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蒙古牧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加快发展小城镇,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这是党中央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参照世界范围内各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普遍规律做出的前瞻性战略抉择。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牧区小城镇建设,我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受严酷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制约,城镇建设刚刚起步。西部大开发,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为牧区小城镇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加快牧区小城镇建设,推动牧区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这是内蒙古牧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我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实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牧区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我区城镇化推进质量,确保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我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基于正蓝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小城镇发展优势,在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同时,根据正蓝旗地域经济特点,走正蓝旗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是一切从城乡协调发展和充分发挥小城镇作用出发,认真做好小城镇规划工作,以小城镇人口发展和素质提高为核心,谋求小城镇经济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通过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合理转移农村劳力,缩小城乡差异,吸引更多农牧民进入小城镇,高效能管理城镇,建设特色小城镇,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加快重点镇建设,促进旗域小城镇快速发展,加强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等;从以上几方面进行研究,积极探索牧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模式,正蓝旗小城镇发展模式可选择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下,以电力能源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充分发挥草原特色、浑厚蒙元文化这些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贸易、运输、服务等相结合的综合型小城镇,走出一条“内蒙古模式”的牧区小城镇建设道路,最终实现内蒙古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Speeding up the town’s development, taking developing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made such a far-sighted strategic decision in the light of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tendency and regularit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s a less–developed region, because of bitter environment and backwar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ing scope hasn’t been expensive, the infrastructure is weak and the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is not rational. Urban construction is still at its beginning stages.
     With the West Exploration, protecting and building new ecology environment presents new opportunities for economic growth in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So in order to increase economic growth in pastoral areas, our focal point is to quicken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enhance economic radiation effect, recruit surplus labors from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adjust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rationalize livestock husbandry, propel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ward and increase incom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mall tow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ization. We need to stud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mall towns to ensure the urban development. It is an event of historic significance o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between cities and rural areas as well a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paper mainly shows that, under the present advantage of the Zhenglan Bann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cities and rural areas, make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ransfer labors rationally, improve constructing quality, enhance economic strength in small towns, build towns with distinguishing feature and mak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 forward smoothly. We must further investigate and study certain model so as to spread it in pastoral areas.
引文
[1] 内蒙古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 年.
    [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2001 年.
    [3] 汪小宁:论全国小城镇发展的模式类型 [J].宁夏社会科学,2004, (4) : 61~62.
    [4] 锡林郭勒盟公署:锡林郭勒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纲要, 2006年.
    [5] 正蓝旗人民政府:正蓝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2006 年.
    [6] 杨 斌:对少数民族牧业县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小城镇建设,2004 年.
    [7] 王 玉主编:牧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远方出版社,2000 年.
    [8]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小城镇规划管理条例,1999 年.
    [9] 建设部: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2002 年.
    [10] 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2006 年.
    [11] 朱文忠 杨章明 朱坚强:小城镇发展导论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年 5 月.
    [12] 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中国发展出版, 2004 年. [13 ] 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年 .
    [14] 同济大学编:城市规划原理, 2001 年.
    [15] 葛诗锋:村镇规划,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0.11.
    [16] 肖万春:美国城镇化发展启示录,城乡建设, 2003 年第五期.
    [17] 有田博之、王宝刚:日本的村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 2002 年第 06 期.
    [18] 杨书臣:日本小城镇德发展及政府德宏观调控, 现代日本经济, 2002 年.
    [19] 王宝刚: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 [J]规划师, 2003 年第 11 期:96~99.
    [20] 易蓉蓉 王丹红:中国城镇化战略, 科学时报,2006 年 2 月.
    [21] 刘茂德等:推进小城镇发展的几个问题, 城乡建设,99 年第 4 期.
    [22] 陈立杰: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城乡建设,2002 年,4 期:170
    [23] 刘 勇: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4] 李树琼:突出特色: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关键原则.城乡建设,2002 年,5 期:21.
    [25] 周敏六: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农业经济问题,99 年第 9 期.
    [26] 陈仲伯、沈道义:小城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环境, 经济地理,99 年第 3 期.
    [27] 傅先兰:促进安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J].皖西学院学报,2003,(4):58~59.
    [28] 高洪深编著 区域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8.
    [29]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0] 梁仁君:论西部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J].西部论坛,2003,(5): 5~7.
    [31] 屈德印:小城镇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村镇建设,99 年第 6 期.
    [32] 孙海宾:浅谈生态小城镇的建设 [J].小城镇建设,2003, (6) : 82~83.
    [33] 陈楷根.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应用 [D].福建师范大学,2002.
    [34] 林英.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J].光明日报,2004.12.17.
    [35]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和评价原则,中国网,2004.3.
    [36] 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内蒙古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信息网 2006 年.
    [37] 张秋亮,赵明,张秋升:内蒙古旗县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
    [38] 慕郁海:西部地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若干现实问题与相应对策,小城镇,2005 年
    [39] 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小康建设现状、难点和对策,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6 年.
    [40] 正蓝旗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正蓝旗 200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5 年.
    [41] 正蓝旗人民政府 锡林郭勒盟城乡规划设计院: 正蓝旗上都镇总体规划, 2004 年.
    [42] 正蓝旗人民政府 锡林郭勒盟建筑规划设计院: 正蓝旗哈毕日嘎镇、桑根达来镇总体规划,2005 年.
    [43] 窦祥胜: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与对策, 农业经济问题, 99 年第 8 期.
    [44] 刘学忠: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必然性,现实问题和对策,经济问题,99 年第 5 期.
    [45] 甄江红:内蒙古小城镇规划问题的解决对策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2):97~100.
    [46] 孙施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J].国外城市规划,2002,(2).
    [47] 汪 华:小城镇规划管理的重点、难点与对策. [J]规划师 2003.3:54~57.
    [48] 张领先、王德成、王永浩: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J].乡镇经济,2004, (3) .
    [49] 游富荣、陈兰棠:如何经营城市,小城镇建设,2001 年,10 期:70-71.
    [50] 李衍彬 邢铭 高翔:辽宁县域经济与城镇发展战略初探 [J]规划师.2004..9.第 20 卷.
    [51] 李宇、董锁成等:中国西部县域城镇化特征空间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10.
    [52] 陶晓燕等:论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河海大学学报,2005.3 月:3.
    [53] 宋才发、黄伟、潘善斌: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及其法律保障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05.01.
    [54] 陈国锋等: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科技,2005.05 月:57~58.
    [55] 内蒙古统计局: 内蒙古统计年鉴, 2000~2007 年, 中国统计出版社.
    [56]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2000~2007 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