族的转场,载丝绸之路,2002第11期;张善夫:转场,载东方艺术,2002第3期;李通瑞:西班牙的转场放牧,载青海草业,1998第4期;李凤霞:环湖地区春季牲畜最佳转场期,载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5第6期;哈孜木别克:腊月里的转场队伍(外一首),载民族文学,1990第10期;丛荣路:从确定牧业转场时间看气象服务的作用,载新疆气象,1989第5期;道良佐:苏联季节转场畜牧业的现状与今后发展,载草食家畜,1984第3期;哈拜:重来转场路(外一首),载民族文学,1984第6期;李晓林:转场时节的赛里木湖,载中国民族,2008第2期;伊瑜,宋丹人:转场:哈萨克牧民和草原的约定,载中国测绘,2008第1期。
    2(俄)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张锡彤,张广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
    3在这些作品中,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的《突厥世系》首屈一指。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尔汗是成吉思汗之子术赤的直系后裔,公元1643年即位为希瓦汗,他学识渊博,而且英勇善战,1663年开始着手撰写《突厥世系》一书,其子续完全书。《突厥世系》已经由罗贤佑译为中文,中译本由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突厥世系》前面主要是根据波斯史学家拉施特的《史集》节取而成,并对史集有所补充,但记述比较简略。后半部分较详细介绍了术赤及其后裔在钦察、突厥斯坦、河中、花拉子模的活动,为我们了解乌孜别克族的起源及早期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法国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蓝琪译,商务印书馆1998),除了对蒙古草原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也对中亚游牧民的生活进行了全面的描述,格鲁塞通过广泛地征引其他史料,向我们展现了阿提拉人、成吉思汗与蒙古人、帖木儿与金帐汗国的一幅幅精彩画面,也让我们对关乌兹别克族的历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有关乌兹别克族的历史,我们还可以从《元史》((明)宋濂等撰修)、《明史》((清)张廷玉等撰修)、《清史稿》(赵尔巽等撰修)中找到一鳞半爪的记述,材料虽不丰富,但是价值极高。孙壮志、苏畅、吴宏伟编著《乌兹别克斯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是让我们了解乌兹别克斯坦的一本主要的书籍。当代乌孜别克族研究的文献颇多,但是大多散见在有关中亚研究的出版物中。如马大正等《中亚五国史纲》(马大正、冯锡时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以当代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所处地域的历史发展进 程为序进行深入、系统的阐述。全书分古代(15世纪初之前)、近代(15-20世纪初)、苏维埃时期和中亚五国独立之后四篇,对中亚五国分别加以综论和分论,同时对书中对哈萨克、乌兹别克等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做了综合性研究。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亚五国志》(胡振华)其中第六章对乌兹别克共和国从基本情况到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科学文化教育等作了全面介绍。其他还有一些有关乌兹别克共和国概况方面的文献,大多包含在冠以中亚之名的专著中,这些文献对乌兹别克只是作了一般性的介绍。如王沛《中亚五国概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万伯里《中亚概述》(纽约重印本,1970年英文版)、马曼丽:中亚研究--中亚与中国同源跨国民族卷》(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新疆科委编《中亚五国手册》(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项英杰著《中亚:马背上的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编《东欧中亚列国志》(当代世界出版社,1994年)、满达人著《中亚史地文献综述》(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王沛主编《中亚五国概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孟淑娴主编《中亚各国概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吴福环、赵常庆主编《中亚五国概论》(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孙壮志著、陈世明主编《中国与中亚研究文集》(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有关乌兹别克族历史的文献则包括:加文·汗布里著、吴玉贵译《中亚史纲要》(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格列科夫斯基、雅库博夫斯基著,余大钧译《金帐汗国兴衰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V.V.巴尔托里德著,耿世民译《中亚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王治来著《中亚史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王治来著《中亚近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沙俄征服中亚史考序》(贵州教育出版社,1997)、王治来著《中亚通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王治来著《中亚通史》(近代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丁笃本著《中亚通史》现代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等等。.还有一些研究中亚的政治经文化方面的文献为我们认识乌兹别克族打开了一扇窗口。如邢广程著《中国和新独立的中亚国家关系》(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王治来等主编《中亚国际关系史》(湖南出版社,1997)、安维华、吴强、刘庚岑著《中亚穆斯林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中亚五国对外关系》(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陈联璧、刘庚岑、吴宏伟著《中亚民族与宗教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中亚文明史》(第一、二卷,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2)、赵常庆主编《十年巨变·中亚和外高加索卷》(东方出版社,2003)、潘志平主编《中亚的民族关系历史与前景》(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潘志平主编《中亚的地缘政治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薛君度、邢广程主编《中国与中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丁宏《中亚五国民族文化综论》、潘志平著《中亚浩罕国与清代新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等。上述这些文献在内容上有很多相近之处,但又互有补充,在此不再就其内容进行详述了。
