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书写与“歌德派”的悲剧命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伴随着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政权交替,中国作家在当代文坛的地位发生了转变,有的作家被剥夺了创作权利而逐出了文坛,有的作家从中心走向了边缘,有的作家从边缘走向了中心,有的作家虽然形式上处于中心的位置却难以贡献优秀的作品,而老舍不管在现代还是当代文学史上都处于一流作家的地位。他迅速地适应了建国之初当代文坛格局的调整,以旺盛的创作生命力为当代文坛贡献了《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一批精品佳作;他被授予了当时惟一的“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在建国后的文艺界享有令人羡的地位,最后却不幸成为“文革”中最早的一批死难者之一,解读其原因对于理解作家在新中国的命运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共分三章来解读其原因。第一章根据老舍在建国前的生活和创作经历来分析他为何拥有在当代文坛的中心地位,主要从外部空间来考察老舍和左翼力量的关系;第二章论述的中心是说明老舍在现当代文学史的独特之处,民间立场的文艺创作、“左翼”背景下的体裁拓展、书写北京的优势和意义是老舍长期维持在当代文坛中心地位的根本原因;第三章探讨了老舍“歌德派”认识上的缺陷、政治高压下的创作停顿和“老舍之死”的文化意蕴。结语部分认为要避免老舍式的悲剧就要在国家利益和作家的个性追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否则一味地压抑作家的个人趣味和艺术追求,就会造成知识分子乃至整个民族的悲剧。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Public of China in 1949, the statu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writers had changed greatly. Some writers were deprived of the right of writing and banished from the literary arena. Some were shifted from the center of the literary arena to the brink, and some from brink to the center, part of whom could not contribute any more great works to the new literature, however.
     Contrary to all of the above writers, Lao She had always been among the first-class writers, who were successfully adjusted to the new born contemporary literary pattern. Unfortunately, while he wrote many masterpieces with abundant vitality such as Longxu gou, Cha guan, and zhenghongqi xia, he became the first group of people persecuted to death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o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Lao She's death for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tiny of the writers in the new China.
     The essay includes three chapters. Chapter one analyses the life and experience of writing of Lao She befo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PC, and gives the reasons why Lao She had always been in the center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hapter two mainly shows Lao She's unique place in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the basic reason for Lao She maintaining at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arena center status for a long time is his folk standpoint and the literature sty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eft wing" and the superiori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writing Beijing;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Lao She's understanding flaw and the writing termination under the political pressure and the culture implication of " Lao She's death ".
     In the end of the essay,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find a compromising poi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al values and the individual pursuit of writhers, otherwise there will be tragedy to the intellectuals or even to the whole nation.
引文
① 鲁迅:《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吗?》,《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第119页。
    ① 老舍:《我的母亲》,原载1943年4月9日《半月文萃》第1卷第9、10期。
    ② 老舍:《宗月大师》,原载1940年1月23日成都《华西日报》。
    ① 陈思和:《读<怀念振铎>》,载《文汇报》2003年11月21日。
    ② 老舍:《“五四”给了我什么》,原载1957年5月4日《解放军报》。
    ③ 崔明芬:《老舍:文化之桥》,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131页。
    ④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第10页。
    ⑤ 老舍:《赵子曰》,《老舍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第373页。
    ⑥ 老舍:《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原载1935年11月1日《宇宙风》第4期。
    ⑦ 崔明芬:《老舍:文化之桥》,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133页。
    ① 龚育之:《几番风雨忆周扬》,原载《百年湖》1997年第3期。
    ① 鲁迅:《致台静农》1934年6月18日。
    ② 茅盾在《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一文中谈到他当时对老舍早期作品的看法,“可是对于《赵子曰》作者对生活所取观察的角度,个人私意也不能尽同;”后来成为老舍至交的吴组缃也淡道“回顾三十年代,我对文坛流行的幽默风是很不以为然。”《<老舍幽默文集>序》,原载1982年《十月》文学双月刊第5期。
    ① 李辉:《老舍:消失了的太平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第25页
    ① 老舍:《八方风雨》,原载1946年4月4日至5月16日北平《新民报》。
    ② 马小弥:《试论老舍对抗战文艺的贡献》,《老舍研究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第67页。
    ③ 吴组缃:《老舍的为人》,载《十月》1985年第5期。
    ① 邵力子等:《老舍先生创作生活二十年纪念缘起》,原载1944年4月17日重庆《新蜀报》“蜀道”第1120期。