    1有关乌孜别克族民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研究主要的文献主要有:乌孜别克族乃蛮部落的起源,载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4期;乌兹别克人的迁徙及其社会文化变迁,载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1期;乌孜别克族,载素质教育博览,2008第11期;牧民定居与文化转型--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民族乡定居工程的考察报告,载青海民族研究,2007第1期;鸟孜别克族伦理思想概论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大南沟的乌孜别克族,载今日民族,2005第9期:乌孜别克族体质特征研究,载人类学学报,2004第1期;新疆乌孜别克 族人口的文化构成特点,载新疆社会科学,2004第4期;赛马好手乌孜别克族,载神州学人,2002第1期;新疆乌孜别克族人群中8种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研究,载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汉文版),1997第4期;乌孜别克族的服饰,载新疆人大(汉文),1997第7期;哈萨克语与乌孜别克语音位比较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第3期;对蒙古族、藏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11位青年人头发毛干的扫描电镜观察,载解剖学杂志.1994第4期;乌孜别克族的婚俗,载新疆人大(汉文),1995第4期;中国乌孜别克族手皮纹研究,载人类学学报,1993第3期;乌孜别克语言文字简述,载语言与翻译,1987第1期;乌兹别克族源考,载世界民族,1988第3期:散居新疆的乌孜别克族,载中国民族,1983第6期。
    1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136.
    2(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何福瑞.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
    1(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何福瑞.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
    2同上.11.
    3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10.
    1(美)史蒂文·瓦格.社会变迁.王小莉,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1.
    2同上.74.
    3同上.92.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9~15.
    1(美)史蒂文·瓦格.社会变迁.王小莉,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2.
    2(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5,21.
    3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极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8.
    4同上.19.
    5同上.
    1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极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9~20.
    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94.
    3张宏明.土地象征--禄村再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
    1Adam Kuper.The Social Anthropology of Radciffe-Brown.Londen:Routledge,2004.16~17.
    2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极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1.
    1(美)弗朗兹·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刘莎,谭晓勤,张卓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52.
    1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出版社,1994.53~54.
    2同上.60.
    3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91.
    4同上.92.
    1(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吕叔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50~53.
    2色音.游牧民族的畜牧文化.大自然,2004(1):37.
    3(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1(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
    2同上.166.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2.
    4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下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489.
    5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上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177.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张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83.
    2(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12.
    1王希恩.民族与国家后语.世界民族,1999,3:19.
    2李琪.中亚史前文化的开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西北史地,1998,2:81.
    1李琪.中亚史前文化的开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西北史地,1998,2:83.
    2同上:93~94.
    3(日)羽田亨.西域文化史,庚世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11.
    4赵小刚.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4.
    1王守春.大夏原居地及其西迁.西域研究,1999,4:18.
    2(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234.
    3(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序言)1.
    1(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2906.
    2从成吉思汗到乌兹别克汗的王位替继,在不同史书有所出入。(明)宋濂《元史》所载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可能为至正元年之误,即公元1341年。勒内·格鲁塞认为脱脱的侄儿月即别(1312--1340年在位)继承脱脱的汗位,但是在月即别卒年代上似于《元史》不太一致,而据何绍忞《新元史·太子诸子一·术赤传》载,……忙哥帖木儿孙月思别嗣。……延佑五年(公元1314年),月思别侵不赛因之境,为其将出班所却,后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卒,子扎尼别嗣。
    3(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167.
    4同上.129.
    5同上.163.
    6同上.167.
    1李一新.月即别时期钦察汗国的伊斯兰教化.西北民族研究,1989,1:241.
    2(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167.
    3赵小刚.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08.
    4(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592.
    5同上.593.
    6同上.
    1(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593.
    2同上.595.
    3同上.596.
    4同上.597.
    5《明史·列传第二百二十·西域四》: 撒马儿罕,即汉罽宾地,隋曰漕国,唐复名罽宾,皆通中国。元太祖荡平西域,尽以诸王、驸马为之君长,易前代国名以蒙古语,始有撒马儿罕之名。去嘉峪关九千六百里。元末为之王者,驸马帖木儿也。卜花儿,在撒马儿罕西北七百余里。城居平川,周十余里,户万计。市里繁华,号为富庶。地卑下,节序尝温,宜五谷桑麻,多丝绵布帛,六畜亦饶。永乐十三年,陈诚自西域还,所经哈烈、撒马儿罕、别失八里、俺都淮、八答黑商、迭里迷、沙鹿海牙、赛蓝、渴石、养夷、火州、柳城、土鲁番、盐泽、哈密、达失干、卜花儿凡十七国,悉详其山川、人物、风俗,为《使西域记》以献,以故中国得考焉。宣德七年命李达抚谕西域,卜花儿亦与焉。俺的干,西域小部落。元太祖尽平西域,封子弟为王镇之,其小者则设官置戍,同于内地。元亡,各自割据,不相统属。洪武、永乐间,数遣人招谕,稍稍来贡。地大者称国,小者止称地面。迄宣德朝,效臣职、奉表笺、稽首阙下者,多至七八十部。而俺的干,则永乐十一年与哈烈并贡者也。迨十四年,鲁安等使哈烈、失剌思诸思,复便道赐其酋长文绮。然地小不能常贡,后竟不至。《清史稿下·列传三百十六·属国四》载:浩罕,古大宛国地。一名敖罕,又曰霍罕,葱岭以西回国也。东与东布鲁特接,南与西布鲁特接,西与布哈尔国接。有四城,俱当平陆。一曰安集延,东南至喀什噶尔五百里。其人长於心计,好贾,远游新疆南北各城,处处有之,故西域盛称安集延,遂为浩罕种人之名。从安集延西百有八十里为玛尔噶朗城,又西八十里为那木干城,又西八十里为浩罕城。……光绪二十九年,俄人灭其国,置费尔干省。安集延,亦大宛国地。喀什噶尔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其贡道由回部以达京师。乾隆二十四年,将军兆惠檄谕协擒逆回霍集占,其伯克以逆回未至彼境,即专使籥请入觐。二十五年,伯克托克托玛哈墨第等来朝贡,赐宴赏赉如例。清朝收复新疆之后,清皇钦命绘制西域图,对西域大小政权、游牧分地并附有比较详细的说明:霍罕安集延玛尔噶郎那木干塔什罕诸部图说:汉自北道西域逾葱岭,出大宛,今霍罕诸部,当葱岭西北麓,北与右部哈萨克,应属汉大宛地。《史记》称:大宛属邑大小七十余城。今自霍罕左右诸部,北抵右哈萨克境内,城堡星罗,与游牧逐水草者殊异,故即大宛土著旧俗也。考诸部方位,安集延最东,其西为玛尔格朗,为霍罕,北为那木干,又西为塔什罕。二师遗迹,宜在于此。顾当时天马蒲萄,贵所难得,艳称史乘。兹则中外一家,贡琛献赆,非极慕义归仁之至者欤。《西域全图说》西域在古为西戎,自汉孝武始通其境。厥后二千年来,向背靡常,前史备载其事。大抵文弱之世,规模不远,外夷酋长,各君其国,左右哈萨克、东西布鲁特、霍罕、安集延、那木干、塔什罕、博洛尔、布哈尔、爱乌罕、痕都斯坦、巴勒提,康居、大宛、休循、捐毒、乌耗、难兜、月氏、罽宾诸国。
    1赵小刚.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5.
    1(法)保罗·普帕尔.宗教,管震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娜拉.新疆游牧民族社会分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59~160.
    3赵常庆.中亚五国概论.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19.
    4赵葆珉,徐慧娟.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征服及其对中国西部的影响.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5:79.
    1(俄)И.扎巴罗夫,Г.德列斯维阳斯卡娅.中亚的“野蛮人”及其神、风俗和仪式,高永久,张宏莉.西北民族研究,2001,1:165.
    2高永久.摩尼教的产生及其在中亚地区的传播.西北民族研究,1997,1:128.
    3于卫青.从历史交往看祆教的早期发展.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7:38.
    4高永久.西域古代民族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
    1才吾加甫.汉代佛教传入西域诸地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8.
    2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3常玢.伊斯兰在中亚的传播与发展.东欧中亚历史,2001,1:76.
    4(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509.
    1(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167.
    2万雪玉.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化进程及其特点.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62.
    3据羽田亨叙述,察合台死后120多年的中亚细亚,概括起来为权力争夺的时期。其间,有属于其后裔的30多人在相互弑逆废黜中登上王位。--(日)羽田亨.西域文化史.庚世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96.
    1李琪.中亚史前文化的开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西北史地,1998,2:86.
    2(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卷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5.
    1(美)孔斯莫·尼古拉.中欧亚大陆游牧民族的兴起.张文平.蒙古学信息,2000,4:2.
    2(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22.
    3同上.25.
    4张志尧.阿尔泰天山北部与东部的塞人--匈奴文化.见:张志尧,编.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新疆美术出版社,1994.96.
    5(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49.
    1(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汉译者序)2.
    1娜拉.新疆游牧民族社会分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18.
    2(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594.
    1赵小刚.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4.
    2金春子,王建民.中国跨界民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1.
    3(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209.
    1赵小刚.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5~17.
    2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85.101~109.
    3赵小刚.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7~18.
    4同上.21.