    ② 茅盾:《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原载1944年4月17日重庆《新华日报》“新华副刊”。
    ① 舒乙:《老舍在美国》,此文为舒乙1999年在美国Dallas召开的“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论文。
    ① 舒乙:《老舍的内心世界》,见傅光明主编的《老舍的文学地图》,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第152页。
    ② 樊骏:《从<鼓书艺人>看老舍创作的发展》,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3期。
    ① [日本]丸山升著,文洁若译:《从萧乾看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原载日本《中国现代文学论集》,1900。
    ① 叶君健:《归国途中见老舍》,原载1985年6月29日《天津日报》。
    ② 本文所指的“左翼”背景下文艺规范不单指1930年代的以左联为核心的左翼,它包括从普罗文学到建国后成体制化的广义的革命化的文学规范。当然这种规范在不同的时期内容是有差别的,对文艺家创作和艺术生命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但因为它们都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强调文艺的大众方向和民族形式,都基本上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还是有许多共性的东西。这种说法并非一定严谨,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的界定。
    ① 赵德利:《民间精神和民间文化视角》,见《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② 程光炜等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278页。
    ①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94页。
    ② 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曰)》,《老牛破车》,上海:人间书屋,1937。
    ③ 王惠云 苏庆昌:《老舍评传》,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第9页。
    ④ 老舍:《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老牛破车》,上海:人间书屋,1937。
    ① 艾华:《试论老舍的宗教观》,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89年第1期。
    ② 赵德利:《民间精神和民间文化视角》,载《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① 舒乙:《谈老舍著作和北京城》,载《文史哲》1982年第4期。
    ① 刘勇:《“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② 老舍:《三个月来的济南》,载1937年12月4至6日汉口的《大公报》。
    ① 老舍:《抗战中的通俗文艺》,载1938年11月7日的《中苏文化》。
    ② 范桥 卢今选编:《丁玲散文》(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3,第8页。
    ③ 张永泉写过一本书,名字就叫《个人主义的悲剧:解读丁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④ 丁玲在《辩正书》中摘引了一些别人对她的指控,其中就有一条说,康濯认为丁玲把老舍捧得太高,见周良沛的《丁玲传》。虽然这只是康濯个人的指控,但联系到老舍建国后在文坛的实际地位,可知这种指控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态度。老舍后来在丁玲落难后也给了他个人的关心,令落难后的丁玲身感老舍人品的高尚。
    ① 老舍:《答客问》,原载1943年2月13日成都《中央日报》“中央副刊”第983号。
    ② 周扬:《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载1962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① 欧少久:《北曲南迁遇良师》,载《北京文艺》1984年5月号。
    ① 老舍:《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第217页。
    ② 老舍:《三年写作自述》),载《抗战文艺》第7卷第1期,1941年1月1日。
    ③ 老舍:《<老舍剧作选>自序》,载《老舍剧作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④ 刘勇:《“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① 老舍:《三年写作自述》,载1941年1月1日《抗战文艺》第7卷第1期。
    ① 樊骏:《老舍的“寻找”》,载《文史哲》1987年第4期。
    ② 舒乙:《北京话——北京人艺的特点》,《我的思念——关于老舍先生》,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第76页。
    ① 傅光明 主编:《老舍的文学地图》,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第141页。
    ② 廖承志:《贺<龙须沟>演出成功》,原载1951年3月1日《光明日报》。
    ① 于是之:《老舍先生和他的两出戏》,原载《北京文学》1994年第8期。
    ② 孙洁:《世纪彷徨:老舍论》(博士论文),第116页。
    ③ 在现当代文学交替时期,如果一位作家没能保持住熟悉的创作题材、体裁、艺术风格并保持旺盛的创作势头,我们可以认为他(她)存艺术上落难了。对老舍而言,落难还有一层特别的意思,他是现当代作家中在“文革”爆发后最早的一批死难者之一。
    ① 乔志高:《老舍在美国》,原载香港《明报月刊》1978年8月号。
    ② [日]石垣绫子著,夏姬翔译:《老舍——在美国生活的时期》,原载《新文学史料》一九八五年第三期。
    ③ 臧克家:《老舍永在》,原载《人民文学》,1978年第9期。
    ① 王行之:《我论老舍》,原载1989年1月21日《文艺报》。
    ②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
    ③ 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新华书店,1950。
    ④ 老舍:《毛主席给了我艺术的新生命》,原载1952年5月21日《人民日报》第三版。
    ① 萧乾:《萧乾文学回忆录》,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第201页。
    ② 老舍:《文学概论讲义》第三讲,《老舍文集》(第15卷),第13页。
    ③ 老舍:《毛主席给了我新的艺术生命》,原载1952年5月21日《人民日报》第三版。
    ④ 老舍《为人民写作为光荣》,1951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⑤ 老舍:<我热爱新北京>,《老舍文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第325页。
    ① 老舍:《<老舍剧作选>自序》,原载《老舍剧作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② 老舍:《我的经验》,见《老舍论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第218页。
    ③ 古世仓、吴小美 著:《老舍与中国革命》,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第58页。
    ① 老舍:《论创作》,原载1931年10月《齐大月刊》第1卷第1期。
    ② 石兴泽:《四重意识:老舍五六十年代》,原载《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1期。
    ③ 王光东:《现代·浪漫·民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专题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226页。
    ① 舒乙:《老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第157页。
    ② 转引自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第328—329页。
    ③ 老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见《我热爱新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第137页。
    ① 老舍:《多民族的新疆必将成为极其美好的百花齐放的园地》,见1957年5月26日的《新疆日报》。