    1冯承钧原著,陆峻岭增订.西域地名北京:中华书局,1980.14.
    2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44.
    3同上.2.
    1钟兴麒,王豪,韩慧.西域图志校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184.
    2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2.
    3同上.69.
    4同上.91.
    1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统计局.木垒五十年.2006.31.
    2同上.40.
    3同上.121.
    4潘志平.浩罕国与西域政治.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75~182.
    5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7.
    1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7.
    2谢晓钟.新疆游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295.
    3奇台文史资料编委.奇台文史资料(第二辑)(内部发行).237.
    1奇台文史资料编委.奇台文史资料(第二辑)(内部发行).238.
    2奇台文史资料编委.奇台文史资料(第三辑)(内部发行).14.
    1牧民这个词不是职业分类的名称,而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政治分类名称。
    1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8.
    1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23.
    2木垒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卷·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分卷(汉文).木垒:不详,1991.53~54.
    3阿克木霍加,此处被说成是哈萨克族,其真正的民族成分为乌孜别克族,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第23页写作阿肯木霍加,注明为乌孜别克族,而第317页注为哈萨克族。
    1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9.
    2同上.10.
    1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15.
    2(法)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基础与历史经验,郑文彬,洪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66.
    1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71.
    2娜拉.新疆游牧民族社会分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7.
    3罗建生.乌孜别克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15.
    1(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许明龙,马胜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3.
    2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9.
    3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1.
    1(德)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经济人类学手稿1857--1858.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72.
    2(美)丹尼逊·纳什.旅游人类学.宗晓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25.
    3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14713.
    4罗建生.乌孜别克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11.
    1张宏明.士地象征--禄村再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8.
    2(苏)Я·兹拉特金.游牧民族社会经济史的几个问题.见:葛公尚,曹枫,编.非洲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2.142.
    3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2.
    4同上.2.
    5同上.3.
    6同上.7.
    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6.
    2奇台文史资料编委.奇台文史资料(二)(内部发行).奇台县印刷厂印刷.1992.237~238.
    3由于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乌孜别克族和现奇台县的乌孜别克族历史上关系十分密切,因此笔者在叙述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乌孜别克族早期的历史时,有时使用“木垒和奇台的乌孜别克族”。
    4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11.
    5同上.4.
    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11.
    2刘有安.乌兹别克人的迁徙及其社会文化变迁.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
    3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64.
    1(苏)Я·兹拉特金.游牧民族社会经济史的几个问题.见:葛公尚,曹枫,编.非洲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2.158.
    2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33~435.
    3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205.
    1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9.
    2哈扎合拜的后人说,哈扎合拜也可以译成哈萨克巴依,巴依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富人,只不过在解放后,“巴依”像农业社会的“地主”一样成了坏人的代名词。哈萨克巴依这称呼即说明了他与哈萨克族的亲密关系,也说明了他的社会地位。
    3(苏)Я·兹拉特金.游牧民族社会经济史的几个问题.见:葛公尚,曹枫,编.非洲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2.149.
    4邢莉.游牧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5.
    1邢莉.游牧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5.
    2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8.
    3赵小刚.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91.
    1赵小刚.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9~20。
    2同上.55~56.
    11947年梁瓯第属文《新疆民族与苏联亚洲的关系》将乌孜别克族划为维吾尔之别支,虽不合历史事实,但也说明当时乌孜别克族与维吾尔在文化上十分相近。参阅: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新疆分册).兰州:甘肃图书馆,1985.63.
    2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91.
    3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12~14.
    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26.
    2乌孜别克族在十月革命以前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民族称号。在中亚,除希瓦地区较普遍使用“乌孜别克”这个名称而外,其他地区有的是长期保持自己的部落称号,有的是以地名代替,如布哈拉人,撒马尔罕人,浩罕人,塔什干人等等。在历史上,我国对中亚乌孜别克人的称呼也大都用的是地名。明朝称呼的“撒马尔罕人”,十六世纪以后,实际上就是指乌孜别克人。从清朝统一新疆到二十世纪卅年代,对乌孜别克人的通称是“安集延人”,但所指的不只是安集延的居民,而且也包括玛尔格朗、浩罕、塔什干、布哈拉、希瓦等地区的居民。这是因为安集延距离我国最近,与我国关系最为密切的缘故。一九二四年--一九二五年苏联进行民族化界以后,“乌孜别克”就成为乌孜别克统一的民族称号了。在新疆“乌孜别克”之成为本民族统一的称号还是解放以后的事情。--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初稿),油印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
    1http://club.xilu.com/wqh550816/msgview-136903-3664html.
    2通知具体内容为:(1)凡是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当建立民族乡。民族乡,可以在一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建立,也可以在两个或几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建立。(2)建立民族乡,少数民族的人口在全乡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以百分之三十左右为宜,个别情况特殊的,可以 低于这个比例。(3)民族乡的名称,一般按照以地方名称加民族名称确定。(4)民族乡人民政府配备工作人员,应当照顾到本乡内的各民族。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5)民族乡使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6)民族乡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等事业。
    1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第23页写作阿肯木霍加,注明为乌孜别克族,而第317页注明为哈萨克族。
    2木垒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卷·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分卷(汉文).木垒:1991.53~54.
    1(美)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张宏明,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8.
    1(俄)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张雅平.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6.
    2同上.5.
    3李宏图.表象的历史--当代西方新社会文化史概述.见:吴士余,李宏图,编.表象的叙述.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7~8.
    4(法)A.J.格雷马斯.论意义(上),吴泓缈,冯学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4.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导言)3.
    1Carol R Ember,Melvin Ember.Cultral Anthropology.New Jersey:Enflewood Cliffs,1973.89~90.
    12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1~372.
    1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2.
    2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577.
    1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纳比坚·穆哈穆德罕,何星亮.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42~43.
    2李晓霞.新疆两乡混合家庭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5,3:65.
    3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578.
    4(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杨东莼,马雍,马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5.
    1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91。
    1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206.
    2同上.208.
    1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68.
    2同上.74.
    1王立命,兰疆.吐鲁番29万只羊“挺进”春草场.吐鲁番日报,2006,4,25:1.
    2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577.
    3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65.
    1中央民族学院研究室.中国少数民族简况: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北京:中央民族学院,1974.38.
    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18.
    2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65~66.
    3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9.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6.
    1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41~42.
    2库尔班阿里.在公社化的阿吾勒里.诗刊,1960,1:49~52.
    1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32~34.
    2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统计局.木垒五十年.2006.97.
    3同上.60.
    1孙涛.阿吾勒有扇明亮的玻璃窗.上海文学.1983,3:83.
    2赖宇宁.三百二十名干部深入牧区一线--四十万牲畜平安转场.伊犁日报,2008,3,5:1.
    1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06~107.
    2(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9.
    3(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张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22.
    4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34.
    1杨廷瑞.游牧业的四要素.新疆社会科学,1995,2:69.
    2(英)罗伯特·莱顿.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蒙养山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2~123.
    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92.
    1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5.
    2杨廷瑞.游牧业的四要素.新疆社会科学,1995,2:69.
    1杨廷瑞.游牧业的四要素.新疆社会科学,1995,2:70.
    2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2.
    1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纳比坚·穆哈穆德罕,何星亮.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45.
    2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2.
    3李放春.北方土改中的“翻身”与“生产”--中国革命现代性的一个话语一历史矛盾溯考.见: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31.
    4黄平,罗红光,许宝强.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64.
    5同上.
    6杨廷瑞.游牧业的四要素.新疆社会科学,1995,2:70.
    1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97~98.
    1(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299.
    2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72.
    1高丙中.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社会科学战线,1992,3:332~333.
    2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3.
    1(英)奈杰尔·波拉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6.
    2高丙中.时空设置的构造与重构:以土族为例.见:王铭铭,潘忠党,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217.
    1高丙中.时空设置的构造与重构:以土族为例.见,王铭铭,潘忠党,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218.
    2同上.216.
    1清朝张穆“《蒙古游牧记》是研究蒙古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是书以史志体例,分述清代蒙古各部游牧所在、与地形地势、道里四至和历代沿革,尤注重元亡以来各部之变迁。……其考证之详,足补辽、金、元三史之缺,尤能注目于当时发生的边疆问题,改变了过去写历史忽略近现代的倾向。”--(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张正明,宋举成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点校说明)1~2.
    2钟兴麒,王豪,韩慧.西域图志校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512.
    1化方.新疆的畜牧概况.见: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新疆分册).兰州:甘肃图书馆,1985.962.
    1(英)道森.出使蒙古记,吕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6.
    1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30.
    2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163.
    1曹志恒,张鸿墀.新疆:转场畜群拥堵北疆交通咽喉.新华每日电讯,2004,3,13:12.
    1据《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载:木垒县地名按语种分类:哈萨克语地名536条,占地名条数的5425%;汉族地名316条,占地名总数的31.99%;维吾尔语地名35条,占地名总条数的3.54%;蒙古语63条,占地名总条数的6.37%;双重语地名38条,占地名总条数的3.85%。--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44.
    1宋宗水.准噶尔盆地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战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5):55.
    2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05.
    1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11.
    2同上.145.
    1(英)G·H·詹森.战斗的伊斯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
    1杨廷瑞.游牧业的四要素.新疆社会科学.1995,2.69.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80.
    3同上.86.
    4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98.
    5同上.206.
    1刘铁梁.北京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手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1.