    ② 王业:《谈老舍的<电话>》,该文认为老舍作品中王二楞这样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存的;还说幽默家没有找准自己的靶子。转引自保尔·巴迪著,吴永平编译《小说家老舍》,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第194页。
    ③ 葛翠琳:《魂系何处——老舍的悲剧》,吴福辉,朱珩青编选,《百年文坛回忆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90页。
    ① 舒乙:《老舍的平民生活》,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② 舒乙:《老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第176页。
    ① 郑实傅光明:《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第1页。
    ① 郑实 傅光明:《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第60页。
    ② 苏叔阳:《太平湖——无泪的长歌》,转载《新华文摘》1986年第11期。
    ① 葛翠琳:《魂系何处——老舍的悲剧》,载《北京文学》,1994年第8期。
    ② 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③ 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第106页。
    ④ 同上,第102页。
    ① 见老舍1966年初和英国友人斯图尔特·格尔德和罗玛·格尔德的淡话,转引自关纪新的《老舍评传》。
    ② 王行之:《我论老舍》,原载1998年1月21日《文艺报》。
    ③ 郑实、傅光明:《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第3页。
    ④ 老舍:《茶馆》,《老舍文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第380页。
    ① 老舍:《三年写作自述》,《老舍文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第430页。
    ② [法]保尔·巴迪著,吴永平编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第214页。
    ③ 舒乙主编:《老舍之死》,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第68页。
    ① 范桥 卢今选编:《丁玲散文》(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3,第13页。
    1 胡絮清,王行之编:《老舍剧作全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2 老舍著:《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 孟广来等编:《老舍研究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4 王蕙云,苏庆昌著:《老舍评传》,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
    5 曾广灿,吴怀斌编:《老舍研究资料:(上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
    6.舒乙著:《老舍的最后两天》,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
    7.冉忆桥,李振潼著:《老舍剧作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8.宋丞毅著:《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9.田本相;刘一军著:《曹禺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10.老舍著:《老舍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1.张桂兴编:《老舍年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12.茅盾著:《我走过的道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3.舒乙著:《我的思念:关于老舍先生》,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14.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6 李辉著:《老舍:消失了的太平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
    17 郑实,傅光明编著:《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
    18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9 王光东著:《现代·浪漫·民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专题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0 阎焕东编著:《老舍自叙:一个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21 赵园著:《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2 陈思和著:《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3 刘慧英著:《巴金:从炼狱中走来》,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24 舒济,舒乙编:《老舍小说全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25.杨守森等著:《昨夜星辰昨夜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精神旅途》,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26 孙洁:《世纪彷徨:老舍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
    27 许纪霖著:《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8 石兴泽著:《老舍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9.崔明芬著:《老舍·文化之桥》,北京:中华书局,2005。
    30.石兴泽,刘明著:《老舍评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1 傅光明主编:《老舍的文学地图》,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32 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33.古世仓,吴小美著:《老舍与中国革命》,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4.张永泉著:《个性主义的悲剧:解读丁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5.杨凤城著:《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05。
    36.王宏志著:《鲁迅与“左联”》,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37.樊骏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8.舒乙著:《老舍的平民生活》,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39 尹康庄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话语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0 刘旭著:《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1 程光炜等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 王富仁著:《平民文化与中国文化特质——作为城市贫民作家的老舍之精神历程》,载《文艺争鸣》,2005年第7期。
    2 刘勇著:《“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从老舍创作的文化品格说起》,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