    2Charlotte Seymour Smith.Macmillan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Hong Kong:Macmillan Press Ltd.,1986.3.
    1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21.
    2(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张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61.
    3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9.
    4同上.217.
    5娜拉.新疆游牧民族社会分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2.
    1(德)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2.
    2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2.
    3(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张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83.
    4(汉)司马迁.史记.北京:台海出版社,1997.811.
    1(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1~2.
    2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上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182.
    1(英)奈杰尔·波拉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26.
    2(苏)Я·兹拉特金.游牧民族社会经济史的几个问题.见:葛公尚,曹枫编.非洲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2.142.
    3冯俊.后现代主义哲学演讲录,陈喜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
    1(英)奈杰尔·波拉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0.
    2徐琦,莱瑞·赖恩,邓福贞.社区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3.
    3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9.
    1(英)奈杰尔·波拉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3.
    1杨口国.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9.
    1(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281.
    2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C%88%E5%81%B3%E5%88%hB&variant=zh.
    3(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302.
    1(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168.
    2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14713.
    3(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8598.
    4潘志平.浩罕国与西域政治.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33.
    1祁春英.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51.
    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33~34.
    2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乌鲁术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536.
    1自己缝制婚礼礼服的越来越少,在阿克喀巴克村,有一位哈萨克族妇女专门缝制婚礼礼服出售,顾客既有乌孜别克族,也有哈萨克族。
    1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80.
    1http://news.163.com/08/0302/17/46230GK2000120GU.html.
    1(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学和文化领域中人类学理论实践,刘珩,石毅,李昌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07.
    2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87.
    1 邢莉.游牧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13.
    2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87.
    3 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243.
    1 钟兴麒,王豪,韩慧.西域图志校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512.
    2 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459.
    1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99.
    1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34.
    1(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杨东莼,马雍,马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
    2(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505.
    3 蒋新慧.哈萨克毡房及其文化内涵.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3.
    1 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524.
    1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统计局.木垒五十年.2006.40,106.
    2 爱德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8.
    3(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14.
    4 同上.6.
    1 谢晓钟.新疆游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298~299.
    2(美)爱德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7.
    1(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8598.
    2 潘志平.浩罕国与西域政治.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33.
    3(美)爱德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7.
    4 同上.109.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张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61.
    1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32.
    2(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139.
    3 同上.177.
    4 同上.39.
    5 邢莉.游牧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274.
    1(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12~13.
    2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33.
    3 李晓霞.新疆两乡混合家庭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5,3:67
    4 同上:65.
    1 李晓霞.新疆两乡混合家庭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5,3:62.
    2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33.
    3(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张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52.
    1 王晓珠等的《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对乌孜别克族婚礼有更详细的描述,其他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1 术垒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卷·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分卷(汉文).木垒:991.83~84.
    2 罗建生.乌孜别克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43.
    3 木垒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卷·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分卷(汉文).木垒:1991.86.
    1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33.
    2 罗建生.乌孜别克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44.
    3 李晓霞.新疆两乡混合家庭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5,3:61.
    1 罗建生.乌孜别克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51.
    2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32.
    3(美)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李培茱,高地.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123.
    1(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66.
    2 http://www.artx.cn/artx/yinyue/35650.html.
    1 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257.
    2 同上.259.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241.
    2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17.
    1 莫福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古籍举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2 赵小刚.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42.
    1(英)爱德华·B·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2.
    2 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民间故事的叙事特征.西北民族研究,2005,2:145.
    3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305.
    4 一位牧民提供的婚礼录像截屏。
    1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8/19/content_965849.htm.
    2 黎蔷.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概览.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97,2:42.
    3 李延红.“掀起你的盖头来”唱响的地方--乌孜别克族的音乐生活.音乐周报,2007,8,22:7.
    4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名登榜上。
    5 http://www.tianshannet.com.cn/special/content/2008-05/18/content_2592446.htm.
    1 http://www.17348.com/wiki/%E4%B9%8C%E5%AD%9C%E5%88%AB%E5%85%8B%E6%97%8F%E9%9F%B3%E4%B9%90
    2 贺志凌.万方乐奏有于阗--迷人的木卡姆乐器.乐器,2006,10:86.
    1 http://xj.cnr.cn/slsq/mytxykx/200701/t20070104_504368413.html.
    1 永年,言兼.赛马好手乌孜别克族.神州学人,2002,1(143):37.
    1 孙岿.中国突厥语诸民族文化发展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324.
    2 同上.325.
    1 夏鑫,徐红.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疆刺绣.见: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2005.103.
    1 佟柱臣.中国边疆民族物质文化史.成都:巴蜀书社,1991.104.
    2 http://www.mzb.com.cn/onews.asp?id=24027.
    1 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327.
    1(美)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张宏明,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
    2(俄)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张雅平.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1.
    3(瑞典)汤姆·R·伯恩斯等.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社会的变迁,周长城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6.
    1 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
    2(美)凯特林·尼尔斯·康曾.族裔的发明.魏艳梅.见:马元曦,康宏锦.社会性别·族裔·社区发展.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5.
    1 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466.
    2(美)罗伯特·C·尤林.理解文化--从人类学和社会理论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87.
    1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4~125.
    2 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1.
    1 孙岿.中国突厥语诸民族文化发展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318.
    2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33.
    3(英)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北京:华西出版社,2006.104.
    4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05.
    1 乌日陶克套胡.蒙古经济及其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11.
    2 波·少布.别具特色的《游牧文化》.社会科学辑刊,1995,5:68.
    3 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见:张晓萍,编.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65~67.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张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68.
    1 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3):105.
    1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309.
    1 丁凯.“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浙江经济.2007,4:31.
    1(美)丹尼逊·纳什.旅游人类学,宗晓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125.
    2 同上.25.
    3 同上.18.
    4 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2.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台海出版社,1997.
    [2](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3](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张正明,宋举成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4](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5]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6]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8]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上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9]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下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0]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2]冯承钧原著,陆峻岭增订.西域地名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冯俊.后现代主义哲学演讲录,陈喜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85.
    [15]高永久.西域古代民族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6]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
    [17]黄平,罗红光,许宝强.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8]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9]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纳比坚·穆哈穆德罕,何星亮.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20]金春子,王建民.中国跨界民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21]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3]刘铁梁.北京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手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5]罗建生.乌孜别克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2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7]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8]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9]莫福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古籍举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30]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统计局.木垒五十年.2006.
    [31]木垒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卷·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分卷(汉文).木垒:1991.
    [32]木垒县志编委.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33]娜拉.新疆游牧民族社会分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4]潘志平.浩罕国与西域政治.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35]祁春英.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
    [36]奇台文史资料编委.奇台文史资料(第二辑)(内部发行).奇台县印刷厂印刷.1992.
    [37]奇台文史资料编委.奇台文史资料(第三辑)(内部发行),奇台县印刷厂印刷.1992.
    [38]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39]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40]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41]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42]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
    [43]孙岿.中国突厥语诸民族文化发展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44]佟柱臣.中国边疆民族物质文化史.成都:巴蜀书社,1991.
    [45]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46]王铭铭,潘忠党,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47]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8]王铭铭.逝去的繁荣--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9]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0]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1]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2]王晓珠,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53]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54]乌日陶克套胡.蒙古经济及其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55]吴士余,李宏图.表象的叙述.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56]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7]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58]谢晓钟.新疆游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59]邢莉.游牧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60]徐琦,莱瑞·赖恩,邓福贞.社区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61]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62]杨口国.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63]张宏明.土地象征--禄村再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4]张晓萍.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65.
    [65]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6]张志尧.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新疆美术出版社,1994.
    [67]赵常庆.中亚五国概论.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68]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
    [69]赵小刚.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0]中国科协.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2005.
    [7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乌孜别克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资料.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
    [72]中央民族学院研究室.中国少数民族简况: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北京:中央民族学院,1974.
    [7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74]钟兴麒,王豪,韩慧.西域图志校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75]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极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76]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7]邹启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78]葛公尚,曹枫编.非洲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2.
    [79]马元曦,康宏锦.社会性别·族裔·社区发展.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
    [80](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1](德)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2](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卷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3](俄)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张锡彤,张广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4](俄)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张雅平.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85](法)A.J.格雷马斯.论意义(上),吴泓缈,冯学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86](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许明龙,马胜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7](法)保罗·普帕尔.宗教,管震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8](法)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基础与历史经验,郑文彬,洪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89](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
    [90](美)爱德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1](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92](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3](美)丹尼逊·纳什.旅游人类学.宗晓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94](美)弗朗兹·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刘莎,谭晓勤,张卓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95](美)古塔,弗格森.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96](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何福瑞.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97](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杨东莼,马雍,马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8](美)罗伯特·C·尤林.理解文化--从人类学和社会理论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9](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吕叔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00](美)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李培茱,高地.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101](美)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张宏明,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2](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学和文化领域中人类学理论实践,刘珩,石毅,李昌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03](美)史蒂文·瓦格.社会变迁.王小莉,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4](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张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5](日)羽田亨.西域文化史,庚世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
    [106](瑞典)汤姆·R·伯恩斯等.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社会的变迁,周长城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7](乌)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8](英)G·H·詹森.战斗的伊斯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09](英)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北京:华西出版社,2006.
    [110](英)爱德华·B·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1](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12](英)道森.出使蒙古记,吕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13](英)罗伯特·莱顿.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蒙养山人.北京:华夏出版杜,2005.
    [114](英)奈杰尔·波拉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15]Adam Kuper.The Social Anthropology of Radciffe-Brown.Londen:Routledge,2004.
    [116]Carol R Ember,Melvin Ember.Cultral Anthropology.New Jersey:Enflewood Cliffs,1973.
    [117]Charlotte Seymour Smith.Macmillan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Hong Kong:Macmillan Press Ltd.,1986.
    [118]王守春.大夏原居地及其西迁.西域研究,1999,4.
    [119](俄)И.扎巴罗夫,Γ.德列斯维阳斯卡娅.中亚的“野蛮人”及其神、风俗和仪式,高永久,张宏莉.西北民族研究,2001,1.
    [120](法)林德尔·普罗特.定义“无形文化遗产”的概念:挑战和前景.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学通讯,2003,8(138).
    [121](哈)奥勒扎斯·苏来曼诺夫.游牧民族和文化:哈萨克的试验,陈学迅.亚洲中心时报,2002,1,3.
    [122](美)孔斯莫·尼古拉.中欧亚大陆游牧民族的兴起.张文平.蒙古学信息,2000,4.
    [123]阿丽亚·吉力力.乌孜别克族民间故事的叙事特征.西北民族研究,2005,2.
    [124]波·少布.别具特色的《游牧文化》.社会科学辑刊,1995,5.
    [125]才吾加甫.汉代佛教传入西域诸地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4,3.
    [126]曹志恒.新疆:转场畜群拥堵北疆交通咽喉.新华每日电讯,2004,3,13.
    [127]常玢.伊斯兰在中亚的传播与发展.东欧中亚历史,2001,1.
    [128]丁凯.“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浙江经济.2007,4.
    [129]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1,38(3).
    [130]高丙中.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社会科学战线,1992,3.
    [131]高永久.摩尼教的产生及其在中亚地区的传播.西北民族研究,1997,1.
    [132]贺志凌.万方乐奏有于阗--迷人的木卡姆乐器.乐器,2006,10.
    [133]蒋新慧.哈萨克毡房及其文化内涵.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科版),2001,2.
    [134]库尔班阿里.在公社化的阿吾勒里.诗刊,1960,1.
    [135]赖宇宁.四十万牲畜平安转场.伊犁日报,2008,3,5.
    [136]黎蔷.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概览.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97,2.
    [137]李琪.中亚史前文化的开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西北史地,1998,2.
    [138]李晓霞.新疆两乡混合家庭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5,3.
    [139]李延红.“掀起你的盖头来”唱响的地方.音乐周报,2007,8,22.
    [140]李一新.月即别时期钦察汗国的伊斯兰教化.西北民族研究,1989,1.
    [14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学通讯,2003,8(138).
    [142]刘有安.乌兹别克人的迁徙及其社会文化变迁.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43]色音.游牧民族的畜牧文化.大自然.2004(1).
    [144]宋宗水.准噶尔盆地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战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5).
    [145]孙涛.阿吾勒有扇明亮的玻璃窗.上海文学.1983,3.
    [146]万雪玉.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化进程及其特点.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147]王立命,兰疆.吐鲁番29万只羊“挺进”春草场.吐鲁番日报,2006,4,25.
    [148]王希恩.民族与国家后语.世界民族,1999,3.
    [149]吴宁.川西草地的传统利用--关于游牧的辩驳.山地学报,2004,11(22-6).
    [150]杨廷瑞.游牧业的四要素.新疆社会科学,1995,2.
    [151]永年,言兼.赛马好手乌孜别克族.神州学人,2002,1(143).
    [152]于卫青.从历史交往看袄教的早期发展.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7.
    [153]赵葆珉,徐慧娟.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征服及其对中国西部的影响.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5.
    [154]http://club.xilu.com/wqh550816/msgview-136903-3664html.
    [155]http://epaper.dahe.cn/dhb/htm2006/t20061128_745709.htm.
    [156]http://news.163.com/08/0302/17/46230GK2000120GU.html.
    [157]http://www.17348.com/wiki/%E4%B9%8C%E5%AD%9C%E5%88%AB%E5%85%8B%E6%97%8F%E9%9F%B3%E4%B9%9
    [158]http://www.artx.cn/artx/yinyue/35650.html.
    [159]http://www.china.com.cn/20071ianghui/2007-03/08/content_7927898.htm.
    [160]http://www.mzb.com.cn/onews.asp?id=24027.
    [161]http://www.tianshannet.com.cn/special/content/2008-05/18/content _2592446htm.
    [162]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8/19/content_965849.htm.
    [163]http://xj.cnr.cn/slsq/mytxykx/200701/t20070104_504368413.html.
    [164]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C%88%E5%8D%B3%E5%8%AB&variant=zh-han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